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前体检对象的婚前性行为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费宁[1](2020)在《性态度量表的编制及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面开放的社会变化。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绩,人们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在思想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变得开放。过去,人们谈性色变,对性难以启齿。随着“性自由”、“性解放”等西方文化的渗透,大众媒体对性相关信息的传播,传统的贞操观和性道德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逐渐变得淡薄,性态度变得日益开放。我国心理学家们对性态度进行了许多相关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和大学生,而忽视了研究生这个群体。研究生作为我国的高学历人才,学业负担较重,无暇顾及恋爱与婚姻,性需求被压抑,对性相关问题产生困惑,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但是目前缺乏一套较好的适合测量研究生性态度的量表,且性作为恋爱的一部分,很少有学者研究性态度对恋爱满意度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拟对研究生的性态度进行探究,编制适用于研究生的性态度量表,对当前研究生的性态度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究性别在性态度对恋爱满意度影响中的调节效应。通过梳理以往的性态度相关文献,本研究提出了性态度的操作性定义,即性态度指个体对性问题所持有的较为稳定的看法和评价,包含性认知、性情感和性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本文所论及的主要是指研究生对性行为方面的看法。在参考国内外性态度相关文献和量表的基础上,结合针对研究生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以及专家建议,编制了包含55个条目、7个维度的初测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随机调查了223名研究生,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部分不合格的条目,最终形成了包含26个条目,6个维度的正式量表。在正式的调查研究中,通过问卷星网络随机调查了224名研究生,采用SPSS22.0和AMO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信度检验包括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效度检验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校标效度。同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统计分析,探讨研究生性态度在人口学变量(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专业、感情状况、性经验)上的差异。之后,还探讨了处于恋爱中的研究生,性别在性态度对恋爱满意度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如下:(1)自编的研究生性态度量表包含26个条目,分为6个维度:情感倾向、健康倾向、宽容倾向、开放倾向、生理倾向和避孕倾向。(2)自编的性态度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测量研究生性态度的工具。(3)研究生的性态度得分普遍较高。男性研究生在性态度的总分、情感、宽容和生理维度上的得分显着高于女性研究生;家庭所在地位于城镇的研究生,在性态度总分和开放维度上的得分显着高于家庭所在地位于农村的研究生;学理的研究生在宽容维度上的得分要显着高于学文的研究生;研究生在性态度总分、宽容和生理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着的感情状况差异,且已婚的得分要显着高于单身或恋爱中的得分,在宽容倾向维度,单身的得分显着高于恋爱中的得分;有过性经验的研究生在性态度的总分、情感、开放和避孕维度上的得分上要显着高于没有性经验的研究生。(4)性别作为第三方变量,在研究生性态度和恋爱满意度之间没有调节效应。
张容,刘娅,李卉,陈伊婷,叶运莉[2](2021)在《泸州市中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四川省泸州市中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泸州地区开展中学生性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2月—2017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泸州市抽取8所中学共计2 515名初、高中生进行匿名式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比较积极的学生人数占9.30%,男女生分别占15.00%和4.29%。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中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积极态度与高中生(b=–4.90,P <0.001)、男生(b=–4.65,P <0.001)、居住于县城或城市(b=–4.13,P <0.001)、母亲学历在大学及以上(b=–6.62,P=0.005)、父母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为赞成或接受(b=–3.94,P <0.001)、朋友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为赞成或接受(b=–4.78,P <0.001)、或朋友态度为无所谓及不清楚(b=–2.37,P=0.017)、曾约会谈恋爱(b=–4.98,P <0.001)、曾看过色情文字、图片或视频(b=–5.55,P <0.001)等因素有关。结论泸州市中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较积极,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环境社会因素综合作用于中学生婚前性行为态度,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风险。
刘艳[3](2019)在《青少年健康状况及健康需求分析 ——基于我国5省14县调查数据》文中研究说明青少年健康是家庭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有效挖掘影响青少年健康的相关因素值得研究。本文主要研究青少年健康相关的问题,包括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健康现状和项目干预等5方面,主要工作如下:1.描述性统计青少年的健康现状和健康需求。分析表明,被调查青少年各项健康现状指标之间存在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且在各地区表现不一;青少年希望能多了解“青春期生理”、“青春期心理”、“健康行为教育”、“青春期卫生”和“常见病预防”等方面的健康知识。2.依据关联分析,研究青少年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和健康状况四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行为和健康状况有相关性。3条规则分别为:1)青少年的健康态度与健康行为之间具有一致性,即态度与行为存在着动态相依性,有良好健康态度的青少年往往日常生活方式也很健康;2)健康状况不好的青少年,通常也有着不好的健康态度和生活习惯;3)若青少年的健康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有良好的健康态度。3.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青少年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女性青少年的健康状况比男性青少年好,初中生的健康状况比高中生好;青少年健康状况与每周上网时长、吃早餐与否、抽烟与否、喝酒与否及做运动频率有关。青少年上网时间过长会对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规律正常的吃早餐以及“不喝酒”“不吸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身体健康状况与运动频率成正相关,青少年应加强运动。4.使用倍差法研究家庭保健项目对青少年健康的干预效果。通过对家庭保健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发现,项目干预提高了青少年对一般健康知识和少部分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加了青少年对喝酒、谈恋爱、看色情刊物、婚前性行为和堕胎等不健康行为的反对率,降低了青少年抽烟的比例;项目干预效果有地区差异,且变化范围较大。
曹芳芳[4](2019)在《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多来,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发了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与之同步发生改变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这些变化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婚恋观中也有所体现。18-23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其生理、心理发展日趋成熟,对婚恋观有了一定的思考和尝试。然而,在实际生活过程中,因缺乏正确婚恋观指导,面对恋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从而引发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建设美好新疆的中坚力量,在这个重要的转折阶段,需要正确的婚恋观作为指导,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完善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新疆6所高校的658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恋爱观、择偶观、性观念、婚姻家庭观四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设计,并根据性别,年级和生源地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调查中发现以下几个问题:爱情认知比较模糊,恋爱时机欠成熟,两性差异知识比较欠缺,协调各方关系的能力欠缺;择偶时,一方面部分女同学会比较注重物质;关于两性问题会比较轻浮草率;婚姻家庭中男权思想严重。笔者对以上婚恋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针对问题给出相对应的婚恋观教育对策,对策主要有:引导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坚持进行正确婚恋观教育的原则;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内容;不断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路径,路径主要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进行论述,各方力量通力合作,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为他们今后拥有幸福的人生奠基。
杨晋[5](2018)在《云南省某民办高校高职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少年是当前全球公共卫生议程关注的重点,他们的健康关系着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和谐发展。但是随着性观念认知的多元化,青少年这一群体的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本研究旨在了解民办高校高职生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依据健康促进策略对不安全性行为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借助云南某民办高校前期的调查,联系到900名可能有性行为的高职生进行访谈,并请被访谈学生自愿填写电子匿名调查问卷,有效问卷为798份。研究中,有性行为的学生占总样本的60.4%(比例偏高与研究对象的选择有关),首次性行为只有65.4%采用了正确的避孕方式,16-18岁是首次性行为高发的年龄段。同时,男生有2个以上性伴的显着高于女生,且男生多性伴的比例高于女生。本研究基于研究对象的性别以及有无性行为两个方面对青少年性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有性行为的高职生性态度更开放,男生的性态度、性行为较女生更开放。恋爱次数越多发生性行为的概率越大,恋爱年龄越早越易发生性行为。同时,有性行为的高职生发生健康危险行为(打架、抽烟、吸毒、接触毒品)的比例高于无性行为的高职生;男生有健康危险行为的比例高于女生。本研究针对学校性健康知识教育的嵌入作了卡方检验,并对家庭、同伴、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分别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从学校教育来看,学生对正确的性知识了解过少,风险防范意识偏低。在家庭影响中,父母回避性话题、家庭不稳定等是性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父亲职业的稳定性则是保护性因素;在同伴的影响中,与朋友谈论性话题是性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与朋友谈论不安全性行为的危害等是保护性因素;网络媒体中不健康的性信息是主要的危险因素。综上,学校、家庭、同伴以及网络对于民办高校高职生的性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对民办高职生不安全性行为做干预时应当以健康促进策略为依据,建立健康良性的公共政策和社会环境,提高青少年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动支持,同时还要加强个人风险防护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徐丽[6](2018)在《社会性别视角下贵州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殖健康作为人类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系指与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有关的所有方面处于身体、精神和社会幸福的一种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没有疾病和病症。一直以来,学者们对生殖健康的研究从没停止过脚步,针对生殖健康的研究层出不穷,可见大家对生殖健康的关注不同一般。2016年底,多地疾控中心报告中指出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率剧增,男男性行为是高校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最主要途径,大学生群体作为我国人口组成中的一个重要的特殊群体,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通过新闻报道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问题被媒体推到风口浪尖,成为不得不正视的社会现实问题。与此同时,学术界对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的相关研究多着眼于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以及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现状等,并且绝大多数研究是从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和性心理等学科出发。受这一客观事实的启发,本研究选取贵州省五所高校为研究地点,运用社会学的专业视角,采取问卷调查法、面对面深入访谈法等实证研究方法,在深入了解贵州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基础上,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探究影响该群体生殖健康知、信、行的各类社会因素,特别是性别因素的影响。最终提出可行的大学生性/生殖健康教育促进策略,以期引起学校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对高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的重视和关注,促进开展有针对性的性/生殖健康教育。调查发现,贵州高校大学生在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方面,性/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水平一般,男女生对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性别差异明显。对性病病种的认识情况较差,且没有性别差异。在获取性健康知识的途径上性别差异并不明显,男女生希望获得性健康知识的途径基本上相同,最希望通过讲座、选修课来获取性/生殖健康知识,而普遍表示不愿意与自己的父母交谈性/生殖健康相关问题。在性意识与性观念方面,男女生对大学生恋爱、婚前性行为的赞同度都很高并且性别差异明显。男女生在性/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需求更强烈。在恋爱及性行为方面,男女大学生恋爱情况无明显差异,在发生性行为上具有明显性别差异,男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人数是女大学生的1倍。男女性压抑情况具有性别差异,男大学生性压抑比例高出女大学生34.1个百分点。研究表明,多因素影响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包括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性/生殖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性观念和性意识等因素综合影响。针对以上研究结果,从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政策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金杉杉[7](2017)在《青年学生艾滋病警示性教育量表及课程的开发应用与评估》文中认为背景: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感染人数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且感染方式多为性传播途径。近年来,卫计委多次强调要加强青年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警示性。然而我国有关警示性教育的应用研究几乎空白,其应用效果及推广意义有待考证。因此,开发青年学生艾滋病警示性教育量表及课程并对其进行应用评估,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用价值。目的:开发针对青年学生的艾滋病警示性教育量表与课程,并在广州、哈尔滨两市青年学生中对其应用效果展开评估,以期为今后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与实用参考工具。方法:1.以恐惧诉求理论的新平行过程模型(Extended Parallel Process Model—EPPM)为理论基础,依据文献分析法和定性访谈法编制青年学生艾滋病警示性教育量表和课程。量表包括8个维度,22个条目,涉及艾滋病有关知识、认知态度等维度。开发的课程按照警示性力度分为三组:对照课程、低警示力度课程与高警示力度课程。2.选择广州与哈尔滨两市作为本研究的调查现场,通过小样本预调查和大样本现况研究,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学方法考核量表的测量学性能。3.使用编制的量表调查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等情况,同时利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及路径分析检验学生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4.使用警示性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并利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对课程应用的近期和中期效果进行评估。结果:1.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各维度信度考核指标均大于0.6。其中Cronbach’s α系数介于0.698~0.885之间,分半系数介于0.604~0.889之间;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公因子与预先设计各维度相符。除婚前性行为外,所有条目因子载荷均大于0.5,量表结构效度较好。路径分析显示严重性认知对安全套使用效能的总效应为0.40;易感性认知对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的总效应为-0.06;此外,学生对艾滋病教育态度及婚前性行为意向均对自我效能有较大的直接效应,分别为 0.49 与-0.31。2.基线调查:两市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相对较低(66.3%;57.2%),性别、调查城市、学校类别及是否接受过教育是学生艾滋病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两市青年学生对艾滋病严重性认知较高而易感性认知不足,同时严重性认知、易感性认知、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及婚前性行为倾向之间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学校差异及地区差异;广州学生性行为发生率(6.6%)低于哈尔滨学生(13.5%),性别、地区、学校类别、是否接受过艾滋病教育是学生性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3.警示性教育课程应用近期效果:艾滋病警示性教育后学生知晓率显着提高,由63.6%上升至9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课程对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提升效果不具有差异,但对严重性认知、易感性认知、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对艾滋病教育的态度及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的改善效果存在显着差异(P<0.001)。其中,以高力度组教育效果明显。此外,三组课程均未影响学生的婚前性行为意向。4.警示性教育课程应用中期效果:接受艾滋病警示性教育半年后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为81.8%,整体低于教育后的效果;三组课程对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易感性认知、对艾滋病教育的态度的影响随时间变化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以高警示力度组效果好;三组课程对学生艾滋病严重性认知影响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低力度组与高力度组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对照组呈持续降低的趋势;三组课程均未影响学生的婚前性行为意向及性行为发生率,这两个维度均随时间变化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1.本研究编制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不但能够全面反映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与态度等具体情况,并且为青年学生艾滋病警示性教育课程的近期与中期教育效果提供了有效的评价手段。2.本研究开发的三组课程均在一定程度改善了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和态度,且近中期应用效果均证实三组课程在警示力度上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三组课程的近期效果理想,其中以高力度组课程作用效果最为显着。三组课程的远期效果整体较近期有所下降,中期效果仍以高力度组最佳。此外,三组课程均未影响学生的婚前性行为意向,其时间的变化趋势呈持续升高的状态。
金丽花[8](2017)在《缅甸女生性健康相关知信行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与健康关系密切。随着人类文化和生活水平提高,人类的性问题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将远比人们以前所认识的更为深入和重要,性健康相关知识缺乏或错误观念与行为将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性健康问题不仅和生育及生育控制有关,也和预防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侵袭的医疗保健有关。性健康知识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社会具有不同的认识和标准,不同年龄阶段也具有不同的重点和内容。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年轻人的性成熟年龄普遍提前而结婚年龄推迟,有很多研究表明青年人的婚前性行为逐年上升,初次性行为年龄也有提前的趋势,但性健康知识仍然相当缺乏,尤其是女生。性健康知识薄弱,会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容易遭受包括性病、艾滋病和意外妊娠等不良后果损害,而女生是不安全性行为导致意外妊娠的的唯一受害者。近年来缅甸青年人的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也渐渐升高,而国内又禁止人工流产。虽然有些意外妊娠的未婚女生有勇气分娩有能力养育小孩但没有能力面对社会对她们的看待,因为缅甸社会也跟很多东方国家一样尚未能接受单身妈妈的事件。缅甸社会认为讨论有关性话题是非常可耻,很多缅甸女生对性健康相关知识非常缺乏,在此方面调查研究也较少,因此缅甸女生大部分面临着很大的性健康问题和性健康服务。而在中国,开放改革以来一直有研究关于性健康知识方面,对性知识、态度及行为有独立研究之外,也有对其三者关系也做过很多研究与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研究目的了解缅甸国内两个城市的不同人群的部分女生对性健康相关知识、观念、行为及性健康需求方面的现状及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缅甸女生促进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来自仰光与曼德城市,采用整体抽样方法共选取2所不同类型的大学与1所免费培训学校,年龄范围为16-29岁的缅甸女生,共815名为调查对象。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基本信息有8个问题;二、性健康相关知识分为单选题15个问题和多选题9个问题共24问题;三、性相关态度与性行为含有含10个问题;四、性健康教育需求情况6个问题,全卷共48个问题。3.调查方法:采用团体调查法对不同类型学校的女学生进行匿名自填方式调查。具体方法:首先联系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在任课老师的配合下,以班级为单位施测。4.资料录入与统计方法: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6.0软件,运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5.质量控制每次现场调查统一发放,统一回收,收卷时审查问卷填写是否完整,有缺漏者即时要求补填。录入前对每份问卷进行审核,对选项缺失的问卷予以剔除。录入质量检测采用抽查法,具体为:每当录入100份问卷,即抽查15份(检测率为15%)进行逐项核查,完全准确无误后方可继续录入,否则就对此100份问卷进行逐份核查更正,然后再继续进行录入。结果: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对象共有815名女生,年龄范围16-29岁,平均年龄为18.7±2.6岁,近84.5%小于20岁,3.8%的大于25岁,其中7人为已婚。城市出生地为47.2%,72%的研究对象是在读本科生,每月可支配收入低于10万块缅币(10万块缅币=500元人民币)的比例为主,占65%。缅甸女生月经初潮的年龄阶段13-14岁为最多,占64.5%。2.性健康相关知识:单选题回答正确率最多的问题是性病的传播途径,正确率为78.4%。回答正确率达到50%以上的问题有正常的白带性状、女性最佳生育年龄、出现妇科症状是接受妇科检查、性病的传播途径和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等5个问题。关于女生生理特征仅有1/3的女生知道产生月经血的器官,对月经期隔离时间和月经排血持续时间回答正确率分别为14.2%和10.9%。缅甸女生对性健康相关知识十分匮乏,性健康知识总分为14分,得分0-7分为性健康知识缺乏,得分8-14分为性健康知识良好,缅甸女生性相关知识平均分为5.4分,得分>12分的为0。三个学校之间外国语大学(UFL)学生的性相关知识水平高于另外两所学校的学生。多选题方面:选择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三个选项,然后按选择率最多前三位进行比较,三个学校选择率最多的排前第一位相同的有7道题:月经期注意事项、处女摸破裂的原因、听说过的避孕措施、流产或人工流产的害处、知道的性传播疾病、怎样预防性病和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等,排前第二位相同的有5道题:处女摸破裂的原因、流产或人工流产的害处、知道的性传播疾病、怎样预防性病和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等,排前第三位相同的有6道题:月经期注意事项、处女摸破裂的原因、怀孕的感觉和表现、知道的性传播疾病、怎样预防性病和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等。3.性相关态度:50%以上的缅甸女生认为有必要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和提前接受怀孕、避孕及人工流产相关知识。1/3的缅甸女生对“敏感话题”厌恶和回避,认为手淫是正常现象的不到15.0%,不知道什么是手淫的占68.5%。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90.0%左右的缅甸女生反对婚前性行为,25.5%的女生认为有过婚前性行为者是‘道德败坏’,‘觉得事件正常’的为6.8%。对性态度也进行评分比较总分为18分,得分0-9分为‘性态度保守’,10-18分为‘性态度开放’。性态度开放的比率为16.0%,平均分为8.6±3.0,最低分为2分最高分为18分。不同学校之间外国语学校(UFL)性态度比较开放,YDB和YGN两个学校性态度开放程度较接近。4.性行为:看过有关直接描述性交作品的缅甸女生为12.6%,从没看过的和不想看的分别为57.1%和27.0%。谈恋爱情况;从未谈过恋爱的女生占50.3%,谈过一次恋爱的占38.8%,谈过两次以上的占10.9%。缅甸女生手淫和婚前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7%和1.5%。三个学校之间看过有关直接描述性交作品、手淫发生和婚前性行为发生的比例外国语大学(UFL)最高,综合大学(YDB)最低,对谈过恋爱情况免费培训学校(YGN)和综合大学(YDB)比较接近。5.性健康知识来源与需求情况:51.2%缅甸女生高中时期才开始接触过有关性健康知识,从未接触过的为8.0%。性健康知识来源的前三位依次为学校教育(45.0%)、书刊杂志(39.6%)、同学朋友(12.4%)。不同学校之间性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也有点差异,免费培训学校(YGN)的性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依次为学校教育、书刊杂志和展览宣传,综合大学(YDB)的主要来源依次为学校教育、书刊杂志和同学朋友,外国语大学(UFL)的性健康知识主要来源前三位依次为书刊杂志、学校教育和同学朋友。同一个城市的综合大学(YDB)和外国语大学(UFL)性健康知识主要来源第一位和第二位有交叉情况。综合大学(YDB)和免费培训学校(YGN)的性健康知识主要来源前两位相同。对学校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程的愿望‘从未考虑过’的为41.8%,‘反对’的为4.0%。缅甸女人认为应该在‘大一’时期开展性健康知识的为48.8%。对于开展性健康教育的方式最受欢迎的是‘举行讲座’(75.5%),有10.0%的希望开设选修课。6.性健康相关知信行的影响因素:性知识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调查地点、年龄、出生地、文化程度与收入等因素对性健康知识得分有影响。随着年龄、文化程度的增高性健康知识得分有增高。县城女生和中等收入的女生得分高于城市及乡镇女生和低收入及高收入女生。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每月可支配收入对性健康知识得分有影响。性态度单因素分析显示,县城女生比乡镇和城市的女生性态度略开放,本科毕业生比高中毕业生和在读本科生性态度较开放,有性健康知识的女生性态度比较开放,每月可支配收入高的女生比低收入的女生性态度比较开放。多因素结果分析,不同学校、文化程度、每月可支配收入和性健康知识水平等对性态度开放有影响。性行为单因素分析,性健康缺乏和看过有关直接描述性交作品的女生手淫发率高于有性健康知识的女生和没看过有关直接描述性交作品的女生。另外,看过有关直接描述性交作品和发生过手淫的女生婚前性行为发生率高于没看过有关直接描述性交作品和没发生过手淫的女生。多因素分析看过有关直接描述性交作品的对手淫发生有影响,另外手淫发生情况对婚前性行为发生又有影响。性态度开放与保守对手淫发生和婚前性行为发生无差异。结论缅甸女生性健康相关知信行的整体水平比较低,性知识在多方面明显缺乏;性态度水平以保守为主;但性相关行为却相对比较开放。关于性健康相关知识除了知道性病及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以外其他性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都很差,大部分也没有接触过正规的、系统的性健康教育。性健康知识来源渠道最多为学校教育,可说学校的性健康教育不全面导致学生缺乏性健康相关知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每月可支配收入的调查对象性健康知识得分和性态度程度也不同。两城市均为外国语学校的性健康相关认知水平和性态度较高于两所学校,对于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不想回答〞的比例也高于另外两所学校,综合性大学的女生性行为发生率最低。随着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增高性健康相关知识水平有增高的趋势。虽然缅甸女生知道性病的传播途径和知道艾滋病是性传播疾病,但对淋病和梅毒等其他性病不太了解,关于女生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比较缺乏。缅甸女生第一次接触性健康相关知识的时期比较晚,对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的愿望也不高,希望在学校以选修课和必修课方式开设性健康教育也非常低。建议缅甸国内需要强大的支持和促进性健康相关教育,帮助女生树立正规与科学的性健康知识和性观念,应该把性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性道德和安全性行为的教育,应重点关注低年级和年龄较小的女生人群。
张艳丽[9](2017)在《苏州大学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调查及服务需求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了解苏州大学不同学科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掌握现状;2、了解苏州大学不同学科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看法和需求的差异;3、探究影响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寻找提高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水平以及改善生殖健康服务的途径。方法: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情报调研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随机选取苏州大学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及研究生)共1200例,其中,男性652例,女性548例,年龄18岁26岁,平均年龄为22.7±1.1岁,均未婚,于2015年4月2015年12月进行生殖健康状况及需求问卷调查。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问卷。问卷设计首先分析了大学生生殖健康问题发生、发展的背景和动因基础,全面、系统梳理大学生生殖健康问题的各项内容,经查阅国内外文献后,向专家进行咨询同时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生殖健康知识、生殖健康的自我评估和生殖健康需求。保证资料收集的信度和效度。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匿名性以及注意事项等。在取得调查对象的知情同意后,发放调查问卷。要求调查对象一对一自行填写问卷。采用Epidate 3.1软件进行创建调查数据结构文档,调查资料核实赋值后进行平行双录入,同时进行数据定量分析。采用IBM SPSS2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调查对象的个人情况:符合纳入标准的在校大学生共1200人参与调查问卷,按照合格标准进行筛选后,最终获得用于分析的合格调查问卷数为1156份,合格应答率为96.33%。其中,男性636名,女性520名,年龄最小18周岁,最大为26周岁,平均年龄为22.7±1.1岁。2、对于生殖健康概念的了解程度:所调查对象选择了解的仅占63.93%,其中男生了解程度为66.19%,高于女生61.15%;认为最有必要获取的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中,选择最多的为对于生殖保健服务及性病知识,选择比为94.32%;对于获取性知识的方式,选择上网、书刊的分别占91.46%和86.32%;三个学院性知识获取途径存在差异性,城轨学院和艺术学院学生通过上网获取性知识占比最高,为(94.81%)和(99.35%),高于书刊和学校教育。而医学部学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排在第一位的是学校教育(100%)。对于生殖健康教育开始的时间,62.16%的同学选择了初中;开展生殖健康教育的方式,81.75%的同学选择了必修课形式;对于男女生殖器官的结构了解程度的选择,选择都比较了解的仅占27.16%;男生包皮过长但是可以外翻的占28.64%,做过环切手术的占9.48%;女生月经初潮平均13.02岁,月经规律的占73.85%;常见生殖系统病变的症状女性中痛经比例19.48%,白带异常比例5.31%,男性中尿频、尿急2.13%,尿痛1.46%,排尿不尽2.04%;所有调查者中曾有过自慰行为的比例为78.37%,男生有自慰行为的为93.26%,女生中仅37.16%;对于自慰行为的认知,认为是正常生理需要的占71.64%,认为是病态行为,不道德的占5.31%,认为是可接受的行为,但会带来自责感的占19.83%。了解生殖健康概念组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与不了解生殖健康概念组不同,根据现有资料可以认为了解生殖健康概念组(9.07%)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比不了解生殖健康概念组(24.46%)低。3、不利生殖健康因素调查发现:BMI指数>28的同学有2.23%,选择几乎不运动的仅占1.77%;大学生吸烟率饮酒率男女生存在差异。男生吸烟率53.14%,女生吸烟率1.15%。男生饮酒率86.64%,女生饮酒率44.62%。每天使用笔记本电脑超过两小时和每天使用手机超过3小时的比例分别为87.35%和95.31%,而把手机放在裤兜或者挂在胸前的比例也高达92.35%。与无生殖症状病变的学生相比,患有生殖系统症状病变的学生,BMI>28,吸烟,饮酒,用电脑小于2小时,用手机小于3小时,手机不放裤兜或挂胸前,每天饮水低于1000ml的比例更高。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感觉情绪多变占19.16%,无工作效率,不能集中注意力占11.28%。对婚前性行为接受的比例59.63%。不同学院对是否接受婚前性行为存在差异,其中艺术学院最高(68.18%),城轨学院最低(32.90%)。男生中有过性行为的比例为30.50%,女生中的比例为18.65%,总比例为25.17%;城轨、艺术、医学部三个学院的婚前性行为人数统计具有差异性。其中艺术学院(49.35%)比例最高,其次是医学部(19.17%),城轨学院比例最低(14.07%)。第一次婚前性行为的动机主要是认定对方为结婚对象59.38%;第一次发生性行为年龄18岁-20岁占39.16%,20岁以后占56.33%;性行为采取的避孕措施首选避孕套占95.68%,有过意外怀孕及人工流产有过的占3.56%;对于意外怀孕后正确的处理方法,对所有的大学生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正确的选择是接受并且生下孩子11.06%,而选择到正规医院进行人工流产的占86.67%。三个学院发生婚前性行为后有过意外环孕及人工流产存在差异,其中城轨学院(21.54%)发生率最高,艺术学院(20.39%)次之,医学部(6.76%)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前两个学院。认为人流影响将来生育的占84.69%,选择造成心理阴影的占90.36%。对于性病的了解中,了解艾滋病的占95.38%;关于性病传播途径,知晓性行为传播的占100%,知晓血液传播的占90.46%。4、生殖健康教育需求方面的调查发现:对生殖健康教育的要求91.92%的选择非常有必要,98.95%选择必修课进行讲解。同时我们将掌握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作为因变量,年龄、性别、是否经受系统生殖健康教育、生殖健康信息接受量(主要以学院分组)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经受系统生殖健康教育、生殖健康信息接受量与掌握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有密切关联,其中医学院学生掌握程度(79.13%)要明显高于其他学院学生,原因可解释为医学院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容易接收到正确的生殖健康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结论:1、高校大学生对某些生殖健康常识的知晓率较低,对生殖相关知识、避孕知识、性病等的认识相对滞后。2、与生殖健康知识滞后对应的,大学生性态度呈越来越开放的趋势,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也较高。城轨学院、艺术学院、医学院三个学院在性知识获取途径、婚前性行为接受度、婚前性行为发生比率及意外怀孕及或人流比率均存在差异性。3、高校大学生普遍反映生殖健康的学校教育非常有必要并建议开设生殖健康的必修课。4、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生殖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和力度,针对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可采用必修课形式,医学专业采用选修课形式,以便合理使用学校的教学资源。采用必修或者选修课的课程教育为主、讲座、网上咨询、电话咨询等措施为辅的综合教育模式,同时可在校医院开设生殖健康咨询门诊。应该加大疏导力度,避免不良媒介的影响,让学生接受更多的健康的、正面的生殖健康知识和性心理,宣传、树立正确的性科学观、性道德观和性伦理观,为学生提供一个权威的生殖健康教育平台,保证学生在遇到各种生殖健康问题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杨洁莹,简敏婷,肖扬,许雅[10](2017)在《广州市荔湾区婚检女性婚前性行为及避孕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婚检女性婚前性行为及避孕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未婚女性有效避孕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14年1月-12月自愿到广州市荔湾区某医院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全部初婚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35名调查对象中,621人承认有婚前性行为,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84.49%。有婚前性行为者的避孕知识知晓率为69.08%,而每次避孕率为42.8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月收入高和认为未婚先孕影响名誉者的每次避孕率较高(OR=1.914、1.295、1.742)。结论广州市荔湾区婚检女性的婚前性行为发生率较高,有婚前性行为者避孕知识总体水平也相对较高,但每次避孕率较低,需提高未婚女性对未婚先孕不良后果的认识,强化其避孕意识及避孕措施的使用率,减少意外妊娠的发生。
二、婚前体检对象的婚前性行为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婚前体检对象的婚前性行为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性态度量表的编制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性的界定 |
2.1.2 性行为的界定 |
2.1.3 性态度的界定 |
2.2 性态度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性态度的相关测量工具 |
2.4 性态度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 |
第3章 性态度量表的编制 |
3.1 操作性定义 |
3.2 开放式问卷调查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对象 |
3.2.3 研究工具 |
3.2.4 调查结果 |
3.3 初测问卷的编制 |
3.4 初测问卷分析 |
3.4.1 研究目的 |
3.4.2 研究对象 |
3.4.3 研究方法 |
3.4.4 项目分析 |
3.4.5 探索性因素分析 |
3.5 正式问卷的编制 |
3.6 正式问卷信效度检验 |
3.6.1 研究目的 |
3.6.2 研究对象 |
3.6.3 研究方法 |
3.6.4 信度检验 |
3.6.5 效度检验 |
第4章 研究生性态度的特点分析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4 研究方法 |
4.5 研究结果 |
4.5.1 研究生性态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2 研究生性态度的性别差异分析 |
4.5.3 研究生性态度的年级差异分析 |
4.5.4 研究生性态度的家庭所在地差异分析 |
4.5.5 研究生性态度的专业差异分析 |
4.5.6 研究生性态度的感情状况差异分析 |
4.5.7 研究生性态度的性经验差异分析 |
第5章 性态度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性别的调节效应分析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3 研究工具 |
5.4 研究方法 |
5.5 研究结果 |
5.5.1 性态度和恋爱满意度的性别差异 |
5.5.2 性态度与恋爱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
5.5.3 性别在性态度与恋爱满意度间的调节效应检验 |
第6章 讨论分析 |
6.1 性态度量表的编制 |
6.2 研究生性态度的特点 |
6.3 性态度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性别的调节效应分析 |
6.4 研究生性教育建议 |
6.5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青少年健康状况及健康需求分析 ——基于我国5省14县调查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项目简介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2 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 |
2.1 关联分析 |
2.1.1 关联规则 |
2.1.2 Apriori算法 |
2.2 多元统计方法 |
2.2.1 主成分分析 |
2.2.2 因子分析 |
2.2.3 logistic多元回归 |
2.3 倍差法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青少年健康现状分析 |
3.1 概述 |
3.1.1 青少年特征及定义 |
3.1.2 数据总体 |
3.2 青少年性别年龄结构 |
3.3 健康状况 |
3.3.1 青少年的身高体重 |
3.3.2 青少年的视力 |
3.4 健康知识 |
3.4.1 青少年对健康知识的了解 |
3.4.2 健康知识对健康行为的形成是否有关系 |
3.5 健康态度 |
3.6 健康行为 |
3.6.1 青少年的日常生活 |
3.6.2 青少年的情绪状况 |
3.6.3 青少年恋爱状况 |
3.6.4 青少年的健康体检 |
3.7 健康需求和利用 |
3.7.1 青少年希望了解的健康知识 |
3.7.2 青少年所上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状况 |
3.8 本章小结 |
3.8.1 青少年的健康状况 |
3.8.2 青少年的健康知识 |
3.8.3 青少年的健康态度 |
3.8.4 青少年的健康行为 |
3.8.5 青少年的健康需求和利用 |
第四章 青少年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和状况的探索性分析 |
4.1 研究内容 |
4.2 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和状况之间的关联分析 |
4.2.1 数据预处理 |
4.2.2 健康行为数据的建模估计 |
4.2.3 数据集成 |
4.2.4 Apriori关联算法分析结果 |
4.3 青少年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数据变量 |
4.3.2 模型方法 |
4.3.3 logistic回归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家庭保健项目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分析 |
5.1 数据和方法 |
5.1.1 研究方法和内容 |
5.1.2 变量的选择 |
5.2 倍差法分析项目干预效果 |
5.2.1 健康知识 |
5.2.2 对不健康行为的态度 |
5.2.3 自身健康行为 |
5.2.4 健康现状 |
5.3 本章小结 |
5.3.1 结论 |
5.3.2 建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程序清单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相关概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婚恋观 |
2.1.2 婚恋观教育 |
2.2 婚恋观的外延 |
2.2.1 恋爱观 |
2.2.2 择偶观 |
2.2.3 性观念 |
2.2.4 婚姻家庭观 |
2.3 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必要性 |
2.3.1 正确的婚恋观是奠定男女同学健康交往的前提条件 |
2.3.2 正确的婚恋观是拓展各民族同学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条件 |
2.3.3 正确的婚恋观是追求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思想基础 |
2.3.4 正确的婚恋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
2.4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
2.4.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
2.4.2 马克思主义婚恋观 |
2.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3、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3.1.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3.1.2 研究内容 |
3.1.3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2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现状 |
3.2.1 恋爱观现状 |
3.2.2 择偶观现状 |
3.2.3 性观念现状 |
3.2.4 婚姻家庭观 |
3.3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存在的问题 |
3.3.1 恋爱缺乏充足准备,欠缺协调关系的能力 |
3.3.2 择偶目标功利化,异族间择偶仍有难度 |
3.3.3 性爱意识淡薄,性后果考虑不全 |
3.3.4 父权制意识依旧存在,男女不完全平等 |
4、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的因素分析 |
4.1 个人因素 |
4.1.1 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发展欠成熟 |
4.1.2 朋辈之间的攀比的现象比较严重 |
4.2 家庭因素 |
4.2.1 家庭传统落后婚恋观影响 |
4.2.2 家庭浓厚宗教氛围和落后婚姻习俗的影响 |
4.3 学校因素 |
4.3.1 对学生进行婚恋观教育认识不到位 |
4.3.2 对学生进行婚恋观教育理念滞后 |
4.3.3 对学生进行婚恋观教育内容与渠道单一 |
4.4 社会因素 |
4.4.1 西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冲击 |
4.4.2 新媒体中负面婚恋观的渗透 |
4.4.3 社会大环境引导的缺失 |
5、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婚恋观教育对策建议 |
5.1 引导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 |
5.1.1 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
5.1.2 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
5.2 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正确婚恋观教育的原则 |
5.2.1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
5.2.2 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5.2.3 校园活动中拓展各民族同学交往交流交融的渠道 |
5.3 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内容 |
5.3.1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恋爱观教育 |
5.3.2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择偶观教育 |
5.3.3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观念教育 |
5.3.4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婚姻家庭观教育 |
5.4 不断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路径 |
5.4.1 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约束的意识 |
5.4.2 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影响作用 |
5.4.3 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
5.4.4 净化网络新媒体的育人环境 |
5.4.5 营造社会良好育人氛围 |
结语 |
附录 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现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云南省某民办高校高职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青少年性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性教育与性行为 |
2、性态度与性行为 |
3、发生性行为及不安全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
(三)研究设计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与路线 |
3、研究对象 |
4、数据的收集及质量控制 |
一、核心概念与主要理论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民办高校高职生 |
2、性健康 |
3、性态度 |
4、不安全性行为 |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
1、健康促进理论 |
2、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二、民办高校高职生性行为现状分析 |
(一)民办高校高职生基本情况分析 |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2、调查对象的人口学情况 |
(二)民办高校高职生接受性教育的现状 |
1、接受性教育的时间 |
2、对性知识的了解程度 |
(三)民办高校高职生性行为现状 |
1、一般人口学情况与性行为发生情况的比较 |
2、健康危险行为与性行为发生情况的比较 |
3、恋爱与性行为发生情况的比较 |
4、性行为的相关情况 |
(四)民办高校高职生性态度情况分析 |
1、婚前性行为态度分析 |
2、避孕节育的看法 |
3、对一夜情/商业性行为的看法 |
三、民办高职生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一)学校影响因素 |
(二)家庭影响因素 |
(三)同伴影响因素 |
(四)网络媒体影响因素 |
四、健康促进的综合干预策略 |
(一)建立健康良性的公共政策环境支持 |
(二)创造健康支持的社会环境 |
(三)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
(四)开展家庭和学校的联动支持 |
(五)加强个人风险防护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社会性别视角下贵州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社会性别 |
1.3.2 社会性别认同 |
1.3.3 生殖健康 |
1.3.4 知、信、行 |
1.4 研究设计 |
1.4.1 调查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3 研究述评 |
2.2 相关理论 |
2.2.1 性别社会化理论 |
2.2.2 性别基模理论 |
第三章 贵州高校大学生社会性别认同与生殖健康的调查结果 |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1.1 问卷调查样本的人口学特征 |
3.1.2 深入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3.2 社会性别认同情况 |
3.2.1 生理性别认同情况 |
3.2.2 社会性别认同情况 |
3.3 生殖健康知、信、行的现状 |
3.3.1 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
3.3.2 性意识、性观念的现状 |
3.3.3 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 |
3.4 贵州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的需求 |
3.4.1 大学生对性/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情况 |
3.4.2 大学生对高校开展性教育的需求 |
第四章 贵州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影响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掌握的因素 |
4.1.1 人口学特征的影响 |
4.1.2 性别的影响 |
4.1.3 成长环境的影响 |
4.2 影响大学生性意识、性观念的因素 |
4.2.1 人口学特征的影响 |
4.2.2 性别的影响 |
4.2.3 成长环境的影响 |
4.2.4 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掌握的影响 |
4.3 影响大学生性行为的因素 |
4.3.1 人口学特征的影响 |
4.3.2 性别的影响 |
4.3.3 成长环境的影响 |
4.3.4 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掌握的影响 |
4.3.5 大学生性意识、性观念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与建议 |
5.2.1 个人层面 |
5.2.2 家庭层面 |
5.2.3 社会层面 |
5.2.4 政策支持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社会性别视角下贵州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的调查研究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7)青年学生艾滋病警示性教育量表及课程的开发应用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语 Abbreviation |
前言 |
研究目的与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设计 |
三、伦理学问题 |
四、技术路线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艾滋病警示性教育量表编制 |
1. 理论基础 |
2. 量表编制 |
3. 量表评价 |
4. 量表内容 |
5. 质量控制 |
二、艾滋病警示性教育课程开发 |
1. 理论基础 |
2. 课程设计 |
3. 课程内容 |
4. 质量控制 |
三、艾滋病警示性教育量表应用评估 |
1. 研究地点 |
2. 样本量 |
3. 抽样方法 |
4. 纳入排除标准 |
5. 现场调查 |
6. 资料整理与分析 |
7. 质量控制 |
四、艾滋病警示性教育课程应用及效果评估 |
1. 研究分组 |
2. 艾滋病警示性教育的实施 |
3. 艾滋病警示性教育随访 |
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5. 质量控制 |
研究结果 |
一、艾滋病警示性教育量表的评价 |
1. 定性访谈 |
2 测量学性能考核 |
二、艾滋病警示性教育课程的评价 |
1 定性访谈 |
三、艾滋病警示性教育量表应用评估 |
1 人口学特征等基本情况 |
2 量表的大样本实验 |
3 艾滋病基本知识 |
4 艾滋病相关认知与态度 |
5 青年学生性行为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
四、艾滋病警示性教育课程应用近期效果 |
1 人口学特征的均衡性检验 |
2 艾滋病警示性教育课程近期效果评价 |
五、艾滋病警示性教育课程应用中期效果 |
1 人口学特征等基本情况 |
2 学生知晓率变化趋势 |
3 艾滋病相关认知、态度变化趋势 |
4 学生性行为变化趋势 |
讨论 |
一、青年学生艾滋病警示性量表的应用 |
1. 量表的测量学性能 |
2. 基线调查 |
二、青年学生艾滋病警示性教育课程应用 |
1. 艾滋病警示性教育课程近期应用效果 |
2. 艾滋病警示性教育课程中期应用效果 |
创新点和局限性 |
一、本研究创新点 |
二、本研究局限性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青年学生艾滋病警示性教育量表初始条目 |
2. 青年学生艾滋病警示性教育量表 |
3. 三组课程台词脚本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工作 |
(8)缅甸女生性健康相关知信行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调查对象 |
2.调查工具 |
3.调查方法 |
4.调查内容 |
5.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结果 |
1.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2.缅甸女生性健康相关知识、信念、态度与行为 |
3.缅甸女生性健康知信行影响因素分析 |
讨论 |
1.缅甸女生性健康知识情况 |
2.缅甸女生性健康相关影响因素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苏州大学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调查及服务需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研究方法 |
3.研究的质量控制 |
4.调查问卷的信效度 |
5 研究不足 |
6 资料整理及分析方法 |
结果 |
1 研究对象 |
2 人口学特征 |
3 生殖健康认知情况 |
4 BMI指数、运动情况及不良嗜好 |
5 心理健康因素 |
6 男女性常见生理知识及常见生理问题 |
7 生殖系统病变症状 |
8 性行为调查 |
9 性病知识了解情况 |
10 对生殖健康教育的要求及其它 |
11 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掌握度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讨论 |
一、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
二、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的调查现状与分析 |
三、加强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的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10)广州市荔湾区婚检女性婚前性行为及避孕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3 判断标准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婚前性行为及态度 |
2.3 有婚前性行为者的避孕情况 |
2.3.1 避孕知识 |
2.3.2 避孕态度 |
2.3.3 避孕措施使用情况 |
2.4 避孕措施使用的多因素分析 |
3 讨论 |
四、婚前体检对象的婚前性行为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性态度量表的编制及相关研究[D]. 费宁.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2]泸州市中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 张容,刘娅,李卉,陈伊婷,叶运莉. 中国公共卫生, 2021(03)
- [3]青少年健康状况及健康需求分析 ——基于我国5省14县调查数据[D]. 刘艳.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4]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研究[D]. 曹芳芳.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 [5]云南省某民办高校高职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杨晋. 云南大学, 2018(01)
- [6]社会性别视角下贵州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的调查研究[D]. 徐丽. 贵州大学, 2018(05)
- [7]青年学生艾滋病警示性教育量表及课程的开发应用与评估[D]. 金杉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11)
- [8]缅甸女生性健康相关知信行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金丽花.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8)
- [9]苏州大学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调查及服务需求分析[D]. 张艳丽. 苏州大学, 2017(05)
- [10]广州市荔湾区婚检女性婚前性行为及避孕现状分析[J]. 杨洁莹,简敏婷,肖扬,许雅. 中国妇幼保健,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