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迟成勇[1](2021)在《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内在品质》文中研究说明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奋斗是通过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凸显的。新中国成立至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奋斗通过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建设精神彰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会主义开创时期,艰苦奋斗通过"98"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时代精神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艰苦奋斗通过劳模精神、塞罕坝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新时代精神表现。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内在品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弘扬和培育艰苦奋斗精神。
邱再辉[2](2021)在《习近平关于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品格,已经深深融入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新时代的崭新定位,在涉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育时代新人、人民利益重大关切、党政干部作风建设等治国理政重要领域,紧密围绕何为奋斗、为何奋斗、如何奋斗的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兼具理论化和生活化的新论断新观点,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为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引领。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阐释和研究习近平关于奋斗精神重要论述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应对各种危机考验、取得更大事业胜利、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法宝,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本文共分为四章,以习近平关于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主要内涵、时代意义和实践路径这一脉络展开。第一章从奋斗的概念和价值入手,先以理论根基、思想传承、文化源泉来对习近平关于奋斗精神重要论述进行理论来源分析,说明了这一重要论述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相关学说,结合党在具体革命建设改革中思想经验不断发展变化,并扎根本土文化土壤而生的,在新时代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解释力和生命力。又以保证党和人民事业行稳致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来对其进行实践维度分析,说明这一重要论述是根据新时代实践要求应运而生的。第二章总结了习近平关于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分别阐释为奋斗历史观、奋斗梦想观、奋斗价值观、奋斗新人观、奋斗爱国观、奋斗幸福观,较为全面系统地对这一重要论述进行具体的深入的挖掘阐发,表明其在不同层面领域上展示的奋斗态度和品格。第三章探讨习近平关于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的时代意义,主要包括三点,其一是推进“四个伟大”进程的战略要求;其二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指引;其三是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面临新任务和新挑战,必须要把奋斗精神一以贯之地深入到各项改革发展环节中,不断克服一切意料之中和始料不及的风险困难,向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前进。第四章主要总结习近平关于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从内容体系、育人合力、文化生态等方面加以概括分析,体现了习近平着重于从实践上将奋斗精神进行到底、化为力量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
王福军[3](2021)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文中认为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思想,是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产物。它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政治品格、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着的价值追求,是一系列优秀精神的整体体现和智慧结晶。包括黑龙江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开发建设北大荒苦难而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在大庆油田大会战艰难险阻的条件下创造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在黑龙江革命、开发、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抗疫精神等共同构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体系。这些精神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产物。当前,我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方向。为此,加强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总结和提炼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探索弘扬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核心概念,概括相关研究内容,阐明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溯源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章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了深刻阐释。在此基础上凝练和升华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第四章系统分析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精准把握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五章通过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论述,强化黑龙江优秀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领;第六章通过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分析,全面论证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阐明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原则,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文章试图从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对黑龙江优秀精神产生、发展和弘扬进行必要研究,目的是将黑龙江优秀精神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将黑龙江优秀精神内化为龙江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陈伶浪[4](2020)在《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文中提出劳动模范(简称劳模)是党和政府授予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着成绩的劳动者的一种崇高荣誉称号。劳模精神是通过劳模行为体现的,并通过劳模表彰得到承认,是劳模在社会实践中所展现的价值观念、道德风范、精神风貌、行为准则等。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瑞金就涌现了劳模表彰运动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劳模表彰工作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劳模表彰作为发动群众、联系群众、为了群众的制度固定下来。一部我国劳模运动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史、振兴史。一代又一代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积极倡导下,历经近90年的演化,劳模精神的内涵功能不断丰富完善、示范引领作用越来越凸显,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劳模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始终把其作为影响、带动和鼓舞亿万劳动群众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而不懈努力的风向标和精神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劳模座谈、考察调研、劳模大会等不同场合多次就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作用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对进一步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劳模精神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发扬光大劳模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新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劳模精神无疑是新时代最具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精神力量。因此,加强对劳模精神的研究,挖掘、阐释这一“精神富矿”的内涵功能、时代价值、弘扬路径等,对于充分焕发亿万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激发职工群众的创新活力、迸发职工群众的无穷力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展现风采、再铸辉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是以劳模精神起源于何时?劳模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有何困境?新时代如何弘扬劳模精神?这4个问题为主线进行探析研究。首先追溯了劳模表彰运动的历史起源,以及劳模精神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所发挥的巨大精神引领作用,并创造性地将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嬗变历程划分为萌芽期(新中国成立以前)、雏形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成形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完善期(新时代),同时针对每一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劳模精神所展现的特色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比较详细解读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的深刻含义以及劳模精神所具有的激励教育、示范引领、文化影响等功能作用,而后得出我国劳模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从实践层面看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人民群众的广泛尊崇、工会组织的积极作为以及劳模群体的自我弘扬;从理论层面看,其根本原因在于有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习近平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作为理论指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绘就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新时代仍然是一个奋斗的时代,需要有劳模精神的力量、劳模精神的作用、劳模精神的激励,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劳动群众以脚踏实地的干劲、勇往直前的闯劲、攻坚克难的钻劲建功新时代。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劳模精神的弘扬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困境和问题,本文阐述了社会认识偏差、社会功利化、多元价值观、西方意识形态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分析了由于普通劳动者地位有所弱化、工人阶级归属感有所淡化、劳模管理服务仍存在薄弱环节、劳模精神宣传教育还不够到位等原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面对这些困境和问题,本文阐明了全社会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四最”劳动精神,坚持倡导正确的劳动观,就能提高认识、主动作为,自觉弘扬、传承、践行劳模精神,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要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意见建议。
张寒[5](2020)在《红旗渠精神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倾一县之力,积十年之功,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用最原始的工具“抠”出了一条长达1500公里的“水长城”——红旗渠,一举解决了困扰林县人民数千年的缺水问题。在一锤一钎一炮中淬炼出来的红旗渠精神,早已跨越时空的限制,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历久弥新,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赞扬红旗渠精神,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本研究以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红旗渠精神的生成逻辑为主线,通过梳理红旗渠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以及实践逻辑,探究红旗渠精神生成背后的“精神密码”,挖掘出更彰显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首先,从历史基石、历史境遇以及历史经验出发,挖掘红旗渠精神生成的历史背景,探寻红旗渠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其次,从理论维度寻求红旗渠精神是在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下生成的问题,挖掘红旗渠精神生成的理论逻辑。具体来说,民族精神为其生成奠定了精神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指引,党的思想引领激发了林县人民的思想活力,使林县人民实现了行动自觉。最后,从实践维度分析红旗渠精神最终生成的实践要素,探求红旗渠精神生成的实践逻辑。其中,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实践根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实践模式,重视科技、重视人才是实践导向,思虑长远、严谨认真是实践要求,实事求是、躬身垂范是实践保证。在明晰红旗渠精神生成逻辑的基础上,探寻红旗渠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挖掘出其时代价值,即引领人们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再出发;铸牢集体主义,迸发集体伟力;弘扬奋斗精神,凸显奋斗价值;发扬工匠精神,锻造敬业品质;践行劳模精神,涵养劳动情怀等五重价值。这对于引领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动力。
唐瑶[6](2020)在《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这是党和国家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对劳模及劳模精神重要性的充分肯定。劳模精神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是劳动模范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劳动实践结晶,是他们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的生动体现。劳模精神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在新时代,“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它的本质特征是对中华民族劳动美德的继承与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劳模及劳模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当前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营造人人崇尚劳动和精益求精的社会风气,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动力源泉,弘扬劳模精神具有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当前,我们在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三点困境:一是劳模精神宣传有待完善;二是劳动教育实践在学校、家庭中缺失;三是劳模管理保障制度机制不够健全。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是全新的问题,如何将劳模精神与当前的群众生活相融,引领人们不断向上、向前,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借鉴以往有效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探索出了以下几点出路:一是善用媒体,使弘扬劳模精神常态化;二是深化教育改革,将劳模精神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三是建立和健全劳模管理保障制度机制。
伍春容[7](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寄语广大青年以青春奋斗建功立业新时代,这为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指明了方向。青年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他们是否具备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然向上的精神风貌,不但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与成才,也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然而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对奋斗精神有低估和忽视的倾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与时俱进地赋予奋斗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领域和时代课题。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奋斗精神培育研究的对象,在概述了国内关于艰苦奋斗精神与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现状以及国外关于奋斗方面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奋斗与奋斗精神的内涵,阐明了奋斗精神的时代特征,重点明晰了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特点,阐述了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价值,并进一步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路径。除绪论和结语外,文章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渊源概述。首先主要是对奋斗及奋斗精神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论述了奋斗精神的重要特征,即传承性、时代性、实践性、人民性与科学性,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以及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的各项发展规划,分别从培育志存高远的梦想精神、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与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等角度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最后从马克思主义奋斗观、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奋斗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自身的奋斗成长经历四个方面论述了本文写作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特点和时代价值。首先,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特点,即奋斗目标的科学性、教育对象的可塑性、奋斗环境的复杂性、奋斗过程的持续性;其次,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二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要途径;三是追求美好生活与成就出彩人生的内在需要。第三部分:通过搜集、梳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现状的相关实证数据,从奋斗认知、奋斗情感、奋斗意志、奋斗信念、奋斗行为五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奋斗精神存在的问题,并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全面而透彻的分析。第四部分: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出现的问题及归因,结合时代条件,分别从提升奋斗认知、激发奋斗情感、磨砺奋斗意志、坚定奋斗信念、砥砺奋斗行为等五个维度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路径,以努力造就有理想、有本领、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龚愉[8](2020)在《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研究》文中认为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历代华夏儿女在砥砺前行过程中凝聚和传承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也有所不同,但其本质的内涵不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我们依然需要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决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就更需要每个人不断地奋力进取,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云南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云南省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目前,云南作为我国西南边陲的欠发达省份,各方面发展比较迟缓,要发挥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作用,需要全省人民共同发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努力奋斗。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作为云南省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加强对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有利于他们具备艰苦奋斗的品质,更好地为云南省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深入研究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问题,能更好地培养云南省“00后”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的品质。本文在研究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问题时,以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内涵、理论基础和对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要求、意义为基础展开论述,通过对云南省五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培育的整体状况后,得出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培育也取得良好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高校培育主体不够明确、培育吸引力感染力不强、培育效果稳定性不强、培育的实践性不强等问题。之后在深入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探索提出相关的培育对策,即从完善培育内容、创新培育方法、优化培育环境、完善培育机制四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苗慧敏[9](2020)在《太行精神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1)。太行精神是我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文化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英勇的太行军民在根据地创造的灿烂文化,是太行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是太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太行精神在形成过程中有其独特的生成机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思想、组织领导)是太行精神生发的决定因素;太行根据地的革命实践是太行精神形成的现实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太行精神形成的思想来源;太行根据地的自然环境是太行精神形成的独特条件。正是在综上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太行精神才能够从产生到发展经久不衰,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本文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整理、总结,以及对太行革命老区的遗迹、纪念馆和老人的实地调查走访,在原有基础上对太行精神的时代内涵进行了梳理总结。太行精神是在国家生死存亡时刻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为向前发展而不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是在内外交困的革命环境中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在残酷对敌斗争中不怕牺牲、善于斗争的精神。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从理论层面来看,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丰富中国革命文化体系、有助于充实我国育人文化体系。从实践层面来看,太行精神有助于推动我党自我革命,加强中国共产党建设,有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加快老区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有助于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促进山西转型发展。
郭昕茗[10](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勉励广大青年担当时代责任,砥砺奋斗,勇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意义重大,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很有必要。奋斗是长期的、具体的、曲折的,奋斗是对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也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历程。奋斗精神是在奋斗行为过程中体现的一种积极的价值态度和价值反映,贯穿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始终。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奋斗思想中国转化的需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奋斗美德当代传承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奋斗观进一步弘扬的需要,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为了把握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现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其中实证研究以湖南省内六所高校的相关问卷调查为样本。研究表明目前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取得了一些成效,包括新时代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整体认知程度较高、认同感较强,不同类别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掌握水平比较均衡,但仍然存在大学生对高校奋斗精神培育的满意度不高,对奋斗精神时代内涵的掌握不够,对培育目标的理解较为笼统,缺乏对奋斗精神的践行等问题,原因在于高校奋斗精神培育存在短板、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教育观念的偏差和个人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薄弱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现实路径进行探讨,提出要明确培育目标是提升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认知和认同,培养出具有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任务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奋斗志向,提升奋斗能力,践行奋斗精神;要丰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内容,融入接力奋斗、共同奋斗、顽强奋斗和艰苦奋斗;在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平台建设方面,要搭建理论教育平台,优化校园文化平台,拓宽社会实践平台;要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网络风尚,创新“网红”教育活动,打造“网红”辅导员队伍和树立“网红”榜样;要营造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良好家庭氛围、社会氛围和校园氛围,从而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实效。
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内在品质(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2)习近平关于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
第一节 奋斗的概念及价值 |
一、奋斗的概念 |
二、奋斗的价值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奋斗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思想 |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奋斗品格 |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的实践逻辑 |
一、保证党和人民事业行稳致远 |
二、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 |
第一节 奋斗精神是国家走向强大的精神财富 |
一、奋斗历史观 |
二、奋斗梦想观 |
第二节 奋斗精神是社会彰显文明的重要标志 |
一、奋斗价值观 |
二、奋斗新人观 |
第三节 奋斗精神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必备品质 |
一、奋斗爱国观 |
二、奋斗幸福观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的时代意义 |
第一节 推进“四个伟大”进程的战略要求 |
一、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发扬奋斗精神 |
二、建设伟大工程要求保持奋斗本色 |
三、推进伟大事业需要永葆奋斗品格 |
四、实现伟大梦想依靠接续奋斗力量 |
第二节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指引 |
一、为创造充足的物质生活提供精神动力 |
二、为提升丰盈的精神境界指引前进方向 |
三、为促进自由而全面发展开辟进步路径 |
第三节 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 |
一、传承奋斗基因是弘扬革命道德的时代要求 |
二、倡导奋斗品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
三、凝聚奋斗共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需要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建构弘扬奋斗精神的内容体系 |
一、加强新时代爱国奋斗主题教育 |
二、重点强化劳动教育的奋斗意识 |
三、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奋斗元素 |
四、开展“四史”学习奋斗精神教育 |
第二节 汇聚崇尚奋斗精神的育人合力 |
一、学校要高度重视课程育人功能 |
二、家庭要注重优良家教家风教育 |
三、社会要发挥先进模范榜样效用 |
第三节 优化全民同心奋斗的文化生态 |
一、善用传播手段引领奋斗风气 |
二、巧用礼仪礼节渲染奋斗氛围 |
三、鼓励精品文艺讲述奋斗故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相关概念 |
1.4.1 优秀精神 |
1.4.2 中国精神 |
1.4.3 区域精神 |
1.4.4 黑龙江优秀精神 |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之处 |
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 |
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思想来源 |
2.1.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支撑 |
2.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引领 |
2.1.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文化根基 |
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实践基础 |
2.2.1 救国图强的革命运动 |
2.2.2 开疆拓土的生产实践 |
2.2.3 艰苦卓绝的支援建设 |
2.2.4 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内涵 |
3.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 |
3.1.1 东北抗联精神 |
3.1.2 北大荒精神 |
3.1.3 大庆精神 |
3.1.4 铁人精神 |
3.1.5 大兴安岭精神 |
3.1.6 闯关东精神 |
3.1.7 其它黑龙江优秀精神 |
3.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 |
3.2.1 忠贞报国、勇于献身的爱国奋斗精神 |
3.2.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
3.2.3 尊重科学、讲究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
3.2.4 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 |
3.2.5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
3.2.6 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4.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 |
4.1.1 鲜明的地域性 |
4.1.2 广泛的包容性 |
4.1.3 艰苦的开拓性 |
4.1.4 奉献的无私性 |
4.1.5 优秀的传承性 |
4.1.6 先进的时代性 |
4.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主要功能 |
4.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凝聚功能 |
4.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功能 |
4.2.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整合功能 |
4.2.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育人功能 |
4.2.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导向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
5.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 |
5.1.1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5.1.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发展 |
5.1.3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繁荣龙江文化的内在动力 |
5.1.4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促进龙江振兴的重要支撑 |
5.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价值 |
5.2.1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
5.2.2 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 |
5.2.3 当代人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路标 |
5.2.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
5.2.5 鼓舞人民建设新龙江的精神动力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
6.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6.1.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 |
6.1.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紧迫性 |
6.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原则 |
6.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6.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6.2.3 全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
6.3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 |
6.3.1 推进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
6.3.2 聚焦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
6.3.3 建立黑龙江优秀精神弘扬培育机制 |
6.3.4 纳入各层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4)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创新之处 |
1.6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演化过程及经验启示 |
2.1 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演化过程 |
2.1.1 新中国成立前——劳模精神内涵的萌芽期 |
2.1.2 新中国成立初期——劳模精神内涵的雏形期 |
2.1.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模精神内涵的发展期 |
2.1.4 改革开放新时期——劳模精神内涵的成形期 |
2.1.5 新时代——劳模精神内涵的完善期 |
2.2 劳模精神发展历程的经验启示 |
2.2.1 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
2.2.2 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 |
2.2.3 人民群众的广泛尊崇 |
2.2.4 工会组织的积极作为 |
2.2.5 劳模群体的自我弘扬 |
第3章 劳模精神的内涵功能及弘扬意义 |
3.1 劳模精神的主要内涵 |
3.1.1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
3.1.2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
3.1.3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
3.2 劳模精神的功能作用 |
3.2.1 劳模精神的激励教育功能 |
3.2.2 劳模精神的示范引领功能 |
3.2.3 劳模精神的文化影响功能 |
3.3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现实意义 |
3.3.1 弘扬劳模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
3.3.2 弘扬劳模精神是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有力保证 |
3.3.3 弘扬劳模精神是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客观需要 |
第4章 劳模精神的理论诠释 |
4.1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是劳模精神成因的理论基石 |
4.1.1 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 |
4.1.2 劳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
4.1.3 劳动创造价值 |
4.1.4 劳动理应得到社会尊重 |
4.2 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思想是劳模精神产生的理论支撑 |
4.2.1 工人阶级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强大阶级力量 |
4.2.2 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
4.2.3 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和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
4.2.4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 |
4.3 习近平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劳模精神发扬光大的理论指导 |
4.3.1 劳模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
4.3.2 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丰富发展 |
4.3.3 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
第5章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遇到的困境及其原因 |
5.1 弘扬劳模精神的社会认识偏差 |
5.1.1 劳模精神缺乏时代性 |
5.1.2 劳模精神缺乏民本性 |
5.1.3 劳模精神缺乏普遍适用性 |
5.2 影响劳模精神弘扬的主要因素 |
5.2.1 弘扬劳模精神受功利化的负面影响 |
5.2.2 弘扬劳模精神受多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
5.2.3 弘扬劳模精神受西方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
5.3 弘扬劳模精神遇到困境的原因分析 |
5.3.1 普通劳动者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
5.3.2 工人阶级的归属感有所淡化 |
5.3.3 劳模的管理服务还存在薄弱环节 |
5.3.4 劳模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够到位 |
第6章 新时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的对策建议 |
6.1 提高弘扬劳模精神的社会认识 |
6.1.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
6.1.2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
6.1.3 坚持弘扬“四最”劳动精神 |
6.2 创新弘扬劳模精神的方式方法 |
6.2.1 注重发挥传统媒体的主渠道作用 |
6.2.2 注重提高新媒体的宣传效能 |
6.2.3 注重加强劳模纪念场所建设 |
6.2.4 注重创作劳模影视作品 |
6.3 完善弘扬劳模精神的制度保障 |
6.3.1 着力加强党对弘扬劳模精神工作的领导 |
6.3.2 着力深化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
6.3.3 着力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
6.3.4 着力提升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 |
6.3.5 着力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
6.4 营造弘扬劳模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 |
6.4.1 聚焦科学选树劳模 |
6.4.2 聚焦加强劳模培养教育 |
6.4.3 聚焦切实关心爱护劳模 |
6.4.4 聚焦营造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红旗渠精神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红旗渠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 |
第一节 历史基石:精神生成的渊源 |
一、行健自强的“太行山”形象 |
二、勤恳踏实的“老黄牛”品格 |
第二节 历史境遇:精神孕育的土壤 |
一、复杂的地质地貌 |
二、恶劣的气候条件 |
三、悬釜待炊的苦难生活 |
第三节 历史经验:精神萌发的根基 |
一、渴则思变的艰苦抗争 |
二、数百年的水利建设 |
三、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兴起 |
第二章 红旗渠精神生成的理论逻辑 |
第一节 民族精神奠定精神基调 |
一、积淀于伟大创造精神的深厚底蕴 |
二、根植于伟大奋斗精神的坚实土壤 |
三、传承于伟大团结精神的优良传统 |
四、奋进于伟大梦想精神的接续指引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指引 |
一、坚定人民立场,解决为了谁的问题 |
二、确定实践群体,解决依靠谁的问题 |
三、认定科学方法,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引领激发行动自觉 |
一、优良传统奠定坚实基础 |
二、思想动员凝聚奋斗力量 |
三、争先创优激发干事热情 |
第三章 红旗渠精神生成的实践逻辑 |
第一节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实践主体 |
一、审时度势、不等不靠的干劲 |
二、克勤克俭、勇于创造的巧劲 |
三、不弃不怨、攻坚克难的拼劲 |
第二节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实践模式 |
一、全员上阵、同心向前的合作 |
二、不求回报,不计得失的奉献 |
三、顾全大局、倾囊相助的无私 |
第三节 重视科技、重视人才的实践导向 |
一、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气魄 |
二、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意识 |
第四节 思虑长远、严谨认真的实践要求 |
一、恪尽职守、思虑长远的态度 |
二、稳扎稳打,严谨周密的作风 |
第五节 实事求是、躬身垂范的实践保证 |
一、实事求是、科学决策的信念 |
二、躬身垂范、清正廉洁的示范 |
三、凝心聚气、冲锋在前的担当 |
第四章 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理想信念坚如磐,不忘初心再出发 |
一、“渠心”诠释初心,树牢信念不动摇 |
二、“渠史”凝聚共识,坚定自信跟党走 |
三、“真理”提供动力,接续前进担使命 |
第二节 铸牢集体主义,迸发集体伟力 |
一、彰显制度优势,强信心聚民心 |
二、重视集体利益,促团结助发展 |
第三节 弘扬奋斗精神,凸显奋斗价值 |
一、阐扬长期奋斗,树立奋斗幸福观 |
二、发扬艰苦奋斗,练就过硬本领 |
三、激扬共同奋斗,强化协作意识 |
第四节 发扬工匠精神,锻造敬业品质 |
一、匠德激发能量,倡导敬业乐业 |
二、匠魂雕琢细节,追求精益求精 |
三、匠心引领未来,培养创新意识 |
第五节 践行劳模精神,涵养劳动情怀 |
一、树立主人翁意识,强化责任担当 |
二、传扬劳动最光荣,培育正确劳动观 |
三、推崇无私忘我,激励矢志奉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访谈记录(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
1.4.1 研究的可行性 |
1.4.2 研究的创新性 |
第2章 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本质特征 |
2.1 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 |
2.1.1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
2.1.2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
2.1.3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
2.2 劳模精神的本质特征 |
2.2.1 中华民族劳动美德的继承与发展 |
2.2.2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与发展 |
2.2.3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
第3章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必要性 |
3.1 青少年的劳动认同存在偏颇 |
3.1.1 青少年缺乏热爱劳动的深厚情怀 |
3.1.2 青少年对劳动光荣的信念不够坚定 |
3.1.3 青少年缺少劳动实干的担当精神 |
3.2 新时代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精神资源 |
3.2.1 新时代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
3.2.2 新时代振奋伟大奋斗精神的生动典范 |
3.2.3 新时代激发伟大创造精神的重要资源 |
3.3 实现中国梦有赖全社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 |
3.3.1 劳模精神是充实和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
3.3.2 劳模精神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生动素材 |
第4章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困境与出路 |
4.1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困境 |
4.1.1 劳模精神宣传有待完善 |
4.1.2 劳动教育实践在学校、家庭中缺失 |
4.1.3 劳模管理保障制度机制不够健全 |
4.2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出路 |
4.2.1 善用媒体,使弘扬劳模精神常态化 |
4.2.2 深化教育改革,将劳模精神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4.2.3 建立和健全劳模管理保障制度机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问题的提出 |
2.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重难点与拟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3.拟创新之处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渊源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奋斗 |
2.奋斗精神 |
3.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奋斗观 |
2.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观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奋斗思想 |
4.习近平总书记自身的奋斗成长经历 |
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特点和时代价值 |
(一)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特点 |
1.奋斗目标的科学性 |
2.教育对象的可塑性 |
3.奋斗环境的复杂性 |
4.奋斗过程的持续性 |
(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时代价值 |
1.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
2.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要途径 |
3.追求美好生活与成就出彩人生的内在需要 |
三、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现实挑战 |
1.奋斗认知存在误区 |
2.奋斗情感淡漠,担当意识薄弱 |
3.奋斗意志不坚,抗挫能力较弱 |
4.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务实功利 |
5.奋斗行为脱节,缺乏实干精神 |
(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1.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理解存在偏差 |
2.社会环境中消极思想观念的影响 |
3.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 |
4.高校奋斗精神培育效果不明显 |
四、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路径 |
(一)提升奋斗认知 |
1.强化理论武装,夯实奋斗基础 |
2.加强自我修养,内化奋斗品质 |
(二)激发奋斗情感 |
1.重视文化涵养,增进奋斗情感 |
2.树立奋斗模范,增强奋斗自信 |
(三)磨砺奋斗意志 |
1.珍惜时代机遇,担当时代责任 |
2.积极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创造 |
(四)坚定奋斗信念 |
1.深化理想信念,引领奋斗方向 |
2.厚植爱国情怀,锤炼品德修为 |
(五)砥砺奋斗行为 |
1.重视劳动教育,体悟幸福真谛 |
2.加强实践锻炼,增强奋斗本领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相关概述 |
2.1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理论阐释 |
2.1.1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涵义 |
2.1.2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 |
2.2 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要求 |
2.2.1 形成艰苦奋斗的正确认知 |
2.2.2 产生艰苦奋斗的积极情感 |
2.2.3 具备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
2.2.4 养成艰苦奋斗的行为习惯 |
2.3 云南省“00 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意义 |
2.3.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
2.3.2 继承和弘扬中国精神的内在诉求 |
2.3.3 推进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
2.3.4 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必要准备 |
第三章 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及意义 |
3.1.2 调查内容设计 |
3.1.3 调查基本情况 |
3.2 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成效 |
3.2.1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获得部分学生较高的认同度 |
3.2.2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引起部分高校的重视 |
3.2.3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目标更加明确具体 |
3.2.4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渠道更加多样化 |
3.3 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
3.3.1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吸引力感染力不强 |
3.3.2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效果稳定性不强 |
3.3.3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主体不够明确 |
3.3.4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实践性不强 |
3.4 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内容比较陈旧 |
3.4.2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方法缺乏创新 |
3.4.3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机制不够健全 |
3.4.4 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环境缺乏效力 |
第四章 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对策 |
4.1 丰富云南省高校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内容 |
4.1.1 拓广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内容 |
4.1.2 融入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内容 |
4.1.3 吸收云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 |
4.2 创新云南省高校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方法 |
4.2.1 使用实践教育法进行艰苦奋斗精神培育 |
4.2.2 运用榜样示范法进行艰苦奋斗精神培育 |
4.2.3 应用自我教育法进行艰苦奋斗精神培育 |
4.3 完善云南省高校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机制 |
4.3.1 搭建高校党政相关部门的协同机制 |
4.3.2 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教育机制 |
4.4 优化云南省高校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整体环境 |
4.4.1 构建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社会环境 |
4.4.2 改善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家庭环境 |
4.4.3 营造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校园环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B 调查问卷 |
附录 C 访谈提纲 |
(9)太行精神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太行精神的生成机理 |
2.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太行精神生发的决定因素 |
2.1.1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是太行精神形成的基本前提 |
2.1.2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领导是太行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 |
2.1.3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凝聚太行精神形成的主体力量 |
2.2 太行精神生发的其他必要因素 |
2.2.1 太行根据地的革命实践是现实依据 |
2.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思想来源 |
2.2.3 太行根据地的自然环境是独特条件 |
第三章 太行精神的科学内涵 |
3.1 爱国主义是太行精神的基本特征 |
3.1.1 爱国主义精神在太行根据地的产生 |
3.1.1.1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
3.1.1.2 太行地区丰富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是其产生的重要来源 |
3.1.1.3 太行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其产生的重要推动力 |
3.1.2 爱国主义精神在太行根据地的主要表现 |
3.1.2.1 革命党人的爱国运动——积极开展反帝斗争 |
3.1.2.2 开明人士的爱国行为——多渠道支援战争 |
3.1.2.3 人民大众的爱国情感——拥军优属 |
3.1.3 爱国主义精神在山西的创造性运用 |
3.2 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是太行精神与时俱进的法宝 |
3.2.1 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精神在太行根据地的产生 |
3.2.1.1 独特的战略位置为开拓创新提供领导力量 |
3.2.1.2 顽固的封建势力激发太行人民的奋发有为精神 |
3.2.2 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精神在太行根据地的主要表现 |
3.2.2.1 太行根据地是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探索者 |
3.2.2.2 太行根据地是土地改革运动的先行者 |
3.2.3 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精神在山西的创造性运用 |
3.3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贯穿太行精神始终的本色要求 |
3.3.1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产生于内外交困的太行根据地 |
3.3.1.1 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摧残太行根据地生存环境 |
3.3.1.2 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共摩擦加剧太行根据地外部困难 |
3.3.1.3 自然灾害严重破坏太行根据地内部生产 |
3.3.2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在太行根据地的主要表现 |
3.3.2.1 中国共产党人以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领导根据地发展 |
3.3.2.2 太行人民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改善根据地环境 |
3.3.3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在山西的创造性运用 |
3.4 不怕牺牲、善于斗争是太行精神的鲜明特点 |
3.4.1 不怕牺牲、善于斗争精神在太行根据地的产生 |
3.4.1.1 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指导战争奠定现实基础 |
3.4.1.2 开展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奠定思想基础 |
3.4.1.3 探寻太行地区光荣的斗争传统奠定历史基础 |
3.4.2 不怕牺牲、善于斗争在太行根据地的主要表现 |
3.4.2.1 广泛采取群众游击战的灵活作战形式 |
3.4.2.2 践行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战斗意志 |
3.4.3 不怕牺牲、善于斗争精神在山西的创造性运用 |
第四章 太行精神的当代价值 |
4.1 太行精神的理论价值 |
4.1.1 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
4.1.2 有助于丰富中国革命文化体系 |
4.1.3 有助于充实高校文化育人体系 |
4.2 太行精神的实践价值 |
4.2.1 有助于推动我党自我革命,加强中国共产党建设 |
4.2.2 有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
4.2.3 有助于加快老区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
4.2.4 有助于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促进山西转型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概念界定、理论依据和必要性 |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及其培育的概念界定 |
一、奋斗的基本概念 |
二、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 |
三、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内涵实质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的思想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弘扬奋斗精神的论述 |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
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奋斗思想中国转化的需要 |
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奋斗美德当代传承的需要 |
三、是中国共产党奋斗观进一步弘扬的需要 |
四、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效度 |
一、调查问卷设计情况 |
二、样本效度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已有成效 |
一、新时代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整体认知程度较高 |
二、新时代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认同感较强 |
三、不同类别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掌握水平比较均衡 |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一、新时代大学生对高校奋斗精神培育的满意度不高 |
二、新时代大学生对奋斗精神时代内涵的掌握不够 |
三、新时代大学生对奋斗精神培育目标的理解较为笼统 |
四、新时代大学生缺乏对奋斗精神的践行 |
第四节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高校奋斗精神培育存在短板 |
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
三、家庭教育观念的偏差 |
四、个人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薄弱 |
第三章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路径 |
第一节 明确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目标和任务 |
一、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奋斗志向 |
二、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提升奋斗能力 |
三、促进新时代大学生践行奋斗精神 |
第二节 丰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内容 |
一、融入接力奋斗 |
二、融入共同奋斗 |
三、融入顽强奋斗 |
四、融入艰苦奋斗 |
第三节 搭建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平台 |
一、搭建理论教育平台 |
二、优化校园文化平台 |
三、拓宽社会实践平台 |
第四节 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网络风尚 |
一、创新奋斗精神培育的“网红”教育活动 |
二、打造奋斗精神培育的“网红”辅导员队伍 |
三、树立奋斗精神培育的“网红”榜样 |
第五节 营造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良好氛围 |
一、营造奋斗精神培育的家庭氛围 |
二、营造奋斗精神培育的社会氛围 |
三、营造奋斗精神培育的校园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内在品质[J]. 迟成勇. 东方论坛, 2021(04)
- [2]习近平关于奋斗精神重要论述研究[D]. 邱再辉.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D]. 王福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D]. 陈伶浪. 吉林大学, 2020(03)
- [5]红旗渠精神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D]. 张寒.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D]. 唐瑶.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D]. 伍春容.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云南省高校“00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研究[D]. 龚愉.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太行精神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苗慧敏. 山西大学, 2020(01)
- [10]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D]. 郭昕茗.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