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城市公共绿地新增八成(论文文献综述)
李尧[1](2021)在《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 ——以唐山河北一号小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重心逐渐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增长,从增长当量的开发建设转向整治存量的更新改造,老旧住区改造已经成为城市更新发展的主要内容。老旧住区更新不仅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美化城市形象,还是未来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浪费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对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更新改造研究不足。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为解决震后灾民安置问题,快速建造了应急建设住区。这些住区的物质条件水平己经不能匹配居民现代生活的需求,但由于历史事件的纪念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求,这些住区需要适应性更新改造。本文以唐山河北一号小区为例,展开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首先,本文选取了日本东京花田团地、辽宁沈阳市泰南小区、四川新北川县城三个案例,从公众参与、阶段推进、更新适宜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老旧住区更新改造的目标,归纳应急建设住区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总结出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改造方法,并在唐山河北一号小区适应性更新中应用。其次,本文运用文献研究、调研分析、系统研究和对比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回顾国内外老旧住区更新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综合比较国内外老旧住区更新改造方法;了解唐山震后复建的时代背景,在住区环境、建筑单体和住宅内部三个方面详细分析老旧住区主要矛盾,总结出平面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组织不便捷和社区活力不足等现状问题。根据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归纳出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原则:继承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最后,以更新原则为出发点,提出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策略:情境延续与要素保留、政府统筹与居民参与、分步推进与适度更新、空间优化与低技节能四部分。为唐山河北一号小区适应性更新工作提供指导,为老旧住区更新改造以及新区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罗浚朗[2](2020)在《广东省半收缩地区时空演变及用地扩张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收缩是当今国际城市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用于形容由于去工业化而导致人口减少和经济衰退的城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由于郊区化、去工业化、全球化导致的产业转移等原因普遍出现了城市收缩现象,而近年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时代走向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部分城市和地区也相应地出现收缩现象。《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首次提出收缩型中小城市,要求其“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中小城市的精明收缩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议题。广东省作为快速城镇化、高度工业化的典型地区,在经济普遍增长的同时,近年来部分地区也发生人口流失的现象。本文将这种“增长中的收缩”定义为半收缩现象,并针对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识别、城市用地扩张特征、演变及其机理展开研究,以期对半收缩地区的治理提供参考。首先,研究针对半收缩地区的识别、空间分布及时空演变进行分析。通过对国内外文献中关于收缩城市的界定标准包括数据来源、指标选取、研究尺度等方面进行梳理,选择针对广东省118个县区级行政单元和56个镇级行政单元(东莞、中山)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广东省城市化发展历程以人口、经济维度划分为快增长、慢增长、半收缩及双重收缩四种类型,最终使用2005-2018年数据识别出54个半收缩单元。在空间分布上,半收缩地区呈现“双圈层”结构,即广东省外围城市的外环及珠三角外围县区的内环;在社会经济上,半收缩单元呈现人口规模小、经济规模小、但增长快的特征,可以称之为后发地区的领跑者。通过对两个阶段半收缩地区分布的时空演变分析发现,2010年后广东省半收缩地区出现外环消退、内环减半的现象。其次,针对广东省半收缩地区在2011-2018年期间城镇用地扩张特征展开研究。分析发现,在城镇用地规模上半收缩地区占比不大为12.3%,但其扩张速度最高,其中县区级半收缩地区在2011-2018年间城镇用地规模增长32.9%,明显高于其他三类增幅。在用地结构上,半收缩地区工矿低、住宅高特征明显,而2010年后城市扩张由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拉动。在用地效率上半收缩地区水平低且增速最低,快速用地扩张带来的要素稀释效果明显。再次,以惠州市龙门县作为典型案例、针对半收缩地区城镇用地扩张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增长极外围地区的区位特征、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珠三角退二进三产业外溢的产业发展环境等,都成为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用地快速扩张的原因。这种扩张还伴随着生态资源对地区发展的正反作用、以及产业结构单一导致抗冲击能力差等效应。最后,基于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时空演变及空间扩张机理分析,借鉴精明收缩等理念以及国外城市收缩治理的案例,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框架内提出针对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规划响应策略,通过差异化规划、全省统筹的方式确定半收缩地区的分布,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以促进半收缩地区在收缩中合理发展,以及通过绿色折抵等制度创新为半收缩地区提供发展机遇。
钟琦[3](2020)在《TL集团地产业务的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发展中,国有企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发挥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促进我国现代化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国有企业还是保证以及提高人民福祉的坚实基础,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国有企业的经济功能层面上能够明显的发现,首先,国有企业具有营利性的属性,这点和其他的运营机构一样。国有企业是一个具有经济意义以及法律意义的商品生产运营机构,同时具有法律权利和经济属性的特点。对国有企业进行深化改革是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稳定持久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市场的公平竞争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从而壮大国民经济力量,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其次,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这不仅是市场经济下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同时也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发展水平,提高地区经济水平,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安全的要求。再次,我们应当正确的认识到国有企业在效率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以及实践分析中都未充分证明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于私有企业,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成长发展均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加强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应该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来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另外国有企业还应该注重在管理层面上的变革,完善治理结构,注重对技术层面上的科研创新。本篇文章首先对企业发展战略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分析,从省属国有企业TL集团自身主业的发展现状和地产业务的发展现状着手,分析地产业务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运用SWOT矩阵分析、PEST分析等方法,来确定TL集团地产业务“十四五”期间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选择:一是应当围绕TL集团铁路与航空两大主业优势下创造的平台,制定差异化的战略协同业务发展方向,即铁路土地综合开发TOD模式和通航地产模式;二是要继续深耕地产精品住宅主业,做优品质、塑造品牌,以利润率高、投资回报周期短、风险可控为导向,作为短期现金流业务发展方向;三是要改变过去低绩效的散乱财务投资模式及拿地方式,找准地产业务自身优势及短板。今后在业务区域选择上考虑省内第一梯队刚性需求较高的地区拓展业务、在客户定位及产品定位上也提出了更高端要求。最后,围绕TL集团地产业务战略方向与目标提出了战略实施保障路径,主要有协同TL集团主业下的可持续拿地方式、发挥集团国际国内信用评级拓展境内外融资渠道、地产产品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品牌建设等。该研究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邓璠[4](2020)在《南昌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普惠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将治理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促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增加普惠性学位,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一项重要举措。小区配套幼儿园,是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与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同步使用,为小区内3-6岁幼儿提供保育、教育的幼儿园,分为住宅区内配套建设和单独选址建设两种建设模式。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问卷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南昌416所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1所不同性质和级别的配套幼儿园进行深入调查,从园长、教师和家长全方位了解南昌市小区配套幼儿园普惠性现状。通过从小区配套幼儿园普惠性现状中总结配套幼儿园转普出现的困难,厘清配套幼儿园普惠性发展矛盾背后的成因,力求为南昌市小区配套幼儿园加速向普惠性发展之路迈进建言献策。通过进一步分析现状和满意度,结果表明:(1)民办配套幼儿园收费相对较高,其中民办非普惠园收费最高(2)更为顾及入园的便利性,未能完全兼顾安全性(3)教师待遇低流动性大,园所内教育管理待优化(4)生源分布情况不均、优质学前资源分配不匀(5)移交、建设情况方面不理想,扶持力度不到位。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如下建议:(1)平衡民办配套幼儿园收支,提高配套幼儿园补助力度:加强民办配套幼儿园办园成本估算和定价监督,提高对民办普惠配套幼儿园的补助力度与标准(2)完善配套幼儿园管理制度,推进规范化办园进程:规范配套幼儿园名称设定与性质,统筹便利入园与安全入园的关系,加强对民办配套幼儿园专业引领工作,依规调解配套幼儿园相关利益主体博弈(3)增添优质配套幼儿园库存,构建普惠性办学格局:加快协商移交类配套幼儿园的投入使用,多路径扩充各类园普惠性学位数量,建立公办为主导的普惠性办学模式。
周莹[5](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蔡若妍[6](2019)在《昆明市马料河经开区段景观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人们生活不断向城市聚集,伴随着人们生活模式的日益变化,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户外景观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河道景观空间作为城市公共景观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创造出符合环境行为学的宜人的公共景观环境,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将城市河道空间改造成为环境宜人的亲水景观带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对相关的国内外河道景观案例进行分析与调研,总结了案例中的设计手法与策略,结合理论学习,对河道景观空间中的设计原则与重要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总结,设计原则有亲水性、生态性、观赏性、多元性与安全性,构成要素分为自然资源要素、介质资源要素与定制资源要素。最后结合昆明市马料河经开区段河道景观设计项目,对如何在实际设计项目中运用论文中总结的知识进行设计实践,设计出符合环境行为学的河道景观空间。并且根据设计要求,绘制项目相关分析区、分区图、大样图、重点扩初施工图等。
张子琪[7](2018)在《基于资源与需求的浙北乡村社区老年服务体系营建》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状况发展呈现城乡倒置格局,乡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日渐严峻,集中体现为快速增长的养老需求与长期滞后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之间的矛盾。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直面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的重大挑战。本研究从问题的先发性和研究的可行性出发,以浙北乡村地区作为研究的主要地理范围,采取问题切入——动力提取——条件解读——系统构建——策略提升的研究路径,以既存设施问题为出发点,基于资源和需求两个方向进行探究,分别从宏观角度窥视养老服务体系与历史及社会发展结合的资源流动规律,和从微观角度收集与分析使用者的具体行为特点和要求,最终回归到探析适应我国国情的乡村老年服务体系营建和设施建设的策略。具体从四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从既有乡村老年设施建设与利用现状中显现的问题出发,通过系统分析将现象归因为规划重叠与疏离的问题增生、功能闲置与缺失的矛盾并进、服务来源与责任的被动转移,以及运支持与建设的恶性循环四个层面;并从问题共性中提取出忽视乡村情况、定位细分模糊、需求认知偏差、系统建立缺乏、提供总量不足的发生本质。(2)基于对共性问题本质的探析,提出“乡村养老资源”与“乡村老人需求”是当前乡村老年服务体系和设施建设提升的外在驱动力与内在驱动力,进而对这两种驱动力的前提、基本概念以及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定义了作为乡村养老资源的经济、建设、服务与精神资源的主要内容,以及归纳乡村老年人需求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动态性与多样性、当下性与未来性的基础认知。(3)以作为外在驱动力的未利用的资源,以及作为内在驱动力的未满足的需求为线索,从乡村老年设施为核心,一方面向上植根社会政治经济大背景,梳理与解读乡村老年服务体系的内在机制,定义“模式”为社会环境限定的资源供需框架,“服务”为资源供需流动的具体组织形式,以及“设施”作为资源接收终端的实体表现,并归纳从模式、服务再到设施的养老资源流动渠道;另一方面向下深挖乡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具体运用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对乡村老年人这一目标人群样本进行实地调研以及量化分析,并探索从对象到需求再到设施的老年服务设施的设计导向。(4)以顺应机制、跟进机遇、利用资源、满足要求的研究思路,系统构建乡村养老服务体系的整体内容框架,在政策指导、服务架构与设施空间三个层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营建策略:政策上提出经济、保障、体制和文化四方面的政策支持要求;服务上提出多类型老年服务需求、多方面养老服务资源整合、多元化服务主体和根据乡村社区组织形成的养老服务组织架构;设施空间上提出基于要素综合的乡村老年设施规划,以及从使用者出发的乡村老年空间设计策略。
杨隆[8](2018)在《人口集聚视角下辽宁省小城市既有新区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十年来,人口外流现象成为了辽宁城镇化过程中的最大问题。为了促进人口向小城市集聚,辽宁省下辖的44个小城市(县或县级市)先后新建了 49个城市新区。然而新区的发展并未像预期设想那样大量吸纳人口,而是普遍存在由于人口集聚程度不高而导致的新区活力不足等问题。为盘活这些既有新区,促进辽宁省小城市新区健康发展,本文以人口集聚视角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辽宁省小城市既有新区的规划策略。力图通过恰当的规划手段,有效的解决当前小城市新区人口集聚难的问题,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精神,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的研究思路分为三步:第一步寻找问题,第二步透析问题,第三步攻克问题。首先,通过对近十年辽宁省小城市城市建设用地与人口数据对比分析,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既有新区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辽宁省小城市既有新区人口集聚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从“新区规模”、“产业发展”、“新老城区关系”、“用地布局”、“政策引导”、“城市特色”、“公共配套设施”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辽宁省小城市既有新区的规划策略,并针对不同职能类型的既有新区进行分类探讨,提出相应的利于新区人口集聚的规划策略优化方向。最后,笔者结合自己在设计院参与的实际项目,开展朝阳县新城区人口集聚策略研究及规划实践,通过“实践例证”的方式进一步展开对辽宁省小城市既有新区规划策略的探讨。研究从人口集聚视角出发,将结合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及相关热点政策,弥补当前我国小城市新区理论研究的不足,为辽宁小城市的新区规划实践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与技术上的指导。
刘铮[9](2017)在《都市主义转型:珠三角绿道的规划与实施》文中指出一般认为,绿道是线形绿色开敞空间,是经过规划、设计与管理的多功能网络状用地,是以环境廊道中生态、景观与人文等资源共现现象为基础的一种可持续空间管治模式。自2010年广东省探索性地引介国际绿道理念并将其运用于区域管治政策以来,珠江三角洲绿道不仅超量完成了“一年基本建成,两年投入使用,三年成熟完善”的紧凑行动框架,还在随后数年内继续对快速建设的成果进行补充、完善与提升。珠三角绿道表现为以城市绿化与区域绿地为景观本底,以已有交通道路或开敞空间为依托的为人类慢行活动服务的网络状慢行空间,具有环境、社会与经济等多重效益。更重要的是,绿道代表了“为增长而规划”的发展模式中“反”传统都市主义理念的广泛兴起与都市主义转型发展趋势。在全国范围内,以珠三角为学习对象所编制的绿道规划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管治工具与设计实践。2016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绿道规划设计导则》,标志着这场源起于珠三角的绿道运动在城乡规划编制与人民日常生活中走向常态化。本论文以珠江三角洲绿道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方面通过文献整理综述与访谈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与使用者的方式回溯珠三角绿道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则采用现场调研、使用体验与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跟踪分析珠三角绿道的实施结果。主要研究目标是在完整论述珠三角绿道的理念引介、概念生成、规划编制、实施方式与空间结果后,解析绿道与珠三角乃至中国语境的耦合结果,并根据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提升策略。在理清国外绿道实践与理论脉络的基础上,研究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从类型学的角度,通过建构绿道的空间类型体系与效益作用体系对珠三角绿道进行整体总结。第二,从整体观的角度,对广州市增城区与深圳市范围内绿道的主导形式与主导功能进行实证案例研究。其中,为了解析城市或区域范围内数百或数千公里绿道的慢行活动质量与生态廊道效益的整体水平,本研究分别提出慢行条件与绿廊宽度作为两个核心评价因子,并运用在增城与深圳案例研究中。第三,从制度建设与规划设计的角度,结合国际绿道发展的经验及珠三角绿道在自然景观本底、社会经济水平与区域管治挑战等方面的特殊性给出提升策略。理论与实证研究显示,珠三角绿道的规划理念与规划方法受到了以荒野游径与环境廊道为主体的美国绿道经验影响。在具体实施中,珠三角绿道探索性地在已有农林用地、城市道路交通用地、公园绿地与防护绿地中,叠加并系统整合而成一个特殊的绿道空间类型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但不局限于山林绿道、田园绿道、交通绿道、公园绿道与防护绿道,具有差异化的景观本底,承载多样化的社会活动。重点案例整体实证分析进一步显示,珠三角绿道已呈现网络系统常态化,但由于交通功能单一化与权利责任基层化的趋势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城市建成区已实现较高的绿道网密度,而常见的绿道以交通出行为主要功能,绿道的权属责任主要由基层政府与相关基层职能部门(环境卫生、城市管理、水利与交通等政府部门)承担。虽然由于环境资源、时间安排以及管治效力的局限性,位于道路交通用地中的交通绿道成为珠三角绿道的主要形式,但绿道仍然表现出在游憩、生态与文化方面的巨大潜力。研究分别从制度设计与空间设计两个层面给出转型提升策略。在制度层面,研究建议加大社会资本引入,为转向社会组织协作甚至主导绿道发展的模式提供扁平化制度结构并扩大资金支持。在空间层面,研究提出由“可达”、“生态”、“连续”、“安全”、“舒适”与“趣味”构成的六元原则(ACCESS),并结合绿道图谱阐述分类绿道的设计策略。论文共由九章构成,其中第一章为绪论,第九章为理论延展。主体部分为第二章至第八章,共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第二章至第三章、第四章至第五章、第六章至第八章。第一章绪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内容、方法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二章与第三章,介绍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绿道实践,以及在实践经验基础上产生的绿道规划理论。第一部分的重点是美国绿道产生的特殊文化、制度与实践积累,环境廊道资源共现现象作为绿道规划的必要前提条件,以及国际绿道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与第五章,在回顾珠三角绿道的规划背景、概念产生、规划方法与制度框架的基础上,分析珠三角绿道规划实施在国际绿道运动中的特殊性。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第七章与第八章。其中,第六章在30个典型绿道案例基础上,提出了由山林绿道、田园绿道、交通绿道、公园绿道与防护绿道构成的绿道类型体系。第七章首先从社会、经济与环境维度提出了绿道的效益作用体系,并结合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的实证研究进行验证。第八章从慢行条件与绿廊宽度两个主要评价指标的角度,以广州市增城区与深圳市作为重点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了解现实绿道的主导形式与主要功能。第九章是研究的理论延展部分,首先阐述了珠三角绿道在国际绿道运动中的特殊地位、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意义以及管治效力的边际空间问题,随后分别从制度建设与规划设计的角度提出转型提升策略,最后结合六元原则(ACCESS)与绿道图谱提出分类绿道的设计策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0](2016)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政办发[2016]8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
二、我省城市公共绿地新增八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城市公共绿地新增八成(论文提纲范文)
(1)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 ——以唐山河北一号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社会背景 |
1.1.3 城市背景 |
1.2 相关概念释义 |
1.2.1 应急建设 |
1.2.2 老旧住区 |
1.2.3 更新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理论和实践 |
2.1 适应性更新理论基础 |
2.1.1 适应性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
2.1.2 建筑适应性理论 |
2.1.3 适应性更新理论 |
2.2 国外老旧住区更新改造理论和实践 |
2.2.1 国外住区更新改造理论 |
2.2.2 国外住区更新改造历程与实践 |
2.3 国内老旧住区更新改造理论与实践 |
2.3.1 国内住区更新改造理论 |
2.3.2 国内住区更新改造历程与实践 |
2.4 小结 |
3 住区更新相关案例分析 |
3.1 日本东京花田团地——公众参与型 |
3.1.1 项目概况 |
3.1.2 更新参与主体 |
3.1.3 全方位更新改造 |
3.1.4 实现公众管理 |
3.2 沈阳市泰南小区——渐进适应型 |
3.2.1 项目概况 |
3.2.2 分阶段推进 |
3.2.3 持续性提升 |
3.2.4 适应发展需求 |
3.3 四川省北川新县城——文化传承型 |
3.3.1 项目概况 |
3.3.2 保留社会结构 |
3.3.3 彰显民族特色 |
3.3.4 提升空间舒适性 |
3.4 小结 |
4 唐山市灾后重建住区现状调研 |
4.1 唐山市震后重建小区发展概况 |
4.1.1 唐山市震后重建规划 |
4.1.2 唐山震后重建小区建设概况 |
4.1.3 唐山市老旧住区更新实践 |
4.2 唐山市老旧住区调研目的与内容 |
4.2.1 调研目的 |
4.2.2 调研对象 |
4.2.3 调研内容 |
4.3 唐山市灾后重建住宅住区社会结构特点 |
4.3.1 居民构成 |
4.3.2 社会网络及居民归属感 |
4.4 唐山老旧住区现状调研 |
4.4.1 住区环境现状 |
4.4.2 建筑单体现状 |
4.4.3 住户内使用现状 |
4.5 唐山震后重建住区调研结果分析 |
4.5.1 现状问题总结 |
4.5.2 重建住区的改造需求分析 |
4.5.3 应急建设住区与普通住区对比分析 |
4.6 小结 |
5 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更新设计原则 |
5.1 参与性原则 |
5.1.1 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
5.1.2 公共参与社会治理 |
5.2 渐进性原则 |
5.2.1 分批改造和逐步推进 |
5.2.2 合理创造和适度更新 |
5.2.3 匹配需求和满足人群 |
5.3 继承性原则 |
5.3.1 融合城市肌理 |
5.3.2 保留构成要素 |
5.3.3 延续情境脉络 |
5.4 适应性原则 |
5.4.1 自然环境适应 |
5.4.2 外环境适应 |
5.4.3 内环境适应 |
5.5 小结 |
6 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更新设计策略 |
6.1 政府统筹与居民参与 |
6.1.1 政府统筹:兼容多方利益 |
6.1.2 居民参与:融入社区管理 |
6.2 分步推进与适度更新 |
6.2.1 加建功能单元 |
6.2.2 提升建筑形象 |
6.2.3 优化垂直交通 |
6.3 情境延续与要素保留 |
6.3.1 利用原有建筑 |
6.3.2 增加交往空间 |
6.3.3 优化交通空间 |
6.4 空间优化与低技节能 |
6.4.1 完善景观系统 |
6.4.2 减少能源消耗 |
6.4.3 优化平面布局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研问卷 |
附录B 图片索引 |
附录C 图表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广东省半收缩地区时空演变及用地扩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城市发展出现收缩现象 |
1.1.2 广东省城市存在普遍增长和局部收缩并存的现象 |
1.1.3 收缩背景下的精明管治策略亟需应对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范围 |
1.3.2 数据来源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半收缩地区 |
2.1.1 城市收缩的定义和界定标准 |
2.1.2 半收缩地区的定义 |
2.1.3 研究单元——以县区为主 |
2.2 研究综述 |
2.2.1 城市收缩的识别 |
2.2.2 我国收缩地区的空间分布 |
2.2.3 我国收缩地区的形成机制 |
2.2.4 城市收缩的规划应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空间识别与时空演变 |
3.1 半收缩地区的空间识别 |
3.1.1 2005-2018年广东省县区单元人口变化特征 |
3.1.2 半收缩地区的界定标准 |
3.2 半收缩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1 数量特征——半收缩单元占三成 |
3.2.2 空间特征——双圈层分布 |
3.3 半收缩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 |
3.3.1 人口规模小,变化缓和 |
3.3.2 经济规模小,增长快 |
3.3.3 社会经济特征总结 |
3.4 半收缩地区的时空演变分析 |
3.4.1 第一阶段:2005-2010年 |
3.4.2 第二阶段:2011-2018年 |
3.4.3 2010年前后两个阶段的时空演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附表 |
第四章 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用地扩张特征分析 |
4.1 半收缩地区的城镇用地规模特征 |
4.2 半收缩地区的城镇用地扩张特征 |
4.2.1 按等级区分的增长特征 |
4.2.2 按地域区分的增长特征 |
4.3 半收缩地区的城镇用地结构特征 |
4.3.1 用地结构的现状特征 |
4.3.2 城镇用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征 |
4.4 半收缩地区的用地效率特征 |
4.4.1 用地效率的现状特征 |
4.4.2 用地效率的变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用地扩张机理研究:以惠州市龙门县为例 |
5.1 广东省城市化发展背景 |
5.1.1 人口城市化发展特征 |
5.1.2 产业经济发展特征 |
5.2 广东省半收缩地区案例研究——龙门县概况 |
5.2.1 地理特征——外围生态山区 |
5.2.2 人口特征——多次负增长 |
5.2.3 产业发展特征——农业旅游大县 |
5.3 龙门县城镇用地扩张分析 |
5.3.1 用地规模与增长特征 |
5.3.2 用地结构与变化特征 |
5.3.3 用地效率与变化特征 |
5.4 半收缩地区用地扩张机理分析——以龙门县为例 |
5.4.1 区位条件:位于增长极外围地区,经济增长有保障,但人口受到中心城区的吸引外流 |
5.4.2 发展阶段:后发地区发展阶段存在滞后,工业化中期到工业化成熟期 |
5.4.3 政策环境:增长极珠三角核心地区退二进三,带来产业外溢 |
5.4.4 市场环境:内需和外需共同推动用地扩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规划响应 |
6.1 研究结论 |
6.1.1 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
6.1.2 广东半收缩地区的时空演变特征 |
6.1.3 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用地扩张机理 |
6.2 半收缩地区的规划响应策略 |
6.2.1 全省尺度:差异化规划,全省统筹 |
6.2.2 城市群尺度:打造增长极,区域协同发展 |
6.2.3 县市尺度:集约化发展,提高效率,建立绿色折抵机制 |
6.2.4 地块尺度:土地混合利用,盘活闲置土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3)TL集团地产业务的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不足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不足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基本架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基本架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资源与能力理论 |
2.1.1 企业资源与能力的概念 |
2.1.2 企业资源与能力理论主要观点 |
2.2 一体化战略理论 |
2.3 SWOT分析方法 |
2.4 PEST分析法 |
2.5 房地产竞争能力理论 |
2.5.1 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 |
2.5.2 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特性 |
第3章 TL集团地产业务概况 |
3.1 TL集团简介 |
3.1.1 TL集团的基本情况 |
3.1.2 TL集团主要业务状况 |
3.2 TL集团地产事业部发展现状 |
3.2.1 组织架构 |
3.2.2 业务发展状况 |
3.2.3 财务状况分析 |
3.2.4 人力资源情况分析 |
3.3 现有地产业务总体评价 |
3.3.1 项目开发周期普遍较长,收益率较低 |
3.3.2 拿地策略和思路不聚焦,总体发展思路不明确 |
3.3.3 与集团的内部业务协同不够,难以形成发展合力 |
第4章 TL集团地产业务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4.1 外部宏观环境PEST分析 |
4.1.1 政策法律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1.4 科技环境分析 |
4.1.5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4.2 SWOT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机会分析 |
4.2.4 挑战分析 |
4.2.5 战略匹配(SWOT矩阵) |
第5章 TL集团地产业务的战略定位及选择 |
5.1 地产业务“十四五”战略规划期间总体发展目标 |
5.1.1 定性目标 |
5.1.2 定量目标 |
5.2 战略选择 |
5.2.1 聚焦中高端人群,开发精品住宅 |
5.2.2 依托集团,发展集团协同业务 |
第6章 TL集团地产业务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
6.1 业务发展实施保障措施 |
6.1.1 住宅主业实施措施 |
6.1.2 协同集团业务可持续拿地措施 |
6.2 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
6.2.1 加快组织结构调整 |
6.2.2 制定差异化的薪酬及绩效考评体系 |
6.2.3 建立员工跟投平台 |
6.3 提高资产融资管理能力 |
6.3.1 积极谋划境内外双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 |
6.3.2 协同TL集团金融业务共同设计项目融资及操盘方式 |
6.3.3 抓紧清退收益低的参股股权项目 |
6.4 提升地产产品信息化水平 |
6.5 完善地产品牌建设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南昌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普惠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 |
2.普惠性幼儿园 |
(四)文献综述 |
1.普惠性幼儿园定性、特点及建设现状的相关研究 |
2.幼儿园费用普惠的相关研究 |
3.幼儿园普惠性教育质量的相关研究 |
4.幼儿园面向大众的相关研究 |
5.幼儿园普惠性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相关研究 |
6.幼儿园普惠性发展策略的相关研究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目标 |
2.研究内容 |
3.研究对象 |
4.研究方法 |
5.技术路线 |
二、南昌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普惠发展的现状 |
(一)费用普惠 |
1.民办与公办配套幼儿园收费呈倍数差距 |
2.收费种类繁多、总体满意度尚好 |
(二)教育质量普惠 |
1.幼师以大专学历居多 |
2.小区环境影响办园条件 |
3.教师高控与特色课程操办现象并存 |
4.不同性质的园所管理截然不同 |
(三)面向大众普惠 |
1.覆盖小区内外但弱势群体占比少 |
2.家长对普惠性满意度处中等偏上 |
(四)政府扶持普惠 |
1.及时出台政策分解任务 |
2.科学分类执行移交任务 |
3.政府投入额有园所差异 |
三、南昌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普惠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
(一)普惠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民办配套园收费相对较高 |
2.入园的便捷与安全未能兼顾 |
3.师资力量弱,管理难规范 |
4.优质配套园资源分配不匀 |
5.配套园的移交、建设不到位 |
(二)普惠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1.民办配套园运营成本大 |
2.规划设计缺乏科学性 |
3.幼师收入低、稳定性差 |
4.家长多元化选择的要求 |
5.政策的执行与落地滞后 |
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普惠发展策略 |
(一)平衡民办配套园收支,加大配套园补助力度 |
1.加强办园成本核算和定价监督 |
2.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和补助力度 |
(二)完善配套园管理制度,加快规范化办园进程 |
1.界定性质,规范名称 |
2.安全便利,统筹兼顾 |
3.提升专业,引领导航 |
4.健全组织,依规调解 |
(三)科学配置学前资源,推进普惠办学进程 |
1.加快回收协商移交配套园工作进程 |
2.多路径扩充小区普惠性学位数量 |
3.建立公办为主导的普惠办学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昆明市马料河经开区段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
1.3.2 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框架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综述 |
2.1 城市河道 |
2.1.1 城市河道的概念 |
2.1.2 城市河道的功能特性 |
2.1.3 城市河道景观的概念 |
2.1.4 城市河道景观空间构成要素 |
2.1.5 城市河道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 |
2.2 环境行为学 |
2.2.1 环境行为学的概念 |
2.2.2 环境行为学的基本理论 |
2.3 城市河道景观空间中使用者的需求分析 |
2.4 空间与户外行为的关系 |
第三章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
3.1 韩国清溪川河道景观 |
3.1.1 项目区位及背景 |
3.1.2 设计方法与策略分析 |
3.1.3 案例小结 |
3.2 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 |
3.2.1 项目区位及背景 |
3.2.2 设计方法与策略分析 |
3.2.3 案例小结 |
3.3 日本精进川 |
3.3.1 项目区位及背景 |
3.3.2 设计方法和策略分析 |
3.3.3 案例小结 |
3.4 深圳福田河 |
3.4.1 项目区位及背景 |
3.4.2 设计方法和策略分析 |
3.4.3 案例小结 |
3.5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 |
3.5.1 项目区位及背景 |
3.5.2 设计方法和策略分析 |
3.5.3 景观空间质量 |
3.5.4 案例小结 |
3.6 上海北外滩滨江绿地 |
3.6.1 项目区位及背景 |
3.6.2 设计方法和策略分析 |
3.6.3 景观空间质量 |
3.6.4 案例小结 |
3.7 河道景观空间使用者行为分析 |
3.8 调研总结 |
第四章 环境行为学下的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分析 |
4.1 河道景观空间设计原则 |
4.1.1 亲水性原则 |
4.1.2 生态性原则 |
4.1.3 安全性原则 |
4.1.4 多元化原则 |
4.1.5 观赏性原则 |
4.2 河道景观空间设计方法 |
4.2.1 自然资源要素 |
4.2.2 介质资源要素设计 |
4.2.3 定制资源要素 |
第五章 昆明马料河经开区段河道景观设计实践 |
5.1 前期调研分析 |
5.1.1 区位分析 |
5.1.2 项目周边用地性质 |
5.1.3 项目交通分析 |
5.1.4 场地现状分析 |
5.1.5 自然条件分析 |
5.1.6 使用者行为分析 |
5.1.7 场地SWOT分析 |
5.2 设计概念定位 |
5.3 设计策略 |
5.4 方案总体设计与分析 |
5.4.1 整体布局 |
5.4.2 景观结构 |
5.4.3 竖向设计 |
5.4.4 交通组织 |
5.4.5 空间功能分区 |
5.4.6 绿化设计 |
5.4.7 驳岸设计 |
5.5 分区设计 |
5.5.1 入口集散区 |
5.5.2 湿地科普区 |
5.5.3 趣味活动区 |
5.5.4 滨水观赏活动区 |
5.5.5 文化休闲区 |
5.5.6 有氧活动区 |
5.6 环境设施及小品 |
5.6.1 标示导向 |
5.6.2 亭廊 |
5.6.3 照明设计 |
5.6.4 卫生设施 |
5.6.5 座椅 |
5.6.6 滨水建筑 |
5.7 主入口广场景观节点扩初施工图设计 |
5.8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思考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问卷调查表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基于资源与需求的浙北乡村社区老年服务体系营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楔入 |
1.1.1 缘起:乡村人口老龄化现象 |
1.1.2 现状:乡村养老问题的聚焦 |
1.1.2.1. 历史背景 |
1.1.2.2. 政策环境 |
1.1.2.3. 建设实践 |
1.1.3 契机:转型期中的乡村与养老建设 |
1.1.3.1. 转型期中的乡村建设 |
1.1.3.2. 转型期中的养老建设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乡村老年问题研究动向 |
1.2.1.1.乡村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前提与方法 |
1.2.1.2. 乡村老龄化问题的表现形式探究 |
1.2.1.3. 在地养老模式及其理论研究 |
1.2.1.4. 老年友好社区规划及其理论研究 |
1.2.2 国内乡村老年问题研究动向 |
1.2.2.1. 乡村老年设施建设问题与设计研究 |
1.2.2.2. 乡村养老服务需求及服务提供研究 |
1.2.2.3. 乡村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小结 |
1.2.3.1. 国外文献——观念与方法 |
1.2.3.2. 国内文献——现状与趋势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搭建、充实与延伸 |
1.3.2 从问题出发的策略架构 |
1.4 研究定位与内容 |
1.4.1 研究定位 |
1.4.2 研究内容 |
1.5 重点概念界定区分 |
1.5.1 浙北地区 |
1.5.2 农(乡)村与农(乡)村社区 |
1.5.3 老年人与乡村老年人 |
1.5.4 老年服务体系与老年建设 |
1.6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径 |
1.6.1 文献调查与综合假设 |
1.6.2 田野调查与在地实践 |
1.6.3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
1.6.4 学科交叉与理论联动 |
1.7 研究框架 |
1.7.1 章节内容 |
1.7.2 论文结构 |
2. 乡村老年建设的内外驱动力探究 |
2.1 现象中的问题:乡村老年相关设施发展历程与现状 |
2.1.1 乡村敬老院/五保供养服务机构 |
2.1.2 乡村“星光老年之家” |
2.1.3 乡村互助幸福院 |
2.1.4 乡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 |
2.1.5 老年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 |
2.1.6 乡村医养结合日间照料中心 |
2.1.7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2.2 从现象到动力:乡村老年建设提升驱动力的提出 |
2.2.1 建成环境中的问题归因 |
2.2.1.1. 规划重叠与疏离的问题增生 |
2.2.1.2. 功能闲置与缺失的矛盾并进 |
2.2.1.3. 服务来源与责任的被动转移 |
2.2.1.4. 运营支持与建设的恶性循环 |
2.2.2 问题发酵中的动力催生 |
2.3 外在驱动力——待利用的资源 |
2.3.1 “乡村养老资源”的前提与概念 |
2.3.1.1. 提出前提 |
2.3.1.2. “乡村养老资源”的基本概念 |
2.3.2 “乡村养老资源”的内容探索 |
2.3.2.1. 经济资源 |
2.3.2.2. 服务资源 |
2.3.2.3. 精神资源 |
2.3.2.4. 建设资源 |
2.4 内在驱动力——待满足的需求 |
2.4.1 “乡村老人需求”的前提与概念 |
2.4.1.1. 提出前提 |
2.4.1.2. “乡村老人需求”的基本概念 |
2.4.2 “乡村老人需求”的特征认知 |
2.4.2.1. 普遍性与特殊性 |
2.4.2.2. 动态性与多样性 |
2.4.2.3. 当下性与未来性 |
2.5 本章小结 |
3. 系统耦合:乡村老年服务体系机制解读 |
3.1 乡村养老“模式”:社会环境限定的资源供需框架 |
3.1.1 乡村养老模式的发展脉络 |
3.1.1.1. 集体化前的自发组织期(1949-1953) |
3.1.1.2. 集体化进程中的集体福利事业增长与衰退期(1954-1977) |
3.1.1.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后的重生发展期(1978-2008) |
3.1.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下的多元探索期(2009-) |
3.1.2 乡村养老模式的内涵动因 |
3.2 乡村老年“服务”:资源供需流动的具体组织形式 |
3.2.1 乡村公共服务整体发展脉络 |
3.2.1.1. 集体化前的自发组织期(1949-1953) |
3.2.1.2. “社”制度下的二元结构形成期(1954-1977) |
3.2.1.3. “村委会”制度下的二元结构加剧期(1978-2001) |
3.2.1.4. “村社区”制度下的二元结构破除期(2002-) |
3.2.2 乡村社会养老服务发展脉络 |
3.2.2.1. 以窄范围集体供养为主的社会养老服务(1949-1977) |
3.2.2.2. 以机构附带服务为主的社会养老服务(1978-2007) |
3.2.2.3. 强化服务内容和质量的社会养老服务(2008-) |
3.2.3 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脉络 |
3.2.3.1. 早期互助合作医疗(1949-1953) |
3.2.3.2.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索和归整(1954-1959) |
3.2.3.3. 由赤脚医生领头的农村合作医疗波动期(1960-1989) |
3.2.3.4. 农村合作医疗探索与恢复期(1990-2008) |
3.2.3.5. 体系化、均等化、医养结合(2009-) |
3.2.4 乡村老年服务的内涵动因 |
3.3 乡村老年“设施”:资源接收终端的实体表现 |
3.4 乡村老年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归纳:从模式、服务到设施 |
3.5 本章小结 |
4. 路径深化:乡村老年服务设施要求探究 |
4.1 研究方法与过程 |
4.1.1 学科方法支撑 |
4.1.1.1. 环境行为与建筑计划学理论 |
4.1.1.2. 社会调查与统计量化方法 |
4.1.2 研究对象选择 |
4.1.3 整体研究框架 |
4.1.3.1. “人”线索的调查研究过程 |
4.1.3.2. “空间”线索的调查研究过程 |
4.1.4 调研基本情况 |
4.2 基于人群特性的服务内容探索 |
4.2.1 基本人群信息 |
4.2.2 主观需求特征 |
4.2.2.1. 中高乡村性乡村老年人主观需求特征 |
4.2.2.2. 中低乡村性乡村老年人主观需求特征 |
4.2.2.3. 主观需求特征总结与探索 |
4.2.3 日常生活规律 |
4.2.3.1. 中高乡村性乡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规律 |
4.2.3.2. 中低乡村性乡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规律 |
4.2.3.3. 日常生活规律总结与探索 |
4.2.4 人群与需求指导下的服务内容模块 |
4.2.4.1. 服务内容的分化与整合 |
4.2.4.2. 服务提供的分时与针对 |
4.3 基于使用方式的空间取向探索 |
4.3.1 公共设施内的行为特征 |
4.3.1.1. “全时段”型与“分时段”型设施 |
4.3.1.2. 设施行为平面与空间解读 |
4.3.1.3. 行为与设施空间的关联性 |
4.3.2 村域空间中的行为特征 |
4.3.2.1. 村域行为平面与空间解读 |
4.3.2.2. 聚集群体规模和活动特性 |
4.3.2.3. “功能性聚集”与“场所性聚集” |
4.3.2.4. 聚集行为发生的空间特征 |
4.3.3 行为与偏好指导下的空间设计导向 |
4.3.3.1. 空间异用现象的追因与避免 |
4.3.3.2. 基于行为与偏好的设计探索 |
4.4 本章小结 |
5. 乡村老年服务体系与设施营建策略 |
5.1 既有乡村老年建设体系架构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5.1.1 既有理论参考 |
5.1.1.1. 老年相关学科 |
5.1.1.2.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论 |
5.1.1.3. 精明增长理论 |
5.1.2 既有实践借鉴 |
5.1.2.1. 老年持续照护观念的落地 |
5.1.2.2. 资源统合的居家养老体系 |
5.1.2.3. 自宅与开放化的养老动向 |
5.2 基于机制与驱动力的老年服务内容体系 |
5.2.1 原则与方向 |
5.2.1.1. 立足实际,夯实基础 |
5.2.1.2. 多元并举,服务当先 |
5.2.1.3. 结构转变,针对高效 |
5.2.1.4. 整体支持,全局考虑 |
5.2.2 目标与内容 |
5.2.2.1. 宏观:依赖政策体系的养老模式构想 |
5.2.2.2. 中观:构成运行系统的服务组织与社区规划 |
5.2.2.3. 微观:作为终端表现的设施与空间设计 |
5.3 基于上下统筹的乡村养老模式政策支持 |
5.3.1 乡村养老模式内涵解读 |
5.3.2 乡村养老模式政策支持 |
5.3.2.1. 经济——“自身发展”“外界助力” |
5.3.2.2. 保障——“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
5.3.2.3. 体制——“对地”“对人” |
5.3.2.4. 文化——“释放”“联系”“参与” |
5.4 基于资源分配的乡村老年服务组织形式架构 |
5.4.1 乡村老年服务组织形式架构内容 |
5.4.2 乡村老年服务内容要求 |
5.4.2.1. “多类型”老年服务需求探索 |
5.4.2.2. “多方面”养老服务资源整合 |
5.4.2.3. “多元化”服务主体相互支撑 |
5.4.3 乡村老年服务组织架构 |
5.4.3.1. 乡村社区组织形式解读 |
5.4.3.2. 乡村老年服务组织导入 |
5.5 基于要素统合的乡村老年设施规划定位 |
5.5.1 扩大定义——以村域为范围进行整体考虑 |
5.5.1.1. 资源认识 |
5.5.1.2. 状态评估 |
5.5.2 物尽其用——将老年设施视作公共设施的针对性补充 |
5.5.3 整体提升——营造老年宜居的乡村社区 |
5.5.3.1. 资源整合化 |
5.5.3.2. 环境适老化 |
5.6 基于使用者的乡村老年空间化设计策略 |
5.6.1 恰居其位——确定老年设施的定义与定位 |
5.6.2 适得其所——确定乡村环境系统中的老年设施的选址原则 |
5.6.3 内部统合——基于功能模块的设施布局 |
5.6.3.1. “老年日间中心” |
5.6.3.2. “老年协养中心” |
5.6.3.3. “共融生活社区” |
5.6.4 针对设计——基于空间偏好的细部设计 |
5.6.4.1. 基础:安全性 |
5.6.4.2. 提升:偏好点 |
5.6.4.3. 修正:经济性 |
5.7 本章小结 |
6. “资源—要求—支持体系”匹配的实践探索 |
6.1 村庄概况 |
6.1.1 基本信息 |
6.1.1.1. 村庄基本情况 |
6.1.1.2. 产业发展情况 |
6.1.1.3. 村落建设情况 |
6.1.2 现状调查 |
6.1.2.1. 养老资源分析 |
6.1.2.2. 养老要求分析 |
6.2 设计策略 |
6.2.1 规划原则 |
6.2.2 策略思路 |
6.2.2.1. 老年支持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 |
6.2.2.2. 老年设施与现有资源相互匹配 |
6.2.3 空间布局 |
6.2.4 设施设计 |
6.2.4.1. 入口公共设施组团改造 |
6.2.4.2. 老年日间活动据点改造 |
6.2.4.3. 沿河全龄社区走廊设计 |
6.2.5 环境提升 |
7. 结语 |
7.1 本研究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7.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8)人口集聚视角下辽宁省小城市既有新区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小城市新区发展宏观政策及背景 |
1.1.2 辽宁省小城市新区发展现状及问题 |
1.1.3 拉动辽宁省小城市既有新区人口增长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辽宁省小城市 |
1.3.2 既有新区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城市新区相关研究 |
1.4.2 城市人口集聚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小城市新区基础理论研究与实例剖析 |
2.1 小城市新区的建设与发展 |
2.1.1 新区的概念及类型 |
2.1.2 小城市新区建设动因 |
2.1.3 小城市新区特征 |
2.2 小城市新区发展与人口集聚的关系 |
2.2.1 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 |
2.2.2 互为基础的辩证关系 |
2.3 小城市新区开发实例剖析 |
2.3.1 桐庐县江南新城 |
2.3.2 来安县汊河新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辽宁省小城市既有新区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辽宁省小城市既有新区现状与特征 |
3.1.1 既有新区概况 |
3.1.2 既有新区分类 |
3.1.3 既有新区特征 |
3.2 辽宁省小城市既有新区人口集聚调查分析 |
3.2.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2.2 调研内容 |
3.2.3 调研方法 |
3.2.4 调研结论 |
3.2.5 调研结论分析 |
3.3 辽宁省小城市既有新区人口集聚问题产生的原因 |
3.3.1 新区规模论证不合理 |
3.3.2 产业发展目标不明确 |
3.3.3 用地结构规划不合理 |
3.3.4 配套服务体系标准低 |
3.3.5 城市风貌与情怀缺失 |
3.3.6 新老城区建设互动差 |
3.3.7 新城建设发展政策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辽宁省小城市既有新区规划策略 |
4.1 辽宁省小城市既有新区人口集聚思路 |
4.1.1 人口集聚来源 |
4.1.2 人口集聚类型 |
4.1.3 人口集聚途径 |
4.2 人口集聚视角下辽宁省小城市既有新区规划策略 |
4.2.1 人口集聚视角下既有新区规划原则 |
4.2.2 人口集聚视角下既有新区规划方法 |
4.2.3 不同类型既有新区规划设计要点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朝阳县新城区人口集聚策略研究及规划实践 |
5.1 朝阳县新城区简介 |
5.1.1 朝阳县概况 |
5.1.2 朝阳县新城区建设概况 |
5.2 既有新区的规划优化策略 |
5.2.1 重新核算新城区规模 |
5.2.2 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 |
5.2.3 完善服务设施配套 |
5.2.4 与“老城区”互动 |
5.2.5 加强城市风貌设计 |
5.2.6 引入“一站式”综合性旅游服务项目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辽宁省小城市既有新区现状统计表 |
附录2 城市新区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都市主义转型:珠三角绿道的规划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诞生于美国的国际绿道运动 |
1.1.2 珠三角先行实践的中国绿道运动 |
1.1.3 都市主义的“反都市”国际发展趋势 |
1.1.4 我国“为增长而规划”的主导特征 |
1.2 研究对象 |
1.2.1 基于实践的绿道理论 |
1.2.2 珠江三角洲绿道与提升策略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我国绿道的历史形式 |
1.3.2 理想绿道的理论引介 |
1.3.3 珠三角模式形成 |
1.3.4 珠三角绿道中的“误区”警示 |
1.3.5 运动式实践激发的地方知识 |
1.4 国内外绿道研究比较 |
1.4.1 比较方法 |
1.4.2 分析结果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理论意义 |
1.5.3 实践意义 |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实践先行的国际绿道运动 |
2.1 引言 |
2.2 美国绿道运动的本土文化基因 |
2.2.1 国家独立后文化民族主义兴起 |
2.2.2 具有美国特色的荒野文化 |
2.2.3 快速城市化中的荒野记忆 |
2.3 美国绿道运动的长期实践基础 |
2.3.1 规划与设计早期探索 |
2.3.2 环境保护运动与景观生态科学的兴起 |
2.3.3 户外运动团体与政策推动 |
2.4 绿道运动整合多样现实实践 |
2.4.1 国家游径系统 |
2.4.2 铁路变游径运动 |
2.4.3 绿廊规划 |
2.4.4 绿道规划 |
2.5 国际绿道运动的多元发展趋势 |
2.5.1 西班牙绿道:从废弃基础设施走向自然游径网络 |
2.5.2 英国伦敦绿道:从开发空间体系走向慢行交通网络 |
2.5.3 新加坡绿道:从慢行交通路径走向复合功能网络 |
2.5.4 亚特兰大公园链:从废弃铁路变为城市健康廊道 |
2.6 小结 |
第三章 全球实践中形成的绿道理论 |
3.1 引言 |
3.2 绿道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前提条件 |
3.2.1 绿道作为普通景观的基础功能 |
3.2.2 绿道作为廊道景观的主要特性 |
3.2.3 绿道在生态系统中的廊道功能 |
3.3 绿道的多元语境与复杂形式 |
3.3.1 北美、欧洲与亚洲的不同语境 |
3.3.2 主要形式:带形廊道与线性路径 |
3.3.3 广义绿道的基本特性 |
3.3.4 广义绿道的多元功能 |
3.3.5 绿道理念的整体优势 |
3.4 广义绿道的规划方法 |
3.4.1 规划情景决定规划目标 |
3.4.2“调查—分析—规划”规划方法 |
3.4.3 景观生态视角下的规划策略 |
3.5 绿道发展的现实挑战 |
3.5.1 进入权获取仍然困难 |
3.5.2 社会组织能力普遍不足 |
3.5.3 绿道内在功能存在一定矛盾 |
3.5.4 机动交通严重影响绿道活动体验 |
3.6 小结 |
第四章 珠三角绿道的发展背景 |
4.1 引言 |
4.2 珠三角绿道的发展背景 |
4.2.1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 |
4.2.2 地方政府的角色转变 |
4.2.3 珠三角非均衡发展趋势 |
4.3 珠三角绿道网的历史探索 |
4.3.1 区域环境管治 |
4.3.2 地方开发管治 |
4.3.3 林业与绿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珠三角绿道的规划与实施 |
5.1 引言 |
5.2 绿道概念形成 |
5.2.1 自上而下的战略构想 |
5.2.2 自下而上的实践触媒 |
5.3 绿道规划编制 |
5.3.1 绿道规划体系 |
5.3.2 意象与愿景 |
5.3.3 规划空间布局 |
5.3.4 生态廊道管治:绿道控制区 |
5.3.5 慢行条件管治:绿道连接线 |
5.4 绿道实施框架与动力 |
5.4.1 基本动力:行政命令 |
5.4.2 增长动力:竞争氛围 |
5.4.3 现实动力:基于地方知识的资源整合 |
5.4.4 持续动力:规划执行、评估优化与属地管理 |
5.4.5 机会动力:社会关注、公共评价与市场参与 |
5.5 实施总体结果 |
5.6 绿道概念的延展 |
5.6.1 登山步道建设 |
5.6.2 慢行交通建设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绿道空间类型体系 |
6.1 引言 |
6.2 基于用地属性的图景概述 |
6.3 田园绿道 |
6.3.1 旅游产业型 |
6.3.2 休闲体验型 |
6.4 山林绿道 |
6.4.1 郊野公园型 |
6.4.2 徒步登山型 |
6.4.3 盘山骑行型 |
6.4.4 环湖骑行型 |
6.5 公园绿道 |
6.5.1 带状廊道型 |
6.5.2 环形景区型 |
6.5.3 科技园区型 |
6.6 防护绿道 |
6.6.1 水务工程型 |
6.6.2 交通缓冲型 |
6.7 交通绿道 |
6.7.1 快速运输型 |
6.7.2 城市干道型 |
6.7.3 中心商圈型 |
6.7.4 社区生活型 |
6.7.5 郊区联系型 |
6.8 小结 |
第七章 转型视角下绿道的效益功能绿道体系 |
7.1 引言 |
7.2 绿道的效益功能体系 |
7.2.1 社会效益 |
7.2.2 环境效益 |
7.3 具体案例调查 |
7.3.1 具体案例情况概述 |
7.3.2 数据采集 |
7.3.3 问卷调查结果 |
7.4 广义绿道的公众认知调查 |
7.4.1 数据来源 |
7.4.2 分析方法 |
7.4.3 调查结果 |
7.4.4 “重要性-满意度”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绿道主导特征的案例实证 |
8.1 引言 |
8.2 分析方法 |
8.2.1 分析对象二:慢行条件 |
8.2.2 分析对象二:绿廊宽度 |
8.3 广州市增城区案例实证 |
8.3.1 绿道发展 |
8.3.2 数据采集 |
8.3.3 分析内容 |
8.3.4 分析结果 |
8.4 深圳市案例实证 |
8.4.1 绿道发展情况 |
8.4.2 数据采集与分析 |
8.4.3 分析结果一:绿道集聚在城市建成区中 |
8.4.4 分析结果二:以位于道路用地中的交通绿道为主 |
8.4.5 分析结果三:绿道依托人行道空间与市政绿化 |
8.4.6“窄绿廊-人行道”与“宽绿廊-人车混行”之间的矛盾 |
8.5 绿道总体特征 |
8.5.1 网络体系常态化 |
8.5.2 交通功能单一化 |
8.5.3 权利责任基层化 |
8.6 理念落实的制约因素 |
8.6.1 资源危机:紧缺破碎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 |
8.6.2 实施妥协:绿道连接线与绿道控制区 |
8.6.3 功能简化:内涵与目标的变换 |
第九章 绿道的都市主义转型策略 |
9.1 珠三角绿道的都市主义特殊性 |
9.1.1 基于国外经验的都市主义理念 |
9.1.2 引导中国都市主义发展转型 |
9.1.3 政府主导下的运动式建设 |
9.1.4 属地管理的挑战与社会资本的机遇 |
9.2 绿道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策略 |
9.2.1 制度策略:从政府主导走向社会主导 |
9.2.2 规划策略:从标准模式走向多元价值 |
9.3 从绿道走向绿蔓都市主义 |
9.3.1 交通绿道提供绿色交通网络 |
9.3.2 公园绿道构建城市公园绿链 |
9.3.3 防护绿道治理城市环境廊道 |
9.3.4 山林绿道面向国家步道体系 |
9.3.5 田园绿道接入美丽乡村小镇 |
9.3.6 生态廊道培育物种多样环境 |
9.4 愿景:基于绿蔓都市主义的湾区健康生态圈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四、我省城市公共绿地新增八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 ——以唐山河北一号小区为例[D]. 李尧.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广东省半收缩地区时空演变及用地扩张机理研究[D]. 罗浚朗.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TL集团地产业务的发展战略研究[D]. 钟琦.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4]南昌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普惠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邓璠.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昆明市马料河经开区段景观设计[D]. 蔡若妍.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7)
- [7]基于资源与需求的浙北乡村社区老年服务体系营建[D]. 张子琪. 浙江大学, 2018(01)
- [8]人口集聚视角下辽宁省小城市既有新区规划策略研究[D]. 杨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9]都市主义转型:珠三角绿道的规划与实施[D]. 刘铮.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8)
- [10]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