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新经济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韩江波,万丽[2](2021)在《新经济究竟“新”在何处:异质性逻辑与规律性经验——从美国新经济1.0向美国新经济2.0转换的探索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的新经济发展分为新经济1.0版和新经济2.0版:前者的时间区段为1991—2000年,而后者的时间区段是2000年尤其是2008年以来。中国新经济与美国新经济1.0在技术基础、产业结构、运行规则等领域存在显着差异,但与美国新经济2.0在内涵、表现、形态等方面基本相同。因此,美国新经济2.0的发展经验可为中国新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启示。中国新经济对产品形态、业务流程、产业业态、商业模式、生产方式、生产组织、治理机制、劳资关系产生颠覆性影响,并以此影响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中国新经济发展,不仅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投融资机制及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大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且应充分吸取美国新经济2.0发展的有关经验,培育技能型和复合型的新型人才、构建企业信息平台、设计新经济发展模式、支持中小企业创新以及构建与新经济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等。
邵阳子[3](2019)在《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经济陷入周期性衰退。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困难表面上看是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实则是存量技术及其相应经济形态支撑力减弱的结果。寻找支撑未来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成为当下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已由高速回落至中高速,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孱弱。中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的“拐点”,随着传统动能的减弱,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与改造升级传统动能结合起来,换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形成经济增长的双引擎,进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促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现有国内外关于中国新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广受认可的理论体系,相关研究多以定性分析和案例研究为主,缺乏量化实证研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基于新经济发展视角,探究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关系的研究更是稀少。因此,研究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从“新经济”和“经济结构”的相关文献出发,对新经济冲击经济结构演化的历史追溯和现实考量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对前三次工业革命历史进程的梳理,来分析新经济的发展和演化历程。可以看到历次工业革命的爆发都是在重大技术创新以及支撑力的推动下,催生出新产品、新业态和新组织,从而改变经济形态的性质,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最终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不同的社会中占核心地位的经济结构也会反映当时经济形态的特征。基于计量经济学等多种实证模型,重点研究了新经济发展对经济结构变动的冲击机制。本文基于ITIF构建的“美国各州新经济指数”和财新网构建的“中国新经济指数”,结合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官方统计机构对我国新经济具体形态的阐述,从知识经济、互联网经济、开放经济、绿色经济、创新经济和活力经济六大方面构建了“中国新经济发展指数(CNEI)”,并基于PPCA法,对2003年至2016年我国31省(市、自治区)新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基于Theil指数和Moore指数,对我国各省2003年至2016年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和变迁速度进行了评价;基于SRA,对我国各省2003年至2016年TFP进行了测量。综合前文的理论分析以及实证分析得出的CNEI、THI、MI和TFP数据,分析了新经济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信贷和技术进步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机制,重点研究新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冲击作用。与此同时,分析了新经济在我国几种典型业态的表现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利于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相关论题的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有利于为我国发展新经济和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有利于引导宏观经济主体和微观经济主体重视创新投入,扶持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经济,促进我国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有利于引导宏观经济主体和微观经济主体积极挖掘内部经济增长点,培育新动能、新产业和新业态,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和“经济硬着陆”。
冉莉君[4](2019)在《四川新经济发展指数的构建与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新经济是目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衡量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状况,是经济实现转型和提升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经济增长方式。当前,国外发达国家新经济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国内新经济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国内外对新经济的发展重视不言而喻,国家以及相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新经济的发展,把发展新经济作为国家战略。由于新经济是目前存在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影响新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新经济也涉及到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及时准确地测度新经济发展情况,不仅可以加速经济的增长,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抢占新经济发展制高点,还可以明确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升地区新经济竞争力。目前,如何衡量新经济发展情况,在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测度方法。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新经济发展测度体系,衡量新经济发展态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大量学习构建指标体系和竞争力评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针对新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竞争力实证评估的相关经验,从新经济发展特点出发构建新经济发展指数,基于标准离差法、熵值法、变异系数法和级差最大化组合评价模型,对新经济发展指数进行测算,并利用层次因子分析模型对新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根据现有的文献,本着全面丰富新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和竞争力评估方法的原则,同时结合数据的可得性原则,本文以四川省为实证对象,综合比较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重庆市和贵州省6个省市,对四川省新经济发展状况和新经济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新经济发展指数和分指数进行实证评估,结果显示四川省新经济发展指数处于中等水平。创新能力指数、全球化指数与广东、江苏和浙江相差较大;与重庆、贵州这2个西部地区相比,四川省的新经济发展指数高于重庆和贵州;其中创新能力指数、全球化指数、绿色化指数略低于重庆。(2)通过对新经济竞争力的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省新经济竞争力得分为-0.649465114,排名倒数第二,说明四川新经济竞争力低于平均水平,新经济竞争力较弱。创新能力竞争力得分为-0.3189466,排名第四,与广东、浙江和江苏相比位于劣势;全球化竞争力得分为-0.330100077,排名第四,与广东、浙江和江苏相比位于劣势,略优于重庆和贵州;绿色化竞争力得分为-0.621564676,排最后一位;数字智能化竞争力得分为-0.88250669,排最后一位;网络化竞争力得分为-0.439124633,居倒数第二。因此,本文认为四川的新经济发展情况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较西部地区而言,新经济发展指数略占优势,但是部分分指数与其他西部地区相比有差距,四川的新经济发展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尤其是在创新能力和全球化发展这两个方面。此外,四川新经济竞争力低于样本省市水平,与东部样本省市的差距很大,与西部样本省市比较而言也基本没有竞争优势。
唐辉[5](2017)在《“逆全球化”态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冷战的结束开启了当代全球化发展进程,美国“新经济”增长,日本90年代金融泡沫破裂后的经济低迷以及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是这一轮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基础动力。当代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新的特征,包括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全球治理的演进以及新兴国家的经济崛起。新自由主义的理念指导了全球化的进程,但是也呈现出国家利益之间的分歧与博弈;基于全球化上升时期带来的经济动力与社会发展,参与全球化的主要国家间仍然能够实现基本的合作共识。二十一世纪以来至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是全球化最为突出的一个阶段,也是美国相对权力最大的时期,美国的领导优势一方面促进了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另一方面也对国际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新保守主义指导的“反恐战争”试图将美国价值观借助外部全球化环境予以推广,期待在这一权力逻辑下巩固美国的领导地位与霸权优势。结果遇到重大战略挫折,国内经济方面由于虚假的繁荣积累了大量矛盾在“次贷危机”中爆发。对外战略与内部经济的失败,极大削弱了美国的国际领导权威与国家综合实力,迫使美国必须开始反思领导全球化中的教训,修正全球化路径。奥巴马时代的美国全球战略转型可视为“去全球化”,初期的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形成源于美国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而亟需扩大全球合作以渡过难关,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通过TPP谈判、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以及与世界主要央行相左的货币政策,实现最大程度的经济战略收缩,但是基本保留了全球化理念与新自由主义思想价值观。2016年美国大选成为全球化的转折点,民粹主义思潮在美国社会爆发,以“美国优先”为口号的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开始领导美国进行国家政策的巨大变革,现实主义外交战略理念代替“软实力”、“巧实力”等具有自由主义特征的外交思路。美国在领导全球化进程中承担了大量的贸易逆差,迫使它通过复兴国内制造业扭转贸易颓势地位,并为实现美国就业优先而给世界经济带来贸易保护主义挑战。欧美之间的战略逻辑与世界观出现巨大分歧,使得“逆全球化”的趋势与特征更为明显。“逆全球化”态势对于欧洲的政治冲击呈现出不同的局面。具有保守主义政治文化传统的英国在2016年举行的全民公投中决定脱离欧盟,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英国“脱欧”公投为标志,欧盟一体化进程受到巨大挫折,欧盟内部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欧债危机爆发后蔓延(希腊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德国的砸欧盟一体化治理中的规则缺失与政策失误给欧元区带来隐患;同样是德国领导的难民政策使得欧洲国家陷入不同程度的社会不安。“逆全球化”态势下欧盟成员国国内极右翼政党的势力开始崛起,2017年法国大选中的“勒庞现象”标志着欧盟面临政治意识形态上的重大危机。以德国为领导的欧盟尚有欧洲主流政治文化的支撑,但是亟需进行务实而理性的改革以维护一体化的团结,抵御“逆全球化”态势的扩张。美国依靠强国地位与实力主动扭转全球化进程,以及欧洲国家不同程度的“逆全球化”现象,对全球政治意识形态、大国关系、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使当代国际政治出现了新的特征。大国关系层面,以美国为代表的保守主义外交意识形态以及现实主义战略逻辑,与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联合理念与自由主义道德价值观,在地缘政治议题、应对恐怖主义政策、战略责任的承担、国际贸易的原则等方面的分歧;俄罗斯实力的下降以及美欧之间矛盾的凸显使得美俄缓和成为可以预期的前景;“逆全球化”背景下美国与德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分歧、美俄缓和的前景与战略需求,使得美国、欧洲、俄罗斯三大战略重心之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权力态势演变。新兴大国在全球化崛起的进程中实现繁荣,而后又不同程度陷入经济困局,巴西由于经济动荡出现了政权非正常更迭;俄罗斯陷入传统能源国家面临的结构性与周期性危机,加之政治上的导致西方经济制裁,只能通过大幅度贬值货币与减少财政支出阻止资本外流、维持虚弱的经济;印度为了实现金融出清,冒险使用了极端的“废钞”手段,但在地缘政治中有民族主义倾向。美国页岩油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石油供应的持续增长,使其摆脱了对中东地缘政治战略的依赖,创造了更大的优势以适应国内民粹主义对于穆斯林族裔的新移民政策。同时,“逆全球化”也成了制约全球治理的各项议题继续深入的“瓶颈”。美欧“逆全球化”态势、欧盟一体化的危机、右翼思潮的泛滥,给国际政治带来了不可思议的新前景。中国面对“逆全球化”带来的巨大的挑战,亟需做出明智而务实的战略应对。中国经济的内在问题如经济要素结构不平衡、货币扩张(M2总额相对偏高)、外汇储备有限等等。中国正在通过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和区域国际金融合作来应对逆全球化带来的经济风险并且促进共同利益。中美两个大国是全球化中的两个最大的角色,由此,中美两国的合作互动中,不可避免要贯穿重塑全球化的进程。本文设想中美之间以“主权基金”相互合作的形式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经济战略投资。在维持中美贸易自由基本格局的前提下,美国发行国债,中国承担利息,进行大规模融资投入“一带一路”项目,结合相对公平的退出与补偿机制,实现两个大国新方式、跨领域的合作共赢。为应对美国资本回流的制度性矛盾,实现美国的真实就业,“中美联税制”可以带来巨大的共同收益。在逆全球化趋势下,中美关系仍然要保持全局性、宏观性和战略性的大方向,扩展合作空间,加强合作基础,完善合作机制,推进新型大国关系的形成。
张美慧[6](2017)在《国际新经济测度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借鉴》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经济形态应运而生。新经济时代下,传统国民经济核算记录生产和消费的方式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经济统计监测体系亟待建立。本文梳理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对新经济测度研究的发展脉络,归纳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盟对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与新经济测度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美国新经济指数的构建内容,将国际经验与中国新经济统计研究进行对比,总结出可供中国借鉴的经验。
鄢显俊[7](2010)在《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最重要的科技-产业革命,它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的美国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造着人类社会。就技术和社会互动的角度观察,在美国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展开的过程,美国社会为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经由信息技术革命“重塑”的当代资本主义被称为信息资本主义,在其形成过程中诞生了信息垄断,它指独占信息核心技术的信息产业垄断资本、凭借其市场权力,滥用知识产权以攫取高额利润而实施的一种垄断,是当今资本主义微观经济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它鞭辟入里的解剖将为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提供一扇独特的“视窗”。信息垄断起源于信息经济形成和信息产业勃兴的20世纪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信息垄断的实质是对知识的垄断,其表现形式是垄断IT核心技术。信息垄断的发展史也就是全球计算机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和CPU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的发家史,其产业代表是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结成的Wintel联盟。而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所造成的影响逐渐引起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它有可能成为信息时代美国控制互联网“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信息垄断生态环境模型”揭示了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它由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产品基础和法律环境三大要素构成。信息垄断厂商熟练地运用法律策略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业策略打压竞争并侵害消费者。为此,它遭遇了美欧日韩各国频频发起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信息垄断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对抗自己的“内生反对力量”。这就是“自由软件”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开源软件”运动。前者坚决反对微软代表的资本主义“私有软件”制度,堪称“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空想社会主义。后者试图探索一条“自由软件”商业化运作的道路,而且获得成功,这是理想妥协于现实的必然结果。信息垄断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信息时代的特殊体现。任由信息垄断泛滥将对经济公正乃至社会公正产生重大危害。而且,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强大的“战略武器”,信息垄断还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利益之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除了信息垄断这一微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外,还表现在中观和宏观的其他所有领域,在信息技术范式的“重塑”下,信息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表现为“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除此,“数字鸿沟”代表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探讨国家间“数字鸿沟”的测度方法和量化表现,将更有助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规律以及所蕴藏的危机。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信息时代最复杂的“两制”关系,其特征可用:“共时态并存中的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信息资本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紧密联系和互动,这种复杂关系的演进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促使这种错综复杂关系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日愈全球化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动能所致,这是马克思早年所指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本质依旧。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两大本质特征仍旧如故,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即商品生产无所不在;第二,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榨取剩余价值。综合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必须看到,“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而“两个决不会”则强调了不同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总之,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是: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变化本身。信息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变迁历程。运用ORBICOM提供的测量方法,通过多维度量化考察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进程,比较它与信息资本主义的差距及中国的追赶特点。可以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创的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是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超常规发展的典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应对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典型代表的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的国策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崔岩[8](2010)在《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主旨出发,以产业组织理论、政治经济学为工具,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体系进行分析:一方面,从主流国际贸易分析视角出发,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划分为“利润转移”与“外部经济”两个分支;另一方面,从行为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假定出发,将战略性贸易政策解释为不同利益集团博弈所达到的均衡。在对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文章对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生及发展、总体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分别以国家、产业、企业为视角对其经济绩效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在充分吸取美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经验及对我国启示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从产业结构、经济体制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础条件,并结合我国的情况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黄成业[9](2006)在《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理论分析、模型分析以及实证检验等方法,从形成因素、泡沫破裂前后的相关政策等视角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东南亚和美国不同类型泡沫的产生及破裂后所引起的截然不同后果(泡沫破裂后经济调整分别表现为“L”形、“U”形和“V”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本文的内容由六章组成。在第一章导论中对泡沫与泡沫经济、虚拟经济以及符号经济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与探讨,对国内外与泡沫有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本文的结构安排、主要创新及不足做了介绍。本文第二章首先对泡沫的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从泡沫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以及泡沫与金融危机的角度对泡沫的后果进行了一般探讨,对日本、东南亚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泡沫表现与泡沫破裂后的不同后果进行了研究。日本在泡沫破裂后陷入了被称为“失去的十年”的长期衰退过程,在东南亚国家泡沫破裂引发了金融危机但经济恢复较快,而美国新经济网络股泡沫破裂后对其经济影响比较轻微,即它们的经济调整在泡沫破裂后分别表现为“L”形、“U”形和“V”形。本文第三章首先对泡沫形成因素进行了一般分析,然后对日本、东南亚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泡沫形成进行了研究。对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形成的分析主要从同本的金融自由化、相互持股及主银行制度、广场协议这几个方面进行,并从货币供应过度的角度对日本的泡沫形成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这几个东南亚国家则主要从金融自由化和外资流入来探讨其泡沫的形成。对于美国新经济时代的网络股泡沫,本文认为,长期的经济繁荣以及对所谓“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过度乐观情绪使投资者高估了未来的收益,从而导致了以网络股为代表的高科技股泡沫的产生。第四章对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在泡沫破裂前的相关政策进行了研究,并对这些政策进行了评价与比较,这是理解不同泡沫后果的另一个角度。第五章首先对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在泡沫破裂后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分析,让后对这些政策进行了评价与比较。在对泡沫问题的认识上,日本政策当局低估了泡沫的崩溃对实体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及时进行相关体制的配套改革,政策也缺乏连贯性。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在泡沫破裂发生金融危机后,通过寻求援助或者债务重组等方式积极应对出现的问题,从而使经济在泡沫破裂后得到了较快的复苏,说明尽快恢复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功能对于泡沫破裂后经济较快的复苏是很重要的。美联储在美国网络股泡沫破裂后及时频繁降息,实证分析表明降息对防止经济衰退和促进经济复苏有较明显的效果。本文第六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在房地产领域和股市所出现的泡沫问题。然后根据前面对日本、东南亚国家和美国泡沫问题的分析得出了一些启示,同时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包括由中国牵头成立一个区域性国际最后贷款人组织的设想。本文认为,货币供应过度对于泡沫的形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金融当局监管不力而使得金融机构将贷款投向股市和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也对泡沫的形成负有重要责任;另外,金融自由化不当以及对外资的不适当开放都有可能使资金大规模流入股市和房地产领域而引起泡沫的形成。本文还认为,政策当局对于资产价格的过度上涨应该加以关注;国际最后贷款人的救援有助于防止泡沫破裂后危机进一步深化以及促使经济尽快复苏;在泡沫破裂后,及时采取措施比较彻底地解决泡沫破裂所产生的问题尤其是金融系统的问题,尽快恢复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功能,对于泡沫破裂后经济较快的复苏是很重要的。
王清平[10](2006)在《论美国新经济的实质》文中研究说明关于美国新经济的内涵国内外理论界存在各种样的观点。本文从新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关系入手,分五个方面深入论述了美国新经济的实质及其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原因。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新经济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新经济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新经济究竟“新”在何处:异质性逻辑与规律性经验——从美国新经济1.0向美国新经济2.0转换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美国新经济与中国新经济实践生态对比 |
1.1 美国新经济1.0与中国新经济的实践生态 |
1.2 中国新经济与美国新经济1.0的对比分析 |
1.3 中国新经济与美国新经济2.0的趋同 |
2 美国新经济2.0发展的实践经验 |
3 中国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思维 |
4 中国新经济治理的基本路径 |
4.1 推进新经济发展的宏观路径 |
4.1.1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4.1.2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
4.1.3 创新投融资机制改革。 |
4.1.4 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和支持技术创新。 |
4.1.5 重点培育与发展新经济增长点。 |
4.2 推进新经济发展的微观路径 |
4.2.1 科学设计新经济模式,塑造企业职工培训与持续教育机制。 |
4.2.2 大力培养技能型、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 |
4.2.3 塑造新经济企业联盟,构建企业信息平台,不断促进新产品与技术的集成与开发。 |
4.2.4 逐步构建与中国新经济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我国从事新经济活动的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
(3)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结构安排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分析 |
一、文献回顾 |
(一)新经济的概念界定 |
(二)新经济的具体形态 |
(三)新经济的深入思考 |
(四)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关系 |
二、国内外文献述评 |
三、理论分析 |
(一)经济形态的界定 |
(二)新经济内在的产生机制 |
(三)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的内在联系 |
第三章 新经济冲击经济结构演化的历史追溯和现实考量 |
一、新经济的发展与演化历程 |
(一)技术突变与演进 |
(二)组织模式变革 |
(三)经济结构演化 |
(四)小结 |
二、本轮新经济对经济结构的冲击 |
(一)兴起的背景 |
(二)技术演进的过程 |
(三)组织和结构的变迁 |
第四章 新经济对经济结构演化的催化作用 |
一、全球视角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 |
(一)经济结构变化一般机理 |
(二)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 |
(三)新经济推动全球经济结构的演化发展 |
二、中国新经济与经济结构发展评价 |
(一)中国新经济指数评价 |
(二)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测量 |
(三)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量 |
三、新经济对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冲击 |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二)实证模型设计 |
(三)实证分析 |
四、新经济冲击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趋势 |
第五章 新经济的典型业态及对策建议 |
一、新经济典型业态的表现与效应 |
(一)跨境电子商务 |
(二)互联网金融 |
(三)共享经济 |
二、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4)四川新经济发展指数的构建与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新经济及相关理论综述 |
2.1 新经济相关概念研究 |
2.1.1 新经济的基本内涵 |
2.1.2 新经济的核心内涵 |
2.1.3 新经济的特征 |
2.2 新经济发展指数理论综述 |
2.3 竞争力理论综述 |
2.3.1 竞争力的概念 |
2.3.2 竞争力评价模型 |
2.4 文献评价 |
第三章 新经济发展统计指标体系 |
3.1 新经济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新经济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
3.3 新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 |
3.4 新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方法 |
3.4.1 标准离差法 |
3.4.2 变异系数法 |
3.4.3 熵值法 |
3.4.4 级差最大化组合评价模型 |
第四章 新经济发展指数的构建与分析 |
4.1 数据处理 |
4.2 分指数权重计算结果 |
4.2.1 标准离差法确定权重 |
4.2.2 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 |
4.2.3 熵值法确定权重 |
4.2.4 级差最大化组合法确定权重 |
4.3 四川省新经济发展分析 |
4.3.1 四川省新经济发展指数总体评价 |
4.3.2 四川省创新能力指数评价 |
4.3.3 四川省全球化指数评价 |
4.3.4 四川省绿色化指数评价 |
4.3.5 四川省数字智能化指数评价 |
4.3.6 四川省网络化指数评价 |
4.4 四川省新经济发展指数与其他省市对比分析 |
4.4.1 四川省与代表省市总指数对比分析 |
4.4.2 四川省与代表省市分指数对比分析 |
第五章 四川新经济发展竞争力评价研究 |
5.1 新经济竞争力评价模型 |
5.1.1 因子分析模型理论 |
5.1.2 层次因子分析法 |
5.2 层次因子分析的新经济竞争力评价 |
5.2.1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
5.2.2 创新能力竞争力评价 |
5.2.3 全球化竞争力评价 |
5.2.4 绿色化竞争力评价 |
5.2.5 数字智能化竞争力评价 |
5.2.6 网络化竞争力评价 |
5.2.7 新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1 学术论文 |
2 科研项目 |
致谢 |
(5)“逆全球化”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思路 |
二、研究现状 |
(一) 全球化理论研究现状 |
(二) “逆全球化”研究现状 |
三、基本概念综述 |
(一) “全球化” |
(二) “逆全球化” |
第一章 冷战后全球化的发展 |
1.1 冷战后全球化的原动力 |
1.1.1 两极格局解体与全球化 |
1.1.2 西方经济体系内的“再平衡” |
1.1.3 中国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 |
1.2 支持全球化发展的相关思想理论 |
1.2.1 “里根——撒切尔”主义与“第三条道路” |
1.2.2 新自由主义理念与“华盛顿共识” |
1.2.3 新自由制度主义 |
1.3 冷战后全球化发展 |
1.3.1 区域一体化 |
1.3.2 全球治理的推进 |
1.3.3 新兴国家的经济崛起 |
1.4 冷战后全球化积累的问题 |
1.4.1 全球化与国家间实力的平衡 |
1.4.2 全球化的经济危机隐患 |
1.4.3 全球化下与“多元文化主义”问题 |
第二章 美欧的“逆全球化”态势 |
2.1 美国“逆全球化”态势的背景 |
2.1.1 新保守主义在全球化下的权力逻辑与失败 |
2.1.2 G20机制的形成与权力转移 |
2.1.3 奥巴马时代“去全球化”政策 |
2.2 美国“逆全球化”态势的演进 |
2.2.1 美国“逆全球化”社会诉求 |
2.2.2 “美国优先”政治理念 |
2.2.3 美国“逆全球化”态势下的国家政策 |
2.3 欧洲“逆全球化”态势的背景 |
2.3.1 欧元结构难题 |
2.3.2 欧债危机的治理 |
2.3.3 难民政策及社会衍生问题 |
2.4 欧洲“逆全球化”态势的演进 |
2.4.1 欧盟国家右翼政党的兴起 |
2.4.2 “英国脱欧”及其延续 |
2.4.3 “法德大选”中的社会分裂 |
2.5 美欧“逆全球化”态势的理论评析 |
2.5.1 “逆全球化”视角下的政治理论 |
2.5.2 美国“逆全球化”态势评析 |
2.5.3 欧洲“逆全球化”态势评析 |
第三章 “逆全球化”态势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
3.1 美、欧、俄三角关系的大变革 |
3.1.1 美欧政治意识形态争议(美德分歧) |
3.1.2 美俄缓和 |
3.1.3 欧盟与俄罗斯的复杂关系 |
3.1.4 超越国家间政治的现实主义博弈 |
3.2 “逆全球化”态势对中东地缘政治的影响 |
3.2.1 石油能源格局的变化 |
3.2.2 “全球化”下中东国家政治的主题 |
3.2.3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东国家的意识形态发展 |
3.3 全球治理议题的新变化 |
3.3.1 WTO的地位与作用展望 |
3.3.2 巴黎气候协定的未来 |
3.3.3 G20机制在全球经济协调中的再定位 |
3.4 新兴大国的困境与出路 |
3.4.1 俄罗斯的经济困境 |
3.4.2 巴西政治危机 |
3.4.3 印度的经济改革与政治冒险 |
3.4.4 “逆全球化”下新兴大国间关系的前景 |
第四章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战略应对 |
4.1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 |
4.1.1 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
4.1.2 对外贸易的脆弱性 |
4.1.3 中国的金融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 |
4.2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对外合作实践 |
4.2.1 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倡议 |
4.2.2 国际金融合作的审慎原则 |
4.2.3 参与全球治理的方针 |
4.3 “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关系 |
4.3.1 意识形态与中美合作 |
4.3.2 中美经济合作设想 |
4.3.3 “逆全球化”与中美战略互动模式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国际新经济测度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国外新经济测度研究 |
(一) OECD对新经济测度的研究和探索 |
1. OECD对互联网经济测度的研究 |
2. OECD对数字经济统计的研究 |
(二) 欧盟的研究 |
1. 欧盟新经济统计信息系统的研究 |
2. 欧盟数字经济和社会的研究 |
(三) 美国新经济指数的构建 |
(四) 国外学者研究 |
二、国内新经济测度研究 |
(一) 国内学者研究 |
(二) 财智BBD中国新经济指数技术报告 |
(三) 国家统计局关于新经济开展的工作 |
(四) 国际新经济指标体系对比 |
三、对中国的借鉴 |
(7)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的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及内涵 |
(二) 信息技术革命促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
(三) 垄断理论的争鸣及信息产业的垄断现象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革命 |
(二) 信息化、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 |
(三) 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与信息垄断 |
四、研究的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难点 |
(二)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与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历史原因 |
一、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科技-产业革命 |
二、信息技术革命的社会历史原因:基于SST理论的分析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一、信息垄断前史——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萌芽 |
二、信息垄断的萌芽——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迅速发展阶段 |
三、信息垄断的形成与发展——信息经济基本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
第二章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及"另类信息垄断"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Wintel联盟" |
一、何谓Wintel联盟 |
二、信息垄断暨Wintel联盟的特征 |
第二节 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 |
一、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的含义 |
二、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所面临的压力及其变革 |
第三章 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信息产业及其加速度规律 |
一、"摩尔定理"(Moore's law)揭示信息产业的加速度规律 |
二、"摩尔定理"(Moore's law)对信息垄断的意义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产品基础:信息产品的诸多特性 |
一、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 |
二、信息产品能够对用户产生极强的"锁定"(Lock-in)效应 |
三、信息产品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
四、信息产品具有"网络效应"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法律环境:严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
一、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简介 |
二、美国在全世界率先开启对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先河 |
第四章 信息垄断厂商的市场策略及其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 |
第一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法律策略:用"知识产权的大棒"维护垄断 |
一、计算机软件保护肇始之作:盖茨"致计算机爱好者的公开信" |
二、专利权从来都是英特尔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 |
三、微软的全球反盗版行动 |
第二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商业策略:"知识霸权"主宰下的赢家通吃 |
一、"捆绑"(Bundling)策略 |
二、OEM策略 |
三、"歧视性价格"策略 |
四、"标准战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魔道相长的激烈对抗 |
一、美国反垄断法律制度与微软、英特尔遭遇的反垄断调查及诉讼 |
二、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针对微软、英特尔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 |
第五章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本质及危害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 |
一、"自由软件"运动: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的空想社会主义 |
二、从"自由软件"到"开源软件"的嬗变:自由精神如何不被商业湮灭 |
第二节 "开源软件"对微软垄断的挑战及微软的应对 |
一、"万圣节文档":微软内部机密备忘录 |
二、"开源软件"反抗微软垄断的苦斗及初现的曙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本质及危害 |
一、信息垄断的本质 |
二、信息垄断的危害 |
第六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及其新型的两极分化 |
第一节 信息技术范式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 |
一、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转型 |
二、信息技术范式框架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创造性破坏"的一般描述 |
三、信息资本主义新变化种种:"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 |
第二节 信息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数字鸿沟" |
一、"数字鸿沟"及其测量模型 |
二、信息资本主义"数字鸿沟"的种种量化表现 |
三、各国"信息状态"暨"数字鸿沟"的演进比较 |
第七章 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共时态并存中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的"两制"关系 |
一、"两制"关系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A-B(1975-1979) |
二、"两制"关系深入、全面且曲折发展的历史阶段B-E(1992-2008)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
一、中国特色信息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
二、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与当代资本主义信息化的综合比较 |
三、信息化进程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应对信息技术革命挑战的方略 |
一、创新型国家与与国家创新体系 |
二、中国特色的主创新道路及国家创新体系 |
结束语 |
一、全文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3 选题的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相关问题分析 |
2.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涵 |
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性质 |
2.2.1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项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
2.2.2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政策 |
2.2.3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项供给政策 |
2.2.4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项国际竞争政策 |
2.3 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效实施的条件 |
2.3.1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前提条件 |
2.3.2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约束条件 |
2.3.3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隐含条件 |
2.4 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工具 |
2.4.1 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工具 |
2.4.2 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辅助工具 |
2.5 贸易政策、产业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间的关系 |
2.5.1 产业政策的概念、本质和作用 |
2.5.2 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结合与协调 |
2.5.3 贸易政策、产业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间的关系 |
第3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及其体系 |
3.1 国际贸易理论及政策的演变 |
3.1.1 重商主义的观点 |
3.1.2 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与自由贸易政策 |
3.1.3 幼稚工业保护论 |
3.1.4 凯恩斯主义保护论 |
3.1.5 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3.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体系 |
3.2.1 利润转移理论 |
3.2.2 外部经济理论 |
3.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新发展 |
3.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3.3.1 集团利益需求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3.3.2 决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 |
3.3.3 代表性的内生分析模型及其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意义 |
第4章 美国贸易政策的历史演进 |
4.1 二战后至20 世纪70 年代初的自由贸易政策 |
4.1.1 美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 |
4.1.2 自由贸易政策的内容 |
4.2 20 世纪70 年代的过渡贸易政策 |
4.2.1 推动美国贸易政策转变的因素 |
4.2.2 自由贸易向公平贸易的过渡 |
4.3 20 世纪80 年代的公平贸易政策 |
4.3.1 微型单边主义 |
4.3.2 管理贸易 |
4.3.3 国会行动主义 |
4.4 20 世纪90 年代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4.4.1 国家出口战略 |
4.4.2 公平贸易政策 |
4.5 新世纪布什政府的贸易政策 |
4.5.1 “竞争性自由化”战略 |
4.5.2 贸易管理政策 |
4.5.3 国内的单边保护政策 |
4.6 对美国贸易政策的评价 |
第5章 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征分析—与日本的比较 |
5.1 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目标导向性 |
5.2 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两面性 |
5.3 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产业导向性 |
5.4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手段多样化 |
5.5 战略性贸易政策以企业为中心 |
5.6 战略性贸易政策以出口鼓励为主 |
第6章 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分析—基于国家的视角 |
6.1 战略性贸易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6.1.1 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渊源 |
6.1.2 战略性贸易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6.2 克林顿政府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绩效 |
6.2.1 推动了经济增长 |
6.2.2 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
6.2.3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
6.2.4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科技实力 |
6.2.5 海外直接投资对美国出口的促进作用 |
6.3 新世纪布什政府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绩效 |
6.3.1 促进了经济增长 |
6.3.2 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
6.3.3 美国跨国公司对出口的促进作用 |
6.4 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绩效的计量分析 |
6.4.1 样本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6.4.2 计量模型的设计及检验 |
6.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7章 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分析—基于产业的视角 |
7.1 基于产业视角的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分析Ⅰ-汽车工业 |
7.1.1 美国汽车工业的战略特征 |
7.1.2 美国汽车工业的市场结构 |
7.1.3 对汽车工业的保护和扶持政策 |
7.1.4 美国政府对汽车工业进行战略扶持的绩效分析 |
7.2 基于产业视角的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分析Ⅱ-钢铁业 |
7.2.1 美国政府对钢铁业实施的保护措施 |
7.2.2 美国对钢铁业实施战略保护的福利效应分析 |
7.2.3 战略保护政策下的美国钢铁业调整 |
7.3 基于产业视角的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分析Ⅲ-半导体产业 |
7.3.1 半导体产业的地位及战略特征 |
7.3.2 美国政府的战略扶持与保护措施 |
7.3.3 日美半导体产业竞争的效果及原因分析 |
7.4 基于产业视角的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分析Ⅳ-民航工业 |
7.4.1 民航工业的战略特征 |
7.4.2 美国政府对民航工业的战略补贴 |
7.4.3 美欧民航工业 R&D(研究与开发)补贴的博弈分析 |
7.5 基于产业视角的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分析Ⅴ-信息产业 |
7.5.1 美国政府对信息产业实施的战略扶持措施 |
7.5.2 战略性贸易政策对美国信息产业的重要影响 |
第8章 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分析—基于企业的视角 |
8.1 贸易壁垒(贸易政策)及其变动下的企业行为 |
8.1.1 企业行为与企业竞争力 |
8.1.2 贸易壁垒(贸易政策)及其变动下的企业行为 |
8.2 基于企业视角的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分析Ⅰ-企业自主研发 |
8.2.1 战略性补贴的微观影响 |
8.2.2 美国政府激励企业研发与创新的措施 |
8.2.3 美国企业的研发行为与绩效 |
8.3 基于企业视角的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分析Ⅱ-企业并购 |
8.3.1 20 世纪90 年代美国企业的并购浪潮 |
8.3.2 战略性贸易政策深刻影响了美国企业并购 |
第9章 对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总体评价 |
9.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应用是三位一体的 |
9.2 注重全面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
9.3 重视科技进步,尽可能避免贸易纠纷 |
9.4 将关键产业作为实施对象 |
9.5 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前瞻性 |
9.6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工具呈现多样性 |
9.7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 |
第10章 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建议 |
10.1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
10.1.1 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
10.1.2 对外贸易的微观结构失调 |
10.1.3 贸易增长方式属于粗放型的 |
10.2 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础条件分析 |
10.2.1 市场结构对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影响 |
10.2.2 经济体制对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影响 |
10.3 对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建议 |
10.3.1 在 WTO 框架下,注重多种政策的灵活运用 |
10.3.2 选择适当的行业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 |
10.3.3 要避免利益集团的控制 |
10.3.4 重视科技进步与企业创新 |
10.3.5 要注重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整体性 |
10.3.6 实施更积极的出口鼓励政策 |
10.3.7 注重政策应用的连续性和长期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9)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有关概念的讨论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结构安排、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二章 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的表现与后果比较 |
第一节 泡沫表现特征与后果的一般分析 |
一、泡沫表现特征的一般分析 |
二、泡沫对经济影响与后果的一般分析 |
第二节 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的表现 |
一、日本泡沫的表现 |
二、东南亚国家泡沫的表现 |
三、美国新经济时代泡沫的表现 |
第三节 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破裂影响的比较 |
一、日本泡沫破裂的影响 |
二、东南亚国家泡沫破裂的影响 |
三、美国新经济网络股泡沫破裂的影响 |
第四节 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破裂后经济恢复的比较 |
一、日本陷入复合萧条的长期衰退 |
二、东南亚国家危机之后经济较快复苏 |
三、美国经济的短期调整与复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形成因素的比较 |
第一节 泡沫形成因素的一般理论分析 |
一、制度因素 |
二、资产定价因素 |
三、市场特性与交易者行为因素 |
第二节 日本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形成分析 |
一、日本的金融自由化与泡沫形成 |
二、相互持股、主银行制度与日本的泡沫形成 |
三、广场协议与日本的泡沫形成 |
四、日本泡沫形成的相关实证研究 |
第三节 东南亚国家20世纪90年代泡沫形成分析 |
一、金融自由化与东南亚国家泡沫的形成 |
二、外资流入与东南亚国家泡沫的形成 |
三、东南亚国家泡沫形成的模型分析 |
第四节 美国新经济时代泡沫形成分析 |
一、美国的新经济时代 |
二、新经济时代的网络股泡沫 |
三、对网络股泡沫的解释:资产定价与行为金融视角 |
第五节 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形成因素的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的相关政策比较:泡沫破裂前 |
第一节 日本在泡沫破裂前的相关政策 |
一、日本泡沫形成相关政策的历史追溯 |
二、1985年后的政策 |
第二节 东南亚国家在泡沫破裂前的相关政策 |
一、追求高增长的经济政策 |
二、汇率制度与资本账户开放 |
三、政府当局的监管: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
第三节 美国在网络股泡沫破裂前的相关政策 |
一、消除赤字的财政政策 |
二、美联储的中性货币政策 |
三、克林顿政府的科技政策 |
第四节 泡沫破裂前相关政策的比较分析 |
一、泡沫的可持续性与调控问题:一般分析 |
二、对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相关政策的评价与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的相关政策比较:泡沫破裂后 |
第一节 日本泡沫破裂后的政策思路与相关措施 |
一、低估泡沫崩溃的影响与后果 |
二、相关体制的配套改革 |
三、政策连贯性问题 |
四、低利率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东南亚国家在泡沫破裂后的相关政策 |
一、IMF的救援: 国际最后贷款人的作用 |
二、金融系统正常功能的恢复 |
第三节 美国泡沫破裂后的降息政策与相关实证分析 |
一、美联储频繁降息 |
二、对美联储降息效果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泡沫破裂后相关政策的比较分析 |
一、泡沫破裂后应该如何应对:一般分析 |
二、对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相关政策的评价与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泡沫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泡沫问题 |
一、我国房地产领域中的泡沫现象 |
二、我国股市发展中的泡沫问题 |
三、对我国经济发展中泡沫问题的解释与思考 |
第二节 国际经验与教训的启示及相关建议 |
一、国际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
二、对我国防范与调控泡沫问题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日本货币供应量、六大都市圈地价(1984-2003) |
附表2 日本隔夜拆借利率与名义GDP(1985-2003) |
附表3 日本公司破产数及变化率(1984-2003) |
后记 |
(10)论美国新经济的实质(论文提纲范文)
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美国新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实体基础 |
二、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是新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支撑 |
三、发展风险投资是促进美国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制度创新 |
四、经济全球化是美国新经济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
(一) 全球化为美国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条件。 |
(二) 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为美国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
(三) 投资全球化为美国新经济提供了快速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
五、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美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
(一) “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 |
(二) “中性”的货币政策。 |
(三) 高度重视高新技术和教育的产业政策。 |
(四) 立足全球的对外经济政策。 |
四、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新经济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经济究竟“新”在何处:异质性逻辑与规律性经验——从美国新经济1.0向美国新经济2.0转换的探索性研究[J]. 韩江波,万丽. 创新科技, 2021(04)
- [3]新经济与经济结构演化研究[D]. 邵阳子. 河南大学, 2019(05)
- [4]四川新经济发展指数的构建与竞争力评价研究[D]. 冉莉君.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5]“逆全球化”态势研究[D]. 唐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6]国际新经济测度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借鉴[J]. 张美慧. 经济学家, 2017(11)
- [7]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 鄢显俊. 云南大学, 2010(08)
- [8]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D]. 崔岩. 吉林大学, 2010(08)
- [9]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的比较研究[D]. 黄成业. 复旦大学, 2006(02)
- [10]论美国新经济的实质[J]. 王清平.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