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问题和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于翔[1](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唐文燕[2](2020)在《河北高速公路占用耕地补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北省作为华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供应地,历来重视粮食的耕作种植,乡土情结很重。然而随着河北省城镇化建设的逐步加深,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乡村建设当中格外重要的道路工程,随着交通路网越铺越多,耕地逐渐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要求非农项目占用耕地的,需要补偿耕地。因此落实补充耕地的情况直接关系着珍贵土地资源利用,因此研究高速公路补充耕地工作,有利于保障高速公路建设合法有序。本文旨在根据耕地总量平衡和土地稀缺性原理,了解国内外高速公路建设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了解我国特有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适用性,以及高速公路在落实耕地补偿过程中的要求和使用的方式。本文通过使用调查研究法列举了河北省高速公路目前占用耕地补偿的现状,包括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方式以及落实效果是否符合主管部门的要求。为进一步挖掘高速公路在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运用统计分析法将相关数据做了统计分析,并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对被占用耕地的失地农民进行详细的了解,总结出河北省落实耕地补偿过程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完善高速公路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对策研究。最终本文得出相关结论,为高速公路乃至其他建设项目的补充耕地工作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邢伟[3](2020)在《“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集体资产股权流转过程中权利边界模糊、交叉,影响部分权能实现;所有权缺位、虚化、弱化,行使主体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权能流转范围受限,流转市场不完整,有偿退出难,抵押担保难;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财产性权能流动性低,财产性权益难以充分实现,与改革目标相违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范围不明,行权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畅,导致合作制性质不明,股份制作用发挥不畅;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缺失,公益性功能发挥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以上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改革进程,阻碍着产权各要素权能的充分实现,影响着农村发展效果和治理效能。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释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以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基础,论述农村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公益性资源资产产权等相关概念,结合建国后各个时期农村产权制度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依托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结合全国各地改革情况,深入剖析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第四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分别负责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公益性资源资产和经营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能。第五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构建与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相适应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第六部分“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进行全面剖析。第七部分“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以期实现细化各项权能、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产权保护、顺畅产权流转目标。第八部分“结论”,回答了在导论部分提出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所有资源资产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不同资源资产的形态、功能、使用方式以及产权构成、行权模式,将其划分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和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四种类型。在坚持农村集体制度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底线不变、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固定不变基础上,剥离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经营性资源资产股东权、公益性资源资产管理权中所包含的身份性权能,在分权基础上将包含身份属性的权能(成员权)统一归位于所有权,形成所有权权利组织体,即“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根据不同资源资产性质及其权能构成,分别搭建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农村承包权人集体”“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和“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分别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经营性资源资产和公益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权能和身份权权能。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转换过程中,严把“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三大环节,统筹宏观设计与微观运行,找寻出一条可以最大限度明晰产权界限、充分发挥产权权能、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运行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效能。

张婉双[4](2020)在《河北省土地综合利用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有限资源,土地的合理利用一直是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然而随着人口规模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土地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出现了耕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粗放利用、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土地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可能成为部分地区发展的桎梏。因此,亟需进一步了解当前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其土地综合利用绩效进行实证测度,据此探索进一步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论文以河北省11市为研究对象,首先了解河北省经济发展、自然地理及土地利用等实际情况,总结当前土地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熵值法赋权做出纵向评价,结合TOPSIS法的贴近度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得出11市土地综合利用绩效评价的结果,后探讨提升河北省土地综合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通过纵向评价结果可以得出,河北省各市整体的土地利用绩效得分仍不高,在2016年后,由于政府对土地利用进行有效管理、重视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私自改变耕地用途、充分利用建设用地资源,整合废弃荒地等原因,推动了石家庄、廊坊、衡水等地的绩效得分趋势都呈向上趋势,有明显改善,邯郸、保定、沧州较为平稳,而邢台的得分呈直线下降趋势;针对所呈现不同的变动趋势,在利用方式、土地环境等方面,各地应因地制宜探寻出有效的解决途径;第二,通过对分区城市的横向对比得出,借助政府土地资源统筹和优化、各土地相关部门职责明确、土地用途严格管控、城乡建设详细规划、审批流程科学规范等措施,邯郸、保定、唐山土地利用绩效相对较好;第三,受到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用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利用率较差,导致了张家口、承德两地绩效得分较低,这是提升张承地区土地利用水平的难题。根据研究结果,从政府管控、土地利用模式、与生态建设的关系等多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能够提升河北省土地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为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间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最终为实现河北省各市更优质发展提供宝贵思路。

周勋章[5](2020)在《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水平测度、经济绩效和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家庭农场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其确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要形式后快速发展。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纳入农业农村部门名录的家庭农场达到60万家,经营土地面积近1.6亿亩,年销售农产品总价值达到1946.2亿。家庭农场逐渐成长为最具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几年河北省家庭农场发展势头很好,2014年注册家庭农场仅为7809家,截止到2019年底达到41000家,每年平均增长6600多家。但是,现阶段河北省家庭农场普遍存在经营实力弱、产业链短、盈利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家庭农场处于种养业的生产环节,受上下游产业双重影响,加之现阶段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不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显。家庭农场迫切需要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来拓展经营范围,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然而,当前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家庭农场产业链是探索式的前向和后向延伸以及横向拓展,由此形成的产业链短且窄。国内外实践证明,蓬勃发展的家庭农场及其完善的产业链生成与延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现阶段我国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弊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当前,我国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发展在实践环节已经大量存在。但是,迄今为止有关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并未引起国内理论界重视,相应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因此急需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方面的理论指导。本文借鉴分工理论、有限理性理论、价值链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推拉理论等构建理论框架,以河北省1124个家庭农场调查数据为基础,在梳理国内为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法、比较分析法、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法等,对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首先,从家庭农场经营类型特征等8个方面分析了河北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将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分为上游延伸、中游延伸和下游延伸以及横向拓展4个方面进行分析;其次,在总结归纳现有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理论和方法基础上,提出采用“合作度”作为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衡量指标,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作为合作度测度方法,以家庭农场产业链纵向延伸为例构建合作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了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整体延伸水平、上游环节延伸水平、中游环节延伸水平和下游环节延伸水平;再次,将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结果分别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纳入到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之中对产业链延伸水平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影响和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利用实地调研、深入访谈和资料整理等方法归纳出现阶段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3种典型模式,分析了每种模式优缺点和选择依据,并以纵向延伸为例研究了家庭农场产业链动态演进路径。通过全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较低,有75.60%的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处于一般和较低水平,只有24.40%的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处于中级和高级水平;上、中、下游环节之间产业链延伸水平有一定差异,总体上看是中游环节延伸水平最高,其次是上游环节,下游环节延伸水平最低;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在不同类型家庭农场之间和河北省11个地市之间的差异化不是非常显着。(2)家庭农场产业链整体延伸以及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延伸均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提升有显着促进作用。(3)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农场经营年限;家庭农场是否有注册品牌、是否获得绿色或有机认证、是否有完整财务记录等均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提升有显着影响。(4)河北省家庭农场主的产业链延伸意识不高,但提高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可以显着促进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5)政府部门支持力度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有显着影响。(6)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单一,其中纵向延伸占主体地位;另外,家庭农场自身实力、产品特征以及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选择。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和产业链延伸政策建议:构建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体系;创新家庭农场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优化政府财政补贴使用方向;提升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水平;激发家庭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提高家庭农场组织化程度;提升农场主综合素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从微观主体视角对产业链延伸进行研究拓展了产业链延伸研究视角。(2)通过设计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以“合作度”为衡量指标测算出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分析产业链延伸对其经济绩效影响,研究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总结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典型模式和延伸路径等,构建了产业链延伸研究框架。(3)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产业链延伸整体延伸还是向上游、中游和下游延伸均可以显着提升家庭农场经济绩效;产业链延伸意识对产业链延伸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

黄靖雯[6](2020)在《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腐败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间节点的临近,国家扶贫工作也有条不紊逐步推进。基层作为扶贫政策执行的最终落实单位,承担着扶贫工作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任。但与此同时总有不法分子在扶贫资金诱惑下选择贪污腐败,不仅损害人民利益,还污染政治环境、阻碍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央纪委在2018年开展的专项调查展示国家对腐败问题的重视和治理扶贫领域基层腐败的决心,为扶贫领域基层反腐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人民主体理论及中国共产党人治腐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通过案例汇总、整理和剖析七省扶贫腐败专项治理曝光案例,总结现象规律,寻求扶贫领域基层腐败产生原因,并以此思考预防治理基本对策。整理发现,当前扶贫领域基层腐败主要表现为厚亲待友、挪用资金、侵占骗取以及收费受贿等类型,体现出腐败主体集中于村级干部、牵涉领域范围较为广泛、分布地区差距较大、涉案金额数目差距较大且小额居多等特征。扶贫中基层腐败的主要原因在思想素质层面主要表现为思想腐朽落后、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政治和文化素质水平有待提高等;政治层面主要表现为监督以及公开制度不够明确、法律法规设计留白、基层扶贫的管理体系设计有待完善等;经济层面主要表现为薪酬及激励体制设计有待改进等。针对扶贫领域基层腐败问题,基于以上观察结果和原因分析,本文从思想素质、政治体制设计、经济激励三个维度构建预防和治理扶贫领域基层腐败对策体系。首先在思想素质层面主要建议提高干部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弘扬民主法治思想;其次在基层反腐机制层面主要建议健全扶贫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公开力度、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力度;最后在经济激励层面主要建议科学设计薪酬体系和激励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及管理。

史京京[7](2019)在《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河北省鲜食型甘薯效益普遍提高,极大地带动了甘薯种植户积极性,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部署下,河北省甘薯产业逐渐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甘薯产业组织模式有了新的发展。但是由于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时间较短,在利益联结机制、科技带动力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了使甘薯产业组织模式更好的服务于甘薯产业,甘薯产业组织模式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本文立足于河北省,以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环境为研究背景,以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中的产业组织模式为研究对象,在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研究总结出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的特征,为对策提供相应的相应的理论依据。论文根据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环境,产业组织模式发展现状,对产业组织模式进行比较和优劣势分析,并从农户角度分析影响农户选择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决策行为影响因素,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发现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产业组织模式主体缺乏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科技带动力弱、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品牌标准不明确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强五方面问题,并从人才、科技、利益联结机制、品牌体系建设和政府政策五方面提出完善产业组织模式的对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产业组织模式发展提供活力;加强企业科研技术投资,增强产业组织模式带动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组织模式运行效率;健全品牌服务体系,增强品牌带动力和发挥政府职能,为产业组织模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本文创新点:以产业组织模式为视角研究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通过对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环境分析,结合实际调查出的三种甘薯产业组织模式案例,具有针对性的对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的参与主体、地区分布、利益联结机制和辐射范围进行对比分析和优劣势分析,研究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从农户视角分析产业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影响农户参与产业组织模式决策行为的因素,从农户角度对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的优劣势,为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姜义颖[8](2019)在《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作为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基本途径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至2016年底,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57.35%,城市化正在由主要是集中型城市化向集中型城市化与扩散型城市化相结合的历史阶段演进。根据城市化一般规律所决定的发展趋势,我国城市化正在由单体城市的城市化走向城市群的城市化,由重视城市建设的城市化转向重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城市化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阐明了城市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对我国城市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同时也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新阶段。这种由城市群为形态的城市化进程,从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两方面的协同性来看,城市化会出现一个怎样的新发展形态呢?本文在大量考察我国城市化发展实际和综合研究国外城市化发展形态的基础上认识到,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将迎来发展新时代,即进入到城市化区域的空间城市化发展时代。本文以“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作为论文选题,期望从城市化发展的隐性(社会空间)和显性(物质空间)两方面,探讨新时代下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新形态以及在新形态下城市化经济如何高质量的协调发展,同时,研究城市化区域的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分析城市化集聚与扩散重塑的区域空间结构和规模经济的发展过程,总结城市化区域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对丰富城市经济学理论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城市化经济如何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如何有效地避免各种城市病?如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些问题正是需要通过把握城市化区域的发展规律来解决。可见,深入研究城市化区域理论有重要的应用实践意义。城市化发展进程已经表明,探寻城市化区域的一般发展规律,既是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应用理论需要,也是推动我国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向理论前沿发展的需要。故对城市化区域的理论探索,将是我国未来一个较长时期的理论研究任务。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城市化发展迅猛并推动区域经济高速增长,但区域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城乡差距持续拉大。当下,城市化过程中“五高五低”的发展现实为这种不均衡和差距提供了注解。一是,城市化发展速度高,而质量、效益低。城市化发展直线上升,短短几十年就达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高度,但是发展质量和效益却与之不符。城市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市政管理、就业吸纳、人文建设等明显滞后,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二是,资源消耗高,规模效益低。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城市化速度远超于人口城市化速度,而人口城市化又远超于产业城市化,“三率倒挂”现象严重,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建了视觉城或景观城后没有充足的产业作为支撑,产城失衡,城市规模效益递减,难以保持城市经济持续发展。三是,城市高速发展、农村低速发展。我国实施城市化战略以来,城市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城市面貌得到巨大改善,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农村境遇却日渐没落。城市对农村形成的巨大“虹吸效应”,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达到了 4倍之多,在医疗、卫生、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城乡差距更大,形成了“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二元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形成“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的尴尬局面。四是,核心城市高速增长,腹地城市低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城镇规模结构严重失衡,一方面,大城市数量和人口比重持续增加,尤其是特大城市规模盲目扩张,人口数量激增,资源环境负荷加重;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开始收缩,中西部一些小城镇甚至出现萎缩迹象,无法对核心城市发展形成有力支撑。五是,东部区域发展水平高,中西部区域发展水平低。我国区域发展东高西低的趋势不断加剧。在我国目前的诸多城市化区域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处于经济领先地位,且都处于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城市化区域的发展明显落后。这些状态与将城市与区域割裂、城市规划建设孤立化、局部化等有密切关系。由于没有认识到城市化已经进入到城市化区域的发展阶段,导致城市化碎片化、城市和区域之间出现非均衡化、失谐化等,都阻碍了城市的协同发展。因此,在全面把握城市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厘清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化区域边界和功能,分析城市化区域的规模经济状态及空间结构布局,对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政策和优化区域经济顶层设计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本研究立足于城市化延伸发展到城市化区域之事实,分析城市化区域的概念及其形成与发展,探讨城市化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首先,提出城市化区域概念,探析城市化区域形成机制、运行机理、空间演化及其发展规律。其次,结合我国城市化区域发展现实,深入研究城市化区域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城市化区域中城市规模经济决定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是城市化区域中内部结构决定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再次,分别对城市化区域内的规模经济决定和内部结构决定进行测度,实证分析二者对城市化区域发展的影响。最后,在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方面,提出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内核及推动城市化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本研究在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及调查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探析城市化区域的概念、分析其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全面剖析和实证检验城市化区域的规模经济、内部结构以及对区域或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求实现以下创新:(1)从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上界定城市化区域概念。城市化区域作为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演化趋势和社会经济表现形式,需要通过全面研究建立起相应的理论体系。这里,首要问题是要准确地界定城市化区域的概念。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基本上都经历了由单中心到多中心,专业化城市到综合化城市、单体城市到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而城市化形态由单个城市发展转化为多个城市连成片的城市化区域。这种城市化区域是城市与区域连结为一个空间整体的社会形态。它与城市化有形状、品质和技能的同质性,但又比城市化的空间形式更为泛化。通过探讨城市化由城市内部发展到城市外部进而延展到区域的过程,可以得出:城市化区域就是指以一或两个以上(包含两个)大城市为核心、周围环绕若干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带作为腹地而形成的遍布城市化生活方式的人类生活区域。本文从城市化发展形态的角度界定城市化区域概念,是对城市化发展形态研究的理论创新。(2)揭示决定城市化区域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城市化区域是由多个城市连结形成的广袤空间地带和社会经济体系。支撑这个空间地带和社会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内在机理,表现在保证区域高收益的城市规模经济实现和保证区域协调发展的内部结构合理化。即城市规模经济与区域内部结构是决定城市化区域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城市化区域内城市数量和实力会不断增长,外向经济会日益扩大,逐步向更高级阶段跃迁,整个区域由均衡走向非均衡再向均衡发展如此循环,这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城市规模经济与区域内部结构两个方面探讨推动城市化区域有序运行与健康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创新。(3)实证分析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适度点以及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的合理度。从城市成本与收益关系理论分析城市化区域适度的经济规模,实证测度出其适度规模人口数量;从区域内部结构均衡理论出发,实证测度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合理度,为我国城市化区域人口吸纳、转移以及区域规模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制定提供现实依据,是本研究的另一个创新。因此,本研究尝试对城市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及政策选择问题展开探讨,通过提出城市化区域概念,为研究城市化发展提供新视角;通过对城市化区域成因及运行机理的研究,可以引起人们对城市化发展质量、城市发展新格局及城市与区域间关系更加关注;通过城市化区域规模经济决定和内部结构决定分析,为城市化区域规模找到适度点以及内部结构均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分析,可为新形势下制定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参考,以达到城市化区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初衷。

张贵军[9](2019)在《基于农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滨海区耕地生态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资源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会导致土地生态系统本身失衡,还会因为土地所提供产品的品质问题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土地安全问题已经在人类长期非理性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由土地承载安全问题升级为土地生态环境和功能安全问题,土地生态安全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耕地生态安全的内涵、评价体系、安全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且多数研究空间尺度过大,缺乏反映耕地本身土壤养分含量、环境质量以及健康功能的地球化学元素分布信息,导致研究结果很难触及耕地生态安全的深层实质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农业地质地球化学背景调查成果为主要数据源并结合实地取样补测数据,获取了较为详尽的数据信息;结合耕地生态安全理论内涵研究、构建概念模型及评价体系,以环渤海区域的黄骅市为典型地域实施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整治分区,并展开耕地生态安全监测及保护策略体系研究。旨在推动土地生态安全理论研究,指导农业生态安全生产实践和加速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厘清了耕地生态安全内涵,构建了耕地生态安全概念模型研究从“生态安全”、“土地资源安全”及“土地生态安全”理论出发,考虑中国的人地关系背景及耕地利用的特点和要求,分析了耕地生态安全的系统动力学原理,将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界定为:承载安全、土地(土壤)环境安全、系统功能安全、后备保障安全、时空均衡、制度安全和产权安全7个方面的内容,并构建了县域尺度下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中承载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及系统功能安全是耕地生态安全的基本和核心要素;后备保障安全决定着耕地的持续供给;时空安全要求耕地生态安全的收益在不同代际、不同区域间公平分配,强调耕地资源的分配在时空2个尺度提供同等的发展权;制度安全和产权安全决定了耕地保护的外围制度和政策环境。(2)以黄骅市为例进行了耕地生态安全利用调查与监测评价研究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黄骅市(县级市)耕地利用情况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以农业地质地球化学背景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实地走访和踏勘,采集了大量土壤样品获取检测数据,收集了黄骅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成果、历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了黄骅市2015年耕地生态安全数据库;利用农用地分等数据平台,获取黄骅市耕地矢量数据图层及最小评价单元;选择单因素评价与分层次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依据相关规程、技术标准和已公示的研究结论设定合理的安全评价标准及分级标准,对黄骅市耕地进行生态安全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县域人均耕地占有量较为安全,弥补了粮食单产低的劣势,大部分区域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耕地承载率安全程度较高;耕地总体有机质含量较低,96.75%的区域处于临界安全及中度不安全水平;大部分耕地碱解氮含量不足,高度不安全面积达76.55%,中度不安全面积达23.09%,与氮肥的大量使用形成显着的反差;地下水埋深较浅,且地下水矿化度较高,限制着耕地土壤环境安全,37.81%的耕地呈中度盐渍化,超过20%的耕地盐渍化程度较高,属于中度和高度不安全级别,耕地的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的盐渍化程度空间相关性较高;黄骅市有超过90%的耕地土壤pH值偏高,处于临界安全状态;淡水资源贫乏极大地限制着黄骅市耕地灌溉保障率,仅有2.62%的水浇地能达到75%的灌溉保障率;耕地排水条件较差,12.06%的耕地排水条件处于高度不安全水平。黄骅市耕地施肥量普遍过高,但肥料的利用效率过低,重金属元素含量中,除了As和Ni元素含量呈现中度安全级别之外,其他6种重金属元素皆处于高度安全水平。(3)划定了耕地生态安全整治分区并对应提出分区监测管理及整治策略研究结合评价结果构建了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监测制度,并提取各指标不安全的区域,按照整治技术手段和监测管理措施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的原则,运用空间叠加法,划出耕地严格限制占用区、肥力提升区、盐渍化土整治及耐盐作物改良区、重金属污染防范区,并对应安排了整治及监管措施。(4)分类提出黄骅市盐渍化土的改良利用方式研究对黄骅市土壤盐渍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盐渍化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结合已有的盐渍化改良方法讨论了黄骅市轻度盐渍化土、中度盐渍化土和重度盐渍化土的适宜改良利用技术。建议滨海盐碱地的治理应遵循以适为主,以改为辅,杜绝大兴水土工程,提倡大力推广耐盐作物种植、优化滨海地区的种植制度,筛选具有生产和生态效益的乔、灌、草以及粮食作物来改良大量未利用盐渍化土地的景观和生态系统。(5)提出耕地后备保障安全及产权安全策略研究分析指出了黄骅市耕地后备保障安全的两方面对策与建议:一是通过耐盐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未利用盐渍化土地的利用率,增加耕地数量的有效供给,缓解现有耕地的生产压力,同时塑造该县域特有的盐渍化土壤景观生态系统;二是通过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挖掘土地利用结构性和空间性调整潜力,增加耕地补给并扩大耕地经营规模。研究通过分析现有耕地产权登记管理制度及保护绩效存在的缺陷,提出保障耕地产权制度安全应做到:稳定当前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并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培育新的安全利用及保护主体,将耕地纳入统一的土地权属登记审核制度,利用新技术建立耕地生态安全动态监测制度,适时适地地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并创新耕地生态安全保护机制。

刘德超[10](2019)在《河北省马铃薯种植的成本收益和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推进,马铃薯生产在粮食供应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粮食生产逐渐形成了马铃薯和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主粮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近年来,河北省积极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河北省作为中国马铃薯主产区的地位日益巩固。然而,河北省马铃薯生产效益不高且持续下滑的状况,已经成为马铃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河北省马铃薯生产的成本收益,揭示河北省马铃薯生产效益不高且持续下滑的原因、探索马铃薯生产实现增收增效的途径。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生产规模、生产结构和生产效益三个方面分析河北省马铃薯生产的现状;二是对河北省马铃薯和三大主粮之间,以及对不同生产区域、不同生产主体和不同种植模式之间马铃薯的成本收益进行对比分析;三是河北省与其他六个马铃薯主产省份在成本收益构成要素上的对比,分析发现自身的优、劣势;四是采取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针对河北省马铃薯生产投入产出效率变化的纵向趋势特征展开研究;五是提出提高河北省马铃薯效益的具体对策建议。其次,本文通过运用DEA数据包络法、结构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借助年鉴数据和具体调研数据,并结合实际调研走访过程中得到的直观感受,形成了如下结论:(1)相较于三大主粮,目前河北省马铃薯种植经济效益更高;二季作区比一季作区经济效益更高;生产组织形式一体化程度、地膜设施投资量与经济效益均正相关。(2)与其他主产省份比较发现河北省马铃薯生产综合效率低于其他省份,整体处于劣势。(3)2011-2013年投入产出效率较高,投入近乎处于最优状态,然而在2014年之后,各项投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冗余现象,投入产出效率明显下降,表明近年来河北省马铃薯生产急需降本增产,而不是盲目追加要素投入。(4)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益关键要实现生产结构升级,转变传统生产模式,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本文创新性在于:(1)研究视角上,文章采用了以产量为主的宏观视角和以效益为目标的微观视角两个角度进行的分析,全面探求投入产出效率,促进河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2)方法运用上,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省际间成本收益比较过程中,采取数据描述的方式定性地发现河北省马铃薯生产中的竞争优、劣势。在投入产出效率研究过程中,运用DEA计量模型对河北省马铃薯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定量分析。(3)数据获取上,使用的数据资料详实新颖。论文使用河北省马铃薯生产的统计年鉴数据,和实地走访形式获取的调查数据,确保数据能够真实地反映河北省马铃薯成本收益现状。

二、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问题和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问题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论文创新点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地质
        2.1.4 河流水系
        2.1.5 社会经济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2.2.1 地下水资源量
        2.2.2 地下水开采量
        2.2.3 地下水供水量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3.1.1 大数据技术
        3.1.2 5S集成技术
        3.1.3 可视化技术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3.2.1 空间数据处理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3.2.3 数字水网提取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3.3.1 拓扑元素概化
        3.3.2 拓扑关系描述
        3.3.3 拓扑关系存储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3.4.1 业务主题划分
        3.4.2 业务流程概化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3.5.1 业务集成环境
        3.5.2 三网集成合一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4.1.1 多源数据融合
        4.1.2 模型方法融合
        4.1.3 业务过程融合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4.2.1 主题服务模式
        4.2.2 主题服务特点
        4.2.3 业务应用过程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5.1.1 业务应用系统
        5.1.2 多源数据来源
        5.1.3 应用分析方法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5.4.1 自然因素变化
        5.4.2 人为因素变化
        5.4.3 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主题化指标库
        6.1.2 评价指标优选
        6.1.3 评价等级划分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6.2.1 评价方法选取
        6.2.2 方法的组件化
        6.2.3 方法组件调用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6.3.1 指标数据来源
        6.3.2 评价结果分析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6.4 本章小结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7.1.1 考核基本原理
        7.1.2 指标计算方法
        7.1.3 水位考核评分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7.2.1 监测数据处理
        7.2.2 水位指标确定
        7.2.3 地下水位考核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7.3.1 数据管理服务
        7.3.2 基础信息服务
        7.3.3 考核管理服务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河北高速公路占用耕地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土地资源利用
        2.1.2 土地开发整理
        2.1.3 耕地占补平衡
    2.2 高速公路占用耕地补偿的特点及意义
        2.2.1 占用耕地补偿的内涵
        2.2.2 占用耕地补偿的特点
        2.2.3 占用耕地补偿的意义
    2.3 高速公路落实耕地补偿的理论基础
        2.3.1 土地稀缺原理
        2.3.2 动态平衡理论
        2.3.3 自然地域分异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河北高速公路占用耕地补偿现状
    3.1 河北高速公路建设概况
        3.1.1 河北高速公路建设规模
        3.1.2 河北高速公路建设占地情况
    3.2 高速公路占用耕地补偿方式和要求
        3.2.1 高速公路落实耕地补偿的方式
        3.2.2 高速公路占用耕地补偿要求
    3.3 河北高速公路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偿情况
        3.3.1 河北高速公路占用耕地及补偿现状
        3.3.2 河北高速公路占用耕地补偿数量
        3.3.3 河北高速公路占用耕地补偿质量
        3.3.4 河北省高速公路占用耕地补偿方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河北高速公路占用耕地补偿调查与问题分析
    4.1 河北高速公路占用耕地补偿状况调查
        4.1.1 访谈调查
        4.1.2 问卷调查
    4.2 存在的问题
        4.2.1 高速公路占用耕地补偿质量较低
        4.2.2 高速公路项目未批先建现象频发
        4.2.3 高速公路易地落实耕地补偿统筹交易难
        4.2.4 耕地增加过度依赖土地开发
    4.3 存在问题的原因
        4.3.1 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4.3.2 单独选址项目的局限性
        4.3.3 高速公路占用耕地后可供补偿的指标总量有限
        4.3.4 政府与农户开展土地复垦的积极性不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北高速公路占用耕地补偿问题对策
    5.1 树立粮食产能为核心的耕地占补平衡理念
        5.1.1 利用经济倒逼建设单位减少占用耕地
        5.1.2 深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5.1.3 重点实施耕地提质改造项目
        5.1.4 严格执行耕地表土剥离制度
    5.2 全方位增加耕地保护监管措施
        5.2.1 构建社会共同责任机制
        5.2.2 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的监管
        5.2.3 建立耕地保护责任的监督考察体系
        5.2.4 利用大数据助力耕地监管
    5.3 完善耕地指标储备制度
        5.3.1 加强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开展土地整治
        5.3.2 引入社会资本增加土地整治的积极性
        5.3.3 完善省级耕地调剂平台的利用
    5.4 结合乡村振兴开展以土地复垦为主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5.4.1 开展闲置耕地的污染治理和修复
        5.4.2 通过空心村治理增加耕地指标
        5.4.3 增加资金投入保障土地综合整治效果
        5.4.4 推动土地整治和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调查
    附录二 :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3)“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理论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第一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二、法与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构成
        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权能分析
        四、国外土地产权构成及权能分析
    第二节 1949 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概况
        一、第一阶段(1949 年—1956 年):合作化运动时期
        二、第二阶段(1956 年—1978 年):人民公社时期
        三、第三阶段(1978 年—2012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四、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期
    第三节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一、演化博弈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二、对各个阶段产权变革的演化博弈分析
第二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部分地区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样本
    第一节 河北省个别地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情况
        一、邢台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二、定州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第二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一、农村集体资产难核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确定、集体资产股权难设定
        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难、抵押担保难和有偿退出难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权能规则不完善
        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
        五、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不清
        六、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范围不明、改革不畅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影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
        二、统分结合经营体制长期失衡,制约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第三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概念界定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内涵与外延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性质与特征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作用
        一、明晰产权结构、释放产权权能
        二、实化农村所有权
        三、推进乡村振兴
        四、优化乡村治理机制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路径
        一、提升农村各治理主体间的协调性
        二、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科学性
        三、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保障性
        四、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合法性
    第四节 农村产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转换路径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架构的静态设计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动态运行
第四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四大行权主体
        一、“农村承包权人集体”——承包地所有权
        二、“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三、“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四、“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行权模式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架构
    第四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的治理问题分析
第五章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第一节 科斯定理及成本—效益分析
    第二节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运行审视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决策事项与程序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科斯定理审视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
        三、“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成本效益SWOT分析
    第四节 经济绩效管理视角下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一、绩效管理与“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二、“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绩效管理剖析
第六章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第一节 产权归属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化
        一、构建流程规范、账实清晰、公开公正的清产核资大格局
        二、构建设置科学、动静结合、权能完整的股权管理模式
        三、构建主体明确、范围清晰、分配合理、渠道科学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
    第二节 产权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市场化
        一、基础——由“确权确地”向“确权确股不确地”转变
        二、关键——由“政府干预”向“市场运作”转变
        三、核心——由“单一形式”向“协调联动”转变
        四、支撑——由“重流转轻保障”向“流转保障并重”转变
        五、突破——由“权能杂糅”向“赋权明责”转变
    第三节 产权保护与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化
        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的相关规定
        三、成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
    第四节 智慧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的科技化
        一、区块链技术作为关键支撑
        二、构建“区块链+农村土地确权及流转”模型体系
    第五节 信息披露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公开化
        一、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原则
        二、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内容、标准与方式
        三、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风险
        四、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结果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河北省土地综合利用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针对土地利用的研究
        1.3.2 国内针对土地利用评价的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土地利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土地和土地资源
        2.1.2 土地利用
        2.1.3 土地利用绩效及经济、社会、生态绩效
        2.1.4 土地利用绩效评价
    2.2 土地利用绩效评价的理论依据
        2.2.1 土地供求论
        2.2.2 地租论
        2.2.3 土地可持续发展论
        2.2.4 协同论和系统论
第三章 河北省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
    3.1 河北省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经济发展概况
    3.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3 河北省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3.3.1 农村土地产权意识推广不足,且存在土地闲置现象
        3.3.2 土地综合利用有着一定不合理性
        3.3.3 利用方式较为粗放,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3.3.4 农用地类型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建设用地比重不合理
        3.3.5 生态环境问题还需解决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主要评价指标的具体解释
        4.3.1 经济绩效层面
        4.3.2 社会绩效层面
        4.3.3 生态绩效层面
    4.4 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方法的基本理论
        4.4.1 熵值法
        4.4.2 TOPSIS法
第五章 河北省土地综合利用绩效评价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 基于熵值法的纵向分析
    5.3 基于TOPSIS法的横向分析
第六章 提升河北省土地综合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政府的管理调控力度
        6.1.1 继续推进土地流转政策
        6.1.2 健全土地利用调控的机制
    6.2 协调好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间的关系
        6.2.1 坚持土地控量和集约利用原则,促进生态建设
        6.2.2 加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
    6.3 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的模式
        6.3.1 转变各市的土地利用方式
        6.3.2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6.4 推进存量用地盘活利用
        6.4.1 清理供而未用土地
        6.4.2 分层布局,提高建设用地空间利用率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水平测度、经济绩效和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产业链研究现状
        1.2.2 家庭农场研究现状
        1.2.3 家庭农场产业链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数据来源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链
        2.1.2 产业链延伸
        2.1.3 家庭农场产业链
        2.1.4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
    2.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研究的相关理论
        2.2.1 分工理论
        2.2.2 有限理性理论
        2.2.3 价值链理论
        2.2.4 交易费用理论
        2.2.5 推拉理论
        2.2.6 理论总结与借鉴
    2.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研究的理论图
    2.4 本章小结
3 河北省家庭农场及其产业链延伸的现状分析
    3.1 河北省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3.1.1 家庭农场经营类型特征
        3.1.2 家庭农场的经营项目
        3.1.3 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者情况
        3.1.4 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情况
        3.1.5 家庭农场硬件设施和产品品牌及认证
        3.1.6 家庭农场获得政府补贴和金融服务情况
        3.1.7 家庭农场的产品经营特征
        3.1.8 家庭农场经营的制约因素和政策诉求
    3.2 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现状分析
        3.2.1 家庭农场产业链上游延伸分析
        3.2.2 家庭农场产业链中游延伸分析
        3.2.3 家庭农场产业链下游延伸分析
        3.2.4 家庭农场产业链横向拓展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分析
    4.1 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
        4.1.1 价值增值法
        4.1.2 主辅分离法
        4.1.3 里昂惕夫指数法
        4.1.4 Davies-Morries指数法
        4.1.5 定性评价法
        4.1.6 现有测度方法评价
    4.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方法
        4.2.1 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4.2.2 合作度分析
    4.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以纵向延伸为例
        4.3.1 合作度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3.2 合作度衡量指标体系设计
        4.3.3 合作度测度模型分析
    4.4 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纵向延伸水平测度
        4.4.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4.4.2 整体纵向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4.4.3 上游环节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4.4.4 中游环节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4.4.5 下游环节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4.4.6 实证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产业链延伸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影响分析
    5.1 家庭农场经济绩效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5.1.1 家庭农场经营特征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
        5.1.2 家庭农场外部支持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
        5.1.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
        5.1.4 本文的研究假设
    5.2 影响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研究模型构建与计量模型选择
        5.2.1 研究模型构建
        5.2.2 计量模型选择
    5.3 影响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变量统计性描述及实证分析
        5.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5.3.2 实证模型估计
        5.3.3 实证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家庭农场视角的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分析
    6.1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6.1.1 交易成本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6.1.2 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6.1.3 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6.1.4 外部环境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6.1.5 本文的研究假设
    6.2 影响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研究模型构建与计量模型选择
        6.2.1 研究模型构建
        6.2.2 计量模型选择
    6.3 变量统计性描述、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6.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6.3.2 实证模型估计
        6.3.3 实证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与演进路径分析
    7.1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
        7.1.1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的原则
        7.1.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及案例分析
        7.1.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的结论
    7.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选择的依据
        7.2.1 家庭农场所经营农产品的产销特征
        7.2.2 农场主自身实力
        7.2.3 自然和社会环境
    7.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动态演进路径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本文的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与主持课题情况
作者简介
致谢

(6)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腐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3.1 思路与方法
        1.3.2 创新点与难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贫困与基层扶贫工作
        2.1.2 基层腐败与腐败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理论与人民主体理论
        2.2.2 中国共产党治腐基本理论
第3章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现状分析
    3.1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基本状况及案例选取说明
        3.1.1 基层腐败基本状况
        3.1.2 案例数据选取说明
    3.2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问题分类
        3.2.1 精准扶贫中厚亲待友的腐败
        3.2.2 精准扶贫中挪用资金的腐败
        3.2.3 精准扶贫中侵占骗取的腐败
        3.2.4 精准扶贫中收费受贿的腐败
    3.3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问题的特征
        3.3.1 腐败主体趋于村级干部
        3.3.2 腐败涉及领域较为广泛
        3.3.3 腐败分布地区差距较大
        3.3.4 小额资金腐败较为频发
    3.4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危害性分析
        3.4.1 腐败频发危害基层政治建设
        3.4.2 腐败问题制约基层经济发展
第4章 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原因
    4.1 基层扶贫领域文化及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4.1.1 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党性修养及理想信念有所欠缺
        4.1.2 部分基层工作人员文化及民主法治素养有待提高
    4.2 基层权力运行过程中监督体系有待完善
        4.2.1 基层权力运行过程中内部监督有待完善
        4.2.2 基层权力运行过程中外部监督有待加强
    4.3 基层扶贫工作中法律与公开制度有待完善
        4.3.1 基层扶贫工作中法律与查处机制有待改进
        4.3.2 基层扶贫工作中信息公开和管理有待增强
    4.4 基层扶贫工作中薪酬与激励方式尚有欠缺
        4.4.1 基层扶贫工作中薪酬设计造成失衡心理诱发腐败
        4.4.2 基层扶贫工作中保障与激励措施的效力有待提升
第5章 治理扶贫工作中基层腐败的对策
    5.1 提高文化及政治素养
        5.1.1 提升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
        5.1.2 提高文化和民主法治素养
    5.2 健全权力运行中的监督体系
        5.2.1 完善基层扶贫工作内部监督
        5.2.2 增强基层扶贫工作外部监督
    5.3 完善扶贫相关法律体系和公开制度
        5.3.1 加强扶贫领域法治建设和查处力度
        5.3.2 优化扶贫工作信息公开和跟踪管理
    5.4 改进基层扶贫工作人员薪酬及激励设计
        5.4.1 合理设计基层扶贫工作人员薪酬标准
        5.4.2 科学设计基层扶贫工作人员激励方式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性
2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产业化
        2.1.2 农业产业组织模式
    2.2 相关理论
        2.2.1 产业组织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农户行为理论
    2.3 理论启示
3 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现状
    3.1 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环境
        3.1.1 甘薯产业种植现状
        3.1.2 甘薯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3.1.3 甘薯产业发展的技术条件
    3.2 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发展现状
        3.2.1 种苗带动型
        3.2.2 加工带动型
        3.2.3 区域品牌带动型
4 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比较及优劣势分析
    4.1 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4.1.1 产业组织模式参与主体分析
        4.1.2 产业组织模式地区分布分析
        4.1.3 产业组织模式利益联结机制分析
        4.1.4 产业组织模式辐射范围分析
    4.2 河北省产业组织模式优劣势分析
        4.2.1 种苗带动型产业组织模式优劣势分析
        4.2.2 加工带动型产业组织模式优劣势分析
        4.2.3 区域品牌带动型产业组织模式优劣势分析
5 河北省农户选择产业组织模式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5.1 理论分析框架
        5.1.1 研究假设
        5.1.2 变量设置
    5.2 变量描述性分析
    5.3 模型构建
        5.3.1 二元logistic回归
        5.3.2 模型检验
    5.4 结论
6 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6.1 主体缺乏高素质专业性人才
    6.2 科技带动力弱
    6.3 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
    6.4 品牌标准不明确
    6.5 政策扶持力度不强
7 结论与对策
    7.1 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产业组织模式发展提供活力
        7.2.2 加强企业科研技术投资,增强产业组织模式带动力
        7.2.3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组织模式运行效率
        7.2.4 健全品牌服务体系,增强品牌带动力
        7.2.5 发挥政府职能,为产业组织模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详细摘要

(8)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论文创新点
    1.4 基本概念界定
        1.4.1 城市化
        1.4.2 大都市区(都市圈)
        1.4.3 城市群
        1.4.4 城市化区域
        1.4.5 城市化区域与相近概念区分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城市化的相关研究
        2.1.2 城市化形态相关研究
        2.1.3 城市规模的相关研究
        2.1.4 城市空间的相关研究
        2.1.5 研究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城市化发展理论
        2.2.2 城市规模理论
        2.2.3 城市空间理论
        2.2.4 城市区位理论
        2.2.5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3 城市化区域形成与演化分析
    3.1 城市产生及发展
        3.1.1 城市的产生
        3.1.2 城市的发展
    3.2 城市化产生及发展分析
        3.2.1 城市化的产生
        3.2.2 城市化的发展
    3.3 城市化区域形成及运行机制分析
        3.3.1 城市化区域形成原因
        3.3.2 城市化区域运行机制
        3.3.3 城市化区域发展规律
        3.3.4 城市化区域功能
    3.4 城市化区域的演化
        3.4.1 城市化区域的经济增长
        3.4.2 城市化区域的空间演化
    3.5 我国城市化区域形成中的问题分析
4 我国城市化区域形成的实例分析—以京津冀城市化区域为例
    4.1 京津冀城市化区域成因分析
        4.1.1 资源禀赋
        4.1.2 工业化发展
        4.1.3 信息科技创新
        4.1.4 城市化扩散
        4.1.5 空间有限性
    4.2 京津冀城市化区域形成的实证分析
5 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分析
    5.1 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模型
        5.1.1 城市化区域投入要素
        5.1.2 城市化区域产出要素
        5.1.3 城市化区域规模效益理论模型
    5.2 区域核心城市经济规模效益理论
    5.3 城市化区域适度经济规模模型
    5.4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现状分析
        5.4.1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发展现状
        5.4.2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实证分析
        5.4.3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存在的问题
    5.5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策略选择
        5.5.1 提高城市空间人口承载力
        5.5.2 提升城市空间集聚水平
        5.5.3 测量城市经济规模适度点
        5.5.4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6 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分析
    6.1 中心城市结构均衡分析
        6.1.1 “城”均衡态
        6.1.2 “市”均衡态
        6.1.3 “城”与“市”均衡态
    6.2 城市化区域的规模结构分析
    6.3 城市化区域的公共基础设施分析
    6.4 城市化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分析
        6.4.1 城市化区域产业链分析
        6.4.2 城市化区域产业梯度分析
        6.4.3 城市化区域产业集群分析
    6.5 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现状分析
        6.5.1 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发展现状
        6.5.2 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实证分析
        6.5.3 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6.6 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均衡发展策略
7 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
    7.1 新时代我国城市化区域的战略内核
        7.1.1 城市化区域物质空间结构战略
        7.1.2 城市化区域社会空间结构战略
        7.1.3 城市化区域首位城市战略
        7.1.4 城市化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7.2 推进城市化区域发展的政策选择
        7.2.1 城市化区域的土地利用政策
        7.2.2 城市化区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
        7.2.3 城市化区域的公共环境政策
        7.2.4 城市化区域的中心城市发展政策
        7.2.5 城市化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
        7.2.6 城市化区域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
        7.2.7 城市化区域的合作机制政策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在读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9)基于农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滨海区耕地生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外耕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2 数据来源
        1.4.3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1.4.4 工作底图的编制及数据库的构建
2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及概念模型的构建
    2.1 耕地生态安全的背景分析
    2.2 耕地生态安全理论基础
        2.2.1 生态安全及土地生态安全理论
        2.2.2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2.2.3 土地利用外部性理论
        2.2.4 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6 耕地稀缺理论
        2.2.7 系统学理论
    2.3 土地生态安全内涵的界定
        2.3.1 生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2.3.2 土地生态安全和土地资源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2.4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解析及界定
        2.4.1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解析
        2.4.2 耕地生态安全的动力学机制
        2.4.3 耕地资源保护与耕地生态安全的关系
        2.4.4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构成
    2.5 耕地生态安全概念模型的构建
    2.6 县域小尺度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 研究区域概况及耕地安全利用调查
    3.1 黄骅市自然环境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及水文特征
        3.1.4 土壤类型及植被
    3.2 黄骅市社会经济环境
    3.3 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
        3.3.1 土地利用现状
        3.3.2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3.4 耕地安全利用调查
        3.4.1 黄骅市耕地数量及粮食安全状况调查分析
        3.4.2 黄骅市耕地承载力变化调查分析
        3.4.3 耕地质量调查分析
        3.4.4 耕地土壤环境调查分析
        3.4.5 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
        3.4.6 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调查
        3.4.7 土地利用程度及经济投入程度调查
        3.4.8 自然灾害影响调查
        3.4.9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
    3.5 小结
4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4.1 生态安全监测评价尺度的确定
    4.2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4.2.2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3 数据采集及建库
    4.4 指标评价及安全分级方法
    4.5 指标安全评价标准的确立
        4.5.1 属于农用地分等评价指标的安全标准
        4.5.2 承载安全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4.5.3 生态环境安全指标安全标准的确定
        4.5.4 系统功能安全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4.5.5 后备保障安全及供给均衡评价标准的确定
    4.6 评价结果及结果分析
        4.6.1 承载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6.2 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6.3 系统功能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6.4 后备保障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6.5 资源供给均衡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7 小结
5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监测及整治分区
    5.1 县域耕地生态安全全要素监测制度
    5.2 耕地生态安全整治分区方法
    5.3 整治分区结果及对应措施
        5.3.1 耕地严格限制占用区
        5.3.2 肥力提升区
        5.3.3 盐渍土整治工程和耐盐作物改良示范区
        5.3.4 重金属污染防范区
6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限制条件分析及改良技术
    6.1 耕地生态安全限制要素交互作用分析
    6.2 黄骅市耕地土壤盐渍化限制分析
        6.2.1 盐渍化土地的土壤性状
        6.2.2 土壤盐渍化程度
        6.2.3 土壤盐渍化成因及影响因素
    6.3 耕地灌溉水资源限制条件分析
    6.4 土壤盐渍化改良
        6.4.1 轻度盐渍化土的改良利用
        6.4.2 中度盐渍化土的改良利用
        6.4.3 重度盐渍化土的改良
7 黄骅市耕地后备保障安全及产权制度安全
    7.1 耕地后备保障安全
        7.1.1 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
        7.1.2 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调整
    7.2 耕地产权制度安全建设
        7.2.1 现行耕地产权制度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
        7.2.2 现有耕地保护制度保护绩效分析
        7.2.3 耕地产权制度安全措施体系设计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10)河北省马铃薯种植的成本收益和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3.1 相关概念
        1.3.2 理论基础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4.3 文献评述
    1.5 创新点
2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现状分析
    2.1 我国马铃薯生产现状分析
        2.1.1 我国马铃薯生产规模及发展趋势
        2.1.2 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域分布
        2.1.3 我国马铃薯的生产集中率
    2.2 .河北省马铃薯种植情况
        2.2.1 播种面积缓慢增长
        2.2.2 总产量平稳增长
        2.2.3 单位面积产量快速提高
    2.3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结构
        2.3.1 河北省马铃薯种植区域相对集中
        2.3.2 河北省马铃薯种植技术较高
        2.3.3 河北省马铃薯种植品种丰富
        2.3.4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主体多样
    2.4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效益不高且持续下滑
3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结构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3.1 河北省不同区域马铃薯生产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3.1.1 二季作区马铃薯生产状况
        3.1.2 一季作区马铃薯生产状况
        3.1.3 一、二季作区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3.2 不同生产主体马铃薯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3.2.1 河北省马铃薯主要生产主体
        3.2.2 不同生产主体下马铃薯成本收益对比
    3.3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马铃薯成本收益分析
        3.3.1 河北省马铃薯主要种植模式
        3.3.2 不同种植模式下马铃薯成本收益对比
    3.4 马铃薯与三大主粮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3.4.1 马铃薯与三大主粮经济效益比较
        3.4.2 马铃薯与三大主粮成本构成比较
4 与其他马铃薯主产省份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4.1 河北省马铃薯的物质与服务费用较高
    4.2 河北省马铃薯种植人工成本偏高
    4.3 河北省马铃薯物质与服务费用占比较高
    4.4 .河北省马铃薯种植的土地成本增幅相对较低
    4.5 河北省马铃薯种植利润率下降幅度更显着
    4.6 河北省马铃薯的比较优势
        4.6.1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规模优势指数
        4.6.2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效率优势指数
        4.6.3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综合优势指数
5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5.1 数据包络模型原理
        5.1.1 模型构建
        5.1.2 C2R模型
        5.1.3 BC~2模型
    5.2 基于DEA模型指标的选取
    5.3 马铃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实证分析
        5.3.1 样本描述
        5.3.2 河北省马铃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变化特征分析
        5.3.3 河北省马铃薯产业投入产出分析
    5.4 模型结果分析及改进
6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河北省马铃薯种植结构及规模化程度有待提高
        6.1.2 河北省马铃薯生产成本上升过快
        6.1.3 河北省马铃薯净利润波动幅度大,近几年下降幅度大
        6.1.4 河北省马铃薯投入产出不合理,部分投入冗余偏大
    6.2 对策建议
        6.2.1 鼓励薯农加入合作社,推进河北省马铃薯规模化经营
        6.2.2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河北省马铃薯质量
        6.2.3 控制马铃薯种植成本,提升种植机械化水平
        6.2.4 政府扶持马铃薯产业,提高马铃薯收益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四、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问题和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河北高速公路占用耕地补偿研究[D]. 唐文燕. 燕山大学, 2020(06)
  • [3]“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D]. 邢伟.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4]河北省土地综合利用绩效评价研究[D]. 张婉双. 河北大学, 2020(06)
  • [5]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水平测度、经济绩效和影响因素研究[D]. 周勋章.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6]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腐败问题研究[D]. 黄靖雯.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20(06)
  • [7]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研究[D]. 史京京.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4)
  • [8]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 姜义颖.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9]基于农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滨海区耕地生态安全研究[D]. 张贵军.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1)
  • [10]河北省马铃薯种植的成本收益和效率研究[D]. 刘德超.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