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曹悦,张毅刚,阮宏云,李世杰,李先进,刘茹,杨浩,杜为,费亚兰,韩冰[1](2021)在《肺静脉隔离联合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估肺静脉隔离(PVI)联合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LSPA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2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PVI联合PBMV治疗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LSPAF的患者11例, 其中男2例, 年龄(58.2±10.0)岁, 在三维电解剖系统(Carto)指导下完成PVI, 以达到全部肺静脉-心房间电隔离为消融终点, 然后采用球囊(Inoue)实施PBMV。比较手术前后二尖瓣瓣口面积、左心房内径、射血分数等指标, 出院后通过电话及门诊随访患者症状、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PVI+PBMV手术, 手术时间(189±29)min和X线曝光时间(30±10)min, 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术前相比, 术后早期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口面积明显增加[(2.13±0.13)cm2对(1.19±0.13)cm2, P<0.001], 未发现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在15~72个月(中位56个月)随访中, 4例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复发, 其中2例接受再次消融, 1例在二次手术后再次复发;2例拒绝再次消融。在1~2次房颤消融术后, 11例患者中8例未复发房颤。结论对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LSPAF患者, PVI联合PBMV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对于多数患者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张胜美[2](2021)在《不同心功能状态对二尖瓣置换术后效果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发病隐匿,病程长,很难及时发现,从而影响早期治疗,往往进展为慢性甚至重症心脏瓣膜病,临床观察发现,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病人的术前心功能状态不同,术后的恢复效果不同。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心功能状态二尖瓣狭窄病人二尖瓣置换术后的围术期效果,进一步研究影响二尖瓣置换术后效果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从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46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以上病人全部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治疗,根据病程中病人出现的心功能最差状态将所有病人分为3组:心功能II级组59例,心功能III级组62例,心功能IV级组25例,其中,心功能IV组经治疗在术前可恢复至心功能III~IV级。记录所有病人的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比较,评估不同心功能状态二尖瓣狭窄病人二尖瓣置换术后的围术期效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评估影响二尖瓣置换术后效果的因素。结果:3组病人术前一般资料(除外左室射血分数、左房血栓及房颤、栓塞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心功能IV组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心功能II级组,呼吸机辅助时间长于心功能II级组和心功能III级组,心功能IV级组术后引流量显着高于心功能II级组和心功能III级组,心功能IV级组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显着高于心功能II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IV级组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是心功能II级组的5.895倍(p=0.019)。结论:心功能状态越差,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越高,因此,对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中度及以上的病人,一旦明确了诊断,必须及早介入,并对心功能进行严密监测,对于心功能程度II~III级的病人应尽快手术,缓解梗阻状态,防止心功能状态进一步恶化。
白雪洋,白中乐,刘刚琼,王琎,洪晋,辜和平,李凌,董建增[3](2021)在《一站式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一站式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方法:39例中重度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分为A组20例,B组19例。两组均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B组术后即刻复查心脏彩超,二尖瓣瓣口面积大于1.5 cm2且无心包积液及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立即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比较B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左心房内径、二尖瓣瓣口面积、NT-proBNP、6 min步行试验距离等,并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房颤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左心房内径、二尖瓣瓣口面积、NT-proBNP、6 min步行试验距离。结果:B组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少量心包积液,给予观察后自行吸收;随访过程中有1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复查时再次出现房颤,心脏彩超提示瓣口面积减少至1.0 cm2,并再发心力衰竭,至心外科行二尖瓣置换术;2例于术后3个月复发房颤,应用胺碘酮后转复窦性心律。B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左房内径、二尖瓣瓣口面积、NT-proBNP、6 min步行试验距离改善优于A组(P<0.05)。结论:一站式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二尖瓣狭窄合并持续性房颤安全、有效。
张学洪,邱波,陈斌[4](2020)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中重度关闭不全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合并中重度关闭不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4例风湿性MS合并中重度关闭不全患者临床资料,均行PBMV治疗,术前、术后随访6个月,行心脏彩超检测并比较二尖瓣口面积、二尖瓣返流面积、二尖瓣跨瓣压差及左房压、左室舒张末压;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6min步行距离。结果术后,二尖瓣口面积较术前显着增大,二尖瓣返流面积较术前变小,二尖瓣跨瓣压差、左房压较术前显着减低,左室舒张末压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in步行距离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性MS合并中重度关闭不全行PBMV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佘颖姗[5](2020)在《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与置换术早中期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二尖瓣成形术(MVP)在退行性病变中临床疗效优于二尖瓣置换术(MVR)已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公认,然而二尖瓣成形术是否适用风湿性病变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单中心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与置换术的早期及中期临床结果。[方法]研究收集2014年12月至2019年11月云南省心血管病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MVP)共108例,患者年龄在44.26±9.57岁,范围为21-62岁,男性25例(23.1%),女性83例(76.6%)。所有患者经胸骨正中切口,根据术中探查二尖瓣病变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技术进行MVP,修复完成后进行注水试验,检测二尖瓣功能。心脏复跳停机后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评估二尖瓣成形即时疗效,二尖瓣功能达标者结束手术,功能不达标根据患者术中具体情况,再次行MVP或二尖瓣置换术(MVR)。根据成形成功的78例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匹配收集同期行风湿性二尖瓣置换术80例患者,然后分为成形和置换两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基本情况。两组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及门诊等方法随访患者术后3月、1年、2年、3年的生存、症状、心功能改变及心脏彩超结果。收集心脏彩超相关数据,比较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的变化。通过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的心功能、不良事件、再次手术及生存率。[结果]早期成形成功共78例,2例患者术后1周因反流加重再次手术,早期修复率为72.2%。收集同期MVR共80例。随访全组无死亡,2例失访。随访时间为3-48月,MVP组平均随访时间12.7±3.52月,MVR组平均随访时间10.15±4.66月。两组3年生存率100%。MVP组在随访期间4例接受了再次手术,1年、2年、3年免于再次手术率分别为93.5%、93.1%和92.3%,MVP组1例患者术后生育。统计学分析显示在不同时间的二尖瓣平均压差(MPG)、二尖瓣反流(M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LV)、左心房(LA)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ox多变量分析中,年龄>50岁可能为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后出现二尖瓣功能障碍的预测因素。MVP组与MVR组相比,MVP组再次手术的风险增加(P<0.05)。MVP组和MVR组的生存率、死亡率及心功能恢复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事件MVR组的发生率高于MVP组(P<0.05)。[结论]本组风湿性MVP和MVR早期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在中期随访中,MVP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MVR组,MVP组的生活质量优于MVR组,但MVP的再手术率高于MVR组。两组中期生存率暂无差别,远期尚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我们建议谨慎选择合适的风湿性二尖瓣病例进行成形,尤其适用于无法进行抗凝监测、年轻人及育龄妇女等人群。
方明[6](2017)在《右室起搏下左房压力测定指导PBMV扩张终点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右室起搏下左房压力(LAP)变化与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的理想扩张终点的关系,为准确判断PBMV扩张终点、安全有效完成PBMV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42例适宜行PBMV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右室起搏组。对照组采用球囊直径计算、心脏杂音听诊、球囊形态观察及动态观察左房压力变化确定PBMV是否到达扩张终点。右室起搏指导组于术前常规行右室快速起搏,而后按对照组方法选择扩张终点并完成PBMV。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心脏超声指标、心功能指标,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通过组间比较和组内比较的方法,分析2组患者在PBMV前后心脏超声指标和心功能指标的改变,探讨右室起搏下左房压力变化与PBMV的理想扩张终点的关系,为安全有效完成PBMV提供更多实验依据。结果:与PBMV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均出现左房平均压力mLAP下降、二尖瓣瓣口面积MVA增大;术后一周6分钟步行距离(6MWT)增加,左心房内径LAD缩小;心功能评级(NYHA)提升。2组患者术后二尖瓣口面积、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压力、二尖瓣跨瓣压力差、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及NYHA心功能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术后二尖瓣返流无明显差异。结论:PBMV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血流动力学异常明显纠正,运动耐量显着提升。其中,右室起搏组排除了不同心率及节律影响,扩张终点选择更为科学精准,扩张后效果更佳。
孙勇,盛国太[7](2016)在《中国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指南2016》文中研究指明一、前言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是一种可致残甚至是致命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二尖瓣狭窄进行性加重可导致严重症状及并发症出现(如:肺水肿、体循环栓塞、肺动脉高压)。急性风湿热后形成二尖瓣狭窄估计至少需要2年,通常需5年以上的时间。多数患者的无症状期为10年以上[1]。根据北美洲对1 000例急性风湿热儿童20年的随访结果显示,65%的患者在从最初的风湿热痊愈后才出现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表现,而在这些患者中单纯二尖瓣狭窄
张学洪,李华泰[8](2015)在《对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几点认识》文中研究指明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eutaneous ball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是治疗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笔者目前对PBMV术的认识,对适应证提出不同见解,拓展病例选择范围,对手术操作提出新的对策,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1二尖瓣口面积≥1.5 cm2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瓣膜性心脏病管理指南[1](以下简称为"欧洲指南")明确将二尖瓣口面积(mitral valve area,MVA)≥1.5 cm2列为PBMV术的禁忌证。
周裔忠,李华泰,盛国太[9](2015)在《结合国情客观认识欧美指南关于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的建议》文中提出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方法。最近出版的欧美瓣膜性心脏病指南均对PBMV的适应证作了明确论述,但不一定符合我国实情。笔者认为除了单纯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外,二尖瓣狭窄合并轻中度关闭不全,或合并轻中度主动脉瓣病变,或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或合并心房颤动及左心房血栓、瓣膜钙化均可行PBMV。这部分患者在PBMV术后服用利尿剂及控制心室率很重要。左房影"井"字定位法在房间隔穿刺时简单
黄浩,曾智[10](2014)在《经皮二尖瓣狭窄球囊成形术的现状和未来》文中指出二尖瓣狭窄的主要病因包括风湿性心脏病、老年瓣膜退行性变以及先天性瓣膜病。随着国内卫生条件逐年改善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有所下降,老年瓣膜退行性变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但风湿性心脏病所致二尖瓣狭窄仍占二尖瓣狭窄患者的绝大多数。据文献报道,我国风湿性心脏病患病率约1.86‰[1],而欧美发达国家风湿性心脏病患病率早已降至0.01‰以下[2],亚洲邻国日本、韩国的风湿性心脏病患病率分别为0.14‰[3]和
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2)不同心功能状态对二尖瓣置换术后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NYHA心功能分级 |
1.3 二尖瓣狭窄诊断标准 |
1.4 手术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手术情况 |
2.2 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
2.3 单因素分析结果 |
2.4 多因素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流行病学 |
3.2 术前因素 |
3.3 术中因素 |
3.4 术后因素 |
4 结论 |
5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一站式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 |
1.2.1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
1.2.2 术中心脏彩超 |
1.2.3 房颤射频消融术 |
1.3 术后观察及随访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B组术后观察与随访情况 |
2.2 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临床指标比较 |
3 讨论 |
(4)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中重度关闭不全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临床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PBMV术前、术后指标比较 |
2.2 6min步行距离 |
3 讨论 |
(5)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与置换术早中期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的外科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右室起搏下左房压力测定指导PBMV扩张终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病例选择 |
2.1.2 分组及方法 |
2.2 手术方法 |
2.2.1 临时起搏器械植入(右室起搏组) |
2.2.2 心导管检查 |
2.2.3 PBMV |
2.3 超声心动图检查 |
2.4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 |
2.5 相关参数指标 |
2.5.1 心脏超声指标 |
2.5.2 心导管测量指标 |
2.5.3 6MWT(6-minute walking test) |
2.5.4 心功能评分(NYHA) |
2.5.5 二尖瓣返流(Mitral Regurgitation MR) |
2.6 术后评价 |
2.7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整体疗效 |
3.2 组间资料对比 |
3.3 并发症 |
第4章 讨论 |
4.1 PBMV适应症的探讨 |
4.1.1 老年患者的PBMV |
4.1.2 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PBMV |
4.1.3 伴有左心房血栓患者的PBMV |
4.1.4 存在二尖瓣返流患者的PBMV |
4.2 并发症 |
4.3 关于扩张终点的选择 |
4.4 PBMV术后疗效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研究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结合国情客观认识欧美指南关于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二尖瓣口面积≥ 1.5 cm2可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
2 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可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
3 二尖瓣狭窄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可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
4 二尖瓣狭窄合并瓣膜钙化可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
5 合并重度主动脉瓣病变或重度三尖瓣反流的患者可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
6关注左心室舒张末压对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扩张终点的作用 |
7 房间隔穿刺 |
(10)经皮二尖瓣狭窄球囊成形术的现状和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一、PBMV适应证 |
二、PBMV疗效评价 |
1. PBMV即时疗效 |
2. PBMV远期疗效 |
3. PBMV与外科手术比较 |
4. PBMV术后再狭窄治疗 |
5. 二尖瓣狭窄合并瓣膜反流 |
6. PBMV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
四、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肺静脉隔离联合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J]. 曹悦,张毅刚,阮宏云,李世杰,李先进,刘茹,杨浩,杜为,费亚兰,韩冰.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03)
- [2]不同心功能状态对二尖瓣置换术后效果的影响[D]. 张胜美.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一站式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J]. 白雪洋,白中乐,刘刚琼,王琎,洪晋,辜和平,李凌,董建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3)
- [4]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中重度关闭不全疗效观察[J]. 张学洪,邱波,陈斌.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22)
- [5]风湿性二尖瓣成形术与置换术早中期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 佘颖姗.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6]右室起搏下左房压力测定指导PBMV扩张终点的研究[D]. 方明. 南昌大学, 2017(04)
- [7]中国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指南2016[J]. 孙勇,盛国太. 中华医学杂志, 2016(36)
- [8]对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几点认识[J]. 张学洪,李华泰.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09)
- [9]结合国情客观认识欧美指南关于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的建议[J]. 周裔忠,李华泰,盛国太. 中国循环杂志, 2015(02)
- [10]经皮二尖瓣狭窄球囊成形术的现状和未来[J]. 黄浩,曾智.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