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Instructions to Authors(论文文献综述)
吴茜[1](2021)在《妊娠期糖尿病与子痫前期合并症的新候选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石怡[2](2021)在《PTEN相关ceRNA网络的构建及肝癌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肝细胞癌(HCC)的恶性程度高,发病率高且存活率低,是全球范围内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肝癌发生的背后机制尚不是非常清楚。大量研究表明竞争性内源RNA(ceRNA)调控网络在许多人类癌症的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筛选ceRNA调控网络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对HCC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出与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相关的ceRNA调控网络。通过相关性分析、Cox回归分析鉴定出HCC临床预后模型,并且利用免疫组化实验进行验证。运用甲基化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探讨预后模型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为肝癌发生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从TCGA数据库获得mRNA,lncRNA和miRNA的表达谱。总共在HCC样品和邻近的正常样品中筛选出3371个DElncRNA,422个DEmiRNA和8294个DEmRNA,而在PTENhigh和PTENlow表达的HCC样品之间鉴定出860个DElncRNA,54个DEmiRNA和1871个DEmRNA。然后,通过计算机分析将总共5个DElncRNA,4个DEmiRNA和372个DEmRNA纳入InRNA-miRNA-mRNA三重调控网络。此外,利用Cytoscape插件cytohubba,基于得分>2,筛选出三重调控网络中的十三个关键RNA。最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与肝癌预后有关的DLEU2L-hsa-miR-100-5p/hsa-miR-99a-5p-TAOK1过度表达的ceRNA网络。2.通过相关性分析在ceRNA调控网络中鉴定了DLEU2L/TAOK1轴,并且利用Cox回归分析表明DLEU2L/TAOK1轴可能是肝癌临床应用中潜在的预后模型。运用GEO数据库和免疫组化实验对预后模型DLEU2L/TAOK1轴中的TAOK1进一步数据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发现相比于正常组织,TAOK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前面分析结果一致。3.甲基化分析表明DLEU2L/TAOK1轴异常上调可能是由于甲基化不足引起的。免疫浸润分析表明,DLEU2L/TAOK1轴可能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变化和肝癌的发展有影响。当前的研究构建了基于ceRNA的DLEU2L/TAOK1轴,可能是与HCC诊断和预后相关的新型重要预后因素。
郭宵,安亚静,柴成程,蒋露莹,路福平,刘夫锋,戴玉杰[3](2020)在《来源于真菌AA9家族裂解性多糖单加氧酶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AA9家族的裂解性多糖单加氧酶(lytic polysaccharide monooxygenase,LPMO)广泛存在于真菌中,由于其能作用于木质纤维素的结晶多糖,从而使其在生物转化生物质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综述了AA9家族LPMO的结构特点、催化机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其次阐述了AA9家族LPMO的微生物表达与调控,最后简单介绍了AA9家族LPMO在转化木质纤维素中的应用。
徐新鹏[4](2020)在《椎板后路阻滞用于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比椎板后路阻滞与局部浸润镇痛用于择期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术后镇痛的效果,评价椎板后路阻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收集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择期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椎板后路阻滞组(RLB组)与局部浸润镇痛组(LIA组)。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采取相同方案,RLB组于诱导完成后实施椎板后路阻滞,LIA组在缝皮完成前实施局部浸润镇痛。2.以正式纳入为起点,按照以下指标进行监测及记录:(1)基线数据: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民族等人口学信息。ASA分级、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分析等入室一般情况。诊断、麻醉时间、阻滞操作时间、手术时间、手术侧位、切口大小等麻醉与手术信息。(2)安全性指标:患者死亡率、与阻滞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及苏醒期各观察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拔管30min血气分析。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等住院信息。(3)有效性指标:术后各观察时间点内,患者术后VAS评分、舒芬太尼累计消耗量、PCIA按压次数、追加镇痛药物及PCIA提前耗尽情况等镇痛信息。停麻醉药-拔管时间、拔管-出PACU时间、PACU停留时间等苏醒时间及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中药物使用情况。拔管30min疼痛和炎症相关因子β-EP、IL-1β、PGE2的含量。3.将患者性别、切口是否延长、手术左右侧定义为分层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1.初筛纳入患者120例,剔除病例5例。剔除原因:2例患者入室后血压上升至200/100mmHg,麻醉医师与手术医师商议后决定暂缓其手术治疗;3例患者因为术中出血较多,出现失血性休克,术后拔管不能,送入重症监护病房观察治疗,最终115例患者纳入研究进行数据整理及分析,其中RLB组57例,LIA组58例。2.基线数据人口学信息、ASA分级、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诊断、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侧位、切口大小等麻醉与手术信息,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操作时间比较,RLB组长于LIA组(P<0.05)。3.安全性指标(1)死亡率:两组患者发生例数均为零;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RLB组低于LIA组(P<0.05);术后过度镇静发生率:RLB组与LI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阻滞相关并发症,两组患者发生例数均为零。(2)拔管30min血气分析:Na+、K+、Ca+、乳酸值、血红蛋白,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LB组血糖值显着低于LIA组(P<0.05)。(3)心率:Ⅰ组撤离10min、拔管即刻、拔管20min、拔管30min,RLB组显着低于LIA组(P<0.05)。平均动脉压:I组撤离10min、拔管即刻、拔管10min、拔管20min、拔管30min,RLB组显着低于LIA组(P<0.05)。脉搏氧饱和度:各观察时间点,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有效性指标(1)术后VAS评分:在术后6h、术后24h、术后48h,RLB组显着低于LIA组(P<0.05)。术后舒芬太尼消耗量:在术后6h、术后24h、术后48h,RLB组明显少于LIA组(P<0.05)。术后PCIA按压次数:在术后24h、术后48h,RLB组明显少于LIA组(P<0.05)。(2)苏醒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停麻醉药-拔管时间、拔管-出PACU时间、PACU停留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RLB组明显早于LIA组(P<0.05)。(3)术中药物使用情况比较:丙泊酚、罗库溴铵消耗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消耗量,RLB组明显少于LIA组(P<0.05);麻黄碱、阿托品使用例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4)拔管30min疼痛及炎性相关因子:与LIA组相比,RLB组β-EP、IL-1β、PGE2含量均明显减少(P<0.001)。(5)术后患者追加镇痛药物及PCIA提前耗尽例数情况:术后6h、12h、24h、48h,RLB组追加镇痛药物均少于LIA组(P<0.05);与LIA组比较,RLB组术后PCIA提前耗尽例数显着减少(P<0.05)。5.分层分析(1)性别术后VAS评分:男性患者术后24h、48h,RLB组低于LIA组(P<0.05);女性患者术后2h、4h、6h、24h、48h,RLB组低于LIA组(P<0.05)。术后舒芬太尼消耗量:男性患者术后24h,RLB组少于LIA组(P<0.05);女性患者术后24h、48h,RLB组少于LIA组(P<0.05)。术后PCIA按压次数:男性患者术后24h、48h,RLB组少于LIA组(P<0.05);女性患者术后2h、4h、6h、24h、48h,RLB组少于LIA组(P<0.05)。苏醒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男性患者,停麻醉药-拔管时间、拔管-出PACU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RLB组均早于LIA组(P<0.05);女性患者,拔管-出PACU时间、PACU停留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RLB组早于LIA组(P<0.05)。拔管30min疼痛及炎性相关因子:RLB组男性患者PGE2低于LIA组男性患者(P<0.05);RLB组女性患者PGE2、IL-1β低于LIA组女性患者(P<0.05)。(2)切口是否延长术后VAS评分:切口未延长患者,术后24h、48h,RLB组低于LIA组P<0.05);切口延长患者,术后24h、48h,RLB组低于LIA组(P<0.05)。术后舒芬太尼消耗量:术后4h、6h、24h、48hRLB组切口未延长患者少于LIA组切口未延长患者(P<0.05)。术后PCIA按压次数:切口未延长患者,术后2h、4h、24h、48h,RLB组少于LIA组(P<0.05);切口延长患者,术后48h,RLB组少于LIA组(P<0.05)。苏醒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切口未延长患者,拔管-出PACU、PACU停留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RLB组均早于LIA组(P<0.05);切口延长患者,停麻醉药-拔管、PACU停留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RLB组早于LIA组(P<0.05)。拔管30min疼痛及炎性相关因子:切口未延长患者,RLB组IL-1β、PGE2含量小于LIA组(P<0.05);切口延长患者,RLB组β-EP、IL-1β、PGE2含量小于LIA组(P<0.05)。(3)手术左右侧术后VAS评分:术后各观察时间点,RLB组的左侧与右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舒芬太尼消耗量:术后24h、48h,RLB组左侧患者多于RLB组右侧患者(P<0.05)。术后PCIA按压次数:术后2h,RLB组左侧患者少于RLB组右侧患者(P<0.05)。苏醒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停麻醉药-拔管时间、拔管-出PACU时间、PACU停留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RLB组左侧患者与RLB组右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30min疼痛及相关炎症因子:β-EP、IL-1β、PGE2的含量,RLB组左侧患者与右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术前实施椎板后路阻滞未增加患者死亡率及区域阻滞相关并发症,可安全用于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术后镇痛。(2)术前实施椎板后路阻滞能降低患者术后VAS评分,减少围术期镇痛药物消耗量,提高苏醒及康复质量,降低疼痛及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可有效用于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术后镇痛。(3)在胸8、9、10节段实施椎板后路阻滞,镇痛效果不受手术左右侧及切口大小影响。
哈略[5](2020)在《艾灸及艾烟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自噬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一种以粥样斑块为显着特征的慢性病理过程,在中医理论上属于“痰”、“瘀”的范畴,属于艾灸疗法的适应症范围。艾灸疗法改善AS的临床及机制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为艾灸抗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现代研究证明,艾灸可以通过改善AS过程中的脂质代谢、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血小板活化以及内皮细胞功能多个方面,起到多靶点治疗AS的作用。艾烟是艾灸起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课题组前期研究也证明了艾烟在抗AS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细胞自噬是机体中的一项重要促存活机制,与AS各种发病机制均有深入的联系,也是近年来抗AS治疗中新的靶点和焦点。学者们认为自噬不足及过度自噬都会对AS的病理进程产生不利影响,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医理论中阴阳平衡、对立统一的理念,同时自噬在微观层面上改善能量代谢、清除病理产物的作用与气的“气化”和“驱邪外出”等功能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已有不少学者着手研究中医药疗法调控自噬,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机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针刺、艾灸调控自噬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已有报道,但直接观察艾灸调控自噬对AS的研究还亟待开展。文献报道及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艾灸对自噬通路及相关自噬蛋白展现出确切的调控作用,课题组预实验结果也体现了艾灸对AS过程中自噬的确切调控作用。基于上述基础,我们提出假说,艾灸及艾烟可以通过调控AS过程中的自噬功能,来实现防治AS的作用。目的:观察艾灸及艾烟两种干预手段对AS动物模型的影响,从病理改变、脂质代谢、斑块稳定性等方面探讨艾灸及艾烟防治AS的效应,然后通过对自噬特异性、自噬信号通路及凋亡水平等方面指标观察,从自噬角度探讨艾灸防治AS的作用机制。方法:54只8周龄ApoE载脂蛋白基因敲除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艾灸组和艾烟组。18只同龄C57BL/6小鼠作为空白对照。艾灸组小鼠每日抓取,固定,予以艾灸膻中穴治疗,每次20 min,每日1次,每周6次,共干预12周。艾烟组小鼠每日接受固定浓度的艾烟暴露。模型组和空白组每日抓取固定,但不予任何干预。采用血液生化方法检测血脂四项(TC、TG、HDL、LDL),采用Elisa法检测VLDL、ApoA1及ox-LDL,分别使用油红“O”和HE染色法观察主动脉病理切片。采用Masson染色法处理主动脉切片,计算ELA、CA、CD68、FCT、Ⅵ等斑块稳定性指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内TNF-α、P38MAPK、NF-κB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主动脉内MMP-2、MMP-9、TIMP-1。使用透射电镜观察血管内皮自噬小体数目,使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小鼠主动脉 P62、Beclin-1、LC3-Ⅰ、LC3-Ⅱ、Atg5、Atg12 蛋白表达,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主动脉及肝脏P62、Beclin-1、LC3-Ⅱ表达。使用Western blot法及RT-PCR方法观察自噬信号通路p-Akt、Akt、p-mTOR、mTOR、PI3K在蛋白及mRNA水平上的的表达,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表达。结果:1.AS病理进程及血脂水平模型组小鼠经过12周高脂喂养,体内存在较为明显的AS病变(血脂紊乱,AS斑块形成);与空白组相比,小鼠血清TC(P<0.01)、TG(P<0.01)、LDL(P<0.01)、VLDL(P<0.01)显着升高,载脂蛋白ApoA1(P<0.05)及HDL(P<0.01)含量显着下降。以上AS常规指标结果提示本次研究AS模型建立成功。相比于模型组,经过12周的干预治疗,艾灸组小鼠体内AS病理改变减轻(血脂紊乱减轻、主动脉斑块缩小、内皮损伤改善);艾灸组小鼠血清TC(P<0.01)、TG(P<0.01)、LDL(P<0.05)、VLDL(P<0.01)显着下降,载脂蛋白ApoA1及HDL含量有升高趋势,但无显着差异(P>0.05)。艾烟组小鼠体内AS病理改变减轻(血脂紊乱减轻、主动脉斑块缩小、内皮损伤改善);艾烟组小鼠血清 TC(P<0.05)、TG(P<0.05)、VLDL(P<0.05)显着下降,LDL含量有下降趋势,但无显着差异(P>0.05)。载脂蛋白ApoA1及HDL含量有升高趋势,但无显着差异(P>0.05)。2.斑块稳定性相比于模型组,经过12周的干预治疗,艾灸组小鼠体内CA(P<0.01)、FCT(P<0.01)水平显着升高,ELA(P<0.01)水平显着下降,斑块易损指数Ⅵ(P<0.05)显着降低;炎症因子 TNF-α(P<0.05)、NF-κB(P<0.05)、MMP-9(P<0.05)、MMP-2(P<0.05)水平显着下降,TIMP-1(P<0.05)水平显着升高。艾烟组小鼠体内CA(P<0.01)、FCT(P<0.01)水平显着升高,ELA(P<0.01)水平显着下降,易损斑块指数Ⅵ(P<0.05)显着降低;炎症因子TNF-α(P<0.05)、MMP-9(P<0.05)、MMP-2(P<0.05)水平显着下降,TIMP-1水平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自噬特异性相比于模型组,经过12周的干预治疗,电镜下艾灸组小鼠主动脉内皮自噬小体及自噬溶酶体显着增多。Western blot显示艾灸组小鼠主动脉促自噬蛋白Beclin-1(P<0.01)、LC3-Ⅱ/LC-Ⅰ比值(P<0.01)、Atg12(P<0.05)显着升高,Atg5表现出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噬抑制蛋白P62(P<0.01)显着降低。免疫荧光显示艾灸组小鼠主动脉Beclin-1(P<0.05)、LC3-Ⅱ(P<0.05)表达显着增强。艾灸组小鼠肝脏内Beclin-1(P<0.05)、LC3-Ⅱ(P<0.05)显着升高,P62 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相比于模型组,经过12周的干预治疗,电镜下艾烟组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自噬小体及自噬溶酶体显着增多。Western blot显示艾烟组小鼠主动脉促自噬蛋白Beclin-1(P<0.01)、LC3-Ⅱ/LC-Ⅰ 比值(P<0.05)、Atg12(P<0.05)显着升高,Atg5 表现出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噬抑制蛋白P62(P<0.01)显着降低。免疫荧光显示艾烟组小鼠主动脉Beclin-1(P<0.05)、LC3-Ⅱ(P<0.05)表达显着增强。艾烟组小鼠肝脏内Beclin-1、LC3-Ⅱ、P62表达与模型组无显着差异(P>0.05)。4.PI3K/Akt/mTOR 信号通路结果显示,相比于模型组,经过12周的干预治疗,艾灸组小鼠主动脉内p-Akt/Akt比值(P<0.01)、p-mTOR/mTOR/比值(P<0.01)显着下降,PI3K相对表达量无显着差异(P>0.05)。相比于模型组,经过12周的干预治疗,艾烟组小鼠主动脉内p-mTOR/mTOR/比值(P<0.01)显着下降、p-Akt/Akt比值有下降趋势,但无显着差异(P>0.05),PI3K相对表达量无显着差异(P>0.05)。RT-PCR结果显示,相比于模型组,艾灸组小鼠mTOR mRNA及AktmRNA含量显着下降(P<0.05)。相比于模型组,艾烟组小鼠mTOR mRNA含量显着下降(P<0.05),AktmRNA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5.细胞凋亡蛋白相比于模型组,经过12周的干预治疗,艾灸组小鼠主动脉内Bcl-2蛋白含量显着升高(P<0.05),Caspase-3蛋白含量显着下降(P<0.05)。相比于模型组,经过12周的干预治疗,艾烟组小鼠主动脉内Caspase-3蛋白含量显着下降(P<0.05),Bcl-2蛋白含量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艾灸和艾烟都可以改善AS小鼠体内病理进展,减轻炎症反应,纠正血脂紊乱,增强斑块稳定性。2.艾灸和艾烟都可以上调AS小鼠体内自噬水平,艾灸改善自噬是艾灸防治AS的全新靶点。3.艾灸及艾烟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的相关活性分子,从而提升细胞内自噬水平,起到延缓AS病理进程,改善斑块稳定性的作用。4.艾灸及艾烟通过上调Bcl-2、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展现出一定的调控自噬/凋亡平衡的作用。5.艾灸和艾烟的调节作用基本一致,在调控血脂方面艾灸干预的效果优于艾烟干预。
王綪[6](2020)在《Lux基因重组铜绿假单胞菌的发光特性、抑菌评估和生物膜形成机理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光细菌能够通过自身携带的lux CDABE基因簇编码合成荧光素酶及其相应的发光底物而产生独特的光信号。Lux CDABE基因由于其自发荧光背景低、非破坏、易于检测等优点,已被作为报告基因用于食品和环境中各种微生物的模型研究中。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因其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较快的分裂速度,对生长环境(营养、湿度等)的要求较低,在环境中广泛分布,会导致食品腐败或引起人体中毒等安全问题。本研究利用来源于发光光杆状菌(Photobacterium luminescens)的lux CDABE基因簇,构建了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之后对其发光特性、抑菌评估和生物膜形成机理的探究展开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基于发光光杆状菌的lux CDABE基因,构建了两株可成功表达生物发光的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PAO1-CE和PA27853-CE。这两种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发光的最适温度为37℃,p H为7.0,Na Cl浓度为1.0 mg/m L。两种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发光表达量传代稳定,且室温条件下发光稳定。PAO1-CE的发光表达量约为PA27853-CE的5倍,故选择PAO1-CE进行后续研究。(2)以PAO1-CE为工具,建立了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抑菌物质的定量检测Str、Car的模型为指数模型:y=96.1138(1-e(-0.1393x))和y=95.2735(1-e(-0.1362x))(敏感范围依次为:1.00~50.00μg/m L,1.00~47.50μg/m L);Amp、Ter、Tmp和Cip的定量检测数学模型为线性模型:y=42.8581+0.0283x,y=41.7624+0.5885x,y=14.311+0.436x,y=2.0228+137.28x(线性范围依次为:56.25~1800.00μg/m L,6.75~100.00μg/m L,500.00~2000.00μg/m L,0.05~0.7μg/m L);除Amp外,各拟合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8。通过MIC、生长模型参数、ATP水平、AKP酶活、细胞内/外膜通透性、细胞膜完整性和FESEM测定Str、Car、Amp、Ter、Tmp和Cip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得出六种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正常代谢,细胞膜和细胞壁完整性均有影响,PAO1-CE可用作快速和灵敏的检测工具,用于评估铜绿假单胞菌对新型抗菌化合物的敏感性。(3)利用PAO1-CE定量评价了SAN和EGN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PAO1-CE定量检测SAN和EGN数学模型分别为y=11.3398+0.5822x(R2=0.9321)和y=17.856+0.5862x(R2=0.9665),这表明SAN和EGN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毒性作用与作用浓度密切相关,证实了PAO1-CE用于定量评估某种物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细胞毒性作用的可行性。通过进一步探究SAN和EGN的抑菌机理,得出SAN抑制铜绿假单胞菌是通过破坏其细胞膜完整性;EGN虽然可以改变铜绿假单胞菌的细胞内膜和细胞外膜的通透性,但是它对菌体细胞膜完整性产生的损害较SAN小。两种纳米微粒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4)通过测定不同培养基种类(LB/TSB/M9),不同温度(25℃/37℃)和不同接种浓度(106/107/108 CFU/m L)下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形成量,得出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定量模型培养条件:LB培养基,接种浓度为106 CFU/m L,37℃条件下培养3 d和7 d,用结晶紫法测定生物膜形成量。在优化后的建模条件下,六种抗生素和两种纳米微粒在其1/2 SICs和SICs作用浓度下均显示出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有效抑制。银染法和FESEM观测结果从外观上验证了各种物质的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能力。以结晶紫染色法为依据,得出八种物质中抑膜效果最好的为Str和Car,选取这两种抗生素继续探究发光抑制率和生物膜形成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膜机理展开研究。(5)在作用浓度范围为0~14μg/m L时,利用IR%预测Str作用3 d和7 d的生物膜形成量模型公式分别为:y=-0.0412x+3.0817(R2=0.8874)和y=-0.0265x+1.4294(R2=0.9072);Car作用3 d和7 d的生物膜形成量模型公式分别为:y=-0.0538x+3.3640(R2=0.8972)和y=-0.0202x+1.1796(R2=0.8667),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的可信度较高。利用6种特异性启动子-报道子测定和RTq-PCR验证得出,Str和Car可通过抑制胞外多糖合成基因psl M/pel A/alg A/bdl A/ppy R的表达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量。因此,Str和Car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机理为抑制其胞外多糖Psl和Pel的形成量、改变细菌趋化性、弹性蛋白酶活性和细菌的丛动及泳动。
曹媛[7](2020)在《ApoE-/-AS小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miRNA-mRNA网络构建及化瘀祛痰方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建立高脂喂饲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利用mRNA转录组学研究与miRNA测序技术构建胆固醇代谢相关miRNA-mRNA分子网络,阐明ApoE-/-小鼠脂代谢紊乱分子机制及化瘀祛痰方调控作用。材料与方法:10只C57BL/6J小鼠为空白对照组、20只ApoE-/-小鼠为模型组和中药组。空白对照组小鼠每天用普通小鼠饲料喂食,模型组和中药组每天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2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中药组予化瘀祛痰方药,含生药20g/kg体质量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在给药期间内,三组小鼠喂养饲料不变,给药8周后取材。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HDL-C)、HE染色观测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油红O染色观测肝脏脂质沉积情况。采用转录组技术技术分析各组小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差异表达,miRNA测序技术筛选调控胆固醇代谢差异基因mRNA的miRNA。q RT-PCR方法验证部分差异mRNA与miRNA的表达趋势并明确化瘀祛痰方的干预作用。结果:1.各组小鼠血脂水平变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显着上升,HDL-C水平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瘀祛痰方治疗后TC、TG和LDL-C水平显着降低(p<0.01),HDL-C水平有上升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与脂质沉积情况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小鼠肝组织形态结构正常,肝细胞形态结构清晰且大小均匀,核仁清晰;模型组小鼠肝脏细胞排列紊乱且肿胀,脂肪空泡变性严重,经化瘀祛痰方治疗后,肝脏细胞肿胀与空泡样变性明显改善。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小鼠肝组织没有油红O着色的沉积脂质;模型组小鼠肝脏存在较多的油红着色脂滴;经化瘀祛痰方治疗后,ApoE-/-小鼠肝脏油红着色脂滴明显减少。3.ApoE-/-小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与其调控miRNA变化转录组检测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SREBP2、PCSK9、LDLR、HMGCR、CYP7A1表达下调。在调控它们的miRNA中,有72个差异miRNA,其中14个下调,58个上调,总体呈现负调控趋势。72个miRNA与5个靶基因形成了一个分子调控网络,其中有9个miRNA对3个以上靶基因具有负调控作用,miR-351-5p和miR-676-3p能够分别调控4个基因,分别是HMGCR、LDLR、PCSK9、SREBP2和LDLR、PCSK9、HMGCR、CYP7A1。4.化瘀祛痰方对ApoE-/-小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mRNA与miRNA表达的影响mRNA验证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REBP2、HMGCR、LDLR、CYP7A1和PCSK9 mRNA表达显着下调(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SREBP2、LDLR、CYP7A1和PCSK9 mRNA表达显着上调(p<0.05,p<0.01),HMGCR变化没有显着意义。miRNA验证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iR-1933-3p、miR-335-3p、miR-351-5p、miR-485-5p、miR-5114、miR-676-3p、miR-677-5p、miR-7043-3p和miR-7091-3p在模型组中显着上调(p<0.05,p<0.01)与测序结果相一致。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miR-677-5p和miR-7043-3p显着下调(p<0.05)。结论:1.化瘀祛痰方能够有效改善ApoE-/-小鼠血脂紊乱与肝脏脂质沉积。2.胆固醇代谢相关miRNA-mRNA分子网络可能在ApoE-/-小鼠脂代谢紊乱中发挥关键作用。3.化瘀祛痰方可能通过调控PCSK9、SREBP2、LDLR和CYP7A1改善胆固醇稳态失衡,上游机制可能与其调控miR-677-5p和miR-7043-3p有关。
时水珍[8](2019)在《乳腺癌组织中27-羟胆固醇的来源、病理生理学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及意义:乳腺癌是女性高发肿瘤之一,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病与胆固醇代谢异常相关。27-羟胆固醇(27-HC)是胆固醇的代谢产物,是机体中雌激素受体(ER)的内源性调节因子,具有促进ER阳性乳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临床数据显示,乳腺肿瘤样本中27-HC含量显着上升。TCGA数据库肿瘤样本以及多种人乳腺癌细胞系表达谱分析发现,乳腺癌组织27-HC降解酶CYP7B1(氧甾酮7α-羟化酶)的表达显着低于正常乳腺组织。有研究表明,乳腺癌组织27-HC的升高与患者循环血液的27-HC浓度无明显相关性,提示肿瘤组织27-HC的升高可能由肿瘤组织局部胆固醇代谢引起。此外,也有研究显示,乳腺癌组织富含巨噬细胞,并对癌细胞的生长及迁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深入探讨乳腺癌组织27-HC的来源、病理生理学作用以及调控机制对乳腺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策略与方法:1.乳腺癌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CYP27A1表达以及27-HC分泌的检测:1)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人ER阳性乳腺癌MCF-7细胞、ER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以及人单核THP-1细胞的CYP27A1和CYP7B1的表达水平;2)单核细胞分别与乳腺癌细胞共培养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CYP27A1的蛋白变化,免疫荧光法观察共培养体系中肿瘤细胞和单核细胞CYP27A1、CYP7B1的荧光强弱;3)观察单核细胞在肿瘤细胞上清刺激48 h前后CYP27A1的蛋白表达差异;4)采用ELISA法检测MCF-7、MDA-MB-231、THP-1以及THP-1衍生的巨噬细胞(100 nM PMA分化)培养基中27-HC的含量;5)采用细胞增殖试剂盒检测0.1 nM-1μM梯度浓度的27-HC对MCF-7细胞的增殖。2.人乳腺癌组织样本CYP7B1的表达以及甲基化检测:分析TCGA肿瘤样本库中不同类型乳腺癌CYP7B1的表达以及甲基化水平;检测乳腺癌细胞系和乳腺癌组织样本CYP7B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调整肿瘤细胞系CYP7B1的表达。3.肿瘤细胞及其分泌物对单核细胞分化的影响:1)显微镜观察THP-1细胞分别与MCF-7、MDA-MB-231细胞共培养48 h后的形态学变化;2)HE染色和transwell培养实验分别观察THP-1细胞在给予肿瘤细胞培养基刺激48 h后的形态变化;3)检测单独给予PMA、肿瘤培养基以及两者联合作用时的THP-1巨噬细胞表型蛋白CD11b和MMP-9的表达;4)检测THP-1细胞在肿瘤培养基刺激前后CD14、CD25、CD163以及IL-10的mRNA表达;5)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上清液诱导THP-1细胞膜蛋白CD163的表达;6)检测4T1(小鼠乳腺癌细胞)上清液诱导原代小鼠骨髓细胞CD206蛋白表达,以及CD86、TNF-α、IL-6、IL-1β、CD206、ARG1、PPARγ、IL-13、IL-10等基因的mRNA水平。4.乳腺癌细胞外泌体对单核细胞分化的影响:1)采用超速离心法分别提取MCF-7和MDA-MB-231细胞培养基中的外泌体,并用电镜观察其形态;2)外泌体刺激THP-1细胞6天后,检测THP-1细胞的CD11b、MMP-9蛋白的表达以及CD14、CD25、CD163、IL-10的mRNA水平。5.不同亚型巨噬细胞27-HC的分泌:1)提取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分别用200 ng/ml LPS或10 ng/ml IL-4将其分别定向分化为M1型或M2型巨噬细胞;2)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CD206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各巨噬细胞亚型培养基中27-HC的含量。6.27-HC对巨噬细胞的影响:采用1μM 27-HC分别刺激THP-1衍生的巨噬细胞和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24 h后检测细胞中CCL2、CCL3和CCL4的mRNA变化。7.小鼠乳腺肿瘤模型的制备及其处理:将8周大的Balb/c小鼠分为两组,两组小鼠左腹侧接种4T1细胞,右腹侧分别接种4T1+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混合细胞(第一组)、或4T1+荷瘤鼠腹腔巨噬细胞混合细胞(第二组),观察肿瘤生长情况,三周后收样检测以下指标:1)血常规;2)肿瘤重量;3)主要脏器结构;4)肿瘤组织巨噬细胞浸润以及27-HC的浓度;5)RNA-seq测序:每组分别选取并提取三只荷瘤鼠左右肿瘤总RNA,进行表达谱测序分析,寻找差异表达基因并验证,分析信号通路变化等。实验结果:1.单核细胞及其衍生的巨噬细胞其CYP27A1表达量显着高于乳腺癌细胞。2.乳腺癌组织样本中CYP7B1的甲基化显着高于正常乳腺组织。3.乳腺癌细胞与单核细胞共培养或乳腺癌外泌体刺激可诱导单核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分化,并且增加27-HC的分泌。4.27-HC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以及诱导巨噬细胞上调趋化因子CCL2、CCL3和CCL4的表达。5.4T1小鼠肿瘤模型结果显示肿瘤内27-HC的浓度与M2型巨噬细胞含量正相关。6.联合注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4T1乳腺癌细胞可通过影响白细胞内皮迁移途径抑制巨噬细胞的浸润。结论:1.大量巨噬细胞浸润乳腺癌组织是其27-HC蓄积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巨噬细胞CYP27A1的高表达使27-HC合成显着增加,另一方面肿瘤细胞CYP7B1的高甲基化导致其降解作用明显降低。2.乳腺癌细胞外泌体具有诱导单核细胞向M2型分化的作用,通过增加27-HC的分泌促进肿瘤的生长与转移。3.27-HC是肿瘤巨噬细胞调控微环境的一种介质。巨噬细胞分泌的27-HC通过旁分泌促进肿瘤细胞生长,通过自分泌促进巨噬细胞上调趋化因子的水平,进而诱导更多的单核细胞向肿瘤组织浸润。
黄杰[9](2019)在《糖异平通过TXNIP/miR-204/MafA信号通路改善糖耐量减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疗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临床研究:通过糖异平干预肝郁脾虚、痰瘀互结型糖耐量减低患者,评价糖异平治疗肝郁脾虚、痰瘀互结型糖耐量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2)实验研究:通过糖异平体外干预高糖损伤及过表达miR-204的小鼠胰岛β细胞,观察糖异平在体外对β细胞活力、早期凋亡与凋亡、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miR-204表达,TXNIP与MafA表达影响,明确糖异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方法,纳入门诊IGT患者70例,将患者平均分为双胍组与糖异平组,分别采用二甲双胍与糖异平干预,评价糖异平改善肝郁脾虚、痰瘀互结型糖耐量减低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胰岛素敏感性与β细胞功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中医证候积分等各项指标的疗效及安全性。(2)实验研究:通过CCK-8法筛选糖异平干预min6细胞最佳浓度,将细胞分为低糖组(LG)、高糖组(HG)、高糖+糖异平组(T)、高糖+miR-204-5P mimic组(MIM)、高糖+miR-204-5P mimic+糖异平组(MIM+T)、高糖+miR-204-5P mimic negative control组(MNC),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JC-1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RT-PCR法检测TXNIP、MafA mRNA及miR-204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TXNIP、MafA蛋白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糖异平组共34人,双胍组共33人完成研究。(1)血糖:与本组干预前比较,空腹血糖无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空腹血糖无显着差异(P>0.05);与本组干预前比较,8周,12周时2h PG显着降低(P<0.05)。(2)胰岛素释放:两组干预前0h,1h,2h胰岛素均无显着差异(P>0.05),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干预后FINS、1h胰岛素、2h胰岛素、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均显着降低(P<0.05),干预后比较,糖异平组1h胰岛素、2h胰岛素、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双胍组(P<0.05),说明两组干预后均可显着降低IGT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1h胰岛素、2h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且二甲双胍在降低1h、2h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上优于糖异平(P<0.05)。(3)葡萄糖耐量:两组干预后1h PG、2h PG、AUCG均显着降低(P<0.05),FPG无显着差异,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糖异平可有效降低IGT患者餐后血糖与血糖曲线下面积。(4)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治疗前两组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双胍组治疗后ΔI60/ΔG60、HOMA-IR、MCBI、AUCG/I、MCBI均显着降低(P<0.05),IAI显着升高(P<0.05),说明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提升胰岛素作用指数,糖异平治疗后ΔI60/ΔG60、HOMA-IR、AUCG/I均显着降低(P<0.05),IAI显着升高(P<0.05),MCBI轻微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双胍组治疗后比较,糖异平组治疗后ΔI60/ΔG60、AUCI/G升高(P<0.05),说明糖异平在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功能上及胰岛素敏感性上低于二甲双胍,MCBI升高,说明糖异平组OGTT全程胰岛素分泌量高于双胍组。(5)糖化血红蛋白:两组干预后均可降低糖化血红蛋(P<0.05),且两组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效果相当,无显着性差异(P>0.05)。(6)血脂:两组干预前各血脂指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与本组干预前比较,TC、TG显着降低(P<0.05),说明糖异平干预组与双胍干预组均可改善患者TC、TG,两者效果无差异(P>0.05)。(7)疾病进展情况:干预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疾病进展情况统计,大部分患者逆转为NGT,部分维持IGT,少数进展为DM,两组逆转率与进展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二甲双胍和糖异平均具有逆转IGT的作用,且二者效果相当。(8)改善血糖疗效:两组干预IGT在改善血糖的有效率上无显着差异(P>0.05),提示两组在降低血糖上疗效接近。(9)中医证候积分:干预前两组证候总积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证候积分均显着降低(P<0.05),与双胍组相比,糖异平组干预后证候积分显着降低(P<0.05),说明两组均可改善患者证候积分,糖异平在改善症状上优于二甲双胍。(10)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可改善中医证候积分,糖异平改善中医证候效果显着,优于双胍组(P<0.05)。○11中医证候单项积分:两组均可改善中医单项证候积分,糖异平改善中医证候效果显着,优于双胍组(P<0.05)。○12安全性:两组患者均未报告严重不良反应。(2)实验研究:(1)糖异平最佳干预浓度:糖异平最佳干预浓度为5×10-4mg/m L。(2)细胞活力比较:加药干预后LG组细胞活力显着优于HG组(P<0.05),提示高糖损伤min6细胞活力,与HG组比较,T组细胞活力显着升高,MIM组细胞活力显着降低;与MIM组比较,MIM+T组细胞活力显着升高。(3)线粒体膜电位:与LG组比较,HG组线粒体膜电位显着降低(P<0.05),与HG组比较,T组线粒体膜电位显着升高(P<0.05),MIM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与MIM组比较,MIM+T组线粒体膜电位显着升高(P<0.05)。(4)细胞凋亡:与LG组比较,HG组凋亡率显着升高,与HG组比较,T组凋亡率显着降低,MIM凋亡率显着升高,与MIM组比较,MIM+T组凋亡率显着降低(P<0.05)。(5)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与LG组比较,HG组基础与GSIS胰岛素均显着降低(P<0.05),与HG组比较,T组基础与GSIS胰岛素均显着升高(P<0.05),MIM基础与GSIS胰岛素均显着降低(P<0.05),与MIM组比较,MIM+T组基础与GSIS胰岛素均显着升高(P<0.05)。(6)TXNIP MafA mRNA表达:与LG组比较,HG组TXNIP 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5),MafA 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HG组比较,T组TXNIP 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5),MafA 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5),MIM组TXNIP mRNA显着升高(P<0.05),MafA 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MIM组比较,MIM+T组TXNIP 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5),MafA表达显着升高(P<0.05)。(7)miR-204-5P表达:与LG组比较,HG组miR-204-5P表达显着升高(P<0.05),与HG组比较,T组miR-204-5P表达显着降低(P<0.05),MIM组miR-204-5P表达显着升高,与MIM组比较,MIM+T组miR-204-5P表达显着降低(P<0.05)。(8)TXNIP、MafA蛋白表达:与LG组比较,HG组TXNIP表达显着升高(P<0.05),MafA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提示高糖可升高TXNIP蛋白表达,抑制MafA蛋白表达;与HG组比较,T组TXNIP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MafA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MIM组TXNIP蛋白显着升高(P<0.05),MafA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MIM组比较,MIM+T组TXNIP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MafA表达显着升高(P<0.05)。结论:(1)临床研究:糖异平可改善IGT患者餐后血糖,调节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改善患者证候积分,具有良好的疗效性和安全性。(2)实验研究:糖异平可改善高糖损伤的胰岛β细胞活力,改善凋亡与早期凋亡,改善胰岛素分泌,降低miR-204、TXNIP表达,升高MafA表达,其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可能是通过调节TXNIP/miR-204/MafA通路实现的。
陈冠敏[10](2019)在《肺腺癌和TMCO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TMCO1调控A549增殖迁移的机制初探》文中研究说明肺癌在全球和中国都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是肺癌的常见病理类型,占所有肺癌的40%,其转移能力强,生存率很低。目前,导致LUAD转移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晰。因此寻找疾病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潜在生物标记物有助于阐明LUAD转移相关分子机制和推动基因靶向治疗的发展。这些年来,生物信息学上的高通量测序(如微阵列)数据的分析广泛应用于寻找肺癌的差异基因上,许多差异表达基因在LUAD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被视为潜在的分子靶点或有效的诊断标志物。本研究将从GEO数据库检索LUAD转移患者和其相邻正常组织的原始mRNA及miRNA表达谱数据,筛选肺腺癌转移相关的DEGs、构建ce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网络并对DEGs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为LUAD转移相关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细胞内Ca2+稳态对于细胞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Ca2+稳态的破坏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经广泛证实许多参与钙稳态调节的功能蛋白(Ca2+通道、钙泵等)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生表达水平的变化。TMCO1是一种最新发现的内质网钙离子通道,TMCO1基因的缺失或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均会引细胞内Ca2+稳态的破坏和Ca2+信号传导异常。所以,TMCO1是潜在的新型肿瘤调控因子,但其在肿瘤中的作用目前鲜有人涉及。因此,本研究将对TMCO1基因进行基于TCGA数据库挖掘的分析,探索其在各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相互作用蛋白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为今后进一步研究TMCO1与肿瘤的关系奠定理论基础和方向。基于此次TMCO1与肺腺癌关系的生信分析结果,进行细胞功能学实验初步验证TMCO1对A549细胞系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同时,加入固本解毒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朴炳奎教授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中药复方)干预A549细胞,验证其治疗效果。目的:1.通过基于生物信息学的肺腺癌转移患者基因表达谱分析,筛选肺腺癌转移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构建相关ceRNA网络,探索差异基因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为LUAD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2.运用基于生物信息学的TMCO1基因的数据库分析技术,探索其在各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发现TMCO1互作蛋白涉及的相关通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TMCO1与肿瘤的关系提供思路和方向,为下一步的体外实验验证奠定理论基础。3.通过体外实验初步揭示TMCO1对A549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4.通过体外实验探讨中药固本解毒方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的干预作用。方法:1.从GEO数据库检索LUAD转移患者和其相邻正常组织的原始mRNA及miRNA表达谱数据,分别筛选得到差异表达的mRNA及miRNA。随后,利用相关数据库预测差异mRNA的相关miRNA,以及与这些miRNA相关的lncRNA,构建ceRNA互作网络图。此外,构建DEGs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图(PPI),并对DEGs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选出其主要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细胞学组分以及参与的信号通路。2.利用Gepia数据库(数据来源于TCGA)找出TMCO1基因在各个肿瘤中的表达差异以及与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关系,找出与TMCO1有显着相关性的肿瘤。然后,用String数据库分析TMCOl的相互作用蛋白质网络,然后对这些相互作用蛋白质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3.初步验证TMCO1对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系)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包括细胞系的制备与TMCO1基因敲除的验证、MTT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验证细胞迁移。同时,加入固本解毒方干预A549细胞验证其治疗效果。结果:1.肺腺癌患者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分别筛选得到932个差异表达mRNA(DEGs)及101个差异表达miRNA;构建了具有17个关键mRNA、28个关键miRNA和60个相关lncRNA的ceRNA互作网络图:把DEGs与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取交集找到了 104个共同基因,这些基因既是肺腺癌转移相关的DEGs,又可能受到肺腺癌转移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的调控;DEGs的PPI网络中显示出较高关联程度的基因可被视为LUAD中的关键基因;DEGs主要参与细胞-基质粘附及其调节、阿米巴样细胞迁移、细胞外结构组织、细胞连接组织等生物过程(BP);富集在粘着斑、细胞基质粘附连接、激动蛋白骨架等细胞成分(CC);涉及与生长因子结合、跨膜受体蛋白激酶活性、与多糖和激动蛋白结合等分子功能(MF);富集在细胞外基质和受体互作、粘着斑、轴突导向、PI3K-Akt及cGMP-PKG等信号通路,功能注释表明DEGs与癌症的常见途径密切相关,可能在肺癌的发生中有重要的作用。2.TMCO1基因分析结果显示,TMCO1基因在BRCA(浸润性乳腺癌)、COAD(结肠腺癌)、DLBC(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ESCA(食管癌)、GBM(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LGG(脑低级别胶质瘤)、LIHC(肝细胞癌)、LUAD(肺腺癌)、LUSC(肺鳞癌)、OV(卵巢浆液性囊腺瘤)、PAAD(胰腺癌)、PRAD(前列腺癌)、READ(直肠腺癌)、SKCM(皮肤黑色素瘤)、STAD(胃腺癌)和THYM(胸腺瘤)中都显着高表达;并且发现TMCO1的表达水平与CESC(宫颈鳞癌和腺癌)、HNSC(头颈鳞状细胞癌)、KIRC(肾透明细胞癌)、LGG(脑低级别胶质瘤)以及LUAD(肺腺癌)的生存率呈显着相关性;与TMCO1直接作用的蛋白有 10 个,包括 UQCRQ、SSR3、SLC25A3、PPP2RlA、HSD17B12、EMC4、CYC1、CDKN2B、ATPlA1和AFG3L;互作蛋白主要参与氧化磷酸化、线粒体ATP合成、呼吸电子传递链、嘌呤核苷酸代谢等生物学过程;富集在蛋白磷酸酶复合物、呼吸链、线粒体膜等细胞学组分;涉及蛋白磷酸酶调节剂活性、电子传递活性、泛醇-细胞色素C还原酶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分析结果显示TMCO1主要富集在帕金森病、氧化磷酸化、阿兹海默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3.MTT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培养72h后,KD#29和KD#33细胞系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与Control#7比较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TMCO1基因敲除可以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在Control7细胞系组内,各含药血清组对细胞增殖抑制率与Control#7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1%和2%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低浓度含中药血清抑制效果较明显;在KD#29和KD#33细胞系组内,各含药血清组对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西药和中药对TCMCO1-KD后的A549细胞并没有抑制增殖的作用。4.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Control#7对照比较,KD#29和KD#33的愈合率为均显着降低,说明TMCO1基因敲除可以一定程度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与Control#7组对照比较,Control#7西药组和Control#7中药组的愈合率也降低,并且中药和西药差别不大,可见,中药对A549细胞的迁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1.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LUAD转移患者的基因表达谱,找出了 LUAD转移的差异表达mRNA、miRNA及相关ceRNA互作网络,并对DEGs进行了功能注释和通路富集。这项研究的结果为未来肺腺癌分子机制的研究和新的生物标记物的提出提供了一系列有用的参考指标。2.本研究对TMCO1基因作了系统的分析,发现其在大多数肿瘤是高表达的,并与一些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显着相关,还对TMCO1相互作用蛋白进行了功能注释和通路富集。本研究结果初步证明TMCO1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为临床抗癌治疗提供新的可能分子靶点。3.本研究采用正常及TMCO1基因敲除的A549肺腺癌细胞系进行了 MTT和细胞划痕实验,并加入固本解毒中药复方干预,结果初步验证了 TMCO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控A54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且固本解毒方对A54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有一定干预作用。
二、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Instructions to Author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Instructions to Authors(论文提纲范文)
(2)PTEN相关ceRNA网络的构建及肝癌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名词对照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肝癌的流行病学 |
1.1.1 肝癌的监测 |
1.1.2 肝癌的诊断 |
1.1.3 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1.1.4 肝癌的生存率 |
1.1.5 肝癌的风险因素 |
1.2 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在肝细胞癌中的新兴作用 |
1.2.1 非编码RNA的特征 |
1.2.2 非编码RNA的在癌症中的作用 |
1.2.3 ceRNA假说的概述和组成 |
1.3 lncRNA介导的ceRNET通过调节HCC中的信号传导途径发挥功能 |
1.3.1 NF-κB信号通路 |
1.3.2 PI3K/AKT信号通路 |
1.3.3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
1.3.4 TGF-β信号通路 |
1.3.5 JAKs/STAT信号通路 |
1.4 lncRNA介导的ceRNET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 |
1.4.1 LncRNA相关的ceRNET介导的肝癌早期检测和诊断 |
1.4.2 LncRNA相关的ceRNET介导的肝癌预后和复发 |
1.4.3 LncRNA相关的ceRNET介导的肝癌靶向治疗和用药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在肝癌中构建与PTEN相关的ceRNA调控网络 |
2.1 引言 |
2.2 实验数据与方法 |
2.2.1 数据准备与处理 |
2.2.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2.2.3 肝癌ceRNA网络的建立 |
2.2.4 功能富集分析 |
2.2.5 肝癌生存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验证肝癌中PTEN过表达的抑癌作用及预后价值 |
2.3.2 鉴定差异表达的基因(DEmRNA,DElncRNA和 DEmiRNA) |
2.3.3 lnRNA-miRNA-mRNA三重调控网络的构建 |
2.3.4 ceRNA网络的构建和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在肝癌患者中DLEU2L/TAOK1轴的识别及临床相关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数据与方法 |
3.2.1 相关性分析 |
3.2.2 建立特定的肝癌预后模型 |
3.2.3 验证TAOK1在HCC中的异常表达 |
3.2.4 统计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预后模型的初建立 |
3.3.2 DLEU2L/TAOK1轴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
3.3.3 TAOK1 异常高表达的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肝癌预后模型DLEU2L/TAOK1的免疫组化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数据与方法 |
4.2.1 肝癌样本收集 |
4.2.2 主要耗材及试剂 |
4.2.3 实验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3.1 TAOK1蛋白在Alb-Cmyc自发成瘤小鼠肝癌组织和正常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 |
4.3.2 TAOK1蛋白在人肝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后模型DLEU2L/TAOK1轴参与肝癌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 |
5.1 引言 |
5.2 实验数据与方法 |
5.2.1 数据准备与处理 |
5.2.2 TAOK1的甲基化及表达分析 |
5.2.3 TAOK1的免疫浸润水平及表达分析 |
5.2.4 统计分析 |
5.3 研究结果 |
5.3.1 TAOK1异常过表达与基因组学的关系 |
5.3.2 TAOK1基因甲基化与表达的关系 |
5.3.3 肝癌免疫浸润与TAOK1表达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3)来源于真菌AA9家族裂解性多糖单加氧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
1.1 AA9家族LPMO的结构特点 |
1.2 AA9家族LPMO的催化机制 |
1.3 AA9家族LPMO的底物特异性 |
1.4 CBM1区域对AA9家族LPMO底物结合、酶活和区域选择性的影响 |
2 AA9家族LPMO的微生物表达调控 |
3 AA9家族LPMO的应用研究 |
3.1 底物预处理方式对AA9家族LPMO应用的影响 |
3.2 AA9家族LPMO在生物能源方面的应用 |
3.3 AA9家族LPMO在纳米纤维方面的应用 |
4 结语和展望 |
(4)椎板后路阻滞用于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情况表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艾灸及艾烟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自噬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细胞自噬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艾灸疗法防治高脂血症并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中医药疗法调控自噬机制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艾灸及艾烟对APOE~(-/-)小鼠AS斑块、血脂及一般状况的实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艾灸及艾烟对APOE~(-/-)小鼠AS斑块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艾灸及艾烟对APOE~(-/-)小鼠自噬特异性的实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艾灸及艾烟调控APOE~(-/-)小鼠自噬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讨论 |
1. 动物模型的选择 |
2. 艾灸疗法改善AS过程中自噬水平的作用机制 |
3. 艾灸改善自噬调控AS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机制 |
4. 艾燃烧生成物的生物效应 |
结语 |
创新与展望 |
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Lux基因重组铜绿假单胞菌的发光特性、抑菌评估和生物膜形成机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生物发光简介 |
1.2 生物发光的分类 |
1.2.1 基于腔肠素的生物发光系统 |
1.2.2 基于海萤荧光素的生物发光系统 |
1.2.3 基于D-荧光素的生物发光系统 |
1.2.4 四吡咯类荧光素 |
1.2.5 真菌生物发光系统 |
1.2.6 细菌生物发光系统 |
1.3 细菌的lux基因 |
1.3.1 LuxCDABE |
1.3.2 Lux基因的优缺点 |
1.3.3 Lux基因标记的微生物在食品工业研究中的应用 |
1.4 铜绿假单胞菌 |
1.4.1 铜绿假单胞菌概况 |
1.4.2 铜绿假单胞菌在食品和环境中的危害及其传播途径 |
1.4.3 细菌生物膜与胞外多糖 |
1.4.4 pslM/pelA/algA/algU/bdlA/ppyR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关系 |
1.4.5 Lux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菌株及质粒 |
2.1.2 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 |
2.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1.4 菌种活化 |
2.1.5 铜绿假单胞菌抗性验证 |
2.1.6 pHSG396-luxCDABE质粒提取及验证 |
2.1.7 pbbr1mcs5-luxCDABE质粒的构建 |
2.1.8 TG1 感受态细胞制备及CaCl_2转化 |
2.1.9 pbbr1mcs5-luxCDABE的提取及验证 |
2.1.10 铜绿假单胞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电转化 |
2.1.11 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验证 |
2.1.12 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筛选 |
2.1.13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0 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敏感性验证 |
2.2.1 pHSG396-luxCDABE载体的酶切验证 |
2.2.2 重组质粒pbbr1mcs5-luxCDABE的构建及验证 |
2.2.3 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构建及验证 |
2.2.4 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定量筛选 |
2.3 讨论 |
2.3.1 Lux基因导入铜绿假单胞菌质粒载体的选用 |
2.3.2 假单胞菌的宿主转化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ux基因在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体内的异源表达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剂和培养基配制 |
3.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3.1.4 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曲线和发光曲线的初测 |
3.1.5 温度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
3.1.6 pH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
3.1.7 NaCl浓度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
3.1.8 IPTG浓度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
3.1.9 癸醛浓度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
3.1.10 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稳定性 |
3.1.11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曲线和发光曲线 |
3.2.2 温度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
3.2.3 pH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
3.2.4 NaCl浓度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
3.2.5 IPTG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
3.2.6 癸醛对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
3.2.7 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稳定性 |
3.3 讨论 |
3.3.1 影响lux基因在宿主体内表达的主要因素 |
3.3.2 重组发光菌稳定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AO1-CE定量检测抑菌敏感物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剂和培养基配制 |
4.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4.1.4 PAO1和PAO1-CE生长情况对比 |
4.1.5 PAO1-CE的细胞毒性检测及定量数学模型的建立 |
4.1.6 MIC |
4.1.7 生长曲线模型 |
4.1.8 胞内ATP水平 |
4.1.9 细胞AKP酶活 |
4.1.10 细胞膜完整性 |
4.1.11 细胞外膜通透性 |
4.1.12 细胞内膜通透性 |
4.1.13 场发射扫描电镜 |
4.1.14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PAO1和PAO1-CE生长曲线对比 |
4.2.2 PAO1-CE的细胞毒性检测及数学模型的构建 |
4.2.3 MIC验证PAO1-CE对六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
4.2.4 生长曲线模型拟合验证PAO1-CE对六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
4.2.5 胞内ATP测定验证PAO1-CE对六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
4.2.6 AKP酶活测定验证PAO1-CE对六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
4.2.7 细胞外膜通透性验证PAO1-CE对六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
4.2.8 细胞内膜通透性验证PAO1-CE对六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
4.2.9 细胞膜完整性验证PAO1-CE对六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
4.2.10 FESEM验证PAO1-CE对六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
4.3 讨论 |
4.3.1 PAO1-CE与其他全细胞重组发光铜绿假单胞菌的比较 |
4.3.2 六种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 |
4.3.3 PAO1-CE细胞毒性评价数学模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AN和 EGN对铜绿假单胞菌抑菌作用的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溶液和培养基配制 |
5.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5.1.4 SAN和 EGN对 PAO1-CE的细胞毒性检测及数学模型的拟合 |
5.1.5 MIC |
5.1.6 生长曲线模型 |
5.1.7 胞内ATP |
5.1.8 细胞AKP酶活 |
5.1.9 细胞膜完整性 |
5.1.10 细胞外膜通透性性 |
5.1.11 细胞内膜通透性 |
5.1.12 FESEM |
5.1.13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SAN和 EGN对 PAO1-CE的细胞毒性 |
5.2.2 MIC |
5.2.3 生长曲线模型 |
5.2.4 胞内ATP |
5.2.5 AKP酶活 |
5.2.6 细胞外膜通透性 |
5.2.7 细胞内膜通透性 |
5.2.8 细胞膜完整性 |
5.2.9 FESEM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验证及对比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菌种 |
6.1.2 试剂和培养基配制 |
6.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6.1.4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培养模型优化 |
6.1.5 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生物膜形成量 |
6.1.6 八种抑菌物质对铜绿假单胞菌亚致死浓度的测定 |
6.1.7 银染法观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量 |
6.1.8 场发射扫描电镜观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量 |
6.1.9 八种抑菌物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量的影响 |
6.1.10 数据统计分析 |
6.2 结果和分析 |
6.2.1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培养模型优化 |
6.2.2 八种抑菌物质对铜绿假单胞菌亚致死浓度的测定 |
6.2.3 光学显微镜结果 |
6.2.4 FESEM结果 |
6.2.5 八种抑菌物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量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Str和 Car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抑制作用及探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菌株 |
7.1.2 试剂和培养基配制 |
7.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7.1.4 生物膜定量检测 |
7.1.5 发光强度检测 |
7.1.6 特异性启动子-报道子法测定胞外多糖相关基因表达量 |
7.1.7 铜绿假单胞菌RNA的提取 |
7.1.8 反转录 |
7.1.9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
7.1.10 数据统计分析 |
7.2 结果和分析 |
7.2.1 Str和 Car浓度与IR%数学模型的拟合 |
7.2.2 Str和 Car浓度与生物膜形成量数学模型的拟合 |
7.2.3 利用IR%预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量数学模型的构建 |
7.2.4 Str和 Car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胞外多糖关键基因研究 |
7.2.5 RT-qPCR验证 |
7.3 讨论 |
7.3.1 Lux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研究中的应用 |
7.3.2 Str和 Car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与pslM/pelA/algA/bdlA/ppyR表达的关系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pHSG396-luxCDABE载体中luxCDABE基因完整碱基序列(5798 bp) |
附录B 六种抗生素作用24h内铜绿假单胞菌发光曲线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ApoE-/-AS小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miRNA-mRNA网络构建及化瘀祛痰方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基于多组学技术探讨中医药防治AS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乳腺癌组织中27-羟胆固醇的来源、病理生理学作用及其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单核/巨噬细胞CYP27A1的表达显着高于乳腺癌细胞 |
2.1 实验目的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细胞增殖实验 |
2.2.3 CCK-8检测细胞活力 |
2.2.4 蛋白提取及定量 |
2.2.5 Western blot |
2.2.6 细胞免疫荧光 |
2.2.7 ELISA检测 |
2.3 实验结果 |
2.3.1 单核细胞高表达蛋白CYP27A1 |
2.3.2 THP-1 与肿瘤细胞共培养后显着增加CYP27A1 的表达 |
2.3.3 27-HC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章 乳腺癌细胞CYP7B1基因呈现高甲基化状态 |
3.1 实验目的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第4章 肿瘤细胞诱导单核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分化 |
4.1 实验目的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RNA的提取、逆转录以及Q-PCR |
4.2.3 流式分析 |
4.2.4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提取 |
4.2.5 小鼠骨髓细胞提取 |
4.2.6 骨髓细胞的分化 |
4.2.7 细胞HE染色 |
4.2.8 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 |
4.3 实验结果 |
4.3.1 乳腺细胞上清诱导单核细胞分化 |
4.3.2 小鼠乳腺癌细胞4T1上清诱导骨髓细胞分化 |
4.3.3 不同类型巨噬细胞分泌27-HC的能力比较 |
4.3.4 肿瘤细胞外泌体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分化 |
第5章 27-HC促进单核细胞的聚集 |
5.1 实验目的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27-HC对巨噬细胞增殖没有影响 |
5.3.2 27-HC促进巨噬细胞分泌趋化因子 |
第6章 乳腺肿瘤组织中27-HC的浓度与浸润的巨噬细胞数量正相关 |
6.1 实验目的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4T1小鼠肿瘤模型建立 |
6.2.2 小鼠血常规检测 |
6.2.3 组织切片HE染色 |
6.2.4 组织切片免疫组化 |
6.2.5 27-HC浓度测定 |
6.3 实验结果 |
6.3.1 荷瘤鼠表现出全身炎症特点 |
6.3.2 肿瘤27-HC含量与浸润的巨噬细胞数量正相关 |
第7章 不同来源巨噬细胞对4T1肿瘤转录组基因表达的影响 |
7.1 实验目的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BGISEQ-500 RNA-seq测序 |
7.2.2 Q-PCR验证 |
7.3 实验结果 |
第8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糖异平通过TXNIP/miR-204/MafA信号通路改善糖耐量减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糖异平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样本量估算 |
1.3 诊断标准 |
2.研究设计 |
2.1 双中心 |
2.2 分组方法 |
2.3 对照药物选择 |
3.使用药物及治疗方案 |
3.1 使用药物 |
3.2 治疗方案 |
4.观察指标 |
4.1 人口学资料 |
4.2 疗效性指标 |
4.3 安全性指标 |
4.4 有效性评价 |
5.统计学方法 |
6.研究结果 |
6.1 完成试验人数 |
6.2 基线比较 |
6.3 疗效分析 |
6.4 安全性分析 |
第二部分 糖异平通过TXNIP/miR-204/MafA通路对胰岛β细胞数量及功能影响的研究 |
1.实验目的 |
2.实验材料 |
2.1 细胞来源 |
2.2 主要溶液成分及制备 |
2.3 主要实验器材 |
2.4 主要试剂及耗材 |
2.5 引物序列 |
2.6 miR-204-5Pmimic及negative control序列 |
3.实验方法 |
3.1 min6细胞培养 |
3.2 CCK-8测定中药最佳干预浓度 |
3.3 miR-205-5P mimic/negative control转染 |
3.4 分组及给药 |
3.5 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 |
3.6 AnnexinV-FITC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 |
3.7 JC-1试剂盒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
3.8 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实验(GSIS) |
3.9 ELISA法测定培养基上清胰岛素含量 |
3.10 RT-PCR检测miR-204及TXNIP、MAFA mRNA相对表达量 |
3.11 western-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 |
4.统计学方法 |
5 实验结果 |
5.1 糖异平最佳干预浓度 |
5.2 各组细胞活力比较 |
5.3 线粒体膜电位比较 |
5.4 细胞凋亡率比较 |
5.5 干预后各组GSIS比较 |
5.6 各组TXNIP MafA mRNA表达比较 |
5.7 miR-204-5P表达量比较 |
5.8 各组TXNIP、MafA蛋白表达比较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糖耐量减低的认识 |
1.1 IGT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的特点 |
1.2 TXNIP/miR-205/MafA通路在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与数量方面的研究现状 |
2.祖国医学对IGT的认识 |
3.糖异平干预IGT立方依据与方药分析 |
3.1 糖异平立方依据 |
3.2 糖异平方药组成与现代药理分析 |
4.糖异平改善IGT患者疗效分析 |
4.1 糖异平对血糖的影响 |
4.2 糖异平对胰岛素释放的影响 |
4.3 糖异平干预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
4.4 糖异平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
4.5 糖异平对血脂的影响 |
4.6 糖异平对疾病进展的影响 |
4.7 糖异平对IGT患者证候积分的影响 |
4.8 两组安全性评价 |
5.糖异平体外干预保护胰岛β细胞作用 |
5.1 糖异平最佳干预浓度 |
5.2 miRNA mimic对miR-204 表达的调节作用 |
5.3 糖异平对min6细胞活力的影响 |
5.4 糖异平对min6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 |
5.5 糖异平对min6细胞凋亡的影响 |
5.6 糖异平对min6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
5.7 糖异平对miR-204表达的影响 |
5.8 糖异平对TXNIP表达的影响 |
5.9 糖异平对MafA表达的影响 |
结语 |
综述 MicroRNA在糖尿病发病及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
1.miRNA在DM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
1.1 miRNA影响胰岛β细胞的增殖 |
1.2 miRNA影响胰岛β细胞的分化 |
1.3 miRNA影响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 |
1.4 miRNA在胰岛β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1.5 miRNA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2.miRNA在DM诊断中的价值及研究进展 |
2.1 miRNA在DM风险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
2.2 miRNA在DM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
3.miRNA在DM治疗中的潜在可能及进展 |
3.1 抗miRNA寡核苷酸(Anti-miRNA oligonucleotides,AMOs) |
3.2 锁核酸(Locked Nucleic Acid,LNA) |
3.3 基于病毒的miRNA调节 |
3.4 天然化合物 |
3.5 miRNA模拟物 |
4.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创新性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肺腺癌和TMCO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TMCO1调控A549增殖迁移的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综述:钙稳态失衡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研究背景 |
第一章 肺腺癌转移的流行病学现状 |
第二章 TMCO1与肿瘤存在潜在的关联 |
第三章 固本解毒方治疗肺腺癌的理论基础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一章 基于GEO数据库的肺腺癌转移数据挖掘与分析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TCGA数据库的TMCO1基因分析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TMCO1调控A549细胞增殖迁移的机制初探 |
前言 |
第一章 肺腺癌A549细胞培养与TMCO1基因敲除的验证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二章 含药血清的制备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第三章 MTT验证TMCO1影响A549细胞增殖及固本解毒方的干预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第四章 划痕实验验证TMCO1影响A549细胞迁移及固本解毒方的干预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四、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Instructions to Authors(论文参考文献)
- [1]妊娠期糖尿病与子痫前期合并症的新候选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 吴茜.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2]PTEN相关ceRNA网络的构建及肝癌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D]. 石怡.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 [3]来源于真菌AA9家族裂解性多糖单加氧酶的研究进展[J]. 郭宵,安亚静,柴成程,蒋露莹,路福平,刘夫锋,戴玉杰. 微生物学通报, 2020(07)
- [4]椎板后路阻滞用于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D]. 徐新鹏.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5]艾灸及艾烟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自噬机制研究[D]. 哈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Lux基因重组铜绿假单胞菌的发光特性、抑菌评估和生物膜形成机理探究[D]. 王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1)
- [7]ApoE-/-AS小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miRNA-mRNA网络构建及化瘀祛痰方调控机制研究[D]. 曹媛.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乳腺癌组织中27-羟胆固醇的来源、病理生理学作用及其调控机制[D]. 时水珍. 南昌大学, 2019(01)
- [9]糖异平通过TXNIP/miR-204/MafA信号通路改善糖耐量减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疗效评价[D]. 黄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
- [10]肺腺癌和TMCO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TMCO1调控A549增殖迁移的机制初探[D]. 陈冠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