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全球电信业十大事件(论文文献综述)
尹健[1](2019)在《中国互联网信息的治理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步由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互联网信息力量不断冲击信息控制的旧模式,为政府的社会治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在5G时代来临的前夜,调整优化中国的互联网信息治理工作方向,以应对即将迎来革命性变化的网络信息传播形势,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从基本概念和定义出发,认为界定清楚互联网信息治理的主要概念是开展后续研究的基础。在概念界定之后,从认识互联网信息治理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出发,通过多个研究视角梳理了我国互联网信息治理机制的形成路径。随后对我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现状进行了回顾,提出互联网信息传播中出现的大量失范现象,不良信息泛滥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导致我国要加强互联网信息治理。并且从治理主体、治理措施、治理效果三个维度总结互联网信息治理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困境。发现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互联网信息治理模式;在治理主体上以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委员会为核心,私营部门、市民社会等多主体协同治理;通过立法规制、行政管理、自律调节、技术防范、国际合作等多种措施对互联网信息进行治理。此后,对主要发达国家互联网信息治理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在中外比较中,发现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主要存在非政府治理主体缺位、立法规制滞后、行政管理过度、自律调节不足、技术防范过严、国际话语权弱小等问题。最后,从以优质内容弘扬主流意识形态、以政府主导引领多元主体共治、以综合措施维系网络传播秩序、以中国方案推进网络共享共治四个方面提出了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优化路径。最后,对本文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结合本文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与设想。
刘淑萍[2](2019)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急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更改变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技术的发展是对过往历史的不断总结与革新,更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马克思指出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决定了现实财富的创造,是历史的革命性推动力量。随着大步迈向数字社会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衍生出的“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今最为炙热的话题,并深深地刻画着新时代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一切”的时代。随着制造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发达国家再次将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先后制定出与新技术相关联的制造业发展战略与坐标定位。2015年全国两会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同年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均指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协同一体化制造技术,突破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强国建设;2019年,十三届二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互联网+”,积极广泛的运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根据《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互联网发展指数排名全球第二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主体,4G用户渗透率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在2019年春晚实现5G网络4K超高清直播后,5G商用已经进入制造业并将大规模推广。截止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为8.02亿,手机网民规模7.88亿,占比98.3%,互联网普及率为57.7%。1IDC公司预测2019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可达到486亿美元。2根据42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1到5月,我国电子商务平台收入就突破1164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我国已经具备抓住新机遇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需求市场以及政策支持,“互联网+”已经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推动产业优化的新引擎。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四次工业革命、各国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相关发展战略进行梳理,立足当前及未来“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情况,深入剖析“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遇和升级的必然性;以制造业结构升级规律以及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规律探索为主线,在系统梳理前沿文献基础上,利用历史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理与路径,试图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变身制造业强国提供决策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工具选择。本文围绕“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为主题,从三方面开展研究。第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第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和作用机理是什么?第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路径是什么?本文在导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评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加以概括。第一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对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理清,对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逻辑关系以及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和全球价值链升级间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为本文开展研究打好理论基础。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必然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熊彼特指出如果不掌握历史,不具备历史感或历史经验,就不可能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3故第二章首先通过对历次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新工业革命争论与制造业范式演化过程的梳理,总结出历史维度中互联网+制造业升级的历史机遇与面临的挑战。第三章主要对德、美、日三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进行梳理和对比,总结出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发展的共性及关键;并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涵和关键;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面临挑战进行分析。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第四章首先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第二章历史维度总结出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五个要素,结合马克思理论、佩蕾丝技术-经济-制度协同演化模型、罗默经济增长四要素模型以及技术创新动力三元论模型,确定“互联网+”技术驱动力、市场拉动力和政策支撑力所形成的聚合力;其中技术驱动力部分包括“互联网+”技术基础驱动力以及融合驱动力,“互联网+”市场拉动力包括市场规模拉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变动产生的拉动力和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以及淘汰机制产生的拉动力,“互联网+”政策支撑力包括互联网+政务能力以及“互联网+”相关政策的支撑力。其次,通过对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结合产业内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特征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制造业产业结构视角和制造业价值链视角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第五章,首先构建“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31个省“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类。其次,在理论分析“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系统GMM计量方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显着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升级。本文的第六章主要探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以及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最后是结论及展望,通过对本文研究结论的总结,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设计。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三点:第一,补充和完善“互联网+”相关概念和认识,明晰“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作为历史发展新机遇予以分析,指出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对“互联网+”认识不足和认识不清进行补充和完善。此外,本文通过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理论的指导建立“互联网+”技术基础模型和“互联网+”技术融合模型,提出“互联网+”三要素聚合力,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和认识进行补充和完善。第二,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框架。本文在理清“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基础之上,通过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研究框架,通过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结构和制造业价值链作用机理的研究提出三驱动链条升级路径,对相关理论基础、作用机理、动力结构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对我国“互联网+”发展以及制造业发展提出参考。第三,补充和完善“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证研究。本文构建了“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的内生性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检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制,随后采用系统GMM方法尽可能减少“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二者之间的内生性来考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单新国[3](2018)在《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市场监管权和宏观调控权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两种手段,前者针对微观经济市场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保护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后者针对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市场监管权对于宏观调控权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市场监管权的行使可以为宏观调控权造就一个宏观调控的有序基础环境;二是市场监管权可以为宏观调控权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推行提供一种执行保障,将调控政策和指标具体化为对被监管对象的监管内容。由于市场监管权的行使直接作用于市场主体,其对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影响更加的明显和有效,人们对市场监管权行使的结果感受也更为强烈。宏观调控权的行使由于具有间接性、引导性、软法性,其作用的发挥具有缓慢性、长期性、不确定性;而市场监管权作为行政权力的表现可以迅速的将行政经济管理的意志贯彻到经济市场的内部去。没有市场监管权对经济市场秩序的维护,就没有宏观调控的顺利实施,每一次宏观调控的失败都表现为市场竞争秩序的失控和市场监管权力的失职。有权力就有腐败,权力越大腐败的可能性就越大,市场监管权的异化即可以导致其违背公众对其“社会契约”的委托,也可能会误导市场经营者的经济决策取向。更为严重的是市场监管权的不当行使,在政治上既败坏了行政机关的公信力和伤害了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在经济上使市场公平合法竞争得不到保护并导致投机炒作行为横行,整个社会的经济创新活力受到严重压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政府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和行政体制改革,在举措上大力推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国家治理方式改革,旨在提高行政机关的社会服务效率,激发全社会的经济创新活力和积极性,将我国的现代化和法治化建设推向更高的阶段。这其中发出的信号就是依法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形成政府服务于市场,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决定资源配置的制度格局。治国在于治吏,发展经济在于减少行政干预,一切要点都在于行政权力的依法运行,减少腐败和权力滥用。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细节决定事物的成败。无论多么宏伟的社会愿景或者激情无比的变革动机,在缺乏详细的制度设计的情况下,最终都会流于形式或者导致一败涂地。对行政管理机关的市场监管权力的改革需要在经济法律制度上理清脉络,然后在具体的规则制定上做好准备。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对“如何从经济法的角度监督好市场监管权的正确行使”这一基本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研究探讨。第一章,关于市场监管权概念的界定。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市场监管权概念的界定的意义。法学研究需要界定好问题对象的基本概念,法律概念的明确在哲学认识论上可以使我们将研究对象与其他事务区分开来,使问题研究的背景变得明晰;其次法律概念的明确在社会认识论上可以使我们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加深对它的认识,并在以后发展和改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第二,对市场监管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认为它是法律赋予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权力。第三,对市场监管权产生和发展的中外历史做了纵向梳理,揭示了市场监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的重要性。第四,对市场监管权的经济性、规则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五,分析了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含义以及进行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关于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对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认为对市场监管权依法监督的正当性是建立在社会契约、经济自由、经济民主和依法治国等理论之上的。第二,对典型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监管权力监督模式进行了考察,包括美国、英国和德国。这些发达国家的政府依法拥有对本国市场进行干预的权力,在此方面各市场经济国家的认识均无差别,但在对政府监管权力的监督上有所不同。美国议会对政府权力的制衡较大,独立监管委员会和议会审查制度使得政府监管权处处受限;德国更偏重于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英国的行政监督依据三权分立原则,英国政府的自我监督机制也比美国大得多,而美国偏重于议会和司法监督。这告诉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有行之有效的一套办法对政府经济管理权力的监督,对政府经济管理职权的监督机制建设要依据本国国情。第三,分析了我国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模式的应有选择以及该选择对监管权规制立法的影响,强调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要围绕行政中心主义来加强立法对市场监管权的制度约束。第三章,关于市场监管权主体的法律规制。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何为市场监管权主体,市场监管权主体的特征,市场监管权主体法律规制的必要性。第二,依据不同的标准将市场监管权主体划分为政府性市场监管权主体、社会性市场监管权主体等类别。第三,要对市场监管权主体进行法律规制,就必须依法建立其市场监管权主体的资格取得、变更和丧失制度,使主体地位的取得有法可依。第四,进一步从预算和立法授权角度探讨了完善对市场监管权主体的法律规制。第四章,关于市场监管权配置的法律规制。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论述了完善市场监管权力合理配置的理论原因,包括政治模式改革的需要和权力运行协调的需要。第二,分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市场监管权力分工上的基本原则以及分工方式。第三,研究了市场监管权在政府与社会性市场监管权主体的分工协作问题,并对“如何对市场监管权主体的监管权行使进行监督”进行了论证。第五章,关于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法律规制。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监管主体的权力大小和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的领域范围。第一,分析了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主要从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的历史实践经验和经济法的法律性质三个角度。第二,分析论证了对市场监管权的行使范围进行法律规制的具体方法,包括依法明确其权力边界,切实推行中央规定的政府权利和责任清单制度。第六章,关于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促使法律主体守法的保障手段,没有法律责任的追究,市场监管权主体就会无所顾忌的滥用监管权。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分析了什么是市场监管权的不当行使以及其含义,接着对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下的法律责任与经济法其他主体的法律责任的区别进行了分析。第二,论述了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第三,论述了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的具体内容。
薛天[4](2018)在《大数据时代电信行业政府监管研究》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7年11月份的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的内容显示,我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经达到14.1亿户,其中3G/4G用户总数11.1亿,占移动电话用户数的78.9%。信息化、数据化基础设施已经得到普及,物联网的发展也如火如荼,人类和机器每天都在产生巨量的数据交流和数据沉淀,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提速降费”的行政手段促使传统电信业加速进入全面普及,并具备较强的公共事业属性,电信行业竞争已经沦为纯粹的价格战,按照目前的模式发展下去只会增加内耗,不利于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新一轮的电信重组迫在眉睫。正在转型的中国电信行业也为电信监管机构提出了新的问题。比如:如何监管才能更好促进行业的发展;面对大数据时代电信行业监管的诸多挑战,如何监管才能更全面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本文将通过以下五部分对大数据时代的电信监管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工具与方法、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第二部分阐述了电信行业政府监管的必要性;第三部分阐述了电信行业政府监管的发展历程及不足之处;第四部分阐述了大数据时代电信行业政府监管改进建议;第五部分结论。
韩宝国[5](2015)在《宽带网络、信息服务与中国经济增长》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在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增速有所放缓,面临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问题。在这个大背景下,研究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识信息技术渗透影响经济增长的客观规律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信息化包括信息化应用和信息基础设施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这里的工作将信息化应用具体化于信息服务,信息基础设施具体化于宽带网络。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这一基本问题出发,沿着经济分工理论脉络研究信息服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基于扩展的索罗经济增长模型测度宽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然后逐步深入到微观层面,建立起信息服务与宽带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认识宽带网络对信息社会的基础支撑作用,对宽带骨干网络互联互通的激励机制进行初步设计,最后对互联网下的经济分工新形态做一归纳总结。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基于Yang-Borland经济增长微观机制模型,建立了信息服务与分工演进的关系模型,得出在分工演进的经济中,分工水平与信息服务占总经济的比重呈正相关的推断。信息服务是分工演进过程中,不断增长的非直接生产成本或通常所说的迂回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分工演进需要信息服务的支撑,而分工的演进也会促进信息服务的专业深化,信息技术在不断积累中取得突破,在新的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市场交易、生产组织得以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将分工演进推向深入,经济持续增长。理论推断得到了基于国内外信息服务业发展数据的支持。基于中国29个省际单位2007-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得出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占GDP比重增加1%,人均GDP增长0.234%的估算结果。根据2000年至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测度了宽带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宽带引入提高了人均GDP约2.4%,宽带渗透率每增长10%,人均GDP年增长率提高约0.19%。基于中国宽带渗透数据的分析表明,当宽带渗透率达到约10%后,宽带渗透对人均GDP年增长率的贡献率增加。宽带区域差异性分析表明,中国东部地区宽带渗透快于中西部地区,宽带对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着的。尽管西部宽带渗透水平与中部接近,但宽带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不显着,可能的原因是其整体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距离中部、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建立了一个信息传输投入与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生产效率的关系模型,说明信息传输成本和技术水平对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进而,对信息服务部门生产效率与宽带网速的关系作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是二者存在正相关。宽带市场结构分析表明中国互联网骨干网络直联市场存在歧视性定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而这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互联网网络传输效率的提高。应用成本未知条件下规制垄断企业的Baron-Myerson模型,结合中国实际,推导出了骨干网络互联成本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规制价格和对主导厂商的补贴形式,并进行了数值模拟以验证政策的可操作性,这个结果可以为宽带网络优化激励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互联网的普及,创造了一个互联互通的信息世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趋同加速,这为生产者之间更高水平的协作提供了技术可能,消费者将更深入地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环节,经济分工将进一步演进,专业不断深化,经济持续增长。最后,本文对信息服务发展、宽带网络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做了展望。
谢焕丽[6](2014)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电信设备市场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行业,这个行业最大的特点是其提供的是一种全球同步部署的工业品,每个区域差异较小,而且这个行业提供的是经久耐用的产品,很少频繁更新或丢弃。宏观经济的缓慢复苏,以及产业链下游产生需求的运营商由于语音业务萎缩、3G规模建设期已过,4G刚开始陆续建设、诸多业务面临OTT竞争分流等压力,整体投资持续低迷,且后续将进入稳定微增时期,这些都对电信设备商形成了压力和挑战。电信设备市场已经从之前的利润丰厚逐渐转变为微利市场,设备商从八家甚至更多家发展到如今规模的五家。市场需求稳定、目标市场接近、产品差异化缩小、新技术持续研发投入等等,面临上述问题,这五家设备商如何在红海中竞争并且能够持续发展?后续格局如何变化?本文试图通过对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对全球电信业的影响以及全球电信业的市场情况、新技术发展情况、各个设备商的企业战略、营销策略、产品投入等进行分析,找出市场需求特点,论证各企业的战略可行性及效果,探索新技术发展方向,从而对各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建议。
周广群[7](2013)在《宁波联通集团客户维系新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提出集团客户对全业务运营商而言不仅仅是收入的主要贡献客户群体,同时为其战略性资源。一直以来,集团客户市场是世界先进电信运营商的重点拓展目标,基本上80%的收入来源于大网占比仅20%的集团用户。自2008年网通并入宁波联通以后,宁波联通的固网网络覆盖范围得到相当大的提升,集团大客户资源得到扩展与充实,同时在时下获得了最优制式的3G牌照,这为联通公司发展集团客户的行业应用业务提供了有利的网络保障。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可作为切入集团客户的一种较好方式,同时行业应用业务的使用增加了客户的黏度提高客户离网成本,大大的加强了客户稳定性。为此发展具有行业应用属性的集团客户成为通信运营商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对公司利润的持续产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波联通集团客户市场为主题,分析当前集团客户维系工作所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新的集团客户维系体系构建策略展开了讨论。本文通过对目前电信业务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了分析,得出集团客户关系维系是当前运营商增收的重要关键所在。同时引用并阐述了国内客户关系相关理的现状和研究前沿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客户维系的层次、作用和模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文章运用客户关系在不同生命周期的不同的维系策略,对宁波联通的维系体系从系统支撑、具体的维系策略、团队的组建、激励政策、维系成本的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运营商不仅要构建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营销组织结构,更重要的是要构建与其相适应的维系体系,通过客户满意度的提升和二次价值的开发,提升公司在客户的认可度,从而提升客户的收入贡献度,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持续、稳步的发展。
宋思曼[8](2013)在《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理论与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中心是一个大国范围内能级最高的中心城市,在全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发挥引领、集聚、辐射、控制、影响和带动的作用与功能,在国家战略布局中是区域发展的空间支点,是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门户。国家中心城市是基于国情与国家战略中国特色的城市等级规划概念,是对中心城市经典理论和世界城市理论的发展。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的本质是实现其特定的城市的功能。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功能体现为“1+3+1”的结构体系:政治功能是关键因素,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是主要内容,枢纽功能是基础。本论文以全球的开放视野,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提炼和总结了五大主导功能的概念内涵、作用原理和发展特征,提出了普遍意义上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实现的路径,初步构建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理论框架。论文围绕“1+3+1”的功能体系建立了评价国家中心城市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有助于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更加系统化与科学化。重庆是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其地缘特征、特殊市情、规模基础、国家战略的特殊地位和后发型成长优势,都使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道路存在与其他沿海地区国家中心城市较大差异性。论文研究并提出,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要在政治功能上充分发挥政策优势、策划发展重点,在经济功能方面结合传统工业城市和农村区域面积大的特点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三次产业发展的结构目标和方向,在社会功能方面要重视人口规模集聚与人口结构优化的路径,在文化功能方面重点完善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及其产业发展规划,在枢纽功能方面突出构建内陆联通世界的交通与信息网络的开放策略。
谢明敦[9](2013)在《基于协同优势的ICT产业竞争机制及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趋势,使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已成为许多国家产业国际竞争的路径选择。究其原因在于技术创新是寻求提高竞争力的良方、知识产权是保持产业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技术标准更是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中的制胜宝典。而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标准化战略也日益成为一国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核心基础和财富之源。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协同是衡量一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本文构建了基于ICT产业国际竞争的协同竞争力理论模型并以i-TMR评价模型验证了提升我国ICT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在于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专利)和技术标准三者的协同机制。本文指出并论证指导ICT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知识产权优势的理论局限性和政策陷阱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将创新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并结合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网络化的国际竞争背景,协同技术标准优势,必将有利于ICT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并由此构建了知识产权新经济时代基于波特钻石模型改进和完善的协同竞争力一般理论模型。通过ICT产业国际竞争的聚焦点已集中在知识产权与创新和技术标准协同优势竞争考虑,本文提出了“技术-市场-规制”的i-TMR三维一体模型,提炼出评价协同竞争力指标体系,从理论上构建了ICT产业协同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难以量化的协同竞争力指标进行了科学合理的量化分析。最后以ICT产业中的典型案例为对象,对本文提出的协同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
田宇[10](2010)在《中国电信企业战略转型研究》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通信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电信技术、业务移动化、宽带化、IP化以及多媒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电信业正面临深刻的变革。加强技术、业务的创新,推进电信企业转型,既是全球信息通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现阶段中国电信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论文在对电信企业战略转型的涵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相关理论及分析工具,对电信企业技术转型、业务转型、组织转型和运行与维护体系转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随后论文结合中国电信业的实际情况,论述中国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必要性,并从业务转型、网络与技术转型、组织转型和运行与维护体系转型等维度,对中国电信运营商在新形势下的战略转型进行研究;最后论文以中国联通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电信企业战略转型是电信企业长期经营方向在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到“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变过程中,运营模式及其相应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的整体性转变;电信企业技术转型过程可能出现非效率技术“锁定”,但政府可通过对更有效率的技术的研发提供补贴或降低其交易成本等措施来打破非效率技术“锁定”,使得电信企业技术向更有效的方向演进;电信企业在实施业务转型的时候,应改变以价格为主要手段的竞争方式,实现新业务的差异化战略,促进电信市场螺旋式上升发展;电信企业组织结构从业务导向模式向客户导向模式的转型,实际上就是实现服务工厂向专业服务机构的转变;电信企业运行与维护体系转型的关键是建立面向客户、关注流程、强调成本、量化服务的现代型运行与维护体系。(2)互联网对电信商业模式的冲击、电信市场需求的升级换代、网络融合的不断加深、电信监管的放松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足,驱动着我国电信运营商向一个全新的方向转变。我国电信运营商的战略转型,是顺应国内外技术、市场和竞争格局重大变革主动迎接挑战的必然趋势,也是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增长后劲、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3)中国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总体方向是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在把握社会责任不变、系统转型和过程转型的原则下,中国电信运营商应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推进业务、网络与技术、组织和运行与维护体系转型,并在转型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4)自2005年中国联通提出向现代化的综合通信与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以来,中国联通积极推进业务、网络、组织和运行与维护体系的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缺少业务的总体布局、业务创新能力不强、组织体系不能满足综合信息业务运营的需要、运行与维护体系不能满足业务和网络转型的需要等问题。中国联通应以商业模式转变作为突破、强化业务创新与服务提升、加快变革与创新的步伐、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运行与维护体系,为战略转型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2000年全球电信业十大事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全球电信业十大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互联网信息的治理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价值及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2 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机制形成 |
2.1 互联网信息治理的特殊性与必要性 |
2.2 多部门治理视角下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主体的结构与演化 |
2.3 网络安全视角下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措施的结构与演化 |
2.4 内容生态视角下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目标的演化 |
3 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现状考察 |
3.1 互联网信息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互联网信息治理的关键挑战 |
3.3 互联网信息治理的现状评价 |
3.4 互联网信息治理的国际镜鉴 |
4 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的路径优化 |
4.1 内容层面:以优质内容弘扬主流意识形态 |
4.2 主体层面:以政府主导引领多元主体共治 |
4.3 措施层面:以综合措施维系网络传播秩序 |
4.4 对外层面:以中国方案推进网络共享共治 |
5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2)“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评述 |
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相关概念界定 |
二、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二、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第二章 历史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规律归纳研究 |
第一节 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历史经验 |
一、工业革命演进与争论 |
二、制造业结构升级一般规律 |
三、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一般规律 |
四、制造业竞争力演进一般规律 |
第二节 历史维度下制造业发展影响因素 |
一、因素一:需求面驱动 |
二、因素二:技术面驱动 |
三、因素三:人力资本面驱动 |
四、因素四:能源机制面驱动 |
五、因素五:制度面驱动 |
第三节 新工业革命与制造业范式选择 |
一、新工业革命浪潮:“互联网+” |
二、制造业范式演化与选择 |
三、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历史机遇 |
四、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三章 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外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梳理 |
一、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 |
二、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关键:“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制造2025》战略选择 |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 |
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与内涵 |
三、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机遇 |
四、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四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分析 |
一、三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因理论 |
二、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理论 |
第二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分析 |
一、动力一:“互联网+”技术基础与技术融合驱动力 |
二、动力二:“互联网+”市场多层次拉动力 |
三、动力三:“互联网+”政策支撑力 |
第三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一:基于产业结构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第四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二:基于价值链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横向扩张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纵向渗透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跃迁升级作用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一、“互联网+”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第二节 “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影响实证分析 |
一、变量定义与数据选取 |
二、模型设定与检验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
第一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开放创新驱动路径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多层次可持续创新驱动路径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协调创新驱动路径 |
第二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 |
一、制造业服务化驱动路径 |
二、“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耦合驱动路径 |
三、国家价值链协同发展路径 |
四、链条式一体化管理发展路径 |
第三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 |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二、社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三、企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市场监管权及其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概述 |
一、市场监管权的概念 |
二、市场监管权的历史镜像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的基本特征 |
一、市场监管权内容上的经济性 |
二、市场监管权功能上的规制性 |
三、市场监管权监管手段的综合性 |
四、市场监管权关系主体的多样性 |
五、市场监管权的法定性 |
第三节 市场监管权的法律规制 |
一、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概念 |
二、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模式选择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基本理论 |
一、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社会契约论理论 |
二、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经济自由理论 |
三、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经济民主理论 |
四、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法治理论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模式考察 |
一、美国议会主导模式 |
二、英国专门机构模式 |
三、德国行政主导模式 |
第三节 我国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模式选择 |
一、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模式选择的反思 |
二、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模式选择的本土要素 |
三、行政中心主义模式对我国市场监管权规制法律的影响 |
四、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模式的我国选择 |
第三章 市场监管权主体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主体 |
一、市场监管权主体的概念 |
二、市场监管权主体的特征 |
三、市场监管权主体的分类 |
四、市场监管权主体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主体资格的法律规制 |
一、法律资格的功能 |
二、市场监管权主体资格的取得 |
三、市场监管权主体资格的变更和丧失 |
四、市场监管权主体资格法律规制的完善 |
第四章 市场监管权配置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制度背景 |
一、政府治理模式改革 |
二、市场监管权的协调配置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央地之间的纵向配置 |
一、市场监管权央地纵向配置的回溯 |
二、央地之间市场监管权配置存在的问题 |
三、央地之间市场监管权配置的法律规制 |
第三节 市场监管权的横向社会配置 |
一、横向社会配置的市场监管分权对象 |
二、横向社会配置的市场监管权内容 |
三、横向社会配置的市场监管权存在的问题 |
四、横向社会配置的市场监管权的法律规制 |
第五章 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理论依据 |
一、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哲学基础 |
二、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实践需要 |
三、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法律要求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方式 |
一、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法律限定 |
二、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权力清单 |
第六章 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法律责任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 |
一、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概念 |
二、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法律责任与其他责任的区别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表现 |
一、市场监管违反法律程序 |
二、市场监管权超越权限范围 |
三、市场监管权的滥用 |
第三节 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法律责任 |
一、不当监管行为的纠正责任 |
二、不当监管行为的行政赔偿责任 |
三、不当监管的其他责任 |
四、不当监管法律责任的完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大数据时代电信行业政府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工具与方法 |
1.研究工具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研究思路 |
2.主要内容 |
二、电信行业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
(一)电信业及其技术经济特征 |
1.电信业的技术特征 |
2.电信业的经济特征 |
(二)电信业需要政府予以监管的原因 |
1.电信业的公共物品性 |
2.电信业的自然垄断性 |
三、电信行业政府监管的发展历程、不足及成因 |
(一)电信行业监管体制的发展历程 |
1.分拆邮电部,电信行业独立(1998年以前) |
2.初步建立现代意义的电信监管体系(1998-2008年) |
3.新形势下履行政府电信监管职能的探索(2008年至今) |
4.现阶段电信业政府监管部门职能设置 |
(二)电信行业政府监管的不足及成因 |
1.监管模式已经不适应通信技术的发展 |
2.监管权力配置不当且监管职能分散 |
3.消费者权益保障尚未到位 |
4.电信业监管部门欠缺专业性和可问责性 |
5.电信行业政府监管不足的成因 |
四、大数据时代电信行业政府监管改进建议 |
(一)大数据时代电信行业政府监管思路 |
1.大数据时代电信行业政府监管目标 |
2.大数据时代电信行业政府监管基本原则 |
3.大数据时代下进行电信行业重组建议 |
(二)大数据时代优化电信行业政府监管的建议 |
1.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
2.推动建立客户信用体系建设 |
3.推进电信市场开放 |
4.提升电信业政府监管品质 |
5.健全外部监督机制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宽带网络、信息服务与中国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 |
第四节 中国信息化的发展特征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经济增长基础理论 |
第二节 信息服务与经济增长 |
一、信息经济的测度 |
二、信息技术与生产力 |
三、信息化与经济增长 |
四、信息服务部门效率 |
第三节 宽带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 |
一、国外宽带相关研究 |
二、中国宽带相关研究 |
第四节 宽带基础设施的发展问题 |
第五节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信息与经济活动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信息在经济交易中的作用 |
第二节 信息服务部门的定义 |
第三节 信息服务与经济发展 |
一、信息服务的价值 |
二、影响信息服务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
三、信息服务项目实施的障碍 |
第四节 宽带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分析框架 |
第五节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信息服务与分工深化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理论模型 |
一、Yang-Borland分工模型 |
二、信息服务与分工深化的关系模型 |
第三节 信息服务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一、发达国家信息服务业 |
二、中国中心城市信息服务业 |
三、中国省际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 |
第四节 本章总结 |
附录 |
第五章 宽带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模型和数据 |
一、宽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框架 |
二、中国省际数据 |
第三节 结果和分析 |
一、初步回归结果 |
二、双向因果关系、内生性等问题讨论 |
三、网络外部性讨论 |
四、区域差异分析 |
第四节 本章总结 |
附录 |
第六章 信息服务与宽带网络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信息传输对信息服务的影响 |
一、一个最优信息传输投入模型 |
二、信息服务部门生产效率与网络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三节 信息传输技术的渗透与替代 |
第四节 中国宽带网络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本章总结 |
附录 |
第七章 宽带网络发展的机制优化问题 |
第一节 宽带互联网市场结构分析 |
第二节 上海宽带接入服务市场调查 |
第三节 宽带骨干网络的互联互通 |
一、网络互联成本的信息不对称 |
二、基本分析结构 |
三、优化规制政策的推导 |
四、骨干网络互联优化政策分析 |
五、骨干网互联互通激励政策的数值模拟 |
六、互联网骨干网络运营资质管理的调整 |
第四节 本章总结 |
附录 |
第八章 互联网下的分工新形态 |
第一节 互联网对金融的影响 |
第二节 互联网对生产的影响 |
一、生产中的分工与协作 |
二、互联网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
第三节 本章总结 |
第九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主要结果 |
二、政策建议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全球电信设备产业与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
2.1 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的产业发展分析 |
2.1.1 世界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 |
2.1.2 世界宏观经济对电信设备制造业的影响 |
2.1.3 主要国家产业政策对电信设备制造业的影响 |
2.1.4 全球电信市场运营商的表现 |
2.1.5 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总体表现 |
2.2 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技术细分领域发展分析 |
2.2.1 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细分领域划分说明 |
2.2.2 移动基础设施设备市场分析 |
2.2.3 固定宽带通信设备市场分析 |
2.2.4 终端设备市场分析 |
2.2.5 新业务(OTT、云计算)设备市场分析 |
2.3 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分地区发展分析 |
2.3.1 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区域划分说明 |
2.3.2 中国电信设备市场分析 |
2.3.3 亚太地区电信设备市场分析 |
2.3.4 欧洲地区电信设备市场分析 |
2.3.5 北美地区电信设备市场分析 |
第三章 全球电信设备产业领先企业的市场战略分析 |
3.1 华为 |
3.1.1 市场总体情况 |
3.1.2 企业战略分析 |
3.1.3 市场策略分析 |
3.1.4 产品投入分析 |
3.2 爱立信 |
3.2.1 市场总体情况 |
3.2.2 企业战略分析 |
3.2.3 市场策略分析 |
3.2.4 产品投入分析 |
3.3 阿朗 |
3.3.1 市场总体情况 |
3.3.2 企业战略分析 |
3.3.3 市场策略分析 |
3.3.4 产品投入分析 |
3.4 诺西 |
3.4.1 市场总体情况 |
3.4.2 企业战略分析 |
3.4.3 市场策略分析 |
3.4.4 产品投入分析 |
3.5 中兴 |
3.5.1 市场总体情况 |
3.5.2 企业战略分析 |
3.5.3 市场策略分析 |
3.5.4 产品投入分析 |
3.6 各企业市场竞争力综合评估 |
第四章 全球电信设备产业发展热点领域分析 |
4.1 LTE |
4.1.1 全球LTE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
4.1.2 LTE市场需求及特点 |
4.1.3 各厂商方案及机会分析 |
4.2 OTT |
4.2.1 全球OTT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
4.2.2 OTT市场需求及特点 |
4.2.3 各厂商方案及机会分析 |
4.3 云计算 |
4.3.1 全球云计算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
4.3.2 云计算市场需求及特点 |
4.3.3 各厂商方案及机会分析 |
4.4 终端产品 |
4.4.1 全球终端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
4.4.2 终端市场需求及特点 |
4.4.3 各厂商方案及机会分析 |
第五章 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未来发展展望 |
5.1 未来三年电信设备市场形势分析 |
5.2 各大设备商的发展战略及建议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宁波联通集团客户维系新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项目研究背景 |
1.1.2 项目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实践状态 |
1.3 论文主要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内容 |
2 客户维系理论 |
2.1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2.1.1 CRM的起源与发展 |
2.1.2 CRM的营销策略 |
2.2 客户维系理论 |
2.2.1 客户维系概念 |
2.2.2 客户维系层次 |
2.2.3 客户维系的必要性 |
2.2.4 客户维系的作用 |
2.2.5 客户维系的模型 |
3 宁波集团客户市场环境分析 |
3.1 中国电信业发展现状 |
3.2 宁波通信行业集团客户市场环境分析 |
3.2.1 宏观环境分析 |
3.2.2 微观环境分析 |
3.2.3 宁波联通集团客户市场环境SWOT分析 |
4 宁波联通集团客户维系管理现状 |
4.1 宁波联通公司简介 |
4.2 宁波联通集团客户维系管理现状 |
4.2.1 宁波联通集团客户市场细分 |
4.2.2 宁波联通集团客户维系策略 |
4.2.3 宁波联通集团客户维系存在的不足 |
5 宁波联通集团客户维系新体系构建策略 |
5.1 集团客户维系策略 |
5.2 集团客户信息收集及需求分析 |
5.2.1 信息的重要性 |
5.2.2 建立信息收集分析支撑系统 |
5.3 集团维系团队建设符合集团客户维系策略需要 |
5.3.1 集团维系团队的设计框架 |
5.3.2 集团维系团队的目标和策略 |
5.3.3 集团维系团队的结构 |
5.3.4 集团维系团队的激励模式 |
5.3.5 集团维系团队的晋升机制 |
5.4 集团客户维系成本管控 |
5.5 集团客户维系效果评估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理论与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学术意义 |
1.1.3 实践价值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实践发展 |
1.2.1 国内国家中心城市理论研究 |
1.2.2 国内国家中心城市实践发展 |
1.2.3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1.2.4 国外相关实践发展 |
1.2.5 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研究综述及其学术视角 |
1.3 研究的学术取向与研究方法 |
1.3.1 学术取向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内容安排 |
1.5 研究创新点 |
2 国家中心城市内涵与功能 |
2.1 中心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 |
2.1.1 中心城市基础理论 |
2.1.2 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论核心 |
2.2 世界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 |
2.2.1 现代世界城市特征 |
2.2.2 世界城市五大学说 |
2.2.3 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 |
2.3 城市功能意义的引入 |
2.3.1 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 |
2.3.2 城市功能的意义 |
2.3.3 城市功能的内容 |
2.4 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体系 |
2.4.1 基于西方特色的城市功能体系 |
2.4.2 中国城市的发展特征 |
2.4.3 中国城市的政治功能地位 |
2.4.4 基于中国特色的城市功能体系 |
2.4.5 国家中心城市“ 1+3+1”功能关系 |
2.5 国家中心城市内涵 |
2.6 中国规划发展国家中心城市的必要性 |
2.7 本章小结 |
3 国家中心城市政治功能 |
3.1 政治功能的内涵 |
3.2 政治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
3.2.1 较高等级政治地位 |
3.2.2 国家战略部署重地 |
3.3 政治功能的作用原理 |
3.4 重庆政治功能演变与战略意义 |
3.4.1 重庆政治功能演变 |
3.4.2 重庆国家战略意义 |
3.5 重庆政治功能可利用优势与发展重点 |
3.5.1 上海浦东新区发展启示 |
3.5.2 重庆政治功能可利用优势与发展重点 |
3.6 本章小结 |
4 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功能 |
4.1 经济功能的内涵 |
4.2 经济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
4.2.1 全国高占比经济总量 |
4.2.2 高占比较的三次产业 |
4.2.3 机体丰厚的第二产业 |
4.2.4 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
4.2.5 独特的金融中心地位 |
4.3 经济功能的作用原理 |
4.4 经济功能的实现途径 |
4.4.1 知识经济促进产业升级 |
4.4.2 三次产业高端向发展 |
4.4.3 二次产业集群式发展 |
4.5 重庆经济功能的发展演变 |
4.5.1 重庆经济功能发展演变 |
4.5.2 传统工业城市基础 |
4.5.3 服务业腾飞的机遇 |
4.6 重庆经济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
4.6.1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
4.6.2 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 |
4.6.3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
4.6.4 商务会展产业发展 |
4.6.5 金融中心创新发展 |
4.7 重庆经济发展预测 |
4.8 本章小结 |
5 国家中心城市社会功能 |
5.1 社会功能的内涵 |
5.2 社会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
5.2.1 集聚性与城市规模 |
5.2.2 开放性与外来人口 |
5.2.3 知识性与智力人群 |
5.3 社会功能的作用原理 |
5.4 社会功能的实现途径 |
5.4.1 树立开放城市的发展理念 |
5.4.2 创造知识人群的发展环境 |
5.5 重庆开放的城市社会传统 |
5.6 重庆社会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
5.6.1 建设开放高地吸纳国际人口 |
5.6.2 改革户籍制度集聚市内人口 |
5.6.3 建成教育高地提高人口素质 |
5.7 重庆城市规模预测 |
5.8 本章小结 |
6 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功能 |
6.1 文化功能的内涵 |
6.2 文化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
6.2.1 多元的文化生态 |
6.2.2 丰富的文化设施 |
6.2.3 发达的文化经济 |
6.3 文化功能的作用原理 |
6.4 文化功能的实现途径 |
6.4.1 加强物质文化设施规划与建设 |
6.4.2 扩大非物质文化的影响与辐射 |
6.5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解读 |
6.6 重庆文化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
6.6.1 重庆建筑风格与城市风貌特色 |
6.6.2 公共文化设施规划 |
6.6.3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
6.6.4 巴渝文化体验旅游 |
6.7 本章小结 |
7 国家中心城市枢纽功能 |
7.1 枢纽功能的内涵 |
7.2 枢纽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
7.2.1 综合型交通枢纽 |
7.2.2 高等级枢纽地位 |
7.2.3 高效的联运系统 |
7.3 内陆枢纽的世界联通方式 |
7.3.1 内陆与沿海枢纽差异 |
7.3.2 内陆与世界的联通方式 |
7.4 重庆综合枢纽功能判定 |
7.4.1 综合枢纽的辐射范围 |
7.4.2 综合枢纽功能的判定 |
7.5 重庆枢纽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
7.5.1 完善枢纽机场综合规划 |
7.5.2 规划空-铁-港联运系统 |
7.6 本章小结 |
8 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
8.1 经典指标体系借鉴 |
8.1.1 弗里德曼世界城市指标体系 |
8.1.2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指标体系 |
8.1.3 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指标体系 |
8.1.4 国家中心城市指标体系及权重 |
8.2 经典指标体系评述 |
8.3 评价指标设计依据与思路 |
8.4 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8.4.1 国家中心城市的 21 个评价指标 |
8.4.2 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的量化 |
8.4.3 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指标评定模型 |
8.4.4 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指标试测算验证 |
8.5 本章小结 |
9 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
9.1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功能空间体系 |
9.2 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发展模式 |
9.3 以紧凑集约规划塑造大疏大密格局 |
9.4 两江四岸规划提升主城的空间品质 |
9.5 为大事件预留城市发展用地的空间 |
9.6 本章小结 |
10 结语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不足 |
10.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基于协同优势的ICT产业竞争机制及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本章摘要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现实背景 |
1.2.2 理论背景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3.1 文献与案例研究方法 |
1.3.2 层次分析法(AHP) |
1.3.3 相关性分析 |
1.3.4 格兰杰因果检验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本章摘要 |
2.1 协同优势概述 |
2.2 协同优势的基本要素 |
2.2.1 技术创新 |
2.2.2 知识产权 |
2.2.3 技术标准 |
2.3 协同优势的理论基础 |
2.3.1 比较优势理论 |
2.3.2 竞争优势理论 |
2.3.3 知识产权优势理论 |
2.4 协同优势的分析工具 |
2.4.1 协同学的基本原理 |
2.4.2 协同学的应用 |
2.5 协同优势与ICT产业竞争 |
2.5.1 ICT产业的地位 |
2.5.2 ICT产业的经济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协同优势:产业竞争优势的新内涵 |
本章摘要 |
3.1 知识产权新经济时代的来临 |
3.2 协同优势的动态演进 |
3.2.1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演进 |
3.2.2 从竞争优势到知识产权优势的演进 |
3.2.3 知识产权优势理论之“困境” |
3.3 协同优势理论的提出 |
3.3.1 协同竞争规则:产业国际竞争的新规则 |
3.3.2 协同优势:产业竞争优势的新内涵 |
3.4 协同优势的形成机理分析——基于协同学理论 |
3.4.1 ICT产业满足系统自组织的结构基础 |
3.4.2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运行机制 |
3.5 协同优势的优势联动效应 |
3.5.1 横向优势联动效应 |
3.5.2 纵向优势联动效应 |
3.6 协同优势的具体表现形式 |
3.6.1 协同控制优势 |
3.6.2 协同评价优势 |
3.6.3 协同商业优势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协同优势的ICT产业竞争机制 |
本章摘要 |
4.1 “钻石模型”:经典的产业竞争机制模型 |
4.2 新经济时代波特“钻石模型”的研究及改进 |
4.2.1 对波特“钻石模型”的评价 |
4.2.2 全球化背景下波特“钻石模型”的研究及改进 |
4.2.3 知识化背景下波特“钻石模型”的研究及改进 |
4.2.4 网络化背景下波特“钻石模型”的研究及改进 |
4.3 ICT产业视角下的“新钻石模型” |
4.4 基于协同优势的“新钻石模型”的释义 |
4.4.1 纵轴: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协同策略 |
4.4.2 核心:知识化(知识产权优势) |
4.4.3 横轴:全球化、知识化、网络化的ICT产业竞争特征 |
4.5 “新钻石模型”体系下ICT产业竞争机制分析 |
4.5.1 协同策略推动产业竞争优势六大要素升级的机理分析 |
4.5.2 协同策略促进产业竞争优势关键要素协同作用的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协同优势的ICT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本章摘要 |
5.1 协同竞争力评价文献综述 |
5.1.1 协同优势相关的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
5.1.2 协同优势与ICT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选择 |
5.2 i-TMR协同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提出 |
5.3 i-TMR模型的指标体系 |
5.3.1 技术层面的指标(T层面) |
5.3.2 市场层面的指标(M层面) |
5.3.3 规制层面的指标(R层面) |
5.4 基于AHP的协同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5.4.1 建立AHP的递阶层次结构 |
5.4.2 确定AHP模型的指标权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协同优势的ICT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
本章摘要 |
6.1 ICT产业竞争案例实证 |
6.1.1 TD-SCDMA的案例分析 |
6.1.2 北斗星导航系统案例分析 |
6.1.3 i-TMR评价指标体系ICT产业中应用 |
6.2 ICT产业竞争数据实证 |
6.2.1 实证思路 |
6.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搜集 |
6.2.3 实证分析与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升中国ICT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协同战略 |
本章摘要 |
7.1 协同战略研究的必要性 |
7.2 发达国家的协同战略经验 |
7.2.1 日本 |
7.2.2 美国 |
7.2.3 欧洲 |
7.3 发达国家协同战略的启示 |
7.4 中国ICT产业协同战略的构建思路 |
7.4.1 三大战略的联动 |
7.4.2 协同战略规划 |
7.4.3 协同战略大纲 |
7.4.4 协同战略重点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协同竞争力调查问卷(权重分析) |
附录2:协同竞争力调查问卷(竞争力评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课题 |
(10)中国电信企业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战略转型研究 |
2.1.1 战略转型概念 |
2.1.2 战略转型的分类 |
2.1.3 战略转型的动因与阻力 |
2.1.4 战略转型的能力 |
2.1.5 战略转型的要素 |
2.2 电信企业战略转型研究 |
2.3 简要评述 |
第3章 电信企业战略转型的理论分析 |
3.1 电信企业战略转型内涵 |
3.1.1 企业战略转型 |
3.1.2 电信企业战略转型 |
3.2 电信企业战略转型过程 |
3.2.1 环境识别 |
3.2.2 资源整合 |
3.2.3 管理控制 |
3.2.4 持续创新 |
3.3 电信企业技术转型 |
3.3.1 电信企业技术转型的演化博弈模型 |
3.3.2 打破技术锁定的策略 |
3.4 电信企业业务转型 |
3.4.1 产量竞争 |
3.4.2 价格竞争 |
3.4.3 质量竞争 |
3.5 电信企业组织转型 |
3.5.1 服务类型与组织结构 |
3.5.2 基于客户导向的组织结构构想 |
3.5.3 组织转型的过程 |
3.6 电信企业运行与维护体系转型 |
3.6.1 影响电信运行与维护体系的因素 |
3.6.2 现代型电信运行与维护体系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动因 |
4.1 互联网对电信商业模式的冲击 |
4.2 电信市场需求的升级换代 |
4.3 网络融合不断加深 |
4.4 电信监管的放松打破了旧有的竞争格局 |
4.4.1 电信监管职能的演进 |
4.4.2 电信监管转型的趋势 |
4.4.3 旧有的竞争格局被打破 |
4.5 电信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电信运营商战略转型的路径 |
5.1 转型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
5.1.1 转型的总体思路 |
5.1.2 转型的原则 |
5.2 业务转型 |
5.2.1 国外电信运营商的业务转型 |
5.2.2 电信运营商业务转型的趋势 |
5.2.3 中国电信运营商业务转型的关键举措 |
5.3 网络与技术转型 |
5.3.1 国外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与技术转型 |
5.3.2 电信运营商网络与技术转型的趋势 |
5.3.3 中国电信运营商网络与技术转型的关键举措 |
5.4 组织转型 |
5.4.1 国外电信运营商的组织转型 |
5.4.2 电信运营商组织转型的趋势 |
5.4.3 中国电信运营商组织转型的关键举措 |
5.5 运行与维护体系转型 |
5.5.1 国外电信运营商的运行与维护体系转型 |
5.5.2 电信运营商运行与维护体系转型的趋势 |
5.5.3 中国电信运营商运行与维护体系转型的关键举措 |
5.6 转型的风险及其控制 |
5.6.1 转型中存在的风险 |
5.6.2 转型的风险控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分析——中国联通战略转型 |
6.1 电信业重组后中国联通所处的竞争地位 |
6.2 中国联通转型的现状和问题 |
6.2.1 中国联通转型的现状 |
6.2.2 中国联通转型存在的问题 |
6.2.3 推进中国联通转型的对策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7.2 研究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四、2000年全球电信业十大事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互联网信息的治理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D]. 尹健. 暨南大学, 2019(02)
- [2]“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D]. 刘淑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3]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研究[D]. 单新国.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2)
- [4]大数据时代电信行业政府监管研究[D]. 薛天. 郑州大学, 2018(12)
- [5]宽带网络、信息服务与中国经济增长[D]. 韩宝国.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5(12)
- [6]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分析[D]. 谢焕丽.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4)
- [7]宁波联通集团客户维系新体系的构建研究[D]. 周广群.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7)
- [8]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理论与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研究[D]. 宋思曼. 重庆大学, 2013(02)
- [9]基于协同优势的ICT产业竞争机制及模型研究[D]. 谢明敦. 北京邮电大学, 2013(04)
- [10]中国电信企业战略转型研究[D]. 田宇. 东北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