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GPS同步采样的几种抗干扰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王金皇[1](2020)在《变电站雷电过电压监测及分析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南方地区,属于雷电多发地区,雷击事故频繁,对电网稳定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危害,变电站雷电侵入波特征分析有助于提高电网的防雷水平。变电站侵入波的特征分析需要大量数据作为支持,为此在变电站安装了大量的雷电过电压监测系统,并且开发了基于小波变换的雷电过电压识别系统,其具有较高的识别率。由于变电站侵入波的波形是经过输电线路传播衰减和变形后的波形,为此需要对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的波过程研究分析以及输电线路雷击定位的研究,用于分析雷电过电压的波形特征。本研究小组提出一种基于氧化锌阀片分压的雷电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采用氧化锌阀片作为过电压提取的传感器,经过实验室研究分析,氧化锌阀片具有响应快、频率响应宽、线性度较好以及电气性能优良等优点,完全适用于雷电过电压的在线监测。论文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提取过电压特征值,并且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论文采用高低频能量序列比值为雷电及操作过电压与暂时过电压及弧光接地过电压的特征值,采用相似度为雷电与操作过电压的特征值,以各层信号的能量值作为直击雷与感应雷的特征值。采用实测雷电过电压波形进行训练,最后对变电站采集到的4000余条数据进行分类识别。此方法识别率高达93%以上,为变电站侵入波特征分析选取大量波形作为数据支持。论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双端行波法的输电线路雷击定位技术,用于统计线路上受雷击的杆塔或邻近线路,通过采集两端雷电过电压波形,提取出波头时间,计算出时间差,并与已确定受雷击的杆塔测出的时间差取差值再除以两倍的平均相邻杆塔波的传播时间,得出受直击雷的杆塔与参考杆塔距离,实现对直击雷的定位。通过对实测数据的检测,具有较好的精度,为雷电过电压的特征分析提供方便。论文通过对雷电过电压识别系统提取的雷电过电压波形进行分析,并且结合输电线路过电压波过程研究以及雷击定位技术研究分析,得出变电站侵入波的特征,并得出其定义,雷电侵入波:由雷击相导线、架空地线或塔架引起相对地或相间绝缘闪络而产生的冲击过电压以及雷电作用在相导线上未发生闪络的直击雷或感应雷过电压沿线路传播到变电站或发电厂的雷电波,其波头时间(T1)0.1μs<T1≤20μs,波尾持续时间(T2)<300μs,为单一极性。对过电压识别系统提取的波形分析研究,统计分析得出多脉冲雷电的定义,多脉冲雷电波过程:由单次雷击引起的含有两个以上单脉冲,脉冲波间隔时间小于100ms的雷电波过程。一般情况多为双脉冲或三脉冲雷电波过程。
闫金涛[2](2019)在《基于空域特征的GPS抗欺骗式干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无论是在信息化战争中为全球范围的飞机、舰船、地面部队等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及时间数据,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提供方便易用的定位、导航功能,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GPS的广泛应用,一些不法分子企图通过生产发射或延时转发GPS信号以达到欺骗待定位用户的目的,错误的定位结果会对生活产生极大不便,在战争中甚至会影响战局。而针对欺骗式干扰,接收机很难检测到它的存在,并且在检测到存在欺骗干扰时如何正确地完成定位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利用空域信息特征,针对欺骗式干扰提出了两种抗欺骗干扰的方法,旨在解决欺骗干扰下的准确定位问题。主要工作如下:(一)针对单源产生式欺骗干扰,提出一种基于单机阵列天线空时采样的方法,利用同源产生式欺骗干扰与真实GPS信号所包含的无线信道特征的差异进行区分,并且采用相关处理将接收机捕获到的真、假GPS信号进行分离,在检测到欺骗干扰存在的情景下,利用真实信号组的数据完成定位。由于信道的差异性是体现在空域,因此若要利用这一差异就需要单天线移动采样,这就要求接收机必须处于不断地运动状态,而在很多场景下难以满足这一要求,本方法由于在阵列天线上对信号进行空时二维采样来模拟单天线移动采样,使得采样信号包括了信道的空域信息,所以对接收机的运行状态没有限制,使其适用性得以提高。仿真表明欺骗信号与真实信号的差异性足以将它们分离,并且在欺骗干扰存在的情况下能够准确完成定位功能。(二)针对转发式欺骗干扰,提出基于空间相对位置信息的分布式抗欺骗干扰方法,首先通过一组分布式接收机之间互通信息完成相对位置信息的获取,接着这一组接收机分别利用GPS完成自定位,再次获取新的相对位置信息,通过对比前后两次相对位置信息的差异判断是否存在欺骗干扰。若存在欺骗干扰,则利用枚举法找到受到欺骗干扰影响的接收机,并利用分布式接收机组中未受到欺骗干扰影响的接收机自定位的结果结合相对位置信息对其进行准确定位。计算表明在接收机数目足够时,欺骗干扰的检测概率超过90%。
母昀皓[3](2019)在《模块化车载火箭炮行车冲击载荷记录系统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车载火箭炮行军途中常见为水平壕沟、垂直凸台与陡坡等恶劣路况,其车炮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作战性能。在以往的行驶动力学研究中,多以普通车辆为主,很少涉及武器系统,现针对车载火箭炮行军途中所受到的冲击载荷,设计研制出一套兼备小型化、模块化等特点的便携式测试系统。论文首先阐明了国内外便携式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结合现阶段对车载火箭炮复杂车炮系统行驶动力学的研究,说明了其行车过程中各项参数采集分析与处理的必要性。根据现有的车炮系列武器装置行军测试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考虑现场测试要求,明确了行车冲击载荷记录系统的设计目的,提出了总体设计方案。随后具体阐述了该测试系统各部分对应的软硬件功能设计。硬件电路部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存储电路、电源电路、显示电路以及配套功能电路,所用微控芯片为STM32系列。软件部分采用基于C语言的Keil uVision5平台进行编程开发,实现下位机的参数设置与数采控制。通过LabVIEW平台设计开发上位机软件,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处理。最后进行了相关行车路面实验,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确定了系统工作严格按照既定流程进行,验证了测试系统的可行性。
朱红娜[4](2019)在《压铸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压铸机是生产压铸件的重要设备,其控制系统和产品的质量与工作效率有重要关系。基于ARM的控制系统体积小、主频高、实时性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将电液比例控制技术、ARM及触摸屏引入到传统的压铸机中,实现压铸机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实行闭环调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通过对压铸机的发展及其生产工艺的研究,分析了对智能控制系统的要求,最终确定了课题的研究方案。将原压铸机的液压控制回路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选择通过比例控制阀对压铸参数进行连续无级控制。通过对当下多种控制方式的比较,研究了基于ARM的控制系统,完成了基于ARM系统的组成以及前向通道、后向通道的硬件接口。结合工业触摸屏为压铸机提供了良好的人机界面,通过触摸屏能够方便地对压铸工艺参数进行设置、修改及显示,为操作人员提供了可以直观了解压铸机工作状态地途径,在达到压铸机系统要求的同时便于系统以后的扩展升级。针对压铸机系统存在的非线性问题对压铸参数的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几种常用的控制算法,选定了逆控制算法。建立了快速阶段速度和增压阶段压力的逆控制算法模型,并完成了仿真验证。压铸机工作过程中受干扰因素较多,为此对压铸机控制系统采取了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的抗干扰措施,使压铸机能够更加稳定可靠地工作。在软件实现过程中,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使编程简单,功能易于实现。完成了对压铸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研究。完成了压铸参数闭环控制策略的研究,仿真验证了逆控制算法的可行性。课题的研究对压铸机的智能控制有重要的意义。图47幅;表4个;参50篇。
杨增健[5](2017)在《电网故障脉冲到达时间精确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故障定位技术在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中显得愈发重要。为了满足电力系统中低功耗故障指示器的精确定位需求,本文基于双端行波定位技术提出一种电网故障脉冲到达时间精确测量的方法,该方法测量精度高、功耗低,提高了电力系统故障定位技术的定位精度,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系统相关原理进行了简单的论述,然后根据系统的研究背景和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电网故障脉冲到达时间精确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具有低功耗模式的GPS接收机和本地有源晶振组成时间同步系统,利用微处理器的定时器捕获来自于故障脉冲检测电路输出的上升沿或下降沿信号,等待GPS接收机输出的PPS稳定后记录下一个标准时间,再通过时间倒推的方法推算出电网故障脉冲的到达时间。最后根据该方法设计出相应的定位电路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行波传感线圈和故障脉冲处理电路部分、STM32处理器和本地有源晶振部分以及GPS接收机部分。行波传感线圈用于检测输电线路故障脉冲信号;故障脉冲处理电路用于将故障脉冲信号转换为STM32处理器可识别的上升沿或下降沿信号;有源晶振为STM32处理器提供本地时钟信号:GPS接收机通过串口输出UTC时间和PPS秒脉冲信号,为系统提供卫星同步时间。将该模块应用到实际的故障指示器中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块的时间同步精度优于100ns,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165mW,满足低功耗应用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同时对故障行波定位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瞿智[6](2016)在《精密扩频测距抗干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精密扩频测距直接决定卫星导航定位和卫星测控定轨等的性能,然而无论在民用领域还是军事领域,无意干扰和有意干扰不可避免,这对精密扩频测距提出了严峻挑战。干扰信号和抗干扰措施都会影响测距性能,甚至导致测距系统功能失效,测距链路的可靠性和精度成为现代扩频测距技术应用的焦点。由此,产生了本文研究的基本问题——干扰环境中如何实现精密扩频测距。围绕这个问题,论文重点研究了四个关键技术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针对单频干扰下的测距特性及性能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频信号连续频谱模型的测距误差定量计算和评估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伪码非理想随机特性、脉冲调制波形和有限积分时间等因素,构建了精细的信号频谱模型,推导了单频干扰导致的静态测距误差和动态测距误差公式,并通过测距误差包络、敏感区间和敏感带宽定量评估单频干扰下的测距性能。2、针对窄带干扰下的测距特性及性能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测距系统抗窄带干扰性能的定量计算和评估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系统稳定性能和测距精度性能,给出了无干扰和有干扰下的性能评估指标,定义了测距干扰容限,能够定量计算同时满足系统稳定性和测距精度要求的最大干信比,并通过容限参考因子定量描述确定应用场景中稳定性能和精度性能的权重关系,明确指示了系统抗干扰性能的制约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测距干扰容限的分析计算。3、针对基于陷波器的干扰检测与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级自适应IIR陷波器的干扰检测与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够判断干扰信号的有无以及估计干扰信号的频率位置,通过优化设计自适应梯度算法,提高了干扰参量的估计精度和检测灵敏度,典型参数下单频干扰的检测灵敏度提高了约2.6 dB,达到了-12.8 dB,双频干扰和窄带干扰的检测灵敏度分别达到了-8.5 dB和-4.1 dB,并且设计了两级陷波器来有效识别这三种干扰,为扩频测距系统的抗干扰设计提供了必要前提。4、针对干扰抑制及测距抗干扰方法的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外差式可调LP-FIR陷波器的干扰抑制方法,并结合前文设计的干扰检测与识别方法解决了测距系统中的抗干扰难题。该方法利用一个Hilbert滤波器、一级差频调制和一个LP-FIR陷波器实现不同频率位置单频干扰和窄带干扰的抑制,简单灵活易实现,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小抗干扰措施对测距精度的影响,可以实现接近于CRLB的扩频测距精度。上述研究成果均通过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明确有效且技术可行性强,对于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中的扩频测距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牛胜锁[7](2013)在《面向配电网的广域测量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表明WAMS在电力系统的广域范围内测取的同步相量信息比传统的非同步信息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目前WAMS技术只是在输电系统获得了部分应用,在配电网还基本没有应用。本文研究了将广域测量系统应用于配电网相关的几项关键技术,使得基于GPS的电量同步采集方法在电力系统的更大范围内得到了灵活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研究设计了面向配电网应用的灵活广域测量系统的整体方案。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利用该系统可以在局部电网灵活布设若干临时测量点,组成监测系统,采集同步测量信息,通过对同步测量数据的分析解决问题。待问题解决后,灵活广域测量系统可收回,然后应用于其它网络。这样一来利用有限的测量设备可实现对电网监测的“准全覆盖”,扩大了广域测量系统的应用范围。2、提出了一种三谱线加窗插值傅里叶变换算法。在被分析的同步采样离散数据非整数周期截断情况下,利用该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准确获得信号的幅值和相位。通过加多种窗函数的仿真试验,验证了相比于目前常用的单谱线和双谱线加窗插值傅里叶变换算法,本文算法有更高的分析精度。算法的提出使得同步采样数据具有了更高的利用价值。3、研究了利用灵活广域测量系统进行谐波状态估计的相关问题,包括PMU的优化配置和谐波状态估计算法。提出了一种混合蛙跳算法和贪心算法相结合的PMU优化配置算法,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相对于目前常用的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该算法在获得最优解的多样性及计算速度方面都更有优势;针对谐波状态估计算法问题,在加权总体最小二乘估计的基础上,结合IGG抗差估计思想,提出了一种同时计及参数误差和测量误差,兼顾结构空问抗差和观测空间抗差的改进加权总体最小二乘算法,使得状态估计算法具备了较强的抗御粗差能力,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4、研究了利用灵活广域测量系统进行线路和变压器参数在线测量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利用被测模型各端点多负荷时段多组同步测量数据构建高冗余度估计方程组进行参数辨识的方法;针对参数估计方程组的求解,提出了一种k-均值聚类分析和IGG抗差最小二乘估计相结合的算法。通过仿真验证了在计及谐波、电网频率波动、测量噪声、采样同步性误差和测量粗差等情况下本文所提方法及算法的有效性。5、研制了面向配电网的灵活广域测量系统,并将其用于谐波的同步监测和线路及变压器参数的在线测量。实测结果验证了所研制系统的实用性及理论方法的正确性。
袁晓东[8](2012)在《直接数据域GNSS抗干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具有大范围全天候高精度定位测速和定时服务的能力,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弱,已成为其在复杂战场环境下作战使用的严重限制因素之一,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是赢得未来导航战的重要保证因此,深入研究和实现复杂电磁环境下的GNSS抗干扰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价值传统统计型抗干扰方法以阵列接收数据协方差矩阵为基础,需要较多快拍数实现对协方差矩阵的估计,一般计算量偏大,工程实现较困难;同时统计型方法假设工作过程中环境稳定,主要适用于平稳环境但实际复杂电磁环境中信号往往是非平稳或时变的,可能导致统计型方法性能下降;为更好地适应非平稳环境,可以使用直接数据域处理方法直接数据域算法相对统计型算法来说,是一种单快拍处理算法,避免了样本协方差矩阵估计等运算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基于直接数据域的GNSS阵列误差校正干扰抑制子空间跟踪干扰信号波达方向估计以及波束形成等关键理论和算法;在具体工程实践方面完成了相应的算法验证和技术方案实现,对GNSS实时抗干扰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研究了直接数据域自适应GNSS抗干扰算法提出了改进的最小均方(LMS:Least Mean Square)算法:VSNLMS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稳定性;提出了基于VSNLMS算法的GNSS阵列误差校正方法,对校正前后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对基于VSNLMS算法的GNSS空时抗干扰处理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阵列误差校正和干扰抑制都在直接数据域完成,便于时变环境应用研究了直接数据域子空间跟踪算法及其抗干扰应用通过深入研究数据投影方法(DPM:Data Projection Method)类OJA类子空间跟踪方法的物理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空间距离准则的低复杂度子空间跟踪(STSD:Subspace Trackingbased on Subspace Distance)算法,算法复杂度仅有3NL+O(N),在同类算法中复杂度最低;并对STSD算法在信号子空间跟踪和噪声子空间跟踪中的数值稳定性进行了理论证明和仿真验证,在有限字长条件下,该算法对舍入误差累积不敏感,能保证子空间基的标准正交收敛,算法稳健;对STSD算法应用于GNSS空时抗干扰处理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STSD算法为子空间跟踪算法的发展开拓了新思路,应用于GNSS干扰抑制取得了较好效果研究了直接数据域相干干扰波达方向(DOA:Direction ofArrival)估计方法提出了两种直接数据域干扰DOA估计方法:基于低复杂度自适应算法得到不同噪声子空间矢量,或基于子空间跟踪方法得到噪声子空间基估计,从而分别构建空间谱,通过谱峰搜索得到干扰DOA估计进而,为了对相干干扰进行DOA估计,分别提出了直接数据取对称共轭向量和直接数据虚拟空间平滑的解相干算法提出的直接数据域相干信号DOA估计算法都不需协方差矩阵估计和特征分解,大大减少了算法计算量,可应用于复杂时变环境研究了直接数据域GNSS稳健波束形成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数据域子空间跟踪结合解扩处理和一阶恒模算法的GNSS盲波束形成算法首先通过噪声子空间跟踪投影完成强干扰抑制;然后利用指定卫星PRN(Pseudorandom Noise)码对干扰抑制后的信号进行解扩处理,突出卫星信号;最后结合一阶恒模算法实现对卫星信号的盲波束形成提出的直接数据域稳健波束形成算法复杂度低,易于实时实现;而且算法不需要知道传输的导航符号以及卫星方位,是一种盲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并提出了一种多波束形成方式,针对多个卫星信号进行波束形成研究了适合GNSS抗干扰实现的系统级联结构和模块设计,完成了GNSS抗干扰处理系统应用VSNLMS算法进行了GNSS空时自适应处理机的设计和实现;基于子空间跟踪结合解扩处理和恒模算法,以及直接数据域DOA估计算法进行了数字多波束GNSS抗干扰系统设计完成了系统模块设计算法验证和功能测试等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部分相关成果已被用于某型舰载接收机改造某航空炸弹设计定型某新型超高速导弹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抗干扰措施,也已经被用于北斗二代抗干扰接收机系统论证和实现
邹洁璇[9](2011)在《基于DSP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研究》文中指出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危状况,如何正确及时地处理变压器的故障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电力系统维护的重要研究方向,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为研究起点,拓展出变压器继电保护系统,针对变压器保护中的差动保护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①针对传统电磁式互感器有铁芯易饱和、绝缘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大等缺点,将电子式互感器引用到了变压器差动保护中,并提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着重研究了合并单元应用于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同步问题,及电子式互感器与保护设备的接口问题。②针对合并单元应用于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同步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合并单元采用了线性Lagrange插值法的采样值抽取方法。经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合并单元应用于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同步问题。③通过分析励磁涌流产生的过程、原理以及励磁涌流的波形特征,研究现有的励磁涌流鉴别的方法及其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物元分析的多判据综合判定理论的鉴别励磁涌流的方法。利用Matlab对变压器各种不同运行状态下励磁涌流产生过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励磁涌流鉴别方法的鉴别结果更为准确,实现更为简洁方便。④通过对微机保护算法中傅里叶算法中误差的产生过程和误差源由的研究,归纳总结了两种改进的傅里叶算法,并对其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检验。⑤根据目前微机保护发展对软、硬件系统要求的主流趋势,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基于双DSP结构的变压器保护系统。
石斌斌[10](2011)在《高自由度GNSS抗干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测速和提供定时服务的能力,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民用和军事行动对卫星导航系统依赖性的增强,卫星导航领域的竞争必然加剧。由于GNSS信号容易受有意或者无意的干扰,因此GNSS干扰抑制成为军事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的研究工作围绕降低高自由度GNSS抗干扰处理计算量以及波束形成在GNSS抗干扰中的实现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创新研究内容如下:提出了一种基于Givens旋转的滑窗RLS实现方法,称为:SWGQR-RLS,并给出了CORDIC实现的方式,该算法抗脉冲干扰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QR-RLS,并且SWGQR-RLS算法同QR-RLS算法一样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模块化结构,便于映射到systolic阵列实现,具有很高的数据吞吐能力,特别适合采用FPGA工程实现。分析了SWGQR-RLS方法在有限字长条件下的主要误差来源,SWGQR-RLS方法具有和QR-RLS方法一样的模块化结构,可以用systolic阵列的形式采用CORDIC实现,因此CORDIC运算的计算误差是SWGQR-RLS算法的主要误差来源之一。分析了CORDIC运算在有限字长条件下带来的误差,得出了SWGQR-RLS方法中间变量的动态范围和稳定条件,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SWGQR-RLS方法和其它常见的自适应算法相比具有较好的数值稳定性,和QR-RLS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值稳定性能。采用自适应波束形成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GNSS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在GSC结构和SWGQR-RLS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别针对多颗GNSS卫星的波束形成自适应抗干扰方法,称为单星约束自适应滤波器组方法(PS-MDBF),各个滤波器使阵列天线形成的主瓣分别对准每个卫星方向,提高接收信干噪比。该方法的自适应部分采用SWGQR-RLS实现,并利用SWGQR-RLS的结构化特点,共用了大部分运算,降低了单星约束滤波器组的运算量。相比多星约束方法,能够提高信干噪比,并且计算量增加较少。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多星约束方法,能显着提高信干噪比。针对干扰进入主支路将使干扰通过波束形成的主瓣方向进入,严重影响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的问题,对PS-MDBF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得到了NPS-MDBF方法,NPS-MDBF方法有效弥补了PS-MDBF方法的缺陷,并保证了抗干扰系统的自由度不会下降。提出了一种简化的斜投影方法,能有效改善系统的信干噪比。正交投影是将接收信号投影到干扰子空间的正交空间上,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由于正交投影算法不利用GNSS信号的方向信息,在抑制干扰的同时,也会削弱有用信号。斜投影算法克服了正交投影算法的这一缺点,能够利用信号的方向信息,最大限度的保留有用信号。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根据GNSS接收信号中有用信号、噪声和干扰的不同分布特点,可以利用子空间分离方法进行GNSS抗干扰。子空间投影算法的关键问题是进行子空间跟踪。在不降低性能的条件下,将SVD弱化为分块下三角分解,减少了提取子空间的复杂度,并给出基于GIVENS旋转的实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并行实现的优点。在GNSS系统中,进行波束形成的一个难点问题是:确定多颗卫星信号的来波方向。提出了一种基于GNSS信号循环平稳特性的低复杂度子空间跟踪算法cyclic-FDPM。将该方法估计得到的DOA矢量用于波束形成,可以改善SINR。在强干扰情况下,进行级联空时处理,先进行空时处理基本消除干扰,然后利用循环平稳性进行波束形成,可以进一步提高抗干扰能力。并针对级联空时GPS抗干扰中联合空时滤波器组的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QR分解和Givens旋转的联合空时滤波器组的实现方法,该方法运算复杂度较低,并同样具有模块化结构,使级联处理工程实现成为可能。文章最后对SWGQR-RLS算法采用FPGA进行了硬件实现,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连续干扰的条件下,SWGQR-RLS算法和QR-RLS算法具有相似的抗干扰性能;在脉冲式干扰条件下,SWGQR-RLS算法的性能优于QR-RLS算法。
二、基于GPS同步采样的几种抗干扰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GPS同步采样的几种抗干扰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变电站雷电过电压监测及分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过电压监测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雷击识别的研究现状 |
1.2.3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2 基于氧化锌阀片的变电站雷电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研究 |
2.1 引言 |
2.2 避雷器阀片分压技术性能研究 |
2.3 基于氧化锌阀片的监测系统开发 |
2.3.1 传感器研制 |
2.3.2 传感器后端开发 |
2.3.3 监测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
2.4 本章小结 |
3 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仿真及其波过程研究分析 |
3.1 引言 |
3.2 输电线路中的波过程 |
3.2.1 均匀无损单导线线路中的波过程 |
3.2.2 行波通过串联电感和并联电容 |
3.2.3 行波在有损导线上的衰减和变形 |
3.3 220kV输电系统仿真模型 |
3.3.1 雷电流模型 |
3.3.2 线路模型 |
3.3.3 考虑冲击电晕的线路模型 |
3.3.4 变电站模型 |
3.4 220kV输电线路波过程仿真与实测分析 |
3.4.1 直击雷电过电压传播仿真分析 |
3.4.2 直击雷电过电压传播实测分析 |
3.4.4 线路上感应雷电过电压的传播实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小波变换的雷电过电压识别研究 |
4.1 引言 |
4.2 暂态过电压识别系统特征值选取 |
4.3 小波变换分析 |
4.4 雷电过电压分类识别 |
4.5 对实测数据的分类识别 |
4.6 变电站侵入波特征分析 |
4.6.1 实测多脉冲雷电波形研究分析 |
4.6.2 直击雷多脉冲波形分析 |
4.6.3 多脉冲雷击时间间隔分析 |
4.6.4 雷电侵入波特征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改进双端行波法的输电线路雷击点定位研究 |
5.1 引言 |
5.2 双端行波测距的主要影响因素 |
5.3 改进双端行波法的雷击点定位方法 |
5.3.1 行波测距改进方法的思路 |
5.3.2 故障测距改进方法方案 |
5.4 改进双端行波法的实测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空域特征的GPS抗欺骗式干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球导航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GPS抗干扰研究现状 |
1.3.1 GPS抗压制式干扰研究现状 |
1.3.2 GPS抗欺骗式干扰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GPS定位原理及干扰机制简介 |
2.1 GPS的系统构成 |
2.1.1 空间部分 |
2.1.2 控制部分 |
2.1.3 用户部分 |
2.2 GPS信号结构 |
2.2.1 载波信号 |
2.2.2 伪随机噪声码 |
2.2.3 导航报文 |
2.3 GPS的工作原理 |
2.3.1 GPS单点定位数学模型 |
2.3.2 GPS差分定位数学模型 |
2.4 GPS接收机工作原理 |
2.4.1 GPS信号捕获 |
2.4.2 GPS信号跟踪 |
2.4.3 GPS定位解算 |
2.5 GPS的坐标系统及转换 |
2.5.1 几种常见坐标系 |
2.5.2 坐标系的变换 |
2.6 GPS干扰的机制 |
2.6.1 非人为干扰 |
2.6.2 压制式干扰 |
2.6.3 欺骗式干扰 |
2.7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基于空时采样的抗欺骗干扰方法 |
3.1 基于空时采样的抗欺骗干扰方案设计 |
3.1.1 GPS卫星信号的获取及采样处理 |
3.1.2 欺骗信号的检测与分类 |
3.1.3 完成定位 |
3.2 基于空时采样的抗欺骗干扰方法仿真分析 |
3.3 对比分析 |
3.3.1 与传统空域方法的对比分析 |
3.3.2 和一些其他的抗欺骗干扰方法的对比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基于相对位置信息的分布式抗欺骗干扰方法 |
4.1 基于相对位置信息的分布式抗欺骗干扰方案设计 |
4.1.1 初始化接收机相对位置信息 |
4.1.2 接收机自定位并传播定位结果 |
4.1.3 欺骗干扰检测与定位 |
4.2 接收机联合处理特点分析 |
4.3 性能仿真分析 |
4.4 与单机抗欺骗干扰方法比较 |
4.4.1 单机抗干扰方法 |
4.4.2 单机抗干扰方法与本文方法的异同 |
4.4.3 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模块化车载火箭炮行车冲击载荷记录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外便携式测试系统发展现状 |
1.2.2 国内便携式测试系统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论文结构 |
2 行车冲击载荷记录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
2.2 测试记录模块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
2.3 测试系统软件功能总体设计 |
2.4 测试系统总体工作流程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行车冲击载荷记录系统硬件设计 |
3.1 主体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
3.1.1 微控芯片的选型 |
3.1.2 微控芯片外围电路 |
3.2 主体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
3.2.1 人机交互单元电路 |
3.2.2 数据采集单元电路 |
3.2.3 数据存储单元电路 |
3.2.4 USB通信单元电路 |
3.2.5 电源单元电路 |
3.3 外接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
3.3.1 图像采集单元电路 |
3.3.2 实时定位单元电路 |
3.4 辅助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
3.4.1 外部触发信号输入电路 |
3.4.2 程序下载单元电路 |
3.4.3 按键与指示电路 |
3.5 印制电路板设计 |
3.5.1 布局与布线 |
3.5.2 抗干扰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行车冲击载荷记录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 |
4.1 主程序设计 |
4.1.1 主控芯片初始化程序 |
4.1.2 触摸屏界面绘制与扫描程序 |
4.2 参数设置与功能控制程序设计 |
4.2.1 预设参数加载程序 |
4.2.2 数采参数设置程序 |
4.2.3 功能控制程序 |
4.3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4.3.1 动力学参数采集程序 |
4.3.2 图像数据采集程序 |
4.3.3 定位信息采集程序 |
4.4 文件操作程序设计 |
4.4.1 FATFS文件系统 |
4.4.2 文件的新建与删除 |
4.4.3 文件的传输与调用 |
4.5 本章小结 |
5 行车冲击载荷记录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
5.1 上位机软件总计设计 |
5.2 上位机串口通信设计 |
5.3 上位机参数设置与功能设计 |
5.4 数据接收与显示存储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行车冲击载荷记录系统功能验证 |
6.1 实验设计 |
6.2 数据分析 |
6.2.1 动力学参数 |
6.2.2 定位信息与图像数据 |
6.3 本章小结 |
7 结束语 |
7.1 总结 |
7.2 系统优势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压铸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压铸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1.2.1 国外压铸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1.2.2 国内压铸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1.3 压铸机的控制系统 |
1.3.1 压铸机控制系统的发展与研究 |
1.3.2 压铸机多种控制系统的比较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压铸机及压铸工艺 |
2.1 压铸机的分类 |
2.2 压铸机的组成 |
2.3 压铸主要工艺参数 |
2.4 压铸工艺分析 |
2.5 压铸机智能控制系统的要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压铸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建立 |
3.1 压铸机液压传动系统 |
3.2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 |
3.2.1 电液比例控制原理 |
3.2.2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组成 |
3.3 压铸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组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压铸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
4.1 ARM系统 |
4.1.1 ARM及其扩展芯片的选择 |
4.1.2 A/D接口的设计 |
4.1.3 D/A接口的设计 |
4.1.4 触摸屏的选择 |
4.1.5 触摸屏与ARM的接口电路 |
4.1.6 触摸屏与ARM的通信 |
4.1.7 ARM与上位机的通信 |
4.2 前向通道的设计 |
4.2.1 压射系统参数检测传感器的选择 |
4.2.2 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
4.2.3 开关量输入通道的设计 |
4.3 后向通道的设计 |
4.3.1 电液比例阀的选择 |
4.3.2 比例放大器的选择 |
4.3.3 开关量输出通道的设计 |
4.4 系统抗干扰措施 |
4.4.1 硬件抗干扰措施 |
4.4.2 软件抗干扰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压铸工艺参数控制算法的研究 |
5.1 控制算法的选择 |
5.2 逆控制算法 |
5.3 逆控制算法对压射速度的控制与仿真 |
5.3.1 压射速度系统的力学模型 |
5.3.2 系统可逆性分析 |
5.3.3 伪线性系统的建立 |
5.3.4 伪线性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
5.3.5 速度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5.3.6 速度系统的仿真分析 |
5.3.7 不同阻尼比的仿真对比 |
5.4 逆控制算法对增压压力的控制与仿真 |
5.4.1 增压压力系统的力学模型 |
5.4.2 压力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
5.4.3 压力系统的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压铸机软件系统 |
6.1 软件功能实现 |
6.2 系统主程序流程 |
6.3 数据采集模块程序流程 |
6.4 控制模块程序流程 |
6.4.1 动作控制模块程序流程 |
6.4.2 报警处理模块程序流程 |
6.5 人机界面模块程序流程 |
6.5.1 参数显示模块 |
6.5.2 参数设置模块 |
6.6 通讯模块程序流程 |
6.6.1 ARM与触摸屏的通信程序流程 |
6.6.2 ARM与上位机的通信程序流程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电网故障脉冲到达时间精确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同步时钟源的研究现状 |
1.2.2 时间同步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相关原理和总体方案设计 |
2.1 GPS授时原理 |
2.1.1 GPS的构成 |
2.1.2 GPS系统的授时和定位原理 |
2.2 基于GPS同步时钟产生原理 |
2.3 同步时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和误差分析 |
2.3.1 同步时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
2.3.2 误差分析及校正 |
2.4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3.1 电网故障脉冲提取电路的设计 |
3.1.1 线路故障行波的产生 |
3.1.2 故障行波在线路上的传播分析 |
3.1.3 PCB行波传感器提取行波 |
3.2 电网故障脉冲处理电路的设计 |
3.2.1 核心芯片的选型 |
3.2.2 电网故障脉冲处理电路原理图 |
3.3 GPS接收机的选型和电路设计 |
3.4 本地晶振电路的选型和设计 |
3.5 处理器及外围电路的设计 |
3.5.1 处理器的选型和设计 |
3.5.2 串口通讯模块电路的设计 |
3.5.3 电源电路的设计 |
3.5.4 下载电路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软件开发环境 |
4.2 基于GPS的时间同步方法 |
4.2.1 基于数字锁相环原理产生同步时钟 |
4.2.2 RTC时间与GPS时间同步方法 |
4.2.3 时间倒推方法 |
4.3 GPS干扰屏蔽 |
4.4 软件流程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和性能分析 |
5.1 电网故障脉冲处理电路同步性分析 |
5.2 实验结果 |
5.3 功耗测试 |
5.4 实物及技术指标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精密扩频测距抗干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精密扩频测距 |
1.1.2 精密扩频测距中的抗干扰 |
1.1.3 精密扩频测距抗干扰的研究意义 |
1.2 论文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 |
1.2.1 单频干扰下的测距特性及性能评估问题 |
1.2.2 窄带干扰下的测距特性及性能评估问题 |
1.2.3 基于陷波器的干扰检测与识别问题 |
1.2.4 干扰抑制及测距抗干扰方法的设计问题 |
1.3 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现状 |
1.3.1 单频干扰下的测距特性及性能评估的研究现状 |
1.3.2 窄带干扰下的测距特性及性能评估的研究现状 |
1.3.3 干扰检测与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4 干扰抑制及测距抗干扰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单频干扰下的测距特性及性能评估 |
2.1 伪码扩频信号与跟踪环路模型 |
2.1.1 伪码扩频信号模型 |
2.1.2 伪码跟踪环路模型 |
2.2 特征频点上干扰引起的静态测距误差 |
2.2.1 基于相干鉴相的测距误差 |
2.2.2 基于非相干鉴相的测距误差 |
2.2.3 数值分析与实验验证 |
2.3 非特征频点上干扰引起的动态测距误差 |
2.3.1 动态测距误差 |
2.3.2 数值分析与实验验证 |
2.4 测距误差性能评估 |
2.4.1 测距误差包络 |
2.4.2 干扰敏感区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窄带干扰下的测距特性及性能评估 |
3.1 测距性能评估指标 |
3.1.1 测距稳定性能评估指标 |
3.1.2 测距精度性能评估指标 |
3.2 窄带干扰下的测距特性 |
3.2.1 第一类窄带干扰 |
3.2.2 第二类窄带干扰 |
3.2.3 第三类窄带干扰 |
3.2.4 第四类窄带干扰 |
3.3 窄带干扰下的测距干扰容限 |
3.3.1 测距干扰容限 |
3.3.2 容限参考因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陷波器的干扰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 |
4.1 基于陷波器的干扰检测方法设计 |
4.1.1 自适应干扰检测方法 |
4.1.2 自适应梯度算法优化 |
4.2 单频干扰的检测性能分析 |
4.2.1 陷波频率的维纳解 |
4.2.2 零点幅度的维纳解 |
4.3 双频干扰的检测性能分析 |
4.3.1 陷波频率的维纳解 |
4.3.2 零点幅度的维纳解 |
4.3.3 陷波频率与零点幅度的迭代计算 |
4.4 窄带干扰的检测性能分析 |
4.4.1 陷波频率的维纳解 |
4.4.2 零点幅度的维纳解 |
4.5 基于级联陷波器的干扰检测性能及干扰识别方法设计 |
4.5.1 单频干扰下的陷波特性 |
4.5.2 双频干扰下的陷波特性 |
4.5.3 窄带干扰下的陷波特性 |
4.5.4 基于两级陷波器的干扰识别方法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干扰抑制及测距抗干扰方法研究 |
5.1 测距抗干扰方法的基本特性 |
5.1.1 基于IIR陷波器的测距性能分析 |
5.1.2 测距抗干扰方法的基本要求 |
5.2 基于陷波器的干扰抑制方法设计 |
5.2.1 外差式可调陷波器的总体设计 |
5.2.2 Hilbert滤波器设计 |
5.2.3 LP-FIR陷波器设计 |
5.3 测距抗干扰方法设计 |
5.3.1 测距抗干扰的基本结构 |
5.3.2 级联测距抗干扰方法设计 |
5.4 测距抗干扰性能分析 |
5.4.1 抗干扰后的测距精度 |
5.4.2 测距精度的Cramer-Rao下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研究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A 三阶环路的敏感区间边界频率求解 |
附录B 基于传统算法的双频干扰检测性能 |
(7)面向配电网的广域测量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广域测量系统的发展概况 |
1.1.2 广域测量系统的应用现状 |
1.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广域测量系统 |
1.2.2 同步采样数据分析算法 |
1.2.3 PMU布点优化配置算法 |
1.2.4 谐波状态估计算法 |
1.2.5 电力系统参数在线辨识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灵活广域测量系统方案及同步测量数据处理算法的研究 |
2.1 引言 |
2.1.1 广域测量系统的构成 |
2.1.2 现有WAMS的主要特点和关键技术 |
2.1.3 现有WAMS未能用于配电网的原因分析 |
2.2 面向配电网的灵活广域测量系统方案 |
2.2.1 灵活广域测量系统的基本思想方法 |
2.2.2 灵活广域测量系统的总体结构及特点 |
2.3 同步测量数据的处理算法 |
2.3.1 三谱线加窗插值FFT算法 |
2.3.2 数据分析算法的仿真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灵活广域测量系统的谐波监测及谐波状态估计 |
3.1 引言 |
3.2 考虑系统可观测性的PMU优化配置方法 |
3.2.1 系统可观测性分析 |
3.2.2 PMU优化配置问题的数学模型 |
3.2.3 目前常用的PMU优化配置算法 |
3.2.4 基于改进混合蛙跳算法和贪心策略的PMU优化配置 |
3.2.5 仿真验证 |
3.3 谐波状态估计 |
3.3.1 谐波状态估计的数学模型 |
3.3.2 谐波状态估计模型的基本求解算法 |
3.3.3 改进加权总体最小二乘估计算法用于谐波状态估计 |
3.3.4 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灵活广域测量系统的参数在线测量 |
4.1 引言 |
4.2 含T接线路参数的在线测量 |
4.2.1 中等长度线路参数测量方法 |
4.2.2 短线路参数测量方法 |
4.2.3 用于线路参数测量的改进抗差最小二乘估计算法 |
4.2.4 仿真验证 |
4.2.5 各因素对本文线路参数估计方法的影响分析 |
4.3 变压器参数在线测量 |
4.3.1 双绕组变压器参数测量方法 |
4.3.2 三绕组变压器参数测量方法 |
4.3.3 改进抗差最小二乘估计算法应用于变压器参数测量 |
4.3.4 仿真验证 |
4.3.5 各因素对本文变压器参数估计方法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灵活广域测量系统的研制及现场应用 |
5.1 引言 |
5.2 灵活广域测量系统的研制 |
5.2.1 灵活相量测量单元的设计 |
5.2.2 灵活广域测量系统主站软件的设计 |
5.2.3 灵活广域测量系统的检测 |
5.3 基于灵活广域测量系统的谐波监测 |
5.4 基于灵活广域测量系统的含T接线路参数测量 |
5.5 基于灵活广域测量系统的变压器参数测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直接数据域GNSS抗干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主要数学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GNSS 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
1.1.1 GNSS 的发展现况 |
1.1.2 GNSS 军事应用中面临的干扰环境 |
1.2 GNSS 抗干扰技术 |
1.2.1 GNSS 抗干扰技术介绍 |
1.2.2 抗干扰信号处理技术及研究现状 |
1.2.3 GNSS 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及课题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成果 |
第二章 直接数据域自适应 GNSS 抗干扰算法 |
2.1 GNSS 抗干扰信号模型 |
2.2 常用自适应抗干扰算法 |
2.2.1 自适应处理最优准则选择 |
2.2.2 自适应抗干扰算法比较 |
2.3 改进的 LMS 类算法 |
2.3.1 VS_NLMS 算法 |
2.3.2 算法性能仿真 |
2.4 VS_NLMS 算法进行阵列幅相误差有源校正 |
2.4.1 阵列幅相误差影响及校正方法 |
2.4.2 采用 VS_NLMS 算法进行阵列误差校正 |
2.4.3 阵列误差校正仿真 |
2.5 VS_NLMS 算法进行 GNSS 干扰抑制 |
2.5.1 LMS 类算法 GNSS 抗干扰应用原理 |
2.5.2 GNSS 空时抗干扰 |
2.5.3 VS_NLMS 算法干扰抑制性能仿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直接数据域子空间跟踪算法及抗干扰应用 |
3.1 子空间跟踪算法发展 |
3.1.1 子空间方法数据模型 |
3.1.2 常用子空间跟踪算法 |
3.2 基于空间距离的子空间跟踪算法 |
3.2.1 子空间跟踪算法的几何特性分析 |
3.2.2 基于空间距离的快速子空间跟踪算法 |
3.2.3 STSD 算法的数值稳定性分析 |
3.2.4 算法性能仿真 |
3.3 基于二次迭代的子空间跟踪算法改进 |
3.3.1 二次迭代原理 |
3.3.2 二次迭代算法仿真 |
3.4 基于 STSD 算法的 GNSS 干扰抑制 |
3.4.1 基于子空间跟踪投影的 GNSS 干扰抑制 |
3.4.2 算法抗干扰性能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直接数据域的干扰 DOA 估计 |
4.1 基于统计的 DOA 估计算法 |
4.1.1 空间谱估计技术发展 |
4.1.2 基于特征结构的统计性 DOA 估计算法 |
4.1.3 统计性算法的解相干方法 |
4.2 基于直接数据域的 DOA 估计算法 |
4.2.1 基于阵元轮换自适应算法的 DOA 估计 |
4.2.2 基于子空间跟踪算法的 DOA 估计 |
4.2.3 直接数据虚拟空间平滑解相干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直接数据域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
5.1 GNSS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5.1.1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概述 |
5.1.2 GNSS 稳健波束形成方法 |
5.2 直接数据域稳健波束形成方法 |
5.2.1 干扰抑制后的解扩处理 |
5.2.2 恒模算法处理及多波束实现 |
5.3 GNSS 波束形成性能仿真 |
5.3.1 波束形成性能 |
5.3.2 稳健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GNSS 抗干扰级联系统设计及实现 |
6.1 系统级联结构设计 |
6.2 GNSS 空时自适应处理机设计及实现 |
6.2.1 系统结构设计 |
6.2.2 系统资源分配及硬件实现 |
6.2.3 抗干扰试验结果 |
6.3 GNSS 数字多波束抗干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3.1 系统设计 |
6.3.2 算法实现及资源分配 |
6.3.3 硬件实现 |
6.3.4 系统试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9)基于DSP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变压器继电保护的国内外现状与趋势 |
1.3 继电保护的新技术平台 |
1.3.1 电子式互感器 |
1.3.2 IEC61850 标准 |
1.3.3 合并单元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新型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实现方案 |
2.1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
2.2 基于电子式互感器的变压器差动保护方案的实现 |
2.2.1 数字输出标准 |
2.2.2 接口通信 |
2.2.3 合并单元数字输出的同步问题 |
2.2.4 基于线性插值法的采样值数据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励磁涌流识别方法的分析与改进 |
3.1 励磁涌流的分析 |
3.2 励磁涌流识别方法 |
3.2.1 波形识别法 |
3.2.2 谐波识别 |
3.2.3 功率差动原理识别 |
3.2.4 等效瞬时电感识别 |
3.3 基于物元分析理论的励磁涌流识别方法 |
3.3.1 物元分析学 |
3.3.2 基于物元分析的励磁涌流的识别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机保护算法的研究 |
4.1 基于正弦函数模型的算法 |
4.1.1 导数算法 |
4.1.2 两点乘积算法 |
4.1.3 半周积分算法 |
4.2 基于周期函数模型的算法 |
4.2.1 全波傅里叶算法 |
4.2.2 半波傅里叶算法 |
4.2.3 递推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 |
4.3 改进的傅里叶算法 |
4.3.1 傅里叶算法的误差来源 |
4.3.2 改进的全波傅里叶算法 |
4.3.3 改进的半波傅里叶算法 |
4.4 算法性能的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 DSP 的变压器保护装置的分析与设计 |
5.1 DSP 概述 |
5.2 基于 DSP 的变压器保护装置硬件系统 |
5.2.1 硬件电路总体方案 |
5.2.2 信号采集插件 |
5.2.3 开关量输入输出插件 |
5.2.4 通信插件 |
5.2.5 电源插件 |
5.2.6 硬件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
5.3 基于 DSP 的变压器保护装置软件系统 |
5.3.1 保护系统主程序 |
5.3.2 自检子程序 |
5.3.3 故障处理子程序 |
5.3.4 采样中断子程序 |
5.3.5 软件系统抗干扰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高自由度GNSS抗干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
1.1.1 GNSS 的发展状况 |
1.1.2 GNSS 所面临的挑战 |
1.2 GNSS 抗干扰技术 |
1.2.1 现有的主要GNSS 抗干扰技术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GNSS 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自由度GNSS 抗干扰并行自适应算法研究 |
2.1 自适应处理的最优准则问题 |
2.1.1 最大信干噪比(MSINR)准则 |
2.1.2 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 |
2.1.3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准则 |
2.2 高自由度QR 分解并行自适应算法研究 |
2.2.1 QR 分解求解的正则方程 |
2.2.2 QR 分解中的物理意义 |
2.2.3 Givens 旋转实现QR 分解 |
2.2.4 时间递推QR 分解并行处理算法 |
2.2.5 滑窗递推QR 分解自适应并行处理算法(SWGQR-RLS) |
2.3 仿真实验 |
2.3.1 QR 分解方法收敛性能实验 |
2.3.2 均匀线阵条件下QR 分解方法抗干扰实验 |
2.3.3 方阵条件下QR 分解方法抗干扰实验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有限字长条件下QR 分解并行自适应算法研究 |
3.1 脉动阵列和QR 分解的CORDIC 实现 |
3.1.1 CORDIC 算法 |
3.1.2 QR-RLS 算法和SWGQR-RLS 算法的脉动阵列实现 |
3.2 GNSS 抗干扰接收机量化位数选择分析 |
3.2.1 QR-RLS 方法中间变量动态范围分析 |
3.2.2 SWGQR-RLS 方法中间变量动态范围分析 |
3.3 QR 分解的有限字长效应影响 |
3.3.1 误差分析的基本概念 |
3.3.2 CORDIC 运算的误差分析 |
3.3.3 QR-RLS 算法有限精度条件下收敛条件 |
3.3.4 SWGQR-RLS 算法有限精度条件下的收敛条件 |
3.4 仿真实验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基于波束形成的自适应抗干扰算法 |
4.1 GNSS 抗干扰系统中波束形成约束问题描述 |
4.2 单星约束的QR 分解实现 |
4.2.1 “单星约束”多波束形成(PS-MDBF)方法 |
4.2.2 NPS-MDBF 算法 |
4.3 子空间投影波束形成方法 |
4.3.1 正交子空间投影方法 |
4.3.2 斜投影的基本原理与性质 |
4.3.3 基于斜投影的GNSS 抗干扰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NSS 信号子空间及干扰子空间的获取 |
5.1 子空间分离方法与原理 |
5.1.1 干扰子空间的获取方法 |
5.1.2 子空间分离的原理 |
5.2 分块下三角分解子空间方法 |
5.2.1 基于Givens 的分块下三角分解 |
5.2.2 分块下三角分解与SVD 的关系 |
5.3 GNSS 卫星方向矢量的获取 |
5.3.1 GNSS 接收机联合空时自适应滤波器组的实现方法 |
5.3.2 GNSS 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 |
5.3.3 cyclic-FDPM 子空间跟踪算法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GNSS 抗干扰接收机工程实现 |
6.1 GPS 数字调零抗干扰天线设计与实现 |
6.1.1 总体设计 |
6.1.2 天线部分 |
6.1.3 射频模块 |
6.1.4 信号处理板 |
6.1.5 电源模块 |
6.1.6 算法实现及资源分配 |
6.1.7 GPS 数字调零抗干扰天线试验结果 |
6.2 数字多波束GNSS 抗干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2.1 整体设计 |
6.2.2 系统时钟 |
6.2.3 A/D 板设计 |
6.2.4 DA 板设计 |
6.2.5 SP 板设计 |
6.2.6 电源板设计 |
6.2.7 背板设计 |
6.2.8 信号处理板资源分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在学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四、基于GPS同步采样的几种抗干扰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变电站雷电过电压监测及分析技术研究[D]. 王金皇. 西华大学, 2020(01)
- [2]基于空域特征的GPS抗欺骗式干扰方法研究[D]. 闫金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3)
- [3]模块化车载火箭炮行车冲击载荷记录系统设计研究[D]. 母昀皓.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4]压铸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 朱红娜.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5]电网故障脉冲到达时间精确测量方法研究[D]. 杨增健. 长沙理工大学, 2017(05)
- [6]精密扩频测距抗干扰关键技术研究[D]. 瞿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11)
- [7]面向配电网的广域测量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D]. 牛胜锁. 华北电力大学, 2013(07)
- [8]直接数据域GNSS抗干扰关键技术研究[D]. 袁晓东.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10)
- [9]基于DSP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研究[D]. 邹洁璇. 湖南大学, 2011(06)
- [10]高自由度GNSS抗干扰技术研究[D]. 石斌斌.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