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重思维”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论“双重思维”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一、谈“双思”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刘怡彤[1](2021)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性着作,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划时代意义。在这部经典着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完成了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为逻辑起点的“科学的世界观”的理论建构,实现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世界观革命”。《德意志意识形态》阐发的历史唯物主义,以世界历史的眼光、时代精神的高度、人民价值的体认、实践力量的自觉和共产主义的追求,真正超越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以及“唯心主义”的全部哲学。从而也为无产阶级运动和人类解放事业注入了“思想的闪电”,提供了“精神武器”。通过研究和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语境可以发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现有两卷六个章节中,蕴含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深邃的学理命题、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价值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回答和追问的前提性基础命题。开展《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就是要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梳理、总结和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思想论述,从而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奠定在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这也是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并没有明确提出过“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为了把《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经典论断和重要论述与思想政治教育勾连起来,使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思想政治教育意蕴的深入挖掘能够廓清前提和澄明本质。这就需要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范畴在“前提批判”的意义上加以概念辨析,从而为深入展开后续的文本研究提供具有较为明确的总体规定和内容界域。通过考察和辨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意识形态”,以及提炼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三个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范畴的本质内涵,能够总结得出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高度的内在同质性,从而可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在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意识形态性以后,能够进一步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文本中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以这一历史规律为基本依据,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的历史纵向联系上,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的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文本中分析了“统治阶级的思想”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相互关系。以两者的相互关系为核心视域,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的社会横向联系上,理解到“统治阶级的思想”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高度一致、“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对“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的观念呈现、“思想的生产者”对“思想的生产和分配”的时代调节的社会阶级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文本中阐释了“精神与物质”的内在矛盾,基于对两者内在矛盾的根本判断,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的自我内在联系上,总结出“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需求互通性、“物质力量只能靠物质力量来消灭”的现实必然性、“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相互转化性的内在矛盾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昭示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原则。根据《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社会精神现象发展进程的经典论断,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从中总结和归纳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原则。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需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一切问题的起点,回归“现实的个人”的生活世界,坚持“教育者本人也要受教育”,努力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其次需要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基础。这一方法论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并且“靠改变了的环境而不是靠理论上的演绎来实现”,努力做到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最后需要用“实际手段”来施行。这一方法论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揭露”“批判”“唤醒”三个手段,坚持做到不破不立、立破并举。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探讨了市民社会理论、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实践哲学、异化劳动、德国社会主义思潮批判、现代国家学说、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精神现象运动规律和资本主义矛盾冲突等多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基于这些重要内容,可以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三个维度归纳和整理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在“思想教育”维度中,包括“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把他们从幻想、观念、教条和想像的存在物中解放出来”“发展思维的能力”三个方面内容。在“道德教育”维度中,包括反对形而上学的道德说教,尊重自我实现的必要形式以及塑造“真正的共同体”观念三个方面内容。在“政治教育”维度中,包括产生革命意识,信仰共产主义,联合无产阶级三个方面内容。通过考证和辨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意识形态”以及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等核心概念范畴的本质内涵,梳理和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方法论原则和主要内容,可以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开展意识形态教化。基于此,可以运用系统性观念和整体性思维,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生活与渗透心理世界的双重研究视野,提炼和概括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的时代启示。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了人们是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中建构着自身信仰、意义和情感等多重维度的精神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想创造出“真正的精神财富”,则需要对“现实的个人”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生活作出真实反映与真切关怀。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明了人的思维、精神、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根本性质和地位作用,揭示了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变化是导致人的心理因素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原因,从而也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心理学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引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切实发挥出凝魂聚气、固本培元的功能作用,则不仅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入世”,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能够产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社会影响;而且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入心”,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能够获得人们内心的真正认同和自觉接受,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

屈子蕊[2](2021)在《老子道德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文中提出

吕增艳[3](2021)在《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成仿吾是我国着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在其五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践行共产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他是我国第一位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三者兼备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大学校长,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首次提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继承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精神财富,是党的理论工作者现阶段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是党史学习的重要内容,成仿吾的人生发展历程堪称一部生动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革命根据地高校的公共课程,把“战火中的大学”建设成为“从知识青年到革命战士的大熔炉”,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新中国成立后,成仿吾坚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主张结合实际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的概念,首创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大基础理论教研室,参与并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课程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有效推动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规化发展。成仿吾被誉为“长征途上唯一的大学教授”“无产阶级革命教育的奠基者”“党校教育的开拓者”“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人民教育的旗手”“妈妈校长”等。这些称号,是对他在教育领域突出贡献的肯定。此外,成仿吾五译《共产党宣言》、精准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毛泽东教育思想进行科学阐释、撰写《长征回忆录》等等,使他获得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大家”的赞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历程,总结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经验,既是对党的百年教育成果的历史传承,也是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守正创新和实践突破的重要借鉴。本文包括引论、结语和四章正文。第一章,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从时代背景、地域文化和家风传承三方面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从实践阅历、人格特质两方面论证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产生的主观条件。关于发展历程,以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成立作为时间脉络,结合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历,归纳出其思想发展的萌芽萌动期、初步形成期、成熟发展期和系统深化期四个阶段,形塑起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二章,阐释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一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重要和必要的战线”“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的地位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动员人民起来斗争”的重要功能进行理论阐发。二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五个方面。三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涵盖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形势与任务教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四个方面。四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五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在坚持学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基础上,探索报刊传播媒介和党的建设管理平台。第三章,对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的研究。包括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主要特色和历史贡献三部分。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反对经验主义,强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三方面。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立场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以“人民本位”的理念践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以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五个方面。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完整的课程体系建设,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第四章,透析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对当下的启示:“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思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启示,师德师风建设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王光荣[4](2020)在《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文中提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系指一个国家通过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家形象的亲和力等传递与表达出来的影响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都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认同与族群认同的重要因素,日益成为影响国家创新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日益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因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关乎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乎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面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应对文化强国战略的时代机遇和软实力发展的现实挑战,如何在全球交往中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文化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仍然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需要我们正确处理文化生产、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文化安全的关系,汲取他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经验,进而开拓国家软实力发展的实践路径;把握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探索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路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双向建构。论文正文部分由五章构成,依循理论前提、历史溯源、现实检视、方向瞻望与实现路径的基本逻辑思路展开。第一章廓清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理论,旨在为全文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前提。着眼于元理论建构,阐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想内涵、构成要素及基本特征,确立彰显本土特质与时代特征的新时代国家文化软实力分析框架;拓展研究视野,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传统中,探寻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丰富思想资源;阐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强大综合国力、强化国家向心力、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回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历程与经验,以期为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历史启发。回顾总结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全面把握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思想道德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日益繁荣、文化事业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完成、中华文化国际影响不断增强;凝练概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宝贵经验,具体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持文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坚持面向世界的文化走出去战略。第三章分析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意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实针对性。立足国际竞争新态势,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分析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面临的重要机遇,如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保障、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作用、科技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保证。与此同时,对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需要,理性审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实境遇,客观面对目前仍然存在的与国家经济影响力不相称、与文明古国的地位不匹配、与国家的奋斗目标不适应等瓶颈问题。第四章坚持立足中国、借鉴国外、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探寻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路与策略。立足国情,明确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处理好的四对关系,即文化生产要把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文化传承要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传播要把握好官方与民间的关系、文化安全要把握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面向世界,批判借鉴其他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益经验,在文化交流与对话中推动实现他者经验的本土转化;面向未来,不断拓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实践路径,包括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提升新闻媒体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文化体制机制的活力。第五章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角,阐明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实现路径;着眼于目标一致性、内容同构性、功能同向性等逻辑关联,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基础;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从确保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推进队伍建设发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作了阐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创新学科理念、拓展研究视域、开掘文化资源,在自身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中,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王喆[5](2020)在《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是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焦点内容和重要命题,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新媒体是网络技术革命的最新成果,迅速改变了社会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极大地缩短了空间距离,推动了世界领域的跨文化交流,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场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安全危机。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进行日常学习、工作、娱乐、购物及出行等多种活动的重要工具和媒介,而世界领域的意识形态博弈正借助网络新媒体而衍生出新的变体。部分西方国家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借用网络新媒体向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试图弱化和瓦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当前,我国已经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网络强国,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对建设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为关键。在新媒体方兴未艾的环境下,研究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界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深化思想安全理论研究,拓展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领域,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理论和逻辑相统一法、系统科学研究法,对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的框架结构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重点分析论文的研究基础及研究效用,通过剖析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成果,形成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整体认识,并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理清研究的思路,阐述研究方法,从而搭建本研究的基本架构,总结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概述。其一,分析新媒体基本概念,分析和归纳新媒体的内涵及发展历程,总结新媒体的特点,对新媒体的类型进行划分,并从新媒体发展的主要规律和社会影响的角度,分析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异同。其二,着重阐述意识形态的概念、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并分析主流意识形态的特点和功能。其三,重点分析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之间的逻辑关系。新媒体领域是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新载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建立新媒体秩序的应有之义。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内在统一关系。其四,分析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发展趋势,包括思想抗衡的信息化、思想话语的碎片化、思想渗透的隐蔽化。第三部分,分析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理论资源。研究新媒体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重点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安全理论、西方媒体信息传播理论为核心的相关理论,为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支撑。第四部分,阐述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价值意蕴。在新媒体时代中,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其一是维护国家安全追寻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国家价值。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可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筑牢根基,并在世界视野下增强“四个自信”的新媒体话语权,营造安全环境,进一步推动优秀民族文化的时代回归。其二是应对复杂社会思潮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价值。从社会价值角度而言,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可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中的传播与践行,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心理认同,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凝聚中国精神力量的必然选择。其三是提升公民媒介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公民价值。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能够有效提升公民新媒体意识形态安全危机的意识,提高公民对新媒体复杂信息的识别、判断及选择能力,并增加主流舆论力量,引导公民追求个人与集体价值的统一。第五部分,分析新媒体不断发展给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机遇、挑战及挑战的成因。一方面,新媒体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机遇,新型生活方式营造活力开放的社会氛围,有效地提升了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力,同时新媒体技术发展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助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另一方面,从挑战角度来看,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体现为新媒体时代大众思想引导难度加大,政府部门无法较好的把控信息传播发展方向,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运行模式面临转型之困,新媒体复杂舆论场分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力量。此外,从挑战的成因来看,在新媒体时代中,多元文化的交织埋下潜在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危机,媒介的不断融合,使新媒体自身正在遭遇复杂价值的冲击,意识形态安全的固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信息碎片增大主流意识形态思想认同的困难性。第六部分,提出维护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与对策。在新媒体时代中,应从国家、社会及个人层面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重点突出国家层面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强大力量,从社会层面优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整体网络、文化环境,从个人层面突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这一侧重点,使公民素养教育、不同职业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及家庭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得到有机统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论创新,将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建设网络强国的背景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研究的时代性和时效性,并提出了运用新媒体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实践的主要方法,对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逻辑关系进行了界定。

邱海燕[6](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大学生的消费生活受市场经济、消费主义思潮、大众传媒乃至网络的影响,目前高校的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明显落后于消费技术的发展步伐,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研究,探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教育路径刻不容缓。论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消费观教育面临着消费主义话语、多元价值观和市场经济的挑战,阐述了消费主义话语以一套完整的、全新的欲望生产机制改造着大学生的消费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冲击着大学生的消费观,市场经济下商品意识的泛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观。论文论证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正视挑战,从培养时代新人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工作。基于此,论文对消费和消费观进行了一个溯源性的梳理和总结,总结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消费观、西方消费观、马克思主义消费观的主要内容及价值取向,论证马克思主义“为人的”消费观指向人的实现和人的发展,强调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厘清消费、消费观等基本概念,对消费观的透彻分析本身就包含着对消费的分析,阐明消费的实质是促进人的发展。论文阐述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目标和原则,分析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着内在同一性,指出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可行性。论文实证分析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消费行为方面生存消费比重最大,人际消费网络化和消费支付无现金化;大学生的消费观表现出传统勤俭节约观仍为主流、理性消费观为主导、非理性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特点;当前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存在消费观教育内容空泛、消费观教育活动开发不够、校内健康消费环境管理不严、消费观教育职责不明、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淡薄等问题,指出高校在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方面要主动作为,将工作做细、做实、做深。论文着重探讨了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对策,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一个可行的途径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和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来开展消费观教育工作。此外,抓实管理载体、活动载体和网络载体,选好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时机,加强舆论引导,发挥合力效应,构建家校社会协同消费观教育氛围。

李丹丹[7](2019)在《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教师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这就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注重对师生之间关系的处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对关系范畴,它在整个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展开的首要条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知识经济时代构建非线性的、平等对话、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研究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对象关系借助主体间性理论加以重新的认识,有利于更深层次地从师生教育关系中挖掘问题、矛盾,并提出师生关系构建的必要性、构建的原则和构建的路径。因而,本文的理论支点和贯穿主线就是主体间性理论。将主体间性理论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探讨范围,一方面,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更为完整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完善这一学科整体的科学化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展现出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与时俱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互动性和沟通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本文坚持以理论为指导,采取科学分析和时代境遇需要相结合的思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弊端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尝试构建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主体间性理论的借鉴,在一定程度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扩展到了哲学领域。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视域的转变;第三部分主要是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理论依据;第四部分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范式构建;第五部分为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路径探析。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在于尊重学生的主动主体地位,重新审视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充分彰显了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建构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隋芳莉[8](2019)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和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基础之上,重点探索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为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是国家高等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和科研机构,按照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研究的核心问题,由指标系统、权重和评价标准构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构成两个一级指标,“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文化建设”“学生实效”“校风校貌”“社会效应”构成八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设二十八个三级指标。文研究使用AHP方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以XXX省某高校为研究对象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是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实践的程度和状况进行测评的体系。本研究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并对其进行科学性论证。在XXX省部分高校开展大规模测评,对测评数据使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和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论视角提出增强高校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对策。立足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未来发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应建立长效机制。评价长效机制由组织领导机制、实施运行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动力保障机制和反馈应用机制构成。通过建立科学评价观、深化评价基础和理论应用研究、积极运用现代评价技术、营造评价文化等路径构建评价长效机制,开创高校价值观教育评价的新局面。

潘博博[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研究》文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关系着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质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需要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摆在首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意义在于以增强大学生“获得”的主观感受为导向,更好地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体而言,即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增加有效教学供给满足大学生对知识增长、思想进步、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需求与期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增强获得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主旨追求,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性要求、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根本性需求,它回应了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的集体性诉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经数次改革,实现了创新性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显着增强。回顾改革发展历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有四: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二是促进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服力;三是立足大学生成长发展实际,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感染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总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紧跟时代发展、谱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崭新篇章有着重要意义。

孟婷[10](2017)在《“自由个性”思想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关怀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带着“思想政治教育该往何处去”的疑问,试图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价值旨归和终极关怀目标。从马克思理论体系中找寻到“自由个性”的答案,并在解释“自由个性”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理论可能、历史应然、现实要求、当代路径四个方面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终极关怀”即“自由个性”的论证。第一章是对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的诠释。该章遵循从思想积淀、酝酿到规范界定的逻辑理路展开对“自由个性”追根溯源式的解读。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自由和个性的理解入手,剖析了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思想的扬弃,在凸显马克思对一切旧哲学超越的基础上,梳理了马克思的“自由个性”思想从萌芽迸发、视野转向、立场确立到深入推进的酝酿过程。最后直面《1857-185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自由个性”的五处直述,对“自由个性”的概念内涵给予明确厘定。第二章是从学理层面论证思想政治教育以“自由个性”为终极关怀的可能性。该章首先明晰了“思想政治教育终极关怀为何”这个前提性问题,继而从思想政治教育与“自由个性”的相互作用来解析二者如何“彼此趋近”,接着又从思想政治教育与“自由个性”在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双重一致性进一步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关怀即“自由个性”的论证。这一章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自由个性”从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和单个个体的发展境遇中抽象出来,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和“自由个性”思想“本身”,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使人之为人”的教育形式出发,从“自由个性”作为对人的理想发展状态的表征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与“自由个性”的内在关系给予“本质”层面的剖析,以此来寻找二者契合的“何以可能”。第三章是从历史层面论证思想政治教育以“自由个性”为终极关怀的应然性。该章首先论证了需要、关系、能力是个性发展的三个应然目标,进而以“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自由个性”的历史纵向维度为依托,分别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阶段如何培育人之“需要”、“关系”和“能力”,以此论证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敦促人之需要、关系和能力的历史演进而与人的个性发展相伴相随,趋向“自由个性”的历史应然趋势。第四章是从现实层面论证思想政治教育以“自由个性”为终极关怀的必要性。该章首先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人之个性发展所做的现实努力,以此肯定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并将持续走在“自由个性”的路上;同时,窥探到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尚处于“物的依赖”向“自由个性”的“过渡阶段”,出现了对“自由个性”发展的“三重”不适应,并由此引发了对“自由个性”终极关怀的暂时遗忘,于是得出结论:重塑“自由个性”的权威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克服“不适应”乃时代重任和现实亟需。第五章是从当代层面论证思想政治教育以“自由个性”为终极关怀的可行性。该章致力于探寻敦促自由个性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代路径。在探寻可行路径之前,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自由个性形成因素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这一前提问题予以说明,否认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定论”和“万能论”,并试图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域限的基础上,探寻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之个性发展历程中的最优化利用和最大化实效。遵循“自由个性”的演进逻辑,寻找到了终极关怀在当下“过渡阶段”的表征,即敦促人多维度拓展的“当下关怀”。进而提出,在“当下关怀”指导下构建“中国认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自由个性”发展之当代路径。

二、谈“双思”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双思”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概述
        1.1.1 选题意涵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域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可能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同质性分析
    2.1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的本质内涵
        2.1.1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概念的本质意涵
        2.1.2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本质意涵
        2.1.3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本质意涵
    2.2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内在统一性
        2.2.1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结构中的内在统一性
        2.2.2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功能中的内在统一性
        2.2.3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目的中的内在统一性
    2.3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意识形态性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性
        2.3.2 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
        2.3.3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第三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揭示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
    3.1 历史发展规律
        3.1.1 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3.1.2 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1.3 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3.2 社会阶级规律
        3.2.1 “统治阶级的思想”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高度一致
        3.2.2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对“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的观念呈现
        3.2.3 “思想的生产者”对“思想的生产和分配”的时代调节
    3.3 内在矛盾规律
        3.3.1 “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需求互通性
        3.3.2“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的现实必然性
        3.3.3 “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相互转化性
第四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原则
    4.1 从“现实的个人”出发
        4.1.1 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一切问题的起点
        4.1.2 回归“现实的个人”的生活世界
        4.1.3 坚持“教育者本人也要受教育”
    4.2 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基础
        4.2.1 “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
        4.2.2 “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
        4.2.3 “靠改变了的环境而不是靠理论上的演绎来实现”
    4.3 用“实际手段”来施行
        4.3.1 “揭露”手段
        4.3.2 “批判”手段
        4.3.3 “唤醒”手段
第五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
    5.1 思想教育内容
        5.1.1 “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
        5.1.2 “把他们从幻想、观念、教条和想像的存在物中解放出来”
        5.1.3 “发展思维的能力”
    5.2 道德教育内容
        5.2.1 反对形而上学的道德说教
        5.2.2 尊重自我实现的必要形式
        5.2.3 塑造“真正的共同体”观念
    5.3 政治教育内容
        5.3.1 产生革命意识
        5.3.2 信仰共产主义
        5.3.3 联合无产阶级
第六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的时代启示
    6.1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的整体构想
        6.1.1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内涵及要素
        6.1.2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运行结构
        6.1.3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运行逻辑
    6.2 思想政治教育的“入世”问题
        6.2.1 思想政治教育“入世”的关键点位
        6.2.2 思想政治教育“入世”的核心问题
        6.2.3 思想政治教育“入世”的视角转换
    6.3 思想政治教育的“入心”问题
        6.3.1 思想政治教育“入心”的实践基础
        6.3.2 思想政治教育“入心”的内在机理
        6.3.3 思想政治教育“入心”的路径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一)理论背景
        (二)实践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现状梳理
        (二)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解读
        (三)对研究现状的总结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二)研究方法与意义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领域新
        (二)研究思路新
第一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客观条件
        (二)主观条件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萌动期: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地位(1918-1928)
        (二)初步形成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1928-1937)
        (三)成熟发展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1937-1949)
        (四)系统深化期: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1949-1984)
第二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
    一、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
        (一)“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
        (二)“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
        (三)“用政治思想教育来提高人民的觉悟、动员人民起来斗争”
    二、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
        (一)“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二)“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
        (四)“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
        (五)“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三、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
        (二)形势与任务的教育
        (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四)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
    四、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
        (一)“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
        (二)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三)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
        (四)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五、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
        (一)以报纸杂志为传播媒介
        (二)以党的建设为重要依托
        (三)以高等学校为主要阵地
第三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
        (二)反对经验主义,坚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三)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
        (一)以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
        (二)以“人民本位”理念开展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
        (三)以“党的中心任务”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
        (五)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
    三、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二)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
        (三)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
        (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
第四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
    二、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
    三、教育大众化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
    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启示
    五、师德师风建设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4)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需要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三)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理论概述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和特征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涵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特征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理论资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三)近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资源
        (五)西方文化中的文化软实力理论资源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强化国家向心力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
第二章 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一、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历史进程
        (一)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建设时期
        (二)文化软实力的改革振兴时期
        (三)文化软实力的繁荣发展时期
    二、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大成就
        (一)思想道德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二)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日益繁荣
        (三)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日益发展
        (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入
        (五)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三、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三)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
        (四)坚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
        (五)坚持面向世界的文化走出去战略
第三章 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机遇与挑战
    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
        (一)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
        (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机遇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二)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作用
        (三)科技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
        (四)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保证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严峻挑战
        (一)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经济影响力不相称
        (二)我国文化软实力与文明古国的地位不匹配
        (三)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的奋斗目标不适应
第四章 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路与策略
    一、立足中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把握的重要关系
        (一)文化生产:把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二)文化传承: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三)文化传播:把握好官方与民间的关系
        (四)文化安全:把握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
    二、借鉴世界,汲取他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有益经验
        (一)美国:面向全球,提升文化世界影响
        (二)日本:固本开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三)印度:发扬特色,坚持传统与创新并重
        (四)发达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路径给中国的启示
    三、面向未来,不断拓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实践路径
        (一)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
        (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三)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四)提升新闻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五)提升文化体制机制的活力
第五章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统一
        (一)目标上的一致性
        (二)内容上的同构性
        (三)功能上的同向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一)确保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和健康发展
        (二)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队伍建设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建设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价值和意义
        (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依据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及不足
        1.4.1 论文的框架结构
        1.4.2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第2章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概述
    2.1 新媒体概述
        2.1.1 新媒体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2.1.2 新媒体的特点及基本类型
        2.1.3 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异同
    2.2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概述
        2.2.1 意识形态的概念
        2.2.2 主流意识形态的概念
        2.2.3 主流意识形态的特点
        2.2.4 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
        2.2.5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2.3 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关系分析
        2.3.1 新媒体场域是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新载体
        2.3.2 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建立新媒体秩序的应有之义
        2.3.3 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是相互促进的内在统一关系
    2.4 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发展趋势
        2.4.1 意识形态博弈的信息化程度加深
        2.4.2 意识形态话语趋于碎片化
        2.4.3 意识形态渗透的隐蔽化
        2.4.4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较之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2.5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历史经验
        2.5.1 始终坚持党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领导
        2.5.2 立足人民立场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理论创新
        2.5.3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宣传教育需常抓不懈
第3章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
        3.1.1 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
        3.1.2 “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不等同于“错误的观念”
        3.1.3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3.1.4 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理论
        3.2.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指导地位
        3.2.2 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意识形态安全的与时俱进
        3.2.3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键地位
        3.2.4 坚持改进和加强宣传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2.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立场
    3.3 西方媒介信息传播的相关理论
        3.3.1 沉默的螺旋理论
        3.3.2 “5W”模式理论
        3.3.3 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
第4章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价值意蕴
    4.1 维护国家安全追寻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国家价值
        4.1.1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4.1.2 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筑牢根基
        4.1.3 在世界视野下增强四个自信的新媒体话语权
        4.1.4 营造安全环境助推优秀民族文化的时代回归
    4.2 应对复杂社会思潮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价值
        4.2.1 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中的传播与践行
        4.2.2 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心理认同
        4.2.3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凝聚中国精神力量的必然选择
    4.3 提升公民媒介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公民价值
        4.3.1 有效提升公民的新媒体意识形态安全危机意识
        4.3.2 提高公民对新媒体复杂信息的识别判断及选择能力
        4.3.3 强化主流舆论力量引导公民追求个人与集体价值的统一
第5章 新媒体时代发展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双重影响
    5.1 新媒体时代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机遇
        5.1.1 新型生活方式营造开放活力的社会氛围
        5.1.2 提升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力
        5.1.3 新媒体技术发展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5.1.4 助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5.2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
        5.2.1 新媒体时代大众思想引导难度加大
        5.2.2 政府部门无法较好的把控信息传播发展的方向
        5.2.3 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运行模式面临转型之困
        5.2.4 新媒体复杂舆论场分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力量
    5.3 新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挑战的成因
        5.3.1 多元文化的交织埋下潜在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危机
        5.3.2 媒介融合之下新媒体自身存在的价值冲击
        5.3.3 固化思想弱化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效度
        5.3.4 信息碎片增大主流意识形态思想认同的困难性
第6章 新媒体时代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及对策
    6.1 新媒体时代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
        6.1.1 坚持党领导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则
        6.1.2 坚持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相结合原则
        6.1.3 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转化结合原则
        6.1.4 坚持大众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原则
    6.2 新媒体时代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建议
        6.2.1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国家之度
        6.2.2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社会之维
        6.2.3 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个人之力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6)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消费与消费观的实质
    第一节 消费的实质
        一、消费的内涵
        二、消费的实质
    第二节 中西消费观概观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消费观
        二、西方消费观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
        一、“为人的消费”消费观
        二、生产与消费的辩证观
        三、消费与闲暇的辩证观
    第四节 消费观的实质
        一、消费观的内涵
        二、消费观的实质
第三章 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第一节 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内涵
        一、消费观教育
        二、大学生消费观教育
    第二节 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同一性
        一、目标存在内在契合性
        二、内容上具有相辅相成性
        三、方法上具有内在一致性
    第三节 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目标和原则
        一、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目标
        二、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原则
第四章 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节 应对现实挑战的需要
        一、消费主义话语的挑战
        二、多元价值观的挑战
        三、市场经济的挑战
    第二节 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
        一、大学生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强大力量
        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的“拔节孕穗期”
第五章 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现状
    第一节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现实表现
        一、生存消费比重最大
        二、人际消费网络化
        三、消费支付无现金化
    第二节 大学生消费观的特点
        一、传统勤俭节约观仍为主流
        二、理性消费观为主导
        三、非理性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第三节 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观教育内容空泛
        二、消费观教育活动开发不够
        三、校内健康消费环境管理不严
        四、消费观教育职责不明
        五、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淡薄
第六章 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对策
    第一节 丰富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内容
        一、克勤克俭教育
        二、理性消费观教育
        三、适度消费观教育
        四、绿色消费观教育
        五、发展型消费观教育
    第二节 拓展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渠道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二、借助活动载体融入校园文化
        三、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
        四、借力网络载体构建网络消费观教育阵地
    第三节 凝聚消费观教育力量
        一、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二、发挥管理人员的管理育人作用
        三、激发大学生参与消费观教育的积极性
    第四节 选好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时机
        一、新生入学教育阶段抓实预警教育
        二、奖助学金评选前后做好扶贫教育
        三、职业价值观教育阶段抓好生涯教育
    第五节 构建家校社会协同的消费观教育氛围
        一、家庭成员内部要加强思想沟通
        二、提高高校消费观教育话语的引领实效
        三、社会舆论要唱响主旋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7)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当前面临的时代境遇:思想政治教育“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矛盾
        1.1.2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面临的现实困境:交往互动性的缺失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4.2 创新点
        1.4.3 存在的不足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视域的转变
    2.1 主体性哲学的发展及其困境
        2.1.1 主体性含义
        2.1.2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困境
    2.2 现代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
        2.2.1 主体间性含义的解读
        2.2.2 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2.2.3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内涵
    2.3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特征
        2.3.1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是“双主体”的关系
        2.3.2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是“主导主体—主动主体”的关系
        2.3.3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是双向互动、和谐共进、共同成长的关系
第三章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理论依据
    3.1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3.1.1 主体间性哲学理论的凸现
        3.1.2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借鉴
        3.1.3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3.2 强调了活动关系中的人
        3.2.1 人的本质通过关系性的存在展现出来
        3.2.2 关系性中的人存在的不同形态
        3.2.3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建立在人的共生性基础上
    3.3 理解与对话
        3.3.1 理解与对话的内涵
        3.3.2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建立在理解与对话基础上
第四章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范式构建
    4.1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条件
        4.1.1 师生之间树立平等交往的意识
        4.1.2 师生之间树立交互主体意识
        4.1.3 师生之间树立包容理解意识
    4.2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原则
        4.2.1 以人为本原则
        4.2.2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4.2.3 协同共进原则
    4.3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学科价值
        4.3.1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学科基础理论价值
        4.3.2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建构的学科实践发展价值
        4.3.3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建构的学科效益优化价值
第五章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路径
    5.1 着力转变思维范式
        5.1.1 思维范式影响着对师生关系的认识
        5.1.2 转换思维范式: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建构的关键环节
    5.2 “互联网+”时代下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
        5.2.1 教育者要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网”共舞
        5.2.2 利用好网络载体开发新型的平等互动教学模式
        5.2.3 网络载体的应用: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环节
    5.3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
        5.3.1 “主体间互动”的含义
        5.3.2 “双主体间的互动”是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
        5.3.3 从话语霸权到共享互动: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构建的根本环节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理论概述
    2.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相关概念
        2.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1.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1.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
        2.1.5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2.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相关问题
        2.2.1 评价目标
        2.2.2 评价原则
        2.2.3 评价功能
        2.2.4 评价要素
        2.2.5 评价过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依据
    3.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思想资源
        3.1.1 中国古代价值观教育评价思想资源
        3.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价值观教育评价思想资源
        3.1.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价值观教育评价思想资源
    3.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理论基础
        3.2.1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3.2.2 教育评价和教育测量理论
        3.2.3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和评价论
    3.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现实依据
        3.3.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根本任务论为指导
        3.3.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关文件为遵循
        3.3.3 以总结高校价值观教育经验为启迪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1 政治性原则
        4.1.2 人文性原则
        4.1.3 整体性原则
        4.1.4 科学性原则
        4.1.5 可测性原则
    4.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4.2.1 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
        4.2.2 相关的学科理论
        4.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内容
        4.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和工作经验
    4.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
        4.3.1 构建评价指标系统
        4.3.2 制定评价标准
        4.3.3 确定权重
    4.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系统的内容构成及关系
        4.4.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一级指标
        4.4.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二级指标
        4.4.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三级指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以×××省某高校为例
    5.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
        5.1.1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原理
        5.1.2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5.1.3 多层次综合模糊评判
    5.2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实施
        5.2.1 成立评价小组
        5.2.2 按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评价
        5.2.3 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评价结果
    5.3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结果分析
        5.3.1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5.3.2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建议
    5.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的结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的应用研究—以×××省部分高校为例
    6.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的必要性
        6.1.1 实效测评是教育实践的呼唤
        6.1.2 实效测评是理论创新的需要
        6.1.3 实效测评是评价发展的需要
    6.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的构建过程及施测
        6.2.1 明确实效测评的目的和内容
        6.2.2 编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量表》及施测
        6.2.3 编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影响因素量表》及施测
    6.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的科学性论证
        6.3.1 教育实效测评量表的科学性分析
        6.3.2 教育实效影响因素量表的科学性分析
    6.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结果分析
        6.4.1 总体情况分析
        6.4.2 三个维度分析
        6.4.3 学生差异分析
    6.5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影响因素分析
        6.5.1 教育队伍相对弱化
        6.5.2 受教育者差异化
        6.5.3 教育内容表层化
        6.5.4 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化
        6.5.5 教育载体缺失化
        6.5.6 教育环境复杂化
        6.5.7 教育机制碎片化
    6.6 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对策
        6.6.1 以“六个要”打造教育队伍
        6.6.2 以强化受教育者主体性激发内生动力
        6.6.3 以“供给侧改革”思维优化教育介体
        6.6.4 以隐性视角营造教育环境氛围
        6.6.5 以制度保障夯实教育基础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构建
    7.1 建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意义
        7.1.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7.1.2 应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特殊性和复杂性的需要
        7.1.3 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实效的需要
        7.1.4 推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需要
    7.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构成
        7.2.1 组织领导机制
        7.2.2 实施运行机制
        7.2.3 管理监督机制
        7.2.4 动力保障机制
        7.2.5 反馈应用机制
    7.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
        7.3.1 树立科学评价观
        7.3.2 深化评价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7.3.3 积极运用现代化评价技术
        7.3.4 营造评价文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A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附录B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附录C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附录D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调查问卷(初测版)
附录E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初测版)
附录F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调查问卷(最终版)
附录G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观测点及题项设计
附录H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最终版)
附录I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调查问卷得分统计表
附录J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得分统计表

(9)改革开放以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回顾与评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理论阐释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核心概念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内涵解析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影响因素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三、社会认知理论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主要特性
        一、预设性
        二、内隐性
        三、互通性
        四、变动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历程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阶段回溯
        一、恢复探索阶段:1978 年至1985 年
        二、调整提升阶段:1985 年至1998 年
        三、完善丰富阶段:1998 年至2005 年
        四、快速发展阶段:2005 年至2012 年
        五、深化改革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获得感主旨分析
        一、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性要求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根本性需求
        三、回应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的集体性诉求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增强的主要表现
        一、大学生群体思想观念积极健康
        二、大学生群体政治立场正确坚定
        三、大学生群体坚持理论联系实践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
        一、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第二节 促进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服力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二、构建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促进机制
        三、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
    第三节 立足大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尊重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主体性
        三、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整体性
    第四节 坚持改革创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
        一、及时更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和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自由个性”思想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关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总体评价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解读
    一、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的历史借鉴
        (一)旧唯物主义对自由和个性的阐释
        (二)唯心主义对自由和个性的理解
    二、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的酝酿历程
        (一)初步萌芽(1835-1842):自我意识的自由和个性
        (二)视野转变(1842-1844):从“抽象”转向“现实”
        (三)立场确立(1844-1845):实践视阈下的相对自由和真正个性
        (四)思想推进(1845-1848):自由与个性的社会历史之维
    三、马克思对“自由个性”思想的规范界说
        (一)需要、关系、能力等个性要素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每个人”的真正自由发展
        (三)对“人类自由的终极形式”的不断求索
        (四)“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以“自由个性”为终极关怀之理论自洽
    一、何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关怀
        (一)终极关怀的概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终极关怀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自由个性”的相互作用
        (一)“自由个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想蓝图和发展理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超越性的理论诉求指向“自由个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自由个性”思想的本质契合
        (一)出发点的契合:“现实的个人”
        (二)归宿点的统一:“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特性与“自由个性”并行不悖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自由个性”发展之历史逻辑
    一、个性发展的三个目标
        (一)需要是个性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关系提供个性发展的平台和场域
        (三)能力构成个性发展的手段和目的
        (四)三目标内在统一,共臻于“自由个性”
    二、“人的依赖”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对个性发展三目标的作用
        (一)需要、能力的自然性和关系的依附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需要、能力和关系的正反效应
    三、“物的依赖”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对个性发展三目标的作用
        (一)需要、关系、能力的曲折式演进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塑中纠偏
    四、“自由个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对个性发展三目标的作用
        (一)需要的自我实现、关系的共生共荣和能力的全面构建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敦促作用和未来样态展望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追寻“自由个性”之现实透析
    一、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追寻“自由个性”的努力
        (一)理论探求:党的领导人关于人之个性塑造和自由全面发展的阐释
        (二)实践探索:党的思政工作秉持的个性化和以人为本原则
        (三)学术探究:思政学界的人学范式转向及对自由个性的关注
        (四)教学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目标向自由个性的倾斜
    二、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对“自由个性”发展的不适应问题
        (一)过度葆有“人的依赖”阶段某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特质
        (二)对“物”的追逐易催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遗忘
        (三)合理借鉴与“矫枉过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并存
    三、不适应问题的具体归因及其实质
        (一)教化传统的熏染和历史特殊使命的作用
        (二)市场经济与资本逻辑的负面影响
        (三)西方价值观念的“软渗透”和“硬干扰”
        (四)尚处于“过渡阶段”的社会现实的决定作用
    四、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向“自由个性”挺进之必需
        (一)“过渡阶段”个性发展复杂现状的要求
        (二)终极关怀出现失落倾向亟待重塑的要求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趋向“自由个性”之当代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自由个性”发展的作用阈限
        (一)思想政治教育非决定性和唯一性要素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推动力量和核心培育要素
    二、追寻“自由个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下关怀”
        (一)“自由个性”从自由到全面的螺旋上升过程
        (二)当下“过渡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怀目标
    三、以人的多方面拓展为“当下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要求
        (一)探寻个性自由与社会规范的“最大公约数”
        (二)力臻首位与非首位教育内容的全面兼顾
        (三)熔铸“功利性质”与“福利事业”的耦合
        (四)打造“中国认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品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谈“双思”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D]. 刘怡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老子道德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 屈子蕊.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D]. 吕增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D]. 王光荣.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新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王喆. 吉林大学, 2020(01)
  • [6]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D]. 邱海燕. 湖北大学, 2020(01)
  • [7]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研究[D]. 李丹丹.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8]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D]. 隋芳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9]改革开放以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研究[D]. 潘博博.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10]“自由个性”思想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关怀问题研究[D]. 孟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论“双重思维”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