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秉县2002年秋风天气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吴清林[1](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认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曾涛,金明,熊玉唐[2](2018)在《贵州省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进一步促进贵州水稻发展,对贵州省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意义,提出了建议。
付敏[3](2018)在《糯米的流动:雷公山苗族稻作文化与社会交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的研究一直是人类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糯米作为雷公山苗族社会中流动的物,其背后有着非凡的象征意义,就人类学视角来研究糯米成果而言,国内相对较少,而国外有关稻米的研究成果相对丰富,国内在过去关于糯稻的研究,多从其生物特性、生产技术或生态方面展开,本文试图填补人类学视域下来研究糯米的这一空缺。旨在表现通过糯米的流动来揭示其背后的社会关系网路及社会结构。本文以雷公山苗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及参与观察法收取大量的调研材料,以民族志写作的方式对雷公山苗族社会进行基础性的研究。首先揭示了苗族的迁徙历史与祖先记忆及人群、地名与聚落空间之间的关系对田野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认识,紧接着进入文章的主体部分,先从稻作季节、生计模式、稻田的命名与糯米的分类以管理方式来呈现雷公山苗族的稻作文化,接下来分别从作为社会的个人来阐述,人从出生到死亡这样一个生命历程糯米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即是糯米与人的关系,紧接着从社会的视角出发来论述在社会交换,祭祀仪式中糯米如何由物到具有生命力的一个流动过程。通过对聚落、人群、季节、个人、社会网络的探讨和分析,最后对全文做一个理论的升华,也即糯米在雷公山苗族社会中是如何成为建构其自我的隐喻,以此来揭示和探讨雷公山区域苗族的稻作文化和社会之间有效的物嵌合在社会之中的一个状态,来揭示作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稻作文化本身。
郝静[4](2017)在《生态人类学视域下民族地区乡村绿色发展研究 ——以贵州省雷山县域为研究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第三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能继续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因此,在生态人类学的视域下,运用生态人类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分析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原因、参与者、内容,提出今后经济文化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雷山县依托雷公山,在绿色发展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保存较为完好的民族文化。但是由于社会化进程的加快,雷山县在今后进行经济文化的绿色发展时,面临着人口问题严峻、市场经济冲击以及民族同化严重的问题。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平衡雷山县原住民和政府、外来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成为雷山县寻找发展路径时亟需思考的问题。所以,以“四圈模型”为导向,将雷山县绿色发展的路径发到其中进行思考,通过对自然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的详细分析,最终发现,要继续挖掘传统生态知识,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经济文化的绿色发展。民族地区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决定了绿色发展之路是明智的选择。面对发展问题,只有在生态人类学的视域下坚守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两条主线,将民族地区乡村多样化的、碎片化的民族文化整合起来,集腋成裘,建立民族地区乡村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经济系统绿色发展的“四圈模型”,才能在未来的发展格局中“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乡村发展新路。
田熠[5](2017)在《新《环保法》下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研究》文中提出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密切重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引起高度重视,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保护生态环境也成为政府五项职能中的重要一部分,党和政府对环保的高度重视表现出当今环境污染治理的严峻形势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依笔者所见,在众多环境污染问题中,水污染问题是一个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活品质的重大污染问题,需要得到重点关注和集中解决。可见,水污染防治的意义之重大。2015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环保法》中提出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这是用法律武器对社会大众关于企业相关环境信息知情权的保护。有助于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保护环境免受污染,从而避免公众利益受到侵害。本文基于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布现状和舆论监督现状的实证分析,通过对清水河流域的污染企业关于水污染信息公开状况的分析和研究,突出公众参与对舆论监督影响作用。笔者通过对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的实地调研,总结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先论述了选题研究的背景信息和研究意义。在对国际、国内文献的查阅和总结论述中,发现并探讨本论文的理论根源,包括舆论监督、公众参与理论,并确定文章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其次,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概念做了详细的解析,结合国外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中的经验,强调公众参与对于促进舆论监督,促使企业环境信息更进一步公开的重要性,为接下来重点分析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为了舆论监督能够更好地促使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进一步公开,必须提高公众参与做好充足的铺垫。再次,运用科学的调研方法对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民族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参与观察、记录、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社会公众舆论监督的实行程度做出分析,总结出公众对清水江流域水污染状况的认知程度和水污染企业的信息公开程度的评价,再在这些清水河流域水污染企业信息和舆论的收集整理基础上,分析清水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过程中,公众参与对舆论监督造成的影响,以及清水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进而深入探讨了其中的成因。最后提出提高公众参与水平,促进舆论监督,促使企业水污染信息进一步公开。
许峰[6](2014)在《抗战时期贵州山地农业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贵州平均海拔1100米,主要由低山、宽谷和浅盆组成;贵州“地无三里平”,山原、山地约占贵州全省总面积的87%,丘陵占10%,盆地(坝子)、河谷台地和平原仅占3%。山地多而平地少,历史上粮食产区主要集中在农业条件较好的平坝地区,耕地面积有限,“八山一水一分田”。贵州高原植被和土壤类型多样,为发展多种农林业经营提供了条件,但由于长期以来自然和人为因素水土流失、土性偏劣、熟化程度不高等现象较为普遍。尽管明代以来贵州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改进耕作制度与耕作技术,推广牛耕,改进农具,兴修水利、引进和推广新的作物品种等方面,但到了清末民初,西方现代农业科技传入中国,加快了中国农业近代化的步伐,然而在偏远的贵州山区,生产工具及技术继续维持原状,农业处于基本停止状态。同时,分析为什么贵州农业会在抗战时期迎来发展“黄金期”。一是国民政府和本省政府从政治的角度考量,特别重视战时农业的开发,为之提供了很多政策支持、经费支持和人才支持,二是前方战事的“军需”和内迁人口的“民用”对贵州农业提出了严峻要求,三是本省工矿业的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开发体系的建立和农业普查的开展。前者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农业政策的制定。我们可以称之为农业开发的顶层设计。后者则是为了掌握贵州山地农业的基本状况,所进行的摸“家底”行动,这是技术本土化的重要前提。本文特别对省农改所的人员及其构成作了简要考察。平原型的农业技术“拿来”到山地型的贵州后,肯定有一个“水土不服”的过程。这就需要根据调查的结果对引进的改良种子进行区域试验,将适宜、高产、少病害的种子选出来。本章分别从粮食作物的育种试验、经济作物的育种试验和病虫害防治试验三个方面来展开。本文重点考察了如何把优选出来的良种送到乡下并被农民接受,这一过程称为“技术下乡”。这主要依靠农业推广人员尤其是县农业推广所的推广人员去完成这项工作。因此,首先就要完成推广员的训练和任用工作,试图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推广员队伍。紧接着考察农业推广员所采取的主要的推广方法。再次,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试图回到推广现场去看看各推广主体在其间的心态和行为。至此,农业改进的“三部曲”已走完,这一流程表明,贵州传统的“经验型”农业开始向现代“实验型”农业转型。基于农业推广对土地资源提出的新要求,贵州省采取多种措施来增加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推广冬耕是以“时间换空间”,即提高复种指数,把冬季闲置的田地充分利用起来,种植冬作,如小麦、油菜等。垦荒则是扩大种植面积的传统手段,不过已经摆脱了过去“刀耕火种”式的垦荒。乡镇造产则是以增加乡镇财力推进新县制为目的的一种行为,一般有垦荒、春季造产(春耕)、冬季造产(冬耕)等形式。减糯增籼是将舍低产作物改种高产作物的一种方式,主要针对是黔东南民族地区的糯稻区。虽然少数民族爱吃糯食,但因糯稻产量低,故政府强制推行用籼稻替代糯稻,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解决灌溉问题,贵州省还进行了农田水利建设。这一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有几个特点:第一,虽然多河流,多地表水,却因喀斯特地貌而留不住水,因此,贵州的农田水利设施绝大部分是为灌溉而建,因排洪而建者极少;第二,贵州高原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农田分布的分散性,决定了贵州兴建大型农田水利设施的难度太大,故贵州的农田水利建设以小型水利工程为主,如筑堤、筑堰、挖塘、推广龙骨车水车等;第三,战时贵州修筑的几个大型农田水利工程,是贵州第一次采用现代工程技术,依据科学原理,遵循科学程序而建成的。农村合作金融为贵州农业开发所提供的资金支持。从机构上,建立了从中央、省、县、乡、(联)保的五级金融网,依托这一网络,将农贷资金输送到农民手中,用于生产性事业如赎地、购买农具、购买耕牛、购买种子、购买肥料等。这些低息的农业贷款资金流向农村,对缓解贵州农村金融枯竭、维持农业的简单再生产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高利贷的猖獗。但是,农村合作金融受益者大多为中等以上的家庭,而最需要贷款的低收入家庭,则较少或较难享受到合作金融的好处。最后,总结战时贵州山地农业开发的绩效与不足。通过案例和数据说明:这一时期贵州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农业发展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农民生活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这种这种高歌猛进的跨越式增长,是脆弱的增长,尤其是随着战事结束,人员、资金、技术的回流,对贵州农业造产重大挫折,故这一时期的农业开发对贵州摆脱农村经济的困境没有起到根本作用。
梁红梅[7](2011)在《中国种植业优势区域及其耕地保护策略》文中研究说明耕地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运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平均用力,实行“一刀切”模式。本文提出并论证了种植业优势区域是耕地保护的重点区域这一基本观点和策略,并采用信息量法在县级尺度上测度了7种主要农作物区域优势,以信息量为基础识别和划分了相应的优势区域,探讨了它们的形成、演化规律及其与种植业布局变化的关系,最后选择并确定了种植业7个主要优势区域,作为耕地的重点保护区域,并以这一基本策略为依据,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耕地保护措施。这一研究以种植业区域优势测度和优势区域的识别、划分与选择为重点,试图回答我国究竟哪里应该保护耕地?为什么那里要保护耕地?那里应该怎样保护耕地等基本问题,从一个方面丰富了耕地保护的研究内容,为耕地保护政策有效实施和种植业优势区建设提供了客观依据,对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也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信息量法模型与要求,构建了“本源+表象”综合指标体系、解决了指标分级、样本单元选择、信息量计算与分析、变量与信息量组合等技术问题,测度了7种主要农作物的区域优势。这一方法克服了多变量分析中权重赋值的主观性,同时还考虑了指标值级的影响,计算简便,结果可信。(2)种植业区域优势根据总信息量大小可划分为优势、弱势与劣势3类,评价单元可相应归为优势单元、弱势单元和劣势单元。以区域优势为基础,遵循一定的原则,识别和划分出7种主要农作物的优势区域。水稻有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和四川盆地3个优势区。小麦有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3个优势区。玉米有东北、北方、西南和新疆4个优势区。大豆有东北、北方和西南3个优势区。薯类有东北、北方和西南3个优势区。棉花有西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3个优势区。油料有华北、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和东南沿海4个优势区。长江中下游、黄淮海和东北地区还是我国最重要的种植业双重优势区。同时,长江中下游还是最显着的种植业三重优势区。(3)根据众数变量和信息量组合的时空变化规律,识别出影响7种主要农作物各优势区形成的主导因素、积极因素和限制因素。在所有优势区中,播种面积、单产、有效灌溉率、农业供水能力、土地生产潜力和劳均耕地面积出现频率最高,在种植业优势区域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平均信息量的变化反映了各优势区近20年的演化过程与发展轨迹。尽管生产状况有所不同,但7种主要农作物各优势区的区域优势总体均趋于增强,优势单元数量增加,空间分布更加集中,且优势区地理位置向北移动。(4)生产布局现状图和差值图显示,我国种植业在空间上向北迁移,北方已成为种植业生产重心。优势区是稳定的生产中心,诱导或吸引种植业生产作“向心”运动,一方面使自身区域优势更加突出,另一方面还决定了生产布局变化的方向和幅度。种植业生产布局变化也会导致新的优势区出现,并力图不断强化,有时也会出现少量背离区域优势现象。(5)我国有7个种植业主要优势区域(东北区、北方区、黄淮海区、西北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和东南区)。它们是耕地保护的重点区域,涉及1624个县级行政区域,国土面积约570x 104km2。1997~2007年间,其耕地面积从9296.04x 104hm2降至8401.51×104hm2,减幅高达894.53×104hm2,变化率为-9.62%。灰色关联分析揭示了种植业主要优势区域耕地变化的主导因素和基本原因,折射出耕地保护的突出问题。种植业主要优势区域耕地保护的基本策略与措施是:①探索和建立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②产业结构调整应保护种植业区域优势;③特别重视水土资源的充分供给和高效利用;④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李仁莉[8](2010)在《湄潭县秋风发生规律及防御对策》文中提出通过对1954—2007年54 a湄潭县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湄潭县历年秋风天气的出现规律,并提出秋风天气的防御对策。
杨士超[9](2010)在《民国时期贵州石漠化分布的复原及其成因研究》文中指出石漠化的形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但学术界对其历史时期的形成过程探讨较少。民国时期是我国从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重要过渡时期,因此对民国时期贵州石漠化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石漠化演变过程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本文通过对各种数据和资料的综合分析,力图复原民国时期贵州省石漠化的分布情况,并探讨人类活动的影响。本文首先选取了岩性、降水、坡度、人口和耕地面积五组变量,采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来考量以上五个变量对于民国时期贵州各县石漠化的影响,推测民国时期贵州省各县石漠化发生的可能性,然后与同期的一份档案资料进行相互参照和校正,最终复原出民国时期贵州省石漠化的分布情况和严重程度:重度石漠化主要集中于中北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尤其是乌江中上游和南北盘江上游。中度石漠化的分布则较广,北部、中部和西部均有大面积分布。轻度石漠化则主要集于东部和南部,以及西部的威宁。无明显石漠化则集中于东南部地区。总体而言,民国时期的贵州石漠化呈现出中部最重、西部及南部略轻、东南部最轻的局面。本文随后选择了五个较有代表性的县:安顺、盘县、遵义、松桃、荔波,分析其石漠化的程度,并结合各县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形成原因。最后通过对政策、人口、土地等因素的分析,来考察人类活动对石漠化形成的影响。
吴大旬[10](2006)在《清朝经营侗族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学术界对于侗族的全面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半个世纪以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如对于侗族族称、族源、宗教、文学、鼓楼、风雨桥、社会形态、婚丧习俗等的研究,即是如此。至于历史上中央封建王朝清朝经营侗族的政策,作为清朝经营南方少数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有学者对之进行了讨论,但为数不多,且十分零散,缺乏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本文借助于大量相关的方志、古籍、石碑石刻和民族调查等资料,对这一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本文分三部分,共七章。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对清朝以前的侗族及唐宋元明王朝在侗族地区的统治进行了追溯。其中,对于“侗”称的源起、侗族的来源及其分布等问题,本文进行了认真有益的探讨。特别是通过探讨唐宋元明王朝在侗族地区的统治,将之与清朝经营侗族的政策进行对比,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清朝经营侗族的广度与深度。 第二部分,即第二至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着重探讨了从清初至清末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经营侗族的不同政策及其所起的不同作用。如第二章,顺治、康熙时期,由于清王朝刚刚建立,社会生产亟待发展,清朝统治者在侗族地区实行绥抚政策,沿袭元明以来的土司制度,因俗而治,重在羁縻,并奖励垦荒,与民休息。这对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起了重要作用;第三章,雍正、乾隆时期,经过顺、康两代近80年的调整,封建政权得以巩固,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中央集权不
二、施秉县2002年秋风天气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施秉县2002年秋风天气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
三 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
二、发表的论文 |
三、获得奖励 |
致谢 |
(2)贵州省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贵州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发展情况 |
1.1 机插秧 |
1.1.1 发展历程 |
1.1.2 区域分布 |
1.2 抛秧 |
1.2.1 发展历程 |
1.2.2 区域分布 |
1.3 直播 |
1.3.1 历程 |
1.3.2 分布 |
2 存在的问题与技术难点 |
2.1 存在的问题 |
2.1.1 基础条件较差, 制约了水稻轻型栽培的发展 |
2.1.2 对发展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重视力度不够 |
2.2 技术难点 |
2.2.1 机插秧 |
2.2.2 抛秧 |
2.2.3 直播 |
3 推广水稻轻型栽培的意义 |
3.1 推广水稻轻型播插技术是节约劳力、增加效益的重要措施 |
3.2 推广水稻轻型播插技术是提高水稻单产, 保障水稻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
3.3 推广水稻机械播插技术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 |
3.4 推广水稻轻型播插技术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脱贫攻坚的需要 |
4 发展潜力 |
5 建议 |
5.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加大投入 |
5.2 因地制宜, 突出重点, 抓好区域适宜轻型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
5.3 协作攻关, 破解技术难点 |
5.4 项目集成, 加快推广 |
5.5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加大农机优惠力度 |
5.6 抓好育秧中心建设, 推动水稻轻型播插技术推广 |
5.7 开展技术培训, 强化宣传力度 |
(3)糯米的流动:雷公山苗族稻作文化与社会交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一)国外学术界的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一)研究思路 |
(二)具体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雷公山苗族的聚落与人 |
第一节 苗族的迁徙与祖先记忆 |
第二节 聚落的地名与空间 |
一、麻鸟聚落与空间 |
二、高要梯田由来与地名 |
第三节 空间与人群:聚落的家族分布 |
一、麻鸟苗寨来源与锦鸡传说 |
二、麻鸟家族分布与来源 |
第二章 雷公山苗族的稻作与季节 |
第一节 苗族“稻-鱼-鸭”生态复合系统 |
一、山地稻作生态复合系统 |
二、苗族糯稻种植技术 |
第二节 稻田与糯米:命名制度及其分类 |
一、糯稻的分类与命名 |
二、梯田的建造与命名 |
第三节 苗族的季节与稻作生产 |
一、季节歌与苗族历法 |
二、苗族稻作与季节安排 |
第三章 雷公山苗族的糯米与人生礼仪 |
第一节 新生儿仪式 |
一、架桥仪式 |
二、婴儿降生 |
三、月米酒仪式 |
四、麻鸟生子“灵魂”观 |
第二节 婚姻仪式 |
一、一般婚姻仪礼 |
二、麻鸟婚姻仪式个案 |
三、高要“且尤蔓”传说 |
第三节 丧葬仪式 |
一、麻鸟丧葬仪式 |
二、高要苗寨丧葬仪式 |
第四章 糯米流动与社会交换 |
第一节 礼物中的糯米 |
第二节 祭祀中的糯米 |
一、招龙祭 |
二、祭尤公 |
三、立房祭 |
四、填桥祭 |
五、洗寨祭 |
六、通灵祭 |
七、秧门祭 |
第三节 糯米的生命 |
一、添粮仪式与生命 |
二、稻花神仪式与家的生命 |
第五章 作为自我隐喻的糯米 |
第一节 糯米与身体 |
第二节 糯米与社会 |
第三节 糯米的象征、交换与苗族的结群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高要村村规民约 |
附录三:田野风采 |
附录四: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生态人类学视域下民族地区乡村绿色发展研究 ——以贵州省雷山县域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生态人类学研究 |
1.3.2 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研究 |
1.3.3 绿色发展研究 |
1.3.4 述评 |
1.4 创新之处 |
1.5 理论基础 |
1.5.1 生态人类学理论 |
1.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6 研究方法 |
1.6.1 田野调查法 |
1.6.2 文献研究法 |
1.6.3 比较研究法 |
2 民族地区乡村绿色发展的地方性优势 |
2.1 优美的自然环境 |
2.2 独特的民族文化 |
2.2.1 物质文化 |
2.2.2 精神文化 |
小结 |
3 民族地区乡村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 |
3.1 人口问题严峻 |
3.2 市场经济冲击 |
3.3 民族同化严重 |
小结 |
4 民族地区乡村绿色发展的参与者 |
4.1 原住民 |
4.2 地方政府 |
4.3 外来利益相关者 |
4.3.1 一般商企 |
4.3.2 旅游开发商 |
4.3.3 其他利益相关者 |
小结 |
5 民族地区乡村绿色发展的“四圈模型”分析 |
5.1 绿色发展:从“三圈模型”到“四圈模型” |
5.2 四大系统的交互机制 |
5.3“四圈模型”导向下绿色农业 |
5.3.1 山地种植业 |
5.3.2 观光农业 |
5.4“四圈模型”导向下的绿色旅游业 |
5.4.1 民族风情旅游型 |
5.4.2 民族手工艺旅游型 |
5.5“四圈模型”导向下的绿色民族文化 |
5.5.1 物质文化 |
5.5.2 精神文化 |
小结 |
6 结语 |
附录A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摘录) |
附录B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摘录) |
附录C 少数民族习惯法摘录(控拜村) |
附录D 中国传统村落名单(雷山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环保法》下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清水江水污染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舆论监督的内涵及外延 |
一、舆论监督的内涵 |
二、舆论监督与公众参与的关联 |
(一)舆论监督是公众参与的重要形式 |
(二)公众参与保障舆论监督有效运行 |
(三)舆论监督是实现公众参与的意义 |
三、舆论监督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影响 |
(一)舆论监督使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程度更深 |
(二)舆论监督使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效率更高 |
(三)舆论监督使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效果更好 |
第三章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概念及新《环保法》中的相关规定 |
一、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概念 |
二、对新《环保法》下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解读 |
(一)坚持强制公开 倡导自愿公开 |
(二)鼓励公众参与 监督信息公开 |
(三)诉讼救助渠道 保障公众利益 |
三、国外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经验和启示 |
(一)国外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经验 |
(二)国外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启示 |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现状 |
一、清水江流域地理位置概况 |
二、清水江流域水污染问题概况 |
(一)上游(重安江段)化工化肥类企业污染影响严重 |
(二)上游(剑江河段)化肥化工类企业污染残留严重 |
(三)中下游整体较好 但存在局部污染 |
三、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概况 |
(一)强制公开的情况 |
(二)自愿公开的情况 |
四、清水江流域公众参与舆论监督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及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 |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公众参与的意识不高 企业水污染信息欠缺 |
二、公众参与监督的渠道不畅 致使意见被忽视 |
三、公众表达的途径单一 舆论监督水平低 |
四、公众参与缺乏组织性 舆论监督影响有限 |
第六章 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面临问题的对策 |
一、重视公众环境教育 提升公众参与意识 |
二、健全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平台 完善公众舆论监督机制 |
三、搭建网络沟通平台 提高政府回应效率 |
四、发展非政府环保组织 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6)抗战时期贵州山地农业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旨趣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重难点问题 |
五、框架结构与主要内容 |
六、主要史料及利用介绍 |
第一章 抗战时期贵州山地农业开发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贵州山地自然条件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明代以来贵州农业发展概况 |
第三节 抗战军兴与贵州山地农业开发 |
第二章 健全农事机构,开展农业调查 |
第一节 贵州省农业改进所的成立 |
一、职责和任务 |
二、组织机构沿革 |
三、人员的构成和选任 |
四、经费来源 |
第二节 县农业推广所的设置 |
第三节 其他农事机构的设立 |
一、区农场 |
二、农会 |
三、省农田水利贷款委员会等 |
四、完备的农业推广体系——横向与纵向的比较 |
第四节 开展农业调查 |
一、调查的步骤 |
二、调查的内容 |
三、调查的特点 |
第三章 引进现代农技,提高农产质量 |
第一节 粮食作物的育种试验——以水稻、小麦为例 |
一、水稻育种试验 |
二、小麦育种试验 |
第二节 经济作物的育种试验—以烟草、棉花为例 |
一、烤烟育种试验 |
二、棉花育种试验 |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试验 |
第四章 加强农业推广,促进技术下乡 |
第一节 推广人员的训练与任用 |
一、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 |
二、训练之目的 |
三、人员的招考 |
四、训练的内容 |
五、训练人员之任用及待遇 |
第二节 农业推广的主要方式 |
一、培训式推广 |
二、示范性推广 |
三、竞赛式推广 |
四、合作式推广 |
五、走访式推广 |
六、传媒型推广 |
第三节 “技术下乡”的宏观观察——以小麦推广为例 |
第四节 “技术下乡”的微观观察——基层推广员眼中的推广现场 |
第五章 开发土地资源,提高利用价值 |
第一节 推广冬耕 |
第二节 号召垦荒 |
第三节 乡镇造产 |
一、乡镇造产及其异化 |
二、乡镇造产与农业开发 |
三、乡镇造产的流弊和式微 |
第四节 减糯增籼 |
第六章 兴修农田水利,开发水利资源 |
第一节 贵州自然灾害的特殊性 |
第二节 战时贵州农田水利事业概述 |
第三节 战时贵州农业水利工程的兴修 |
一、各县对兴修水利的态度及省农贷会的原则 |
二、大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
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
四、战时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局限 |
第七章 力促农贷事业,激活农村金融 |
第一节 战时贵州农村金融网的建立 |
第二节 贵州省农村合作金融与农业开发 |
一、合作社资金来源与经营情况 |
二、合作金融教育 |
三、合作金融如何下乡——一个农贷机构职员的观察 |
四、合作金融的几个特点 |
五、合作社借款用途 |
六、合作金库的汇兑业务 |
第三节 战时农村合作金融的衰落 |
一、贵州农村合作金融的显着成效和迅速衰落 |
二、贵州农村合作金融的弊端 |
第八章 抗战时期贵州山地农业开发的绩效与不足 |
第一节 抗战时期贵州山地农业开发的绩效评估 |
一、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 |
二、贵州农业发展质量的提高 |
三、农民生活状况的改善 |
第二节 抗战时期贵州山地农业开发的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中国种植业优势区域及其耕地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索引 |
图索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论文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单元与数据来源 |
1.6.1 研究单元 |
1.6.2 资料与数据来源 |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比较优势理论与种植业区域优势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2 中国种植业优势区域与布局变化 |
2.2.1 对种植业优势区域的理论认识 |
2.2.2 种植业优势区域研究历程 |
2.2.3 主要农作物优势区域与布局变化 |
2.3 耕地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
2.3.1 耕地保护的涵义 |
2.3.2 耕地保护的理论依据 |
2.3.3 耕地多功能保护 |
2.3.4 种植业优势区域与耕地资源优化配置 |
2.4 本章小结 |
3 种植业优势区域基本问题与耕地保护 |
3.1 种植业区域优势的概念、内涵与影响因素 |
3.1.1 种植业区域优势的概念与内涵 |
3.1.2 种植业区域优势的影响因素 |
3.2 种植业优势区域的概念与特征 |
3.2.1 种植业优势区域基本概念 |
3.2.2 种植业优势区域与农业区划 |
3.2.3 种植业优势区域的基本特征 |
3.3 种植业优势区域与耕地保护 |
3.3.1 种植业优势区域是耕地保护的重点区域 |
3.3.2 种植业优势区域耕地保护的可行性 |
3.4 本章小结 |
4 种植业区域优势测度方法 |
4.1 应用信息量法测度种植业区域优势的原理与模型 |
4.1.1 基本原理 |
4.1.2 计算模型 |
4.2 指标体系 |
4.2.1 指标体系结构 |
4.2.2 指标的选取与处理 |
4.2.3 指标分级与变量 |
4.3 样本单元选择 |
4.3.1 样本单元选择的方法与步骤 |
4.3.2 主要农作物样本单元的确定 |
4.4 变量及其信息量 |
4.4.1 变量与信息量计算 |
4.4.2 变量与信息量分析 |
4.5 总信息量与变量组合 |
4.5.1 总信息量 |
4.5.2 最佳变量组合 |
4.5.3 众数变量组合 |
4.6 本章小结 |
5 种植业区域优势与优势区域 |
5.1 种植业区域优势 |
5.1.1 水稻区域优势 |
5.1.2 小麦区域优势 |
5.1.3 玉米区域优势 |
5.1.4 大豆区域优势 |
5.1.5 薯类区域优势 |
5.1.6 棉花区域优势 |
5.1.7 油料区域优势 |
5.2 种植业优势区域 |
5.2.1 优势区域划分原则与方法 |
5.2.2 主要农作物优势区域 |
5.3 讨论一:种植业综合优势与比较优势 |
5.3.1 特例1:强综合优势+弱比较优势 |
5.3.2 特例2:弱综合优势+强比较优势 |
5.3.3 综合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关系 |
5.4 讨论二:多重优势区域 |
5.4.1 双重优势区域 |
5.4.2 三重优势区域 |
5.5 本章小结 |
6 种植业优势区域的形成与演化 |
6.1 优势区域信息量分析 |
6.1.1 优势区域众数变量组合与影响因素 |
6.1.2 变量信息量组合与种植业优势区域的形成 |
6.1.3 信息量对种植业优势区域演化过程的反应 |
6.2 水稻优势区域形成与演化 |
6.2.1 水稻优势区域形成 |
6.2.2 水稻优势区域演化 |
6.3 小麦优势区域形成与演化 |
6.3.1 小麦优势区域形成 |
6.3.2 小麦优势区域演化 |
6.4 玉米优势区域形成与演化 |
6.4.1 玉米优势区域形成 |
6.4.2 玉米优势区域演化 |
6.5 大豆优势区域形成与演化 |
6.5.1 大豆优势区域形成 |
6.5.2 大豆优势区域演化 |
6.6 薯类优势区域形成与演化 |
6.6.1 薯类优势区域形成 |
6.6.2 薯类优势区域演化 |
6.7 棉花优势区域形成与演化 |
6.7.1 棉花优势区域形成 |
6.7.2 棉花优势区域演化 |
6.8 油料优势区域形成与演化 |
6.8.1 油料优势区域形成 |
6.8.2 油料优势区域演化 |
6.9 本章小结 |
7 种植业优势区域与生产布局变化 |
7.1 数据分级与制图 |
7.2 水稻生产布局变化 |
7.2.1 水稻生产布局现状 |
7.2.2 水稻生产布局变化 |
7.3 小麦生产布局变化 |
7.3.1 小麦生产布局现状 |
7.3.2 小麦生产布局变化 |
7.4 玉米生产布局变化 |
7.4.1 玉米生产布局现状 |
7.4.2 玉米生产布局变化 |
7.5 大豆生产布局变化 |
7.5.1 大豆生产布局现状 |
7.5.2 大豆生产布局变化 |
7.6 薯类生产布局变化 |
7.6.1 薯类生产布局现状 |
7.6.2 薯类生产布局变化 |
7.7 棉花生产布局变化 |
7.7.1 棉花生产布局现状 |
7.7.2 棉花生产布局变化 |
7.8 油料生产布局变化 |
7.8.1 油料生产布局现状 |
7.8.2 油料生产布局变化 |
7.9 讨论:种植业优势区域与生产布局的相互关系 |
7.9.1 优势区域与生产布局变化方向 |
7.9.2 生产布局变化与优势区域培育 |
7.9.3 背离优势现象 |
7.10 本章小结 |
8 种植业优势区域耕地保护策略 |
8.1 种植业优势区域耕地变化 |
8.1.1 种植业优势区域耕地变化总体态势 |
8.1.2 主要农作物优势区域耕地变化 |
8.1.3 种植业主要优势区域选择及其耕地变化 |
8.2 种植业主要优势区域耕地变化与影响因素关联分析 |
8.2.1 灰色关联分析原理与步骤 |
8.2.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8.3 种植业主要优势区域耕地保护策略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能的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8)湄潭县秋风发生规律及防御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湄潭县秋风的统计分析 |
2.1 发生频率 |
2.2 等级分布特征 |
2.3 秋风的地理分布 |
3 秋风对湄潭县水稻生产的影响 |
4 秋风天气的防御对策 |
4.1 统一规划,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4.2 培育和选择生育期较短、抗寒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 |
4.3 抓住季节, 适时播种 |
4.4 改善农田气象条件 |
5 小结 |
(9)民国时期贵州石漠化分布的复原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学术史回顾 |
第二节、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第三节、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贵州的地理环境及政区沿革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位置 |
二、地形地貌 |
三、气候概况 |
四、土壤植被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政区沿革 |
一、道及督察区的行政沿革 |
二、各市、县的行政沿革 |
第三章 民国时期贵州石漠化分布的复原 |
第一节 基于石漠化形成因素的分析 |
一、变量选取 |
二、资料选取及数据处理 |
三、方程设定及计算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档案中记载的石漠化分布情况的分析 |
一、档案介绍 |
二、档案不足之处及处理方法 |
三、档案分析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贵州石漠化分布概况的探讨 |
一、基于民国档案对方程推算贵州石漠化分布的校正 |
二、修正过的民国时期的石漠化分布状况 |
第四章 个案分析 |
第一节 安顺 |
第二节 盘县 |
第三节 遵义 |
第四节 松桃 |
第五节 荔波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五章 石漠化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政府的政策导向 |
一、政府机构设置 |
二、农业改进及农业推广 |
第二节 人口 |
一、人口数量变化 |
二、耕地数量的变化 |
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 |
四、森林覆盖的变化 |
第三节 垦殖开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清朝经营侗族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清朝以前的侗族及唐宋元明王朝在侗族地区的统治 |
第一节 侗族概说 |
一、“侗”称的源起 |
二、侗族的来源 |
三、侗族的分布 |
第二节 唐宋元明王朝在侗族地区的统治 |
一、唐宋时期在侗族地区建立统治机构 |
二、元朝在侗族地区的建制与管理 |
三、明朝在侗族地区统治的逐步深入 |
第二章 清顺、康时期在侗族地区的绥抚政策 |
第一节 加强建制,重在羁縻 |
一、侗族地区的行政建制 |
二、土司制度的沿袭与发展 |
第二节 奖励垦荒,与民休息 |
一、奖励垦荒,发展生产 |
二、与民休息,安定社会 |
第三章 清雍、乾时期在侗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及善后政策 |
第一节 侗族地区土司统治的腐朽 |
第二节 侗族地区的改土归流 |
一、征剿古州 |
二、苗疆设厅及其“禁例”的颁行 |
第三节 侗族地区政治军事统治的强化 |
一、湘、黔边界侗区府县行政区划的调整 |
二、设官建制 |
第四节 振兴侗族地区的文化教育 |
一、兴建府、厅、州、县、卫学 |
二、创建书院 |
三、设立义学 |
四、扩大科举 |
五、移风易俗 |
第五节 侗族地区拓展交通与开发经济之举措 |
一、整治河道 |
二、增设驿站与铺递 |
三、减轻赋役,注意养济 |
四、实行屯政 |
五、加强积贮 |
六、兴修水利 |
第六节 侗族地区经济政策施行后的新变化 |
一、林业的兴盛 |
二、商业贸易的繁荣 |
三、手工业的进步 |
第四章 清道、咸时期对侗族的封建剥削与压迫 |
第一节 封建统治腐朽黑暗 |
一、官府横征暴敛 |
二、土司的苛虐 |
第二节 侗族农民大起义及清朝的军事镇压 |
一、北侗姜应芳、姜芝灵起义 |
二、南侗梁维干、潘通发起义 |
第五章 清咸、同战后在侗族地区的善后政策 |
第一节 经济上的让步 |
一、严禁苛索,蠲免粮赋 |
二、清厘田土,招民归耕 |
第二节 政治军事统治的加强 |
一、整顿吏治 |
二、推行保甲 |
三、组办团练 |
四、建置碉堡 |
第六章 清朝末年侗族社会的恢复发展 |
第一节 农业的兴盛 |
第二节 文教的转变 |
第三节 邮电事业的兴起 |
第四节 鼓楼与风雨桥的建造 |
第七章 清朝经营侗族政策的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
第一节 清朝经营侗族政策的特点 |
一、专制性 |
二、法律性 |
三、灵活性 |
第二节 清朝经营侗族的经验与教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四、施秉县2002年秋风天气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2]贵州省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J]. 曾涛,金明,熊玉唐. 耕作与栽培, 2018(03)
- [3]糯米的流动:雷公山苗族稻作文化与社会交换[D]. 付敏. 贵州大学, 2018(05)
- [4]生态人类学视域下民族地区乡村绿色发展研究 ——以贵州省雷山县域为研究对象[D]. 郝静. 贵州财经大学, 2017(02)
- [5]新《环保法》下清水江流域企业水污染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研究[D]. 田熠. 贵州民族大学, 2017(10)
- [6]抗战时期贵州山地农业开发研究[D]. 许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1)
- [7]中国种植业优势区域及其耕地保护策略[D]. 梁红梅. 浙江大学, 2011(09)
- [8]湄潭县秋风发生规律及防御对策[J]. 李仁莉. 贵州气象, 2010(03)
- [9]民国时期贵州石漠化分布的复原及其成因研究[D]. 杨士超. 复旦大学, 2010(03)
- [10]清朝经营侗族政策研究[D]. 吴大旬.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