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商银行:好人永远比坏人多(论文文献综述)
池莉[1](2019)在《大树小虫》文中提出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1.俞思语俞思语足月出生。分娩之前医院找了熟人,不料还是呛到羊水吸入胎粪,出生时没了呼吸,窒息十分钟,住进重症监护室。都以为她不行了,傍晚她却有了自主呼吸。次日又发烧、呕吐、四肢僵硬、哭声拉直,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从那时起直至今天,俞思语支气管与肺,都相当脆弱,只要伤风感冒,必久咳不愈,有时还会咯血,粉红色带泡沫痰那种,多年查无因,中西医皆难治愈,对空气要求高,易气短,常需深呼吸。
方旭东[2](2018)在《1980年代以来乡村的“家”及其变迁 ——以皖西南Z村为例》文中指出这是一项得益于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视角的田野研究。所选田野是皖西南的一个自然村落——该研究中的Z村。“过日子”是村落社会基本的生存心态。“过日子”的主体是人,“过日子”的意义是为了“好好活着”。“活着”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品格。“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又是如何成为可能的?时代变迁中的“活着”、“活法”,有什么新的变化?什么因素导致如此变化?变化的结果如何?以上追问是本研究希望求解的内容。围绕村落社会的日常生活,“活着”这一生命哲学观具有很强的实践感,立足时空与事件的周期性往复运动,赋予“活着”特定意义、特定方法,最终都可归结到“为了家”这一理念与行动之中。“家”成为村落社会得以可能的一个关键词。“家”不仅是村民人生意义的原结构,也是村落社会结构中的组织单元。同时,“家”也是村落社会中重要的情感结构,与乡关联到一起形成人文地理学与文化人类学中的地方性——“家乡”。家乡是在历史与实践合意中生成的地方性主体自觉意识。不只是从外围“观看”乡村,深入乡村内部去理解“家”,很大程度上更容易阐释乡村。树立起村民——生活者这一主体身份,以家为主轴尝试理解村落社会的时代际遇便是本文的研究思路。“家”在该研究中是一个分析单位,也不妨理解为洞察社会变迁的一种方法。历史社会学的叙事基调贯穿研究始终。时间段是1980年代至今。大致时间分别对应着三段:1980年代,1990——2010年,2010年至今。空间上从家屋——邻居——村落——乡镇——城市展开。情感结构上从家福——在家——家族——村落共同体——家乡推进。针对不同时段“活着”的特点,文章分为“在家”、“离家”、“回家”三个部分。1980年代的在家生活是如何成为可能的?家福的民俗约定确立起“家”的神圣性。家屋到村落空间的拓展,依照差序格局原则,内嵌着从家户到“大家”的村落共同体感形成。“靠山吃山”,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维系着家计需要的基本满足。乡村手工业成为小农经济必要的补充。血缘(家族)、地缘(邻居)情谊中生成的互助式劳动、礼俗经济与社交等,充当着村落社会福利功能;一定程度上,通过互相帮扶,确保了“家”的平民化再生产。长老统治与乡贤主导村落事务,充当着人格化社区治理的功能。民间道士、风水师把持着乡村民俗文化仪轨。总体而言,1980年代的家得以可能的条件是村民拥有相对完善的“在家”与“在一起”的礼俗系统与国家制度保证。1980年代制度性成就乡野之家最后的顶峰。1990年——2010年,“家”被分离成两部分:进城务工者与留守者。宏观社会结构调整,导致“靠山吃山”的在家生活难以为继,“离开家才能’为了家’”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形成。“家”被分裂、村落成员被分离,导致“家”为主轴的乡村生活系统逐渐瓦解。进城务工人员遭遇的主要困难并非是承受体能劳动的高度抗压,而是实际生活脱嵌于曾经习惯且被承认的在家生活方式。进城务工者身体与情感悬挂于两种生活系统的边缘状态,过着“身在城市、心在家乡”的生活。“想家”与“牵挂”成为进城务工者、留守者普遍的精神叙事。身体与情感必须同时忠诚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且无法在实践中相统一,是对农民最大的伤害。农民的实践感中不再能维护总体性“活着”的意义。拥有手工业技能的村民是第一批次进城务工人员。与这些村民具有地缘、血缘上密切相关的人,一般是只拥有“蛮力”的“老实人”——成为被技术民工带进城的第二批进城务工者。第三批进城务工者主要是第一批、第二批进城务工村民的子女。村落共同体内部横向社会关系与家庭内部代际关系互相胶合,成为村民进城务工模式。“家”作为一个隐性成本成为城市大建设、大发展的牺牲品,农民、农村却没有获得应得的名声。作为一个拥有独立主体的“农民工”被生产出来。在宏观社会结构高压与近乎资本原始积累的具体雇佣关系中,进城务工人员成为被公德流放者。在实践中得不到法律保证与公德的沐浴,必要的时候,有意识主动成为“无公德的个人”,被他们视为是“保全自身”必要的武器。“农民工”一旦返乡,又会还原其在熟人社会关系中由礼俗约定的农民面目。“农民”的生活世界与自然、乡土具有不可分割性。传统农民过的是一种总体性生活,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在代际中传承且循环。“农民”一旦脱嵌于乡村时空,在当今的城乡二元结构中,注定过着一种单向度的、矢量线性生活。农民进城务工结果,越发偏离“为了家”的进城务工初心。2010年以来,从观念到实践,村民逐渐踏上“回家”之路。“农民工”对未来的期望——“回家”。第一批、第二批农民工有近乎30年的进城务工史,他们可能实现的最好未来是能够回家“养老”。第三批农民工渴望“回家”创业,再过上“城里人”生活。前者视“回家”为人生的彻底返回,家是身体与精神合一的归属。后者视“回家”为“逆城市化”的生存策略,将家乡当成一种创业资源。1980年代以来是村落社会具有一定自主性的生活系统逐渐瓦解的过程。“乡村空心化”,本质上是家的衰落。无论哪一种意义的返回,都可能导致乡村“空心化”状况暂时得到缓解——家等回它真正的主人。“家”一旦被思考,自我拯救的意识就可能被激活。国家应该对被瓦解的家给予最大的善意,在制度上保证进城务工者获得返乡的生存机会,还原乡野之家的本来面目:一家人、“在一起”过着“在家”、“在乡”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乡村,还是作为具备创业机会、“资本下乡”的乡村,长远来看乡村依然面临着不确定的命运。Z村人建设家园的实验性实践,如果放到“城乡结合度”的理念中,可能是化解城乡关系割裂、紧张的一种积极探索。彼此互相承认与嵌入各自合理的要素,在互通、互融中重塑新的城乡关系,才可能树立起各自“作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的文明社会形象。
陈哲[3](2014)在《老行长马蔚华的新段子》文中提出"互联网金融就是个临时用词。"5月在上海的一场讲演中,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如是说。头顶中国最具创新意识银行家的光环,他这样概括当下如日中天的互联网金融,似乎有些"难以理解"。在一个被互联网席卷的世界里,还有什么比互联网更具生命力呢?金钱永不眠的华尔街,是马蔚华的兴趣所在。马的一个好朋友,一位华尔街的高管曾对他说,"跟着客户的需求走,迅速转型,华尔街永远不会死去。"
王伟杰[4](2014)在《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的文化价值冲突与选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产业具备经济文化二重性。一方面是经济属性,追求利益最大化,遵循市场经济法则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也具有文化属性,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生存法则。因此文化产业存在着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双重引导。在物质世界中,文化资源最终变为文化资本而形成经济价值导向功能;在相对应的精神世界中,文化产品的消费因其精神影响而形成文化价值引导功能。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追逐是一个多方参与的相辅相成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我国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文化价值引导的形成机理研究,探讨如何优化和提升文化产业开发过程,在文化价值的冲突中选取合适的文化价值,生产能形成较为健康的文化价值引导的文化产品。全文由绪论、六个章节和结语共八个部分组成。绪论讨论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并对国内外文化资源开发中的文化价值引导功能进行了研究综述,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重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对我国文化资源开发中文化价值引导现状进行了基本描述,指出了我国目前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部分区域的部分行业“偏经济价值轻文化价值”的个别问题的存在及危害。这些个别问题体现在:开发主体目标取向亟待统筹兼顾,开发客体核心内容有待统一管理,开发方式价值选取急需规约监督等三个层面,从而造成了文化价值引导功能的消极弱化。究其原因,文化产业发展中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偏离,文化产品流通过程中多方参与力量的分散以及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引导功能评估机制的缺乏,造成了我国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文化价值引导功能的弱化现象的存在。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引导的具体发生发展过程。由于文化资源本身就存在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并存、“精、正、雅”文化色彩与“土、旧、俗”文化元素并存等辩证性特征,文化产品也具有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由此文化产业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始终存在着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文化的二元纷争:即在物质世界形成经济导向作用,而在精神世界中形成文化导向作用。因此,开发良性文化产品能强化文化产业的文化价值引导功能并能获取一定的经济价值。第三章阐述了在多元文化价值冲突中如何选取并传扬良性的文化价值的方法和过程。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城市,城市文化中也包含着多样化的文化价值。借助民间文学中的箭垛式人物理论,选取和传扬城市的良性的文化价值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在文化集聚阶段中,城市的多元文化如同民间文学中的箭垛式人物形象一样发生集聚,但其良性文化却能脱颖而出并形成良好的集聚效应。在文化散播阶段,依靠“文化意见领袖”的主导作用才能实现良性文化的有效传播,从而使城市良性文化依靠文化产品得以传播并形成良性的文化价值引导。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针对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获取而采取的“双赢”的政策措施,以利于我国汲取相关经验和教训。其中,美国版权产业通过财政扶持和税收减免,对国内文化市场实行“门罗主义”;而在国外文化市场却推行“门户开放”政策,传播和推销美国核心价值观和信仰。法国和加拿大是“文化例外”政策的坚决倡导者和拥护者,除对国内主流文化产业进行扶持之外,还对美国的娱乐文化产业进行疯狂抵制。另外,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都对本国文化产业进行保护和扶植,以形成以本国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文化价值引导功能。在汲取国内外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文化价值引导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第五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合理开发文化资源并形成良性价值引导的基本路径。在宏观的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选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良性主体文化资源, “德艺双馨”的开发主体应秉承正确合理的开发目标,并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选择“多赢”的开发方式。在中观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示范方面,应坚持“以文教化、以人为本”两者一体的初衷和目的,在城市良性文化的引领下开发以箭垛式文化为核心的城市文化资源。在文化事业建设中“高唱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注重将城市核心文化精神注入到文化产品中去。在微层的文化产业链中,文化生产者应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的多重要求,文化传播者应成为鉴定识别文化产品和信息的有效中转流通枢纽,文化消费者应塑造“有自觉、不盲从”的文化消费结构,文化管理者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文化产业服务和文化事业建设并举的发展战略。最后,本章第四节构建了旨在评价我国良性文化产品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第六章结合城市核心文化定位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通过我国部分大中城市的城市文化定位及良性文化产品开发等实践案例以验证定位方法的合理性。以我国中小城市新乡和大城市武汉为例,其良性的核心文化分别为牧野文化和首义文化,相应地其良性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创造也应当围绕城市核心文化做文章。最后,文章列举了我国部分成功利用文化资源开发的良性文化产品,印证了文化产品在追求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可以攫取经济价值的可能性。结语部分则对良性文化价值引导下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律性总结,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基本路径。
刘宝吉[5](2013)在《巨灵与藤蔓:鲁南大刀会及黄石山惨案研究1900-1940》文中提出作为鲁南地方居民对1925年至1931年间严重的社会生态灾难(集中体现在泛滥成灾的匪患上)的应激反应,大刀会的传播与扩散是一种地方性的文化迁移现象。这一社群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再造了地方社会结构,修复了被土匪所破坏的地方社会生态,而莒县、沂水大刀会是这方面的一个杰出典型。然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鲁南旗会事件以一系列冲突的形式发生,并最终导致了黄石山惨案,莒沂大刀会由此走向了它的终点。鲁南旗会事件发生在韩氏主鲁初年,一个全新的地方社会秩序正处于重建之中。在这一国家主导的过程中,莒沂青旗会不仅面临着合法性的困境,还在自卫和自治两个方面上与政府发生了冲突。作为一种强势的文化权力网络,国家的归来对地方社会场域产生了微妙变化,地方政府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控制和社会动员能力,而莒沂青旗会的悲剧性结局正与此密切有关。不过,国家的扩张也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境,最终导致了地方社会生态的再度恶化。大刀会在鲁南的出现与消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地方性社会文化现象。一方面,作为地方居民的一场社会文化实践,大刀会的启动方式是地方社会生态的一种反映;另一方面,大刀会的消失是它与国家这一巨大的文化系统个体在地方社会场域中冲突、斗争的结果。鲁南大刀会的遭遇不仅折射了“近代”以来(特别是民国以来)地方民众一些共同的遭遇,以及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的一些深层互动,更是一场地方性文化与现代性文化的对话,而这种对话一直持续至今。
高路[6](2013)在《1900—1937年中国社会精英对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1900-1937年是近代中国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段时期,随着中国城市初步发展,诸多文化精英和政界精英对“城市”展开深刻持久的思考。一方面,他们发现,世界和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城市”的时代,城市的发展使得许多近代中国学者开始对“都市化”这一历史现象发生了兴趣,另一方面,他们对城市文化在历史上的作用、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区别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1900-1937年间,不仅是中国城市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而且中国的市政运动也是发生在这一段时期,中国人对西方先进市政管理理念的学习与传播、中国城市自己的市政规划方案的出台、一大批民国市政学者的出现,也同样是发生在这段时期。他们积极借鉴西方先进的市政规划理念和市政管理经验,力图探索一条中国城市化之路,其内容涵盖城市制度、城市设计、城市治理与文化建设诸方面。中国市政观的特点是“市政”始终与“国政”相联、反资本主义观。但是,由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是在它的半殖民地社会状态下进行的,它的发展常常是呈现出病态的特征。因此,在现实中,中国文化精英们对城市发展的状况是不满意的。他们猛烈揭露、批判了中国的“城市病”,如两极分化、市民习惯的落后、城市精神文化的低俗等顽疾。并且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及市政管理的角度去分析了中国“城市病“产生的原因。当“城市”的理想在“城市”本身这座空间内寻找出路之时,“向乡村去”的思潮也在逐步抬头,一部分学者积极地探讨城乡关系,力图通过复兴乡村为城市现代化化事业重建良好的根基。这既表示一部分学者将城市和乡村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也表明一部分精英人士的视角跳出了“城市”中心观而向广大的乡村世界寻找现代化动力支撑。在这一探索中,也出现了要求“回归田园”的“反城市化”思潮。这些思想都给予当代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以深刻的启示。
曾友中[7](2010)在《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回到马克思货币理论解析当下金融危机为研究主题,试图挖掘出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独特内涵和现实指导意义。论文首先围绕马克思货币理论关于货币职能与本质、货币拜物教与货币伦理、虚拟货币与虚拟经济而展开论述。马克思早期研究货币问题的哲学视角是抽象人本主义的劳动视角,货币问题单单作为压缩性的问题而被提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为他研究货币问题提供了崭新的实践视角,货币在一种明确的方式下重新纳入到与世界的真正关系。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的价值表达形式经历了个别的偶然的初级价值形式、扩大的高级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等四个阶段。货币具有五项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主要是标明价格或作为计算货币。货币在商品所有者之间不断地以一种不平衡、不成比例的方式扩散出来,执行的就是货币的流通手段。当商品的绝对可以让渡的形态或作为只是转瞬即逝的货币形式暂时受到“屏蔽”,货币就充当贮藏手段,这是一种权力性的绝对社会形式。随着信用交易方式的真实模拟,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非直接支付时,充当支付手段。当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执行着世界货币的职能。功能体现本质。从货币产生的历史条件来看,货币的本质是充当一般等价物;从货币表现的商品价值同人类劳动的关系来看,货币的本质是人类劳动的对象化和物化;从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来看,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特定的结构性关系;从货币与人的关系来看,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生产关系。货币最核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体现着一种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体现着一种阶级关系,表征为财富分配的关系。资本是强化的货币形式,是货币意义与本质的拓展。货币的“独占权”充满着神圣的光环,成为绝对的表现形式和一切价值的等价物,内敛着无限的能量并高高在上,因而使得货币符号被异化,货币拜物教和货币幻象迷生。货币符号被异化内含货币符号被主体化,货币这尊神似乎是真实市场的创造者;货币手段目的化,从根本上表现为货币对价值的僭越;货币符号贪欲化,货币消融为对货币纯粹的欲望。官僚跟钱更亲近了,官僚跟公众反倒疏远了。货币符号被异化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判断逻辑—拜物教。拜物教是对人类的反制。货币转化为资本是货币拜物教产生的一个并非纯粹的假定式推断。私有制独立表达的历史意义和经济意义,是货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货币价值的心理体验与想像即货币幻象,是人性贪婪货币的一种极致表述。资本家的血管里流着的不一定是道德的血液。逐利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必须遵奉道德规范的客观法则,这是货币经济的伦理本性。虚拟货币是指不与贵金属储备挂钩的纯粹价值符号,是虚拟的抽象的价值形式。虚拟货币若以逐利为目的进行投资或投机,虚拟货币就转变成虚拟资本。按离实际价值的远近,虚拟资本可分为传统的、非生产性的、证券化的、杠杆式的等四类,具有不稳定性、高风险性、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虚拟经济是以钱生钱、以货币生货币的经济。虚拟经济的功能集中体现在现代货币的能量。虚拟经济由实体经济中产生,并反作用实体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数量上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在财富性质上存在本质差异。货币、经济自由与金融自由化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自由是神秘和令人向往的崇高字眼。随着近代欧洲社会现代化,自由研究的重心从抽象层面移向经济层面。经济自由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自主活动状态,包括生产与消费自由、竞争自由、契约自由和劳动自由等方面。生产过程与生产效果的意志自主性表现在生产者独立自由的行动和发展。消费自由更能使消费者更强烈地返回自身。生产自由和消费自由都以财产权自由作为依据。竞争自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不断地从自我中心向外延伸的证实或补充,是一种向迄今未知的合并和排斥、促成相似和相异的推动力。契约与自由,犹如“心”与“体”的关系。劳动自由意味着就业人的人身自由以及择业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自由本质上是货币的自由、资本的自由,资本在个人世界之上已经建构一个社会有效活动的客观形式的世界,它在无形的网络中已经限制和规定雇佣劳动者的自由力量,把他们掣肘在完全精确的、事先已确定好的表现形式中。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是,经济自由的力道从哪里来?是货币,天生一种自由的张力,鼓动了资本内在力量的扩张。货币是经济自由的对象中介物,经济自由与之进入相互平衡的舞台相互证明自身。市场经济就是货币经济。货币是劳动者自由的推力,使劳动者从束缚关系中购买自身成为现实。货币是资本扩张的载体,一切可能的投资与活动都通向这里,最终结成世界市场和一种世界性关系。货币是虚拟经济的“自由意志”,虚拟经济是的“自由意志”的浪漫主义表达形式。那么,经济自由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要考虑政府与市场的功能关系如何组合,由此切入到经济自由主义的前世今生。古典式的经济自由主义主张自由放任,国家只起“守夜人”的作用,但“这只看不见的手”并没能够持久地保证它所预见的秩序与和谐。国家干预式的经济自由主义既要自由主义,又要国家干预。随着资本主义历史条件普遍趋势的逐次展开,凯恩斯主义面临退幕的冲击与考验。新的经济自由主义或新自由主义的理论主张最终集中体现在“华盛顿共识”,可简约为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金融自由化即融资的自由化,是新自由主义的核心,由金融资本主义的历史方位而决定。金融自由是现代经济自由的高端图式。金融自由化的价值体现在消解“金融压抑”。金融自由化过度会引发“金融恐怖行为”,首先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灾难。回到马克思货币理论解析当下金融危机更具有正确性、解构性和说服力。2007年初至今天的金融危机经历了模糊感的征兆初现、局部性的喧哗嘈杂、系统性的集中爆发、全球性的蔓延扩散等一系列演变过程。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是危机初期,美国政府的处置以观察监控为主,“救急不救穷”。2008年3月至2008的8月,是危机上升期,美国政府针对摩根大通、贝尔斯登、“两房”等特定问题的金融机构进行个案处理。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底,伴随着雷曼破产、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被迫转型、AIG告急,危机进入癫狂期,美国政府相应进行全面的系统化的处置。2009年2月迄今,进入后危机时代,美国的处置重点是:期限资产信贷计划(TALF)、公私合作投资计划(PPIP)、压力测试(ST)和监管改革蓝图。目前金融体系初步稳定,世界经济企稳回升。危机成因自有危机的逻辑。一是贫困化的货币阶级关系。财富急剧向少数人身上转移的恶果是,巨大的差异不断点燃低端收入者的财富欲望之火,使民众处于追逐“宇宙的最高的经济统一性”的梦幻之中。而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的根源则是新自由主义。二是“华尔街的贪婪”罔顾货币伦理。贪婪使高杠杆率如影随形。贪婪让华尔街金融评级机构不知“知守进退”。贪婪还表现在银行给高管层发放天价的薪酬和奖金。华尔街最大的贪婪是权力与金钱孽生的贪婪,是资本的贪婪。马克思当年一针见血的批判,可直指今天的华尔街。三是金融虚拟工具吹爆虚拟经济。MBS、ABS、CDO和CDS等金融衍生品导致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背离了马克思所阐述的虚拟经济的本来价值。四是金融监管放松导致金融自由化过度。金融监管体系分割,导致监管盲点、协调困难和监管套利。危机的影响极其深刻。这才是最重要最确定的认知,是危机的真正意义和中心点。美国经济调整周期将延长。世界经济格局将出现结构性变化的特征。“剪羊毛”的做法越来越行不通。谁能垄断世界货币的发行,谁就拥有超量的利润空间。美元霸权应该被唾弃。储备货币要多元化。全球要努力建立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相互依存,起源于一个地方的问题不会局限于一个地方,而是会向整个体系蔓延。中国经济已深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不可能置身其外。危机冲击了中国的金融体系和外贸出口,但影响有限。中国“危”中有“机”,“机”大于“危”。一个动荡的时期是最危险的时期,但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期。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视角,当努力探索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当代价值。一是要努力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的核心是参照货币需求量调控货币供应量,进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萨伊定律和旧货币数量论、“有效需求不足”的凯恩斯货币理论、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划”货币理论等西方货币政策与理论中有关对各种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研究,值得我们借鉴。货币政策应当关注虚拟经济的运行状况,它需要一种一清二楚、毫不含糊的均衡态度基于经济概念及其逻辑关系而呈现出来。信用关系和流动性的内在本质其实就是一种借贷关系。货币政策模糊或者飘浮不定,投资者就会被不确定性和浑浊的金融秩序心理所困,所以,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逻辑就这么简单。针对“迷失的货币”要采取预防性货币政策,以减缓迷失货币“井喷”带来的冲击力。二是要努力追求“至善”的货币性伦理。要再思考先哲圣人关于货币伦理的灼见,从中找出其价值性、内得性和距离化特征。针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重大举措,要倡导适度消费的货币伦理。道义放中间,利益摆两边,要追求社会责任感的伦理气质。伦理气质内含责任心、合理性和可触知性。货币的环流会带来道德风险。培养道德型风险管理人才,克服“怪兽模型”(Levia than model),要在机制体制上下功夫。三是要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一国货币演变为国际货币需要具备多个支撑要素。在“一主多元”的格局中,要努力实现人民币职能意义的放大,在挑战与机遇中符合世界整体对我们的需求,具体的策略是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进程,对等开放下积极稳妥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以黄金支撑人民币。人民币升值问题纠缠不清。利弊权衡,目前适度升值利大于弊。应增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理性波动的汇率弹性,避开人民币升值综合症或贬值综合症的陷阱。四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整协发展。要坚守一种真理般的可能性,即虚拟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否则单极化膨胀将产生资产泡沫;实体经济要为虚拟经济奠基,否则虚拟经济有如空中楼阁。具体来说,设置虚拟经济度,以监测虚拟经济;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金融自由一体化并举,排除过度的金融自由化倾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促实体经济发展,使技术创新型经济和新型实体经济在内容的客观上和主观上都成为推算得出的理性关系和理性经济。实现马克思当代价值的链接,将确证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无限生命力。
戈春明,戈弋[8](2009)在《通往山外的天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许春樵[9](2008)在《酒楼》文中研究表明虽然演绎了千百年,这部当代版的兄弟阋墙故事仍然让我们悲凉,是因为我们对共同富裕寄托了太多的希望?
王滇[10](2003)在《无爱情时代》文中研究表明 一柏油路是清晨打扫的,到了暮晚时候,又铺上一层金褐色法桐叶子。像无数叉开的胖手印儿,横七竖八拍在地面上,被初放的霓灯照得发绿发蓝发红。两辆自行车从一片片手印儿上轧过去。左茜和雷小静淹没在下班人流中。万木摇落的十一月,娇养着惟一乖戾的女儿——秋风。左茜有理由得到一桩好婚姻,好得像她的身材。每次逛温莎购物中心,左茜都是只逛不买。经常在那儿买东西的人,不是外企白领、公款消费者,就是暴发户。左茜在温莎的旋转扶梯上跟初中同学马利红撞个正着。马用珠光宝气的手抱着
二、招商银行:好人永远比坏人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招商银行:好人永远比坏人多(论文提纲范文)
(1)大树小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 |
1.俞思语 |
2.钟鑫涛 |
3.钟欣婷 |
4.格瑞丝 |
5.钟永胜 |
6.高红 |
7.俞亚洲任菲菲 |
8.俞爷爷俞奶奶 |
第二章故事只是男女主角2015年度实施造人计划始末 |
1.2015年1月没怀上 |
2.2015年2月没怀上 |
3.2015年3月没怀上 |
4.2015年4月没怀上 |
5.2015年5月没怀上 |
6.2015年6月没怀上 |
7.2015年7月没怀上 |
8.2015年8月没怀上 |
9.2015年9月没怀上 |
10.2015年10月没怀上 |
11.2015年11月没怀上 |
12.2015年12月真相大白 |
(2)1980年代以来乡村的“家”及其变迁 ——以皖西南Z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问题意识 |
1.2 问题意识的缘起 |
1.2.1 私人化生活体验 |
1.2.2 生活者与“家” |
1.2.3 “乡村空心化”与“泛乡愁”叙述 |
1.3 文献综述 |
1.3.1 “差序格局”说 |
1.3.2 “家庭伦理”说 |
1.3.3 “过日子”说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分析框架 |
1.4.3 关键概念 |
1.4.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4.5 叙述章节 |
1.5 Z村基本面貌 |
1.5.1 影响Z村的文化地理 |
1.5.2 变迁中的Z村概况 |
第一章 家福、家屋与村落空间 |
1.1 家福 |
1.1.1 福与家 |
1.1.2 宅基地选取与风水文化 |
1.1.3 屋—物体系 |
1.2 从家屋到村落空间 |
1.2.1 老屋为中心 |
1.2.2 大集居、小聚居 |
1.2.3 “出场”、“家门口”与半开放公共空间 |
第二章 家计、生产方式及其精神意义 |
2.1 家户单位的劳动分工与“持家” |
2.2 林地资源与有限市场 |
2.2.1 槽场、造纸业与精神物品支出 |
2.2.2 竹木业与城市化 |
2.3 土地资源活性 |
2.4 八十年代的城乡差别及反转 |
2.5 乡村百工与“商业” |
2.5.1 手工业 |
2.5.2 村子里的“时尚” |
2.5.3 “商业” |
2.6 “在一起”劳作的精神意义 |
第三章 家户关系 |
3.1 分家与家族 |
3.1.1 由分家到“天下一家” |
3.1.2 邻居 |
3.1.3 兄弟情谊 |
3.2 互助与共享 |
3.2.1 借 |
3.2.2 帮 |
3.2.3 换 |
3.2.4 送 |
3.2.5 看 |
第四章 乡贤、在家与家乡 |
4.1 人格化乡村治理 |
4.1.1 乡贤回归动因 |
4.1.2 乡贤与村落社会 |
4.2 “在家” |
4.2.1 “在家”的意义 |
4.2.2 “在家”与伦理社会 |
4.3 家乡意识 |
4.3.1 情感结构中家的空间边界 |
4.3.2 从家到家乡 |
第五章 人口新政与乡村治理行政化 |
5.1 Z村的计划生育叙事 |
5.2 从“家国同构”到对权力的恐惧 |
5.3 只生一胎的动因及后果 |
5.3.1 只生一胎的动因 |
5.3.2 只生一胎的后果 |
第六章 家与人口外流 |
6.1 “靠山吃山”的衰变 |
6.2 “文化人”与乡村 |
6.3 农民工的生产与再生产 |
6.3.1 拥有手工业技术的第一批农民工 |
6.3.2 第二批农民工被“带出” |
6.3.3 第三批农民工出现 |
6.4 进城务工辐射行业及结果 |
6.5 “农民工”主体的生成 |
第七章 留守 |
7.1 留守儿童 |
7.2 留守老人 |
7.2.1 “天伦之乐”成为老来负担 |
7.2.2 进养老院 |
7.2.3 送老困难 |
7.2.4 “砸棺”与推行火葬 |
7.3 从在家到留守 |
第八章 脱嵌于乡土的家及小家庭化 |
8.1 与土地分离的乡村 |
8.2 无手工业村落生活与人情化变 |
8.3 家的屋舍结构及空间变化 |
8.3.1 实用主义家居美学 |
8.3.2 家居封闭性挤压公共性 |
8.3.3 楼房结构与小家庭意识兴起 |
8.3.4 个体化的起源及其反思 |
8.4 “过年”的流变 |
第九章 1990年代为分水岭的本土化信仰变迁 |
9.1 九十年代以前民间道教为主的信仰 |
9.1.1 以小农生活为本 |
9.1.2 保全伺农劳动力为主旨 |
9.2 九十年代以来佛教信仰的兴起 |
9.2.1 “都市欲望”与“佛教信仰” |
9.2.2 村里出现了和尚 |
9.2.3 皈依:村民从信士到居士 |
9.2.4 求财在祝撒内容中竞胜及信仰后果 |
第十章 “返乡”创业与“回家”养老 |
10.1 “农民工”的集体焦虑与生存心态 |
10.2 返乡创业 |
10.3 回家养老 |
第十一章 新乡贤共同体与乡村建设 |
11.1 老人带头参与公益 |
11.2 新乡贤共同体 |
11.2.1 “礼”之社交内聚化及其后果 |
11.2.2 家庭宴请社交 |
11.2.3 新乡贤共同体形成 |
11.2.4 新媒介与新乡贤共同体推动的乡村建设 |
11.2.5“亮灯工程”后续效应 |
11.2.6 Z村乡村建设与社会救助的启示 |
11.2.7 村庄整治与“美丽乡村” |
结语 |
1.1 家与“己”、村落社会的关系 |
1.1.1 “家”是“己”生成的原结构 |
1.1.2 家是村落社会自主性生活系统 |
1.1.3 “过日子”与家 |
1.1.4 “在家”与“在一起”是家实现的前提 |
1.2 人与家的分离 |
1.2.1 “共同体”及“共同体解体” |
1.2.2 精神创伤大于肉体抗压的伤害 |
1.2.3 “无主体农民工”到独立主体自我追赋 |
1.2.4 乡村生活系统自主性势弱 |
1.2.5 “自由市场”政治置换了“家政”意义 |
1.2.6 道教信仰祛魅到“佛佑乡村” |
1.3 乡愁的文化政治 |
1.3.1 对乡村遭遇表述危机的反思 |
1.3.2 乡村之眼的都市文明 |
1.3.3 历史性乡愁与实践性乡愁 |
1.3.4 “回家”的情感结构 |
1.3.5 “为了家”的另一种实践转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3)老行长马蔚华的新段子(论文提纲范文)
“小恐龙”的反击 |
渠道的创新 |
两次转型 |
创新之源:平台与理念 |
(4)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的文化价值冲突与选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学者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方面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重点术语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重点术语 |
第四节 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重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文化资源开发中文化价值引导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文化资源开发中文化价值引导的概念体系 |
一、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文化价值引导 |
二、文化资源开发中文化价值引导的基本要素 |
三、文化产业发展中形成良性文化价值引导的意义 |
第二节 我国文化资源开发中文化价值引导的基本现状 |
一、开发主体目标取向亟待统筹兼顾 |
二、开发客体核心内容有待统一管理 |
三、开发方式价值选取急需规约监督 |
第三节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价值引导不明的原因分析 |
一、经济利益至上的巨大诱惑 |
二、开发与保护过程的偏离 |
三、多方参与力量的分散 |
四、文化资源开发评估机制亟待创新完善 |
第四节 文化产业发展中价值引导失衡的负面影响 |
一、文化资源开发主客体的双向危害 |
二、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双输”的威胁 |
三、文化建设中多项指标的达成将受冲击 |
第二章 文化产业开发中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引导分析 |
第一节 文化产业开发中文化资源的辩证性特征 |
一、作为文化载体的文化资源的多样性特征 |
二、文化产业开发中文化资源的辩证性特征 |
三、文化资源在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中的矛盾性特征 |
第二节 文化产业开发中的文化经济二重性 |
一、极具物质与精神二重性的文化 |
二、身兼资源属性与文化属性的文化资源 |
三、拥有经济属性与文化属性的文化产品 |
四、追求双重价值目标的文化产业 |
第三节 文化产业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双重价值引导 |
一、肩负双重世界价值引导的资源型文化产业 |
二、文化产业开发在物质世界中的经济导向作用 |
三、文化产业开发在精神世界中的文化导向作用 |
四、从文化体验到文化性格的整体同化过程分析 |
五、可能的对策思路: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 |
第四节 文化产业开发中的文化认同与经济感知关系分析 |
一、物质化的商品也具备了文化属性 |
二、由整体性文化商品价值转换至社会整体层面 |
三、文化产品参与社会标准竞争的过程 |
第三章 良性文化价值的汇聚、选择及散播过程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文化自身具备良性的优秀的文化内容 |
一、“招魂与复兴”问题的提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争论 |
二、激进派、折衷派与保守派的最终调和 |
三、判定良性的核心文化与文化资源的标准 |
第二节 文化产业开发亟待良性的城市核心文化定位 |
一、城市:文化资源集聚的宝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载体 |
二、城市文化资本的构建亟待城市核心文化定位 |
三、困难与抉择:城市文化资本构建中的城市核心文化定位 |
第三节 城市良性核心文化的选择及散播过程 |
一、“箭垛式”理论的由来及积极效应 |
二、“箭垛式”理论在城市核心文化定位应用中的可行性 |
三、从“箭垛式人物”理论到“城市良性文化集散”理论 |
四、城市良性文化的集聚阶段:集聚并抉择的过程 |
五、城市良性文化的散播阶段:“文化意见领袖”主导的传播控制 |
六、城市良性文化集散理论中城市核心文化定位的局限性 |
第四章 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在文化价值引导方面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文化贸易中的“门罗主义”与“门户开放” |
一、国内文化产业的财政扶持与税收减免 |
二、国外文化市场中大力传播美国为主的核心价值观 |
第二节 法国:旨在维护法国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例外”政策 |
一、欧盟内“文化例外”战争的最终胜利者 |
二、法国文化保护主义的主要文化政策 |
第三节 其他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引导研究 |
一、英国:民族文化积累和人才创意结合的成功 |
二、日本:追求幸福指数的文化艺术创造与传承 |
三、韩国:强力政策推动下的民族文化产业 |
四、德国:扶持和宣扬本土文化为主 |
五、澳大利亚:孤独的大陆,并不孤独的文化 |
第四节 对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关文化产业保护政策的启示 |
一、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关文化产业保护政策的初衷 |
二、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引导功能的基本手段 |
三、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文化保护政策的经验启示 |
第五章 城市良性文化集散理论下良性文化价值引导的可行性路径 |
第一节 良性文化价值引导下宏观层面的文化资源开发 |
一、良性主体文化资源的选取 |
二、正确合理开发目标之上的“德艺双馨”的开发主体 |
三、科学发展观下的多赢式开发方式 |
第二节 以城市良性文化为核心的中观层面的行业发展示范 |
一、文化建设“以文教化、以人为本”两者一体的初衷和目的 |
二、城市核心文化引领下的文化行业定位及发展示范 |
三、城市的良性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利用 |
第三节 良性文化价值引导下微观层面的文化参与主体规约 |
一、文化生产者: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
二、文化传播者:鉴定文化产品和信息的有效中转枢纽 |
三、文化消费者:“有自觉、不盲从”地优化文化消费结构 |
四、文化管理者: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并重 |
第四节 良性文化价值引导下的良性文化产品评价体系的构建 |
一、时代呼唤良性文化产品的评价体系 |
二、我国目前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
三、良性文化产品的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构成 |
四、良性文化产品评价体系的分指标体系构建与分解 |
第六章 城市良性文化集散理论的部分案例实践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中小城市良性文化定位的思考:以新乡市为例 |
一、多元化的新乡文化资源 |
二、新乡各种文化资源及新乡的多元化文化 |
三、多元文化对比及核心文化的提炼与萃取 |
四、“牧野文化”核心定位的合理性 |
五、“牧野文化”的重新诠释及内涵 |
第二节 我国大城市的文化定位实践:以武汉市为例 |
一、武汉市的多彩缤纷的文化资源 |
二、武汉市的多样化的文化资源 |
三、武汉市的城市核心文化定位 |
四、“首义文化”核心定位的合理性 |
五、“首义文化”的重新诠释及内涵 |
第三节 良性文化价值引导观念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成功案例 |
一、《保密局的枪声》: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革命热情的宣扬 |
二、《405谋杀案》:红色文化资源与“希区柯克”创意的完美结合 |
三、《神秘的大佛》:文化遗产的内涵式开发与惩恶扬善精神的褒奖 |
四、《喜盈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农村电影 |
五、《少林寺》: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侠义精神”的赞美 |
六、《周恩来》:名人文化资源的传扬与主旋律的绝美吟唱 |
结语 |
一、文化资源的无形文化内涵——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
二、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双重价值获取的文化产业 |
三、城市良性文化价值引导的基础:城市良性的核心文化精神 |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城市文化资源开发原则 |
五、面向未来的良性文化价值引导下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成果及科研经历 |
后记 |
(5)巨灵与藤蔓:鲁南大刀会及黄石山惨案研究1900-1940(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缀语 |
引言 现身于地方生活的大刀会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地方居民的生活景观 |
1、“×石山”:一桩被遮蔽的惨劫 |
2、日常视角:常人世界的综观 |
二、“错画”里的栖居者:地方性社群大刀会 |
1、学术史回顾、论文结构和资料综述 |
2、理论思路:“地方社会场域”的引入 |
第一编 地方?空间鲁南场景:蒙山诉水间的世界 |
引子 黄世山惨案 |
第一章 人与地:地理人文环境 |
第一节 生民其居:沂属之地 |
一、山水怀抱:自然地理环境 |
1、齐鲁锁钥:山水形成的脉络 |
2、沂州府地:政治技术的标签 |
二、人居形态:基本聚落三种 |
1、村庄起源以及节点般的集镇 |
2、金城汤池:作为中心的县城 |
三、“休咎尤要”:自然生态概况 |
1、“见面一大片”:论略里的注解 |
2、旱魃、虫子市和蝗神的故事 |
四、1934年素描:“十八世纪式的社会” |
1、“富于保守性”:乡土调查里的民情 |
2、社会现状概略:《重修莒志》里的记载 |
第二节 社群辨析:社会的基本形态 |
一、“敬宗收族”:基础性的社群 |
1、“家族本位”:以汀沟于氏为例 |
2、请家堂:“世代相传”的文化 |
二、民谚俗语里的大族传说:以刘南宅为例 |
1、神话里的家族与住宅:“刘南宅” |
2、科举与望族:帝国庇荫下的巨室 |
三、“客家子”与“主家”:租佃制度概况 |
1、由庄户人、财主脖子谈到张家庄子 |
2、干打鞭与陪牛地、吃地粮与拨房工 |
四、“出家人”:边缘社群的生活 |
1、出家与受戒:杨志明的个人回忆 |
2、浮来旧事:佛成和他的弟子们 |
第三节 民生脉络:隐现的经济圈 |
一、“绕着地头转”:作为生计之本的农业 |
1、农事一年:《农圃便览》里的记载 |
2、五谷及其他:耕作法和农产种类 |
二、百工与商旅:各县工商业概况 |
1、“皆农家者流”:由《考工记》谈起 |
2、中心与腹地:工商业的地理差异 |
三、“一方之货”:蚕桑与花生 |
1、“蚕缫微利”:东山柞茧与南山丝 |
2、“出口大宗”:许村与花生的故事 |
四、“纤悉均关生计”:脆弱的经济体系 |
1、“凶荒之妙制”:由煎饼谈衣食住行 |
2、旧法与凶岁:“耕识图”和“呼吁书” |
第四节 生态细微:日常生活的若干剖面 |
一、集会与节庆:地方生活的两个副章 |
1、“通工易事”:集与会的分工协作 |
2、节庆之链:地方居民的心灵节拍 |
二、“庙多神众”:混沌的信仰世界 |
1、“敬祷诸神”:由“莒州庙全”谈起 |
2、“搬龙王爷爷”:灵公山龙神庙祈雨 |
三、“搭台唱戏”的流动景观 |
1、“万人坑”:张之栋的个人回忆 |
2、“唯一的娱乐”:农村演剧简析 |
四、缩微标本:社会生态系统里的庙会 |
1、1932年浮来山庙会:李鼐先生的讲述 |
2、信仰、娱乐与经济:庙会与地方社会生态 |
第二章 从危机到灾难:二十年代社会生态的恶化 |
引子 迟钝的村民 |
第一节 从帝国到民国:清末民初的地方影像 |
一、王朝遗迹:枯骨冢、僧王庙和圩寨 |
1、“只有神佛能弄清”:枯骨冢与僧王庙 |
2、团练与圩寨:防卫策略的官民分野 |
二、震荡余波:民初沂水县的纷争 |
1、“三麟之乱”:学校、政党及刘南宅的没落 |
2、“肚子里有牙”:讼棍与同盟会员张克缦 |
三、名宦与好官:一个县官的民国经历 |
1、仕莒记略:“与莒人相习若一家然” |
2、“要想当好官”:“护官符”与大仙堂 |
四、新政二例:警察与学校的开设 |
1、“开办数年不能推广”:警察的设立 |
2、洋学与私塾:学制之变后的“双轨制” |
第二节 “稀有之惨剧”:1925-1930年间的天灾人祸 |
一、“天道无亲”:1928年灾荒纪略 |
1、“重重灾劫”:赈务报告里的图景 |
2、“飞蝗神话”:“蚂蚱市”及其他 |
二、“山东百姓受了坑”:鲁张之祸 |
1、“甲于全国”:苛捐杂税之害 |
2、“兵来一扫清”:丘八之祸 |
三、“国民干遭殃”:百姓眼中的“北伐” |
1、“都是土豪大头黄”:刘黑七祸莒 |
2、“可怜莒民受牵连”:高桂滋困城 |
四、“土匪市”:社会基础的破坏 |
1、惨案种种及日常生活紊乱 |
2、雪天哀鸿:逃亡者的讲述 |
第三节 致命的创口:从隐患到灾祸 |
一、作为盗薮:沂州匪患问题探微 |
1、“天命将乱”:一份伪示里的真言 |
2、“非自今始”:“土匪世界”三度出现 |
二、“噬脐之祸”:兵匪通气的积弊 |
1、“十八家大人”:一个绝妙的例证 |
2、兵匪通气论:相关报道的梳理 |
三、匪祸告哀:八里巷惨案前后 |
1、未有之浩劫:各界电文与官方处理 |
2、冤枉庙的警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
四、徒劳的努力:地方精英的失败 |
1、兖沂治安讨论会的成立和呼吁 |
2、杯水车薪:合法途径解决无望 |
第四节 “匪夷所思”:刘黑七的人生注解 |
一、亡命之徒:“以掠夺为职业的游民” |
1、破坏性社群的定位与基本构成 |
2、“出身捷径”:杀人放火做大官 |
二、匪首群像:何谓“职业土匪” |
1、“西南马子”:以抱犊崮为标志的匪区 |
2、石增福从匪记:被“染污”的人生 |
三、“闯土匪”:羊倌刘堂的选择 |
1、山神节前:家庭、经历和誓言 |
2、放羊调里:“寻思寻思不坦然” |
四、改名前后:一朝匪皮换新装 |
1、刘团发祥史:作为匪巢的蒙山万寿宫 |
2、“就抚”国军:北伐先遣军与新四师 |
第二编 事件.曰常乡土之蔓:鲁南乡村中的大刀会 |
——以莒沂青旗会为例 |
引子 那时的年头 |
第三章 “借秧子”:鲁南大刀会的兴起 |
第一节 “自卫之好教材”:蒙阴八寨的故事 |
一、匪情与自卫方式的交互演变 |
1、“几无一日不遭匪劫”:蒙阴匪祸及其根源 |
2、“失败中的觉悟”:由不相顾到守围 |
二、八寨之地:聚落景观的构筑 |
1、原则:先人和,再地利 |
2、方法:围墙、炮楼与械弹 |
三、“组织系统”与“防守法” |
1、寨之组织:战时与平时 |
2、日常“防守法”的演变 |
四、由村到寨:社会更生与文化实践 |
1、“自卫之效力”和“大的趋势” |
2、多重之寨:小社会的自治与更生 |
第二节 神威与大运:莒沂青旗会的兴盛 |
一、大古家沟:一个村庄的行动 |
1、龙公山下:条子、族长和武学堂 |
2、土地庙前:杜梨子树上的“成果” |
二、从“保护村庄”到“谩骂鲁张” |
1、八里巷与太湖村:两个村庄的遭遇 |
2、“跋扈”“横行”:鲁张时期略影 |
三、“声势浩大”:莒沂大刀会的发端 |
1、村庄之链:田瑞、张恒远与青旗会 |
2、“南军打,北军退,中间出了个五旗会” |
四、“神通得此证明”:渊子河一役的威名 |
1、渊子河畔:时间、经过和参加者 |
2、新增份子:徐谦凤所讲的细节 |
第三节 道会暗林:鲁南社会的另一面 |
一、隐秘网络:“秘密社会”管窥 |
1、“无足深怪”:“孝帽子会”辨证 |
2、密语召唤:孙守立的个人遭遇 |
二、“民国第一家”:在家礼、三番子 |
1、仪式与手势:一个“盒子皮”之所见 |
2、“土匪都不敢惹”:“大杂烩”的威力 |
三、夏家道的变迁:从吃斋道到茹素团 |
1、夏半仙、《救世宝筏》和神仙府 |
2、“莒沂总斋团”:“茹素团”与九大寨 |
四、社会危机的反应:两个例证的结论 |
1、“二把手”上:万教传在沂水的威风 |
2、乘舆辨名:道会兴起与社会危机 |
第四节 应激反应:生态灾难与“工具理性” |
一、大刀会的宗旨及其渊源 |
1、误传何来:“孝帽子会”再辨证 |
2、“符法护身”:一则遗曲里的历史 |
二、“二周村”之劫:带血的“勾子” |
1、重镇悦庄:修围及惨案原委 |
2、“处决勾子”:庙会上的审判 |
三、劫后余谈:会场里的新面孔 |
1、“破围子”:刘黑七的拿手好戏 |
2、管廷献论结寨的六便与七难 |
四、地方社会对生态灾难的应激反应 |
1、由山社说起:农村合作组织的丰富性 |
2、会名的思考:工具命名之下的理性 |
第四章 在乡土上滋蔓:旗会蔓延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性文化迁移:迁入与传播简析 |
一、“怪异的学问”:入会仪式一览 |
1、“结入其群”:徐谦凤的讲述 |
2、大同小异:相关记载的梳理 |
二、精神转换法:作为信仰的身体话语 |
1、“装身”:神灵、兜肚和禁忌 |
2、“过场”:请神、吃符和排刀 |
三、“请老师”:由外地到本地的过程 |
1、睡庄的启示:渠道与媒介 |
2、“滕峄地方”:勃兴之地探源 |
四、“立会”:本地化依托的文化网络 |
1、会员探视:日常场景下的必然 |
2、桃园三月:拜把子背后的神话 |
第二节 “俨然宗教”:社群的崛起 |
一、旗会的基本成员和组织形态 |
1、不可分离:会员与农民的双重身份 |
2、超越村落:会与团的两级组织 |
二、大刀问题:武器里的经济理性 |
1、三种武器:大刀、快枪与扎枪头 |
2、枪价考略:“人人看着快枪好” |
三、首领群像:旗会造就的“精英” |
1、调查里关于旗会领袖的内容 |
2、旗会首领的基本情况分析 |
四、“同心土变金”:大刀会“摸底” |
1、由被动到主动:防御性策略的演进 |
2、“会者,合也”:旗会的整合作用 |
第三节 “总老师”:枣红大马上的田瑞 |
一、田瑞前传:大老粗、经纪和小商贩 |
1、“袖中乾坤”:由莒地嘎语谈经纪 |
2、人物素描:出身、经历和见识 |
二、从白马到红马:礼物的多重意味 |
1、“门口拴着高头马”:一段“牛马经” |
2、“走马看红”:“负重致远”的开始 |
三、一个比较案例:红旗会首领法真 |
1、赵善义的转变:从和尚到法师 |
2、游侠之性:家庭、寺院和帮伙 |
四、职业的意义:“总老师”、“总会” |
1、另类经纪:师承关系与权力结构 |
2、群体与个人:首领的责任和性格 |
第四节 神秘与熟识:旗会的出场 |
一、神秘的香堂:象征空间分析 |
1、“不然,是不允许你到香堂看的” |
2、由土地庙说起:独特的聚落景观 |
二、分离和契合:日常生活的重构 |
1、练功习武:古秀林的讲述 |
2、独辟领域:生活场景举例 |
三、关于“搭台唱戏”的两则回忆 |
1、“好不威风”:五天五夜的大戏 |
2、“一大快事”:马家拐头的聚会 |
四、神楼的见证:戏台上的大刀会 |
1、戏里戏外:狂欢之中的社会交流 |
2、乡土颤抖:浮来山庙会上的场景 |
第五章 从冲突到惨案:莒沂青旗会的结局 |
第一节 “一点恶因”:沂水六区事件 |
一、重回水由村:追述的起点 |
1、“没起冲突”:袁福英等的回忆 |
2、宣战与对抗:1933年的报道 |
二、杜绍曾的外号及对青旗会的指责 |
1、“杜烧包”:六区区长杜绍曾 |
2、“大刀会是邪教,不是顺民” |
三、“点他的火烧他的包”:杜绍增之死 |
1、“兴办学堂”:关于起因的三种记载 |
2、“杜绍增必须服输”:冲突经过和结果 |
四、“实为地方三幸”:事件的“和平处理” |
1、“今后要安分守己”:劝导、宣慰和弹压 |
2、应变有方:运其昌所受嘉奖与恭颂 |
第二节 风波迭起:多次上演的血剧 |
一、风潮日重:青旗会与红旗会冲突 |
1、“失教的民众”和三种思想的显现 |
2、满堂坡:“细故”与“门户之见” |
二、“轩然大波”:五旗会与红旗会冲突 |
1、“螳臂当车”:一篇详实的报道 |
2、县志记载、德政宣言及其他 |
三、事起防务捐:盛家垛庄之祸 |
1、“连庄会会费”,还是“防务捐”? |
2、“一个大仗”:黄沙沟交火的回忆 |
四、北乡暴动:沙沟事件始末 |
1、李德的回忆:赵玉瑞的办会 |
2、“打局子”:与李景岗的冲突 |
第三节 “暴动”造成:苏村遭遇前后 |
一、苏村遭遇:一次“激战”的考证 |
1、乡下老造反:展书堂谈骚乱始末 |
2、“巧遇而已”:回忆与调查里的记载 |
二、骑虎难下:青旗会陷入的困境 |
1、“拉到沂水去闹”:田瑞的愤怒 |
2、“两全其美”:刘荫第的阴谋计 |
三、闯了大祸:盛家垛庄的包围 |
1、“包围”考证:端午节那天的事情 |
2、“意涉偏袒”:为何青旗会不信运其昌 |
四、息事宁人:李树春二次宣抚 |
1、二赴鲁南:相关报道的梳理 |
2、立刻归正:告民众书和告民众歌 |
第四节 从招安到惨案:不平静的麦季 |
一、风雨欲来:麦熟时节的“招安” |
1、“欺骗的办法”:邵德孚的讲述 |
2、“一网打尽”:真相及其后果 |
二、“黄石山上出黄牛,大劫来了起云头” |
1、“神牛相助”:赵钟璞的讲述 |
2、沂河以西:谣言和黄石山寨 |
三、人间地狱:黄石山惨案的发生 |
1、大举攻剿:运其昌对此事的说法 |
2、“奇酷极惨”:三名亲历者的讲述 |
四、惨案的罹难人数与善后事宜 |
1、“有城三重”:相关报道及罹难人数 |
2、“泽及枯骨”:官方和民间的善后 |
第六章 腹地的大症结:大刀会与地方社会生态 |
第一节 藤蔓伸展:农民自救与社群合作 |
一、“根株总未能绝”:从清末到民国 |
1、火神庙唱戏:帝国晚期的案例 |
2、无处不在:“以抵抗兵匪为战事” |
二、大堰堤庄的例子:红枪会与无极道会 |
1、“唯一的救命星”:红枪会的组织和工作 |
2、反感与仇视:接踵而至的无极道会 |
三、“农民自救运动”的其情其理 |
1、冯锐论红枪会发生的“必然趋势” |
2、“挣扎着活下去”:“农民自救运动” |
四、“农民自救运动”的实现形式 |
1、“立会”:“办公事”的组合形态 |
2、不可磨灭:社群生活的合作精神 |
第二节 “暴动”初探:以社群为视角 |
一、地方社会场域里的突变 |
1、旗会崛起与社会结构的制衡 |
2、旗会林立:社群扩张的结果 |
二、旗会之间的合作与冲突 |
1、由“联合战线”到“互相攻击” |
2、矛盾原因:“那些头头本身有问题” |
三、潜滋暗长:旗会的“不轨”行为 |
1、“反对盐务”:闹沭水盐行 |
2、“甚至反抗赋税”的罪名 |
四、失败的调解与冲突的演变 |
1、“与他们彼此都结为好友” |
2、祸事西引:由莒县到沂水 |
第三节 “四老师”的不归路与归路 |
一、“轴筋子小土地主”:家境与性情 |
1、被烧的油坊:家境状况简析 |
2、习武之人:一段传说的背后 |
二、豪侠传奇:“大庄客”的故事 |
1、“事大事小,应九到就了” |
2、“作了乱子”:聚义驼儿山 |
三、儿子之死:张恒远的威望巅峰 |
1、最初的声名:兵工厂、“四老师’ |
2、公私之间:他那一刻的犹豫 |
四、个性的两面:怕官与决绝 |
1、他为何采取了刘荫第的建议 |
2、“死了也得去”:最后的选择 |
第四节 疾病与医生:流行症及其善后方案 |
一、冯锐针对红枪会问题的补救办法 |
1、“远久适用”:治本的三种方法 |
2、“暂时用用”:治标的三个时期 |
二、王镜铭对红枪会问题的探讨 |
1、红枪会构成社会心理的解剖 |
2、亡羊补牢:五项治标方法 |
三、“未来的善后”:向云龙的方案 |
1、“社会久病已发的一个表征” |
2、政治、教育和经济的措施 |
四、“没有好的收场”:善后方案的前提 |
1、“真正的民国”:关于医生的隐喻 |
2、为什么“没有好的收场”呢? |
第三编 国家.在场巨灵起舞:地方社会场域中的国家幻影——鲁南旗会事件的深度解读 |
引子 场,祭神道也 |
第七章 “北方模范省”:韩氏主鲁时期的“训政” |
第一节 韩氏主鲁:政治变迁与秩序重建 |
一、巨灵归来:从地方社会场域考察政治变迁 |
1、麟的归来:纪念小学、匾额及其他 |
2、“建国大纲”中的“训政”规划 |
二、制度变更:北伐后的山东地方政府 |
1、“省政大定”:省政府的组织与日常生活 |
2、县政改革:从县公署到县政府的改组 |
三、“小道可观”:韩复榘的人治政风 |
1、“纳民于轨物”:四大“预定行政计画” |
2、1933年出巡鲁南:韩氏政治的争议 |
四、由李树春谈起:政府的事件处理 |
1、忙碌的民政厅长:由“特殊事件”看运行机制 |
2、“抗拒清乡”:由抚到剿及善后方式 |
第二节 “殊属不法已极”:青旗会在体系外的命运 |
一、“根本清乡”:官方的努力 |
1、“当务先其所急”:以兜剿抱犊崮为例 |
2、清乡特区:一项要政的制度考察 |
二、省防与县防:防卫体系的构建 |
1、第三路军、公安局与民团 |
2、“社会自卫”:联庄会考略 |
三、合法性之困:青旗会加入新秩序的失败 |
1、“法定民众之唯一自卫团体” |
2、“不正当之团会”的下场 |
四、“不祥之器”:地方驻军在事件中的角色 |
1、由“调和”到“血洗”:运其昌的“两手” |
2、“没有钱是不能打仗的”:驻军生态一览 |
第三节 乡霸的产生:李五秃与联庄会 |
一、甲长的产生机制:制度、家族及其他 |
1、“责无旁贷”:范筑先与联庄会 |
2、沙沟李家、香山堂和崖庄局子 |
二、“拔壮丁”:青旗会与联庄会的竞争 |
1、常备会丁问题与轮调训练定章的制定 |
2、“俺会上的人就不受训”:庄户人的逻辑 |
三、“洗手办公”:枪械及经费问题 |
1、老蒲的遭遇:《五十元》里的派枪问题 |
2、“都是老百姓的钱”:义务职及经费问题 |
四、骚扰地方:联庄会和民团的问题 |
1、保民与害民:训令里的民团问题 |
2、“义勇堪嘉”:由匾额谈到体制 |
第四节 “古树的花朵”:范筑先的县长生涯 |
一、“亲民之官”:韩氏主鲁时期的县长 |
1、从参议到县长:由出身谈到资格和程序 |
2、“职责专重”:以“勤政爱民”的唐介仁为例 |
二、“如此惨局”:范筑先与旗会的遭遇 |
1、“勿蹈前辙”:李树春和韩复榘的训令 |
2、从“改组”、“防范”到“因病调省” |
三、“临沂水倒流”:沂水桥头的范筑先 |
1、一清二白:上任原因和离任情景 |
2、“县政府的太上皇”:驻军的“坏处” |
四、“世道人心太坏”:成败之间的县长生态 |
1、“法外”“重典”:韩氏惩戒县长的“奇闻” |
2、“干一年就算好”:县长的困难与“上计” |
第八章 新政病民:地方自治的深层回响 |
第一节 “国家良法美意”:训政下的地方自治 |
一、“总理遗教”:“训政工作之重心”的实施 |
1、“克期完成”:标准、程序与期限 |
2、“急起直追”:山东开展经过与成绩 |
二、“自治之花,宪政之果”:区长的产生 |
1、“实验室”:训练所、学员、课程与实习 |
2、“怎样去办理地方自治”:一位厅长的嘱托 |
三、“立机关”:自治团体的组织 |
1、区公所:地点、职能、编制与经费 |
2、“密厥组织”:自治给地方带来的网络 |
四、“小官多设”:委任区长的政治属性 |
1、区长之贵:自治人员,还是“行政官吏”? |
2、“以本县人办本地方事”:回避原则的争论 |
第二节 “虐民扰民之具”:区长流弊及被废 |
一、“流弊百出”:韩复榘的发现和应对 |
1、从“应禁四条”开始的“整饬” |
2、由“回避本籍”到“从新选任” |
二、“奉中央命令裁撤”:区制废除前后 |
1、立为特例:改进原则的制定 |
2、区名不废:善后事宜诸端 |
三、理念失语:“国家政权建设” |
1、“一举两得”,还是“自相矛盾”? |
2、两份检讨:官办自治的名与实 |
四、“莫大之隐患”:“土劣自治”的症结 |
1、“擅加附捐”和“私立公堂” |
2、流弊深重:各地签注的理由 |
第三节 “杜烧包”:巨灵之火 |
一、“新兴触手”:“国家陶甄”的花果 |
1、“自治之义”:委任区长的出身问题 |
2、旧区长与新区长:崇拜与信仰问题 |
二、“事小体大”:“革命人物”与黑旗会的纠葛 |
1、“办事不当”,还是“办事过于认真”? |
2、“某也不良”:新进少年的失望表现 |
三、“无一不是过去的学生”:教育厅长的反思 |
1、“士大夫教育”:“中学最有希望” |
2、“反心自念”:一位同学的来信 |
四、真谛丧失:“新土豪劣绅”的签注 |
1、“北部几省特别来得多”:一条解释的考证 |
2、“激成恶感”:区乡长的负面印象 |
第四节 衙门内外:不安分的张之祥 |
一、“人之初”:“在这湾污水中鬼混” |
1、、“这湾污水”:两个小伙的出走 |
2“吏无变更”:民国以后的书吏 |
二、“永绝旧日书役积弊”:“刷新县政之要务” |
1、从房科书吏到政务警察:改组办法 |
2、“从前班房旧制至此始为之清结” |
三、社群之间游移:投机中的身份转换 |
1、“维持”的结果:从青旗会首领到区长 |
2、“日后咱们一家子了”:军师与招安代表 |
四、“不肖者奔竞而进”:公门的诱惑 |
1、分区设署:蒋委员长的改制 |
2、“张先生,你就冤枉这一次吧!” |
第九章 不光彩的角色:鲁南旗会事件中的士绅 |
第一节 从调解到买嘱:地方士绅的选择 |
一、作为地方性精英群体的士绅 |
1、“官僚的一种变体”:以莒沂商会为例 |
2、打倒土劣:绅治、官治与自治 |
二、“无以矜式于其乡”:帝国沦落后的士绅生态 |
1、“钻营奔竞”:民国绅士的负面形象 |
2、齐大滑传:齐华亭的士绅奋斗史 |
三、“战胜环境”:韩氏眼里的“劣绅” |
1、“蟊贼”与“臭虫”:韩对“劣绅”的痛斥 |
2、“土菜”的故事:由支应局看官绅互动 |
四、在青旗会与官府之间:士绅的倒向 |
1、由“拉肥猪”说到“刘桂堂祸莒记闻” |
2、“最大妨碍”:那次县政会议上的事情 |
第二节 帝国余荫:“拔爷”刘荫第 |
一、光耀门楣:家世与“呈身之路” |
l、齿录与行状:刘荫第的家世和榜样 |
2、“清贵的功名”:作为“正途”的拔贡 |
二、十年风烟:帝国的最后一批官员 |
1、最后的出路:举贡会考与七品小京官 |
2、“时不利兮”:同族兄弟的“疏途” |
三、“清潭鲂鲤”:民国之后的刘荫第 |
1、名流之间:“拔爷”的交际网络 |
2、参议员之争:一场贿选丑剧的主角 |
四、“买好”:刘荫第抉择的深层原因 |
1、“有大事还请他出主意”:由一份乡谥文说起 |
2、调解、“阴谋计”和电请:国大代表的注解 |
第三节 “本固枝荣”:张善人的立身之道 |
一、“先认人,再认票”:善人碑的由来 |
1、“像刮桲椤叶一样”:双祥号的成功之道 |
2、治乱枢纽:“转山堂”里的土票简史 |
二、“乐善好施”:作为地方性群体的“善人” |
1、耆英绘像:褒扬匾额里的常见细节 |
2、“善行可风”:古老信量桥的见证 |
三、道院中人:作为宣道长的纯性 |
1、沂水道院:籍方表里的群英会 |
2、神语示警:“不可挽回”的“世道” |
四、善人与首领:张熙恒与青旗会 |
1、幸免劫运:离奇“善行”与票子零落 |
2、“会徒对张极信仰”:首领与特使 |
第四节 “公正士绅”:幕后人物“于四爷” |
一、家大业大:于经武对家业的经营 |
1、“修德于乡”:由耆德二老看“六大家” |
2、家庭、教育以及成为富商的经历 |
二、“不是一个官,也是一个绅” |
1、跻身政界:短暂的财政局长任期 |
2、清乡办事处副主任和汽车公司经理 |
三、“数着‘汀沟’好财主” |
1、“养班子”:淳沟班的经营 |
2、财主的崛起及卍字分会 |
四、“后台操纵者”:于四爷与大刀会 |
1、“于四爷跺跺脚”:“土皇帝”的传说 |
2、红旗会首领和万仙会总会长 |
第十章 “渐入轨道”:地方政治风景素描 |
第一节 “朝发夕至”:运氏警告的“深意” |
一、文明所系:交通与国家建设 |
1、“多匪之区”的民风解释 |
2、“在国家建设上极关重要” |
二、建设成绩:“化外之区”的转变 |
1、空白填充:路政“成绩尤为良好” |
2、网络铺开:“传达政令,异常便捷” |
三、脉络生长:巨灵的“非常道” |
1、织工面目:政治运作与社会动员 |
2、器物之力:政治有机体的扩张 |
四、隐蔽的在场:以鲁南旗会事件为视角 |
1、“仆仆征途”:李树春的行踪 |
2、控制与反控制:旗会的回应 |
第二节 “一切建筑工作才可以开始” |
一、贼名扔掉:两个匪首的不同结局 |
1、了阳崮上:石增福的“好事” |
2、匪皮难脱:刘黑七投诚始末 |
二、韩复榘考试:兜剿刘黑七 |
1、“务期歼灭”:韩氏的最大决心 |
2、“全部解决”和“军运之效” |
三、“山东的‘太平’是铁般的事实” |
1、一则关于“着名匪区”的训令 |
2、1935年宣言:“现本省并无股匪” |
四、从县长到专员:张里元的政绩 |
1、“努力剿匪”:报告与牌示里的记载 |
2、“可怜乡长作事难”:张里元的经验 |
第三节 “官土匪”:从预算书而来的解读 |
一、“渐有起色”:山东财政的就绪 |
1、一大义务:《纳粮须知》里的解说 |
2、“竭力整顿”:王向荣的“苦楚” |
二、“无非人民滴血点汗”:大刮与零刮 |
1、“政务日繁”:预算书里所作的说明 |
2、“永远着为禁令”:有关附捐的文告 |
三、“内幕重重”:农民负担真相 |
1、“农民之负担”:调查里的揭示 |
2、最为苛刻:“零刮”以外的问题 |
四、“逼命的来啦”:大刀会员的“诅咒” |
1、“反对盐务及增加杂税等事” |
2、轻微事件?“防务捐”再探讨 |
第四节 同物异名:梁漱溟的办法 |
一、1930年批评:“如玩幻术的政治大业” |
1、“卤莽灭裂”与“莫大的苛政” |
2、“形成土豪劣绅的绝好机缘” |
二、检查过去:1934年韩复榘的检讨 |
1、剿匪问题:“虽办而不能澈底” |
2、建设乡村:“根本而重要的工作” |
三、乡农学校:梁漱溟“亲身作事” |
1、“社会学校化”:三种成分的结合 |
2、“富户兵”及雇替现象的再现 |
四、“乡治”与“自治”:“区公所之变相” |
1、“本非同物”与“引为同调” |
2、“二十里侯”:一位老者的回忆 |
第四编 现象?轨迹轨与物:国家之败下的地方遭遇 |
引子《左传》里关于“乱政”的话 |
第十一章辗转相因:扩张与收束之间 |
第一节 被扯出的恶果:“农民非法团体” |
一、“会匪”与“股匪”的共同归宿 |
1、邪会面目:县长讲演里的反映 |
2、“严加取缔”与“导入正轨” |
二、“匪”的造成:从“良民”到“会匪” |
1、自卫与自治:秩序重建的运作 |
2、控制与动员:政府、驻军和士绅 |
三、“祸乱之阶”:由一则议案谈起 |
1、“通令严禁”:“农民非法团体”的结局 |
2、民众团体规定和《神祠存废标准》 |
四、“党逼民反”:江北小刀会暴动 |
1、“为它苦害民情”:江北民众告白 |
第二节 “今日之县政”:一个县长的反思 |
一“深入核心”:研究的主旨和出发点 |
1、“何以要研究县政”:有机体、元素与核心 |
2、“由下而上”:从探讨农村衰落开始 |
二、“内政寄军令”:保卫团的利害两途 |
1、从历史到现状:“各自为政的畸形发展” |
2、从“过去的观察和经验”来的“几点供献” |
三、自治的假招牌:以江苏省为例 |
1、症结所在:人员病态与经费困难 |
2、“新土豪劣绅”:革命时代的骇闻 |
四、重回旧路:土豪劣绅问题 |
1、“本为中国的特产”:“土劣”简史 |
2、“完全复古”:土劣回乡以后 |
第三节 “吁其危哉!”:乱政与农村破产 |
一、“安养生息”与“新政规模”的矛盾 |
1、农村破产:“最当前剧烈之问题” |
2、小康“消失”:一份财政检讨 |
二、“满目荒凉”:李鼐的观察和分析 |
1、“话好说,饿难挨!”:旅行中的对话 |
2、“破坏动力”:一个农村市集的调查 |
三、绝望的怒吼:临朐的景象 |
1、“烟(眼)看着,丝(死)逼着” |
2、火上加油:比匪祸更严重的事情 |
四、《某村小景》里诸问题考证 |
1、最大破坏力与铁一般的形势 |
2、车道、凑粮米、村长和乡长 |
第四节 一鳞半爪:未了的“庙堂之争” |
一、诸神殉难:破除迷信运动 |
1、“神权的支配”:《民众周刊》上的应征文 |
2、僧王庙终结:“民国戊辰,砸了庙神” |
二、建国要图:“兴学”及其困难 |
1、自治与兴学:“文明进化之泉源” |
2、迷信捐及其他:增筹经费和取缔私塾 |
三、再度回旋:持续发作的“庙堂之争” |
1、“时代的产儿”与被冒犯的香堂 |
2、洋学堂的象征性:谣言里的会众心态 |
四、诸神复活:“他们为什么信神?” |
1、恢复旧观:庙会调查里的发现 |
2、俞异君对此的反思及其方案 |
结语 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对话 |
一、大刀会与地方性社会文化实践 |
1、“防备世变”:地方居民采取的方式 |
2、象形命名:大刀会与联庄会之辨 |
二、“某村小景”:巨灵与地方社会生态 |
1、巨灵之路以及筑路带来的恼烦 |
2、“他者”命运:被驱逐的大刀会 |
附录 |
一、文献 |
1、社会生态灾难的见证:《报灾请恤呈文》 |
2、《陆军第八十一师二百四十三旅旅长运其昌告民众书》 |
二、法规 |
1、地方防卫体系的一部:《山东各县联庄会暂行章程》 |
2、作为理念的“自治”:《山东区乡镇自治公约大纲》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和资料 |
二、地方志 |
三、报纸期刊 |
四、文史资料 |
五、论着 |
六、文学作品 |
铭辞(代后记) |
(6)1900—1937年中国社会精英对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 |
二. 已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 研究成就及不足 |
四.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五. 几点说明 |
六. 难点和重点 |
第一章 城市之光:20世纪初的中国城市化概况 |
第一节 20世纪初中国城市数量、人口及地域分布 |
第二节 近代城市兴起的原因 |
第三节 城市化动力的缺陷 |
第二章 城市之思:近代中国的城市观 |
第一节 传统“城市”与近代“城市” |
第二节 引领文明的近代“城市化” |
第三节 中国人的市政观 |
第三章 城市之治:市政构想的蓝图 |
第一节 城市体制的选择 |
第二节 城市的设计 |
第三节 城市治理 |
第四节 城市市民文化建设 |
第四章 城市之痛:社会精英对中国“城市病”的思考 |
第一节 知识精英对于欧美“城市病”的认知 |
第二节 缺乏城市内涵的物质空间 |
第三节 两极分化的城市社会 |
第四节 乡村化与工业化城市病的并存 |
第五节 畸形的消费文化 |
第六节 知识精英对中国“城市病”原因的探讨 |
第五章 城乡之间:时人对城乡关系问题的探讨 |
第一节 时人对城乡关系问题的关注 |
第二节 解决城乡关系的途径和对城乡差别原因之分析 |
第三节 近代学者对城乡关系探讨之启示 |
第四节 “反城市化”思潮的萌发 |
第五节 “反城市化”思潮出现的原因 |
第六节 对“反城市化”思潮的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论文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基本内核 |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及其功能演变 |
一、货币研究的视域转换 |
二、货币的"价值形式"走向 |
三、货币的"能量动态" |
四、货币的本质 |
第二节 货币拜物教与货币伦理 |
一、反向"格义"的货币符号 |
二、货币至上的货币拜物教 |
三、极致状态的货币幻象 |
四、货币伦理的"经济反馈" |
第三节 虚拟货币与虚拟经济 |
一、与黄金脱钩的虚拟货币 |
二、远离实体价值的虚拟资本 |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应关系 |
第二章 货币、经济自由与金融自由化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经济学意义上的自由 |
一、"真元之气"的生产和消费自由 |
二、"丛林"中的竞争自由 |
三、"体"之"心"的契约自由 |
四、"纯粹货币关系"的劳动自由 |
五、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本质 |
第二节 货币之于经济自由的意义 |
一、货币是经济自由的对象中介物 |
二、货币是劳动者自由的推力 |
三、货币是资本扩张的载体 |
四、货币是虚拟经济的"自由意志" |
第三节 经济自由主义的前世今生 |
一、"博大闳肆"的古典自由主义 |
二、"大萧条"催生的凯恩斯主义 |
三、"滞胀"出的新自由主义 |
第四节 金融自由化是新自由主义的核心 |
一、金融资本主义的历史方位 |
二、消解"金融压抑"的金融自由化 |
三、金融自由化过度"小试"发展中国家 |
第三章 回到马克思货币理论解析当下金融危机 |
第一节 危机回放 |
一、模糊感的征兆初现 |
二、局部性的嘈杂喧哗 |
三、系统性的集体癫狂 |
四、全球性的蔓延扩散 |
第二节 危机背后的逻辑 |
一、贫困化的货币阶级关系 |
二、"华尔街的贪婪"罔顾货币伦理 |
三、金融衍生工具泛滥吹爆虚拟经济 |
四、金融监管放松导致金融自由化过度 |
第三节 危机影响 |
一、美国经济盘整周期延长 |
二、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
三、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改革 |
四、中国"危"时"千载一时" |
第四章 马克思货币理论当代价值的链接 |
第一节 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
一、吸纳西方货币理论中"片面深刻的真理" |
二、关注虚拟资本价格和资产价格的走向 |
三、货币政策应成为"玻璃缸里的金鱼" |
四、针对"迷失的货币"采取预防性货币政策 |
第二节 追求"向善"的货币伦理 |
一、作"指向他灵魂的"再思考 |
二、倡导适度消费的伦理取向 |
三、追求社会责任感的伦理气质 |
四、培养"出离""怪兽模型"的金融管理人才 |
第三节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 |
一、‘经济实力是一国货币演变为国际货币的支撑要素 |
二、正视"一主多元"的国际货币格局 |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设计 |
四、避开人民币升值"陷阱" |
第四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整协发展 |
一、不忽视经济虚拟度 |
二、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金融自由一体化并举 |
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促实体经济发展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8)通往山外的天梯(论文提纲范文)
1.山区公路 日 |
2.九道弯村小学 夜 |
3.张校长家的石屋子 夜 |
4.十八里铺 晨 |
5.梅子家 晨 |
6.村口 晨 |
7.梅子家 晨 |
8.深山小路 日 |
9.梅子家 夜 |
10.九道弯小学大门口 晨 |
11.铁蛋家 日 |
12.学校大门口 日 |
13.十八里铺 雾 |
14.梅子家 日 |
15.山路上 日 |
16.梅子家 晚 |
17.九道弯院子里 晨 |
18.山路上 晨 |
19.学校教室 晨 |
20.刘校长家 晨 |
21.校园操场 晨 |
22.教室里 日 |
23.刘校长家 日 |
24.教室里 日 |
25.张校长家 日 |
26.山上小路 晨 |
27.县教育局 日 |
28.毕局长办公室 日 |
29.小会议室里 日 |
30.九道湾小学教室 雨 |
31.梅子宿舍 雨 |
32.李东健班级 雨 |
33.小学操场上 晨 |
34.阗朗山 日 |
35.仙女潭 日 |
36.梅子宿舍 夜 |
37.李东健宿舍 夜 |
38.学校大门口 晨 |
39.山路上 日 |
40.杭州火车站 晨 |
41.杭州大街 日 |
42.人间瑶池高级酒店 日 |
43.杭州城内 日 |
44.课堂内 日 |
45.宾馆内 夜 |
46.西湖 日 |
47.汇报会现场 内 |
48.九道弯小学操场 日 |
49.通往阗朗山区高速公路上 日 |
50.九道湾邮电局 日 |
51.教室里 日 |
52.阗朗山另一侧 下午 |
53.天朗山上 日 |
54.九道湾学校 傍晚 |
55.张校长家 夜 |
56.厨房里 夜 |
57.院子里 夜 |
58.山路上 晨 |
59.课堂上 日 |
60.大门口 傍晚 |
61.阗朗山 晨 |
62.仙女潭 日 |
63.村长家 日 |
64.神仙洞口 日 |
65.神仙洞内 |
66.洞口 夜 |
67.神仙洞内 |
68.洞窟深处 |
69.神仙洞 内 |
70.崎岖的山路 夜 |
71.阗朗山天梯 晨 |
72.县城医院 日 |
73.毕局长家 日 |
74.张校长家 日 |
75.学校大门口 日 |
76.仙女潭 日 |
77.学校教室 日 |
78.县招商引资会场 日 |
79.阗朗山顶 日 |
80.梅子宿舍 日 |
81.梅子宿舍 夜 |
82.张校长家 日 |
83.学校 日 |
84.李东健宿舍 日 |
85.梅子的宿舍 夜 |
86.十八里铺 日 |
87.毕局长家 夜 |
88.张校长家 日 |
89.教师办公室 日 |
90.张校长家 晚 |
91.梅子宿舍 夜 |
92.阗朗山 日 |
93.列车上 日 |
(10)无爱情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四、招商银行:好人永远比坏人多(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树小虫[J]. 池莉.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6)
- [2]1980年代以来乡村的“家”及其变迁 ——以皖西南Z村为例[D]. 方旭东. 上海大学, 2018(02)
- [3]老行长马蔚华的新段子[J]. 陈哲. 中国中小企业, 2014(07)
- [4]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的文化价值冲突与选择问题研究[D]. 王伟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5]巨灵与藤蔓:鲁南大刀会及黄石山惨案研究1900-1940[D]. 刘宝吉. 复旦大学, 2013(12)
- [6]1900—1937年中国社会精英对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道路的探索[D]. 高路.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7]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 曾友中. 武汉大学, 2010(07)
- [8]通往山外的天梯[J]. 戈春明,戈弋. 电影文学, 2009(14)
- [9]酒楼[J]. 许春樵.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08(05)
- [10]无爱情时代[J]. 王滇. 长城,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