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档案保护技术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尹鑫,张斌[1](2021)在《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意义]随着中国崛起和中国档案学学术发展与变革,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构建基础愈加稳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中国档案学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契机。[研究设计/方法]应用文献调研法、专家访谈法等,探析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中体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分析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基本遵循和创新方向。[结论/发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可以在以下方面着手:聚焦新时代,深入探索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当代构建模式;着眼新未来,加强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建设;构建新规范,认真推进档案法治研究和技术标准研究。[创新/价值]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基本遵循、创新方向与可行路径。
张芳圆[2](2021)在《我国档案保护资源平台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蔡梦玲[3](2020)在《基于引文分析的档案保护技术学跨学科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选择从1992年至今出版的8个版本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皆收录的7种档案学类核心期刊(从2000年至2019年分别对应)为分析样本,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来源数据库,从引用与被引两个角度对档案保护技术学的跨学科特性进行分析,归纳了知识交流学科相对集中和广泛性与集中性并存的特点。
鲁伟丽[4](2020)在《对1980年以来档案保护技术学术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文章根据1980~2017年期间档案学核心期刊上刊载的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进行论文数量和内容的统计、分析,并进行总结与思考,对大数据时代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进行展望。
田雨灵[5](2020)在《傅振伦档案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傅振伦是我国近现代着名的社会科学家,是“近代人文科学发展的同龄人”,他的研究领域涉及甚广,包括历史学、档案学、博物馆学、方志学、考古学、文献学、陶瓷学等,是我国近现代在众多学科领域中取得突出成就的学者之一,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档案学的奠基人之一。其着作《公文档案管理法》是民国时期的档案学“旧着”之一。傅振伦以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对欧美档案馆的实地考察,对传统的档案工作进行了革新,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色的档案学思想,傅振伦的档案学思想对形成中国近代档案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伴随着中国档案学的不断前进和发展,其当代价值也日益凸显,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学习。目前,档案学界对傅振伦档案学思想的研究内容较少,且系统性研究不足,学界对其关注明显不够。为使本课题研究系统、全面,本文在掌握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全面叙述了傅振伦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学术背景,概述了傅振伦的成长经历、档案工作实践经历,较为完整地列出了傅振伦档案学相关学术着述简明年表,力求全面系统地展现傅振伦档案学思想的内容。本文在掌握傅振伦的工作实践和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傅振伦的档案工作指导思想、档案的定义分类和档案工作环节、档案保管和保护思想、档案开放利用思想、档案组织思想、利用档案进行方志编纂和历史档案整理思想。傅振伦的学术精神和个人品质启迪我们,对档案工作和档案研究应保持热爱之心,始终不忘使命;在工作中恪尽职守,竭忠尽智,一以贯之;在知识的学习和学术研究上,殚见洽闻,博古通今;一生步履不息,对人生的价值求索不止。同时,傅振伦档案学思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当代价值,启示当代档案学人在档案工作和档案研究中,要把握中国时代特色,贯通古今与中外;发扬档案实践精神,注意理论与实践并重;树立档案服务意识,创新档案服务的路径。傅振伦档案学思想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由于时代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局限,其存在理论研究高度不足、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照搬欧美相关学科理论等问题和不足,要求我们批判性地看待傅振伦的档案学思想,承袭傅振伦档案学思想的理论精髓和优秀学术品格。本文尽力整合傅振伦散存的学术成果以及与傅振伦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还原傅振伦的治学经历及学术研究和工作实践,希望可以弥补傅振伦档案学思想系统性研究的不足,丰富档案学发展积淀,加强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
夏敏[6](2020)在《中国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档案保护行业标准是档案保护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保护行业标准的建设是不断增加档案保护行业标准有效供给,不断提升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制修订质量,不断完善和优化档案保护行业标准体系的过程。目前,我国档案保护行业标准的建设亟待加强,一方面新时代下档案保护技术与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相互融合形成许多新的档案保护技术,亟需围绕这些新兴的档案保护技术建设相关的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另一方面档案保护行业标准的建设是档案保护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前提。在国内许多大型档案保护工程如“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抢救工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项目开展过程中,亟需相关档案保护行业标准来规范指导具体工作。总之,近年来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不仅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而且得到了档案工作实践领域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标准发展历程、标准内容建设两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的现状。研究发现尽管标准建设数量不断增长,内容建设不断丰富。但是,新时代下我国档案保护行业标准的建设在标准体系建设、标准研制基础、标准建设对国际经验的借鉴、标准适用性四个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在借鉴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上,论文研究认为目前我国档案保护行业标准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档案保护行业标准研制基础较薄弱,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借鉴国外经验能力有待提升,行业标准适用性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这四方面是影响我国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的关键问题。进一步,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论文从标准建设人才、标准建设参与组织、标准执行条件、标准建设理念、标准建设受档案保护工作影响五个视角研究认为:标准建设人才缺乏、标准建设参与组织之间合作不力、标准执行条件有限、标准建设理念保守、标准受档案保护实践工作制约是我国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最后,论文提出了应培养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所需的专业人才,加强标准建设参与组织之间的合作,改善档案保护行业标准执行条件,加强档案保护行业标准研制工作,鼓励借鉴国外标准建设的先进经验,加强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宣传工作的六条针对性措施,旨在为我国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邵英莹[7](2020)在《省级综合档案馆声像档案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声像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在各类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它们以声音和图像等信息记录形式呈现,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声像档案形式多样,生动地记录着各项活动的发展情况,丰富了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然而在当前声像档案工作中,各类安全问题频发,声像档案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声像档案保护已经成为档案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省级综合档案馆作为保管声像档案的基地与中心,其馆藏声像档案同样面临着诸多风险,因此开展声像档案保护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馆藏声像档案的安全问题,还对省内各类档案馆的声像档案保护工作有着示范与指导作用。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省级综合档案馆声像档案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本文从省级综合档案馆声像档案保护现状出发,对我国省级综合档案馆声像档案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本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文章的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主要对声像档案概念予以界定,并对省级综合档案馆声像档案保护的特点及重要意义进行论述。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省级综合档案馆声像档案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第四章是基于省级综合档案馆声像档案保护现状,梳理出省级综合档案馆声像档案保护工作在保护主体智慧性、保护工作规范性、保管环境适宜性和保护工作科技性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是根据省级综合档案馆声像档案保护的现存问题,提出提高声像档案保护主体综合素养、强化声像档案保护规范管控、改善声像档案适宜保管环境和提升声像档案保护技术实力等应对措施。
姚志远[8](2020)在《当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 ——实践、方法与价值》文中研究指明受“新史学”思潮影响,20世纪80年代口述史在中国兴起,至今已有30余年发展。几十年间,国内学者在抗战口述史、知青口述史、妇女口述史和少数民族口述史等诸多领域成绩斐然。近30年来,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在民族地区社会变迁、文化习俗演变以及妇女史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对近三十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学者有关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的实践成果从内容、方法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梳理。认为当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在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影响下,使用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例如访谈法、田野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等,这些方法拓宽了少数民族史研究的维度和深度。同时研究展现出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内容多样但不均衡、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等特点。当然也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标准方面不足。通过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的研究,不仅弥补了文献资料的缺漏,而且开拓了少数民族史研究新领域和新方向,不仅能保留中华各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而且有助于建设多元视角、生动有力的历史学科。
闵桃[9](2020)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是与世界记忆工程对接的国家工程,是对档案文献遗产进行认定、管理、保护和开发的系列计划和措施。2000年,受世界记忆工程和国内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影响,在国家档案局牵头组织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正式启动。至2018年,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已选出四批142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成功申报12项《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和13项《世界记忆名录》,构筑起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工程为档案文献遗产走出国门、面向世界提供了途径和平台,促进了档案文献遗产工作的发展,并有意识地发掘档案文献遗产内涵及价值,塑造文化品牌,增强了档案文献遗产的文化影响力。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引发社会对档案文献遗产的广泛关注,有关档案文献遗产的研究不断涌现,但直接以工程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较少,且工程开展近二十年,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梳理,为即将开展的工程新阶段做准备。故本文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建设为题,梳理分析遗产工程过去近二十年的实践活动。本文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时代背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既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发展的要求,又是世界记忆工程全面实施的体现。第二部分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实践活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围绕档案文献遗产的确定、保护与利用开展工作,建立起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即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认证体系,组织了相关的整理研究项目和宣传、出版、文艺创作等开发利用活动,来保护和传承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第三部分是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实践活动的分析与展望。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为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开发提供了平台,促进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增强了档案文献遗产的文化影响力,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定位偏差、组织建设不足、活动内容不平衡等问题,需从工程定位、组织功能、发展规划、合作交流、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加强。
周圆圆[10](2020)在《档案修裱工作中黏合剂的改性研究》文中指出在纸质档案漫长的保管过程中,纤维素不可避免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如:水解、氧化和光解等,导致纤维的长度减小、柔软性降低、纤维素含量降低,最终使得纸张发生霉菌、酸化、破损、变脆等病害,从而影响纸张的耐久性。档案纸张作为文物与凭证的集合体,具备较高的历史价值与文物价值,不能轻易改变其形态,对于破损严重的档案纸张,往往通过修裱的方式使其恢复原貌,延长使用寿命。然而,当前被广泛应用于档案修裱中的纯淀粉浆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淀粉成膜性不佳,淀粉膜抗拉力弱、脆性大、易断裂,使用淀粉浆糊修裱的档案纸张强度低,耐久性不高。其次,淀粉浆糊中含有大量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易生霉蛀虫。由此使得修裱后的档案纸张在存放数十年后常需重复修裱,不仅浪费人力与物力,更对纸张档案造成一定的损伤。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使用新型微米材料对淀粉浆糊进行改性,使其更符合档案修裱黏合剂的要求。合成纤维材料由于其特殊的“一维”形貌,与其他材料复合形成“织态”结构,可有效提高原材料的强度,因此,本文首先考虑使用合成纤维材料,但有机纤维熔点低、易分解,而无机纤维通常具备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由于无机纤维中的碳纤维与玻璃纤维来源广泛、易获取,因此,被本文选为淀粉浆糊的改性材料,通过添加碳纤维与玻璃纤维改性修裱工艺中最重要的原料—淀粉浆糊,以此提高档案纸张的强度与耐久性。具体方案如下:首先,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可比性,本文使用纯淀粉浆糊与不同比例(0.3%、0.6%、1%、3%、6%)玻璃纤维及碳纤维改性淀粉浆糊修裱档案纸张,得到初样;其次,依据《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GB/T 450-2002),对不同浆糊修裱的档案纸张参照不同仪器的相关规定进行裁取,得到样本;最后,依据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文件用纸耐久性测试法》(DA/T 11-1994),选择与耐久性较相关的物理与化学性能指标,对样本进行检测,主要包括:耐折度、撕裂度、抗张强度、pH值、白度。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碳纤维与玻璃纤维对纸张的大部分性能有所改进,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碳纤维对纸张耐折度的影响并不明显,而玻璃纤维对纸张抗张强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当碳纤维含量为1%时,纸张的耐折度与纯淀粉浆糊相比无明显差异,但纸张的撕裂度横向提高4.1%,纵向提高4.7%,抗张强度横向提高87.5%,纵向提高99.4%,pH值提高为6.278,白度虽略有下降但并不影响修裱质量。当玻璃纤维与淀粉的比例为1%时,是改性材料的最佳比例对档案纸张的各项性能均有所提高,耐折度横向提高26%、纵向提高3%,撕裂度横向提高1.5%、纵向提高4.2%,抗张强度横向提高7.7%、纵向提高19.8%,pH值提高至6.27,白度无明显变化。因此,1%碳纤维与1%玻璃纤维,可用以改性淀粉浆糊,作为档案修裱黏合剂修裱纸质档案。
二、档案保护技术的回顾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档案保护技术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构建基础、重要价值与时代契机 |
2 研究设计 |
3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基本遵循 |
3.1 传承中国特色 |
3.1.1 记录与佐证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道路 |
3.1.2 传承和保护中国特色档案成果 |
3.2 展现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 |
3.2.1 弘扬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精神 |
3.2.2 凝聚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力量 |
3.3 直面中国问题 |
4 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构建的创新方向 |
4.1 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的创造性转化 |
4.1.1 苏联经验的本土转化适用 |
4.1.2 民国经验的继承创新 |
4.1.3 欧美经验的解释 |
4.2 推进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创新性发展 |
4.2.1 提出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 |
4.2.2 促进数字人文与档案学共同发展 |
4.2.3 发展后现代档案学理论 |
4.2.4促进文档管理标准化 |
4.2.5 提出三态两化思想 |
4.2.6 提出社交媒体的档案化理念 |
5 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基本路径 |
作者贡献说明 |
(3)基于引文分析的档案保护技术学跨学科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1.1 数据来源。 |
1.2 引文数据学科匹配。 |
2 档案保护技术学跨学科特性分析 |
2.1 知识输入统计。 |
2.2 跨学科知识输入趋势。 |
2.3 档案保护技术学知识输入的跨学科分布。 |
3 基于施引文献的档案保护技术学跨学科特性分析 |
3.1 知识输出情况。 |
3.2 档案保护技术学跨学科知识输出趋势分析。 |
3.3 档案保护技术学知识输出的跨学科分布。 |
4 档案保护技术学跨学科特性总结 |
(4)对1980年以来档案保护技术学术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选取 |
二、档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数量统计与分析 |
1. 传统纸质时代 |
2. 电子文件时代 |
三、小结 |
四、展望 |
(5)傅振伦档案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历史研究法 |
1.3.3 比较研究法 |
1.4 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1.4.3 不足 |
第2章 傅振伦档案学思想诞生的渊源 |
2.1 傅振伦档案学思想诞生的社会背景 |
2.1.1 行政效率运动与文书档案改革 |
2.1.2 明清历史档案的整理 |
2.1.3 中西碰撞的社会环境 |
2.2 傅振伦档案学思想诞生之主观条件 |
2.2.1 傅振伦的学术背景 |
2.2.2 傅振伦的档案实践经历 |
第3章 傅振伦的档案学思想 |
3.1 档案工作指导思想 |
3.2 档案的定义、分类和工作环节 |
3.3 档案保管和保护思想 |
3.4 档案开放利用思想 |
3.5 档案组织思想 |
3.6 档案与方志编纂 |
3.7 历史档案整理思想 |
第4章 傅振伦档案学思想的价值 |
4.1 个人品质与学术精神 |
4.1.1 不忘使命,赤子之心 |
4.1.2 殚见洽闻,博古通今 |
4.1.3 恪尽职守,竭忠尽智 |
4.1.4 写作不辍,求索不止 |
4.2 对当代中国档案学的启示 |
4.2.1 把握中国时代特色,贯通古今与中外 |
4.2.2 发扬档案实践精神,理论与实践并重 |
4.2.3 树立档案服务意识,创新服务之路径 |
第5章 傅振伦档案学思想的局限性 |
5.1 理论研究高度不足 |
5.2 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 |
5.3 照搬欧美相关学科理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傅振伦年表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中国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相关概念界定 |
0.3.1 档案保护 |
0.3.2 行业标准 |
0.3.3 档案保护行业标准 |
0.4 研究创新点 |
1 我国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概况 |
1.1 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阶段性发展特点鲜明 |
1.1.1 初步发展时期以纸质与声像档案行业标准为主 |
1.1.2 缓慢发展时期电子档案保护行业标准逐渐兴起 |
1.1.3 快速发展时期纸质声像电子档案行业标准并重 |
1.2 档案保护行业标准的标准内容建设不断丰富 |
1.2.1 纸质档案聚焦纸质修复过程的标准建设 |
1.2.2 声像档案重视数字化保护技术标准建设 |
1.2.3 电子档案注重归档存储与信息安全标准建设 |
1.2.4 档案保管条件趋向智能与环保类标准建设 |
2 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2.1 档案保护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尚不完善 |
2.1.1 电子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较为缓慢 |
2.1.2 纸质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仍需完善 |
2.1.3 保管条件智能类与环保类标准建设仍需加强 |
2.2 档案保护行业标准研制基础较为薄弱 |
2.2.1 行业标准申请立项数量较少且标准研制机构较少 |
2.2.2 标准建设理论研究不足且保护技术研发力度不够 |
2.3 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借鉴国外经验能力有待提升 |
2.3.1 借鉴国外先进档案标准数量少 |
2.3.2 追踪国外标准研制动态不及时 |
2.4 档案保护行业标准适用性与实践需求存在差距 |
2.4.1 档案保护新技术的行业标准制定不及时 |
2.4.2 部分行业标准内容陈旧与实际工作脱节 |
3 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3.1 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人才缺乏 |
3.1.1 档案保护行业从业专职人员数量递减 |
3.1.2 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复合型人才缺乏 |
3.2 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组织间合作不力 |
3.2.1 国内标准建设参与组织之间合作不充分 |
3.2.2 与国外档案保护组织合作交流较少 |
3.3 档案保护行业标准执行条件有限 |
3.3.1 “硬件”不足标准执行不力 |
3.3.2 “软件”不强标准执行不严 |
3.4 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理念保守 |
3.4.1 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前瞻性不够 |
3.4.2 忽视档案保护管理方面的标准建设 |
3.5 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受保护工作制约 |
4 加强我国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的建议 |
4.1 大力培养行业标准建设所需人才 |
4.1.1 依托档案保护项目培养行业标准建设人才 |
4.1.2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培养行业标准建设人才 |
4.1.3 加强不同学科融合培养档案标准建设人才 |
4.2 加强组织间合作促进行业标准建设 |
4.2.1 加强组织间标准起草修订环节的合作 |
4.2.2 鼓励相互交流标准应用的实践经验 |
4.3 改善档案保护行业标准执行条件 |
4.3.1 加大档案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
4.3.2 加强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应用培训 |
4.4 加强档案保护行业标准研制工作 |
4.4.1 加大档案保护行业标准研制扶持力度 |
4.4.2 提升档案保护行业标准研制基础条件 |
4.4.3 不断完善档案保护行业标准体系建设 |
4.5 鼓励借鉴国外标准建设先进经验 |
4.5.1 加强档案保护行业标准的采标工作 |
4.5.2 积极与国外档案保护组织交流合作 |
4.6 加强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宣传工作 |
4.6.1 建立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宣传媒体平台 |
4.6.2 丰富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宣传交流活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省级综合档案馆声像档案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省级综合档案馆声像档案保护相关概述 |
2.1 声像档案概念界定 |
2.2 省级综合档案馆声像档案保护特点 |
2.2.1 示范性 |
2.2.2 全面性 |
2.2.3 经济性 |
2.3 省级综合档案馆声像档案保护的重要意义 |
2.3.1 有益于生动地展示社会变迁 |
2.3.2 有助于深刻地品味民族文化 |
2.3.3 有利于真实地再现国家历史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省级综合档案馆声像档案保护的主要成绩 |
3.1 声像档案保护主体职能日渐完善 |
3.2 声像档案管理规范性文件陆续出台 |
3.3 声像档案抢救与修复工作初见成效 |
3.4 声像档案数字化保护工作持续推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省级综合档案馆声像档案保护的现存问题 |
4.1 声像档案保护主体智慧性有待提升 |
4.1.1 声像档案风险防控意识淡薄 |
4.1.2 保护技术人才需求难以满足 |
4.2 声像档案保护工作规范性有待加强 |
4.2.1 声像档案安全监督工作不到位 |
4.2.2 声像档案保护标准适用性不足 |
4.3 声像档案保管环境适宜性有待提高 |
4.3.1 档案库房难以全面满足载体安全保管需求 |
4.3.2 声像档案数据保管中心安全建设尚不完备 |
4.4 声像档案保护工作科技性有待增强 |
4.4.1 传统声像档案读取设备匹配欠佳 |
4.4.2 声像档案新型保护技术应用欠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强省级综合档案馆声像档案保护对策 |
5.1 提高声像档案保护主体综合素养 |
5.1.1 树立声像档案预防性保护理念 |
5.1.2 建设声像档案柔性流动专家库 |
5.1.3 成立省级声像档案保护组织联盟 |
5.2 强化声像档案保护规范管控 |
5.2.1 建立声像档案保护全程监督机制 |
5.2.2 落实保护工作的总结与奖惩制度 |
5.2.3 完善地区差异化管理法规和标准 |
5.3 改善声像档案适宜保管环境 |
5.3.1 创设声像档案分级保存空间 |
5.3.2 加强数据管理中心安全建设 |
5.4 提升声像档案保护技术实力 |
5.4.1 协同研发传统声像档案数字化保护技术 |
5.4.2 利用区块链技术助力声像档案安全存储 |
5.4.3 借助云计算技术搭建保护知识服务平台 |
5.4.4 创新应急抢救技术减轻突发事件危害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当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 ——实践、方法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的相关问题 |
第一节 口述史学及口述史料 |
一、口述史和口述史学 |
二、口述史料 |
第二节 口述史学的特点及学科价值 |
一、特点 |
二、学科价值 |
第三节 口述史学之于少数民族史研究 |
第四节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概况 |
第二章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的实践 |
第一节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相关研究 |
一、口述档案概念和基本问题探讨 |
二、口述档案采集与整理研究 |
三、口述档案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
第二节 对少数民族特定人群的口述史研究 |
一、寨老 |
二、公职人员 |
三、农民 |
四、商人 |
五、文化传承人 |
第三节 对少数民族族群、历史、文化的口述史研究 |
一、风俗习惯的口述史研究 |
二、宗教信仰的口述史研究 |
三、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的口述史研究 |
四、传统技艺的口述史研究 |
第三章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的方法与特点 |
第一节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的方法 |
一、访谈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自观与他观 |
四、辨伪考证法 |
五、田野调查法 |
第二节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的特点 |
一、“拿来主义” |
二、研究方法多元化 |
三、研究内容多样但不均衡 |
四、成果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
第四章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评价 |
第一节 成就 |
一、补充了少数民族史研究资料空缺 |
二、开拓了少数民族史研究新领域和新方向 |
三、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留 |
四、推动了中国口述史学研究的完善和创新 |
第二节 不足 |
一、理论创建和研究欠缺 |
二、口述采集标准未定,实践操作不规范 |
三、项目采集和保护的保障及支持力度不够 |
四、其它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概念解析 |
三、学术回顾 |
四、研究思路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缘起 |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传统 |
一、中国古代的档案文献保护措施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档案文献保护工作 |
三、改革开放后的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程 |
第二节 世界记忆工程的推动 |
一、世界记忆工程概况 |
二、世界记忆工程影响 |
第二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实践 |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概况 |
一、发展历程 |
二、工程组织 |
三、工程任务 |
第二节 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的构筑 |
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评选 |
二、多层级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的形成 |
第三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利用探索 |
一、整理研究 |
二、宣传展览 |
三、出版发行 |
四、文艺创作及品牌塑造 |
第三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影响与展望 |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影响 |
一、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新平台 |
二、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 |
三、档案文献遗产文化影响力的增强 |
第二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缺憾与展望 |
一、工程缺憾 |
二、工程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档案修裱工作中黏合剂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档案修裱研究现状 |
1.2.2 纤维材料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档案修裱黏合剂改性材料的确定 |
2.1 档案修裱技术概述 |
2.1.1 档案修裱原则 |
2.1.1.1 档案修裱技术概述 |
2.1.1.2 档案修裱技术原则 |
2.1.2 档案修裱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
2.1.3 档案修裱技术的关键要素分析 |
2.2 档案修裱黏合剂的概述与改性 |
2.2.1 档案修裱黏合剂的概述 |
2.2.2 档案修裱黏合剂的发展与改性 |
2.3 档案修裱黏合剂的改性材料选择 |
2.3.1 微米材料的选择 |
2.3.2 碳纤维与玻璃纤维的选择 |
2.3.2.1 碳纤维的概述 |
2.3.2.2 玻璃纤维的概述 |
3 碳纤维改性浆糊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
3.1 碳纤维改性浆糊修裱档案纸张试验方案设计及结果分析 |
3.1.1 试验前准备 |
3.1.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1.1.2 试验思路 |
3.1.2 试验方案 |
3.1.2.1 碳纤维的酸化处理 |
3.1.2.2 碳纤维的碱化处理 |
3.1.2.3 改性小麦淀粉浆糊的制备 |
3.1.2.4 改性小麦淀粉浆糊的修裱方案 |
3.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3.1 耐折度测试 |
3.1.3.2 撕裂度测试 |
3.1.3.3 抗张强度测试 |
3.1.3.4 PH值 |
3.1.3.5 色度 |
3.2 本章总结 |
4 玻璃纤维改性浆糊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
4.1 玻璃纤维改性浆糊修裱档案纸张试验方案设计及结果分析 |
4.1.1 试验前准备 |
4.1.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1.1.2 试验思路 |
4.1.2 试验方案 |
4.1.2.1 玻璃纤维的酸化处理 |
4.1.2.2 玻璃纤维的碱化处理 |
4.1.2.3 改性小麦淀粉浆糊的制备 |
4.1.2.4 改性小麦淀粉浆糊修裱方案 |
4.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3.1 耐折度测试 |
4.1.3.2 撕裂度测试 |
4.1.3.3 抗张强度测试 |
4.1.3.4 PH值 |
4.1.3.5 色度 |
4.2 本章总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档案保护技术的回顾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J]. 尹鑫,张斌. 图书情报知识, 2021(05)
- [2]我国档案保护资源平台建设研究[D]. 张芳圆. 辽宁大学, 2021
- [3]基于引文分析的档案保护技术学跨学科特性研究[J]. 蔡梦玲. 档案管理, 2020(06)
- [4]对1980年以来档案保护技术学术研究回顾与展望[J]. 鲁伟丽. 办公自动化, 2020(12)
- [5]傅振伦档案学思想研究[D]. 田雨灵. 山东大学, 2020(09)
- [6]中国档案保护行业标准建设的研究[D]. 夏敏. 辽宁大学, 2020(01)
- [7]省级综合档案馆声像档案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D]. 邵英莹. 河北大学, 2020(08)
- [8]当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口述史研究 ——实践、方法与价值[D]. 姚志远. 安徽大学, 2020(07)
- [9]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D]. 闵桃.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档案修裱工作中黏合剂的改性研究[D]. 周圆圆.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