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职业教育》2003年总目录

《机械职业教育》2003年总目录

一、《机械职业教育》2003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李薪茹[1](2020)在《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智能经济、数字经济以及技术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基于云计算、区块链以及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产业在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同时,驱动基础产业链条向应用高级链条转变,对传统产业结构引起重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面对智能产业的新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开展了系列行动及措施,但为何仍出现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之间适配性不足的问题?那么,我国高职院校对专业结构应如何进行调整?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永恒和经典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以产业需求为背景和前提,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中适配性不足的问题。笔者围绕要研究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子问题:(1)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什么?(2)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包括哪几个层面?主要表现形式有几种及具体内容包括什么?(3)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如何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及院校规则?行进中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何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发展和超越?如何实现其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围绕上述问题,基于概念分析和研究设计,解释和剖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适配理论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运用历史文献法、案例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总-分-总三个部分,第三章为第一大部分(总),从宏观整体上分析了我国整个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适配关系及程度,从高职院校内部、内外部、外部三个层面出发,深入分析“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种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适配性不足的根源。第四章到第七章为第二大部分(分),为研究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选取了人工智能(类)专业作为案例,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分别从“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个层面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理念、方式及特征。第八章为第三大部分(总),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总结规律性经验及原则,构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应遵循的逻辑、采取的措施。本研究致力于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为如何同时产生经济和教育绩效的问题作出解释,推动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在解决产教适配问题上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整体调整来看,其宏观政策为产业需求发展以及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支持。第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是临界的失衡。具体表现在政府、市场及高职院校三个层面。第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动呈现专业结构调整逐渐趋于理性和客观、专业结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采取“非均衡”的调整方式的特征。第四,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动态来看,未来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呈现以下几种趋势和走向,一是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将成为今后专业结构调整的主流趋势;二是从产业发展方式来看,继续加强我国高职院校专产学研合作促进知识应用与转化的力度;三是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在未来几年职业教育将迎来较好的发展趋势。

过筱[2](2020)在《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技能错配已演变为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今,我国劳动力市场仍存在大量的结构性失业,“用工荒”现象普遍,技能供需间存在较大缺口。揆诸现实,建立有效的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是我国发展之需与现实之要。放眼全球,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经历了十余年的演进,其发展与变革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本研究通过梳理已有文献研究与案例资料,从技能错配的现实问题切入,并在相关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剖析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分析框架。其后,本研究基于该框架的组成部分及关键要素,从顶层设计、具体实践与推广应用三个方面,依序阐述了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运作过程。最后,本研究评析了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优势与所面临的挑战,并立足本国实际,提出了构建我国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可能性举措。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欧盟构建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背景,一是其面临技能过时与技能短缺的困境,二是有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2)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顶层设计包括机构环境创设、研究目标确定与管理系统建设。(3)欧盟通过国家技能指数与技能错配情况,分别反映了宏观与微观层面的技能匹配结果;获取调查内容,需依靠欧洲技能指数构建法、欧盟在线职位空缺与技能分析法,以及欧盟技能与职位调查法。(4)欧盟从技能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分别呈现了技能预测的具体内容;掌握发展趋势,需借助欧盟行业分析法、企业技能调查法与跟踪调查法。(5)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的推广应用,主要涉及修订政策目录,完善运用流程;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指导;获取行业信息,刺激技能需求;丰富培训类型,提高服务水平。(6)汲取欧盟的经验与教训,我国应建立组织体系,制定政策规划;搭建分析框架,开发研究工具;推行专项计划,加强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完善就业服务。

张丽杰[3](2020)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8年开始大规模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无论是从学校机构数还是在校生数来看,高等职业教育都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必须认真梳理、分析总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历程,凝练不同时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特点,这对引导、促进未来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价值和基础作用。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以CNKI和C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19982018年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38166篇期刊论文和11455篇被引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总体样本办法,根据研究文献的数量和相关重要政策文件,梳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历程,探索划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查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阶段状况,总结凝练各阶段性特征和总体发展特点,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展望。研究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可划分为如下三个发展阶段:19982005年是研究初步兴起时期;20062011年是研究迅猛发展时期;20122018年是研究质量提升时期。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并总结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的五大总体特征:一是从载文量看进展,经历“增-减-稳”三阶段。二是从核心期刊的形成看进展,经历了从少到多的历程,期刊来源趋于稳定,主要集中于四种高职教育的核心期刊,但是其质量有待提高。三是从研究主体看进展,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核心发文作者群还未形成,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核心发文机构群已经形成。研究主体之间的合作力度不大,主体之间联系较少,大多是独立研究,但主体合作有明显逐渐加强的趋势。四是从研究主题看进展,研究主题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其中“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等一直是研究的主题,彰显出人才培养一直是时代命题,校企合作研究逐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意识显着增强。五是从知识基础看进展,知识基础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参考,知识基础研究内容逐渐趋于具体化。通过系统梳理21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本文探索尝试将研究进程划分为初步兴起、迅猛发展和质量提升三个时期。同时,将知识图谱运用到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丰富和创新了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方法。本文受时间、篇幅等限制,只收集CNKI和CSSCI数据库数据,未来还需拓展到多种数据库,进一步丰富研究数据,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文献全面覆盖,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

张艳[4](2018)在《当代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研究》文中认为当代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既不同于西欧,也不同于美国,具有其自身发展的独特性。关注当代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进展全貌,厘清其改革思路,分析其改革特征,可以为我国深化基础物理教育改革开启另一扇有别于欧美“借石攻玉”的大门。本研究以1993年为时间分界点,一方面对当代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另一方面,对各个时期俄罗斯颁布标准、大纲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同时对改革的教学实施、教科书编写及课程评价进行概述。本研究力图通过总——分的研究形式,勾勒出其改革历程的整体风貌,分析出改革的具体特点,并进一步阐述当代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的成效。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为主、访谈法为辅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深谙当代俄罗斯社会、政治、教育背景及对基础教育改革产生主要影响的3个教学理论,在此基础上以颁布的4个标准为依据构建俄罗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阶段的理论框架;其次,通过文献解读,对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4个标准和9版示范性教学大纲进行纵向比较,同时通过半结构访谈法,采访3名俄罗斯知名的物理教学法专家(她们均参与过国家物理教育标准的撰写工作),详细了解标准、大纲制定、编写过程及发展情况;再次,通过文献分析,对教科书编写、教学实施以及课程评价进行整体概述,同时结合半结构访谈,采访2名俄罗斯中学物理教师和30名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的大学生来具体了解俄罗斯真实的中学物理教学情况。通过上述研究过程,梳理出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的发展脉络和改革特点如下:1.当代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探索阶段(1993年——1997年)、发展阶段(1998年——2003年)、成熟阶段(2004年——2009年)、巩固阶段(2010年——至今);2.“标准+大纲”并行的模式是当代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的课程政策特色。1992年俄罗斯颁布《教育法》并推行国家教育标准,引入西方的课程政策制度,但使用标准时并未取缔教学大纲,说明俄罗斯坚持立足于自身教育的优良传统;3.中学物理教科书在编写上采取了“一标多本”的政策,允许一家出版发行多套或单本教科书,这是当代俄罗斯在教科书编写政策上灵活性的体现。教科书在编写上注重认知科学方法教育,重视本国科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说明俄罗斯在教科书编写政策上虽然借鉴了西方经验,但在教科书编写内容上依然以保留自身优良传统为主;4.当代俄罗斯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学实施中采取侧重专业教学政策,提倡在“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通用学习行为”,其中活动教学是俄罗斯借鉴西方教学中重视“实践”的体现。但“活动教学”和“通用学习行为”是俄罗斯本国教育心理学概念,俄罗斯采用本国的教育心理学理论解决本国的教育问题,这体现了俄罗斯强大的民族自信,借鉴西方的同时,一定要立足于本土;5.当代俄罗斯中学物理课程评价从国家层面上设置了国家基础考试和国家统一考试,主要是借鉴我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考试经验,考试试题参照了多个国家的标准化考试,尤其是借鉴了美国的SAT考试;学校层面上的考试采用了传统的口试、笔试和实验操作相结合评价方式,从俄罗斯中学物理课程评价的形式来看,既借鉴西方和其它国家的经验,又保留了自身的优良传统。经过上述对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发展脉络和改革特点深入、系统地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上讲,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虽然借鉴了西方的一些政策和制度,但依然是以保留自身教育的优良传统为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2.从改革成效上来看,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正在渐进的道路上逐步振兴,从近年来TIMSS和PISA两项的考试结果来,俄罗斯的排位都在不断上升,这说明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苏联时期基础物理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教科书高难度原则至今难以扭转。本研究通过对当代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的整体审视,得出4点对我国的启示:应建立统一的基础物理教育改革空间,实现改革政策与改革实施的统一;借鉴俄罗斯“标准+大纲”并行的模式,编制类似俄罗斯“教学大纲”操作性较强的辅助文件,细化标准以利于改革的有效实施;应通过“以终为始”的评价思路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物理课程评价应该口试、笔试和实验操作多种方式相结合。

陈艳君[5](2018)在《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文中研究表明悠久的社会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发达的商品经济和传统手工业为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奠定了历史基础。清末民国时期,人地矛盾造成的生存压力及政府的提倡推动了皖南手工业在传统基础上向近代转型。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及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分析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考察技术转型、组织形式的近代化、结构变革、转型的特征、有限突破,客观总结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力图复原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图景,为皖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借鉴。皖南手工业的技术转型主要包含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两个方面。手工业由经验型技术向科学型技术转型的技术科学化不仅表现为手工业文本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文本中科技含量的增加方面,尤其以制茶业、纺织业和文房四宝业最为显着。随着手工业技术逐渐由经验型上升为科学理论型,其技术传承方式和操作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为新式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和生产设备的革新。新式职业技术教育在学科设置上不断细化,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生产设备的革新以安庆土布业的生产工具改良、芜湖碾米业的新式动力设备引进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最为引人注目。生产工具的改良、新式动力机器的引进以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使皖南手工业在生产力形态上与传统手工业区别开来。皖南手工业的组织形式转型主要包括生产组织形式和行业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在生产组织形式方面,以家庭手工业、手工作坊和工场以及合作制最为突出。家庭手工业在近代皖南尤其是乡村地区广泛存在,并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状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家庭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坊、工场手工业大量涌现,行业分布广泛,大多规模较小,小本经营,内部分工明确,促进了手工业的专业化发展。在合作制手工业方面,祁门茶叶合作社是典型代表。然而,由于在实际业务的进行过程中过多注重“运”、“销”环节,对“产”、“制”环节的关注明显不足,银行和洋商趁机取巧图利,成为最终受益者,忽视了最底层的茶农的利益,也就不可能改良茶叶品质,更不可能复兴红茶。在手工业行业组织形式方面,传统行会逐渐被新兴同业公会及工会代替。在劳资纠纷中,代表雇主的同业公会与代表雇工的工会的团体谈判,大多能达成团体协议。即便不能达成一致,在第三方的调处下,也能减少对抗,促进纠纷解决,有利于手工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但同业公会及工会处在政府的严密监管中,只是披上了新式行业组织的外衣,传统行业组织的积习依然存在。在洋货以及国产机制品的冲击下,皖南手工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行业结构变革加剧。首先,纺纱业、染料业、炼钢业、制丝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逐渐衰落。其次,机器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具有局部性和复杂性,织布业、榨油业、造纸业、制烟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守住部分市场份额而继续艰难发展;铁、铜、锡器制造业,竹木加工业,砖瓦业,石业,陶瓷业等传统行业未受到机器工业的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徽墨业、宣纸业、舒簟业及罗经业等传统特色行业在时代的变迁中勉力维持。再次,皖南手工业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以祁红为代表的出口型手工业深受国际市场主导和影响;针织、铅石印刷、皂烛、火柴、化妆品等新兴行业从国外引进后与皖南实际相结合而改用手工生产。因此,除少数传统行业走向衰落,近代皖南手工业还是有所发展的,一些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设备、生产原料及产品品种等进行了改良和革新,不断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各地出现了一些新的行业,出现了某些近代因素。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彰显出总体发展迟缓及不平衡的特征。首先,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在技术科学化、技术传承方式、技术操作方式等方面均明显滞后于苏南地区,苏南在文本数量及科技含量、实业教育及职业教育、机器化或半机器化的规模及程度等方面相对于皖南占据优势。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区位与交通条件、社会力量的推动、基础电力工业的支持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其次,具体到皖南区域内部,鲜明地显现出转型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表现在地域和行业上,也表现在生产者身份的主体化与技术的边缘化、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等方面。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取得了一些突破,主要体现在手工业功能的拓展,即手工业对农业的较强的后向联系效应及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但皖南手工业在近代转型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障碍,包括交逼而来的天灾人祸,苛捐杂税的暴敛、商业资本的压榨等多方盘剥,管理主体及生产主体的观念制约,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导致的教育不振。由于众多障碍性因素的掣肘,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取得的突破十分有限。

王旭辉[6](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文中提出高等教育和其他任何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一样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绕不开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或劳务有所不同的是,高等教育连接着两座桥,一座通往个体求学者及其家庭,另一座通往社会用人部门和国家。从而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着两类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供给和需求,它们分别是个体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教育机会供给、社会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供给。两类供求关系分别发生于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环节,共同影响着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分别把高等教育“入口”和“出口”所涉及的供求关系称为第一类供求关系和第二类供求关系。在我国特殊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给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很大程度都取决于第一类供给,招多少人、招生的专业结构如何往往决定了毕业多少人、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如何。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具有“一元供给”和“二元需求”的基本特征,三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供求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高等教育的两类需求由于目标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存在着一定范围的结构性错位,它们分别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对称的拉力。这将使高等教育的办学陷入两难困境。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就显得很有学术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大量文献往往只局限于对其中的某一类供给和需求进行探讨,把两种供求问题串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的文献十分罕见。这恰恰就是本文要面对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的专业层面,讨论的是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具体研究分为事实分析和规范研讨两个部分。在事实分析中,首先分别对我国高校的分专业供给分布和我国高校的分专业学生需求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让读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分专业表现有一个相对关系的概念。我们分别以招生规模和平均生源指数作为衡量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参数。数据显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生源条件,专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显着,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然而,“招生大户”并不必然等同于“热门专业”。为了考察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匹配性,或者说结构协调性,就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类供求关系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相应地,本文也利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评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求关系,发现结构性矛盾同样存在,但似乎较前者要乐观一些。事实上,之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在前后两头都存在供求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类需求本身的矛盾。在这般现实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必然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提高学生的专业满足率以平衡第一类供求关系,要么提高专业结构的社会适应性以平衡第二类供求关系,要么采取折衷方案以兼顾两头。每一种政策取向都有舍有得,难以做到十全十美。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只告诉我们“现状是什么”,却无法为我们提供“理想是什么”和“如何构建理想”的信息。这要求本文必须从事实研究转向学理研究,从规范意义上进行价值分析和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理由陈述、逻辑推理和哲学批判。在这一过程中,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两个有利于化解矛盾的关键性见解:首先要以市场性供给取代高等教育中的“配给式”供给,这是调节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这是一种具有综合协调功能的矛盾调节策略。两个主张分别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双重结构性供求矛盾朝着有利方向移动的“通解”和“特解”。当明确了何为理想和构建理想的基本思路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构建理想模式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八条政策创新方向。它们分别是关于如何构建我们想要的均衡模式和如何让这一模式发挥最佳功效的若干政策思路。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八种方案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政策组合,以互补的方式参与到构建理想模式的政策实践中,而不宜割裂地运用。只有这样,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双重供求矛盾才能在长效机制下走向综合协调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这就达到了“治本”的目标,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思维,避免了只根据数据上的诊断直接为不同专业如何调整供给提出具体的、静态的标准答案。这正是本文将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有机结合的奥妙所在。

张慧青[7](2017)在《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对接,被视为区域职业教育形成和特色发展的标志,而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对接常常转化为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之间的匹配与调适。本文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出发,教育领域聚焦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经济领域聚焦中观产业经济的产业结构,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视角研究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产业人才结构与之相适应;就业结构又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因为各个领域所需的专门技术技能人才又是通过不同的"专业"培养来实现的。而实际情况是我国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已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严重影响到高职的生存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也必然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其呈现了怎样的规律和特征?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如何跟随产业结构发展实现科学动态调整的?由这些追问引发出问题意识,研究者试图从纵向的历史视角和横向的国别(地区)视角,通过策略的解读,来认识、发现、反思产业结构演进和专业结构调整的互动规律及国外专业结构调整路径,以便为后续专业结构调整策略的提出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由此,论文沿着专业结构调整什么?(调整的内容)和怎么调整?(调整机制)的主线,回溯了建国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国外研究则从内容和机制两大方面归纳了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并以山东省为例对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间的现状、问题及高职专业招生预测作了系统的数理统计分析和深入研究,提出了山东省专业结构调整的策略。理论和实践从来都是双向建构的过程,实证研究范式的运用旨在通过数据分析透析事物的本质,并归纳发展的一般规律。论文选取山东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利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的适应性做出了综合评价,并利用产业-高职偏离程度和高职-就业偏离程度两个指标对山东省产业结构、高职专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吻合度做了分析,进而归纳了山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厘清问题,旨在预测。论文采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求得2016-2020年高职专业大类的招生比率预计值,从而为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基于以上研究基础,论文尽可能的避免经验主义,总结归纳出了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五大原则,从经验借鉴、科学规划、行动框架和具体措施四个层面提出了山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并依据统计分析数据指出了山东省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上便是论文的几个主要章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国(境)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经验借鉴"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结构适应性分析与评价""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大类招生比率预测""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原则和策略"的主要内容和行文逻辑。总体上,论文的研究过程是基于问题的不断追问,研究者的思维贯穿其中。因此,相对于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本研究也呈现了一种研究的方法论,以期在相关实证研究中向大家提供可相互交流和启发的研究范式。

陈大力[8](2014)在《教材选题与出版项目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利用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申报及出版教育部重大教材出版选题。文章分析了教材出版选题申报及出版过程中项目组织管理、项目论证与评估、项目计划与控制、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项目质量管理和项目风险识别及应对等问题。传统上,出版企业一般并不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企业管理,随着近年来,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实施和完成;出版单位重视人才培养,给予更多的业务骨干以进修管理学科知识的机会,使得企业中掌握项目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出版单位企业化运作,它们已经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因此,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成为转企改制后出版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出版社教材选题申报及出版的整个流程具有鲜明的“项目”特点。这些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具备,使得将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出版社选题申报及教材出版过程中是大势所趋,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管理出版社教材选题申报及出版工作符合企业科学管理的理念。项目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出版企业的教材选题申报及出版之中有利于提高出版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版企业人、财、物的效益,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出版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管理研究的目的在于为将项目管理理论、方法运用于实践提供借鉴,同时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出版社教材选题申报及出版领域对于出版企业来说也是一种全新尝试,通过本研究可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今后工作提供帮助。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质量管理理论中的“柏拉图”法、“因果图”法,项目计划与控制理论中的“甘特图”法等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按照教材选题策划和编辑出版的顺序对各个环节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分析、论证和工作,实践证明,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教材出版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使得教材出版选题申报及出版过程的组织管理更加有效,项目的目标与结果明确清晰,特别是项目的经济效益能够很直接地反映出来。

孙子秀[9](2012)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中的专业衔接研究》文中指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1年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课程、教育资源、教学过程、招生考试、评价模式、行业指导和集团化办学等十个方面的衔接。纵观十个方面的衔接,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是中高等职业教育“十个衔接”的基础,引领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本文对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衔接的历史进行回顾,提出逐步完善的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是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的制度基础和框架工具。本文对现行的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了专业衔接状态的分析,发现中高职目录分类以产业与职业特性为基础、专业大类相似度高、继续学习专业举例可作为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参考。认为在指导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方面,现行的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具有可行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对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进行探讨,针对不同衔接模式案例,提出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的六个要素,即社会发展、学生发展、职业能力、课程设置、专业目录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为中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专业的衔接提供相应的模式建议,同时为不同衔接模式的专业衔接有效性提供评价参考。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要进一步明确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加快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专业目录的编制、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好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的区域布局规划、严格衔接模式试点专业的论证审核等建议,为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提供保障。本文提出的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重要性问题以及与专业衔接相关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是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之一,对于新时期职业教育由规模发展转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刘松林[10](2010)在《高职课程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高职课程有效性研究是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参照,研究高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实现的策略及提高高职课程开发效果的监控与评价方式,以提高高职课程的有效性。高职课程有效性的研究旨在为高职课程开发、修订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通过文献搜索及梳理,发现国外对课程有效性的研究主要在集中在对具体课程或课程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评估单门课程或课程方案的效果。国内对课程有效性的研究刚刚兴起,研究者寡,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普通教育,研究成果仍停留在有效课程研究的缘起,有效课程的内涵、特征等。国内高职领域鲜见课程有效性研究成果。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和调查法,以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系统论为基础,分析影响高职课程有效性的主要因素、高职课程有效性的现状、高职课程有效性的特征。在影响因素分析、现状调查及有效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职课程有效性的策略。高职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高职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学习基础、学习方式,课程开发都会影响高职课程的实际效果。忽视高职教育特点、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课程内容无疑会影响课程的有效性,致使高职课程目标落空,过分强调理论知识或实践技能都将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结构中形式结构和实质性结构都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影响。高职生的基础技能与专业技能同样重要,专业必修与通识必修、基础核心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与专业技能有影响,课程内容的效用与课程的有效性直接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入学成绩与对部分学科的学业成就呈正相关,学生原有知识结构或认知结构是学生认知的基础,不同倾向的学习方式对个体理解、顺应、同化新知识、技能有影响。课程开发中课程目标的确定方式、职业能力分析方式、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式、课程资源的配套程度、教学策略、教学方式的预设都对课程的实际效果有影响。通过对高职在校生、教师、校友和企业雇主调查发现:1.高职课程内容总体有效性不高,有半数企业对高职课程不满意;2.不同群体的高职生对高职现行课程态度存在显着差异;3.高职毕业生的基础技能不很符合企业的需要。4.高职生的个性品质没有完全达到企业的要求。调查结果说明高职课程整体上、课程内容上不是很受企业的欢迎,表明高职课程的有效性不高。高职课程有效性的特征体现在课程体系、单门课程、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效的课程体系目标应满足国家、企业、学生的需求,应有评价自身的准则,强调体系内部实质性要素结构的优化,应有综合性实践机会支撑。有效的单门课程应符合企业的需要,应符合学生的需要,有相配套的实习实训条件。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应用型学习的特征。通过研究,本研究提出以下提高高职课程有效性策略:1.有效的课程体系策略:课程体系目标应针对“职业岗位(群)”,适当拓宽课程体系目标域;课程体系应为学生提供足够实践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机会;加强“基础核心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提高高职生的基础技能和专业能力;有效的课程体系应有公示的评价课程体系成功准则。2.有效的单门课程策略:课程应瞄准职业岗位(群)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提高高职生的初岗适应性和就业能力,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课程内容以实用知识为主,突出实践性知识,充分考虑学生现有能力,匹配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相匹配的实训;课程开发应建立在对学生需要和企业需求科学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各种课程开发技术;课程开发应预设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策略,专业课程应将知识、技能、态度的学习寓于特定的实践操作中学习。3.有效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策略:有效的课程需要有与课程体系及单门课程相配套的课程体系计划、单门课程教学标准、课程与教学管理相关文件;课程开发必须开发包括教材在内的先行者资源、案例资源、多媒体资源和课程指导资源等素材性资源;建设实验室、实训室、一体化教室、实践教学基地等条件性资源。4.有效课程开发监控与评价策略:有效课程的关键在于建立起课程监控与评价机制,对课程体系和单门课程开发方案、课程开发方案评价、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及课程实施结果评价开发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与评价。

二、《机械职业教育》2003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职业教育》2003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高职院校
        二、专业结构调整
        三、产业需求
        四、人工智能(类)专业
    第三节 已有研究梳理与述评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适配理论
        一、适配理论的缘起
        二、适配理论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分析
        一、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引入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第三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审思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一、我国职业岗位群变化分析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与职业岗位群适配性分析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一、我国行业分布变化分析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与行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一、我国三次产业规模发展的变化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与三次产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第四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之殇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脱节、对口率不髙
        二、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不健全,盲目跟风缺乏品牌特色
        三、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宏观有序与局部失序
    第五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探寻
        一、专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临界机制的失衡
        二、专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临界弹性的失调
        三、专业结构调整中院校临界依赖关系的僭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案例选取分析——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
    第一节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案例研究方法
        二、案例选择
        三、资料收集与研究信效度
    第三节 案例描述
        一、案例背景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学生职业能力诉求—掌握职业性创新能力
        二、高职院校及教师诉求—学科交叉思维培养“AI+复合型人才”
        三、企业职业能力诉求—高技能型、智慧型人才链的形成
    第二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专业规模扩建与控制并行发展,满足市场弹性需求
        二、人工智能专业分布于不同院系,满足职业岗位群差异化需求
        三、拓展“异功同构”与“同功异构”的专业功能,满足消费者偏好转移性需求
    第三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
        二、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趋于理性化和客观化
        三、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从学科交叉融合走向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新技术理念驱动AI行业层次结构变革
        二、新就业理念驱动AI行业技术迭代
        三、新职业理念驱动“AI+行业”与“行业+AI”形成涟漪效应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非替代性选择和扩建人工智能“新兴行业-专业类”
        二、非竞争性补贴和扶持人工智能“潜能行业-专业类”
        三、非均衡性以优带劣方式布局人工智能“优势行业-专业类”
    第三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人工智能专业类布局集中趋势明显,分布于少数专业类别
        二、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更加重视“非协同”模块化发展方式
        三、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多样化模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业态赋能产业全链条应用场景落地实施
        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助力产业技术革命
        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驱动产业集聚效应最大化
    第二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大类办学点,扩大产业规模效应
        二、增加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类别,扩大产业多元效应
        三、布局人工智能专业大类梯形空间,扩大产业联动效应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依靠增设专业大类和专业点数量的方式扩建规模
        二、调整理念逐步从规模效应向层次效应转变
        三、开设院校增量向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延伸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及对策
    第一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
        一、调整理念:坚持多学科、多领域“融通、跨界”的原则
        二、调整目标:坚持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原则
        三、调整过程:坚持产业需求与人力资源诉求协同发展的原则
        四、调整行动:坚持政策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
    第二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
    第三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设定专业结构调整目标流程
        二、完善专业结构调整外部需求环境调研机制
        三、制定专业结构调整内部要素衔接计划
        四、建立专业结构调整质量评价反馈与诊改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 、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生版)
附录4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院版)
附录5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校版)
附录6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企业版)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2)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国际关注:技能错配已演变为全球性问题
        二、时代呼唤:我国亟需建立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
        三、他山之石:欧盟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技能匹配
        二、技能错配
        三、技能预测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技能匹配及预测的视角研究
        二、技能匹配及预测的内容研究
        三、技能匹配及预测的方法研究
        四、文献述评
    第四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二章 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的动因分析
        一、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导致“技能过时”问题凸显
        二、各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反映“技能短缺”现象严重
    第二节 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的理论基础
        一、供需匹配理论
        二、人力资本理论
        三、技能形成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顶层设计
    第一节 机构环境的创设
        一、部门牵头,多机构负责组织
        二、平台合作,第三方负责监督
    第二节 研究目标的确定
        一、依据层级,划分总体分析目标
        二、立足实际,确定类别具体目标
    第三节 管理系统的建设
        一、指标构建,核验技能供需数据
        二、能力保障,建设统计基础设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欧盟技能匹配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 欧盟技能匹配的调查内容
        一、欧盟国家技能指数
        二、欧盟技能错配情况
    第二节 欧盟技能匹配的研究方法
        一、欧洲技能指数构建法
        二、欧盟在线职位空缺与技能分析法
        三、欧盟技能与职位调查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欧盟技能预测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 欧盟技能预测的调查内容
        一、欧盟技能需求预测
        二、欧盟技能供给预测
    第二节 欧盟技能预测的研究方法
        一、行业分析法
        二、企业技能调查法
        三、跟踪调查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信息的推广应用
    第一节 修订政策目录,完善运用流程
        一、明确需要修订的政策目录
        二、完善技能信息的运用流程
    第二节 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指导
        一、发布各类就业信息
        二、提供个性就业指导
    第三节 获取行业信息,刺激技能需求
        一、了解行业企业的技能需求
        二、刺激行业企业的技能需求
    第四节 丰富培训类型,提高服务水平
        一、推动职业教育与培训进程
        二、服务各类群体的生涯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评析
        一、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优势
        二、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挑战
    第二节 我国构建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的可能性举措
        一、建立组织体系,制定政策规划
        二、搭建分析框架,开发研究工具
        三、推行专项计划,加强队伍建设
        四、优化人才结构,完善就业服务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欧盟国家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二 欧洲资格框架
    附录三 欧盟技能与职位调查问卷
    附录四 主要组织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五 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后记

(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1.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需要科学的回顾与反思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关于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设计与方法
        1.4.1 数据来源
        1.4.2 研究工具
        1.4.3 数据处理
        1.4.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高等职业教育
        2.1.2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2.1.3 知识图谱
        2.1.4 研究主体
        2.1.5 研究主题
        2.1.6 知识基础
    2.2 理论基础
        2.2.1 元教育学
        2.2.2 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2.2.3 文献计量学
        2.2.4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2.2.5 信息可视化
第3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发展概况:1998~2018
    3.1 文献时间分布特征
    3.2 来源期刊分布
    3.3 研究主体分析
        3.3.1 研究作者分析
        3.3.2 研究机构分析
    3.4 研究主题分析
        3.4.1 突出人才培养
        3.4.2 关注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
        3.4.3 强调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3.4.4 重视思政工作和文化建设
        3.4.5 以学生为中心
    3.5 知识基础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初步兴起:1998~2005
    4.1 《教育与职业》载文量一枝独秀
    4.2 研究主体数量较少,缺乏主体合作
        4.2.1 研究作者分析
        4.2.2 研究机构分析
    4.3 研究主题分析
        4.3.1 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热点
        4.3.2 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4.3.3 开始探索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践
        4.3.4 重视毕业生就业
    4.4 知识基础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迅猛发展:2006~2011
    5.1 五大期刊载文量过千
    5.2 研究主体数量增长明显,合作网络有所增大
        5.2.1 研究作者分析
        5.2.2 研究机构分析
    5.3 研究主题分析
        5.3.1 课程和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得到重视
        5.3.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多样化的育人途径
        5.3.3 重视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
    5.4 知识基础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质量提升:2012~2018
    6.1 四大高等职教核心期刊形成
    6.2 研究主体较为稳定,日益重视合作
        6.2.1 研究作者分析
        6.2.2 研究机构分析
    6.3 研究主题分析
        6.3.1 人才培养研究备受关注
        6.3.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6.3.3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6.3.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受到更多重视
    6.4 知识基础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三阶段划分
        7.1.2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阶段性特征
        7.1.3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部分高职教育政策
    附录2:科研成果

(4)当代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当代俄罗斯(Росиия)
        1.4.2 基础教育(общее образавание)
        1.4.3 教育改革(реформа образования)
    1.5 文献综述
        1.5.1 关于当代俄罗斯基础教育(7——11 年级)改革的研究
        1.5.2 关于俄罗斯国家教育标准和示范性教学大纲(7——11 年级)的研究
        1.5.3 关于俄罗斯基础教育教科书的研究
        1.5.4 关于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和侧重专业教学的研究
        1.5.5 小结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访谈法
    1.7 创新之处
    1.8 论文框架
2.当代俄罗斯基础教育改革的概述
    2.1 社会背景
        2.1.1 叶利钦“休克疗法”式的激进西化改革(1992——1999 年)
        2.1.2 普京“乱世用重典”的振兴改革(2000 年——至今)
    2.2 理论基础
        2.2.1 乌申斯基“民族性”教育思想
        2.2.2 达维多夫-艾利康宁发展性教学理论
        2.2.3 杜威实用主义教学思想
    2.3 价值取向
        2.3.1 人文化取向
        2.3.2 个性化取向
        2.3.3 区别化取向
3.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的演进历程
    3.1 当代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前回顾
        3.1.1 俄国基础物理教育的发展(1766——1915 年)
        3.1.2 苏联基础物理教育的发展(1916——1987 年)
        3.1.3 基础物理教育改革的萌芽(1988——1992 年)
    3.2 基础物理教育改革探索阶段(1993—1997 年)
    3.3 基础物理教育改革发展阶段(1998—2003 年)
    3.4 基础物理教育改革成熟阶段(2004—2009 年)
    3.5 基础物理教育改革巩固阶段(2010—至今)
4.当代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中的“标准+大纲”
    4.1 当代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中“标准”的演变
        4.1.1 基础物理教育改革中“标准”框架结构演变
        4.1.2 基础物理教育改革中“标准”的发展脉络
        4.1.3 基础物理教育改革中“标准”理念的更迭
    4.2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7——9 年级)纵向比较
        4.2.1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7——9 年级)的发展概况
        4.2.2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7——9 年级)框架结构的演变
        4.2.3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7——9 年级)教学目标的演变
        4.2.4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7——9 年级)教学内容的演变
        4.2.5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7——9 年级)学习结果的演变
    4.3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10——11 年级)纵向比较
        4.3.1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10——11 年级)的发展概况
        4.3.2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10——11 年级)教学内容的演变
        4.3.3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10——11 年级)中学习结果的演变
    4.4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的特点
        4.4.1 教学大纲具有可操作强特点,保证了教学目标的高度达成
        4.4.2 教学大纲按照一定逻辑顺序编写知识内容
        4.4.3 教学大纲重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保证了学生对知识、方法和能力的建构
        4.4.4 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要求达到了分层化
        4.4.5 教学大纲关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安全教育和环境保护
    4.5 基于“标准+大纲”的当代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进展分析
        4.5.1 “标准+大纲”并行的特有模式
        4.5.2 教学负担的最大容量和必修内容的最低限制
        4.5.3 重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4.6 小结
5.当代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中的教科书编写
    5.1 改革前俄罗斯中学物理教科书编写简要回顾
        5.1.1 俄国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写
        5.1.2 苏联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写
        5.1.3 20 世纪90 年代俄罗斯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写
    5.2 21 世纪中学物理教科书(7——9 年级)的编写
        5.2.1 物理教科书(7——9 年级)概况
        5.2.2 韩德施特因主编的物理教科书(7——9 年级)介绍
        5.2.3 布雷舍娃主编的物理教科书(7-9 年级)介绍
    5.3 21 世纪俄罗斯中学物理教科书(10——11 年级)的编写
        5.3.1 物理教科书(10——11 年级)概况
        5.3.2 布雷舍娃主编物理教科书10-11 年级(基础水平)介绍
        5.3.3 米基舍夫主编的物理教科书(专业水平10——11 年级)介绍
    5.4 当代俄罗斯中学物理教科书编写特点
        5.4.1 遵循标准和示范性教学大纲进行编写
        5.4.2 基本继承了苏联教材的“高难度原则”
        5.4.3 重视科学认知方法教育
        5.4.4 遵循“阶段式的物理课程体系”原则
        5.4.5 关注物理学史内容,重视本国科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
    5.5 小结
6.当代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中的教学实施特色
    6.1 高中侧重专业教学
        6.1.1 内涵和目标
        6.1.2 侧重专业教学的课程结构
        6.1.3 侧重专业教学的保障政策
    6.2 培养学生通用学习行为(技能)的“活动”教学
        6.2.1 标准与“活动”教学
        6.2.2 通用学习行为(技能)
        6.2.3 “摩擦力”(7 年级)“活动”教学举例
    6.3 小结
7.当代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中的课程评价
    7.1 物理课程的平时测试和期末考试
        7.1.1 主题测验考试(контрольная работа)
        7.1.2 自主测验考试(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ая работа)
        7.1.3 期末考试(зачёт或者экзамен)
    7.2 国家基础考试(ОГЭ)——结业考核
        7.2.1 国家基础考试(ОГЭ)概述
        7.2.2 物理国家基础考试(ОГЭ)
        7.2.3 2017 年国家基础考试(ОГЭ)物理卷
    7.3 国家统一考试(ЕГЭ)——毕业考核
        7.3.1 国家统一考试(ЕГЭ)
        7.3.2 物理国家统一考试(ЕГЭ)
        7.3.3 2017 年国家统一考试(ЕГЭ)物理卷
    7.4 当代俄罗斯中学物理课程评价特点
        7.4.1 物理课程评价采取口试、笔试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方式
        7.4.2 物理课程评价力求避免“一考定终身”形式
        7.4.3 国家统一考试(ЕГЭ)和国家基础考试(ОГЭ)还不能完全实现对标准评价结果的考核
    7.5 小结
8.研究结论与启示
    8.1 研究结论
    8.2 对我国的启示
附录 1 谟涅摩叙涅(мнемозина)出版社出版物理教科书(7-9年级)目录
附录 2 德罗法(дрофа)出版社出版物理教科书(7-9 年级)目录
附录 3 德拉法(дрофа)出版社出版物理教科书(基础水平10-11 年级)目录
附录 4 教育(просвешение)出版社出版物理教科书(专业水平10——11 年级)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
    第一节 历史地理概况
        一、社会历史概况
        二、地理资源概况
        三、商品经济概况
    第二节 前近代皖南手工业概况
        一、制茶业
        二、纺织业
        三、文房四宝业
        四、其他行业
    第三节 驱动因素
        一、人地矛盾与生存压力
        二、地方政府的提倡
    小结
第二章 技术转型
    第一节 技术的科学化
        一、手工业文本的增长
        二、制茶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三、纺织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四、文房四宝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第二节 技术传承方式的转变
        一、传统学徒制概况
        二、实业教育
        三、职业教育
        四、私立静仁职业学校个案研究
    第三节 生产设备的革新
        一、传统生产工具的改良
        二、新式动力设备的引进
        三、向机器生产的转化
    小结
第三章 组织形式的近代化
    第一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一、家庭手工业
        二、作坊、工场手工业
        三、合作制手工业——以祁门茶叶合作社为中心
    第二节 行业组织的演变
        一、行会
        二、同业公会
        三、工会
    小结
第四章 结构变革
    第一节 机器工业冲击下逐渐衰落的行业
        一、纺纱业
        二、染料业
        三、炼钢业
        四、制丝业
    第二节 被侵占部分市场而继续发展的行业
        一、织布业
        二、榨油业
        三、造纸业
        四、制烟业
    第三节 未受到机器工业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的行业
        一、概况
        二、铁、铜、锡器制造业
        三、竹木加工业
        四、砖瓦业
        五、陶瓷业
    第四节 勉力维持的传统特色行业
        一、徽墨业
        二、宣纸业
        三、舒簟业
        四、罗经业
    第五节 国际市场影响下的出口型手工业——以祁红为对象的考察
    第六节 新兴手工业
        一、针织业
        二、铅石印刷业
        三、皂烛业
        四、火柴业
        五、化妆品业
    小结
第五章 近代转型的特征
    第一节 转型的迟缓——基于皖南与苏南的比较
        一、差距之比较分析
        二、原因之比较分析
    第二节 近代转型的不平衡
        一、地域的不平衡
        二、行业的不平衡
        三、生产者身份主体化与技术边缘化
        四、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
    小结
第六章 有限突破与多重障碍
    第一节 手工业功能的拓展
        一、后向联系农业
        二、满足多元消费
    第二节 多重障碍
        一、天灾人祸
        二、多方盘剥
        三、观念制约
        四、教育不振
    小结
余论
    一、手工业近代转型的最大瓶颈
    二、近代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三、近代手工业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后记

(6)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理解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
    1.2 问题提出
    1.3 文献回顾
        1.3.1 对高等教育供求话题的一般分析或整体讨论
        1.3.2 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
        1.3.3 关于学生专业选择方面的研究
        1.3.4 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
        1.3.5 文献简评
    1.4 研究思路和本研究的学术意义
    1.5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说明
        1.6.1 研究方法
        1.6.2 变量说明
        1.6.3 样本和数据说明
第二章 高校招生(供给)的专业/科类分布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2.1 宏观层面:高校招生的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2.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2.2 中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类别分布
        2.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2.3 微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分布
        2.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第三章 不同专业/科类的第一类需求表现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3.1 宏观层面: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生源条件对比
        3.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3.2 中观层面:不同专业类别生源条件对比
        3.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3.3 微观层面:不同专业生源条件对比
        3.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矛盾评估
    4.1 第一类供求矛盾分析
        4.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4.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4.2 第二类供求矛盾分析
        4.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4.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4.3 事实评估小结
第五章 高等教育供求问题中的若干现象剖析
    5.1 大类招生受学生欢迎吗?
    5.2 专业越来越不重要了吗?——基于专业“好坏”维度的讨论
    5.3 专业也和学校一样有层次性吗?
    5.4 第一类需求中的“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
第六章 处理高等教育双重供求矛盾的规范研讨
    6.1 研究逻辑的价值转向
        6.1.1 非正规逻辑和后实证主义
        6.1.2 把事实和价值结合起来
    6.2 从“配给式”供给走向市场性供给是调节矛盾的必要条件
        6.2.1 以市场为导向是走向任何供求平衡的基本前提
        6.2.2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供给管理中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
        6.2.3 改进的思路
    6.3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是化解矛盾的最佳策略
        6.3.1 现实中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三种模式
        6.3.2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最具综合合理性
        6.3.3 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理论根据及其超越
第七章 构建理想:在向学生需求的倾斜中走向综合协调
    7.1 从三个“不矛盾”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综合合理性
    7.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在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政策创新
    7.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科样本院校名单
附录二: 高职高专样本院校名单
附录三: 合并后的50个本科专业类别名单
附录四: 合并后的40个高职高专专业类别名单
附录五: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后记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

(7)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厘清
        一、高等职业教育
        二、专业结构
        三、产业结构
        四、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分析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系统论中的结构与功能理论
        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三、教育内外部规律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产业结构演进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
    第一节 计划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形式探索期(1949-1979年)
        一、1949-1979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二、1949-1979年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三、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高职教育的兴起期(1980-1999年)
        一、1980-1999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二、1980-1999年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三、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第三节 经济新常态与高职教育的繁荣期(2000-2015年)
        一、2000-2015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二、2000-2015年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三、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境)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境)外专业结构调整要素分析
        一、专业设置调整
        二、专业建设口径
        三、专业师资建设
        四、专业衔接关系
    第二节 国(境)外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分析
        一、政府的干预
        二、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
        三、内部机制
        四、专业结构调整机制构建反思与启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结构适应性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一、山东省产业结构分析
        二、三次产业结构概况
        三、区域产业结构比较
        五、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分析
        一、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布局分析
        二、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分析
        三、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分析
        四、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分析
    第三节 产业结构和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适应性评价分析
        一、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介绍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和高职教育适应性评价过程
        三、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适应性综合分析
    第四节 高职教育专业结构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市场脱节、对口率不高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校际重复化、同质化较严重
        三、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吻合度不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大类招生比率预测研究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分析
        一、相关分析原理
        二、偏相关分析的简介
        三、山东省高职院校19个专业大类招生比率与山东省重点产业GDP比率的相关与偏相关分析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回归分析
        一、回归分析原理
        二、部分专业大类招生比率与对应产业GDP比率的回归分析
    第三节 高职院校专业大类招生比率预测
        一、山东省重点产业GDP的时间序列分析
        二、山东省部分高职教育大类招生比率的预测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原则与策略
    第一节 产业结构和高职专业结构失衡原因分析
        一、产业结构方面原因
        二、高职专业结构方面原因分析
    第二节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一、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发展要求并适度超前
        二、避免过于强调市场需求而趋于功利
        三、坚持存量结构调整为主,以增量结构调整为辅
        四、坚持高职院校自主调整、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监督相结合
        五、置于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背景之中
    第三节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一、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机制
        二、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方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教材选题与出版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项目来源
1.2 项目分析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4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1.6 项目组织的构建 第2章 项目论证与评估
2.1 立项基础
    2.1.1 以科研引领教材建设
    2.1.2 出版课程改革试验教材
    2.1.3 教材建设对接职业标准
    2.1.4 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2.1.5 有提供全面系统的师资培训服务的经验和能力
2.2 项目目标及社会效益评价
    2.2.1 努力实现中高职教材的有机衔接
    2.2.2 教材内容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
    2.2.3 教材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
    2.2.4 配套数字化教学资源集成方案
    2.2.5 为中职学校提供优质教学服务
2.3 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
    2.3.1 教材成本构成
    2.3.2 预期收益
2.4 出版工作方案
    2.4.1 精心组建编写队伍
    2.4.2 合理配置出版力量
    2.4.3 全面配套教学资源
    2.4.4 充分保障出版经费
    2.4.5 高效做好发行工作
    2.4.6 积极推进宣传推广和师资培训 第3章 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
3.1 编辑服务采购
    3.1.1 我社编辑加工现状
    3.1.2 编辑加工服务采购必要性和可行性
    3.1.3 项目编辑加工服务采购的发展策略
3.2 项目合同管理 第4章 项目计划与进度控制
4.1 项目工作计划编制原则
4.2 项目工作计划编制
4.3 项目进度控制 第5章 项目质量管理
5.1 基本概念
    5.1.1 柏拉图
    5.1.2 因果图
5.2 柏拉图的绘制与分析
    5.2.1 图书编校质量数据收集
    5.2.2 对数据进行汇总排序
    5.2.3 绘制柱状图
    5.2.4 绘制累积曲线
    5.2.5 分析柏拉图
5.3 绘制和分析图书编校质量检查结果因果图
    5.3.1 绘制错别字的因果图
    5.3.2 因果图分析
5.4 项目质量管理措施
    5.4.1 加强编辑加工人员的管理
    5.4.2 在源头上提高书稿质量
    5.4.3 加强校对环节管理
    5.4.4 进行专业的编校质量检查 第6章 项目风险识别及应对
6.1 来自编写队伍的风险识别及应对措施
6.2 经费保障识别及应对措施
6.3 市场服务及培训风险识别及应对措施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中的专业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研究
        1.4.2 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研究
第二章 理论探讨
    2.1 概念界定
        2.1.1 中等职业教育
        2.1.2 高等职业教育
        2.1.3 专业与专业衔接
    2.2 研究相关理论
        2.2.1 终身教育理念
        2.2.2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与培训
        2.2.3 认知学习理论
        2.2.4 资历证书框架
第三章 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衔接状态分析
    3.1 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衔接历史回顾
    3.2 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状态分析
        3.2.1 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对接分析
        3.2.2 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大类衔接状态分析
        3.2.3 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状态分析
        3.2.4 中等职业教育继续学习高职专业分析
第四章 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模式案例分析
    4.1 中高职五年一贯制模式
        4.1.1 模式内涵与特点
        4.1.2 案例
    4.2 以“3+2”模式为代表的中高职贯通模式
        4.2.1 模式内涵与特点
        4.2.2 案例
    4.3 高职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衔接模式
        4.3.1 模式内涵与特点
        4.3.2 案例
    4.4 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要素分析
        4.4.1 产业需求要素
        4.4.2 学生发展要素
        4.4.3 职业能力要素
        4.4.4 课程设置要素
        4.4.5 专业目录要素
        4.4.6 其他相关要素
第五章 研究结果及建议
    5.1 研究结果
        5.1.1 中高职专业目录保证专业衔接的规范性和可行性
        5.1.2 专业衔接要素对不同专业的衔接模式选择和运作呈现不同影响
    5.2 建议
        5.2.1 进一步明确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定位
        5.2.2 建议加快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专业目录的编制
        5.2.3 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
        5.2.4 做好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衔接的区域布局规划
        5.2.5 严格衔接模式和试点专业的论证审核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着作
    论文
    政策文件
    网站资料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高职课程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陈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若干概念探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高职课程研究
    2.2 高职课程目标研究
    2.3 高职课程内容研究
        2.3.1 高职课程体系结构
        2.3.2 单门课程内容
    2.4 高职课程开发研究
        2.4.1 社会需求分析
        2.4.2 课程开发决策
        2.4.3 行业分析研究
        2.4.4 高职课程目标的确定
        2.4.5 高职课程内容的选择
        2.4.6 高职课程组织
        2.4.7 高职课程评价
    2.5 课程有效性研究综述
        2.5.1 有效性及缘起研究
        2.5.2 课程有效性研究
        2.5.3 高职课程有效性的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路径
    3.4 调查设计
    3.5 问卷整理与数据分析
        3.5.1 问卷的题目分析
        3.5.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3.6 分项目分析
        3.6.1 “学习方式(二)”分项目分析
        3.6.2 “课程体系的有效性”分项目分析
        3.6.3 “单门课程的有效性”分项目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职课程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4.1 高职课程有效性的哲学基础
        4.1.1 永恒主义哲学
        4.1.2 实用主义哲学
    4.2 高职课程有效性的经济学基础
        4.2.1 资源配置理论
        4.2.2 有效需求与供给理论
        4.2.3 效用理论
    4.3 高职课程有效性的社会学基础
        4.3.1 冲突理论
        4.3.2 分工理论
    4.4 高职课程有效性的心理学基础
        4.4.1 行为主义心理学
        4.4.2 认知心理学
        4.4.3 建构主义心理学
        4.4.4 人本主义心理学
        4.4.5 智力结构理论
    4.5 高职课程有效性的质量控制理论基础
        4.5.1 质量控制理论
        4.5.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4.6 高职课程有效性的系统论基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响高职课程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5.1 高职教育目标体系
    5.2 高职专业培养目标
    5.3 课程目标
        5.3.1 课程目标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5.3.2 课程体系目标
        5.3.3 单门课程目标
    5.4 课程内容
        5.4.1 课程体系内容
        5.4.2 单门课程内容
    5.5 高职学生
        5.5.1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5.5.2 高职学生学习心理特点
    5.6 学习方式
        5.6.1 高职学生学习方式的特征
        5.6.2 学习方式对课程的影响
    5.7 课程开发
        5.7.1 课程开发的一般模式
        5.7.2 高职课程开发模式
        5.7.3 课程开发方式对高职课程效果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职课程有效性的现状分析
    6.1 对现行高职课程的总体评价
        6.1.1 企业对高职课程的评价
        6.1.2 在校生对高职课程的评价
    6.2 课程体系有效性的现状
        6.2.1 高职学生的基础技能状况
        6.2.2 高职学生的个性品质状况
    6.3 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性——以应用电子专业为例
        6.3.1 对应电专业课程体系的推断统计
        6.3.2 对应电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有效性的描述统计分析
    6.4 结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职课程有效性的特征分析
    7.1 高职课程体系有效性的特征分析
        7.1.1 有效的课程体系目标应满足多元需求
        7.1.2 有效的课程体系应均衡多方诉求
        7.1.3 有效的课程体系有评估自身的办法
        7.1.4 有效的课程体系强调体系内部实质性要素结构的优化
        7.1.5 有效的课程体系必须具有综合性实践支撑
        7.1.6 有效的课程体系取决于各要素的实现方式
    7.2 高职单门课程有效性的特征分析
        7.2.1 有效的单门课程符合企业的需要
        7.2.2 有效的单门课程符合学生的需要
        7.2.3 有效的单门课程配套有必要的实习实训条件
        7.2.4 有效的单门课程基于各要素的共同作用
    7.3 高职学生学习方式的特征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高职课程有效性策略
    8.1 有效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策略
        8.1.1 有效的高职课程体系目标
        8.1.2 有效的高职课程体系内容
        8.1.3 有效的高职课程体系结构
        8.1.4 有效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方法
        8.1.5 有效的高职课程体系评价
    8.2 有效的高职单门课程开发策略
        8.2.1 有效的高职单门课程目标
        8.2.2 有效的高职单门课程内容
        8.2.3 有效的高职单门课程开发方法
        8.2.4 有效的高职单门课程教学方式
    8.3 有效的高职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8.3.1 教学文件资源
        8.3.2 素材性课程资源
        8.3.3 条件性课程资源
    8.4 有效的高职课程开发监控与评价策略
        8.4.1 高职课程监控与评价的组织机构与运行
        8.4.2 高职课程体系的监控与评价
        8.4.3 高职单门课程的监控与评估
    本章小结
本研究的局限与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一、工具书类(音序排列)
    二、着作类(M & C 类)
        (一)中文着作(以姓氏笔划为序)
        (二)译着(以笔划为序)
        (三)英文着作(以首字母为序)
    三、文章类(以发表年为顺序)
        (一)中文论文
        (二)文章类(英文部分(以首字母为序)
    四、网络、报纸文章
    五、学位论文(以完成年为序)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附录
    调查问卷
        附录一 高职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在校生)
        附录二 高职课程有效性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三 高职课程有效性调查问卷(校友卷)
        附录四 高职课程有效性调查问卷(企业卷)
    访谈提纲
        附录五 高职课程有效性访谈提纲(专家)
        附录六 高职课程有效性访谈提纲(教师)
    访谈记录
        附录七 张贤澳教授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八 M 教授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九 S 教授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十 周明星教授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十一 徐国庆博士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十二 SEAN 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十三 土建系主任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十四 金秋蓉主任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十五 林平老师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十六 房曰荣老师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十七 曾繁斌老师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十八 何用辉老师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十九 黄茂海老师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二十 林苹华老师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二十一 严明老师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二十二 张伯楠老师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二十三 徐宁主任访谈记录整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机械职业教育》2003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D]. 李薪茹. 天津大学, 2020(02)
  • [2]欧盟技能匹配及预测机制研究[D]. 过筱.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1998-2018 ——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D]. 张丽杰.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0)
  • [4]当代俄罗斯基础物理教育改革研究[D]. 张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5]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D]. 陈艳君. 苏州大学, 2018(01)
  • [6]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D]. 王旭辉. 厦门大学, 2017(01)
  • [7]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张慧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8]教材选题与出版项目管理研究[D]. 陈大力. 清华大学, 2014(07)
  • [9]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中的专业衔接研究[D]. 孙子秀.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 [10]高职课程有效性研究[D]. 刘松林.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机械职业教育》2003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