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替代抗菌剂的12种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吕光浩[1](2021)在《基于寡聚脲新型抗菌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类与细菌漫长的斗争中,抗生素的出现无疑给人们打入了一剂强心剂,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们的压力。抗生素的滥用直接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对于某些耐药菌和超级细菌已经不起作用。迄今为止,全世界每年有数千万人因为细菌感染死亡,这对全球公共健康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然而,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人们研发新型抗菌剂的速度,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加速开发新的抗菌剂,抗菌新技术和疗法等,以实现杀灭细菌和减缓细菌耐药性发展的目的。超分子化学药物有安全性高、稳定、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利用超分子手段便捷的构筑新型抗菌材料已经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基于超分子材料的特性,本文利用寡聚脲骨架构筑了一类能够与细菌细胞壁细胞膜和DNA有效结合的广谱抗菌材料,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导致细菌细胞壁细胞膜和膜内DNA的破损,实现杀菌的目的。本论文中,采用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coli ATCC 25922)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 ATCC 25923)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核磁共振(NMR),动态光散射仪(DLS),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材料与细菌细胞壁和DNA的相互作用,探索多脲骨架中脲基数量和末端季铵盐对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材料的抗菌机理。本文主要包括两章,主要介绍了如下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细菌的结构及其危害性,因为抗生素的滥用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抗菌剂的研发和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选题背景等话题。第二章主要分为三部分:1.合成部分,通过简单的化学合成方法和经济易得的原材料构筑了含有2个,4个和6个脲基数量的多脲分子及模型化合物;2.研究多脲分子对E.coli和S.aureus的抗菌活性,发现随着寡聚脲分子中脲基数量的增加,多脲分子的抗菌性能具有明显的提升,其中含有6个脲基单元的抗菌剂6U抗菌能力达到了微摩尔的级别(对于大肠杆菌的MIC=3.75?M,MBC=7.5?M,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MIC=30?M,MBC=60?M),实现了更优于传统抗生素多黏菌素B的抗菌效果。3.利用SEM、TEM、DLS等不同的表征手段发现了多脲分子可以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进一步利用1,2-二棕榈酰-锡酰-甘油-3-磷酸胆碱(DPPG)脂质体包裹荧光物质作为细胞膜的模型,证实了材料可以与双分子层作用,导致膜内物质流出。通过AFM、凝胶电泳、核磁和紫外光谱等方法证实多脲分子可以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实现DNA的凝聚和裂解,共同证明了无论是商品化的p DNA还是细菌体内的DNA都具有凝聚和裂解作用。总之,开发了一类基于多脲体系的新型抗菌剂,通过一系列手段,研究了材料与细菌的相互作用以及可能的抗菌机理,由于细菌的细胞壁和体内的DNA表面均带有丰富的负电荷,脲素单元可以与它们通过非共价键进行结合,6U在穿透细胞壁这层屏障后,进一步地缩合团聚体内DNA,双重作用保证了6U的抗菌性能。
许煜[2](2020)在《半导体聚合物纳米诊疗剂的设计及其抗肿瘤/抗菌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几百以来,癌症一直是全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全世界众多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开发准确、快速有效的诊断治疗手段来治疗癌症。纳米诊疗剂(Nanotheranostics)是指纳米技术和诊疗一体化策略相结合的新型治疗试剂,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纳米诊疗剂不仅可以利用成像等诊断方法实时监测纳米药物的治疗过程,反馈治疗效果,其自身还具有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对于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和减小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癌症的纳米诊断治疗试剂主要包括无机材料(石墨烯、金纳米粒子等)、有机小分子(吲哚菁绿、普鲁士蓝等),无机材料潜在的细胞毒性和有机小分子较差的光稳定性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近年来,半导体聚合物纳米材料因其结构的多样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优良的光学性能在化学、光电子学和生物医学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利用不同的设计策略制备了一系列智能响应型半导体聚合物纳米诊疗平台,并将其应用于癌症诊疗和抗菌应用中,取得了显着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p H/光响应半导体聚合物纳米粒子用于肿瘤化学/光热协同治疗我们设计了一种p H/光热多重刺激响应型的三嵌段聚合物PSNi AA,利用共沉淀法将其掺杂入半导体聚合物PDPP3T纳米粒子,并完成了抗癌药物DOX的成功负载,构建了p H/光多刺激响应型智能纳米诊疗剂PDPP3T@PSNi AA-DOX NPs。我们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激光动态光散射仪(DLS)对诊疗剂的形貌进行表征,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仪和红外热像仪对其光热性能及光稳定性进行表征。研究表明,该纳米诊疗剂结构稳定,尺寸比较均一,具有优异的光热性能,与小分子光热治疗剂ICG相比,具有更加优良的抗光漂白性。同时,PSNi AA的包覆使诊疗剂拥有较强的药物负载能力,其载药率达到了24.1%,保证了该诊疗剂在后续化学治疗中的应用潜力。进一步对PDPP3T@PSNi AA-DOX NPs的体外药物刺激响应释放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纳米诊疗剂在酸性条件下通过激光照射可以显着增强其药物释放效率,证明了其多重刺激响应释放药物的能力。该诊疗剂在光声成像的指导下,在给药后特定的时间对裸鼠模型的肿瘤进行了治疗,取得了出色的化学/光热治疗协同治疗的效果。2、半交联互穿网络型半导体聚合物纳米诊疗平台的构建及抗肿瘤应用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半互穿网络技术合成聚合物纳米粒子的策略,在交联剂BMOD的作用下,环境敏感型嵌段NIPAM和AA寡聚物链与半导体聚合物PDPP3T链穿插交联,制备出具有高稳定性和尺寸可控的多刺激响应型半导体聚合物纳米诊疗剂PDPP3T@PNIPAMAA IPNs。以DLS和TEM测试手段对不同反应时间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分散性进行了表征观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原位半互穿网络聚合反应时间可以达到调控纳米粒子尺寸的目的。同时反应得到纳米粒子尺寸均一,在反应时间为1 h时,其尺寸PDI为~0.037,远小于现有纳米沉淀法制备得到的有机纳米粒子。紫外荧光光谱数据表明,PDPP3T@PNIPAMAA IPNs可以稳定存在于乙醇、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中。将其溶解于水溶液中储存30天后,其尺寸和光学性能也没有明显改变,说明PDPP3T@PNIPAMAA IPNs具有优异的胶体稳定性。进一步将PDPP3T@PNIPAMAA IPNs作为药物载体负载化疗药DOX,该体系对于化疗药物阿霉素的负载率达到92.64%。同时体系中半导体聚合物的光声信号能够实时监控诊疗剂在肿瘤部位的富集情况,在近红外光激发下,通过化疗药物的精准释放和肿瘤部位的局部升温,实现光声图像指导下的肿瘤精准治疗。3、季铵盐型半导体聚合物抗菌剂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我们设计了一种季铵盐型抗菌材料,利用半交联互穿的合成策略,巧妙地将DMAEMAQ季铵盐骨架和NIPAM嵌段掺杂到半导体聚合物PDPP3T纳米粒子中,成功制备了以半导体聚合物作为光热试剂的季铵盐型联合抗菌剂(PDPP3T@P(NIPAM-DMAEMAQ)IPNs)。利用TEM、DLS对该抗菌剂的尺寸等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抗菌剂尺寸均一,分散性良好。利用热成像仪对其光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验证了该抗菌体系内光热抗菌单元的优良性能。分别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对该抗菌剂的抗菌效果进行了评估,在较低材料浓度(10μg/m L)和激光功率密度(0.6 W/cm2)的条件下,该抗菌剂仍显示出优异的杀菌性能。进一步对PDPP3T@P(NIPAM-DMAEMAQ)IPNs抗菌剂的抗菌机理进行研究,证明该抗菌剂是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和细胞外膜的方法杀死细菌,从而达到杀菌抑菌的目的。
吴云峰[3](2020)在《可降解镁合金微弧氧化复合涂层组织结构调控与腐蚀行为》文中指出镁合金因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与人体骨相匹配的力学性能等特性,成为医用可降解金属材料的研究热点。但腐蚀降解速率过快,以及降解速率不可控等关键问题限制了其在不同植入环境下的应用。本文分别针对镁合金用于临时承力固定、骨缺损活性诱导修复、抗菌活性诱导修复等应用微环境,采用微弧氧化法(MAO)及后处理工艺构建复合涂层,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能,通过腐蚀环境下的疲劳试验模拟研究应力服役下涂层镁合金的失效规律并初步建立选用原则;通过微弧氧化复合涂层组织结构设计构建骨缺损活性诱导修复涂层;通过抗菌微弧氧化涂层结构设计构建抗菌活性诱导修复涂层;最后通过动物体内植入验证涂层植入体的腐蚀降解行为与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镁合金表面10μm与20μm厚微弧氧化涂层,主要由Mg O、Mg2Si O4、Ca Si O3、Mg3(PO4)2等组成;20μm厚涂层镁合金的自腐蚀电位较镁合金基体提高到-1.62V,自腐蚀电流从镁基体的6.30×10-4A/cm2提高到1.60×10-5A/cm2,降低了1个数量级。进而通过试样在模拟体液(SBF)腐蚀环境下的疲劳试验模拟腐蚀与应力耦合作用下涂层的破坏行为。在腐蚀环境下,当应力大于60MPa时,由于应力与界面缺陷的限制,涂层试样的抗疲劳性能低于镁合金;而当或循环次数大于105N时,由于涂层的抗腐蚀作用,10μm厚涂层试样的疲劳寿命高于镁合金。10μm与20μm厚涂层试样的平均相对疲劳寿命分别由AZ31镁合金的0.06提高到0.4与0.28,显着降低了镁合金的腐蚀疲劳敏感性。为进一步提高涂层镁合金的抗腐蚀与腐蚀降解调控能力,通过微弧氧化和碱热改性构建出Mg(OH)2/MAO/Mg(OH)2多层结构复合涂层;水热处理时间为8h时,涂层厚度从6μm增加到24μm,自腐蚀电位提高到-1.30V,自腐蚀电流降低到9.28×10-7A/cm2,比MAO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在SBF中浸泡腐蚀,结果发现,2周后复合涂层试样失重为6.5mg/cm2,远小于MAO试样的17.9mg/cm2,同时复合涂层有效抑制了涂层在浸泡初期形成的微裂纹,避免加速腐蚀。为提高涂层致密性、结合性及抗腐蚀性能,采用微弧氧化与水热处理构建出MAO-Ca P/r GO复合涂层,涂层的晶粒尺寸与致密性显着增加,在SBF中浸泡腐蚀发现,复合涂层在6周内失重低于20mg/cm2,小于镁合金的84.9mg/cm2,且涂层仍能保持结构完整性。为赋予涂层镁合金植入体抗菌与降解调控性能,构建了含Cu、Zn、Ag元素的抗菌微弧氧化涂层。Cu、Zn、Ag元素在涂层中含量分别达到3.31w.t%、5.39w.t%和5.45w.t%;抗菌微弧氧化涂层试样均表现出良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含Zn涂层试样对于肉葡萄球菌(S.carnosus)的抗菌率达到91.42%;含Ag涂层试样对于大肠杆菌(E.coli)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抗菌率达到99.99%。采用15mm宽骨缺损模型评价涂层镁合金植入体的体内降解和骨缺损修复愈合行为。将镁基体、10μm和20μm厚微弧氧化涂层试样植入到的骨缺损模型中,研究发现:4周后20μm涂层支架体积损失仅为53.39mm3,小于镁支架的101.57mm3,8周后镁合金支架完全腐蚀,而12周后涂层支架仍可为骨组织提供生长位置与力学刺激。植入8周后,在植入物周围形成大量骨痂,并初步桥接上下15mm骨间隙;涂层阻碍了腐蚀性离子与镁基体的直接接触,并可通过不同涂层厚度对镁合金的腐蚀速度进行调控。
潘能宇[4](2020)在《基于石墨烯类抗菌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微生物以及病原菌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感染或交叉感染在各种环境中都有发生。石墨烯类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结构在诸多领域都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并且其与微生物独特的作用方式使其在抗菌领域崭露头角。但是,随着抗菌产品种类与数量的不断增加,微生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导致人们对于抗菌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卤胺化合物因其广谱杀菌、稳定、长效、效率高且抗菌功能可再生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此基础上,开发高效、安全、持久的新型复合型抗菌剂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市场要求势在必行。首先,以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5,5-二甲基海因为原料,制备出了硅氧烷类卤胺聚合物前驱体PSPH,并通过表面接枝改性的方式接枝到氧化石墨烯(GO)表面。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产物进行表征,证明卤胺聚合物前驱体PSPH是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接枝到GO的表面,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发现改性未对GO的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经过氯化处理后的产物GO-PSPH-Cl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能够分别在30 min和10 min内杀死接种量为6.74 lo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8.08 log的大肠杆菌。但是,经过表面化学接枝的GO改性产物的分散性能有所下降,不利于材料后续的加工利用。为了获得分散性能良好的抗菌材料,以烯烃类卤胺化合物前驱体(APDMH)为单体,通过原位聚合的方式在氧化石墨烯层间进行聚合,并且其端基会与氧化石墨烯上的含氧基团进行结合,得到烯烃类卤胺化合物改性的氧化石墨烯(GO-PAPDMH)。改性之后的材料分散性有所提升,能够很好地分散在水或N,N-二甲基甲酰胺等极性溶剂当中。同时,氧化石墨烯作为一个很好的载体,在没有细菌或还原性物质存在的情况下,活性氯的水体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并且还拥有非常优异的储存稳定性。经过5个月的储存之后,仍然有高达96%的活性氯被保存下来。对氯化后的材料进行抗菌测试分析,发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起到了很好的杀灭作用,能够在30 min内完全杀死7.20 lo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7.06 log的大肠杆菌。原位聚合的方式的确改善了改性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分散性,但相对于原石墨烯材料还是易于聚集或者甚至重新堆积成石墨结构,从而影响了材料本身超高的比表面积、优异的机械性能等特性。并且,共价改性破坏了石墨烯类材料的sp2杂化结构,从而导致缺陷以及电子特性的损失。采用一种“喷雾-渗透-絮凝”的方法将季铵盐(QAS)负载到氧化石墨烯基材当中。这种方法能够避免高浓度聚阳离子与GO复合时引起的瞬时絮凝以及冷冻干燥后气凝胶的不规则形状。季铵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氧化石墨烯结合,并引入苯环结构以?-?共轭的方式增强作用力。为了减少静电相互作用对季铵盐抗菌性能的影响,在季铵盐结构当中又引入了卤胺。冷冻干燥后获得的气凝胶(GQA)不仅具有极低的密度(≤18.1 mg/cm3)、超高的孔隙率(92~97%),并且在其表面以及截面都表现出分级多孔的结构特性,使其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研究发现GQA对水溶性染料、有机溶剂以及油性物质都具有非常好的吸附能力。并且复合气凝胶GQA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能够在5 min内完全杀死初始接种量为6.00 lo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6.26 log的大肠杆菌。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制备出的复合气凝胶在对于染料的吸附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大部分染料以及有机溶剂都具有高毒性,并且很难被生物降解。因此,在最大限度保留石墨烯类材料本身固有性能的前提下,采用一种新的方式替代之前的共价以及非共价改性,即在石墨烯主体结构中引入杂原子以提高其催化活性。创新性地提出一种低温成环反应(100oC)。反应之后,石墨烯边缘会生长出吲哚结构,最终得到了N掺杂石墨烯(NG)。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以及XPS对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氮原子成功被掺杂到石墨烯结构当中,并且是以吡咯氮为主导。对制备出的NG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发现在紫外光照射下,NG具有超快并强有力的光催化性能,能够在仅仅10 min就完全降解所有的亚甲基蓝,其中·O2-在光催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所制备出的NG还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抗菌性能,在120 min的照射时间内,能够杀死10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99.86%的大肠杆菌。碳量子点也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因为其独特的光学性质而备受关注。经过含氮化合物表面钝化的碳量子点具有独特的光诱导抗菌性能。采用微波辅助法制备了含有不同尺寸二氧化钛(TiO2)纳米颗粒的C/TiO2复合量子点,并且所制备的碳量子点能够很好地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对样品进行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粒径分析,虽然几种碳量子点的构型不同,却具有极其相似的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这是因为其光学性质主要是与碳量子点中的纳米碳区域有关。但是,在这些复合量子点中,碳核与TiO2的相对大小以及构型的不同,会导致抗菌性能存在显着差异。与含有尺寸为8 nm TiO2的碳量子点相比,含有25 nm TiO2的碳量子点具有更加优异的抗菌性能;可见光激发的碳区域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菌,还可以作为TiO2的敏化剂,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抗菌性能;纳米碳的引入使得TiO2的激发区域从紫外区偏移到了可见光区,从而拓宽了TiO2的应用范围。通过胞内ROS生成、脂质过氧化测试以及细胞荧光图像等表征分析,表明主要是由ROS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导致细菌细胞膜破裂,进而与其中各组分进行反应,最终导致细菌死亡。以GO-PSPH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浸渍-干燥的方法将其负载到棉织物上,再经过还原处理后制备出具有多重功能的改性棉织物。所制备出的cotton/rGO-PSPH的防紫外线能力最强,UPF值为187,且其疏水性能较好,接触角为130o。氯化后cotton/rGO-PSPH-Cl的UPF仍可达132,并且疏水性能进一步提高,其接触角为140o,使得材料获得了良好的自清洁性能。cotton/rGO-PSPH-Cl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能够在1 min内完全杀死数量级为5.07 lo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5 min内完全杀死数量级为5.18 log的大肠杆菌。此外,cotton/rGO-PSPH-Cl织物的氯含量与导电性呈负相关;因此,cotton/rGO-PSPH-Cl织物的电信号可以用来监测氯含量,确定重新氯化的时间,以保障其较高的抗菌效能。
朱晓泉[5](2020)在《Ti3C2Tx MXene基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MXene)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Ti3C2Tx。高导电性能、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和良好的光热效应使其在很多领域都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关于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能源存储和转化、生物医药等领域,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研究。因此,本论文合成了几种Ti3C2Tx MXene基复合物,并探索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电催化析氧和生物抗菌方面的应用。(1)Si/Ti3C2Tx复合物通过自组装构筑夹层的混合纳米结构,并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由于Ti3C2Tx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良好的力学稳定性,相比于单一的Si电极,Si/Ti3C2Tx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示了更加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500 m 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圈后,放电容量依然可以达到1137.6 m Ah g–1。这主要是由于Ti3C2Tx可以有效地缓解Si巨大的体积膨胀对整体电极的破坏,稳定电极结构防止活性材料的脱落。同时可以有效地增加Si纳米颗粒与电极的电接触。该体系显着地缓解了Si负极材料严重的电极粉化及导电性差等问题。(2)首次以Ti3C2Tx表面原位生长Fe-Co普鲁士蓝类似物作为前驱体,通过磷化得到Fe P-Co P/Ti3C2Tx复合物,并测试其电催化析氧性能,由于Ti3C2Tx兼具良好的导电性和亲水性,Fe P-Co P/Ti3C2Tx复合物在电催化反应中表现出过电位为290 m V(j=10 m A cm?2),塔菲尔斜率为64 m V dec?1,均小于单一的Fe P-Co P。更小的过电位和塔菲尔斜率说明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更快的反应动力学。Ti3C2Tx可以显着地促进电子传输效率、提升电催化效率。双电层电容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表明,Fe P-Co P/Ti3C2Tx的电化学活性面积更大,并且其电荷传递电阻较小。具有更小立方体尺寸的Fe P-Co P/Ti3C2Tx有助于暴露更多的活性表面积、增加与电解液的接触,有利于电催化过程。这种原位生长策略可以解决普鲁士蓝衍生电催化剂暴露的活性位点有限等问题。(3)通过柠檬酸钠原位还原得到近红外增强的抗菌剂Ag/Ti3C2Tx,由于Ti3C2Tx具有优异的光热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解决高剂量的纳米Ag抗菌剂带来的生物毒性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思路。抗菌测试表明,当用浓度为100-200μg m L?1的Ag/Ti3C2Tx处理大肠杆菌时,可以完全抑制细菌生长,更重要的是,在近红外光照条件下其抗菌效果显着提升。推测其良好的抗菌效果不仅来自于Ag纳米颗粒的本征抗菌活性,同时还来自于Ti3C2Tx的光热抗菌的协同效应,光热模板辅助调控不仅有助于减小Ag的有效剂量,同时还促进其抗菌性能的提升。在建立的动物模型中,将Ag/Ti3C2Tx加入凝胶做伤口敷料,其展现出非常显着的抗菌效果和伤口愈合速度,拓展了Ag/Ti3C2Tx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
史松昌[6](2020)在《无机纳米抗菌材料的合成及其抗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进步,由此导致的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水中病原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虽然目前常规的化学消毒剂可以有效的杀死各种细菌,但是会产生一些毒性更强的消毒副产物和耐药性细菌的出现,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抗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此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合成方法入手,利用尿素在水热条件下逐渐水解释放的碳酸根离子与乙酸镁反应,生成多孔的高纯度MgCO3纳米带,最后经高温煅烧使其分解,获得具有均匀介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的高纯度介孔MgO NPs。通过抗菌性能研究(MIC测试、抑菌圈实验和摇瓶灭活试验),该材料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500 mg/L的MgO NPs就可以在24h内杀死99%的受试菌。然后,通过微乳液法制备了不同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ZnS量子点,通过光照摇瓶灭活试验探讨不同金属离子和不同比例掺杂ZnS量子点的抗菌性能,确定了Cu的掺杂对ZnS量子点抗菌性能的提升最大,且当Cu掺杂的比例为Zn的3%时,抗菌的效果最好,在光照下,62.5 mg/L的Cu掺杂ZnS量子点可以在2h内杀灭99%的大肠杆菌。最后,以酵母细胞为模板,CTAB为致孔剂,利用TEOS溶胶凝胶反应在酵母细胞的外包裹介孔Si O2,高温煅烧除去酵母细胞和致孔剂之后,利用二茂铁的水热氧化分解反应在介孔硅胶空心微球外包裹Fe3O4@C双层壳结构,然后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通过银离子还原反应将纳米银负载到磁性空心微球的内外表面,最终获得Ag-Si O2/Fe3O4@C-Ag磁性纳米银空心微球。该抗菌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内外表面负载有大量的纳米银颗粒,因此抗菌活性明显增强,200 mg/L的抗菌剂就可以在4h内杀死99%的受试菌,此外,该抗菌剂还具有磁分离特性,方便了回收处理。图25幅;表7个;参98篇。
杨彬倩[7](2020)在《纳米球对球菌的选择性吸附赋予了光动力疗法窄谱的抗菌活性》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迫在眉睫的抗生素抗药性危机而来的是新型抗菌剂的研发失败。窄谱抗菌剂可以特异性地根除目标致病菌,从而减少对微生物群落的脱靶效应;然而窄谱抗菌剂制备困难,利润前景较差,因此发展非常缓慢。光动力疗法利用活性氧破坏细胞内多种物质而杀伤细胞,从而不容易引起细菌抗药性;然而光动力疗法具有两个局限性:一是活性氧的寿命短,作用半径有限;二是ROS不加选择地杀死细菌,导致光动力疗法本质上是广谱的。在此,我们对这两种抗菌疗法进行简要的综述,并在他们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窄谱抗菌剂制备方式,并验证了制备方法的普适性,抗菌剂的窄谱活性及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带相似电荷纳米球对球菌的选择性吸附。我们首度发现带相似电荷纳米球可以选择性靶向球菌。首先,通过带相似电荷的纳米球-细菌混合液的沉降实验和相图,我们发现纳米球的加入会引起球菌混合液的相态变化,但是不引起杆菌混合液的相态变化。进一步通过微观的同步辐射软X射线成像解释这一现象,发现这是因为纳米球能够特异性吸附到各向同性的球菌表面而不吸附在各向异性的杆菌表面。而带相似电荷的纳米球一细菌的电荷和尺寸不对称性导致了纳米球对球菌的选择性吸附,是一种是受静电相互作用和熵增聚集驱动的基于细菌形貌选择的识别机制,且普适于组成和表面化学不同的多种纳米球。2.窄谱光动力抗菌剂的制备方法。由于球菌的过度繁殖导致的宿主共生菌群(大多数都是杆菌)稳态失调会引起一系列病症,这种情况下非常需要能够靶向球菌的窄谱抗菌剂和方法,以减少对共生细菌的影响。本论文在此提出一种纳米球介导的将光动力纳米抗菌剂转化为窄谱抗菌剂的方法。通过纳米球负载光敏剂(光动力纳米球)使其能够在光照下原位产生活性氧,结合ROS作用距离短的特点,使得光动力纳米球只对其吸附的球菌产生杀伤作用,而对纳米球不吸附的杆菌没有杀菌效果,从而实现窄谱抗菌效果。通过杀菌实验我们证明了制备的光动力纳米球对球菌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99%),而对杆菌几乎有杀菌效果(<1%)。此外,通过改变负载的光敏剂的种类,载体纳米球的材质以及纳米球外包覆的细胞膜的种类制备不同的光动力纳米球,观察到的同样的窄谱抗菌活性强调了其基于物理熵增驱动的球菌选择性。表明我们成功开发了一种普适的将广谱光动力抗菌剂转化为窄谱抗菌剂的方法。
万强[8](2020)在《新型非抗生素类抗菌剂-镓化合物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随着抗生素“黄金时代”的结束,人类面对细菌耐药性的挑战不断升级。壳聚糖(CS)作为一种天然、安全、无毒的抗菌防腐剂,在服装、食品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壳聚糖本身抗菌能力较弱,难以作为高效单一的抗菌剂被使用。金属镓离子能够像“特洛伊木马”一样代替铁离子进入细菌内,通过阻断铁代谢过程,干扰细菌铁蛋白或含铁酶的功能,达到抑制细菌生长并最终杀死细菌目的。因此,本文提出将镓离子作为外源抗菌剂,制备壳聚糖镓配合物(CS-Ga)。CS-Ga配合物的优势在于通过协同抗菌作用,来提高抗菌效率,降低抑菌浓度,增强对细菌的靶向性,克服细菌耐药性。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金属螯合法,以CS和GaCl3为反应物,成功制备了 CS-Ga,通过粘度法测定了 CS-Ga的粘均分子量为1.712×104,运用有机元素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晶体衍射(XRD)、热失重分析(TGA)以及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S-Ga中镓的含量为13.3%,壳聚糖单体与镓的配比为3:1;CS-Ga与CS相比,粒径明显减小,热稳定性有所降低。(2)通过体外抗菌试验,考察了 CS-G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不同作用时间对CS-Ga抗菌性能的影响,以及CS-Ga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与反应物CS和GaCl3相比较,生成物CS-Ga的抗菌效率明显提高。CS-Ga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18 mg/mL和0.16 mg/mL。相同镓离子浓度下,CS-Ga的抑菌效率比GaCl3提高了 70%以上。与单一 CS相比,CS-Ga对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效率均有提高,尤其是革兰氏阳性菌,其抑菌率在较低浓度(0.10-0.15 mg/mL)下可提高40%。CS-Ga能快速的抑制细菌生长,在与菌液混合培养仅60 min后,即可抑制99%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而,实验证明CS-Ga对生物膜的形成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相同药物浓度下,CS-Ga与CS和GaCl3相比,对细菌活性和生物膜的生长显示出更明显的抑制作用。(3)利用单针头静电纺丝装置成功制备了 CS-Ga/PVA复合纳米纤维膜。在控制CS-Ga质量分数为1.3%,PVA质量分数为8%,纺丝电压20 kV、接收距离14 cm、注射速度0.4mL/h等条件时,纺丝液可以连续稳定进行纺丝,纺出的纤维光滑,较为均匀。进一步抑菌实验表明:CS/PVA和CS-Ga/PVA复合纳米纤维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都略高于大肠杆菌。与CS/PVA复合纳米纤维膜相比,CS-Ga/PVA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更高,显示出更优异的抗菌性能。
黄成[9](2020)在《卤胺单体接枝聚酯及槐糖脂交联棉织物抗菌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合成纤维和棉纤维是纺织品中应用最广的材料,但易沾染细菌,特别是医院等大型公共场所清洁用纺织品,其若出现病原体污染便会成为疾病传播的载体。因此赋予纺织品抗菌性以杀灭病原体阻断其传播十分必要。但对于化学性质不活泼的聚酯来说,较难使抗菌剂与纤维牢固结合。卤胺类抗菌剂依靠卤素灭菌可赋予纺织品高效的抗菌性,采用自由基接枝聚合的方法可将卤胺类抗菌剂与聚酯纤维以化学键结合而提高织物抗菌耐久性,同时依靠其化学结构中N-H与N-Cl键相互转换,将活性氯以化学键结合实现“可再生”的独特抗菌性。目前对聚酯纤维织物接枝效果较优的引发剂难溶于水,现有研究多为有机相中进行接枝,这对环境有害,且不利于实现工业生产。另外,卤胺类抗菌织物在公共场所实际应用中抗菌性鲜有研究,而这一点医院等大型公共场所极为关注。棉织物以其天然舒适等特点被广泛使用。生物抗菌整理是棉织物抗菌产品的首选技术。槐糖脂以其优异的抗菌性及表面活性已在化妆品、医药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至今未在纺织面料上进行抗菌研究。本文研究分四部分:(1)将非水溶性引发剂溶解于少量溶剂与溶有卤胺抗菌单体5,5-二甲基-3-烯丙基-乙内酰脲(ADMH)的水相混合制成稳定的水包油(O/W)型乳液,采用自由基接枝聚合的方法接枝聚酯长丝织物并讨论接枝机理及抗菌性;(2)采用上述乳液对涤/锦(80/20)复合超细纤维清洁布进行接枝的工业化生产实验,制备抗菌清洁布以供后续测试,研究公共场所实际应用时清洁布的抗菌性能;(3)合成1-丙烯酰基-2,2,5,5-四甲基咪唑烷基-4-酮(ACTMIO)作为卤胺抗菌单体,探讨其对聚酯纤维接枝的机理,对比ADMH制备的抗菌聚酯织物性能差异;(4)采用天然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脂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研究交联剂对提高抗菌耐久性的作用,探讨槐糖脂、交联剂与纤维素之间的反应机理和抗菌性。具体研究如下:第一部分,讨论非水溶性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在少量溶剂中溶解后,制成水包油型(O/W)ADMH乳化整理液工艺。通过对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搅拌速度及乳化用溶剂等因素的讨论确定乳化工艺,制成的乳液可稳定存放7天。织物浸轧乳液并焙烘后接枝率为0.61%,与已有研究中只采用有机相对聚酯纤维接枝达到的接枝率(0.72%)相近。从红外图谱(FTIR)、扫描电镜图谱(SEM)及织物耐洗牢度佐证接枝的发生,乳液法整理可行。汉森溶解度参数(HSP)距离计算并分析苯甲酸乙酯(EB)与聚酯纤维之间亲和性发现,EB的存在可以溶胀纤维促进BPO向纤维表面扩散而提高接枝概率。利用高斯软件计算探讨接枝机理,推断机理为BPO在焙烘时产生初级自由基夺取聚酯结构中氢原子使聚酯产生大分子自由基,大分子自由基打开ADMH中双键与之加成并使其形成新的自由基而实现链增长,最终将ADMH接枝到纤维表面。接枝织物经1000 ppm的次氯酸钠溶液活化载入约65 ppm的活性氯,参考AATCC-100标准测试发现该织物与104 CFU/mL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接触30 min后抗菌率均可达99.00%以上。在整理液中加入1,3,5-三烯丙基-1,3,5-三嗪-2,4,6-三酮交联剂,多烯烃结构的引入增加了ADMH接枝的活性位点,使接枝率增至1.8%,抗菌性提高至99.99%,且该织物经20次机洗后活性氯载入量仍达180 ppm以上,抗菌性未下降。第二部分,涤/锦(80/20)复合超细纤维清洁布浸轧上述ADMH乳液,采用生产型浸轧拉幅设备和轧烘焙工艺加工制备卤胺抗菌清洁布,用于实际应用中抗菌性能测试。织物接枝前后FTIR-ATR差谱在1769cm-1及1705 cm-1两处出现ADMH的特征峰,同时SEM图片上接枝织物表面变得粗糙有聚合物沉积,表明接枝发生。用活化后清洁布对食堂餐桌及医院ICU病房床栏及边柜进行实际抗菌性测试。测试食堂餐桌发现,用同一块清洁布连续擦拭30张桌面后(约18 m2),30张桌面上的细菌全部被杀灭。同一块织物再次活化后以擦拭30张桌为一个循环,五个循环后织物抗菌性未减弱。表明卤胺清洁布可以在清洁过程中阻断细菌的滋生与传播并具有稳定的抗菌再生性能。医院中测试发现,用自来水润湿活化的清洁布与用次氯酸钠溶液湿润的普通清洁布分别擦拭医院ICU病房床栏及边柜后,两种织物抗菌效果相同,符合医院杀菌要求,且卤胺清洁布在测试过程中无异味产生。通过对清洁布杀菌速度、储存稳定性等性能探讨发现,活化后负载350ppm左右活性氯的清洁布,参考AATCC-100标准测试,与105 CFU/mL金黄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接触3 min抗菌性可达99.999%,该清洁布在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中存放5天后剩余90 ppm活性氯,经10次机洗(相当于普通家庭机洗50次)仍能负载300 ppm以上的活性氯。比较清洁布与商品化螯合锌抗菌剂整理后的清洁布性能发现,ADMH与织物化学结合而抗菌性持久。通过讨论次氯酸钠溶液浓度、浸泡时间、浸泡温度等因素对织物活化性能的影响,发现次氯酸浓度提高可以缩短浸泡时间使织物载入大量活性氯,溶液温度60°C以上可加速活化速度,洗涤剂加入对活化性能无影响,湿润的活化织物60°C烘干20 min活性氯流失最少,从而为卤胺清洁布的使用提供指导,也表明了机洗过程直接活化的可行性。第三部分,ADMH中烯丙基结构易形成稳定烯丙基自由基而影响了聚合活性,导致聚酯长丝接枝ADMH接枝率低。所以,本部分合成具有较高活性的丙烯酰胺结构卤胺单体ACTMIO,以第一部分乳化工艺制备ACTMIO乳液整理聚酯织物。以织物耐洗牢度与织物可活化能力为指标,讨论等离子体引发及热引发接枝的差异发现,热引发下接枝ACTMIO效果更佳,接枝织物经50次机洗,用1000 ppm的次氯酸钠溶液活化30 min仍可载入300 ppm的活性氯。FTIR中出现了ACTMIO特征峰,SEM图片也依然可以观察到织物形貌变化,均可佐证接枝的发生。以相同方法对聚酯织物接枝ADMH与接枝ACTMIO的聚酯织物对比,活化后由于N-H与N-Cl相互转化对湿度敏感,导致在相对湿度65%环境中两者载入的活性氯每日减少10%。参考AATCC-100标准测试发现两种接枝织物载入活性氯高于130ppm时与107 CFU/mL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接触30 min抗菌率可达99.99999%。用HSP距离与高斯软件对接枝机理分析发现,ACTMIO与ADMH相比活性更高,从而提高了接枝性能。ACTMIO与聚酯HSP距离为1.86约为ADMH与聚酯HSP距离的一半,所以ACTMIO与聚酯的亲和性更强。BPO与ACTMIO的HSP距离(3.50)大于BPO与聚酯的距离(2.11),一定程度上避免了BPO优先引发ACTMIO聚合,因此推断BPO在溶剂溶胀作用下扩散至聚酯纤维表层优先引发织物表面产生大分子自由基,大分子自由基再与ACTMIO反应而接枝到聚酯纤维上。第四部分,研究天然表面活性剂槐糖脂应用于纺织面料上的抗菌性能。采用丁烷四羧酸(BTCA)将槐糖脂交联到棉纤维上,实现纺织品的抗菌性与耐久性。通过讨论槐糖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交联剂用量及催化剂用量对织物抗菌性、耐久性、强力的影响,最终确定整理工艺为:织物两浸两轧(轧余率90%)含有20 g/L次亚磷酸钠催化剂,40 g/L槐糖脂,90 g/L的BTCA的整理液后,100°C烘干2min,120°C焙烘2 min。抗菌织物根据ASTM E2149-10抗菌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其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作用高于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织物与浓度为104 CFU/mL的金黄葡萄球菌接触震荡1小时后抗菌率达99%。通过高斯软件计算、FTIR、SEM分析交联机理发现,内酯型槐糖脂结构内羟基中8-O和9-O的电负性可达-0.562和-0.596左右,具有较高反应性,Hirshfeld电荷量分别可达-0.232638和-0.244554,反应活性与棉纤维纤维素结构中C6位羟基氧原子的活性相似,所以推测交联机理为槐糖脂结构中羟基与棉纤维中的羟基均可与BTCA形成酯键进行化学结合,从而使槐糖脂交联到棉纤维表面。SEM图片可以看到附着在纤维表面的槐糖脂物质。抗菌织物与经BTCA整理织物红外差谱发现,在1643 cm-1处出现槐糖脂内部烷基链上C=C的伸缩振动峰。通过质谱分析发现碱性洗涤使内酯型槐糖脂自身水解而降低抗菌性能。织物在中性洗涤剂机洗三次后(相当于普通家庭机洗15次)抗菌性仍高于80%。经CCK-8织物细胞毒理性分析发现,仅用槐糖脂整理的织物毒性弱。
田其哲[10](2020)在《微波水热法制备金属掺杂氧化镁及其抗菌性能》文中认为设计合成具有高效、广谱、稳定、持久、低毒等特点的抗菌材料是当前研究热点。氧化镁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不但原料易得、生物相容性好,而且可以通过活性氧氧化损伤、吸附作用带来的机械损伤抑制细菌生长,展现了广谱抗菌活性和抗菌性能持久性。但是氧化镁通常在高剂量下才展现强的抗菌活性,如何提高氧化镁的抗菌活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微波水热辅助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镁,通过离子掺杂和多组分复合等方法对氧化镁的结构进行调控,并对其抗菌性能和抗菌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锂掺杂氧化镁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以六水合氯化镁,氢氧化钠和硝酸锂为原料,CTAB为分散剂,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摩尔比例的金属锂掺杂氧化镁纳米片。通过XRD、TEM、SEM、BET、XPS等方法表征产物的结构和形貌。制备的锂掺杂氧化镁为直径50-150 nm的纳米片状结构;抗菌测试表明锂掺杂显着提高了氧化镁的抗菌性能,3 mol%Li掺杂MgO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00μg/mL,抗菌率能够达到99%以上。经过分析,锂掺杂可以提高氧化镁的氧空位和碱度,降低其禁带宽度,从而有利于氧化镁活性氧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生成,同时锂掺杂氧化镁的片状结构和较高比表面积及孔容对细菌的机械损伤起到协同抗菌的作用。(2)过渡金属掺杂氧化镁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以钛酸丁酯、四水氯化锰、六水氯化铁、二水氯化铜、氯化锌、六水氯化镁和硝酸银作为原料,利用微波水热法制备了不同过渡金属掺杂氧化镁,利用了XRD、SEM、BET等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发现制备的样品均为片状,直径和厚度与掺杂元素和掺杂量有关。抗菌结果表明Ag掺杂MgO表现最优,在600μg/mL下完全抑制了两种细菌的生长,其次是Mn、Ti掺杂MgO,纯MgO和Fe掺杂MgO抗菌效果基本一致,Cu和Zn掺杂MgO抗菌表现较差。(3)MgO-CuO-Ca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以六水氯化镁、二水氯化铜、氯化钙为原料,CTAB为分散剂,采用微波水热法合成了MgO-CuO-CaO复合材料;采用XRD、SEM、BET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MgO-CuO-CaO复合物具有纳米片状结构,制备的MgO0.7CuO0.1CaO0.2比表面积为66.789 m2/g,平均孔径为54.117 nm,孔容为0.904 cm3/g;MgO0.7CuO0.1CaO0.2在500μg/mL浓度下展现出优异的抗菌性能,在600μg/mL浓度时抑菌率可以达到99.9%以上。
二、替代抗菌剂的12种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替代抗菌剂的12种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寡聚脲新型抗菌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细菌的结构及其危害性 |
1.1.1 细菌的结构 |
1.1.2 细菌的危害及其引起的常见疾病 |
1.2 抗生素的发现历史 |
1.3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
1.4 抗菌材料的概述 |
1.5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寡聚脲类抗菌剂的构筑和抗菌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准备部分 |
2.2.1 药品和仪器 |
2.2.2 实验所需溶液及其配制 |
2.3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3.1 化合物2U的合成以及表征 |
2.3.2 化合物4U的合成以及表征 |
2.3.3 化合物6U的合成以及表征 |
2.3.4 化合物M1 的合成以及表征 |
2.3.5 化合物M2 的合成以及表征 |
2.4 寡聚脲类抗菌剂6U性能的研究 |
2.4.1 菌种的培养 |
2.4.2 抗菌剂 6U 对细菌细胞膜的破坏作用 |
2.4.3 抗菌剂6U对细菌DNA的破坏作用 |
2.5 不同抗菌剂抗菌性能的评价 |
2.6 MTT细胞毒性实验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半导体聚合物纳米诊疗剂的设计及其抗肿瘤/抗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半导体聚合物纳米材料的结构和制备方法 |
1.2.1 半导体聚合物纳米材料的结构 |
1.2.2 半导体聚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 半导体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功能化修饰 |
1.3.1 两亲性聚合物修饰 |
1.3.2 直接功能化法 |
1.4 半导体聚合物纳米粒子的生物应用 |
1.4.1 生物检测应用 |
1.4.2 生物成像应用 |
1.4.3 药物递送 |
1.4.4 光动力治疗 |
1.4.5 光热治疗 |
1.4.6 联合治疗 |
1.4.7 抗菌应用 |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以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H/光响应半导体聚合物纳米粒子用于肿瘤化学/光热协同治疗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和试剂 |
2.2.2 仪器和表征 |
2.2.3 原料纯化 |
2.2.4 PDPP3T的合成 |
2.2.5 PSNiAA嵌段聚合物的合成 |
2.2.6 PDPP3T@PSNiAA NPs的制备 |
2.2.7 PDPP3T@PSNiAA NPs的药物负载 |
2.2.8 PDPP3T@PSNiAA-DOX NPs光热性能研究 |
2.2.9 PDPP3T@PSNiAA-DOX NPs药物释放行为研究 |
2.2.10 生物相容性评估 |
2.2.11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2.2.12 光声成像性能研究 |
2.2.13 肿瘤裸鼠模型建立 |
2.2.14 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DPP3T@PSNiAANPs的制备和理化性质表征 |
2.3.2 PDPP3T@PSNiAA-DOX NPs的光热性能研究 |
2.3.3 PDPP3T@PSNiAA-DOX NPs的光声成像性能研究 |
2.3.4 PDPP3T@PSNiAA-DOX NPs药物释放行为研究 |
2.3.5 生物相容性评估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2.3.6 体内抗肿瘤性能研究 |
2.3.7 体内安全性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半交联互穿网络型半导体聚合物纳米诊疗平台的构建及抗肿瘤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和试剂 |
3.2.2 仪器和表征 |
3.2.3 原料纯化 |
3.2.4 PDPP3T NPs的制备 |
3.2.5 PDPP3T@PNIPAMAAIPNs半交联互穿网络结构的构建 |
3.2.6 PDPP3T@PNIPAMAAIPNs的胶体稳定性研究 |
3.2.7 PDPP3T@PNIPAMAA-DOX IPNs的药物负载及释放行为研究 |
3.2.8 PDPP3T@PNIPAMAAIPNs的光热性能研究 |
3.2.9 生物相容性评估 |
3.2.10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3.2.11 肿瘤裸鼠模型建立 |
3.2.12 PDPP3T@PNIPAMAAIPNs的光声性能研究 |
3.2.13 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DPP3T@PNIPAMAAIPNs的可控制备和生长机制研究 |
3.3.2 PDPP3T@PNIPAMAAIPNs的胶体稳定性评估 |
3.3.3 PDPP3T@PNIPAMAAIPNs的光热性能和光声成像能力研究 |
3.3.4 药物释放行为研究 |
3.3.5 生物相容性评估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3.3.6 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
3.3.7 体内安全性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季铵盐型半导体聚合物抗菌剂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和试剂 |
4.2.2 仪器和表征 |
4.2.3 原料纯化 |
4.2.4 PDPP3T@P(NIPAM-DMAEMAQ) IPNs多功能抗菌剂的制备 |
4.2.5 PDPP3T@P(NIPAM-DMAEMAQ) IPNs的光热性能研究 |
4.2.6 生物相容性评估 |
4.2.7 PDPP3T@P(NIPAM-DMAEMAQ) IPNs的光热/季铵盐联合抗菌行为研究 |
4.2.8 PDPP3T@P(NIPAM-DMAEMAQ) IPNs对细菌细胞壁渗透性的影响 |
4.2.9 PDPP3T@P(NIPAM-DMAEMAQ) IPNs对细菌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DPP3T@P(NIPAM-DMAEMAQ) IPNs的制备和理化性质表征 |
4.3.2 PDPP3T@P(NIPAM-DMAEMAQ) IPNs的光热性能研究 |
4.3.3 PDPP3T@P(NIPAM-DMAEMAQ) IPNs的生物相容性评估 |
4.3.4 PDPP3T@P(NIPAM-DMAEMAQ) IPNs的光热/季铵盐联合抗菌性能研究 |
4.3.5 PDPP3T@P(NIPAM-DMAEMAQ) IPNs抗菌机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重要产物核磁及GPC曲线图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可降解镁合金微弧氧化复合涂层组织结构调控与腐蚀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以及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医用可降解镁合金简介 |
1.2.1 镁合金的优势 |
1.2.2 医用可降解镁合金的腐蚀特性 |
1.2.3 医用可降解镁合金的腐蚀控制方法 |
1.3 微弧氧化及其复合涂层在医用镁合金上的应用 |
1.3.1 医用微弧氧化涂层的类型与特点 |
1.3.2 微弧氧化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 |
1.3.3 微弧氧化涂层镁合金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腐蚀降解行为 |
1.3.4 微弧氧化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 |
1.4 抗菌微弧氧化涂层的研究进展 |
1.4.1 抗菌材料简介 |
1.4.2 无机抗菌剂及其抗菌机理 |
1.4.3 微弧氧化抗菌涂层的研究 |
1.5 镁金属植入体的动物实验 |
1.5.1 动物实验植入模型的种类与特点 |
1.5.2 镁合金动物实验面临的挑战 |
1.6 镁合金表面生物涂层存在的问题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2 微弧氧化及其复合涂层组织结构设计 |
2.2.1 微弧氧化及其复合涂层的设计原则与依据 |
2.2.2 微弧氧化及其复合涂层制备 |
2.3 材料的组织结构分析方法 |
2.3.1 涂层厚度的测量 |
2.3.2 X射线衍射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4 傅里叶变化红外吸收光谱 |
2.3.5 等离子体辉光放电光谱(GDOES)测试 |
2.3.6 涂层的膜基结合强度测试 |
2.4 材料的电化学与长期浸泡腐蚀方法 |
2.4.1 材料的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2.4.2 材料的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2.4.3 材料的长期浸泡腐蚀测试 |
2.5 镁合金腐蚀疲劳测试方法 |
2.6 微弧氧化镁合金植入体的动物体内实验 |
2.6.1 骨缺损模型设计 |
2.6.2 手术过程 |
2.6.3 影像学观察 |
2.6.4 组织切片 |
2.6.5 三点弯曲试验 |
2.6.6 数据分析 |
2.7 材料表面细胞粘附与增殖方法 |
2.8 材料的抗菌试验 |
第3章 微弧氧化涂层组织结构调控与腐蚀及疲劳失效行为 |
3.1 引言 |
3.2 微弧氧化涂层的组织结构调控 |
3.2.1 不同放电时间下涂层组织结构演变 |
3.2.2 特定厚度微弧氧化涂层的组织结构及对腐蚀行为影响 |
3.3 模拟腐蚀疲劳应力服役下涂层镁合金破坏与选用原则 |
3.3.1 微弧氧化涂层在空气中的疲劳性能 |
3.3.2 微弧氧化涂层在模拟体液中的疲劳性能 |
3.3.3 涂层镁合金的选用准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碱热与水热处理对微弧氧化涂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微弧氧化-碱热复合涂层 |
4.2.1 涂层的组织结构 |
4.2.2 涂层的膜基结合性能 |
4.2.3 涂层的电化学行为 |
4.2.4 涂层试样在模拟体液中的浸泡腐蚀行为 |
4.3 微弧氧化水热沉积复合涂层 |
4.3.1 氧化石墨烯浓度对复合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 |
4.3.2 水热时间对复合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 |
4.3.3 涂层中石墨烯的存在形式分析 |
4.3.4 涂层的结合力 |
4.3.5 涂层的生物相容性 |
4.3.6 涂层的电化学行为 |
4.3.7 涂层在模拟体液中的长期浸泡腐蚀行为 |
4.4 微弧氧化碱热与水热复合涂层的工艺-结构-性能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抗菌金属离子对微弧氧化涂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抗菌微弧氧化涂层的组织结构 |
5.2.1 微弧氧化过程中的电压-时间关系 |
5.2.2 涂层的XRD物相分析 |
5.2.3 涂层的形貌特征 |
5.3 抗菌微弧氧化涂层的电化学行为 |
5.3.1 含Cu微弧氧化涂层的电化学行为 |
5.3.2 含Zn微弧氧化涂层的电化学行为 |
5.3.3 含Ag微弧氧化涂层的电化学行为 |
5.4 抗菌微弧氧化涂层的细胞相容性 |
5.5 抗菌微弧氧化涂层的抗菌性能 |
5.6 抑菌元素的缓释与长期抗菌性能 |
5.7 微弧氧化涂层与微弧氧化复合涂层的性能对比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微弧氧化涂层镁支架的体内降解与骨修复行为 |
6.1 引言 |
6.2 涂层支架植入部位的骨组织响应 |
6.2.1 不同厚度涂层对支架体内降解及诱骨生长行为的影响 |
6.2.2 不同植入时间下涂层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6.3 涂层植入体在体内的失效破坏过程 |
6.4 Mg~(2+)对促进骨组织生长的作用机理 |
6.4.1 镁金属植入体的理想降解模型 |
6.4.2 Mg~(2+)对促进骨组织生长的作用机理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石墨烯类抗菌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石墨烯类材料 |
1.2.1 石墨烯以及氧化石墨烯概述 |
1.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1.2.3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 |
1.2.4 氧化石墨烯的抗菌性能 |
1.2.5 氧化石墨烯的抗菌机理 |
1.2.6 氧化石墨烯的抗菌功能改性 |
1.3 抗菌剂概述 |
1.4 卤胺类抗菌剂 |
1.4.1 环状卤胺化合物 |
1.4.2 非环状卤胺化合物 |
1.4.3 环状/非环状卤胺复合型化合物 |
1.4.4 卤胺类抗菌剂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硅烷类卤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2.3.2 卤胺聚合物前驱体5,5-二甲基-3-(3’-三乙氧基硅丙基)乙内酰脲(PSPH)的制备 |
2.3.3 氧化石墨烯的接枝改性 |
2.3.4 样品氯化处理以及活性氯含量的滴定 |
2.3.5 样品表面形态以及结构性能测试 |
2.3.6 样品抗菌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光谱分析 |
2.4.2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分析 |
2.4.3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形貌分析 |
2.4.4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热重分析 |
2.4.5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抗菌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烯烃类卤胺原位聚合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3.3.2 卤胺单体前驱体3-(3'-丙烯酸丙酯)-5,5-二甲基乙内酰脲(APDMH)的制备 |
3.3.3 氧化石墨烯的原位聚合改性 |
3.3.4 样品氯化处理以及活性氯含量的滴定 |
3.3.5 样品表面形态以及结构性能测试 |
3.3.6 样品抗菌性能测试 |
3.3.7 样品活性氯释放以及储存稳定性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光谱分析 |
3.4.2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分析 |
3.4.3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形貌分析 |
3.4.4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热重分析 |
3.4.5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活性氯释放性能分析 |
3.4.6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储存稳定性分析 |
3.4.7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抗菌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季铵盐类卤胺非共价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4.3.2 季铵盐类卤胺聚合物前驱体的制备 |
4.3.3 氧化石墨烯/季铵盐复合水凝胶(GQH)的制备 |
4.3.4 氧化石墨烯/季铵盐复合气凝胶(GQA)的制备 |
4.3.5 样品活性氯含量滴定 |
4.3.6 改性后样品的表征 |
4.3.7 复合气凝胶的密度以及孔隙率测定 |
4.3.8 染料吸附动力学实验 |
4.3.9 气凝胶对有机溶剂和油类物质的吸附实验 |
4.3.10 样品抗菌性能测试 |
4.3.11 样品活性氯水体释放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复合气凝胶GQA的构建原理 |
4.4.2 复合气凝胶GQA的分级多孔结构分析 |
4.4.3 复合气凝胶GQA的吸附动力学以及扩散模型分析 |
4.4.4 复合气凝胶GQA的吸附能力分析 |
4.4.5 复合气凝胶GQA的抗菌性能分析 |
4.4.6 复合气凝胶GQA的活性氯水体释放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吡咯氮掺杂石墨烯的化学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5.3.2 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 |
5.3.3 氮掺杂石墨烯的表征 |
5.3.4 氮掺杂石墨烯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 |
5.3.5 氮掺杂石墨烯的光催化抗菌性能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氮掺杂石墨烯的结构分析 |
5.4.2 氮掺杂石墨烯的表面形貌分析 |
5.4.3 氮掺杂石墨烯的性能分析 |
5.4.4 氮掺杂石墨烯的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能分析 |
5.4.5 氮掺杂石墨烯的光催化抗菌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C/TiO_2复合碳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聚乙二醇基-C/TiO_2~((25 nm))量子点(PEG-C/TiO_2~((25nm))-Dots)的制备 |
6.3.2 聚醚酰亚胺&聚乙二醇基-C/TiO_2~((25 nm))量子点(PEI&PEG-C/TiO_2~((25 nm))-Dots)的制备 |
6.3.3 聚乙二醇基-C/TiO_2~((8 nm))量子点(PEG-C/TiO_2~((8 nm))-Dotsi)的制备 |
6.3.4 碳量子点的表征 |
6.3.5 样品的可见光激发抗菌性能测试 |
6.3.6 细胞内活性氧物种(ROS)测试 |
6.3.7 脂质过氧化作用测试 |
6.3.8 膜损伤-活/死细菌染色测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碳量子点的光学特性分析 |
6.4.2 碳量子点的表面形貌分析 |
6.4.3 PEG-C/TiO_2~((8 nm))-Dotsi的抗菌性能分析 |
6.4.4 PEG-C/TiO_2~((25nm))-Dots和 PEI&PEG-C/TiO_2~((25nm))-Dots的抗菌性能分析 |
6.4.5 可见光激发细胞内活性氧物种(ROS)生成分析 |
6.4.6 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分析 |
6.4.7 膜损伤致活/死细菌染色荧光图像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卤胺改性氧化石墨烯负载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卤胺前驱体表面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7.3.2 卤胺前驱体表面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负载棉织物的制备 |
7.3.3 样品氯化处理以及活性氯含量的滴定 |
7.3.4 样品表面形态以及结构性能测试 |
7.3.5 样品抗菌性能测试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改性棉织物的结构分析 |
7.4.2 改性棉织物的表面形貌分析 |
7.4.3 改性棉织物的耐紫外线性能分析 |
7.4.4 改性棉织物的疏水性能分析 |
7.4.5 改性棉织物的抗菌性能分析 |
7.4.6 改性棉织物的导电性能及其与抗菌活性的关系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Ti3C2Tx MXene基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二维材料简介 |
1.1.1 常见二维材料简介 |
1.1.2 新型二维材料MXenes的研究进展 |
1.1.2.1 MXenes的结构 |
1.1.2.2 MXenes的合成 |
1.1.2.3 MXenes的性质与应用 |
1.2 Ti_3C_2T_x MXene基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Ti_3C_2T_x MXene在锂电池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2 Ti_3C_2T_xMXene在电催化水裂解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3 Ti_3C_2T_xMXene在生物抗菌方面的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抗粉化Si/Ti_3C_2T_x电极的制备及其锂离子电池负极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2.2 材料制备 |
2.2.3 材料表征 |
2.2.4 电池性能测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Ti_3C_2T_x及Si/Ti_3C_2T_x制备与表征 |
2.3.2 Si/Ti_3C_2T_x作为锂电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 小结 |
第3章 FeP-CoP/Ti_3C_2T_x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3.2.2 材料制备 |
3.2.3 材料表征 |
3.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i_3C_2T_x及Fe P-CoP/Ti_3C_2T_x的制备及表征 |
3.3.2 FeP-CoP/Ti_3C_2T_x的电催化析氧性能测试 |
3.4 小结 |
第4章 近红外光增强的抗菌剂Ag/Ti_3C_2T_x的制备及其抗菌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4.2.2 材料制备 |
4.2.3 材料表征 |
4.2.4 抗菌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g/Ti_3C_2T_x的制备与表征 |
4.3.2 抗菌测试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本论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无机纳米抗菌材料的合成及其抗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质消毒抗菌的常用方法 |
1.1.1 水质抗菌消毒的意义 |
1.1.2 常用的物理方法 |
1.1.3 常用的化学方法 |
1.1.4 目前物化方法存在的问题 |
1.2 无机纳米抗菌材料的应用 |
1.2.1 无机纳米抗菌材料的简介 |
1.2.2 无机纳米抗菌材料的分类 |
1.2.3 发展趋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免模板法合成高纯介孔氧化镁纳米抗菌剂 |
2.1 实验部分 |
2.1.1 高纯介孔MgO NPs的免模板法合成 |
2.1.2 高纯介孔MgO NPs的表征 |
2.1.3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2.1.4 抑菌圈实验 |
2.1.5 摇瓶灭活实验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MgCO_3 纳米带中间体和高纯介孔MgO NPs的合成机制 |
2.2.2 MgCO_3 纳米带和高纯介孔MgO NPs的结构和性质 |
2.2.3 MgO NPs对 E.coli和 S.aureus的抑菌能力 |
2.2.4 介孔MgO NPs在摇瓶灭活实验中的杀菌活性 |
2.3 结论 |
第3章 微乳液法合成掺杂ZnS量子点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微乳液法合成掺杂ZnS量子点 |
3.1.2 掺杂ZnS量子点的表征 |
3.1.3 抑菌圈实验 |
3.1.4 摇瓶灭活实验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微乳液法合成掺杂ZnS量子点的机制 |
3.2.2 掺杂ZnS量子点的结构和性质 |
3.2.3 纯ZnS量子点对E.coli的抑菌能力 |
3.2.4 掺杂ZnS量子点在摇瓶灭活实验中的杀菌活性 |
3.3 结论 |
第4章 空心型磁性纳米银复合抗菌剂的合成及抗菌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空心结构磁性纳米银复合抗菌剂的合成 |
4.1.2 空腔结构磁性纳米银复合材料的表征 |
4.1.3 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4.1.4 抑菌圈实验 |
4.1.5 摇瓶灭活实验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磁性纳米银空心微球的结构和性质 |
4.2.2 磁性纳米银空心微球对E.coli和 S.aureus的抗菌能力 |
4.2.3 空心结构磁性纳米银复合抗菌剂在摇瓶灭活实验中的杀菌活性 |
4.3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7)纳米球对球菌的选择性吸附赋予了光动力疗法窄谱的抗菌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窄谱抗菌 |
1.2.1 窄谱抗菌与广谱抗菌的对比 |
1.2.2 窄谱抗菌剂的开发 |
1.2.3 开发窄谱抗菌的挑战 |
1.3 光动力抗菌 |
1.3.1 光动力抗菌疗法简介 |
1.3.2 光动力抗菌疗法的作用原理 |
1.3.3 光动力抗菌疗法的光敏剂开发 |
1.3.4 多功能的光动力抗菌体系 |
1.3.5 光动力抗菌疗法的优势与局限 |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及所做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带负电纳米球对球菌的选择性吸附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制备 |
2.2.2 材料表征 |
2.2.3 相图绘制 |
2.2.4 同步辐射软X射线成像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iO_2-200与不同形状细菌的相图 |
2.3.2 mucin与不同形状细菌的相图 |
2.3.3 SiO_2-100与不同形状细菌的相图 |
2.3.4 SiO_2-100与不同形状细菌的软X射线成像 |
2.3.5 AuNS-PEG与不同形状细菌的软X射线成像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窄谱光动力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原材料 |
3.2.2 Ver-PLGA-PEG和Ce6-PLGA-PEG纳米球的制备 |
3.2.3 SiO_2-100@lipid-Ver纳米球的制备 |
3.2.4 脂质体囊泡(lipid-PEG)的制备 |
3.2.5 血红细胞膜(RBC)的制备 |
3.2.6 巨噬细胞膜(MΦ)的的制备 |
3.2.7 包膜的光动力纳米球的制备 |
3.2.8 光动力纳米球的表征 |
3.2.9 光动力纳米球的光动力效果 |
3.2.10 光动力纳米球的光热效果 |
3.2.11 光动力纳米球的杀菌效果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Ver-PLGA-PEG的表征和抗菌效果 |
3.3.2 Ce6-PLGA-PEG的表征和测试 |
3.3.3 SiO_2-100@lipid-Ver的表征和测试 |
3.3.4 包不同外膜的纳米球的表征和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8)新型非抗生素类抗菌剂-镓化合物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细菌耐药现状 |
1.1.1 多重耐药菌 |
1.1.2 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 |
1.2 抗菌剂的现状 |
1.3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 |
1.3.1 壳聚糖的结构 |
1.3.2 壳聚糖的抗菌机理 |
1.3.3 壳聚糖金属配合物 |
1.4 镓类抗菌剂的研究现状 |
1.4.1 镓的研究背景 |
1.4.2 镓类抗菌剂的抗菌机制 |
1.4.3 各种镓类抗菌剂 |
1.5 静电纺丝技术 |
1.5.1 静电纺丝的原理 |
1.5.2 静电纺丝的影响因素 |
1.5.3 壳聚糖静电纺丝的研究现状 |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6.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6.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壳聚糖镓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
2.1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
2.1.2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 |
2.2 实验过程 |
2.2.1 壳聚糖镓配合物的制备 |
2.2.2 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
2.2.3 壳聚糖镓配合物的元素分析 |
2.2.4 壳聚糖镓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
2.2.5 壳聚糖镓配合物的X射线衍射检测 |
2.2.6 壳聚糖镓配合物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2.7 壳聚糖镓配合物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
2.3.2 元素分析 |
2.3.3 CS-Ga红外图谱分析 |
2.3.4 样品的形貌与结构 |
2.3.5 结晶性分析 |
2.3.6 热稳定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CS-Ga的抗菌性能和对生物膜影响的研究 |
3.1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所用菌种 |
3.1.2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
3.1.3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 |
3.2 实验过程 |
3.2.1 培养基配制 |
3.2.2 菌悬液配制 |
3.2.3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检测 |
3.2.4 不同作用时间对CS-Ga抑菌性能的影响 |
3.2.5 CS-Ga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S-G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
3.3.2 不同作用时间对CS-Ga抑菌性能的影响 |
3.3.3 CS-Ga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载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和抗菌性研究 |
4.1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与仪器 |
4.1.1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
4.1.2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 |
4.2 实验过程 |
4.2.1 载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4.2.2 载药纳米纤维膜的扫描电镜分析 |
4.2.3 载药纳米纤维膜的抗菌性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质量分数的CS-Ga对复合纳米纤维膜可纺性的影响 |
4.3.2 不同载药纳米纤维膜的抗菌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全文总结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5.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6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 致谢 |
(9)卤胺单体接枝聚酯及槐糖脂交联棉织物抗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纺织品抗菌剂的种类及抗菌机理 |
1.2.1 天然抗菌剂 |
1.2.2 无机抗菌剂 |
1.2.3 有机抗菌剂 |
1.3 织物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
1.3.1 美国标准 |
1.3.2 日本标准 |
1.3.3 国际标准 |
1.3.4 中国标准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引发剂水相乳化工艺对卤胺类抗菌单体接枝聚酯纤维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引发剂乳化工艺的选择 |
2.3.2 乳液稳定性测试 |
2.3.3 接枝整理工艺 |
2.3.4 织物活化工艺 |
2.3.5 溶剂对织物的作用 |
2.3.6 织物抗菌性测试 |
2.3.7 织物的表征 |
2.3.8 高斯软件建模与汉森溶解度参数(HSP)计算 |
2.3.9 织物耐洗牢度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乳化工艺的选择 |
2.4.2 织物接枝率的确定 |
2.4.3 织物的表征及接枝机理的讨论 |
2.4.4 溶剂对织物的作用 |
2.4.5 接枝织物活化能力及抗菌性测定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氯可再生抗菌超细纤维清洁布的抗菌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织物化学整理方法 |
3.3.2 织物活化工艺 |
3.3.3 织物耐久性及织物活化后稳定性测试 |
3.3.4 抗菌织物在公共食堂实际应用中抗菌性能测试 |
3.3.5 抗菌织物在医院实际应用中抗菌性能测试 |
3.3.6 抗菌性定量分析 |
3.3.7 织物抗菌性“再生”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接枝织物的表征及稳定性 |
3.4.2 接枝织物在公共食堂实际应用中的抗菌性 |
3.4.3 接枝织物活化后稳定性及再生性能测试 |
3.4.4 接枝织物抗菌性能定量分析 |
3.4.5 接枝织物在医院实际应用中的抗菌性测试 |
3.4.6 接枝织物活化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聚酯织物接枝卤胺类抗菌单体1-丙烯酰基-2,2,5,5-四甲基咪唑烷-4-酮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抗菌单体ACTMIO的合成与表征 |
4.3.2 织物整理方法 |
4.3.3 织物的活化及活性氯含量测定 |
4.3.4 织物耐洗性及活化稳定性测试 |
4.3.5 织物抗菌性测试 |
4.3.6 高斯软件建模与汉森溶解度参数(HSP)计算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抗菌单体ACTMIO的表征 |
4.4.2 不同整理方法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
4.4.3 接枝织物活化稳定性与抗菌性 |
4.4.4 织物接枝机理的讨论 |
4.4.5 接枝织物的抗菌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天然抗菌剂槐糖脂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织物化学整理 |
5.3.2 织物抗菌性测试 |
5.3.3 红外光谱分析(ATR-FTIR) |
5.3.4 液质联用(LC-MS) |
5.3.5 扫描电镜(SEM) |
5.3.6 抗菌耐久性测试 |
5.3.7 折皱回复角(WRA) |
5.3.8 织物强力测试 |
5.3.9 软件建模 |
5.3.10 白度测试 |
5.3.11 抗菌织物的细胞毒性测试 |
5.3.12 织物增重量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整理工艺的筛选 |
5.4.2 抗菌织物抗菌性及折皱回复角 |
5.4.3 槐糖脂、BTCA与织物之间的反应机理 |
5.4.4 抗菌织物的细胞毒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微波水热法制备金属掺杂氧化镁及其抗菌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序言 |
1.2 抗菌材料简介 |
1.2.1 抗菌材料的分类 |
1.2.2 抗菌性能评价方法 |
1.2.3 抗菌机理 |
1.3 氧化镁概述 |
1.3.1 氧化镁的结构 |
1.3.2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
1.3.3 纳米氧化镁的应用 |
1.4 氧化镁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1 MgO抗菌材料研究进展 |
1.4.2 掺杂型MgO抗菌材料研究进展 |
1.4.3 复合型MgO抗菌材料研究进展 |
1.5 论文研究思路及意义 |
2 锂掺杂氧化镁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表征手段 |
2.2.4 锂掺杂氧化镁的制备 |
2.2.5 抗菌性能测试 |
2.2.6 抗菌机理测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锂掺杂氧化镁的结构分析 |
2.3.2 锂掺杂氧化镁的抗菌性能 |
2.3.3 锂掺杂氧化镁的抗菌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过渡金属掺杂氧化镁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表征手段 |
3.2.4 过渡金属掺杂氧化镁的制备 |
3.2.5 抗菌测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过渡金属掺杂氧化镁的结构分析 |
3.3.2 过渡金属掺杂氧化镁的抗菌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MgO-CuO-CaO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MgO-CuO-CaO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4 表征手段 |
4.2.5 抗菌性能测试 |
4.3 实验结果讨论 |
4.3.1 MgO-CuO-CaO复合物的结构分析 |
4.3.2 MgO-CuO-CaO复合物的抗菌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替代抗菌剂的12种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寡聚脲新型抗菌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 吕光浩. 西北大学, 2021(12)
- [2]半导体聚合物纳米诊疗剂的设计及其抗肿瘤/抗菌应用研究[D]. 许煜.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3]可降解镁合金微弧氧化复合涂层组织结构调控与腐蚀行为[D]. 吴云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石墨烯类抗菌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潘能宇. 江南大学, 2020(01)
- [5]Ti3C2Tx MXene基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朱晓泉. 天津大学, 2020(01)
- [6]无机纳米抗菌材料的合成及其抗菌性能研究[D]. 史松昌.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7]纳米球对球菌的选择性吸附赋予了光动力疗法窄谱的抗菌活性[D]. 杨彬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新型非抗生素类抗菌剂-镓化合物的研究与开发[D]. 万强.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9]卤胺单体接枝聚酯及槐糖脂交联棉织物抗菌性能研究[D]. 黄成. 东华大学, 2020(01)
- [10]微波水热法制备金属掺杂氧化镁及其抗菌性能[D]. 田其哲.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