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获机轴低转速报警监视装置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琛[1](2021)在《玉米收获机液压系统仿真与整车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目前国内大部分玉米收获机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目前市场大部分玉米收获机均为纯机械传动,而且很少有对在进行收获作业时对各项工作参数的实时检测与反馈控制功能,智能化水平较低,所以就使得当收获机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找出问题所在而且修理难度大,影响收获机的收获效率。本文基于传统玉米收获机结构,分析玉米收获机各系统结构及传动方式,对收获机行走系统、收获系统、脱粒清选系统进行改进优化,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对整车控制元件进行控制,使玉米收获机各工作部件可以实现自动化,提高玉米收获机的智能化水平。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分析传统玉米收获机行走系统的传动结构与工作原理,利用液压系统代替传统机械行走系统,开展玉米收获机液压行走系统的研究,设计出满足收获机行走条件的行走液压机械无级变速驱动系统。建立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在AMESim中进行仿真分析,分析收获机在不同负载下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变化规律,根据仿真结果验证所设计液压系统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对液压系统中各元件进行计算选型。(2)分析玉米收获机割台系统机械结构及传动方式,利用电子技术代替传动人工操作,对割台传动进行控制且可以调节割台运行速度,分析玉米收获机在收获工作时玉米植株进入输送过桥过程,选择合适的玉米收获机喂入量检测方式,安装传感器对玉米收获机喂入量进行实时检测,为下一步玉米收获机智能化控制系统提供数据基础。(3)分析玉米收获机脱粒清选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找出影响玉米收获机脱粒清选系统工作效率的因素,通过对各项因素分析,对玉米籽粒含水率进行实时检测,根据含水率的大小通过控制器处理数据自动调节脱粒清选系统中各主要结构参数。(4)选择合适控制器采集各个传感器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处理控制各电子元器件,实现整机智能化控制。利用控制器与FBOX之间的通讯协议,实现检测数据自动上云,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云端,实现玉米收获机远程监控系统。(5)对所设计各元件进行选型安装,制造样机进行试验验证,通过试验结果确定所设计各系统可以正常工作且满足玉米收获作业。
房佳佳[2](2020)在《紫花苜蓿成捆卷压特性研究及过程监控系统集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圆草捆打捆机适用于天然及种植草场的收获作业,亦可较好的适用于农作物秸秆的收获,广泛应用于我国内蒙古地区。近年来,国内学者主要以小型圆捆机(草捆直径在1.0m以下)为研究对象,针对玉米秸秆及稻秆进行了草物料卷压过程中一般工程力学及流变学试验研究,对圆捆机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大圆捆机生产草捆直径在1.0m以上,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因此,本文以大圆捆机为研究对象,选择内蒙古种植面积较大的牧草——紫花苜蓿为试验物料,利用自制的试验台对紫花苜蓿卷压特性进行分析,结合草捆成型有限元模拟结果,获取草捆成型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本构模型,同时基于Android平台设计一套圆捆机打捆过程监控系统,为圆捆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持。根据紫花苜蓿卷压特性试验要求,首先设计了圆捆机卷压试验台,搭建了卷压力数据采集系统;其次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在含水率约为18.0、21.0和24.0%,喂入速度为1.11、1.39和1.67m/s,钢辊转速为106.0、126.0和146.0r/min条件下进行了 3因素3水平紫花苜蓿卷压试验。利用最小平方法对压缩应力和压缩密度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紫花苜蓿压缩过程中压缩应力与压缩密度之间的关系可采用二次多项式函数描述。在对应力松弛试验曲线和模型原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含水率、不同喂入速度、不同钢辊转速下紫花苜蓿应力松弛行为均可采用2个Maxwell元件和1个弹簧元件并联组成的广义Maxwell模型模拟。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各因素对最大压缩应力、应力松弛时间、最小平衡应力的影响主次顺序一致,皆为含水率>喂入速度>钢辊转速。分析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得到在试验范围内最大压缩应力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随喂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应力松弛时间随含水率、喂入速度、钢辊转速的增加而减小;最小平衡应力随钢辊转速、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随喂入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为进一步了解卷压机理,获取草捆内部应力分布规律和应力松弛曲线,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草捆卷压成型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分压缩和应力松弛两个阶段。在压缩阶段,将紫花苜蓿视为弹塑性物料,建立了其修正Druker Prager Cap模型,利用万能试验机以及自制的压缩装置,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获取了模型中的参数,通过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控制物料流动实现了紫花苜蓿压缩过程的模拟;在应力松弛阶段,采用Prony级数描述其粘弹性行为,通过对草捆施加-0.001 m位移载荷,进行瞬态分析实现了应力松弛过程的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压缩阶段紫花苜蓿压缩后的内部应力由外向内逐渐减小,草捆外层中间应力低于两侧应力;在应力松弛阶段模拟得到的应力随时间变化规律与试验得到的应力随时间变化规律一致,且吻合度较高。t检验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得到的草捆内部应力分布预测值和应力松弛应力预测值与试验值无显着性差异,说明本文构建的有限元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紫花苜蓿压缩和应力松弛过程。基于Android平台设计了圆捆机打捆过程监控系统。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单元采集草捆重量、草捆个数、油压、圆捆机扭矩等参数信息,控制单元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SIM800A模块发送至云平台,通过串口接收中断接收云平台转发的控制指令,驱动执行机构动作实现开关仓门、捆绳和溢流阀溢流压力调节的打捆过程控制。Android平台通过对云服务器自主访问,实现打捆过程的实时监控。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各项功能表现稳定,数据丢失率小于5.0%,信息获取延迟时间小于2.0 s,控制及时、正确,满足圆捆机打捆远程监控的要求。
王胜[3](2019)在《基于自动送种系统的电驱动大豆小区播种机研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豆已经成为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因此,需要针大豆作物配套全程机械化生产设备。大豆小区播种机作为科研院所进行育种培育试验的机械,是整个大豆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影响大豆播种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大豆精密排种装置的控制;而解决播种机自动化操作的关键环节在于自动送种装置和自动清种装置的研发与设计。自动送种装置目前仅有支持条播精播机械的离心式和弹夹式送种装置的应用,还需要人力的辅助,针对粒播的精播机具的自动送装置目前还没有实体装置的应用。自动清种装置目前只有针对气吸式排种器的研制和应用,针对机械式粒播排种器的自动清种装置的研究和应用还没有。大豆小区播种机具的自动送种系统、自动排种系统、自动清种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方法亟待研究。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大豆小区播种机播种质量低、作业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从送种系统、播种系统、清种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解决问题。根据大豆播种农艺特点,结合黄淮海地区实际情况,研制了一款以电驱动为行走动力的能够自动送种、排种、清种的三行大豆小区播种机械。论文通过对现有该类型小区播种机的机型及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分析论证,确定了大豆小区播种机的各关键系统及装置的设计方案和控制形式,对整个大豆小区播种机的实体模型进行设计和工程图的绘制。进行了样机制作,并进行了室内和田间验证试验。针对以上研究,作了如下工作:1、引用了行星轮周转轮系的理论,应用到大豆小区播种机自动送种装置的方案设计上,采用了旋转种杯准确投种的方法,制定了转盘式大豆小区播种机自动送种装置的方案,解决现有小区播种机没有自动送种装置的难题。设计了一款新的种杯及供种圆盘,确定了各组成部件的结构参数。对该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研究了各机构的运动特点。对该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程序设计,使该系统能够准确的对送种装置工作的时间进行控制,实现自动送种。通过自动送种装置工作性能试验分析,该自动送装置可以一次完成12个小区的连续送种作业,工作稳定,可靠性好,降低了人力劳动强度。2、采用了基于遗传算法播种机排种器转速模糊控制方案,找到了排种器电机与播种机车速匹配的控制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完成了自动排种系统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排种系统排种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针对窝眼轮式排种器的排种轮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进行了仿真试验及分析。针对排种控制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进行了大豆质量、车速、排种轴转速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响应面分析,得到了最佳参数。通过排种系统的田间性能试验分析,该电控排种系统的漏播指数、重播指数、株距变异系数等指标均符合工作要求。3、建立了负压清种的方案,找到了大豆最低起动速度和最小吸拾风速,应用了狭管效应理论,设计了狭管清种口,完成了大豆自动清种装置的设计,解决了机械式排种器残留大豆的清种问题。对清种系统进行了机理分析,并对大豆的清种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获得了大豆吸拾的相关参数。对新设计的清种口进行了流场分析。通过清种系统性能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快速、彻底的清除残留种子,提高了清种的作业效率。4、应用推杆电机调节开沟播深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机械式开沟器需要手动调节播深的问题。设计了电机驱动开沟系统,并对开沟装置进行了力学分析。通过开沟装置的工作性能试验分析,该开沟系统开沟效果良好,平均播深及播深合格率均达到了小区播种机作业标准要求。5、采用蓄电池组-电动机动力的方案,设计了一种纯电动电机驱动动力系统。对电机驱动系统的各主要装置及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分析,电动小区播种机一次充电后连续作业的时间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能够满足正常作业需求。6、应用了整机控制系统模块化设计,对各关键系统的控制程序进行了模块化设计,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适用性。7、通过对该研制的大豆小区播种机样机的室内和田间试验验证,室内验证试验结果为:种杯的偏移量合格率在99.4%~99.6%,种子无破碎上种合格率为99.738%~99.836%。漏播指数基本保持在0.15%~1.90%之间,重播指数保持在0.85%~2.00%之间,株距变异系数保持在0.30%~7.00%之间。田间验证试验结果为:该小区播种机自动送种系统能够在设定的时长内完成对应小区的种子供应工作,种杯基本无偏移,种子基本无破碎,能够连续完成12个小区的自动送种工作。该小区播种机各行播种的漏播指数范围为0.11%~0.25%,重播指数范围为0.88%~0.96%,株距变异系数范围为0.253%~1.047%。可知该小区播种机的自动送种系统、自动排种系统、自动清种系统和整机控制系统等均符合小区播种机作业标准要求,工作性能可靠。
任震宇[4](2019)在《烟田苗期揭膜机清土识膜装置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地膜覆盖培育方法是提高农作物产质的重要技术手段,而地膜难以在自然条件下降解,随着地膜残留量的逐年增加,农田污染及“白色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烟草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地膜覆盖培育在其种植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烟苗初期进行地膜覆盖,可以有效保证烟苗的发育温度,同时其保温保墒作用能够显着促进烟苗生长。而到烟株生长中后期,温度升高,地膜对烟株生长起抑制作用,同时苗期地膜强度相对较好,地膜便于回收,所以需要在苗期对其进行揭膜工作。但由于揭膜过程中的板结土壤会严重限制揭膜机的工作,因此本论文对揭膜机的板结土壤清理装置进行了设计研究,为解决丘陵地区土壤板结时地膜回收难题,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机械化进程上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所设计的清土识膜装置包括以直流推杆电机和刨土铲为主的机械部分,以及以摄像头与控制器为主的图像处理部分。装置整体工作方式先由控制器发出指令,使刨土铲在推杆电机的带动下进行刨土作业,同时由摄像头对每次刨土后图像进行采集,判断其是否出现地膜。若无地膜,继续工作,若出现,则停止工作,如此循环,从而达到清理板结土壤的目的,以便揭膜。主要研究内容有:(1)对烟田苗期揭膜机的总体方案进行设计,对整机的各个工作部分机械结构框架进行三维建模与虚拟装配,在避免机械干涉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结构紧凑,满足丘陵山区的作业环境。(2)对清土识膜装置进行结构设计,研究该装置在清理地膜板结覆土时的受力情况以及分离机理,分析装置在清土时受到的复合阻力,并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得到刨土铲的切土力与刨土力的最大值分别为73.97N和57.94N,再结合试验数据选取合适的直流推杆电机。(3)对地膜图像的处理算法进行研究,首先对采集摄像头进行了标定工作,分析摄像头的成像机理,比较目前摄像头标定算法的优缺点,选定了张正友标定法对摄像头进行标定工作,以黑白棋盘格为参照物,提取角点作为特征,获取其内外参数,去除畸变影响,并对比了不同标定距离下的结果;而后对田间膜土图像进行采集与图像分割,在不同的颜色空间中对Otsu算法与K-means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最适合本文的分割方式,再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形态学滤波开闭运算和连通域去噪Seed-Filling算法,最后对目标区域进行边界追踪分离提取,采集图像中地膜的面积和周长等几何信息来判断地膜是否存在。识别算法的特征值范围为面积450020000mm2,面积占比4%22%,周长250950mm,三个条件同时满足即认定为膜土图像。(4)对清土识膜装置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同时完成相应模块化电路,结合摄像头,通过控制器对整体工作进行衔接,完成清土识膜工作。对清土识膜装置进行相关试验,设计两组试验分别对刨土铲工作精度和装置的整体工作进行检测,验证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试验结果表明,装置的刨土铲切土位置的控制精度保持较为良好,位移误差不超过1mm;装置整体工作的地膜平均识别率大于95%,伤膜率低于3%,同时其平均覆土清除率也超过80%,试验效果较好,满足设计要求。
陈璇[5](2017)在《联合收获机谷物破碎率、含杂率监测方法及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联合收获机是我国收获水稻和小麦的主要农业机械设备,近几年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国内联合收获机智能化程度相对较低,普遍缺乏工作参数与作业性能监测装置,作业效率依赖机手的熟练程度,且操纵强度大,堵塞故障频发。在联合收获机作业过程中发生谷物破碎率和含杂率超标的情况时,由于缺少在线监测方法、驾驶人员经验不足等原因不能及时调整相关工作参数,一方面会给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农民用破碎率较高的谷物育种时,发芽率较低,破碎严重的会影响下季的产量。针对上述情况,本文着重研究联合收获机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监测方法,并研制监测系统对联合收获机粮箱中谷物的破碎率与含杂率进行监测,监测结果通过联合收获机驾驶室内的显示屏显示,为驾驶人员合理设置联合收获机相关工作参数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的监测方法。根据联合收获机的工作流程,分析破碎率含杂率产生原因。并提出利用图像处理技术监测联合收获机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破碎率与含杂率的计算模型。(2)对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监测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包括系统硬件设计及系统软件设计。系统硬件设计包括谷物在线采集装置的设计、采集装置照明系统的设计、图像采集模块的选择及系统处理器模块的选择。其中,谷物在线采集装置选择安装在联合收获机升运器出口处,并通过微型电磁铁控制其底板的闭合,保证谷物采集装置能够周期性地采集并释放谷物。(3)研究出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监测算法。着重分析谷物图像分割算法,提出了利用K-Means算法对破碎谷物与杂余进行粗提取,再通过分水岭算法进行细分割;提取出杂余与谷物的特征值,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参数,识别出杂余、破碎谷物与完好谷物;同时针对设计的算法,分别在Windows平台与ARM平台进行了软件设计,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步骤及部分代码。(4)在联合收获机试验台上进行了台架实验,验证了系统装置以及算法的可行性。同时,对比不同图像传感器的性价比以及采集的图像质量,分别采用摄像头与工业相机在台架试验中采集图像,得到两种情况下破碎率与含杂率的识别率。台架试验表明,采用工业相机采集谷物图像时,破碎率与含杂率的平均识别率分别为88.96%、88.71%;采用摄像头采集谷物图像时,破碎率与含杂率的平均识别率分别为68.76%、66.6%。(5)将设计的算法移植到嵌入式平台,并将基于嵌入式平台的的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监测系统安装在联合收获机上,进行田间在线监测试验。试验表明,联合收获机谷物破碎率、含杂率监测系统的谷物破碎率平均识别率为86.63%;忽略毫米级的微小杂余后,谷物含杂率的平均识别率为85.62%。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的监测结果能够通过联合收获机驾驶室内的显示屏显示,为驾驶人员及时调整联合收获机工作参数提供依据,满足了联合收获机监测系统设计的预期要求,为实现联合收获机自动化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姜鑫铭[6](2017)在《玉米免耕播种机精确播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黑土的自然肥力高,适合农业生产,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传统农业生产以精耕细作模式为主,农机具多次进地作业,对土壤扰动频繁;耕地每年有近7个月的时间处于裸露休闲状态,风蚀水蚀现象严重;过量施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因此,预防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蓄水保墒、节本增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风蚀水蚀等优点,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环节是作物残茬覆盖和免耕播种作业,精密排种器作为免耕播种机的关键部件,其在免耕播种作业时性能的优劣决定着保护性耕作的效果。与普通播种机相比,免耕播种机的作业环境更恶劣,地表不平度和作物秸秆、残茬都会引起播种机振动,尤其在高速精密播种时,振动对精密排种器的影响更加显着。因此,本文重点研究秸秆覆盖条件下播种机振动对排种器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设计相应的减振工作部件减小免耕播种机振动,提高播种质量。(1)通过对比试验,测试指夹式排种器在链传动和电机驱动两种情况下,所受到的振动情况,并比较两者的播种合格指数、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通过土槽测试的方法得出播种单体作业时的振动特性,包括振动加速度和频率。根据试验数据,设计了一种振动测试试验台,可模拟免耕播种机田间作业工况,并对振动条件下指夹式排种器的作业性能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排种器振动频率与振动幅值均对播种合格指数与漏播指数有显着影响,排种器振动频率对播种合格指数的影响较排种器振动幅值对播种合格指数影响显着;排种器振动频率对播种漏播指数的影响较排种器振动幅值对播种漏播指数的影响显着。台架试验可为后续减振装置设计提供参考。(2)提出一种免耕播种机播种单体减振自动控制方法,并设计播种单体减振自动控制系统。应用PVDF压电薄膜制作免耕播种机限深轮胎面形变传感器,实时监测播种单体的对地压力,间接计算出开沟器的实际开沟深度,当与目标深度不一致时,系统通过控制空气弹簧增加或减小播种单体对地压力,达到减小振动、控制播深、提高播种质量的目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单体减振自动控制系统在播种机作业速度为58 km/h时,播深合格率达到91%以上,其中在作业速度为7 km/h时播深合格率最高;振动加速度平均减小30%以上,其中在作业速度为7 km/h时减小幅度最大;振动频率平均减小24%以上,其中在作业速度为6 km/h时减小幅度最大;振幅平均减小30%以上,其中在作业速度为7 km/h时减小幅度最大。可以看出,在高速作业时播种单体减振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明显优于被动式仿形机构。(3)设计一种免耕播种机秸秆切割防堵装置,采取主被动结合的切割方式和组合刀片式结构,每个防堵装置在3个平面内安装切割刀具。其中两侧的刀具采取被动旋转作业,位于中间的刀具采取主动旋转作业,作业时可对秸秆(根茬)进行有支撑切割作业,提高切断率、降低功耗。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影响因子对秸秆(根茬)切断率的显着性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主动刀盘转速、刀片回转半径、机具前进速度;对单把刀片功率消耗的显着性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主动刀盘转速、机具前进速度、刀片回转半径。在保证秸秆(根茬)切断率为95%以上的前提下,由Design-Expert软件预测出秸秆(根茬)切断率与单把刀片功率消耗的最佳因素组合为前进速度2.1 m/s、主动刀盘转速120 r/min、刀片回转半径200mm。根据最佳参数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由最佳工作参数组合得到的秸秆(根茬)切断率平均值为95.3%,单把刀片功率消耗平均值为145.2 W。(4)研制一种免耕播种机远程播种性能监测系统,包括播种监视子系统、排种检测子系统、GPS定位子系统和远程服务器等四部分。以GPS接收器作为漏播、重播位置采集器,GPRS DTU模块作为远程传输工具,STM32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PVDF压电传感器为监测元件。该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播种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并将播种质量信息数据的远程传输,远程服务器程序实现数据接收、存储、查询、统计、分析、处理和报警等功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远程播种性能监测系统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有效地监测播种机的播种质量,对播种量检测精度为97.4%,漏播检测精度为96.1%,重播检测精度为95.9%,并且实现了播种质量信息位置的精确定位。(5)对2BMZ-4型宽窄行免耕播种机进行改进设计,并进行整机田间试验,考察免耕播种机播种单体减振自动控制系统、秸秆切割防堵装置和远程播种监测系统的实际工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BMZ-4型宽窄行免耕播种机具有较好的作业性能。上述工作为玉米免耕播种机精确播种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孔朵朵[7](2017)在《电驱式小型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模块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们国家的主要粮食产物,水稻的产量直接决定着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然而,在我国南方地区还存在着水稻机械化收获率低的现状。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1)南方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转运路况较差,市场上现有收割机机动能力跟不上;2)稻田地块普遍较小,大型收割机很难进行作业;3)各地水文地理环境差异较大水稻种植的品种多样,单一机型很难适应对所有品种进行收获。为了改变现状,本文提出了对一种电驱式小型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模块化设计的研究。本文侧重点在于对新型机器的模块化设计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通过以下七方面进行了展开:1、对同类产品和用户需求进行调研,确定本机的功能和设计准则;2、采用改进的启发式模块划分方法对产品进行了初步层次性模块划分;3、对机器进行了初步详细设计;4、经过前处理后,然后采用模糊聚类分析对收割机割台、脱粒系统进行了精确模块划分;5、对机器关键性能模块接口(割台升降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有效减轻了整机重量,缩短了收割机纵向尺寸;6、基于横向模块化设计方法对机器其它模块进行了设计,并设计了外围模块;7、通过功能打分得出了模块化组合得到的八款机型的性能,然后通过性价比对模块化设计进行了评估。本课题的研究确定了对新型机器进行模块化设计的一般化思路,该思路和涉及到的方法对设计人员具有普遍参考和应用价值。本课题研制出的水稻收获机重量轻、体积小、机动能力强、产品模块化配置能够有效解决我国水稻机械化收获率低的现状,有效地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王大可[8](2017)在《气吸式精播机施肥计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说明施肥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施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粮食产量。农业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气吸式精播机的运用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成本。气吸式精播机具有播种施肥同步化,高速作业等优点。但施肥过程中,气吸式精播机与其他类型播种机一样施肥过程全封闭,人工观测作业无法保证施肥过程中的施肥作业质量和施肥作业效率。对于施肥量仅靠人工测算,不仅造成肥料浪费,同时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对气吸式播种机的施肥过程进行电子监测与计量十分有必要。参考查阅了目前国内外对于施肥计量与监测的研究现状,在现有研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气吸式精播机施肥计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试验。研究了影响施肥量的参数因素,对常用的颗粒肥料进行了密度、三维尺寸测定。分析研究了排肥口有效工作长度参数与排肥轴转速对排肥量大小的影响,得出在排肥量的大小上排肥口有效工作长度比排肥轴转速的影响更加显着的结论。开发以嵌入式工控电脑为系统核心处理器,定义上位机系统各模块功能,对上位机软件结构进行设计开发,确定系统软件实现肥量监测、肥管监测报警、肥箱空堵报警、精播机GPS定位等功能。定义了系统的通信协议与通信地址分配,为上位机系统加入抗干扰设计。确定以STCl2C5A60S2单片机做为下位机采集点处理器,完成下位机各数据采集传感器的选型与电路设计,针对肥流监测传感器的选型提出影响肥流监测的因素,提出抗尘处理方法加入到肥流监测传感器的选型与电路设计中。对下位机各数据采集点软件功能与采集节点通信进行设计开发。完成了硬件调试工作,加入了电路系统的抗干扰设计。对施肥计量监测系统进行可靠性与准确性验证试验,通过实验室初期的施肥量标定试验,确定排肥口有效工作长度、机车行进速度、系统排肥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完成了系统施肥量田间验证试验,对田间施肥量试验数据与实验室施肥量数据误差进行比对修成,提高系统计量精度。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能够准确的监测排肥管空堵工况状态、肥箱排空工况状态、施肥量实时累计计算。该系统抗尘性能良好、运行稳定,达到了施肥计量监测系统的设计目的。
马根众[9](2016)在《约翰·迪尔纵轴流小麦收割机》文中研究说明约翰·迪尔纵轴流谷物收割机与传统的"切流脱离+横轴流分离"型小麦收割机相比,脱粒和分离机构采用"切流脱离+纵轴流分离"TCS技术或全纵轴流脱离分离的STS技术,其显着特点是分离能力更强,收获效率更高。同时谷物秸秆可从收割机正后方排除,加装切碎抛洒机构可实现全割幅小麦秸秆均匀抛洒,避免对后续环节作业的堵塞,利于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1.迪尔C100型谷物联合收割机
李高飞[10](2016)在《基于虚拟仪器的杠杆式力标准机控制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标准力值技术与装置(力标准机),是测力、称重传感器力值计量和力学量检测领域中的重要基础技术和关键手段,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冶金、交通、建筑、船舶、水利等行业。随着对力值传递、国际比对、行业生产、贸易结算等需求的提高,对力标准机的精度、可靠性及自动化程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国内关于杠杆式力标准机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原有技术和原理水平上,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结构和原理创新,控制技术和方法上大都不能完成全自动的检测任务。因此本文在机械结构中采用了电动独立加砝技术,防摆装置,零点调平装置,在控制技术上设计了以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杠杆式力标准机自动控制系统。本文结合了杠杆式力标准机和静重式力标准机两种机械结构,功能上实现了一机两用。采用了电动独立加砝的技术,变传统的顺序加卸砝码为任意改变加卸载顺序的方式;采用了电机带动凸轮机构运动从而扶正吊挂杆的结构,有效解决了传感器读数稳定时间长的问题。运用有限元软件对主要构件进行了力学性能分析,以满足机械材料强度和设计要求。基于杠杆式力标准机的检定规程要求和设备的控制需求,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的力标准机控制系统,对硬件进行选型并完成电气线路搭建、软件设计和各部分之间的通讯,设计了运动控制卡在Lab VIEW软件中的通讯。软件设计过程中,人机界面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实现控制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后续开发扩展的便捷性。最后在完成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设计之后,对整机性能进行评价,采用位移补偿法对灵敏限进行分析;对误差来源进行阐述,并计算合成整机的不确定度,通过静负荷特性试验和蠕变试验对控制系统性能进行验证,满足了设计要求。
二、收获机轴低转速报警监视装置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收获机轴低转速报警监视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收获机液压系统仿真与整车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玉米收获机发展现状 |
1.2.2 收获机液压技术发展现状 |
1.2.3 收获机智能化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玉米收获机研究方案 |
2.1 引言 |
2.2 玉米收获机整机基本结构 |
2.3 研究方案 |
2.3.1 割台系统 |
2.3.2 脱粒清选系统 |
2.3.3 行走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玉米收获机液压行走驱动系统 |
3.1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驱动系统基本原理 |
3.2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驱动系统设计 |
3.2.1 液压机械传动系统 |
3.2.2 液压系统 |
3.2.3 电控卸荷系统 |
3.2.4 操纵系统 |
3.3 液压系统仿真 |
3.3.1 液压系统建模与参数设置 |
3.3.2 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玉米收获机控制元件设计 |
4.1 割台系统控制元件 |
4.1.1 割台系统工作原理 |
4.1.2 玉米收获机割台结构 |
4.1.3 割台系统控制元件设计 |
4.2 脱粒清选系统控制元件 |
4.2.1 脱粒清选系统工作原理 |
4.2.2 脱粒清选系统结构分析 |
4.2.3 脱粒清选系统控制元件设计 |
4.3 关键转速实时检测 |
4.4 液压油温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玉米收获机控制系统设计 |
5.1 控制器选择 |
5.2 整机控制系统控制方案 |
5.2.1 行走系统控制 |
5.2.2 割台系统控制 |
5.2.3 脱粒清选系统控制 |
5.2.4 远程监控系统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整机试验验证 |
6.1 试验目的 |
6.2 试验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紫花苜蓿成捆卷压特性研究及过程监控系统集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卷压成捆设备研究现状 |
1.2.2 压缩理论研究现状 |
1.2.3 草物料压缩过程模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钢辊式圆捆机卷压试验台设计 |
2.1 钢辊式圆捆机卷压试验台总体设计 |
2.2 钢辊式圆捆机试验台关键部件设计 |
2.2.1 圆捆机配套动力的选择 |
2.2.2 圆捆机支撑框架的设计 |
2.2.3 皮带输送机的设计 |
2.3 卷压力数据采集系统 |
2.3.1 测试方法与硬件组成 |
2.3.2 应变片的粘贴与硬件布置 |
2.3.3 电阻应变仪软件设置 |
2.3.4 系统调试 |
2.4 本章小结 |
3 紫花苜蓿卷压特性研究 |
3.1 紫花苜蓿卷压过程分析 |
3.1.1 卷压成型机理 |
3.1.2 卷压过程草捆受力分析 |
3.1.3 卷压过程后仓门受力分析 |
3.2 紫花苜蓿卷压特性分析 |
3.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2 压缩特性分析 |
3.2.3 应力松弛特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紫花苜蓿卷压过程有限元模拟 |
4.1 卷压过程有限元分析 |
4.2 紫花苜蓿本构模型 |
4.2.1 修正Drucker Prager Cap模型及参数确定 |
4.2.2 粘弹性本构模型Prony级数 |
4.3 紫花苜蓿卷压过程有限元模拟与试验比较分析 |
4.3.1 压缩过程有限元模拟与试验比较分析 |
4.3.2 应力松弛过程有限元模拟与试验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圆捆机打捆过程监控系统集成 |
5.1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5.2 系统硬件设计 |
5.2.1 传感器组的选型与安装 |
5.2.2 执行机构的选型 |
5.2.3 控制单元的硬件设计 |
5.2.4 SIM800A模块的硬件设计 |
5.3 系统软件设计 |
5.3.1 控制单元的软件设计 |
5.3.2 云服务器的开发 |
5.3.3 Android平台设计 |
5.4 系统测试与试验 |
5.4.1 监控系统测试 |
5.4.2 草捆称重系统标定试验 |
5.4.3 溢流阀设定压力与草捆密度之间的关系 |
5.4.4 油压及扭矩的监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7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基于自动送种系统的电驱动大豆小区播种机研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大豆小区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大豆小区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大豆小区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4 预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电驱动小区播种机关键部件的工作机理分析 |
2.1 电驱动小区播种机的特点和要求 |
2.2 电驱动小区播种机种子流向控制过程及特点 |
2.2.1 自动送种系统的机理分析 |
2.2.2 自动排种系统的机理分析 |
2.2.3 自动清种系统的机理分析 |
2.3 电驱动小区播种机的整体设计方案 |
2.3.1 自动送种系统方案设计 |
2.3.2 自动排种系统的方案设计 |
2.3.3 自动清种系统的方案设计 |
2.3.4 开沟系统的方案设计 |
2.3.5 配套动力的方案设计 |
2.3.6 大豆小区播种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
2.4 大豆小区播种机的结构参数 |
2.5 本章小结 |
3 电驱动小区播种机整体布局及配套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3.1 动力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3.1.1 方案对比分析 |
3.1.2 大豆小区播种机驱动力的计算 |
3.2 整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
3.2.1 步进电机的控制 |
3.2.2 自动送种系统的控制 |
3.2.3 自动排种系统的控制 |
3.2.4 自动清种系统的控制 |
3.3 开沟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3.3.1 开沟装置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
3.3.2 开沟装置的设计与分析 |
3.3.3 开沟装置的动力学分析 |
3.3.4 开沟装置力学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自动送种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4.1 自动送种系统的设计要求 |
4.2 自动送种系统的理论分析 |
4.3 自动送种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
4.4 自动送种装置的设计 |
4.4.1 种杯设计 |
4.4.2 种杯底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选取 |
4.4.3 种盘的设计 |
4.4.4 种盘外托盘的设计 |
4.5 自动送种装置的ADAMS仿真分析 |
4.5.1 排种盘旋转时的受力分析 |
4.5.2 种杯开关片的运动分析 |
4.6 种杯内种子的EDEM仿真分析 |
4.6.1 仿真参数设置 |
4.6.2 定义集合体及颗粒工厂 |
4.6.3 仿真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自动排种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5.1 排种系统的工作过程与结构 |
5.2 排种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5.2.1 步进电机及驱动器的选型 |
5.2.2 步进电机及控制系统安装位置的设计 |
5.2.3 排种器的选型与试验分析 |
5.2.4 窝眼式排种器排种轮运动学分析 |
5.2.5 窝眼轮式排种器的仿真试验 |
5.3 窝眼轮充种EDEM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自动清种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6.1 自动清种系统的设计要求 |
6.2 大豆种子的物理特性和受力分析 |
6.2.1 大豆的密度和体积 |
6.2.2 大豆的迎风面积 |
6.2.3 大豆的起动机理 |
6.2.4 大豆的重力沉降机理 |
6.3 空气的物理性质和流动规律 |
6.3.1 空气的物理性质 |
6.3.2 空气的流动性 |
6.4 自动清种系统工作原理及方案设计 |
6.5 清种口结构设计 |
6.5.1 清种口设计指标 |
6.5.2 清种口结构参数 |
6.5.3 清种口结构参数分析 |
6.6 清种口流场分析 |
6.7 种子在清种管内的EDEM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7 样机生产装配试验与验证 |
7.1 开沟器室内试验 |
7.1.1 试验条件及方法 |
7.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7.2 自动送种系统的台架试验 |
7.2.1 试验条件 |
7.2.2 准确性 |
7.2.3 可靠性 |
7.3 自动排种系统的台架试验 |
7.3.1 试验方法 |
7.3.2 试验设计 |
7.4 自动清种系统的台架试验 |
7.4.1 自动清种系统试验台设计方案 |
7.4.2 清种时长的测定 |
7.4.3 自动清种系统试验方案的设计 |
7.5 整机田间验证试验 |
7.5.1 自动送种系统的田间试验 |
7.5.2 自动排种系统的田间试验 |
7.5.3 自动清种系统的田间试验 |
7.6 本章小结 |
8 试验结果分析 |
8.1 自动送种系统试验结果分析 |
8.2 自动排种系统试验结果分析 |
8.3 自动清种系统试验结果分析 |
8.4 整机田间试验结果分析 |
8.4.1 自动清种系统田间试验结果分析 |
8.4.2 自动排种系统田间试验结果分析 |
8.4.3 自动清种系统田间试验结果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附录1 :部分程序代码 |
附录2 :试验照片 |
附录3 :部分实验数据 |
(4)烟田苗期揭膜机清土识膜装置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烟草苗期揭膜概述 |
1.1.1 烟草的经济地位与种植现状 |
1.1.2 烟草的生长发育概述 |
1.1.3 苗期揭膜对烟草的品质影响 |
1.2 地膜回收机概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膜回收机概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地膜回收的发展趋势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范围及内容 |
第3章 烟田苗期揭膜机总体设计 |
3.1 烟田苗期揭膜机设计要求 |
3.2 烟田苗期揭膜机的总体结构 |
3.3 烟田苗期揭膜机的工作原理 |
第4章 揭膜机清土识膜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
4.1 揭膜机清土识膜装置设计要求 |
4.2 清土识膜装置结构设计及受力分析 |
4.2.1 清土识膜装置结构设计 |
4.2.2 刨土铲的受力分析 |
4.3 清土识膜装置动力驱动研究 |
4.3.1 刨土铲作用力试验 |
4.3.2 工作电机参数选择 |
第5章 田间膜土图像处理算法研究 |
5.1 摄像头标定概述 |
5.2 基于MATLAB的摄像头标定 |
5.2.1 线性摄像机模型 |
5.2.2 非线性摄像机模型 |
5.2.3 摄像头的标定 |
5.3 摄像头标定结果及分析 |
5.4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 |
5.5 膜土图像特征的预处理 |
5.5.1 图像的灰度处理 |
5.5.2 基于Otus法的图像分割 |
5.5.3 RGB与 Lab的颜色空间转换 |
5.5.4 K-means聚类算法图像分割 |
5.6 膜土图像噪声处理 |
5.6.1 图像形态学滤波 |
5.6.2 图像连通域去噪 |
5.7 基于几何信息的地膜识别算法 |
5.7.1 地膜区域的轮廓提取 |
5.7.2 地膜区域的几何信息提取 |
5.7.3 地膜识别判断 |
第6章 揭膜机清土识膜装置控制策略设计与分析 |
6.1 装置控制方案设计 |
6.2 直流推杆电机控制算法研究 |
6.3 控制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 |
6.3.1 主控制器选型 |
6.3.2 系统硬件设计 |
6.3.3 系统软件设计 |
第7章 揭膜机清土识膜装置试验与分析 |
7.1 刨土铲切土精度试验 |
7.1.1 切土精度试验条件及方法 |
7.1.2 切土精度实验结果及分析 |
7.1.3 切土精度试验误差分析 |
7.2 清土识膜装置工作试验 |
7.2.1 试验指标 |
7.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授权专利 |
(5)联合收获机谷物破碎率、含杂率监测方法及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监测系统的概述 |
1.3 联合收获机工作参数监测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联合收获机工作参数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联合收获机工作参数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效果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预期效果 |
第二章 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监测方法研究 |
2.1 联合收获机破碎率含杂率产生原因分析 |
2.2 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的监测方法 |
2.2.1 称重法 |
2.2.2 FCF染色法 |
2.3 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监测机理分析 |
2.3.1 破碎率计算模型 |
2.3.2 含杂率计算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3.1 监测系统谷物在线采集装置的设计 |
3.2 采集装置照明系统的设计 |
3.2.1 光源的选型 |
3.2.2 照明方案及对比分析 |
3.3 监测系统图像采集模块的选择 |
3.4 监测系统处理器模块的选择 |
3.5 监测系统的软件总体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监测系统的算法研究 |
4.1 图像预处理 |
4.1.1 图像增强 |
4.1.2 形态学处理算法 |
4.2 破碎谷物及杂余的粗提取 |
4.2.1 K均值聚类 |
4.2.2 颜色模型 |
4.2.3 K值的确定 |
4.2.4 破碎谷物与杂余的粗提取结果 |
4.3 破碎谷物与杂余的细分割 |
4.3.1 分水岭算法 |
4.3.2 破碎谷物与杂余的细分割结果 |
4.4 谷物与杂余的特征值提取 |
4.4.1 谷物与杂余的形状特征值 |
4.4.2 谷物与杂余的颜色特征值 |
4.5 破碎谷物与杂余的识别 |
4.5.1 神经网络原理 |
4.5.2 数据准备 |
4.5.3 网络结构的设计 |
4.5.4 破碎谷物与杂余的识别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1 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监测系统软件设计思路 |
5.1.2 图像采集模块 |
5.1.3 图像处理模块 |
5.1.4 破碎谷物与杂余识别模块 |
5.2 LINUX平台程序环境构建 |
5.2.1 配置CUDA |
5.2.2 配置OpenCV |
5.2.3 安装Qt Creator |
5.3 破碎率与含杂率识别算法的移植 |
5.3.1 图像采集模块 |
5.3.2 图像预处理模块 |
5.3.3 图像分割模块 |
5.3.4 监测结果显示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监测试验 |
6.1 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监测台架试验 |
6.2 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监测系统的田间在线监测试验 |
6.2.1 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监测系统识别率试验 |
6.2.2 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监测系统重复性试验 |
6.2.3 谷物破碎率与含杂率监测系统实用性验证试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专利 |
(6)玉米免耕播种机精确播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
1.2.1 保护性耕作的定义 |
1.2.2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及发展 |
1.3 免耕精确播种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 |
1.3.2 精密播种技术 |
1.3.3 破茬防堵技术 |
1.3.4 播种监测技术 |
1.4 现有精确播种技术存在的不足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排种器振对播种质量的影响规律 |
2.1 传动方式对排种器播种质量影响研究 |
2.1.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2.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2 播种单体工作振动特性测试 |
2.2.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2.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 排种器振动台架试验 |
2.3.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2.3.2 试验设计与结果 |
2.3.3 试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播种单体减振自动控制技术 |
3.1 工作原理 |
3.2 PVDF压电传感器应用模型分析 |
3.2.1 PVDF传感器压电方程 |
3.2.2 PVDF传感器模型 |
3.3 系统总体方案 |
3.4 硬件设计 |
3.4.1 PVDF信号处理器 |
3.4.2 振动监控器 |
3.4.3 气压传动机构 |
3.5 系统程序设计 |
3.5.1 信号处理器程序 |
3.5.2 振动监控器程序 |
3.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1 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试验 |
3.6.2 系统响应时间 |
3.6.3 田间性能试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秸秆切割防堵装置 |
4.1 秸秆切割防堵装置设计 |
4.1.1 结构及作业原理 |
4.1.2 关键作业参数分析 |
4.1.3 切割刀片参数设计 |
4.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2.1 试验条件 |
4.2.2 试验方法 |
4.2.3 试验指标的测试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试验结果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3.3 响应曲面法分析 |
4.4 试验方案优化及验证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远程播种性能监测系统 |
5.1 系统总体方案 |
5.1.1 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
5.1.2 PVDF传感器检测策略 |
5.1.3 GPS定位策略 |
5.1.4 GPRS DTU模块通信策略 |
5.2 硬件设计 |
5.2.1 播种监视子系统 |
5.2.2 排种检测子系统 |
5.2.3 GPS定位子系统 |
5.3 程序设计 |
5.3.1 硬件驱动程序 |
5.3.2 远程服务器程序 |
5.4 试验与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整机田间试验 |
6.1 玉米宽窄行种植模式 |
6.2 2BMZ-4 型宽窄行免耕播种机结构特点 |
6.3 田间试验 |
6.3.1 试验条件 |
6.3.2 性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7)电驱式小型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模块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来源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标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模块化设计发展历史 |
1.3.2 模块化设计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半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
1.4.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课题的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模块化设计理论 |
2.1 模块化设计的概念 |
2.1.1 模块的定义 |
2.1.2 模块的接口 |
2.1.3 模块的组合 |
2.1.4 模块化设计定义 |
2.2 模块化设计方法 |
2.2.1 模块化设计方法分类 |
2.2.2 模块化平台的构建过程 |
2.3 模块划分 |
2.3.1 模块划分角度 |
2.3.2 模块划分方法 |
2.3.3 模块划分数量 |
2.4 复杂网络分析软件在模块化设计中的应用 |
2.4.1 UCINET介绍与应用 |
2.4.2 Gephi介绍与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功能流的启发式模块初步块划分与样机初步设计 |
3.1 市场调查与用户需求分析 |
3.1.1 用户需求调查分析 |
3.1.2 同类相关产品市场调查 |
3.1.3 设计准则 |
3.2 基于改进功能流启发式模块划分方法的模块初步划分 |
3.2.1 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工作原理 |
3.2.2 半喂入水稻收割机功能分解 |
3.2.3 半喂入水稻收割机功能流建立 |
3.2.4 基于功能流的启发式模块划分 |
3.2.5 功能流模块划分结果处理 |
3.2.6 模块划分层次分解 |
3.3 产品初步详细设计 |
3.3.1 设计原则 |
3.3.2 基本参数选择与计算 |
3.3.3 传动系统设计 |
3.3.4 电驱控制系统设计 |
3.3.5 功率计算与发动机选择 |
3.3.6 收割机初步设计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模糊聚类的模块精确划分 |
4.1 机械产品模糊聚类分析模块划分方法 |
4.1.1 建立产品模糊聚类分析的模糊矩阵 |
4.1.2 求解传递闭包 |
4.1.3 生成动态聚类树 |
4.2 模块划分前处理 |
4.3 割台模块划分 |
4.3.1 割台介绍 |
4.3.2 割台分解 |
4.3.3 割台模糊关联矩阵建立 |
4.3.4 割台模块划分 |
4.4 脱粒系统模块划分 |
4.4.1 脱粒系统介绍 |
4.4.2 脱粒系统分解 |
4.4.3 脱粒系统模糊关联矩阵建立 |
4.4.4 脱粒系统模块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割台模块接口(升降装置)优化设计 |
5.1 割台接口优化目标与优化意义 |
5.2 割台接口装置的初步设计 |
5.2.1 割台升降装置组成 |
5.2.2 初步设计 |
5.3 基于Simulation设计算例的优化设计 |
5.3.1 建立虚拟样机模型 |
5.3.2 升降机构受力分析 |
5.3.3 设计算例分析前处理 |
5.3.4 建立参数设计算例 |
5.3.5 加权综合评价设计情形 |
5.3.6 优化设计结果 |
5.4 基于Motion设计算例分析的优化设计 |
5.4.1 Motion模型建立 |
5.4.2 设计算例建立 |
5.4.3 设计算例运行结果分析 |
5.5 接口综合优化设计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其它模块设计与模块化产品评估 |
6.1 其它模块的设计 |
6.1.1 链指式扶禾割台模块设计 |
6.1.2 履带式行走机构设计 |
6.1.3 后挂自卸车模块设计 |
6.1.4 其它模块开发 |
6.2 产品模块组合评估 |
6.2.1 模块组合 |
6.2.2 性能评估 |
6.2.3 性价比评估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样机试制与总结展望 |
7.1 样机制造与试验 |
7.2 总结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附录C 样机成本核算 |
(8)气吸式精播机施肥计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播种机施肥计量监测的研究与发展 |
1.2.1 国外播种机施肥计量监测的研究发展 |
1.2.2 国内播种机施肥计量监测的研究发展 |
1.2.3 当前精播机施肥计量监测系统存在问题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影响气吸式精播机施肥计量的因素分析 |
2.1 颗粒肥料的物理特性测定 |
2.1.1 颗粒肥料的密度参数测定 |
2.1.2 试验仪器及测定方法 |
2.1.3 颗粒肥料的三维尺寸参数测定 |
2.2 机构参数对于排肥器排肥计量的影响 |
2.2.1 外槽轮排肥器机构参数对排肥量影响 |
2.2.2 试验仪器及测定方法 |
2.2.3 排肥轴转速对于排肥量影响 |
2.2.4 排肥口有效工作长度对于排肥量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3 气吸式精播机施肥计量监测系统上位机设计 |
3.1 上位机系统设计要求及功能 |
3.2 系统核心传感器选型 |
3.2.1 嵌入式工控机选型 |
3.2.2 GPS模块选型及作用 |
3.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3.3.1 软件开发环境 |
3.3.2 功能模块图 |
3.3.3 通信协议与无线通信模式制订 |
3.3.4 系统施肥计量与施肥工况逻辑判断 |
3.4 上位机软件具体实现功能 |
3.5 软件系统抗干扰性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气吸式精播机施肥计量系统下位机设计 |
4.1 下位机系统设计要求及功能 |
4.2 肥料流动状态监测传感器的选型 |
4.2.1 肥料流动状态监测传感器基本要求 |
4.2.2 肥料流动状态监测传感器的选型 |
4.2.3 影响肥流监测传感器抗尘性能的因素及抗尘处理办法 |
4.3 数据采集模块传感器选型及电路设计 |
4.3.1 采集节点核心及其电路设计 |
4.3.2 肥量计量传感器设计 |
4.3.3 肥箱料位传感器设计 |
4.3.4 肥流检测传感器设计 |
4.3.5 无线通讯模块设计 |
4.4 硬件抗干扰设计 |
4.5 下位机软件设计 |
4.5.1 主程序设计 |
4.5.2 播种机施肥量采集子程序 |
4.5.3 肥管作业状态监测子程序 |
4.5.4 肥箱空判断子程序子程序 |
4.5.5 通信子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气吸式精播机施肥计量监测系统试验与分析 |
5.1 室内施肥系统计量标定试验 |
5.1.1 室内施肥系统计量标定试验的条件与方法 |
5.1.2 影响排肥器肥量一致性原因 |
5.1.3 排肥量与肥轴转速、排肥口有效工作长度的回归分析 |
5.1.4 实验室计量标定试验数据及误差产生原因 |
5.2 施肥计量系统实验室试验验证 |
5.3 排肥工况监测结果分析 |
5.4 田间试验 |
5.4.1 试验设备 |
5.4.2 播种机田间施肥精度试验 |
5.4.3 误差来源分析 |
5.4.4 误差修正 |
5.5 系统改进田间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9)约翰·迪尔纵轴流小麦收割机(论文提纲范文)
1.迪尔C100型谷物联合收割机 |
2.迪尔C230型联合收割机 |
3.迪尔S660型谷物联合收割机 |
4.迪尔R230谷物联合收割机 |
(10)基于虚拟仪器的杠杆式力标准机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力标准机简介 |
1.2.1 力标准机的概念及分类 |
1.2.2 杠杆式力标准机的发展现状 |
1.3 虚拟仪器简介 |
1.3.1 虚拟仪器定义 |
1.3.2 虚拟仪器的结构 |
1.3.3 虚拟仪器及LabVIEW的发展及应用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杠杆式力标准机工作原理及主要构件受力分析 |
2.1 杠杆式力标准机工作原理 |
2.1.1 杠杆原理及力学模型 |
2.1.2 杠杆式力标准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 杠杆式力标准机主要部件力学性能分析 |
2.2.1 反向架组件的力学分析 |
2.2.2 杠杆结构的力学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杠杆式力标准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
3.1.1 控制系统电气原理 |
3.1.2 控制系统流程 |
3.2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
3.2.1 计算机选型 |
3.2.2 数据采集卡的选型 |
3.2.3 I/O卡的选型 |
3.2.4 传感器的选型 |
3.3 控制系统搭建 |
3.3.1 整机控制电路设计 |
3.3.2 控制电路接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LabVIEW的杠杆式力标准机的控制系统的开发 |
4.1 控制系统整体分析 |
4.1.1 500kN杠杆式力标准机功能需求分析 |
4.1.2 500kN杠杆式力标准机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
4.1.3 500kN杠杆式力标准机控制系统参数设计 |
4.2 500kN杠杆式力标准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2.1 500kN杠杆式力标准机主程序设计 |
4.2.2 500kN杠杆式力标准机加/卸砝码载荷子程序设计 |
4.3 500kN杠杆式力标准机控制系统功能实现 |
4.3.1 500kN杠杆式力标准机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3.2 500kN杠杆式力标准机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4.3.3 500kN杠杆式力标准机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
4.3.4 500kN杠杆式力标准机数据保存模块设计 |
4.3.5 500kN杠杆式力标准机磁盘管理模块设计 |
4.3.6 500kN杠杆式力标准机报警模块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500kN杠杆式力标准机的误差分析及实验验证 |
5.1 基于位移补偿法的灵敏限分析 |
5.2 误差来源分析及控制措施 |
5.2.1 砝码质量误差 |
5.2.2 砝码摆动误差 |
5.2.3 杠杆受力变形误差 |
5.2.4 偏心加载引起的误差 |
5.3 静负荷特性实验及蠕变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内容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收获机轴低转速报警监视装置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收获机液压系统仿真与整车控制系统设计[D]. 王琛. 济南大学, 2021
- [2]紫花苜蓿成捆卷压特性研究及过程监控系统集成[D]. 房佳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3]基于自动送种系统的电驱动大豆小区播种机研究设计[D]. 王胜.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4]烟田苗期揭膜机清土识膜装置设计与研究[D]. 任震宇. 西南大学, 2019(01)
- [5]联合收获机谷物破碎率、含杂率监测方法及系统研究[D]. 陈璇. 江苏大学, 2017(01)
- [6]玉米免耕播种机精确播种关键技术研究[D]. 姜鑫铭. 吉林大学, 2017(11)
- [7]电驱式小型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模块化设计[D]. 孔朵朵. 贵州大学, 2017(03)
- [8]气吸式精播机施肥计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试验[D]. 王大可.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7(08)
- [9]约翰·迪尔纵轴流小麦收割机[J]. 马根众. 农业知识, 2016(13)
- [10]基于虚拟仪器的杠杆式力标准机控制技术的研究[D]. 李高飞. 吉林大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