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中国民间舞的技巧(论文文献综述)
唐白晶,郭爱日[1](2021)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下的中国民间舞创作——兼评群舞作品《承艺热巴》》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下,我们应该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在中国民间舞的创作中,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舞蹈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郭茜[2](2021)在《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韩国舞蹈家 ——金梅子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代韩国舞坛上,极为热衷于中韩舞蹈交流事业的金梅子对中国舞蹈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1943年4月8日,她出生在朝鲜金刚山附近的高城(后被划归至韩国境内的江原道)。1976年12月,她创立了国际知名的舞蹈团“创舞会”,在韩国开启了“创作舞蹈”的新时代,故被誉为“韩国创作舞蹈的先驱”。在与中国进行舞蹈交流的历程中,她的舞蹈实践以其鲜明的艺术主张、独到的舞蹈见解,以及饱满的艺术激情,让目睹过其表演的中国舞蹈家及普通观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均难以忘怀并感悟颇深,同时也为中国舞蹈界带来了极其难得的舞蹈发展经验。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对金梅子六十余载的舞蹈人生展开论述,回顾她与舞蹈相关的成长历程及取得的艺术成就;第二章梳理她与中国进行舞蹈交流的历程中极具代表性的案例,并侧重耙梳她1993年在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的前身)创建朝鲜族舞蹈专门化班的过程中倾情教学,以及时隔26年后再度赴该系指导教学的史实;第三章对她热衷中韩舞蹈交流事业之缘起进行探寻,同时总结其舞蹈发展的经验,以反哺中国舞蹈界。总而言之,本论文以金梅子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梳理她六十余载的舞蹈人生与她在当代中韩舞蹈交流中的艺术实践,为中国舞蹈界归纳可资借鉴的舞蹈发展经验,尤其找出如何在保存和发展传统舞蹈与探索现代舞蹈创作之间达到巧妙平衡的最优解,以反哺中国舞蹈界,为最终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提供借鉴。此外,谨以这篇硕士学位论文,向金梅子本人及其为当代中韩舞蹈交流事业作出的贡献致敬。
潘俊[3](2020)在《中国民间舞中现代舞技巧的巧妙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中国民间舞和现代舞巧妙融合,能够使民间舞顺应新时代舞蹈发展的潮流,对于中国民间舞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在进行中国民间舞编排创作和表演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巧妙融入现代舞元素和技巧,使民间舞的设计和表演得到创新,进一步提升中国民间舞的魅力与表演性。一、现代舞的技巧现代舞的表现形式多样,根据表现形式可以把现代舞的技巧分成六类。
蔡烁[4](2020)在《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建设历程几乎与新中国的诞生同步,自发生,中国古典舞就没有停止过对外传播,在实践中,它不断证明了其独特的价值意义。本文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涉及相关的中国古典舞的创作现象,以探讨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这一重要命题。文章首先通过对新中国舞蹈事业奠基者们基于国际性思考的梳理与分析,提出中国古典舞的发生并非个人意愿所致,其需求不仅来自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更来自于中国需要在舞台舞蹈艺术领域的国际语境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话语。其次,文章对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历史进行了脉络性的梳理,对各时期时代背景、古典舞发展所处阶段、对外传播内容,以及对外传播接受等方面逐一进行了分析。基于此,提出在当今“中华文化‘走出去’”“国家形象塑造”和“文化软实力”等相关研究成果的视野下,中国古典舞是对外传播的有效载体。与此同时,历史上的对外传播也反曾哺于中国古典舞的建设,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可见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因此前对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记录和研究多从“供给侧”角度出发,缺乏“需求侧”,即受众角度的分析,故而,本研究对2019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赴美巡演期间七场演出的观众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和掌握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中的受众反馈与现存问题。最后,本研究结合问卷调查以及历史上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反馈,提出现阶段中国古典舞在对外传播中尚有巨大未被开发的潜力,中国古典舞日后应在传播方式、内涵建设,以及跨文化适应度等方面加强研究与建设。
许晴[5](2020)在《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舞台形象塑造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山东秧歌的两个重要分支,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都是以融合歌、舞、戏等多元素为特色的民间娱乐性综合体艺术。由于二者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发展维度中,都受到山东秧歌文化生态的滋养,因此,二者在舞台表演的形象塑造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而这种相似性则为我们比较二者的差异性提供了现实前提。此外,“女性角色”又同是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中重要的角色形象,因此,以女性形象为切入点,便可从动态风格、文化内涵、舞台实践等方面,对胶州秧歌与海阳秧歌舞台表演形态中的形象塑造进行深入地比较研究,且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江子扬[6](2020)在《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比较”素养探究》文中认为“学科素养”是近年来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议题,对关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学科素养特征对研究我国舞蹈专业教育的学科素养培育有现实意义。根据前人对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建设的探索,可以发现“比较”的思维一直潜移默化地贯穿于整个中国民族民间舞教育过程中,在教材设置、教师行课、学生学习和作品编创等方面具有普遍意义,可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探究。“比较”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育中主要体现在形态比较、审美比较和文化比较三个层面,同时,这三个不同层次间的比较又是相互关联的,且并时进行,每个层次又不仅限于某一特定阶段。通过对不同民族、地域舞蹈“形态、功能、源流、地域”的多维分析,突出各自的民族、地域特异性,使原生型民间舞和专业化民间舞蹈教学形成相对合理的平衡,也使学生在口传身授的“比较”中,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合。
SHESHUKOVA ELENA[7](2020)在《“一带一路”视角下芭蕾舞与民间舞的融合与探讨 ——以山西民间舞小花戏为例》文中认为“一带一路”是在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伟大畅想,勾画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蓝图,2020年“一带一路”建设步入了第七个年头,中国的经济、科技水平有了巨大的腾飞。而中国作为世界知名的文明古国之一,文化、艺术的对外输出以及国与国之间的艺术交流也在不断加强,中西方舞蹈与文化的接轨已是大势所趋。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我是一名俄罗斯人,从小学习芭蕾舞,在俄罗斯读书期间,认识了一些中国留学生,他们和我讲述了很多有关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俄罗斯本科毕业后,便选择来到中国学习,在山西大学我选择了从小深爱的舞蹈专业。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我结识了对我帮助非常大的赵林春导师,是她让我对山西文化和山西民间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于是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一带一路”实现了各国经济的交融,那么,在此背景下,能否实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相信这是值得深思与研究的课题。二、研究内容第一章:结合作者在山西大学的学习经历,阐述了芭蕾舞与山西小花戏融合的构思及原因。第二章:首先从文化视角出发,探讨了芭蕾舞和山西小花戏结合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然后以作者对两种舞蹈的理解和学习经验,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总结了芭蕾舞和小花戏的融合方法。第三章:作者站在热爱中国文化的一名俄罗斯学生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中西方舞蹈融合的一些想法与期望,并展望了芭蕾舞与小花戏融合后的发展前景。三、研究方法1、课堂学习:我主要研究和学习的是山西民间舞,在课堂上,我们系统地学习了小花戏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步伐、小组合等。通过系统性的学习,让我对这这种舞蹈有了真切的感受和体会。2、采风学习:在赵老师的引荐下,我去过山西省群众艺术馆,学习了新的民间舞“霸王鞭”。2018年6月,赵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去运城参加了“晋南民间舞课程教学展示暨课程建设研讨会”。3、演出经历:2017年9月参加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迎新晚会;同年12月份参加第22届“百花奖”文艺汇演;2018年2月春节期间,我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运城参加了“古中国大运城外国留学生过中国年”的活动;2018年3月份,参加了“北卡罗纳艺术学院”代表团文艺演出。这些演出经历对于论文的写作有很大帮助。4、田野调查法:去左权县进行实地调查,与老艺人、小花戏舞蹈工作者进行交流,了解原生态民间舞的发展、特色和风格。5、查阅文献:以“芭蕾舞”、“民间舞”、“小花戏”、“中西方文化”作为关键词,在知网、万方、维普等知名数据库中搜集、下载文献资料。阅读着作,搜集论文写作需要的资料。6、网络资源:下载网络上芭蕾舞、小花戏的舞蹈作品,在参考、借鉴、提炼、改编的基础上,创作芭蕾舞与小花戏相结合的舞蹈作品。四、研究结果在综合对比芭蕾舞与山西民间舞的发展过程后,找到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文中大量列举一些芭蕾舞与民间舞结合的案例并分析能将两种风格不同的舞蹈相融合的经验是什么。经过这些探索后,从文化层面、技术层面做出了大胆尝试。得出的结论就是,芭蕾舞与山西民间舞小花戏的融合是有可能实现的,并且初步畅想这样的一种融合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罗莎[8](2020)在《安徽花鼓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娄楼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以安徽花鼓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娄楼为个案进行研究。以她身份的界定、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身份里较为独特的专业性以及对于“冯派”花鼓灯的代表性为切入点展开探讨,主要探讨她在安徽花鼓灯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传承、发展以及传播作用。这种探讨并非是停留在事实陈述层面,而是运用了跨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娄楼对于安徽花鼓灯的现实作用,以观视其内在规律,从而对代表性传承人形成更为全面、准确的认知,为后续非遗传承人的评定以及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形成可借鉴、可参考的成功案例。论文在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研究娄楼这类代表性传承人的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着重介绍了该对象的研究现状及现有研究的不足。第二部分为第一章,本章以娄楼代表性传承人身份为切入点,通过界定该身份以及分析影响该身份形成的客观因素,从而了解娄楼的独特性和代表性以及代表性传承人的重要价值。第三部分为第二、三、四章,通过论述娄楼在安徽花鼓灯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传承、发展、传播作用以及其内在规律,来探讨娄楼五十多年来对于花鼓灯传承及保护工作做出的杰出贡献。她作为“冯派”花鼓灯的代表性传承人以及多位艺人流派的活的载体,如何在保持花鼓灯风格性以及核心技艺不丢失的情况下,将花鼓灯的动作、审美做出与时俱进的发展及创新,以增加安徽花鼓灯的丰富性、多样性、技艺性、观赏性以及源源不断发展动力。在这一部分以史料搜集与考证为基础,综合运用口述史、舞蹈生态学以及田野调查等方法,力求完整、客观、多维度、点面结合的分析娄楼对于安徽花鼓灯的现时作用。并在其中通过历时性与共识性的分析,为本文最终结论夯实基础。第四部分为结语,在这一部分以娄楼的个案研究为切入点,由点及面的分析代表性传承人身份认定的必要性以及可操作性,为后续非遗传承人的评定以及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借鉴、可参考的成功案例。本文力图摆脱一般个案研究的套路,重点分析娄楼对于安徽花鼓灯的历时性作用、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规律,以及该群体对于非遗保护工作的突出贡献。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助于非遗保护工作的进行能够贴近现实发展情况,动态地、立体地、全面地展开。
弓佩茹[9](2020)在《民族传统舞蹈教学实践研究 ——以《沉香》系列为例》文中指出从1946年的“边疆音乐舞蹈大会”,戴爱莲、彭松等人带领舞蹈家们深入民间,对民间舞蹈进行挖掘采集、整理搬上都市舞台,到1954年,随着北京舞蹈学校成立,民间舞被纳入专业舞蹈教育,再到20世纪80年代,以许淑媖为首的舞蹈教育家们在深入采风的基础上,总结出“元素教学法”并引入课堂,中国民族民间舞一直在坚守传统的道路上发展。采用“走下去,请进来”的方式,发掘整理民族传统舞蹈,并通过各类教学实践传承发展民间舞。如今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是“继承和创新——两条腿走路”。民族传统舞蹈的教学不仅决定着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根本,也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丰富的养料。2014年—2019年期间北京舞蹈学院推出了民族传统乐舞集《沉香》系列,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参与国内外的各项演出中,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民族传统乐舞集《沉香》系列,以民族传统乐舞行动研究为宗旨,采用“请进来,走下去”的方式,学习采集了十八个省份、十九个少数民族的五十余支舞蹈(除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是民间舞人在新时代对民族舞蹈文化的“追根溯源”行动。本文以民族传统乐舞集《沉香》系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探索和分析。结合参与教师、学生和艺人的访谈和笔者本人的跟踪观演体验,试图分析研究这种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和特点,为民族传统舞蹈的教学实践提供学理反思和建议。文章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由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综述和研究方法组成。第二部分对《沉香》系列进行样本分析。第三部分是以学院派风格课为参照,结合教师、学生访谈对《沉香》的教学实践模式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对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以及收集艺人、媒体、学者、观众对《沉香》系列的反馈与评价,从他者的视角看其实践效果。第五部分是对《沉香》系列的教学实践的反思,笔者认为这是基于文化“整体观”理念,以人类学、民俗学为导向的舞蹈文化教学实践,是民族传统舞蹈的一种有效教育的模式,值得深化研究和应用推广。
潘力维[10](2019)在《中国民间舞创作的图式解构与思维创新》文中认为中国民间舞(特指舞台化的民间舞)逐渐从动作性向形象性、从代表性向主题性的方向转变,经历了丰富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元素教学法"为基础的具有社会历史积淀和固定风格面貌的舞蹈动作便构成了舞蹈的"风格图式",使多种民间舞素材得以在同一视觉思维中进行转换与对应,它既填补了动作层面的风格韵律,也为舞种找到了不断生发与拓展的审美支点。"风格图式"自身的解构与重构对民间舞创作意义重大,如何在既定图式和当代风格之间把握好一个"度",逐渐成为舞蹈创作者和研究者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对风格图式进行改造的过程中,编导若想迎合业内人士的审美,往往倾向于对风格图式进行逻辑性解构,以凸显作品的风格性;而对剧场中的普通观众而言,舞台形象的生动鲜活更能刺激他们的"秩序感",使作品得到更广泛受众的欢迎和喜爱。
二、浅谈中国民间舞的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中国民间舞的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下的中国民间舞创作——兼评群舞作品《承艺热巴》(论文提纲范文)
创作的动机: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发扬 |
创作路径:重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创作目标:体现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 |
结语 |
(2)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韩国舞蹈家 ——金梅子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初探金梅子六十余载之舞蹈人生 |
第一节 学生时代 |
一、初涉艺术学唱剧 |
二、遇舞生情即转行 |
三、传统现代博众长 |
第二节 舞者时代 |
一、任教梨花女大舞蹈系 |
二、探索韩国舞蹈之出路 |
第二章 回顾金梅子与华交流之艺术实践 |
第一节 中韩建交前的交流活动 |
一、1986 年在香港亚洲艺术节首度亮相 |
二、1989 年对中国大陆数城市初次造访 |
第二节 中韩建交后的交流活动 |
一、1994 年在北京国际院校舞蹈节引人瞩目 |
二、1998 年在创舞国际艺术节促成韩中联袂 |
三、2009 年在北京国际戏剧舞蹈季惊异四座 |
第三节 助推北舞朝鲜族舞蹈学科建设 |
一、中国朝鲜族舞蹈形成的历史基础 |
二、北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的历史沿革 |
三、金梅子亲赴北舞执教的历程回顾 |
第三章 探寻金梅子致力中韩交流之缘由 |
第一节 致力中韩交流之缘由 |
一、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钟情中国的自然结果 |
第二节 带给中国舞界之启示 |
一、扎根传统,面向未来 |
二、立足民族,走向世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金梅子的生平年表 |
附录2:创舞会的主要沿革 |
附录3:口述史摘要 |
附录4:对导师欧建平的采访摘要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中国民间舞中现代舞技巧的巧妙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舞的技巧 |
(1)韩福瑞技巧。 |
(2)李蒙技巧。 |
(3)葛兰姆技巧。 |
(4)何顿技巧。 |
(5)自由行和放松技巧。 |
二、中国民间舞中现代舞技巧的融合与运用 |
(一)在民间舞创作中融入现代元素 |
(二)在民间舞表演中融入现代舞元素 |
(三)在中国民间舞编导中融入现代舞的编导手法 |
(四)民族民间舞与道具及现代科技的融合 |
(4)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及其翻译问题相关研究 |
2.中国民族民间舞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
3.中国舞蹈对外传播路径与策略相关研究 |
4.舞蹈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
5.其它传统艺术对外传播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
一、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历史回溯 |
(一)舞种发生至文革前夕(-1966) |
(二)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9) |
(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 |
(四)新世纪以来(2000-) |
二、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价值与意义 |
(一)“走出去”的有效载体 |
1.传播形式的共通性 |
2.文化内涵的共享性 |
3.身体语言的独特性 |
(二)“走出去”的自我完善 |
1.提升文化自信 |
2.实现全面育人 |
3.强化独特身份 |
三、中国古典舞系2019年赴美巡演案例分析 |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
(二)研究调查结果 |
1.观众基本背景 |
2.观众观演习惯 |
3.观众背景知识 |
4.观众观演驱动 |
5.观众观演感受 |
6.观众整体评价 |
7.观众意见建议 |
(三)调查结果总结 |
1.多个层面获得肯定 |
2.演出质量与上座率存在逆差 |
3.品牌形象尚未树立 |
4.宣传与营销意识有待加强 |
5.稳定观演习惯尚未形成 |
6.年轻观众占比较少 |
7.综合质量要求较高 |
8.舞剧形式中国化身份尚待确立 |
9.受众接受与其背景密切相关 |
10.跨文化意识有待增强 |
四、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的现存问题与解决策略 |
(一)尚待优化的传播方式 |
1.人格化传播 |
2.多层次传播 |
3.多媒介传播 |
(二)尚待完善的内涵建设 |
1.建构传播的科学概念 |
2.确立传播的代表作品 |
3.建树传播的价值内涵 |
(三)尚待加强的接受与认同 |
1.基于不同语境的概念解读 |
2.根据不同市场的作品选择 |
3.面对不同受众的教学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舞台形象塑造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舞台形象塑造的具体呈现 |
第一节 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中形象塑造的动态风格特色 |
一、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舞台形象的体态符号特征 |
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舞台形象的运动节奏特征 |
第二节 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中形象塑造的舞台呈现——以《有喜》《翠狐》《一抹红》等为例 |
一、胶州秧歌中形象塑造的舞台呈现 |
(一)《扇妞》——拆解动作原型展现小妞形象 |
(二)《有喜》——以“抬重落轻走飘”的风格特点展现年轻母亲形象 |
(三)《一抹红》——情节推动角色表演中无私女性形象 |
二、海阳秧歌中形象塑造的舞台呈现 |
(一)《翠狐》——“拟人化”形象的角色性格转变 |
(二)《一枝红杏》——隐喻性的封建社会女性形象 |
(三)《春天的摇篮》——用“碾、拧、抻、韧”动律特征塑造小嫚形象 |
第二章 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舞台形象塑造异同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舞台表演形态中形象塑造的异同 |
一、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中舞台表演形态中形象塑造的相似性 |
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舞台表演形态中形象塑造的差异性 |
第二节 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舞台表演形态中形象塑造异同的成因分析 |
一、艺术学视野下的异同成因分析 |
二、文化学视野下的异同成因分析 |
第三章 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舞台形象塑造的表演特征 |
第一节 从人物的身体语言探究女性形象的塑造 |
第二节 从人物的情感表现探究女性形象的塑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比较”素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关键词释义 |
1.素养 |
2.学科 |
3.学科素养 |
4.中国民族民间舞专业教育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本文研究方法 |
一、学科素养“比较”的理念呈现:中国民族民间舞教育的学术回顾 |
(一)比较思路在教育体系中的潜藏 |
(二)比较思维在教材构建中的呈现 |
(三)比较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
二、学科素养素养“比较”的初步体现:在“比较”中的身体训练 |
(一)“形态”比较的案例分析 |
(二)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
1、在比较中掌握身体知识与技能 |
2、“比较”在身体上呈现 |
三、学科素养“比较”的形成:思维模式的培养 |
(一)“审美”比较的案例分析 |
1、安徽花鼓灯与傣族舞的案例分析 |
2、蒙古族筷子舞的案例分析 |
(二)过程与方法的建立 |
1、养成舞种及舞种文化的“比较”学习思维 |
2、“田野-课堂-舞台”的审美变化 |
四、学科素养“比较”的深度运用:多元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
(一)“文化”比较的案例分析 |
1、安徽花鼓灯与东北秧歌的案例分析 |
2、朝鲜舞与傣族舞的案例分析 |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立 |
1、在比较中理解多种文化的差异与价值 |
2、多元文化的学习与认同 |
五、中国民族民间舞教育中“比较”的内涵与价值 |
(一)“比较”素养的三个层面 |
(二)“比较”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育中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书目 |
致谢 |
(7)“一带一路”视角下芭蕾舞与民间舞的融合与探讨 ——以山西民间舞小花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芭蕾舞与山西民间舞小花戏彼此融合的想法 |
1.1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舞蹈发展 |
1.1.1 芭蕾舞的发展 |
1.1.2 山西民间舞小花戏的发展 |
1.2 芭蕾舞和民间舞融合的实例分析 |
第二章 芭蕾舞与山西民间舞小花戏的融合方法 |
2.1 芭蕾舞与山西民间舞小花戏的不同之处 |
2.1.1 舞蹈风格 |
2.1.2 表演形式 |
2.1.3 音乐特点 |
2.2 芭蕾舞与山西民间舞小花戏差异的原因分析 |
2.2.1 文化差异 |
2.2.2 观念差异 |
2.2.3 看待自然的差异 |
2.3 民间舞与芭蕾舞的融合经验 |
2.4 芭蕾舞与山西民间舞小花戏的相互融合 |
2.4.1 文化层面的融合 |
2.4.2 技术层面的融合 |
第三章 芭蕾舞与山西民间舞小花戏融合后的畅想 |
3.1 畅想一——将山西民间舞蹈文化带到俄罗斯 |
3.2 畅想二——走进课堂和中国学生交流芭蕾舞 |
3.3 畅想三——能够融合创作出更多的作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安徽花鼓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娄楼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2.已有研究的不足 |
3.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三)研究方法与理论 |
一.娄楼代表性传承人的身份由来 |
(一)安徽花鼓灯发展的鼎盛时期与期间各类型传承人 |
1.宣扬民族传统文化思潮下积极开展的传承工作 |
2.各类传承人的职能分化以及具有专业性的代表性传承人的产生 |
3.娄楼掌握核心技艺形成“根性”的关键时期 |
(二)花鼓灯的传承陷入困境及传承方式的转变 |
1.现代化的冲击下传承人的青黄不接及“城市化”趋势 |
2.安徽花鼓灯较高的传承难度 |
3.娄楼在传承困境中最大限度的继承与保护花鼓灯 |
(三)非遗传承现状下突破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身份限制 |
1.非遗传承人的评定现状 |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构成出现断层 |
3.娄楼突破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定限制成为传承中坚力量 |
二.娄楼对花鼓灯的“传承”作用 |
(一)对单一流派“核心技艺”的完整把握 |
1.对“冯派”花鼓灯核心技艺的完整把握 |
2.娄楼与冯国佩形态特征对比分析 |
(二)对多位艺人流派的整理与辨析 |
1.多位艺人流派“核心技艺”的搜集与汇总 |
2.娄楼对三大“兰花”艺人风格的辨析 |
三.娄楼对花鼓灯的“发展”作用 |
(一)动作上与时俱进的改变 |
1.动作幅度 |
2.表演调度 |
(二)审美上贴合时代要求 |
1.专业训练经历影响娄楼对角色及形象的处理方式 |
2.丰富的艺术实践经历促使娄楼推进表演形式创新 |
3.高艺术素养奠定娄楼的艺术敏感度 |
4.开放性思维推动娄楼将花鼓灯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融合 |
(三)根植于动律风格之上推进花鼓灯动作的推陈出新 |
1.技术技巧性动作 |
2.扇花类动作 |
四.娄楼对花鼓灯的“传播”作用 |
(一)推进乡土艺术的城市化转型 |
1.推进花鼓灯形式“广场化”以及内容“生活化” |
2.城市居民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推进民间艺术的“学院化”及“舞台化”进程 |
1.花鼓灯的“舞台化” |
2.推进花鼓灯“学院化”的进程 |
结语 |
(一)娄楼的“独特性”与“代表性” |
1.独特的专业训练经历及独特的传承方式 |
2.在花鼓灯流派及传承人身份上的代表性 |
(二)娄楼对于安徽花鼓灯传承及发展领域的作用 |
(三)娄楼个案研究对于非遗传承工作的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民族传统舞蹈教学实践研究 ——以《沉香》系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对《沉香》系列的持续关注 |
2.调研中目睹民间传统歌舞 |
3.《沉香》系列对传统民族舞蹈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1.在民族传统舞蹈教学的研究方面 |
2.关于《沉香》系列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研究法 |
3.访谈法 |
一.《沉香》系列的样本分析 |
(一)民族及地区分类 |
(二)按节目类型及性质分类 |
二.《沉香》教学实践模式 |
(一)《沉香》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理念 |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
2.综合能力的培养 |
(二)《沉香》的教学内容 |
1.教学目的 |
2.教学方法 |
3.教学内容 |
4.教学主体 |
三.《沉香》的教学效果 |
(一)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
1.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文化自信 |
2.为传统提供参照,为创新提供素材 |
3.从形到核的转变 |
4.民族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待持续加强 |
(二)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
1.以情感为依托,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内核 |
2.注重全面发展,提升核心素养 |
3.关注舞蹈教育的迟效性、延续性 |
4.浸润式教学程度有待提高 |
(三)他者的视角 |
1.艺人 |
2.媒体 |
3.学者 |
4.观众 |
四.对《沉香》系列实践教学的反思 |
(一)以人类学、民俗学为导向 |
1.寻找民间舞定位 |
2.观念的转变 |
3.当代审美范式的建立 |
(二)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1.《沉香》系列传承与再创造的关系:在传承中再创造 |
2.素材的选择与教学意义 |
3.观众审美取向反映出的审美错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中国民间舞创作的图式解构与思维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传统“风格图式”作为民间舞创作基石 |
二、以图式的“运用”塑造舞蹈的形式风格 |
三、以艺术“形象思维”(1)探索现实生活 |
四、以图式的“解构”重组艺术形象 |
五、图式解构的得当性影响业界评判 |
六、艺术形象“可读解性”的清晰度决定社会评价 |
结语 |
四、浅谈中国民间舞的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下的中国民间舞创作——兼评群舞作品《承艺热巴》[J]. 唐白晶,郭爱日. 舞蹈, 2021(04)
- [2]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韩国舞蹈家 ——金梅子的个案研究[D]. 郭茜.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中国民间舞中现代舞技巧的巧妙运用[J]. 潘俊. 艺术家, 2020(11)
- [4]中国古典舞对外传播研究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D]. 蔡烁. 北京舞蹈学院, 2020(12)
- [5]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舞台形象塑造的比较研究[D]. 许晴.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6]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比较”素养探究[D]. 江子扬. 北京舞蹈学院, 2020(11)
- [7]“一带一路”视角下芭蕾舞与民间舞的融合与探讨 ——以山西民间舞小花戏为例[D]. SHESHUKOVA ELENA. 山西大学, 2020(01)
- [8]安徽花鼓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娄楼个案研究[D]. 罗莎. 北京舞蹈学院, 2020(12)
- [9]民族传统舞蹈教学实践研究 ——以《沉香》系列为例[D]. 弓佩茹. 北京舞蹈学院, 2020(08)
- [10]中国民间舞创作的图式解构与思维创新[J]. 潘力维. 民族艺术研究,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