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伊犁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曼[1](2020)在《伊犁芦草沟话语音变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伊犁芦草沟镇地处霍城县东北方向,其方言具有自身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以伊犁芦草沟话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汉语方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通过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语料,并利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探究伊犁芦草沟话语音变异的特点和机制。本文共6个部分,说明了研究目的、意义,总结国内外语言变异研究概况并阐释了本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等内容;介绍伊犁芦草沟镇相关概况,描写了新老派伊犁芦草沟话音系及特点,运用语音变异调查表和语言生活调查问卷进行社会语言学调查;结合《方言调查字表》对比新老派伊犁芦草沟话语音特点,确立声母、韵母、声调变项及变式类型;考察语音变异频次、时间和方向,发现伊犁芦草沟话中语音变项内部变异速度、变异时间存在差异,但总体演变方向呈现向普通话靠拢趋势;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对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各因素与语音变异的相关性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年龄、教育程度与语音变异之间显着相关,职业因素与语音变异相关程度弱,性别与语音变异之间无相关关系。其中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变异程度越高。最后阐述了语音变异单位、变异过程及变异原因,总结了语音变异机制。调查结果说明伊犁芦草沟话以音类变异为基本变异单位;变异遵循自然扩散过程,随着变异扩散的加剧新式变式最终会占据支配地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于语音变异,其中内部因素所起作用相对较小,外部因素中普通话的推广、心理因素(即语言态度因素)、语言使用因素、语言接触因素都影响着语音变异的产生和发展。其中语言接触因素起主要作用,主导着伊犁芦草沟话语音不断向着普通话靠拢。
侯宇[2](2019)在《中亚东干语言文字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东干语是中亚东干族使用的语言,是汉语陕甘方言的域外变体;东干文是世界上唯一用字母拼写汉语成功的文字,是东干文化发展的载体。分析梳理三十多年关于东干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东干语语音、词汇成系统的研究成果比较少;结合新疆方言研究东干语的成果比较少;东干文学作品"转写、翻译"的语言文字标准有待研究;东干语教学形式的研究成果很少;东干族语言态度的研究有待深入。
阎婷婷[3](2018)在《和田方言词与标准语之对应及汉译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维吾尔语三大方言之一的和田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都与标准语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词汇方面。和田方言的词汇在宗教、历史、地理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具有一定的多元性和传统性,保留了许多传统词汇,甚至不少所谓已经“消失”的语言的词汇在和田方言中都有所沉积。和田方言词研究不仅是对维吾尔语语言和文字层面的深入研究,也是对和田地区历史与文化的进一步挖掘,更是解读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古典文献的一把钥匙。本文以《现代维吾尔语方言土语字典》的方言词为语料库,从中提取和田方言词汇,从词汇的来源、特点等角度阐释和田方言词的特殊性,并将其与维吾尔语标准语作对比研究,探讨和田方言词与标准语词汇对应关系。就和田方言词的汉译尝试性地提出维吾尔语方言词的汉译新法,以期推动维汉方言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通过研究获知现代和田方言词较维吾尔语标准语和其他方言而言,保留了许多不同时期的古代历史词汇以及外来借词,词汇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地域性特征。翻译这类方言词时应把握原语方言词与标准语及译语方言词与标准语间的四种翻译途径,在翻译方法上突破常见的直译、意译和音译法,选用释义、转造新词、挖掘古词等方式解决和田方言词在汉译时遇到的问题,最终以方言对译为最高标准,力求展现维汉两种语言的方言魅力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也为优秀的维吾尔民间方言作品在各民族中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共分为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本章是对写作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的概述;第二部分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和田方言词的来源,对方言词汇的历史词和外来借词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依据词汇的语法功能和意义功能对和田方言词进行了分类,并归纳其词汇特点;第三章、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该部分就和田方言的特殊性将收集到的方言词与维吾尔语标准语进行对比,总结对应词和不对应词;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对和田方言词提出四种翻译途径,解决方言翻译时原语、译语的标准语与方言之间的相关问题,得出维汉方言词翻译时可供参考的翻译方法,除常见的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外还可采用解释性翻译、转造新词、挖掘古词等翻译新法;第五章在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基础上获知方言词在汉译时的启示,翻译时应着力突显方言词的特殊性,本着写实第一,创造第二的原则,适当选用翻译方法,尽可能的将原语方言词译为译语方言词,再现方言词的风格和美感。第三部分为结语。这一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讨论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维汉语方言翻译的新译法,并总结了论文的遗憾与不足。本文希望能为今后与之相关的维汉方言的互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马伟[4](2017)在《撒拉语语音的内部变化》文中提出本文基于对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街子镇、清水乡孟达地区,化隆回族自治县的阿什奴乡卡索地区,新疆伊犁伊宁县撒拉村的田野调查材料,并结合古代突厥语相关文献,分析了撒拉语在语音方面显示的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变化。街子、孟达、卡索、伊犁撒拉语确实都有自己一定的特点。
曹波[5](2016)在《北方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保持现状研究 ——以撒拉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下社会现代化、信息一体化、知识经济化的发展状态下,语言濒危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我国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内拥有众多的民族语言,这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灵魂,一旦丢失,很多宝贵的民族文化和精神财富也将随之消失。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语言的保持和保护工作。随着我国的发展,尤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展。民族地区成为发展的重点,许多民族地区一改过去边穷差的局面,走向社会发展的新格局。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放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当其冲的是民族语言。由于地区开放,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日趋频繁,语言接触也成为普遍现象,而语言接触必然会导致语言竞争。这时,占有信息资源量少的语言就会处于劣势,甚至会失去民族语言的自立局面。尤其是我国境内的人口较少民族,他们由于人口数量少、缺少文字等原因,导致使用他们母语的人数少、语言使用和传播的范围有限等。这就使得不少人口较少民族出现了语言兼用和语言转用现象,从目前看,人口较少民族转用的主要语言是汉语。尽管我国人口较少民族自愿转用汉语,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这种现象背后的问题。长期的语言转用必然导致民族语言的传承难以为继,进而出现民族意识淡薄、民族文化丢失等现象。有时,甚至会引起一定的社会问题,这对民族之间的和谐和国家的稳定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民族母语保持和保护的工作。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致力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母语保持研究,并以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保持现状为突破点,进行写作。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属于第一部分。绪论和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母语保持的研究现状、母语保持调查实施的过程及所调查民族母语保持的背景情况,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撒拉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三个民族(以下简称“三个民族”)的整体语言使用状况;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主要从个人、家庭到社区这三个层面来分析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的母语保持现状;第三部分由第六章和第七章组成,主要考察了人口较少民族的成因、发展趋势及母语保持的对策。具体如下:绪论首先交代了论文的选题缘起和选题意义;其次,详细分析了母语保持的相关研究现状;再次,论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最后,对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进行了阐释。第一章先是介绍了选择调查对象和调查区域的情况、调查的过程以及调查样本情况,接着分别对三个民族具体的调查背景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主要包括三个民族的简介、三个民族总体的语言情况、三个民族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以及三个民族具体调查点的情况。第二章主要对撒拉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这三个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使用现状进行描写和比较。语言使用现状主要包括母语使用现状、语言兼用现状和语言转用现状这三个方面。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使用现状作为母语保持的背景,反映着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的母语保持状况。第三章是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个体母语保持现状。这一章是从个体层面来分析青少年的母语保持现状。个体层面是考察母语保持的基础,本章主要从青少年的母语习得状况、母语使用能力、母语保持态度三个方面来分析三个民族青少年的母语保持现状,最后对三个民族青少年的母语保持现状进行了对比归纳:化隆县撒拉族属于母语保持良好型、鄂温克旗鄂温克族属于母语保持一般型、梅里斯区达斡尔族属于母语保持弱化型。第四章是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家庭网络母语保持现状。这一章是从家庭层面来分析青少年的母语保持现状。家庭是母语保持的坚实堡垒,本章主要从家庭网络中的人口数量、民族构成以及家庭网络中成员的文化程度这三个方面对母语保持的影响来分析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家庭网络的母语保持现状。第五章是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社区网络母语保持现状。这一章是从社区层面来分析青少年的母语保持现状。社区层面反映少数民族社区的母语保持状况。社区是母语保持的“外城”,社区场域中母语保持的好坏进而影响着家庭场域中的母语保持。本章首先从社区中不同场合的母语使用来分析母语保持的现状。其次,从同质社区和异质社区两个方面入手分析这两种不同的社区网络中的语言使用对母语保持现状的影响。最后,简要探讨了社区网络中的民族分布和族际关系对母语保持的影响。第六章主要分析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保持的形成原因。主要探讨社会环境、社会要素以及主体意识等对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保持现状的影响。其中,社会环境包括语言环境、居住环境以及发展环境等。这些客观因素是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保持现状成因之一。其次,生产方式、宗教和教育等民族社会因素对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保持现状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另外,青少年是母语保持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民族意识、语言情感、语言文字观念、家庭婚姻观念等对母语保持现状的影响也十分深刻。第七章主要分析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保持发展的趋势并提出相应对策。文章在已有现状研究的基础之上,首先分析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保持的发展趋势。从文章分析来看,人口较少民族母语保持的共同发展趋势表现为:汉语教育普及导致母语保持功能衰弱、母语教育缺失造成母语传承链条断裂、双语教育滞后延缓母语保持进程、青少年母语保持心理与行为出现落差等几个方面。其次,根据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保持的现状提出母语保持的相应对策。母语保持工作需要从民族个体、民族家庭、民族社区多个层面入手,需要民族、政府、社会等力量的多方参与才能持续下去。文章提出了:一、引导和激励策略,即加大政策倾斜和政府鼓励,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民族力量加入母语保持;加强社会关注力度,形成母语保持社会导向;加大人口较少民族传播媒体的占有率。二、监测、开发和保护策略。即人口较少民族语言资源监测、人口较少民族语言资源开发、人口较少民族语言资源保护。三、提升和发展策略。即以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带动母语保持、用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反哺母语保持、借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促进母语保持。
戴克良[6](2013)在《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满族及其先世,不仅建立过政权,而且在文化上也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其中一个显着的成就是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女真族创制了“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延用了300多年;明末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依照蒙古字母创制“老满文”,皇太极时又由达海改进为“新满文”。满文在清代延用了近300年。女真语文和满语文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极具比较研究的价值。本文系统地对满族语言文字发展史及其历史影响进行整体研究,因此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满语言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历史学、文献学、历史语言学、接触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以时间为线索,以问题为中心,主要围绕满语文的历史演变及相关问题;清代的“国语”政策及满语文的兴衰历程;清代满文文献的分类及价值;满语文对满族及东北其他民族、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历史影响几个主要问题展开,力争在理论层面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为这一领域的学术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部分由四章构成。绪论部分回顾了关于满语文研究的学术史与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作了界定。第一章探讨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重点是靺鞨和女真。以渤海族没有创制本民族文字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来分析民族语言文字与民族意识、文化自觉的关系,还论述了女真文的优缺点及其推广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女真语对汉语的影响,并从“汉字文化圈”的角度审视女真文化的历史变迁及比较。此外还论述了明代女真人逐渐使用蒙古文字,开始由“汉字文化圈”渐趋“蒙古化”,满文的创制就是“蒙古化”的结果。第二章探讨清代满语文的兴衰历程。重点是满语与女真语的关系,从满文的创制与改制所反映的满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与轨迹,清代“国语”政策及其历史演变,满语文的衰落状况及原因,以及从满汉语言文化的接触和融合分析中国古代文化融合的阶段特征及原因。清代,随着满汉民族的接触与融合,满语与蒙语的关系逐渐疏远,而与汉语的关系日益密切,最终在文字的发展道路走出了“汉化(金)——蒙古化(元明)——再汉化(清)”的历史轨迹。第三章对清代的各种满文文献进行评述。重点是满文文献主要分类方法的评述,满文档案文献及其史学价值,满文翻译文献及其所体现的满汉文化关系,从翻译《大藏经》看清代的宗教政策和文化政策,满文辞书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等问题。从清代满文辞书的体例演变历程既可以看出辞书编纂手段的进步,亦可以看出清代满汉两种文字彼此消长的关系。“清文鉴”系列对满文的成熟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三体”到“四体”、再到“五体”,体现了清代民族政策的发展和完善过程,是清前期(满文产生到乾隆末年)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第四章探讨满语文的历史影响,这是本文的重点和主体部分。主要分析满语文对满族文化、东北区域文化、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影响,还集中探讨了满语文与锡伯语文的关系以及锡伯族语文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等问题。重点解决满语文所反映的清代满族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东北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满语对北京“官话”的历史影响,清代外国学者研究满语文的状况、特点以及“满学”的相关问题。结论部分对全文作了回顾和总结,并作了理论上的升华。通过满语文反映出语言与文字、满语文与满族文化认同、满语文与清代文化、满语文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关系这几个理论问题。最后总结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即语言的兴衰历程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民族的社会环境变迁密切相关,反过来语言又对民族、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武金峰,范国强[7](2013)在《中国哈萨克语方言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哈萨克语的方言问题一直是哈萨克语言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哈萨克语方言研究的状况,归纳出三种不同的观点,即:哈萨克语有方言,哈萨克语没有方言、只有土语和地方特点,哈萨克语根本没有方言。我们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以上各种观点,认为中国哈萨克语不仅存在方言,而且存在土语。
马晓慧[8](2010)在《多语环境下回族语言使用状况调查研究 ——以伊犁巴彦岱镇回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回族是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回族在我国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状态,又因其先民多元化及自身强大的文化适应能力的传承性,回族语言文化也是多语言多文化的融合体。回族的通用语言为汉语,信仰伊斯兰教,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他们还保留了大量阿位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在少数民族地区,回族人还经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因此,回族在与其他民族长期杂居,长期相互接触和影响中,在文化、心理、习俗、语言等方面形成了比较特殊的语言文化特点。本文以多语环境为切入点,把多语环境下回族人群的语言生活作为观察对象,描写他们所使用的受维吾尔语影响的回族话的特点,同时描写他们的个人、社区和家庭语言使用状况。我们还以学生和教师这两个特殊群体为主要观察对象,描写了校园语言的使用状况。文中最后分析了巴彦岱镇回族人群使用的语言变异状况及影响语言变异的社会因素。
江燕[9](2008)在《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研究》文中提出关注当今语言生活和生活语言的变化,可以预测生活语言的发展态势和走向,保持语言生活的和谐与健康。普通话推广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大中城市绝大部分由“单语社会”转变成“双语社会”,方言和普通话从零接触到广泛接触,两者之间发生着纷繁复杂的消长、融合和变异,给语言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本研究以本人土生土长的南昌市为调研点,把国外语言学中的系统演变理论、中介语理论、语言迁移理论、标记理论和词汇扩散理论运用到南昌话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实践中,运用结构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大量语言事实材料调研得出以下结论:时下南昌是一个典型的双语社会,大多市民具备南昌话和普通话双语能力,在不同的场合有规律地选用不同层级的语言交际。随着普通话和南昌话长期、广泛和深入的接触,引发了两种语言功能和结构的变化。首先是普通话的使用比例逐渐增多,使用能力日益增强,正在取得优势地位;南昌话的使用比例不断萎缩,使用能力日趋退化,其地位日益式微;其次普通话和南昌话的系统结构在接触中发生着“同构”和“互协”,语言面貌和以前也不尽相同。这又表现为一方面是母语南昌话影响普通话产生了不标准的、带有南昌话口音的普通话中介语;另一方面是强势语言普通话影响南昌话产生了不够纯正的新派南昌话。而传统方言学描写的方言和普通话往往是假设它们为一个纯的、理想的、不变的事物,对于这些不那么纯的、运动变化着的活的生活语言却关注不够。本研究就是对南昌语言生活中正在接触变化着的生活语言的现实关照,通过对结构中语言变项的解析,展现出一个普通话和南昌话相互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接触画面。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是“语言接触”外延(“语”是广义用法,既包括“语言”又包括“方言”)在我国语言生活的扩大和应用,是对国外语言学接触和演变理论在本土的重新诠释和实际应用。研究表明“南昌口音普通话”和“新派南昌话”是典型的语言接触性演变产物,南昌话和普通话的接触类型分别属于“语言兼用”、“结构干扰”和“深层影响”。通过对两种语言结构系统演变的研究后得出几点启示:语言接触是语言结构系统性演变的诱因之一,结构的自我调节是语言结构系统性演变的内在目的,语言迁移和词汇扩散是语言结构系统性演变的重要机制。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提供了大量最新的、翔实的南昌语言生活和生活语言素材,具有一定的材料价值;二是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的“同构——互协”模式为方言和普通话接触研究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语言接触模式,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这些材料和方法对于我们探索新时期条件下如何培养一种“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新型语言生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杜秀丽[10](2002)在《伊犁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Ⅱ型样卷,调查了伊犁州直八县一市415人对汉语拼音方案中声母、韵母、声调、儿化、上声、去声、变调的认读,描述了伊犁地区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以期有针对性地提高伊犁人说普通话的水平。
二、伊犁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伊犁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伊犁芦草沟话语音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语言变异研究概况 |
0.3 本文研究概况 |
0.3.1 理论依据 |
0.3.2 研究方法 |
0.3.3 研究内容 |
0.3.4 材料与调查程序 |
第1章 伊犁芦草沟话语音变异调查情况 |
1.1 伊犁地区霍城县芦草沟镇概况 |
1.2 伊犁芦草沟话研究概况 |
1.2.1 老派伊犁芦草沟话音系及主要特点 |
1.2.2 新派伊犁芦草沟话音系及主要特点 |
1.3 伊犁芦草沟话语音变异的社会语言学调查说明 |
1.3.1 伊犁芦草沟话语音变异调查说明 |
1.3.2 伊犁芦草沟镇居民语言生活调查说明 |
1.4 小结 |
第2章 伊犁芦草沟话语音变项与变式 |
2.1 老派伊犁芦草沟话与新派语音比较 |
2.1.1 声母比较 |
2.1.2 韵母比较 |
2.1.3 声调比较 |
2.2 伊犁芦草沟话语音变项确定 |
2.3 伊犁芦草沟话语音变式的类型 |
2.4 小结 |
第3章 伊犁芦草沟话语音变异分析 |
3.1 伊犁芦草沟话语音变异频次分析 |
3.1.1 声母变异分布频次 |
3.1.2 韵母变异分布频次 |
3.1.3 声调变异分布频次 |
3.1.4 语音变异发展频次总结 |
3.2 伊犁芦草沟话语音变异时间分析 |
3.3 伊犁芦草沟话语音变异方向分析 |
3.3.1 伊犁芦草沟话语音系统与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比较 |
3.3.2 伊犁芦草沟话与普通话接近度分析 |
3.3.3 变异方向与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情况 |
3.4 小结 |
第4章 伊犁芦草沟话语音变异的相关社会因素分析 |
4.1 性别与语音变异 |
4.2 年龄与语音变异 |
4.3 教育程度与语音变异 |
4.4 职业与语音变异 |
4.5 小结 |
第5章 伊犁芦草沟话语音变异机制分析 |
5.1 语音变异单位 |
5.2 语音变异过程 |
5.3 语音变异原因 |
5.3.1 内部因素 |
5.3.2 外部因素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中亚东干语言文字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干语研究状况 |
二、东干语研究 |
(一) 宏观研究 |
(二) 微观研究 |
三、东干文字研究 |
(一) 创制过程研究 |
(二) 发展前景研究 |
四、语言教学研究 |
五、语言态度研究 |
六、语言学价值研究 |
七、结语 |
(3)和田方言词与标准语之对应及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 |
0.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0.3 研究现状与动态 |
0.4 研究方法 |
0.5 维吾尔语和田方言概述 |
0.6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维吾尔语和田方言词来源 |
1.1 古代历史词汇 |
1.1.1 古代突厥语时期 |
1.1.2 回鹘语时期 |
1.1.3 哈喀尼耶语时期 |
1.1.4 察合台语时期 |
1.2 外来借词 |
1.2.1 汉藏语借词 |
1.2.2 蒙古语借词 |
1.2.3 阿拉伯语借词 |
1.2.4 波斯语借词 |
1.2.5 俄语借词 |
1.2.6 其他借词 |
第二章 维吾尔语和田方言词分类与特点 |
2.1 和田方言词分类 |
2.1.1 按语法功能分类 |
2.1.2 按词的意义分类 |
2.2 和田方言词特点 |
2.2.1 音同义不同,义同音不同 |
2.2.2 同根不同缀,同缀不同根 |
2.2.3 词义变化 |
2.2.4 地域特有词汇 |
第三章 维吾尔语标准语与和田方言词对应关系 |
3.1 维吾尔语标准语与和田方言对应词 |
3.2 维吾尔语标准语与和田方言不对应词 |
3.2.1 行业类 |
3.2.2 饮食类 |
3.2.3 民俗文化类 |
第四章 维吾尔语和田方言词的翻译 |
4.1 对应词翻译 |
4.1.1 原语方言词——译语标准语 |
4.1.2 原语方言词——原语标准语——译语标准语 |
4.1.3 原语方言词——译语方言词 |
4.1.4 原语方言词——原语标准语——译语标准语——译语方言词 |
4.2 不对应词翻译 |
4.2.1 原语方言词——译语标准语 |
4.2.2 原语方言词——原语标准语——译语标准语 |
4.2.3 原语方言词——译语方言词 |
4.2.4 原语方言词——原语标准语——译语标准语——译语方言词 |
第五章 维吾尔语和田方言词汉译启示 |
5.1 着眼方言词的特殊性 |
5.2 挖掘古代文化信息 |
5.3 丰富翻译方法 |
5.4 写实第一,创造第二 |
5.5 以方言对译法为最高标准 |
5.6 提高译者综合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4)撒拉语语音的内部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撒拉语语音的时空变化 |
(一) 词首双唇清塞音b |
(二) 舌尖塞音t/d和舌叶塞擦音?/j的对应 |
(三) -x和-?的对应 |
(四) s/z、p/b、t/d的对应 |
(五) 送气音p、t、?和不送气音b、d、j的对应 |
(六) ?和s的对应 |
(七) z和d、t、j的对应 |
(八) 小舌清塞音q和小舌清擦音x的对应 |
(九) n和m的对应 |
(十) s和sh的对应 |
(十一) e和i的对应 |
(十二) a和?的对应 |
三小结 |
(5)北方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保持现状研究 ——以撒拉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保持现状调查背景 |
第一节 调查实施及调查样本情况 |
一、调查对象及调查区域 |
二、调查过程及调查样本 |
第二节 撒拉族母语保持现状调查背景 |
一、撒拉族与化隆回族自治县 |
二、撒拉族具体调查点 |
三、撒拉族语言 |
第三节 鄂温克族母语保持现状调查背景 |
一、鄂温克族与鄂温克族自治旗 |
二、鄂温克族具体调查点 |
三、鄂温克族语言 |
第四节 达斡尔族母语保持现状调查背景 |
一、达斡尔族与梅里斯达斡尔族自治区 |
二、达斡尔族具体调查点 |
三、达斡尔族语言 |
第二章 人口较少民族语言使用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人口较少民族母语使用现状分析 |
一、撒拉族母语使用情况 |
二、鄂温克族母语使用情况 |
三、达斡尔族母语使用情况 |
第二节 人口较少民族语言兼用情况分析 |
一、撒拉族语言兼用情况 |
二、鄂温克族语言兼用情况 |
三、达斡尔族语言兼用情况 |
第三节 人口较少民族语言转用情况分析 |
一、撒拉族语言转用现状 |
二、鄂温克族语言转用情况 |
三、达斡尔族语言转用情况 |
第三章 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个体母语保持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习得状况 |
一、撒拉族青少年母语习得状况 |
二、鄂温克族青少年母语习得状况 |
三、达斡尔族青少年母语习得状况 |
第二节 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使用能力 |
一、撒拉族青少年母语使用能力 |
二、鄂温克族青少年母语使用能力 |
三、达斡尔族青少年母语使用能力 |
第三节 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保持态度 |
一、撒拉族青少年母语保持态度 |
二、鄂温克族青少年母语保持态度 |
三、达斡尔族青少年母语保持态度 |
第四节 青少年个体母语保持现状类型 |
一、青少年母语保持现状比较 |
二、青少年母语保持现状类型归纳 |
第四章 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家庭网络母语保持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家庭网络中人口数量与青少年母语保持 |
一、家庭网络中人口数量构成比较 |
二、家庭网络中人口数量对青少年母语保持的影响 |
第二节 家庭网络中民族构式与青少年母语保持 |
一、家庭网络中成员的民族构成比较 |
二、家庭网络中成员的民族构成对青少年母语保持的影响 |
第三节 家庭网络中成员的文化程度与青少年母语保持 |
一、家庭网络中成员的文化程度构成比较 |
二、家庭网络中成员的文化程度构成对青少年母语保持的影响 |
第五章 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社区网络母语保持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青少年在社区网络中不同场合的语言使用 |
一、撒拉族青少年在社区网络中不同场合的语言使用情况 |
二、鄂温克族青少年在社区网络中不同场合的语言使用情况 |
三、达斡尔族青少年在社区网络中不同场合的语言使用情况 |
四、青少年在社区网络中不同场合的语言使用情况比较 |
第二节 同质社区网络与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保持 |
一、同质社区网络中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的语言使用 |
二、同质社区网络中的语言使用对青少年母语保持的影响 |
第三节 异质社区网络与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保持 |
一、异质社区网络中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的语言使用 |
二、异质社区网络中的语言使用对青少年母语保持的影响 |
第四节 社区网络中的民族分布与族际关系 |
一、社区网络中的民族分布与母语保持 |
二、社区网络中的族际关系与母语保持 |
第六章 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保持现状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环境与青少年母语保持现状 |
一、语言环境对母语保持的制约 |
二、居住环境对母语保持的制约 |
三、发展环境对母语保持的制约 |
第二节 社会因素与青少年母语保持现状 |
一、生产方式对母语保持的影响 |
二、宗教对母语保持的影响 |
三、教育对母语保持的影响 |
第三节 主体意识与青少年母语保持现状 |
一、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 |
二、语言文字观念 |
三、婚姻家庭观念 |
第七章 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保持发展趋势及对策 |
第一节 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保持发展趋势 |
一、汉语教育普及导致母语保持功能衰弱 |
二、母语教育缺失造成母语传承链条断裂 |
三、双语教育滞后延缓母语保持进程 |
四、青少年母语保持心理与行为出现落差 |
第二节 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保持应对策略 |
一、引导和激励策略 |
二、监测和保护策略 |
三、提升和发展策略 |
结语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撒拉族母语保持情况调查问卷 |
鄂温克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达斡尔族母语保持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撒拉族母语保持情况调查深度访谈提纲 |
鄂温克族母语保持情况调查深度访谈提纲 |
达斡尔族母语保持情况调查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词汇测试表 |
撒拉族母语保持情况调查词汇测试表 |
鄂温克族母语保持情况调查词汇测试表 |
参考文献 |
田野之上,岁月青葱(代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学术史与研究现状 |
二、 本文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 |
第一节 女真以前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 |
第二节 金代女真语言文字 |
一、 金代女真文的创制 |
二、 金代女真文的特点 |
三、 金代女真文在创制方法上的缺陷及原因 |
四、 金代女真文的使用和推广 |
五、 金代女真文推广方式的不完善 |
六、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女真语与汉语的融合 |
第三节 元明时期的女真语言文字 |
一、 元明时期女真语文概况 |
二、 明代女真语文机构及主要文献 |
三、 明代女真文与蒙古文的并行使用 |
四、 明代女真语与汉语的接触与融合 |
五、 从女真文看“汉字文化圈”的影响 |
第二章 清代满语文的兴衰历程 |
第一节 满文的创制与入关前的使用状况 |
一、 满语和女真语的关系 |
二、 后金及清初对蒙古文的利用 |
三、 老满文的创制 |
四、 新满文的改制 |
五、 清入关前满文的使用状况 |
第二节 清代“国语”政策的历史演变 |
一、 顺治时期的“国语”政策 |
二、 康熙时期的“国语”政策 |
三、 雍正时期的“国语”政策 |
四、 乾隆时期的“国语”政策及乾隆帝对满语文的规范 |
五、 嘉庆朝及其后的“国语”政策 |
第三节 清代中后期满语文的衰落 |
一、 关内满语文的衰落状况 |
二、 关外满语文的衰落状况 |
三、 满语文衰落的原因 |
四、 从满语文的兴衰历程看语言的融合 |
第三章 清代满文文献 |
第一节 清代满文文献的分类 |
一、 乌兰其木格的研究成果 |
二、 赵令志的分类方法 |
三、 郭孟秀的分类方法 |
第二节 清代满文档案文献 |
一、 满文档案的含义 |
二、 清代满文档案的相关制度 |
三、 清代满文档案的学术价值 |
第三节 清代满文翻译文献 |
一、 清代满文翻译机构 |
二、 清代满文翻译概况 |
三、 满文《大藏经》的翻译与影响 |
第四节 清代满语文学文献 |
一、 满语民间文学 |
二、 满语翻译文学 |
三、 从“满汉合璧”到“满汉兼”的子弟书 |
四、 满族说部及其价值 |
第五节 清代的满语研究及满文工具书的编纂 |
一、 清代的满语研究 |
二、 清代满语文教材与教法 |
三、 从“十二字头”到穆麟德夫罗马字注音 |
四、 清代满文辞书的编纂与特点 |
五、 “清文鉴”系列的编纂及影响 |
第四章 清代满语文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满语文对满族的历史影响 |
一、 满文所反映的满族族称 |
二、 满语文所反映的满族“国家意识” |
三、 满语文与满族的文化认同 |
第二节 满语文对东北区域文化的历史影响 |
一、 清代东北地区的满语文教育 |
二、 满语文与清代东北区域文化的繁荣 |
第三节 满语文对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影响 |
一、 蒙古族 |
二、 达斡尔族 |
三、 鄂温克族 |
四、 鄂伦春族 |
五、 赫哲族 |
第四节 锡伯族对满语文的继承与发展 |
一、 锡伯族语言文字概况 |
二、 锡伯族选择满语文的过程 |
三、 满语在新疆得以保留的原因 |
四、 锡伯文的出现及影响 |
第五节 满语对北京“官话”的历史影响 |
一、 辽金以来北京“官话”发展演变概况 |
二、 满语对北京“官话”影响的具体体现 |
第六节 满语文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影响 |
一、 清代朝鲜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
二、 清代欧洲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
三、 清代俄罗斯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
结论 |
一、 从满语与满文看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
二、 从满语文在清代的发展看语言文字与民族的关系 |
三、 满语文与清代文化 |
四、 满语文与作为国际性学科的满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7)中国哈萨克语方言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中国哈萨克语方言研究概述 |
三、我们的观点 |
(8)多语环境下回族语言使用状况调查研究 ——以伊犁巴彦岱镇回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及伊宁市巴彦岱镇概况 |
(二) 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巴彦岱镇回族人群的语言现状 |
(一) 语音 |
(二) 词汇 |
(三) 语法 |
二、巴彦岱镇回族人群的语言生活调查与分析 |
(一) 调查方法、样本分布情况及被调查者的基本特征 |
(二) 个人、社区和家庭语言使用情况 |
(三) 校园语言使用情况 |
三、巴彦岱镇回族话和维吾尔语中的部分专名及词语比较 |
(一) 回族人群和维吾尔族人群人名使用情况比较 |
(二) 回族话与维吾尔语中的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比较 |
四、巴彦岱镇回族人群语言变异现象考察 |
(一) 语音变异考察 |
(二) 词汇变异考察 |
(三) 语法变异考察 |
(四) 巴彦岱镇回族人群语言变异的社会因素分析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样表(三份) |
附录二 回族双语人语言生活个案举例 |
附录三 回族话和维吾尔语中的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对比附表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9)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语言接触的历史理论和研究方法 |
三、过往相关研究概况 |
四、本项研究概况 |
上篇: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对南昌语言生活的影响 |
材料收集 |
第一章 南昌语言生活状况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调查内容和结果 |
附:南昌市民语言生活调查问卷(三份) |
材料分析 |
第二章 南昌话和普通话的双语并存和语言选用 |
第一节 材料和数据 |
第二节 “双语社会”的语言选用 |
第三节 影响语言选用的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昌话和普通话在南昌的消长变化 |
第一节 南昌话和普通话使用比例的消长变化 |
第二节 南昌话和普通话语用能力的消长变化 |
第三节 语言态度对语言消长变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下篇: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对南昌生活语言的影响 |
材料收集 |
第四章 南昌生活语言语料调查 |
第一节 南昌口音普通话调查 |
第二节 新派南昌话调查 |
附:个人社会信息表(一份)、新派南昌话入声语音变项调查表(四份) |
材料分析 |
第五章 南昌话和普通话语音系统的结构差异 |
第一节 声母系统的结构差异 |
第二节 韵母系统的结构差异 |
第三节 声调系统的结构差异 |
第六章 从南昌口音普通话看南昌话对普通话语音结构的负迁移 |
第一节 南昌口音普通话的性质和研究归属 |
第二节 南昌口音普通话语音系统的群体特征 |
第三节 南昌口音普通话语音困难度分析 |
第四节 南昌话—普通话音位的标记性差异分析 |
第五节 南昌话对普通话语音结构的负迁移 |
第七章 从新派南昌话看普通话对南昌话语音结构的深层影响 |
第一节 新派南昌话的语音变项考察 |
第二节 阳入调的演变与普通话的关系 |
第三节 其他语音变项的演变与普通话的关系 |
结语 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研究的启示 |
一、 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的定位 |
二、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伊犁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伊犁芦草沟话语音变异研究[D]. 杨曼. 新疆大学, 2020(07)
- [2]中亚东干语言文字研究综述[J]. 侯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3]和田方言词与标准语之对应及汉译研究[D]. 阎婷婷. 伊犁师范学院, 2018(07)
- [4]撒拉语语音的内部变化[J]. 马伟. 民族语文, 2017(04)
- [5]北方人口较少民族青少年母语保持现状研究 ——以撒拉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为例[D]. 曹波.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5)
- [6]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D]. 戴克良.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7]中国哈萨克语方言研究述评[J]. 武金峰,范国强.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8]多语环境下回族语言使用状况调查研究 ——以伊犁巴彦岱镇回族为例[D]. 马晓慧. 新疆大学, 2010(04)
- [9]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研究[D]. 江燕. 苏州大学, 2008(04)
- [10]伊犁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研究[J]. 杜秀丽.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2002(04)
标签:方言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论文; 普通话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