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难题

肥胖——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难题

一、肥胖——二十一世纪的难题(论文文献综述)

吴芳芳[1](2021)在《谷歌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策略 ——《基因开关》第一至五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翻译工具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特点有目共睹,优秀的翻译工具也因此受到语言服务商的肯定,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翻译实践。诚然,机器翻译还有进步空间,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机器翻译的译文还不足以达到客户要求。而逐渐兴起的译后编辑可以有效修正机器翻译的勘误。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的模式(MTPE)既能保留机器翻译的高效,又能保有人工翻译的质量。因此,在世界各地,许多语言服务商已经广泛使用该模式进行翻译。本文是一篇采用MTPE模式进行翻译实践而产出的实践报告,源文本是一本名叫《基因开关》(The Switch)的科普类书籍。根据赖斯和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该文本属于科普性文本,同时兼具感召功能。源文本涉及大量生物学知识及术语,行文严谨、逻辑清晰,适合采用MTPE模式进行翻译。因此,笔者在SDL Trados翻译软件的帮助下,利用谷歌机器翻译引擎Google Translate预翻译文本,然后对机器翻译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和校对。基于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在翻译多维质量标准MQM模型的指导下,从准确性和流畅性两个角度总结了谷歌翻译的错误类型,包括欠额翻译、未翻译、错误翻译、错误语法、理解困难;并在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从准确性和流畅性角度给出译后编辑的策略,包括补充、替换、重组句子结构、调整语序、重写,并辅以例句加以解释说明。

黄颖[2](2021)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节选文的加工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材选文进入师生视野之前,大多被加工处理。语文教师如何处理好节选文与原文之间关系,如何发挥节选文自身教学价值,如何通过节选文教学带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因此分析编者对节选原文进行了怎样的加工以及加工得怎么样,将有助于语文教师合理客观地认识节选文的加工现象,促进教师与编者之间的有效“对话”。同时,也将利于教师将节选文的加工处理部分作为课堂教学资源合理使用并通过节选文的教学真正带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本论文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节选文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加工修改方面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对节选文教学带来价值和意义。除绪论、结语,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针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节选文进行加工情况统计,主要从节选文加工方式、加工对象以及加工分布三大方面进行呈现。在节选文的加工方式中,分析增加、删减、替换三种加工方式占比情况以及三种加工方式组合情况。在节选文的加工对象中,分析段落、句子、字词和标点符号加工占比以及每种对象的具体加工情况。在节选文的加工分布中,分析年级、体裁、题材和年代分布情况。第二章,针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节选文的加工动因进行分析,主要从语言发展内因、教与学外因两方面进行分析。语言发展内因方面,主要是基于规范表达的需要以及主流意识考虑。在教与学外因方面,主要是基于学生发展考虑以及教师教学要求。第三章,将节选文与课下注释标注的原文进行了细致比较,针对具体加工情况探究加工的合理之处以及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实现统编版教材节选文的加工合理化发展并促进教师和教材之间的有效“对话”。第四章,针对中学语文教材节选文提出教学原则以及策略建议。比如节选文教学原则应该注重整体性、差异性和适当性原则。针对节选文教学,除了立足节选文本身的教学目标,还应放眼整本书。另一方面,可以将节选文与原文进行比较式阅读,比如从遣词造句入手进行比较阅读或从标题细节入手进行比较阅读,进而培养学生语感。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3](2021)在《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博物馆不仅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公共性的展示、教育和休闲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它是现代语境下文化再生产必不可少的场域。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数字化的生物医学的21世纪,博物馆正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构建和提升博物馆公共性和民主性方面。博物馆的公共性是现代博物馆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如何创生和提高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就成为了本论文研究讨论的重点。全文主要以艺术的亲和性与数字科技的传播性为视角,以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进、展览藏品、公众教育和公共空间的多重维度为切入点,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讨。首先,从回顾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开始,以医学知识的传承记载、人体标本的收藏保存和医学教育为主轴,总结医学博物馆在历史各个阶段的里程碑事件和重要医学发现。接着从回顾艺术与医学的交融演绎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艺术对医学的发展进步和传承的历史贡献,艺术品本身和博物馆治疗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疾病的疗愈功效。其次,结合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拓展了医学博物馆改革的思维模式,讨论了如何在展品和展览空间的设计中注入艺术审美概念,探索运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来提升医学博物馆对公众的吸引力,从而改善公众教育的可能性。然后,借鉴最前沿的重组教育的理念,分析了在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普及教育中如何形成新的学习生态系统,以自主导向的体验式、社会性和分散式学习为特征,创造出特殊的文化景观和开放的公共场域的新型医学博物馆空间,有效地达成普及健康卫生教育的重要职能。探究了在信息网络全球化的后真相时代,医学博物馆在公众健康教育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提出了博物馆公共教育的策略。接着结合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以公众化的视角,阐述了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从而打破现有文化区隔的可能性,推演了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将极大程度地推动医学博物馆的健康知识民主化的进程。最后,以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作为理论原点,首次提出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结合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探究在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再生产模式、路径及其在公众教育方面的策略,展望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对社会福祉和健康文化的贡献。希望该研究结果能为传统医学博物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对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和公众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布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付玉琪[4](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朱江[5](2020)在《基于二维图像的人体体重估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体运动科学在人们的日常体育健身活动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今肥胖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运动减肥,并且评价运动的效果,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计算机视觉技术能够给人们带来参与感和更直观的体验,与竞技体育、日常健身等方面的融合越来越深入,出现了很多创新应用。人体的二维图像中携带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特征信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从二维图像中估计出人体体重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非接触式的人体体重估计是计算机视觉、人体测量学和人体运动学相结合的一项备受关注的技术。与传统的接触式称重相比,非接触式的人体参数测量、人体运动评价等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二维图像的人体体重估计方法的难点是如何将二维图像中的人体像素与现实场景中的人体相对应。传统的研究方法是通过使用Kinect深度传感摄像头或者热传感相机等设备获取人体在图像中的深度信息以及人体轮廓,并进一步提取人体图像中的特征,最后回归计算出图像中人体的重量,其昂贵的设备限制了该类方法的大规模普及应用。而从普通摄像头所获取的二维图像中难以提取到精确的图像深度信息,无法将像素场景与实际场景对应起来,进而难以准确的估计出图像中物体的实际大小。本文将计算机学科与人体运动学科知识相结合,研究基于二维图像的人体体重估计方法。本文首先基于相机成像原理,分别通过固定摄像头姿态和选定参照物两种方法实现了对二维图像中物体的高度估计。然后根据人体测量学的先验知识选取与人体体重密切相关的人体外部特征,将人体关键点检测模型与图像语义分割模型相结合,基于深度学习对人体在二维图像中的外部特征进行回归计算,得到人体质量指数BMI(Body Mass Index),最终结合人体身高和BMI指数,实现了基于二维图像的人体体重估计。实验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对二维图像中的人体体重估计时,本文的估计重量与实际重量之间存在较小的误差,相比于肉眼对人体体重进行估计有着更高的精度。

崔诗悦[6](2020)在《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的交互作用及其与钢铁工人高血压发生的关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钢铁工人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的建立和对高血压患病关联性的分析,寻找和发现研究职业人群暴露和高血压间关系的新思路,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更多干预线索。方法基于京津冀职业人群健康效应队列项目建立的工人队列,以2017年2月到6月和2018年3月到7月间某钢铁集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7660名工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个体基本信息、行为生活方式、工作环境等资料,通过职业健康体检收集人体测量学资料和生理生化检查资料,并对工人工作环境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收集职业有害因素暴露资料。研究以建立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为主要研究因素,采用限制性三次方样条函数模型分析有害因素累积暴露量和钢铁工人高血压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对工人生活行为方式和各职业有害因素累积暴露量与高血压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以其中钢铁工人高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组成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并使用健康危险因素评分法(Health risk factor score,HRFS),各因素以偏回归系数为权重建立暴露组模型,探讨职业有害因素联合暴露对钢铁工人高血压的影响。结果1调查人群共7660人,其中男性7023人,女性637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56%。平均收缩压为(128.95±12.03)mm Hg,平均舒张压为(82.54±10.37)mm Hg。在调查工人中,具有中级学历的人群占总人群的52.04%(3987/7660),男性中92.73%(6513/7023)和女性中93.23%(594/637)的人已婚,女性从不吸烟和从不饮酒的人分别为92.45%(589/637)和94.80%(604/637),男性现在吸烟者占54.87%(3853/7023),现在饮酒者占39.60%(2781/7023);晚上睡觉时室内明亮的人占总人群的14.77%(1131/7660),有29.30%(2244/7660)的人有高血压家族史。2加权倒班作业指数、高温累积暴露量、CO累积暴露量和粉尘累积暴露量与钢铁工人高血压之间均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各累积暴露量分别以加权倒班作业指数<867.22(天)、高温累积暴露量<292.61(℃·年)、CO累积暴露量<30.84(mg/m3·年)、粉尘累积暴露量<18.78(mg/m3·年)时为参照,加权倒班作业指数(天)在867.22时钢铁工人高血压患病风险是参照组的0.72(95%CI=0.590.88)倍,≥2090.38时,患病风险是参照组的1.21(95%CI=1.01,1.46)倍;高温累积暴露量(℃·年)在292.61和≥720.13时,钢铁工人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是参照组的1.44(95%CI=1.041.99)倍和1.86(95%CI=1.332.60)倍;CO累积暴露量(mg/m3·年)在30.84时,患病风险是参照组的1.33(95%CI=1.041.93)倍,≥112.74时与参照组相比,对患病风险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累积暴露量(mg/m3·年)在≥58.74时患病风险是参照组的1.63(95%CI=1.202.22)倍。3综合前两部分分析结果,以钢铁工人高血压患病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纳入性别、年龄、文化水平、饮酒、BMI、高血压家族史、高温累积暴露量、粉尘累积暴露量、CO累积暴露量、加权倒班作业指数为组分。暴露组风险得分和工人高血压间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进行四等分组后,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单一暴露模型以得分0,即模型前25%分段为参照组,当得分36.8时,钢铁工人高血压的患病风险是参照组的2.12(95%CI=1.014.48)倍;当得分为45.7时,患病风险为参照组的3.48(95%CI=1.746.98)倍;当得分54.4时,患病风险为参照组的8.34(95%CI=4.1916.61)倍。组合暴露模型以前25%得分0为参照,当模型得分为33.4时,钢铁工人高血压的患病风是参照组的2.44(95%CI=1.155.16)倍;当得分为41.0时,患病风险为参照组的3.29(95%CI=1.646.59)倍;当得分49.2时,患病风险是参照组的8.90(95%CI=4.48217.68)倍。结论1钢铁工人高血压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饮酒、BMI、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有关系;2高温累积暴露、CO累积暴露、粉尘累积暴露、倒班加权指数都和钢铁工人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不同暴露量分组对患病风险增加不同;3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较单独暴露因素能更全面的反应暴露对钢铁工人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在以后的工人高血压的防控工作中,应注意多管齐下,对工人多进行岗位轮换,避免多种职业有害因素暴露过多增加患病风险。图11幅;表22个;参134篇。

曹仲允[7](2020)在《20世纪以来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体育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可以说最早的体育在人类原始文明社会出现伊始就已经产生,劳作、军事、跳舞、祭祀等等活动都可以视作最早的体育方式。体育课这一概念则是近代才开始出现,最早的体育教育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人民将角斗、游戏等活动纳入教育范畴,到了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欧洲将赛跑游泳等项目也纳入教育范畴,统称之为“体操”。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人们才开始将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称作“体育”。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体育课在我国的中小学已成为学校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各种有关体育的加分政策,体育中考等政策的出现使得体育教育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自二十世纪以来美日中三国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史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将三个国家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整理阅读大量相关文献,梳理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发展的时间线,着重整理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指导思想,对三个国家的历史背景、重要历史事件、政策以及指导思想的特点进行梳理、罗列和分析,通过断代的方式将三个国家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进行整理和小结,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最后,对三个国家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进行总体的脉络梳理和比较总结,通过对三个国家的学校指导思想的辩证思考,进而提出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建议,为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提供借鉴,对我国的学校体育的工作提供一些启示。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国家政策的改革和社会背景的变化推动着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经济、文化、政治的方方面面的交流也带来了思想的发展和进步;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趋势是由“体”到“人”,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针对得到的结论提出了以下启示:将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与当下的社会背景及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结合起来;深入细化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使其得到充分的贯彻与落实;认清学校体育的本质——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王禹耕[8](2020)在《转变与选择: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扬弃”》文中研究说明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J.Toynbee)是20世纪英国着名的历史学家,是继斯宾格勒(Oswald Arnold Gottfried Spengler)之后文明形态史观集大成者。其鸿篇巨着《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剧烈反响,曾在欧美掀起汤因比思想高潮。汤因比因此成为美国《时代周刊》(Time)封面人物。在欧美掀起“汤因比热”的同时,汤因比学术思想也遭受到西方史学界的猛烈批判。20世纪50年代,他在欧美的热度逐步退潮。但与此同时,日本却对汤因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者越走越近、频繁互动。大量汤因比着作被引入日本,日本也出现了许多宣传汤因比思想的学者。日本还成立了世界上唯一以汤因比名字命名的民间组织“汤因比市民会”(トインビー市民の会),旨在宣传和发展汤因比思想。在日本人眼中,汤因比已经成为指导二战后日本文明走向的智者。本文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主要利用历史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理论及研究方法,从历史角度解读日本文化心理。这一过程中,不仅探究和考证了日本与汤因比互动的各自动因,阐述和分析了互动过程及汤因比与日本知名人士的谈话内容,力求从两者多角度互动的史实和影响上阐明汤因比思想在日本学界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对日本历次引入外来文明进行分析研究,试图透视出日本引进外来文明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因素。为日本文明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观点。本文大体分为引言、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从研究缘起着手,就国内外学术界对汤因比研究的现状进行系统性梳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主要学术价值。正文部分由第一至四章构成。第一章为汤因比及其史学思想。本章着重考察了汤因比的生平经历、家庭环境和主要史学思想。着重阐述了汤因比文明生态史观的主要内容,力求从个人经历和家庭环境两个角度透视出对其史学思想发展的影响。同时,在分析汤因比与日本相互关系之前,系统展现出汤因比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后文分析日本引入汤因比思想奠定学理基础。第二章为汤因比与日本的记述和访问,由两节构成。第一节为汤因比着作中的日本印象,第二节为汤因比三次访日经历,试图通过史学考证透视出双方在二战前后对彼此都抱有截然不同的观点。笔者对汤因比日本印象的分析着重于汤因比着作中的日本形象。因为彼时汤因比对日本文明缺乏直观认识,更多受西方日本观影响。对于汤因比在1929年、1956年及1967年三次访日经历的分析透视出汤因比在二战前后对日本抱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他曾在1929年斥责日本重蹈迦太基的覆辙;又在1956年称赞日本是亚洲的先驱。一贬一褒的区别,其内涵值得深思。同时,二战之后日本对汤因比也展现出截然不同于战前的欢迎,在引进汤因比思想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和迫切性。这种态度的反转也透视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渴求的客观实际。第三章为汤因比与日本社会人士的谈话。本章旨在从汤因比与日本人士的谈话中透视两者的互动过程。池田大作与汤因比的互动《展望二十一世纪:池田大作与汤因比对谈集》(二十一世纪への対话)早已被国人熟知。然而,在池田大作之外,汤因比还与包括松下幸之助(Matsushita Konosuke)、若泉敬(Wakaizumi Kei)等多名日本社会人士开展过谈话。相比于汤因比的学术理论与访日报道,汤因比与日本社会人士的谈话对日本社会民众的影响更加深远和广泛,达到了扩大影响、形成日本“汤因比热”的效果。第四章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引进、接纳与诠释。通过前两章的考证,笔者分析出日本引进和传播汤因比思想的两条主线。即:第一是汤因比着作对日本社会的影响;第二是汤因比三次访日之旅对日本社会大众的影响。两条主线虽然形式不同,但均以1956年为分界线前后形成巨大差异。在此过程之中,日本涌现出如松本重治(Matumoto Shigeharu)、山本新(Yamamoto Shin)、秀村欣二(Hidemura Shinji)、吉泽五郎(Yoshisawa Goro)等一批富有战后时代性的本土汤因比思想推动者。他们不仅在学术界力主引进汤因比思想,同时也撰写了大量的面向普通民众的汤因比思想通俗读物。同时,通过分析也可透视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并非全盘吸收,其吸收内容存在着吸收对日本的褒扬而舍弃对日本的批判。在此过程中,势必存在对汤因比言论的刻意误读。第三部分由第五章及结语构成。第五章为日本吸收外来文明过程中文化心理的影响。本章通过阐述心理史学与文化心理内涵,分析日本在吸收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时存在的文化心理影响因素,透视出日本对外来文明抱有的特殊观点,以及吸收外来文明过程中存在的“自卑-学习-超越-排斥”及“较量-失败-学习-模仿”两个文化心理公式。结语部分从文明交往角度回溯了日本与汤因比互动的动机、过程和结果,并从两个文化心理公式角度分析日本对外来文明的吸收模式,明晰了日本基本文化心理态度,透视出汤因比思想作为日本战后吸收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一直沿用其文化心理公式,为日本未来国际关系和文明处理行为带来预判性思考。

贾珊[9](2020)在《Food Security汉译语篇衔接与连贯重构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翻译实践报告以Food Security中部分章节汉译实践为依据,以语篇衔接与连贯作为关注点,针对初译发现的翻译问题,分析探讨改译采用的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及实践价值。作为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影响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粮食安全一直备受关注,此文本的汉译具有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作为社科类文本,该文本衔接紧密,逻辑清晰,连贯性强。如何在译文中体现出原文的衔接关系与逻辑关系,如何重构译文语篇的连贯性是此次翻译实践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初译审校与分析,将发现的影响译文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翻译问题归纳界定为:衔接手段存差异,句际衔接不一致以及语义逻辑不明晰。针对衔接手段存差异的翻译问题,采用指称照应衔接重构,替代照应衔接重构及复现同现衔接重构作为衔接与连贯重构解决方案;针对句际衔接不一致的翻译问题,采用隐性衔接显化重构,显性衔接隐化重构以及句际衔接转换重构作为衔接与连贯重构解决方案;针对语义逻辑不明晰的翻译问题,采用语义逻辑变序重构,语义逻辑增补重构以及语义逻辑简化重构作为衔接与连贯重构解决方案。案例分析与实践总结表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对此类文本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选策略对翻译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效力,译文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杜淑文[10](2019)在《“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城镇作为连接都市与乡村的中间地带,为作家带来写作灵感,提供精神园地。新世纪以来,“70后”作家的小城镇题材创作愈加多元,在记录小城镇变迁的同时也丰富了小城镇世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70后”作家的小城镇书写切入,通过溯源与比较探讨二十一世纪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小城镇中“城”的发展与“人”的真实生存样态,深入剖析“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意象书写和叙事艺术。除去绪论本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生成语境和主体特征。外在环境方面,政治上,政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为小城镇发展保驾护航;经济上,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快速发展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的急剧转型,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上,改革开放以后描写小城镇改革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随后过渡到上世纪末文化界刮起怀旧之风,人们面对周遭环境的改头换面又开始怀念往日的小镇生活,以上背景都影响着“70后”作家的小城镇写作。主体特征着重从作家身份、作家创作的精神指向和文学追求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便更好地突出“70后”作家的小城镇书写特质。第二部分探讨了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中的“城”与“人”。具体从“70后”作家笔下变革中的城镇书写和人物形象塑造两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城”的挖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小城镇生活节奏的变化,由过去的安稳与日复一日的停滞到如今的快速变动。二、小城镇道德伦理的变迁,世风变化使小城镇人的观念接受由保守走向开放,小城镇伦理秩序也从一开始的暧昧游移逐步走向混乱失范。三、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变革,由曾经聚居环境下的熟人社会体系向重视业缘关系的倾向过渡。四、小城镇消费模式的转换,展示了小城镇人消费观念的转型、消费欲望的膨胀与小城镇发展的不平衡矛盾的显现。在“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人物分析中,围绕三类代表形象展开:一是小城镇中流动的城镇青年形象。“流动”是在转型时代背景下城镇青年所具有的的共性特征,一类青年在小城镇中流动,一类在小城镇与都市之间流动,形成了迥然不同的人物特征和成长路线。他们都有着远大的志向与成功的雄心,却总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遭遇重重阻力。二是固守的小城镇中坚。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小城镇人,长期的小城镇生活经验使这类人物熟悉小城镇的生存法则,是最具有小城镇人格特征的一类人物形象,外在看似碌碌无为,但在他们的平淡生活下总掩藏着秘密的波涛汹涌。三是无助的乡村外来者形象。他们是小城镇流动人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城镇稳定秩序中的异质分子,他们对于不公平待遇的反抗,也加速了小城镇秩序的失序。第三部分从意象研究出发,对“70后”作家笔下的小城镇样态一分为二,一方面用田园牧歌式的小城镇的书写,来探究街道、河流、杂货铺等意象在古朴婉约的小城镇乌托邦建构下的特殊意义;另一方面则从都市挤压下的现实城镇创作,细化镇口公路、地图、厂区、玻璃屋等意象在小城镇现实书写中所承担的重要作用。通过意象的挖掘,探讨不同样态下作家创作的意蕴指向,加深对于小城镇的过去与当下的理解。第四部分着重剖析“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叙事艺术。将“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所展现的突出特质概括为以下方面:一、“离去-归来”叙事模式的继承与创新,“70”后作家擅长利用这种模式以全球化的视野审视小城镇的发展,建立城与人的牵系。二、用死亡窥视城镇的叙事策略,“70后”作家的小城镇书写频繁地用死亡叙事加深读者对于小城镇人精神困顿的思考,用死亡结局印证小城镇阶级伦理环境长期以来对人的禁锢。三、灵活交错的叙事视角,作家通过小说中不定式内聚焦视角的频繁运用和内聚焦、外聚焦视角的灵活转换来塑造多元化的小镇人物,深入小城镇生活的细部,打造多样化的叙事效果。本章从三个叙事层面的角度,分析“70后”作家对于小城镇社会环境和内部人性的塑造,形成了立体化的小城镇图景建构,阐释了作家对于小城镇世界的多维思考。第五部分围绕“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价值意义与反思展开论述。在价值意义上,小城镇创作领域的开掘一方面是“70后”作家为了摆脱身体写作的喧嚣的自省与反拨;另一方面也迎合了当下“人的城镇化”的发展策略,为大众重新关注当下小城镇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多元的窗口。同时,值得反思的是,部分“70后”作家在创作中缺乏历史意识的介入、政治层面上的阐释,沉溺于“小叙事”的日常描写,造成文本存在感性情绪的泛滥,容易流于自我精神园地的圈禁,这些不足都需要“70后”作家在日后的创作中不断强化自我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增强作品的社会深度与穿透力。

二、肥胖——二十一世纪的难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肥胖——二十一世纪的难题(论文提纲范文)

(1)谷歌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策略 ——《基因开关》第一至五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Part One Practice-based Research
    1 Introduction
        1.1 Procedure of the Project
        1.2 Source of the Project
        1.2.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and the Book
        1.2.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2 Literature Review
        2.1 An Overview of the Machine Translation
        2.2 Introduction to Google Translate
        2.3 Definition of Post-editing
        2.4 A General Review of Studies on Post-editing
        2.4.1 Domestic Studies on Post-editing
        2.4.2 Foreign Studies on Post-editing
        2.5 Introduction to Text Typology
    3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translation
        3.2 Post-editing
    4 Error Categories and Analys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QM Model and Post-editing Methods
        4.1 The Model of Multidimensional Quality Metrics
        4.1.1 Background of the MQM Model
        4.1.2 Content of the MQM Model
        4.1.3 The Rationality of Using the MQM Model
        4.2 Error Classifi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QM Model
        4.3 Error Analys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QM Model and Post-editing Methods
        4.3.1 Accuracy
        4.3.1.1 Mistranslation
        4.3.1.2 Untranslated Content
        4.3.1.3 Under-translation
        4.3.2 Post-editing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uracy
        4.3.2.1 Replacement
        4.3.2.2 Supplementation
        4.3.3 Fluency
        4.3.3.1 Grammar
        4.3.3.2 Unintelligibility
        4.3.4 Post-editing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luency
        4.3.4.1 Reorganizing the Sentence Structure
        4.3.4.2 Adjusting the Word Order
        4.3.4.3 Rewriting
    5 Conclusion
        5.1 Implications
        5.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Part Two Translation Project

(2)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节选文的加工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概念界定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五 语料来源与格式
第一章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节选文的加工情况统计
    第一节 节选文的加工方式
        一 加工方式的基本类型
        二 基本方式的组合
    第二节 节选文的加工对象
        一 加工对象的基本类型
        二 基本对象的加工
    第三节 节选文的加工分布
        一 年级分布
        二 体裁分布
        三 题材分布
        四 年代分布
第二章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节选文的加工动因分析
    第一节 语言发展的内因
        一 规范表达的需要
        二 主流意识的考量
    第二节 教与学的外因
        一 学生发展的考虑
        二 教师教学的要求
第三章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节选文的加工得失
    第一节 合理之处
        一 优化语言形式
        二 修正思想内容
        三 明确教学目标
    第二节 不利影响
        一 削弱原着艺术魅力
        二 影响文章意脉结构
        三 其他细节问题
第四章 中学语文教材节选文教学原则及策略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节选文教学原则
        一 整体性原则
        二 差异性原则
        三 适当性原则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材节选文教学策略
        一 立足节选文
        二 放眼整本书
        三 比较式阅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节选文篇目
附录 B 原文与节选文对比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一)世界博物馆学的研究趋势
        (二)早期的医学博物馆馆藏研究推动了人文自然科学发展
        (三)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概况
        (四)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文献综述
        (五)艺术和医学的交融促进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传播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架
第一章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西方医学和医学史的记录和传承
        (一)史前医学时期
        (二)远古文明中的医学时期
        (三)古希腊医学时期
        (四、五、六)古罗马医学、中世纪医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时期
        (七)近现代医学时期
        (八)后现代医学时代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一、早期西方医学博物馆
        二、大众人体解剖博物馆
        三、卫生博物馆与健康博物馆
        四、医学相关专科博物馆
        五、西方医学史和医学博物馆沿革的历史时间轴
    第三节 欧美医学博物馆的现状和困境
        一、博物馆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
        二、欧美医学博物馆现状
        三、欧美医学博物馆困境成因分析
        四、欧美医学博物馆发展状况对中国医学博物馆发展的启示
    第四节 欧美博物馆与其瘟疫主题展
        一、20 世纪流行传染性疾病的主题教育展与其博物馆
        二、古老的黑死病与亚姆村瘟疫博物馆的建立
        三、其它博物馆的瘟疫教育展
第二章 艺术和医学的共同演绎
    第一节 对人体的研究是艺术与医学的永恒话题
        一、艺术与医学的交融与萌芽:人体
        二、艺术与医学的交汇与探究:人体解剖学
        三、人体艺术的西方具象写实与东方抽象写意
    第二节 世界名画里的人体和医学
        一、名画中人物的疾病和健康状况
        二、名画里反映出画家本人的身体疾病
        三、名画里反映的医护病患关系
        四、名画里记录着医学史中的重要事件
        五、名画里记录的瘟疫
    第三节 人体疾病和心理健康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身疾心病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二、疾病对艺术创作影响的作用机制
    第四节 艺术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博物馆处方与艺术治疗
        一、博物馆处方和博物馆治疗
        二、艺术是一种新型的古老治疗工具
        三、艺术治疗的形式与主要方法
        四、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五、艺术博物馆艺术治疗的有效性评估
    第五节 艺术在医院和临床医学的应用
        一、艺术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修养
        二、艺术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三、医院空间环境的艺术化:绘画、雕塑、色彩和绿化等的治疗效果
    第六节 生物医学艺术:艺术与医学融合的新趋势
        一、欧美生物艺术的萌芽时期
        二、欧美生物艺术的发展阶段
第三章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路径
    第一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第二节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重要手段:高新科技的应用
        一、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内涵
        二、医学博物馆的艺术化离不开科技化
    第三节 人体和医学展品的标本固定和保存的艺术化
        一、制成木乃伊(Mummification)
        二、蜜渍法(Mellification)
        三、古代防腐剂和福尔马林固定保存法(Formalin fixation)
        四、现代防腐剂:化学和物理方法综合使用(Embalming)
        五、人体冷冻(Cryogenics)
        六、塑化技术保存人体标本(Plastination)
    第四节 电子科技发展衍生人体艺术品:数字人体和数字解剖标本
        一、人体生物医学标本的数字化
        二、数码人体:电脑合成的三维人体
        三、人体虚拟尸体解剖
        四、3D-打印的人体器官标本
        五、医学数字产品和数字艺术品
        六、生物医学艺术作品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艺术科技化
        一、围绕展品医学内涵和展览主题,强调知识性并突出审美感
        二、展陈空间中的科技、医学和艺术的融合
        三、应用数字医学标本和增强现实及虚拟空间:创造艺术化的虚拟场景
        四、虚拟艺术的传播作用与意义
    第六节 未来科技化的医学博物馆的表征
        一、博物馆的线上数字展览
        二、虚拟医学博物馆
        三、博物馆的人工智能和医学智能博物馆
    第七节 人体艺术标本和生物艺术品之伦理问题
        一、东西方的生死观的讨论
        二、海根斯塑化人体艺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三、生物医学艺术的伦理问题与特点
第四章 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及公众教育
    第一节 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与博物馆教育改革
        一、当代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挑战
        二、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和学习网格模式
        三、后真相时代博物馆教育的公信力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
        一、传授医学知识是医生的重要职责
        二、医学博物馆是医学教学的重要课堂
        三、人体解剖也是早期艺术家的专业课
        四、医学博物馆专业教育的现状
    第三节 西方医学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一、早期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二、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和公众卫生健康教育普及
        三、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内容
        四、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第四节 医学博物馆不可替代的的公众教育特色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医学博物馆和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差别
        二、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问题
        三、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的意义
    第六节 现代医学健康公众教育有关主题展的实例解析
        一、心脏主题展
        二、大脑主题展
        三、人体解剖生理的公众教育:玻璃人和透明人人体模型
        四、灵活机动的博物馆公众教育:微型主题展
        五、人体生物科学技术内容主题展
第五章 拓展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
    第一节 消失的边界: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与边界拓容
        一、布尔迪厄的文化区隔理论与博物馆公共性的创生
        二、当代艺术和博物馆的公共性
        三、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价值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当代医学博物馆公共性应有的审美表征
        一、生物艺术品和新标本艺术赋予新的审美特征
        二、艺术再造医学博物馆现代展陈语境
        三、艺术融入医学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
        四、医学和艺术并行:医学艺术混合展
        五、医学和艺术的融合:医学专家和艺术家合作
    第三节 医学美术在传播医学知识和拓展公共性上的作用
        一、医学美术的传播力:一图胜过千百字
        二、医学插图展现艺术家和医学的完美融汇
        三、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表现人体医学的科学细节
        四、医学三维动画展示生命和疾病的机制
    第四节 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用普惠美学思想指导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建设
        二、医学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多学科专业的培训
        三、数字时代展陈设计中文化再生产的新模式
        四、建构新型博物馆教育模式与加强公众健康知识的传播
        五、医学博物馆需融合市场经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运营模式
    第五节 解析公共性的典型案例:惠康医学博物馆
        一、惠康信托基金会和惠康典藏博物馆
        二、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一:公众参与共建文化民主
        三、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二:当代艺术融合医学艺术
        四、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三:分享主义与资源共享
        五、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四:公共性和精英性共存
第六章 走向未来的大医学艺术博物馆
    第一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的界定与意义
        一、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溯源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形成的背景
        三、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多元化的特点
    第二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性的文化空间生产
        一、增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公众影响力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影响力的作用机制
        三、加强医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性的审美表征
    第三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线上线下的运作机制
        一、线上大医学博物馆的运作机制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三、医学健康普及的不仅是医学科学也是社会文化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为中心的社区文化健康与福祉联盟
    第四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建设的(SWOT)可行性分析
        一、机会与威胁分析(OT)主要是对环境和时势的分析
        二、优势与劣势分析(SW)主要是对自身优势和劣势的评估
        三、博物馆企业家在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作用与职能
    第五节 构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策略
        一、打造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特色品牌
        二、寻求艺术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三、寻求医学专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与医学机构及博物馆的合作
        五、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主题展要围绕公众关心的健康话题
        六、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社教部门的规划要反映新时代的述求
        七、大医学艺术博物馆要应用在多元文化空间生产的管理思维
        八、大医学艺术博物馆需要寻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国际合作
结束语
附录一 、欧美十大医学博物馆
附录二、图版索引(按前后顺序)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
后记与致谢
附件

(4)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二维图像的人体体重估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临床医学中非接触式称重的研究
        1.2.2 机器视觉中非接触式称重的研究
        1.2.3 深度学习相关技术
    1.3 本文主要工作
        1.3.1 二维图像中的物体高度估计
        1.3.2 基于二维图像的人体体重估计
    1.4 本文创新点
    1.5 论文组织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图像处理算法的物体高度估计
    2.1 基于参照物的物体高度估计
        2.1.1 参照物的选取
        2.1.2 参照物检测及图像处理
        2.1.3 基于参照物的书本高度估计
        2.1.4 基于参照物的人体高度估计
    2.2 固定摄像头的物体高度估计
        2.2.1 优化后的背景差分法
        2.2.2 Harris角点检测确定目标区域
        2.2.3 固定摄像头场景下的物体高度计算模型
        2.2.4 基于固定摄像头的书本高度估计
        2.2.5 基于固定摄像头的人体高度估计
    2.3 实验误差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二维图像的人体体重估计
    3.1 基于Open-Pose的人体骨骼关键点定位
        3.1.1 Open-Pose网络结构
        3.1.2 Open-Pose检测结果
    3.2 基于CRF as RNN的人体轮廓提取
        3.2.1 CRF as RNN网络原理
        3.2.2 CRF as RNN图像语义分割结果
    3.3 二维图像中人体特征提取
        3.3.1 人体测量学基础知识
        3.3.2 二维图像中的人体特征选择
    3.4 人体特征指数预测方式及原理
        3.4.1 贝叶斯岭回归
        3.4.2 线性回归
        3.4.3 弹性网络回归
        3.4.4 支持向量回归
        3.4.5 梯度提升回归
    3.5 二维图像中的人体体重估计
        3.5.1 实验数据
        3.5.2 实验结果分析
    3.6 人体体重估计系统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6)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的交互作用及其与钢铁工人高血压发生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某钢铁集团工人职业健康体检现况调查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方式
        1.1.2 研究对象
        1.1.3 样本量
        1.1.4 资料收集方法
    1.2 诊断标准和相关因素定义
        1.2.1 诊断标准
        1.2.2 相关因素定义
    1.3 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处理
        1.3.1 数据整理
        1.3.2 统计学处理
    1.4 质量控制
    1.5 结果
        1.5.1 调查资料基本情况
        1.5.2 钢铁工人人群特征在高血压和非高血压组间的分布
        1.5.3 钢铁工人人群特征和高血压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1.5.4 人群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的ROC曲线
    1.6 讨论
    1.7 小结
第2章 职业有害因素和钢铁工人高血压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资料收集
    2.2 研究因素定义
    2.3 统计处理
        2.3.1 资料描述
        2.3.2 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3 剂量反应关系
    2.4 质量控制
    2.5 结果
        2.5.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2.5.2 职业有害因素累积暴露量在高血压和非高血压人群分布情况
        2.5.3 职业有害因素累积暴露量和高血压的剂量反应关系
        2.5.4 职业有害因素累积暴露量和钢铁工人高血压的关联性分析
    2.6 讨论
    2.7 小结
第3章 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和钢铁工人高血压的关联性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2 相关因素定义
    3.3 统计处理
    3.4 结果
        3.4.1 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中各暴露因素风险得分的确定
        3.4.2 危险因素得分在高血压和非高血压组中的分布
        3.4.3 职业有害因素暴露模型预测钢铁工人高血压的性能评价
        3.4.4 危险因素得分和钢铁工人高血压的关联性研究
    3.5 讨论
    3.6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4章 综述 高血压和职业有害因素研究进展
    4.1 我国高血压病发展趋势
    4.2 职业有害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
    4.3 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的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7)20世纪以来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体育与学校体育
        1.3.2 指导思想和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1.3.3 比较研究法和史学研究方法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逻辑分析法
        2.2.3 史学研究法
        2.2.4 比较研究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二十世纪初期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比较研究
        3.1.1 美国欧洲体操体育的衰落和“新体育”思想的兴起
        3.1.2 日本“明治维新”背景下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改革
        3.1.3 清末学制系统的改革背景下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转变——军国民体育指导思想以及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流行
        3.1.4 二十世纪初期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研究小结
    3.2 二十世纪中期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比较研究
        3.2.1 美国“学科运动(academic movement)”为主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进步
        3.2.2 日本战后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改革与进步
        3.2.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进步
        3.2.4 二十世纪中期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研究小结
    3.3 二十世纪后期至今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比较研究
        3.3.1 美国“终身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完善
        3.3.2 日本“快乐体育”、“生涯体育”到“终身体育”思想的转变
        3.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发展和进步
        3.3.4 二十世纪后期至今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小结
    3.4. 二十世纪以来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小结
        3.4.1 二十世纪以来美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3.4.2 二十世纪以来日本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3.4.3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3.4.4 二十世纪以来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比较小结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4.1.1 国家政策的改革和社会背景的变化推动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
        4.1.2 文化的交流带来了思想的发展和进步
        4.1.3 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由“体”到“人”,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
    4.2 启示
        4.2.1 将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与当下的社会背景及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结合起来
        4.2.2 深入细化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使其得到充分的贯彻与落实
        4.2.3 认清学校体育的本质——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4.2.4 学习他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先进部分,结合我国实际对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改善
5 参考文献

(8)转变与选择: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扬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一)汤因比史学思想内容研究
        (二)《历史研究》相关研究
        (三)汤因比宗教思想研究
        (四)关于汤因比中国观的研究
        (五)关于汤因比的其他研究
        (六)日本对汤因比的研究
        (七)日本与汤因比互动关系的研究
第一章 汤因比及主要史学思想
    1.1 汤因比生平及主要经历
        1.1.1 汤因比的家族
        1.1.2 汤因比的父母
        1.1.3 汤因比生平
    1.2 汤因比主要史学思想
        1.2.1 汤因比文明观的主要内容
        1.2.2 汤因比宗教观的主要内容
        1.2.3 汤因比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1.2.4 汤因比和平观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汤因比对日本的记述和访问
    2.1 汤因比着作中的日本印象
        2.1.1 《历史研究》中的日本形象
        2.1.2 其他着述中的日本形象
    2.2 汤因比三次访日经历
        2.2.1 斥责日本侵略:汤因比第一次访问日本
        2.2.2 重塑日本自信:汤因比第二次访问日本
        2.2.3 登上日本神坛:汤因比第三次访问日本
第三章 汤因比与日本社会人士的谈话
    3.1 汤因比与松下幸之助的谈话: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3.2 汤因比与若泉敬的谈话:对青年困惑的解答
    3.3 汤因比与松冈纪雄的谈话:对日本发展的建议
    3.4 汤因比与池田大作的谈话:对东方文明的展望
第四章 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引进、接纳与解读
    4.1 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引进
    4.2 日本关于汤因比思想的接纳
        4.2.1 日本学术界对汤因比思想的接纳与评价
        4.2.2 日本民间对汤因比思想的接纳
    4.3 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解读与价值判定
第五章 日本吸收外来文明中的本土文化心理影响
    5.1 心理史学与文化心理
        5.1.1 心理史学
        5.1.2 文化心理学
    5.2 日本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及其特点
        5.2.1 日本对中国文明的吸收
        5.2.2 日本对西方文明的吸收
    5.3 文明吸收特点及文化心理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Food Security汉译语篇衔接与连贯重构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任务描述
    (一)任务来源
    (二)任务简介
二、任务过程
    (一)译前准备
        1.译前资料准备
        2.文本特征分析
        3.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二)翻译过程的实施
        1.初译与审校
        2.翻译问题的界定
        3.解决方案的提出
        4.改译与审校
三、翻译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衔接手段存差异及解决方案
        1.指称照应衔接重构
        2.替代照应衔接重构
        3.复现同现衔接重构
    (二)句际衔接不一致及解决方案
        1.显性衔接隐化重构
        2.隐性衔接显化重构
        3.句际衔接转换重构
    (三)语义逻辑不明晰及解决方案
        1.语义逻辑变序重构
        2.语义逻辑增补重构
        3.语义逻辑简化重构
四、翻译实践总结
    (一)翻译实践的收获与价值
    (二)翻译实践的局限和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70后”作家及小城镇书写的概念界定
    0.2 小城镇书写的现代流变
    0.3 选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0.4 研究价值与意义
1 “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生成语境与主体特征
    1.1 急剧变化的小城镇世界
        1.1.1 政府政策的推动:从“大问题”到“大战略”
        1.1.2 经济板块的突起:从“中间发展带”到“三元结构”
        1.1.3 文化症候的时移:从改革实验探索到怀旧文化倾向
    1.2 集体书写的内在特质
        1.2.1 作家身份:“生在红旗下,长在物欲中”的小镇青年
        1.2.2 精神指向:立足小城镇人个体价值的文本表达
        1.2.3 文学追求:重构都市“漂泊者”的精神返乡之所
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70后”小城镇书写中的“城”与“人”
    2.1 世纪之交变动中的小城镇
        2.1.1 小城镇生活节奏的打破:从“日月缓慢”到日新月异
        2.1.2 小城镇道德伦理的变迁:从暧昧到失范
        2.1.3 小城镇人际网络的过渡:从熟人社会到业缘交际
        2.1.4 小城镇消费模式的转换:从满足温饱到“仿都市而近乡村”的劣质效仿
    2.2 人口大流动中的小城镇群像
        2.2.1 “心如天鹅,命如土狗”——流动中的城镇青年
        2.2.2 “有秘密的普通人”——平凡多面的城镇中坚
        2.2.3 “摘不掉的土帽子”——无助的乡村外来者
3 “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两极样态下的意象生成
    3.1 乌托邦勾勒下的小城镇意象
        3.1.1 河流与石板街、青石巷:“此处心安是吾乡”的归属
        3.1.2 “里居外店”的店铺:小城镇人的生活王国
    3.2 都市挤压下的小城镇意象
        3.2.1 镇口公路、地图:建立与外在世界的联系
        3.2.2 “臭鸡蛋味儿”的厂区和“城不城,乡不乡”的高楼:粗放式发展的恶果
        3.2.3 玻璃屋、“发光的云”:回归质朴的渴望
4 “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叙事艺术
    4.1 “离去—归来”:以都市为参照视野的叙事模式
        4.1.1 融不进的都市:全球化视野中的“离去”
        4.1.2 回不去的家乡:“归来”后的城镇审视
    4.2 “另类的灰”——用死亡窥视小城镇的叙事策略
        4.2.1 压抑致死:用死亡挖掘小城镇人物精神困顿
        4.2.2 流言致死:用死亡讽刺小城镇社会阶级伦理
    4.3 城镇“浮生散记”:灵活交错的叙事视角
        4.3.1 “生活如结,无法打开”不定式内聚焦组合生活矛盾
        4.3.2 “近山浓抹,远树轻描”外聚焦和内聚焦视角的转换
5 “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价值意义与创作反思
    5.1 “70 后”作家“小城镇世界”文学建构的价值意义
        5.1.1 代际群体内部的自省与反拨
        5.1.2 观照小城镇问题,响应“人的城镇化”
    5.2 “70 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创作反思
        5.2.1 历史意识的缺乏:自我精神园地的圈禁
        5.2.2 “小叙事”的沉溺:小城镇书写深度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肥胖——二十一世纪的难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谷歌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策略 ——《基因开关》第一至五章翻译实践报告[D]. 吴芳芳. 浙江大学, 2021(08)
  • [2]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节选文的加工现象研究[D]. 黄颖.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D].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5]基于二维图像的人体体重估计方法研究[D]. 朱江.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6]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组的交互作用及其与钢铁工人高血压发生的关联研究[D]. 崔诗悦.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1)
  • [7]20世纪以来美日中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比较研究[D]. 曹仲允. 苏州大学, 2020(03)
  • [8]转变与选择: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扬弃”[D]. 王禹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Food Security汉译语篇衔接与连贯重构实践报告[D]. 贾珊.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10]“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研究[D]. 杜淑文. 辽宁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肥胖——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难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