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粉体喷射深层搅拌石灰桩在厚层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田园园[1](2020)在《安九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及变形研究》文中指出修建公路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软土地基,尤其在一些沿海、湖泊多的地区,软土地基特别常见。路堤沉降和失稳是工程上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在修建公路时因软土地基造成的的沉降问题,提高地基的稳定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事情。本文结合了国内外对软土地基的研究现状,对软土的成因、分布和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依托安九二期公路工程的K195—K395段软土工程资料,对该工程的工程概况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结合的方式,从造价、工期、处理效果、环境影响、施工难度和机械设备六个方面对水泥搅拌桩、管桩和塑料排水板三种常用的软基处理方式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十位专家的总排序权重值,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为处理该软土地基的最优处理方案。本文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K195—K395段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沉降量和路堤坡脚处的侧向位移变化规律,并同该工程的监测值进行对比,最后并从水泥搅拌桩的桩间距、桩长、桩的刚度,砂垫层和土工格栅等因素对地基沉降、侧向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PLAIXS有限元对使用水泥搅拌桩处理前后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可以有效地加固软土地基,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使地基沉降值和侧向位移值大大减小;随着路堤的填筑,沉降值和侧向位移也随之增大。(2)与工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通过PLAXIS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出的结果与工程监测的结果相比有一些微小差距,这是由于模型简化的原故,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表明PLAIXS有限元软件的模拟是可行的。(3)对水泥搅拌桩的桩间距、桩长、桩的刚度以及砂垫层和土工格栅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桩间距对沉降值和侧向位移影响较小,随着桩间距的减小沉降值和侧向位移随之增加;桩的长度对沉降值和侧向位移影响较大,长度越大,沉降值和侧向位移越小;沉降值和侧向位移会随着刚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变化不明显;砂垫层和土工格栅对沉降值和侧向位移都有所抑制,但砂垫层主要对减小沉降值有明显的作用,土工格栅对侧向位移抑制效果较好。图37表20参32
李禄禄[2](2020)在《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是将传统的布袋注浆桩与高聚物浆液结合,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加固既有建筑物软弱地基加固的新工艺,由于其具有施工速度快、加固效果好、无水反应、施工扰动小等特点,对水敏感较强的土质地基的加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施工工艺,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技术还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如成桩机理、施工工艺、成桩规律、挤土效应以及加固效果等。因此,为提升对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技术相关科学问题的认识,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比试验,对布袋材质、注浆管的形式及出浆口位置进行筛选,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的施工工艺。(2)通过成桩模型试验,研究了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在不同性质、不同密度及不同分层土体中的成桩规律,对成桩过程、桩体密度分布规律、不同密度土体中成桩规律和加固效果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3)基于淤泥质土的模型成桩试验,以及成桩后的单桩载荷试验,研究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的成桩挤土效应,对挤土压力变化规律、挤土效应影响范围、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和单桩竖向承载力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4)基于ABAQU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对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的加固效果进行数值模拟,进一步对高聚物布袋桩加固含软弱和硬质夹层土体、饱和淤泥质土体后地基沉降量变化情况、加固机理、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和桩身变形量等进行了研究。
谢卫红[3](2019)在《乐海围垦区道路网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道路建设进入高峰期,保障道路建成后的安全高效运营是重中之重。但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分布区域十分广泛,软土因为其压缩性高、变形量大且持续时间长,抗剪强度低等缺点,可能会引起路面开裂、桥头跳车、路堤严重变形甚至失稳等工程灾害,是道路的安全和稳定的重大隐患。因此,为了解决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带来的沉降或者差异沉降等问题,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本文主要介绍了软土的定义及其工程特点,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等。以浙江省温州市乐海围垦道路网工程为工程实例,首先对该工程的地质特征和水文特征等进行调查研究,结合项目存在特殊的周边环境和复杂的软土地质条件,从施工成本、工程进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选择了低能量强夯法作为该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法。低能量强夯法在处理地基过程中可适当的降低夯击能量,有效的提高地基承载力性能,处理的成本低,同时操作也很简单,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低能量强夯法在地基处理过程中被经常采用,该工法是近年来经10多年开发研究、渐趋成熟的加固软土新技术。该工法和强夯处理法之间有着显着的差异,根据强夯法的基本原理,在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将土体的结构进行破坏,然后再重新施加力,达到重新固结的目的;但是强夯法在软粘土的处理过程中,由于软粘土本身的性质不同,所以导致在强度恢复过程中非常缓慢,因此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粘性土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的情况。而采用低能量强夯法,可以在确保土体的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或不发生显着的破坏情况下,采用合适的工艺方法对土体进行夯实。通过对低能强夯法加固机理及关键指标分析,为数值模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有限元数值模型的基本假定和基本理论,使用Midas GTS NX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对不同夯击能加固深度的计算,得出了1500kN·m为项目最佳的夯击能选择,所以选择落距为7.5m。通过对现场进行了低能强夯法试验段,来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通过现场监控数据和监测数据的分析,采用低能量强夯法对地基的处理效果能够满足规范和工程需要,且其经济性较好,是所有地基处理方法中最适合本工程的地基处理方法。根据低能量强夯法的特点,制定了地基处理加固的方案,拟定了地基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低能量强夯法的验收标准等。最后,利用监测工作从而对软土地基的操作结果展开了研究,根据结果我们观察到,此次项目中围绕软土地所运用的低能量强夯法可以实现加固的效果。在进行针对性处理后,后续形成的软土地可以符合设计标准,为同类型软土地区的地基处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孙哲[4](2019)在《旋喷搅拌桩在高速铁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旋喷搅拌桩是通过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创新改进,将水泥土搅拌桩的搅拌工艺和旋喷桩的高压频射技术有机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新型桩型。本文依托徐州至盐城铁路(以下简称徐盐铁路)旋喷搅拌桩加固软基试验段工程,采用现场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旋喷搅拌桩加筋路堤处理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加固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适用于旋喷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总结了旋喷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参数、质量检测方法,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旋喷搅拌桩的施工实践提供借鉴。对比分析了旋喷搅拌桩、普通水泥土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的经济效益,研究发现旋喷搅拌桩可在相近加固效果条件下降低约9%的工程造价。(2)依托徐盐铁路XYZQ-Ⅱ标段双沟车站正线地基加固工程,开展了旋喷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路堤荷载下旋喷搅拌桩加固软基的变形和桩土荷载分担规律。现场实测结果表明,随着路堤填土填筑高度的增加,桩顶处土压力总是大于桩间土处土应力,且两者差值呈现出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路堤中心处土压力总是大于路肩处的土压力。当路基本体及基床底层填筑工作完成时,填筑高度为6.6m,桩土应力比为4.110.6,荷载分担比为40.2%59.4%。(3)采用ABAQUS数值分析软件,根据徐盐铁路旋喷搅拌桩软基加固工程现场工况建立数值分析模型,通过调整桩体模量参数(由20MPa增至81920MPa),对13组不同强度的旋喷搅拌桩桩承路堤的地基沉降、桩土差异沉降、水平位移、桩土应力比和不同深度处的超静孔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本文工况,可取160MPa作为柔性桩和刚性桩的判定界限,为旋喷搅拌桩加筋路堤分类设计提供了依据。(4)基于承载力控制原则,给出了旋喷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流程和设计计算方法,并采用了徐盐铁路实际工程案例对其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潘晟赟[5](2019)在《塑料排水板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公路建设中地质情况复杂多变,软土在浙江省分布广泛,给公路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影响和隐患,成为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几年来,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对软土路基处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工程造价和道路使用质量的重点。解决软土地基处理的关键主要是正确认识软土地基的性质和危害性基础上,借鉴已有的工程经验,结合工程实际条件,合理的选择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使处理后的路基能满足建设要求。本文针对浙江省内软土的分类、分布情况进行叙述,同时列举了省内比较常用的软土基地处理方式及在现状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嘉兴至绍兴跨江公路通道南岸接线工程和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中塑料排水板前期设计、后期施工监测的对比分析,同时结合有限元计算比较。简要的分析了一般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造成误差的原因进行总结。最后对塑排板今后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刘鹏程[6](2019)在《多向加芯搅拌桩在丰南钢厂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向加芯搅拌桩是一种新兴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当前应用不多,实际经验稍显不足,需要结合工程实践,对其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钢厂项目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为例,在介绍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比选、多向加芯搅拌桩工程设计与施工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检测,评价了其工程质量,利用ANSYS有限元进行数值模拟,评价了其关键技术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可能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丰南钢厂项目区分布有典型的软土地基,具有高含水量、孔隙比大、压缩性高、灵敏度高、物理力学性质差等特点。多向加芯搅拌桩通过刚性内芯桩承担荷载,柔性外桩提供侧摩阻力,承载力高于柔性桩,成本低于刚性桩,在较小沉降时能提供足够高的承载力,又能充分发挥预应力管桩的强度。丰南钢厂项目选择多向加芯搅拌桩作为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案,在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合理性和优越性。通过对多向加芯搅拌桩在竖向荷载下的工作性状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在正常荷载情况下,桩侧侧摩阻力分担总荷载的90%以上:增加内外芯长度比,可以有效减小多向加芯撹拌桩的桩顶沉降量,最优内外芯长度比应为0.75;多向加芯搅拌桩的桩顶沉降量可通过增加芯桩面积比来减少,多向加芯搅拌桩的最优截面含芯率应为0.25:水泥掺入量宜为22%左右,为提高水泥土强度,可适当增大下部桩身掺灰量。群桩破坏模式由群桩的极限承载力决定分为群桩侧阻破坏和群桩端阻破坏;影响多向加芯搅拌桩群桩效应的主要因素是承台和桩距。承台会限制群桩基础上部土的相对位移,影响桩身荷载的传递规律,从而使桩身上部的侧摩阻力值发挥不完善,桩侧摩阻力的最大值不同于单桩出现在桩身上部,而是出现在桩体的中下部。群桩基础中,在不考虑桩长因素影响的前提下,随着桩数的增加、桩距的减小,其桩侧摩阻力值发挥越小。当内外芯桩长比0.75,含芯率0.25,桩间距3m时,承载效果最佳,经济效益最好。
夏可强[7](2019)在《海上DCM施工技术在香港机场3号跑道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水平不断地提高,同时国内的人口也在不断地增长,导致人均用地面积不断的减小,加上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发展,现代化建设规模在快速扩大,大量的高层建筑也应运而生。由于对地基的承载力无法满足工程设计的需求,导致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危及到建筑的安全。地基处理技术开始受到工程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在建设工程中使用开始越来越广泛,但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却远远没有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需要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因此,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的研究与实际应用,通过对深层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基中使用的工程进行总结,提出新的设计以及施工方案,为实际工程提供指导。本文首先通过对复合地基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引出复合地基的常用处理方法,对地基处理常用的机械设备以及其发展进行深入解析。并对深层搅拌桩的发展、实际应用以及工程基本特性进行解释。其次,对深层搅拌桩的发展史,搅拌器械的发展进行介绍。剖析软土地基的成因,根据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点对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基本加固原理进行探讨解析,深入地研究固化剂的基本的硬化机理,并阐述了深层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流程以及施工方法,详细分析了深层搅拌桩的机械安装流程,并对深层搅拌桩的质检方案进行探讨。再次,对海上深层水泥搅拌桩(简称DCM)工艺进行分析讨论,介绍DCM工艺的诞生以及其工程特性。对DCM船舶进行详细介绍,进一步对DCM工艺的施工管理系统进行探讨,找出其优势与不足,分析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最后,综合香港机场3号跑道的工程概况进行介绍,并将该工程实例结合还海上DCM桩工艺,从选料,取样测试到现场布置及施工、施工流程等等,进行设计其施工方案。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该设计施工方案是可行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性。综上,使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工艺对海上机场的建立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其施工方案可行。
曾昊[8](2019)在《南益高速公路软基处治方案设计与现场试验研究》文中认为为了进一步寻找适用于洞庭湖平原地区的软土地基处治方式,选用了南县至益阳高速公路北段的软土地基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地质构造的复杂性、软基处理深度、施工的简易性和经济性。从排水固结法(塑料排水板)、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等五种方案中,选取较为合适的水泥土搅拌桩和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作为该软土地基的处治方案。论述了南益高速公路北段的软基处理和桩基选型的思路、复合地基设计参数、施工工艺,并对处治过后的地基分别进行钻芯试验和低应变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保证两种处治方式的成桩质量能够对增强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起到预期作用。最后对两种处治方式下的软土地基进行静载荷试验,在得出经过理论计算印证的试验结果后,根据试验结果以及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两种处治方式的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来选出较为适合洞庭湖平原地区软土地基的处治方式。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按照相关规范对依托工程的4170根水泥土搅拌桩和408根PHC预应力管庄复合地基进行了静载荷试验,并对两种方案的施工质量、施工工艺、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前者在经济性方面具有优势,但后者加固效果更为显着,得出了应针对实际的地质情况,合理结合两种处治方式最为经济、科学的结论。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对岩土层进行的原位试验与岩土试样的室内试验,得到了处理路段中分布较广的软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岩土层的天然地基承载力。(2)据工程勘测地质报告与相关案例经验,对软基处治方案进行分析、必选,从五种处治方案中选择了技术相对成熟、经济成本较低的水泥土搅拌桩和工期较短、处治效果明显的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两种处治方式。(3)分析原位试验与室内试验所得数据,确定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与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并分别对他们的承载力与沉降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现场静载荷试验相印证用试验结果来证明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同时可用理论计算得出的相关结论来帮助完善现场试验。(4)根据“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等规范对47根水泥土搅拌及238根PHC预应力管桩进行钻芯试验与低应变试验,确保桩身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为后续静载荷试验的准确性提供保证。(5)从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经济性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两种处治方式的特点与优势,得出了应当根据实地情况,科学的采用多种处治方法相结合的处理方案为最佳软基处治方式的结论,为如何灵活、合理的使用软基处治方式处理软土地基提供了一些经验与案例。
刘建峰[9](2014)在《津保客运专线软土路基沉降变形控制的技术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愈来愈大,在土建、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中,铁路有时不得不在地质条件较差的软土场地内进行修建。为解决该类土的压缩沉降量大,地基承载力低等问题,在工程建设中往往需要对软基进行处理。本文结合津保铁路中典型的软土路基工程,研究软基处理的沉降和强度变形等问题,并研究其沉降变形控制的技术方法。津保铁路设计线路穿越大片软土地段,研究区域地貌单元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现为村庄及耕地。通过以津保铁路某段软土地基工程为背景,分析其软土路基沉降控制的技术方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软土沉降变形特征分析;2.软土地基沉降的参数分析;3.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的技术方法研究。通过以上三点分析研究,并从中选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法,对于确保工程的施工安全及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迟朝明[10](2013)在《胶州湾滩涂区围海堤地基沉降规律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由于土地资源的逐步紧缺,在很多沿海地区,通过填海造陆,“向海洋要陆地”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沿海地区修建港口码头、工业民用建筑、机场、铁路、公路,对地基沉降预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在软土地基施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就显得格外重要。所得沉降观测资料不仅可以用来判断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及其变形速率并进而对填筑的施工进度进行必要的控制,而且可进行沉降预测,推算地基最终沉降量,以及计算沉降速率等,确定预压稳定后路面铺筑时间以及验证设计是否正确合理。本文以青岛胶州湾产业基地围海堤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为工程背景,首先对现场路基沉降、分层沉降、测斜、孔隙水压力等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针对现场地质情况下的地基变形规律,并通过变形规律确定现场施工指标,如堆载预压卸荷时间以及两级加载间隔时间;然后通过FLAC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由碎石桩处理后的地基变形情况与未经处理的天然地基变形情况做对比,可知碎石桩处理后的地基差异沉降值、侧向变形值相比天然地基减少50%,因此说明,碎石桩显着提升地基承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软土地基的侧向约束,即碎石桩的加固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地基土体的挤密;其次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对碎石桩的长方形排布以及三角形排布效果做出比较,可以看出针对现场地基情况,碎石桩按长方形排布时,地基变形更加均匀,而三角形排布时,不同断面沉降以及侧向变形值有一定偏差,当上部荷载较大时,有可能出现“错开变形”,对工程安全带来隐患;最后通过双曲线法、三点法、星野法对现场路基最终沉降量进行预测,通过三种方法结果对比,最终确定采用双曲线法预测沉降值998.22mm,由此所得工后沉降值为48.22mm,符合工后沉降标准。
二、粉体喷射深层搅拌石灰桩在厚层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粉体喷射深层搅拌石灰桩在厚层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安九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及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说明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软土的工程特性及常用的处理技术 |
2.1 软土的工程特性 |
2.1.1 软土的定义 |
2.1.2 软土的类型 |
2.1.3 软土的分布 |
2.1.4 软土的工程性质 |
2.2 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 |
2.3 软土地基的沉降计算 |
2.3.1 分层总和法 |
2.3.2 考虑不同变形阶段的沉降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层次分析法在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上的应用 |
3.1 层次分析法 |
3.1.1 层次分析法的定义 |
3.1.2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3.1.3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3.2 层次分析法在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上的应用 |
3.3 专家打分及构造判断矩阵 |
3.3.1 专家打分 |
3.3.2 数据处理 |
3.4 计算成对比较矩阵 |
3.4.1 MATLAB程序设计思路 |
3.4.2 使用MATLAB程序代码计算成对比较矩阵 |
3.4.3 计算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LAXIS有限元模型建立与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PLAXI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2 本构模型的选取 |
4.2.3 模型建立的步骤 |
4.3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4.3.1 水泥搅拌桩处理前后的位移对比分析 |
4.3.2 路堤填土高度的影响分析 |
4.3.3 地表沉降与监测结果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土地基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水泥搅拌桩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1.1 水泥搅拌桩的桩间距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1.2 水泥搅拌桩的桩长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1.3 水泥搅拌桩的桩刚度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2 砂垫层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3 土工格栅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方法研究现状 |
1.2.1 扩大基础法 |
1.2.2 锚杆静压桩法 |
1.2.3 树根桩法 |
1.2.4 坑式静压桩法 |
1.2.5 注浆加固法 |
1.2.6 石灰桩法 |
1.3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研究现状 |
1.3.1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技术研究现状 |
1.3.2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理论研究现状 |
1.3.3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与施工工艺 |
2.1 成桩机理 |
2.1.1 基本方程 |
2.1.2 Mohr-Coulomb屈服准则的弹塑性解 |
2.1.3 算例 |
2.2 施工工艺 |
2.2.1 成桩材料 |
2.2.2 施工设备 |
2.2.3 施工工艺 |
2.3 本章小结 |
3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规律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方案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成桩过程分析 |
3.3.2 桩体密度分布规律 |
3.3.3 不同密度土体中的成桩规律 |
3.3.4 含软弱夹层土体中的成桩规律 |
3.3.5 含硬质夹层土体中的成桩规律 |
3.3.6 加固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4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挤土效应试验研究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方案 |
4.3 试验过程 |
4.4 试验仪器 |
4.5 加固饱和淤泥质软土挤土效应分析 |
4.5.1 成桩效果 |
4.5.2 挤土压力变化规律 |
4.5.3 水平向土压力变化规律 |
4.5.4 挤土效应影响范围 |
4.5.5 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
4.5.6 成桩方式对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
4.5.7 单桩竖向承载力 |
4.6 加固非饱和粉土挤土效应分析 |
4.6.1 成桩效果 |
4.6.2 水平向土压力变化规律 |
4.6.3 挤土效应影响范围 |
4.6.4 单桩竖向承载力 |
4.7 本章小结 |
5.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
5.1 概述 |
5.2 加固不同分层土体效果的数值模拟 |
5.2.1 基本假定 |
5.2.2 模型的建立 |
5.2.3 加固含软弱夹层土体效果分析 |
5.2.4 加固含硬质夹层土体效果分析 |
5.3 加固饱和淤泥质软土效果的数值模拟 |
5.3.1 基本假定 |
5.3.2 模型的建立 |
5.3.3 加固饱和淤泥质软土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乐海围垦区道路网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软土与软土地基处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软土特征及常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
2.1 软土特征 |
2.1.1 软土地基的鉴别 |
2.1.2 软土的工程性质 |
2.2 处理目的 |
2.3 常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
2.3.1 化学加固法 |
2.3.2 减轻荷载法 |
2.3.3 换填法 |
2.3.4 排水固结法 |
2.3.5 注浆加固法 |
2.3.6 高压旋喷桩 |
2.3.7 复合地基法 |
2.3.8 水泥搅拌桩法 |
2.3.9 CFG桩法 |
2.3.10 强夯法及低能量强夯法 |
2.4 本章小结 |
3 温州市乐海围垦区道路网工程项目概况 |
3.1 项目背景及地理位置 |
3.2 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
3.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3.2.2 工程意义 |
3.3 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
3.4 沿线环境敏感区分布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
3.5 项目区域内其他运输方式对项目的影响 |
3.6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
3.6.1 气象条件 |
3.6.2 水文地质条件 |
3.7 工程地质条件 |
3.8 地基土分析与评价 |
3.9 道路技术标准 |
3.9.1 道路设计标准 |
3.9.2 桥涵设计标准 |
3.10 本章小结 |
4 温州市乐海围垦区道路网项目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
4.1 地基处理方法适用性分析 |
4.2 地基分区域处理方案 |
4.3 吹砂区域地基处理要点 |
4.3.1 水泥土搅拌桩处理要点 |
4.3.2 高压旋喷桩处理要点 |
4.3.3 泡沫混凝土处理要点 |
4.4 主次要区域低能强夯法施工要点 |
4.4.1 低能量强夯施工要点 |
4.4.2 低能量强夯检测验收 |
4.4.3 乐海围垦区道路网低能量强夯注意事项 |
4.5 路基处理施工要求 |
4.5.1 路基填筑与压实度要求 |
4.5.2 雨天施工措施 |
4.5.3 保质保量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5 低能量强夯法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研究 |
5.1 强夯法加固机理及关键指标分析 |
5.1.1 强夯法加固机理 |
5.1.2 强夯法关键指标分析 |
5.2 有限元数值模拟 |
5.2.1 模型建立理论基础 |
5.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 夯击能对有效加固深度的影响 |
5.4 低能强夯法现场处理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旋喷搅拌桩在高速铁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旋喷搅拌桩应用 |
1.2.2 刚性桩和柔性桩对比 |
1.2.3 旋喷搅拌桩设计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旋喷搅拌桩施工技术 |
2.1 旋喷搅拌桩施工工艺 |
2.1.1 施工工艺流程 |
2.1.2 施工步骤与方法 |
2.2 旋喷搅拌桩施工技术参数 |
2.3 旋喷搅拌桩质量检验方法 |
2.4 旋喷搅拌桩经济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旋喷搅拌桩加固高铁软基现场试验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工程地质条件 |
3.2 现场试验监测方案 |
3.2.1 监测方案 |
3.2.2 监测仪器 |
3.2.3 仪器埋设 |
3.3 旋喷搅拌桩加固软基效果分析 |
3.3.1 取芯及载荷试验结果 |
3.3.2 桩土荷载分担 |
3.3.3 孔隙水压力 |
3.3.4 地表沉降 |
3.3.5 深层水平位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旋喷搅拌桩加固软基性状的数值模拟 |
4.1 数值分析模型建立与验证 |
4.1.1 数值分析模型与计算参数 |
4.1.2 模型验证 |
4.2 桩身强度对加固软基性状的影响分析 |
4.2.1 地基沉降 |
4.2.2 桩土差异沉降 |
4.2.3 桩土应力比 |
4.2.4 深层水平位移 |
4.2.5 孔隙水压力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旋喷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实用计算方法 |
5.1 设计思路 |
5.2 设计流程 |
5.3 设计案例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塑料排水板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道路建设中存在的软基问题 |
1.2 软土的定义和特点 |
1.2.1 软土的定义 |
1.2.2 软土的工程性质 |
1.3 软土的分类 |
1.3.1 按成因类型分类 |
1.3.2 按特性指标分类 |
1.3.3 按软土厚度分类 |
1.3.4 按埋藏条件分类 |
1.4 浙江省软土的分布情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软土地基处理常用方法 |
2.1 排水固结法 |
2.2 浅层处理法 |
2.3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法 |
2.4 水泥搅拌桩 |
2.5 预应力管桩(桩承式加筋路堤) |
2.6 轻质路堤 |
2.7 现状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情况 |
2.8 本章小结 |
3 塑料排水板在软基设计的应用 |
3.1 基本原理 |
3.2 设计方法 |
3.2.1 排水体的选用 |
3.2.2 排水体间距和深度、预压荷载的确定 |
3.2.3 水平排水垫层的选用 |
3.3 现行设计采用规范及相关要求 |
3.3.1 沉降标准 |
3.3.2 稳定性控制标准 |
3.4 本章小结 |
4 依托项目设计情况 |
4.1 嘉兴至绍兴跨江公路通道南岸接线工程 |
4.1.1 软基处理设计方案 |
4.1.2 工程地质概况 |
4.1.3 竖排板处理典型路段的技术模型 |
4.1.4 计算结果 |
4.2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
4.2.1 软基处理设计方案 |
4.2.2 工程地质概况 |
4.2.3 竖排板处理典型路段的技术模型 |
4.2.4 计算结果 |
4.3 有限元计算 |
4.3.1 有限元网格划分 |
4.3.2 施工工况模拟 |
4.3.3 计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项目施工监测情况 |
5.1 施工监测的目的和控制标准 |
5.1.1 施工监测的目的 |
5.1.2 位移控制标准 |
5.2 嘉兴至绍兴跨江公路通道南岸接线工程监测情况 |
5.2.1 K63+926断面监测情况 |
5.2.2 K63+957断面监测情况 |
5.2.3 K63+992断面监测情况 |
5.2.4 监测情况分析 |
5.3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监测情况 |
5.3.1 AK0+450断面监测情况 |
5.3.2 监测情况分析 |
5.3.3 有限元计算参数调整 |
5.4 本章小结 |
6 塑料排水板施工情况分析与应用拓展 |
6.1 塑料排水板施工中的影响因素 |
6.1.1 路基填土(堆载)高度的影响 |
6.1.2 塑料排水板处理深度的影响 |
6.1.3 堆载预压时间的影响 |
6.2 塑料排水板结合真空预压处理 |
6.2.1 真空预压的优点 |
6.2.2 真空预压研究情况 |
6.3 电渗塑料排水板处理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多向加芯搅拌桩在丰南钢厂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土工程特性 |
1.2.2 软土地基与桩基技术 |
1.2.3 多向加芯搅拌桩 |
1.2.4 桩基承载变形机理 |
1.2.5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项目区较土工程特征及地基处理要求 |
2.1 项目区地质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地层岩性 |
2.1.4 地下水 |
2.1.5 场地稳定性及地震效应 |
2.1.6 不良地质作用及不利埋藏物 |
2.2 软土基本物理性质 |
2.3 软土变形及强度特性 |
2.4 项目区地基处理要求 |
3 项目区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
3.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概述 |
3.2 高压旋喷桩法 |
3.3 水泥土搅拌桩 |
3.4 预应力管桩 |
3.5 多向加芯搅拌桩 |
3.6 丰南钢厂软土地基最佳处理方案 |
3.7 本章小结 |
4 多向加芯搅拌桩设计与工程质量 |
4.1 单桩设计 |
4.2 承载力计算 |
4.3 群桩设计 |
4.4 施工工艺 |
4.4.1 施工设备 |
4.4.2 芯桩预制 |
4.4.3 工艺流程 |
4.4.4 操作要点 |
4.5 工程质量检测 |
4.5.1 低应变动力检测 |
4.5.2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
4.6 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技术 |
4.6.1 水泥土外桩施工 |
4.6.2 混凝土内芯插入 |
4.7 本章小结 |
5 单桩工程性状分析及技术参数优化 |
5.1 有限元模型概述 |
5.2 单桩静载试验的数值模拟 |
5.3 桩身内外芯及桩周土荷载的数值模拟 |
5.4 单桩沉降影响因素 |
5.5 承载力组成 |
5.6 关键技术参数的优化 |
5.6.1 内外芯长比 |
5.6.2 截面含芯率 |
5.6.3 桩身掺灰量 |
5.7 本章小结 |
6 群桩破坏模式与群桩效应的影响因素 |
6.1 群桩破坏模式 |
6.1.1 群桩侧阻破坏模式 |
6.1.2 群桩端阻破坏模式 |
6.2 群桩效应的影响因素 |
6.2.1 桩距影响 |
6.2.2 承台影响 |
6.3 群桩基础有限元模型 |
6.4 数值模拟结果 |
6.4.1 桩距影响 |
6.4.2 承台荷载分析 |
6.4.3 桩长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海上DCM施工技术在香港机场3号跑道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历史 |
1.2.2 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
1.2.3 海上深层水泥搅拌桩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香港机场3号跑道工程背景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3 工程建设条件 |
2.3.1 水位变化 |
2.3.2 潮流 |
2.3.3 风向风速 |
2.3.4 气温 |
2.3.5 降雨 |
第3章 海上DCM工艺及深层搅拌桩计算方法 |
3.1 海上DCM工艺概述 |
3.2 工艺的流程 |
3.3 DCM船舶及施工管理系统 |
3.3.1 处理机系统 |
3.3.2 水泥浆制、输浆系统 |
3.3.3 施工管理控制系统 |
3.3.4 DCM船锚泊定位系统 |
3.3.5 DCM船防污染系统 |
3.4 DCM船的特点 |
3.5 深层搅拌桩的计算方法 |
3.5.1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 |
3.5.2 深层搅拌桩桩数计算及布桩方法 |
3.5.3 深层搅拌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
3.5.4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3.5.5 深层搅拌桩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方法 |
3.5.6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量计算方法 |
第4章 海上DCM施工技术在香港机场3 号跑道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
4.1 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设备的选择 |
4.1.1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 |
4.1.2 施工设备的选择 |
4.2 深层水泥搅拌桩设计与计算 |
4.2.1 深层水泥搅拌桩持力层选择 |
4.2.2 深层水泥搅拌桩桩长设计 |
4.2.3 深层水泥搅拌桩截面积设计 |
4.2.4 深层水泥搅拌桩总根数计算 |
4.2.5 深层水泥搅拌桩桩间距计算 |
4.2.6 深层水泥搅拌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
4.2.7 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4.2.8 深层水泥搅拌桩布桩形式设计 |
4.3 深层搅拌桩的材料确定 |
4.3.1 粘合剂的确定 |
4.3.2 水泥浆液水灰比的确定 |
4.3.3 水泥掺量确定 |
4.3.4 深层搅拌桩的用水水源确定 |
4.4 DCM取样和测试 |
4.4.1 DCM集群嵌入砂垫层的确定 |
4.4.2 DCM集群的取芯和测试 |
4.4.3 振动取样 |
4.4.4 弹性模量的测试 |
4.5 施工流程 |
4.5.1 DCM成桩工艺流程 |
4.5.2 DCM桩终孔标准 |
4.5.3 DCM桩成桩 |
4.5.4 DCM桩施工 |
4.5.5 DCM桩施工质量控制 |
4.6 DCM桩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 |
4.6.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4.6.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南益高速公路软基处治方案设计与现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2.1 地质概况 |
2.1.1 地层岩性 |
2.1.2 水文地质条件 |
2.1.3 特殊性岩土的评价 |
2.2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2.2.1 原位试验 |
2.2.2 室内试验 |
2.3 施工工艺对处治方案选择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
3.1 处治基本原则 |
3.2 水泥土搅拌桩方案设计 |
3.2.1 路段概况 |
3.2.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 |
3.2.3 水泥搅拌桩施工桩位图 |
3.3 PHC预应力管桩方案设计 |
3.3.1 路段概况 |
3.3.2 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设计 |
3.3.3 PHC预应力管桩施工桩位图 |
3.4 软基处治方案施工工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场试验检测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内容 |
4.2.1 水泥土搅拌桩质量评定检测方法 |
4.2.2 PHC预应力管桩质量评定检测方法 |
4.2.3 静载试验质量检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HC预应力管桩与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比对 |
5.1 施工工艺 |
5.2 施工质量 |
5.3 经济性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文献引用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现场试验数据记录表 |
附录D 现场试验数据图 |
(9)津保客运专线软土路基沉降变形控制的技术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软土地基工程概况 |
1.2.1 软土地基工程的特点 |
1.2.2 软土地基工程存在的问题 |
1.3 选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软土地基沉降变形的研究意义 |
1.3.2 软土地基沉降变形的技术方法研究现状 |
1.3.3 软土地基沉降变形的技术方法研究发展趋势 |
1.4 研究课题问题的必要性及本文研究的内容 |
1.4.1 研究课题问题的必要性 |
1.4.2 研究的内容 |
1.4.3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软土地基变形理论 |
2.1 软土的成因 |
2.2 软土地基沉降变形的机理 |
2.3 软土路基变形的影响因素 |
2.4 软土路基变形的危害 |
2.5 地基处理设计顺序 |
第三章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方法综述 |
3.1 排水固结法 |
3.2 石灰桩法 |
3.3 水泥土搅拌桩法 |
3.4 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法 |
3.6 高压喷射注浆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搅拌桩法在津保客专工程上的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2 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 |
4.2.1 地层岩性 |
4.2.2 水文地质条件 |
4.3 水泥土搅拌桩的计算方法 |
4.3.1 承载力计算方法 |
4.3.2 变形计算方法 |
4.3.3 主固结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
4.4 粉体喷射搅拌法工艺流程 |
4.5 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 |
4.6 粉喷桩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论文发表 |
致谢 |
(10)胶州湾滩涂区围海堤地基沉降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土地基沉降变形理论研究现状 |
1.2.2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实体工程及现场监测 |
2.1 工程概况与地质条件 |
2.2 现场监测试验方案 |
2.2.1 监测目的 |
2.2.2 监测标准 |
2.2.3 监测方案 |
2.3 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
2.3.1 路基沉降数据分析 |
2.3.2 土体分层沉降数据分析 |
2.3.3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数据分析 |
2.3.4 孔隙水压力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基变形数值计算结果及规律分析 |
3.1 模型建立 |
3.1.1 模型的建立 |
3.1.2 网格的划分 |
3.1.3 模型的边界条件 |
3.1.4 材料属性 |
3.1.5 计算过程 |
3.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3.2.1 竖向变形分析 |
3.2.2 水平变形分析 |
3.3 天然地基变形结果分析 |
3.3.1 竖向变形分析 |
3.3.2 水平变形分析 |
3.4 碎石桩不同排布情况下路基变形情况分析 |
3.4.1 长方形排布 |
3.4.2 等腰三角形排布 |
3.4.3 差异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后地基变形预测 |
4.1 双曲线法预测竖向变形 |
4.1.1 双曲线法预测模型及原理 |
4.1.2 现场资料计算结果分析 |
4.2 三点法预测竖向变形 |
4.2.1 三点法预测模型及原理 |
4.2.2 现场资料计算结果分析 |
4.3 星野法预测竖向变形 |
4.3.1 星野法预测模型及原理 |
4.3.2 现场资料计算结果分析 |
4.4 预测结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附件 |
四、粉体喷射深层搅拌石灰桩在厚层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安九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及变形研究[D]. 田园园.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2]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试验研究[D]. 李禄禄. 郑州大学, 2020(02)
- [3]乐海围垦区道路网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D]. 谢卫红.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4]旋喷搅拌桩在高速铁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孙哲. 东南大学, 2019(01)
- [5]塑料排水板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D]. 潘晟赟. 浙江大学, 2019(01)
- [6]多向加芯搅拌桩在丰南钢厂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刘鹏程.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7]海上DCM施工技术在香港机场3号跑道中的应用研究[D]. 夏可强.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4)
- [8]南益高速公路软基处治方案设计与现场试验研究[D]. 曾昊.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9]津保客运专线软土路基沉降变形控制的技术方法研究[D]. 刘建峰.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4(08)
- [10]胶州湾滩涂区围海堤地基沉降规律分析[D]. 迟朝明. 山东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