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参与亚佩克投资自由化的战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闫亚娟[1](2021)在《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为主体的三大区域板块,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苏联主要继承国,自独立以来就不断加强独联体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建设,努力与独联体国家一道成为世界多极格局中的一极。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2015年1月1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三国共同成立了欧亚经济联盟,随后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加入。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地区重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成果,最终目标是发展成为类似于欧盟的欧亚联盟。但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之初正值俄罗斯遭遇美欧等西方国家经济制裁,加之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跌,俄罗斯陷入经济危机。受俄罗斯影响,欧亚经济联盟其他成员国经济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欧亚经济联盟陷入发展困境。在此背景下,欧亚经济联盟提出对外建立自由贸易区,这是欧亚经济联盟各国自独立以来首次宣布同独联体以外国家开展自由贸易区建设,这不仅为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会,也为域外国家深度参与独联体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新契机。欧亚经济联盟是中国周边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经济组织之一,是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深入分析欧亚经济联盟对外战略动向对中国深化对外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为研究对象,在明确独联体地区、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自由贸易区理论、非传统收益理论、轮轴-辐条理论以及地缘政治经济理论为基础,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与诉求、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思路、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实际进展入手,重点分析了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特征、主要影响以及面临的困境,对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未来走势进行了研判,在此基础上针对欧亚经济联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对策建议。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是在内部和外部环境都不甚乐观的情况下提出的,目标宏大。为使建设顺利进行,欧亚经济联盟规划了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具体推进思路。第一,以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为指导。新欧亚主义思想是21世纪以来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它主张东西并重,强调重视欧洲同时,增加亚洲在对外合作中的比重。第二,以广大的亚洲地区为主要发展方向。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与欧盟关系恶化,欧亚经济联盟向西发展受阻,在此背景下,欧亚经济联盟选择以广大的亚洲地区作为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第三,以中国、越南、印度、伊朗等为实施中的支点国家。中国和越南为俄罗斯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国,印度为俄罗斯的优先战略伙伴关系国,伊朗为俄罗斯的“特殊关系”国,欧亚经济联盟选取四国依次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的支点国家,以点带面,进行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第四,以“5+1”为基本合作模式。“5”这里是指欧亚经济联盟五个成员国,分别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1”这里是指第三国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5+1”即为欧亚经济联盟+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越南等。第五,以市场、能源和技术合作为推进手段。欧亚经济联盟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丰富的能源储备以及先进的军工技术,借助巨大的潜在市场、开展能源外交和进行军事技术合作成为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手段。按照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路线图,2015年5月29日,欧亚经济联盟与越南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16年10月5日,《欧亚经济联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该协定是欧亚经济联盟对外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是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样板。2018年5月17日,欧亚经济联盟与伊朗签署临时自由贸易协定,2019年10月27日,《欧亚经济联盟-伊朗临时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之后,2019年10月1日及2019年10月25日,欧亚经济联盟又分别与新加坡和塞尔维亚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截止到2020年底,欧亚经济联盟对外已签署4个自由贸易协定。除此之外,欧亚经济联盟与印度、以色列、埃及等国也分别进行了多轮自由贸易谈判。从其现有实践看,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表现出了如下四个特征:第一,在地域范围上以亚洲国家为主;第二,在谈判对象上优先选择盟友及战略伙伴国;第三,在协议内容上采取灵活的自由化标准;第四,在建设目标上兼顾传统与非传统收益。经过多年努力,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对独联体地区、欧洲地区、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至今已有5年多的时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一系列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联盟各成员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目标不一致延缓了谈判进程;第二,联盟各国产业结构畸形与贸易结构单一影响贸易伙伴国的选择范围;第三,联盟对外贸易伙伴国整体贸易规模偏小制约了经济收益;第四,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经济压力挤压了发展空间。未来欧亚经济联盟依然会把小型贸易伙伴作为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点对象,同时逐步推进与东盟和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并最终实现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欧亚经济联盟现已与中国签署经贸合作协定,但距双方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双方自由贸易区建设还存在很大障碍。为此,中国可以借鉴欧亚经济联盟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功经验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左成君[2](2020)在《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海运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山东海运股份作为一家大型的国有航运企业,其投资主体是山东海洋集团,肩负着振兴山东半岛海运业的重要使命。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国内第三大干散货船东公司。山东海运公司航运业务优势主要表现在,股东方具有较强的实力,附带租约的造船合同,专业化船舶队伍,大客户营销战略建立起的品牌优势及具有比较优势的船舶运营成本。劣势为:主营业务不够突出,运力结构不合理,客户差异化服务水平较低,高水平的航运专业人才匮乏。航运市场面临着紧张的竞争格局,同时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两大战略推行过程中,在山东逐步转变新旧动能、建设海洋强省的战略规划背景下,为公司海运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和时代机遇。在国际上,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航运市场逐步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8年开始,波罗的海指数稳中有升,部分企业实现了营利。在国内,航运市场经过几轮洗牌,海运业务竞争逐渐由从无序走向规范,行业规则日益完善。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美国换届选举之际,美国大肆推行贸易保护,中美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对全球航运市场造成了较大冲击。受2020年新型冠疫情影响,国际贸易和人员流动受到严重限制,经济全球化面临较大冲击,国际航运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本文通过对上述各种因素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山东海运公司只有实行聚焦差异化竞争战略,聚焦干散货主业,坚持推行大客户战略,综合使用FFA、船舶期租和融资租赁等多种手段,不断调整运力结构,完善干散货物流网络,以客户为中心,提升客户服务品质,用口碑赢得市场,才能获得持久的经营利润,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实现战略目标,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公司组织结构,建立更具活力、决策高效的组织架构体系和机制。其次,要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大力招聘航运专业人才,建立稳定人才发展机制,激发员工活力,在发展自有船员队伍的同时,加强陆地自有航运骨干的选拔,培养引领公司发展的核心资源。第三要创新船舶管理模式,提高船舶管理水平,充分利用5G及信息化手段提升内部管理,加强成本管控,降低运营成本,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打造一支干事创业的高效团队,齐心协力,推动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论文的研究,既能够帮助企业对优势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将主营业务做大做强,就此实现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和品牌优势打造,获取到巨额利润,也为山东海运公司下阶段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崔静文[3](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卡塔尔能源合作研究》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其显着特征是重工业领跑。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我国对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我国现有产业结构中,作为高耗能的第二产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高占比需要大量能源作为支撑。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仅靠自身能源储量已无法满足工业快速发展之需。国内有限的能源供给,造成市场供不应求,供需缺口日益扩大。扩大能源领域开放,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势所必然。“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国际能源合作新亮点,能源企业合作机制也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伙伴国家开展全产业链合作的重要一环。中国的能源进口以油气为主,中亚、西亚一直是主要来源地。地处西亚的半岛国家卡塔尔,油气资源丰富,天然气总储量、产量、出口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一带一路”倡议为双方能源合作创造了新机遇,为卡塔尔能源进入中国市场搭建了新平台,与“卡塔尔2030国家愿景”相契合。近年来,俄罗斯天然气产业长足发展,美国天然气产量的非常规增长,致使全球能源市场格局发生改变,能源出口竞争日益激烈。卡塔尔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其贸易地理方向。中国为了在满足国内迅速增长的电力需求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要求提高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双方开展合作具备政策性支持。尽管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与俄罗斯、美国等能源大国相比,我国影响力仍然不够,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水平较低,开展能源合作的总体能力与经济体量仍不相称。从卡塔尔断交风波到沙特反腐,以及美国对俄罗斯、伊朗、朝鲜的制裁等,均为国际能源合作蒙上阴影,国际能源合作环境日趋复杂,也是中卡能源合作面临的挑战。本文依据国际能源相关理论,通过构建能源合作指数,建立能源合作指数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卡能源领域合作进行可行性研究。国际能源市场新形势,完备的基础设施、日臻成熟的技术,以及双方其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为双方能源领域深度合作打下广泛基础。中卡油气能源合作意义重大,必要且可行,呈现出十分广阔的合作发展前景。
彭靓[4](2020)在《ZCR公司保税船用油业务的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税船用油是专为国际航行船舶提供的船舶燃料,按照国际惯例免征相关税费。自加入国际贸易组织(WTO)以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和保税油市场的首次放开,国内保税船用油需求强劲上升,供应规模跃居亚洲第二。近年来,为巩固在“一带一路”供油区域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浙江舟山自贸区再次打开市场大门,密集发放地方经营资质,大批船供油企业纷至沓来,国内保税船供油行业格局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产品同质、竞争过度、整体盈利水平低、经营风险高等行业矛盾日益严重,给经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ZCR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大型船用燃料供应企业,也是2006年中国保税船用油市场首次开放时的先行者,经营保税船用油业务十余年来,公司依靠良好的经营网络优势、专业的水上供应服务能力,占领了长江市场及部分沿海市场,并确立了稳固的行业地位。然而近几年来,该业务却遇到了市场份额增长停滞、个别区域业务下滑明显,盈利水平下降、行业地位动摇等突出问题,面对当前国内外经贸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航运与石油业双双低迷,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导致竞争加剧等严峻形势,如何发挥现有优势,挖掘内部潜力,从而改善发展质量,增强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在竞争中获得主动,已成为了ZCR公司不得不进行战略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以ZCR公司保税船用油业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竞争战略等研究理论和分析方法,引入PEST分析和波特五力分析对影响保税油业务发展的宏观环境、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态势进行了分析,对ZCR公司保税船用油业务概况和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进行了分析,在汇总内、外环境分析信息的基础上,引入EFE矩阵、IFE矩阵、IE矩阵、SWOT模型、QSMP矩阵等战略分析工具,以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结合的研究方式,确定了ZCR公司的最优竞争战略为成本领先战略,并就战略方案的实施提出了有关整合资源、完善管理制度、增强内部能力、扩大对外合作等方面的针对性建议。本文研究有助于对ZCR公司保税油船用业务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对增强该业务竞争力,促进业务良性发展和助力公司“建设国内一流综合能源服务企业”总体战略都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该公司其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吴小国[5](2019)在《“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逆全球化浪潮涌现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推动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的坚定决心,也是持续推动全球化进程、促进国际交往有序进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国际社会更加公正合理发展的伟大举措。而合作机制的构建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成为时下中国国际法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国际软法在当前“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概念、主体、形式和效力等基本问题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提升国际软法效力的建议和中国政府完善国际软法实施机制的对策。“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国际法视角的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特别是对其中国际软法现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理论上来说,该问题的研究可以为“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以深化对于国际软法问题的研究。实践意义上,可以完善“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作用的发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与时代背景,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超越了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和“新丝绸”之路计划等战略。“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构建以现有的多边、双边和区域合作机制为基础,旨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革新传统国际经济合作模式。国际软法是“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性问题的凸显,让国际软法成为国际治理的重要工具,并引起学者们深入的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国际软法是国际法的一部分,并提出了国际软法的概念。“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我们要倡导的是软法和硬法二者并重的混合理论。“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创制主体不局限于国家和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跨政府网络也可以成为创制主体。形式也是十分多样,国际宣言、联合公报。谅解备忘录、国际组织的技术标准和示范法等都可以是国际软法的表现形式。在创制路径上可以借鉴亚太经合组织和20国集团的模式。相较于国际硬法来说,国际软法的主体范围更广,形式更灵活,内容上也更具包容性,更好的满足了国际合作对于国际制度的需求。国际软法在和国际硬法的互动中具有引领、补充和重构功能,并在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国际金融法和欧盟的相关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突出问题则体现在国际软法的效力与实施上。权力政治、利益分配、国际法碎片化等外在和内在因素制约了国际软法效力的发挥。构建“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破除狭隘国家利益观,完善国际软法的制定模式,保障实质性民主的实现,才能更好的发挥国际软法的效力。在国际软法的实施上,我们则应克服中国-东盟合作机制的缺陷,以“过程管理理论为指导,借鉴“不遵约机制”的成功实践,努力完善“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实施机制。
童安怡[6](2019)在《中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问题、挑战与回应》文中指出伴随传统能源枯竭、气候变化、能源议题跨国性等问题的产生,全球能源秩序正发生巨大变化。当前全球能源治理模式日益多样化,全球能源治理机构不断增加,功能性合作平台也开始崭露头角。尽管如此,由于存在能源治理体系碎片化、各国能源利益分割、能源出口国与进口国“代内不公”、能源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能源治理平台南北方缺乏协调与合作等问题,旧的全球能源治理机制与平台仍难以有效地应对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能源治理方面的挑战。21世纪,世界能源发展显现出四大趋势:清洁低碳逐步成为发展方向、供需格局开始向多元化转变、新一轮技术创新引爆发展革命、能源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多。国际能源局势的变幻,为我国的能源发展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创造了改革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益深入参与全球经济、贸易、劳动力、科学技术交流,这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创造了条件。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给全球带来的科技、资金、人口的流动,中国的理念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合法性得以强化,这些都为中国在新时代参与建立全球能源治理新秩序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为了抓住机遇,中国仍需解决能源大规模开发带来的能源安全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等重大的挑战。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指引下,中国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国内与国际两路并举,完善顶层设计,强化“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促进能源转型,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全球能源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戈尔博夫 爱德华(GORBOV EDVARD)[7](2019)在《俄罗斯国际储备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俄罗斯的国际储备,是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和联邦政府可以随时支配的高流动性的外部资产。俄罗斯的国际储备由外汇、国家掌握的特别提款权(SDR),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货币黄金构成。其中外汇包括:外国货币;往来对应账户(包括未分配的黄金账户)上的余额;存在外国中央银行、国际结算银行、非居民吸收存款公司的初始到期日一年的存款(包括黄金存款);非居民发行的债券;反向回购协议下的贷款;一年期的针对非居民的其他金融索取权。在证券借贷交易中提供给交易柜台的证券被计入国际储备之中。特别提款权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造并分配给成员国的国际储备资产,俄罗斯的特别提款权是指“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部俄罗斯联邦账户上的由俄罗斯持有的特别提款权余额。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存储的储备头寸,是指俄罗斯在基金组织的储备部分的提款权余额,再加上向基金组织提供的可兑换货币贷款余额。由俄罗斯联邦政府和中央银行持有的纯度为99.5%—100%的标准金条和金币,由库藏,在途和已分配账户组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俄罗斯联邦国家储备基金、国家福利基金账户上的以外汇命名计价、存在中央银行且由中央银行投资于外国金融资产上的资产包括在俄罗斯的国际储备之中。俄联邦的国际储备较好实现了其功能,在经济生活中产生了积极作用。第一个是保证对外支付,第二个是维持卢布汇率稳定就是金融危机期间救市和正常情况下保持本币汇率的合理水平。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国际储备的内涵和国际储备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二章阐述了俄罗斯国际储备的规模,结构各发挥的功能。第三章分析了影响俄罗斯国际储备的主要因素,包括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石油价格。第四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俄罗斯国际储备管理的相关建议。
刘宗文[8](2018)在《SL石油公司发展战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司的发展战略凝聚了公司的目标、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为公司长期健康发展指提供了保障。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石油公司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只有及时优化发展战略,才能更好服务石油公司健康发展。低油价市场环境下,石油公司发展战略应及时进行优化调整。SL石油公司作为我国特大型石油公司,经营和管理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老国企旧问题集中爆发,另一方面新发展模式尚未建立。论文对SL石油公司发展战略优化进行研究,总结了SL石油公司各个阶段的发展战略情况,分析了SL石油公司的发展战略现状,通过对SL石油公司的外部和内部环境进行研究,整理公司的发展优势和劣势,使用战略分析工具明确SL石油公司的发展战略优化方向,最后综合国家、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了公司发展战略优化对策以及战略执行阶段的保障措施。论文以SL石油公司的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其他石油公司的发展战略优化完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沿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模式,综合运用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等方法,为低油价下石油公司发展战略优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对油价波动中石油公司的战略管理具有借鉴和指导价值。
虞琤[9](2018)在《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在西方的困境与忧虑中隆重登场,成为国际金融体系演变的标志性事件,唤起了新兴市场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热情,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其国际政治经济含义由此引起全球关注。本文力求展现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全貌,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思想,以金融创新推动制度变迁为脉络,站在新兴市场的微观金融视角,自下而上探究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创新动力及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机理和结果,这不同于传统国际制度论自上而下的金融霸权制度更替影响研究,为探索当前国际金融秩序革新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并为主权财富基金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提供中东历史镜鉴。本文立足国际金融体系制度变迁的大背景,在透析关键制度组成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包含“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监管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国际金融体系三重制度模型,抓住角色、动力和路径等制度创新变迁要素,定位主权财富基金为国家金融创新,建立国际金融体系制度缺陷提供创新动力和三重制度互动构成影响路径的研究框架,阐明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的悠久历史沿革、金融地缘特征和创新制度根源,运用所建模型分析其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探讨其持续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行中国与中东的比较借鉴并提出对策。本文研究认为,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是该地区的独特金融风貌与国家核心支柱,是一项降低国际金融体系制度缺陷成本的国家金融创新,促成了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之间的国际资本双向流动格局,催生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金融监管双向对话机制,具有稳定牙买加体系运行和制衡美元霸权的作用,中国应从国际金融体系变迁与全球治理革新的视角进一步发展运用主权财富基金。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是全球化中国家金融创新进而影响国际金融体系的一个缩影,相关研究汲取了主权国家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演变的中东智慧,对于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构成借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张婷玉[10](2014)在《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举步维艰,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世界经济格局悄然变化的战略背景下,美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与挑战,“地位衰弱”与亚太一体化进程中“被边缘化”的担忧和焦虑促使美国转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并在全球范围内发起自贸区攻势,掀起了以TPP和TTIP为代表的标榜全面的、高水平的、面向21世纪的新一轮自由贸易区浪潮,意图为美国实现政治经济诉求搭建新平台。美国作为新一轮自由贸易区浪潮的推动者,赋予了自由贸易区更多的政治、经济、外交含义,致使此番自由贸易区浪潮呈现出新的变化与特点:谈判议题体现高水平、高标准、向深度一体化发展的特点;谈判伙伴囊括了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和众多新兴经济体,波及范围之大,影响领域之广前所未有;谈判目标则致力于打造全球贸易体系的新规则,巩固其不可撼动的全球领导者地位。由此可见,自由贸易区已不再是单纯的对外贸易政策,而是美国获取国家利益乃至实现其全球战略的重要平台。因此,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深入推进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本文对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发展进程进行全面回顾和梳理,剖析美国自由贸易区的国家战略诉求,洞察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蕴含的战略思维和战略逻辑,这对未来我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为了对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进行全景式地解读,本文首先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利用政治经济分析范式,深入研究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与国家战略诉求的政治经济关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和透析美国自由贸易区在全球的战略布局和战略诉求;之后,结合经验分析和实证检验对美国自由贸易区产生的经济效应以及非经济效应进行绩效评估,并分析了不同国家对美国经济影响的差异性;此外,考虑到美国在全球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本文进一步对美国自由贸易区产生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前瞻性预测;最后,综合全文分析,得出美国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性启示,并提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总体规划和实施路径。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包括:第一,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已经超越了经济范畴,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安全、外交等战略诉求,高度体现美国国家利益,成为美国实现国家战略诉求的重要途径和平台。第二,根据美国自由贸易区在全球的战略诉求,本文将美国自由贸易区在全球的战略布局划分为五大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对每个区域内的自由贸易区进行梳理和总结,探究其背后蕴藏的国家战略诉求与战略思想。第三,对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绩效进行分析和实证检验。首先利用美国与自贸区伙伴国的详实数据对美国自由贸易区的传统经济效应即贸易效应、投资效应进行经验分析与实证检验;其次从政治思维、顶层规则、国家安全、战略能源等四个层面对美国自由贸易区的非经济效应进行综合分析,实现了对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绩效在经济和非经济层面的全面解析。第四,对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影响及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前瞻性预测。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对全球经济、全球格局、全球贸易机制、发展中国家等多方面产生的影响,考虑到美国与中国微妙的大国关系,单独分析了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对中国所带来的影响;此外,为了进一步了解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未来发展动向,本文还对美国自由贸易区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困难与掣肘进行了分析和前瞻。最后,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及未来战略规划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美国自由贸易区的目的是为了给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战略性启示和建议。为此,本文基于当前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结合美国自由贸易区的经验与启示,提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总体规划和实施路径。
二、我国参与亚佩克投资自由化的战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参与亚佩克投资自由化的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研究 |
1.2.2 关于欧亚经济联盟自身一体化问题的研究 |
1.2.3 关于欧亚经济联盟对外经济合作的研究 |
1.2.4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独联体地区 |
2.1.2 欧亚经济联盟 |
2.1.3 自由贸易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自由贸易区理论 |
2.2.2 非传统收益理论 |
2.2.3 轮轴-辐条理论 |
2.2.4 地缘政治经济理论 |
第3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与诉求 |
3.1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 |
3.1.1 乌克兰爆发危机 |
3.1.2 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跌 |
3.1.3 独联体地区向心力下降 |
3.1.4 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 |
3.2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诉求 |
3.2.1 推动联盟各国经济增长 |
3.2.2 改善联盟外部政治环境 |
3.2.3 维护联盟各国地区安全 |
3.2.4 提升联盟地区及国际影响力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思路 |
4.1 以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为指导 |
4.1.1 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的形成 |
4.1.2 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的核心内容 |
4.1.3 新欧亚主义影响下联盟成员国的对外合作战略 |
4.2 以广大的亚洲地区为主要发展方向 |
4.2.1 联盟成员国的欧洲观 |
4.2.2 联盟成员国的亚洲观 |
4.2.3 乌克兰危机后亚洲在联盟对外合作中的地位 |
4.3 以中国、越南、印度、伊朗为实施中的支点国家 |
4.3.1 东亚的支点国家:中国 |
4.3.2 东南亚的支点国家:越南 |
4.3.3 南亚的支点国家:印度 |
4.3.4 西亚的支点国家:伊朗 |
4.4 以“5+1”为基本合作模式 |
4.4.1 “5+1”合作模式的内涵 |
4.4.2 “5+1”合作模式的优点 |
4.4.3 “5+1”合作模式的难点 |
4.5 以市场、能源、技术合作为推进手段 |
4.5.1 借助巨大的潜在市场 |
4.5.2 开展能源外交 |
4.5.3 进行军事技术合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实际进展 |
5.1 与越南、伊朗的《自由贸易协定》已分别生效 |
5.1.1 《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背景 |
5.1.2 《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 |
5.1.3 《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效果 |
5.2 与新加坡、塞尔维亚的《自由贸易协定》已分别签署待生效 |
5.2.1 《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背景 |
5.2.2 《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 |
5.2.3 《自由贸易协定》的潜在效果 |
5.3 与印度、以色列、埃及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分别谈判中 |
5.3.1 《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背景 |
5.3.2 《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进展 |
5.3.3 《自由贸易协定》的预期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特征及影响 |
6.1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特征 |
6.1.1 在地域范围上以亚洲国家为主 |
6.1.2 在谈判对象上优先选择盟友及战略伙伴国 |
6.1.3 在协议内容上采取灵活的自由化标准 |
6.1.4 在建设目标上兼顾传统与非传统收益 |
6.2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影响 |
6.2.1 推动了独联体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
6.2.2 加剧了俄罗斯与美欧的地缘政治竞争 |
6.2.3 提升了亚洲国家在联盟空间的经济地位 |
6.2.4 促进了世界多极化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困境及走势 |
7.1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的困境 |
7.1.1 联盟成员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目标不一致延缓了谈判进程 |
7.1.2 产业结构畸形与贸易结构单一影响伙伴国选择范围 |
7.1.3 对外自由贸易伙伴国整体贸易规模偏小制约了经济收益 |
7.1.4 美国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压力挤压了发展空间 |
7.2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走势 |
7.2.1 继续推进与小型贸易伙伴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2.2 努力推进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2.3 逐步推进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2.4 长期致力于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欧亚经济联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障碍与对策建议 |
8.1 欧亚经济联盟-中国经贸合作现状 |
8.1.1 双方已签署《经贸合作协定》 |
8.1.2 《经贸合作协定》的主要内容 |
8.1.3 《经贸合作协定》与《自由贸易协定》的关系 |
8.2 欧亚经济联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障碍 |
8.2.1 俄罗斯担心中国会削弱其在联盟的影响力 |
8.2.2 联盟其他成员国警惕对中国经济形成过度依赖 |
8.2.3 联盟成员国地区安全隐患困扰中国与其深化合作 |
8.3 中国深化对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8.3.1 坚持以经济为导向,积极引导去政治化 |
8.3.2 深化实体项目合作,逐步扩大产业投资 |
8.3.3 借助上合组织平台,加强安全领域合作 |
8.3.4 秉持先易后难原则,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海运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论文结构框架 |
1.3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竞争战略理论 |
2.1.1 聚焦差异化竞争战略 |
2.1.2 成本领先战略 |
2.1.3 差异化战略 |
2.2 竞争战略分析工具 |
2.2.1 PEST分析模型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2.3 SWOT分析法 |
2.2.4 价值链分析 |
2.3 海运行业竞争战略文献综述 |
第3章 山东海运公司海运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
3.1 山东海运公司业务现状及发展历程 |
3.2 山东海运公司业务宏观环境分析 |
3.2.1 经济因素 |
3.2.2 社会因素 |
3.2.3 技术因素 |
3.2.4 政治因素 |
3.3 山东海运公司业务竞争结构分析 |
3.3.1 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
3.3.2 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 |
3.3.3 购买者议价能力 |
3.3.4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3.3.5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第4章 山东海运公司海运业务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 |
4.1 基础性活动 |
4.2 支持性活动 |
4.3 公司核心竞争力 |
第5章 山东海运公司海运业务竞争战略分析与选择 |
5.1 公司SWOT模型分析 |
5.1.1 SO战略分析 |
5.1.2 WO战略分析 |
5.1.3 ST战略分析 |
5.1.4 WT战略分析 |
5.2 山东海运公司业务竞争战略的选择 |
5.2.1 分析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可行性 |
5.2.2 成本领先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
5.2.3 差异化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
5.2.4 竞争战略的选择 |
第6章 山东海运公司聚焦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实施 |
6.1 调整板块布局,聚焦干散货主业 |
6.2 优化干散货运力结构,确保稳定收益 |
6.3 全方位、多层次开展资本运作,拓宽船舶融资渠道 |
6.4 完善干散货物流网络,建立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 |
6.5 建立以干散货大客户为主导的营销体系,巩固品牌效应 |
第7章 山东海运公司聚焦差异化竞争战略实施的保障 |
7.1 坚持市场导向,完善组织架构体系 |
7.2 拓宽人才选聘渠道,健全人才发展机制 |
7.3 加大5G及信息系统应用,推进内部管理信息化 |
7.4 创新船舶管理模式,提高船舶管理水平 |
7.5 强化成本管控,降低运营成本 |
7.6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卡塔尔能源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际能源合作相关理论 |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 |
第二节 国际投资理论 |
第三节 经济相互依赖理论 |
第四节 能源安全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卡能源合作状况 |
第一节 中国和卡塔尔能源现状 |
一、中国能源现状 |
二、卡塔尔能源现状 |
第二节 中卡能源合作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卡能源合作基础 |
第一节 地缘政治稳定 |
第二节 经济互联互通 |
第三节 基础设施联通 |
第四节 能源资源互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卡能源合作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能源合作指数 |
第二节 实证模型建立 |
一、变量的选取 |
二、数据的来源 |
三、VAR模型建立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卡能源合作前景与对策 |
第一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卡能源合作的前景 |
一、中卡能源合作面临新机遇 |
二、中卡能源合作面临新挑战 |
第二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卡能源合作的对策建议 |
一、扩宽进口渠道,丰富合作领域 |
二、加强平台建设,密切政府间磋商 |
三、鼓励企业投资,加强宏观引导 |
四、推动能源互联互通,开展全方位合作 |
五、深化人文交流,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ZCR公司保税船用油业务的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 |
一、企业战略的概念 |
二、战略管理的概念 |
三、战略管理的层次 |
第二节 竞争战略 |
一、竞争战略的概念 |
二、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 |
第三节 战略分析工具 |
一、常用战略分析工具 |
二、使用战略分析工具的注意事项 |
第四节 保税船用油 |
一、保税船用油的概念 |
二、保税船用油的分类和主要性能指标 |
三、保税船用油计价方式 |
第二章 业务宏观环境分析 |
第一节 政治环境分析(POLITICAL ENVIRONMENT) |
一、国际方面 |
二、国内方面 |
第二节 经济环境分析(ECONOMIC ENVIRONMENT) |
一、国际经济环境 |
二、国内经济环境 |
三、石油市场 |
四、航运市场 |
第三节 社会环境分析(SOCIAL ENVIRONMENT) |
一、劳动力资源 |
二、港口资源 |
三、客户群体 |
第四节 科技环境分析(TECHNICAL ENVIRONMENT) |
一、燃油低硫化前处理 |
二、燃油低硫化后处理 |
三、LNG燃料应用 |
四、其他技术的应用 |
第五节 宏观环境中的机遇与挑战 |
一、宏观环境综合分析 |
二、宏观环境因素汇总 |
第三章 业务行业环境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保税船用油市场概况 |
一、市场发展历程 |
二、市场需求与区域分布 |
三、市场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保税船供油行业概况 |
一、保税船供油企业汇总 |
二、各企业经营区域与市场份额 |
第三节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一、供应商议价能力 |
二、购买者议价能力 |
三、行业内现有竞争者能力 |
四、潜在进入者的能力 |
五、替代品威胁 |
第四节 行业环境中的机遇和挑战 |
一、行业环境综合分析 |
二、行业环境要素汇总 |
第四章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ZCR公司概况 |
一、公司概况 |
二、ZCR公司组织结构 |
第二节 ZCR公司保税船用油业务 |
一、基本业务流程 |
二、业务规模 |
三、业务网络及设施 |
四、业务运营架构 |
第三节 业务的内部资源与能力 |
一、有形资源 |
二、无形资源 |
三、人力资源 |
四、油品资源获取能力 |
五、营销能力 |
六、安全管理能力 |
第四节 内部环境中的优势与劣势 |
一、内部环境综合分析 |
二、内部环境因素汇总 |
第五章 业务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
第一节 竞争战略的分析与选择 |
一、战略分析中的赋权及评分办法 |
二、EFE矩阵分析 |
三、IFE矩阵分析 |
四、IE矩阵分析 |
五、SWOT分析 |
六、QSMP矩阵 |
第二节 成本领先战略的制定 |
一、选择成本领先战略的依据 |
二、制定成本领先战略的原则 |
三、具体战略制定 |
第三节 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 |
一、深化企业资源整合 |
二、完善企业管理机制 |
三、增强企业内部能力 |
四、促进企业对外合作 |
结论 |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概述 |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 |
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历史背景分析 |
三、“一带一路”倡议超越历史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国际法基础 |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法内容 |
二、“一带一路”倡议现有的国际法合作机制 |
三、“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国际法保障作用 |
第三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 |
一、当代主流国际合作模式的弊端 |
二、“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为理论基础 |
第二章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地位 |
第一节 国际软法的基本理论 |
一、国际软法的产生 |
二、国际软法的性质 |
三、国际软法的概念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构建对国际软法的需求 |
一、“一带一路”合作机制构建中的法律冲突 |
二、国际软法生成模式契合“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构建 |
三、国际软法内在理性契合“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构建 |
第三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与硬法的关系 |
一、软法与硬法边界的区分 |
二、“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重要性 |
三、国际软法与硬法的混合理论 |
第三章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创制 |
第一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创制主体 |
一、国家 |
二、国际组织 |
三、非政府组织 |
四、跨政府网络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表现形式 |
一、国际宣言 |
二、联合公报与联合声明 |
三、谅解备忘录 |
四、国际组织的技术标准 |
五、示范法 |
第三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创制路径 |
一、APEC合作模式的借鉴 |
二、G20合作模式的启示 |
第四章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功能 |
第一节 全球治理新模式中国际软法的优势 |
一、国际法治理论背景下的国际软法 |
二、国际软法的优势 |
第二节 实践中国际软法功能的发挥 |
一、国际人权领域国际软法的实践——以《世界人权宣言》为例 |
二、国际环境领域国际软法的实践——以国际气候机制为例 |
三、国际金融领域国际软法的实践——以赤道原则为例 |
四、欧盟法中国际软法的实践——以“开放协调机制”(OMC,Open Method of Coordination)为例 |
第三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功能定位 |
一、“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引领功能 |
二、“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补充功能 |
三、“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重构功能 |
第五章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效力问题及完善 |
一、国际法效力的依据 |
二、国际软法效力的特点 |
三、国际软法效力的理性分析 |
四、“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效力的局限 |
五、国际软法效力的完善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实施问题与对策 |
一、国际软法的实施 |
二、“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实施的缺陷——以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为例 |
三、完善“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实施的对策——不遵约机制的借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中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问题、挑战与回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相关着作、文件检索情况 |
1.2.2 国内全球能源治理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学术贡献 |
1.4 论文结构与主要观点 |
2 全球能源治理理论与实践 |
2.1 全球能源治理理论的发展 |
2.1.1 全球能源治理的概念 |
2.1.2 全球能源治理的理论创新 |
2.1.3 全球能源治理的模式演变 |
2.2 全球能源治理实践的进展 |
2.2.1 全球性能源组织发展概况 |
2.2.2 全球性能源组织功能分类 |
3 中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征程 |
3.1 中国特色能源发展道路 |
3.1.1 初期摸索引进来 |
3.1.2 大步探索走出去 |
3.1.3 全面合作抓落实 |
3.1.4 中国方案新征程 |
3.2 中国参与全球性能源组织的进展 |
4 中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挑战分析 |
4.1 全球能源治理之变局 |
4.1.1 全球能源供需格局改变 |
4.1.2 全球能源投资热点转移 |
4.1.3 环境保护及气候变化影响能源安全 |
4.2 全球能源治理中的现存问题 |
4.2.1 从全球治理到全球能源治理 |
4.2.2 中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面临的问题 |
4.3 现阶段中国面临的治理挑战 |
4.3.1 国际社会与外部环境的挑战 |
4.3.2 中国引领全球能源治理合法性的挑战 |
4.3.3 中国自身能力面临的挑战 |
5 全球能源治理的中国贡献 |
5.1 在理论构建方面倡导新的能源安全观 |
5.2 在实践中促进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建设 |
5.3 加快国内市场改革持续推进能源转型 |
5.4 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参与制定国际规则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7)俄罗斯国际储备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0.2.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0.2.2 研究方法 |
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1 国际储备的内涵和外延 |
1.2 国际储备管理理论 |
1.2.1 早期国际储备理论 |
1.2.2 国际储备风险管理理论 |
1.2.3 国际储备规模管理和结构管理理论 |
2 俄罗斯国际储备现状 |
2.1 国际储备规模和变动 |
2.2 国际储备结构 |
2.3 国际储备的功能 |
3 俄罗斯国际储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国际贸易 |
3.2 外商直接投资 |
3.3 国际石油价格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加强俄罗斯国际储备管理的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SL石油公司发展战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战略基本概念和理论 |
2.2 战略的属性 |
2.3 战略研究分析方法及工具简述 |
第3章 SL石油公司发展战略现状 |
3.1 SL石油公司基本情况 |
3.2 SL石油公司各阶段发展战略回顾 |
3.3 SL石油公司发展当前战略下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SL石油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1.4 科技环境分析 |
4.1.5 竞争因素分析 |
4.2 内部能力分析 |
4.2.1 SL石油公司资源分析 |
4.2.1.1 人力资源分析 |
4.2.1.2 物力资源分析 |
4.2.1.3 财力资源分析 |
4.2.1.4 技术资源分析 |
4.2.1.5 信息资源分析 |
4.2.2 SL石油公司企业文化分析 |
4.3 SL石油公司SWOT矩阵研究 |
4.3.1 构建SL石油公司SWOT矩阵 |
4.3.2 SL石油公司SWOT定量分析 |
4.4 推动SL石油公司发展战略优化的主要动力 |
4.4.1 战略优化的外部动力 |
4.4.2 战略优化的内部动力 |
第5章 SL石油公司发展战略优化 |
5.1 SL石油公司的愿景 |
5.2 SL石油公司的战略目标 |
5.3 SL石油公司的战略优化 |
5.3.1 核心战略优化 |
5.3.2 子战略优化 |
5.4 SL石油公司的职能战略设置 |
第6章 战略优化的实施对策和保障措施 |
6.1 优化后战略执行实施对策 |
6.2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2.1 勘探开发向价值引领看齐 |
6.2.2 构建现代公司经营管理模式 |
6.2.3 优化考核机制促进资源配置 |
6.2.4 推进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 |
6.2.5 强化科技创新应用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专家打分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对象界定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主权财富基金与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研究 |
一、主权财富基金研究 |
二、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研究 |
三、主权财富基金与国际金融体系关系研究 |
第二节 国际金融体系理论的新发展 |
一、传统理论 |
二、理论新发展 |
三、实践归纳 |
第三节 文献评价 |
一、取得成果 |
二、存在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 |
一、国际制度论下的制度更替 |
二、新制度经济学下的制度变迁 |
三、多重制度因素的综合影响 |
第二节 模型构建 |
一、将三重制度因素演变设为研究范围 |
二、存在相互影响关系的三重制度模型 |
第三节 分析框架 |
一、基于交易成本降低的SWFs创新动力研究 |
二、基于三重制度模型的SWFs影响路径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金融体系蕴育中东主权财富基金 |
第一节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的悠久历史沿革 |
一、萌芽期(1950至1960年代) |
二、进展期(1970至1980年代) |
三、黄金期(1990年代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2008年后) |
第二节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的金融地缘特征 |
一、中东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金融风向标 |
二、中东石油资源向金融资本的延续发展 |
三、中东国家战略目标的金融载体 |
四、中东国际金融竞争力的中坚力量 |
五、中东独特历史文化因素的金融映射 |
第三节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的创新制度根源 |
一、美元霸权演化对于中东的特殊影响 |
二、中东承担的国际金融体系交易成本 |
三、中东主权财富基金产生的制度收益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推动三重制度变迁 |
第一节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
一、促进中东金融开放发展 |
二、提升中东国际金融地位 |
三、实现中东资本全球流动 |
四、促成国际资本双向流动机制 |
第二节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对国际金融监管的影响 |
一、中东SWFs引发国际金融监管热议 |
二、中东推动SWFs国际监管机制建设 |
三、催生国际金融监管双向对话机制 |
第三节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
一、中东SWFs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立场 |
二、中东SWFs对牙买加体系的稳定 |
三、中东SWFs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救助 |
四、中东SWFs对美元霸权地位的制衡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持续发展面临制约 |
第一节 反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金融市场排斥 |
一、反全球化趋势阻碍国际资本流动 |
二、中东SWFs遭受国际金融市场排斥 |
第二节 规则弱势地位下的国际金融监管约束 |
一、中东处于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弱势地位 |
二、中东SWFs遭受国际金融监管约束 |
第三节 美元霸权持续下的国际货币动荡威胁 |
一、美元霸权引致国际金融危机频发 |
二、中东SWFs遭受国际货币动荡威胁 |
第四节 低油价时代中的石油资本供给断流 |
一、低油价时代来临 |
二、中东SWFs增长显着放缓 |
第五节 国家发展乏力中的战略失败风险 |
一、中东国家发展乏力 |
二、中东SWFs可能陷入“金融诅咒”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与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的比较借鉴 |
第一节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 |
一、基本情况 |
二、发展成效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比较 |
一、基本情况 |
二、相同之处 |
三、差异之处 |
四、比较结果 |
第三节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对策建议 |
一、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加强资本布局和投资能力建设 |
二、深化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论坛等监管对话机制建设 |
三、应对国际货币体系动荡对于主权财富管理的挑战 |
四、与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强化政治经济领域全面合作 |
五、引领新兴市场主权财富基金推动全球治理革新 |
结语 |
一、研究回顾 |
二、主要结论 |
三、相关启示 |
参考文献 |
(10)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自由贸易区相关理论 |
2.1 国际经济视角下的自由贸易区相关理论 |
2.1.1 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理论 |
2.1.2 自由贸易区投资效应理论 |
2.2 国际政治视角下的自由贸易区相关理论 |
2.2.1 非传统收益理论 |
2.2.2 轮轴—辐条学说 |
2.2.3 霸权稳定论 |
第3章 美国自由贸易区与国家战略诉求 |
3.1 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施背景 |
3.1.1 多边贸易体制举步维艰 |
3.1.2 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 |
3.1.3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调整 |
3.2 自由贸易区与美国霸权战略 |
3.2.1 自由贸易区是推行霸权新标准的新方式 |
3.2.2 自由贸易区是谋求世界领导权的新途径 |
3.2.3 自由贸易区是输出美式民主的新渠道 |
3.3 自由贸易区与美国经济战略 |
3.3.1 金融危机之前的经济战略诉求 |
3.3.2 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战略诉求 |
3.4 自由贸易区与美国安全战略 |
3.4.1 自由贸易区与中东安全 |
3.4.2 自由贸易区与亚太安全 |
3.4.3 自由贸易区与传统盟友安全 |
3.5 自由贸易区与美国石油战略 |
第4章 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全球布局 |
4.1 美国自由贸易区根据地:美洲地区 |
4.1.1 战略诉求 |
4.1.2 战略部署 |
4.2 美国自由贸易区敏感带:中东地区 |
4.2.1 战略诉求 |
4.2.2 战略部署 |
4.3 美国自由贸易区重点区:亚太地区 |
4.3.1 战略诉求 |
4.3.2 战略部署 |
4.4 美国自由贸易区新区域:欧洲地区 |
4.5 美国自由贸易区潜在区:非洲地区 |
第5章 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绩效分析 |
5.1 美国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分析 |
5.1.1 货物贸易 |
5.1.2 服务贸易 |
5.1.3 贸易效应实证检验 |
5.2 美国自由贸易区投资效应分析 |
5.2.1 美国直接投资概况 |
5.2.2 美国与自贸区伙伴国直接投资情况分析 |
5.2.3 投资效应实证检验 |
5.3 美国自由贸易区非经济效应分析 |
5.3.1 政治思维层面 |
5.3.2 顶层规则层面 |
5.3.3 国家安全层面 |
5.3.4 战略能源层面 |
第6章 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影响及前瞻 |
6.1 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影响 |
6.1.1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
6.1.2 对全球格局的影响 |
6.1.3 对全球贸易体制的影响 |
6.1.4 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6.1.5 对中国的影响 |
6.2 美国自由贸易区发展态势前瞻 |
6.2.1 国际战略地位 |
6.2.2 核心战略方针 |
6.2.3 战略布局重心 |
6.2.4 困难与掣肘 |
第7章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构建 |
7.1 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启示 |
7.2 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 |
7.2.1 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展 |
7.2.2 中国自由贸易区特点与局限 |
7.3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构建 |
7.3.1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总体规划 |
7.3.2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规划实施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我国参与亚佩克投资自由化的战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D]. 闫亚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2]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海运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左成君. 山东大学, 2020(05)
- [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卡塔尔能源合作研究[D]. 崔静文.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4]ZCR公司保税船用油业务的竞争战略研究[D]. 彭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问题研究[D]. 吴小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6]中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问题、挑战与回应[D]. 童安怡. 浙江大学, 2019(08)
- [7]俄罗斯国际储备影响因素研究[D]. 戈尔博夫 爱德华(GORBOV EDVARD). 辽宁大学, 2019(01)
- [8]SL石油公司发展战略优化研究[D]. 刘宗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9]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研究[D]. 虞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10]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视角[D]. 张婷玉. 辽宁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