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技术院校要树立市场经济的经营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胡鑫[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目前,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众多原因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乡村人才队伍发展瓶颈制约,这就为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论文采用比较研究、系统分析、规范研究等方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探寻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论文由以下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这一章首先对人力、人才、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人才支撑体系等概念进行了释义;其次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后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拥有的机遇。第三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国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即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即以农为本思想、政以才治思想、养护农民思想。第四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在释义和阐述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紧迫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释义和阐述乡村专业人才内涵、类型、作用以及乡村振兴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释义和阐述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合理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释义和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客观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在阐述社会各界内涵、社会各界是乡村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必然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第五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实施阳光工程、实施雨露计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包括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包括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包括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第六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即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即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即教师定期服务乡村、医生定期服务乡村、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即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才兼职取酬、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即增加财政涉农资金、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在系统梳理了人力、人才、人才资本、人才资源等概念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维度,全面阐释了人才支撑体系概念。二是论文以各类人才资源为研究主体,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实践路径。三是论文完整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韩秋茹[2](2020)在《教育内生发展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 ——以G省T县为例》文中指出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是乡村职业教育着力的重点领域,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重中之重,而素质问题又是农民的根本性问题。现阶段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主要在于对内生发展认识不到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生动力受阻等原因,而加快培养职业农民,又是服务乡村的必然要求,当前在乡村振兴、职业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服务尤为重要。新型职业农民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力量,并且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内生发展的视角,探讨现阶段乡村自我发展的关键。内生发展核心点是提升乡村职业教育发展能力,最关键的因素在人,需要培育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因此,运用内生发展解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内生发展的视角来探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问题,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接着对内生发展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进行探寻。通过对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乡村职业农民培育成效很好,提高了他们的职业能力,也供给乡村丰富的人力资源。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培训以“输血”为主导,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农民主动发展意愿不高,参与培训程度较低;资金投入不足,培训质量效果不佳;培训机构参差不齐,市场缺乏统一管理;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造血”效果不佳;培训内容模式设置单一,无法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以及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内外部因素。通过对问题及原因的分析,分别从适应力、发展力以及内聚力三方面思考内生发展视域下新时期乡村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条件。最后从理念层面、机制层面、课程层面、主体层面四个方面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乡村职业教育内生发展的路径思考:激发农民自我发展的动力,提升农民专业技能、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宣传,增强农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内生发展政策,加大政府资金力度的支持、权力下放,给予当地政府、培训机构及企业更多自主权;重构课程内容,契合农民自身发展需求、创新培训机制,增强新型职业农民“造血”功能;整合资源,构建政府、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发挥优势,激发多元主体的内生动力。
刘新林[3](2016)在《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研究 ——以制度经济学为视角》文中指出最近几年,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推动得较快,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还不是十分理想,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国家助学贷款的覆盖面不全,国家助学贷款的金额满足率不太高,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额度偏小,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在地区和校际之间不平衡。这些问题都说明,金融机构在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惜贷”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推高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拖欠和违约率,导致金融机构对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不太高。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40%。如此多的青年在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开展好国家助学贷款,对于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推动国家助学贷款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1999年开始,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一波三折,经历了探索阶段、展开阶段、发展阶段、停滞阶段、改革阶段、完善阶段六个时期。随着时间的增长,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日益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准公共物品,采取混合供给方式,即由商业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而贫困学生的偿债能力很低,不要求贫困学生提供担保,具有很大的风险。政府提供的补助仅限于利率优惠、还款期限优惠、贷款减免优惠,没有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率,保护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金融机构对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不太高。为了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率,保障金融机构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资金的安全,提高金融机构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地开展,从我国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开始,就让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承担义务。随着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发展,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越来越多,到现在,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了催收义务、告知义务、接受联系义务、代偿义务、曝光附带义务等五项义务。我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在制度变迁上选择了强行性制度变迁的方式,采取迅速而果断的行动,一步到位地安排预期制度。由于制度变迁的方向不太明确,导致制度不断地变更,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对以往的政策予以调整。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频繁地发布命令和规章,相互之间难免不和谐,有的甚至前后矛盾,相互抵触。用人单位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不具有制度的普适性、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制度实施机制的畅通性、其他相关制度安排实现其功能的完善性,并且效用递减得特别快。无论从动态方面讲,还是从静态方面讲,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效率都不太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负效率。这不但没有起到预期的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回收率提高的作用,甚至还起到了与预期相反的推高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和拖欠率的作用。为了保证所有需要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的学生都能得到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有必要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予以检讨,重新设置用人单位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重新设置的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义务,要起的一种重要作用,就是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供给效率。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像我国一样,也承担义务。不过,在这些国家,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的义务,与我国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的义务不同,他们承担的是提供就业信息义务、代扣利息义务、代扣代缴义务、出具证明义务。在这些国家中,大多数国家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的义务只有一种,少数国家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的义务有两种。而且,这些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履行起来,都比较容易,不太难,费用不高,成本较低,负担不太重。国外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率高,与这些都息息相关。这些启示我们,让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义务,应当尽量少加重用人单位的负担,与提高国家助学贷款回收率紧紧挂钩,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我国国家助学贷款采取的是分期定额还款方式,这种还款方式一出台,就受到了广泛的诟病。分期定额还款方式无法使国家助学贷款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无法使国家助学贷款的正外部性有效内在化,无法使国家助学贷款的信息不对称得到改善,无法使对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厌恶得到克服,有强烈的变更需求。缓解国家助学贷款价格的上升,需要采取按收入比例还款方式;对个人所得税实行全额管理化,按收入比例还款方式制度上的障碍已经扫清;个人所得税征收技术的进步,具备了采取按收入比例还款方式的条件,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方式采取按收入比例还款的方式具备可行性。我国税务机关的征收组织早就已经覆盖了所有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区域,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税务机关基本上能够控制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风险,税务机关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回收的成本低,税务机关不仅应当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而且应当以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身份的方式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税务机关以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的身份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不必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只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大大降低了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机构的管理成本。税务机关以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身份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用人单位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代扣代缴毕业生应当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为了保障到国家鼓励的地区和岗位工作的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的毕业生由国家代替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在毕业生申请国家代替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时,出具相应的证明材料。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代扣代缴义务和出具证明义务,原来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的催收义务、告知义务、接受联系义务、代偿义务、曝光附带义务可以废止。
刘娟[4](2012)在《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日益凸显。现阶段,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规模扩张和广泛建设虽初步满足了市场在产业结构、职业岗位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对高技能、高层系实用人才的需求;但传统人才体系建设模式的缺陷又成为多数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的瓶颈,导致其无法实现“战略式发展”。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体系即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已不能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要求,存在资格标准较低,实践能力不强,学历层次较低,培训力度欠缺,考核机制不完善,教师稳定性不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未收到成效等问题。寻求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必然选择就是抓住人才建设这一重要因素,改变高职院校原有较落后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树立经营人才的新理念,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服务于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在阐述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及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双师型”师资等基本概念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构成及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实际情况,借鉴国外成熟管理经验,通过分析研究、列举实证、多方对比的方法,提出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在高等职业院校树立经营人才的理念,通过树立识人、用人、育人、留人的理念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收到切实效果。这也是需要我们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更多的实践探索而长期关注一个课题。
董艳丽[5](2012)在《PY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开发依赖于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因此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不仅是教育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求,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高职教育起步时间比较晚,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尚处在初级阶段,国内学者对高职教师的绩效考核研究也比较少,高职教师绩效考核基本借鉴甚至照搬本科院校的考核模式,或者是沿用了大中专学校的绩效考核模式,绩效考核体系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必须构建一套与高职院校教师特点相配套的考核体系,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与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对PY职业技术学院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分析,指出现有考核体系存在考核指标设立不科学,考核过程存在较多的主观因素,学院对于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不当,导致学院的绩效管理工作有效性不强,不符合学院战略发展的要求等问题。文中,结合PY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要求,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应当具有的企业实践工作及相应的实践教学能力等要求,对学院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在构建过程中,引入KPI充分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通过向有关专家发放并收集分析调查问卷,构造成对比较矩阵,确定出各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内容,应结合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学院战略目标的调整进行及时更新与调整。学院应当加强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做好学院与教师的双向反馈工作,这就需要学院从思想上、行动上采取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实施保障措施,使绩效考核真正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教师的个人发展,从而为学院实现战略发展的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乐艳华,黄湖滨[6](2012)在《职业道德教育新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的形势下,职业院校应当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不断改进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一要把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征;二要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和现实偏差;三要遵循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四要研究职业道德教育的条件保障;五要探讨职业道德教育的实现途径。
许涛[7](2011)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分析与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校企合作制度还没有根本突破、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完整形成、职业教育资源仍分散隔离的现实背景下,寻求适当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实现职业教育困境中发展的关键。作为办学模式突破的一种选择,职业教育集团在全国广泛兴起,通过契约、资源等联接方式,职业院校、相关企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甚至政府部门形成联合组织,意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达成资源共享、提升职业教育育人质量和服务社会的水平。职业教育集团十余年的发展经验让我们在分享集约化、集群化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尝到了职业教育集团本质上“集而不团”的尴尬。本论文正是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研究为突破点,以破解职业教育集团运行中的现实问题。论文从分析职业教育集团“类”发生和“个体”发生的影响因素入手,以国内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研究和实践为基础,立足于经济学、政治学、组织学、人口学及系统论等理论视角,通过理论分析、比较分析、个案研究等方法,对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历史发展、对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性质、组织特征、职业教育集团的极限功能模型以及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结合案例分析,试图解答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的困惑与疑问,并在最后提出了职业教育集团通过权力让渡达到集团现实阶段可能目标的折中模式。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为导论。论文从问题入手,通过分析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经济社会背景,综述了研究现状,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案与研究思路,介绍了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并对研究的意义和有关核心概念进行了讨论与界定。第二章为职业教育集团的产生与发展分析。重点探讨了职业教育集团的“个体”发生与“类”发生的状况,特别从经济学、政治学、人口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政策等多视角对职业教育集团的“类”发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认为职业教育集团是中国经济转型阶段社会形态变革过程中的产物。第三章为比较研究。论文分别总结了德国、荷兰、澳大利亚、印度四国的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与基本经验,并总结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认为跨部门开展职业教育是一种世界各国的共识,政府应推动职业教育各类资源的联合,同时通过联合办学,形成核心产品。第四章是从“跨界”的视角研究职业教育集团的极限功能。论文首先讨论了组织理论中关于“跨界”的有关概念和内涵的阐释,同时分别分析了学校与学校之间跨界、学校与企业跨界、本地职业教育集团与外地(境外)职业教育集团之间的跨界的意义与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职业教育集团可能实现的四大效力:探索职业教育各层次之间的衔接、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包括职业教育的东西部地区联动)、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和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形成职业教育的品牌化和连锁化。第五章为职业教育集团的非法人组织性质的研究,利用政治学理论中的“非法人组织”有关理论分析了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性质,认为从组织成立过程、组织架构和组织运行机制来看,职业教育集团具备明显的非法人组织特征。第六章重点探讨了职业教育集团“集而不团”的困境,分析了六个方面的问题,即职业教育集团数量泛滥的非正常原因;职业教育集团非法人组织性质带来的诸多障碍;契约形式构建的组织运行效率低下;职业教育集团市场化运作或公共化方式运作的两难选择;职业教育集团实现功能的过度设计以及集团文化的匮乏。第七章为职业教育集团运作模式研究,论文从“权利让渡”的视角,分析了成员内部之间的权利让渡、教育行政公权向职业教育集团的权利让渡,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定位、组织治理、激励与竞争机制和绩效评价等运作模式中的基本要素问题。第八章为案例研究,分析了上海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的办学实践与经验,并反思了该职业教育集团办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现实困境与难题,对前述理论研究中所提出的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重要问题进行呼应。最后是本文的结语,对论文中的重要结论、主要创新点以及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课题进行了总结。
王媛媛[8](2011)在《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高职教育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并在校企合作、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存在着很多不足,不论是政府还是学校和企业,对校企合作都还存在着认识上和行为上的偏差。通过对校企合作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发展模式上的探讨,并基于对“常州模式”和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证研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基于校企合作,并对当前校企合作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观点,即建立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学校主导的校企共同体。
张菊婵[9](2010)在《江西省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在江西省,高职教育不仅仅是全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更是江西省的一大高教特色。随着江西省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出现了大量高科技、高技能的新兴产业,这对各类型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大大提高。当前经济的发展,靠传统的具有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的人员已经不能适应,需要大量的具有超强实践能力、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加盟。本文围绕江西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核心问题。首先,对模型、高技能人才等相关概念进行详细的解读,为接下去的研究做好铺垫;之后,分析国内外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成功案例,并以我省某高职院校为剖析对象,分析当前我省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问题以及原因所在,论证我省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解析我省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体制问题,提出“五位结合、三方联动”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五位结合”指在微观层面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即办学定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方式和途径、教学质量的评估、企业化的校园文化五个方面来提升学校内部人才培养水平。“三方联动”则从宏观方面出发,即政府、企业与高校之间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及运行方式上,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搭建一个健康的有机联合体。
丛峰[10](2009)在《企业文化与高职学校文化的融合与对接研究》文中提出国内外企业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文化理念在企业的创建、发展、经营中已经并且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一个生产特殊产品的组织,其管理同样也离不开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特别是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企业文化建设的很多成功经验都是值得吸收和借鉴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对国内外企业文化与高职学校文化现状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尝试寻找二者合理有效的对接关系,力求用企业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来引导高职院校的管理,特别是用企业文化理念指导高职学校文化建设、探索构建新型高职学校文化的途径、方法,使高职院校的管理与培养模式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科学持续发展目标。首先,从概念上对企业文化、学校文化与高职学校文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它们的具体内容与层次结构,并对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评价。其次,通过对高职学校文化的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再将企业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从建设要素和理念上进行比较,作出了详细论述。从建设主体、建设目标、建设途径等方面对企业文化与高职学校文化进行了较深入的比较分析,再对二者价值理念、管理理念、竞争观念、集体观念等作出对比分析,从而找出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同时挖掘它们的相通之处,为二者的有效对接寻找到切入点。再次,从企业文化与高职学校文化的联系以及企业文化对高职学校文化的要求入手,在对二者对接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之后,提出了导入企业文化理念实现对接的基本思路,并对二者对接的具体方案提出构想,同时对方案的实施的内容、途径作出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最后,对高职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针对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导入企业文化理念实施学校文化建设的实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此为各高职院校开展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二、职业技术院校要树立市场经济的经营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业技术院校要树立市场经济的经营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人力 |
2.1.2 人才 |
2.1.3 人力资本 |
2.1.4 人才资源 |
2.1.5 人才支撑体系 |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
2.2.1 产业兴旺 |
2.2.2 生态宜居 |
2.2.3 乡风文明 |
2.2.4 治理有效 |
2.2.5 生活富裕 |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 |
2.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 |
2.3.2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挑战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机遇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 |
3.1.2 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 |
3.1.3 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 |
3.2.2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 |
3.2.3 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 |
3.3 国外学者相关思想 |
3.3.1 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 |
3.3.2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 |
3.3.3 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4.1 以农为本思想 |
3.4.2 政以才治思想 |
3.4.3 养护农民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
4.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4.1.1 职业农民 |
4.1.2 新型农民 |
4.1.3 新型职业农民 |
4.1.4 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
4.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4.2.1 乡村专业人才 |
4.2.2 乡村专业人才的类型 |
4.2.3 乡村专业人才的作用 |
4.2.4 乡村振兴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4.3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
4.3.1 农民工 |
4.3.2 新生代农民工 |
4.3.3 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 |
4.3.4 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合理性 |
4.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
4.4.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4.4.2 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 |
4.4.3 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 |
4.4.4 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客观性 |
4.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
4.5.1 社会各界 |
4.5.2 社会各界是乡土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 |
4.5.3 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 |
4.5.4 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必然性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
5.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 |
5.1.1 实施阳光工程 |
5.1.2 实施雨露计划 |
5.1.3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5.1.4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
5.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 |
5.2.1 实施特岗教师计划 |
5.2.2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
5.2.3 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
5.2.4 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 |
5.2.5 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
5.3 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的路径 |
5.3.1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 |
5.3.2 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 |
5.3.3 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
5.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路径 |
5.4.1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
5.4.2 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
5.4.3 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 |
5.4.4 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
5.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路径 |
5.5.1 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 |
5.5.2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
5.5.3 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 |
5.5.4 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 |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
6.1 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
6.1.1 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
6.1.2 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
6.1.3 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 |
6.2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
6.2.1 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2 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3 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3 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
6.3.1 教师定期服务乡村 |
6.3.2 医生定期服务乡村 |
6.3.3 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3.4 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4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
6.4.1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
6.4.2 科技人才兼职取酬 |
6.4.3 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 |
6.5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
6.5.1 增加财政涉农资金 |
6.5.2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
6.5.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教育内生发展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 ——以G省T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内生发展视域下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探寻 |
一、内生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的逻辑起点 |
二、内生发展理念是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思想基础 |
三、内生发展方式是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路径走向 |
四、内生发展能力是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关键能力 |
第二章 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二、T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分析 |
(一)培育目标 |
(二)培育者选择 |
(三)培育内容 |
(四)培育方式 |
(五)培育效果 |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特点 |
(一)区域性 |
(二)长期性 |
(三)系统性 |
(四)专业性 |
(五)针对性 |
(六)实用性 |
第三章 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生困境及其原因 |
一、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生困境 |
(一)培训主体对内生发展认识不到位 |
(二)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生动力受阻 |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内生发展契合不足 |
二、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生力形成的阻滞因素 |
(一)外部因素 |
(二)内部因素 |
第四章 内生发展视域下新时期乡村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条件 |
一、适应力: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适应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本土化需求 |
二、发展力: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 |
三、内聚力: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凝聚“在乡村、懂乡村、为乡村”的乡村精英力量 |
第五章 内生发展视域下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路径思考 |
一、理念层面,树立乡村职业教育内生发展的思想意识 |
(一)激发农民自我发展的动力,提升农民专业技能 |
(二)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宣传,增加农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
二、机制层面,为乡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
(一)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内生发展政策,加大政府资金力度的支持 |
(二)权力下放,给予当地政府、培训机构及企业更多自主权 |
三、课程层面,立足乡土开发适应乡村职业教育的课程资源 |
(一)重构课程内容,契合农民自身发展需求 |
(二)创新培训机制,增强新型职业农民“造血”功能 |
四、主体层面,积极调动乡村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参与活力 |
(一)整合资源,构建政府、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 |
(二)发挥优势,提高各方主体的协调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研究 ——以制度经济学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的研究 |
1.2.2 国内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主要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主要不足 |
第2章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演进及用人单位的义务 |
2.1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演进 |
2.1.1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发展的强制性变迁 |
2.1.2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发展的过程 |
2.2 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义务的具体内容 |
2.2.1 催收义务 |
2.2.2 告知义务 |
2.2.3 接受联系义务 |
2.2.4 代偿义务 |
2.2.5 曝光附带义务 |
第3章 用人单位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效率分析 |
3.1 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义务变迁的现象 |
3.1.1 路径依赖 |
3.1.2 连锁效应 |
3.1.3 时滞 |
3.2 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义务的静态效率分析 |
3.2.1 普适性分析 |
3.2.2 制度设计合理性分析 |
3.2.3 制度实施机制分析 |
3.2.4 其他相关制度安排促使制度履行完善程度分析 |
3.3 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义务的动态效率分析 |
3.3.1 动态效率表现 |
3.3.2 动态效率成因 |
第4章 部分国家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 |
4.1 用人单位在分期定额还款方式的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 |
4.1.1 日本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1.2 韩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1.3 印度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2 用人单位在按收入比例还款方式的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 |
4.2.1 泰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2.2 匈牙利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2.3 南非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3 用人单位在混合还款方式的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 |
4.3.1 美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3.2 英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3.3 澳大利亚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3.4 加纳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 |
4.4 部分国家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义务的经验 |
4.4.1 用人单位义务的特点 |
4.4.2 用人单位义务的启示 |
第5章 重构用人单位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 |
5.1 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方式的选择 |
5.1.1 还款方式的优缺点 |
5.1.2 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方式无法获得潜在的利益 |
5.1.3 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方式选择的有关方案 |
5.1.4 国家助学贷款应当选择的还款方式 |
5.2 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的选择 |
5.2.1 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 |
5.2.2 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选择的有关方案 |
5.2.3 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方案的分析 |
5.2.4 税务机关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回收的方式 |
5.3 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新设想 |
5.3.1 承担代扣代缴义务 |
5.3.2 不承担现有的五项义务 |
5.3.3 承担出具证明义务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政策建议 |
6.2.2 建议实施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高等职业院校 |
2.1.2 师资队伍建设 |
2.1.3 “双师型”教师 |
2.2 理论基础 |
2.2.1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
2.2.2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3 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依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
3.1 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个案分析 |
3.2 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1 教师结构不合理 |
3.2.2 生师比不平衡 |
3.2.3 实践能力较低 |
3.2.4 培训制度和考核机制不完善 |
3.2.5 教师队伍稳定性欠缺 |
3.3 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规模扩张迅速 |
3.3.2 教学资源落后 |
3.3.3 校企合作力度不够 |
3.4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国外的比较分析 |
3.4.1 准入制度差距 |
3.4.2 培训制度差距 |
3.4.3 实践能力的差距 |
3.4.4 工资待遇的差距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对策研究 |
4.1 国外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启示 |
4.1.1 聘用准入制度严格 |
4.1.2 培训培养制度完善 |
4.1.3 考核评价制度科学 |
4.1.4 工资分配制度合理 |
4.2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新要求 |
4.2.1 加强学术建设是促进师资队伍成长的重要途径 |
4.2.2 创新工作机制是激发师资队伍活力的关键环节 |
4.2.3 构建和谐环境是保持师资队伍稳定的必要条件 |
4.3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对策和建议 |
4.3.1 实行高等职业院校经营性管理机制 |
4.3.2 创新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管理制度 |
4.3.3 健全高等职业院校用人理念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PY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2 国内外高职院校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
2.1 国外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现状 |
2.2 国内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现状 |
3 PY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
3.1 PY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结构概况 |
3.1.1 PY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历史及现状 |
3.1.2 PY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发展战略 |
3.2 PY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现状 |
3.3 PY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绩效考核内容 |
3.4 PY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现有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与学院战略发展不相匹配 |
3.4.2 绩效考核目的定位不明确 |
3.4.3 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 |
3.4.4 评教系统合理性不强 |
3.4.5 绩效考核结果反馈效果不佳 |
3.5 PY职业技术学院绩效考核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
3.5.1 学院层面原因 |
3.5.2 被考核者层面原因 |
4 PY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4.1 PY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 |
4.2 PY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特点分析 |
4.2.2 引入KPI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4.2.3 明确教师岗位的KPI |
4.2.4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 |
4.3 PY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 |
4.3.1 绩效考核的主体 |
4.3.2 360度绩效考核方法 |
4.3.3 绩效考核的程序 |
4.3.4 加强学生对教师的考核 |
4.3.5 绩效考核体系试运行效果 |
4.4 PY职业技术学院基于考核结果的绩效改进 |
5 PY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5.2 加强教师绩效管理制度建设 |
5.3 树立科学的教师队伍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
5.3.1 树立人力资本经营的观念 |
5.3.2 树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观念 |
5.4 注重现代激励理论的运用 |
5.4.1 激励理论在教师绩效管理中的运用 |
5.4.2 外在性激励制度的完善 |
5.5 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加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职业道德教育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征 |
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和现实偏差 |
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是职业院校参与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有效途径 |
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体系的有机构成 |
3.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是成就职业院校学生素养和才干的有力武器 |
三、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 |
1.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
2. 先进性教育与广泛性教育相结合 |
3.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4.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
5.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
6.“立”和“破”相结合 |
四、职业道德教育的条件保障 |
1. 科学的课程设置 |
2. 鲜活的教材文本 |
3. 协调的师资配备 |
4. 优良的教学设备 |
5. 宽裕的实践场域 |
6. 浓郁的教育文化 |
五、职业道德教育的实现途径 |
1. 转变职业道德教育观念 |
2. 丰富职业道德教育内涵 |
3. 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方式 |
(7)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分析与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文献检索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理论视角 |
二、具体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职业教育集团的产生与发展分析 |
第一节 职业教育集团的"个体"发生 |
一、职业教育集团的"个体发生"与初步发展 |
二、职业教育集团"个体发生"的特征 |
第二节 职业教育集团的"类"发生 |
一、职业教育集团"类发生"的多角度分析 |
二、职业教育集团"类发生"的现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国际比较研究及启示 |
第一节 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经验 |
一、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概况 |
二、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本经验 |
第二节 荷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经验 |
一、荷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历程与基本模式 |
二、荷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本经验 |
第三节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经验 |
一、澳大利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几种重要形式 #5] |
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本经验 |
第四节 印度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经验 |
一、印度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典型模式 |
二、印度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本经验 |
第五节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强化政府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 |
二、坚持多元参与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共识 |
三、职业教育集团应重视自身建设,打造核心产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职业教育集团的极限功能结构:基于跨界的研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的阐释 |
一、边界与组织边界 |
二、"跨界"的概念及内涵 |
三、"跨界"视角下的职业教育集团 |
第二节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跨界及意义 |
一、学校与学校之间跨界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
二、学校与学校之间跨界的意义 |
第三节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跨界及意义 |
一、学校与企业之间跨界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
二、学校与企业之间跨界的意义 |
第四节 职业教育集团区域跨界及意义 |
一、职业教育集团区域跨界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
二、职业教育集团区域跨界的意义 |
第五节 职业教育集团的极限功能 |
一、探索职业教育各层次之间的衔接 |
二、探索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包括职业教育的东西部联动) |
三、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和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 |
四、探索职业教育的品牌化和连锁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职业教育集团的非法人组织性质 |
第一节 非法人组织及其法律困境 |
一、"非法人组织"的概念及内涵 |
二、"非法人组织"在我国当下的困境 |
第二节 职业教育集团的非法人组织性质分析 |
一、从组织设立过程来看,职业教育集团非法人组织特征明显 |
二、从组织架构上来看,职业教育集团与非法人组织的特征相吻合 |
三、从组织运行机制看,职业教育集团具备非法人组织运行的一些重要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职业教育集团"集而不团"的困境分析 |
第一节 职业教育集团的产生出于"设计",而非"内生" |
一、一些地方政府把建设职业教育集团作为新时期解决职教核心问题、发展职教的形象工程 |
二、部分职业院校把成为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看成为做大做强的标志 |
三、部分参与院校加入职业教育集团存在"搭便车"行为 |
四、企业在参加职业教育集团前后对职教的积极性几乎没有变化 |
第二节 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性质造成"先天营养不足" |
一、职业教育集团非法人组织的"虚体"地位造成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
二、职业教育集团作为非法人组织在法律地位上的缺失,导致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不可预知的困境 |
三、职业教育集团的第三部门性质,导致政府在职业教育集团中的地位不确定,甚至错位 |
第三节 契约型组织运行效率低下 |
一、职业教育集团的联系松散,缺乏组织约束力 |
二、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缺乏必须的利益联系,组织效率低 |
三、职业教育集团目标模糊,责任不清 |
第四节 职业教育集团的运作方式两难选择 |
一、职业教育集团能够实现市场化运作吗? |
二、公共化的方式能让职业教育集团高效运作吗? |
第五节 职业教育集团的设计功能过度 |
第六节 职业教育集团缺乏"集团"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职业教育集团运作模式研究 |
第一节 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内部的"权利让渡" |
一、职业教育集团内部成员的基本构成与关系 |
二、职业教育集团成员的权利构成与特点 |
三、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内部的权利让渡 |
第二节 教育行政公权向职业教育集团的让渡 |
一、职业教育集团运行中教育行政公权的基本内容 |
二、教育行政公权向职业教育集团让渡的基本方式与特征 |
三、教育行政公权让渡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基于权利让渡的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模式 |
一、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定位 |
二、职业教育集团的组织治理 |
三、职业教育集团的激励与竞争机制 |
四、职业教育集团的绩效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上海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案例研究——以上海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为例 |
第一节 上海交通职业教育的两轮集团化办学 |
一、上海交通职业教育的第一轮集团化办学——院校集约化 |
二、上海交通职业教育的第二轮集团化办学——专业集约化 |
第二节 上海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构建的理想 |
一、集团构建的指导思想 |
二、集团准备实现的功能 |
三、集团"十二五"发展的目标任务 |
四、集团确立的"十二五"工作重点 |
五、集团制定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上海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的实践运作 |
一、2009年上海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完成的主要工作 |
二、2010年上海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四节 上海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运行中的典型问题 |
第五节 对上海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案例的分析 |
一、上海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的集团化办学的成绩 |
二、上海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实践基础上的进一步思考 |
第六节 案例的几点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1: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 |
附录2:上海市推进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工作的意见 |
附录3:关于本市推进组建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工作的指导意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高职教育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 |
一、三重螺旋理论 |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 |
三、实用主义理论 |
四、建构主义理论 |
五、福斯特的“产学合作”论 |
第三章 目前校企合作的模式及其特点与不足 |
一、国外校企合作的模式及其特点 |
(一) 国外校企合作的模式 |
(二) 国外校企合作的特点 |
二、我国校企合作的模式及其不足 |
(一) 我国校企合作的模式 |
(二) 我国校企合作的不足之处 |
(三) 对目前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总结 |
第四章 高职教育发展中校企合作的实证研究 |
一、高职教育发展“常州模式”研究 |
(一) 案例背景 |
(二) 案例介绍 |
(三) 案例分析 |
二、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研究及其借鉴意义 |
(一) 案例背景 |
(二) 案例介绍 |
(三) 案例分析 |
第五章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高职教育发展对策 |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 |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
(二) 实现我国的社会就业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
(三)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
(四) 实现高等教育结构多样化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
二、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一)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内涵 |
(二) 校企合作的意义 |
三、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校企合作无法制保障 |
(二) 企业缺乏合作的积极性 |
(三) 学校没有真正融入校企合作 |
四、依托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的路径研究 |
(一) 政产学在校企合作中应有的作用 |
(二) 建立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学校主导的高职教育发展体系——校企共同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目录 |
后记 |
(9)江西省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1.4.1 可取得创新之处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解读 |
2.1 相关概念 |
2.1.1 模式 |
2.1.2 高技能人才 |
2.1.3 高职院校 |
2.1.4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
2.2 理论解读 |
2.2.1 社会分层理论 |
2.2.2 学习型组织理论 |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3章 国内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借鉴 |
3.1 国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3.1.1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
3.1.2 英国的BTEC模式 |
3.1.3 加拿大、美国的CBE模式 |
3.1.4 澳大利亚TAFE人才培养模式 |
3.2 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
3.2.1 台湾"建教合作"教育模式 |
3.2.2 大陆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
3.3 重要启示 |
第4章 江西省高职院校发展概况及人才培养现状解析 |
4.1 江西省高职教育发展历程及特征 |
4.1.1 江西省高职教育发展历程 |
4.1.2 江西省高职教育发展特征 |
4.2 江西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以江西A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4.2.1 江西A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现状 |
4.2.2 江西A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现状原因解析 |
第5章 构建江西省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
5.1 "五位结合、三方联动"模式的内涵及优势 |
5.1.1 内涵解析 |
5.1.2 "五位结合、三方联动"模式的优势体现 |
5.2 "五位结合、三方联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 |
5.2.1 "五位结合"实施内涵 |
5.2.2 "三方联动"的体现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企业文化与高职学校文化的融合与对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企业文化的研究状况 |
1.2.2 关于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研究 |
1.2.3 高职校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对接的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章 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内涵分析 |
2.1 企业文化内涵及建设 |
2.1.1 企业文化内涵 |
2.1.2 企业文化建设 |
2.2 学校文化内涵与建设 |
2.2.1 学校文化内涵 |
2.2.2 学校文化建设 |
2.3 高职学校文化内涵与建设 |
2.3.1 高职学校文化内涵 |
2.3.2 高职学校文化建设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职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
3.1 高职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现实实践中凸显的问题 |
3.1.2 高职学校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
3.2 对学校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反思 |
3.3 高职学校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文化与高职学校文化的比较研究 |
4.1 企业文化与高职学校文化在建设要素上的比较 |
4.1.1 建设主体的比较 |
4.1.2 建设目标的比较 |
4.1.3 建设途径的比较 |
4.2 企业文化与高职学校文化在理念上的比较 |
4.2.1 价值理念的比较 |
4.2.2 管理理念的比较 |
4.2.3 竞争观念的比较 |
4.2.4 集体观念的比较 |
4.3 企业文化与高职学校文化的综合比较 |
4.3.1 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差异 |
4.3.2 企业文化与高职学校文化的联系与相通处 |
4.3.3 企业文化与高职学校文化融合与对接的必要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文化与高职学校文化融合与对接的具体实现 |
5.1 企业文化与高职学校文化的联系 |
5.1.1 企业文化对高职学校文化的影响 |
5.1.2 高职学校文化对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 |
5.2 企业文化对高职学校文化提出的要求 |
5.2.1 对高职学校文化建设的要求 |
5.2.2 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 |
5.3 实现企业文化与高职学校文化的融合与对接 |
5.3.1 积极导入企业文化理念 |
5.3.2 用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指导高职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5.3.3 用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指导高职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
6.1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建设的发展 |
6.2 学院实施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核心理念和主要内容 |
6.2.1 学院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核心理念 |
6.2.2 学院文化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
6.3 学院实施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 |
6.3.1 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
6.3.2 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
6.4 学院实施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
6.4.1 建设好精神文化,做好学院文化建设的“核心” |
6.4.2 建设好物质文化,打好学院文化建设的“基石” |
6.4.3 建设好制度文化,搭好学院文化管建设的“框架” |
6.4.4 参照企业职业标准,构建职业特色鲜明的学院文化 |
6.4.5 融入企业管理模式,推进团队文化建设 |
6.5 学院实施文化建设的成效 |
6.6 关于学院文化建设与管理的理性思考 |
6.6.1 学院文化建设对学院发展的重要作用 |
6.6.2 学院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以人为本 |
6.6.3 学院文化管理必须做到柔性化管理 |
6.6.4 学院文化建设必须做到全员参与,全方位推进,全过程管理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职业技术院校要树立市场经济的经营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 胡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2]教育内生发展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 ——以G省T县为例[D]. 韩秋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3]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研究 ——以制度经济学为视角[D]. 刘新林. 武汉大学, 2016(06)
- [4]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 刘娟. 燕山大学, 2012(04)
- [5]PY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 董艳丽. 郑州大学, 2012(07)
- [6]职业道德教育新论[J]. 乐艳华,黄湖滨.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2)
- [7]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分析与个案研究[D]. 许涛.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6)
- [8]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高职教育发展路径研究[D]. 王媛媛. 苏州大学, 2011(06)
- [9]江西省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张菊婵. 南昌大学, 2010(03)
- [10]企业文化与高职学校文化的融合与对接研究[D]. 丛峰. 湘潭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