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都区麦田杂草群落演化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秦都区麦田杂草群落演化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一、秦都区麦田杂草群落演变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兰,王雅丽,李建明,武爱玲,宋梁栋,霍建伟[1](2020)在《陕西省小麦主产区麦田杂草发生及危害情况调查》文中研究指明采取倒置W 9点取样法对陕西省小麦主产区的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明确了主产区麦田杂草的发生种类及优势杂草的危害趋势。调查到麦田杂草共49种,隶属于21科。其中,禾本科杂草占30%,阔叶杂草占70%。优势杂草有节节麦、多花黑麦草、野燕麦、看麦娘、鬼蜡烛、播娘蒿、猪殃殃、婆婆纳、蓟、荠等10种。禾本科杂草占生长优势,阔叶类杂草占数量优势。节节麦近年来危害迅速加大,成为麦田恶性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对常年使用的苯磺隆等药剂已经产生抗药性,防控效果降低。

王雅丽,李兰,梁春玲,魏静,武爱玲,苏小记[2](2020)在《陕西省冬小麦田杂草种类及演替特点》文中研究说明为明确陕西省冬小麦田杂草发生危害现状和群落组成特征,运用倒置"W"型九点取样法对陕西省冬小麦主产区麦田杂草种类和群落进行调查,明确了陕西省冬小麦田常见杂草主要有22科68种,其中禾本科、十字花科、菊科杂草种类最多,分别为18种、10种、7种;优势杂草有播娘蒿、节节麦、荠菜、猪殃殃、野燕麦、看麦娘、婆婆纳等7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雀麦、鹅肠菜、麦瓶草、日本看麦娘、刺儿菜、多花黑麦草、大穗看麦娘、离子芥等8种,常见杂草19种,一般杂草34种;研究结果揭示了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王祥会,焦玉霞,赵艳丽,周丽萍,唐伟,孔德生,惠祥海,许玲,闫硕[3](2020)在《鲁西南地区麦田杂草发生现状调查及防除措施》文中指出近年来,鲁西南地区麦田杂草发生严重,为摸清麦田杂草发生现状并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邹城市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危害麦田的杂草涵盖14科31种,其中以禾本科、茜草科杂草的危害性较大,优势种为节节麦、雀麦、播娘蒿、猪殃殃。针对邹城市麦田杂草发生现状,笔者提出了鲁西南地区麦田杂草的针对性防控建议。

张健[4](2019)在《以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菵草(Beckmanniasyzigachne)为一年生或越年生禾本科菵草属杂草,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地区水稻/小麦或水稻/油菜轮作田发生最为严重。精恶唑禾草灵(fenoxaprop-P-ethy1)为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由于其活性高、杀草谱广而被广泛用于小麦田防除禾本科杂草,但因其作用靶标单一,长期单一使用其用量普遍逐年增加,菵草对其抗药性的发生及发展问题逐年严峻。到目前为止,菵草对其他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如唑啉草酯和炔草酯等交互抗性问题也普遍产生。因此,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已经不能有效防除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为了筛选出能够用于小麦田防除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的适宜除草剂,本研究通过室内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 ACCase抑制剂类以外的用于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对敏感和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的毒力,结果表明:土壤处理除草剂中,绿麦隆、异丙隆、丙草胺、乙草胺、乙氧氟草醚、二甲戊灵、甲氧咪草烟和氟噻草胺对敏感和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均有较高的毒力;茎叶处理除草剂中,绿麦隆、异丙隆、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和氨唑草酮对敏感和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的毒力较高或相对较高;除草剂对小麦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乙草胺、乙氧氟草醚、二甲戊灵、甲氧咪草烟和氨唑草酮对供试小麦的安全性较差,并且药后观察有明显的药害发生,因此,这几种除草剂不能用于小麦田防除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由于茎叶处理除草剂中绿麦隆,异丙隆用量相对较大;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毒力相对一般,为了降低除草剂的用量及提高其毒力,筛选出对茎叶处理除草剂有协同增效作用的助剂,同时明确其最佳增效剂量、与除草剂最佳增效组合及增效作用机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室内整株生物测定法筛选出2种具有增效作用的助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激健和有机硅类助剂Silwt806,同时,通过测定激健对药液表面张力、接触角、扩展直径及最大持留量等物理指标初步阐明了其增效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激健和Silwt806最佳增效剂量分别为0.05%(v/v)和0.1%(v/v);0.05%(v/v)激健与绿麦隆800ga.i./hm2、异丙隆800ga.i./hm2、甲基二磺隆16ga.i./hm2、啶磺草胺32g a.i./hm2组合增效作用最佳;0.1%(v/v)Silwet806与绿麦隆800ga.i./hm2、异丙隆600g a.i./hm2、甲基二磺隆16ga.i./hm2、啶磺草胺32ga.i./hm2组合增效作用最佳。激健对除草剂增效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激健能够显着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显着增加扩展直径和最大持留量,因此,激健能够通过改变药液理化性质从而发挥其增效作用。为了延缓杂草对除草剂抗药性的产生、扩大杀草谱、减少田间用药次数及提高除草剂的防除效果,本研究对毒力较强的2种除草剂氟噻草胺、丙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嗪草酮进行了复配配方配比筛选,其中,二元复配和三元复配除草剂分别采用Gowing法和Colby法。结果表明,筛选出来的复配均对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和荠菜具有较高的毒力。之后通过模拟大田药效试验的方法研究各复配杀草谱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氟噻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1:1.5)在200-240ga.i./hm2剂量下,氟噻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1:2)在240-300 g a.i./hm2剂量下,氟噻草胺、丙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1:2.5:3)在260-325 ga.i/hm2剂量下和氟噻草胺与嗪草酮复配(1:2)在200-240 g a.i./hm2剂量下对抗精恶唑禾草灵&甲基二磺隆菵草、抗精恶唑禾草灵&甲基二磺隆看麦娘、抗精恶唑禾草灵日本看麦娘、抗精恶唑禾草灵多花黑麦草、牛繁缕及波斯婆婆纳均具有较高的毒力;丙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1:1.2)在220-260ga.i./hm2剂量下、氟噻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1:1.5)早期茎叶处理在300-360ga.i./hm2剂量下对抗精恶唑禾草灵&甲基二磺隆菵草、抗精恶唑禾草灵&甲基二磺隆看麦娘、牛繁缕及波斯婆婆纳均具有较高的毒力;以上复配对小麦安全性研究发现,除氟噻草胺与嗪草酮复配(1:2)外,其他几种复配对供试小麦均安全。

李广阔[5](2018)在《核桃—小麦间作对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间作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益,还可增加生态多样性,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种植模式。新疆南疆地区发展果粮间作种植也是基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保证该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经过近20年的发展,随着果树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及树龄的增大,棉花、玉米等作物由于对光、水、肥等的需求与果树有较大的冲突,逐步退出了与果树间作的种植模式。小麦是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与果树有一定的互补性,因此,小麦与果树间作成为新疆南疆地区主要的农林复合生产模式,其中核桃-小麦间作是主要间作模式。病虫草害作为制约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其发生危害与作物所处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相比较单作麦田,果-麦间作模式下麦田的光照、温湿度、风向、风速等均有一定的差异,受此影响,核桃—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田主要病害、虫害以及麦田杂草等的发生、危害情况可能与单作麦田存在差异的可能性。为明确核桃—小麦间作模式下麦田主要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及与单作麦田的差异性,我们在南疆核桃-小麦间作较为普遍的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田块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了以下3个方面的试验研究:(1)两种模式下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叶锈病(Puccinia tritiina)的发生规律研究及差异性分析;(2)两种模式下小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发生规律及差异性分析比较;(3)间作模式下小麦田杂草危害特点、群落结构研究;单作模式下小麦田杂草危害特点、群落结构等研究。通过连续多年的系统调查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程度在两种模式下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白粉病的始发生时间提前,从2012年的5月16日始见病害到2016年5月1日始见,白粉病的始发生时间提前了 15天;二是从单一年份比较来看,核桃-小麦间作麦田白粉病的田间病情指数最高年份达84.22,而同期单作麦田白粉病病情指数为31.56,间作麦田白粉病的田间病情指数显着高于单作麦田白粉病病情指数,田间危害重于单作麦田;三是从不同年份白粉病发生来看,2012年至2016年核桃—小麦间作麦田白粉病发生危害整体上呈加重趋势。核桃—小麦间作不利于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及流行危害。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小麦叶锈病的始发生时期与单作麦田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核桃—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叶锈病发生危害程度、病害流行速度均低于单作麦田,高峰期的病性指数显着低于单作麦田叶锈病发病指数。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小麦叶锈病不同年份间发生危害无显着性差异,单作麦田小麦叶锈病不同年份间病情指数有显着性差异。与单作麦田相比,核桃—小麦间作不利于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及流行危害。核桃-小麦间作加剧了小麦长管蚜的田间危害。研究表明,核桃—小麦间作田麦长管蚜在田间的始发生时间略早于单作麦田始发生时间,核桃—小麦间作麦田麦长管蚜田间发生流行速度快,田间蚜虫高峰期的百株蚜量远高于小麦单作田。麦长管蚜的发生年度间变化较大,2012年至2016年度间,2012年、2013年发生量大,百株蚜量显着高于其他年份发生量。明确了新疆南疆地区麦田杂草种类及两种模式下麦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差异性。研究表明,新疆南部地区冬麦田杂草的种类有14科33属共39种,其中菊科8种、禾本科7种、藜科5种、十字花科、蓼科、豆科等各3种、其它科1~2种杂草。核桃—小麦间作种植模式与小麦单作模式麦田优势杂草种为基本一致,主要有灰绿藜(Chenopodiumglaucum)、稗(Echinochloa crus-galli)、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篇蓄(Polygonum aviculare)、硬草(Sclerochloa kengiana)、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离蕊芥(Malcolmia Africana)、小蓟(Cephalanoplos segetum)和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等9种杂草,优势杂草的危害程度有一定的差别,小麦单作田利于篇蓄的发生和为害,而苣荬菜和离蕊芥则在核麦间作田密度较高,其它几种优势杂草在两种模式下危害基本相同。龙葵(Solanum nigrum)、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区域性优势杂草在核桃—小麦间作田发生重于小麦单作田,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等区域性优势杂草在小麦单作田发生重于核桃—小麦间作田。核桃—小麦间作模式麦田杂草物种丰富度高于单作麦田杂草的物种丰富度,核桃—小麦间作麦田物种多样性指数也高于单作麦田;核桃—小麦间作丰富了麦田杂草物种数,增加了小麦田杂草的多样性。总之,通过系统研究,明确了核桃—小麦间作后麦田小麦白粉病、叶锈病、麦长管蚜及麦田杂草等主要有害生物的田间发生时间、发生流行规律及危害特点等,为该区域核桃—小麦间作模式下麦田主要有害生物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冯冬艳[6](2017)在《不同覆盖方式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田潜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措施对陕西关中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农田潜性性杂草群落的影响,在连续3a的定点试验田中,分别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和不同施肥模式下冬小麦—夏玉米田显性杂草群落的种类、数量、多样性、物种重要值及潜性杂草群落的密度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在灌溉与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的冬小麦田共出现11科,21属,21种杂草。其中,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L.)A.Br.et Aschers.)、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ex.Roxb.)、广布野豌豆(Vicia cracca L.)只出现在非灌溉条件下,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 L.)只出现在灌溉条件下。Perm ANOVA分析的结果表明,2种灌溉条件下的杂草群落、不同灌溉条件下2个生育期间的杂草群落、不同覆盖处理下的白膜与黑膜、平作与垄作、半覆盖与全覆盖(仅灌溉条件下)间的杂草群落及9种覆盖处理之间的杂草群落差异显着。2种灌溉条件下,黑色全膜平作以及白色半膜垄作+沟覆秸秆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内的杂草总密度均较低、杂草种类最少(25种)、标准化后的生物多样性均值最小,可以有效控制杂草的发生。相反,半膜垄作的杂草发生严重。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的优势种为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灌溉条件下的优势种为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inn.var.tenerum(Gren.et Godr.)Rchb.)。通过镜检法观察到2种灌溉条件下的种子库中共有14科,20属,21种杂草(11种杂草待鉴定)。黑色全膜平作在耕层(015cm)的种子库密度较高,且不同土层的种子库大小不同,从上到下表现为依次递减的趋势(并非所有)且不同土层的杂草种子库生物多样性不同。灌溉条件下的耕层种子库密度显着低于非灌溉条件下的。在无机肥处理和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冬小麦田,共出现14科,20属,20种杂草。其中,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ex.Roxb.)、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L.)Cronq.)、附地菜(Trigonotis peduncularis(Trev.)Benth.ex Baker et Moore)只出现在无机肥施肥处理中,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齿果酸模(Rumex dentatus L.)、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和绣球小冠花(Coronilla varia L.)只出现在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中。Perm ANOVA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模式下的杂草群落在拔节期和成熟期(仅无机肥处理)差异显着。在整个生育期内,2种施肥模式下的杂草总密度显着高于不施肥处理,且施肥提高了杂草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无机肥处理下的优势种为泽漆,无机有机配施处理下的优势种为荠菜。种子库中共观察到12科,19属,20种杂草(11种待鉴定)。在无机肥处理下,不施肥处理的耕层种子库密度最高(25874.0粒·m-2),而在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基肥+小麦秸秆的耕层种子库密度最高(26043.9粒·m-2),且不同土层的种子库生物多样性差异较大。夏玉米田的杂草群落与冬小麦田的杂草群落差异显着(p<0.01)。在灌溉与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中共出现10科,16属,16种杂草,其中,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ex.Roxb.)、虎尾草(Chloris virgata Sw.)、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马泡瓜(Cucumis melo L.var agrestis Naud.)、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 L.)、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 L.)只出现在非灌溉条件下。Perm ANOVA分析的结果表明2种灌溉条件下的杂草群落差异不显着,不同灌溉条件下2个生育期之间及每个生育期中半覆盖与全覆盖之间的差异显着,9种覆盖处理之间的杂草群落差异也显着。整个生育期内,薄膜全覆盖处理在2种灌溉条件的杂草总密度及杂草种类显着低于其余处理。2种灌溉条件下的优势种均为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在非灌溉条件下,薄膜全覆盖处理的标准化后的多样性均值较低,而秸秆覆盖和白色半膜垄作的较高。在灌溉条件下,黑色全膜平作及黑色半膜平作的标准化后的多样性均值较低,而秸秆覆盖和黑色半膜垄作的较高。2种灌溉条件下的土壤种子库中共观察到15科,21属,22种杂草(5种待鉴定),且种子库密度相当(21118.222250.5粒·m-2),不同土层的种子库大小不同,生物多样性不同。在无机肥处理和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夏玉米田,共出现10科,14属,14种杂草。其中,虎尾草(Chloris virgata Sw.)只出现在无机肥处理中,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 L.)和马泡瓜(Cucumis melo L.var agrestis Naud.)只出现在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中。不同施肥处理下,乳熟期的杂草总密度显着高于拔节期,且总密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Perm ANOVA分析的结果表明,2种施肥模式下的杂草群落无显着性差异。马唐为所有施肥处理的优势种。在无机肥处理下,0.5倍氮素处理(N1)的的杂草群落生物多样性最高,而在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杂草群落生物多样性在整个生育期内变化较大。2种施肥模式下的种子库中共有14科,18属,19种杂草(5种无法辨别)。不同施肥处理的耕层土壤种子库大小无显着性差异(24232.129950.5粒·m-2),但不同土层的杂草种子库生物多样性差异显着。

张雪琳[7](2013)在《耕作制度对豫北农田杂草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农田杂草与农作物共同构成了农田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杂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与农作物竞争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进而使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下降。在我国,每年因杂草造成的粮食减产约达总产量的10%。因此,农田杂草的防除对于提高粮食的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生物科学的快速发展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杂草生物防除的研究逐渐深入,生物防除相对于其他防除方法的优势也日益突出。有研究表明,合理的轮作方式可以降低农田中某些杂草的优势度。本文通过对豫北地区不同轮作田中杂草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测定杂草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等,计算杂草的相对多度、重要值和优势度,以及不同农田的杂草物种多样性和相似性指数,得出如下结论:通过对杂草相对多度和重要值的计算可以看出:稻麦轮作制度下小麦田中的杂草以地肤、稗、播娘蒿、看麦娘为主,水稻田中的杂草以节节菜、异型莎草、鸭舌草、矮慈姑为主;豆麦轮作制度下小麦田中的杂草以地肤、播娘蒿、棒头草为主,大豆田中的杂草以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碎米莎草为主;玉米-小麦轮作制度下小麦田中杂草以稗、播娘蒿、藜为首,玉米田中的杂草以莎草、苏丹草、马唐、牛筋草为主;花生-小麦轮作制度下小麦田中的杂草以稗、播娘蒿为主,花生田中的杂草以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狗牙根为主。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相对多度和重要值在反应田间杂草的优势地位上有着一致性。田间杂草的数量以稻麦轮作田中的数量最多,其次是花生-小麦轮作田、豆麦轮作田、玉米-小麦轮作田。田间杂草物种的相似性以花生-小麦轮作田与豆麦轮作田的相似度最高,其次是玉米-小麦轮作田和豆麦轮作田,然后依次是玉米-小麦轮作田和花生-小麦轮作田、稻麦轮作田和花生-小麦轮作田,相似度最低的为稻麦轮作田和豆麦轮作田。从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分析得出,不同轮作方式下田间杂草的物种多样性排列顺序为花生-小麦轮作田>玉米-小麦轮作田>稻麦轮作田>豆麦轮作田。通过对不同轮作田中杂草的相对多度、重要值和优势度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在稻麦轮作田和花生-小麦轮作田中杂草的危害性较大。玉米-小麦轮作田和大豆-小麦轮作田在杂草的种类和数量上显示出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翁华[8](2012)在《青海春麦田杂草发生与防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对青海省春小麦田杂草发生种类、群落构成及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了青海春小麦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发生时期,同时对不同类群的杂草进行了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及自配除草剂麦阔净的防治及示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海省春麦田杂草共有87种,隶属于25科。其中单子叶植物1科8种,双子叶植物24科79种。猪殃殃、藜、荞麦蔓、密花香薷、节裂角茴香、萹蓄等6种杂草为田间的优势杂草;尼泊尔蓼、西伯利亚蓼、野燕麦、芦苇、繁缕、苣荬菜、大刺儿菜为田间区域性优势杂草。2、青海川水地区春麦田杂草4月中旬出苗,6月中下旬结束,出苗历期50d左右,出苗高峰期在5月中、下旬;脑山地区春麦田杂草4月下旬出苗,6月上中旬结束,出苗历期40d左右,高峰期在5月上、中旬。小麦田杂草出苗最适深度12cm,出苗最深5.0cm,最浅0.3cm,12cm土层是杂草出苗的最适深度。3、青海春麦田杂草种群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农田杂草由过去的野燕麦和一年生双子叶杂草为主的群落结构明显向以多年生杂草和部分耐药性强的一年生杂草为主的群落结构演替。以密花香薷、野燕麦、野胡萝卜、遏蓝菜、薄朔草等为代表的敏感性杂草的危害率分别为59.8%、48.1%、19.9%、29.4%、21.4%,危害率分别下降了30.3%、19.1%、35.3%、22.9%、24.6%;以猪殃殃、藜、苣荬菜、大刺儿菜、西伯利亚蓼、扁蓄、节裂角茴香等为代表的抗(耐)药型杂草危害率分别为56.3%、37.8%、81.2%、28.3%、17.7%、51.9%、51.1%,依次增加19.9%、12.1%、14.3%、3.1%、3.0%、2.9%、0.4%。4、筛选出了安全有效的除草剂50%唑啉草酯、40%三甲苯草酮WG、75%肟草酮·溴苯腈WG及24%唑草.苯磺隆WP。在野燕麦为主的田块,选用5%唑啉草酯900mL/hm2或40%三甲苯草酮1125mL/hm2,兑水300kg/hm2苗期茎叶喷雾处理;野燕麦与阔叶杂草混生的麦田,选用75%肟草酮.溴苯晴900-1800g/hm2一次性施药,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防除效果良好;以一年生杂草密花香薷、遏蓝菜、野油菜为主要杂草的田块,选用24%唑草.苯磺隆WP120.00-150g/hm2,不仅对一年生杂草密花香薷、遏蓝菜、野油菜有良好的防除效果,还对多年生杂草刺儿菜有良好的防效,30%苯磺隆·苄嘧磺隆·氯氟吡氧乙酸WP600mL/hm2对一年生杂草密花香薷、泽漆和抗性杂草野油菜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对多年生苣荬菜也有良好的防除效果。5、根据我省春麦田杂草发生特点,自配复配剂7%麦阔净在省内外药效试验及示范结果表明:于春小麦3叶1心-4叶1心期,130g/666.7m2对水15㎏茎叶喷雾,防除阔叶杂草效果达90%以上,与常用药剂72%2.4-D丁酯乳油相比除草效果提高15-20个百分点。对麦阔净添加SDP或BCM-101、F-101农药增效助剂,可保持除草效果不降低的情况下显着降低除草剂用量20-30%。

谷雪菲[9](2012)在《内蒙古武川县燕麦田杂草种类及除草剂的筛选》文中指出1.为安全、高效地防除杂草,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内蒙古武川县燕麦田杂草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武川县燕麦田杂草共13科22属27种,其中阔叶杂草25种,占92.59%;禾本科杂草2种,占7.41%。主要杂草有狗尾草、藜、沙蓬、猪毛菜、苣荬菜等。免耕田内杂草种类多于常规耕作,免耕不覆盖的杂草发生严重;免耕覆盖的杂草发生较轻。2.选择了18种除草剂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乙草胺和炔草酯对燕麦幼苗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其余药剂对燕麦安全: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好的除草剂有扑草净、田普、威马、氰氟草酯等;对阔叶杂草防效较好的除草剂有田普、巨星、立清等。3.除草剂对不同耕作方式燕麦田杂草的防效试验表明:在三种耕作方式下,巨星、使它隆、立清、百阔净对燕麦安全;在常规耕作和免耕覆盖方式下,立清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防效都很好,巨星和百阔净对阔叶杂草的防效较好;在免耕不覆盖方式下,使它隆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相对较好,立清、巨星、百阔净对阔叶杂草的防效较好。4.除草剂的不同施药量及施药时期对杂草的防效试验表明:对杂草的防效与除草剂的种类、施药量以及施药时期有关。随着除草剂施药量的增加,对杂草的防效也增加,高施药量较中施药量防效增加不明显,综合考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在生产中使用中等施药量。在苗后10d施药,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高于在苗后20d施药,建议生产中在出苗后10d施药。5.除草剂混用试验表明,750g/hm2立清和225g/hm2二氯喹啉酸混用处理对燕麦田杂草的总体株防效最好,而11.25g/hm2巨星和225g/hm2二氯喹啉酸混用处理对燕麦田杂草的总体鲜重防效最好,其次是9g/hm2巨星和300g/hm2二氯喹啉酸混用、600g/hm22甲4氯钠和300g/hm2二氯喹啉酸混用、以及450g/hm2甲4氯钠和112.5g/hm2双草醚混用等处理。

高兴祥,李美,葛秋岭,张建华,高宗军,张悦丽[10](2011)在《啶磺草胺等8种除草剂对小麦田8种禾本科杂草的生物活性》文中提出在温室内采用盆栽整株喷雾法研究了啶磺草胺等8种除草剂对雀麦、节节麦等8种禾本科杂草的生物活性,探讨各除草剂对这些禾本科杂草的防除谱及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啶磺草胺、氟唑磺隆和甲基二磺隆对雀麦、日本看麦娘和看麦娘的防效均较好,田间推荐剂量下(14、22.5、9 g/hm2)防效为66.74%~100%;对硬草的防效略差;对野燕麦和节节麦的防效较差;对菵草、蜡烛草略有差异,氟唑磺隆对菵草防效较好,而啶磺草胺对蜡烛草防效较好。唑啉草酯、肟草酮、炔草酯、精恶唑禾草灵和异丙隆对日本看麦娘、看麦娘、蜡烛草、硬草、菵草和野燕麦防效均较好,田间推荐剂量下防效为71.73%~100%,对节节麦、雀麦防效较差或无效。

二、秦都区麦田杂草群落演变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秦都区麦田杂草群落演变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省小麦主产区麦田杂草发生及危害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及地点
    1.3 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陕西小麦主产区麦田杂草种类
    2.2 主要杂草危害情况
        2.2.1 主要危害种类与分布
        2.2.2 主要杂草种类危害严重程度
3 小结与讨论

(2)陕西省冬小麦田杂草种类及演替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概况
    1.2 调查方法及样点分布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草种类
    2.2 杂草优势度
    2.3 杂草种群演替特点及原因
        2.3.1 杂草群落结构
        2.3.2 演替特点
        2.3.2.1 节节麦上升为优势种,并与播娘蒿、荠菜构成优势种群
        2.3.2.2 麦家公、涩芥、打碗花、独行菜、反枝苋等由原来的优势种变为一般性杂草
        2.3.3 演替原因
        2.3.3.1 除草剂使用和种植制度变化是种群变化的主要原因
        2.3.3.2 节节麦危害加重趋势明显
3 结论

(3)鲁西南地区麦田杂草发生现状调查及防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及田块
    1.2 杂草种类调查方法
    1.3 杂草危害情况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草优势种
    2.2 杂草群落结构
    2.3 田间杂草发生规律
3 综合除草措施
    3.1 农业防除
    3.2 化学除草
    3.3 人工防除
4 小结与讨论

(4)以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小麦田菵草发生、危害及防除情况
        1 小麦田菵草发生、危害概况
        2 小麦田菵草化学防除现状
    第二节 小麦田菵草抗精恶唑禾草灵研究进展
        1 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发生及发展情况
        2 小麦田菵草抗精恶唑禾草灵机理研究进展
        3 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ACCase不同基因突变的交互抗性与多抗性
    第三节 助剂与除草剂协调增效防除杂草研究进展
        1 除草剂助剂的种类与使用技术研究
        2 除草剂助剂增效作用机理研究
    第四节 除草剂复配的原则与评价方法
        1 除草剂复配的原则
        2 除草剂复配的评价方法
        2.1 GowingI法
        2.2 Colby法
        2.3 等效线法(千版法)
        3 除草剂复配的优越性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防除以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的除草剂筛选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对相关土壤处理除草剂的敏感性
        2.2 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对相关茎叶处理除草剂的敏感性
        2.3 相关除草剂对小麦安全性
        2.4 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对相关土壤处理除草剂早期茎叶处理的敏感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助剂对防除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的除草剂协同增效作用研究
    第一节 相关除草剂增效助剂及最佳增效剂量的筛选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JXE-102增效作用及最佳增效剂量的筛选
        2.2 JXE-201增效作用及最佳增效剂量的筛选
        2.3 JXE-208增效作用及最佳增效剂量的筛选
        2.4 激健增效作用及最佳增效剂量的筛选
        2.5 Silwet806增效作用及最佳增效剂量的筛选
        3 讨论与结论
    第二节 所筛选助剂对除草剂增效剂量及对小麦安全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助剂激健与Silwet806对绿麦隆增效剂量及对小麦安全性
        2.2 助剂激健与Silwet806对异丙隆增效剂量及对小麦安全性
        2.3 助剂激健与Silwet806对甲基二磺隆增效剂量及对小麦安全性
        2.4 助剂激健与Silwet806对啶磺草胺增效剂量及对小麦安全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节 激健对异丙隆和甲基二磺隆增效作用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激健对异丙隆和甲基二磺隆药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2.2 激健对异丙隆和甲基二磺隆药液接触角的影响
        2.3 激健对异丙隆和甲基二磺隆药液扩展直径的影响
        2.4 激健对异丙隆和甲基二磺隆药液最大持留量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防除以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的土壤处理复配配方配比研究
    第一节 防除以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土壤处理复配配方配比筛选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氟噻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配比筛选及对小麦安全性
        2.2 丙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配比筛选及对小麦安全性
        2.3 氟噻草胺、丙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配比筛选及对小麦安全性
        2.4 氟噻草胺与嗪草酮复配配比筛选及对小麦安全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二节 所筛选的土壤处理复配对小麦田抗性禾本科杂草与敏感阔叶杂草的毒力及对小麦安全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氟噻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对小麦田抗性禾本科杂草与敏感阔叶杂草的毒力及对小麦安全性
        2.2 丙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对小麦田抗性禾本科杂草与敏感阔叶杂草的毒力及对小麦安全性
        2.3 氟噻草胺、丙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对小麦田抗性禾本科杂草与敏感阔叶杂草的毒力及对小麦安全性
        2.4 氟噻草胺与嗪草酮复配对小麦田抗性禾本科杂草与敏感阔叶杂草的毒力及对小麦安全性
        2.5 氟噻草胺与吡氟酰草胺复配早期茎叶处理对小麦田抗性禾本科杂草与敏感阔叶杂草的毒力及对小麦安全性
        3 讨论与结论
全文讨论
    1 防除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的适宜除草剂单剂筛选
    2 助剂与除草剂协调增效最佳增效剂量与增效组合
    3 防除以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除草剂复配配方配比筛选
全文结论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核桃—小麦间作对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核桃-小麦间作对小麦白粉病影响研究
        1.2.2 核桃-小麦间作对小麦叶锈病影响研究
        1.2.3 核桃-小麦间作对麦长管蚜影响研究
        1.2.4 核桃-小麦间作对麦田杂草发生危害及群落结构影响
        1.2.5 核桃-小麦间作麦田主要有害生物化学药剂防治试验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核桃-小麦间作对白粉病的影响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试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两种模式下小麦白粉病的田间消长
        2.2.2 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及小麦单作田白粉病发生的差异性
        2.2.3 两种模式下小麦白粉病在不同年份间的差异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核桃-小麦间作对小麦叶锈病影响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试验方法及计算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分析
        3.2.1 两种种植模式下小麦叶锈病的田间消长
        3.2.2 两种种植模式下小麦叶锈病差异比较
        3.2.3 两种模式下小麦叶锈病不同年份差异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核桃-小麦间作对小麦长管蚜发生影响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区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两种种植模式下麦长管蚜的田间消长
        4.2.2 两种种植模式下麦长管蚜的差异性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核桃-小麦间作对麦田杂草发生危害及群落结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区概况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试项目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南疆麦田杂草种类组成
        5.2.2 两种模式下麦田优势杂草分布
        5.2.3 麦田优势杂草在两种模式下密度差异性分析结果
        5.2.4 核桃-小麦间作模式杂草群落结构
        5.2.5 单作小麦田杂草群落结构特征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核桃-小麦间作对麦田主要有害生物防控药剂试验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试验地点、小麦品种
        6.1.2 试验设计
        6.1.3 测试项目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药剂对小麦白粉病、叶锈病的防治结果
        6.2.2 药剂对小麦长管蚜的防治结果
        6.2.3 麦田除草剂试验结果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
    发表论文
    发布的相关标准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申请发明专利
    获得软件着作权登记证书

(6)不同覆盖方式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田潜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显性杂草
        1.1.1 农田杂草防除的历史与发展
        1.1.2 我国麦田显性杂草群落研究进展
        1.1.3 我国玉米田显性杂草群落研究进展
        1.1.4 陕西关中的冬小麦、夏玉米生产及田间杂草情况
        1.1.5 不同田间管理措施对小麦、玉米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1.2 潜性杂草
        1.2.1 农田杂草种子库的定义
        1.2.2 农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研究的沿革
        1.2.3 农田杂草种子库的大小、组成、分布及种子寿命
        1.2.4 农田杂草种子库的研究方法
        1.2.5 农田杂草管理模式与杂草种子库动态
        1.2.6 农田杂草种子库与杂草群落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0 试验地概况
    2.1 试验设计
    2.2 调查方法
        2.2.1 显性杂草群落的调查
        2.2.2 潜性杂草群落的调查
    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覆盖方式对冬小麦田潜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3.1 不同覆盖处理对冬小麦田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3.1.1 灌溉条件与非灌溉条件下的杂草群落组成
        3.1.2 不同覆盖处理的杂草总密度
        3.1.3 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3.1.4 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的杂草种类以及各杂草种密度
        3.1.5 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3.1.5.1 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下杂草干鲜生物量
        3.1.5.2 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下杂草干鲜生物量
        3.1.6 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重要值
        3.1.6.1 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重要值
        3.1.6.2 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重要值
        3.1.7 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多样性
        3.1.7.1 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多样性
        3.1.7.2 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多样性
    3.2 不同覆盖处理对冬小麦田潜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3.2.1 灌溉条件与非灌溉条件下的杂草种子库种类
        3.2.2 不同土层的杂草种子库密度
        3.2.3 杂草种子库的生物多样性
        3.2.3.1 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的杂草种子库生物多样性
        3.2.3.2 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的杂草种子库生物多样性
    3.3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田潜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4.1 不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田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4.1.1 无机肥与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群落组成
        4.1.2 不同施肥模式下的杂草总密度
        4.1.3 无机肥处理下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4.1.3.1 无机肥处理在拔节期中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4.1.3.2 无机肥处理在成熟期中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4.1.4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4.1.4.1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在拔节期中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4.1.4.2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在成熟期中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4.1.5 不同施肥模式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4.1.5.1 无机肥处理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4.1.5.2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4.1.6 无机肥处理下的杂草重要值
        4.1.7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重要值
        4.1.8 无机肥处理下的杂草群落多样性
        4.1.9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群落多样性
    4.2 不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田潜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4.2.1 无机肥与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种子库种类
        4.2.2 无机肥处理下不同土层的杂草种子库密度
        4.2.3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不同土层的杂草种子库密度
        4.2.4 无机肥处理下杂草种子库的多样性
        4.2.5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杂草种子库的多样性
    4.3 讨论
第五章 不同覆盖方式对夏玉米田潜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5.1 不同覆盖处理对夏玉米田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5.1.1 灌溉条件与非灌溉条件下的杂草群落组成
        5.1.2 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总密度
        5.1.3 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5.1.4 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5.1.5 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5.1.5.1 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5.1.5.2 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5.1.6 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重要值
        5.1.7 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多样性
    5.2 不同覆盖处理对夏玉米田潜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5.2.1 灌溉条件与非灌溉条件下的杂草种子库种类
        5.2.2 不同土层的杂草种子库密度
        5.2.3 杂草种子库的生物多样性
    5.3 讨论
第六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田潜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6.1 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田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6.1.1 无机肥与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群落组成
        6.1.2 不同施肥处理下的杂草总密度
        6.1.3 无机肥处理下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6.1.4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模式下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6.1.5 不同施肥模式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6.1.5.1 无机肥处理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6.1.5.2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6.1.6 无机肥处理下的杂草重要值
        6.1.7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重要值
        6.1.8 无机肥处理下的杂草群落多样性
        6.1.9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群落多样性
    6.2 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田潜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6.2.1 无机肥与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种子库种类
        6.2.2 无机肥处理下不同土层的杂草种子库密度
        6.2.3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区不同土层的杂草种子库密度
        6.2.4 无机肥处理下杂草种子库的多样性
        6.2.5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杂草种子库的多样性
    6.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本论文中涉及到的杂草种类
附录2 部分农田杂草图片
致谢
作者简介

(7)耕作制度对豫北农田杂草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农田杂草的危害性
    1.2 农田杂草现有的防治方法
    1.3 豫北农田的主要农作物类型及常见杂草
    1.4 杂草防除技术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1.5 耕作制度对杂草影响的研究进展
    1.6 本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2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调查区基本情况
    2.3 调查项目、时间及方法
        2.3.1 取样方法
        2.3.2 测定时间及项目
    2.4 调查数据的汇总和计算方法
        2.4.1 相对多度(RA)计算法
        2.4.2 重要值(IV)的计算
        2.4.3 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物种相似性指数
        2.4.4 相对优势度的计算
    2.5 物种优势度等级的划分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麦田田间杂草情况
        3.1.1 麦稻轮作制度下小麦田主要杂草优势度及重要值
        3.1.2 小麦大豆轮作制度下小麦田主要杂草优势度及重要值
        3.1.3 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小麦田主要杂草优势度及重要值
        3.1.4 小麦花生轮作制度下小麦田主要杂草优势度及重要值
        3.1.5 四种轮作制度对小麦田杂草影响的综合分析
    3.2 稻麦轮作制度下水稻田田间杂草情况
    3.3 豆麦轮作制度下大豆田田间杂草情况
    3.4 玉米小麦轮作制度下玉米田田间杂草情况
    3.5 花生小麦轮作制度下花生田田间杂草情况
    3.6 秋季作物田间杂草情况的综合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青海春麦田杂草发生与防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麦田杂草发生现状
    1.2 杂草群落构成及演变过程和原因研究现状
    1.3 小麦田化学除草应用技术概述
        1.3.1 土壤处理法
        1.3.2 茎叶处理法
    1.4 麦田杂草危害及除草剂应用现状
        1.4.1 我国麦田危害及除草剂应用现状
        1.4.2 青海省春麦区除草剂应用现状
    1.5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设计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青海春麦田杂草种类、分布、危害调查
        2.1.1 调查区划及样地的选择
        2.1.2 调查时期
    2.2 青海川、脑山地区杂草出苗规律调查
    2.3 麦田除草剂的筛选
        2.3.1 试验地条件
        2.3.2 供试药剂
        2.3.3 试验设计
        2.3.4 试验品种及条件
        2.3.5 施药方法及结果统计方法
    2.4 复配除草剂麦阔净的研究
        2.4.1 麦阔净省内外药效验证试验
        2.4.2 麦阔净药肥颗粒剂防治麦田阔叶杂草示范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青海省春麦田主要杂草发生种类及群落组成
        3.1.1 青海省春麦田杂草发生种类
        3.1.2 青海春麦田杂草发生特点
    3.2 青海春麦田主要杂草出苗规律
    3.3 青海春麦田杂草群落结构
    3.4 高效除草剂的筛选
        3.4.1 50%唑啉草酯防除春麦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野燕麦
        3.4.2 40%三甲苯草酮 WDG 防除春麦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3.4.3 75%肟草酮·溴苯腈 WG 防除春麦田杂草药效试验
        3.4.4 24%唑草·苯磺隆 WP 防除春麦田阔叶杂草药效试验
        3.4.5 30%苯磺隆·苄嘧磺隆·氯氟吡氧乙酸 WP 防除春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
    3.5 复配除草剂麦阔净药效试验与示范
        3.5.1 麦阔净省内外药效验证试验
        3.5.2 省外药效试验
        3.5.3 麦阔净药肥颗粒剂防治麦田阔叶杂草效果
第四章 讨论
    4.1 青海春小麦田杂草群落已发生了明显的演替
    4.2 青海省春小麦田杂草防除建议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内蒙古武川县燕麦田杂草种类及除草剂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农田杂草的危害及防治
    1.2 燕麦的生产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农田杂草的危害与防治
        1.3.2 燕麦田杂草的防除
        1.3.3 保护性耕作的杂草防除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武川县燕麦田主要杂草调查
    2.1 调查方法
        2.1.1 调查地点
        2.1.2 调查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大豆铺乡燕麦田杂草发生情况
        2.2.2 上秃亥乡燕麦田杂草发生情况
    2.3 小结与讨论
3 燕麦田除草剂的筛选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药剂
        3.1.2 供试作物
        3.1.3 试验地概况
        3.1.4 试验处理
        3.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对燕麦的安全性
        3.2.2 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3.2.3 对燕麦产量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4 除草剂对不同耕作方式燕麦田杂草的防效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药剂
        4.1.2 供试作物
        4.1.3 试验地概况
        4.1.4 试验设计
        4.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对燕麦的安全性
        4.2.2 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4.2.3 对燕麦产量的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5 不同施药量对燕麦田杂草的防效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药剂
        5.1.2 供试作物
        5.1.3 试验地概况
        5.1.4 试验设计
        5.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对燕麦的影响
        5.2.2 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5.3 小结与讨论
6 除草剂混用对杂草的防效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药剂
        6.1.2 供试作物
        6.1.3 试验地概况
        6.1.4 试验设计
        6.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对杂草的防效
        6.2.2 对燕麦产量的影响
    6.3 小结与讨论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啶磺草胺等8种除草剂对小麦田8种禾本科杂草的生物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种植方法
        1.2.2 剂量设置
        1.2.3 施药方法
        1.2.4 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
        2.1.1 对雀麦的防效
        2.1.2 对硬草的防效
        2.1.3 对菵草的防效
        2.1.4 对野燕麦的防效
        2.1.5 对蜡烛草的防效
        2.1.6 对日本看麦娘的防效
        2.1.7 对看麦娘的防效
        2.1.8 对节节麦的防效
    2.2 田间推荐剂量防效对比分析
3 讨论

四、秦都区麦田杂草群落演变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省小麦主产区麦田杂草发生及危害情况调查[J]. 李兰,王雅丽,李建明,武爱玲,宋梁栋,霍建伟. 中国植保导刊, 2020(10)
  • [2]陕西省冬小麦田杂草种类及演替特点[J]. 王雅丽,李兰,梁春玲,魏静,武爱玲,苏小记. 杂草学报, 2020(03)
  • [3]鲁西南地区麦田杂草发生现状调查及防除措施[J]. 王祥会,焦玉霞,赵艳丽,周丽萍,唐伟,孔德生,惠祥海,许玲,闫硕. 杂草学报, 2020(01)
  • [4]以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为优势种的小麦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研究[D]. 张健.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核桃—小麦间作对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发生影响研究[D]. 李广阔. 中国农业大学, 2018(01)
  • [6]不同覆盖方式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田潜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D]. 冯冬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7]耕作制度对豫北农田杂草的影响[D]. 张雪琳. 河南师范大学, 2013(02)
  • [8]青海春麦田杂草发生与防除技术研究[D]. 翁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9]内蒙古武川县燕麦田杂草种类及除草剂的筛选[D]. 谷雪菲.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10]啶磺草胺等8种除草剂对小麦田8种禾本科杂草的生物活性[J]. 高兴祥,李美,葛秋岭,张建华,高宗军,张悦丽. 植物保护学报, 2011(06)

标签:;  ;  ;  ;  ;  

秦都区麦田杂草群落演化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