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剖宫产后大出血的观察与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董岩[1](2021)在《125例经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体会》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经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本文行分组对照试验,将我院进行剖宫产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125例产妇应用抽签法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其中观察组产妇63例,在分娩过程中配合优质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产妇62例,在分娩过程中配合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分别计算两组相关数据统计结果,并做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经阴道分娩率为82.54%,对照组为66.13%(P <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为24.19%(P <0.05);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为20.97%(P <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59%,对照组为17.74%(P <0.05)。结论临床对经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通过优质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韩贺喜[2](2021)在《双腔导尿管水囊压迫止血在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双腔导尿管水囊压迫止血在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中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医治的100例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后大出血患者,选取的时间段为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按照不同的治疗措施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宫腔填塞纱条法止血,观察组实施双腔导尿管水囊压迫止血。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情况、并发症率等。结果:对照组患者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输血量,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并发症率,对照组患者26.00%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14.00%(P<0.05)(P<0.05)。结论:采用双腔导尿管水囊压迫止血,治疗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后大出血患者,效果显着,是一种简单、可行、有效的方法,能降低产妇发生并发症率的风险,安全系数高,值得应用。
李雪梅[3](2020)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治疗方法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比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特点,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行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治疗93例病人临床资料,其中行MTX+米非司酮+清宫术31例(药物组),行阴式瘢痕妊娠物切除术+子宫瘢痕修补术31例(手术组),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清宫术31例(子宫动脉栓塞组),对比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以及性激素水平变化。选择上述93例瘢痕妊娠患者中前次剖宫产医院为本院的6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114例同期前次剖宫产医院为本院的瘢痕子宫宫内正常妊娠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年龄,人工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及孕次等孕产史,产程停滞、头盆不称等前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时机,距前次剖宫产时间间隔,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缝合方式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同上述因素的联系。结果:子宫动脉栓塞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小于药物组及手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短于药物组及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药物组及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及手术组,术后1月生活质量评分(WHO QOL-BREF评分)高于药物组及手术组(P均<0.05)。三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妊娠组病人与瘢痕子宫正常妊娠组病人年龄、孕次、前次剖宫产切口缝合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妊娠组病人出现胎儿窘迫、脐带绕颈、臀位、社会因素的前次剖宫产指征、选择性剖宫产、距前次剖宫产时间间隔小于2年比率高于瘢痕子宫正常妊娠组病人,人工流产次数及剖宫产次数多于瘢痕子宫正常妊娠组病人,距前次剖宫产时间间隔大于10年的比率低于瘢痕子宫正常妊娠组病人(P<0.05)。结论:相较于药物组与手术组,子宫动脉栓塞术+清宫术具有恢复快、预后好的优点,是最安全可行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工流产及剖宫产次数、前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时机及距前次剖宫产时间间隔,为降低瘢痕妊娠的发生率,最有效的方法为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提高助产技术,对于无生育要求的妇女推荐使用长期且有效的避孕方法。
侯幸岳[4](2020)在《知信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自我效能感、焦虑抑郁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构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知信行健康教育方案;了解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自我效能感状况和焦虑、抑郁情况;评价开展知信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自我效能感、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1)研究一以知信行为理论框架,纳入专家18名,通过德尔菲法构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知信行健康教育方案。专家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妇产科护理、妇产科医疗、妇产科教学、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医疗管理、心理学、康复科学与技术方面。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权威程度由专家判断依据和专家熟悉程度决定,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用条目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和肯德尔协调系数表示。(2)研究二为随机对照试验,探讨开展知信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自我效能感、焦虑、抑郁的影响。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P25、P75。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中,各组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组内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研究一经两轮专家咨询,构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知信行健康教育方案,共87个条目。两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78。第一轮协调系数为0.120.38,第二轮协调系数为0.260.31。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适应证、禁忌证、成功情况;孕期体重管理;孕期膳食指导;选择性再次剖宫产的风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利弊;剖宫产手术过程、阴道分娩过程;分娩镇痛方式;应急能力支持。(2)研究二纳入116名研究对象,干预前两组孕妇在一般资料、分娩自我效能感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分娩自我效能感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知信行健康教育方案,专家意见协调性好,结果可取。(2)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知信行健康教育方案,简便易行,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接受度良好。(3)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焦虑抑郁尚可,但改善焦虑抑郁的提升空间仍较大。(4)知信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自我效能感。(5)知信行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焦虑、抑郁状况。
杨剑芳,丽琼[5](2020)在《Bakri球囊用于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探讨Bakri球囊用于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总结产科治疗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我院产科病房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59例剖宫产术后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给予B-Lynch缝合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Bakri球囊填塞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术中、术后2h、24h出血量和总输血量;比较两组产妇术前、术后2h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凝血时间和相关分子水平等指标;比较两组产妇术后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总输血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24h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产后2h对照组PT、TT均显着增高,FIB及D-D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PT较产前显着增高,FIB较产前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TT、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产后2h,观察组TT显着低于对照组,FIB、D-D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伤口感染率与子宫切除率均显着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Bakri球囊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大出血产妇时早期止血效果强,患者术后感染率低,不良结局发生率低,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单可记[6](2019)在《云南省主要产科急危重症的相关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二孩政策”前后产科重症患者临床特点的变化[背景及目的]尽管妊娠不是一种疾病,但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孕产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由于妊娠的生理变化使得孕产妇成为一个独特的人群。与一般患者相比,妊娠的生理变化使得怀孕妇女更容易受到危及生命的合并症/基础疾病的影响,并且这些因素也使得临床医生更加难以识别。多数文献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进行描述产科重症患者,较为常见的产科危重病种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科出血、产褥感染、妊娠急性脂肪肝、围产期心肌病、羊水栓塞以及各种妊娠期合并的内、外科基础疾病。但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有关产科重症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因地区不同而不同。而由于转入ICU的产科患者的数据更加详细,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产科危重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对转入ICU的产科患者的研究可能是比较接近产科危重疾病监测的最佳方法之一。另外,近年来ICU在降低危重孕产妇死亡率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国近年来高剖宫产率的历史遗留了大量的瘢痕子宫妇女,并于2015年10月全面实施的“二孩政策”,以及高龄孕产妇的增加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使得这些妇女面临着妊娠和分娩的较大风险。本研究目的是探索“二孩政策”前后产科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结局的变化,为降低孕产妇发病率和死亡率寻找理论依据。[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07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期间,转入ICU的产科重症患者进行回顾。回顾的对象其中包括本院产科转入ICU的产科重症患者和其他医院直接转入ICU的产科重症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第1组:2007年1月1日-2016年5月31日期间转入ICU的产科重症患者;第2组:2016年6月1日-2019年6月30日期间转入ICU的产科重症患者。通过住院病历收集数据,包括一般资料,转入ICU的主要原因(ICU第一诊断),疾病严重程度,ICU内的主要干预等数据,比较两组患者之间转入ICU的主要原因,一般资料、临床特征,主要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及母亲结局。另外,按照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孕产妇死亡疾病编码-10(ICD-10)将产妇死亡原因分为:直接产科因素死亡和间接产科因素死亡。[结果]①研究期间,本院共计分娩63703人次。两组共计转入ICU 540例产科重症患者,其中第1组共计376例(本院340例,外院36例),第2组共计164例(本院159例,外院5例)。本院孕产妇ICU转入率0.78%(499/63703)。②在转入ICU主要原因中以产科因素为主,前五位原因依次是产后出血,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脓毒症和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其中,第2组患者产后出血(P=0.02)和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P<0.01)的比例更高,但脓毒症患者的比例较前下降(P=0.04)。③在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的比较中,第2组患者年龄更大,孕次、产次、流产次数更多,失血量更大,ICU住院天数和总住院天数均更长(均P<0.05),而通过介入栓塞动脉止血的比例更高,ICU内机械通气的比例也更高(均P<0.05)。④在主要妊娠并发症/合并症的比较中,第2组产后出血的比例较高,其中以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比例升高,宫缩乏力的因素下降(均P<0.05)。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及甲状腺问题的比例均增加,但HELLP综合征、先心病的比例较前下降(均P<0.05)。⑤研究期间,孕产妇死亡共计13例(本院8例,外院5例)。其中,10例间接产科因素死亡,3例直接产科因素死亡。本院孕产妇死亡率(MMR)为 12.6/10 万(8/63703),濒临死亡率(MNMR)为 536.9/10 万(342/63703)。其中,因产科大出血死亡的比率为4.7/10万(3/63703)。[结论]研究期内,重症孕产妇转入ICU的主要原因仍以产科因素为主,分别为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和脓毒症;“二孩政策”之后,短期内年分娩数量达到顶峰,转入ICU的重症孕产妇数量也随之上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增加,其中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比例增加而宫缩乏力所占的比例下降,失血量增加,住院时间延长,ICU内机械通气的比例增加;孕产妇的死亡比率和濒临死亡率无明显变化。孕产妇死亡原因中以间接产科因素死亡(妊娠期的合并症/并发症)为主,而直接产科因素死亡因素中唯有产科大出血(死亡率为4.7/10 万)。第二部分云南省33家医院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临床分析[背景及目的]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是一种罕见的围产期并发症,临床上通常与灾难性的母儿结局相关。而且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通常因产科大出血而导致母儿死亡。但由于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发生率较低,使得临床医生对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发生的危险因素缺乏充分的了解。而且之前有关子宫破裂的研究报告基本上都是在有限的时间间隔内进行的小样本的临床报告。国际上,检索到的有关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大样本、长期限的临床研究有沙特阿拉伯为期20年的报告(49例,发生率为0.04%)和挪威为期42年的报告(173例,发生率为0.013%)。而在国内,有关妊娠期子宫破裂的报告基本都是临床个案报道。另外,在有关此方面的大多数研究中作者都使用了国际诊断编码。但这些诊断编码却不能区分灾难性的完全性子宫破裂和基本无害的部分性子宫破裂的类型。并且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预计会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而显着增加。因此,我们需要更准确地了解完全性子宫破裂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云南省内,近十四年间,33家医院中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发生率、常见病因、临床特征及母儿结局。[方法]以病例报告表(Cases Report Form,CRF)的形式调查,在200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 1日,云南省各级医院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发生情况。收集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分娩特征、术中所见以及母儿结局,然后按照子宫有无瘢痕史将其分为瘢痕组和无瘢痕组,对比分析这些指标,并对符合随访条件的母儿进行随访。[结果]云南省33家医院共105例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其中瘢痕组65例,无瘢痕组40例。调查期间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总体比例0.012%。瘢痕组妇女不良孕史、妊娠期糖尿病、子宫原瘢痕破裂比例较高(P<0.05)。无瘢痕组患者高龄产妇、巨大儿、梗阻性难产和医源性产程加速(缩宫素使用不当)、产程中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死胎死产的比例更高(P<0.05)。瘢痕组以原瘢痕破裂为主并以子宫下段累及较多,无瘢痕组以梗阻性难产为主并以子宫颈受累为主(均P<0.05)。瘢痕组新生儿窒息率和NICU的转入率较高,无瘢痕组死产和新生儿早期死亡情况更常见(均P<0.05)。105例妇女中,8例(7.6%)妇女死亡(瘢痕组3例,无瘢痕组5例),胎儿宫内死亡68例(64.8%),新生儿窒息13例(12.4%)。在成功随访的46例母亲中43例因避孕措施而未孕,再次妊娠者3例,其中2例意外妊娠早期人工流产,1例计划妊娠并于妊娠第38周再次剖宫产成功分娩,母儿结局良好。成功随访的13名儿童均正常发育。[结论]瘢痕子宫破裂的主要危险因素主要是剖宫产史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史;无瘢痕子宫破裂主要危险因素是胎位异常所致难产、多胎妊娠、滥用催产素类药物、不当的宫内操作以及分娩管理不善等因素。子宫破裂的临床症状以产前剧烈腹痛,胎心异常,失血性休克,产前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其中无瘢痕子宫破裂者的组织损伤更重,失血更多,母儿结局预后更差,临床上也更容易延迟其诊断。第三部分 近十年围产期子宫切除的病因和母亲结局[背景及目的]围产期子宫切除与产科大出血的死亡率密切相关。本研究回顾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十年来所有围产期子宫切除病例。探索围产期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产妇临床特征,围手术期及术中情况,并发症及结局。[方法]回顾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所有子宫切除病例。按照术前是否计划子宫切除情况将其分为两组:计划性子宫切除组和非计划性子宫切除组。从住院病历系统收集产妇的一般资料,术前基本资料,麻醉方式,术中特征,子宫切除主要指征,胎盘异常的类型,转入ICU的情况以及ICU内主要干预,以及术后主要并发症等资料。组间变量的比较,根据资料类型分别采用x2检验、t检验(正态分布)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和Mann-Whitney U检验(非正态分布)。[结果]①研究期间,本院共计分娩51152人次,围产期子宫切除共计133例,其中计划性子宫切除组49例,非计划性子宫切除组84例,总体围产期子宫切除率为2.6/1000(133/51152);其中68.4%(91/133)的妇女至少有一次剖宫产史。②133例围产期子宫切除时机的分布情况为,54.1%的发生在剖宫产术中,31.6%的发生在剖宫产术后,14.3%的发生在阴道分娩后。③围产期子宫切除术的主要指征为胎盘异常(71.4%),宫缩乏力导致的出产后大出血(13.5%)和凝血功能障碍(5.3%)。④胎盘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与患者的剖宫产史有关。⑤88.7%(118/133)的妇女术后需要转入ICU管理。⑥围产期子宫切除的产妇常见的并发症有发热,急性肾损伤,膀胱损伤,切口感染和DIC。⑦在产妇特征中,计划性子宫切除组妇女术前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非计划性子宫切除组妇女。但在麻醉和围手受术期处理方面,与计划性子宫切除组相比较,非计划性子宫切除组妇女全身麻醉比例更高,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失血量和液体输注量更多,缩血管药物使用的比例更高,但术后血红蛋白更低。⑧133例围产期子宫切除妇女中共计死亡3例,其中在计划子宫切除组中的1名妇女因疤痕子宫并凶险型前置胎盘伴穿透膀胱,导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在非计划子宫切除组中2名妇女分别为子宫破裂和羊水栓塞合并失血性休克而死亡。[结论]围产期子宫切除的常见指征有胎盘异常,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大出血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其中导致胎盘异常的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剖宫产史。与计划性子宫切除妇女相比,非计划性子宫切除妇女围手术期的情况更为复杂。第四部分 休克指数对产后出血的识别及其不良事件的预测作用[背景及目的]尽管在过去的25年中,因产科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人数有所减少,但它依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直接产科因素。据报告,2015年全球因产科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人数超过80,000人。并且数据表明,在全球范围内由产科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构成比为29.3%,导致产妇严重不良结局的构成比为26.7%,但这些数据存在区域差异。造成这些数据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目前产科出血的定义本身标准的不统一,或定义的标准本身存在缺陷。同时,也造成临床上不能满足对产科出血的早期识别,且临床上达不到简单易用的程度。比如,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产科出血的定义:阴道分娩失血量>500ml,剖宫产分娩失血量>1000ml。但经研究发现,许多失血量>500ml的孕产妇并无任何不良临床后果,而有些孕产妇即使失血量较少,但仍会出现临床不良后果的风险。此外,按照分娩方式进行划分的产科出血的定义也令人困惑:为何阴道分娩后失血量达到500rnL就会对产妇造成临床不良后果的风险,而剖宫产分娩后失血量达到500mL却不会造成临床不良后果风险?所以,在临床上除了对失血量的准确评估是一个难点之外,可能还要考虑孕产妇的基础健康状况的影响。因为基础健康状况较好的妇女通常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失血量,而不会出现重要器官灌注失代偿的情况(通常>1000 mL)。换言之,产科出血的定义既要考量患者实际的失血量,同时还要考量患者器官灌注的临床表现。比如,患者的生命体征或血流动力学或一些代谢指标(酸中毒、碱缺失、血乳酸)的情况。这些指标的变化均能够及时提醒临床医生对产科出血的识别和初步评估孕产妇失血的程度。但是临床上需要一个能够及时识别产科出血,并且这个指标还要尽可能地适用于所有医疗场景,比如不仅适用于产科专科医生,还可适用于全科医生,急诊科医生,甚至其它的非产科专业医生。最重要的是要具备简单快速,床旁易用的特点。初步研究表明,休克指数可能是一个具备上述这些要求的指标。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虽然使用常规的个体生命体征(脉搏和收缩压)来评估低血压的准确性,但它们的简单组合可能会将一般常规的临床参数转变为更准确的、能够及时反映低血容量指标。休克指数是通过心率除以收缩压进行计算的,并且可以利用生命体征来提高个体化的预测能力,这有助于早期个体化识别产科出血。目前,国际上有关休克指数在产科出血中的使用方兴未艾,而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资料较少,多为综述且语焉不详。为此,我们就有关休克指数对产科出血的识别和对产科出血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预测作用进行观察和探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8240例患者,排除多胎妊娠,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问题,产前出血患者以及资料不全者,仅纳入剖宫产且产后出血(产后24h失血量≥1000ml)患者作为观察组,共计70例;按照剖宫产方式(紧急剖宫产/择期剖宫产)和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全身麻醉)进行匹配70例非产后出血患者(产后24h失血量<1000ml)作为对照组。收集入院时和产后24h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产后24h失血量,产后出血l0min,30min的心率、收缩压、不同时间SI(SI1=入院时、S12=产后出血10min、SI3=产后出血30min),不良事件(大量输血,侵入性操作和转入ICU)等各指标。比较两组各指标的统计学差异;使用相关分析探讨SI与失血量和输血量的相关性;使用ROC观察SI对失血量和不良事件的预测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急诊剖宫产均为46(65.7%)人,择期剖宫产均为24(34.3%)人。观察组和对照组局部麻醉均为45(64.3%)人,全身麻醉均为45(35.7%)人。两组之间年龄,产次,孕周,孕前BMI,入院时HR、SBP、Hb、SI均无显着差异(均P>0.05),两组入院时的休克指数(SI1)总体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是0.75(0.68-0.84);对照组的产后出血10minSBP和产后出血30min的SBP均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的产后出血10minHR和产后出血30min的HR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产后出血10minSBP,产后出血30minSBP均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SI2,SI3,产后24h失血量,住院天数和ICU转入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均P<0.01)。另外,SI2和SI3均高于SI1,且以SI2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SI2和SI3均与产后24h失血量和输血量呈明显正相关。ROC曲显示,SI2和SI3均对24h失血量,输血量,侵入性操作和术后转入ICU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休克指数对产后出血的失血量,输血量以及产后出血患者的不良事件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韩慧慧,冯翀,马彩霞,高霞[7](2018)在《剖宫产后大出血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剖宫产为临床解决难产、部分产科综合征及挽救产妇、围产儿生命主要手段,在临床分娩中得到广泛开展与应用[1]。而产后出血作为常见的产科并发症,由于发病突然,若不及时抢救,可对产妇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2,3]。因此,为确保孕产妇生命健康,需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减少产后出血发生风险,积极分析剖宫产后出血病因及危险因素,并寻找安全、有效地防治剖宫产后出血方法为临床研究焦点[4]。目前,临床医学多认为剖宫产后出血为
赵叶芳,王炳杰[8](2017)在《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后大出血(宫缩乏力性)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后大出血(宫缩乏力性)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出血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缝合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缝合组采用B-Lynch缝合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治疗效果。结果缝合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0.05);缝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常规组的76.67%(P<0.05)。讨论对剖宫产后大出血、宫缩乏力性产妇采用B-Lynch缝合治疗,效果确切,能减少手术治疗时间与出血量,对产妇身体伤害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云[9](2017)在《欣母沛联合宫腔塞纱治疗剖宫产后大出血的效果及护理应用价值体会》文中认为目的:针对剖宫产后大出血情况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塞纱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效果以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84例剖宫产后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各42例患者的研究组和参照组。将欣母沛以及子宫按摩的方式应用于参照组患者,针对研究组患者相同于参照组治疗方式的同时,采取宫腔填纱实施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比两组的出血时间以及出血量,研究组同参照组相比较优势显着(P<0.05);比较产后的止血成功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欣母沛联合宫腔塞纱的方式治疗剖宫产后大出血患者,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将出血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刘小玮[10](2015)在《33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5年2月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33例,进行护理,对治疗的各个阶段加强观察与护理。结果 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无渗血及血肿,均未发生下肢动脉栓塞。5例患者有轻微下腹胀痛(占22.72%),3例患者于术后48h内出现低热(<38℃),占13.63%。所有患者均保留子宫,术后15天出院,月经于术后516周恢复。结论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强患者心理疏导,杜绝并发症的发生,对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配合依从性,促进早日康复意义重大
二、剖宫产后大出血的观察与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剖宫产后大出血的观察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125例经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组和出组标准 |
1.2.1 入组标准 |
1.2.2 出组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2)双腔导尿管水囊压迫止血在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各项临床情况 |
2.2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并发症率 |
3 讨论 |
(3)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治疗方法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治疗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2.2 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2.3 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
2.4 三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 |
2.5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影响因素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
2.2 与孕产史之间的相关性 |
2.3 与前次剖宫产指征之间的相关性 |
2.4 与剖宫产时机选择之间的相关性 |
2.5 与距前次剖宫产时间间隔之间的相关性 |
2.6 与前次子宫下段剖宫产子宫切口缝合方式间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瘢痕妊娠的发生同孕产史之间的关系 |
3.2 瘢痕妊娠的发生同前次剖宫产指征之间的关系 |
3.3 瘢痕妊娠的发生同距前次剖宫产时间间隔之间的关系 |
3.4 瘢痕妊娠的发生同子宫切口缝合之间的关系 |
4 瘢痕妊娠的预防 |
结论 |
综述 |
1 CSP发病机制以及分型 |
2 CSP的临床诊断 |
3 CSP的临床治疗 |
3.1 期待治疗 |
3.2 药物保守治疗 |
3.3 手术治疗 |
3.4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UAE)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知信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自我效能感、焦虑抑郁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一 德尔菲法构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知信行健康教育方案 |
1 方法 |
2 结果 |
研究二 知信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自我效能感、焦虑抑郁的干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孕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Bakri球囊用于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产妇出血相关指标比较: |
2.2 两组产妇剖宫产前后外周血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
2.3 两组产妇护理结局比较: |
3 讨论 |
(6)云南省主要产科急危重症的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二孩政策”前后产科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的变化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云南省33家医院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临床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近十年围产期子宫切除的病因和母亲结局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休克指数对产后出血的识别及其不良事件的预测作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危重产科学相关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剖宫产后大出血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产后出血病因: |
2.2 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8)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后大出血(宫缩乏力性)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手术时间与出血量 |
2.2 治疗效果 |
3 讨论 |
(9)欣母沛联合宫腔塞纱治疗剖宫产后大出血的效果及护理应用价值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参照组治疗方法 |
1.2.2 研究组治疗方式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产妇治疗后出血时间、出血量的比较情况 |
2.2 治疗以后两组止血成功率情况 |
3 讨论 |
4 结语 |
(10)33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治疗方法及护理观察重点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做好患者各项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 |
3.2 术后严密观察各项指标并积极应对是避免并发症发生的保障 |
3.3 恢复期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是巩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
四、剖宫产后大出血的观察与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125例经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体会[J]. 董岩. 中国医药指南, 2021(26)
- [2]双腔导尿管水囊压迫止血在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观察[J]. 韩贺喜. 黑龙江中医药, 2021(02)
- [3]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治疗方法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D]. 李雪梅. 西安医学院, 2020(08)
- [4]知信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自我效能感、焦虑抑郁的干预研究[D]. 侯幸岳.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5]Bakri球囊用于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分析[J]. 杨剑芳,丽琼. 四川医学, 2020(02)
- [6]云南省主要产科急危重症的相关临床研究[D]. 单可记.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2)
- [7]剖宫产后大出血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调查[J]. 韩慧慧,冯翀,马彩霞,高霞. 山西医药杂志, 2018(23)
- [8]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后大出血(宫缩乏力性)疗效观察[J]. 赵叶芳,王炳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7)
- [9]欣母沛联合宫腔塞纱治疗剖宫产后大出血的效果及护理应用价值体会[J]. 吴云. 药品评价, 2017(01)
- [10]33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 刘小玮. 中国医药科学, 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