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武川新改河早白垩世孢粉组合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金培红[1](2014)在《内蒙古固阳茜连脑包早白垩世植物和孢粉及古气候恢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早白垩世植物演替与气候变化对认识现今生态环境形成过程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中部早白垩世地层发育,含植物化石较好,但经系统描述和报道的材料并不多。本文对采自固阳城西茜连脑包一带下白垩统的植物化石及孢粉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所采集的植物大化石的系统鉴定、描述,以及对孢粉组合的统计研究,根据现代植物群落地理分布关系和孢粉生态群模型(SEG),共同讨论了研究区早白垩世的古环境及古气候。其中孢粉组合以裸子植物为主,蕨类植物次之,前者以松柏纲松杉目占优势,其中杉科(Taxodiaceae)植物最为繁盛,苏铁目(Cycadophytes)和银杏目(Ginkgopsida)占有很大比例;后者以真蕨目的海金砂科(Lygodiaceae)、桫椤科(Cyatheaceae)为主。表明当时植物具有比较鲜明的多样性,既有生长于远处高山的松杉类高大植物,又有近湖岸沼泽一带的蕨类植物,湖泊水体中生长着淡水藻类。植物大化石组合及孢粉组合特征揭示出该地区在早白垩世早期气候属温热湿润的亚热带型。同时本文根据植物大化石的保存特征探讨了化石植物的埋藏环境。其中泥岩通常指示弱水动力条件,而此次采集于灰黑色泥岩中的植物化石个体大多较为破碎,角质层保存状态不好,且多为生长于排水良好的山地的植物,因而推测这些化石可能为异地埋藏;粉砂质泥岩通常揭示水动力较强的环境,且采集于粉砂质泥岩中的化石保存同样较为破碎,故这些化石可能经过水流搬运,同样为异地埋藏。因此通过探讨化石的保存状态及岩性特征,可知茜连脑包一带早白垩世固阳组化石埋藏类型主要为异地埋藏。以往的研究认为该研究区时代为欧特里夫期-巴雷姆期Hauterivian-Barremian,而另有学者将其年代归为贝利阿斯期-凡兰吟期Berriasian-Valanginian,意见分歧较大,对以后的古环境及古气候研究造成很大的困扰,因此,本文通过孢粉组合特征对该区地质时代进行了进一步探讨,认为该研究区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贝利阿斯期-凡兰吟期Berriasian-Valanginian。
王丽岩[2](2008)在《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生物地层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描述了塔木察格盆地井下白垩纪岩石地层序列,对井下样品分析获得的孢粉化石资料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描述孢粉化石62属80种,其中新种3个:Biretisporites punctatus sp.nov.,Chasmatosporites reticulates sp.nov.,Concentrisporites contractus sp.nov.。是塔木察格盆地井下地层划分和对比的重要孢粉化石之一。在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井下孢粉化石属种在纵横向上的变化规律,自下而上划分出4个孢粉化石组合:Bayanhuasporites sp.~Hailarspora sp.~Concentrisporites sp.组合(铜钵庙组)、Foraminisporisasymmetricus~Classopollis sp.~Pseudopicea sp.组合(南屯组)、Cicatricosisporites australiensis~Matonisporites equiexinus~Protopicea sp.组合(大磨拐河组)、Appendicisporites macrorhyzus~Pinuspollenites sp.~Retitricolpites geogensis组合(伊敏组),和2个藻类组合:Vesperopsisgranulata~Dinogymniopsis sp.组合(大磨拐河组)、Tetraedron sp.~Vesperosisfragilis组合(伊敏组)。上述孢粉和藻类组合既是塔木察格盆地井下白垩系划分对比的生物标准,也是确定各个岩石地层单元时代的重要依据。孢粉地层学研究证明,铜钵庙组地质时代为Berriasian-Valanginian期。南屯组为Valanginian-Hauterivian期,大磨拐河组为Hauterivian-Barremian期,伊敏组为Barremian-Albian期。文中附化石图版33幅,图2幅,表6张。
万传彪[3](2006)在《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孢粉植物群》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海拉尔盆地周边地区的白垩纪地层剖面及地层研究简史,并按地层学规范描述了海拉尔盆地井下白垩纪岩石地层序列,对海拉尔盆地井下样品分析获得的孢粉化石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学研究,描述孢粉化石61属105种,其中新属1个,新种3个。在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海拉尔盆地井下孢粉化石属种在纵横向上的变化规律,自下而上划分出10个孢粉化石组合。依据在海拉尔盆地井下伊敏组获得的被子植物花粉化石资料,对我国早期被子植物花粉的演化阶段进行了研究,提出早期被子植物花粉的演化划分为2个阶段的观点。为了便于讨论孢粉组合的地质时代,详细总结归纳了8个孢粉化石属的生物地层学意义。确定了保存孢粉化石的各个岩石地层单位的地质时代。首次在研究区兴安岭群发现孢粉化石组合。对海拉尔盆地侏罗系与白垩系、下白垩统与上白垩统及白垩系与古近系之间的地质界线进行了孢粉地层界线的研究。此外,对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孢粉植物地理区的性质,对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古气候、干湿度和气温带从孢粉学的角度进行了首次划分。
邓胜徽[4](1998)在《早白垩世Ruffordia goepperti的原位孢子及与分散孢子的关系》文中认为海金沙科的Ruffordia goepperti(Dunker)Seward是世界上早白垩世极为重要的蕨类植物。通过对比发现,Ruffordia goepperti原位孢子的形态和细微纹饰与地层中分散孢子Cica-tricosisporites australiensis(Cookson)Potonie和C.minor(Bolch.)Pocock一致,而且大化石与分散孢子的地史、地理分布范围也相同,因而认为R.goepperti是C.australiensis和C.minor的母体植物,后者为幼体孢子。本文还讨论了这一发现的意义及Cicatricosisporites dorogensis的鉴定问题。
符俊辉,薛祥煦,袁凤钿,张云翔,崔智林,孟检查[5](1993)在《河南镇平白湾组上段孢粉组合及其时代》文中研究表明首次发现并系统研究了河南镇平早白垩世白湾组的孢粉组合及其特征,将其划分为上、下两个孢粉亚组合。上亚组合以Classopollis-Schizaeoisporites-Jugella-Cicatricosispori-tes为特征,下亚组合以Classopollis-Schizaeoisporites为特征。根据孢粉组合特征,把白湾组上段的时代确定为早白垩世,并以上、下两个亚组合分别代表欧特里期-巴列姆期和别里亚士期-凡兰今期。白湾组孢粉组合的发现不仅为河南南部早白垩世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孢粉学证据,更重要的是对建立周口盆地晚期中生代地层层序及油气勘探的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一定的实际意义。
苗淑娟[6](1982)在《内蒙武川新改河早白垩世孢粉组合及其意义》文中认为内蒙武川盆地位于大青山东端,内蒙地轴北缘,地理位置为东经111°—112°,北纬 40°—42°;系山间拗陷盆地,沉积了一套中生代河流—湖沼相含煤地层。历年来,对这套地层的划分和时代归属存在着争议,曾分别划归第三纪与侏罗纪。内蒙地质局区调队和内
二、内蒙武川新改河早白垩世孢粉组合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武川新改河早白垩世孢粉组合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固阳茜连脑包早白垩世植物和孢粉及古气候恢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固阳盆地植物群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1.3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地理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野外样品采集 |
3.2 孢粉分析方法 |
3.3 孢粉提取及鉴定 |
第四章 植物大化石组合特征与古环境 |
4.1 植物化石系统描述 |
4.2 植物化石埋藏分析 |
4.3 植物大化石组合反映的植被类型与气候特征 |
第五章 孢粉组合特征与古环境 |
5.1 孢粉组合特征 |
5.2 孢粉组合时代 |
5.3 固阳组下白垩统孢粉化石组合反映的植被类型与气候特征 |
5.3.1 孢粉生态群模型(SEG) |
5.3.2 根据SEG还原研究区植被类型与气候 |
5.3.3 孢粉-植物-气候的对应关系 |
5.3.4 孢粉化石组合反映的植被类型与气候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生物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三节 论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过程和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地层层序 |
第一节 基底上三叠统~下侏罗统布达特群火山碎屑岩组 |
第二节 兴安岭群塔木兰沟组(K_1tm) |
第三节 兴安岭群铜钵庙组(K_1t) |
第四节 南屯组(K_1n) |
第五节 大磨拐河组(K_1d) |
第六节 伊敏组(K_1y) |
第七节 上白垩统青元岗组(K_2q) |
第三章 古生物组合划分 |
第一节 孢粉组合划分 |
第二节 藻类组合划分 |
第四章 地质时代讨论 |
第一节 兴安岭群 |
第二节 扎来诺尔群 |
第五章 化石孢粉系统描述 |
第一节 化石孢子大类 Sporites H. Potonié,1893 |
第二节 化石花粉大类 Pollenites R. Potonié,1931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3)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孢粉植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白垩纪岩石地层序列 |
第一节 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岩石地层研究简史 |
第二节 海拉尔盆地地层层序 |
第二章 孢粉组合带划分 |
第一节 桫椤孢-脊缝孢-罗汉松粉组合 |
第二节 无突肋纹孢-紫萁孢-海拉尔孢组合 |
第三节 克拉梭粉—多变假云杉粉—多云云杉粉组合 |
第四节 哈氏三角孢—微细云杉粉组合 |
第五节 澳洲无突肋纹孢—卵形光面单缝孢组合 |
第六节 敷粉非均饰孢—小囊单束松粉组合 |
第七节 网纹三孔孢—古老坚实孢—小双束松粉组合 |
第八节 有突肋纹孢未定种—变形无口器粉—星形星粉组合 |
第九节 毛发刺毛孢—斑点隐藏孢—弗里德利堡哈门粉组合 |
第十节 光型希指蕨孢—辐射条纹华丽粉组合 |
第三章 一些特殊孢粉类型的生物地层意义 |
第一节 无突肋纹孢属 |
第二节 古松柏类花粉 |
第三节 三沟粉属 |
第四节 其它一些重要类型 |
第四章 地质时代讨论 |
第一节 布达特群 |
第二节 兴安岭群 |
第三节 扎赉诺尔群 |
第四节 贝尔湖群 |
第五章 孢粉地层学界线研究 |
第一节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 |
第二节 下白垩统-上白垩统界线 |
第三节 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
第六章 海拉尔盆地早期被子植物花粉的演化 |
第一节 白垩纪被子植物花粉演化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海拉尔盆地早期被子植物花粉演化阶段的划分 |
第七章 海拉尔盆地孢粉植物地理区性质 |
第八章 海拉尔盆地孢粉古气候学研究 |
第一节 孢粉植被类型划分方案简介 |
第二节 孢粉气温带类型划分方案简介 |
第三节 孢粉干湿度类型划分方案简介 |
第四节 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古植被、古气候分析 |
第九章 化石孢粉系统描述 |
第一节 化石孢子大类Sporites H. Potonié, 1893 |
第二节 化石花粉大类 Pollenites R. Potonié, 1931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表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化石层位分布表 |
图版说明 |
图版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四、内蒙武川新改河早白垩世孢粉组合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固阳茜连脑包早白垩世植物和孢粉及古气候恢复[D]. 金培红. 兰州大学, 2014(10)
- [2]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中生代生物地层学研究[D]. 王丽岩. 吉林大学, 2008(11)
- [3]海拉尔盆地白垩纪孢粉植物群[D]. 万传彪. 吉林大学, 2006(10)
- [4]早白垩世Ruffordia goepperti的原位孢子及与分散孢子的关系[J]. 邓胜徽. 地质论评, 1998(03)
- [5]河南镇平白湾组上段孢粉组合及其时代[J]. 符俊辉,薛祥煦,袁凤钿,张云翔,崔智林,孟检查. 西北地质科学, 1993(02)
- [6]内蒙武川新改河早白垩世孢粉组合及其意义[A]. 苗淑娟.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