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古国到方国——壮族文明起源的新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罗彩娟[1](2019)在《“骆越古国”遗址与中华文化源头:壮族国家认同的路径》文中研究指明骆越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武鸣被认为是骆越先民建立地方政权——骆越方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在国家认同的路径上,居住在武鸣的壮族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具备的丰富考古资料和民间传说故事、龙母遗址、文化遗存等资源,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径。当地壮族人不仅在口头上传承有关骆越古国龙母信仰的传说故事,更在日常生活中以及文化宣传上有意识地重建和弘扬骆越文化,强化骆越先民为中华民族、为国家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这一思想,加深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再以三月三、四月四等龙母信仰与崇拜的节日实践活动,作为骆越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加深壮族对骆越古国、骆越古都辉煌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强化自身的文化正统性,从而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高度统一的目标。
韦福安,么加利[2](2017)在《汉象郡府治“临尘县”方位地址的文化人类学考释——花山古都“临尘县”的人类学系列研究之二》文中指出龙州县上金乡政府所在地及周边近年来考古发现有汉代墓葬、汉庭遗址以及青铜器和玉器,"岜伤"安置骆越将士战死者灵魂的神话、民间传说与秦汉时期骆越先民抗击中原王朝或与相邻族群爆发冲突史实的较为吻合,上金乡的船街作为延续骆越先人船祭水神祈福的重要物证,以紫霞洞为中心的左江流域壮族民间以侬峝节、抢花炮等形式传承古骆越生殖图腾崇拜文化,上金乡政府所在地周边一些村落的古今地名信息存在高度重合,尤其是运用壮族语言思维模式对照分析发现"临尘"与"上金"所指地名一致。这些文化遗存进一步肯定了"汉象郡治临尘县所在地在当今龙州县上金乡政府所在地,花山古都就是临尘县"的基本推断。这对于构建民族文化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也对我们准确把握花山文化的地脉和文脉进行科学规划花山文化旅游产业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陈远璋[3](2016)在《左江花山岩画与骆越缘由考》文中研究指明骆越是岭南的土着族群,左江流域是骆越聚居之地,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始,到秦汉时期,此地的文化发展脉络清晰,贝丘遗址、石铲遗存、岩洞葬等文化现象,连绵不断,而且都与当地的骆越人及其先民有关,族群的血脉相承,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就了骆越文化及花山岩画的产生和发展。花山岩画显示的强烈骆越文化因素,崇蛙、裸体、崇鸟、祀河、信巫鬼以及青铜文化等,与文献有关描述及骆越文化遗物反映的骆越文化、习俗相一致。同时,花山岩画反映出的等级差异、稻作文化的特征,也与骆越的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这些都表明了岩画与骆越的紧密关系。
李金埔[4](2015)在《《中国文化学》第五、第六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翻译实践的内容是《中国文化学》(覃德清,2015)第五、六章的翻译。该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文化学的学科理论建构、文化演进历程、区域文化格局、民族文化系统以及文化形态结构等。《中国文化学》第五、六章是“中国文化演进历程”的前半部分,所对应的时间段为中国文化的开始阶段,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中国的起源发展阶段,所涉内容主要为中国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中华民族以及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本次翻译实践的开始部分属于对《中国文化学》第五、六章的大致介绍和分析,而译前准备和理论基础则是作为对案例分析的铺垫。案例分析部分属于报告的重、难点。案例分析的内容包括有四大方向,这四大方向均为笔者在翻译《中国文化学》第五、六章的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即文化与翻译,文化学术语的翻译,经典引语的翻译和文献书名的翻译。通过分析、讨论,笔者得出结论,在语言类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中,英汉语法差异、汉语文言文与白话文差异以及涉及不同学科产生的文体类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较大;在非语言类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中,历史、地理、民族心理差异对翻译影响较大。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问题上,可以使用音译、意译和音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在经典引语的翻译问题上,除了查找、借鉴已有的平行文本译文译法外,可以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也可以选择译为祈使句,判断句,或被动句,还可以使用There be句型,使用增译法,分句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翻译。在参考文献的翻译问题上,笔者认为中英文文献格式本身存在差异性,在翻译时,应考虑原文的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反应,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防止出现“外行人看了不懂,内行人看了笑话”的现象。通过总结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与不足,笔者找到了学习翻译理论、进行翻译实践以及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途径。同时,笔者也感受到翻译学理论的博大精深,翻译实践的艺术性技巧和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笔者将不断努力,切实提高自身的翻译技能和理论修养。
盘立,盘福东[5](2013)在《百越民族考古学文化考证瑶族千家洞在灌阳——瑶族千家洞问题研究之九》文中研究表明瑶族千家洞是百越民族地域中的世外桃源,因为有瑶族专家质疑"瑶族能这么早就到灌阳?"所以从百越民族考古学文化考证瑶族能这么早就到桂林灌阳非常必要,以百越民族考古学文化学根据解析回答"瑶族能这么早就到灌阳"的问题也就十分重要。一、从百越民族考古学文化考证瑶先民"能这么早就到灌阳"我们从古国、方国的历史来看瑶先民这么早就到灌阳,再从百越民族考古学文化考证瑶先民"能这么早就到灌阳"。《史记》将黄帝、颛顼、帝尧、帝舜列入《五帝本纪》篇,而将夏禹专列为《夏本纪》篇。考
陈虞添[6](2012)在《骆越青铜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尝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骆越地区现有的考古出土器物、墓葬、考古调查和民族调查等资料进行一个初步的整理和分析,探讨骆越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内涵、文化分期、社会性质及其与周边地区青铜文化的联系。文章首先回顾以往学者对骆越名称解释、族源、地理位置、青铜器研究、与西瓯的关系、与周边地区青铜文化的关系、社会性质、宗教和墓葬等问题的研究。其次是根据目前所收集到的骆越地区出土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和墓葬等资料,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骆越青铜文化的特点。其三,本文将骆越青铜文化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商至西周时期,第二期为春秋时期,第三期在战国至汉初时期,并根据其文化特点将骆越地区的青铜文化分为两个类型,即桂西南地区类型和越南东山文化类型。最后,文章总结了骆越地区青铜文化的特征,即骆越文化已出现了的铸铜石范,铸铜业的发展已有一定水平;陶器由夹砂陶向泥质陶发展,夹砂陶的纹饰由绳纹、弦纹、篮纹和方格纹等发展为几何印纹、刻划纹、锥刺纹等;土坑墓和岩洞葬并存是骆越地区墓葬的特色。骆越青铜文化经历了萌芽、发展、鼎盛和衰落四个时期,其萌芽期是商至西周时期,发展期是春秋时期,鼎盛期是战国至汉初期,衰落期是汉代中后期至东汉时期。文章根据出土器物、墓葬等资料分析了骆越的族属、社会结构、发展状况、宗教信仰等。骆越属百越族系,在青铜时代已出现了社会分层,可能出现了一定规模的宗教祭祀礼仪,其社会发展阶段已经进入了早期国家形态阶段。从出土遗物和墓葬来看,骆越青铜文化与其近邻的西瓯青铜文化和云南地区的青铜文化、远距离的楚地青铜文化和中原地区的青铜文化存在着密切联系。骆越还可能与东南亚地区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南岛语族族群有一定的联系。
周大鸣[7](2010)在《大理文化在西南研究中的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大理文化是以洱海为中心,由这个区域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由于其包含了地域性、历史性和族群多元性的特点,代表了方国与国家的交往模式,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比较发达的文化代表,因此在西南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大理文化的研究,要突破地理位置和行政规划的空间局限;突破单一族群研究的方法局限;突破单一的茶马古道研究的视野界限;突破认为大理是中央帝国的地方政权的观点局限,这样也才能使得大理文化研究成为显学。
覃德清,杨丽萍[8](2009)在《南岭民族走廊文化积淀与审美人类学研究的拓展》文中提出"南岭民族走廊"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与"西北走廊"、"藏彝走廊"相并称的中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是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各民族的聚居区。这里族群构成复杂,文化积淀深厚,需要借助审美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以各族群的审美心理、审美崇尚、审美趣味以及其他审美文化形态作为切入点,研究南岭及其周边各民族审美习俗的传承与演化过程,推动南岭民族文化朝着符合人的本性和美的规律的方向演进。
赵焕庭[9](2009)在《南海名浅考》文中提出根据历史文献分析,已知南海海名最早出现于周宣王(827BC—782BC在位)时的《江汉》诗中。秦汉之间214BC—111BC时着的《山海经.海内东经》篇,记述了现时广东省三水和广州以南地区当时为海,称南海。这可从《史记》和《汉书》的记述,以及现代珠江三角洲的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和河口演变的研究成果所证实。南海古时别名涨海,明清时期外国人称为大明海和大清海。清朝以来,外国人把它翻译成(或称作)英文"SouthChinaSea",而近代某些中国人再把这个英文名词直译成汉文"南中国海",忽视"南海"固有的中文名称。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先后出版的地图和其他正式出版物,皆只用"南海"名。
程玲[10](2009)在《先秦时期岭南社会的复杂化进程》文中指出早期社会的复杂化进程是文明起源的核心课题,是近些年来考古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岭南地区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这一地区早期社会的演进过程对推进当前正在开展的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形成这一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新石器时代末期至秦统一中国的这一历史阶段是岭南地区社会复杂化和区域文明起源的关键时期。本文在前人研究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对岭南先秦考古学文化内涵、墓葬和遗物等资料的梳理和分析,考察这一时空经济形态和社会组织结构的演变状况,探讨先秦时期岭南复杂化社会的演进过程。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回顾岭南早期社会发展进程研究的学术史,并论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第二章介绍先秦时期岭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揭示岭南地区古文化孕育和发展的生态背景,为探讨环境和文化的互动关系以及岭南土着社会发展状况奠定基础;第三、四、五章是全文的重点,分别研究岭南石峡中层时期、夔纹陶时期和米字纹陶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探索这一时空社会结构复杂化的过程。主要从遗址、墓葬、遗物等考古资料入手,对岭南先秦古文化做历时性的介绍和阐释,概括三个时期不同的文化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分层状况,分析岭南先秦社会结构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社会复杂化进程乃至方国社会的最终形成。第六章,总结全文。
二、从古国到方国——壮族文明起源的新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古国到方国——壮族文明起源的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骆越古国”遗址与中华文化源头:壮族国家认同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骆越文化与武鸣壮族的民族文化认同 |
二、骆越古国遗址与武鸣壮族的国家认同 |
三、传说中的骆越祖母王与壮族龙母文化 |
四、“四月四”骆越文化旅游节与国家的在场 |
五、小结:文化认同是连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纽带 |
(2)汉象郡府治“临尘县”方位地址的文化人类学考释——花山古都“临尘县”的人类学系列研究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一、龙州县上金乡政府所在地周边近年来考古发现有汉代墓葬、汉庭遗址以及青铜器和玉器等文化遗存, 表明古象郡治临尘县应该是在明江和左江交汇的上金乡政府所在地范围 |
二、“岜伤”安置骆越将士战死者灵魂的神话、民间传说和秦汉时期骆越先民抗击中原王朝或与相邻族群爆发冲突的史实存在吻合 |
三、上金乡的船街是骆越先人船祭水神祈福的重要文化遗存 |
四、古骆越生殖图腾崇拜文化在以紫霞洞为中心的左江流域壮族民间以侬峝节、抢花炮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代代传承 |
五、上金乡政府所在地周边一些村落的古今地名信息存在高度重合, 尤其是运用壮族语言思维模式对照分析发现“临尘”与“上金”所指地名一致, 这更进一步说明了近代的“上金县”县治最有可能是汉象郡府治“临尘县”之所在 |
六、结语 |
(3)左江花山岩画与骆越缘由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骆越是岭南的土着族群 |
(一)骆越族源追溯 |
(二)左江流域是骆越及其先民聚居之地 |
(三)左江流域骆越文化源流一脉相承 |
二、左江花山岩画的骆越文化因素 |
(一)文化习俗 |
1. 蛙形人像——崇蛙之俗 |
2. 裸体图像——裸国之俗 |
3. 乌图及羽饰——崇鸟之俗 |
4. 船图——行船祀河之俗 |
5. 面具——傩的传统 |
6. 头部发式——装饰特征(4) |
(二)青铜文化 |
三、骆越社会与岩画内容的一致性 |
(一)社会组织 |
(二)经济形态 |
(4)《中国文化学》第五、第六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本分析 |
1.1 语言特点 |
1.2 内容特点 |
1.3 文本对翻译的要求 |
2 译前准备 |
2.1 文本研读 |
2.2 平行文本 |
2.3 专业词汇的分析 |
2.3.1 地理专业名词的分析 |
2.3.2 历史、考古专业名词的分析 |
2.3.3 专名的分析 |
2.3.4 古籍以及古语的白话文解释 |
2.3.5 其他类型词汇的分析 |
2.4 团队合作 |
2.4.1 团队合作方式 |
2.4.2 合作完成的主要工作 |
3 理论基础 |
3.1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
3.2 理论的指导意义 |
4 案例分析 |
4.1 文化与翻译 |
4.1.1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
4.1.1.1 语言类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
4.1.1.2 非语言类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
4.1.2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
4.1.2.1 音译 |
4.1.2.2 音译加类别词或音译加意译 |
4.1.2.3 意译 |
4.2 文化学术语的翻译 |
4.2.1. 意译 |
4.2.2. 音译意译相结合 |
4.2.3. 平行文本的译法 |
4.2.3.1 地理、历史等学科名词 |
4.2.3.2 专名 |
4.3 经典引语的翻译 |
4.3.1 按照字意翻译法 |
4.3.2 翻译为祈使句 |
4.3.3 使用There be句型 |
4.3.4 翻译为复合句 |
4.3.5 调换语序 |
4.3.6 使用判断句 |
4.3.7 分句法 |
4.3.8 翻译为被动句 |
4.3.9 增译法 |
4.4 文献书名的翻译 |
5 实践总结 |
5.1 经验总结 |
5.2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第二编 中国文化演进历程 |
第五章 中国文化衍生的自然生态环境 |
一、中国文化衍生的地理空间 |
二、生态变迁与文化演进 |
三、生态系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
第六章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汇聚 |
一、中国人的起源:先祖从何而来? |
二、满天星斗:中国文化的多元起源 |
三、百川归海:中国远古文化的汇流 |
四、文明曙光的显现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 |
五、三皇五帝·炎黄子孙·中华民族 |
注脚翻译 |
附录(一) |
附录(二) |
(6)骆越青铜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前言 |
(一) 研究目标与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学术史回顾 |
一、骆越青铜文化概述 |
(一) 骆越青铜文化的年代与地域 |
(二) 骆越青铜文化代表性遗址 |
1. 桂西南地区青铜时代墓葬 |
2. 越南东山文化遗址 |
二、青铜器的种类及特征 |
(一) 青铜容器 |
(二) 青铜兵器 |
1. 剑 |
2. 戈 |
3. 矛 |
4. 镞 |
5. 钺 |
(三) 青铜乐器 |
1. 甬钟 |
2. 其他钟和羊角钮钟 |
3. 铃 |
(四) 青铜工具 |
1. 斧 |
2. 刀 |
3. 刮刀 |
4. 叉形器 |
5. 锄、针、凿 |
(五) 青铜杂器 |
1. 圆形器、镯、钏、带钩等 |
2. 镦 |
3. 越南东山文化出土青铜杂器 |
(六) 小结 |
三、骆越青铜文化其他器物 |
(一) 陶器 |
1. 陶罐 |
2. 陶壶 |
3. 陶杯 |
4. 陶釜、陶钵 |
5. 陶碗、陶瓮和彩陶片 |
6. 陶纺轮 |
(二) 石器 |
1. 石锛、石凿 |
2. 砺石 |
3. 石范 |
4. 石子和河卵石 |
(三) 玉器 |
1. 玉环 |
2. 玉块 |
3. 玉钏 |
4. 玉管饰 |
5. 刻刀、戈、镯 |
6. 玉片、坠子、扣形器等 |
(四) 小结 |
四、骆越青铜文化的墓葬 |
(一) 土坑墓 |
(二) 岩洞葬 |
(三) 小结 |
五、骆越青铜文化的分期、族属及社会性质 |
(一) 文化分期 |
1. 类型特征 |
2. 文化期特征 |
(二) 族属 |
1. 族属问题 |
2. 左江流域崖壁画与骆越 |
(三) 社会性质 |
(四) 小结 |
六、骆越青铜文化与周边地区青铜文化的关系 |
(一) 与西瓯的关系 |
(二) 与中原地区青铜文化的关系 |
(三) 与楚文化的关系 |
(四) 与滇文化的关系 |
(五)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8)南岭民族走廊文化积淀与审美人类学研究的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论:研究的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二、南岭民族聚居区的深厚文化积淀 |
三、南岭民族走廊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学术旨趣 |
四、审美人类学的介入路径与拓展策略 |
(一) 从人的全面发展拓展审美人类学研究 |
(二) 从文化保护介入审美文化的延续 |
(三) 从身体的审美感知深化理论深度 |
(四) 借助文化提升, 强化深层次的审美熏陶 |
(五) 从实证研究拓展审美人类学的学术空间 |
五、结 论 |
(10)先秦时期岭南社会的复杂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先秦时期岭南社会复杂化的环境背景 |
一、文化史上的"岭南" |
二、先秦时期岭南的自然环境 |
三、环境因素在岭南早期社会文化史的重要作用 |
第三章 石峡中层时期的岭南社会 |
一、石峡遗址与石峡中层时期 |
二、采集狩猎经济的持续发展 |
三、原始的聚落形态与简单社会 |
第四章 从横岭山到元龙坡——周代岭南社会的变迁 |
一、夔纹陶时代的岭南 |
二、社会变迁的推动力——青铜文化的南渐 |
三、社会变迁的经济基础 |
四、社会变迁的镜像——横岭山、元龙坡分层社会的考察 |
第五章 从铜鼓岗到银山岭——岭南早期方国社会的初现 |
一、米字纹陶时代的岭南 |
二、多元文化交汇中的早期铁器时代 |
三、社会经济接近岭北 |
四、从铜鼓岗、银山岭墓地看早期方国社会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从古国到方国——壮族文明起源的新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骆越古国”遗址与中华文化源头:壮族国家认同的路径[J]. 罗彩娟.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汉象郡府治“临尘县”方位地址的文化人类学考释——花山古都“临尘县”的人类学系列研究之二[J]. 韦福安,么加利. 广西民族研究, 2017(01)
- [3]左江花山岩画与骆越缘由考[J]. 陈远璋. 中国文化遗产, 2016(04)
- [4]《中国文化学》第五、第六章翻译实践报告[D]. 李金埔.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
- [5]百越民族考古学文化考证瑶族千家洞在灌阳——瑶族千家洞问题研究之九[A]. 盘立,盘福东. 百越研究(第四辑)——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六次年会论文集, 2013
- [6]骆越青铜文化研究[D]. 陈虞添. 广西师范大学, 2012(11)
- [7]大理文化在西南研究中的意义[J]. 周大鸣.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0(02)
- [8]南岭民族走廊文化积淀与审美人类学研究的拓展[J]. 覃德清,杨丽萍. 文化遗产, 2009(03)
- [9]南海名浅考[J]. 赵焕庭. 热带海洋学报, 2009(03)
- [10]先秦时期岭南社会的复杂化进程[D]. 程玲. 厦门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