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天主教会的和平愿望(论文文献综述)
阳火亮[1](2021)在《保护与服从 ——霍布斯论现代国家》文中指出本文是对个人的现代性处境的一次尝试性探索,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个人自由与现代国家的关系:自由而平等的个人为何要服从国家,以及如何服从国家;国家为何需要保护自由而平等的个人,以及如何保护?在个人自由与国家权威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家处于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国家本身具有超越性。在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中,既包括神学国家的因素,也包括自然国家的因素,其重点是国家在个人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地位、功能和作用,以及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之间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概而言之,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国家为什么要保护个人自由,而个人又为什么要服从国家权力?个人自由有没有可能在公共政治和私人生活之中找到某种确定性和存在的空间——国家与个人之间的这个保护与服从的问题,直接涉及到现代国家的概念与理论,涉及到人的现代性处境的本质。霍布斯国家理论的核心是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即保护与服从。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国家就是个人的集合体,霍布斯试图平衡主权和个人,而不是偏向其中一方。要实现这一平衡,国家就必须要有政治决断以及实现这一政治决断的力量。个人的敌人不是国家,国家权威的敌人也不是个人自由,个人和国家共同的敌人是战争状态。对于个人而言,唯一能够相信的可以提供保护的,只能是出于个人自身的力量。国家就是共同体本身,就是个人通过彼此之间社会契约构建起来的全体人民,服从国家也就是服从个人自己。个人只有在群体中才会涉及到他人的利益,正是因为群体生活中可能产生的冲突,个人才需要国家来进行保护。因此,国家的保护和个人的服从都是基于国家的存在是以保护个人生命和自由为目的。人的困境在于,有没有可能既想要得到国家的保护又保留充分的个人自由?传统而言,国家权力多一点,个人自由似乎就少一点:人总为这个自由的空间担忧或者是挣扎。人的本质是什么?人需要的是确定性,以摆脱对未知的暴死的恐惧;人需要的是现世的安全,而不仅仅是来世的救赎。然而,人能够获得对自身生命和自由的保护,以对抗未知的、不确定性的世界,在于他对自身困境的认知。对人真正的体验和感同身受,才能真正地去理解人性。任何以自己的意识去替代他人体验,都必然导致强迫。人或许一生就处于这种自我感知与他人感知难以完全协调一致的困境中,世界的多彩源于此,世界的战乱也源于此。国家要想得到个人的服从,必须从人所处的困境出发,真正理解个人对其生命和自由的感知。个人要想得到国家更好地保护,也必须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学会和他人相处。人渴望私人自由,又渴望公共参与并在集体中得到认同,这必然需要人找到其中的平衡。
李敏[2](2021)在《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文中研究说明当下,全球化和经济的不确定性促进了全球资本网络的建设,日益增加的人口流动性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又促使跨国国界的社会关系日益密切,进而发展出了超越国家边界的社会思潮和政治动员。在这种跨国力量的簇拥之下,民族主义的情绪表达和政治实践,也不必然限定在特定的国家及其领土边界之内。在某种程度上,民族主义者也可以在想象的跨国空间中进行发挥。在历史学家看来,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种跨国民族主义自有其历史先例。1858年,爱尔兰政治流亡者为了实现爱尔兰民族独立,而在美国国土上建立的芬尼亚兄弟会,便是这一民族主义的典型例证。在19世纪中叶大西洋世界出现民族主义浪潮的背景之下,1848年起义流亡者承袭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跨国民族主义传统,在美国建立了一个新的爱尔兰民族主义共和派组织,旨在寻求爱尔兰民族独立。这一组织的跨国民族主义属性,不仅体现在组织目标的跨国性上,而且体现在组织的影响力方面。该组织的建立标志着1848年爱尔兰起义失败之后,爱尔兰裔美国人先于爱尔兰本土,第一个爱尔兰民族主义组织。并且,该组织及其领导人的影响力跨越了大西洋。这一在美国境内建立的民族主义组织推动了爱尔兰本土类似组织的建立。两个组织建立之初,即设定芬尼亚兄弟会定期向爱尔兰本土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和人力支援。相比在此之前的爱尔兰裔美国人民族主义组织,建立之初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属性非常突出。芬尼亚兄弟会建立之后的最初两年,该组织并没有得到爱尔兰裔美国人的广泛支持,整体呈现缓慢发展态势。1857年经济危机使得经济能力有限的爱尔兰裔美国人对该组织爱莫能助;19世纪40-50年代美国天主教会的扩张和对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宣传,使其成为芬尼亚兄弟会最主要的竞争敌手;美国天主教会上层人士对芬尼亚兄弟会的批评,如反教权、秘密结社、暴力倾向等,都不利于该组织在爱尔兰裔美国人族裔社区内部进行宣传和征募会员。而1848年起义失败对爱尔兰民族主义者的心理冲击非常大,深居美国的部分政治流亡者并不认为当时是建立民族主义、再次发起民族独立运动的恰当时机,所以对该组织的兴趣不大。芬尼亚兄弟会建立的最初几年,并未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关注。这能够从该组织领导人的民族主义话语和当时美国民族主义话语的契合性与非契合性之中得到解释。在公民民族主义层面,二者在人权、民族主权和批判旧政权等共和话语,如出一辙。但是在反对英国暴政问题上,两者存在微妙的差异。在文化民族主义层面,从殖民地时代到美国内战之前,美国民族主义的文化排他性是以排外主义思想和实践展开的。无论是基于对新教以外其他宗教信仰的排斥,还是基于外来激进分子的恐惧,都对信仰天主教和崇尚暴力手段实现民族独立的芬尼亚兄弟会而言都是莫大的阻碍。在族裔民族主义层面,美国内战之前,社会达尔文主义尚未成型,种族话语限定在民族性格的含义范围之内,美国民族主义中对“生产者共和国”的强调使得以英裔美国人为代表的本土美国人更加强化了自己心中爱尔兰移民懒惰、堕落等族裔偏见。鉴于本组织发展迟缓,芬尼亚兄弟会在1861年组织了一场跨越大西洋的政治葬礼。这一葬礼有效地激发了爱尔兰裔美国人的族裔认同,但是从短期效果来看,对该组织的招募工作影响并不明显。对该组织后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美国内战中芬尼亚兄弟会成员的勇猛作战。正是他们的鲜血和对联邦事业的贡献,促使美国主流社会开始承认和认可该组织的存在。在相对宽松和受欢迎的社会舆论中,芬尼亚兄弟会组织在1863年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发展成果不仅得益于该组织的机构规范化和章程美国化,也得益于与其领导层的双重忠诚价值取向与内战时期美国民族主义发展特点的契合性。在保持对爱尔兰民族独立事业的目标追求上,更多地运用美国公民话语,构建对美利坚民族的认同。内战时期这种双重忠诚的民族认同模式,与组织初创时期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内战结束后,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民族主义正式从意识形态的构建转向跨国政治的军事作战实践,同时也开始从巅峰状态迅速跌入低谷模式。一方面,该组织秘密谋划攻击加拿大,意在威胁英国政府用加拿大的领土交换爱尔兰的民族独立。1866年和1870年,芬尼亚兄弟会两次攻入加拿大境内,将于当时英美两国关系交恶,美国政府并没有公开阻止他们的偷袭行为。1871年该组织再次发动攻击时,格兰特政府对其进行了军事干预。该组织的一系列攻击加拿大的行为,并没有有效地推进爱尔兰民族独立事业,却激发了当地人民摆脱殖民地状态、建立加拿大联邦的政治兴趣。另一方面,芬尼亚兄弟会参与和组织了爱尔兰1867年起义,大批美国内战老兵回到爱尔兰本土,实践跨国政治。这一时期,芬尼亚兄弟会领导层一改内战时期的双重忠诚取向,将民族认同问题集中在爱尔兰民族独立问题上,一种激进的共和民族主义占据该组织思想意识上风,较少兼顾美国国内事务和美利坚民族认同。在美国民族主义的视野之下,美国内战其实暗流涌动的反芬尼亚情绪,终于在重建时代迸发出来。遭遇内战重创的美国人,再也无法接受该组织的暴力倾向。在大西洋世界范围内,该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悉数被塑造成血腥与暴力事件。这也是这一组织留给20世纪初爱尔兰独立事业的历史记忆和民族遗产。
蔡青辰[3](2021)在《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乌托邦是西方文学、美学、哲学的重要母题,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乌托邦”的真正提出者是16世纪英国着名学者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不仅仅是一种对终极完美社会的设想,更是对完美人性及人生幸福的理想追求,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理解东西方文学文化的发展、反思乌托邦冲动本身所具有的集权虚无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本课题从乌托邦理论的基本问题出发,以经典的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着作为对象,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展开深度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和分析的代表性作品包括前乌托邦时期的着作,文艺复兴背景下现代乌托邦肇始初期的着作,工业革命背景下深受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作品,20世纪以来反思乌托邦主义弊端的作品,具有鲜明后现代思想的乌托邦作品。本课题共分为五章。绪论主要讨论: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及创新之处,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及其理论着作,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卢梭的《爱弥儿》、詹姆逊的《未来考古学:乌托邦欲望及其他科幻小说》等,阐明乌托邦文学的范畴及其内涵,厘清乌托邦文学及研究发展的历程,指出乌托邦文学及理论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一章为乌托邦文学建构与经典化进程,主要讨论:乌托邦文学对象的流变,从古希腊作品关注完美的国家转向近代作品关注完美的人;分析乌托邦思想的萌芽,在《乌托邦》《基督城》《太阳城》《新大西岛》等近代乌托邦文学作品中展开比较研究,说明乌托邦文学经典化的进程,并阐述乌托邦文学美学体系政治维度的建构。第二章为乌托邦文学传统的意象建构及其文学意义的生成,主要讨论:生态乌托邦、技术乌托邦、审美乌托邦等新文学主题,阐释工业革命时期乌托邦文学的审美意象与意义;展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比较分析;揭示特定历史时期乌托邦小说对劳动异化、工业化、商业化、自然主义等问题的独到见解与态度。第三章为反乌托邦文学批评的主题及其文化意义,主要讨论:作为现代主义乌托邦文学体裁之一的反乌托邦文学,回顾其关注的新文学主题;阐释极权主义、工具理性、女性主义、空间问题等新文学批评主题与乌托邦文学的渊源;阐述反乌托邦文学的历史语境、意象隐喻、叙事空间、文化逻辑等理论问题。第四章为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后现代乌托邦文学的瓦解与重建,主要讨论:传统乌托邦模式在后现代社会状态中的转迁;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原因;概述新美学共同体的形成,及科幻小说“逆托邦”模型的建构;分析新型与传统乌托邦文学的共同体差异,总结新乌托邦模型的特色。第五章为余论:关于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的再思考,主要讨论:反乌托邦文学与乌托邦文学的关联性,阐明反乌托邦对乌托邦思想的承继及其乌托邦冲动;探究乌托邦共同体在后现代理论中遭遇的危机,指出新时代中乌托邦文学的出路等。
曹巍[4](2020)在《权力、战争与自然法 ——约翰·考特尼·默里国际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约翰·考特尼·默里(John Courtney Murray,1904-1967)是美国20世纪杰出的神学家与天主教思想家,默里在天主教神学、公共哲学以及国际政治学领域建树非凡,同时默里也是对美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界产生重要影响的神学家。本文的研究主题是默里的国际思想。作为美国理想主义与自由主义国际思想领域的代表人物,默里的国际思想与他的神学思想以及公共哲学研究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托马斯主义自然法学说与美国传统价值塑造了默里国际理论的道德基础,而美国近代天主教学者的主张和观点则影响了默里对当代天主教教义的解释和创新。默里早年主要从事传统天主教神学理论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开始涉足天主教神学领域研究。进入20世纪40年代,默里开始关注对宗教自由理论以及宗教自由同国家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入20世纪50年代,默里在美国民主制度研究中心任职,期间默里以美国社会的自由主义传统与历史经验重新解释了天主教的传统理论,与此同时借助托马斯·阿奎那的自然法学说,进一步发展了天主教的传统正义战争学说以及权力理论。进入20世纪60年代,默里先后担任约翰·肯尼迪的竞选工作顾问和林登·约翰逊的总统委员会成员,1963年被邀请参加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并成功的将美国的宗教自由理念纳入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上的《宗教自由宣言》,这一理念成为当代天主教群体对宗教自由的价值共识。默里的多重身份和多方面的成就使其具有极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对于美国国内而言,默里致力于在信仰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公众间的对话消解社会矛盾,重构美国社会的道德基础,同时在客观上进一步消解了天主教信徒群体同美国社会之间由来已久的冲突,与此同时默里所发展的以传统自然法学说为基础的权力理论和正义战争理论,对于美国公共政策和外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必要的道德理论支持。对于国际而言,默里将美国社会传统价值理念融入到了当代天主教的教义中,使传统的天主教接受了美国所宣扬的价值,并以此塑造当代的国际政治规范,同时具有美国因素的当代天主教教义也成为了美国国际话语权的道德基础。本文选择对默里的国际思想进行个案研究,将以历史学与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理论结构分析等方法,对默里的成长背景、学术成就、学术思想的基本特征等进行综合论述。全文共分六部分,五个章节。绪论部分介绍了默里个人的主要经历与学术成就,以及选择对对默里的国际思想进行个案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随后分时段介绍并分析了当前关于默里国际思想研究的国内与国外情况,同时介绍了本研究研究的文献基础,创新之处,以及在研究中所采用理论方法。第一章主要从“思想”与“学术”两个层面进行梳理,分别介绍了默里的国际思想同中世纪学者托马斯·阿奎那、美国近代天主教学者约翰·艾尔兰以及与默里同时代学者之间的联系,同时结合档案资料介绍了默里的个人学术历程和主要学术作品。第二章至第三章是默里国际理论研究的主体部分。介绍了默里的权力着作和战争着作,依据对着作的解读,考察了其权力理论和战争理论的基本框架。由默里自然法理论所延伸出的道德构成了默里权力理论和战争理论的伦理学基础。同时在权力理论中,道德与公共共识以及教会自由共同制约权力的使用。在战争理论中,道德构成了对战争正义与否的评判标准。第四章主要介绍了默里的自然法理论。通过对阿奎那的与默里的自然法着作分析可见,默里的自然法学说借鉴了托马斯主义自然法学说,同时也融合了美国社会的传统价值。自然法学说是默里的国际理论的核心内容,默里以此探讨道德在限制权力中的作用以及道德对战争是否正义的界定。最后总结出默里的自然法理论学说在现实中所发挥的六种不同的功能作用。第五章旨在对默里的学术思想变迁过程进行系统总结。以自然法学说为依托的权力学说、道德与战争学说构成了默里国际思想的主要内容。相比于理想主义学派的其他思想家,默里的国际思想立足于天主教教义,重视传统神学的理论方法,兼顾美国社会的历史传统,但与此同时默里的学术研究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的保守性和时代局限。
郭冬梅[5](2020)在《亨利四世与法兰西民族国家的早期形成》文中研究表明亨利四世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开朝之君。在其统治期间,他结束了法国数十年的宗教内战,促进法国王权与绝对君主制的发展,王国从此走向统一与复兴。亨利四世至今仍是法国人怀念与研究的伟大国王之一。较之于国外长期且深入的研究,国内对其研究甚少,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我国历史学家钱乘旦教授等学者提出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理论,在西欧各主要王国跨出封建时代进入早期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王权是王国重要的凝聚力与领导力,绝对君主制国家可被视为西欧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波旁王朝最终确立了绝对君主制,亨利四世因此在法兰西民族国家早期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以上述理论为指导,从绝对君主制促进西欧民族国家早期形成的角度对亨利四世进行人物研究,探寻他在法兰西民族国家早期形成中的地位与贡献,着重分析他如何强化王权,促进王国内在统一,在国家管理制度与民族共同体两方面奠定何种基础。本文根据亨利四世继位前后促进王国统一历程的不同阶段划分章节,以亨利四世促进王权强化(直至初步确立绝对君主制)为论述主线索,将之与王国统一及民族意识发展相结合进行论述。各章内容逐层递进,论述亨利四世的主要人生历程:从协调人生使命走向扞卫法兰西王权,恢复国王威信,追求强权以及推进权力集中。这既是他促进王权强化与绝对君主制发展的过程,也是促进统一的新法兰西王国形成发展的过程。对于亨利四世生前在民族国家早期形成方面政绩的研究共有四章,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考察亨利四世继位前主要成长经历与这时期法国宗教内战情况,以亨利四世人生使命从矛盾到统一的变化为论述主线索,同时探讨宗教内战中王权与其他多方权威的力量消长,旨在说明亨利四世在继位之前已逐渐统一人生使命。本文认为,王权是当时有可能真正秉持中间立场、有效制止内战的权威力量,亨利四世人生使命从矛盾、协调到渐趋统一的历程,既与一直以来绝对君主制的发展以及法兰西民族国家早期形成的历史趋势有关,更促进这一趋势的发展。第二章考察亨利四世自1589年宣布会尽快接受天主教教化至1594年加冕成为“笃信王”的漫长皈依路程,着重分析他下决心改宗的主客观因素以及成为“笃信王”后对于王权及统一的重要影响。本文认为,王权与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发展在其改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亨利四世顺应并促进这一发展趋势,加速长期威胁王权的洛林家族的衰落,有效阻止西班牙侵吞分裂的野心,其王国统一大业完成起步阶段。第三章考察亨利四世自1594年加冕后至1599年正式颁布南特敕令期间的主要经历,着重分析他是如何让国内多方权威及国外反对势力认同其国王权威的。本文指出,赢得巴黎,结束与国内外天主教反对势力的战争,颁布南特敕令,这些是亨利四世初步统一王国的重要三部曲,至1599年,国内外多方权威已纷纷认同亨利四世的王权,但统一局面的巩固还面临诸多挑战,这一逐渐生成的新统一体急需制度化的构建与保障。第四章考察亨利四世执政后半期推进内在统一的重要举措,探讨权力集中对于内在统一的重要性,以此为主线从三方面研究他集中行政权、立法权与司法权的过程:监管城市,重用苏利与平息显贵阴谋叛乱。本文认为,亨利四世在统治后半期促进了法国统治制度、文化与思想的变革发展,三方面举措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继1599年实现王国初步统一后,亨利四世再次为根本性避免分裂与推进内在统一作出实质性贡献。文章第五章即结论部分,考察亨利四世对于法兰西民族国家早期形成的历史贡献,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论述其在国家管理制度与民族共同体两方面给后世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本文指出,在国家管理制度方面,他恢复了绝对君主制度的历史进程,初步确立绝对君主制度,促进一个王权管理下具有权力集中管理体系的国家的出现;在民族共同体发展方面,他促进了具有新特征、制度保证与指导思想的新法兰西民族共同体的诞生。本文认为,在其领导下,一个坚实的新国家出现(具有制度保障与更具凝聚力的法兰西民众),这既是绝对君主制国家,亦是民族国家的早期雏形,亨利四世是法兰西民族国家早期形成道路的重要奠基人。
次春雷[6](2020)在《从压制到奠基:中世纪基督教之于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中世纪基督教对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较为复杂,呈现出矛盾的两面性:一方面窒息了古希腊罗马体育的薪火传承;另一方面又奠基了近现代体育发展的雏形。破解这一“双重效应”谜题的钥匙主要有两把:一是中世纪前后欧洲精神文化发展的自身逻辑运动;二是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历史运动。因此,长期以来中世纪基督教对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倍受学界争议,不仅使之成为一项经典课题,又是一项远未完成的任务。本文立足上述两方面影响,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线索如下:一、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发展之间关系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这种关系实际是宗教与体育之间关系的一个特殊阶段或环节。其逻辑形态主要体现为:原始宗教与原始体育之间具有的内在关联;古希腊崇拜健与美的宗教特质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原型;古罗马宗教的多神形态与角斗竞技文化的形成;基督教国教化之后,迫使古代奥运会、角斗竞技两大体育赛会双双覆灭。二、中世纪基督教对于欧洲古代传统体育具有显性的压制影响。这是上述“双重效应”的第一个方面,也是最为明显的方面,成为了众多研究者的共识。这种压制影响,主要体现在早期基督教的生命观与身体观所确立的灵肉二元分裂的基础性观念;促使中世纪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和禁欲生活对体育活动的全面排斥;从而导致中世纪竞技体育全面衰退、学校体育领域空白、民间体育发展严重受阻的历史现实。三、中世纪基督教对于欧洲近现代体育具有隐性的奠基影响。这是上述“双重效应”的第二个方面,是隐蔽的方面、需要深入考察的方面,也是多数学者未曾系统剖析的方面。基督教的唯灵主义与生命观的超越特质是这一效应的精神基础;中世纪骑士比武大赛隐蔽传承着竞技体育的文化形态;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为体育发展奠定了理性基础;中世纪中后期城乡体育的崛起标志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潮促使中世纪体育观念再生。四、中世纪基督教的历史蜕变促进了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宗教改革形成的“灵肉一致”观根本动摇了禁欲主义身体观;“灵肉一致”观的深化加速了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民族意识,并孕育了公民体育权;以及形成的“健康身体”观引导体育回归教育领域。五、中世纪基督教对体育发展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灵肉二元分裂与和解构成了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发展关系的历史运动主线;对体育所形成的“双重效应”,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近现代体育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以及揭示宗教和现代体育之间依然普遍存在的现象与联系,这些启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史鉴意义。
向洋[7](2020)在《保禄六世与当代天主教礼仪更新 ——以《礼仪宪章》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教宗保禄六世任期内结束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是教会两千年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为天主教会的现代化进程打开了一扇不可逆转的大门。梵二大公会议想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现代社会进行对话,走革新与开放的道路。其核心是在现代社会如何建设天主的子民,梵二礼仪改革的目的即在于重振礼仪使之更加扎根于早期教会传统,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梵二大公会议通过的第一份文件是教宗保禄六世颁布的《礼仪宪章》,它是存在于礼仪革新和整体教会生活革新之间的一个很紧密和有机的连接。它为梵二的礼仪改革奠定神学基础,也是梵二后教会礼仪生活的准则。礼仪是教会生活的泉源与顶峰,教宗保禄六世想透过礼仪的改革来促进教会生活的革新,而藉由教会生活的革新来推动社会的革新和促进社会正义的伸展。鉴于教宗保禄六世是梵二礼仪改革主要的推动者和阐释者,本文选择他的礼仪思想进行研究,并以梵二礼仪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礼仪宪章》为基本文献,以更深入地理解梵二礼仪改革的实质和天主教会对现代牧灵需要的回应。本文首先于绪论的文献综述部分,介绍学术界对保禄六世和梵二礼仪改革的研究状况,接着重点探索梵二礼仪改革的历史背景。教会古老的礼仪传统,及特伦多大公会议改革、十九世纪礼仪运动和梵二前历任教宗对礼仪的训导,已为梵二系统的礼仪改革奠定基础。其次,本文回溯了保禄六世的生平和他的礼仪思想的来源。受益于良好的家庭宗教教育,礼仪运动中众多学识丰富的礼仪学者的教导,及其对孕育礼仪运动的本笃会修道院生活的体验,使他很早就关注礼仪,并对礼仪中的问题有很强的敏锐性和系统的思考。最后,在罗马教廷长期的行政工作经验和任米兰大主教时对地方教区的治理,使他有能力领导和有效执行梵二的礼仪改革。保禄六世对礼仪改革有自己的思考,他意识到当时社会上宗教意识正在衰退,传统仪式中的一些陋习妨碍人的理解和参与。他也注意到人类不可能自给自足,人需要祈祷,需要一种更深刻的天人之间的交流,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提供灵性支撑。而从教会的历史和经验来看,最好的祈祷就是礼仪。礼仪是最有力的,因为礼仪不仅包含祈求者的倾诉,也包含天主的临在。西方当时所经历的严重精神危机可在礼仪祈祷的恢复实践中找到一条非常有效的出路,现代人可通过礼仪进入对神的奥秘的深刻体验。因此,保禄六世将礼仪改革作为教会生活更新的核心动力。在梵二礼仪改革的具体执行层面,保禄六世组织大公会议研究礼仪草案,颁布《礼仪宪章》,为整个改革确立宗旨和原则。梵二礼仪改革的神学依据是礼仪是天主圣三的救世工程,以天父为根源和终向,是基督司祭职的施行,是教会团体在圣神内共融并对天主进行的公开敬拜。礼仪改革的宗旨是加强信徒生活的基督化,让信徒能更清楚的理解礼仪的内在含义,促进信徒对教会礼仪的积极参与,缔造并加深信徒与天主之间的对话和相遇。改革的原则则是强调礼仪高贵质朴的神圣性,重视圣言的宣讲和信徒的积极参与,明确神职人员与平信徒各自的职务,并允许本地语言的使用。梵二大公会议以后,各项仪式的改革与礼仪书籍修订随即展开,因为只有这些礼仪形式本身有所变革,才能在礼仪中呈现出新的神学观。新的礼仪书籍均由保禄六世批核并颁令执行,变革的具体内容包括罗马弥撒经书、七件圣事及其它礼仪庆典等各个层面的改革。除制定积极参与的原则外,保禄六世亦强调与礼仪传统的契合和警惕礼仪去神圣化的倾向及重视礼仪的教育功能,确保改革后的礼仪真正成为天主子民的学校。其中《礼仪的“十诫”》的训导是保禄六世对信徒、家庭、教会各自于礼仪中的责任等方面的具体建议。在礼仪方面,他所颁布的每一条训令、所做的每一项训导,都成为梵二礼仪改革所遵循的规范和举行礼仪时的具体操作原则。某种程度上,因梵二礼仪改革由保禄六世所主导,他个人的礼仪思想亦成为梵二礼仪改革的一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将二者强行分开会造成撕裂感。本文最后部分对保禄六世的礼仪思想加以总结。他关于礼仪的思考既很深邃,把握住礼仪的核心逾越奥迹,将礼仪更新作为教会生活革新的核心动力。又系统的兼顾到礼仪的各个层次,大至积极参与、允许本地语言的使用、对传统的继承等礼仪方针的制定,细到蜡烛的摆放、祭台的装饰等,他都有全面细致的考虑。保禄六世在礼仪改革过程中的重要性及他的贡献有目共睹,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因对过去的固守或对未来的激进而攻击改革、拒绝教会的更新、把教会推向分崩离析的暗礁时,保禄六世始终把握着伯多禄船的航线,对礼仪改革秉守忠诚和信心,认为这是整个天主教会复兴的动力源泉。梵二改革后的礼仪正如保禄六世所祈盼的,不仅激发了世界各地天主教堂区的教会活力,还为基督教各宗派及与其它宗教的的礼仪提供了对话与参考。梵二后的礼仪改革虽尚是一项仍有待完成的议程,但已犹如水晶,天主的奥秘透过它折射出绚丽光芒。
Patrick Bande(班德)[8](2020)在《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的国家是位于非洲南部的马拉维共和国,这是一个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近80%的国民信仰基督教并以基督教的伦理规范为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基督教对我们马拉维的影响很深,对马拉维国民性的改善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指引我们马拉维朝着公平正义的国家发展上。马拉维存在着多种宗教,但没有一个如基督教这样在个人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同时发挥作用,尤其是在社会政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区别于其他基督教伦理的地方,是传统基督教伦理在马拉维本土发展出来的理论成果,并且基于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研究还能发现基督教对于马拉维社会治理发挥着积极作用,因而对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思想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的双重意义。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阐述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思想:第一,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的来源;第二,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内容及其特征;第三,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对社会治理发挥的积极作用。关于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的来源,有两个:其一是西方基督教伦理思想,其二是马拉维本土伦理资源。在西方基督教伦理思想中,传统的基督教伦理思想是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产生的直接来源,尤其是摩西十诫、登山宝训等《圣经》中的新旧约内容。但我们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在传统基督教的伦理中融入了本土伦理资源,使之具有现实导向性和改造社会的鲜明特点。与西方崇尚个人主义、个人直接与上帝对话的特点不同,我们马拉维人将自己融入到家庭、社会、国家之中,在家庭伦理、社会伦理、政治伦理中实现个人的价值,一个马拉维的基督徒一定会极力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在现实活动中践行对上帝的爱、履行自己作为选民的义务并享受着上帝的恩典。现在西方的基督教将上帝从社会政治中请出去,而因本土的风俗我们马拉维的基督教将上帝置于基督徒的一切生活中。这就构成了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内容及特征:既恪守传统的基督教伦理,又注重在社会现实中践行基督教的伦理准则;既是具有安顿心灵的传统宗教,又履行着教化民众的社会职能。由此可见,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与政治伦理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的国家,整个社会对运用基督教伦理来拯救堕落的现实政治呼声很高,尤其是解决马拉维存在的政治腐败问题。据世界银行的经济报告指出,马拉维充斥着贫穷和腐败。2013年马拉维爆发“现金门”丑闻,让我们马拉维整个社会都感到极大的震撼、愤怒和耻辱,连国际社会都停止了对马拉维的扶贫资金支持,这让我的许多同胞们都陷入贫困的生活中,也充分认识到现实政治缺乏宗教这一神圣价值指引而陷入堕落这一问题。基于对马拉维社会腐败丑闻和经济现况的分析,本文试图把基督教伦理道德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治理中,将基督教伦理作为人们行为习惯的指导原则,期望我们马拉维国家在基督教的神圣价值指引下可以成功消除腐败并改善社会贫困,使整个社会趋于公平正义的“人间之城”。近年来,基督教伦理学研究已成为主流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督教伦理学实际上是伦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一个多元化、异常复杂的世俗社会中,基督教伦理存在有何种意义?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研究基督教伦理学有两个目的:一是在尽可能地参与世俗道德辩论中,用宗教的伦理规范引领世俗生活的走向;二是证明基督教伦理可以对现代社会做出的独特贡献,尤其是在建设公平正义的现实政治制度方面。我们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思想体现了这两大目的,并致力于通过国民精神的觉醒将马拉维引向非洲最富有正义、公平、公正的国家道路上来。
张婵[9](2020)在《美国-梵蒂冈“神圣同盟”与团结工会(1979-1989)》文中研究说明冷战后期,原本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波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脱胎于危机之中的波兰团结工会最终取代了统一工人党政府,之后波兰社会性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这场波兰的变革之中,除波兰本身的原因之外,美国所代表的西方因素与梵蒂冈所代表的政治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错综复杂的两者之间的联合与互动推动了东欧剧变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在美国与梵蒂冈的联手与波兰团结工会联系改变波兰政权的过程当中,两者将政治与宗教相结合,利用波兰天主教的天主教特性,采取物资、资金、电台以及报纸思想宣传等方式资助波兰团结工会,破坏当局统一工人党的政权稳定性,推动波兰的变革。以达到美国破坏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夺取与苏联争霸当中的胜利目的,也为了达到梵蒂冈宣传信仰自由,增加宗教权威的目的。尽管美国与梵蒂冈相联合,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众多分歧,合作的过程当中摩擦不断。两者的联合只是由于在改变波兰现状这个基本目的上的一致,这个称为“神圣同盟”的联手即非稳固的同盟也没有过于神圣的光环。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的波兰剧变之中,美国、梵蒂冈和波兰形成了一个三角关系,三角关系的触点是脱胎于波兰危机之中的团结工会。这是典型的境外势力渗入国家内部作用于国家政权改变的例子,在国际交流更加深入和广泛的现代国际社会,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宗教上都有着借鉴的意义。社会主义波兰之所以爆发社会危机,主要是由于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照搬了苏联的模式,过于僵化的模仿导致国家路线不符合波兰的情况。没有及时变通的同时无法满足波兰人民想要提高生活条件的需求,社会危机自然而然地爆发了。加上政府没有处理好与波兰本土教会的关系,对于波兰这样一个天主教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分析波兰团结工会事件以及美国和梵蒂冈联手在这个事件中的作用在于探究波兰从社会主义阵营中脱离出来的原因,分析境外的势力对于国家变革的影响,思考政治与宗教的特殊联合关系。这对更加多元、复杂的现代国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夏婷婷[10](2019)在《阿根廷蒙托内罗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激进社会运动进入了高潮,拉丁美洲也不例外。冷战格局下美苏对拉美的争夺,加剧了拉美地区局势的动荡。在这一政治形势下,拉美的激进青年仿照古巴的先进经验,展开了各种形式的社会运动和游击运动。这些激进思想的诞生不仅来源于国际地缘政治的演化,还与拉美各国动荡的政治和社会格局相关。阿根廷大量社会运动的爆发,导致部分激进青年判定:国家已具备了革命的条件。这一看法促使他们走上了武装反抗的道路,蒙托内罗是其中最大的一场激进反抗运动。蒙托内罗反抗运动内生于阿根廷的政治文化中,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首先,革新天主教的社会网络成为他们最初的聚合空间,革新天主教思想为他们提供了对现实的解释工具,推动他们作出革命的论证;其次,蒙托内罗选择了庇隆主义的政治身份,继承了庇隆主义的政治文化,获得了巨大的动员能力,但是他们选取的庇隆主义与庇隆主义运动和庇隆本人出现了偏差,最终导致了庇隆主义运动内部的冲突;再次,军政府的残酷镇压导致了蒙托内罗的失败,但蒙托内罗对革命形势和国家军事能力的误判以及自身政治组织能力的不足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最后,阿根廷民选政府上台后,对蒙托内罗成员的身份界定成为了社会各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并凸显为阿根廷政治和社会中左右翼矛盾的核心特质。本文基于蒙托内罗组织的核心出版物,对前蒙托内罗成员的访谈、主要领导人的回忆录,以及军政府内部的情报文献等一手资料,重构该运动的兴起、组织壮大、流亡、反攻与失败的全过程。通过结合“全球六十年代”、冷战格局与阿根廷的政治社会格局、运动的组织网络、成员的主观思想成因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立体地考察,试图勾勒出该运动具有的阿根廷特色的政治文化。对蒙托内罗运动的历史研究有助于理解阿根廷当今政坛的政治逻辑。
二、当代天主教会的和平愿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天主教会的和平愿望(论文提纲范文)
(1)保护与服从 ——霍布斯论现代国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上篇 霍布斯政治思想中的保护与服从 |
第一章 霍布斯与“保护—服从”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一节 霍布斯的主要政治学着作及其思想简述 |
第二节 当前霍布斯研究简述 |
第三节 霍布斯的保护与服从理论研究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保护与服从学说的“政治—神学”面相 |
第一节 恐惧——宗教生活的基础 |
第二节 宗教与魔鬼学说 |
第三节 权威之争:宗教、神学与国家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保护与服从学说的政治—法律面相 |
第一节 霍布斯时代的法律综述 |
第二节 17 世纪英格兰有关征服的大讨论以及霍布斯论征服 |
第三节 征服与普通法 |
第四节 征服、普通法与议会 |
第五节 法律的严苛与宗教的不宽容 |
第六节 霍布斯论法律:同意和明晰性 |
第七节 小结:新的法律权威来源 |
中篇 保护与服从理论中的现代国家 |
第四章 论自由 |
第一节 霍布斯之前的自由 |
第二节 自由主义自由以及斯金纳的批判 |
第三节 霍布斯论自由 |
第四节 小结:自由与强制 |
第五章 论国家 |
第一节 霍布斯之前的保护力量 |
第二节 霍布斯论国家形式 |
第三节 霍布斯的国家权力 |
第四节 国家与政府 |
第五节 小结:国家权利的绝对性与个人自由绝对性 |
第六章 论政治代表 |
第一节 皮特金论霍布斯的代表概念与斯金纳的反驳 |
第二节 霍布斯之前的代表概念 |
第三节 霍布斯的代表概念 |
第四节 结论:代表人民与人民代表 |
下篇 现代政治与人的境况 |
第七章 政治决断 |
第一节 政治决断的目的:个人安全与自由 |
第二节 政治决断的国家 |
第三节 个人及其服从 |
第四节 小结:政治决断下的自由空间 |
第八章 论人 |
第一节 人的境况 |
第二节 现代世界的不确定性 |
第三节 人的困境 |
第四节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选题与学术理路 |
一、移民跨国民族主义与双重忠诚 |
二、从政治史研究范式到移民同化研究范式 |
三、族裔性研究范式为主导的时代 |
第二节 跨国主义与同化取向 |
一、跨国主义研究方法的引入 |
二、跨国主义研究方法的实践 |
三、同化模式的回归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架构 |
一、政治精英人物的复归 |
二、远距离民族主义的理论价值 |
三、作为方法的跨国比较研究 |
第一章 芬尼亚兄弟会跨国民族主义的根基与起源 |
第一节 民族的春天 |
一、19 世纪中叶欧洲的民族主义 |
二、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
三、美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
第二节 19 世纪中叶美国国土上的爱尔兰人 |
一、爱尔兰大饥荒移民 |
二、爱尔兰裔美国人的族裔认同 |
三、爱尔兰裔美国人的白人种族认同 |
第三节 美国爱尔兰裔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
一、从托恩到米切尔 |
二、爱尔兰裔美国人民族主义的建构性 |
三、爱尔兰裔美国人的双重忠诚传统 |
第二章 美国内战之前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与缓慢发展 |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与缓慢发展 |
一、1848 年起义的政治流亡者 |
二、建立初期的缓慢发展 |
三、进展缓慢的多重原因 |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视野中的爱尔兰民族和美利坚民族 |
一、共和与自由 |
二、历史与宗教 |
三、暴力与奴隶制 |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 |
一、共和主义的复杂性与微妙性 |
二、美国排外主义的双重面相 |
三、作为“族裔民族”的美利坚合众国 |
第三章 美国内战期间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与双重忠诚 |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 |
一、麦克马努斯的政治葬礼 |
二、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 |
三、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 |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双重忠诚 |
一、公民、忠诚与反英话语 |
二、双重忠诚的历时性 |
三、松散的种族与暴力话语 |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 |
一、作为征兵宣传工具 |
二、作为英美外交工具 |
三、美国排外主义的弱化与回升 |
第四章 内战结束之后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实践与艰难存续 |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实践 |
一、屡攻加拿大边境 |
二、踏上爱尔兰之地 |
三、跨国民族主义的艰难存续 |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公民话语与恐怖行动 |
一、双重忠诚话语的式微 |
二、作为谈判工具的美国公民身份 |
三、恐怖行动与暴力形象 |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艰难存续 |
一、海外美国人的公民权 |
二、中立主义外交原则 |
三、爱国话语的双重面相 |
结语 |
一、结局:持续衰落与最终解散 |
二、尾声:外交障碍与恐怖形象 |
三、同化:忠诚话语与政治分野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乌托邦文学建构与经典化进程 |
第一节 从完美的国家到完美的人——乌托邦文学对象的流变 |
第二节 前乌托邦时代的思想萌芽到近代乌托邦文学的经典化进程 |
第三节 乌托邦文学美学体系政治维度的建构 |
第二章 乌托邦文学传统的意象建构及其文学意义的生成 |
第一节 生态乌托邦 |
一 生态审美视角对“手工业复归”趋向的解读 |
二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细节描写的叙事功能 |
第二节 技术乌托邦 |
一 异化理论与机器文明的反思 |
二 去商业化的文学想象及其叙述 |
第三节 审美乌托邦 |
一 道德伦理与乌托邦审美 |
二 乌托邦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观 |
第三章 反乌托邦文学批评的主题及其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极权主义 |
一 监视和规训——反乌托邦文学的叙事空间 |
二 为谎言狂欢——死亡意象的叙事隐喻 |
三 双重颠倒空间里的整体主义批判 |
第二节 工具理性 |
一 工具理性历史语境的文学叙事 |
二 官僚主义社会想象的文化逻辑 |
第三节 女性主义 |
一 自由劳动叙事中的女权主义理论 |
二 女性乌托邦写作实践中的平权诉求 |
第四节 空间隔离 |
一 乌托邦文学中“墙”的符号学解读 |
二 反乌托邦作品中“墙”的复归 |
三 后现代乌托邦文学中“墙”的崩塌 |
第四章 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后现代乌托邦文学的瓦解与重建 |
第一节 乌托邦美学共同体的社会学渊源及内涵变迁 |
一 传统乌托邦共同体的社会学理论渊源 |
二 后现代与乌托邦美学共同体的构建 |
第二节 传统乌托邦文学模式的转迁 |
一 全球化浪潮与失业、社会福利和歧视链 |
二 全社会确定性与自由主义向往的悖谬 |
第三节 怀旧的乌托邦——科幻小说“逆托邦”模型的构建 |
一 后现代视域中怀旧病的隐喻 |
二 生态诗学与共同体的危机 |
第四节 重建乌托邦——新乌托邦文学的特征 |
一 新身份认同共同体的建构 |
二 美学共同体的生成和分类 |
第五章 余论:关于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的再思考 |
第一节 反乌托邦文学对乌托邦文学的承继与反叛 |
第二节 乌托邦、反乌托邦与现代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语境中的新乌托邦共同体 |
第四节 永恒的乌托邦冲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权力、战争与自然法 ——约翰·考特尼·默里国际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创新之处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四、研究方法与文献介绍 |
(一)研究方法 |
(二)文献介绍 |
第一章 研究初起:思想与学术 |
第一节 默里国际思想的渊源 |
一、默里的经历及其思想 |
二、默里国际思想与欧美思想的联系 |
第二节 学术发展与主要作品 |
一、默里学术成长历程 |
二、主要学术作品分析 |
第二章 研究开端:权力研究 |
第一节 默里论权力的着作 |
一、权力问题着作介绍 |
二、权力问题着作分析 |
第二节 论权力 |
一、权力与道德 |
二、共识与自由 |
第三章 研究深入:战争研究 |
第一节 默里论战争的着作 |
一、战争问题着作介绍 |
二、战争着作对比分析 |
第二节 论战争 |
一、战争理论渊源 |
二、论战争与道德 |
第四章 研究延展:论自然法 |
第一节 默里自然法着作介绍与分析 |
一、自然法着作介绍 |
二、自然法着作分析 |
第二节 论默里的自然法理论学说 |
一、默里自然法的理论渊源 |
二、默里自然法的理论结构 |
三、默里自然法的理论功用 |
第五章 研究扩充:理论与方法 |
第一节 理想主义理论的历程 |
第二节 神学家的理论与方法 |
第三节 神学家的局限与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一 :约翰·考特尼·默里年谱 |
附录二 :默里着作文献统计报告 |
致谢 |
(5)亨利四世与法兰西民族国家的早期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综述 |
三、论文思路 |
四、创新之处与难点重点 |
五、外文文献基础 |
第一章 分裂期的亨利与法国(1553-1589) |
第一节 亨利的人生使命 |
一、与生俱来的矛盾 |
二、信仰与亲情双重矛盾 |
三、矛盾培养与王权的落败 |
第二节 君臣对峙 |
一、王权的反击 |
二、亨利等新一代封建势力 |
第三节 亨利人生使命的协调与统一 |
一、协调多重使命 |
二、继承权与王权双重危机 |
三、认同扞卫新身份 |
小结 |
第二章 回归统一的起步(1589-1594) |
第一节 临危继位 |
第二节 皈依天主教 |
一、天主教与法兰西王权的关系 |
二、树立自身威信的努力 |
三、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发展 |
第三节 新“笃信王”的诞生及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初步统一王国的实现(1594-1599) |
第一节 赢得政治中心巴黎 |
第二节 结束与天主教反对势力的战争 |
第三节 颁布南特敕令 |
一、背景 |
二、敕令主要内容 |
三、登记过程与原因 |
四、历史意义 |
小结 |
第四章 王国内在统一的推进(1599-1610) |
第一节 权力集中的必要性与已有成就 |
第二节 监管城市以集中行政权 |
一、多渠道的宏观管理 |
二、要求重要城市的领导选定权 |
三、强调城市特权授予权与保护权 |
四、掌握南特敕令登记与执行决定权 |
五、建设城市 |
第三节 重用苏利以集中财政立法权 |
一、两方面间的关系 |
二、新财政立法主体的生成发展 |
三、财政成就 |
四、权威的主要表现 |
第四节 平息显贵阴谋叛乱以强化集中司法审判权 |
一、处死比龙公爵 |
二、降服布永公爵 |
三、成功的共性因素 |
小结 |
第五章 亨利四世的历史遗产 |
第一节 具有权力集中管理体系的法兰西国家 |
第二节 新法兰西民族共同体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从压制到奠基:中世纪基督教之于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三、本文的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的相关概念 |
一、中世纪的概说与界定 |
二、中世纪基督教的概念 |
三、体育的概念 |
四、中世纪体育概观 |
第二章 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发展关系形成的历史渊源 |
一、原始宗教与原始体育的发生 |
二、古希腊的宗教特质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原型 |
三、古罗马宗教的多神形态及其角斗竞技文化的形成 |
四、基督教国教化与古代奥运会——角斗竞技两大体育赛会的覆灭 |
第三章 中世纪基督教对古代传统体育的全面压制 |
一、中世纪基督教的生命观与身体观 |
二、基督教禁欲主义与中世纪禁欲生活 |
三、中世纪基督教迫使竞技体育全面衰退 |
四、中世纪基督教导致学校体育领域空白 |
五、中世纪民间体育的艰难萌生与发展受阻 |
第四章 中世纪基督教对近现代体育发展的隐性奠基 |
一、基督教的唯灵主义与生命观的超越特质 |
二、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为体育发展奠定了理性基础 |
三、骑士比武大赛对竞技体育的隐蔽传承 |
四、中世纪中后期民间体育的发展及其历史背景 |
五、文艺复兴时期的体育人文主义思潮 |
第五章 中世纪基督教历史蜕变与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 |
一、“灵肉一致”观对禁欲主义身体观的根本动摇 |
二、“灵肉一致”观的深化与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 |
三、宗教改革对民族意识及其公民体育权的孕育 |
四、宗教改革形成的“健康身体”观引导体育回归教育领域 |
第六章 中世纪基督教对体育发展双重影响的启示及其现代延续 |
一、中世纪基督教灵肉二元分裂与和解 |
二、基督教形而上学对顾拜旦奥林匹克思想的影响 |
三、基督教与体育发展关联的现代延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7)保禄六世与当代天主教礼仪更新 ——以《礼仪宪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意义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三、论文结构 |
第一章 礼仪更新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礼仪在天主教会中的演变 |
第二节 特伦多大公会议礼仪改革 |
第三节 十九世纪礼仪运动 |
第四节 梵二前教廷礼仪训导 |
第二章 梵二第二期会议前的保禄六世 |
第一节 保禄六世的礼仪思想 |
一、保禄六世生平简介 |
二、保禄六世与礼仪运动 |
三、保禄六世对于礼仪的理解 |
第二节 保禄六世早期的礼仪改革 |
一、保禄六世面对的时代问题 |
二、米兰的礼仪牧灵经验总结 |
第三节 保禄六世对梵二第一期会议的贡献 |
第三章 梵二会议与礼仪改革 |
第一节 《礼仪宪章》的制定 |
第二节 梵二的礼仪神学 |
一、以天父为根源和终向 |
二、基督司祭职的施行 |
三、在圣神内共融 |
四、礼仪是教会的泉源与顶峰 |
第三节 《礼仪宪章》所确立的原则 |
一、礼仪高贵质朴 |
二、重视圣言宣讲 |
三、信徒积极参与 |
四、明确各项职务 |
五、从拉丁语到本地语言 |
第四章 梵二礼仪改革的执行 |
第一节 “礼仪宪章执行委员会”的任务 |
第二节 保禄六世的弥撒经书 |
一、进堂式(Ritus initiales) |
二、圣道礼仪(Liturgia Verbi) |
三、圣祭礼仪(Liturgia eucharistica) |
四、礼成式(Ritus conclusionis) |
第三节 七件圣事的改革 |
一、入门圣事 |
二、治疗圣事 |
三、为共融服务圣事 |
第四节 其它礼仪庆典 |
一、时辰颂祷礼(日课) |
二、主日与礼仪年 |
三、最后的逾越:丧礼 |
第五章 梵二礼仪改革的争议与回应 |
第一节 对信众的训导与劝勉:顺服和参与 |
第二节 致枢机主教:新旧秩序的取代 |
第三节 最后几年的坚定:庆祝和忠诚 |
第四节 未完成的议程:对话与适应 |
第五节 对中国天主教会礼仪更新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马拉维共和国简介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一)西方及非洲研究综述 |
(二)中国研究综述 |
第一章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产生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马拉维基督教与西方基督教 |
一、西方基督教对马拉维人的熏陶 |
二、伦理、道德与宗教的辨析对马拉维的意义 |
第二节 马拉维基督教与伦理准则 |
一、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行为准则 |
二、马拉维的传统伦理行为准则 |
第三节 马拉维基督教与伦理文化 |
一、哲学与基督教伦理 |
二、基督教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
三、马拉维道德和信仰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内容及特征 |
第一节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的历史传承及传授方式 |
一、马拉维基督教恪守传统基督教伦理思想 |
二、马拉维基督教伦理的多种传授方式 |
第二节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的本土发展 |
一、基督教对马拉维民主政治进程的作用 |
二、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所蕴含的价值体系 |
第三节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的现实导向性 |
一、马拉维基督教重社会关系的维护 |
二、马拉维乌班图哲学对其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思想与政治伦理的内在关联 |
第一节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与世俗政治关系的历史 |
一、马拉维基督教传教历史 |
二、马拉维基督教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
三、马拉维基督教对国家治理推动作用 |
第二节 现代马拉维基督教伦理与政治的关系 |
一、马拉维基督教伦理在司法中的体现 |
二、马拉维基督教伦理在政治改革中的体现 |
第三节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对政治伦理的指导作用 |
一、基督教伦理强调政府要积极有为 |
二、基督徒希望政府维护社会正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对社会治理的作用 |
第一节 基督教组织在促进道德行为方面的作用 |
一、基督徒要积极参与现实政治 |
二、基督徒应当敦促政府履行职责 |
三、基督徒带来卓越的价值 |
四、基督徒对政治的影响力 |
第二节 现代马拉维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介绍 |
一、马拉维的腐败问题 |
二、马拉维文化和腐败 |
三、在马拉维语中界定和解释腐败 |
第三节 马拉维基督教伦理对治理腐败的促进作用 |
一、宗教领袖的示范引领作用 |
二、基督教文本中对腐败问题的解读 |
三、马拉维人对腐败的看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美国-梵蒂冈“神圣同盟”与团结工会(1979-198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由来及其研究意义 |
一、选题由来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波兰危机的研究 |
二、美国、梵蒂冈与波兰三者关系研究 |
三、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文章框架结构 |
第一章 美国与团结工会 |
第一节 团结工会与波兰军管 |
一、民众运动与团结工会的诞生 |
二、团结工会派系分裂与波兰军管 |
第二节 美国与团结工会 |
一、美国对波兰态度的转变 |
二、美国与波兰团结工会关系的演变 |
第二章 梵蒂冈与团结工会 |
第一节 梵蒂冈、波兰本土教会与波兰社会的“三角”关系 |
一、波兰的天主教渊源 |
二、波兰本土教会、团结工会与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波兰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与团结工会 |
一、约翰·保罗二世与“新东方政策” |
二、约翰·保罗二世与团结工会的接触 |
第三章 美国与梵蒂冈的同盟之路 |
第一节 美国与梵蒂冈的早期接触 |
一、美国与梵蒂冈的利益靠近 |
二、美国与梵蒂冈“神圣同盟”的建立 |
第二节 美国-梵蒂冈“同盟”背后的利益与分歧 |
一、美国与梵蒂冈的分歧所在 |
二、“同盟”背后的真正考虑 |
第四章 团结工会的支持者与波兰剧变 |
第一节 团结工会与背后的“神圣同盟”的关系 |
一、“神圣同盟”对团结工会的支持 |
二、对团结工会援助的模式总结 |
第二节 波兰剧变中的团结工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阿根廷蒙托内罗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冷战与极化:蒙托内罗兴起的国内外背景 |
第一节 “全球六十年代”、冷战与拉丁美洲 |
第二节 阿根廷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 |
第三节 阿根廷的新左派、反抗运动和游击队的兴起 |
第二章 组织与暴力:蒙托内罗初创时期的社会网络 |
第一节 蒙托内罗诞生的社会网络 |
第二节 革新天主教对蒙托内罗的引领 |
第三节 蒙托内罗的暴力化 |
第三章 庇隆主义身份与动员:蒙托内罗的发展壮大 |
第一节 庇隆主义左派的形成 |
第二节 蒙托内罗的庇隆化转向 |
第三节 蒙托内罗初期的组织架构与行动剧目 |
第四章 持续的暴力:蒙托内罗的困境与失败 |
第一节 蒙托内罗陷入僵局 |
第二节 国家恐怖主义与蒙托内罗的反攻 |
第三节 蒙托内罗的失败 |
第五章 恶魔或斗士:蒙托内罗的影响 |
第一节 民选政府对军政府与游击队的审判 |
第二节 新世纪阿根廷社会对“蒙托内罗”的评价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当代天主教会的和平愿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保护与服从 ——霍布斯论现代国家[D]. 阳火亮. 北京大学, 2021(02)
- [2]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D]. 李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应然的人生:西方乌托邦文学及其理论研究[D]. 蔡青辰. 浙江大学, 2021(02)
- [4]权力、战争与自然法 ——约翰·考特尼·默里国际思想研究[D]. 曹巍. 吉林大学, 2020(01)
- [5]亨利四世与法兰西民族国家的早期形成[D]. 郭冬梅. 山东大学, 2020(09)
- [6]从压制到奠基:中世纪基督教之于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D]. 次春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保禄六世与当代天主教礼仪更新 ——以《礼仪宪章》为中心[D]. 向洋.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马拉维的基督教伦理思想研究[D]. Patrick Bande(班德). 黑龙江大学, 2020(08)
- [9]美国-梵蒂冈“神圣同盟”与团结工会(1979-1989)[D]. 张婵.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10]阿根廷蒙托内罗运动研究[D]. 夏婷婷. 上海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