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论文文献综述)
李宁[1](2022)在《英语教学中茶文化导入实践路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愈发重视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着深刻的影响。将茶文化导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不仅能丰富英语课堂教学资源,还能有效避免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出现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英语教学中茶文化导入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未充分认识茶文化的融入、英语教学模式单一、传统英语中茶文化资源匮乏、网络英语教学平台待完善等。本文通过英语教学中茶文化导入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针对性导入实践策略,为英语教学中茶文化融入提供科学依据。
刘庆庆[2](2021)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现状调查》文中提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的紧密联系决定了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同时《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导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现实中的英文课堂仍存在重语言知识教学、轻文化教学的现象。只有充分了解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现状,才能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为有效开展文化导入提出针对性建议。本研究以国内外对文化教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跨文化交际理论和语言与文化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三种方法对临沂市某六所初级中学初一至初三共922名学生和163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6所学校的初二年级随机抽取6个班级进行课堂观察,随机抽取6名教师进行访谈,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初中英语教师及学生对文化导入的认识现状如何?2、当前初中英语文化导入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3、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研究发现:(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文化导入已引起初中英语教师和学生的关注,但他们对文化及文化导入的认识并不全面,重视程度不够。(2)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仍以语言知识教学为中心,对文化导入重视程度不够;文化导入内容的来源主要是教材,但教材文化内容时效性较差;教师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方法单一,主要以直接讲授为主。(3)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文化教学不受重视;试卷设置与文化教学内容不相关或关联性低;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不足;课时量不足;教材文化内容缺乏新意、更新不及时;课外文化资源获取难度大等。针对上述调查结果,笔者分别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考试评价、课程开设四个方面提出改善文化导入效果的具体建议。本研究揭示了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成因,能够为改善初中英语文化导入教学提供有益启示,同时对初中阶段的文化导入研究进行一定的补充。
王慧婷[3](2021)在《基于图式理论的文化导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梁露娴[4](2021)在《高中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确立了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的地位。与此同时,“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倡议的提出也引起了社会对文化问题的广泛关注。由于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很多学者也强调多元文化导入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高中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为文化导入的实施提出合理的建议。本研究以文化适应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为基础,以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及访谈为研究工具,对广东省茂名市两所高中的286名学生和37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学生的研究包括四个维度:对文化导入的态度、对文化导入的实施的看法、学习文化知识的渠道、对文化导入的需求,而针对教师的研究则包括六个维度:对文化导入的态度、教师的文化素养、文化导入的内容、文化导入的方法、文化导入教学素材的来源、文化导入教学的困难。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高中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现状如何?(2)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的因素有哪些?借助SPSS 23.0对问卷调查及课堂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访谈结果的分析,本研究发现:师生对高中英语课堂文化导入均持积极的态度,学生对文化导入有很高的期待,但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渠道较少。而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对于文化导入则重视不够,文化导入的内容欠丰富,文化教学方法欠多样,另外教师在获取文化导入教学素材和实施文化导入教学时都面临不少的困难,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待提高。总之,高中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的现状不容乐观。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的实施主要有四个因素,分别是教师对文化导入的认知、文化教学的培训、获取文化教学材料的途径以及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基于研究发现,本文得出一些相应的启示以改善文化导入的实施。教师应当改变对文化导入的认知,同时,加强对教师进行文化教学的培训,为教师获取文化导入教学素材提供便利,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此外,为了满足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需求,教师和校方应组织更多的课外文化活动。
沈倬丞[5](2021)在《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立德树人被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根本举措,并引领着我国当前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高中俄语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使命,俄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走向世界的语言基本技能,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这一途径去了解外部世界,理解多元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成为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开阔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018年1月,我国颁布了新版《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俄语课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发挥俄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核心思想。三年多来,《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框架下的“核心素养培养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已建立或还需要哪些完善机制”等问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目光,也成为当前我国俄语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和核心论题之一。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学习离不开对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它承载着从目的语文化视角整合文学、地理、历史、文化等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异域文化,进而发挥认识世界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俄语教育不仅需要培养能理解文化多元性,具有开放包容意识以及“和而不同”价值观的人才,更需要培养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华文化的公民。为此,高中俄语学科依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核心素养框架下提出“文化意识”要素,将其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共同整合成学科核心素养。这也对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文化意识培养的内涵和重要性,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开发适配新理念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以高中俄语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为切入点,在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引领下,依据《高中俄语课程标准》,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PISA全球素养框架》构建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并依据该观测体系编制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量表,据此对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状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培养建议,力求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为俄语学科文化教学和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有益参考。论文的绪论部分阐述选题背景、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提出三个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陈述研究方法,设计研究基本步骤和整体框架,确立了基础研究、实证研究以及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三个部分,共七章内容。基础研究包括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文献综述主要阐述中外学界在核心素养及培养、文化意识概念及内容方面的研究。梳理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领域、研究问题和研究成果,提出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的状况和趋势,以明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着重探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本文研究的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在文化意识范畴内梳理文化、意识和文化意识概念,辨析与之内涵相近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概念,为后续研究统一概念基础;理论依据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基本理论,将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作为文化意识培养总体依据,从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理论、跨文化交际学相关理论作为具体教学建议提出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部分由第四、五、六章构成,它承接论文基础研究并为结论构建提供事实依据。第四章主要剖析《高中俄语课程标准》中对文化意识的内容描述、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和学业质量水平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整合成具体化、结构化内容体系,借鉴《PISA全球素养框架》相关内容确定60个具体观测点,作为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的基本依据;第五、六章依据所构建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对我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所高中40节俄语课程进行课堂观察,获取当前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状况的一手资料,借助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为论文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路剖析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提出研究结论。依据研究结论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既有综合性又有针对性,既有宏观方向性又有微观可操作性的培养建议。
吴姗姗[6](2021)在《多民族学校初中英语文化教学设计与实施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中进一步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由文化意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构成。可见,文化意识的培养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不可或缺的。文化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化理解、文化认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拥有丰富多彩、灿烂耀眼的多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学校开展文化教学,不仅可以保护和继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还能在对外交往中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文化自信。本研究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和教育的文化功能作为理论基础。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文化教学的相关研究,综合多位学者的观点,界定了文化教学的概念。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一所多民族学校的51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从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的情况三个维度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多民族学校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最后,采用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5位初中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和课堂观察,旨在更深入地了解多民族学校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文化教学的具体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多民族学校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下,其中,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维度均值高于文化意识维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维度。通过访谈,可以概括出多民族学校初中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文化教学不受重视、教材中文化教学内容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对少数民族文化忽视等问题。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得出教师文化教学内容的来源途径有限、教师疏于文化教学设计的结论。通过归因分析,总结出影响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因素有:教材的编排、学校的条件、教师的设计、学生的参与四个方面。本研究认为,可以从文化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应用、原则的遵循、课外文化活动的组织、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六个方面进行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设计;然后,提出了对多民族学校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实施建议,包括:补充文化教学的内容、加大对文化教学的支持力度、提升教师的文化教学素养、调动学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等。
华芳,姜华,米晨晨[7](2021)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课堂中的文化导入——以茶文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文化导入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准确、更快速地掌握语言知识结构,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目的语言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准确灵活地应用语言,实现高效高质地跨文化交际。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并强化文化导入,但是目前存在着文化导入教学方法缺乏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以茶文化为例,着重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文化导入策略。首先对混合教学模式、文化导入这两个重要概念进行了清晰论述,然后对茶文化导入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以茶文化为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开展文化导入展开了深入细致地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策略和方法,希望本文能够为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导入文化提供有益指导,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全面提升。
刘天琳[8](2021)在《英语课堂运用文化导入提升小学生口语能力的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教育不断深化革新的情况下,人们对小学教育的关注力度不断增加。英语是小学中的一门重要教学科目,对于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培养以及英语学习潜力的挖掘开发都有着重要作用。在新的教育时期,英语在教学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对学生的各方面英语能力要求提高了,如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口语能力等。而要想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合理地运用文化导入进行课堂教学。本文就此展开相关研讨。
张晓斌[9](2020)在《文化图式理论在中职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太原市某职业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强调了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要求在语言学习中融入中外优秀文化的学习,客观了解中外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播。多年来,研究者围绕英语教学和文化教学展开研究,证实了文化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节关注英语文化教学的课堂,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激发英语学习兴趣。然而,在中职学校,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授方式,按读单词、讲语法、讲课文、做练习的程序进行教学,即使有些教师已经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却缺乏合理可行地文化教学手段。通过大量文献研究,笔者发现文化图示对学生的理解及记忆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减少知识运用的难度。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文化图式理论在中职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并基于文化图式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基于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相结合的文化图示建构模式”,即“3阶段8方法”文化图示建构模式。“3阶段”即课前、课中和课后,“8方法”包括课前的学情分析和资料收集;课中的自主习得、对比分析、直接讲解和情景实践;课后的拓展阅读和反思评价。并以太原市某职业中学两个教学班75名学生为例,通过文献查阅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研究探索中职英语文化教学中文化图式理论的应用效果。同时,笔者以教材上第三单元中的“颜色词汇文化”阅读教学为例,来说明在中职英语文化教学中如何构建文化图示。最后,本文呈现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对英语教学的启示,阐明本研究不足之处并提出后续展望。本次研究证实在中职英语文化教学过程中,“3阶段8方法”文化图示建构模式的应用可以调动学生文化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同时,文化图示的建构模式还可以不断完善,用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支持文化图式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实证效果,从而提升中职英语教学水平。
雷霄[10](2020)在《跨文化交际视域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策略探究》文中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促使各国间交流愈发频繁,英语成为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而基于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成为当下高水平人才必备的语言技能。语言产生的基础是文化,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密不可分,英语教学进行文化导入调整更贴合跨文化交际需求,能够使学生英语学习更实际且高效。并且,背景文化能够极大程度丰富英语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促使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提升。然而,受到教学模式、授课观念以及学习目标等因素影响,高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导入仍面临着诸如教学定位不准确、教学形式固定以及学生学习兴趣低等困难。为此,高校可从理念调整、教师培训、素材编制以及教学改革四个角度着手,通过制定文化导入策略、提升教学队伍素养、系统规划教材内容以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等策略实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论文提纲范文)
(1)英语教学中茶文化导入实践路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茶文化起源及差异 |
2 英语教学中茶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
2.1 培养学生文化观念 |
2.2 避免学生文化失语 |
2.3 提高学生文化自信 |
3 英语教学中茶文化导入存在的问题 |
3.1 未充分认识茶文化融入的作用 |
3.2 英语教学模式单一、传统 |
3.3 英语中茶文化资源利用不高 |
3.4 网络英语教学平台待完善 |
4 英语教学中茶文化导入的实施策略 |
4.1 重视茶文化的融入 |
4.2 革新英语教学模式 |
4.3 丰富茶文化资源 |
4.4 完善英语教学平台 |
5 结语 |
(2)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语言与文化 |
2.1.2 文化导入 |
2.1.3 跨文化交际理论 |
2.2 国内外文化导入相关研究 |
2.2.1 国外文化导入相关研究 |
2.2.2 国内文化导入相关研究 |
2.2.2.1 文化导入的内容 |
2.2.2.2 文化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
2.2.2.3 文化导入的教师角色 |
2.2.2.4 文化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2.3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4.1 调查问卷 |
3.4.2 访谈提纲 |
3.4.3 课堂观察量表 |
3.5 研究程序 |
3.6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教师及学生对教学中文化导入的认识现状 |
4.1.1 教师对教学中文化导入的认识现状 |
4.1.1.1 教师对文化导入的态度和认识 |
4.1.1.2 教师对文化导入与语言关系的认识 |
4.1.1.3 教师对自身文化素养及对学生影响的认识 |
4.1.1.4 影响教师开展文化导入教学的因素 |
4.1.2 初中生对文化导入的认识现状 |
4.1.2.1 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意愿和动机 |
4.1.2.2 学生对教材中文化信息的看法 |
4.1.2.3 学生对课堂上教师进行文化知识教学的看法 |
4.2 当前初中英语文化导入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仍以语言知识学习为中心,文化导入重视不够 |
4.2.2 文化导入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但教材时效性差 |
4.2.3 教师课堂教学文化导入方法单一,以直接讲授为主 |
4.3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5.2 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文化导入教学的建议 |
5.2.1 教师教学方面的建议 |
5.2.2 学生学习方面的建议 |
5.2.3 考试评价方面的建议 |
5.2.4 课程开设方面的建议 |
5.3 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Ⅱ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学习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Ⅲ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Ⅳ 文化导入课堂观察量表 |
致谢 |
(4)高中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
1.2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scription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
2.1.1 Definition of Culture |
2.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
2.2 Description of Cultural Introduction |
2.2.1 Definition of Cultural Introduction |
2.2.2 Necessities of Cultural Introduction |
2.3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Research |
2.3.1 Acculturation |
2.3.2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
2.4 Relevant Researches at Home and Abroad |
2.4.1 Researches Abroad |
2.4.2 Researches at Home |
Chapter Three Research Design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Research Subjects |
3.3 Research Instruments |
3.3.1 Questionnaire |
3.3.2 Classroom Observation |
3.3.3 Interview |
3.4 Data Collection |
3.5 Data Analysis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ural Introduction in English Class in Senior High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
4.1.1 Attitudes towards Cultural Introduction |
4.1.2 Channels of Learning Culture |
4.1.3 Eval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ltural Introduction |
4.1.4 Expectations of Cultural Introduction |
4.2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ural Introduction in English Class in Senior High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
4.2.1 Attitudes towards Cultural Introduction |
4.2.2 Teachers’Cultural Literacy |
4.2.3 Teaching Contents of Cultural Introduction |
4.2.4 Teaching Methods of Cultural Introduction |
4.2.5 Sources of Teaching Materials of Cultural Introduction |
4.2.6 Difficulties of Cultural Introduction |
4.3 Factors Influencing Cultural Introduction in English Class in Senior High School |
4.3.1 Results of Interview |
4.3.2 Summary of Factors Influencing Cultural Introduct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Suggestions for Cultural Introduction |
5.2.1 Changing Teachers’Perception of Cultural Introduction |
5.2.2 Strengthening the Cultural Teaching Training for Teachers |
5.2.3 Providing Sources to Obtain Appropriate Materials |
5.2.4 Improving Teachers’Cultural Literacy |
5.2.5 Organizing Extracurricular Cultural Activities |
5.3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
5.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高中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Appendix Ⅱ 高中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Appendix Ⅲ |
Appendix Ⅳ 教师访谈提纲 |
Acknowledgements |
(5)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路径与总体框架 |
一、研究路径 |
二、总体框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综述 |
一、核心素养理念的研究 |
二、欧盟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
三、美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
四、俄罗斯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
第二节 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
一、我国核心素养框架及其内涵研究 |
二、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内涵研究 |
三、我国高中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
第三节 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综述 |
一、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内涵的研究 |
二、国外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
三、我国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核心素养及其相关概念 |
一、核心素养 |
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三、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 |
第二节 文化意识及相关概念 |
一、文化意识 |
二、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意识 |
三、跨文化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
第三节 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的文化意识概念 |
一、概念及内涵 |
二、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观 |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溯源 |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观点 |
第二节 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 |
一、文化历史理论 |
二、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机制 |
三、“教育走在发展前面”思想 |
第三节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观 |
一、言语活动理论的哲学视角 |
二、言语活动理论与外语教学 |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文化教学观 |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 |
二、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外语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 |
第一节 体系的总体设计 |
一、目的与原则 |
二、方法与路径 |
第二节 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
一、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 |
二、体系基础框架的确立 |
第三节 二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
一、二级维度的提取 |
二、二级维度在体系中的确立 |
第四节 观测点提取及体系的初步确定 |
一、观测点提取的依据 |
二、文化知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
三、文化理解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
四、预期达到的文化意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
五、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初步确定 |
第五节 体系的验证及修订 |
一、验证的前期准备与设计 |
二、观测点有效性的数据统计 |
三、专家反馈意见的汇总整理 |
四、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最终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意识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 |
一、目的与对象 |
二、方法与路径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 |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
二、实施过程 |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
二、调查问卷各维度情况总述 |
三、文化意识整体水平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四、对中俄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的数据分析及讨论 |
五、对文化理解、认知与态度呈现状况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六、对文化教学评价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七、调查问卷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
第四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结论 |
一、学生对中俄文化知识的掌握方面 |
二、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度方面 |
三、现时教学方法与课标要求的匹配方面 |
四、文化意识培养质量和资源分布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课堂观察分析 |
第一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设计 |
一、目的与对象 |
二、方法与路径 |
第二节 课堂观察的实施 |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
二、实施过程 |
第三节 课堂观察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数据的信度检验 |
二、数据总体情况概述 |
三、课堂观察量表内部结构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
四、对各观测点的数据分析 |
第四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结论 |
一、对中俄文化知识讲解深度方面 |
二、对于主题和篇章中育人价值发掘方面 |
三、促进学生文化理解的手段方面 |
四、学生呈现出的总体文化意识水平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分析与教学建议 |
第一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问题分析 |
一、培养理念层面 |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层面 |
三、考评机制层面 |
四、群体差异化应对层面 |
第二节 文化意识培养理念与总体设计 |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理念 |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目标与路径 |
三、文化知识是基础 |
四、文化理解是过程 |
五、文化意识是目标 |
第三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建议 |
一、依托主题明确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目标 |
二、以语篇为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载体 |
三、寓于言语活动的主题情境教学 |
四、语言文化情境中的词汇教学 |
五、媒体资源与现代技术手段运用 |
六、课外教学活动的选择与安排 |
第四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相关支持要素 |
一、探索多元化评价机制 |
二、教师理念与技能发展的引导与培训 |
三、不同“起点”学生群体的差异化培养 |
四、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的全方位支持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多民族学校初中英语文化教学设计与实施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
二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
三 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 |
四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需求 |
五 宁强县荣程中学的多元文化现状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理论基础 |
二 国外已有研究 |
三 国内已有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评述 |
五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多民族学校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调查设计 |
第一节 调查目的 |
第二节 调查工具 |
第三节 调查对象 |
第四节 调查程序 |
第三章 多民族学校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一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二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三 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现状 |
四 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现状 |
五 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现状 |
第二节 访谈情况分析 |
一 访谈对象基本资料 |
二 访谈情况分析 |
第三节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一 对文化教学目标的观察结果 |
二 对文化教学内容的观察结果 |
三 对文化教学方法的观察结果 |
四 对文化教学原则的观察结果 |
五 对学生表现的观察结果 |
第四节 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化要素分析 |
第四章 多民族学校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教材的编排 |
第二节 学校的条件 |
第三节 教师的设计 |
第四节 学生的参与 |
第五章 多民族学校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设计 |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确定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选择 |
第三节 教学原则的遵循 |
第四节 教学方法的应用 |
第五节 课外文化活动的组织 |
第六节 教学效果的评价 |
第六章 多民族学校初中英语文化教学实施的建议 |
第一节 补充文化教学的内容 |
第二节 加大学校对文化教学的支持 |
第三节 提升教师文化教学的素养 |
第四节 调动学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
第七章 结语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创新 |
三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课堂中的文化导入——以茶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混合式教学与文化导入 |
1.1 混合式教学模式 |
1.2 文化导入 |
2 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
3 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茶文化导入策略 |
3.1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茶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的联系 |
3.2 丰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词汇积累 |
3.3 创设生动情境,扩展英语知识视野 |
3.4 开展“茶文化”主题翻译活动,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
(8)英语课堂运用文化导入提升小学生口语能力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英语课堂运用文化导入进行教学时的注意要素 |
(一)正面导向 |
(二)教学效果 |
二、英语课堂运用文化导入提升小学生口语能力的策略 |
(一)善于运用故事法进行教学 |
(二)情景设置法 |
三、结语 |
(9)文化图式理论在中职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太原市某职业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
1.1.2 新课标对中职英语文化教学的要求 |
1.1.3 文化图示对中职学生理解能力的积极影响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化教学 |
2.1.1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 |
2.1.2 文化教学的内容 |
2.1.3 文化教学的方法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文化图式理论应用于语言教学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文化图式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 |
2.3 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文化图式理论 |
3.1.1 文化图示的概念 |
3.1.2 文化图示的分类 |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3 中职英语文化教学中文化图示建构的模式 |
第4章 中职英语文化教学中文化图示建构的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4 研究过程 |
4.4.1 中职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分析 |
4.4.2 “3阶段8方法”文化图示建构模式下的教学实例 |
4.4.3 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实例 |
第5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5.2 文化测试结果与分析 |
5.3 期末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6.2 对中职英语文化教学的启示 |
6.3 研究的不足和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问卷调查(实验前) |
附录二 :问卷调查(实验后) |
附录三 :文化测试(前测试卷) |
附录四 :文化测试(后测试卷) |
附录五 :期末测试(前测试卷) |
附录六 :期末测试(后测试卷) |
致谢 |
(10)跨文化交际视域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跨文化交际视域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实际意义 |
(一)符合跨文化教育目标需求,促使英语教学贴近实际 |
(二)丰富大学生英语教学内容,有效提升教学实际效果 |
(三)推动英语教学体系化建设,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质量 |
(四)发挥文化与语言关系作用,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
二、跨文化交际视域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现实阻碍 |
(一)高校英语教学定位不准确,背景文化教育未被重视 |
(二)英语课堂教学形成定式,教师群体文化教育机会少 |
(三)英语教材内容设置版式化,知识学习与听说结合差 |
(四)学生英语学习功利性过强,文化导入难以激发兴趣 |
三、跨文化交际视域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探究 |
(一)明确文化导入工作重要性,制定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策略 |
(二)强化英语工作者在职培训,提升英语教学队伍整体素养 |
(三)调整大学生英语教学素材,系统规划英语本土文化内容 |
(四)创新英语课堂文化导入法,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动力 |
四、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论文参考文献)
- [1]英语教学中茶文化导入实践路径思考[J]. 李宁. 福建茶叶, 2022(01)
- [2]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现状调查[D]. 刘庆庆.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基于图式理论的文化导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慧婷. 湖南理工学院, 2021
- [4]高中英语课堂文化导入现状研究[D]. 梁露娴.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5]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D]. 沈倬丞.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多民族学校初中英语文化教学设计与实施个案研究[D]. 吴姗姗.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7)
- [7]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课堂中的文化导入——以茶文化为例[J]. 华芳,姜华,米晨晨. 福建茶叶, 2021(01)
- [8]英语课堂运用文化导入提升小学生口语能力的实践[J]. 刘天琳. 智力, 2021(02)
- [9]文化图式理论在中职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太原市某职业中学为例[D]. 张晓斌. 西南大学, 2020(05)
- [10]跨文化交际视域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策略探究[J]. 雷霄. 昌吉学院学报,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