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贫困山区草山资源的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唐耀平[1](2021)在《贫困山区县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推进战略路线图规划与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基于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实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实践,就贫困山区县农业产业推进战略路线图的规划和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的具体构建进行讨论与分析。以资源、市场、政策、对接为基本依据,突出关键节点,进行目标设定,配套支撑措施,提出通用性较强的贫困山区县农业产业推进战略路线图规划;以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为基本要求,突出针对性,分门别类,精准构建农户与工商企业、农业与科技服务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利益联结机制。
王佳[2](2021)在《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县雪山乡为例》文中认为优化乡村空间结构是当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乡村空间进行各类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的研究,是实现乡村发展空间优化实践的基础和支撑。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作为中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高山高原峡谷区之一,属于全国生态建设重点区,同时也是全国脱贫攻坚重点区。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土地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甚至恶化,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土地质量退化,影响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使得长江上游区的“贫困”现象非常突出。为此,需要探索一条统筹兼顾减贫和建设生态环境双重目标、符合长江上游区实际的生态建设和扶贫致富的双赢之路。本文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等为指导,以地处长江上游贫困山区的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雪山乡为例,基于多次实地调研和已有调查及统计数据,对雪山乡土地资源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总结、梳理和提炼了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肩负的主要战略任务;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这一评价方法,充分考虑研究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条件,建立了雪山乡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了研究区土地适宜性特点;在探讨的土地利用优化布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要求的土地利用结构为核心,研究提出雪山乡土地利用优化结构的方案及合理措施,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最后分析了雪山乡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生态经济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雪山乡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下,仅为49.82%。从农用地来看,耕地较少,占土地总面积的5.23%,而且陡坡耕种现象非常严重,不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偏低,仅为24.30%。从建设用地来看,总面积只有133.88公顷,占比1.01%,需要适当扩建。而未利用地中的荒山荒草地(其他草地和裸地)达6585.78公顷,约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1/2,亟待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由此进一步凝练了研究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乡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根据土地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制定了雪山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方针为“二保三扩四加速”,并提出了土地利用具体的战略目标。(2)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出了宜耕土地类、宜经济林果产业用地类、宜林土地类、宜牧草地类、宜自然生态修复地类、宜建设用地类、其他地类的评价结果,据此分析了土地适宜性特点。从评价结果来看,各土地适宜类的适宜等级偏低,以三等地为主,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76.28%。其中,以宜林土地为主,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57.71%,宜耕土地较少,占土地总面积的4.82%;宜经济林果产业用地占比为15.36%,为农村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土地资源条件。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为产业开发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土地资源保障。从限制因子来看,影响土地适宜性的主要是地形坡度、海拔高度和裸岩率。(3)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充分探讨土地利用优化布局原理,研究制定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并对各类用地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优化配置后的雪山乡耕地规模占土地总面积的4.75%,应重点实施“坡改梯”措施。经济林果产业用地规模达2044.93公顷,占比为15.36%,应按照高山峡谷区的立体气候特征,以高、中、低3个海拔层合理进行产业布局。林地规模最大,占土地总面积的57.71%,主要做法是政府致力于提高地面植被覆盖率而进行封山育林的管理以及对部分地区进行飞播种草。牧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51%,主要是加强草山建设与管理,提高草山质量和载畜能力。自然生态修复地占比为9.14%,总体上遵循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生态为先”的理念和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进行自然生态修复。建设用地规模为142.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7%,应适当增加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4)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布局后,雪山乡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达到86.96%;生态用地比例提高到67.80%,单位面积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净提升7079.24元/公顷;特色产业用地比例大幅度扩大,土地利用的农户增收效果和扶贫效应将显着增大,该乡书姑村委会50户典型脱贫户2018年和2020年特色产业种植纯收入分别占2018年和2020年家庭纯收入总数的20.94%和30.31%。全乡2020年末贫困发生率降为0.00%。
方义勇[3](2021)在《大理吊草村彝族生计转型下的婚姻形式嬗变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民族文化正处于不断的变迁中,不同民族也在为了适应变迁而做着种种努力。坐落于大理市下关镇郊区山地上的吊草彝族村,由于村中及周边区域修建数条道路使得村落发生了地理空间上的改变,生计方式和婚姻文化生活也发生深刻的变化,两者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过程中发生了适应性的再生产和调适,重新建构起新层次的地方性文化。本文具有清晰的研究思路,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立足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深入总结分析了生计与婚姻之间关系的发展规律与学界的研究现状,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特点。第二,通过田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论述三个时期内因交通道路的修建而引发的吊草村空间的转变,包括村落景观的演变与周边村庄的空间关系变化以及吊草村与城区的空间关系发展。第三,论述吊草村彝族因不同时期交通道路的发展对村中生计方式的影响,从传统的农林混合生计方式到日常往返城乡务工生计方式,以及后期逐渐发展更为多元的生计方式。第四,本文的重点内容,即论述生计改变引起的婚姻形式的变化,总结生计转型下吊草村彝族婚姻形式嬗变的特征。最后,从婚姻形式的嬗变对生计的影响方面论述,主要看到文化对经济反作用,吊草村彝族不同时期的婚姻文化特征必然对其婚后生计与家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形成具有吊草村彝族特色的地方性文化系统。本文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多点调查和跟踪研究,梳理吊草村地理环境变迁线条,并以此为线索,考察了该村生计方式与婚姻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二是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下,边疆少数民族村庄交通道路的改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生计方式的变革,与这种变革同时发生的是婚姻形式的变化以及适应性调整的婚姻形式对新生计方式的促进和弥补作用。对这两者关系的研究,从现实层面来看,在边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经济开发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文化建设,使之能够有效衔接和适应经济变革带来的新变化,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和谐健康发展,这也是本文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王玮,孟丽,贾贞霄,王世斌[4](2019)在《试论凉山州贫困山区牛羊生产与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文中指出针对牛、羊等草食家畜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凉山州贫困山区的生态优势,结合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向,从家畜品种改良、养殖技术革新、人才培养、生产格局改变、经营开发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凉山州贫困山区牛、羊生产与扶贫开发的对策,旨在提高贫困山区草食家畜的养殖水平,将区域地理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促进凉山州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
代兴红,张俞,张锦华[5](2014)在《初论南方河滩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嘉陵江中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更好地利用南方草地资源,对四川嘉陵江中游河滩草地面积和江陵坝草地资源进行调查,发现该地区河滩草地资源丰富,但生产力和利用率比较低;通过比较本地区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的生产能力,说明本地区河滩草地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论述了该地区开发河滩草地,发展集约化草地畜牧业的优越性。
李俊东[6](2014)在《兰坪乌骨绵羊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笔者总结分析了兰坪乌骨绵羊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不利因素,研究提出了产业发展思路、原则和措施。
兰明建,李明[7](2013)在《来自四川贫困山区畜牧业发展的呼声》文中研究指明最近笔者一行深入到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的朝天、青川以及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的筠连、屏山、马边五县,走村串户,了解贫困山区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困难与问题,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发展畜牧业的意见和期盼。这次调研一改过去主要看"亮点"、看大户、看企业的作法,而是着重进村入社看农户,特别是走访贫困户,座谈会也尽可能安排在村上、在农户家中,贴近基层,了解
赵志丽[8](2013)在《湖南省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涟源地区属于典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区,区域内光、热、水资源丰富,有大量草山草坡、闲置农田可供开发利用,发展草地畜牧业具有很大潜力。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草地畜牧业相比,仍处在起步阶段。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查走访等方式,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统计、文献资料收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以及经济学中SWOT分析方法等,通过涟源地区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剖析涟源市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劣势条件、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发展战略;另外,通过涟源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得到今后在涟源地区乃至南方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经验和启示。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总结,提出发展涟源草地畜牧业的对策建议:第一,打破旧观念,发展草地畜牧业:思维创新,立草为业;第二,正确把握农田种草与开发利用草山草坡、农田周年种草与季节性种草、牧草种植与开发利用、种草养畜与畜品种改良等几个关系,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发展草地畜牧业;第三,发挥政府在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科学合理发展本地草地畜牧业;引导、扶持农民发展草地畜牧业;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相关技术服务体系,为草地畜牧业发展服务;第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第五,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科技服务农区草地畜牧业,建立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迪友沙[9](2012)在《浅谈加快福贡县养羊业发展的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贡县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怒江大峡谷腹地。境内草山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本地群众都有饲养山羊的传统习惯,并且在对山羊的饲养管理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等方面均有着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市场上肉羊相对畅销,市场价格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已经成为惠及我县千家万户的富民产业。因此,增加投入,扩大肉羊养殖规模,变贫困山区的自然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为山区各族群众探索一条"节粮型"的养殖模式。
李会[10](2012)在《西盟县黑山羊发展的对策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羊养殖是一项"短、平、快"的节粮型畜牧业,是山区农民利用山地优势资源发展草食型和节粮型畜牧业中最为优势的特色产业。为把畜牧业打造成我县未来的支柱产业,笔者对西盟县山羊生产发展状况,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西盟发展山羊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市场前景广阔。同时也符合我省发展和培育高原特色产业的要求,符合未来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求。
二、谈贫困山区草山资源的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贫困山区草山资源的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贫困山区县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推进战略路线图规划与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基于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实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案例县的特色现代农业推进过程及结果 |
(一)调研决策阶段(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 |
1. 贫困山区县的特征明显。 |
2. 有一定的农业产业基础。 |
3. 做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的决策。 |
(二)理顺产业并针对难点进行试验示范阶段(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 |
1. 直面矛盾,找出症结。 |
2. 理顺体制,完善机制。 |
3. 强化弱项,破解难点。 |
(三)强力攻坚突破并全面实施阶段(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 |
1. 破壁垒。 |
2. 应变局。 |
3. 壮主体。 |
(四)后续发展状况 |
1. 传统产业稳步前行。 |
2. 生态产业异军突起。 |
3. 电商助农成效显着。 |
三、贫困山区县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推进战略路线图规划与利益联结机制构建 |
(一)贫困山区县农业产业推进战略路线图规划要以资源、市场、政策、对接为基本依据,突出关键节点,进行目标设定,配套支撑措施 |
1. 初期,市场竞争形成特色化和层次化,贫困山区农业产业步入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
2. 中期,政府引导促成支柱产业现代化,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 |
3. 后期,抢抓契机形成特色产业体系,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
(二)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要以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为基本要求,突出针对性,分门别类,精准构建 |
1. 农民与工商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要分类施策、与时俱进。 |
2. 农业与科技服务业的利益联结机制的构建要走出隐晦、减少盲区。 |
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要做 |
四、总结与讨论 |
(2)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县雪山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基础理论 |
一、国内外研究进展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第二节 自然条件 |
第三节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与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任务 |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自然特点 |
一、地形坡度大,以陡坡地为主 |
二、海拔高差大,以高海拔土地为主 |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特点 |
一、土地利用现状 |
二、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
第三节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乡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 |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
二、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 |
第四节 土地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方针与目标 |
一、土地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 |
二、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 |
三、土地利用的战略方针 |
四、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 |
第四章 雪山乡土地适宜性评价 |
第一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基本原则、内容与评价系统 |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
第二节 土地适宜性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一、宜耕土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二、宜经济林果产业用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三、宜林土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四、宜牧草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五、宜自然生态修复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六、宜建设用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第三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
一、评价单元的选择 |
二、评价方法模型的构建 |
三、参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及结果值 |
四、基础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第四节 评价结果分析 |
一、评价结果 |
二、土地适宜性特点分析 |
第五章 雪山乡土地利用优化布局 |
第一节 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基本原理 |
一、遵循生态规律,根据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各业用地布局,实现“人类与自然共生”,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二、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最佳综合效益 |
三、遵循可持续发展原理和国家发展战略,兼顾减贫开发和生态建设双重目标,建立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
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 |
一、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总体方案 |
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的特点分析 |
第三节 各类用地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一、耕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二、经济林果产业用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三、林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四、牧草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五、自然生态修复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六、建设用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七、其他用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第四节 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效应分析 |
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
二、生态用地比例大幅度扩大,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将显着提高 |
三、特色产业用地比例大幅度扩大,土地利用的农户增收效果和扶贫效应将显着增大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未来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3)大理吊草村彝族生计转型下的婚姻形式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生计方式转型的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生计与婚姻之间关系的研究 |
三、国内外关于对彝族婚姻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一、理论观照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田野点概况 |
第一章 道路与吊草村空间的转变 |
第一节 道路修筑下村落景观的演变 |
一、土石路时期的村落景观:山谷间集中块状分布 |
二、关巍公路修建后的村落景观:往高处沿公路呈带状分布 |
三、215国道修建后的村落景观:分散在有限的高处平地上 |
第二节 道路修筑下村庄间关系的强化 |
一、土石路时期:族属东山支系村落间交流频繁 |
二、关巍公路等主要干道修建后:地理位置上相邻的村庄关系更密切 |
第三节 道路修筑下城乡关系的延伸 |
一、土石路时期:关系疏远 |
二、关巍公路等主要干道修建后:关系密切 |
第二章 交通的发展对吊草村彝族生计方式的影响 |
第一节 土石路时期及之后的农林混合生计方式 |
一、农耕采集生计 |
二、林下伐薪生计 |
三、逐渐消失的农林混合生计 |
第二节 关巍公路修建后的日常往返城乡务工生计 |
一、建筑工人 |
二、小摊小贩 |
三、售货员 |
第三节 215 国道修建后的离土离乡的生计方式 |
一、地域广 |
二、工种广 |
三、人脉广 |
第三章 生计改变引起婚姻形式的变化 |
第一节 农林混合经济与传统的族内通婚 |
一、择偶标准:维持家庭和家族生存为主 |
二、通婚圈:村内或支系内婚为主 |
三、婚姻形式:嫁娶婚为主 |
第二节 日常往返城乡的外出务工生计与“打工婚姻” |
一、择偶标准:注重感情和缘分 |
二、通婚圈:村内或州内为主 |
三、婚姻形式:嫁娶婚相对减少,招婿婚开始流行 |
第三节 选择性更广的多样生计与两头婚为主的多元化婚姻形式 |
一、择偶标准:满足个人需求 |
二、通婚圈:州内为主,州外增多 |
三、婚姻形式:“两边在”为主 |
第四章 婚姻形式的嬗变对生计的影响 |
第一节 传统族内婚对家庭生计的补充 |
一、族内互助为农林混合生计补充更多的劳动力 |
二、紧密族内联系提供稳定劳动力 |
三、家庭生计关系趋于稳定 |
第二节 “打工婚姻”对生计网络的调配 |
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生计网络逐渐松散 |
二、“打工婚姻”下的外出务工群体生计网络的深度扩散 |
三、出现“男主内、女主外”的家处之道 |
第三节 多元化婚姻对家庭生计文化的重塑 |
一、家庭中生计上的权力主体发生变化 |
二、更加突显的多样化生计模式 |
三、逐渐出现“漂移”性的家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附录 吊草村结婚登记名册(1990年-2008年)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4)试论凉山州贫困山区牛羊生产与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牛、羊在凉山州贫困山区的生产地位和经济地位 |
1.1 牛、羊在贫困山区依存关系与资源优势 |
1.2 牛、羊是贫困山区农牧民的一大经济支柱 |
1.3 牛、羊养殖业是贫困山区农业人口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 |
2 山区农牧民养殖牛、羊致富的方法和途径 |
2.1 推广普及先进实用技术, 改变旧的生产格局, 提高养殖生产水平 |
2.2 因地制宜地建立不同生产方向的生产基地 |
2.3 联办家庭牧场发展不同生产规模的养殖场、户 (合作社) |
3 几点建议 |
3.1 稳定数量, 提高质量 |
3.2 加大牛羊品种改良, 抓质量效益的提升 |
3.3 加大市场化经营, 提高组织化程度, 实现产业化经营 |
3.4 加快出栏周转, 提高牧草资源利用率 |
3.5 大力开展粮、经、饲 (草) 三元结构调整 |
3.6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增加科技含量 |
(5)初论南方河滩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嘉陵江中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南方草地资源概况 |
1.1 南方草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
1.2 近期可集中开发的规模 |
2 四川盆地草地资源利用现状 |
2.1 四川盆地草地资源利用现状 |
2.2 四川盆地河滩草地资源 |
3 嘉陵江中游河滩草地资源调查 |
3.1 区域范围 |
3.2 区域自然概况 |
3.3 河滩草地资源调查 |
3.3.1 河滩面积统计: |
3.3.2 河滩草地资源: |
4 河滩草地开发潜力 |
4.1 天然草地生产能力 |
4.2 人工草地生产能力 (见表3) |
4.3 开发河滩草地的优越性 |
4.3.1 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突出: |
4.3.2 水热条件好、生产潜力巨大: |
4.3.3 土地相对集中、有利于规模生产: |
4.3.4 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
5 结论 |
5.1 四川河滩草地资源丰富, 但开发程度低, 以天然草地为主, 生产利用率低, 天然牧草品质低 |
5.2 南方河滩草地资源水热条件好, 开发潜力大 |
5.3 本区河滩草地面积较大、地势平坦, 有利于建设高产草地和机械化经营;交通便捷利于集约化经营 |
5.4 草地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
(6)兰坪乌骨绵羊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兰坪乌骨绵羊产业发展现状 |
1.1 发展现状 |
1.1.1 乌骨绵羊存栏数稳定增长 |
1.1.2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初具雏形 |
1.1.3 生产方式转变加快 |
1.1.4 技术支撑作用明显 |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健全, 供种能力弱 |
1.2.2 基础设施薄弱, 发展后劲不足 |
1.2.3 草料供给不平衡, 缺乏优质粗饲料 |
1.2.4 生产方式落后, 组织化程度低 |
2 兰坪乌骨绵羊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
2.1 发展优势 |
2.1.1 良好的政策环境 |
2.1.2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
2.1.3 饲草饲料资源丰富 |
2.1.4 科技支撑体系和综合配套技术更加完善“十 |
2.2 不利因素 |
2.2.1 自然资源和乌骨绵羊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
2.2.2 投入不足, 发展方式短期内难以转变 |
2.2.3 产业政策不健全 |
3 发展思路、原则和目标 |
3.1 发展思路 |
3.2 发展原则 |
3.3 发展目标 |
4 兰坪乌骨绵羊产业发展区域布局和重点项目 |
4.1 区域布局 |
4.1.1 兰坪乌骨绵羊供种区 |
4.1.2 兰坪乌骨绵羊养殖主产区 |
4.1.3 兰坪乌骨绵羊发展区 |
4.2 重点项目 |
4.2.1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
4.2.2 饲草饲料生产体系建设 |
4.2.3 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 |
4.2.4 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
4.2.5 组织化程度提升 |
4.3 重点建设项目投资估测 |
5 保障措施 |
5.1 建立和完善支持兰坪乌骨绵羊生产的政策体系 |
5.2 进一步完善兰坪乌骨绵羊产业公共服务体系 |
5.3 加强兰坪乌骨绵羊养殖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 |
5.4 提高兰坪乌骨绵羊养殖组织化程度 |
(7)来自四川贫困山区畜牧业发展的呼声(论文提纲范文)
1 贫困山区畜牧业发展的困难与问题 |
1.1 生猪生产规模偏小, 都是“三不县” |
1.2 自然交通条件较差, 多属“三欠县” |
1.3 生产要素聚集困难, 多为“三缺县” |
2 发展贫困山区畜牧业的优势与潜力 |
2.1 畜牧资源特色突出, 绿色生态优势明显 |
2.2“短平快”特点突出, 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
3 贫困山区发展畜牧业的期盼与呼声 |
3.1 省级财政设立贫困山区畜牧业发展专项 |
3.2 扶贫资金要加大对产业扶贫的投入 |
3.3 贫困山区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入驻 |
(8)湖南省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
2.1 澳大利亚、新西兰草地畜牧业研究现状 |
2.2 美国草地畜牧业研究现状 |
2.3 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
2.4 湖南省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
3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3.2.1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
3.2.2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
3.2.3 统计、文献资料收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
3.2.4 SWOT分析方法 |
第二章 涟源市农区草地畜牧业现状分析 |
1 涟源市基本概况及主要自然条件特征 |
1.1 涟源市基本概况 |
1.2 涟源市主要自然条件特征 |
1.2.1 地貌特征 |
1.2.2 光热资源 |
1.2.3 水资源 |
1.2.4 土壤 |
2 涟源市草地资源与利用概况 |
2.1 涟源地区主要天然草地类型概况 |
2.1.1 主要天然草地类型 |
2.1.2 各类天然草地主要草地植物及可利用情况 |
2.1.3 涟源地区各类草地鲜草产量情况 |
2.2 涟源农区人工种植牧草现状 |
2.3 草种及牧草改良情况 |
2.4 涟源市农区草地畜牧业种草模式 |
2.4.1 全牧草轮作 |
2.4.2 草田轮作 |
2.4.3 果(茶、林)——草——沼——菌模式 |
3 涟源市畜牧业概况 |
3.1 涟源市畜牧业内部结构现状 |
3.2 主要草食动物生产现状 |
3.3 草食动物发展模式 |
3.3.1 “五个一”发展模式 |
3.3.2 “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
3.3.3 “小规模,大群体,成片开发”发展模式 |
3.4 草食动物品种改良 |
3.5 养殖合作社概况 |
3.6 龙头企业的发展 |
4 涟源市草地畜牧业发展相关扶持政策情况 |
第三章 涟源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SWOT分析 |
1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优势分析 |
1.1 水热资源丰富,单位面积生产力高 |
1.2 牧草与青饲料种植优势 |
1.3 有大量未开发或未充分利用的土地用于种草 |
1.3.1 草山草坡 |
1.3.2 农闲田 |
1.3.3 果园、茶园、及林下土地 |
1.4 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 |
1.5 经济效益 |
1.6 种草养畜产业优势明显 |
1.7 市场前景广阔 |
2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劣势分析 |
2.1 土壤贫瘠,雨水供应不均 |
2.2 部分地区交通不便 |
2.3 畜牧业结构不合理 |
2.4 种草养畜观念未形成 |
2.5 牧草供应不均 |
2.6 牧草品种单一,缺少优质豆科牧草 |
2.7 种草养畜生产成本高,效率低 |
2.8 牛粪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 |
2.9 资金不足 |
3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机遇分析 |
3.1 面临全社会关注粮食安全的机遇 |
3.1.1 膳食结构调整 |
3.1.2 食品安全问题 |
3.2 面临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机遇 |
3.3 面临种草养畜产业发展的时代机遇 |
4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挑战分析 |
4.1 草食动物肉类产量和质量低下与人民饮食要求供需不平衡 |
4.2 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草地畜牧业发展后劲不足 |
4.3 品种改良技术和服务体系的建立 |
4.4 草食动物产业体系的建立 |
4.4.1 草食动物收购加工企业生产能力有限,品牌效应难以发挥 |
4.4.2 缺乏草食动物交易市场,外销困难 |
4.4.3 专业合作社能力发挥不足 |
5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战略选择 |
第四章 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案例研究 |
1 “湘中黑牛”养殖产业发展模式经验与启示 |
1.1 概况 |
1.2 主要做法 |
1.2.1 争取各部门支持 |
1.2.2 发展模式科学化 |
1.2.3 加强品种改良 |
1.2.4 健全服务体系建设 |
1.3 启示 |
2 涟源市天隆农村养殖科技专业合作社经验与启示 |
2.1 概况 |
2.2 主要做法 |
2.2.1 内部组织管理结构完善 |
2.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经营 |
2.2.3 规模化经营 |
2.2.4 技能培训 |
2.2.5 资金贷款担保 |
2.2.6 与科研机构合作,信息化管理 |
2.2.7 引进龙头企业 |
2.3 启示 |
3 湖南天华实业有限公司经验与启示 |
3.1 概况 |
3.2 主要做法 |
3.2.1 公司内部体系建设 |
3.2.2 基地建设 |
3.2.3 产学研结合,注重品种改良 |
3.2.4 成立养牛协会,紧密联系周边农户 |
3.3 启示 |
第五章 涟源市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
1 打破旧观念,发展草地畜牧业 |
2 正确把握几个关系 |
2.1 农田种草与开发利用草山草坡 |
2.2 农田周年种草与季节性种草 |
2.3 牧草种植与开发利用 |
2.4 种草养畜与畜品种改良 |
3 发挥政府在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 |
3.1 建立健全草地畜牧业发展规划、政策 |
3.2 引导宣传作用 |
3.3 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
4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 |
4.1 草田轮作 |
4.2 果园、茶园套种牧草 |
4.3 林下间作牧草 |
4.4 退耕还草 |
4.5 中低产田改造种草 |
5 科技服务农区草地畜牧业,建立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
5.1 加大科研力度,强化部门合作 |
5.2 开展优质牧草引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
5.2.1 建立本地优质牧草种质资源库 |
5.2.2 加强优质高产牧草新品种选育研究 |
5.2.3 加强牧草栽培技术研究 |
5.3 开发秸秆资源,改善传统饲喂方式 |
5.4 加强草食动物科学养殖技术方法的研究 |
5.4.1 品种改良,科学繁育 |
5.4.2 疫病防治 |
5.4.3 屠宰加工技术 |
5.5 创新带头力量,发展龙头企业,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
5.6 创新工作方式,优化发展环境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浅谈加快福贡县养羊业发展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福贡县山羊生产现状 |
2 肉羊产业化经营的有利条件 |
2.1 畜牧业在福贡县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2.2 畜牧业生产基地稳固 |
2.3 自然条件优越 |
3 肉羊产品市场预测 |
3.1 产品市场供需情况 |
3.2 产品价格分析 |
4 肉羊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思路 |
5 对策与措施 |
5.1 技术方案 |
5.1.1 品种改良 |
5.1.2 充分开发利用饲料资源 |
5.1.3 强化兽医卫生保障工作 |
5.1.4 积极发展养羊“重点户”根据各乡镇资源和经济状况, 办好综合示区、示范村、示范户。 |
5.1.5 加强科技培训, 提高劳动者素质 |
5.2 保障措施 |
5.2.1 提高认识 |
5.2.2 办好山羊示范村 |
5.2.3 增加对养羊业投入, 扶持养羊业 |
5.2.4 建好市场, 提供信息 |
5.2.5 强化山羊疫病监控与防治 |
四、谈贫困山区草山资源的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贫困山区县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推进战略路线图规划与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基于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实践分析[J]. 唐耀平. 经济研究导刊, 2021(27)
- [2]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县雪山乡为例[D]. 王佳.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大理吊草村彝族生计转型下的婚姻形式嬗变研究[D]. 方义勇. 大理大学, 2021(08)
- [4]试论凉山州贫困山区牛羊生产与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J]. 王玮,孟丽,贾贞霄,王世斌. 草学, 2019(01)
- [5]初论南方河滩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嘉陵江中游为例[J]. 代兴红,张俞,张锦华. 草业与畜牧, 2014(04)
- [6]兰坪乌骨绵羊产业发展规划研究[J]. 李俊东. 当代畜牧, 2014(21)
- [7]来自四川贫困山区畜牧业发展的呼声[J]. 兰明建,李明. 四川畜牧兽医, 2013(12)
- [8]湖南省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D]. 赵志丽.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9]浅谈加快福贡县养羊业发展的对策[J]. 迪友沙.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2(09)
- [10]西盟县黑山羊发展的对策探讨[A]. 李会. 第二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论坛论文集,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