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上)(论文文献综述)
施新佳[1](2017)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文中认为西南联大与“鲁艺”同年成立,两者都在战争的硝烟中守护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有着共同的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向度,但不同的社会场域和意识形态导向使得两校在办学理念、教育方针上形成了不同特色。两校师生的文学创作和文事活动在主题内容、文体类别、话语风格方面也大相径庭,形成了不同的文学体系——精英文学传统和工农兵文学范式。西南联大赓续“五四”新文学传统,秉承学院派的通识教育,延续并发展着精英文学传统,注重浓郁的人文精神关怀,讲究精致的艺术品位,追求审美的现代性,希冀以优美的文学作品改造人心,影响社会;“鲁艺”坚持实践化教育,形塑的是解放区新生活、新人物和新秩序,强调文学的功利性,将文学视为政治的一翼,在战火纷飞的解放区,把文学的社会动员功能放大到极致,掀起沸反盈天的大众文学运动:街头诗、新秧歌、旧剧改造……虽然,西南联大和“鲁艺”的文学审美取向明显不同,成就各有千秋,很难用统一的尺度衡量之、对比之,但它们都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对此后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乃及新世纪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当代文学史都表现为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两种不同文学样态的龃龉和此消彼长。梳理和解读它们背后潜隐的信息符码,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能为未来的文学创作提供话语支持。
宋振超[2](2012)在《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现实生活,既是一种价值的回归,也是展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研究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这一课题是在社会正在发生且不断加速信息交往实践的现实要求和历史进程下应运而生的。当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改革与创新的重大任务,需要我们在一个更广阔和更深度的背景中,积极探究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探索“科技理性”与“教育伦理”辩证融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体系构建之路,实现“技术理性”与“伦理理性”的合理链接。这不仅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理论旨归,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践旨趣。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研究方法,从信息交往实践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迁的现实出发,立足于信息交往实践的宽广平台,在全面认识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外生态变迁的基础上,探寻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并试图着力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之道,寻求信息交往实践视阈下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之路。全文共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搭建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基础平台,为研究奠定基本的研究框架和论述空间。在导论中,结合现实,阐述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缘起,指出这个问题是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的时代课题。在对已有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比较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揭示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基本论域。第二层次,搭建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二级平台,阐明相应的概念和学理依据,并对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作出相应阐释。在第一章中,从对信息交往变迁下的社会变迁的理解入手,界定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特点与现状,明确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与现实背景。在此基础上,论文第二章从大学生与多彩信息媒介的广泛而深入接触入手,对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特征进行新的解读,通过对认识和反思信息交往实践视阈下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性发展,确定了研究的依据,作为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深入展开的前提。第三层次,搭建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三级平台,形成较为系统的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理解论域。在论文第三章中,将主题研究推向纵深,深入研究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涵义,并从契机和挑战两个维度详细研究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从而为论文主题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理论和事实解析。第四层次,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实运用,将前面“三个层次”的研究运用到实证分析中。在论文第四章中,着重对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原则和方法进行阐述,提出了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原则、教育主体的平等性原则、教育方式的疏导性原则和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原则等四个方面的有效性提升的基本原则,并分析了立足实践、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注重融合和提高实效的四个方面的有效性提升的主要方法。在论文第五章中,结合第一二三章中对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内外生态变革的理论与事实分析,紧扣第四章中提出的有效性提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一步从路径选择视角建构了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技术路径,并且反思并提出了基于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的前提、重点和路径。第五层次,从学理层面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价值理性属性,指出信息交往实践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在最终意义上体现为推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论文阐释了要立足于信息交往实践的前提,秉承反思与批判的理念,理性思考和进行信息社会构建,以一种自觉、自主的姿态,构建人性化、理性化、规范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为广大大学生自觉走人与社会相结合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之路提供通路。
徐绍华[3](2004)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的诞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及其实效性的增强提供了新的机遇,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总体不强的现状及其研究中的不足,凸显了加强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行研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基于此,论文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研究中的不足以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从网络传播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相结合的角度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行了新的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从概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概念、类型及其体现开始,阐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特殊性问题,并就此提出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检验标准、检验程序和检验方法。其次,本文重点分析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即网上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正负效应问题;剖析了影响和制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阐述了教育传播主体、教育传播客体、教育传播内容、教育传播媒介、教育传播技巧、教育传播反馈以及教育传播环境等教育传播因素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然后,针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和教育传播因素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对策和实施建议。最后,通过上述分析和研究,得出了如下基本结论:第一,实效性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追求;第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各种教育传播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三,发挥教育传播因素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是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第四,培养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任务;第五,实现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追求是进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根本着力点。 论文在研究视野上的开拓以及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系统分析,对于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及其实效性的增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机械政工》[4](2001)在《柳工网上思想工作活跃》文中提出怎样占领英特尔网上的思想阵地?《柳工网上思想工作活跃》可以借鉴。
武钢课题组[5](2001)在《网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上)》文中研究表明
二、网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上)(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
Abstract and Key Words |
绪论西南联大、“鲁艺”与中国新文学史 |
一、研究对象的意义与价值 |
二、已有研究成果回溯与述评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战争语境下的建校历程与校园氛围 |
第一节 抗战烽火下的艰难起步 |
第二节 冲突渗透中的思想指引 |
第三节 矛盾交融中的教育理念 |
第二章 救亡强音中的个体与群体 |
第一节 抗战救亡话语的出场与沸腾 |
第二节 西南联大:群体呼号中的个体诘问 |
第三节 “鲁艺”:个体认同后的群体“聚焦” |
第四节 个体与群体的纠结 |
第三章 现实观照中的思想启蒙 |
第一节 西南联大:批判现实的延续 |
第二节 “鲁艺”:歌颂与批判的交响 |
第三节 启蒙、革命与农民书写 |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精神气度与思想改造 |
第四章 生命存在与人性深度的探询 |
第一节 生命存在:诗性品格、救世情怀的对立与对话 |
第二节 救亡、革命、爱情、自我多重碰撞中的人性 |
第五章 文学创作的体式探索与语言风貌 |
第一节 战争不同阶段的文体选择与语言风貌 |
第二节 西南联大:学院派的文体实验与“新文言”风貌 |
第三节 “鲁艺”:民族形式的新变与革命白话的兴起 |
第六章 外国文学资源的移植与价值取向 |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在西南联大的盛行 |
第二节 苏联文学对“鲁艺”的吸引 |
第三节 “亲欧美”与“亲苏俄”的价值取向 |
第七章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生成与建构 |
第一节 “社会场域”的导向与文学空间的形成 |
第二节 精神传统的赓续与文学观念的再认 |
第三节 主体定位的选择与文学价值的追求 |
第八章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龃龉及文学史价值 |
第一节 不同维度下的文学创作路径 |
第二节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龃龉 |
第三节 多样现代性的分化与融合 |
第四节 两种文学样态的文学史价值及当下启示 |
结语 话语讲述的时代和讲述话语的时代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与特征 |
第一节 信息交往实践变迁视阈下的社会变迁 |
一、信息交往实践的元素构成:信息 |
二、信息交往实践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 |
三、信息交往实践的发展状态:信息化 |
四、信息交往实践的现实平台:信息社会 |
第二节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与特征 |
一、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
二、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
三、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 |
第二章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发展:多彩信息媒介与影响 |
第一节 多彩信息媒介正以何种形象和方式出场 |
一、黑色媒介形象 |
二、白色媒介形象 |
三、红色媒介形象 |
四、黄色媒介形象 |
第二节 多彩信息媒介影响大学生的何以能和替代效应 |
一、多彩信息媒介影响发生的理论支撑 |
二、多彩信息媒介影响成立的过程 |
三、多彩信息媒介影响的替代效应 |
第三节 新凸显的话语权——信息化视阈下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
一、认知方式的拓展与重解 |
二、行为选择的建构与解构 |
三、道德取向的碰撞与融合 |
第三章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契机与挑战 |
第一节 信息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契机 |
一、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涵义 |
二、信息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契机 |
第二节 信息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挑战 |
一、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
二、信息化视阈下大学生的适应性与不适应性 |
三、信息化视阈下信息科技理性与信息伦理的冲突与契合 |
第四章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原则与方法 |
第一节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基本原则 |
一、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原则 |
二、教育主体的平等性原则 |
三、教育方式的疏导性原则 |
四、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原则 |
第二节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主要方法 |
一、立足实践: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实践之基 |
二、着眼长远:寻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和合之道 |
三、突出重点:回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现实诉求 |
四、注重融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和谐律动 |
五、提高实效: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目标指向 |
第五章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路径与评价 |
第一节 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出场路径 |
一、立足于信息交往实践视角,更新教育理念 |
二、立足于教育者主体素质建设视角,强化教育手段 |
三、立足于受教育者主体性发展视角,整合教育资源 |
四、立足于信息伦理嬗变与审思视角,拓宽教育渠道 |
第二节 基于有效性提升为目标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变革 |
一、把好三个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变革的前提 |
二、实现三个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变革的重点 |
三、实施三个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变革的路径 |
结语 |
一、信息交往实践对大学生素质提升的价值 |
二、走向信息交往实践的大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之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后记 |
(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 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概述 |
2.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概念、类型及其体现 |
2.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特殊性 |
2.2.1 教育效果的复合性 |
2.2.2 教育效果的变动性 |
2.2.3 教育效果的双刃性 |
2.2.4 教育效果的弥补性 |
2.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检验 |
第3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过程分析 |
3.1 网上人内传播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3.1.1 积极效应:自省与自新 |
3.1.2 消极效应:逆反与失范 |
3.2 网上人际传播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3.2.1 积极效应:“说服”效果的增强与“异质性”传播的减少 |
3.2.2 消极效应:“人际流言扩散” |
3.3 网上群体传播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3.3.1 积极效应:支持群体决策与群体舆论的形成 |
3.3.2 消极效应:“盲人”效应与舆论分散 |
3.4 网上组织传播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3.4.1 积极效应:把关功能的强化与传播媒体的整合 |
3.4.2 消极效应:横向协调的离散化与外部效果的有限性 |
3.5 网上大众传播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3.5.1 积极效应:共鸣、累积与遍在 |
3.5.2 消极效应:“麻醉”、逆反与流播 |
第4章 教育传播因素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分析 |
4.1 教育传播主体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
4.1.1 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
4.1.2 “休眠效果” |
4.2 教育传播客体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
4.2.1 预设立场效果 |
4.2.2 群体规范效果 |
4.2.3 个性心理效果 |
4.3 教育传播内容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
4.3.1 目标达成效果 |
4.3.2 信息接收效果 |
4.4 教育传播媒介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
4.4.1 积极影响效果 |
4.4.2 消极影响效果 |
4.5 教育传播技巧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
4.5.1 方法提示效果 |
4.5.2 “打动方式”效果 |
4.5.3 “网语”运用效果 |
4.6 教育传播反馈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
4.6.1 积极反馈效果 |
4.6.2 消极反馈效果 |
4.7 教育传播环境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
4.7.1 正反对立效果 |
4.7.2 能动建设效果 |
第5章 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思考 |
5.1 提高教育传播主体的综合素质,创造最佳传播者条件 |
5.2 认真研究教育客体的网络心理需求, 增强教育传播的针对性 |
5.3 精心设计教育内容,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
5.4 整合各类传播媒体,发挥高校传播媒介的合力优势 |
5.5 熟练掌握各种传播技巧,注重教育传播的艺术性 |
5.6 重视教育传播的反馈环节,及时处理各种反馈信息 |
5.7 优化教育传播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
5.8 建立建全各项机制,保障教育传播的有序进行 |
第6章 结 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声明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网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D]. 施新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2]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 宋振超. 苏州大学, 2012(05)
- [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分析[D]. 徐绍华. 清华大学, 2004(03)
- [4]柳工网上思想工作活跃[J]. 《机械政工》. 企业文明, 2001(06)
- [5]网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上)[J]. 武钢课题组.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