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田养殖刀额新对虾技术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任帅帅[1](2020)在《青虾与脊尾白虾抗逆性以及寒区盐碱地稻虾立体种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筛选出适于寒区(高纬度)稻渔综合种养、短期内效益好的水产经济动物品种,并以其为基础设计出一套适用于寒区盐碱地稻渔综合种养养殖模式,促进北方池塘养殖品种结构、方式的调整,达到促进寒区水产养殖业提质增效的目的。本文以黑龙江省气候特征、盐碱稻田环境条件为实验背景,选取“太湖2号”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淡水虾)和“黄育1号”脊尾白虾[Palaemon(Exopalaemon)carinicaud](海水虾)为实验材料,针对低温、盐度、碳酸盐碱度等不良环境因素开展了耐受力研究,并就青虾在寒区盐碱地稻田中的放养进行了试验性养殖。研究在为青虾、脊尾白虾这些高品质水产品种在寒区盐碱水池塘、稻田的安全养殖提供了理论支持的同时,也为寒区盐碱地稻田青虾综合种养模式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高纬度地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建立、推广,提高盐碱地这一低产国土资源综合利用率,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平均体长(2.76±0.66)cm、体质量(0.26±0.22)g的“太湖2号”青虾幼虾对碳酸盐碱度和低温的耐受力。将20尾青虾放在42.6cm×28.4cm×28.4cm的长方体透明水族箱中,用NaHCO3将实验用水中的碳酸盐碱度由低到高逐步调至12mmol/L、14mmol/L、16mmol/L、18mmol/L和20mmol/L,共5个梯度,每个碳酸盐碱度梯度和对照组各设置三个重复。低温实验在无氟环保型生化培养箱内的24.8cm×17.8cm×9.8cm的长方形塑料水槽中进行,水温逐步降至10°C、9°C、8°C、7°C、6°C和5°C,共6个梯度,每个温度设置三个重复,同时设置水温在2025°C的一个对照组。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3.1±1.48)°C、pH=8.9±0.30、盐度为0.62‰±0.27‰、溶氧为(7.2±0.30)mg/L时,青虾在12h、24h、48h、72h和96h的半致死碳酸盐碱度(LC50)值分别为27.66mmol/L、26.94mmol/L、22.51mmol/L、15.00mmol/L和14.42mmol/L,安全值为4.71mmol/L。在pH=7.75±0.12、溶氧为(7.84±0.97)mg/L时,青虾在12h内的半致死低温(LT50)为6.702°C。本研究为寒区盐碱水青虾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基础数据。2.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平均体长为(2.74±0.5)cm,平均体重为(0.15±0.07)g的“黄育1号”脊尾白虾幼虾在低盐度及高碳酸盐碱度环境中的生存能力。结果表明,脊尾白虾在盐度为3‰1.5‰时,24h之内存活率无明显降低;在盐度低于1.5‰时,24h之内存活率明显降低;在盐度在0.5‰保持96h之后存活率仅为5%。经测量所选实验盐碱地稻田水体盐度为0.34‰±0.02‰,无法满足脊尾白虾的正常生存需要。脊尾白虾在盐度为3.5‰,碳酸盐碱度低于5.0mmol/L时,24h之内存活率无明显下降;在碳酸盐碱度高于5mmol/L时,脊尾白虾在24h内的存活率出现明显降低;碳酸盐碱度在11mmol/L保持48h之后实验虾的存活率仅为4%。综上所述,脊尾白虾无法在盐度低于1.5‰,碳酸盐碱度高于5mmol/L的寒区盐碱水中正常生存。3.我国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盐碱水(地)资源,为了提高盐碱水(地)资源渔业利用率,带动区域性经济增长。本课题针对黑龙江省的地理气候、环境特点,选取经济价值高、养殖周期短青虾作为养殖对象,并依据青虾的生活习性和我国稻渔综合种养行业标准,从田间工程,水稻品种的选择、种植管理以及青虾生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次在1#、2#、3#稻田分别投放了3000尾、4500尾、6000尾“太湖2号”虾苗进行稻虾60d种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本次所采用的“U”形田间工程在保证水稻产量且提升稻米品质的同时可以满足稻虾种养生产,从各组青虾成活率来看,从各组青虾成活率来看,每667m2的稻田放养3000尾时的成活率最高,其次为4500尾,每667m2放养6000尾时成活率最低,从各组的青虾相对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来看,放养密度为3000尾/667m2的青虾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也均高于放养密度较高的两组。综上,在寒区盐碱地开展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养殖青虾是非常有前景的。
张亮[2](2007)在《中华绒螯蟹性腺抑制激素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名优淡水养殖业的主要品种,也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蟹类,广泛存在于我国南北各地淡水水域中。而普遍发生1龄蟹性早熟的现象严重影响其产量,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本文用基因工程方法来研究在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过程起重要作用的性腺抑制激素。主要分为两部分:(1)获得中华绒螯蟹性腺抑制激素编码框内部分序列片段。(2)通过3’RACE得到基因序列片段的3’端。本实验在解剖中华绒螯蟹视上神经节的基础上,使用TRIzol试剂提取中华绒螯蟹视上神经节总RNA, RT-PCR扩增编码性腺抑制激素(GIH)基因片段。用改进的冻融离心法纯化片段,片段与pMD19-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JM109,经抗性筛选、PCR鉴定、质粒电泳鉴定等方法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所测得100bp序列与三种已知性腺抑制激素前体序列相似性较高,其中有两段序列共40bp与三种性腺抑制激素一致,且相似区域都在三种性腺抑制激素的编码框架之内。用所测序列中与三种龙虾性腺抑制激素前体相似性最高的两个区域设计特异引物,再次提取中华绒螯蟹视上神经节总RNA,RT-PCR扩增到5个片段。分别克隆后,其中四个序列在5’端与上述序列有很高的相似性,仅有2个碱基的差别。其中一个序列含有polyA尾,通过序列分析发现测序结果与三种龙虾性腺抑制激素前体有较高的相似性,推测所得序列为中华绒螯蟹性腺抑制激素基因片段。
黄玉玲[3](2006)在《我国虾类淡水养殖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淡水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淡水龙虾和海水淡化虾南美白对虾、刀额新对虾以及斑节对虾的养殖概况。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苗种生产不配套、病害防治技术薄弱和产品质量不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王兴强,曹梅,阎斌伦[4](2005)在《刀额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低盐度养殖研究进展》文中提出
朱健[5](2003)在《我国特种水产养殖品种发展概况》文中提出我国水产养殖产量持续上升 ,规模不断扩大。常规养殖品种稳定发展的同时 ,引进名特优新品种 ,调养整养殖产业结构。特种水产迅速发展 ,养殖品种增加 ,产量提高 ,经济效益显着。探索特种水产养殖品种新的发展模式 ,促进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向市场提供丰富的优质水产品。
王波[6](2003)在《基围虾的生物学介绍》文中研究指明
黄玉玲[7](2003)在《我国虾类淡水养殖概述》文中指出介绍了淡水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淡水龙虾和海水淡化虾南美白对虾、刀额新对虾以及斑节对虾的养殖概况。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苗种生产不配套、病害防治技术薄弱和产品质量不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姜祝飞[8](2002)在《稻田养殖“基围虾”技术》文中研究指明 刀额新对虾俗称“基围虾”,习惯潜伏在底层淤泥和水草处。现将刀额新对虾(以下简称基围虾)稻田养殖技术简介如下。 (一)稻田选择 稻田要求靠上下水渠近,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畅通,交通方便。面积以0.13~0.33公顷为
王吉桥[9](2002)在《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1.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文中研究表明
刘月芬,刘长辉[10](2002)在《北方稻区养殖刀额新对虾试验》文中研究指明
二、稻田养殖刀额新对虾技术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田养殖刀额新对虾技术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青虾与脊尾白虾抗逆性以及寒区盐碱地稻虾立体种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青虾及其产业发展概况 |
1.1.1 青虾生物学特征 |
1.1.2 青虾产业发展概况 |
1.2 脊尾白虾及其产业发展概况 |
1.2.1 脊尾白虾生物学特征 |
1.2.2 脊尾白虾产业发展概况 |
1.3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概况 |
1.4 黑龙江省稻渔业综合种养的发展现状 |
1.5 黑龙江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青虾对碳酸盐碱度及低温的耐受力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水质测定与数据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青虾碳酸盐碱度耐受力 |
2.2.2 青虾低温耐受力 |
2.3 分析与讨论 |
2.3.1 青虾的碳酸盐碱度耐受力 |
2.3.2 青虾的低温耐受力 |
第三章 低盐度及碳酸盐碱度对脊尾白虾生存的影响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脊尾白虾幼虾逐级淡化 |
3.2.2 碳酸盐碱度对脊尾白虾幼虾生存影响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脊尾白虾幼虾的逐级淡化结果与分析 |
3.3.2 脊尾白虾幼虾对不同碳酸盐碱度适应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4.1 不同盐度对脊尾白虾生长的影响 |
3.4.2 不同碳酸盐碱度对脊尾白虾成活率的影响 |
第四章 寒区盐碱地稻青虾综合种养初步研究 |
4.1 实验设计与材料选择 |
4.1.1 田地选择及工程设计 |
4.1.2 水稻品种选择、种植管理 |
4.1.3 青虾苗种投放、饲养管理 |
4.1.4 青虾生长指标计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水稻收益 |
4.2.2 青虾收益 |
4.3 讨论 |
4.3.1 田间改造对水稻产量影响 |
4.3.2 青虾收益效果评估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5.1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结论 |
5.1.1 创新点 |
5.1.2 结论 |
5.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2)中华绒螯蟹性腺抑制激素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研究进展 |
1.1.1 中华绒螯蟹性早熟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
1.1.2 中华绒螯蟹视上神经节与雌性卵巢发育过程 |
1.2 甲壳动物眼柄激素研究进展 |
1.2.1 高血糖激素 |
1.2.2 蜕皮抑制激素 |
1.3 性腺抑制激素研究进展 |
1.4 RACE(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简介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1 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2.1.4 常用试剂和培养基配方 |
2.2 实验方法 |
2.2.1 性腺抑制激素基因cDNA片段的制备 |
2.2.1.1 引物设计 |
2.2.1.2 中华绒螯蟹视上神经节总RNA的提取 |
2.2.1.3 RT-PCR获得中华绒螯蟹性腺抑制激素基因片段 |
2.2.2 中华绒螯蟹性腺抑制激素基因片段的3'RACE |
2.2.2.1 RACE引物设计 |
2.2.2.2 中华绒螯蟹视上神经节总RNA的提取 |
2.2.2.3 RT-PCR获得中华绒螯蟹性腺抑制激素基因片段3’端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制备的性腺抑制激素基因cDNA片段 |
3.1.1 引物设计 |
3.1.2 中华绒螯蟹眼柄视上神经节 |
3.1.3 中华绒螯蟹视上神经节总RNA |
3.1.3.1 OD260/OD280的比值的测定 |
3.1.3.2 电泳检测视上神经节总RNA |
3.1.4 RT-PCR扩增GIH基因片段 |
3.1.5 PCR片段回收 |
3.1.6 蓝白斑筛选阳性克隆 |
3.1.7 菌落PCR |
3.1.8 质粒分子大小 |
3.1.9 质粒PCR |
3.1.10 重组子的序列 |
3.2 性腺抑制激素基因cDNA片段的3’RACE |
3.2.1 引物设计 |
3.2.2 中华绒螯蟹视上神经节总RNA |
3.2.3 RT-PCR扩增GIH基因片段3’端 |
3.2.4 RACE-PCR片段回收 |
3.2.5 蓝白斑筛选阳性克隆 |
3.2.6 菌落PCR |
3.2.7 质粒分子量大小 |
3.2.8 质粒PCR |
3.2.9 重组子的序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刀额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低盐度养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形态特征 |
二、生态习性 |
三、低盐度养殖 |
四、虾苗淡化 |
五、放养密度 |
(5)我国特种水产养殖品种发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淡水虾蟹类 |
1.1 河蟹 (中华绒螯蟹) |
1.2 青虾 |
1.3 罗氏沼虾 |
1.4 马氏沼虾 |
1.5 南美白对虾 |
1.6 刀额新对虾 |
1.7 红螯螯虾 |
2 国产优质鱼类 |
2.1 鳗鱼 |
2.2 鳜鱼 |
2.3 乌鳢 |
2.4 河 |
2.5 黄鳝 |
2.6 长吻鱼危 |
2.7 黄颡鱼 |
2.8 泥鳅 |
2.9 罗非鱼 |
2.10 鲫鱼 |
3 国外引进淡水优质鱼类 |
3.1 大口黑鲈 (加洲鲈) |
3.2 短盖巨脂鲤 (淡水白鲳) |
3.3 斑点叉尾鱼回 |
3.4 美国大口胭脂鱼 |
3.5 鲟鱼 |
3.6 巴西鲷 (小口脂鲤) |
3.7 彩虹鲷 (红罗非鱼) |
3.8 革胡子鲶 |
4 其它名特品种 |
4.1 鳖 |
4.2 乌龟 |
4.3 牛蛙 |
4.4 美国青蛙 |
4.5 扬子鳄 |
4.6 娃娃鱼 (大鲵) |
(7)我国虾类淡水养殖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养殖概况 |
1.1 淡水虾的养殖 |
1.1.1 罗氏沼虾 |
1.1.2 日本沼虾 |
1.1.3 淡水龙虾 |
1.2 海虾淡化养殖 |
1.2.1 南美白对虾 |
1.2.2 刀额新对虾 |
1.2.3 斑节对虾 |
2 主要存在问题 |
2.1 苗种生产不能满足养殖要求 |
2.2 病害防治技术薄弱 |
2.3 养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
2.4 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
3 建议与对策 |
3.1 规范苗种生产, 确保优良苗种供应 |
3.2 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病害防治管理 |
3.3 加强成品虾质量监督, 确保产品符合国际质量标准 |
(9)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1.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论文提纲范文)
5 生活习性 |
5.1 水温 |
5.2 盐度 |
5.3 pH值 |
5.4 溶解氧 |
5.5 氨 |
5.6 对几种消毒剂的反应 (表10) |
四、稻田养殖刀额新对虾技术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虾与脊尾白虾抗逆性以及寒区盐碱地稻虾立体种养技术研究[D]. 任帅帅.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2]中华绒螯蟹性腺抑制激素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D]. 张亮. 河北大学, 2007(S1)
- [3]我国虾类淡水养殖概述[A]. 黄玉玲. 广西水产研究所论文集(2001—2005), 2006
- [4]刀额新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低盐度养殖研究进展[J]. 王兴强,曹梅,阎斌伦. 水产科技情报, 2005(04)
- [5]我国特种水产养殖品种发展概况[J]. 朱健. 中国畜牧兽医, 2003(04)
- [6]基围虾的生物学介绍[J]. 王波. 生物学通报, 2003(05)
- [7]我国虾类淡水养殖概述[J]. 黄玉玲. 水利渔业, 2003(01)
- [8]稻田养殖“基围虾”技术[J]. 姜祝飞. 农村养殖技术, 2002(19)
- [9]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1.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J]. 王吉桥. 水产科学, 2002(05)
- [10]北方稻区养殖刀额新对虾试验[J]. 刘月芬,刘长辉. 垦殖与稻作,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