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营养水平对珍珠鸡产蛋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徐茂森,张旭,吴旭,任曼,赵春芳,胡倩倩,李升和[1](2021)在《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日粮粗蛋白(CP)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品质、营养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50周龄体重相近且健康皖西白鹅150羽(母鹅120羽、公鹅30羽),均随机分为3组,每组50羽(公母比1∶4)。各组除CP水平(分别为14%、15%、16%)不同外,营养水平及饲养管理均相同。于产蛋中期(54周龄)每组随机选取6羽母鹅,翅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另取60枚种蛋测定蛋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CP 15%组蛋比重和蛋黄颜色、血清ALT含量、蛋内Val、Met、Tyr含量显着高于CP 16%组(P<0.05);各组间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白高度、蛋黄比例、蛋清比例无显着差异(P>0.05);CP 14%组Pro、Val、Tyr含量显着高于CP 16%组(P<0.05),各组间Asp、Thr、Ser、Glu、Gly、Ala、Ile、Leu、Phe、His、Lys、Arg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CP 15%组血清UA含量显着低于CP 14%、CP 16%组(P<0.05)。各组间血清TC、TP、ALP、BUN、Ca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对于54周龄皖西白鹅,相对CP 14%、CP 16%日粮而言,日粮CP水平为15%的日粮更适用于实际生产,可明显提高种鹅机体性能和蛋品质。
李新新[2](2020)在《汶上芦花鸡产蛋期蛋白质代谢规律与需要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汶上芦花鸡产蛋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饲粮蛋白水平对汶上芦花鸡产蛋期生产性能、蛋白质沉积和蛋白质代谢规律的影响;通过饲养试验,代谢试验和屠宰试验等,结合汶上芦花鸡生产现状,构建汶上芦花鸡产蛋期蛋白质需要量模型。试验选用20周龄产蛋后备鸡125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饲养试验分两个阶段,五个等能量梯度蛋白饲粮组CP1、CP2、CP3、CP4、CP5,其中在2035wk饲粮蛋白质水平依次分别为15.0%,15.5%,16.0%,16.5%,17.0%;3656wk饲粮蛋白水平依次为15.5%,16.0%,16.5%,17.0%,17.5%。饲养试验的26和40周龄进行两次代谢试验,测定氮代谢率;24和46周龄进行两次屠宰试验测定体成分;40周龄取鸡蛋测定蛋成分;40周龄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生产性能研究:通过饲喂等能量梯度蛋白水平饲粮的饲养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饲粮蛋白水平仅显着影响2942wk的采食量(P<0.05),2935wk平均蛋重(P<0.05)和5056wk料蛋比(P<0.05),对其产蛋期其他阶段的采食量、平均蛋重和料蛋比不影响(P>0.05),对产蛋期全期的产蛋率和产蛋量均没有显着影响(P>0.05),表明饲粮蛋白水平在本试验范围内不影响芦花鸡产蛋期的产蛋率和产蛋量。蛋白质沉积的研究:通过24和46周龄屠宰试验和体成分测定,饲粮蛋白水平对24和46周龄体成分影响均不显着(P>0.05),测得活体平均体氮含量分别为0.0367g/g和0.0325g/g,表明随周龄增加,芦花蛋鸡鸡体蛋白含量降低。通过40周龄取鸡蛋进行蛋成分测定,结果表明饲粮蛋白水平对蛋成分影响不显着(P>0.05),鲜蛋平均氮含量为0.0201g/g。生产数据分析:通过调查20152019年5年间约80000羽汶上芦花鸡,7个产蛋期的采食量、产蛋率和产蛋量,探究生产中芦花鸡产蛋期生产性能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本试验所得芦花鸡生产性能变化规律符合芦花鸡的生产中的生长规律,定义产蛋率高于65%为进入产蛋高峰期,将芦花鸡产蛋期分为产蛋前期2123wk,产蛋高峰期2445wk,产蛋后期4656wk,来进行芦花鸡产蛋期蛋白质需要量研究。代谢试验和氮平衡研究:26和40周龄代谢试验结果显示两阶段间汶上芦花鸡的氮代谢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表明汶上芦花鸡产蛋期随周龄增长氮代谢率没有明显变化。氮平衡结果显示,饲粮粗蛋白水平显着影响产蛋前期(2123wk)的氮平衡(P<0.05),随饲粮蛋白水平升高,蛋白质摄入量、氮摄入量、氮排泄量和氮留存均显着升高;产蛋高峰期(2445wk)饲粮蛋白水平显着影响蛋白质摄入量、氮摄入量和氮留存(P<0.05),对氮排出量不影响(P>0.05);饲粮蛋白水平对产蛋后期(4656wk)氮平衡没有显着影响(P>0.05)。蛋白质代谢规律与需要量研究:结合饲养试验、代谢试验、屠宰试验、蛋成分分析和汶上芦花鸡生产现状研究结果,通过析因法本研究制定出了汶上芦花鸡产蛋期各阶段的蛋白质需要量系数及转化效率。产蛋前期(2123wk):维持、增重和产蛋的粗蛋白质需要量系数分别为2.46 g/BW0.75kg、0.46 g/g(DG)和0.69 g/g(EM);维持、增重和产蛋的净蛋白质需要量系数分别为1.57 g/BW0.75kg、0.23 g/g(DG)和0.13 g/g(EM);维持、增重和产蛋的净蛋白质的转化效率分别为0.64、0.50和0.18。产蛋高峰期(2445wk):维持、增重和产蛋的粗蛋白质需要量系数分别为2.40 g/BW0.75kg、0.54 g/g(DG)和0.32 g/g(EM);维持、增重和产蛋的净蛋白质需要量系数分别为1.53 g/BW0.75kg、0.22 g/g(DG)和0.13 g/g(EM);维持、增重和产蛋的净蛋白质的转化效率分别为0.64、0.40和0.39。产蛋后期(4656wk):维持、增重和产蛋的粗蛋白质需要量系数分别为1.97 g/BW0.75kg、0.51 g/g(DG)和0.36 g/g(EM);维持、增重和产蛋的净蛋白质需要量系数分别为1.26 g/BW0.75kg、0.20 g/g(DG)和0.13 g/g(EM);维持、增重和产蛋的净蛋白质的转化效率分别为0.64、0.40和0.35。综合上述研究,制定出汶上芦花鸡产蛋期各阶段的蛋白质营养需要量析因模型如下:产蛋前期(2123wk)CPR=2.46BW0.75+0.46DG+0.69EM;NCPR=1.57BW0.75+0.23DG+0.13EM;产蛋高峰期(2445wk)CPR=2.40BW0.75+0.54DG+0.32EM;NCPR=1.53BW0.75+0.22DG+0.13EM;产蛋后期(4656wk)CPR=1.97BW0.75+0.51DG+0.36EM;NCPR=1.26BW0.75+0.20DG+0.13EM。式中:BW0.75:表示代谢体重,单位为kg;EM:表示日产蛋量,单位为g;DG:表示日增重,单位为g;CPR:表示每只芦花鸡每天的粗蛋白质需要量,单位为g/d/只;NCPR:表示每只芦花鸡每天的净蛋白质需要量,单位为g/d/只。
张恒硕[3](2020)在《低蛋白日粮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影响及营养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产蛋后期峪口京白1号蛋鸡为研究对象,在能量水平、三种限制性氨基酸水平一致的情况下,探究降低日粮蛋白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肝脏健康以及肠道健康等的影响,并在降低1%蛋白水平下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α-月桂酸单甘油酯,探究该营养调控方法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为开发具有应用价值的低蛋白日粮提供参考。本试验选择63周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产蛋率基本一致的峪口京白1号蛋鸡648羽,随机分为6组,每组108羽,分4个重复,每重复9格,每格3羽。对照组饲喂粗蛋白水平16.77%的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此基础上分别降低粗蛋白水平0.5%%、1%和1.5%,并补充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使之与对照组对应氨基酸水平一致。试验Ⅳ组在试验Ⅱ组的基础上添加600 mg/kg复合酶制剂,试验Ⅴ组在Ⅳ组的基础上再添加400 mg/kg α-月桂酸单甘油酯。预试期7天,正式期56天。试验结束次日进行屠宰试验,采集样品并检测。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的影响生产性能方面,产蛋率上,各组间无显着差异,蛋白水平下降,产蛋率有降低的趋势,试验组Ⅰ、Ⅱ、Ⅲ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 0.42%、0.78%、0.63%(P>0.05),而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α-月桂酸单甘油酯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 0.83%、0.65%(P>0.05);料蛋比上,日粮蛋白水平下降,有提高料蛋比的趋势,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与试验组Ⅱ(同蛋白水平组)相比降低了 2.12%,差异显着(P<0.05);平均蛋重上,各组间无显着差异;合格蛋率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合格蛋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1.1%、2.0%(P<0.05);次品蛋率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或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降低了次品蛋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 25.12%、45.73%(P<0.05)。蛋品质方面,蛋壳强度上,与试验组Ⅰ相比,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和α-月桂酸单甘油酯显着提高了蛋壳强度(P<0.05);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提高了蛋白高度与哈氏单位(P<0.05);蛋黄颜色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提高蛋黄颜色深度(P<0.05)。2.对蛋鸡各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粗蛋白消化率方面,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粗蛋白的消化率(P<0.05);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粗脂肪消化率(P<0.05);干物质、粗纤维、粗灰分消化率方面,各组差异均不显着。3.对蛋鸡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各组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免疫指标:白介素IL-2含量,与试验组Ⅰ以及试验组Ⅳ相比,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显着提高了血清白介素IL-2 的含量(P<0.05);不同蛋白水平及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对脾脏指数、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白介素IL-4、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无显着影响(P>0.05)。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方面,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较对照组、试验组Ⅰ、Ⅱ分别提高了 20.6%、25%、20.6%,差异显着(P<0.05);丙二醛含量,蛋白水平降低显着提高了蛋鸡血清丙二醛的含量,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降低了蛋鸡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各组差异均不显着(P>0.05)。消化酶指标:脂肪酶活性方面,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或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脂肪酶活性(P<0.0 5);胰蛋白酶活性方面,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或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胰蛋白酶活性(P<0.05);淀粉酶活性方面,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或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淀粉酶活性(P<0.05)。4.对蛋鸡肝脏健康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脏器指数指标:肝脏指数方面,与试验组Ⅱ相比,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显着降低了肝脏指数(P<0.05)。肠道形态结构指标:十二指肠隐窝深度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降低了十二指肠隐窝深度;空肠绒毛高度上,蛋白水平降低显着降低了蛋鸡空肠的绒毛高度,差异显着(P<0.05),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P<0.05);空肠绒隐比上,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均显着提高了空肠绒隐比(P<0.05)。盲肠菌群指标:各组菌群多样性无显着差异。日粮蛋白水平下降对蛋鸡盲肠菌群结构有显着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蛋白水平降低0.5%,显着降低了脱硫弧菌属、消化链球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P<0.05),但也显着提高了梭杆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P<0.05);蛋白水平降低1.0%,显着降低了弯曲杆菌门、脱硫弧菌门等菌的相对丰度(P<0.05);蛋白水平降低1.5%,显着降低了葡萄球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但也显着降低了别样杆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与同一蛋白水平的试验组Ⅱ相比,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显着提高了艾克曼菌科等菌以及消化球菌科、布劳特菌属等菌的相对丰度;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显着降低了氨基酸球菌科、琥珀酸弧菌科等菌的相对丰度。总体上,蛋白水平降低改变了盲肠肠道菌群结构,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可以改变蛋鸡盲肠肠道菌群结构。综上所述,蛋鸡日粮蛋白水平下降,对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血清生化、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无显着影响;降低了抗氧化性能;影响了肠道结构;对盲肠菌群多样性无显着影响,改变了盲肠菌群结构。单独添加复合酶制剂提高了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提高了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提高了抗氧化性能;提高了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改善了肠道形态结构。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与α-月桂酸单甘油酯提高了蛋鸡生产性能,改善了蛋品质;提高了粗蛋白、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提高了蛋鸡免疫性能与抗氧化能力;提高了消化酶活性,降低了肝脏指数,改善了肠道形态结构,改变了盲肠菌群结构。
张蒙,李强,刘平,许利军,苏坤,王德贺,周荣艳,陈辉[4](2018)在《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育成后期(10~17周龄)饲粮中适宜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旨在研究育成后期(10~17周龄)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小肠发育以及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通过建立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与所检测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育成后期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饲粮中适宜的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本研究共包括2个试验。试验1:随机选取810只64日龄蛋鸡,将其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采用3[代谢能水平:11.77(高)、11.27(中)、10.77 MJ/kg(低)]×3[蛋白质水平:16.50%(高)、15.50%(中)、14.50%(低)]试验设计,共配制9种试验饲粮,分别饲喂上述9组试验鸡,试验期8周(10~17周龄)。试验2:试验鸡的分组情况保持不变,所有试验鸡饲喂同一饲粮(代谢能水平:10.91 MJ/kg;蛋白质水平:15.98%),试验期14周(18~31周龄)。试验1结果显示: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蛋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和胫骨长有显着影响(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蛋鸡ADFI和胫骨长有显着影响(P <0.05);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F/G均有显着影响(P<0.05)。2)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及二者的互作效应对蛋鸡各器官指数均无显着影响(P>0.05)。3)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蛋鸡空肠、十二指肠、小肠长度有显着影响(P<0.05);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空肠和小肠长度有显着影响(P<0.05)。试验2结果显示:1)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均没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蛋鸡产蛋高峰期ADFI呈下降趋势;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产蛋高峰期ADFI、平均日产蛋量、料蛋比(F/E)有显着影响(P<0.05)。2)育成后期蛋鸡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蛋黄颜色和蛋形指数有显着影响(P<0.05);育成后期蛋鸡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蛋鸡产蛋高峰期蛋黄颜色有显着影响(P<0.05);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蛋鸡产蛋高峰期蛋壳厚度和蛋形指数有显着影响(P<0.05)。通过对育成后期ADFI、F/G以及空肠、十二指肠、小肠长度和蛋黄颜色进行二次曲线拟合,得出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育成后期饲粮中适宜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0.902、10.720、11.404、11.446、11.374和11.760 MJ/kg;通过对育成后期胫骨长进行二次曲线拟合,得出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育成后期饲粮中适宜蛋白质水平为15.300%。综合上述指标,推荐育成后期(10~17周龄)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饲粮中代谢能水平为10.720~11.760 MJ/kg,蛋白质水平为15.300%。
王少琨[5](2018)在《汶上芦花种母鸡日粮能量适宜水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种母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繁殖性能以及初生雏鸡的影响,建立汶上芦花鸡能量需要量回归方程,确定实际生产条件下汶上芦花鸡的能量需要量,为汶上芦花鸡的饲养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试验一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种母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40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汶上芦花种母鸡36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分别饲喂能量水平为10.68、10.89、11.10、11.30、11.51 MJ/kg的日粮,其他营养指标保持一致。预试期7 d,试验期35 d。试验期间统计各重复的采食量及产蛋性能,收集鸡蛋测定蛋品质,并采集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的采食量有显着影响,日粮能量水平超过11.30 MJ/kg时采食量显着降低(P<0.05),平均日代谢能摄入量(ADMEI)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升高(P<0.05),但超过11.30 MJ/kg时,ADMEI开始降低;2)日粮不同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产蛋数、产蛋率和平均日产蛋量(ADEM)的影响相似,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到11.30 MJ/kg时达到最大值,11.51 MJ/kg时反而降低(P<0.05),高能量组(11.30 MJ/kg、11.51 MJ/kg)的平均蛋重要高于低能量组(10.68 MJ/kg、10.89 MJ/kg、11.10 MJ/kg);3)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升高,汶上芦花鸡血液中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有上升的趋势(P<0.1);4)日粮能量水平对鸡蛋的蛋白高度、蛋黄颜色、哈氏单位和蛋黄比重产生了显着影响(P<0.05),低能组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都显着高于高能组(P<0.05),蛋黄颜色和蛋黄比重都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显着升高(P<0.05)。试验二研究日粮能量水平与汶上芦花种母鸡繁殖性能和母体效应的关系。在试验一进行到最后一周时,每天对全部试验鸡进行一次人工授精,连续收集最后3天的全部种蛋,并以重复为单位用恒温孵化器孵化。孵化期为21 d。期间统计各重复的受精蛋数、出雏数等,孵化出鸡时,每重复随机选取两只进行采样测定器官指数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产蛋总数、合格种蛋数、出雏数产生了显着影响(P<0.05),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升高,产蛋总数、合格种蛋数、出雏数逐渐升高,到11.30 MJ/kg时达到最大值,超过11.30 MJ/kg时显着降低(P<0.05),受精率、孵化率受日粮能量水平的影响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0.1),11.10 MJ/kg时为最大值;2)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后代初生重与器官指数产生了显着影响,其中雏鸡初生重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升高,高能组与低能组差异显着(P<0.05),10.68 MJ/kg组心脏指数较大,显着高于11.30 MJ/kg组(P<0.05),肝脏指数也是10.68MJ/kg组最大,显着高于10.89 MJ/kg组和11.30 MJ/kg组(P<0.05);3)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雏鸡的某些血液生化指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11.10 MJ/kg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着高于10.68 MJ/kg组(P<0.05),10.68 MJ/kg组和11.51 MJ/kg组的高密度脂蛋白显着高于11.30 MJ/kg组(P<0.05),而11.10 MJ/kg组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所述,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种母鸡生产性能与繁殖性能具有显着影响,综合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繁殖性能以及初生雏鸡试验数据结果,拟合汶上芦花鸡能量需要量回归方程:ADMEI=0.88ADG+10.63ADEM+476.40BW0.75 ADMEI=1.46ADG+9.79ADQEM+512.68BW0.75根据回归方程,确定实际生产条件下,满足汶上芦花鸡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适宜日粮能量水平分别为11.29和11.10 MJ/kg。
霍学婷,郝文博,赵丽红,马秋刚,计成,张建云[6](2018)在《日粮代谢能水平对“京红1号”蛋种鸡育成期生长性能及后续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不同代谢能水平对"京红1号"蛋种鸡育成期生长性能及后续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9周龄"京红1号"蛋种鸡1 2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63只鸡,4个处理组日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30、11.50、11.70、11.90 MJ/kg,粗蛋白水平均为15.5%,试验期为4周。饲养试验结束后育成鸡转入产蛋舍,4个处理组饲喂同一种日粮(代谢能水平为11.51 MJ/kg、粗蛋白水平为16.4%),从见蛋开始跟踪记录鸡只的生产性能(10 d)。结果表明:随着日粮代谢能水平的增加,蛋鸡平均体重、日增重和胫长均显着增加(P<0.05);耗料增重比和血浆尿素氮水平显着降低(P<0.05);11.90 MJ/kg处理组平均体重、日增重和胫长最高,耗料增重比和血浆尿素氮水平最低;11.70 MJ/kg处理组的生长性能次之,后续的生产性能表现最好,其见蛋日龄最早,初始产蛋率最高。综合育成期生长性能和后续生产性能结果,"京红1号"蛋种鸡育成期(913周龄)代谢能水平在11.70 MJ/kg较为适宜。
林厦菁,蒋守群,李龙,陈芳,苟钟勇,吴绮雯,范秋丽,蒋宗勇[7](2017)在《饲粮添加维生素E和酵母硒对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孵化性能及蛋中维生素E和硒沉积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维生素E和酵母硒对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孵化性能及蛋中维生素E和硒(Se)沉积量的影响。试验采用3×3双因子设计,设3个维生素E添加水平(0、20、40 IU/kg)和3个Se添加水平(0、0.15、0.30 mg/kg)。选用32周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父母代种母鸡864只,根据产蛋率和体重一致性原则随机分成9个组,分别为VE0Se0组、VE0Se0.15组、VE0Se0.30组、VE20Se0组、VE20Se0.15组、VE20Se0.30组、VE40Se0组、VE40Se0.15组和VE40Se0.30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的体增重、平均日产蛋量、料蛋比、平均蛋重、产蛋率、破蛋率和不合格蛋率均无显着影响(P>0.05)。2)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的蛋长径、蛋短径、蛋白高度、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黄重、蛋壳重和蛋壳厚度均无显着影响(P>0.05)。3)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的健雏出壳重、孵化率、弱雏率和受精率均无显着影响(P>0.05)。4)饲粮中维生素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血浆MDA含量有显着影响(P<0.05),随饲粮中维生素E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浆MDA含量呈降低趋势,其中维生素E添加水平为40 IU/kg时血浆MDA含量显着低于0 IU/kg时(P<0.05);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血浆MDA含量有显着交互作用(P<0.05),其中VE40Se0组的血浆MDA含量显着低于VE0Se0.15和VE0Se0.30组(P<0.05)。5)随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的升高,黄羽肉种鸡蛋中维生素E和Se含量显着增加(P<0.05);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蛋中维生素E和Se含量有显着交互作用(P<0.05)。结果提示,维生素E可以提高黄羽肉种鸡的抗氧化水平,饲粮中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可以显着影响蛋中维生素E和Se的含量;建议在无任何应激因素刺激和不使用Se缺乏地区饲料原料的情况下,黄羽肉种鸡玉米-豆粕型饲粮可以不用额外添加维生素E和Se。
刘作兰[8](2017)在《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确定四川白鹅开产期适宜的能量需要量,揭示日粮能量水平对四川白鹅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及机制影响的研究,进行了以下三个试验。试验一通过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确定其适宜的能量需要量。选取26周龄的四川白母鹅250只,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分为5个处理组,每处理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分别饲喂能量水平为9.14MJ/kg、10.01MJ/kg、10.88MJ/kg、11.75MJ/kg、12.62MJ/kg代谢能(ME)的日粮,持续12周,每天以重复为单位记录采食量、蛋重、产蛋数,试验结束时称量试验鹅体重,测定生产性能;试验结束时从每个组中选取6只母鹅进行屠宰,测定肝脏、腹脂重;从每个重复中选取2枚鹅蛋,测定蛋品质。结果表明:(1)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随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极显着提高(P<0.01),10.88MJ/kg、11.75MJ/kg和12.62MJ/kg组末体重均极显着高于9.14MJ/kg和10.01MJ/kg组(P<0.01);10.88MJ/kg组平均日增重极显着高于9.14MJ/kg组(P<0.01),显着高于10.01MJ/kg组(P<0.05)。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极显着下降(P<0.01),12.62MJ/kg组的日采食量极显着低于其他四组(P<0.01);10.88MJ/kg组料重比极显着低于9.14MJ/kg组(P<0.01),显着低于10.01MJ/kg组(P<0.05)。(2)日粮能量水平对肝脏指数无显着影响(P>0.05)。11.75MJ/kg组肝脏重、腹脂重和腹脂指数均极显着高于9.14MJ/kg和10.01MJ/kg组(P<0.01)。(3)平均蛋重、日产蛋率、平均产蛋数均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极显着增加(P<0.01),但升高到11.75MJ/kg后,有下降的趋势;11.75MJ/kg组料蛋比最低,极显着低于9.14MJ/kg和10.01MJ/kg组(P<0.01);但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日龄、开产蛋重无显着影响(P>0.05)。(4)蛋白高度、哈夫单位均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极显着升高,再极显着下降(P<0.01),以10.88MJ/kg组最高,极显着高于9.14MJ/kg、12.62MJ/kg组(P<0.01);蛋黄颜色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极显着提高(P<0.01),以11.75MJ/kg组最好,极显着高于9.14MJ/kg、10.01MJ/kg组(P<0.01);10.88MJ/kg和11.75MJ/kg组鹅蛋比重极显着高于9.14MJ/kg组(P<0.01);日粮能量水平对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黄比例及蛋清比例均无显着影响(P>0.05)。(5)选取与日粮能量水平极显着相关的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蛋重和日产蛋率等为评定指标,以日粮能量水平为自变量,采用二次曲线或三次曲线模型估计得出的模型分别为:Y末体重=-0.056X2+1.371X-4.829(P=0.027,R2=0.973);Y平均日增重=-0.697X2+17.261X-91.924(P=0.011,R2=0.989);Y平均蛋重=-1.434X3+45.948X2-484.15X+1798.6(P=0.036,R2=0.999);Y日产蛋率=-1.816X3+57.864X2-607.98X+2113.17(P=0.022,R2=0.969)。依据这些回归公式估算开产期四川白鹅ME分别为12.31MJ/kg、12.37MJ/kg、11.93MJ/kg和11.91MJ/kg。试验二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繁殖器官发育和孵化性能的影响。试验设计、试验日粮同试验一。试验结束时从每个组中选取6只母鹅进行屠宰,探究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繁殖器官发育、卵泡数量的影响;另将试验期各组所产的鹅蛋共计2598枚按组进行孵化,测定孵化性能。结果表明:(1)日粮能量水平对输卵管重、输卵管指数、子宫重和子宫指数均无显着影响(P>0.05);12.62MJ/kg组输卵管长度显着高于9.14MJ/kg、10.01MJ/kg组(P<0.05)。(2)日粮能量水平对小黄卵泡数、大黄卵泡数均无显着影响(P>0.05);11.75MJ/kg组等级卵泡数显着高于9.14MJ/kg、10.01MJ/kg组(P<0.05);9.14MJ/kg、10.01MJ/kg组小白卵泡数均显着高于10.88MJ/kg、12.62MJ/kg组(P<0.05);11.75MJ/kg、12.62MJ/kg组大白卵泡数均显着高于9.14MJ/kg组(P<0.05)。(3)日粮能量水平对种蛋受精率无显着影响(P>0.05);受精蛋孵化率以11.75MJ/kg组最大,极显着高于9.14MJ/kg、10.01MJ/kg组(P<0.01),显着高于12.62MJ/kg组(P<0.05)。(4)选取与日粮能量水平极显着相关的受精蛋孵化率为评定指标,以能量水平为自变量,采用三次曲线模型估算,其模型为:Y受精蛋孵化率=-4.558X3+144.28X2-1499.9X+5189.3(P=0.032,R2=0.999),从而估算其适宜的ME为11.83MJ/kg。试验三探究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产蛋和繁殖影响的可能机制。在试验一的基础上,选取10.01MJ/kg和11.75MJ/kg 2个能量组,试验结束时从每个重复中选取2只母鹅进行翅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繁殖激素浓度,再从每个组中选取6只母鹅屠宰,采集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组织,考察能量对相关繁殖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能量水平对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均无显着影响(P>0.05),对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促卵泡素(FSH)、孕酮(P)、催乳素(PRL)和胰岛素浓度影响不显着(P>0.05)。11.75MJ/kg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雌二醇(E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浓度显着高于10.01MJ/kg组(P<0.05)。(2)11.75MJ/kg组下丘脑促黄体生成素受体和GnRH mRNA的表达量显着高于10.01MJ/kg组(P<0.05),PRL mRNA的表达量显着低于10.01MJ/kg组(P<0.05);同时11.75MJ/kg组显着提高垂体孕酮受体和雌二醇受体mRNA的表达量(P<0.05),极显着提高FSH m RNA的表达量(P<0.01),对LH mRNA的表达量无显着影响(P>0.05);11.75MJ/kg组卵巢E2 mRNA的表达量显着高于10.01MJ/kg组(P<0.05)。因此,能量调控四川白鹅繁殖的机制是促进了GnRH和E2的表达和分泌。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到10.88MJ/kg ME,将极显着提高开产期四川白鹅的平均日增重、平均蛋重和产蛋量,降低料蛋比,改善蛋品质;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到11.75MJ/kg ME,将极显着促进开产期四川白鹅肝脏和腹脂的生长,提高受精蛋孵化率等繁殖性能;11.75MJ/kg ME显着提高HPG轴GnRH和E2等繁殖激素的表达和分泌,从而提高繁殖性能。以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蛋重、日产蛋率和受精蛋孵化率等为评定指标,通过曲线回归估计,得出四川白鹅开产期适宜的ME为:11.83MJ/kg12.37MJ/kg。
万建美[9](2016)在《蛋氨酸来源和水平对产蛋鸡肝脏蛋氨酸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通过四个试验评价了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产蛋鸡肝脏蛋氨酸及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一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肉种鸡肝脏蛋氨酸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肉种鸡肝脏蛋氨酸代谢及脂质代谢的影响。采用2×6+1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2种蛋氨酸来源包括DL-2-羟基-4-甲硫基丁酸(DL-2-hydroxyl-4-methylthio-butiric acid,HMTBA)和DL-蛋氨酸(DL-methionine,DLM)和6个蛋氨酸添加水平(0.05%、0.10%、0.15%、0.20%、0.25%和1.00%),另设置一个不添加蛋氨酸的基础饲粮对照组,共13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共2184只大恒699肉种鸡(30周龄)。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种鸡生产性能无显着影响(P>0.10)。肝脏TG含量与饲粮DLM或HMTBA添加水平之间存在显着的一次或二次线性关系(P≤0.05)。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血浆E2含量无显着影响(P>0.10)。血浆Met含量随饲粮蛋氨酸添加水平增加呈一次线性增加(P<0.01),但是饲喂DLM的种鸡血浆Met含量增加幅度更高。血浆Ala含量随着蛋氨酸添加水平的增加而线性增加(DLM,P=0.03;HMTBA,P=0.02)。血浆Tyr(P=0.02)、Val(P=0.03)、Gly(P=0.05)和Ser(P<0.01)含量随饲粮DLM添加水平呈一次线性增加。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血浆Cys、Tau及Cysthi的含量无显着影响(P>0.10)。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肉种鸡肝脏ACC、FAS、DAGT2及LPL基因的表达无显着影响(P>0.10)。随饲粮HMTBA添加水平的增加,MAT2A(P=0.06)和ADA(P=0.07)有一次线性增加的趋势。MSR(P=0.09)、MS(P=0.02)、ADA(P=0.08)、SAHH(P=0.08)和MAT2A(P=0.06)的表达量随饲粮HMTBA添加水平增加呈二次线性变化(先降低,后增加)。随饲粮DLM添加水平增加,GNMT(P=0.04)、MSR(P=0.06)和SAHH(P=0.07)表达量呈二次线性变化(先降低,后增加)。肝脏中IL-1β(P=0.04)和IL-10(P=0.05)的表达量随饲粮HMTBA水平增加而线性增加,TNF-α(P=0.08)的表达量也有线性增加的趋势。结论:饲粮中添加高水平的HMTBA可能通过上调MS和MAT2A基因的表达,增加叶酸依赖途径的蛋氨酸再生和依赖SAMe的甲基转移反应,增加肉种鸡肝脏的脂肪含量,上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10及TNF-α的表达,增加发生FLHS的风险。试验二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及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商品蛋鸡肝脏蛋氨酸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本试验的目的是考察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及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商品蛋鸡肝脏蛋氨酸及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在2种饲粮营养水平(MN:AMEn,2700 kcal/kg,Dig.Lys 0.66%;LN:AMEn,2580 kcal/kg,Dig.Lys,0.61%)下添加两种不同来源的蛋氨酸(DLM和HMTBA),每种蛋氨酸设置3个添加水平(LN:0、0.091和1%;MN:0、0.113和1%)。将2000只罗曼蛋鸡随机分配到10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在饲喂LN饲粮条件下:与不添加蛋氨酸的对照组相比,添加1%的蛋氨酸显着降低了蛋鸡的采食量和料蛋比(P≤0.05);添加0.091%的蛋氨酸显着增加了蛋重(P≤0.05)。在饲喂MN饲粮条件下:与不添加蛋氨酸的对照组相比,添加1%的蛋氨酸显着降低了采食量(P≤0.05);添加0.113%的蛋氨酸显着增加了蛋重(P≤0.05)。在33-37周龄及28-37周龄阶段,添加蛋氨酸显着提高了蛋重(P≤0.05),但是添加1%的蛋氨酸组的蛋重却显着低于添加0.113%的处理组(P≤0.05)。添加蛋氨酸显着增加了33-37周龄的产蛋量,显着降低了料蛋比(P≤0.05)。在饲喂LN饲粮的条件下: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0.091%的蛋氨酸显着降低了相对肝重(P≤0.05)。在饲喂MN饲粮的条件下: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0.113%或1%的蛋氨酸显着增加了血浆TG含量(P≤0.05)。无论饲粮营养水平如何,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血浆E2含量、肝脏及血浆Hcy含量无显着影响(P>0.10)。在饲喂LN饲粮的条件下:饲喂DLM时血浆Met和Tau含量显着高于饲喂HMTBA的蛋鸡(P≤0.05)。与负对照组相比,随着蛋氨酸添加水平的增加,血浆Met和Tau含量增加(P≤0.05)。在饲喂MN饲粮的条件下:DLM处理组蛋鸡的血浆Tau含量显着高于HMTBA处理组的蛋鸡(P≤0.05)。与负对照组相比,血浆Met含量随着饲粮蛋氨酸添加水平增加而增加(P≤0.05);添加1%的蛋氨酸显着增加了血浆Tau的含量(P≤0.05)。在饲喂LN饲粮的条件下:与负对照组相比,以HMTBA为来源提供0.091%或1%的蛋氨酸显着增加了GNMT的相对表达量(P≤0.05);添加1%的蛋氨酸(DLM来源)显着增加了BHMT的相对表达量(P≤0.05)。在饲喂MN饲粮的条件下: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0.113%或1%的蛋氨酸(HMTBA来源)显着增加了ADA的相对表达量(P≤0.05);添加0.113%的蛋氨酸(HMTBA来源)显着增加了MS的相对表达量(P≤0.05)。不添加蛋氨酸时,饲喂LN饲粮显着增加了BHMT和M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以HMTBA为来源添加1%的蛋氨酸时,饲喂LN饲粮显着增加了SAHH和MTHFR的基因表达(P≤0.05)。添加1%的蛋氨酸(HMTBA来源)时,饲喂LN饲粮显着增加了CEBPβ和AdipoR2的表达量(P≤0.05)。在饲喂LN饲粮的条件下: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1%的蛋氨酸(DLM来源)显着增加TNF-α的相对表达量(P≤0.05)。在饲喂MN饲粮的条件下,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肝脏炎性因子的相对表达量均无显着影响(P>0.10)。添加1%蛋氨酸(HMTBA来源)时,饲喂LN饲粮显着增加了INF-α和IL-1γ的相对表达量(P≤0.05)。结论:(1)蛋氨酸缺乏会上调肝脏MS和BHMT基因的表达,增加蛋氨酸再生,但不影响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及肝脏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2)以HMTBA为蛋氨酸来源添加1%的蛋氨酸时,饲喂低营养水平的饲粮可能通过上调SAHH和MTHFR基因表达增加叶酸依赖途径的蛋氨酸再生和依赖SAMe的甲基转移反应,上调脂肪合成转录因子CEBPβ表达,促进肝脏脂肪的合成,并上调肝脏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肝脏炎症反应的风险。试验三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蛋鸡肝脏蛋氨酸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本试验的目的是考察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蛋鸡商品蛋鸡肝脏蛋氨酸代谢及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在2种饲粮营养水平(同试验二)下设置5种蛋氨酸处理(D:负对照;DLM-R:正对照;HMTBA-R80:相对效价80%;HMTBA-R84:相对效价84%;HMTBA-R88:相对效价88%)。将2000只罗曼蛋鸡随机分配到10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在饲喂LN饲粮条件下:添加DLM或以84%的效价添加HMTBA较负对照组显着增加了33-37周龄及28-37周龄阶段的平均蛋重(P≤0.05)。在饲喂MN饲粮条件下:添加DLM或HMTBA均较负对照组显着增加了平均蛋重(P≤0.05),而各HMTBA添加组与DLM添加组间无显着差异(P>0.10)。在饲喂LN饲粮的条件下: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DLM或HMTBA均显着增加了血浆Met含量(P≤0.05),添加DLM还显着增加了血浆Tau含量(P≤0.05)。在饲喂MN饲粮的条件下: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DLM或以88%的效价添加HMTBA显着增加了血浆Met的含量(P≤0.05);添加DLM或HMTBA对血浆Tau含量无显着影响(P>0.10)。以80%的生物学效价添加HMTBA时,饲喂LN饲粮较MN饲粮显着增加了SREBP1、ACC、LPL和AdipoR1的表达量(P≤0.05),有增加CEBPβ(P=0.07)和AdipoR2(P=0.07)表达量的趋势。在不添加蛋氨酸的情况下,饲喂LN饲粮较MN饲粮显着增加了BHMT和MS基因的表达量(P≤0.05),而以80%的效价添加HMTBA时饲喂LN饲粮较MN饲粮显着增加了SAHH、ADK、BHMT及PEMT的表达量(P≤0.05),有增加MS(P=0.07)、MSR(P=0.06)和MTHFR(P=0.07)表达量的趋势。结论:以88%、84%或80%的生物学效价添加HMTBA不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但是以80%生物学效价添加HMTBA时,饲喂低营养水平的饲粮可能会影响肝脏蛋氨酸代谢,并上调肝脏脂肪合成因子CEBPβ和SREBP1的表达,促进肝脏脂肪的合成。试验四自由采食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本试验的目的是考察自由采食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商品蛋鸡生产性能及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在2种饲粮营养水平(LN:Dig.Lys 0.61%,AMEn 2460 kcal/kg和MN:Dig.Lys 0.67%,AMEn 2700kcal/kg)下设置5种蛋氨酸处理(D:负对照;DLM-R:正对照;HMTBA-R80:相对效价80%;HMTBA-R84:相对效价84%;HMTBA-R88:相对效价88%)。将1500只罗曼蛋鸡随机分配到10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在饲喂LN饲粮的条件下: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DLM或以88%或84%的效价添加HMTBA显着增加了36-41周龄的产蛋率(P≤0.05);添加DLM或HMTBA显着增加子30-35周龄及36-41周龄的采食量(P≤0.05);在30-41周龄,DLM组或以88%或84%的效价添加HMTBA较负对照组显着增加了采食量(P≤0.05)。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DLM或HMTBA显着增加了平均蛋重、产蛋量(P≤0.05),显着改善了36-41周龄及30-41周龄的料蛋比(P≤0.05)。在饲喂MN饲粮的条件下: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DLM或HMTBA显着增加了产蛋率(36-41周龄)、采食量、平均蛋重、产蛋量(P≤0.05),显着改善了36-41周龄及30-41周龄的料蛋比(P≤0.05)。与DLM组相比,无论饲粮营养水平如何,各HMTBA添加组对生产性能指标的影响均无显着差异(P>0.10)。在饲喂LN饲粮的条件下: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HMTBA显着降低肝脏相对重量(P≤0.05),以80%效价添加HMTBA显着增加了腹脂重(P≤0.05)。与DLM添加组相比,各HMTBA组对各指标的影响无显着差异(P>0.10)。在饲喂MN饲粮的条件下:与负对照组相比,添加DLM或HMTBA对各指标的影响均无显着差异(P>0.10)。与DLM添加组相比,以80%效价添加HMTBA显着增加了肝脏重、腹脂重和腹脂率(P≤0.05)。结论:在自由采食条件下,将HMTBA的相对生物学效价设定为88%、84%或80%不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但以80%效价添加HMTBA可能会增加蛋鸡肝脏的脂肪含量。综上所述,对于肉种鸡:以HMTBA为来源添加1%的蛋氨酸可能通过增加MS和MAT2A基因的表达,活化叶酸依赖途径的蛋氨酸再生及依赖SAMe的甲基转移反应,进而增加肉种鸡肝脏的脂肪含量,上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10及TNF-α的表达,增加发生FLHS的风险。对于商品蛋鸡:(1)蛋氨酸缺乏会降低蛋鸡生产性能,并上调肝脏MS和BHMT基因的表达,增加蛋氨酸再生,但不影响脂肪合成调节因子、肝脏脂肪的合成及分解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也不影响肝脏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2)以HMTBA为蛋氨酸来源添加1%的蛋氨酸时,饲喂低营养水平的饲粮可能通过上调SAHH和MTHFR基因增加蛋氨酸再生和蛋氨酸甲基代谢,上调脂肪合成转录因子CEBPβ,调节肝脏脂肪的合成,并上调肝脏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肝脏炎症反应的风险。(3)从产蛋鸡肝脏健康的角度出发,HMTBA相对于DLM的相对生物学效价设置为88%(等质量)更好,在饲喂低营养水平饲粮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蛋鸡肝脏脂肪合成,肝脏炎症反应的风险更低。
何松[10](2016)在《营养、光照对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人工繁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研究光照制度和饲料营养水平对绿尾虹雉的采食量以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从机理上探讨光照制度和饲料营养水平改善绿尾虹雉繁殖性能(开产期、产卵期、蛋重、蛋壳质量、卵受精率等)的可行性。选择体重大小相近的成年个体8只(4♂、4♀),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和1个试验组,每组4只(2♂、2♀),每组2个重复,每重复2只(1♂、1♀)。对照组为自然光照组,试验组为人工补充光照组。试验组非繁殖期人工光照周期为8L:16D(L:Light;D:Dark),繁殖期的人工光照周期为16L:8D。绿尾虹雉非繁殖期和繁殖期的饲料营养水平分别参照我国雉鸡(环颈雉)的种雉休产期和种雉产蛋期的营养需要标准。结果表明:一、在本试验条件下,非繁殖期采用8L:16D的光照制度,试验组采食量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液生理指标差异不大;试验组血液生化指标的葡萄糖含量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垂体泌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在繁殖期采用16L:8D的光照制度,试验组采食量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液生理指标差异不大;试验组血液生化指标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碱酯酶、钙、无机磷、铁、镁、胆固醇、甘油三脂等的含量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液性激素E2、T极显着(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LH显着(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组FSH、PRL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雄鸟的求偶行为较对照组出现的时间更早、频率更高;试验组比对照组开产期提前了26天,产卵期延长了2天,受精率提高了80%,首枚卵重增加了3.1g,平均卵重增加了2.0g,蛋壳密度增加了0.88mg/cm2,产卵数增加了1枚。二、本试验在非繁殖期的饲料(饲料II)营养水平高于试验前饲养场所使用的饲料(饲料I)。绿尾虹雉在非繁殖期饲喂饲料II采食量极显着(P<0.01)小于试验前饲料I的采食量;饲喂饲料II的血液生理指标中的血液白细胞数极显着低于试验前饲料I(P<0.01),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均高于试验前饲料I;饲喂饲料II的血液生化指标中血液总蛋白、球蛋白含量显着高于试验前饲料I(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碱酯酶、葡萄糖、尿酸、钙、无机磷、甘油三脂均高于试验前饲料I;饲喂饲料II后血液激素指标中FSH、LH、PRL、T比试验前饲料I均有所升高。繁殖期饲喂的饲料III的营养水平高于非繁殖期饲料II。繁殖期的采食量低于非繁殖期;繁殖期血液生理指标的白细胞数极显着(P<0.01)高于非繁殖期,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显着(P<0.05)高于非繁殖期,其它指标差异不大;繁殖期血液生化指标中铁含量显着(P<0.05)高于非繁殖期,其它指标差异不大;繁殖期血液激素指标中FSH、E2极显着(P<0.01)高于,LH、PRL、T比非繁殖期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上升;在本试验饲料营养条件下,绿尾虹雉2016年与2015年比较首枚卵重增加了5.4g,总产卵数增加了1枚,平均卵重增加2.2g,产卵天数增加了3天,蛋壳厚度增加了0.01mm,蛋壳密度增加了0.89mg/cm2。三、在本试验条件下,繁殖期既增加人工光照又改善饲养营养水平的试验组,比2015年开产期提前了20天,产卵期增加了9天,总产卵数增加了1枚,首枚卵重增加了5.9g,平均卵重增加了0.6g,蛋壳厚度增加了0.01mm,蛋壳密度增加了1.77mg/cm2。本试验组卵受精率为80%,2015年卵受精率为0。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光照调节,结合合理的饲料营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绿尾虹雉的繁殖性能。本试验研究光照和饲料营养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性激素水平的的变化,可为进一步探究提高绿尾虹雉繁殖性能建立适宜的光照制度以及合适的营养水平研究提供参考。
二、不同营养水平对珍珠鸡产蛋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营养水平对珍珠鸡产蛋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设计 |
1.3 饲养管理 |
1.4 试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1.5 检测指标 |
1.5.1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1.5.2 蛋品质测定 |
1.5.3 蛋内氨基酸测定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品质的影响 |
2.3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内营养成分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日粮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品质的影响 |
3.2 日粮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日粮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内营养成分的影响 |
(2)汶上芦花鸡产蛋期蛋白质代谢规律与需要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汶上芦花鸡概述 |
1.1.1 汶上芦花鸡的生物学特性 |
1.1.2 汶上芦花鸡的生产现状 |
1.2 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
1.2.1 动物蛋白质营养 |
1.2.2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
1.2.3 蛋鸡蛋白质需要量概念及表达方法 |
1.2.4 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方法 |
1.3 蛋白质需要量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 |
2.2 试验设计 |
2.3 饲养管理 |
2.4 测定指标 |
2.4.1 生产性能指标 |
2.4.2 代谢试验 |
2.4.3 屠宰试验 |
2.4.4 蛋成分的测定 |
2.4.5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2.4.6 生产数据调研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汶上芦花鸡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
3.1.1 生产性能变化规律 |
3.1.2 生产性能比较分析 |
3.2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汶上芦花鸡体成分的影响 |
3.3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汶上芦花鸡蛋成分的影响 |
3.4 饲粮蛋白水平对汶上芦花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 汶上芦花鸡产蛋期生产调研 |
3.5.1 采食量变化规律 |
3.5.2 产蛋率变化规律 |
3.5.3 产蛋量变化规律 |
3.6 饲粮蛋白水平对汶上芦花鸡氮代谢的影响 |
3.6.1 氮表观养分利用率比较 |
3.6.2 氮平衡 |
3.7 汶上芦花鸡产蛋期蛋白质代谢参数及需要量研究 |
3.7.1 维持蛋白质需要量及代谢参数研究 |
3.7.3 增重蛋白质需要量及代谢参数研究 |
3.7.4 产蛋蛋白质需要量及代谢参数研究 |
3.7.5 产蛋期蛋白质总需要量 |
3.8 汶上芦花鸡产蛋期蛋白质饲养标准的制定 |
4 讨论 |
4.1 饲粮蛋白水平对汶上芦花鸡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饲粮蛋白水平对汶上芦花鸡体成分和蛋成分的影响 |
4.3 饲粮蛋白水平对汶上芦花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4 氮表观消化率代谢的研究 |
4.5 饲粮蛋白水平对汶上芦花鸡氮代谢规律的影响 |
4.6 汶上芦花鸡产蛋期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
4.6.1 维持蛋白质需要量 |
4.6.2 增重蛋白质需要量 |
4.6.3 产蛋蛋白质需要量 |
4.6.4 不同品种蛋鸡蛋白质需要量比较分析 |
5 结论 |
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低蛋白日粮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影响及营养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痛点一:我国蛋白原料短缺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
1.2 痛点二:饲料利用率低,尤其是蛋白利用率低 |
2. 低蛋白日粮 |
2.1 低蛋白日粮概念 |
2.2 理想蛋白质概念 |
2.3 蛋鸡低蛋白日粮研究进展 |
2.4 低蛋白日粮应用现状和理论尚待完善的探讨 |
2.5 低蛋白日粮饲料添加剂营养调控技术 |
3.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2 研究内容 |
二、试验研究与分析讨论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时间和地点 |
1.2 试验设计 |
1.3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1.4 饲养管理 |
1.5 样品采集 |
1.6 指标测定及方法 |
1.7.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蛋品质的影响 |
2.3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4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肝脏指数的影响及肝脏切片观察 |
2.5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生化的影响 |
2.6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免疫指标的影响 |
2.7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8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9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肠道健康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蛋品质的影响 |
3.3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4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肝脏健康的影响 |
3.5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6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免疫指标的影响 |
3.7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8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9 低蛋白日粮及营养调控技术对蛋鸡产蛋后期肠道健康的影响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育成后期(10~17周龄)饲粮中适宜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与分组 |
1.2 饲养管理 |
1.3 指标测定 |
1.3.1 育成后期生长性能的测定以及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测定 |
1.3.2 器官指数 |
1.3.3 饲粮样品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育成后期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产蛋高峰期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 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产蛋高峰期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2.4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育成后期蛋鸡器官重及器官指数的影响 |
2.5 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育成后期蛋鸡小肠发育的影响 |
2.6 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育成后期饲粮中适宜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 |
2.6.1 根据二元回归模型估测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育成后期饲粮中适宜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 |
2.6.2 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育成后期饲粮中适宜代谢能水平 |
2.6.3 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育成后期饲粮中适宜蛋白质水平 |
3 讨论 |
3.1 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育成后期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3.1.1 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后期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3.1.2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育成后期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3.1.3 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育成后期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产蛋高峰期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3 育成后期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产蛋高峰期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3.4 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育成后期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器官指数的影响 |
3.5 饲粮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对育成后期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小肠发育的影响 |
4 结论 |
(5)汶上芦花种母鸡日粮能量适宜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家禽的能量需要 |
1.1.1 影响家禽能量需要量的因素 |
1.1.2 家禽能量需要量的研究方法 |
1.2 日粮不同能量水平对蛋鸡的影响 |
1.2.1 日粮不同能量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1.2.2 日粮不同能量水平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1.2.3 日粮不同能量水平对蛋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1.3 日粮能量水平与母体效应 |
1.3.1 母体效应及其研究进展 |
1.3.2 母体能量效应对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3 母体能量效应对子代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1.4 汶上芦花鸡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2.2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2.3 饲养管理 |
2.4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
2.4.1 生产性能 |
2.4.2 血液生化指标 |
2.4.3 蛋品质 |
2.4.4 繁殖性能 |
2.4.5 初生雏鸡体重及器官指数 |
2.4.6 初生雏鸡血清生化指标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1.1 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采食量和体增重的影响 |
3.1.2 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
3.1.3 汶上芦花鸡能量需要量及预测模型(生产性能) |
3.2 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蛋品质的影响 |
3.4 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
3.4.1 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
3.4.2 汶上芦花鸡能量需要量及预测模型(繁殖性能) |
3.5 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后代的影响 |
3.5.1 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后代初生重及器官指数的影响 |
3.5.2 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后代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 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蛋品质的影响 |
4.4 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
4.5 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初生雏鸡的影响 |
4.5.1 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初生雏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
4.5.2 日粮能量水平对汶上芦花鸡初生雏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5 总体结论与研究展望 |
5.1 总体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饲粮添加维生素E和酵母硒对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孵化性能及蛋中维生素E和硒沉积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1.2 试验饲粮 |
1.3 饲养管理 |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1 产蛋性能 |
1.4.2 蛋品质 |
1.4.3 孵化性能 |
1.4.4 血浆生化指标 |
1.4.5 蛋中维生素E和Se的含量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饲粮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
2.2 饲粮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蛋品质的影响 |
2.3 饲粮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 |
2.4 饲粮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5 饲粮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蛋中维生素E和Se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饲粮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
3.2 饲粮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蛋品质和蛋中维生素E和Se沉积量的影响 |
3.3 饲粮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 |
3.4 饲粮维生素E和Se添加水平对黄羽肉种鸡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 黄羽肉种鸡维生素E和Se需要量探讨 |
4 结论 |
(8)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家禽卵泡结构、发育及调控 |
1.2.1 家禽卵泡发育的特点 |
1.2.2 家禽卵泡发育阶段的划分 |
1.2.3 成熟卵泡结构 |
1.2.4 家禽卵泡发育的调控 |
1.3 能量水平对家禽卵泡发育及产蛋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1 能量水平对家禽卵泡发育及产蛋的影响 |
1.3.2 能量水平影响家禽卵泡发育及产蛋的可能机制 |
1.4 能量水平对鹅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
1.4.1 能量水平对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
1.4.2 能量水平对鹅繁殖性能的影响 |
1.5 本课程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试验日粮 |
2.1.4 饲养管理 |
2.1.5 检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
2.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2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肝脏和腹脂的影响 |
2.2.3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产蛋性能的影响 |
2.2.4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蛋品质的影响 |
2.2.5 四川白鹅开产期能量需要量的模型估计(生产性能) |
2.3 讨论 |
2.3.1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肝脏和腹脂的影响 |
2.3.3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产蛋性能的影响 |
2.3.4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蛋品质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繁殖器官发育和孵化性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试验日粮 |
3.1.4 饲养管理 |
3.1.5 检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
3.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繁殖器官发育的影响 |
3.2.2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卵泡数量的影响 |
3.2.3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孵化性能的影响 |
3.2.4 四川白鹅开产期能量需要量的模型估计(受精蛋孵化率) |
3.3 讨论 |
3.3.1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繁殖器官发育的影响 |
3.3.2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卵泡数量的影响 |
3.3.3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孵化性能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血清激素浓度和HPG轴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试验日粮 |
4.1.4 饲养管理 |
4.1.5 检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
4.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2.2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血清激素浓度的影响 |
4.2.3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下丘脑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 |
4.2.4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垂体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
4.2.5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卵巢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2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血清激素浓度的影响 |
4.3.3 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HPG轴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全文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蛋氨酸来源和水平对产蛋鸡肝脏蛋氨酸及脂质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产蛋期蛋鸡肝脏脂肪含量的变化及雌激素的调节作用 |
2 蛋氨酸与肝脏脂质代谢的关系 |
2.1 蛋氨酸代谢与肝脏健康 |
2.2 SAMe与DAN甲基化、葡萄糖及脂肪酸代谢 |
2.3 Hcy与炎性细胞因子和脂肪肝 |
3 蛋氨酸来源和水平与肝脏脂质代谢 |
3.1 饲粮蛋氨酸水平与肝脏脂质代谢的关系 |
3.2 饲粮蛋氨酸来源与肝脏脂质代谢的关系 |
4 喂料方式及采食量与肝脏脂质代谢 |
第二部分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 存在的问题 |
2 研究内容及目的与意义 |
2.1 本研究的目的 |
2.2 本研究的意义 |
3 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肉种鸡肝脏蛋氨酸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
1 引言 |
2 试验设计与处理设置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动物与饲粮 |
3.2 指标与检测方法 |
3.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肉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
4.3 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肉种鸡肝脏指数、肝脏甘油三酯(TG)及血浆E2含量的影响 |
4.4 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肉种鸡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4.5 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肉种鸡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
4.6 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肉种鸡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
4.7 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肉种鸡肝脏中含硫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
4.8 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肉种鸡肝脏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5 讨论 |
5.1 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5.2 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肉种鸡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
5.3 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肉种肝脏蛋氨酸代谢的影响 |
5.4 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肉种鸡肝脏炎性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影响 |
6 结论 |
试验二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及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商品蛋鸡肝脏蛋氨酸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
1 引言 |
2 试验设计与处理设置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动物与饲粮 |
3.2 指标与检测方法 |
3.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及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及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蛋鸡养分摄入量的影响 |
4.3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及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蛋鸡次品蛋率的影响 |
4.4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及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4.5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及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蛋鸡肝脏指数、肝脏甘油三酯、血浆甘油三酯及血浆E2含量的影响 |
4.6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及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蛋鸡肝脏及血浆Hcy含量的影响 |
4.7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及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蛋鸡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4.8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及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蛋鸡肝脏蛋氨酸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
4.9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及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蛋鸡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
4.10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及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蛋鸡肝脏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的影响 |
5 讨论 |
5.1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及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5.2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及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蛋鸡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
5.3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及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蛋鸡肝脏蛋氨酸代谢的影响 |
5.4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及蛋氨酸来源和添加水平对蛋鸡肝脏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
6 结论 |
试验三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蛋鸡肝脏蛋氨酸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
1 引言 |
2 试验设计与处理设置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动物与饲粮 |
3.2 指标与检测方法 |
3.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蛋鸡养分摄入量的影响 |
4.3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蛋鸡次品蛋率的影响 |
4.4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4.5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蛋鸡肝脏指数、肝脏甘油三酯、血浆甘油三酯及血浆E2含量的影响 |
4.6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蛋鸡肝脏及血浆Hcy含量的影响 |
4.7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蛋鸡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4.8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蛋鸡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
4.9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蛋鸡肝脏蛋氨酸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
4.10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蛋鸡肝脏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的影响 |
5 讨论 |
5.1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5.2 限饲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蛋鸡肝脏蛋氨酸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
6 结论 |
试验四 自由采食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1 引言 |
2 试验设计与处理设置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动物与饲粮 |
3.2 指标与检测方法 |
3.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自由采食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自由采食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各周龄生产性能的影响 |
4.3 自由采食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养分摄入量的影响 |
4.4 自由采食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次品蛋率的影响 |
4.5 自由采食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蛋品质的影响 |
4.6 自由采食条件下饲粮营养水平和HMTBA生物学效价对肝脏指数、肝脏甘油三酯、血浆甘油三酯含量、腹脂率及血浆E2含量的影响 |
5 讨论 |
6 结论 |
第四部分 全文讨论与结论 |
1 全文讨论 |
2 全文结论 |
2.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2.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2.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营养、光照对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人工繁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绿尾虹雉的研究进展 |
1.1.1 野外生物学研究 |
1.1.2 绿尾虹雉人工饲养研究 |
1.2 人工饲养绿尾虹雉繁殖率低的可能原因 |
1.2.1 自身因素 |
1.2.2 外界因素 |
1.3 提高绿尾虹雉繁殖性能的可行性措施分析 |
1.3.1 野外引种 |
1.3.2 调节光照制度 |
1.3.3 调节饲料营养水平 |
1.3.4 温、湿度 |
1.3.5 其他措施 |
1.4 本试验的内容以及意义 |
1.4.1 试验的内容 |
1.4.2 试验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试验场地 |
2.2.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2.2.3 饲料及饲料配制 |
2.2.4 光照制度 |
2.2.5 饲养管理 |
2.3 数据的采集及指标的测定 |
2.3.1 饲料样品采集及营养成分测定 |
2.3.2 饲料采食量及测定 |
2.3.3 血液的采集以及血液指标的测定 |
2.3.4 繁殖性能数据的采集以及测定 |
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自然光照条件下,饲料营养水平对绿尾虹雉非繁殖期采食量、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血液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3.1.1 自然光照条件下,饲料营养水平对绿尾虹雉非繁殖期采食量的影响 |
3.1.2 自然光照条件下,饲料营养水平对绿尾虹雉非繁殖期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1.3 自然光照条件下,饲料营养水平对绿尾虹雉非繁殖期对绿尾虹雉血液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3.2 自然光照条件下,不同生理时期饲料营养水平对绿尾虹雉的采食量、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血液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3.2.1 自然光照条件下,不同生理时期饲料营养水平对绿尾虹雉的采食量的影响 |
3.2.2 自然光照条件下,不同生理时期饲料营养水平对绿尾虹雉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3 自然光照条件下,不同生理时期饲料营养水平对绿尾虹雉血液性激素指标的影响 |
3.2.4 饲料营养水平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
3.3 人工光照对绿尾虹雉非繁殖期采食量、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血液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3.3.1 人工光照对绿尾虹雉非繁殖期采食量的影响 |
3.3.2 人工光照对绿尾虹雉非繁殖期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3 人工光照对绿尾虹雉非繁殖期血液性激素指标的影响 |
3.4 人工光照对绿尾虹雉繁殖期采食量、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血液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3.4.1 人工光照对绿尾虹雉繁殖期采食量的影响 |
3.4.2 人工光照对绿尾虹雉繁殖期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3 人工光照对绿尾虹雉繁殖期血液性激素指标的影响 |
3.4.4 人工光照对绿尾虹雉繁殖性能的影响 |
3.5 人工光照和饲料营养水平对绿尾虹雉繁殖性能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人工光照对绿尾虹雉的影响 |
4.1.1 人工光照对绿尾虹雉采食量的影响 |
4.1.2 人工光照对绿尾虹雉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1.3 人工光照对绿尾虹雉血液性激素指标的影响 |
4.1.4 人工光照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
4.2 自然光照条件下,饲料营养水平对绿尾虹雉的影响 |
4.2.1 饲料营养水平对绿尾虹雉采食量的影响 |
4.2.2 饲料营养水平对绿尾虹雉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2.3 饲料营养水平对绿尾虹雉血液性激素指标的影响 |
4.2.4 饲料营养水平对绿尾虹雉繁殖性能的影响 |
4.3 人工光照和饲料营养水平对绿尾虹雉繁殖性能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5.1 人工光照对绿尾虹雉繁殖的影响 |
5.2 饲料营养水平对绿尾虹雉繁殖的影响 |
5.3 人工光照和饲料营养水平对绿尾虹雉繁殖的影响 |
第六章 创新与不足 |
6.1 创新 |
6.2 不足 |
6.2.1 光照 |
6.2.2 饲料营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四、不同营养水平对珍珠鸡产蛋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徐茂森,张旭,吴旭,任曼,赵春芳,胡倩倩,李升和.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1(04)
- [2]汶上芦花鸡产蛋期蛋白质代谢规律与需要量研究[D]. 李新新.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3]低蛋白日粮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影响及营养调控技术研究[D]. 张恒硕. 浙江大学, 2020
- [4]大午粉1号商品代蛋鸡育成后期(10~17周龄)饲粮中适宜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的研究[J]. 张蒙,李强,刘平,许利军,苏坤,王德贺,周荣艳,陈辉. 动物营养学报, 2018(10)
- [5]汶上芦花种母鸡日粮能量适宜水平研究[D]. 王少琨.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8)
- [6]日粮代谢能水平对“京红1号”蛋种鸡育成期生长性能及后续生产性能的影响[J]. 霍学婷,郝文博,赵丽红,马秋刚,计成,张建云. 中国畜牧杂志, 2018(03)
- [7]饲粮添加维生素E和酵母硒对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孵化性能及蛋中维生素E和硒沉积量的影响[J]. 林厦菁,蒋守群,李龙,陈芳,苟钟勇,吴绮雯,范秋丽,蒋宗勇. 动物营养学报, 2017(05)
- [8]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期四川白鹅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D]. 刘作兰. 西南大学, 2017(02)
- [9]蛋氨酸来源和水平对产蛋鸡肝脏蛋氨酸及脂质代谢的影响[D]. 万建美.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3)
- [10]营养、光照对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人工繁殖的影响[D]. 何松.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