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和族群的考古学观察——兼论遗传学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1](2021)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文中认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专业:政治学理论指导教师:马雪松教授20世纪80年代,詹姆斯·马奇与乔罕·欧森从组织理论的立场将长期受到忽视的制度和制度分析带回政治科学的主流议程,大批学者由此汇聚到新制度主义这面旗帜下并开启了新的研究篇章,以至有人开始高呼:“现在我们都是新制度主义者了”!然而,新制度主义的强劲发展一度令置身于制度结构之中的行动者黯然失色,制度被赋予了更多的约束性功能,其本身蕴含的使动意味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迎来观念转向的浪潮,众多学者纷纷加入观念议题的讨论。这一变化对制度分析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表现为各个流派愈益关注观念,更为关键的是,以观念和话语为理论基石的建构制度主义得以兴起。如此一来,新制度主义的观念研究或观念转向议题进入了政治学的中心地带与前沿领域。“观念很重要”似乎已经人尽皆知,但要问观念究竟是什么却又出现聚讼纷纭、人云亦云的局面,所以从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有必要首先为观念这一核心概念确立基本的分析维度。观念是各类行动与社会变革的先导,因而观念一直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课题,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从不同角度论述观念的重要性。就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而言,很多学者为观念的界说付出了努力,综合来看,包含类型、层次、要素、形式在内的观念的划分都可以归纳为观念的结构要素,表示观念孕育于特定的政治背景、经济基础、制度结构及社会关系网络,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观念无法凭空产生或存续,需要依附于特定的行动者并经由传播观念的话语、叙事、框架等呈现机制才能切实发挥作用。观念与制度的内在关联是贯穿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核心主线。从辩证的立场来看,观念即是制度,制度即是观念。本文从两个角度论述观念等同于制度的观点。从既定结果来看,某些观念性要素具有制度的属性,从转化过程来看,某些行动者的观念可以转化为实际的制度和政策。观念影响制度的生成、维系和变迁,制度也会影响观念的生成、维系和变迁,但这两条进路又有着本质区别与研究侧重。观念议题回归新制度主义并不是政治科学领域观念与制度相结合的首次尝试,而是有其深刻根植的历史脉络,观念与制度同等重要以及密切互动的观点可上溯至古希腊的政治研究。以观念复归作为切入点并扩大分析视域可以发现,观念研究在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转折时期,对其加以考察有助于理解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的前因后果。传统政治学研究中观念与制度相互交织在一起,旧制度主义虽然部分承袭了此前观念研究的传统,但偏向于对制度和观念予以宏观探讨与静态描述,旧制度主义的局限以及随后大行其道的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主导了观念研究的衰落,不过这一时期仍然产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念性成果。观念的复兴发生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仅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聚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转向,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均从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加深了对观念的理解,但各个流派的观念转向有其独特性。建构制度主义代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观念维度上取得的突出成就,其与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有着特殊的渊源,这一流派的分析基础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二元性或双重性,不确定性,利益与制度的观念建构,观念与制度的路径依赖。建构制度主义仍处于发展过程中,遵循建构逻辑而依次成长起来的观念制度主义、话语制度主义、修辞制度主义和沟通制度主义均可被视为其内部的取向。理论的变革无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与回应,脱离现实的理论往往是空洞的和盲目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发生观念转向的关键原因在于,既有的制度分析框架无法为某些现实议题提供合理的解释。基于这样的认识,如何看待和理解这种转向可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方面,观念转向促使各个流派加强对话交流与认同意识,缓和了各流派之间的理论张力,随着观念研究的逐渐深化,制度分析的视野得到相应的拓展。另一方面,比较政治研究离不开对规范和价值问题的讨论,在这个意义上立足日常经验反思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带来的深刻启示时,有必要审视观念与制度的正当性,好的观念和好的制度是任何文明社会都应努力追求的目标。结构制约能动,能动生产结构,人类文明演进的根本动力最终落脚于行动者。如何更好地建构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使由行动者建构的制度更好地发挥约束和使能作用,是一项需要加以认真和审慎探索的课题。
管庆鹏[2](2021)在《乌江中上游地区考古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吴极[3](2021)在《青铜时代蒙古高原游牧马的艺术化形象》文中指出这项研究将侧重于影响蒙古民族艺术和文化的马匹特征,蒙古马与蒙古民族有着深厚的联系,没有什么动物比马对蒙古的游牧文明和游牧文化的历史进程影响大。蒙古起源于中亚蒙古高原,自古以来以游牧为生,是从远古走向文明时代的马背民族。游牧民族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漫长而坎坷,辉煌而悲壮的马背民族史。马是蒙古游牧民族驯养的家蓄之一,在成为人类交通工具之后,马极大的提高了古代游牧民族的迁徙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游牧民族崇敬马匹并将其变成图腾崇拜。蒙古民族的敬马传统自远古时代就影响了游牧民族的信仰、宗教、文化、日常生活、习俗、自然、气候、地理、岩石画、墓葬、纪念碑和文物等,最终以语言和文字为载体得以继承,例如传统民间艺术、神话故事、民间游戏等。因此,它们是蒙古人长期以来崇拜马匹并作为图腾崇拜的证据。这些丰富的材料已在考古学,人种学,历史学,语言学和文学等许多学科中得到了研究。但是,在众多研究方向中,从视觉艺术理论和原理方面进行分析的研究非常少见。我们探索该方向并尝试填补该领域空白。对属于青铜时代的历史典籍中马的描述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试图从理论上解释马的描述方法、起源和传统特征。我们试图根据马鞍、马嚼子、马镫和马烙印等文物来比较不同风格的马匹装饰,并分析它们的构成、形状和象征意义。此外,从人种学的角度考虑马文化的本质,并试图分析一种抽象模型,该模型以蒙古语发音来表现马的颜色、马的身形,从而突出了蒙古民族的马文化。我们的研究工作包括五个主要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试图分析青铜时代的马轮廓,马饰品或马具。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对在岩石上描绘的马和骑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尝试使用造型艺术原理(例如运动,设置和比例)来阐述马的定义。第三部分旨在分析马的形象在民间工艺中的影响。第四部分探讨了马在游牧生活中的作用以及神话、习俗和游戏的文化层面的意义。第五部分将马的定义与其他历史和文化遗产进行比较,例如将马的形象传播给子孙后代。我们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艺术研究的范围,如果进一步的研究是基于先前对地理区域进行的分类,则其组成、含义、内容、象征意义、抽象思维和信念应该会更具科学意义。
杨宣[4](2021)在《晋南地区横水西周墓地古代人群的基因组学研究》文中认为晋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这里存在诸多商周时期的遗存,其中,横水墓地的发现使一个失去记载的西周邦国——倗国浮现在世人眼前。该墓地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出土的青铜器显示了等级分明的周文化,腰坑和殉人又体现出商文化特征,同时陪葬器具还反映出一定的自身文化特征。葬俗文化的多样及人群等级的划分让该地域的人群特征变得扑朔迷离。目前该墓地的相关研究较为全面,但是对于墓主人和殉人的社会阶层所对应的遗传关系仍无定论。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借助古基因组学从遗传学的角度来分析古代人群的遗传结构。由于以前提取方法和测序技术的限制,横水墓地古代人群的基因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亲遗传标记(线粒体和Y染色体短片段),但是该标记不足以反映出人群的遗传结构及混合模式,随着实验方法和测序技术的进步,古代全基因组学的研究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本文以横水墓地的古代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墓葬文化多样、人群结构复杂的倗国古代人群的遗传结构和社会结构。此次研究一共获得41个古代个体的全基因组数据,其中11个数据可用于下游的常染色体分析;获得12个Y染色体捕获数据,全部可用于单倍群分型。常染色体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横水墓地个体间的遗传结构无明显差别;F3,F4分析表明横水人群与古代中原地区的龙山人群遗传成分高度相似,与现代的东亚人具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体现了该地区遗传成分的连续性。线粒体单倍群多样性较高,相比较而言,Y染色体单倍群中Q1a1a1a最为高频且只存在墓地非殉人阶层中,表明倗国社会各阶层的男性Y单倍群具有明显差异,说明社会阶层以父系血统为依据严格划分。墓地两代倗伯的Y染色体都是Q1a1a1a且具有二级亲缘关系,表明了权力和财富的继承以父系亲缘关系为单位,且线粒体单倍群也相同,推测在西周时期不同邦国的贵族阶层间可能存在固定的联姻关系。贵族和庶民的Y染色体单倍群都为Q1a1a1a,暗示了主体人群的北方来源,结合单亲标记与常染色体结论,推测横水人群可能在周王朝分封的时候,从北方迁移到晋南地区,在保留父系血统的同时,又不断地与当地人群进行文化和基因的交流,并对现代东亚人群的遗传成分有一定的贡献。本研究填补了西周时期黄河中下游古人类基因组数据的空白,同时对西周时期邦国的社会结构做出了推测,并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对照数据。
兰措卓玛[5](2021)在《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欧亚大陆史前跨大陆的物质传播和文化交流是当前国际学术界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尤其“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后,对沿线区域间交流路线的研究愈发显得重要。青藏高原是欧亚文明交汇的重要区域,也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同时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又是人类对高原环境适应的典型区域,研究这一区域早期交流路线的形成与演变对了解青藏高原的早期交流历史,以及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和模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的研究均为考古证据和文献资料支持下的概念化路线,尚缺少精细化和具体化研究,导致对高原早期人类互动交流的详细演进过程认识十分有限。鉴于此,本研究采用自然因子包括海拔、坡度、植被、河流作为成本数据,与新石器-历史时期遗址点数据共同构成研究的数据源,以图作为理论基础,使用GIS工具,将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的重建抽象成带权图(网络)上的路径搜索问题,并基于成本最小原则,使用最优路径重建旧石器-历史时期的交流路线。具体操作是使用Arc GIS(ESRI)软件中的本地Python地理处理工具执行脚本计算,使用随机点间加权流量累积模型,重建旧石器时期路线;使用考古遗址点、聚落点构成的节点集,使用节点间加权联通模型,重建新石器-青铜-历史时期路线;最后,结合古气候、考古证据、文献记载等多项证据从人类适应性角度分析其发展演变及驱动因素。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旧石器时期重建路线约10万km,路线整体上从边缘向腹地扩张,从低海拔逐步向高海拔行进,经过延续的长线进入高原高海拔区间,而且通过短线在高海拔区间活动,活动范围遍布整个高原;新石器时期路线总路线长度约为16900km,共提取出15条主干路线,路线主要沿河湟谷地-澜沧江、长江流域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河谷地带分布;青铜时期的总路线长度约为16300km,共提取出18条主干路线,在新石器时期路线的基础上,东北部、东部、东南部、西南部的路线整体向高海拔地区延伸;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长度约为39700km,共提取出28条主干路线,东北区、东部区均出现了深入腹地的网络,尤其是腹地路线的出现和向西部延伸的路线以及东南部路线的复杂化,使得路线呈现复杂路网。该重建结果与考古证据印证的“彩陶之路”、粟黍农业传播路线、“玉石之路”、麦作-驯化羊、马-青铜冶金技术的传播路线,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的东北部和西南部与“丝绸之路”的联系、“羌中道”、“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高度重合,说明重建结果的可靠性。(2)旧石器时期-历史时期的路线总体呈现随机-分散型、边缘-廊道型、边缘-腹地型、复杂-路网型的发展演变。末次冰盛期高原极端气候促进了技术革新,细石器技术的盛行使高原出现狩猎采集人群,路线呈现随机-分散是人类为适应高原狩猎活动的行为表现。新石器时期适宜的环境背景下,仰韶文化的粟黍农业种植技术在适宜该农业发展的区域传播扩散,这些分散的小型农业基地成为串联新石器路线的基础。青铜时期受制于恶劣的气候条件,粟作农业的种植受到挑战,但跨大陆麦类作物、驯化羊、马的传入,拓展了人类向高海拔种植农业和发展牧业的空间,导致重建路线向高海拔地区延伸。历史时期农业产品的多元化和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人口数量增加,形成稳定的聚落,功能齐全且稳定的聚落为复杂路网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伴随着聚落间复杂的政治、贸易、文化互动,重建路线呈现复杂网络型。(3)重建路线完整呈现了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人类复杂的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是路线形成的最终结果,同时反映出的是人类自身、生产方式以及互动交流强度对高原的逐步适应过程。为了适应逐步升高的海拔从而控制走路的成本,早期人类会选择高原河谷作为通道,河谷内坡度较缓、海拔相对较低,植被相对较好,河流的补给充足,相对含氧量较高,这是人类为适应高原自然环境做出的生物适应性行为。从生业模式的角度来看,高原的生业模式经历了旧石器时期的狩猎采集经济-新石器时期农业+狩猎采集经济并存-青铜时期农业+游牧经济全面发展-历史时期农牧业经济+商贸、政治、文化等互动交流不断深入的发展过程;这与旧石器时期人类表现出对高原资源的简单索取-发展至新石器时期对高原宜农区域的主动占据-青铜时期对高海拔区域的开拓-历史时期对高原全面开发利用的交流行为模式相对应;而生业和交流行为模式的发展演变直接影响路线形成的模式,这一模式表现出新石器时期分散的小型粟作农业区域首先串联起稳定的路线-青铜时期农、牧业混合交界带形成稳定路线-历史时期稳定的路线在聚落间形成的发展模式。从交流强度来看,新石器时期的交流互动是仰韶文化通过高原南部边缘对川西、云南等地的影响,并沿雅鲁藏布江与南亚的互动交流,发展至青铜时期由中亚-沿新疆-河西走廊至高原北缘的互动交流加强,历史时期则是南、北边缘的交流不断强化,伴随着与中原王朝对该地区复杂的政治、文化互动,以及商业贸易的强有力刺激,内外部交流全面加强的结果。
李鹏珍[6](2021)在《山西大同东信广场北魏墓地人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在公元398年至公元494年期间定都平城,这一时期其封建统治渐趋完善,大同及周边地区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包括汉与鲜卑在内的各人群在此地交流、汇合。东信广场墓地作为目前在平城地区已发现规模最大的北魏墓群,其出土的人骨材料对于丰富、完善该地区人群的种族特征以及探索与周边人群的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以东信广场北魏墓地的人骨遗存为研究对象,以颅骨测量学、生物统计学为主要手段,重点研究该组居民的体质特征及人群构成情况并探讨该组人群与周边人群的流动状况。结果表明,东信墓地古代居民的颅骨形态与亚洲蒙古人种东亚类型及东北亚类型较为接近。欧式距离系数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东信北魏组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呈现常乐组与大同南郊组相混合的特征,体质类型比较复杂和多样,东信北魏组的体质特征主要是“古中原类型”,但也受过鲜卑等其他人群的影响。此外,可见4例个体在颅面部形态上具有明显的欧罗巴人种因素特征,结合文献记载与考古材料,认为其身份与来自于中亚或西亚地区的商人有关,这从侧面体现了大同作为当时商业与贸易中心的开放与包容。北魏平城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多族群的融合导致了东信广场墓地古代居民体质类型的复杂和多样。本文还利用古人口学、古病理学方法初步探讨了东信墓地人群的人口构成、疾病与健康状况。东信墓地人群的性别结构为0.88:1,男女两性在死亡年龄分期的分布趋势上基本一致,均在壮年期达到高峰且以此为中心向两端递减。整体来看,东信人群的创伤率较低,社会关系和谐、社会状况安定。骨骼疾病的类型多样,包括肿瘤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营养和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异位骨化等,但与其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显得寥寥可数,部分个体也仅为个别病理,这反映出东信人群相对健康的体质特征。另外,通过身高、体质量以及骨骼粗壮度三方面的推算与比较分析,使我们对该人群的整体体型特征也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
李青[7](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В.И.莫洛金,М.А.库迪诺娃,王鹏[8](2021)在《莫洛金院士访谈录》文中认为王鹏、库迪诺娃: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维奇,在俄罗斯、中国和其他国家,考古学有着不同的定义,请问您认为什么是考古学?莫洛金:非常好的问题。我个人的见解是,20世纪中期,考古学在传统上被认为属于应用科学,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在考古学已被自然科学方法武装起来的今天看,这个观点更是错误的。现在不应用这些方法的考古学是无法想象的,
吕鹏[9](2021)在《缘起:中国动物考古学的多学科之路》文中提出经过90年的发展,中国动物考古学业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与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的不断深化和扩展紧密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自然科学方法不断纳入动物考古学的研究体系,中国动物考古学逐步形成一条多学科合作之路。本文系统回顾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锶同位素分析、古DNA研究和有机残留物分析等自然科学方法在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中应用和发展的历史,并依次对它们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重点推介。笔者对中国动物考古学的多学科之路的前景抱有非常乐观的态度,认为需要深化和细化研究方法,扩展和深入研究内容,从而更好地由资源、生业和技术的角度揭示古代人类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历史。
朱司祺[10](2020)在《中国北方三个遗址出土马属动物(Equus ovodovi)的分子考古学研究》文中指出动物考古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是我们研究古代动物群体、人类食谱、生态环境、生业模式及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问题的强大助力。它应用多种方法以研究古代动物遗存,其中古DNA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古DNA研究作为分子考古学的核心,它能够准确反映生物种群的系统发生与演变规律。它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取古代动物DNA,运用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学的方法分析数据,为我们解释考古学问题插上了科学的翅膀。古DNA的研究紧跟测序技术的发展,分为萌芽期(1984‐1987年)、兴起期(1988‐2005年)和繁盛期(2006年‐至今)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着标志性的研究成果。二代测序技术使古DNA研究进入了全基因组时代,古代动物遗骸的DNA研究也成为了热点。马属动物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丰富的化石记录在呈现大量灭绝马属物种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马属动物的系统发育结构。由于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真马属现仅存马、驴和斑马三个亚属共七种马科家族成员。然而,由于全基因组数据的匮乏,大部分灭绝马属物种能够被获得的信息十分有限。Equus(Sussemionus)ovodovi作为其中一员,在欧亚大陆进化得非常成功,现有线粒体基因组结果显示直至更新世末期(距今约12,770–12,596年)该物种还有其活动的痕迹,但其具体的进化历史、群体关系、灭绝动态以及与现代人类的关系等问题依然未知。中国北方幅员辽阔,为众多考古学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沃土。黑龙江洪河遗址、陕西木柱柱梁遗址以及宁夏沙塘北塬遗址分别代表了新石器时代各自地区的重要考古学文化类型,其遗址发掘出土的动物骨骼遗骸也为我们进行动物古DNA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我们从中国北方的这三个考古遗址中找到了57例与现有马属动物拥有不同形态特征的未知马属样本,按照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样本采集,样本处理,古DNA提取,文库构建,文库检测、纯化及定量,高通量测序等步骤,并全程进行防污染处理后,从中得到了26例距今约4,400–3,400年的全基因组数据。对于获得的这些数据,我们通过科学的数据处理,在确定数据真实性后,进行了线粒体DNA分析、主成分分析、系统发育分析、Treemix分析、D统计分析、G‐phocs分析、PSMC分析以及杂合度分析,最终得到了马属动物E.(Sussemionus)ovodovi的首个全基因组序列。作为现有记录里已灭绝的马属中最后存在的成员,我们证明了这个谱系在中国存活到全新世时期,最晚年代可追溯至距今约3400年,这比之前发现的最晚化石记录要晚约9200年。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我们确定了Equus ovodovi的分类学定位:作为非马亚属动物,并不处在驴或斑马的分支中,且比驴和斑马更早分化而来。通过G‐phocs分析我们估算了Equus ovodovi的分化时间以及马属动物间的基因交流:Equus ovodovi与现存所有非马亚属动物最近共同祖先的分化时间大约发生在距今270‐230万年之间,并且在此分歧之后、现存的驴和斑马动物出现之前,Equus ovodovi与驴、斑马的各自祖先之间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混合。通过PSMC分析我们还重建了它的群体历史:Equus ovodovi在距今7.4万左右达到群体规模峰值之后,该群体经历了迅速的缩减,并一直持续到距今约1.3万年前。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几次重大的气候变化(特别是末次盛冰期)和人类向欧亚大陆的大规模扩张(距今约4.5‐3.5万年)。最终在中国北方,Equus ovodovi种群持续减少直到灭绝。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充分发挥古DNA在鉴别未知种属时的优势,得到了其他方法难以获得的全面的种群分析结果;而不同于以往主要对家养动物的研究,我们展示了一种对未被驯化动物的考古学研究方法,这为我们解释动物考古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提供了新的见解:(1)形态学研究为分子考古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并指明了方向,但因为其无法解决Equus ovodovi种属鉴定的问题,我们通过分子考古学研究,借助科技手段准确获得了结果;而这一结果又反馈给了形态学研究,在找到合适的比对材料后,形态学研究也可以发现一定的鉴识规律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两种研究方法可以相互验证结果,都是动物考古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2)环境考古学虽然主要反映古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也为我们解读动物的群体历史及灭绝原因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帮助。当洪河遗址、木柱柱梁遗址及沙塘北塬遗址所处地区在一个气候温和湿润的时期时,草原植被繁茂,是Equus ovodovi相对适宜的生境。而在距今4000年之后,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环境相继发生了较大变化。草场退化导致Equus ovodovi的食物锐减,群体在末次冰期后再一次遭受灭顶之灾。(3)人类生业模式对动物群体的影响十分巨大,这不仅体现在驯化动物中,也关系到Equus ovodovi等野生群体的命运。不论是洪河遗址长期大规模的渔猎经济,还是木柱柱梁遗址由农耕经济为主到畜牧经济为主的生业模式转变,都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压缩了Equus ovodovi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使其在之后的短时间内便难觅踪迹。这为当今社会宣传环保理念与加强动物保护观念提供了一个案例。
二、人和族群的考古学观察——兼论遗传学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和族群的考古学观察——兼论遗传学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的评析 |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
(一)可能的贡献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认识前提 |
一、观念概念的界定 |
(一)观念概念的语义分析 |
(二)观念概念的多学科视角分析 |
(三)观念概念的相似术语辨析 |
二、观念分析的维度 |
(一)观念的结构要素与承载者 |
(二)观念的呈现机制 |
(三)观念与制度的内在关联 |
第二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历史脉络 |
一、政治学中的观念研究传统 |
(一)传统政治学观念研究的总体概况 |
(二)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
二、观念研究在政治学中的衰落 |
(一)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局限 |
(二)新理论范式的兴起与发展 |
(三)观念研究在衰落时期的进展 |
三、观念研究在政治学中的复兴 |
(一)观念研究复兴的驱动因素 |
(二)观念研究复兴的多重表现 |
第三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三大流派的观念转向 |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
(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
二、历史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
(一)历史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
(二)历史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
三、社会学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
(一)社会学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
(二)社会学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
第四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取向:建构制度主义 |
一、建构制度主义的生成逻辑 |
(一)建构制度主义与历史制度主义的渊源 |
(二)建构制度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的渊源 |
二、建构制度主义的分析基础 |
(一)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双重性 |
(二)不确定性 |
(三)利益与制度的观念建构 |
(四)观念与制度的路径依赖 |
三、建构制度主义的多重取向 |
(一)观念制度主义 |
(二)话语制度主义 |
(三)修辞制度主义 |
(四)沟通制度主义 |
第五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的发展反思 |
一、观念转向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发展 |
(一)各流派理论张力的缓和 |
(二)制度分析视野的拓展 |
二、观念转向对现实政治世界的反思 |
(一)观念与制度的正当性审视 |
(二)行动者主观能动性的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青铜时代蒙古高原游牧马的艺术化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给论 |
引言 |
第一章 蒙古青铜时代 |
第一节 蒙古青铜时代概况 |
一、青铜时代早期(约公元前 2500-1500 年) |
二、青铜时代中期(约公元前 2500-1500 年) |
三、青铜时代晚期(约公元前 700-400 年) |
四、欧亚大陆马驯化的起源 |
五、马在蒙古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二节 马的形象特征(相关论文) |
一、蒙古古代马种 |
二、蒙古野马 |
三、马类形象的艺术特征 |
第三节 马的骑乘与游牧文明的起源 |
一、马在游牧文明发展中的地位 |
二、马车 |
第四节 古代游牧族传统艺术中的马形象 |
一、抽象思维传统与马的形象 |
二、游牧信仰想象、传统抽象思维与马的形象 |
第五节 游牧马装饰的艺术特征 |
一、游牧马文化中的装饰艺术 |
二、马纹的艺术本体 |
第六节 墓葬中的随葬马具 |
一、游牧马鞍 |
二、马辔头 |
三、马镫 |
第二章 蒙古马图像艺术特征 |
第一节 蒙古岩画 |
一、岩画中的画马 |
二、研究岩画中骑马人形象的重要意义 |
三、岩画与骑马人形象的界定 |
第二节 石头上的马印 |
一、Rashaan had打马印 |
二、蒙古马文化打马印 |
第三节 鹿石上的马形象 |
一、鹿石上的马艺术特征 |
二、鹿石(KHIRIGSUUR) |
第四节 游牧马形象的图腾 |
一、游牧民族的原始崇拜 |
(一)萨满马 |
二、蒙古民族的马崇拜 |
(二)蒙古族敖包祭马文化 |
第五节 马在蒙古文化的考古记录 |
一、马纹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与马纹的形象分类及演变历程 |
二、马纹青铜器的出土现状 |
第三章 蒙古族传统艺术中的马形象 |
第一节 蒙古装饰与应用艺术 |
一、马形象吉祥物 |
二、传统民间美术 |
第二节 游牧文化特征 |
一、蒙古游牧世界观 |
二、蒙古马及其文化 |
第三节 生活中的马形象 |
一、马匹对于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性 |
二、蒙古族马具金属装饰特征 |
第四节 游牧马与游牧人的依存关系 |
一、游牧马与蒙古人的依存关系 |
二、蒙古马-民族精神的寄托与象征 |
第五节 蒙古的马造型艺术 |
一、马纹饰工艺 |
二、马饰 |
第四章 马的演化与马文化的发展 |
第一节 匈奴时期马具概况 |
一、匈奴青铜器中动物纹源流分析 |
二、匈奴艺术 |
三、Noin-Ula墓研究 |
第二节 蒙古西部地区马文化 |
一、北方与西伯利亚的交流 |
二、西伯利亚北部生活与文化中的马 |
第三节 蒙古西部地区马 |
一、Pazyryk马文化 |
二、Pazyryk马纹身 |
第四节 蒙古南方地区马图像艺术 |
一、鄂尔多斯青铜文化 |
二、鄂尔多斯青铜文化中的马形象 |
第五节 蒙古东部地区马图像艺术 |
一、马纹的风格分析 |
二、马装饰的文化功能 |
第五章 马形象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一节 游牧文化艺术元素的载体形式 |
一、工艺美术形象载体 |
二、金属工艺 |
第二节 马造型观及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
一、马形象及其音乐文化 |
二、手工艺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
第三节 马形象对民间艺术的影响(相关论文) |
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
二、游牧民族首饰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
第四节 近现代艺术对青铜马造型艺术的借鉴 |
一、近代传统首饰的转变 |
二、传承游牧文化的首饰设计实践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晋南地区横水西周墓地古代人群的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晋南地区的研究现状 |
1.1.1 晋南地区的考古学研究 |
1.1.2 方伯与方伯制的研究 |
1.2 横水墓地研究进展 |
1.2.1 横水墓地考古研究 |
1.2.2 横水墓地与同时期墓地考古文化的对比研究 |
1.2.3 横水墓地多学科研究进展 |
1.3 古基因组学研究概述 |
1.3.1 古DNA的特点 |
1.3.2 古DNA研究对象 |
1.3.3 古DNA研究方法 |
1.3.4 古DNA研究进展 |
1.4 立题依据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样本采集 |
2.2 污染的防治 |
2.3 样本前处理 |
2.3.1 样本打磨 |
2.3.2 样本孵育 |
2.3.3 DNA的提取 |
2.3.4 DNA的文库构建 |
2.3.5 文库的质量检测 |
2.4 Y染色体的液相杂交捕获 |
2.5 下机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2.5.1 序列数据处理 |
2.5.2 结果的真实性评估 |
2.5.3 性别判定 |
2.5.4 单亲标记的分型 |
2.5.5 个体间亲缘关系判断 |
2.5.6 主成分分析(PCA) |
2.5.7 F3检验 |
2.5.8 F4检验 |
2.5.9 Admixture分析 |
2.5.10 Beast构建系统进化树 |
第3章 西周时期山西横水墓地人群的分子遗传结果 |
3.1 基因组数据基本信息 |
3.2 验证实验结果真实性 |
3.2.1 片段长度 |
3.2.2 末端损伤 |
3.2.3 污染率计算 |
3.3 亲缘关系的确定 |
3.3.1 Pairwise mismatch计算亲缘关系 |
3.3.2 ROH计算近亲系数 |
3.4 单亲遗传标记结果 |
3.4.1 线粒体基因组分析结果 |
3.4.2 Y染色体DNA分析结果 |
3.5 常染色体遗传分析 |
3.5.1 主成分分析(PCA) |
3.5.2 F3检验 |
3.5.3 F4检验 |
3.5.4 Admixture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西周时期倗国社会各阶层的遗传学特征 |
4.2 横水人群的形成过程的基因组学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旧石器时期人类在青藏高原的交流 |
1.2.2 新石器-青铜时期人类在青藏高原的交流 |
1.2.3 历史时期青藏高原的交流 |
1.2.4 人类与文化交流路线的研究方法综述 |
1.2.5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历史文化概况及阶段划分 |
2.1.3 现代交通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模型构建 |
2.3.1 构建最低成本(W) |
2.3.2 随机点间加权流量累积联通模型(E) |
2.3.3 节点间加权联通模型(E)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青藏高原交流路线的重建结果 |
3.1 旧石器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
3.1.1 基于NDVI权重的重建结果 |
3.1.2 基于NPP权重的重建结果 |
3.1.3 基于坡度权重的重建结果 |
3.2 新石器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
3.2.1 东北路线区 |
3.2.2 东部路线区 |
3.2.3 东南路线区 |
3.2.4 西南路线区 |
3.3 青铜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
3.3.1 东北路线区 |
3.3.2 东部路线区 |
3.3.3 东南路线区 |
3.3.4 西南路线区 |
3.4 历史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
3.4.1 东北路线区 |
3.4.2 东部路线区 |
3.4.3 东南路线区 |
3.4.4 西南路线区 |
3.4.5 腹地路线区 |
第四章 重建路线的演变过程 |
4.1 旧石器时期-随机分散型 |
4.2 新石器时期-边缘廊道型 |
4.3 青铜时期-边缘腹地型 |
4.4 历史时期-复杂网络型 |
4.5 小结 |
第五章 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演化与人类适应关系 |
5.1 地理环境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1.1 地形地貌 |
5.1.2 坡度 |
5.1.3 植被 |
5.1.4 河流 |
5.2 环境演变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3 生业模式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3.1 狩猎采集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
5.3.2 农业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
5.3.3 农牧业并重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
5.4 交流强化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5 聚落-战争因素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山西大同东信广场北魏墓地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同市自然与历史地理概况 |
1.2 东信广场墓地的考古学背景 |
1.3 研究目的及相关说明 |
第2章 东信广场墓地人群的古人口学研究 |
2.1 性别与死亡年龄的判定 |
2.2 性别与死亡年龄的统计 |
2.2.1 性别比例分布 |
2.2.2 死亡年龄结构 |
2.3 与相关人群的比较 |
2.4 小结 |
第3章 东信广场墓地人群的古病理学研究 |
3.1 东信人群的骨骼创伤 |
3.1.1 颅骨的骨质创伤与骨折 |
3.1.2 其余骨骼的骨质创伤与骨折 |
3.1.3 东信人群的创伤特点 |
3.1.4 东信人群的创伤分析 |
3.2 东信人群的骨骼疾病 |
3.2.1 肿瘤性疾病 |
3.2.2 先天性疾病 |
3.2.3 关节性疾病 |
3.2.4 传染性疾病 |
3.2.5 营养及代谢性疾病 |
3.2.6 异位骨化 |
3.2.7 骨骼的其他病理 |
3.3 东信人群的牙齿疾病 |
3.3.1 龋齿 |
3.3.2 根尖脓肿/齿槽脓肿 |
3.3.3 牙周病 |
3.3.4 生前脱落 |
3.3.5 其他异常现象 |
3.4 小结 |
第4章 东信广场墓地人群的体型研究 |
4.1 东信人群的身高推算 |
4.1.1 方法与结果 |
4.1.2 与相关人群的比较 |
4.2 东信人群的体质量估算 |
4.2.1 方法与结果 |
4.2.2 与相关人群的比较 |
4.3 东信人群的骨骼粗壮度 |
4.3.1 肱骨相关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
4.3.2 股骨相关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
4.3.3 胫骨相关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
4.3.4 各指数与相关人群的比较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东信广场墓地人群的体质类型研究 |
5.1 颅骨的非测量特征观察 |
5.2 颅骨的测量性特征 |
5.3 颅骨的种系类型 |
5.4 与相关古代人群的比较 |
5.5 欧罗巴人种因素问题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9)缘起:中国动物考古学的多学科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在中国动物考古的应用 |
1. 应用简史 |
2. 取得成绩 |
3. 展望 |
二、锶同位素分析在中国动物考古学的应用 |
1. 应用简史 |
2. 取得成绩 |
3. 展望 |
三、古DNA研究在中国动物考古学的应用 |
1. 应用简史 |
2. 取得成绩 |
3. 展望 |
四、有机残留物分析方法在动物考古学中的应用 |
1. 蛋白质分析 |
2. 脂类分析 |
(10)中国北方三个遗址出土马属动物(Equus ovodovi)的分子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骨骼形态学研究 |
1.1.2 稳定同位素研究 |
1.1.3 分子考古学研究 |
1.1.4 其他研究方法 |
1.2 古DNA研究概述 |
1.2.1 古DNA研究历史 |
1.2.2 古DNA研究方法 |
1.2.3 古代动物DNA研究 |
1.3 马属动物研究概述 |
1.3.1 马属动物群体历史 |
1.3.2 Equus ovodovi的研究现状 |
1.3.3 立题依据 |
第2章 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遗址简介 |
2.1.1 黑龙江洪河遗址 |
2.1.2 陕西木柱柱梁遗址 |
2.1.3 宁夏沙塘北塬遗址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本采集 |
2.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3 样本处理及年代鉴定 |
2.2.4 古DNA提取 |
2.2.5 古DNA文库构建 |
2.2.6 文库检测、纯化及定量 |
2.2.7 高通量测序 |
2.2.8 实验结果真实性 |
第3章 古DNA分析 |
3.1 古基因组信息 |
3.2 数据分析方法 |
3.2.1 数据处理 |
3.2.2 线粒体DNA分析 |
3.2.3 主成分分析 |
3.2.4 系统发育分析 |
3.2.5 Treemix分析 |
3.2.6 D统计分析 |
3.2.7 G-Pho CS分析 |
3.2.8 PSMC分析 |
3.2.9 杂合度分析 |
3.3 分析结果 |
3.3.1 Equus ovodovi的分类学定位 |
3.3.2 马属动物间的基因交流 |
3.3.3 Equus ovodovi的群体历史及灭绝因素 |
第4章 讨论 |
4.1 形态学研究与分子考古学的关系 |
4.2 环境考古学对解读动物群体的意义 |
4.3 人类生业模式对动物群体的影响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四、人和族群的考古学观察——兼论遗传学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D]. 王慧. 吉林大学, 2021(01)
- [2]乌江中上游地区考古史研究[D]. 管庆鹏.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青铜时代蒙古高原游牧马的艺术化形象[D]. 吴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晋南地区横水西周墓地古代人群的基因组学研究[D]. 杨宣. 吉林大学, 2021(01)
- [5]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D]. 兰措卓玛.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6]山西大同东信广场北魏墓地人骨研究[D]. 李鹏珍. 吉林大学, 2021(01)
- [7]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8]莫洛金院士访谈录[J]. В.И.莫洛金,М.А.库迪诺娃,王鹏. 南方文物, 2021(02)
- [9]缘起:中国动物考古学的多学科之路[J]. 吕鹏. 南方文物, 2021(01)
- [10]中国北方三个遗址出土马属动物(Equus ovodovi)的分子考古学研究[D]. 朱司祺. 吉林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