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成熟老化过程中活性氧的代谢

果蔬成熟老化过程中活性氧的代谢

一、果蔬成熟衰老中的活性氧代谢(论文文献综述)

蒋超男[1](2021)在《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贮藏品质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文中指出南果梨属于秋子梨系统,是辽宁省特色水果之一。果实采后需要后熟才能达到最佳的食用品质,表现出特有的风味,但是果实不耐贮藏、易腐烂。因此开发能够延长果实贮藏期并保持品质的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南果梨为材料,研究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常温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细胞壁降解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活性氧代谢相关酶及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无显着影响,但显着抑制了南果梨果实乙烯释放量,同时能改善果皮色泽,抑制了叶绿素降解,维持了果实较高的贮藏品质。2.褪黑素处理抑制了南果梨果实水溶性果胶的产生和水不溶性果胶的分解,抑制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β-葡萄糖苷酶(β-glu)和纤维素酶(Cx)活性,下调了Pc PG1、Pc PG2、Pc PME、Pcβ-glu13和Pcβ-glu40表达。3.褪黑素处理抑制了果实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了NADPH氧化酶(NO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同时促进了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提高了抗坏血酸(As 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此外,褪黑素处理下调了果实Pc CAT表达,上调了Pc SOD、Pc APX、Pc GR和Pc DHAR表达。综上所述,褪黑素处理能够维持较高的果实品质,延缓果实软化,并提高果实抗氧化系统,从而延缓南果梨果实的衰老,延长贮藏期。

程园[2](2021)在《活性氧和MAPK级联途径在ASM调控三季梨果实衰老中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衰老是果蔬采后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是引起果蔬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活性氧(ROS)是引起果蔬衰老的关键因素之一,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途径作为信号传导途径参与多种防卫反应。本研究以三季梨果实为材料,研究采后苯并噻重氮(ASM)和PD98059(MAPK级联途径阻断剂)处理对常温贮藏期间果实ROS代谢、MAPK级联途径、转录因子及色素代谢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ASM处理提高了梨果皮和果肉中过氧化氢(H2O2)、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 A)含量,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DPH氧化酶(NO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以及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及其基因表达,但抑制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其基因表达。而PD98059+ASM处理抑制了ROS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但促进了CAT活性及其基因表达。(2)ASM处理还促进了梨果皮和果肉中PcMAPKKK1、PcMAPKK2、PcMAPKK3、PcMAPK4和PcMAPK6表达,抑制了果皮和果肉中PcMYC2和PcPIF4表达,下调了果皮中PcHY5、PcPIF1和PcPIF3基因表达,但促进了果肉中PcHY5、PcPIF1和PcPIF3表达。PD98059+ASM处理降低了ASM处理正效应,削弱了MAPK级联途径的激活以及相关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3)采后ASM处理降低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延缓了果皮和果肉中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抑制了果皮中β-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以及叶黄素的积累。ASM处理促进了果皮和果肉中PcLYCE表达,抑制了果皮和果肉中PcNYC1、PcHCAR、PcPPH、PcSGR1/2、PcPAO、PcPSY、PcLYCB、PcCRTZ2和PcCCS1表达。PD98059+ASM处理加速了乙烯释放,促进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及其代谢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综上所述,采后ASM处理促进了梨果实ROS代谢,并激活MAPK级联途径,从而磷酸化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代谢过程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抑制了乙烯的合成,延缓果实的后熟和衰老。

黄玉咪[3](2021)在《采前和采后EVA与CTS涂膜对芒果保鲜效果的影响》文中认为芒果是着名热带水果之一,因其果实香味浓郁、风味好、营养丰富而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的喜爱,然而芒果成熟于高温高湿季节,采后呼吸旺盛,采前或采后病虫害侵染更是加速其腐烂变质,缩短其贮藏货架期。因此研发采用既能减少农药使用量,又能提高果实质量安全和保鲜效果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桂热82号’和‘台农一号’芒果为材料,分别于采摘前30 d和采收后采用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壳聚糖复合物涂膜(EVA)和1%壳聚糖浸涂(CTS)处理,研究采后果实贮藏期间生理生化指标和果品品质的变化,同时通过q PCR检测其成熟衰老过程中与乙烯生物合成及其乙烯受体关键基因的表达。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清水对照处理相比,采前和采后EVA、CTS涂膜处理均能显着降低芒果的腐烂率、失重率,延缓硬度的下降,抑制总色差(△E)的变化,而且EVA涂膜处理的的效果优于CTS处理。采前和采后EVA、CTS涂膜处理均显着延缓芒果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抑制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含量的上升,且采前EVA相比CTS处理,其更显着的抑制其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的积累;采后EVA处理比CTS处理显着延缓‘台农一号’叶绿素的下降,抑制芒果类胡萝卜、花青素含量的上升。采前和采后EVA、CTS处理均显着延缓了芒果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延缓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而且EVA处理比CTS处理抑制芒果糖酸转化的效果更显着。2.与清水对照CK处理相比,采前和采后EVA、CTS涂膜处理能够显着抑制芒果丙二醛(MDA)的增加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延缓芒果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的下降,提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 A)的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提高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而且EVA处理对MDA、GSSG、GSH、As A、GR的效果显着优于CTS处理。3.与清水对照CK处理相比,采前和采后EVA、CTS涂膜处理能够显着延缓多酚含量的下降,抑制芒果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着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而且EVA处理对抑制芒果PPO活性和提高芒果SOD、CAT的活性效果显着优于CTS处理。EVA处理显着提高了芒果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芒果类黄酮的含量,但CTS处理对芒果类黄酮含量影响不显着,且显着降低了‘台农一号’的POD活性。采前EVA处理对延缓‘桂热82号’多酚含量下降的效果比CTS处理更显着,不过两者采后处理对延缓‘台农一号’多酚含量的下降的效果差异不显着。4.与清水对照CK处理相比,采后EVA、CTS涂膜处理能够显着减少‘台农一号’乙烯释放,降低1-氨基环丙烷羧酸合成酶(ACS)和1-氨基环丙烷羧酸氧化酶(ACO)的活性,抑制乙烯受体ETR1、ETR2、ERS1的表达。虽然EVA、CTS处理对减少芒果乙烯释放差异不显着,但EVA处理比CTS处理能更显着的抑制芒果ACO、ACS活性、抑制ETR1、ETR2、ERS1的表达。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示,采前CK、EVA、CTS处理的腐烂率均与失重率、类胡萝卜素、丙二醛的含量呈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与叶绿素、硬度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采后CK、EVA、CTS处理的腐烂率均与失重率、类胡萝卜素含量、丙二醛含量、SSC含量、CAT活性、乙烯释放量、ETR1相对表达量呈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与叶绿素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

苏金龙[4](2021)在《褪黑素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衰老的调控及其生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美味猕猴桃‘徐香’(Actinidia deliciosa cv.‘Xuxiang’)为试材,探究常温贮藏过程中,0.05 mmol L-1褪黑素(MT)处理对果实后熟衰老进程的调控及其生理机制,以期为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衰老进程的影响。结果显示,MT处理抑制了果实的呼吸速率,保持了果实较低的失重率和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减缓了果肉硬度和色泽的损失;MT处理削弱了果实丙酮酸脱羧酶和乙醇脱氢酶活性,抑制了果实中丙酮酸、乙醛和乙醇累积,进而维持了果实的风味和品质。表明MT是一种有效的猕猴桃果实后熟衰老延缓因子。2.研究了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呼吸代谢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显示,MT处理抑制了果实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同时激活了果实的NAD激酶活性,进而促进了NAD向NADP的转化以及NADPH的累积,使果实呼吸途径由糖酵解-三羧酸循环部分转向磷酸戊糖途径,最终减少了呼吸消耗;MT处理还降低了果实中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和丙二醛的累积,抑制了磷脂酶D和脂氧合酶的活性,从而减轻了果实的膜脂过氧化。表明MT处理有利于猕猴桃果实保持较低的基础代谢活性及氧化损伤效应,这为后熟衰老的延缓奠定了必要基础。3.研究了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氧化还原平衡态的影响。结果显示,MT处理激活了果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同时保持了果实较高的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 A-GSH)循环关键酶,主要为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的活性,以及较高的As A和GSH水平;MT处理果实还具有较高的内源MT含量。表明MT处理通过介导猕猴桃果实的氧化还原动态平衡,发挥了后熟衰老延缓功效。4.研究了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酚类物质与脯氨酸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MT处理诱导了果实中酚类物质、脯氨酸合成代谢相关酶,包括莽草酸脱氢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Δ-1-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的活化及其分解代谢相关多酚氧化酶和脯氨酸脱氢酶的钝化,进而使果实的总酚和脯氨酸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酚类物质和脯氨酸可作为一道有效防线,通过提供氢和/或分解过氧化物参与活性氧猝灭,在MT处理延缓猕猴桃果实后熟衰老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志程[5](2021)在《壳聚糖采前处理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果实贮藏特性和采后愈伤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壳聚糖是几丁质的N-脱乙酰化衍生物,壳聚糖除了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外,还可维持果蔬的采后品质,诱导采后抗病性。然而采前壳聚糖处理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果实贮藏特性和采后愈伤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用0.1%的壳聚糖浸泡“玛瑙”厚皮甜瓜种子,并在果实发育的幼果期、膨大前期、膨大后期和成熟期喷洒植株和果实,评价采前壳聚糖处理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果实贮藏特性和采后愈伤的影响,并探讨部分机理。结果表明:1.壳聚糖浸种处理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增加了苗粗、苗高和主根长。此外,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显着提高了生长期间植株的茎粗,增加了采收时果实的单果重和果形指数。2.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降低了采后果实贮藏期间的自然发病率、腐烂指数以及损伤接种果实的病斑直径。贮藏第14d时,复合处理的自然发病率、腐烂指数和病斑直径分别比对照低40%、43.2%和25%。此外,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降低了果实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和呼吸速率,延缓了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并提高了果实表面的亮度,延缓了表皮颜色的转变。3.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提高了愈伤期间果实伤口处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羟化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和肉桂醇脱氢酶的活性,显着提高了果实伤口处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的含量。愈伤第5d时,复合处理的PAL、C4H和4CL活性分别高出对照26.2%、33%和29.7%。此外,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还促进了肉桂酸、咖啡酸、阿魏酸、p-香豆酸、松柏醇、芥子醇、和p-香豆醇的合成。4.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降低了愈伤期间果实伤口处的细胞膜透率和丙二醛含量,提高了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提高了NADPH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的活性。愈伤第7d时,复合处理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分别高出对照21.4%、39.3%和20.6%。此外,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促进了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合成,抑制了脱氢抗坏血酸和氧化型谷胱甘肽的产生。5.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有效促进了果实伤口处的聚酚软木脂、聚酯软木脂以及木质素的沉积,从而降低了损伤果实的失重率以及损伤接种Trichothecium roseum果实的病情指数。愈伤第5d时,复合处理的SPP、SPA和木质素细胞层厚度分别高出对照40.1%、37%和34.7%,失重率和病情指数比对照低31.8%和32.8%。此外,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提高了愈伤组织的硬度、脆性、果肉硬度和紧实度。综上所述,壳聚糖采前处理促进了厚皮甜瓜种子萌发、幼苗和植株的生长,增加了果实的产量。壳聚糖采前处理降低了贮藏期间果实的发病率,延缓了果实的成熟衰老,维持了果实的采后品质。此外,壳聚糖采前处理通过激活伤口处的苯丙烷代谢和活性氧代谢促进了厚皮甜瓜果实的采后愈伤。

冯春婷[6](2021)在《臭氧胁迫对库尔勒香梨品质及活性氧相关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库尔勒香梨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其采后的呼吸作用等生理代谢活动较旺盛,导致其在常温贮藏运输过程中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同时也会使果实严重失水,大大降低了其商品价值。本课题研究了臭氧处理浓度(1.0ppm、5.0ppm和10.0ppm)对常温(20±5℃)贮藏下库尔勒香梨贮藏品质以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臭氧处理可有效减少香梨果实水分降低和腐烂率;1.0 ppm臭氧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持香梨的硬度,但高浓度臭氧(5.0ppm和10.0ppm)会造成香梨在贮存后期的果实软化;臭氧处理可有效维持香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其中1.0ppm臭氧处理效果最好;1.0ppm和5.0ppm可有效降低贮藏前期香梨果实的呼吸强度;臭氧处理不能延缓甚至会促进香梨果实的变黄;在贮藏前期臭氧处理可以提高香梨果实维生素C的含量,但随着臭氧处理次数的增加,1.0ppm和5.0ppm浓度的臭氧能够促进香梨果实维生素C的消耗,而10.0ppm浓度的臭氧促进了香梨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生成。(2)臭氧处理增加了香梨果实内丙二醛的含量,但相比较而言1.0ppm臭氧处理的香梨果实丙二醛含量较低;一定的臭氧浓度处理可降低香梨果实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速率,且5.0ppm臭氧处理效果较好;经臭氧处理后的香梨果实H2O2含量上升较快,说明过氧化氢作为一种启动植物抗逆反应的信号分子,诱导了香梨果实的抗逆性,而后可降低香梨果实中过氧化氢的含量,且1.0ppm臭氧处理组的处理效果较好。臭氧处理可有效提高SOD、POD的活性,在贮藏前期臭氧处理虽然可有效提高香梨果实中CAT的活性,但在贮藏后期臭氧浓度过高会引起香梨果实CAT活性降低。(3)采用非标记定量的方法比较了贮藏前后和臭氧处理后库尔勒香梨抗氧化酶蛋白组的变化情况。1.0ppm臭氧处理在一定的贮藏时间可提高SOD、POD、CAT、GPX和APX的表达量,并可以推迟CAT、SOD、GPX相对表达高峰的到来。

张静茹[7](2020)在《壳聚糖复合硅酸钠处理对冬枣抗病性诱导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的黑斑病是采后冬枣贮藏中的一种主要病害。本研究以冬枣为试材,壳聚糖(chitosan,CTS)复合不同浓度的硅酸钠(10 mmol/L、40 mmol/L和160 mmol/L Na2SiO3)涂膜处理冬枣,接种链格孢菌(A.alternata),筛选出果实抗病性诱导效果的最佳浓度。再用最佳处理浓度结合二苯基氯化碘盐(diphenyleneiodonium,DPI)处理冬枣后,通过系统分析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的物质代谢、抗病相关酶活性和防卫基因表达,从而探索H2O2信号在CTS+Na2SiO3涂膜处理对枣果实抗病过程中的作用,探究CTS+Na2SiO3诱导枣果实抗病性的可能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离体条件下,1%CTS可明显抑制A.alternata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复合Na2SiO3后,随着Na2SiO3浓度增大,对A.alternata抑制效果越强。进一步研究表明,CTS+Na2SiO3严重破坏了A.alternata的细胞质膜完整性,增加了膜电导率、核酸和可溶性蛋白的渗出。电镜下观察到CTS+Na2SiO3处理使A.alternata孢子表面变形塌陷,菌丝体褶皱变形、断裂。2、采后CTS+Na2SiO3涂膜处理能够有效的控制枣果实的病斑扩展,其效果优于单一的CTS涂膜处理,而且复合处理对保持枣果实的贮藏品质有益。结果表明,Na2SiO3浓度过大反而会降低贮藏效果。1%CTS+40 mmol/L Na2SiO3处理贮藏品质最佳,贮藏22 d后,腐烂率为5.05%,而对照组为16.55%。CTS+Na2SiO3处理显着降低了枣果实病斑直径扩展,激活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羧化酶(C4H)、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使得总酚、类黄酮、木质素含量增加。进一步研究表明,CTS+Na2SiO3处理还促进了接种前期冬枣中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的积累,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接种后期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而抑制了接种前期CAT的活性;复合处理诱导了病程相关蛋白几丁质酶(CHI)、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这证明,CTS+Na2SiO3抵御采后冬枣黑斑病的侵染可能是通过诱导果实苯丙烷代谢、活性氧代谢以及提高抗病相关蛋白活性来实现的。3、为了研究H2O2作为信号分子在CTS+Na2SiO3诱导枣果实抗病性中的作用,用NADPH氧化酶(NOX)抑制剂DPI与CTS+40 mmol/L Na2SiO3复合处理阻断冬枣细胞内H2O2产生。结果表明,CTS+40 mmol/L Na2SiO3+DPI处理冬枣后,冬枣的病斑直径明显变大,贮藏第22 d时,比CTS+40 mmol/L Na2SiO3处理组高54.69%。进一步研究表明,DPI复合处理组一方面抑制了冬枣NOX、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POD活性及CAT贮藏后期活性,降低了抗坏血酸(As 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抑制了ROS代谢,导致H2O2含量降低;另一方面抑制了CHI、GLU、POD和PAL等病程相关蛋白活性。4、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试验结果表明,CTS+Na2SiO3处理96 h内,冬枣Mn SOD、CAT与APX3表达下调,果实组织中的O2-·和H2O2含量升高,抗性相关蛋白PPO、PAL表达上调。复合DPI后,冬枣中APX3表达上调,PPO、PAL表达下调,CHI1与POD1基因表达与其他两组没有差异。说明冬枣抗病性的提高与诱导前期H2O2积累和抗病基因的表达相关。但在此期间,可能是由于基因表达和酶活性表现的时空差异,果实组织中的SOD、CAT、APX、PPO、PAL、CHI、GLU和POD活性变化与基因的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不完全相符。综上所述,CTS+Na2SiO3处理诱导采后冬枣果实组织中的ROS积累,相关抗性蛋白活性增强,并且提高了早期活性氧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及酶活性。H2O2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CTS+Na2SiO3处理对冬枣果实的抗病性诱导。

朱芹[8](2020)在《外源褪黑素和热处理对冷藏水蜜桃冷害发生的影响》文中认为水蜜桃对低温敏感,低温会导致冷害(CI)发生,引起水蜜桃贮藏期变短。为了缓解桃果CI以延长贮藏期,本文以新鲜采后水蜜桃为材料,采用外源褪黑素和热处理来进行水蜜桃保鲜处理,通过贮藏品质、活性氧代谢、能量代谢、代谢组学和转录组测序分析,探讨两种保鲜方式对水蜜桃CI发生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外源褪黑素最适浓度筛选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均能维持水蜜桃良好品质,但保鲜效果不同。通过感官评价发现100 μmol/L褪黑素处理桃果的贮藏品质最好。通过生理指标测定发现100 μmol/L褪黑素处理桃果显着抑制水蜜桃失重率、相对电导率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减缓了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蛋白质以及亮度(L*)的下降,因此选用100 μmol/L褪黑素处理桃果并深入研究。(2)褪黑素处理对冷藏水蜜桃转录水平和冷害代谢物的影响对照组与褪黑素处理的桃果共有508个差异表达基因,244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264个差异表达基因下调,有322个差异表达基因被注释到GO数据库。对照组和褪黑素处理组样品的193种差异表达基因分别在COG数据库中被注释到26种功能,大多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以下的功能,依次为仅一般功能预测、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转录、信号转导机制、翻译后修饰、蛋白质转换、伴侣蛋白、细胞壁/膜/包膜生物发生等六个过程。对照组和褪黑素处理组水蜜桃在KEGG数据库注释结果显示有103个差异表达基因与代谢相关,31个差异表达基因与遗传信息处理相关,8个差异表达基因与环境信息处理相关,7个与生物体系统相关,5个差异表达基因与细胞过程代谢相关。通过GC-MS,共鉴定出28类物质。其中包括4种氨基酸、7种有机酸、6种糖类以及11种多胺等物质。(3)外源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桃果冷害发生进程中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外源褪黑素处理能够抑制水蜜桃果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热处理也可减轻水蜜桃CI症状,但处理效果不及褪黑素处理组。外源褪黑素结合热处理能够有效抑制水蜜桃冷藏期间CI指数、腐烂率、失重率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提高了贮藏期间水蜜桃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力,增强了水蜜桃在贮藏期间的抗氧化能力,以维持水蜜桃良好的贮藏品质。(4)外源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桃果冷害发生进程中能量代谢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热处理组、褪黑素单独处理和结合处理均抑制了采后冷藏水蜜桃的能量物质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含量的下降,使能荷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结合处理效果最佳。热处理和褪黑素处理均能抑制了三羧酸循环中关键酶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力的下降,维持了线粒体正常的功能,而将两种处理方式结合的效果最佳。褪黑素和热处理结合能有效抑制采后冷藏水蜜桃H+-ATP酶、Ca2+-ATP酶、磷酸果糖激酶(PFK)、NADK酶和交替氧化酶(AOX)活力的下降,维持低水平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态(NADH)的含量。

张一冉[9](2020)在《脱落酸参与水杨酸诱导李果实抗冷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李果实是冷敏型果实,在不适低温下会发生冷害现象,使果蔬贮藏品质下降,限制了低温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利用小分子信号物质增强果实抗冷性,有操作方便、绿色安全、成本低廉、效果稳定等优点。本研究以黑玻珀李果实作为材料,通过研究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浸泡处理李果实后冷害指数及冷害发生率、总酚及抗坏血酸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H2O2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内源激素(SA、ABA)含量等指标的影响,探究其对抗冷性的作用,明确ABA是否参与SA提高李果实的抗冷机制中,以及H2O2或抗氰呼吸途径是否参与SA和ABA调节采后李果实低温耐受性过程中。1.为研究SA提高李果实抗冷能力过程中ABA的作用。分别采用SA、47.0μmol/LABA、5.0mmol/L 的 Na2WoO4、1.0mmol/L SA 结合 5.0mmol/L 的Na2WoO4处理、以及蒸馏水为对照组浸泡30min。对上述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SA、ABA处理延缓果实冷害的发生,提高其活性氧代谢清除能力抗氧化酶能力及活性氧代谢清除酶活性,促进内源激素的合成。Na2WoO4、SA结合Na2WoO4处理组提高抗冷能力及内源激素含量的能力均低于对照组。说明SA和ABA可以延缓李果实的冷害,提高其抗冷性和活性氧代谢能力,并且SA对ABA可能存在单独作用机制。Na2WoO4显着抑制李果实的抗冷性,且该作用不受SA的影响,表明SA提高李果实抗冷性依赖于ABA。2.为研究H2O2是否参与SA和ABA调节采后李果实低温耐受性过程中。分别采用、1.0mmol/L SA 结合 50.0μmol/LDPI、47.0μmol/LABA 结合 50.0μmol/L DPI、5.0mmol/LNa2WoO4结合、12.5μmol/LH2O2、蒸馏水为对照组浸泡 30min。对上述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SA、ABA处理结果以上述结果一致,H2O2可有效提高果实抗冷性。而SA结合DPI、ABA结合DPI、Na2WoO4结合H2O2对果实抗冷性起到了抑制作用。表明SA、ABA提高李果实抗冷能力都对H2O2这一第二信使存在依赖作用。Na2WoO4结合H2O2处理组的结果显示,抑制ABA合成后外源H2O2无法促进第二信使传递抗冷信号。阻断ABA合成所产生的低温耐受性下降的效果无法被外源H2O2恢复,H2O2不是ABA抗冷信号网络中唯一的关键因子。3.为研究抗氰呼吸是否参与SA和ABA调节采后李果实低温耐受性的过程中。分别采用 1.0mmol/L SA、47.0μmol/LABA、1.0mmol/L SA 结合4.0mmol/L SHAM、47.0μmol/L ABA 结合 4.0mmol/L SHAM、5.0mmol/L Na2WoO4 结合5.0mmol/L丙酮酸、蒸馏水为对照组浸泡30min。对上述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SA结合SHAM对果实抗冷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氰呼吸参与到了 SA和ABA所诱导的采后果实抗冷信号网络中,但试验结果显示水杨酸信号产生的效应对抗氰呼吸途径的依赖性高于ABA信号。ABA对上述指标的处理结果优于ABA结合SHAM,部分优于Na2WoO4结合丙酮酸处理组,表明ABA的抗冷效应部分依赖于抗氰呼吸,但并非完全限制性因素,ABA诱导的抗冷能力增加可能还存在抗氰呼吸之外的其它限制因素。

李姚瑶[10](2020)在《p-香豆酸处理调控采后桃果实冷害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沙红’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了p-香豆酸(p-CA)处理对桃果实冷害生理的影响,并从可溶性糖、酚类物质、多胺、一氧化氮(NO)和γ-氨基丁酸(GABA)代谢等方面研究了p-CA处理延缓桃果实采后冷害发生的调控机理,以期为桃果实保鲜新技术的开发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0.5 mmol/L p-CA处理桃果实,研究其对桃果实冷害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0.5 mmol/L p-CA处理果实的冷害指数、失重率、呼吸强度、硬度损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果实(P<0.05),说明p-CA处理有效提高了桃果实的抗冷性,抑制了冷害的发生。2.研究了0.5 mmol/L p-CA处理对桃果实可溶性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p-CA处理桃果实的蔗糖和山梨醇含量高于对照果实,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低于对照果实,这与p-CA处理显着提高了桃果实冷藏期间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己糖激酶(HK)和果糖激酶(FK)活力,抑制了SS-分解方向、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的活力有关(P<0.05)。蔗糖的快速降解是桃果实冷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p-CA处理通过调控可溶性糖代谢平衡,保持了桃果实中较高的蔗糖水平,进而增强了桃果实的抗冷害能力。3.研究了0.5 mmol/L p-CA处理对桃果实酚类物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CA处理提高了桃果实的莽草酸脱氢酶(SKDH)、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和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活力,同时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及过氧化物酶(POD)活力,这有利于酚类物质的累积,也有助于提升p-CA处理桃果实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诱导酚类物质累积,是p-CA处理增强桃果实抗冷性的重要机制之一。4.研究了0.5 mmol/L p-CA处理对桃果实多胺、NO和GABA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p-CA处理桃果实通过提高精氨酸脱羧酶(ADC)和鸟氨酸脱羧酶(ODC)活力,促进了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积累;p-CA处理桃果实还保持了较高的NO含量,这与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增强密切相关。此外,p-CA处理桃果实较对照果实,谷氨酸脱羧酶(GAD)、二胺氧化酶(DAO)和多胺氧化酶(PAO)活力上升,γ-氨基丁酸转氨酶(GABA-T)活力下降,GABA含量显着增加。以上结果说明,p-CA处理延缓桃果实冷害的发生可能与其提高多胺、NO和GABA的含量有关。

二、果蔬成熟衰老中的活性氧代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果蔬成熟衰老中的活性氧代谢(论文提纲范文)

(1)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贮藏品质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南果梨概述
    1.2 褪黑素概述
        1.2.1 褪黑素简介
        1.2.2 褪黑素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1.3 果蔬采后生理特性的变化
        1.3.1 果蔬采后品质变化
        1.3.2 果实软化机制
    1.4 ROS代谢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第二章 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贮藏品质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方法
        2.3.1 处理与取样
        2.3.2 失重率测定
        2.3.3 色差测定
        2.3.4 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2.3.5 乙烯释放量测定
        2.3.6 可滴定酸测定
        2.3.7 叶绿素含量测定
        2.3.8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2.4.2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色泽的影响
        2.4.3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2.4.4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2.4.5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可滴定酸的影响
        2.4.6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软化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方法
        3.3.1 处理与取样
        3.3.2 水溶性果胶和水不溶性果胶含量测定
        3.3.3 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
        3.3.4 细胞壁降解酶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3.3.5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水溶性果胶和水不溶性果胶含量的影响
        3.4.2 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PG和PME活性的影响
        3.4.3 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Cx和 β-glu活性的影响
        3.4.4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PcPG1和PcPG2 表达的影响
        3.4.5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PcPME表达的影响
        3.4.6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Pcβ-glu13和Pcβ-glu40 表达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方法
        4.3.1 处理
        4.3.2 H_2O_2含量测定
        4.3.3 NOX活性测定
        4.3.4 SOD活性测定
        4.3.5 CAT活性测定
        4.3.6 POD活性测定
        4.3.7 APX活性测定
        4.3.8 GR活性测定
        4.3.9 MDHAR活性测定
        4.3.10 DHAR活性测定
        4.3.11 AsA含量测定
        4.3.12 GSH含量测定
        4.3.13 活性氧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4.3.14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H_2O_2含量的影响
        4.4.2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NOX活性的影响
        4.4.3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SOD活性的影响
        4.4.4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CAT活性的影响
        4.4.5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POD活性的影响
        4.4.6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APX活性的影响
        4.4.7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GR活性的影响
        4.4.8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MDHAR和 DHAR活性的影响
        4.4.9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AsA和 GSH含量的影响
        4.4.10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PcSOD和 PcCAT表达的影响
        4.4.11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PcAPX和 PcGR表达的影响
        4.4.12 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果实PcDHAR表达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活性氧和MAPK级联途径在ASM调控三季梨果实衰老中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苯并噻重氮(acibenzolar-S-methyl,ASM)在果蔬防腐保鲜中的应用
        1.1.1 采前处理
        1.1.2 采后处理
        1.1.3 ASM诱导果实抗性的机理
    1.2 果蔬体内ROS代谢
        1.2.1 ROS产生
        1.2.2 ROS清除系统
        1.2.3 ROS的功能
    1.3 MAPK级联途径
        1.3.1 MAPK级联途径功能
        1.3.2 MAPK级联途径与ROS的关系
    1.4 转录因子
        1.4.1 MYC2 转录因子
        1.4.2 光敏色素相互作用因子(phytochrome interacting factors,PIFs)
        1.4.3 下胚轴伸长5(elongated hypocotyl5,HY5)
    1.5 色素代谢
        1.5.1 叶绿素代谢
        1.5.2 类胡萝卜素代谢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梨果实ROS代谢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设备
        2.2.1 材料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方法
        2.3.1 处理和取样
        2.3.2 ROS产生相关指标测定
        2.3.3 ROS清除相关指标测定
        2.3.4 ROS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2.3.5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果实ROS产生的影响
        2.4.2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果实ROS清除系统的影响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梨果实MAPK级联途径以及转录因子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设备
        3.2.1 材料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方法
        3.3.1 处理和取样
        3.3.2 MAPK级联途径和TF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3.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果实MAPK级联途径的影响
        3.4.2 ASM及 PD98059 处理对果实TFs的影响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SM及PD98059 处理对梨果实色素代谢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设备
        4.2.1 材料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方法
        4.3.1 处理和取样
        4.3.2 乙烯释放量测定
        4.3.3 叶绿素含量测定
        4.3.4 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4.3.5 叶绿素降解及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中相关酶的基因表达
        4.3.6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ASM及PD98059 处理对果实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4.4.2 ASM及PD98059 处理对梨果实中叶绿素代谢的影响
        4.4.3 ASM及PD98059 处理对果皮和果肉中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影响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采前和采后EVA与CTS涂膜对芒果保鲜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芒果产业概述
        1.1.1 芒果种植现状
        1.1.2 芒果采后生理特性变化
        1.1.3 氧化还原系统对果蔬成熟的作用
        1.1.4 乙烯代谢对果蔬成熟的作用
    1.2 芒果贮藏保鲜的研究现状
        1.2.1 化学技术
        1.2.2 物理技术
        1.2.3 生物技术
    1.3 涂膜技术在果蔬中的应用
        1.3.1 壳聚糖的性质及应用
        1.3.2 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性质及应用
        1.3.3 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壳聚糖的应用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1 采前涂膜试验材料及方法
        2.1.2 采后涂膜试验材料及方法
        2.1.3 试剂的制备
        2.1.4 主要试剂
        2.1.5 主要仪器设备
    2.2 指标的测定方法
        2.2.1 色差的测定
        2.2.2 腐烂率的测定
        2.2.3 失重率的测定
        2.2.4 硬度的测定
        2.2.5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2.2.6 可滴定酸的测定
        2.2.7 可溶性糖的测定
        2.2.8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2.2.9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2.2.10 电导率的测定
        2.2.11 GSH和GSSG的测定
        2.2.12 VC的测定
        2.2.13 GR和APX活性的测定
        2.2.14 花青素、类黄酮和多酚的测定
        2.2.15 PPO的测定
        2.2.16 POD、SOD和CAT的测定
        2.2.17 乙烯释放量的测定
        2.2.18 芒果ACO和ACS活性的测定
        2.2.19 芒果果实乙烯受体ETR1、ETR2、ERS2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采前与采后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3.1.1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腐烂率的影响
        3.1.2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皮色差的影响
        3.1.3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3.1.4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硬度的影响
        3.1.5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叶绿素类的影响
        3.1.6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3.1.7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花青素的影响
        3.1.8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3.1.9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1.10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3.2 采前与采后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脂化反应和细胞透性的影响
        3.2.1 涂膜处理对芒果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2.2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电导率的影响
    3.3 采前与采后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
        3.3.1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GSSG含量的影响
        3.3.2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GSH含量的影响
        3.3.3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VC含量的影响
        3.3.4 涂膜处理对采芒果果实APX活性的影响
        3.3.5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GR活性的影响
        3.3.6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3.3.7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多酚含量的影响
        3.3.8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PPO活性的影响
        3.3.9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POD活性的影响
        3.3.10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SOD活性的影响
        3.3.11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CAT活性的影响
    3.4 采后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乙烯代谢途径的影响
        3.4.1 涂膜处理对采后芒果果实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3.4.2 涂膜处理对采后芒果果实ACS活性的影响
        3.4.3 涂膜处理对采后芒果果实ACO活性的影响
        3.4.4 涂膜处理对采后芒果果实ETR1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3.4.5 涂膜处理对采后芒果果实ETR2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
        3.4.6 涂膜处理对采后芒果果实ERS2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
    3.5 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5.1 采前涂膜处理‘桂热8号’芒果腐烂率与各指标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3.5.2 采后涂膜处理‘台农一号’芒果腐烂率与各指标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涂膜处理对芒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4.2 涂膜处理对芒果脂化反应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4.3 涂膜处理对芒果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
    4.4 涂膜处理对芒果乙烯代谢的影响
5 结论
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褪黑素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衰老的调控及其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用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猕猴桃生产概况
    1.2 猕猴桃果实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1.2.1 软化
        1.2.2 呼吸和乙烯代谢
        1.2.3 活性氧与膜脂过氧化
        1.2.4 氧化还原平衡态
        1.2.5 酚类物质和脯氨酸代谢
        1.2.6 乙醇代谢
        1.2.7 其他代谢途径
    1.3 猕猴桃果实化学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3.1 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
        1.3.2 水杨酸(SA)处理
        1.3.3 一氧化氮(NO)处理
        1.3.4 草酸(OA)处理
        1.3.5 油菜素内酯(BRs)处理
        1.3.6 其他化学保鲜技术
    1.4 褪黑素及其在果实采后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1 褪黑素简介
        1.4.2 MT用于果实采后贮藏保鲜的研究进展
        1.4.2.1 MT对果实采后成熟和衰老的影响
        1.4.2.2 MT对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
        1.4.2.3 MT对果实采后冷害的影响
    1.5 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1.5.1 立项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衰老进程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2.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失重率和呼吸速率测定
        2.3.2 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2.3.3 果实果肉色值测定
        2.3.4 丙酮酸、乙醛和乙醇含量测定
        2.3.5 PDC和 ADH活性测定
        2.3.6 数据统计
    2.4 结果与分析
        2.4.1 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失重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
        2.4.2 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2.4.3 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果肉颜色的影响
        2.4.4 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丙酮酸、乙醛和乙醇含量的影响
        2.4.5 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PDC和 ADH活性的影响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呼吸代谢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3.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3.1 CCO和 SDH活性测定
        3.3.2 NADK活性测定
        3.3.3 NAD、NADH、NADP和 NADPH含量测定
        3.3.4 PLD和 LOX活性测定
        3.3.5 O_2~(·-)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测定
        3.3.6 MDA含量测定
        3.3.7 数据统计
    3.4 结果与分析
        3.4.1 MT处理对采后猕猴桃果实CCO和 SDH活性的影响
        3.4.2 MT处理对采后猕猴桃果实NADK活性的影响
        3.4.3 MT处理对采后猕猴桃果实NAD、NADH、NADP和 NADPH含量的影响
        3.4.4 MT处理对采后猕猴桃果实PLD和 LOX活性的影响
        3.4.5 MT处理对采后猕猴桃果实O_2~(·-)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的影响
        3.4.6 MT处理对采后猕猴桃果实MDA含量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氧化还原平衡态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4.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4.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3.1 内源MT含量测定
        4.3.2 SOD、CAT和 POD活性测定
        4.3.3 G-6-PDH+6-PGDH活性测定
        4.3.4 As A-GSH循环相关酶活性测定
        4.3.5 GSH、GSSG、As A和 DHA含量测定
        4.3.6 数据统计
    4.4 结果与分析
        4.4.1 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内源MT含量的影响
        4.4.2 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SOD、CAT和 POD活性的影响
        4.4.3 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G-6-PDH+6-PGDH活性的影响
        4.4.4 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As A-GSH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4.5 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GSH、GSSG、As A和 DHA含量的影响
        4.4.6 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As A/DHA和 GSH/GSSG比值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酚类物质和脯氨酸代谢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5.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5.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3.1 SKDH、PAL和 PPO活性的测定
        5.3.2 总酚含量的测定
        5.3.3 P5CS和 PDH活性的测定
        5.3.4 脯氨酸含量测定
        5.3.5 数据统计
    5.4 结果与分析
        5.4.1 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SKDH、PAL和 PPO活性的影响
        5.4.2 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总酚含量的影响
        5.4.3 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P5CS和 PDH活性的影响
        5.4.4 MT处理对猕猴桃果实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壳聚糖采前处理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果实贮藏特性和采后愈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甜瓜及其采后损失
        1.1.1 甜瓜概述
        1.1.2 甜瓜采后损失及其原因
    1.2 壳聚糖对作物生长发育、采后病害及成熟衰老的影响
        1.2.1 促进生长发育
        1.2.2 对采后病害的控制
        1.2.3 延缓成熟衰老
    1.3 果蔬愈伤
        1.3.1 愈伤的意义
        1.3.2 愈伤过程
        1.3.3 愈伤机理
    1.4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壳聚糖采前处理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3 方法
        2.3.1 壳聚糖溶液的配制
        2.3.2 种子处理
        2.3.3 发芽试验
        2.3.4 苗期指标的测定
        2.3.5 甜瓜种植
        2.3.6 壳聚糖喷洒
        2.3.7 株粗的测定
        2.3.8 果实性状的测定
        2.3.9 数据统计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壳聚糖浸种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
        2.4.2 壳聚糖浸种对甜瓜苗粗、苗高和主根长的影响
        2.4.3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甜瓜果实发育期茎粗的影响
        2.4.4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甜瓜果实单果重和果形指数的影响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壳聚糖采前处理对厚皮甜瓜贮藏特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3 方法
        3.3.1 失重率的测定
        3.3.2 自然发病率的测定
        3.3.3 腐烂指数的测定
        3.3.4 果实损伤接种和病斑直径的测定
        3.3.5 呼吸速率的测定
        3.3.6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3.3.7 硬度的测定
        3.3.8 色度的测定
        3.3.9 数据分析
    3.4 结果分析
        3.4.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和腐烂指数的影响
        3.4.2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贮藏期间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
        3.4.3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贮藏期间果实TSS含量和硬度的影响
        3.4.4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贮藏期间果实表皮色度的影响
        3.4.5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贮藏期间果实自然发病率和病斑直径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壳聚糖采前处理对采后厚皮甜瓜愈伤期间苯丙烷代谢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3 方法
        4.3.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
        4.3.2 果实人工模拟损伤
        4.3.3 生化测定取样
        4.3.4 酶活性的测定
        4.3.5 四种酚酸及三种木质素单体的含量测定
        4.3.6 类黄酮、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4.3.7 数据统计
    4.4 结果分析
        4.4.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伤口处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4.4.2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伤口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4.4.3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伤口处四种酚酸含量的影响
        4.4.4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伤口处醇单体及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壳聚糖采前处理对采后厚皮甜瓜愈伤期间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主要仪器设备
    5.3 方法
        5.3.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
        5.3.2 果实人工模拟损伤
        5.3.3 生化测定取样
        5.3.4 细胞膜透率和MDA含量的测定
        5.3.5 O_2.~-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的测定
        5.3.6 ROS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5.3.7 As A-GSH循环代谢酶活性的测定
        5.3.8 As A-GSH循环底物含量的测定
        5.3.9 数据分析
    5.4 结果分析
        5.4.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伤口处细胞膜透率和MDA含量的影响
        5.4.2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伤口处O_2~(·-)产生速率及H_2O_2含量的影响
        5.4.3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伤口处NOX、SOD、CAT和 POD活性的影响
        5.4.4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伤口处APX、MDHAR、DHAR和 GR活性的影响.
        5.4.5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伤口处ASA、DHA、GSH和 GSSG含量的影响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壳聚糖采前处理对采后厚皮甜瓜果实愈伤及愈伤组织质构特性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
        6.2.2 主要仪器
    6.3 方法
        6.3.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
        6.3.2 果实人工模拟损伤
        6.3.3 失重率及病情指数的测定
        6.3.4 愈伤结构的观察
        6.3.5 伤口表面色度的测定
        6.3.6 愈伤组织质构特性的测定
        6.3.7 数据分析
    6.4 结果分析
        6.4.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失重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
        6.4.2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伤口处软木脂和木质素沉积的影响
        6.4.3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伤口表面色度的影响
        6.4.4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愈伤组织质构特性的影响
    6.5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6)臭氧胁迫对库尔勒香梨品质及活性氧相关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库尔勒香梨简介
    1.2 香梨采后生理代谢特性
        1.2.1 果心褐变
        1.2.2 果实腐烂
        1.2.3 呼吸特性
        1.2.4 品质指标的变化
        1.2.5 活性氧代谢与抗氧化系统
    1.3 梨果实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3.1 低温贮藏
        1.3.2 气调贮藏
        1.3.3 涂膜保鲜法
        1.3.4 辐照保鲜
        1.3.5 外源物质保鲜
    1.4 臭氧的研究与应用
        1.4.1 臭氧保鲜原理
        1.4.2 臭氧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臭氧处理对库尔勒香梨采后生理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处理方法
        2.1.3 主要试剂及设备
    2.2 测定指标
        2.2.1 失重率
        2.2.2 硬度
        2.2.3 腐烂指数
        2.2.4 可溶性固形物
        2.2.5 呼吸强度
        2.2.6 色差
        2.2.7 可滴定酸
        2.2.8 维生素C含量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臭氧处理对香梨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2.3.2 臭氧处理对香梨果实硬度的影响
        2.3.3 臭氧处理对香梨果实腐烂率的影响
        2.3.4 臭氧处理对香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2.3.5 臭氧处理对香梨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
        2.3.6 臭氧处理对香梨果实色差的影响
        2.3.7 臭氧处理对香梨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2.3.8 臭氧处理对香梨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臭氧处理对采后库尔勒香梨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3.1.2 试剂与仪器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臭氧处理对香梨果实SOD活性的影响
        3.2.2 臭氧处理对香梨果实POD活性的影响
        3.2.3 臭氧处理对香梨果实CAT活性的影响
        3.2.4 臭氧处理对香梨果实MDA含量的影响
        3.2.5 臭氧处理对香梨果实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的影响
        3.2.6 臭氧处理对香梨果实H_2O_2含量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采后库尔勒香梨活性氧代谢相关酶的蛋白组学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仪器设备
        4.1.2 主要试剂
        4.1.3 蛋白质的提取
        4.1.4 蛋白定量
        4.1.5 蛋白酶解
        4.1.6 LC-MS/MS分析
        4.1.7 质谱数据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CAT相对表达量
        4.2.2 POD相对表达量
        4.2.3 SOD相对表达量
        4.2.4 GPX相对表达量
        4.2.5 APX相对表达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7)壳聚糖复合硅酸钠处理对冬枣抗病性诱导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冬枣贮藏方法概述
        1.1.1 物理保鲜法
        1.1.2 化学保鲜方法
        1.1.3 生物保鲜方法
    1.2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
        1.2.1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抗病因子
        1.2.2 植物诱导抗病性机制
        1.2.3 活性氧的诱导机制
    1.3 CTS诱导植物采后抗病性的研究
        1.3.1 CTS诱导采后抗病性
        1.3.2 CTS诱导采后抗病性机理
    1.4 硅诱导植物采后抗病性
        1.4.1 Na_2SiO_3诱导采后抗病性
        1.4.2 Na_2SiO_3诱导采后抗病性机理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2 CTS+Na_2SiO_3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仪器
        2.2.3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CTS+Na_2SiO_3对A.alternata菌丝生长的影响
        2.3.2 CTS+Na_2SiO_3对A.alternata孢子萌发的影响
        2.3.3 CTS+Na_2SiO_3对A.alternata孢子洋葱表皮的穿透性测定
        2.3.4 CTS+Na_2SiO_3对A.alternata细胞膜渗透性及细胞溶出物的影响
        2.3.5 CTS+Na_2SiO_3对A.alternata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2.3.6 CTS+Na_2SiO_3 处理对A.alternata表面形态的影响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CTS+Na_2SiO_3处理对枣果实的抗病作用
    3.1 引言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方法
        3.2.2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CTS+Na_2SiO_3 处理对冬枣采后品质的影响
        3.3.2 CTS+Na_2SiO_3 处理对冬枣果实苯丙烷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3.3 CTS+Na_2SiO_3 处理对冬枣活性氧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
        3.3.4 CTS+Na_2SiO_3 处理对冬枣CHI、GLU和 PPO活性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CTS+Na_2SiO_3结合DPI处理对采后冬枣诱导抗病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试验与仪器
        4.2.3 试验方法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处理对枣果实病害发展指标的影响
        4.3.2 不同处理对冬枣活性氧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
        4.3.3 不同处理对冬枣病程相关蛋白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CTS+Na_2SiO_3结合DPI处理对接种初期采后冬枣防卫基因表达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仪器
        5.2.3 试验方法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RNA提取质量的检测
        5.3.2 CTS+Na_2SiO_3 对冬枣Mn SOD、CAT和 APX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影响
        5.3.3 CTS+Na_2SiO_3 对冬枣CHI和 GLU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影响
        5.3.4 CTS+Na_2SiO_3 对冬枣PPO、POD1和PAL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影响
        5.3.5 CTS+Na_2SiO_3 对冬枣贮藏前96 hO_2~(-·)产生速率及H_2O_2 含量的影响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外源褪黑素和热处理对冷藏水蜜桃冷害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水蜜桃概述
        1.1 简介
        1.2 果蔬采后冷害现象
        1.2.1 果蔬冷害发生的原因
        1.2.2 冷害发生的机理
        1.2.3 冷害对果蔬的影响
        1.3 水蜜桃冷害控制技术
        1.3.1 温度调节
        1.3.2 气调贮藏
        1.3.3 化学物质处理
        1.4 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果蔬的保鲜应用及其机理研究
        1.5 热处理采后果蔬保鲜机理及应用研究
        1.6 代谢组学
        1.7 转录组测序技术
        1.8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9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处理对水蜜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试剂
        2.2.3 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处理
        2.3.2 感官评价
        2.3.3 CI指数
        2.3.4 色泽测定
        2.3.5 硬度测定
        2.3.6 失重率测定
        2.3.7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2.3.8 相对电导率测定
        2.3.9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2.3.10 可溶性蛋白质测定
        2.3.11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
        2.3.1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2.3.13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测定
        2.3.14 总酚含量测定
        2.3.15 抗坏血酸含量测定
        2.3.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褪黑素处理对冷藏桃果感官评价的影响
        2.4.2 褪黑素处理对冷藏桃果CI指数的影响
        2.4.3 褪黑素处理对冷藏桃果颜色的影响
        2.4.4 褪黑素处理对冷藏桃果硬度的影响
        2.4.5 褪黑素处理对冷藏桃果失重率的影响
        2.4.6 褪黑素处理对冷藏桃果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2.4.7 褪黑素处理对冷藏桃果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2.4.8 褪黑素处理对冷藏桃果MDA的影响
        2.4.9 褪黑素处理对冷藏桃果蛋白质的影响
        2.4.10 褪黑素处理对冷藏桃果POD的影响
        2.4.11 褪黑素处理对冷藏桃果PPO的影响
        2.4.12 褪黑素处理对冷藏桃果PAL的影响
        2.4.13 褪黑素处理对冷藏桃果总酚的影响
        2.4.14 褪黑素处理对冷藏桃果抗坏血酸的影响
    2.5 讨论与小结
        2.5.1 讨论
        2.5.2 小结
第三章 褪黑素处理对冷藏水蜜桃冷害代谢物和转录水平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仪器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样品处理
        3.3.2 水蜜桃样品RNA的提取
        3.3.3 样品检测
        3.3.4 cDNA文库构建
        3.3.5 cDNA文库质控
        3.3.6 上机测序
        3.3.7 文库测序数据处理
        3.3.8 转录组生物信息分析
        3.3.9 测序质量控制
        3.3.10 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3.3.11 基因表达定量
        3.3.12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3.3.13 差异表达基因(DEGs)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3.3.14 水蜜桃差异表达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 qPCR)验证分析
        3.3.15 水蜜桃样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3.3.16 GC-MS数据处理
        3.3.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转库组测序数据以及质量控制
        3.4.2 转录组测序数据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3.4.3 新基因功能注释
        3.4.4 样品基因表达量总体分布
        3.4.5 差异表达分析
        3.4.6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3.4.7 差异表达基因的GO注释和分类
        3.4.8 差异表达基因的COG注释和分类
        3.4.9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注释
        3.4.10 差异表达基因注释结果
        3.4.11 KEGG代谢通路分析
        3.4.12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3.5 水蜜桃果实CI代谢物分析
    3.6 讨论与小结
        3.6.1 讨论
        3.6.2 小结
第四章 外源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冷害发生进程中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主要试剂
        4.2.2 实验材料
        4.2.3 仪器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样品处理
        4.3.2 CI指数的测定
        4.3.3 腐烂率的测定
        4.3.4 失重率的测定
        4.3.5 亮度的测定
        4.3.6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4.3.7 硬度测定
        4.3.8 过氧化氢含量测定
        4.3.9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4.3.10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4.3.11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4.3.12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测定
        4.3.13 脂氧合酶(LOX)活性的测定
        4.3.14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的测定
        4.3.15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的测定
        4.3.16 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测定
        4.3.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CI指数的影响
        4.4.2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腐烂率的影响
        4.4.3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失重率的影响
        4.4.4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亮度的影响
        4.4.5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4.4.6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硬度的影响
        4.4.7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4.4.8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O~(2-)生成速率的影响
        4.4.9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4.4.10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超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4.4.11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4.4.12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4.4.13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脂氧合酶活性的影响
        4.4.14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DHAR酶活性的影响
        4.4.15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MDHAR酶活性的影响
        4.4.16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GSH含量的影响
    4.5 讨论与小结
        4.5.1 讨论
        4.5.2 小结
第五章 外源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冷害发生进程中能量代谢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试剂
        5.2.3 仪器与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样品处理
        5.3.2 ATP、ADP、AMP和能荷测定
        5.3.3 水蜜桃线粒体提取
        5.3.4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激酶(NADK)活性测定
        5.3.5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NADP、NADH和NADPH含量测定
        5.3.6 交替氧化酶(AOX)活性测定
        5.3.7 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测定
        5.3.8 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测定
        5.3.9 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测定
        5.3.10 H~+-ATP酶活性测定
        5.3.11 Ca~(2+)-ATP酶活性测定
        5.3.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5.4.1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ATP含量的影响
        5.4.2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ADP含量的影响
        5.4.3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AMP含量的影响
        5.4.4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采后能荷水平的影响
        5.4.5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采后NADK活性的影响
        5.4.6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采后NAD含量的影响
        5.4.7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采后NADH含量的影响
        5.4.8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采后NADP含量的影响
        5.4.9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采后NADPH含量的影响
        5.4.10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采后AOX酶活性的影响
        5.4.11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采后PFK酶活性的影响
        5.4.12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采后SDH酶活性的影响
        5.4.13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采后CCO酶活性的影响
        5.4.14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采后H~+-ATP酶活性的影响
        5.4.15 褪黑素和热处理对水蜜桃采后Ca~(2+)-ATP酶活性的影响
    5.5 讨论与小结
        5.5.1 讨论
        5.5.2 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脱落酸参与水杨酸诱导李果实抗冷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李果实的冷害研究现状
        1.1.1 李果实食用品质
        1.1.2 李果实采后贮藏特性
        1.1.3 李果实贮藏保鲜研究现状
    1.2 果蔬冷害
        1.2.1 果蔬冷害的症状
        1.2.2 冷害的发生机理
        1.2.3 果蔬冷害防御方式及抗冷信号分子的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SA、ABA对果蔬冷害的研究与应用
        1.3.1 SA的生理作用
        1.3.2 SA处理对果蔬冷害的影响
        1.3.3 ABA的生理功能
        1.3.4 ABA处理对果蔬冷害的影响
    1.4 H_2O_2、抗氰呼吸途径与果实抗冷性的研究与应用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2 采后ABA与SA处理调节李果实抗冷性的研究
    2.1 试验材料
        2.1.1 原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设计
        2.2.1 样品处理
        2.2.2 冷害发生率评定
        2.2.3 冷害指数计算
        2.2.4 总酚含量测定
        2.2.5 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测定
        2.2.5.1 POD活性测定
        2.2.5.2 PPO活性测定
        2.2.6 活性氧代谢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测定
        2.2.6.1 SOD活性测定
        2.2.6.2 CAT活性测定
        2.2.6.3 APX活性测定
        2.2.7 SA、ABA含量测定
        2.2.8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ABA与SA调节采后李果实抗冷性各处理组对冷害指数和冷害发生率的影响
        2.3.2 ABA与SA调节采后李果实抗冷性各处理组对总酚含量的影响
        2.3.3 ABA与SA调节采后李果实抗冷性各处理组对POD和PPO活性的影响
        2.3.4 采后ABA与SA调节李果实抗冷性各处理组对SOD、CAT和APX活性的影响
        2.3.5 ABA与SA调节采后李果实抗冷性各处理组对SA和ABA含量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3 过氧化氢参与水杨酸和脱落酸调节采后李果实低温耐受性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原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设计
        3.2.1 样品处理
        3.2.2 冷害发生率评定
        3.2.3 冷害指数计算
        3.2.4 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测定
        3.2.5 H_2O_2含量测定
        3.2.6 丙二醛含量测定
        3.2.7 总酚含量测定
        3.2.8 抗坏血酸含量测定
        3.2.9 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测定
        3.2.10 活性氧代谢相关酶(SOD、CAT、APX)活性的测定
        3.2.11 SA、ABA含量测定
        3.2.12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H_2O_2对SA和ABA诱导采后李果实抗冷能力的影响
        3.3.2 H_2O_2对SA和ABA诱导采后李果实果肉中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3.3.3 H_2O_2对SA和ABA诱导采后李果实果肉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3.4 H_2O_2对SA和ABA诱导采后李果实果肉中总酚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3.3.5 H_2O_2对SA和ABA诱导采后李果实果肉中POD (A)和PPO (B)的活性影响
        3.3.6 H_2O_2对SA和ABA诱导采后李果实果肉中CAT活性的影响
        3.3.7 H_2O_2对SA和ABA诱导采后李果实果肉中SOD和APX活性的影响
        3.3.8 H_2O_2对SA和ABA诱导采后李果实果肉中SA和ABA含量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4 抗氰呼吸参与水杨酸和脱落酸调节采后李果实低温耐受性的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原料
        4.1.2 试剂
        4.1.3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设计
        4.2.1 样品处理
        4.2.2 冷害发生率评定
        4.2.3 冷害指数计算
        4.2.4 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测定
        4.2.5 H_2O_2含量测定
        4.2.6 丙二醛含量测定
        4.2.7 总酚含量测定
        4.2.8 抗坏血酸含量测定
        4.2.9 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测定
        4.2.10 活性氧代谢相关酶(SOD、CAT、APX)活性的测定
        4.2.11 SA、ABA含量测定
        4.2.1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抗氰呼吸参与SA和ABA调节采后李果实对抗冷能力的影响
        4.3.2 抗氰呼吸参与SA和ABA调节采后李果实对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4.3.3 抗氰呼吸参与SA和ABA调节采后李果实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4.3.4 抗氰呼吸参与SA和ABA调节采后李果实对总酚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4.3.5 抗氰呼吸参与SA和ABA调节采后李果实对POD和PPO活性的影响
        4.3.6 抗氰呼吸参与SA和ABA调节采后李果实对SOD(A)、APX(B)和CAT (C)活性的影响
        4.3.7 抗氰呼吸参与SA和ABA调节采后李果实对SA和ABA含量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p-香豆酸处理调控采后桃果实冷害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果蔬低温贮藏期间的冷害现象
    1.2 冷害发生机理
        1.2.1 细胞膜相变
        1.2.2 活性氧代谢失调
        1.2.3 细胞壁物质代谢异常
    1.3 冷害与几种物质代谢的关系
        1.3.1 冷害与能量物质代谢
        1.3.2 冷害与可溶性糖代谢
        1.3.3 冷害与酚类物质代谢
        1.3.4 冷害与多胺代谢
        1.3.5 冷害与NO代谢
        1.3.6 冷害与GABA代谢
    1.4 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1.4.1 p-CA概述
        1.4.2 p-CA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
        1.4.3 研究背景与意义
        1.4.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p-CA处理对桃果实冷害生理的影响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处理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冷害指数的测定
        2.2.2 失重率的测定
        2.2.3 呼吸强度的测定
        2.2.4 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2.2.5 MDA含量的测定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p-CA处理对桃果实冷害指数的影响
        2.3.2 p-CA处理对桃果实失重率和呼吸强度的影响
        2.3.3 p-CA处理对桃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2.3.4 p-CA处理对桃果实中MDA含量的影响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CA处理对桃果实可溶性糖代谢的影响
    3.1 材料和仪器
        3.1.1 材料处理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3.2.2 可溶性糖代谢相关酶活力的测定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p-CA处理对桃果实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含量的影响
        3.3.2 p-CA处理对桃果实中蔗糖代谢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3.3.3 p-CA处理对桃果实中HK和 FK活力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CA处理对桃果实酚类物质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1 材料和仪器
        4.1.1 材料处理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内源p-CA含量的测定
        4.2.2 总酚含量的测定
        4.2.3 酚类物质合成代谢相关酶活力的测定
        4.2.4 酚类物质分解代谢相关酶活力的测定
        4.2.5 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4.2.6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p-CA处理对桃果实中内源p-CA和总酚含量的影响
        4.3.2 p-CA处理对桃果实中酚类物质合成代谢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4.3.3 p-CA处理对桃果实中酚类物质分解代谢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4.3.4 p-CA处理对桃果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CA处理对桃果实多胺、NO和 GABA代谢的影响
    5.1 材料和仪器
        5.1.1 材料处理
        5.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Put、Spd和 Spm含量的测定
        5.2.2 多胺代谢相关酶活力的测定
        5.2.3 NO含量和NOS活力的测定
        5.2.4 GABA含量、GAD和 GABA-T活力的测定
        5.2.5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p-CA处理对桃果实中Put、Spd和 Spm含量的影响
        5.3.2 p-CA处理对桃果实中ADC、ODC、DAO和 PAO的影响
        5.3.3 p-CA处理对桃果实中NO含量和NOS活力的影响
        5.3.4 p-CA处理对桃果实中GABA含量、GAD和 GABA-T活力的影响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果蔬成熟衰老中的活性氧代谢(论文参考文献)

  • [1]采后褪黑素处理对南果梨贮藏品质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D]. 蒋超男. 渤海大学, 2021(09)
  • [2]活性氧和MAPK级联途径在ASM调控三季梨果实衰老中的作用机制[D]. 程园. 渤海大学, 2021(09)
  • [3]采前和采后EVA与CTS涂膜对芒果保鲜效果的影响[D]. 黄玉咪. 广西大学, 2021(12)
  • [4]褪黑素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衰老的调控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 苏金龙. 西北大学, 2021(12)
  • [5]壳聚糖采前处理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果实贮藏特性和采后愈伤的影响[D]. 李志程.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6]臭氧胁迫对库尔勒香梨品质及活性氧相关代谢的影响[D]. 冯春婷.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7]壳聚糖复合硅酸钠处理对冬枣抗病性诱导机制的研究[D]. 张静茹.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
  • [8]外源褪黑素和热处理对冷藏水蜜桃冷害发生的影响[D]. 朱芹. 扬州大学, 2020(04)
  • [9]脱落酸参与水杨酸诱导李果实抗冷机制的研究[D]. 张一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10]p-香豆酸处理调控采后桃果实冷害的机理研究[D]. 李姚瑶. 西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果蔬成熟老化过程中活性氧的代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