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小学生学习独立性缺失及矫正方略(论文文献综述)
黄晋生[1](2021)在《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发展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我国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现阶段,扶贫工作的重点由消除收入贫困为核心的绝对贫困转向治理以多维贫困为特征的相对贫困问题。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在治理相对贫困的过程中具有长期性作用,党中央与国务院也多次下文对教育扶贫的积极意义做出肯定。进入后脱贫时代,科学评价过去一段时期教育扶贫的政策绩效对后续的政策调整意义重大,也是深度挖掘教育扶贫之功能价值的现实要求。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经济学、管理学与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结合新疆特殊区情,从效果、效率、公平性与满意度四个方面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进行评价。基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与脱贫攻坚的现实背景,本文提出了研究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阐明了主要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进一步对能力贫困理论、贫困代际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3E”绩效评价理论系统梳理,并对贫困、教育扶贫、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为研究框架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在研究内容的主体部分,首先对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现状进行概述,系统阐释了新疆的基本发展概况与贫困特征、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进一步通过对教育扶贫的价值、绩效评价原则与评价指标内在关联的辨析,确定研究内容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从家庭与县域层面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多维贫困水平进行测度,从静态与动态双重视角呈现新疆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的现实表征及区域差异。其次,基于“3E+S”绩效评价准则,围绕效果、效率、公平性与满意度四个方面对教育扶贫政策绩效综合评价,一是从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论断出发,基于资源投入视角,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系统GMM模型与分位数回归对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政策效果的动态约束与边际收益特征,客观呈现教育扶贫政策对新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影响效应。二是从资源稀缺性视角出发,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教育扶贫政策的效率问题,通过控制其他扶贫政策对地区脱贫的影响效应,实现对教育扶贫政策效率水平净值的测算,从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角度为政策效率变化寻求合理的解释机制。三是基于差异测度理念分析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公平性问题,利用泰尔指数分析方法,构建以资源投入为基准,多维贫困水平为权重依据的测算公式,从南北疆及地州市层面讨论教育扶贫政策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公平性问题,根据县域资源供给规模与贫困水平的匹配程度,判断政策资源配置的公平与否,围绕政策目标的基本要义,对公平与效率的政策选择进行理论分析。四是从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出发,构建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精准考核四要素的教育扶贫政策满意度评价模型,基于新疆深度贫困地区11616户家庭调研数据,验证满意度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从多维贫困视角出发,分析不同贫困程度家庭对教育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情况。最后,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提出政策优化建议与不足之处。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新疆的温饱问题已经全面解决,但是多维贫困问题并未根除。第二,从多年以来教育投入与脱贫进度的动态关系来看,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脱贫成效显着,并且表现出稳定性与长期性、短期效益与动态约束并存的特征,在前期综合扶贫效果偏弱的情况下,当期的教育投入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扶贫效应,充分发挥了其在阻贫、抑贫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全疆层面的教育扶贫政策效果服从边际收益递减的经济规律,随着综合扶贫效果的提升,教育扶贫的积极作用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北疆的贫困县,而在经济基础条件较弱的南疆地区,教育扶贫政策不仅在静态层面显着促进了地方脱贫,还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减贫效应,教育减贫的积极作用呈现出边际收益递增的特征。第三,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政策效率呈现出减弱趋势与区域差异并存的特征。规模效率不足是导致总体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而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抑制了效率衰退,即意味着地方政府在扭转效率衰退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需要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审视教育扶贫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才供给及拔出穷根方面的积极作用。第四,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政策实现了总体公平,存在明显的拐点特征,教育扶贫资源总体上在向多维贫困程度更深的地区倾斜。相对于全疆的贫困县而言,教育资源在区域内部的配置差异是导致扶贫政策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差异的持续扩大也制约着政策公平性的提升;这一现象在南北疆与地州层面的表现形式具有相似性;相对于财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师资力量在贫困县及地区间的分配更加公平。第五,新疆深度贫困地区的居民对教育扶贫政策有着较高的满意度评价,这一现象在不同贫困程度的家庭中普遍存在,地区间及不同健康状态的群体对政策满意度评价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整体上来看,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推行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符合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周艳艳[2](2021)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A小学为个案》文中提出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开端,既是孩子掌握基本知识,发展基本技能的重要时期,也是孩子身心发育、健康成长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巨大影响。然而,研究发现,当前不少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学习动机不足,存在普遍厌学问题。但是,人们却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持有怀疑或漠视态度。显然,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家庭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A小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该校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现状及原因进行了系统调查,并提出一些具体教育对策,希望能够“以点带面”,为改善厌学问题尽些微薄之力。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大约有58%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问题,而且厌学率及厌学程度存在显着的年级、性别和成绩水平差异。整体来看,虽然厌学程度以中度及轻度为主,但厌学率总体偏高,厌学情况不容乐观。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厌学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认知偏差,学习动机不足或缺失,学习情感消极以及学习行为不良四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心理上,厌烦学习,认为学习比较枯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缺乏学习兴趣及动机等;行为上,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充分参与课堂活动,课后不能独立自主的学习,并出现拖延、抄袭作业甚至不写作业以及迟到早退等种种不良行为。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并结合具体的调查,笔者发现,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最为本质的原因还是归结于以下三方面:一学生学习效能低下,主要体现在学习动机匮乏、自我期许缺失、自我挫败感高以及自我控制力差;二教师教学偏离人本性,主要表现在教育情怀不足、教学方式呆板、教学评价单一以及课业负担过重;三家长教养缺乏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推诿教育责任,教育期望不当,教辅能力不足以及亲子关系不良。因此,本文从学生、教师及家长三个角度层层递进,构建了化解厌学问题的路径。具体来说,一学生要激发学习动机,唤醒学习潜能,加强自我管理,掌握学习方法;二教师应修炼新时代教师人格,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三家长应明确家庭监护与教育职责,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与素养,掌握家庭教育艺术与方法,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钟磊[3](2021)在《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及教育反思 ——基于我国三十部青春题材电影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中小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校园欺凌更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其存在的普遍性、后果的高危害性和严重性以及防治的低效性,校园欺凌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教育机构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和共同关注的教育难题。在此背景下,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成为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当前,已有研究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对校园欺凌的概念内涵、类型特点、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有益探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前提与基础。但校园欺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产生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其深刻理解与有效防治需要多视角的解读以及多方力量的整合。因此,从多个角度,借助不同媒介,采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全视角和全景式的透视与剖析,才能达成对其全面和全方位的深度解读。与此同时,随着恶性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各方的广泛关注,各种以校园欺凌为主题的题材被拍摄成电影,以此来反映现实,映射问题。此类题材的电影致力于利用影像叙事的手段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再现,并在此过程中加入导演自身的思考,使其呈现出真实性、哲思性与娱乐性共存的特征。一方面,作为影视教育,校园欺凌影像是具有艺术性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作为艺术作品,校园欺凌影像又是具有教育意蕴的影视艺术。于此意义而言,校园欺凌影像有机结合了艺术与教育,为研究校园欺凌问题提供了有效媒介、全新载体和独特视角。基于此,本研究立足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以吉尔·德勒兹的“时间-影像”“运动-影像”理论、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理论、古斯塔夫·勒庞的“心理群体”概念以及格伯纳的“涵化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文本分析、符号分析以及焦点小组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作为研究媒介和载体的30部反映校园欺凌问题的青春题材电影进行分析与探讨,充分挖掘电影所具备的现实性特征与意义,并对电影反映现实的方式和手段、电影的情节内容、人物设置、人物形象在现实中的定位以及电影的拍摄技法进行分析、总结与共性特征提取,在此基础上,将其与现实生活做类比,进而对现实中的校园欺凌现象进行影射、分析与研究,以深度挖掘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反思及意蕴。遵循此逻辑思路,在对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以及校园欺凌影像的叙事动机进行分析阐述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及教育反思。概括而言,核心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七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与方法。第一章为校园欺凌研究的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吉尔·德勒兹的“时间-影像”“运动-影像”理论、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理论以及古斯塔夫·勒庞的“心理群体”概念以及格伯纳的“涵化理论”及其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第二章为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主要从人物形象、空间叙事和行为表达三个维度呈现影像中的校园欺凌景象;第三章为校园欺凌影像的叙事动机,重点从私人矛盾空间建构与社会关系不合理两个维度分析探讨了样本电影影像叙事的推进;第四章为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主要从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家庭教育的功能性扭曲以及社会教育的结构性缺失三个维度展现了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第五章为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反思,主要从影视和教育两个维度分析探讨了校园欺凌影像呈现出的教育意蕴、思考与反省,具体包括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的立场与观点、有效阐释校园欺凌事件的生成与化解机制以及主动凸显主体关注与人文关怀等对策思考,以充分有效发挥校园欺凌影像教化与规训、反思与批判的教育价值及社会功用。结语部分主要从教化与规训、反思与批判两个维度对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意蕴、思考和反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史蕾[4](2021)在《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公民法治观念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党中央在“四五”普法规划中就明确指出“要把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1987年开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加入了法治教育,2014年进一步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赋予法治教育全民教育的性质和定位。迄今,普法宣传教育已经进入“八五”规划开局之年,经过持续的法治教育,公民的法治观念显着增长。但是当前法治实践中依然存在公民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意识不强,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上升的现象,表明公民法治观念培育依然需要进一步深化提升。中国的社会转型是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传统的古老大国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是国家治理深刻变革的转型,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转型。传统农业社会礼法合治,法治仅处于辅助地位,对法治文化建设较为轻视。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法治权威还没有真正树立,很多公民依然存有人情大于法治的观念。转型期法治观念培育有必要结合历史渊源和现状发展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本文通过五个部分展开系统阐述:第一部分对法治观念进行界定。通过梳理既有研究成果,将法治观念进行概念厘定;并对法治观念培育过程中所涉及的主体、客体、内容、环境要素进行介绍,为后续论述框定研究范围。第二部分对法治观念培育的理论基础进行阐释。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人对法治观念培育的阐述,阐明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基本原理。第三部分对法治观念培育的历史渊源进行梳理,总结其实践理路。传统社会是礼法合治的人治社会,法治在其中仅是补充和保障作用。历史发展证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才是正确的道路。第四部分对当前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现状以及法治观念培育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当前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症结,进而探讨分析其影响因素。第五部分对转型期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路径进行总结。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结合当前教育发展进一步完善法治观念培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把握法治观念认知、认同、践行法治的主线,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统筹融合,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并予以制度保障,提高法治观念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贾一村[5](2020)在《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选集》是建国后第一部进行系统外译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着作,也是20世纪我国对外影响最大的中央文献着作之一。其俄文译着诞生于50多年前,整体质量精湛,文中大量的“文化空缺”现象引人关注,具有极高的翻译研究价值。多元系统理论主张以动态、发展、关联的眼光来研究翻译问题,将翻译活动置身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审视,关注政治、社会文化等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对于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为本文开展翻译的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鉴于此,本文将以中央编译局翻译的《毛选》一至三卷俄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文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作为翻译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多元系统理论之视角,对《毛选》俄译情况进行审视、评价、探讨、总结和展望,深挖其翻译研究价值。首先,本文整理了《毛选》及其俄译本的出版发行状况,并通过文本分析路径,对《毛选》中较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共计约700个案例)进行了详细梳理,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空缺、制度文化空缺和精神文化空缺三大类,并继续向下细分为7小类,归纳总结出《毛选》俄译本所采取的4套翻译方法、7种翻译策略和3条翻译理念,共同形成了《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随后,再通过社会分析路径,借助多元系统理论基本原理,以“当年视角”来对《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进行评析和探讨。作者认真梳理了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以“文化空缺”现象为例,通过对编译局版与莫斯科版的《毛选》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深度解析当年编译局译者修订译文时的主要考量及背后所遵循的翻译逻辑,清晰还原了当时政治系统(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两方面)和社会文化系统(文化交流、教育发展、译学思想三方面)的多种文本外因素对《毛选》的文本翻译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毛选》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再以当年之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毛选》译文进行审视和评价,在充分肯定其整体精湛的翻译质量的同时,也对译文中一些可优化提升之处(比如,一些中国特有的度量单位词的翻译需完善、某些文化内涵信息翻译不全而难以理解的问题等)进行商榷和探讨。然后,回归“当今视角”,理清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因素的新变化及其对翻译的影响,整理归纳出当前我国中央文献翻译工作在5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提出的4点新要求。以此为参照,以当代之眼光重新审视当年的《毛选》译文并对其做出评析,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翻译新问题(比如,其翻译整体策略的优化调整问题,由于时代变迁和共同记忆的丧失而导致的“文化新空缺”问题,以及通过译者艺术“演译”而产生的“逆向文化空缺”问题等)进行探讨,为其他中央文献的翻译提供了一些参考借鉴。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毛选》俄文翻译整体质量精湛,采用了丰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体现了鲜明的翻译理念,符合当年“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我国译界的“标杆”和经典之作。第二,以当年之标准审视《毛选》译文,在总体翻译质量精湛的同时,亦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一些翻译处理尚可探讨和商榷。第三,以当今之眼光审视《毛选》译文,其整体方略宜做适当调整(由“忠实为主”转向“整体均衡”),文中一些翻译案例的处理需与时俱进加以完善。第四,《毛选》俄译本的最终面貌是文本翻译和社会力量共同影响下的综合产物,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社会文化系统内多种因素对《毛选》译文面貌的塑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毛选》文本中包含内容丰富的“文化空缺”现象,译者对其翻译处理整体上佳,但“文化空缺”是动态发展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化(既有“消亡”,又有“新生”),因此其翻译工作亦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最后,立足当前,本文总结了《毛选》俄译的历史意义,并展望未来,探讨了《毛选》优良翻译传统(主要包括: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力求为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张秋丽[6](2020)在《民族地区小学高年级寄宿生亲情缺失与补偿方略研究 ——基于广西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民族地区小学高年级寄宿生亲情缺失与补偿方略研究为基点,以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为样本,对在校寄宿生、教职工、后勤人员等进行实地调研访谈和发放问卷,对靖西市A乡小学高年级寄宿生亲情缺失的表现及影响进行概括,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具体的内容主要是情感脆弱,幸福感降低;独立性差,寄宿适应期长;学习迷茫,学习成绩不理想;社交能力低,社会性发展受阻;身心健康发展不良,易出现心理问题。根据实地调研以及文献研究,笔者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来分析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高年级寄宿生亲情缺失的原因。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家长重成绩,轻情感;教育方法不当,忽视互动教育;把教育责任推卸给学校;家长文化素质低,缺乏相关心理知识;外出务工,对孩子学习生活介入不足。学校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封闭的寄宿生活,阻断了学生与家庭的联系;狭小的自主活动空间,学生业余生活单调;教师任务繁重,对学生关爱程度下降与疏离;后勤人员配备不足,学生饮食起居无人照顾;网络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学生生活需要。针对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高年级寄宿生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以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为理论支撑点,在文献综述、调查分析、问题呈现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解决进行思考,从家庭和学校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家庭方面的建议主要有加强家庭教育,树立正确的成长观;重视家校合作,主动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责任;减少隔代抚养,注重父母情感关怀。学校方面的建议包括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亲情教育;丰富课余生活,让寄宿生体会到“家”的欢乐;设立以人为本的成长档案袋,关注学生发展;合理配备生活教师,让寄宿生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完善硬件设施,提升学生幸福感等。
韩婷芷[7](2020)在《初中生校园欺凌及其教育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初中阶段是校园欺凌事件的高发期。本研究梳理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校园欺凌行为的相关研究,厘清了校园欺凌的内涵、类型及其角色划分等概念,走访了四所不同类型的初中,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了解了当前初中生校园欺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有针对性地选择了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团体教育干预和个别教育干预。本研究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以期探寻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教育对策。在校园欺凌现状调查研究中发现,当前初中生校园欺凌问题严重,欺凌行为具有普遍性。在校园欺凌的教育干预研究中,本研究设计了十个课时的校园欺凌团体课程针对初中生实施团体教育干预。为保证干预效果,本研究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实验班和对照班两个班级,并对其进行了前测分析,并利用心理健康课程对实验班开展教育干预课程,在干预课程结束后对两个班级进行后测。在进行团体教育干预的同时,本研究针对实验班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位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希望通过对不同类型欺凌者实施个别教育干预辅导,从源头上减少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率。研究认为:校园欺凌行为具有持续性、反复性、伤害性,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研究中的团体教育干预和个别教育干预的是有效的。采用团体教育干预和个别教育干预对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进行治理有利于改善当前校园欺凌的现状。根据研究,提出的建议为: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干预需要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的共同努力,各个主体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协同合作,形成多元合作的联动共治机制。在个体层面,要从欺凌者、受欺凌者、旁观者这三大角色主体着手,促进初中生个体意识及行为的转化;在家庭层面,家长需要教育明确职责、转变传统观念,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出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在学校层面,学校要在健全欺凌治理机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开展道德教育上下功夫,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在社会层面,社会不同部门、组织、团队应发挥集体智慧,创新欺凌治理方式。
周海云[8](2020)在《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对策研究 ——以泰州市姜堰区Z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阅读是开阔农村留守儿童眼界的关键,是丰富留守儿童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所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现状意义深远。随着2019年秋学期部编版新教材的全面使用,阅读素养将成为学生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而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在生活中缺少亲情滋润,学习上缺少家庭教育督促,课外阅读更被家长忽视。本次研究选择Z小学,这是一所位于苏中泰州市辖区下的规模农村小学,是留守儿童的集中地。文章采用网络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等方法,调查研究该校3-6年级有一定识字量和阅读能力的留守儿童。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父母双方或单方(父母离异)长期外出打工、经商的留守儿童;另一类是父母早出晚归打工,晚上九点后到家,无法正常照顾其学习生活的相对留守儿童。研究发现该校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学校管理者重视不够,缺乏统筹规划;教师指导不到位,重布置,轻指导、评价;家庭监管缺失,留守儿童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针对该校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参照学习型组织、学习共同体、团体动力学、目标设定理论,重点从学校管理、教师管理、社会家庭支持和留守儿童自我阅读管理等方面提出有效对策。通过这些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以期改善学校、教师对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缺失的现状,为促进规模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能力提升提供借鉴。
魏衍[9](2020)在《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现状研究 ——以山西省L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与家长的关注、重视。由于家庭教育知识与技能的缺乏,在教养孩子过程中家长常显得束手无策,进而产生强烈的家庭教育指导需求且有积极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的意愿。近年来,山西省颁布实施地方性家庭教育法规——《山西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为家庭教育指导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更为研究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提供契机。本研究主要以山西省L市小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的研究方法,通过自编《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调查问卷》和《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访谈提纲》的研究工具,从家庭教育困难、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度、指导内容需求和指导方式需求四方面,对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第一,小学生家长家庭基本情况和家庭教育困难。调查研究小学生家长家庭基本情况,有利于家长基本情况掌握与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研究。家长普遍存在家庭教育困难,集中体现在教养小学生和家长自身两方面主要困难,进而影响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第二,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整体情况。从家长家庭教育困难出发,研究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度、家庭教育指导内容需求和家庭教育指导方式需求三方面。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度普遍处于中等及以上程度;家庭教育指导总体内容需求比较强烈,维度内容需求不平衡;家庭教育指导方式需求呈现多样化,也存在需求内在一致性。第三,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度差异情况。研究不同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程度的差异,不同类别、家庭结构、年龄、性别学生和年级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度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所在地区、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家庭收入家长不存在显着差异。第四,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需求差异情况。家庭教育指导内容需求可分为指导总体内容需求和教养知能、沟通与社交、心理调适和家庭管理等维度内容需求。不同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需求普遍存在显着差异。第五,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方式需求差异情况。家庭教育指导方式需求可分为指导机构、指导师资、指导形式、指导频率、指导时间、指导时长和指导收费七方面需求。不同家长家庭教育指导方式需求总体存在显着差异。第六,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家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困难且困难多样,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度、指导内容需求和指导方式需求整体比较强烈,不同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度、指导内容需求和指导方式需求存在显着差异。进而为促进家庭教育指导的良性、有序发展,需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顶层设计,构建多元主体的指导机构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与符合需求的指导师资队伍,强化家长的参与意识且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尊重家长需求的差异性并提供“菜单式”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许微[10](2020)在《场域论视角下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课程改革深化的背景下,课堂生态表现出史无前例的各种可能性与可变性,学生的课堂行为也更为繁杂和多样。我国各区域间发展存在不平衡,拥有的教育资源也有所不同,农村教育素来都是教育事业关注的热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心应在农村,而处于独特成长环境的农村小学生教育更应被重视。通过场域论研究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丰富了传统研究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理论视角,同时对于促进师生良好互动,以及加强学校课堂管理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也为转化课堂问题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思路和策略借鉴。本研究运用了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通过对300名农村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总体发生情况以及各方面的不同表现。为了印证和充实调查信息,对所调查学校各个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课以及部分班级的书法、美术课等16节课进行观察,了解到课堂的整体氛围、教学进程以及师生的言行举动。为了深入地透视课堂问题行为,对14位在职教师进行了访谈,并随机在一到六年级中抽取18名学生,进行了个人访谈。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普遍存在,并在性别、年级、学科、位置和发生时间段等方面呈现出不同;对此进行具体分析,得到各类问题行为都涉及到,但多为轻度问题行为,其中以指向自身的走神、多动,指向他人的随便说话为主要问题行为。运用布迪厄的场域论中的场域、惯习与资本等重要概念对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进行解读,具体来说包括农村教育场域的变化、师生惯习沉潜后的不良循环以及师生间资本与权力的失衡等。通过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场域论解读,从而得到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转化策略,包括优化场域环境,形成教育合力;重构惯习机制,激活课堂内循环;建立师生平衡场,塑造学习共同体。
二、农村小学生学习独立性缺失及矫正方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小学生学习独立性缺失及矫正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贫困治理任务的调整 |
1.1.2 教育发展的脱贫动能 |
1.1.3 绩效评价的现实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教育扶贫 |
2.1.3 深度贫困地区 |
2.1.4 教育扶贫政策绩效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能力贫困理论 |
2.2.2 贫困代际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3E”绩效评价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内涵及贫困现状 |
3.1 新疆发展概况与贫困特征 |
3.1.1 新疆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况 |
3.1.2 新疆经济社会环境的基本概况 |
3.1.3 新疆人口文化环境的基本概况 |
3.1.4 新疆教育扶贫政策的基本概况 |
3.2 新疆扶贫开发的历史演进 |
3.2.1 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救济扶贫阶段 |
3.2.2 改革开放体制变革下的开发扶贫 |
3.2.3 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八七”扶贫 |
3.2.4 新世纪扶贫开发纲要阶段 |
3.2.5 新时代精准扶贫开发阶段 |
3.3 绩效评价的理论内涵 |
3.3.1 教育扶贫的价值分析 |
3.3.2 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3.3.3 绩效评价指标的逻辑关系 |
3.4 新疆贫困问题现状调查分析 |
3.4.1 研究思路 |
3.4.2 家庭贫困现状调查分析 |
3.4.3 县域贫困现状调查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效果评价 |
4.1 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思路 |
4.2.2 研究方法 |
4.2.3 变量及数据说明 |
4.3 实证分析过程 |
4.3.1 描述统计与平稳性检验 |
4.3.2 静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
4.3.3 动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
4.3.4 分位数回归估计结果 |
4.3.5 分地区回归估计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效率评价 |
5.1 研究设计 |
5.1.1 研究思路 |
5.1.2 研究方法 |
5.1.3 变量及数据说明 |
5.2 静态效率评价结果 |
5.2.1 静态效率的时序变化 |
5.2.2 静态效率的县域比较 |
5.2.3 规模报酬阶段的县域分布 |
5.3 动态效率评价结果 |
5.3.1 动态效率的时序变化 |
5.3.2 动态效率的县域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公平性评价 |
6.1 研究设计 |
6.1.1 研究思路 |
6.1.2 研究方法 |
6.1.3 指标选取 |
6.2 公平性测度结果 |
6.2.1 新疆教育扶贫政策总体差异及分解 |
6.2.2 县域教育扶贫资源供给类型分析 |
6.3 公平性演变特征及原因分析 |
6.4 公平与效率的政策选择辨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评价 |
7.1 评价模型的理论分析 |
7.2 研究设计 |
7.2.1 研究步骤与方法 |
7.2.2 问卷信息及数据来源 |
7.3 信效度检验 |
7.3.1 探索性因素分析 |
7.3.2 验证性因素分析 |
7.3.3 模型恒等性检验 |
7.4 教育扶贫政策满意度测度结果 |
7.4.1 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基本情况 |
7.4.2 不同贫困程度家庭的政策满意度 |
7.4.3 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优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2)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A小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基础:中小学生厌学现象严重 |
1.1.2 年龄特征:小学高年级是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期 |
1.1.3 实践需求:当前应对厌学措施的可操作性亟须提升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4.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4.3 对已有相关研究的分析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难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1.6.3 难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分析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小学高年级 |
2.1.2 厌学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1 厌学与厌学症 |
2.2.2 厌学生与后进生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2.3.2 自我效能感理论 |
第三章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A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现状调查 |
3.1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调查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对象的确定 |
3.1.2 调查工具的设计 |
3.1.3 调查实施的程序 |
3.2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现状调查结果 |
3.2.1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整体情况 |
3.2.2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行为表现 |
3.3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调查结果讨论 |
3.3.1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总体情况 |
3.3.2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差异性情况 |
3.3.3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行为表征情况 |
第四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
4.1 核心因素—学生低下的学习效能感 |
4.1.1 学习动机匮乏 |
4.1.2 自我期许缺失 |
4.1.3 自我挫败感高 |
4.1.4 自我控制力差 |
4.2 关键因素—教师偏离人本性的教学 |
4.2.1 教育情怀不足 |
4.2.2 教学方式呆板 |
4.2.3 教学评价单一 |
4.2.4 课业负担沉重 |
4.3 重要因素—家长缺乏科学性的教养 |
4.3.1 教育责任推诿 |
4.3.2 教育期望偏差 |
4.3.3 教辅能力不足 |
4.3.4 亲子关系疏离 |
第五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问题解决策略的构建 |
5.1 学生层面:激发学习效能,培养学习兴趣 |
5.1.1 激发学习动机 |
5.1.2 唤醒学习潜能 |
5.1.3 培养良好习惯 |
5.1.4 掌握学习方法 |
5.2 教师层面:提高教学素养,培育教学情怀 |
5.2.1 修炼新时代教师人格 |
5.2.2 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 |
5.2.3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
5.3 家长层面:提升教养能力,掌握教育艺术 |
5.3.1 明确家庭监护与教育职责 |
5.3.2 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与素养 |
5.3.3 掌握家庭教育艺术与方法 |
5.3.4 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及教育反思 ——基于我国三十部青春题材电影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校园欺凌现象的普遍性 |
(二)校园欺凌后果的高危害性和严重性 |
(三)校园欺凌影像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效媒介和全新载体 |
二、研究问题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文献综述 |
(一)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 |
(二)关于校园欺凌题材电影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样本选取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校园欺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吉尔·德勒兹的“时间-影像”“运动-影像”理论 |
(一)“运动-影像”理论 |
(二)“时间-影像”理论 |
(三)德勒兹理论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中的适切性 |
二、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理论 |
(一)微观权力理论的提出 |
(二)微观权力形式的演变 |
(三)微观权力的表现形式:规训与惩罚 |
(四)微观权力的运作方式 |
(五)规训与惩罚理论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 |
三、古斯塔夫·勒庞的“心理群体”概念 |
(一)心理群体的特征 |
(二)“心理群体”概念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 |
四、格伯纳的“涵化理论” |
(一)大众传媒与“社会学习” |
(二)电影与大众教育 |
(三)“涵化理论”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 |
第二章 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 |
一、人物形象 |
(一)冲动的欺凌者 |
(二)委屈的被欺凌者 |
(三)沉默的大多数 |
(四)为人师表的焦虑 |
二、空间叙事 |
(一)躁动的班级教室 |
(二)被冷落的校园角落 |
(三)并不宁静的教师办公室 |
三、行为表达 |
(一)冲突中的言语 |
(二)冲突中的肢体动作 |
(三)潜在的网络行动 |
第三章 校园欺凌影像的叙事动机 |
一、私人矛盾空间建构 |
(一)心理冲突 |
(二)物理空间 |
二、权力关系不合理 |
(一)社会位阶与身份焦虑 |
(二)性别关系 |
(三)叙事线索 |
第四章 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 |
一、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
(一)学校教育功利化倾向在样本电影中的表现 |
(二)学校教育制度严苛的影响 |
(三)学校教育制度压抑学生现实诉求的影像分析 |
二、家庭教育的功能性扭曲 |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
(二)家庭教育的滥用 |
(三)家庭教育的过度 |
三、社会教育的结构性缺失 |
(一)社区教育工作的关注度不足 |
(二)网络的误导与激化 |
(三)社会刻板成见 |
第五章 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反思 |
一、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 |
(一)什么是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 |
(二)为什么要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 |
(三)如何充分尊重校园欺凌现象的真实性 |
二、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的立场与观点 |
(一)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立场与观点的主体 |
(二)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立场与观点的方法 |
(三)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立场与观点的意义 |
三、有效阐释校园欺凌事件的生成与化解机制 |
(一)校园欺凌事件的生成 |
(二)校园欺凌事件的化解 |
(三)校园欺凌生成与化解机制的现实应用 |
四、主动凸显主体关注与人文关怀 |
(一)关怀被欺凌者的现实处境 |
(二)抱有真诚的教育关注 |
(三)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4)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的相关研究 |
(二)国外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界说 |
一、法治观念的界定 |
(一)法治与法制之辨 |
(二)观念与意识之辨 |
(三)法治观念的概念 |
二、法治观念培育的要素 |
(一)法治观念培育的主体 |
(二)法治观念培育的客体 |
(三)法治观念培育的环境 |
三、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目标层次 |
(一)知法:法治认知 |
(二)信法:法治认同 |
(三)行法:践行法治的行为习惯 |
第二章 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法治观念培育的阐释 |
(一)马克思恩格斯法治观念培育的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法治观念培育的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法治观念培育的智慧贡献 |
(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法治观念培育论述 |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法治观念培育论述 |
(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法治观念培育论述 |
(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法治观念培育论述 |
(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法治观念培育论述 |
第三章 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历史渊源 |
一、中国传统礼法合治观念培育的历史积淀 |
(一)礼法合治的重要特色 |
(二)法治思想教育资源丰富 |
二、中国近现代公民法治观念培育实践尝试 |
(一)移植西方法治观念培育方案失败及其教训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构建与培育 |
第四章 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现实基础 |
一、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现状 |
(一)法治认知现状 |
(二)法治认同现状 |
(三)法治践行习惯现状 |
二、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现状 |
(一)法治观念培育现状 |
(二)法治观念培育成效与存在问题 |
三、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中国传统礼法合治观念的影响分析 |
(二)西方资本主义法治观念传入的影响分析 |
(三)当前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环境影响分析 |
第五章 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路径 |
一、明确法治观念培育价值旨归 |
(一)法治观念培育的目标 |
(二)法治观念培育的原则 |
二、把握法治观念培育主线 |
(一)深化法治认知 |
(二)激发法治认同 |
(三)养成法治践行习惯 |
三、完善法治观念培育方式 |
(一)构建终身学习培育模式 |
(二)拓展法治观念培育载体 |
(三)协同高效提升培育效能 |
(四)发掘中华传统文化沃土 |
(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
四、统筹多维培育体系 |
(一)创新学校法治教育 |
(二)注重家庭法治教育 |
(三)强化社会法治教育 |
五、落实法治观念培育保障体系 |
(一)明确政府推进保障 |
(二)加强培育队伍建设 |
(三)完善公共法律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依据 |
2.研究对象及思路 |
3.研究方法 |
4.研究价值和意义 |
5.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毛泽东选集》基本概况及其翻译研究 |
1.1 《毛选》的基本概况 |
1.2 《毛选》出版发行概况 |
1.3 《毛选》的外译概况 |
1.4 《毛选》的俄译概况 |
1.5 《毛选》翻译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空缺”现象及其研究综述 |
2.1.1 “空缺”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
2.1.2 “文化空缺”的概念界定 |
2.1.3 “文化空缺”的分类与《毛选》俄译研究 |
2.2 多元系统理论综述 |
2.2.1 多元系统理论概述 |
2.2.2 多元系统理论与《毛选》俄译研究 |
2.3 研究思路之建构 |
2.3.1 文本分析路径 |
2.3.2 社会分析路径 |
2.3.3 整体研究思路 |
第三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
3.1 物质文化空缺 |
3.1.1 人称文化空缺 |
3.1.2 物称文化空缺 |
3.2 制度文化空缺 |
3.2.1 民俗文化空缺 |
3.2.2 体制文化空缺 |
3.3 精神文化空缺 |
3.3.1 思维方式空缺 |
3.3.2 价值观念空缺 |
3.3.3 审美意识空缺 |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文化空缺”现象的俄译方略研究 |
4.1 《毛选》俄译本翻译方法研究 |
4.1.1 文化内涵“共有”:直译法 |
4.1.2 文化内涵“相通”:换译法 |
4.1.3 文化内涵“缺省”:意译法、注释法 |
4.1.4 文化内涵“冗余”:减译法、省译法 |
4.2 《毛选》俄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
4.2.1 求真保全,原汁原味 |
4.2.2 简明清晰,精确具体 |
4.2.3 语言平实,文风质朴 |
4.2.4 移形换位,闪展腾挪 |
4.2.5 舍“象”取“义”,拨云见日 |
4.2.6 因“境”制“译”,文化融通 |
4.2.7 化繁为简,减负增效 |
4.3 《毛选》俄译本翻译理念研究 |
4.3.1 以我为主,坚守底线 |
4.3.1.1 以我为主 |
4.3.1.2 坚守底线 |
4.3.2 内外有别,有的放矢 |
4.3.2.1 内外有别 |
4.3.2.2 有的放矢 |
4.3.3 群策群力,统筹全局 |
4.3.3.1 群策群力 |
4.3.3.2 统筹全局 |
第五章 当年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之审视 |
5.1 政治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
5.1.1 国际政治之影响 |
5.1.1.1 国际政治概况 |
5.1.1.2 国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1.2 国内政治之影响 |
5.1.2.1 国内政治概况 |
5.1.2.2 国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 社会文化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
5.2.1 文化交流之影响 |
5.2.1.1 文化交流概况 |
5.2.1.2 文化交流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2 教育发展之影响 |
5.2.2.1 教育发展概况 |
5.2.2.2 教育发展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3 译学思想之影响 |
5.2.3.1 译学思想概况 |
5.2.3.2 译学思想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3 当年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
5.3.1 《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 |
5.3.2 《毛选》俄文翻译之探讨 |
第六章 当今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的重新审视 |
6.1 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 |
6.1.1 政治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
6.1.1.1 国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
6.1.1.2 国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
6.1.2 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
6.1.2.1 文化交流之变化及影响 |
6.1.2.2 教育发展之变化及影响 |
6.1.2.3 译学思想之变化及影响 |
6.2 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 |
6.2.1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 |
6.2.2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要求 |
6.3 当今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
6.3.1 俄译整体方略的重新审视 |
6.3.2 “文化新空缺”问题之探讨 |
6.3.3 “逆向文化空缺”问题之探讨 |
第七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
7.1 《毛选》俄文翻译的历史意义 |
7.1.1 《毛选》译着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
7.1.2 《毛选》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
7.2 《毛选》翻译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7.2.1 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 |
7.2.2 自力更生的顽强作风 |
7.2.3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
7.2.4 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 |
结束语 |
1.内容与结论 |
2.研究创新点 |
3.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附录 I:《毛泽东选集》俄译本“文化空缺”典型翻译案例汇编 |
1.物质文化空缺 |
2.制度文化空缺 |
3.精神文化空缺 |
附录 II:编译局版和莫斯科版《毛泽东选集》译文对比研究实录(“文化空缺”翻译案例精选)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6)民族地区小学高年级寄宿生亲情缺失与补偿方略研究 ——基于广西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1.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情感关怀问题研究 |
2.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情感补偿研究 |
3.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状况研究 |
4.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营养状况研究 |
5.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管理问题研究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观察法 |
五、研究对象及样本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 |
(三)小学高年级寄宿生 |
(四)亲情缺失 |
(五)亲情补偿 |
二、理论基础 |
(一)布朗芬布伦纳的心理发展生态系统 |
(二)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
第二章 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基本情况调查 |
一、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初中校区简介 |
二、寄宿生、教职工、后勤人员情况调查 |
(一)寄宿生的基本情况 |
(二)教职工的基本情况 |
(三)后勤人员情况 |
三、寄宿生学习生活条件情况调查 |
四、寄宿生课余生活情况调查 |
五、寄宿生作息情况调查 |
六、寄宿生与家庭联系情况调查 |
第三章 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高年级寄宿生亲情缺失的表现及影响 |
一、情感脆弱,幸福感降低 |
二、独立性差,寄宿适应期长 |
三、学习迷茫,学习成绩不理想 |
四、社交能力低,社会性发展受阻 |
五、身心发展不良,易出现心理问题 |
第四章 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高年级寄宿生亲情缺失的原因 |
一、家庭方面 |
(一)重成绩,轻情感 |
(二)教育方法不当,忽视亲子互动 |
(三)把教育责任推卸给学校 |
(四)文化素质低,缺乏相关心理知识 |
(五)外出务工,对孩子学习生活介入不足 |
二、学校方面 |
(一)封闭的寄宿生活,阻断了学生与家庭的联系 |
(二)狭小的自主活动空间,学生业余生活单调 |
(三)教师任务繁重,对学生关爱程度下降与疏离 |
(四)后勤人员配备不足,学生饮食起居无人照顾 |
(五)基础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学生生活需要 |
第五章 对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高年级寄宿生亲情补偿方略 |
一、家庭方面 |
(一)强化家庭教育意识,树立正确的成长观 |
(二)重视家校合作,主动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责任 |
(三)减少隔代抚养,注重父母情感关怀 |
二、学校方面 |
(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亲情教育 |
(二)丰富课余生活,让寄宿生体会到“家”的欢乐 |
(三)设立以人为本的成长档案袋,关注学生发展 |
(四)合理配备生活教师,让学生感受到亲情般的温暖 |
(五)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学生幸福感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初中生校园欺凌及其教育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恶性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 |
(二)校园欺凌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
(三)暴力欺凌行为影响学生成长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校园欺凌现状调查研究综述 |
(二)校园欺凌形成机制研究综述 |
(三)国外校园欺凌治理成功经验 |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研究方法 |
(一)问卷法 |
(二)个案法 |
(三)访谈法 |
五、内容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校园欺凌研究的学理基础 |
一、校园欺凌相关概念的厘定 |
(一)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 |
(二)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 |
(三)校园欺凌的类型分辨 |
(四)校园欺凌的角色划分 |
二、校园欺凌的理论基础 |
(一)社会学习理论 |
(二)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
(三)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
(四)挫折—侵犯理论 |
第三章 初中生校园欺凌的现状分析 |
一、校园欺凌问题的现状调查 |
(一)初中生校园欺凌现状调查研究设计 |
(二)初中生校园欺凌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
(三)初中生校园欺凌现状的人口学分析 |
(四)初中生校园欺凌现状小结 |
二、基于校园欺凌现状的归因 |
(一)个体角色认知的偏差 |
(二)家校教育观念的舛误 |
(三)社会失范控制的弱化 |
第四章 初中生校园欺凌的团体教育干预 |
一、团体教育干预对象及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二、干预课程设计及教学评价 |
(一)教学设计:欺凌知多少(认识校园欺凌) |
(二)教学设计:欺凌心理剧(模拟欺凌情境) |
(三)教学设计:友爱一家人(建立同伴信任) |
(四)教学设计:心有千千结(调节不良情绪) |
(五)教学设计:优点大轰炸(学会赞美他人) |
(六)教学设计:网络安全课(拒绝网络欺凌) |
(七)教学设计:还是好朋友(化解人际冲突) |
(八)教学设计:系列演讲赛(告别校园欺凌) |
三、团体教育干预实施过程小结 |
(一)认知欺凌 |
(二)体验欺凌 |
(三)预防欺凌 |
(四)告别欺凌 |
四、干预后测及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初中生校园欺凌的个别教育干预 |
一、误入歧途的“熊猫”(顽固欺凌者S1) |
(一)个案基本情况 |
(二)个案介入过程 |
(三)案例总结分析 |
二、渴求认同的“豹子”(正义欺凌者S2) |
(一)个案基本情况 |
(二)个案介入过程 |
(三)案例总结分析 |
三、见风使舵的“变色龙”(双重身份者S3) |
(一)个案基本情况 |
(二)个案过程介入 |
(三)案例总结分析 |
第六章 初中生校园欺凌的教育方略 |
一、个体转变:深化主体认知、优化应对策略 |
(一)欺凌者的干预对策 |
(二)受欺凌者干预对策 |
(三)旁观者的干预对策 |
二、家庭关注:落实监护职责、营造优良家风 |
(一)明确家庭教育职责 |
(二)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
(三)营造和睦家庭氛围 |
三、学校行动:强化道德教育、全面实施干预 |
(一)健全欺凌治理机制 |
(二)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
(三)坚持开展道德教育 |
四、社会支持:健全法律机制、形成各方合力 |
(一)保障欺凌有法可依 |
(二)肃清不良文化传播 |
(三)创新欺凌治理方式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欺凌行为问卷(中学版) |
附录2: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3: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4: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对策研究 ——以泰州市姜堰区Z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阅 |
1.4.2 问卷调查 |
1.4.3 访谈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Z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情况调查 |
2.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2.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3 调査问卷过程 |
2.4 调查情况的分析 |
2.4.1 参加调查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2.4.2 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基本现状分析 |
2.4.3 学校课外阅读管理的成效分析 |
2.4.4 学校课外阅读管理的问题分析 |
2.4.5 与非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情况对比分析 |
第三章 Z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问题及成因 |
3.1 学校管理者不重视 |
3.1.1 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未纳入日常管理 |
3.1.2 图书室(角)书籍资源不足 |
3.1.3 阅读时间未有效监管 |
3.1.4 阅读活动缺乏有效组织、评价 |
3.2 教师重布置,轻指导 |
3.3 家庭监管缺失 |
第四章 完善Z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对策 |
4.1 完善学校对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措施 |
4.1.1 加强留守儿童日常管理 |
4.1.2 统筹规划课外阅读管理 |
4.1.3 丰富书籍来源 |
4.1.4 明确课外阅读管理内容 |
4.1.5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 |
4.1.6 加强师资培训 |
4.1.7 助力家庭教育提升 |
4.2 强化教师对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责任 |
4.2.1 分层级强化管理 |
4.2.2 加强阅读指导和督导 |
4.2.3 组建阅读团体 |
4.2.4 及时评价鼓励 |
4.3 提升社会、家庭对留守儿童阅读的支持 |
4.3.1 广泛动员宣传,共同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
4.3.2 加强家庭监管,延续学生阅读习惯 |
4.3.3 发挥“教育+互联网”优势,丰富阅读内容 |
4.4 培养留守儿童自我阅读管理能力 |
4.4.1 认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
4.4.2 正确认识自身优缺点 |
4.4.3 制定自身阅读发展计划 |
4.4.4 实施有效的激励教育 |
4.4.5 强化自我管理训练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
5.1.2 必须采取措施,实施有效管理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Z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Z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三:访谈纲要 |
(9)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现状研究 ——以山西省L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强烈 |
1.1.2 相关政策法规颁布与实施,为家庭教育指导发展与研究提供了契机 |
1.1.3 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相关理论研究的需要 |
1.1.4 家庭教育热潮引发研究者对家庭教育指导和需求的思考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家庭教育 |
1.3.2 家庭教育指导 |
1.3.3 家庭教育指导需求 |
1.4 研究综述 |
1.4.1 家庭教育指导理论研究 |
1.4.2 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研究 |
1.4.3 家庭教育指导师(者)研究 |
1.4.4 家庭教育指导现状研究 |
1.4.5 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现状研究 |
1.4.6 家庭教育指导相关研究述评 |
2 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研究设计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4.1 文献研究法 |
2.4.2 问卷调查法 |
2.4.3 访谈法 |
2.5 研究工具 |
2.5.1 调查问卷 |
2.5.2 访谈提纲 |
3 小学生家长家庭基本情况与家庭教育困难 |
3.1 小学生家长家庭基本情况 |
3.1.1 小学生家长类别分布情况 |
3.1.2 小学生家长家庭地区分布情况 |
3.1.3 小学生家长家庭结构分布情况 |
3.1.4 小学生家长年龄分布情况 |
3.1.5 小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分布情况 |
3.1.6 小学生家长职业分布情况 |
3.1.7 小学生家长家庭收入情况 |
3.1.8 小学生性别分布情况 |
3.1.9 小学生年级分布情况 |
3.2 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困难 |
3.2.1 家庭教育困难程度 |
3.2.2 家庭教育主要困难 |
4 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整体情况 |
4.1 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度整体情况 |
4.2 家庭教育指导内容需求整体情况 |
4.2.1 家庭教育指导总体内容需求 |
4.2.2 家庭教育指导维度内容需求 |
4.3 家庭教育指导方式需求整体情况 |
4.3.1 家庭教育指导机构需求 |
4.3.2 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需求 |
4.3.3 家庭教育指导形式需求 |
4.3.4 家庭教育指导频率需求 |
4.3.5 家庭教育指导时间需求 |
4.3.6 家庭教育指导时长需求 |
4.3.7 家庭教育指导收费需求 |
5 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度差异情况 |
5.1 不同类别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度 |
5.2 不同地区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度 |
5.3 不同家庭结构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度 |
5.4 不同年龄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度 |
5.5 不同受教育程度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度 |
5.6 不同职业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度 |
5.7 不同家庭收入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度 |
5.8 不同性别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度 |
5.9 不同年级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度 |
6 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需求差异情况 |
6.1 家庭教育指导总体内容需求差异情况 |
6.2 教养知能需求差异情况 |
6.3 沟通与社交需求差异情况 |
6.4 心理调适需求差异情况 |
6.5 家庭管理需求差异情况 |
7 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方式需求差异情况 |
7.1 家庭教育指导机构需求差异情况 |
7.2 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需求差异情况 |
7.3 家庭教育指导形式需求差异情况 |
7.4 家庭教育指导频率需求差异情况 |
7.5 家庭教育指导时间需求差异情况 |
7.6 家庭教育指导时长需求差异情况 |
7.7 家庭教育指导收费需求差异情况 |
8 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困难普遍存在且困难多样 |
8.1.2 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整体强烈 |
8.1.3 不同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度存在显着差异,且集中于家长所在地区、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家庭收入 |
8.1.4 不同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需求存在显着差异 |
8.1.5 不同家长家庭教育指导方式需求存在显着差异 |
8.2 对策建议 |
8.2.1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顶层设计 |
8.2.2 构建多元主体的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体系 |
8.2.3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与符合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队伍 |
8.2.4 强化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参与意识,努力提升自身素养 |
8.2.5 尊重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的差异性,提供“菜单式”家庭教育指导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B 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场域论视角下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 |
(二) 布迪厄场域论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 课堂 |
(二) 课堂问题行为 |
(三) 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 |
二、理论基础 |
(一) 场域论概述 |
(二) 场域论价值 |
第二章 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分析 |
一、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查设计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工具 |
(四) 调查步骤 |
二、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 |
(一) 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总体情况 |
(二) 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具体表现 |
(三) 不同分类维度下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 |
三、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基本特征 |
(一) 普遍性 |
(二) 轻度性 |
(三) 差异性 |
第三章 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场域论解读 |
一、农村教育场域的变化 |
(一) 教育场域的自身缺陷 |
(二) 其他场域的负面影响 |
二、惯习沉潜后的不良循环 |
(一) 教师惯习的沉潜 |
(二) 学生惯习的沉潜 |
三、师生间资本与权力存在失衡 |
(一) 教师的权威导向 |
(二) 学生的资本不足 |
(三) 师生互动不良 |
第四章 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转化策略 |
一、优化场域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
(一) 优化教育场域,构建良性空间 |
(二) 激发内外动力,形成场域合力 |
二、重构惯习机制,激活课堂内循环 |
(一) 教师转变惯习,促进自身发展 |
(二) 学生转变惯习,赢得主体地位 |
三、建立师生平衡场,塑造学习共同体 |
(一) 从他训到自我规训 |
(二) 从分裂到有效连接 |
(三) 从对立到共同成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农村小学生学习独立性缺失及矫正方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绩效评价研究[D]. 黄晋生.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2]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A小学为个案[D]. 周艳艳. 河北大学, 2021(02)
- [3]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及教育反思 ——基于我国三十部青春题材电影的分析[D]. 钟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转型期中国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研究[D]. 史蕾. 辽宁师范大学, 2021(10)
- [5]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D]. 贾一村.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6]民族地区小学高年级寄宿生亲情缺失与补偿方略研究 ——基于广西靖西市A乡中心小学的调查[D]. 张秋丽.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1)
- [7]初中生校园欺凌及其教育干预研究[D]. 韩婷芷. 江南大学, 2020(01)
- [8]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管理对策研究 ——以泰州市姜堰区Z小学为例[D]. 周海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9]小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现状研究 ——以山西省L市为例[D]. 魏衍.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场域论视角下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D]. 许微. 鲁东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