平江县水土流失防治对策探讨

平江县水土流失防治对策探讨

一、平江县水土流失防治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宋楠[1](2020)在《基于SOFM神经网络的湖南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文中提出在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自然社会条件,构建了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划分指标体系,运用SOFM神经网络法进行了指标阈值的确定,并以镇级行政区为基本划分单元,利用ArcGIS空间叠置法进行重点防治区划分。结果表明:全省范围内共划分出6处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5处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黄瑶[2](2020)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生态安全时空变化及障碍因子诊断》文中研究说明耕地生态安全是保证粮食健康生产的基础,对保障国家社会、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湖南部分)作为湖南省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第二大经济板块,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耕地不合理利用现象频现,耕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非均衡态势,耕地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巨大。开展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对实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生态系统的维护和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设生态洞庭、绿色洞庭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1)立足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洞庭耕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环境实际,引入“P(压力)-S(状态)-R(响应)”模型,选取19项指标,构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熵值法及综合指数法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2008-2017年耕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定量评价;(3)以综合得分为基础,开展2008-2017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生态安全时序变化特征分析、空间聚集特征分析以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生态安全障碍因子诊断。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县域耕地生态安全时序变化来看,安乡、汉寿、石门、南县、桃江等8个县属于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快速上升区;鼎城、临澧、澧县、桃源、临湘等11个县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处于慢速上升区;而武陵、赫山、望城、汨罗、平江、津市等6个县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变化不大,属于基本稳定区。总体而言,研究期内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2)从全区耕地生态安全等级变化来看,县域耕地生态安全等级经历了敏感级、临界安全级、比较安全级变化过程。研究期内,敏感级县域面积由3603.90公顷下降至758.87公顷,所占面积比重由77.83%下降至16.39%;临界安全级县域面积由785.90公顷增加至3126.02公顷,所占面积比重由21.28%上升至67.51%;比较安全级县域面积由41.25公顷增加至745.75公顷,所占面积比重由0.89%增加至16.10%。(3)从全区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变化来看,2008-2017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生态安全水平逐步提高,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0.4983上升至0.6483,耕地生态安全等级由临界安全级上升为比较安全级。其中,耕地生态安全压力指数由0.3452下降至0.1863,耕地生态安全状态指数由0.1406增加至0.1962,耕地生态安全响应指数由0.0125增加至0.2637。(4)2008-2017年县域耕地生态安全空间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0.5%的显着性水平上,耕地生态安全水平的全局Moran’s I指数(除2008年外)均呈现正空间自相关性,即各县(市、区)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研究区内高值聚集区主分布在武陵、岳阳楼、望城等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县域,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的中北部南县、沅江、安化等地区。(5)通过对2008-2017年县域耕地生态安全系统进行障碍因子诊断,利用最小方差法结合压力、状态、响应障碍度得分情况,将县域耕地生态安全障碍度划分为P>S>R(压力障碍>状态障碍>响应障碍)、P>R>S(压力障碍>响应障碍>状态障碍)、R>P>S(响应障碍>压力障碍>状态障碍)、R>S>P(响应障碍>状态障碍>压力障碍)以及S>P>R(状态障碍>压力障碍>响应障碍)5种阻力模式。阻力类型空间分布变化表明,区域西部系统响应障碍度大于东部,中部、东部地区大部分县域以系统压力障碍度为主。(6)通过对全区耕地生态安全障碍因子诊断得到以下结果:(1)环境压力是制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生态安全的首要障碍因素,主要涉及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单位耕地面积农药施用量、单位耕地面积农膜施用量;(2)社会压力和人口压力是耕地生态安全的重要障碍因素,涉及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三项障碍因子;(3)社会响应和耕地质量状态也是制约其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农业科技人员和水田水浇地比重两个障碍因子。

周永[3](2020)在《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景观规划设计》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传统农业的“三高”生产方式容易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土壤质量下降、农药化肥使用量增加以及大气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产品质量的提升。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增产增收以及改善产品质量和保护环境资源的一种生产方式。本文综合应用生态学、地理学、社会经济统计学等相关理论,梳理了关于生态农业的理论内涵、空间区位、发展进程等状况,依据空间统计方法探究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的空间分异特征,并结合现有的空间格局和生态农业适宜性情况对洞庭湖区生态农业进行整体规划布局,选择生态农业核心区兰溪镇新月村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探究,并提出对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洞庭湖区的生态农业分布点呈显着性集聚特征,并逐渐形成了以南洞庭湖区兰溪镇为核心,沿周边乡镇向四周辐射发展的基本格局。(2)根据洞庭湖区的生态农业分布点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以及结合基本的土地分类,场地内水系、道路、坡度、坡向以及地区的高程等矢量和空间数据综合探究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的适宜性,并依据适宜性结果将区域规划为“一带、两轴、三心、九区”:“一带”是指环洞庭湖泊区生态农业产业带;“两轴”是指环湖东、西部生态农业景观轴;“三心”指三市核心规划区;“九区”是指九大特色生态农业区。(3)以兰溪镇新月村为例进行生态农业景观规划设计。通过借鉴相关优秀案例的设计理念、原则以及手法,并结合场地现状和相关发展模式完成景观设计,并提出对洞庭湖区的生态农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曹盈[4](2019)在《岳阳市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及防治的研究》文中认为岳阳市立足洞庭湖区资源禀赋,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但农村环境治理一直是环境治理中的一个难题,而在农村环境污染中农业面源污染与水环境之间的作用最为直接,且影响途径最多,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本文以分析岳阳市农业面源污染为基础,结合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探索研究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通过资料收集、文献阅读等方式,结合当地行政区划与人口状况、地理环境与气候特点、农业生产状况等实际情况,多方位全面地对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取证,了解现状,发现岳阳市农业面源污染源主要集中在化肥农药、农用残膜及废弃物、农作物秸秆、水产养殖及畜禽粪便污染等方面。本文着重分析了化肥农药、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田残膜等农业面源污染物对水环境的污染,以及目前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的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同时,借鉴吸收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先进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加强领导,提高重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强基层环保力量、完善基层环保执法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环境监管制度;加强财政支持力度,保障污染防治经费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多方式、多渠道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参与生态农村建设中;创新升级农业技术,加大力度引进农技专业人才,加快农技推广应用,以控制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等,进一步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效,提升对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提供基础。

陈捷[5](2019)在《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远大于平原面积,山地人口也大于平原人口。山地与自然水乳交融,地貌的独特性便使人们对于山地环境产生了特殊的感受:亲近山水,寄情其中已成为人们调整生活节奏,舒缓身心压力的一种方式。山区人民由于受到人均可利用面积小、经济落后的影响,公共游憩场所的数量极其缺少,分布亦不能达到应该有的标准,人们对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场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建立山地度假区,在为人们提供了公共场地的同时,不仅能丰富当地旅游格局,还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还符合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需要,平江县连云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连云山位于平江县嘉义镇南部,前身为平江县连云国有林场,2003年经平江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县级森林公园。与308省道相邻,外部公路交通发达。地处以武汉城市旅游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江西潘阳湖城市群为主体的长江中游集群,是“中三角”旅游环节上的重要节点,是中国黄金旅游区域的腹地。平江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本文即以此为契机,对连云山进行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本文运用文献研读法、案例分析法,阐述了山地以及山地度假区概念和定义,通过对景观生态学、生态旅游学、环境心理学、旅游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的深入研究,归纳提炼出适合于本规划的理念和方法,为连云山山地度假区的规划编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案例分析方面选取了班夫国家公园、平顶山山顶公园、长沙桃花岭公园、淄博九龙峪山地度假区、重庆市云浮山生态园五个案例进行分析,并在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实践中充分借鉴了这五个案例在规划理念、景点安排、功能布局、游线设计、分期建设以及社区共同参与等各方面的成果。山地度假区规划面积为46.5平方公里,规划以“云梦连云山·康健两秀水”为主题。从旅游资源的特点、空间组合、开发条件及项目设置等方面分析,根据规划区的实际情况,分为五大功能区:云梦星辰·山巅揽胜区、云梦纯溪·亲水休闲区、云梦思源·康养度假区、云梦伟业·综合服务区、云梦氧吧·生态保育区。以连云山顶为核心,纯溪与徐家洞溪为两条活动极,开展了31个旅游项目。针对以避暑养生为主题的康养度假市场,以山地运动为主题的极限探险市场,以革命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市场,以科普、历史、民俗为主题的研学市场四大市场,开发了以“心动”为主题的高端舒适康养度假,以“灵动”为主题的童真亲水溯溪体验,以“运动”为主题的丰富多样的户外运动,以“悸动”为主题的惊险刺激高空产品,以“触动”为主题的红色革命文化项目五大旅游产品体系。目标在增加人民的休闲娱乐用地的同时推动当地经济,将连云山山地度假区建设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国际康养度假胜地”。

熊乐[6](2019)在《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性质,这使得它有着许多先天性的不足,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资源过于分散,直接影响着财政支农的效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需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客观评价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现状,科学规划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方案,这将有益于提升财政支农效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动力。论文首先对国内外财政支农资金及整合的研究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依托我国当前支农资金整合的大背景,选择岳阳市作为研究对象,对财政支农和资金整合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阐述。同时,借助复合指标法,对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进行简单的效果评价,再根据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整合项目和一个整合试点县进行案例的实证分析,并运用归纳总结法对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成效和问题进行总结。从目前我国整合实际情况来看,财政支农资金的最大效益还远远没有达到,财政支农收益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研究最后为如何优化资金整合提出了相关建议。论文主要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对岳阳市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进行系统的阐述与详细的梳理,提出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有利于社会资本向农业领域集聚,并建议运用互联网手段改进资金整合。为今年岳阳市政府即将出台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方案提供了最新的思路。

王原[7](2019)在《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资源保护是促进森林总量的增加、质量的改善和强化物种的繁衍,提高森林功能、发展林下经济以及效益的保护性策略。本文主要讨论的对象是对森林资源中的林木资源进行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对于森林资源的采伐和利用超过了森林的承受极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湖南省作为中国中南地区重要林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同样面临着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困境,因此,如何优化森林资源保护过程成为当今森林资源发展的重要课题。在研究中,以国内外森林资源保护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为依据,应用丰富的数据和图表来评估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的现状,对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的实际情况进行SWOT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的发展策略。研究结果显示,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颇有成效,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9.64%。此外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数量达359处;邵阳市城步县的南山国家公园,成为了湖南省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在国家林业局2011年确定的拟拯救的首批120种极小种群植物中,湖南地区自然分布有14种,占全国的10.8%。在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基于SWOT分析提出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的策略矩阵得出四大科学策略:扩张型、扭转型、多样化、防御型,策略组合既要保证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又要缓解保护工作面临现实困境,迎接挑战。结果显示:扩张型策略利用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等外部机会,打造湖南省森林公园品牌。扭转型策略充分利用国家带来的发展机遇等机会,弥补资金投入、技术力量不足等内部劣势,来加强政府引导和财政支持、完善林业产业规划。多样化策略可以通过建立生物种质资源库和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工程的方法,增强森林资源的防护能力。防御型策略,通过提高森林资源培育手段,来降低森林资源受损率,还可以提高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提高国民保护森林的意识。本文对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的研究不仅为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将为全国森林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袁鹏奇[8](2019)在《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汝阳县域生态红线划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以效益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成就了“中国速度”的同时给自然和生态造成巨大压力,为后续全面可持续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创建有效的管控机制,协调建设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区域生态安全在发展过程得到保障成为当前政府治理工作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生态红线是我国应对生态问题在环境保护方面思路转变的重要创新,也是当前协调各方利益与职责实现生态管控系统建设的必然选择。但由于较短的推行时间,离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体系尚有一段距离。从现有实践来看,在中小尺度与网络连接性方面应对有所欠缺,在划定方法上缺乏灵活性,造成划定结果粗放、空间缺乏联系、生态整体效应难以体现等问题,对市县级单位而言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不足。因此,提出一种兼具系统性与针对性便于中小尺度区域进行实践的管控“底线”是十分必要的。论文按照“理论分析—方法建构—实证研究—比较验证”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对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红线的内涵与实践的深入分析,明确两者协同研究的可行性与优势,以应对县域生态保护工作必要性和复杂性等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源地-廊道-缓冲区”生态红线划定方法。其中包含源地识别、阻力面判定、廊道节点筛选和源地中心度评价。然后,利用该方法以汝阳县为实证对象,系统评价了县域生态空间现状,总结生态建设存在问题。并基于此,对县域生态空间进行系统的识别与组分,确定汝阳县生态安全格局。以安全格局核心空间要素为依据形成包含刚性分级管控区、弹性保护区和分级管控廊道的县域生态红线方案,同时与现有生态用地保护方案进行不同方面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红线方案具备更高的适用性和科学合理性,为县级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建设的优化提供有益借鉴。

谭谨柯[9](2019)在《湖南省平江县江东金矿地质特征及经济评价》文中提出黄金具有双重属性,具有商品性也具有货币性,是我国的很重要的一种战略资源,不仅能满足人民在生活上需要,对国家金融稳定的保障和经济安全稳定等方面也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江东金矿位于平江县城南约8km处,地理座标为东经113°36′15″113°35′58″,北纬28°36′45″28°37′30″。探矿权面积为1.26km2。本次论文依托于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〇二地质队承担的“湖南省平江县万古矿区江东金矿边深部金矿普查”项目,对研究区内的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特征、矿脉特征等进行研究调查,开展了的资源量的估算工作,对资源储量的类别和块段进行了划分。通过从该矿床的水工环技术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来分析确定该矿床的开发条件,并从前人对该矿床的研究和工作中,最后确定对该矿床的开发利用方案。通过市场调研和资源形式分析,矿床开发建设条件分析,经济效益分析以及市场的前景与利益,来评价该项目的经济可行性。通过区内1∶2000地质正测,配合地表调查及深部钻探,基本查明了地表矿体的分布、产状、规模及厚度、品位变化情况;通过本次详细的野外工作,并结合室内资料、前人研究成果,江东金矿属中-低温热液矿床,由构造控矿。区内共发现14、13、15、35号共4个矿体,均产于北西(西)向断裂中,倾向北东,倾角50-70°,此外,还包括19个盲矿脉(即盲1矿脉-盲19矿脉),其中14、13号矿体为本区主矿体:14号矿体新控制长920m,倾向延伸530m,最低控制标高-1068m,平均厚3.81m,平均品位4.72g/t;13号矿体新控制长840m,倾向延伸370m,最低控制标高-840m,平均厚1.87m,平均品位5.10g/t。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金蚀变破碎板岩型、含金构造角砾岩型、含金石英脉及含金蚀变板岩型。矿石结构主要有角砾状结构、碎裂结构、镶嵌结构和显微鳞片变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角砾状构造、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有用无素为金,主要矿物为毒砂、黄铁矿、方铅矿、铁闪锌矿、辉锑矿、白钨矿、黑钨矿等。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良好,采用浮选工艺,原矿品位4.00g/t、精矿品位90g/t、回收率88%,尾矿品位0.35g/t。通过估算,探获332+333金矿石量4883205t,金金属量23064kg,其中332金矿石量2079656t,金金属量11296kg,另探获333低金矿石量9294t,金金属量22kg,332金资源量占全区工业资源量的48.98%。矿山服务年限约为33年,投资回收期(税后)为14.34年,包含3年建设期。年利润总额为5667.5万元,年净利润为2090.2万元。该项目开采效益十分客观,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刘师师,秦建新,麻战洪,吕春艳,黄磊[10](2018)在《湖南典型贫困区土地生态状况评估与障碍因子诊断——以平江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利用遥感、DEM、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社会经济统计等各类数据和专题图件,以平江县为例,构建湖南典型贫困区土地生态状况综合评估体系,对平江县土地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计算各个元指标障碍度。结果表明,平江土地生态质量总体较好,大部分地区表现为优良状态,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差异性较大,在空间上呈现北低南高、西低东高的趋势。影响平江县和各个乡镇土地生态状况的主要障碍因子为湿地比例、林地年退化率、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指数、耕地比例、植被覆盖度,个别乡镇的主要障碍因子还包括水面比例和人口密度。通过对平江县土地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寻找影响其土地生态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提出相关建议,以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为湖南典型贫困区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提供科学研究方法。

二、平江县水土流失防治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江县水土流失防治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OFM神经网络的湖南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 技术路线
    2.3 划分方法
        2.3.1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指标体系
        2.3.2 基于SOFM的指标阈值确定
3 划分结果与分析
    3.1 湖南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划分结果
    3.2 湖南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划分结果
    3.3 湖南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汇总
4 结论

(2)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生态安全时空变化及障碍因子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安全研究
        1.2.2 耕地生态安全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研究区耕地资源状况及潜在影响因素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条件
        2.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1.4 土地利用现状
    2.2 耕地资源概况
        2.2.1 耕地资源数量变化
        2.2.2 耕地资源质量变化
        2.2.3 耕地后备资源状况
        2.2.4 耕地生态环境状况
    2.3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生态安全潜在影响因素
        2.3.1 持续扩大的人口规模
        2.3.2 快速的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
        2.3.3 粗放的农业与农村发展
        2.3.4 频繁的农业自然灾害
        2.3.5 淡薄的节地护地意识
3 耕地生态安全测度
    3.1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1.1 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框架
        3.1.2 指标选取原则
        3.1.3 评价指标体系
        3.1.4 评价指标解析
    3.2 数据标准化处理及指标权重确定
        3.2.1 数据来源
        3.2.2 原始数据标准化
        3.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3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
        3.3.1 综合指数的计算
        3.3.2 生态安全状态等级划分
4 耕地生态安全时空变化
    4.1 县域耕地生态安全时间变化
    4.2 全区耕地生态安全时间变化
        4.2.1 耕地生态安全等级变化
        4.2.2 耕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变化
    4.3 耕地生态安全水平空间自相关分析
5 耕地生态安全障碍因子诊断
    5.1 各县(市、区)耕地生态安全障碍因子诊断
        5.1.1 障碍度模型
        5.1.2 各县(市、区)耕地生态安全障碍因素
    5.2 全区耕地生态安全障碍因子诊断
        5.2.1 系统层障碍度诊断
        5.2.2 指标层障碍度诊断
6 关于提升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生态安全的对策建议
    6.1 降低耕地环境负载,促进耕地生态系统平衡
    6.2 协调好人口、经济与资源三者间的关系
    6.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防治农业污染
    6.4 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可能的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3)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生态农业研究进展
        1.5.1 生态农业的概念
        1.5.2 国外生态农业的发展
        1.5.3 国内生态农业的发展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1.7 小结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质地貌
        2.1.4 河流水文
        2.1.5 生物资源
    2.2 社会经济条件
    2.3 生态环境问题
        2.3.1 洞庭湖区水域面积逐年减少
        2.3.2 湖区农业生产污染严重
        2.3.3 动植物资源数量的不断下降
    2.4 生态农业发展情况
    2.5 小结
第3章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空间格局探究
    3.1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空间分异
        3.1.1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类型分布特征
        3.1.2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空间离散指数分析
        3.1.3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空间分布曲线
        3.1.4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空间聚类分析
    3.2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区域分布探究
        3.2.1 洞庭湖区各类型生态农业聚集区分析
        3.2.2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热点区探究
    3.3 小结
第4章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景观规划设计
    4.1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景观规划
        4.1.1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4.1.2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适宜性评价
        4.1.3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景观区域规划
    4.2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景观设计——以兰溪镇新月村为例
        4.2.1 实例设计场地探究
        4.2.2 相关案例分析
        4.2.3 生态农业景观设计策略
        4.2.4 兰溪镇新月村生态农业景观设计
    4.3 小结
第5章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5.1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5.1.1 对生态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优化
        5.1.2 规范管理注重产业规划
        5.1.3 打造精品特色品牌
    5.2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建议
        5.2.1 重点开发生态农业地区规划建设
        5.2.2 重点治理农业生态环境
        5.2.3 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技术
        5.2.4 完善地区生态农业政策体系
        5.2.5 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
        5.2.6 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改进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岳阳市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及防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1.2.2 国内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业面源污染的相关概念
        2.1.1 农业面源污染的概述
        2.1.2 农业面源污染特征
    2.2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污染
        2.2.1 对水环境的污染
        2.2.2 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2.2.3 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3 污染防治相关理论基础
        2.3.1 公共产品理论
        2.3.2 环境污染外部性理论
        2.3.3 政府治理
第3章 岳阳市资源环境概况和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水环境污染现状
    3.1 岳阳市环境资源概况
        3.1.1 地理环境与气候特点
        3.1.2 综合经济状况
        3.1.3 行政区划与人口状况
        3.1.4 农业生产状况
        3.1.5 水资源环境
    3.2 岳阳市农业面源对水环境污染现状
        3.2.1 化肥农药
        3.2.2 畜禽、水产养殖
        3.2.3 农业废弃物
        3.2.4 其他污染
第4章 岳阳市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的防治现状
    4.1 水污染防治目标和标准
        4.1.1 水污染防治相关法规及目标
        4.1.2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标准
    4.2 水污染防治保障
        4.2.1 组织保障
        4.2.2 基层环境执法队伍建设
    4.3 水污染防治能力建设
        4.3.1 加大财政投入
        4.3.2 建立农村水环境监控管理体系
        4.3.3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4.3.4 建立社会共治体系
    4.4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情况
        4.4.1 水环境质量改善
        4.4.2 综合防治措施分析
第5章 岳阳市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的防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5.1 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
        5.1.1 部门多头管理问题
        5.1.2 农村环境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
        5.1.3 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
    5.2 基层环保力量薄弱
        5.2.1 基层农技人才匮乏
        5.2.2 基层环保队伍建设缺失
        5.2.3 基层环保执法难
    5.3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5.4 农民群众环保意识薄弱
第6章 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
    6.1 强化政府组织领导作用
    6.2 完善基层环保体系和农技人才队伍
    6.3 污染防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6.4 强化宣传动员全员参与
    6.5 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规划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规划背景
        1.1.2 规划意义
        1.1.3 规划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
        1.2.2 相关理论
        1.2.3 国内外山地度假区规划发展历程
        1.2.4 相关评述与展望
    1.3 规划内容与方法
        1.3.1 规划内容
        1.3.2 规划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2.1 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
        2.1.1 项目概况
        2.1.2 项目分析
        2.1.3 经验借鉴
    2.2 平顶山山顶公园
        2.2.1 项目概况
        2.2.2 项目分析
        2.2.3 经验借鉴
    2.3 长沙桃花岭公园
        2.3.1 项目概况
        2.3.2 项目分析
        2.3.3 经验借鉴
    2.4 淄博九龙峪山地度假区
        2.4.1 项目概况
        2.4.2 项目分析
        2.4.3 经验借鉴
    2.5 重庆市南岸区长生桥镇云浮山生态园
        2.5.1 项目概况
        2.5.2 项目分析
        2.5.3 经验借鉴
3 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实践
    3.1 规划背景
        3.1.1 政策背景
        3.1.2 区域发展背景
        3.1.3 上位规划解读
    3.2 规划区域条件
        3.2.1 区域位置
        3.2.2 自然资源条件
        3.2.3 社会经济条件
    3.3 生态环境评价
        3.3.1 空气环境质量
        3.3.2 地面水质量
        3.3.3 土壤质量
        3.3.4 负氧离子含量
        3.3.5 植物精气
        3.3.6 小气候
        3.3.7 天然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水平
    3.4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3.4.1 旅游资源调查
        3.4.2 旅游资源分级
        3.4.3 区域景区竞合分析
        3.4.4 结论与对策
    3.5 客源市场调查及SWOT分析
        3.5.1 旅游开发现状
        3.5.2 市场知名度
        3.5.3 专项旅游市场分析
        3.5.4 游客接待量预测
        3.5.5 SWOT分析
    3.6 规划总则
        3.6.1 规划范围
        3.6.2 规划期限
        3.6.3 规划性质
        3.6.4 规划依据
        3.6.5 规划原则
        3.6.6 规划目标
        3.6.7 规划定性、定位
    3.7 规划结构布局
        3.7.1 分区原则
        3.7.2 功能分区
    3.8 规划分区
        3.8.1 云梦星辰·山巅揽胜区
        3.8.2 云梦纯溪·亲水休闲区
        3.8.3 云梦思源·康养度假区
        3.8.4 云梦伟业·综合服务中心区
        3.8.5 云梦氧吧·生态保育区
    3.9 产品规划
        3.9.1 游览产品规划
        3.9.2 游览线路规划
    3.10 环境容量测算
        3.10.1 环境容量估算原则
        3.10.2 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3.10.3 环境日容量估算
        3.10.4 住宿设施规划
    3.11 道路交通规划
        3.11.1 规划原则
        3.11.2 交通现状
        3.11.3 交通规划
    3.12 基础工程规划
        3.12.1 给排水规划
        3.12.2 电力电信规划
        3.12.3 服务设施规划
    3.13 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
        3.13.1 资源保护规划
        3.13.2 环境保护规划
    3.14 智慧景区建设规划
        3.14.1 规划目标
        3.14.2 大数据中心规划
        3.14.3 综合管理系统规划
        3.14.4 立体感知系统规划
        3.14.5 网络运营系统规划
    3.15 防灾与安全规划
        3.15.1 地质灾害防治
        3.15.2 水文灾害防治
        3.15.3 森林防火及森林保育
        3.15.4 安全防护
    3.16 土地利用规划
        3.16.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16.2 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3.16.3 土地利用规划
    3.17 实施与保障规划
        3.17.1 资金保障
        3.17.2 人力资源保障
        3.17.3 组织机构保障
    3.18 分期建设与投资估算
        3.18.1 分期建设与效益分析模型一
        3.18.2 分期建设与效益分析模型二
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图
致谢
附件

(6)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概念与理论
    2.1 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2.1.1 财政支农资金的基本概念
        2.1.2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基本概念
    2.2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相关理论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公共财政理论
        2.2.3 财政支出效益理论
        2.2.4 社会整合理论
第3章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现状及问题
    3.1 岳阳市概括和财政情况
        3.1.1 岳阳市概括
        3.1.2 岳阳市财政一般公共收支情况
        3.1.3 岳阳市财政支农现状
    3.2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
        3.2.1 岳阳市支农资金整合背景
        3.2.2 岳阳市支农资金整合主要方式
    3.3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中的问题
        3.3.1 可用于整合的财政支农资金不多
        3.3.2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后监管乏力
        3.3.3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无序化
        3.3.4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绩效考核方法不准确
        3.3.5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进程差异大
    3.4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少且拨付不规范
        3.4.2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监管体制陈旧
        3.4.3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没有科学的规划和部署
        3.4.4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绩效考核方法落后
        3.4.5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观念不强且重视程度不够
    3.5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的载体选择
第4章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效果评价
    4.1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效果评价的背景
    4.2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测算
    4.3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的绩效评价
第5章 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案例分析
    5.1 岳阳市产业项目实施中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
        5.1.1 岳阳市黄茶产业项目实施中的财政资金整合
        5.1.2 岳阳市农田水利项目实施中的财政资金整合
    5.2 岳阳市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案例分析——平江县
        5.2.1 平江县概况
        5.2.2 平江县历年财政支农资金情况
        5.2.3 平江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
        5.2.4 平江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评价
    5.3 结论
第6章 优化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政策建议
    6.1 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
    6.2 完善农业农村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6.3 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
    6.4 创新支农资金整合模式
    6.5 培养高素质的农业干部人才
    6.6 完善国家顶层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森林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1.3.2 国内森林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1.3.3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1.3.4 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森林资源保护相关理论与实践
    2.1 森林资源保护概析
        2.1.1 森林资源保护概念界定
        2.1.2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界定
        2.1.3 森林资源过度利用的影响分析
    2.2 森林资源保护相关理论
        2.2.1 森林资源分析理论
        2.2.2 保护生物学理论
        2.2.3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2.2.4 森林多功能经营理论
    2.3 国外森林资源保护相关实践
        2.3.1 北欧多国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国家计划
        2.3.2 新西兰实施林业碳汇交易机制健全易行
        2.3.3 日德推行森林疗养纳入国民医疗保险体系
        2.3.4 实践经验启示
    2.4 国内森林资源保护相关实践分析
        2.4.1 北京实施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
        2.4.2 福建推行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
        2.4.3 实践经验启示
    2.5 世界各国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所采用的实际措施
        2.5.1 建立自然保护区
        2.5.2 建立国家公园体系
        2.5.3 设立森林公园
        2.5.4 推行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工程规划
        2.5.5 建立生物种质资源库
    2.6 本章小结
3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概述
    3.1 湖南省森林资源概述
        3.1.1 湖南省地理分布状况概述
        3.1.2 湖南省森林资源现状概述
        3.1.3 湖南省林业用地分布状况概述
    3.2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概述
        3.2.1 湖南省森林保护现状的总体评价
        3.2.2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突出成果
        3.2.3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相关政策法规
    3.3 本章小结
4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SWOT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地形地貌条件优越
        4.1.2 气候适宜
        4.1.3 丰富的森林资源
    4.2 问题及原因分析
        4.2.1 管理不到位
        4.2.2 技术不完善
        4.2.3 政府监管力度不足
    4.3 机会分析
        4.3.1 国家生态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
        4.3.2 国家森林公园规划开展
        4.3.3 林业碳汇项目推进
        4.3.4 森林保险率先启动
    4.4 挑战分析
        4.4.1 自然与人为灾害频繁
        4.4.2 外来物种入侵
        4.4.3 保护和利用存在矛盾
    4.5 SWOT定量分析
        4.5.1 指标权重与评分计算
        4.5.2 分析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
    5.1 基本原则
        5.1.1 可持续性原则
        5.1.2 整体性原则
        5.1.3 重点原则
        5.1.4 可行性原则
        5.1.5 生态原则
        5.1.6 保护与开发并存的原则
    5.2 基于SWOT分析的森林资源保护策略
        5.2.1 扩张型策略
        5.2.2 扭转型策略
        5.2.3 多样化策略
        5.2.4 防御型策略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湖南省森林分布图
附录2 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表(含国家级和省级)
附录3 湖南森林公园名单
附录4 湖南省森林公园分布图
附录5 湖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
附录6 湖南省国有林场分布图
附录7 专家关于指标权重的评估调查问卷
附录8 专家关于指标因子影响程度评分的调查问卷
致谢

(8)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汝阳县域生态红线划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对象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6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2 相关理论及基础研究
    2.1 理论基础及指导意义
    2.2 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红线两者关系分析
    2.3 县域层面生态安全格局与生红线结合研究的必要性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县域生态红线划定方法
    3.1 县域生态红线划定的模型与流程
    3.2 县域生态空间特征与安全状态评价
    3.3 县域生态源地的识别
    3.4 县域生态源地扩张的空间阻力面构建
    3.5 县域生态红线重要性甄别与保护方案对比
    3.6 本章小结
4 汝阳县土地空间特征与生态空间关键问题识别
    4.1 汝阳县域自然地理特征
    4.2 汝阳县域土地空间特征
    4.3 汝阳县域生态承载力状态评价
    4.4 汝阳县域生态空间关键问题识别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汝阳县域生态红线划定与保护方案对比
    5.1 汝阳县域生态安全评价与源地识别
    5.2 汝阳县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3 汝阳县域生态红线划分
    5.4 汝阳县域生态用地保护方案对比分析与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可能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湖南省平江县江东金矿地质特征及经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矿区自然地理概况
    1.3 前人研究程度
        1.3.1 以往区域矿产地质工作
        1.3.2 以往矿产地质勘查工作
        1.3.3 以往矿山地质工作
        1.3.4 以往地质科研工作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及主要研究成果
        1.5.1 论文完成工作量
        1.5.2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
    2.2 构造
    2.3 岩浆岩
第3章 矿区地质特征
    3.1 地层
        3.1.1 冷家溪群坪原组第二段(Ptp~2)
        3.1.2 冷家溪群坪原组第一段(Ptp~1)
    3.2 构造
        3.2.1 北西(西)向断裂
        3.2.2 北东向断裂
    3.3 矿体特征
        3.3.1 13号矿体
        3.3.2 14号矿体
        3.3.3 35号矿体
        3.3.4 15-1号矿体
        3.3.5 15-2号矿体
        3.3.6 盲矿体
    3.4 矿石特征
        3.4.1 矿石类型
        3.4.2 矿石组构
        3.4.3 矿石的成分
    3.5 围岩蚀变
第4章 资源量估算
    4.1 工业指标的确定
    4.2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4.3 选矿方法
    4.4 资源储量估算主要参数的确定
        4.4.1 矿体厚度
        4.4.2 矿体品位
        4.4.3 矿石体重
        4.4.4 块段面积的确定
        4.4.5 资源储量估算公式
        4.4.6 特高品位样品的处理
    4.5 矿体圈定原则
        4.5.1 资源储量类别的划分
        4.5.2 块段划分
    4.6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及其精度评述
        4.6.1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4.6.2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精度评述
        4.6.3 资源储量估算情况说明
第5章 矿床开发技术条件
    5.1 矿床水工环技术条件
    5.2 工程地质条件
        5.2.1 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5.2.2 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
        5.2.3 环境地质条件
    5.3 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综合评价
第6章 矿床经济评价
    6.1 经济评价方法概述
    6.2 资源量的确定
    6.3 评价参数的确定
    6.4 内部财务评价
        6.4.1 财务评价及其意义
        6.4.2 评价方法
    6.5 经济评价结论
    6.6 不确定分析
        6.6.1 不确定分析的意义
        6.6.2 敏感性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湖南典型贫困区土地生态状况评估与障碍因子诊断——以平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评估指标信息提取
    2.3 指标体系构建
    2.4 综合评估方法
        2.4.1 数据标准化
        2.4.2 指标权重的计算
        2.4.3 综合分值测算模型
3 结果分析
    3.1 基于行政区评估单元的土地生态状况综合评估
    3.2 基于栅格评估单元的土地生态状况综合评估
4 障碍因子诊断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四、平江县水土流失防治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OFM神经网络的湖南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J]. 宋楠.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06)
  • [2]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生态安全时空变化及障碍因子诊断[D]. 黄瑶.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景观规划设计[D]. 周永. 南华大学, 2020(01)
  • [4]岳阳市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及防治的研究[D]. 曹盈. 湖南大学, 2019(02)
  • [5]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D]. 陈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6]岳阳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研究[D]. 熊乐.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7]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D]. 王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8]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汝阳县域生态红线划定研究[D]. 袁鹏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9]湖南省平江县江东金矿地质特征及经济评价[D]. 谭谨柯.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湖南典型贫困区土地生态状况评估与障碍因子诊断——以平江县为例[J]. 刘师师,秦建新,麻战洪,吕春艳,黄磊. 地质学刊, 2018(04)

标签:;  ;  ;  ;  ;  

平江县水土流失防治对策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