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统计在林业科技管理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芳[1](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王勇[2](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建立了系统完备的科研院所或类似的组织架构体系,经济发达国家更是借助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信息加工与传播等领域获得的竞争优势,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对科研院所实行计划式管理体制,迅速构建起了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短时间内提升了科技实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对科技体制进行调整,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入融合,依靠科技进步带动了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西特有的科学技术积淀、国民经济结构、人才与资源优势为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由此陕西科技资源逐渐丰富,科研院所的聚集程度和发展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但是,受诸多因素影响,改革开放前很长时间陕西并未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陕西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不够。因而,深入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转型,正确评价省内各类科研院所的历史贡献,辨析科研院所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为新时期陕西科研院所创新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与经验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陕西科研院所改革与创新中的科技引领作用进行剖析,探讨如何将地区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进而增强陕西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战略意义。因此,在研究中,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历史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力求进行全面考察,从而较为详实地阐明陕西科研院所的历史基础与发展现状,总结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特点,把握科研院所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而分析陕西科研院所的结构与分布、资源开放共享程度、科研绩效评价机制、科研创新环境、院所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层面,揭示陕西科研院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影响,最终提出和构建适宜于陕西现代科研院所发展的相应对策与建议。纵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历程,国民经济恢复之初,陕西积极改造和创建科研院所;党中央“向现代科学进军”号召发出后,陕西科研院所迎来第一次发展高潮;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为平衡全国工业布局,促进内地经济开发,又向陕西迁移、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院所,进一步充实和提高了陕西科研院所的综合实力,奠定了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地位。改革开放后,陕西科研院所围绕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制度变革与体制调整的全新发展阶段,建立了完整的科研院所体系,形成了丰富的科学研究成果,壮大了陕西的科研人才队伍,从宏观、微观层面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发展经验。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历程呈现出鲜明的发展特点:科研院所在省内形成西安、杨凌两个区域中心;自身发展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阶段性特征显着;外部整建制嵌入式的集中迁建;遵循非完全市场化的科研院所转型路径。陕西科研院所与陕西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着紧密联系,陕西科研院所为地方经济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当然,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诸如科研院所改革与市场接轨不够,评价机制存在缺陷,发展呈现结构性失衡与流动性不足,院所的创新与发展环境改善滞后,科研院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陕西科研院所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在市场化发展中,需要不断调整和适应新的变化,将自身所拥有的科学技术优势转化为价值创造优势,并利用科技资源实现对各类传统资产的配置和优化,形成能够顺应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新型资产结构,从依靠技术和管理的发展模式,转向依靠技术、管理与资本运作的发展道路;从顶层设计上建立新型现代化的科研院所制度,加快陕西科研院所自身调整的步伐,克服自身发展中的种种障碍,为陕西科研院所实现更高等级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有:第一、总结并提炼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转型的主要特点。国民经济恢复之初,陕西积极改造、迁移、创建科研院所,充实和提高了陕西科研院所的综合实力,奠定了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后,陕西科研院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制度变革与体制调整的全新发展阶段。经过70年的发展,陕西科研院所具有鲜明的发展特点,在省内形成西安、杨凌两个科研院所高度聚集的区域中心;科研院所发展与陕西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表现出较为显着的阶段性特征;科研院所从省外整建制嵌入式的集中迁建特点非常突出;遵循非完全市场化的科研院所转型发展路径。第二、在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成就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实证分析模型,定量分析和测度了陕西科研院所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已构建完整的科学研究与管理体系,形成门类齐全且覆盖领域广泛的学科体系,形成丰硕的科技体制改革成果,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成熟思路和成功经验。在科研院所恢复与发展中,陕西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显着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越资本和劳动投入,成为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与此同时,陕西科研院所的经济效率也随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调整,科研院所经济效率的提升会受到科研院所类型、行业景气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第三、揭示了陕西科研院所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实证分析和检验了这些问题对科研院所创新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冲击。主要包括:科研院所改革与市场接轨不够,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评价机制存在缺陷,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发展呈现结构性失衡与流动性不足,开放与共享机制不健全;各类要素供给相对不足,科研院所创新与发展环境改善滞后;科技进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内在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科研院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待提高。第四、阐明陕西科研院所在改革、创新与发展进程中,要着力促成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研院所的运营模式和研究模式正逐步从低级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科研院所需要要将自身所拥有的科学技术优势转化为价值创造优势,并利用科技资源实现对各类传统资产的配置和优化,形成能够顺应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新型资产结构;逐步从依靠技术和管理的发展模式,转向依靠技术、管理与资本运作的发展道路上,并从顶层设计上建立新型现代化的科研院所制度,以促进陕西科研院所加快自身调整的步伐,从而为陕西科研院实现融合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夏明慧[3](2020)在《林业企业商务智能系统研建 ——以林口林业局有限公司为例》文中指出我国的国有林业局既承担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也肩负着产业建设的艰巨任务。在国家着力推动林业现代化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提升国有林业局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迫在眉睫。目前我国林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信息孤岛”和“建设分层”等诸多问题,急需新的信息技术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建设。云计算和商务智能等技术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研建一套林业企业商务智能系统能有效解决林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在软件工程学、林业企业管理、森林可持续经营等理论基础和云计算、商务智能应用技术、ETL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指导下,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和案例研究法等方法,以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有限公司为例对林业企业商务智能系统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以期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抛砖引玉。本文按照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应用分析的主体逻辑进行阐述:需求分析包括业务需求、功能需求、数据需求和性能需求;系统设计部分完成了商务智能平台选择、系统四层架构设计、三大主体功能设计、双层数据库模型设计以及ETL过程设计;随后利用开源商务智能平台Pentaho开发实现基于B/S架构的林业企业商务智能系统;最后结合案例企业实际,对系统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目前该商务智能系统运行在云环境中,采用Saa S云计算的形式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本文的研究表明:(1)商务智能技术能有效解决林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孤岛”和“建设分层”等问题,深化信息系统建设;(2)林业企业商务智能系统的应用能够显着提升林口林业局的业务洞察能力、风险监控能力、综合感知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
孙盘龙[4](2020)在《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国家对高校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科研产出情况逐渐受到社会关注。教育部直属高校作为我国科研创新的主力军,其产出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我国科研创新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部属高校的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有利于解决科研资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科研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对于增强部属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充分学习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理论进行论述,构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分析法从静态角度对2017年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有将近一半的高校没有达到DEA有效,仍然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运用Malmquist指数法从动态角度分析2013-2017年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的变化情况发现,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起伏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各高校变化的原因发现,技术效率增长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原因,技术进步效率下降是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重要原因。运用Tobit模型对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科研创新和对外交流的增加会带来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人力和财力的增加并不会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一是要重视高校科研管理,提升整体科研水平;二是要优化人才层次结构,外引和内育相结合;三是要完善经费管理机制,注重科研效率考核;四是要健全创新激励体系,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五是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
李凤营[5](2020)在《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和重要动力。地方高校在普通本科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研绩点制管理模式因其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能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科研环境,受到地方高校的普遍认可,在地方高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因过分量化导致了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形成、科研功利化、违背科研规律等现象的产生。这就亟需建立一种新型科研管理模式来适应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为了使本文的研究建立在牢固的根基上,本文对所涉及的地方高校、高校科研、高校科研质量、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结构、功能等,提出了以五大理念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工具,建立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并针对上述管理理念,提出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创新思路,分析了科研绩点的内涵与特点、科研绩点与科研工作量的关系等内容。为了掌握获得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的现实情况,本文采取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管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管理改革的可能方向。首先以B大学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了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的基础上,概括了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施宗旨、实施过程、保障措施,并结合B大学部分院系的调研,利用科研成果数据对比了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效果,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了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后的成效,发现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B大学的科研质量,整体上说是科研质量管理的可行方向。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做出改进。基于这一定位,本文通过编制、发放、回收问卷等程序,按照从宏观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因素、环境影响因素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探寻B大学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重数量轻质量、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违背科研规律、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科研环境不理想、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为改进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提供了方向。本文提出建立科研绩点银行制管理模式以解决地方高校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相应地对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模式的生成、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理论模型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论述后,具体对操作层面内容进行探讨。包括科研绩点认定方法的有效改进、建立科研绩点银行的运行机制、科研绩点银行环境的保障三个方面内容。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共同建立了科研绩点银行制科研管理模式。
姜春[6](2019)在《打破“肠梗堵”魔咒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的传导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显示:中国是唯一进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国家,排名连续提升至第17位(共127个经济体)。这说明70年来,中国科技创新迈入“质量型”门槛,政府所实施的科技创新政策起到了创新体系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然而,在迈向创新型国家征程中,科技进步贡献率尚远低于全球科技创新国家第一集团的这个“阿喀琉斯之踵”仍然存在。这暴露出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诟疾尚未得到彻底治愈,孕育原创性科技成果以及产业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尚存在诸多缺憾。显然,作为教育、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于一体的高校难辞其咎。诚如,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所言,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看科技创新要素能不能成为发展的主动力,而科技成果转化是通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渠道。在这里我们不仅需要挖掘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而且也要关注疏浚政策传导的“河道沟渠”。我们不禁思考:缘何中央、地方各层面出台一揽子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作用于高校等微观主体后续乏力?在既有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基本建立的情况下,政策在高校层面的传导机制呈现何种图景?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肠梗堵”魔咒,怎样畅通政策最后一公里的“涓涓细流”,以此克服政策效能递减?本文以阐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机制为研究主线,遵循“概念界定→问题透视→因素分析→模型构建→机制阐释→政策设计”的基本逻辑与思路,探寻既有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场域传导的“最后一公里”。在界定本文研究的基本概念基础上,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研究学术史进行系统梳理及评述,勾勒出该研究主题的知识图谱,说明本文的研究方向,确定了研究目标和内容;继而,选取在宁24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对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基本问题进行描述性分析,以此力图多维度展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全貌,透视既有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与问题,指出政策在高校场域传导阻滞的症结所在;进一步地,围绕传导阻滞的问题,对在宁24所高校深度访谈,尝试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的影响因素及传导作用机制模型,并展开理论阐释,提出若干反阻滞策略。本文的主要发现有如下四点,(1)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的“肠梗堵”依然存在。相较于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四梁八柱”框架,政策最后一公里的“涓涓细流”有待疏浚与丰富,问题主要集中在转移转化的动力供给、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力度、技术转移体系的健全程度、创新主体的承接能力等四个方面;(2)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的因素复杂多样。其中主要有政策属性、决策偏好、内部管理、评价导向、外部支持和政策执行等,这些因素均会对政策执行行为的选择产生影响,形成正常执行、象征执行等行为策略;(3)从政策属性到政策执行之间还存在一个传导过程。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作用于高校呈现出“使命指引(Mission Guidance)→动力供给(Power Supply)→螺旋推进(Strategy Promotion)→行为选择(Behavior Choice)”的MPSB传导机制。在这个传导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4)在政策传导阶段中各主要因素交互作用。使命指引主要是由政策属性体现,是前牵引驱动因素,直接影响政策执行行为和政策效果;动力供给是由高校政策偏好和组织外部支持的驱动力供给产生作用;螺旋推进是由评价导向与内部管理的双因素推动作用;行为选择是指在上述的使命、动力、策略的作用下,传导执行者采取的正常或偏差等行为。鉴于此,为打破“肠梗堵”魔咒,提出高校应自觉强化价值使命、加强政策宣传广度力度、推动组织内部改革与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政府需要加快完善政策协调机制、风险防控机制、创新激励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以及深化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等;社会可以加快新型研发机构混合所有制建设、推行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行业标准和孕育技术转移专业化服务新模式等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丰富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传导理论研究以及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的真正“落地”具有重要理论蕴意与实践参考。
张灏[7](2018)在《绿色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科技风险治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科技飞速的进步,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由于人类活动频次的增强和活动区域的扩展,人类的决策与行为对人类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的影响力也逐步加大,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威胁逐渐增强。科技作为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的主导甚至是决定性因素,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负面效应,由科技应用而引发的风险问题也日益凸显。科技使人类改造自然与控制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其具有的各种特性也带来了许多风险,需要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科技活动治理。自上世纪50年代后,关于风险问题的研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形成了有关的风险理论与风险学说,一般说来,科技风险可以分为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内部风险是科技自身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以及人类认识与控制能力有限性等因素所造成的风险。这些风险使科技治理增加困难,甚至导致创新失败的可能。内部风险的受体主要是科技活动的直接主体。外部风险是科技治理与应用等过程中,科技活动或人工物对已有物(如生态环境、有限资源等)、人自身以及社会结构所产生的危害(如科技活动主体不愿承担相应的风险或转嫁各类风险,导致风险分配不正义而成为影响社会与世界稳定的风险源)。外部风险受体除了直接参与活动的主体外,还有各类非直接参与的主体,以及自然生态等非人主体。科技风险的存在就需要治理。科技风险治理具有复杂性。不同行动者对科技风险的识别具有差异性。而且长期以来,有些风险无法进行归责。科技与社会的相互融合和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使当代科技正成为当代社会最大的风险源之一。当前由科技应用引发的风险问题已然成为当代人文社会学科的主题之一,如何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将科技风险的危害降至最低,成为事关人类发展的重要议题。从现阶段科技风险研究领域来看,全社会对于科技风险的关注程度明显不足,相关基础理论还不够完善,难以有效地指导科技风险治理的具体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通过对科技风险的成因、属性及主要内容等进行分析和说明,积极探索在风险社会下治理科技风险的新型模式,尽可能地降低科技所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促进人类社会能够持续和稳定的发展进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当代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的选题是在总结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在绿色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引领下,综合当代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对科技风险做出新的界定,由于科技的高度复杂性和其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而使科技在其应用过程中或应用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不能被人们充分认识,并且任何专家都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计算和控制的潜在的、不确定的危害。我们需要把握科技风险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更大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快的扩散性、连锁反应性和生成的渐进性等特征,就科技风险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以及成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努力克服或降低人类主体性的过分张扬、工业社会中科技的工具理性的片面夸大、市场经济中急功近利的利益驱动,以及对科技盲目崇拜的价值观和科技道德的滑坡等导致科技风险增大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关于科技风险的治理,主要从内部和外部对科技风险进行有效的治理,根据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对社会和公众在科技成果的应用方面要加强法制控制、道德控制、科技控制、完善科技风险评估机制、全球协同治理科技风险等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和手段,期望达到更有效的控制科技风险的目的。本研究的基本逻辑思路如下:生态危机引起了人类对工业文明社会的反省,加快人类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与经济增长方式,使之朝着绿色的路径发展。只有以绿色发展观作为指导建设现代科技风险治理的创新机制,才能完成这一任务。科技风险治理创新机制有利于防范和控制科技风险,加快社会架构的调整,将绿色社会从理论变为现实。为此首先界定什么是科技风险:科技风险就是指在科技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可能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害的负面效应。科技所带来的风险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生物、信息、核能等新材料和新能源在实际消费和享受过程中所存在的显性危害、隐性危害和潜在危害。科技风险主要分为狭义风险和广义风险。科技既能够把自然力转化为绿色环保、高效能的产品,减少环境污染,让人类获得更多的社会财富与使用价值,也会给人类带来科技风险,带来灾难。任何一个社会工业文明的发展都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到科技风险。为了治理科技风险,我们需要树立绿色发展观,绿色发展观念的产生,是当代社会发展观念创新的结果,彰显了由科学发展观直至五项发展观念的改变,不但是意识领域创新的体现,还是实践形成的结果,这给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行的道路和方向,也就是利用绿色发展带动生态文明建设,以达到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目标。以绿色发展观审视我国科技风险治理,我们看到,以绿色发展观审视我国科技风险治理,在承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同时发现科技不仅会带来风险,而且其自身本身也存在风险。传统的治理方式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不能回应来自当前各方面所提出的挑战。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促进科技进步的现实转向:坚持绿色发展:指向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代际之间的和谐与自由。坚持绿色发展,解决如何引导科技发挥积极动力。在以绿色发展观为指导治理我国的科技风险,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达到“他山之玉,可以攻玉”的目的。在以绿色发展观指导探讨中国科技风险治理的对策时,我们初步提出了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主要对策。我们认为,风险是科技的内在属性之一,虽然科技风险不可能完全消除,但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将科技风险的负效应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最终促使科技为人类社会造福。坚持绿色发展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经济大国的重要担当。我们应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实现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努力!
胡洋[8](2018)在《基于DEA-MPI模型的高校科研效率评估》文中提出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逐渐从政治、经济、国防等领域转移至科学技术领域。随着科研活动重要性的不断增强,在科研管理工作中进行效率评价成为迫切需求。高等院校作为我国科学研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科研效率进行研究有益于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本文基于科技评估及高校科研的独特性,构建了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充分论证了该指标体系适用于数据包络分析。研究选取教育部直属的64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包络分析C2R及超效率DEA模型对研究对象2016年的科研投入产出数据进行静态分析,并结合Malmquist指数,对研究对象2010-2016年的科研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1)2016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整体技术效率良好,在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方面均存有改进空间;中部地区高校相对效率低于东部及西部地区高校。(2)2010-2016年来,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活动全要素生产率有所下滑,资源配置及利用方面效率均有降低;西部地区高校全要素生产率下滑趋势更为明显。研究认为,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取得了瞩目成就,但仍应当保持足够的紧迫感,把握科研规律,合理利用科研资源。
郭丽[9](2015)在《数理统计在林业上的应用探讨》文中提出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市场也随之发达起来,不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有了卓越的成就,然而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数理统计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做到通过精确数据来进行统计或者总结,那就不能完整准确的实现林业市场的振兴发展。本文将会针对数理统计在林业上的应用,从土壤质量、天气、树木生长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展开陈述运用数理统计的必要性以及其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张结刚,廖家槐,涂玉琴,吴海燕,熊涛[10](2015)在《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文中认为文章从思想认识、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机制及科技统计应用研究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统计工作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了增强统计意识、加强统计机构队伍建设、加强科研实践及科技统计业务培训、加大统计经费投入、完善统计人员职称晋升体系及加强后期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应用等相关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高自身创新服务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二、科技统计在林业科技管理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统计在林业科技管理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回顾 |
(一)分析科研院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效率提升的因素 |
(二)探讨科研院所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
(三)阐述科研院所科技协同的方式及作用 |
(四)揭示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的方式和途径 |
(五)研究陕西科研院所的改革与发展 |
三、研究目标、思路和创新点 |
(一)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界定 |
(二)研究的主要目标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四、史料与理论依据 |
(一)史料依据 |
(二)理论依据 |
第一章 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
一、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历史基础 |
(一)近代陕西科学技术事业和科研院所的雏形 |
(二)民国时期陕西科学技术与科研院所的发展 |
(三)陕甘宁边区科学技术与科研院所的发展 |
二、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现实条件 |
(一)陕西农业生产发展对科研院所存在刚性需求 |
(二)雄厚的制造业引领陕西科研院所的创建与发展 |
(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为陕西科研院所提供智力支撑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与转型 |
一、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陕西科研院所的恢复和建设(1949-1963) |
(一)对旧有科研院所的接收和改造 |
(二)“重点建设”带动下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 |
(三)“向现代科学进军”的提出与陕西科研院所的兴起 |
二、“三线”建设时期陕西科研院所的充实和提高(1964-1977) |
(一)陕西“三线”建设的背景 |
(二)“三线”建设时期陕西科研院所的建设高潮 |
(三)“三线”建设时期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 |
三、改革开放后陕西科研院所的调整和探索(1978-1991) |
(一)改革开放初期陕西科研院所的恢复与整顿 |
(二)科技体制调整后陕西科研院所发展探索 |
四、市场经济下陕西科研院所的改制和转型(1992-2015) |
(一)市场化改革下陕西科研院所的改革与发展 |
(二)“科技强省”战略实施与陕西科研院所的转型与发展 |
(三)“一院一所”模式下陕西科研院所的创新发展 |
第三章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成就与经济贡献 |
一、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成就 |
(一)建立完整的科学研究与管理体系 |
(二)形成了门类齐全且覆盖领域广泛的学科体系 |
(三)形成了丰硕的科技体制改革成果 |
(四)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获得举世瞩目成就 |
(五)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成熟思路和成功经验 |
二、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一)生产函数的构建 |
(二)相关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三)陕西科研院所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三、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经济效率分析 |
(一)DEA及 Malmquist指数的构建 |
(二)指标选择及DEA效果评价 |
(三)Malmquist生产效率指数分析 |
四、影响陕西科研院所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
(一)FAVAR模型的构建 |
(二)变量的选择与分析 |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特点 |
一、陕西科研院所逐步分化并形成两个区域聚集中心 |
(一)陕西主要科研机构集中在西安 |
(二)陕西农业科研院所集中于杨凌 |
(三)陕北与陕南科研院所聚集区正在形成 |
二、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一)农业科研院所在20 世纪50 年代至60 年代居于优先发展位置 |
(二)工业与国防科研院所在20 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得到壮大 |
(三)新时期陕西科研院所得到全面发展 |
三、陕西科研院所具有“嵌入式”发展的特点 |
四、陕西科研院所呈现非完全市场化改革模式 |
第五章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
一、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科研院所改革与市场接轨不够 |
(二)陕西科研院所的评价机制存在缺陷 |
(三)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呈现结构性失衡与流动性不足 |
(四)陕西科研院所创新与发展环境改善滞后 |
(五)陕西科研院所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有待提高 |
二、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陕西科研院所改革滞后的原因分析 |
(二)陕西科研院所评价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三)陕西科研院所存在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分析 |
(四)陕西科研院所科技资源流动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
(五)陕西科研院所创新与发展环境改善滞后的原因分析 |
(六)陕西科研院所对地方经济贡献有限的原因分析 |
三、陕西科研院所存在问题的影响及实证检验 |
(一)数据指标的选择 |
(二)实证分析模型的构建 |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六章 新形势下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对策研究 |
一、建立符合市场化要求的科研院所制度 |
(一)推动陕西科研成果实现其价值转化 |
(二)加快陕西科研项目运行的市场化进程 |
(三)促使陕西科研管理实现资产化 |
(四)推动陕西科研院所资产的证券化进程 |
二、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化科研院所评价体系 |
(二)建立符合现代科研院所发展要求的市场化人事管理体制 |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和收入分配体系 |
三、统筹全省科研院所,推进科技资源融合发展 |
(一)统筹管理科研院所,实现各类资源的渗透与融合 |
(二)整合地方科研院所,实现体制机制的融合与创新 |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并发展全产业链,推动科技资源在高层次融合 |
四、改善外部发展环境,提升科研院所服务地方经济的潜力 |
(一)改善外部发展环境,增强科研院所内在活力 |
(二)发展科技金融,增强科研院所服务地方经济的潜力 |
结语 |
一、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历程回顾 |
二、陕西科研院所改革与发展展望 |
(一)转制科研院所的“主体类型”演变趋势明显 |
(二)传统科研院所将根据功能与定位进行重新划分 |
(三)科研院所呈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态势 |
(四)科研院所参与区域合作,科技资源实现广度和深度融合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3)林业企业商务智能系统研建 ——以林口林业局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林业信息化 |
1.2.2 商务智能 |
1.2.3 林业企业商务智能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支撑 |
2.1 理论基础 |
2.1.1 软件工程学 |
2.1.2 林业企业管理 |
2.1.3 森林可持续经营 |
2.2 关键技术 |
2.2.1 云计算 |
2.2.2 商务智能应用技术 |
2.2.3 ETL技术 |
2.3 小结 |
3 林业企业商务智能系统需求分析 |
3.1 林口林业局有限公司概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信息化建设现状 |
3.2 业务需求 |
3.2.1 森林经营类指标 |
3.2.2 财务管理类指标 |
3.3 系统需求 |
3.3.1 功能需求 |
3.3.2 数据需求 |
3.3.3 性能需求 |
4 林业企业商务智能系统设计 |
4.1 商务智能平台选择 |
4.1.1 开源产品与商业产品 |
4.1.2 主流开源商务智能产品 |
4.1.3 Pentaho BI简介 |
4.2 架构设计 |
4.2.1 数据获取层 |
4.2.2 数据集成层 |
4.2.3 数据处理层 |
4.2.4 数据应用层 |
4.3 功能设计 |
4.3.1 报表展示功能 |
4.3.2 指标展示功能 |
4.3.3 数据多维分析功能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概念模型设计 |
4.4.2 逻辑模型设计 |
4.4.3 物理模型设计 |
4.5 ETL设计 |
4.5.1 过程一 |
4.5.2 过程二 |
4.5.3 过程三 |
5 林业企业商务智能系统实现 |
5.1 开发环境 |
5.2 ETL实现 |
5.2.1 过程一:Excel数据到My SQL数据 |
5.2.2 过程二:建立数据集市 |
5.2.3 过程三:构建数据立方体 |
5.3 功能实现 |
5.3.1 报表展示 |
5.3.2 指标展示 |
5.3.3 数据多维分析 |
6 林业企业商务智能系统应用分析 |
6.1 提升林业企业业务洞察能力 |
6.2 提升林业企业风险监控能力 |
6.3 提升林业企业综合感知能力 |
6.4 增强林业企业科学决策能力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已有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效率 |
二、科学研究 |
三、科研投入产出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投入产出理论 |
二、全要素生产理论 |
三、资源配置理论 |
第二章 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三节 模型的选取 |
一、CCR模型介绍 |
二、BCC模型介绍 |
三、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介绍 |
第四节 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的静态分析 |
一、DEA有效性分析和规模效益分析 |
二、非DEA有效高校的投影分析 |
第五节 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的动态分析 |
一、2013-2017年全要素生产率总体情况分析 |
二、2013-2017年各高校全要素生产率情况分析 |
第三章 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模型构建 |
第三节 回归分析结果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重视高校科研管理,提升整体科研水平 |
二、优化人才层次结构,外引和内育相结合 |
三、完善经费管理机制,注重科研效率考核 |
四、健全创新激励体系,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
五、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方高校科研管理质量亟待提升 |
(二)地方高校科研绩点管理模式需要改进和完善 |
(三)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双重体会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地方高校 |
(二)高校科研 |
(三)高校科研质量 |
(四)高校科研质量管理 |
(五)科研绩点制 |
(六)科研绩点银行制 |
五、创新之处 |
(一)探索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 |
(二)改进了“科研绩点”的计算方法 |
(三)建立“绩点银行制”的科研质量管理模式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文献计量分析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内涵与意义研究 |
三、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
四、关于高校科研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
五、关于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文献研究 |
六、文献述评 |
(一)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内容及特征研究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研究 |
(三)科研质量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
一、五大发展理念 |
二、人本管理理论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概况及进展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基本体系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 |
(二)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 |
(三)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功能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一)B大学简介 |
(二)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 |
(三)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效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目标设计 |
(一)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二)关于B大学对学术型教师的目标设计 |
(三)关于B大学对教学单位的目标设计 |
(四)关于B大学科研绩点的量化评价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氛围营造 |
(一)精神层面加强统一思想 |
(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
五、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保障 |
(一)激励措施 |
(二)督促举措 |
(三)保障制度 |
第四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过程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现状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卷编制 |
(二)调查问卷发放 |
(三)调查问卷回收分析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存在的问题 |
(一)重数量轻质量问题 |
(二)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 |
(三)存在违背科研规律的现象 |
(四)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 |
(五)科研环境不理想 |
(六)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 |
(七)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对科研质量的评价导向不科学 |
(二)科研发展定位中功利化追求导向明显 |
(三)高校三大职能之间未能协调发展 |
(四)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发展落实不到位 |
(五)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 |
(一)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的灰色关联分析 |
(二)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 |
第五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 |
一、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理念 |
二、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背景 |
(一)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背景 |
(二)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过程 |
三、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基本目标与存在优势 |
(一)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主要目标 |
(二)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优势分析 |
四、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过程设计 |
(一)科研绩点银行运行机制设计 |
(二)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功能设计 |
第六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实施策略 |
一、明确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类型 |
(一)显性科研绩点与隐性科研绩点 |
(二)个人科研绩点与集体科研绩点 |
(三)岗位科研绩点与自由科研绩点 |
(四)普通科研绩点与奖励科研绩点 |
(五)元科研绩点 |
二、建立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认定规则 |
(一)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原则 |
(二)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程序 |
(三)科研工作业绩点的质量等级确定 |
(四)科研工作业绩点的总量计算方法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 |
(一)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委员会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专家咨询委员会 |
(三)科研绩点银行综合业务中心 |
(四)科研绩点银行网络管理中心 |
四、实施科研绩点银行的运作管理 |
(一)科研绩点银行帐户管理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业务类型 |
(三)科研绩点银行操作流程 |
五、支持科研绩点银行的环境保障 |
(一)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业务环境要求 |
(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管理环境支持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信息化环境支持 |
六、地方高校科研绩点制银行模式推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调研问卷 |
附录二 :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灰色关联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四 :科研工作业绩点制银行章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打破“肠梗堵”魔咒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的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框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图 |
第三节 创新意图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意图 |
二、不足之处 |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及阐释 |
一、科技成果 |
二、科技成果转化 |
三、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
四、传导机制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文献时间与数量分布 |
第二节 区域特征分布 |
第三节 重要作者及观点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重要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 |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高产作者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热点分布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研究热点 |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研究热点 |
第五节 研究前沿分布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研究前沿 |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研究前沿 |
第六节 研究评述及问题提出 |
第三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基本问题 |
第一节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维度设定 |
一、评价维度选择 |
二、评价维度设定原则 |
第二节 科技创新投入 |
一、科技活动人员 |
二、科技机构建设 |
三、科技经费投入 |
四、科技项目 |
第三节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一、技术转移机构 |
二、校级管理制度供给 |
第四节 科技成果产出 |
一、软科技成果 |
二、知识产权与专利 |
第五节 科技成果转化效果 |
一、科技成果获奖 |
二、技术成果转让 |
第六节 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转移转化的动力供给 |
二、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力度 |
三、技术转移体系的健全程度 |
四、创新主体的承接能力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模型构建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抽样 |
二、数据收集及效度检验 |
第二节 范畴提炼 |
一、开放式编码 |
二、主轴式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第三节 模型检验 |
一、编码一致性检验 |
二、效度、信度和理论饱和度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模型理论性阐释 |
第一节 政策使命指引传导阶段 |
第二节 传导动力供给阶段 |
一、决策偏好 |
二、外部支持 |
第三节 螺旋推进传导阶段 |
一、内部管理 |
二、评价导向 |
第四节 传导执行行为选择阶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效能的建议 |
一、高校层面 |
二、政府层面 |
三、社会层面 |
第三节 未来拓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框架 |
附录B 在宁部分本科高校(不含民办)基本情况 |
附录C 科技成果转化调查问卷 |
附录D 科技成果转化状况调查系列报告 |
附录E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学研究活动情况 |
(7)绿色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科技风险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科技风险治理的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1.2.1 绿色发展 |
1.2.2 科技风险 |
1.3 研究方法及重点与难点 |
1.3.1 论文研究方法 |
1.3.2 本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2章 我国科技风险问题的产生及其后果 |
2.1 科技风险与特征 |
2.1.1 科技风险的界定与分类 |
2.1.2 科技风险的特征 |
2.2 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构成风险的可能性 |
2.2.1 科技风险问题的明确 |
2.2.2 科技风险问题产生的根源 |
2.2.3 科技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
2.2.4 科技中社会因素的渗透进一步增加了这种不确定性 |
2.3 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风险因素及特征 |
2.3.1 生态资源风险 |
2.3.2 生命生存风险 |
2.3.3 社会风险 |
第3章 绿色发展观的兴起 |
3.1 绿色发展观的生态内涵及基本特征 |
3.1.1 生态内涵 |
3.1.2 基本特征 |
3.2 绿色发展观的理论缘起 |
3.2.1 中国传统文化中“见素抱朴”观 |
3.2.2 西方文化中的“自然”观 |
3.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观 |
3.3 绿色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
3.3.1 社会进步的现实困境 |
3.3.2 全球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 |
3.3.3 社会生产力的催生作用 |
3.4 绿色发展观的现实评价 |
3.4.1 从文明形态的角度来看 |
3.4.2 从发展模式的视角来看 |
3.4.3 从发展愿景的角度来看 |
第4章 以绿色发展观审视我国科技风险的治理 |
4.1 在防控科技风险上容易发生的可能性 |
4.1.1 偏离以人为本理念的可能性 |
4.1.2 偏离全面发展理念的可能性 |
4.1.3 偏离协调发展理念的可能性 |
4.1.4 偏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可能性 |
4.2 我国在科技风险防控策略上存在的问题 |
4.2.1 观念缺失 |
4.2.2 科研逻辑缺失 |
4.2.3 内在属性缺失 |
4.2.4 工具缺失 |
4.2.5 政策缺失 |
4.3 传统治理方式面临的挑战 |
4.3.1 责任主体分配不明晰 |
4.3.2 公众风险意识不清醒 |
4.3.3 科技理性工具化与政策选择失衡 |
4.4 绿色发展对科技风险治理的行为逻辑与实现机理 |
4.4.1 绿色发展观对科技风险治理的意义 |
4.4.2 治理的行为逻辑与实现机理 |
第5章 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我们的重新思考 |
5.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5.1.1 美国科技风险治理经验 |
5.1.2 英国科技风险治理经验 |
5.1.3 日韩科技风险治理经验 |
5.1.4 其他国家科技治理的发展历程及其治理 |
5.2 对中国科技风险治理的启示 |
5.2.1 从社会参与者层面来讲 |
5.2.2 从政府治理的层面来讲 |
5.2.3 从各组织因素差异层面来讲 |
第6章 中国科技风险治理应对策略探讨 |
6.1 基本思路与基本原则 |
6.1.1 对中国当代科技风险治理的基本思路 |
6.1.2 基本原则 |
6.1.3 策略选择 |
6.2 主要对策 |
6.2.1 全面认识绿色发展战略 |
6.2.2 政府职能由主导向引导转变 |
6.2.3 市场导向机制的完善 |
6.2.4 公众参与和协商制度的设立 |
6.3 保障机制 |
6.3.1 切实推进绿色产业链建设 |
6.3.2 强化绿色配套保障措施的建设 |
6.3.3 建立绿色成果共享机制 |
结语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基于DEA-MPI模型的高校科研效率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科技评估政策实践与研究概况 |
1.2.2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科研效率相关研究 |
1.2.3 DEA方法在高校科研效率领域的应用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科研效率评估的基础理论 |
2.1 科学研究相关理论 |
2.1.1 科学研究的界定 |
2.1.2 科学研究评价的内涵 |
2.2 效率相关理论 |
2.2.1 效率的界定 |
2.2.2 生产效率的测度 |
2.2.3 前沿面分析方法 |
第三章 高校科研效率评估模型的构建 |
3.1 DEA应用于高校科研效率评估的适用性分析 |
3.2 DEA模型 |
3.2.1 C2R模型 |
3.2.2 超效率DEA模型 |
3.2.3 基于DEA的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
3.3 高校科研效率评估模型构建 |
第四章 高校科研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4.2.1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4.2.2 指标体系的优化处理 |
第五章 以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效率评估为例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
5.2 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效率的静态实证研究 |
5.2.1 C2R模型分析 |
5.2.2 超效率DEA模型分析 |
5.3 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效率的动态实证研究 |
第六章 小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1.1 理论成果 |
6.1.2 实证成果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9)数理统计在林业上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数理统计在林业发展的初步涉入 |
(一)、通过数理统计进行推断 |
(二)、通过数理统计来进行实验统计 |
(三)、数理统计中的整理比较分析 |
二、在林业中应用数理统计的举例以及注意问题 |
结语 |
(10)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统计工作的作用 |
1.1 农业科技统计是农业科研院所进行科技决策与规划的重要依据 |
1.2 农业科技统计是考核、评价和监督农业科研工作的重要工具 |
1.3 农业科技统计工作是优化配置农业科研院所科研资源的重要依据 |
2 农业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领导重视不够、统计意识不强、内部缺乏沟通 |
2.2 科技统计机构不完善、统计队伍不完整和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
2.3 职称晋升困难,统计人员待遇差,统计经费不足 |
2.4 统计手段落后、统计分析研究少 |
3 农业科研院所做好农业科技统计工作的建议 |
3.1 增强统计意识,加强领导,完善科技统计机构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3.2 加强科研实践及业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
3.3 加大统计经费投入,提高统计人员待遇,完善其职称晋升体系 |
3.4 夯实科技调查统计基础,加强统计数据分析应用研究 |
四、科技统计在林业科技管理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2]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研究[D]. 王勇. 西北大学, 2020
- [3]林业企业商务智能系统研建 ——以林口林业局有限公司为例[D]. 夏明慧.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孙盘龙. 青岛大学, 2020(02)
- [5]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D]. 李凤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6]打破“肠梗堵”魔咒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的传导机制研究[D]. 姜春. 南京工业大学, 2019
- [7]绿色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科技风险治理研究[D]. 张灏.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8]基于DEA-MPI模型的高校科研效率评估[D]. 胡洋.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9]数理统计在林业上的应用探讨[A]. 郭丽. “决策论坛——如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 2015
- [10]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张结刚,廖家槐,涂玉琴,吴海燕,熊涛. 农业科技管理,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