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六朝文学的审美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谢文韬[1](2021)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引领着变革潮流的都市,和象征着传统的旧体诗坛之间,看似并不协调,实则存在紧密联系。研究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发掘近代旧体诗坛的独特性,从而确立其文学史意义。但旧体诗坛面对近代都市的诸多变革,并非一味被动地受到影响,而是根据主观意志进行适应调整,最终形成了与前代不同的面貌。因此需要超越一般文学史书写中常用的机械反映论,避免将旧体诗坛的创作、批评等活动看成都市变革的注脚,单纯从其中寻找涉及近代都市变革的内容的做法,如罗列堆砌与都市某一方面变革相关的诗词作品等,而应将近代旧体诗坛看成由具备不同意志的群体构成的复杂存在,摸索近代旧体诗坛与前代不同的运作机制,寻找其在文学史上的位置。探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先须确定近代都市中与旧体诗坛联系紧密的变革,以及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从而为深入研究打下铺垫。首先物质方面,都市交通方式的变革让诗人们的出游、交际大为便捷;通讯媒介变革与诗人的谋生、求知与济世活动紧密相关;交际场所的变革让诗人们有了新的互动空间。其次在社会方面,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给积极入世的诗人们提供了为理想奋斗的机遇;教育体系的变革让在都市中求学、任教成为诗人们的普遍经历;思想风潮的变革则给诗人们走向多样化的人生道路提供了指引。正因如此,凡是在近代旧体诗坛稍有影响的诗人,都与变革的都市密切相关,或长住于这些都市,或长期以其为中心活动,或兼而有之。在明确二者的基本联系后,便可考察都市变革背景下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变化。以民国建立、新诗兴起和新文化运动等关键事件为节点,都市中旧体诗坛的实体依托发生了不同轨迹的走向,这直接影响了旧体诗坛的生存状态。在晚清时期,诗坛与都市政治强人的幕府间联系,较前代质变虽然不多,量变却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进入民国后,这种联系却突然断裂。而报刊在晚清民初经不同诗人群体的努力,逐步被旧体诗坛接受、认可,然而随着新诗的兴起,旧体诗坛在报刊上受到严峻挑战,不得不进行反击,但在关键的论辩方式上,面对以概念定义为逻辑起点的新文学阵营,学衡派为代表的诗坛中坚力量仍保持着以历史经验为逻辑起点的思维模式,在报刊空间中表现得并不适应,反倒是旧体诗坛基层在论战过程中实现了一定的自我突破。而近代高等教育机构,长时间内并未表现出与旧体诗坛的特别联系;但新文化运动后,随着旧体诗坛在社会上逐渐式微,它们成为了旧体诗坛延续微弱生命的难得依托。在理清近代都市变革作为背景的影响后,便可将坐标切换至旧体诗坛本身,探讨近代旧体诗坛自身如何在创作潮流、批评活动以及组织结构方面进行行为上的主动调整以及机制上的自我调适,以适应近代都市的变革。最明显的体现是在创作潮流上。首先,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使得诗人们要通过在诗歌创作中表现政治热情和政治能力来在都市政治场域中生存,甚至获取更多政治资源。虽然这种情况前代也有,但在近代程度可谓达到顶峰。然而不同政治热情、政治目标以及诗歌风格的诗人,在转型幅度和方式上各有不同。其次,近代都市生活场域的变革,则让各种新名物开始成为书写对象,但不同时期诗坛对新名物语汇所普遍采取的书写模式不同。最开始抱着介绍、夸耀心态的诗人,往往将新名物作为诗歌的主题进行书写;而在新名物被熟悉之后,诗人更多将之作为单位在诗中使用,但保守的诗人,则一直只将其作为背景以减弱对旧体诗歌传统造成的冲击。相较之下,尽管都市思想场域的变革使得新概念语汇同样开始进入诗人的笔下,但旧体诗坛最初普遍没有将之与传统的语汇区分开来,故在书写模式上多与传统典故混同,不过随着诗人文化普及意识的提高,诗人们逐渐会将以诗歌作品总体来对这些新概念进行介绍阐释。近代旧体诗坛的批评活动方面也体现了旧体诗坛面对都市变革时的调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与都市中公共话语空间的形成,诗歌批评的形式、对象与本质都在发生变化。形式上,过往单向、个人化的诗话,成为了一种高度公开化、互动化的批评形式,它可由报刊征集素材而生成,能够成为一种集体意志的表达,读者可以用各种即时性的反馈手段来影响诗话的创作,批评者在创作诗话时也必须时刻考虑读者,同时它又保持了一定的自身特色,报刊带来的一些互动形式由于其体式传统而并不能被广泛接受。对象上,在没有被某种具有特定观念的特定群体所垄断的都市公共话语空间中,不同群体用不同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使得过往累积的诗歌资源会被重新挖掘。而对于诗歌本质的认识,也随都市中社会阶级的变化与前代不同。诗歌不再被视为士人的身份象征,甚至不再是知识分子必须掌握,而对诗歌的文学知识的研究、诗歌的鉴赏等,开始从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分离出来,渐渐变得可以独立进行,且渐渐被知识分子所看重。面对近代都市变革,旧体诗坛结构体系的变化,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体现。就诗坛流派而言,“都市型”诗派开始取代“地域型”诗派,成为诗坛主导。就诗人社群而言,过往实地、封闭、主要依赖士人关系网的特点发生改变,在都市的公共空间中更加具有全国意识,对士人关系网有所突破。成员地位取决于存在感,而社群之间界限模糊,比起内部进行活动,向外界公开举办活动变得更为重要。在诗坛的个体层面,都市的风气与社会阶级变革使诗人对于使用诗歌谋取经济利益不再感到可耻,诗歌开始向书画靠近,其交易有走向体系化的趋势,这使得诗人的交际策略和关系网也发生了变化。综合这些方面来看,近代都市的变革,对于旧体诗坛的整体影响,在于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以及知识谱系层面的专门多元化三点。这些相对于前代的独特之处也正是近代旧体诗坛的近代性体现。
刘瑞鹏[2](2021)在《傅山书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傅山在明清鼎革之时代裂变中,形成了“杂乱而无章”之书学思想,这一思想在其着作与书作中无不显露。其中,傅山在《庄子》《荀子》之批注中对时事巨变深刻反思,在《山海经》《淮南子》之批注中将世间愁怨置之度外,在入清以后之创作中对社会不满大肆宣泄。明清递嬗时代之傅山一章,主要对其“书风丕变”之人生经历进行论述,对其“经国济世”之思想建构进行分析,对其“矛盾多元”之遗民身份进行解读。傅山书学思想渊源考论一章,主要涉及子学、考据学和医学,三者之外或有其他还需进一步研究。以上种种,反映在傅山书学思想中,主要表现为“尚奇”“丑拙”“天倪”之书学观,即为文章第三至五章。傅山在明清易代之后,对人生有了截然不同之思考、感悟,并致其书风发生转向,或静心观变、或率性而为,或有意发泄、或随心得之。第六章主要阐述傅山书法创作以“篆隶笔意”贯穿始终,既有感性发挥,亦有理性思考,遂产生不可复制之笔墨效果。从明清之变的视角反观傅山之沉浮人生,通过其一生书作、诗文、题跋、批注等着述来剖析傅氏矛盾而又多元之书学思想,结合其生平交游、书法取法以及所接受的观念来分析傅氏复杂而有创见之书学思想。
吕靖雪[3](2020)在《马融咏物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代咏物赋,尤其是东汉咏物赋是中国咏物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融“学穷道奥,文为辞宗”,是东汉时期咏物赋存世较多的文学家。本文以马融咏物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赋作的多维度研究,探讨其赋作的艺术特色、思想内蕴、流传变化,总结马融咏物赋在汉魏之际咏物赋发展史上的作用。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对马融生平及着述情况的介绍出发,总结马融咏物赋的创作背景。第二章是对乐器赋的研究,马融乐器赋在继承前人创作程式的同时,结合音乐自身规律,多有创新。在创作对象的选取上,不囿于传统文人乐器,首次引进西域羌笛;在艺术技巧上,熔铸经传,典雅精工,行文诗赋结合,语辞有骈俪化趋势。首次提出并实践“听声类形”、“协比其象”的艺术手法,将音乐与有形之物和无形的思想相联系,实现了文学对于无形之声音的描绘;在美学倾向上,以“悲”、“中和”、“自然”为美,但又能不落窠臼,采儒道两家于一体。第三章是对棋类赋的研究。两篇赋在题材上都属于开山之作;在艺术技巧上,《围棋赋》亦诗亦赋,风格豪健。《樗蒲赋》则具有更多的骈俪化特征。两篇赋作对棋类话语体系的引用使得文章言简义丰;在思想内蕴上,建立在以兵家论棋局的大的譬喻下的棋类赋,主要通过马融在棋盘上对兵家理论的实践,展示了马融独到的军事眼光。第四章通过梳理唐前马融同题咏物赋的创作,展现了马融同题咏物赋在创作手法、风格特征、思想内涵上对马融的继承,以及所体现的时代文学特征。
马玥[4](2020)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清”》文中认为作为我国古典诗学独特话语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清”正是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确立为一个诗学范畴。因此对其集中研究,有助于还原早期文论史上的“清”之原貌,也对我们理解贯穿整个中国古典诗学的“清”有所裨益。汉末以来的社会大动乱引发了儒学信仰的危机,随之而来的是玄学的兴盛。在玄学贵无的本体论思想下,魏晋士人出现了明显的尚“清”意识。他们不仅在精神上追求与“道”相通的“清”美,在生活层面也崇尚人的“清”美,影响到文学创作,作家们也喜用“清”字,喜造“清”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清”进入文学批评领域确立为诗学范畴是自然而然的。陆云的《与兄平原书》首次将“清”作为文学审美范畴使用,他以“清”评价文章的语言、情感和风格,其内涵主要是文辞之清省、情感真挚而有节制、风格澄澈明丽。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丰富了“清”的内涵。他不但将“清”作为审美概念,以之描述诗文的语言、内容和风格,还将其作为创作概念,用它概括作者才性、文体特点和文章风骨之特点。钟嵘《诗品》则进一步将“清”用于五言诗的品评,使之由现代文艺学所谓“杂文学”的批评概念转而成为“纯文学”的批评概念。“清”的内涵也扩充为诗歌声律之自然流畅、文辞之不事雕琢、情感之纯粹真挚和风格之典雅醇正。魏晋南北朝文论中“清”的用法和内涵在这三部作品不断丰富,并表现出与“深情”“超越精神”和“自然”相通的魏晋审美精神。这样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精神的审美范畴,同时也因其少见的包容能力和理论张力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唐及以后的诗学中继续发展,对我国古典诗学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丁嘉阳[5](2020)在《中国古代诗学“神”范畴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诗学体系中,“神”作为一个包容性和沟通性都很强的范畴,对中国文艺理论的创作思维、审美取向、价值追求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内涵宏富,有着多维的文化意蕴,但也可提炼出最为核心的诗学旨趣。“神”诞生伊始,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大自然中强大而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被奉为人们心中的“神”,这种信仰大致上经历了从自然崇拜到人的神化,后又回归自然的过程。从“神”字探原看,从示从申,其核心意义一为“祖先”,二为“神妙”,所以其意蕴就沿着两条脉络发展,一是作为本质和本源衍生的各种义项,二是其神秘玄妙的特性而衍变的意义内涵。“神”范畴在中国诗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儒、释、道多维的文化意蕴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内核赋予了诗学中“神”不同的特质,不同的文化意蕴在审美理想、艺术追求、诗歌创作等方面都丰富了“神”的意义。佛教“神不灭”的“贵神”理念渗透于诗法中,“虚空”与“悟”也为“神”提供佛理支持。玄学中“神”乃“道”的变体,促使诗学产生了“尚无”“自然”的审美法则,“神会”“虚静”“存思”都为文学活动提供思维借鉴。儒学中以“天”为“神”,神人关系作为天人关系的发端,推动了“天人合一”诗学观的产生。在诗歌创作中,“气”作为“神”的原质,是创作主体的生命之源,天地之灵气凝为作家之志而发言为诗,“气”是诗歌创作的原动力;在诗歌作品的艺术呈现中,“神”经常以“形”作为其载体,形神并重,但更多的是“略貌取神”,贵“神”而轻“形”,追求含蓄和留白的诗学意蕴;在诗歌鉴赏中,“神”的审美维度主要表现在其生命性色彩和神妙性特征。在“神”范畴的创作动机、艺术呈现、鉴赏维度的具体实现机制的理论基础上,可提炼出“神”最核心的诗学旨趣,即其在文艺创作中的多重表现:第一是经由外物的触兴而生发的如有神助的灵感,第二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相统一的神妙的艺术创作思维,第三是诗歌之“神”所展示的风神气韵之美,第四是诗歌最为登峰造极的入神之境界。
吕道建[6](2020)在《五代、两宋潇湘主题山水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五代、两宋时期,以“潇湘”为题的山水画开始盛行,它涉及的画家之广、表现的形式之丰富,成为了这一时期山水画创作的重要表现主题和一种文化现象。以“潇湘”为题的山水画,其绘画样式和审美观念对这一时期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将研究的时间范围限定在五代、两宋期间,主要是基于:其一,这段时期是以潇湘为主题的山水画创作最为兴盛的时期。其二,这段时期正好处在具有独特历史性意义的文人画兴起的节点,其审美品格和绘画理念上极具开创性和实验性,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具备特殊的历史地位和美学价值。其三,在这一时期,以“潇湘”为题的山水画表现出了比以往任何时期更为强烈的隐喻性、抒情性和人文意趣,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思考,对研究中国山水画的美学价值和个人绘画理念的形成有很好的启发性。全文除绪论外分四章展开:第一章追溯潇湘山水的地理特征及人文渊源。第一节“地理资源考察”,考察潇湘山水从最初神秘而朦胧的意象到其独特的地理资源被逐渐认识发掘的过程。通过考察调研,发现了水资源观念以及它独特的构成体系对形成潇湘地貌特征的重要性;以“湘江”为主线,来带动对整个潇湘流域山水面貌的了解,重点论述了“潇湘二水”之间的关系,以及历代对其流域内山水资源的考察情况及面貌特征的描述,总结出“水源”观念对于潇湘地缘文化形成的重要性。第二节“梳理人文资源”。发掘整理出与潇湘山水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文资源,从“人文资源”“迁谪文化”“渔隐情结”三个方面,对潇湘山水中蕴含的人文资源进行整理归类。“人文资源”:以时间为线索,抓住重要历史人物及事件为节点展开论述;主要描述了代表圣君的舜帝与忠贞、哀怜的二妃,爱国、高洁的屈原,潇湘山水文化初兴的魏晋名士等。“迁谪文化”:主要从文人、士大夫的精神操守、贬谪之地的形成、迁谪文学的独特现象等方面进行阐述。“渔隐情结”:从“任运自然”的隐忍苟活转变为坚守理想的高洁品格,再上升到回归本真的“超然隐逸”,以此来呈现潇湘“渔隐情结”的形成及演变过程;对潇湘的“渔隐情结”从文学被引入山水绘画及其表现方式和融合方法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为论述潇湘主题山水画中的“隐喻性”和“抒情性”做出铺垫。第二章对五代、宋初潇湘山水画的出现及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第一节从社会背景出发,分析五代政权南移、政治中心南迁,为稳固正统和复兴文化,文士们重拾了潇湘的历史人文。从宋初文人画始兴的重要历史性节点切入,分析文人们对荒远而神秘的潇湘充满向往的原因;论述文人们将“潇湘”在文学中形成影响的因素引入山水绘画的目的,以此来分析两宋绘画领域“潇湘热”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二节对五代到两宋期间潇湘主题山水画的出现和发展,作了文献引述和流传作品资料的论证。选择五代两宋期间最具代表性的董源《潇湘图》和宋迪的《潇湘八景》展开论点,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创作的背景,试图对潇湘主题山水画进行绘画样式的归纳,并对其在这一时期所产生的影响进行重点论述,突显出它在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价值。第三章论述在“潇湘”主题山水画中呈现的四种意趣。选择了董源、宋迪、米友仁、禅僧四种具有鲜明个性的画风,分别对应为“真趣”“天趣”“奇趣”“禅趣”。论述他们在“潇湘”主题山水画中对笔墨探索表现出的革新精神;描述了他们在突破传统樊篱和摆脱院画弊病上取得的成效。第一节从“写真”到“写意”的蜕变过程,来分析董源《潇湘图》中笔墨语言表现出的“真趣”。第二节从宋迪提出的“活笔”和“天工自然”两方面分析“潇湘八景”中的“天趣”。诠释了宋迪“活笔”说包含更为高和广的审美层面。第三节写米友仁在潇湘二图中所表现出来的“奇趣”。从平中见奇的米点、不可名状的烟云、不拟绳法的墨戏三个方面展开,它涉及的是潇湘图中的皴法、意境营造、笔墨语言等具体内容的分析。显示了米氏在山水画发展中的探索精神和革新精神。第四节通过分析禅僧将禅意融入山水画的方式方法,来论述禅僧在“潇湘八景”中营造出的“禅趣”;分析“简而淡”“简而残”与禅画“潇湘八景”中“空朦”“虚白”之境的关系,以及对于形成禅画“潇湘八景”独特的空间与结构的意义。第四章探索“潇湘”主题山水画与诗意融合的方式方法。“潇湘”有诗缘也有诗性,潇湘的山水与其独特历史人文之间的密切关联也可以触发文人骚客们的诗兴。第一节追溯诗与画之间的异质与同理,分析宋代文人在突破诗画艺术各自领域的局限性,促成诗与画互为补益的诸多美学观点。第二节潇湘主题山水画引入诗意的种种形式。通过对《潇湘图》的诗意解读,分析“题画诗”与画意、画境之间存在的关系;通过对《潇湘八景》的诗意追溯,分析《潇湘八景》潜在的诗意渊源;分析苏轼对潇湘山水在诗与画之间如何互为引发;第三节从释惠洪的“八境”说来分析禅意化的《潇湘八景》在诗画之间的融通方法,是“潇湘主题山水画”特别是《潇湘八景》具备了如诗一样的比兴和寓意的功能。第四节分析论证《潇湘八景》如何实现诗意中的隐喻与抒情,从“晚景寓幽意”和“渔村寓桃源情结”两方面展开论述。通过以上研究,谋求了解作为传承绘画的“潇湘主题山水画”如何实现意蕴提升和诗意融合。
曹璐[7](2020)在《魏晋六朝尚“清”美学研究》文中提出“清”是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与基本价值取向。本文选取魏晋六朝的“清”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是由于“清”在这一时期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开启了后世尚“清”的审美新风尚,更是因为“清”紧密联结着魏晋六朝的玄学思想,是文人士大夫个体精神旨趣、情感体验和审美爱好的综合表现,它体现着这一时期的时代风貌,体现着这一时期人们最为根本的思想诉求,是一种总的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充分的体现在文学艺术领域中,从内容到形式,从意境到风格,“清”构成了魏晋六朝审美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本文旨在突破学界对魏晋六朝尚“清”审美风格、审美现象的静态描述,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考察魏晋六朝生成尚“清”审美趣味最为根本的内在逻辑和心理根源。在此基础上,梳理研究尚“清”审美理想在微观和宏观上的发展脉络,并触摸到这种发展背后所隐藏的,更深层次的哲学意蕴、人文精神和思想诉求,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魏晋六朝“清”的审美内涵。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从追溯尚“清”意识的思想渊源入手,以儒道两家思想原典为依据,分析、挖掘儒道思想中的尚“清”意识,如此一来,既可以揭示尚“清”审美理想生成的思想渊源与文化基础,也可以更加完整的展示魏晋六朝尚“清”审美现象的历史发展轨迹。第二章详细论述了“清”作为审美趣味在魏晋六朝得以确立,其中最为根本的思维逻辑、心理根源和文化精神,主要从人物品藻、玄学思维模式和清谈文化场域三个层面具体展开。概言之,“清”作为审美趣味,紧密联结着魏晋六朝的玄学思想,体现着这一时期人们最为根本的思想诉求,即对“自然与名教”问题的思考。再加上个人主体意识和非功利性审美意识的觉醒,“清”从“比德”思维模式的束缚下挣脱出来,由具有强烈价值判断性与排他性的道德概念,转变为文人士大夫个体精神旨趣、情感体验和审美爱好的综合表现。这种转变最初是在人物品藻当中萌芽,后又经由玄学思潮的主流价值确证得以确立下来,成为对魏晋六朝艺文制作和人格精神影响甚广的一种审美趣味。而“清谈”则是玄学影响文艺创作最为直接的文化媒介,“清”的审美趣味性特征也正是在这一文化场域中最终形成并得以体现。第三章是本文主体部分。本章运用范畴史的研究方法,考察了“清峻”“清虚”“清省”“清丽”等几个主要的尚“清”审美范畴,这些范畴既可以表明具有稳定性的意义指向,即以“清”为美的基本价值追求,也表示着不同的美学涵义,形成了一个以“清”美为核心的系统的美学范畴群体。通过对这些范畴进行“史”的梳理研究,分析尚“清”审美理想在文学艺术领域内部的多种拓展形态及其审美内涵。一方面,可以从微观上厘清每种尚“清”审美形态的发展脉络,了解不同哲学思维模式和士人精神状态对尚“清”审美理想形成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从宏观上见出尚“清”审美理想在魏晋六朝的整体发展与变化,即大体上呈现出一种由重到轻、由实到虚的发展趋势。这固然与文人心态和社会环境的转变有关,但它更与哲学思潮的发展有关,与人们对“自然与名教”问题的理解有关。可以说,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们对于“清”的崇尚和理解都是在对“自然与名教”问题的探讨中形成的。第四章扼要论述了唐宋元明清的尚“清”意识及其审美特征,从中见出尚“清”审美理想在后世的发展与流变。唐代之“清真”“清奇”,宋代之“平淡”“清空”,明清之际的“清雅”“清远”“清厚”等等,无一不是延续六朝尚“清”审美理想,又根据不同的时代精神,完成了“清”中之变。
钱志熙[8](2020)在《论安史之乱前的杜诗对初盛唐主流诗风的承与变》文中研究表明安史之乱造成了杜诗的巨大变化。对杜诗的评价存在贬低安史之乱前杜诗成就的倾向。安史之乱前后杜诗的变化、杜诗与初盛唐主流诗风的关系,是两个相关的论题。杜诗是在初盛唐主流诗风中发展出来的,其对初盛唐主流诗风有巨大突破。初盛唐的主流诗风是对汉魏六朝诗的发展,所以古人曾从杜诗与"选诗"的关系来讨论杜诗。文章将杜甫与初唐诗的关系概括为其与初唐词学体制造成的诗学风气的关系,即杜甫受这种词学体制诗风的影响;将杜甫与盛唐诗的关系概括为杜甫与盛唐基本审美风格(清新风格)的关系,即杜诗从作为盛唐诗主流的清新风格向具有突出个性的沉郁顿挫风格发展。这些层面其实也构成了杜甫与唐诗主流审美趣味的关系。杜诗与盛唐正宗,甚至可以说唐诗正宗之间存在一种正变的关系。
林会娟[9](2020)在《周作人艺术审美理念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学人主要关注作为文学家、思想家的周作人,而相对忽略了周作人的其他重要身份特征。本文试图用一种更宽广的眼光看待周作人,将周作人定位为一位宽泛意义上的艺术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周作人的艺术活动。作为一位艺术家,周作人不仅有着十分丰富和复杂的艺术活动,广泛涉及文学活动、美术活动、音乐活动、戏剧活动、舞蹈活动等各种具体艺术门类的活动,还崇奉“生活之艺术化”——“把生活当做一种艺术,微妙地美地生活”。周作人将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艺术世界,并受明确的艺术审美理念指导。周作人的艺术审美理念看似松散、不成体系,其实“中庸”一直是它的核心内涵(或曰主轴)。不仅周作人所有的艺术活动都围绕着“中庸”展开,而且周作人的“生活之艺术”也即“中庸”。“中庸”作为周作人艺术审美理念的核心内涵,经过了三个层次的转化。首先,周作人以“智”代“礼”,对附属于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中庸”观进行了一番改造和更新,完成了由旧的“中庸之德”到新的“中庸之德”的现代转化。其次,在方法论层次上,周作人吸收了传统“中庸”思想的合理成分,接受了“执两用中”的审美方法,使“中庸”从伦理道德规范转化成艺术审美理念具有了可操作性。最后,在审美情感上,周作人在继承古代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异域滋养,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为理想的艺术特征。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欣赏中,他都自觉地追求着古希腊式的均衡与节制。作为一位艺术家,在近六十年漫长艰苦的艺术实践中,周作人以“中庸”的艺术审美理念为自己追求的终极艺术目的的驱动力,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充满着内在艺术秩序与特殊结构方式的艺术世界。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庸”既是周作人艺术审美理念的核心内涵,又是其艺术活动的本源和最终归宿。“中庸”是周作人艺术审美理念的核心内涵。周作人“中庸”思想的形成与其独特的人生道路息息相关,他是在中西方文化大碰撞与大交融的历史背景中走上中国文坛的。对原始儒家“中庸”思想的亲近,为周作人“中庸”思想的形成埋下了最初的根,帮助他形成了“中庸”的心理结构。对古希腊均衡节制之美的自觉推崇,不仅强化、丰富了周作人“中庸”的心理结构,而且使得其“中庸”精神真正走向成熟。对英国蔼理斯性心理学思想、讲求节制的“生活之艺术”的认同,一方面促成了周作人“中庸”思想的真正形成,另一方面使周作人固有的“中庸”思想具有了现代性而与传统的“中庸”思想区别开来。
李玉轩[10](2020)在《常州词派“厚”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审美范畴“厚”自先秦酝酿,经过数千年的动力储备、孕育衍变,至晚清时期厚积薄发。尤其是晚清主流词派——常州词派的“厚”范畴,显现出非凡的革新精神和理论活力。本文在研究常州词派大量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尝试通过纵横两方面对常州词派“厚”范畴作较为整体的梳理及探究。第一章,梳理审美范畴“厚”的历史衍变。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作为前审美范畴“厚”的演进阶段,“厚”先由自然概念引申入人格品评范畴,成为对人美好品性德行的一种肯定和颂扬,“厚”进入审美活动;两汉,经由儒家“温柔敦厚”人格规范和王充“禀气厚泊”文学主体论的发展,“厚”由人格审美意识到文学主体才性修养的根本要求,“厚”范畴在文论领域渐趋凸显其重要性;魏晋是“厚”范畴的审美突破期,“厚”开始摆脱道德和实用观念的束缚,表现出温雅委婉的审美诉求,“厚”作为文论领域的一个审美范畴得到初步显现。唐宋,“厚”正式确立为审美风格范畴,既表现出恢弘开阔的阳刚美,又有含蓄蕴藉的阴柔美的追求。明清是审美范畴“厚”的承传与完善期,此前出现过的“厚”观念、范畴均以一种契合时代而又承继传统的姿态重现。“厚”已不仅作为一个审美风格范畴,还有创作主体人格性情、学力修养,艺术创作方法以及作品意蕴多方呈现。第二章,在常州词派内部,根据常州词派发展的分期和派内诸人以儒家诗教为共同遵循的论词主张,辨析和厘定出常州词派“厚”范畴的三个演变阶段:“始于儒家诗教的‘厚’范畴”“忠于儒家诗教的‘厚’范畴”“超越儒家诗教的‘厚’范畴”。第三章,从文化品格、创作追求、审美理想三个角度切入,揭示“厚”范畴蕴涵的“柔”“真”“浑”三种审美内涵。出于词之美感特质的精微体味,常州词派“厚”含有与中华民族温婉柔美的审美风尚相呼应的“柔”内涵;更有对晚清时代风云的体悟和把握,于厚实宏大的词内容中寻求情感品质之“真”;“厚”作为常州词派审美理想,真淳质实之情思与词表达技巧融合,以臻“浑”的美学境界。第四章,分别从词体创作、尊体、审美角度探讨常州词派“厚”范畴的具体实践运用。“厚”作为创作主体修养的要求,强调创作主体内在性情之“厚”和学养之“厚”。作为文学创作的美学原则,主要有词创作构思“思力”,用笔“笔力”整个创作过程之“厚”的钻研。“尊体”普遍活跃在清代词学理论中,常州词派的“尊体”论既有以“诗”为外部参照的词体“辨尊”,也有基于词体独立性上所实现的词体“自尊”,“厚”缠夹其中,具有词体本原、措语造词、风格境界的运用和体现。此外,“厚”还与中国古人独特的审美感知习惯和鉴赏方法“味”紧密结合,以“味厚”说明词内敛醇厚,绵远深沉的审美感受。最后,以谭献、况周颐词创作为例探讨“厚”审美观念的实践情况,力求把握“厚”范畴在审美认识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全部运用。第五章,主要探讨常州词派“厚”范畴的价值、局限及意义。常州词派“厚”范畴是为适应晚清审美趋向变化,对词思想立意和审美风格进行了革新,不仅突破浙西词派末流空泛意旨、单调词风的陈见,也着意具有现实性和社会意义的思想内容,继续强化了词体的言志功能。但也当客观地看到,常州词派“厚”范畴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理论上拘谨保守和实践中脱离实际的局限。尽管如此,“厚”范畴对于南北宋之争、词品人品关系的再认识,对于当代文学创作和审美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二、清:六朝文学的审美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六朝文学的审美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1)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研究回顾 |
二、基本概念、边界与方法 |
三、章节设置 |
第一章 变革的近代都市对旧体诗坛的吸引力 |
第一节 近代都市物质变革及其吸引力 |
一、交通方式:活动距离限制的解除 |
二、通讯媒介:谋生、求知与济世的三重诱惑 |
三、交际场所:诗歌互动新型空间的形成 |
第二节 近代都市的社会变革及其吸引力 |
一、政治环境:提供为理想奋斗的便利 |
二、教育体系:求学、任教成为普遍经历 |
三、思想风潮:走向偏离传统士人的人生道路 |
第三节 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状态 |
一、长住都市 |
二、环绕都市活动 |
三、混合型 |
第二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 |
第一节 传统联系从强化到中断: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 |
一、晚清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延续发展 |
二、民国时期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断裂 |
三、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联系从强化到断裂的原因 |
第二节 新诗兴起带来命运转折:都市报刊与旧体诗坛 |
一、新诗兴起前旧体诗坛对报刊空间的接受 |
二、新诗兴起对报刊空间中旧体诗坛的冲击 |
三、旧体诗坛中坚力量的论辩方式与局限:对《学衡》杂志的再考察 |
四、旧体诗坛基层反击的早期困境:以上海《学生文艺丛刊》为例 |
五、旧体诗坛基层的策略转变与局部成功:以天津《益世报》为例 |
六、旧体诗坛的反击对新诗阵营基层之影响 |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后的生命延续:都市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
一、新文化运动前的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
二、新文化运动后大学课程设置对旧体诗坛的制度保障 |
三、新文化运动后大学教师对旧体诗歌互动风气的引导 |
四、新文化运动后大学刊物对旧体诗歌创作成果的呈现 |
第三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歌创作潮流 |
第一节 都市政治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政治书写模式 |
一、典型积极者的转变:以郑孝胥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
二、典型消极者的转变:以陈衍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
三、非典型诗人的转变:以沈瑜庆、易顺鼎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
第二节 都市物质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名物”书写模式 |
一、初步接触时作为诗歌主题 |
二、认知成熟后作为表意单位及书写模式复合 |
三、回避冲击意识下作为创作背景 |
第三节 都市文化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概念”书写模式 |
一、与传统典故混同的书写模式 |
二、文化普及意识下的书写模式 |
三、对不同书写模式的兼采 |
第四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学批评活动 |
第一节 形式的变异:近代报刊空间中诗话文本生成机制的转型 |
一、传统载体上诗话文本的生成机制 |
二、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素材来源 |
三、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反馈修正 |
四、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创作标准 |
五、传统批评形式的变革对近代诗坛之影响 |
第二节 资源的再挖掘:以黄景仁《绮怀》诗的近代传播为典例 |
一、传统的诗学话语权与《绮怀》诗的流传程度 |
二、都市话语空间中的二次创作与《绮怀》诗的公开流行及范式形成 |
三、都市话语空间中的学术批评与《绮怀》诗的讨论升温及地位上升 |
四、都市话语空间对前代诗歌资源再挖掘的影响 |
第三节 本质的重构:从学校教育角度的考察 |
一、学校教学制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
二、教科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
三、“一般知识分子”诗歌知识的实际表现 |
四、诗学本质重定位与诗歌知识体系重构的文学史意义 |
第五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组织结构 |
第一节 诗坛流派的兴替:从“门存唱和”谈起 |
一、“门存唱和”参与诗派与主导权之间的分离 |
二、湖湘诗派被分化与湖湘诗学传承被阻断 |
三、桐城诗派被吸收与桐城诗学体系被覆盖 |
四、“门存唱和”与“都市型诗派”对诗坛的主导 |
第二节 诗坛社群的异变:以都市报刊空间为中心 |
一、士人私谊网络内的传统诗人社群 |
二、报刊诗人社群组建对士人私谊关系的突破:以“同人录”等文件为中心 |
三、报刊诗人社群活动的进一步公开化:以诗歌竞赛为中心 |
四、报刊诗人社群的新型结构特征 |
第三节 诗坛个人的生存选择:由诗歌交易活动观照 |
一、晚清都市与诗歌交易的体系形成 |
二、民国都市与诗歌交易的观念变化 |
三、诗歌交易活动对诗坛结构之影响 |
结语 近代都市变革对旧体诗坛的独特影响 |
一、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 |
二、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 |
三、知识谱系层面的多元专门化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傅山书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明末清初之鼎革与变迁 |
二、傅山思想之矛盾与多元 |
三、对傅山书学研究之重新审视 |
第一章 明清递嬗时代之傅山 |
第一节 傅山生平与交游略论 |
一、傅山生平概说 |
二、傅山交游撷论 |
第二节 傅山“经国济世”思想建构 |
一、经世思潮与西学东渐对傅山之启蒙 |
二、直隶孙奇逢北学思想对傅山之激励 |
三、苏南顾炎武经学思想对傅山之促进 |
第三节 傅山之遗民身份 |
一、对明王朝之眷恋及清王朝之拒斥 |
二、傅山与王铎书法之契合与背离 |
第二章 傅山书学思想渊源考论 |
第一节 傅山书学思想与子学摭论 |
一、傅山书学观之“激进”与子学批判意识 |
二、傅山书学观之“支离”与老庄“自然”思想 |
三、傅山书学观之“求变”与《荀子》“如蜕”思想 |
第二节 傅山书学思想与考据学蠡测 |
一、傅山“严谨规范”之用字观与考据学 |
二、傅山“补经证史”之金石观与考据学 |
三、傅山“重篆崇隶”之碑学观与考据学 |
第三节 傅山书学思想与医学略述 |
一、傅山书学观之“无所不临”与“餐采”说 |
二、傅山书学观之“先萌一意”与“气”论 |
第三章 傅山书学思想之“尚奇”观 |
第一节 傅山“尚奇”书学观成因考论 |
一、明末“尚奇”之风的影响作用 |
二、明清甲申之变的强化作用 |
第二节 傅山“尚奇”书学观之“奇异” |
一、楷法篆隶,出新生奇 |
二、杂体兼施,彰显奇异 |
第三节 傅山“尚奇”书学观之“奇正” |
一、“字正体直”,回归古法 |
二、“正极奇生”,“大巧若拙” |
第四章 傅山书学思想之“丑拙”观 |
第一节 傅山“丑拙”书学观成因考论 |
一、以“丑拙”为美之时代风气 |
二、傅山遗民心态下追求“丑拙” |
第二节 傅山“丑拙”书学观之“丑怪” |
一、心向庄子,否定“妍媚” |
二、推崇颜书,反倡“丑怪” |
第三节 傅山“丑拙”书学观之“朴拙” |
一、追溯篆隶,探求“朴拙” |
二、研习隶书,践行“朴拙” |
第五章 傅山书学思想之“天倪”观 |
第一节 傅山“天倪”书学观成因考论 |
一、庄子“天倪”思想之影响 |
二、晚明浪漫主义思潮之驱动 |
第二节 神至而笔至之“天” |
一、专精下苦,自近古人 |
二、勤而引之,即具是倪 |
第三节 笔不至而神至之“天” |
一、野书以行,放荡无绳检 |
二、字中之天,不可有意遇之 |
第六章 傅山书法创作理念审视 |
第一节 篆隶笔意——贯穿主线 |
一、用圆锋香象力,竭诚运腕 |
二、不知篆隶之变,终是俗格 |
第二节 感性发挥——法本无法 |
一、情性之发:无心而作,冀有可观 |
二、丑拙之美 |
(一)溯古求变,标新立异 |
(二)俗物逼面,大违心手 |
第三节 理性思考——技进乎道 |
一、不自正入,不能变出 |
二、志正体直,技道相通 |
余论 |
第一节 傅山书学思想研究之总结 |
一、明清之际的傅山及其书学思想渊源考论 |
二、傅山书学思想之“三观” |
三、傅山书法创作观念审视 |
第二节 傅山书学思想研究之展望 |
一、傅山书学思想生成之多元因素 |
二、傅山书学思想“三观”之再探究 |
三、傅山书法创作理念之深入剖析 |
第三节 傅山书学思想研究之局限 |
一、文献资料的欠缺与期待 |
二、研究方法的单一与改进 |
三、知识结构的充实与更新 |
附录《傅山书学思想研究》文章附图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马融咏物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融生平及着述 |
第一节 马融生平概况 |
一、受业游学 |
二、出仕为官 |
三、绛帐传薪 |
第二节 马融经学概说 |
一、经学着述 |
二、经学成就 |
三、经学与咏物赋 |
第三节 马融文学创作 |
一、马融赋作渊源 |
二、马融咏物赋概况 |
三、马融的其他作品 |
第二章 马融乐器赋 |
第一节 《长笛赋》与《琴赋》 |
一、通灵感物的《长笛赋》 |
二、借琴代言的《琴赋》 |
第二节 马融乐器赋的艺术技巧 |
一、听声类形,协比其象 |
二、援引典故,典雅精工 |
三、诗赋结合,语转骈俪 |
第三节 马融乐器赋的美学倾向 |
一、以悲为美 |
二、中和之美 |
三、自然之美 |
第三章 马融棋类赋 |
第一节 棋赋与棋道 |
一、《围棋赋》与围棋战术 |
二、《樗蒲赋》与心理战术 |
第二节 马融棋类赋的艺术技巧 |
一、四言为主,诗赋交融 |
二、平易晓畅,言简意丰 |
三、巧用比喻,修辞多方 |
第三节 马融棋类赋的文化内涵 |
一、棋类赋与竞技精神 |
二、棋类赋与兵法理论 |
三、棋类赋与人生哲理 |
第四章 唐前马融同题咏物赋的流变 |
第一节 创作手法的变革与创新 |
一、棋类赋创作的多维视角 |
二、以人衬物的创作手法 |
第二节 典雅骈丽的语言风格 |
一、典故运用的精雅化 |
二、句式辞藻的骈丽化 |
第三节 儒道结合与审美新风 |
一、儒道思想的结合与消长 |
二、由“悲”到“和”的审美转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以“清”论文的背景 |
第一节 “道”之“清” |
第二节 人之“清” |
第三节 文之“清” |
第二章 陆云:“雅好清省” |
第一节 陆云文论中的“清” |
第二节 陆云之“清”的内涵 |
第三节 “清”美思想的意义 |
第三章 刘勰:“清文以驰其丽” |
第一节 《文心雕龙》之“清” |
第二节 作为审美概念的“清” |
第三节 作为创作理论的“清” |
第四章 钟嵘:“清音独远” |
第一节 《诗品》之“清” |
第二节 《诗品》之“清”的内涵 |
第三节 “清”与钟嵘的诗学思想 |
第五章 “清”的特点及影响 |
第一节 “清”内涵的演进历程 |
第二节 “清”与魏晋审美精神 |
第三节 “清”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中国古代诗学“神”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神”的基本意义及语义衍变 |
第一节 “神”的观念与基本意义 |
一、观念中的“神” |
二、“神”字义探原 |
第二节 “神”的语义衍变 |
一、“为本”“为宗”之神 |
二、“玄妙”“神秘”之神 |
第二章 “神”范畴的多维文化意蕴 |
第一节 “神”范畴的佛学意蕴及对诗学的影响 |
一、佛学“神”范畴的基本内涵 |
二、“神”的佛学意蕴对诗学的影响 |
第二节 “神”范畴的玄学意蕴及对诗学的影响 |
一、“神”范畴的玄学意蕴 |
二、“神”的玄学意蕴对诗学的影响 |
第三节 “神”范畴的儒学意蕴及对诗学的影响 |
一、“神”范畴的儒学意蕴 |
二、“神”的儒学意蕴对诗学的影响 |
第三章 “神”范畴在诗歌中的价值呈现 |
第一节 “神”在诗歌创作中的动力机制 |
一、“神”的原质 |
二、诗歌创作的原动力 |
第二节 “神”在诗歌作品中的艺术呈现 |
一、“以形写神”之神 |
二、“略貌取神”之神 |
第三节 “神”在诗歌鉴赏中的审美维度 |
一、“神”的生命性色彩 |
二、“神”的神妙性特征 |
第四章 “神”范畴的诗学旨趣 |
第一节 “神灵”之感 |
一、“神灵”感会的本质 |
二、“神灵”感会的来源 |
第二节 “神游”之思 |
一、“神游”的无限性 |
二、“神游”的有限性 |
第三节 “神韵”之美 |
一、含蓄传神之美 |
二、风神气韵之美 |
第四节 “入神”之境 |
一、以情入神之境 |
二、通神入化之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6)五代、两宋潇湘主题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资料来源 |
一、图像资料来源 |
二、文献资料来源 |
第三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有关五代、两宋潇湘主题山水画的古代文献着录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外研究状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潇湘山水探源 |
第一节 古潇湘山水的地理特征 |
一、“潇湘”之源 |
二、再释源流 |
第二节 潇湘山水中的人文意蕴 |
一、人文之源 |
二、迁谪文化 |
三、渔隐情结 |
第二章 “潇湘”主题山水画的出现及发展 |
第一节 “潇湘”主题山水画兴起的原因 |
一、南渡正统的“存续理想” |
二、国运之忧 |
三、文人画始兴 |
第二节 “潇湘”主题山水画的出现 |
一、《潇湘图》的出现 |
二、《潇湘图》中的山水样式 |
第三节 “潇湘”主题山水画的发展 |
一、宋迪的《潇湘八景》 |
二、《潇湘八景》样式与文人画、院体画、禅宗画之间的关系 |
第三章 “潇湘”主题山水画在探索革新中萌生的独特意趣 |
第一节 《潇湘图》中的“真趣” |
一、形质之真 |
二、始得“天真” |
第二节 宋迪的“天趣”与《潇湘八景》 |
一、“活笔”非笔墨之法 |
二、天工自然 |
第三节 米友仁潇湘二图中的“奇趣” |
一、平中见奇的“米点” |
二、不可名状的烟云 |
第四节 牧溪、玉涧《潇湘八景图》中的“禅趣” |
一、牧溪《潇湘八景》中简淡笔墨的特殊处理方式 |
二、玉涧《潇湘八景》中的残简与留白 |
第四章 潇湘主题山水画与诗意的相互融通 |
第一节 潇湘山水在宋人诗画中实现融通的理论基础 |
一、诗、画表现上存在的差异性是进行融通的前提条件 |
二、诗、画审美上存在的共性促成了宋代诗画相通的美学观点 |
第二节 潇湘主题山水画引入诗意的种种形式 |
一、以“题画诗”为跋识的《潇湘图》 |
二、以诗律拟画题的“潇湘八景” |
三、“潇湘八景”是诗意化的潇湘山水 |
四、 苏轼与“潇湘山水”在诗与画之间的互为引发 |
1、《潇湘竹石图》以诗之隐语写画之隐意 |
2、借《潇湘晚景图》抒情言志 |
第三节 从释惠洪的“八境”说看“潇湘八景”诗画的禅意融通 |
一释惠洪的“八境”说 |
二、以“八境”为禅机的“无声句”“有声画” |
第四节 《潇湘八景》诗画中的寓意两则 |
一、晚景寓幽意 |
二、“渔村”寓“桃源情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魏晋六朝尚“清”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尚“清”意识的思想渊源 |
1.1 “清”在儒家思想中的伦理内涵 |
1.1.1 “以清比德”的人格理想 |
1.1.2 以“清”为贵的音乐理想 |
1.1.3 “以清喻政”的政治理想 |
1.2 “清”在道家思想中的哲学意蕴 |
1.2.1 “道”与“清”之本体地位 |
1.2.2 水之“清”与道之“清” |
第二章 “清”作为审美趣味在魏晋六朝的确立 |
2.1 尚“清”审美趣味在人物品藻中的发展确立 |
2.1.1 “清流”士人的伦理人格表征 |
2.1.2 九品中正制与“清才”之士的推崇 |
2.1.3 文人阶层的出现与人物品评中尚“清”审美趣味的生成 |
2.2 玄学思维模式对尚“清”审美心理的指引 |
2.2.1 “名教与自然”:清真自然的审美基调 |
2.2.2 “以无为本”:对“清”之内在神韵的重视 |
2.3 清谈风气对尚“清”审美趣味发展的推动作用 |
2.3.1 清谈的审美趣味性及其尚“清”意识 |
2.3.2 尚“清”审美趣味对于原生阶层的强化作用 |
第三章 尚“清”审美理想在魏晋六朝的发展脉络 |
3.1 “清峻” |
3.1.1 建安“清峻”文风 |
3.1.2 “清峻”概念的理论凝结 |
3.1.3 重“气”与“清峻”风骨 |
3.2 “清虚” |
3.2.1 尚“无”意识与“清虚”境界 |
3.2.2 清虚淡远的理想人格 |
3.2.3 阮籍和嵇康对“清虚”的推崇 |
3.2.4 “清虚”作为诗学概念的提出 |
3.3 “清省” |
3.3.1 “欲无以尚”与“清简”风气 |
3.3.2 陆云“雅好清省”的文论观 |
3.3.3 刘勰、钟嵘对“清省”的接受 |
3.3.4 崇尚“清省”的文艺创作 |
3.4 “清丽” |
3.4.1 “丽”:时代发展的审美趋势 |
3.4.2 “适性论”与“清丽”审美理想 |
3.4.3 “清丽”的文学风貌 |
第四章 “清”在后世的发展与流变 |
4.1 唐代对“清丽”的继承与发展 |
4.2 “清”美理想在宋元时期的内倾化发展 |
4.3 明清诗学对“清”美理想的反思与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论安史之乱前的杜诗对初盛唐主流诗风的承与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杜甫与初盛唐词学体制的关系 |
二、初盛唐清新风格在杜诗中的体现 |
三、杜诗突破初盛唐主流风格的表现 |
四、杜甫与盛唐正宗的辩证关系 |
余 论 |
(9)周作人艺术审美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周作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作为艺术家的周作人——周作人艺术活动述略 |
一、文学活动 |
二、美术活动 |
三、音乐活动 |
四、戏剧活动 |
五、舞蹈活动 |
第二章 中庸:周作人艺术审美理念的核心内涵 |
一、以“智”代“礼”:“中庸之德”的现代转化 |
二、审美方法:“执两用中”的现代应用 |
三、审美情感:“中和之美”的现代表达 |
第三章 周作人艺术审美理念的文化渊源 |
一、原始儒家“中庸”思想的浸润 |
二、古希腊文化的美学启示 |
三、蔼里斯性心理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常州词派“厚”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厚”范畴的历史衍变 |
第一节 前审美范畴“厚”的演进 |
第二节 “厚”作为审美范畴的确立及发展 |
第三节 “厚”作为审美范畴的承传与完善 |
第二章 常州词派“厚”范畴的演变 |
第一节 始于儒家诗教的“厚”范畴 |
第二节 忠于儒家诗教的“厚”范畴 |
第三节 超越儒家诗教的“厚”范畴 |
第三章 常州词派“厚”范畴的审美内涵 |
第一节 “厚”中见“柔” |
第二节 “厚”中尚“真” |
第三节 “厚”中求“浑” |
第四章 常州词派“厚”范畴的实践品格 |
第一节 “厚”范畴与词体创作论 |
第二节 “厚”范畴与词学尊体论 |
第三节 “厚”与词学审美论 |
第五章 常州词派“厚”范畴的价值、局限及意义 |
第一节 常州词派“厚”范畴的价值和局限 |
第二节 常州词派“厚”范畴的当代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清:六朝文学的审美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 [1]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D]. 谢文韬. 浙江大学, 2021(02)
- [2]傅山书学思想研究[D]. 刘瑞鹏.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马融咏物赋研究[D]. 吕靖雪. 青岛大学, 2020(02)
- [4]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清”[D]. 马玥. 山东大学, 2020(11)
- [5]中国古代诗学“神”范畴研究[D]. 丁嘉阳.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6]五代、两宋潇湘主题山水画研究[D]. 吕道建.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魏晋六朝尚“清”美学研究[D]. 曹璐. 山西大学, 2020(10)
- [8]论安史之乱前的杜诗对初盛唐主流诗风的承与变[J]. 钱志熙. 社会科学战线, 2020(06)
- [9]周作人艺术审美理念研究[D]. 林会娟. 山东艺术学院, 2020(07)
- [10]常州词派“厚”范畴研究[D]. 李玉轩. 扬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