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大学生科学素养及其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梁晓祺[1](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平台成为了各种信息、各种思想观念的汇聚地,互联网犹如一个巨大的能量场辐射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生活的参与者,众多由此衍生出来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成为了他们正在经历或者面临的难题。为此,为应对当前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选择能力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崭新课题。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是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课题。那么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为什么要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选择能力?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选择能力?为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围绕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时代境遇、理论基础、现状调查和路径选择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问题的提出、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本文认为新时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选择能力是新时代大学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的一部分,是大学生应对复杂网络社会生活的行为体现,是新时代塑造道德高尚的人的重要途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践行,并以此作为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是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在应对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出现道德问题时,能根据自身的网络道德认知、做出正确的网络道德判断,并付诸于网络道德实践的行为体现的能力提升过程。第一部分,阐述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面临的时代境遇。本文认为,新时代是一个线上线下融合共生的时代,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时代,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时代,基于这样的时代,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及大学生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网络道德选择能力,怎么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选择能力,这些都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出的要求。第二部分,阐述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理论概述。具体包括:一是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道德的论述、习近平关于网络道德的论述两个方面的内容,为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二是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需要提升的主要内容,即从网络道德认知能力、网络道德判断能力、网络道德践行能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三部分,阐述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调查概况。本文运用问卷对高校大学生在网络道德认知、情感认同、行为实践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同时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现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从中发现仍存在部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知较为模糊、部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情感淡漠以及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践行不强等问题,同时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高校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理念和方法单一、高校网络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环节实效性不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过程忽视主体性以及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实践锻炼相对缺乏。第四部分,阐述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的路径选择。针对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并找出原因所在,本文建议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激发大学生在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二是建立学校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常态化体系;三是凝聚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外部环境正合力。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加强大学生在认知、情感、践行上的认同,同时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作用,达到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选择能力的目的。
刘思贤[2](2021)在《大学生阅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阅读一直是大学生知识积累、身心健康成长的必备技能,从个人生命阶段的角度来看,大学阶段的阅读行为有别于之前的义务教育,进入大学后阅读形式的选择、阅读对象的挑选以及阅读比重的分配都有很大的自由性;从时代进步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技术与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阅读行为也发生了改变,不同渠道阅读工具的使用、记录也在考验着当代大学生。目前对大学生这一群体阅读能力的研究比较少,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和理论补充。本文通过扎根理论编码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分析,辅以现有文献及生活经验,提取大学生阅读能力评价指标,并提出了研究假设,使用问卷调查法获得数据后进行信效度分析,结合实际删除表现不佳的指标;通过AMOS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且输出载荷系数以及路径系数,然后使用归一化算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经过访谈案例原始资料编码,得到了59个初始概念、30个子范畴(后经过预调研删除了3个)、5个主范畴(阅读准备、阅读对象理解、存储与回顾、评价与完善、使用和分享)。通过AMOS软件验证了主范畴间的关系结构:阅读准备正向影响着存储与回顾、评价与完善、使用和分享,阅读对象理解对存储与回顾、评价与完善有着正向影响,同时阅读准备和阅读对象理解显着相关,评价与完善正向影响使用和分享。最后对路径系数、载荷系数进行归一化算法得出指标权重,完成大学生阅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姚冬雪[3](2021)在《新课标下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述了化学信息素养的概念、结构内涵。根据测评理论及相关文献,结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综合要求,突出对化学信息能力的调查,编制中学生化学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对哈尔滨一千多名高一学生进行了化学信息素养水平的调查,构建了化学信息素养模型并深入分析了影响学生化学信息素养水平的最大因素。阐述了中学生化学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包括通过教材获取有价值信息,有效预习、搜集信息素材,从习题中积累信息素材,通过网络宣传扩充信息视野,建立化学学习网站,有效收集信息知识;选择合适策略引导学生有效的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更加联系生活实际,反映化学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突出辅助材料对学生化学认知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感悟化学在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与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合理看待与利用化学信息。研究结果表明:1.被调查学生群体化学信息道德处于中等水平以上,而化学信息意识、化学信息知识及化学信息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化学信息能力水平差异最大,对学生化学信息素养水平影响最大。2.在化学信息积累方面,深入了解教材、着重课前预习与方法、注重习题中隐藏的化学信息与材料,关注科研与科技最新成果,根据自身经验判断自己何时需要何种信息,合理高效的利用信息。3.在大数据时代,巧妙利用化学信息搜索工具与化学学科专业网站扩充学生信息视野,丰富信息知识。同时,网上学习小组的建立更能紧跟时代进步,将线上与线下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较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化学信息知识水平。4.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经验的同时渗透科学探究方法,引导学生遵循适当的方法与步骤,自主或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合理验证假设,体会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锻炼自己的信息能力,提升化学信息素养与核心素养水平。5.教师还应教导学生具有“求真、求实”的精神,不随意听取、宣传虚假信息,有版权意识,合法获取与使用他人的劳动成果并标明出处。
梁楚颖[4](2021)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现状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不断向前推进,对于教育者学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城乡教育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小学生源逐渐减少,学校规模不断萎缩。要适应这一现状并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农村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根据当地乡村教育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采取多种方式定向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广西壮族自治区根据本区教育实际,自2013年开始全面启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其培养的总体要求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但自实施以来,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成效如何?培养过程存在哪些问题?这成为亟待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研究以农村教育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在总结诸多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义的基础上,界定了农村、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等相关概念。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调查法及访谈法对广西区内三所开展小学全科教育专业的高校的培养现状进行研究。首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相关政策文件,整理和归纳不同年度的培养计划,大致掌握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实施的基本情况;其次对这三所高校进行全科教师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培养方案实施的基本情况,并对全科师范生的基本信息、报考意愿及对全科教师的内涵理解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最后对已经毕业在职的全科教师进行实地跟踪,了解他们的职业适应情况,调查用人单位对于全科教师培养的评价和建议。笔者通过对不同对象的调查与分析,根据农村小学对全科教师的需求情况,发现了全科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报考动机功利化、招生标准差距较大、培养目标定位不明晰、课程设置较冗杂、本土化培养欠特色、学生农村服务意识较薄弱、全科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退出制度不完善、全科师范生教材难以统一。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如明确个人责任,拔高招生标准;明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本土化特色培养,增强学生农村服务意识;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全科师范生退出机制;统一区内教材教参,提升一线师资比例等对策。
杜雨桐[5](2021)在《师范生教育科研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教师现代化的发展刻不容缓,其中教育科研素养的提升、形成中国本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是教师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师范教育阶段作为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一环,在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素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探究师范生教育科研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研究结合文献,运用访谈的方法形成教育科研素养的构成要素,据此自编了《师范生教育科研素养现状的调查问卷》,并对江苏师范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两所院校2045名师范生展开调查。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第一,师范生教育科研素养整体水平良好,但存在短板——教育研究能力水平一般;第二,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养在不同生源地和专业类别上存在差异;第三,个人因素中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力以及实习经历对师范生教育科研素养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其教育科研素养的正向影响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提升师范生教育科研素养需要师范生和师范院校共同努力。对于师范生而言:第一,在教育实践经历中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反思;第二,积极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积累教育教学经验;第三,提升自身学历,攻读硕士学位。对于师范院校而言:第一,正确定位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把教育科研素养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第二,在实习环节注重对师范生反思意识、研究意识的引导;第三,调整教育研究方法类课程安排;第四,鼓励并组织师范生积极开展、参与科研活动。
徐瑞矫[6](2020)在《时代新人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命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的未来与社会长远发展的高度,就“培养什么人”问题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和行动部署。此后,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以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多个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又反复强调“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是对“时代新人”内涵的最基本、最直接的界定,只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才能是“时代新人”,指明了“时代新人”是我国新历史阶段发展的新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主体。“时代新人”这一概念包含了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展现了新时代的育人目标,一经提出就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需要长期深入探索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因而,深刻剖析和理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大命题的思想内涵、本质特征、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审慎思考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怎样为党和国家培养好青年一代,怎样培养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时代新人培养这一主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文献分析、多学科交叉、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力图分析如下五个基本命题:一是分析“时代新人是什么”问题。重在厘清时代新人的本质内涵,即新时代要培养的时代新人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为历史使命,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标识,以信仰坚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为基本素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的青年群体。二是解析“为什么培养时代新人及其历史必然性”问题。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育新人”历史进程的梳理,重点把握各历史时期党关于新人培养的思想发展、实践内容,进而总结与把握中国共产党新人培养的历史经验。三是解析“时代新人培养现状”问题。结合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本文于2018年实证调查获取的1401份有效样本中,利用spss25.0软件分析新时代青年群体的政治观与政治行为、价值观与价值选择、学习观与学习能力、生态观与环保行为、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五方面的发展现状,重点剖析时代新人培养中的不足之处。四是剖析“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因素与基本遵循”问题。时代新人培养除了受青年自身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行为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外部宏观层面的社会现实环境、社会虚拟环境、社会思潮,微观层面的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影响。在这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应明确时代新人培养的基本遵循,即时代新人培养应把握“三有”基本要求,将“六个下功夫”作为努力方向,同时坚持“三结合”的基本原则。五是解析“时代新人培养如何科学实现”的问题,本文从激发时代新人培养的内生动力、优化时代新人培养的外部条件与营造时代新人培养的精神文化氛围三个层面阐述了对时代新人培养的实现路径。在激发时代新人培养的内生动力层面,提出应着力从唤起青年的自我意识、满足青年发展需求、增强青年主体性能动力、培育青年精神物化能力四方面入手,实现青年对于自身“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这一历史使命的坚信坚守。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时代新人培养的外部条件,应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提升育人效果,以优良家风为助力涵养青年的道德品格,以新媒体为支撑打造网络化育人平台。此外,还应通过推进马克思大众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构筑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自信三方面为时代新人培养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使新时代育人目标提出有声、落地有根、生长有规。
徐昭东[7](2020)在《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以H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素养本位”的教育成为新一轮的教育热点。世界各国基于自身需要和国家特色,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核心素养框架。我国也顺应时代之变制定了适应本国的核心素养框架。在各国核心素养框架中,社会责任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社会责任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既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社会赋予的外部期望。作为促进学生发展最主要的方式,教学应当在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应主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担,发展相应的教学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因此,本研究以“道德可教论”与杜威道德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探究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维度、现状、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教学能力发展对策。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选定和阐释了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并搜集和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社会责任素养与教学能力的相关文献,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社会责任素养、教学能力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为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考察,主要基于对已有论文、书籍与相关国家文件整理和分析,考察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小学教师应有的教学能力。得出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分别为: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其中教学创新能力对其他教学能力维度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各维度下还存在着一些具体的观察和评价指标。这些内容为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的分析和制定确定了打下了基础。第三章为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根据上一章划分的教学能力维度制定调查问卷并发放,调查了H市5所小学共计480名小学教师的社会责任素养教学能力的现状,并通过对访谈内容的分析和归纳,提炼出影响小学教师社会责任素养教学能力发展的相关因素,结合访谈编码的结果得出影响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四大支持主体: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机构、任职学校、教师自身。这些内容为小学教师社会责任素养教学能力发展对策的提出确定了方向。第四章为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主要针对上一章得出的影响因素,以支持主体为单位系统提出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其中,政府主要是在经费投入、研制指导标准、制定政策法规、改革宏观制度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教师教育机构主要是在改良课程内容与形式、增设培训机会和改善培训条件、建设合作与发展平台等方面给予帮助。任职学校中领导重视、教学条件、办学理念、校园风气、管理制度等因素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教师自身则需要在转变原有不当观念,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积极实践反思,充分依靠集体的力量,寻求合作契机等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需要四大支持主体间携程合作,从而更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以回应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和社会对他们的外部期盼。
苏芯[8](2020)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的重要倡议。“一带一路”作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得到了超过五十个国家的参与和支持,覆盖约44亿人口,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它既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加紧密的经贸合作,也为各国的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开辟了新的通道。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我国要想在各国文化交往与文化交锋中既能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同时,又能推动我国文化更好的走向沿线国家,使得沿线国家更好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进行深入详细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针对该研究主题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和趋势进行综合性的概述,为下文的研究做好理论铺垫;另外,明确本文的创新点、研究难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理清研究思路,知晓研究中的缺陷和不足。第二部分,阐明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影响,主要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大学生文化自信与“一带一路”倡议目标、倡议内容和倡议手段三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得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必然要求。第三部分,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在发展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有扩宽了大学生的文化眼界、为大学生搭建新的文化交流平台和丰富了文化自信的内容,得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发展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创造了新的成长和发展的机遇。第四部分,结合问卷调查,选取了四川成都五所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分别为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收回的问卷进行详尽分析后,得出相对可靠结论,从而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在文化自信的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结合调查问卷得出的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如何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
桑雷[9](2020)在《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为应对信息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挑战,教育领域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着新的思考,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引领教育改革,已成为全球教育领域的基本共识。从本质上讲,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关注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解,必须将其放到具体的时代背景和教育情境中去,不同背景、不同类型乃至不同学段的学生核心素养是不同的。研究聚焦职业核心素养,把核心素养放到职业发展变化的情境中进行理解,通过职业发展变化中人才素养关注点的变化,认为职业核心素养是职业发展变化对职业人才素养的要求,直接与职业环境和岗位能力相对接,关涉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岗位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性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指向于个体进入工作岗位,胜任岗位工作、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必需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集合。其核心特质在于其是一般职业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具备联结或活化其它素养的意义化能力。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建构,必须将其限定在特定的背景下做针对性的理论探讨。基于模型构建与各种教育学理论的基本对应关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学理基础涉及到与内容相关的职业成长规律理论、与结构相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要求相关的人职匹配理论。同时,结合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和学段特点,以及高职学生的个体成长特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模型构建需要综合考虑价值维度、结构维度和层次维度三个维度,在价值维度上体现出适应未来职业发展与人的终身学习需要,在结构维度上体现出强调个体、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统一,在层次维度上体现出符合高职教育文化和学段发展特点。基于此,研究综合考虑企业人才需求和高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着手构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采用“整合型”的构建思路,借助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按照人与自我、人与工具、人与社会三个维度编制调查问卷,对江苏省8所高职院校的紧密型合作企业实施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样本411个,利用SPSS22.0软件进行探索性因素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析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要素28项。据此,构建起“同心辐射型”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其中,核心价值观为内核,职业品格与修养、生活与生涯素养、学习与创新素养、信息与技术素养四个层面为中间层,与之相对应的二十八项要素为外围层。通过对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养,总体上具有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重观念轻设计”目标割裂的问题、“重传授轻应用”理实脱节的问题、“重教育轻融入”协同不足的问题。探究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归因于理念的束缚、制度的羁绊和条件的约束。针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高职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特征,以及素养的结构与特点,提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设想和可行路径。反映在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多元主体的协同配合为素养培养提供了必要性基础,需要进一步明确培养主体的职责和功能,加强整合和互动,共同构建起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之上的培养体系优化和管理机制革新则提供了可行性策略。其中,培养体系的优化是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有效培养的路径和方法,具体包括四项措施,即培养目标“嵌”素养,优化目标体系;课程教学“练”素养,优化内容体系;实践活动“攒”素养,优化服务体系;质量监控“验”素养,优化评价体系。管理机制的革新是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有效培养的条件和保障,为此需要完善四项机制,即“柔性化”的组织管理机制、“系统化”的课程管理机制、“双师型”的教师管理机制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机制。
苏亚杰[10](2019)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其基本素养和职业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近年来,党和国家根据世情、国情的变化,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大力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进程。随着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深入发展,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辅导员工作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基本理论,以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为前提,以辅导员职业能力及其提升为主线,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探索思路,把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实然状态、应然态势、必然走向之间的逻辑联系,确定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及其提升的路径作为研究脉络。全文除导论、结语外,共分六个部分。研究内容分四个方面展开。第一,从辅导员职业能力所涉相关概念问题入手,阐述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主要功能及其价值形态,找出辅导员职业能力发挥的特殊功能价值,阐述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政治属性、教育属性、实践属性以及综合属性等特征。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和学界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探讨,剖析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支撑要素,即情意要素、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并进而阐明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框架体系。本文认为,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具有多维性,既有平面形态,也有层级形态。在层级形态上体现为,以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为主要内涵层次的能力框架体系。叙述了辅导员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三种能力类型及其逻辑联系,阐明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各要素的内涵与意义指向,在探索构筑辅导员职业能力框架体系中,寻求破解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前提性、实践性困惑,意在从探讨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基本理论范畴中探寻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并为研究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实践路径作前提性铺垫。第二,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条件。本文阐明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所应具备的思想基础、专业基础、知识基础和实践基础等问题,重在说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重在揭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既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文化积累,也要有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等精神源泉与和谐共进的辅导员共同体的团结协作力量;既要通过实践磨练、实践反思和实践领悟来增长才干,也必须依靠和充分发掘社会给予的条件和环境力量。通过探讨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推进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与辅导员自我发展过程的有机结合,实现内在的主体性发展与外在的激励性、教育性、约束性的环境氛围和谐统一,推进辅导员能力培养的理论体系创新。第三,研究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需要正确分析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现状与时代要求,从问题的分析中找到职业能力发展的对策,从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中找到前进的方向。本文从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探寻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可行性路径为目标指向,深入分析总结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成效,剖析了制约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问题瓶颈,从工作内容缺少具体规定性、培养措施的不完善、制度机制不健全等角度探讨了问题的归因。从价值观、科技发展、新时代能力要求等方面分析了新时期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所面临的新挑战,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地位、辅导员专业化的快速行进、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等角度阐述了时代给予的新机遇,意在说明挑战与机遇并存,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应抓住机遇,乘势而起。第四,推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需要不断拓宽实践路径。本文首先阐述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塑造信息时代辅导员新形象等新时代发展理念,然后较为详尽地探讨了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宏观策略、实践路径以及支撑体系。在宏观策略上,提出了完善辅导员工作体系与运行模式、拓宽能力提升的战略视野、筑牢能力发展的理论根基等方面的新见解;在实践路径上提出了完善能力训练体系、提供辅导员能力发展优质服务、提升辅导员学术研究素养等方面的可操作性措施,意在丰富和完善辅导员能力提升的措施体系;在支撑体系上,阐述了完善选聘机制、优化激励机制、改革管理机制、加强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研究制定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和启示。本文以构建合理的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体系为理论尝试,以拓宽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为要点,以帮助辅导员提高职业能力水平并进而提高育人本领为目标,进行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理论以及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实践路径的探讨,以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试论大学生科学素养及其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大学生科学素养及其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价值和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点 |
一、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时代境遇 |
(一)线上线下融合共生的时代 |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
2.推动网络道德实践养成的需要 |
(二)培养时代新人的时代 |
1.塑造个人高尚品德的需要 |
2.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
(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时代 |
1.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需要 |
2.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的需要 |
二、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理论概述 |
(一)理论基础 |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道德的论述 |
2.习近平关于网络道德的论述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教育思想 |
(二)新时代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需要提升的主要内容 |
1.网络道德认知能力 |
2.网络道德判断能力 |
3.网络道德践行能力 |
三、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调查分析 |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1.问卷设计基本情况 |
2.问卷样本信息 |
(二)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的现状分析 |
1.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情况 |
2.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情感表现 |
3.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践行情况 |
(三)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
1.部分学生网络道德认知模糊 |
2.部分学生网络道德情感淡漠 |
3.部分学生网络道德践行不强 |
(四)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
1.高校课堂教学对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情况 |
2.高校工作队伍对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情况 |
3.高校平台建设对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情况 |
(五)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高校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理念和方法单一 |
2.高校网络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环节实效性不强 |
3.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过程忽视主体性 |
4.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实践锻炼相对缺乏 |
四、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 |
(一)激发大学生在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
1.理论学习:提升辨别能力以加强自身的网络道德认知 |
2.榜样示范:增强责任意识以强化自身的网络道德情感 |
3.自我教育:增强自律意识以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践行 |
(二)建立学校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常态化体系 |
1.课程载体: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 |
2.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道德实践活动 |
3.管理载体:建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队伍 |
4.网络载体: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虚拟实践平台 |
5.文化载体:丰富大学生校园网络道德文化生活 |
(三)凝聚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外部环境正合力 |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准则 |
2.以良好的家教家风涵育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品行 |
3.以优化网络道德社会环境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大学生阅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研究综述 |
2.1 国内相关研究 |
2.2 国外相关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大学生阅读能力评价指标识别 |
3.1 访谈案例 |
3.2 编码示例 |
3.3 指标特点与主范畴模型假设 |
4 大学生阅读能力主范畴模型验证与修正 |
4.1 大学生阅读能力评价指标量表项目池 |
4.2 大学生阅读能力预调研 |
4.3 预调研问卷信效度分析 |
4.4 正式问卷数据分析 |
4.5 主范畴关系结构模型验证 |
4.6 大学生阅读能力主范畴正式模型 |
5 大学生阅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模型中的载荷系数与路径系数 |
5.2 指标权重计算 |
5.3 大学生阅读能力评价实例研究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大学生阅读能力预调研问卷 |
附录C 大学生阅读能力正式问卷 |
作者简历 |
(3)新课标下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
(二)21 世纪学习理论与内涵的更新与发展 |
(三)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素养培养的新要求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更加明确化学信息素养的内涵及结构 |
(二)了解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现状 |
(三)针对现状提出有效培养学生化学信息素养的教学策略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的国外研究现状 |
(二)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的国内研究现状 |
(三)化学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的国外研究现状 |
(四)化学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的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 |
一、基本理论的内涵研究 |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研究 |
(二)化学信息素养的内涵研究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信息加工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三、化学信息素养的要素分析 |
(一)化学信息素养构成要素 |
(二)化学信息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
四、化学信息素养要素的内在逻辑分析 |
第三章 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 |
一、化学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
二、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三、问卷设计 |
(一)问题设计 |
(二)问卷开发 |
四、调查数据分析 |
(一)信度分析 |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 |
(三)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四)性别的独立样本t检验 |
(五)学校类型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六)班级类型的独立样本t检验 |
五、调查结论 |
(一)化学信息意识 |
(二)化学信息知识 |
(三)化学信息能力 |
(四)化学信息道德 |
(五)班级类型 |
(六)学校类型 |
第四章 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
一、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与教师的化学信息意识不足 |
(二)学生的信息工具知识薄弱 |
(三)学生的信息能力有待加强 |
二、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的培养着力点 |
(一)重视对学生信息行为的养成 |
(二)重视对学生信息批判能力的培养 |
(三)强调信息的再创造能力 |
(四)重视信息道德的培养 |
三、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
(一)强化多元信息获取渠道,提高学生信息意识 |
(二)扩充多元教学方式,丰富信息知识 |
(三)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过程引导与监督,提高信息能力 |
(四)丰富多种趣味化学活动,加强学生间的信息交流 |
(五)渗透信息公德与知识产权意识,强化信息道德 |
(六)化学教师应从多角度出发提升自身信息素养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现状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1.对乡村教育的关注 |
2.对国家政策的思考 |
3.全科教师的发展趋势 |
(二)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1.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内涵研究 |
2.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价值研究 |
3.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业特质与能力标准研究 |
4.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路径研究 |
5.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介 |
四、理论基础 |
(一)陶行知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 |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1.生活即教育 |
2.社会即学校 |
3.教学做合一 |
(三)陶行知的师范教育课程思想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村 |
(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 |
(三)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 |
六、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文本分析法 |
3.访谈法 |
4.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定位、职业特质与培养状况 |
一、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定位 |
(一)解决农村师资问题 |
(二)回应农村小学教育发展诉求 |
(三)培养卓越小学教师 |
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职业特质 |
(一)全面的专业知识 |
(二)综合的专业技能 |
(三)浓厚的专业情意 |
(四)健康的人格心理 |
三、我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状况 |
(一)我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由来 |
(二)我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实践探索 |
第二章 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概貌与现状 |
一、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概貌 |
(一)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提出的背景 |
1.广西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
2.农村小学教师补充渠道不够完善 |
3.农村小学师资不足与结构不合理 |
4.农村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
(二)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
1.正式启动 |
2.不断完善 |
二、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现状 |
(一)全科教师培养方案实施的基本情况 |
1.培养目标 |
2.课程设置 |
3.实践教学 |
4.师资力量 |
(二)全科教师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评价调查 |
1.报考动机 |
2.对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理解 |
3.对培养目标的认识 |
4.对课程设置的评价 |
5.对实践环节的反馈 |
(三)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反馈 |
1.盼望成长的文怡老师 |
2.在反思中成长的范奇老师 |
3.不定义自己的杨瑜老师 |
4.用人单位对免费师范毕业生的评价 |
(四)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成效与经验 |
1.录取机制的多元化 |
2.培养机制的有效性 |
3.三年制、四年制和五年制的有效结合 |
第三章 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报考动机与招生标准方面 |
(一)学生报考动机功利化 |
(二)招生标准差距较大 |
二、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方面 |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明晰 |
(二)课程设置较冗杂 |
三、本土化培养与学生服务意识方面 |
(一)本土化培养欠特色 |
(二)学生农村服务意识较薄弱 |
四、教师质量与退出机制方面 |
(一)全科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 |
(二)退出制度不完善 |
五、教材教参与师资力量方面 |
(一)全科师范生教材难以统一 |
(二)一线师资比例偏低 |
第四章 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
一、明确个人责任,拔高招生标准 |
二、明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
三、加强本土化特色培养,增强学生农村服务意识 |
四、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全科师范生退出机制 |
五、统一区内教材教参,提升一线师资比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现状研究的调查 |
附录2 关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研究的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师范生教育科研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问卷编制与实施 |
第一节 教育科研素养的构成要素 |
第二节 问卷编制 |
第三节 问卷实施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养的现状 |
第二节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养现状的内部差异 |
第三节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小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受访者T5 的编码过程 |
附录3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养测评维度专家效度调查问卷 |
附录4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养现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时代新人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1.1 时代新人培养的战略地位 |
1.1.2 时代新人培养的现实困境 |
1.2 研究的重要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3.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时代新人培养研究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时代新人的本质内涵 |
2.1.1 历史使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
2.1.2 精神标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1.3 基本素养:信仰坚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
2.2 时代新人的主体定位及基本特征 |
2.2.1 青年是时代新人的主体 |
2.2.2 新时代青年的基本特征 |
2.3 时代新人培养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
2.3.2 马克思主义新人观 |
2.3.3 习近平对青年培养的重要论述 |
3 中国共产党新人培养的历史进程 |
3.1 以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新人”为核心的时期(1919-1949) |
3.1.1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新人”的思想发展 |
3.1.2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新人”的历史实践 |
3.1.3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新人”的主要经验 |
3.2 以培养“‘又红又专’新人”为核心的时期(1949-1978) |
3.2.1 培养“‘又红又专’新人”的思想发展 |
3.2.2 培养“‘又红又专’新人”的历史实践 |
3.2.3 培养“‘又红又专’新人”的主要经验 |
3.3 以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新人”为核心的时期(1978—2012) |
3.3.1 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发展 |
3.3.2 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新人”的历史实践 |
3.3.3 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经验 |
3.4 以培养“时代新人”为核心的时期(2012—今) |
3.4.1 培养“时代新人”的思想发展 |
3.4.2 培养“时代新人”的具体实践 |
3.4.3 培养“时代新人”的主要经验 |
4 时代新人培养的实证调查与现状分析 |
4.1 时代新人培养现状调研情况说明 |
4.1.1 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
4.1.2 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 |
4.2 时代新人培养调研数据研究 |
4.2.1 政治观与政治行为 |
4.2.2 价值观与价值选择 |
4.2.3 学习观与学习状况 |
4.2.4 生态观与环保行为 |
4.2.5 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 |
4.3 时代新人培养现状分析 |
4.3.1 时代新人培养的总体情况 |
4.3.2 时代新人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因素与基本遵循 |
5.1 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因素 |
5.1.1 时代新人培养的内在影响因素 |
5.1.2 时代新人培养的外在影响因素 |
5.1.3 影响时代新人培养的矛盾因素 |
5.2 时代新人培养的基本遵循 |
5.2.1 时代新人应具备“三有”基本要求 |
5.2.2 时代新人培养“六个下功夫”的工作方向 |
5.2.3 时代新人培养应坚持“三结合”的基本原则 |
6 时代新人培养的实现路径 |
6.1 激发时代新人培养的内生动力 |
6.1.1 唤起青年自我意识 |
6.1.2 满足青年发展需求 |
6.1.3 提升青年主体性能动力 |
6.1.4 培养青年精神物化能力 |
6.2 优化时代新人培养的外部条件 |
6.2.1 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提高育人效果 |
6.2.2 以优良家风为助力涵养青年的道德品格 |
6.2.3 以新媒体为支撑打造网络化育人平台 |
6.3 营造时代新人培养的精神文化氛围 |
6.3.1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增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 |
6.3.2 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强化对青年的价值引领 |
6.3.3 在进一步构筑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自信中培养青年的理论自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时代新人培养状况调查问卷 |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以H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方法 |
三、理论基础 |
(一)“道德可教论” |
(二)杜威道德教育思想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一)社会责任素养相关研究 |
(二)教学能力相关研究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社会责任素养 |
(二)教学能力 |
第二章 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小学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考察 |
一、教学设计能力 |
(一)教学目标制定能力 |
(二)教学内容编制能力 |
(三)教学方法选择能力 |
(四)学生学情分析能力 |
(五)弹性设计能力 |
二、教学实施能力 |
(一)教学情境创设能力 |
(二)教学表达能力 |
(三)教学策略运用能力 |
(四)启发学生思维的能力 |
(五)教学管理与应变能力 |
三、教学评价能力 |
(一)灵活运用评价方式的能力 |
(二)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 |
(三)自我评价能力(反思能力) |
(四)把握评价时机的能力 |
四、教学创新能力 |
(一)教学理念更新能力 |
(二)教学内容创新能力 |
(三)教学方法优化能力 |
(四)自我发展能力 |
第三章 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一)调查问卷编制 |
(二)访谈提纲编制 |
(三)研究对象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问卷信效度及基本信息 |
(二)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现状 |
(三)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 |
一、宏观调控,发挥政府和行政部门的干预性作用 |
(一)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条件 |
(二)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框架和政策法规 |
(三)落实小学考试与升学制度改革 |
二、母机牵引,发挥教师教育机构的基础性作用 |
(一)探索贯穿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机制 |
(二)指向“教学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
(三)搭建U-S合作桥梁,建设虚拟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发展平台 |
三、因地制宜,发挥任职学校的支援性作用 |
(一)加强校长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支持和引领 |
(二)创生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校园环境 |
(三)健全指向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管理制度 |
四、内部驱动,发挥教师自身的决定性作用 |
(一)激发内驱,树立理想信念,启发教师自觉发展教学能力 |
(二)思行合一,实践与反思并行 |
(三)群策群力,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寻求同事间的交流与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二: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访谈提纲 |
附录三:其他相关图表 |
致谢 |
硕士期间取得成果及参与项目 |
(8)“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之不足 |
1.3 主要拟定创新点和不足之处、重点和难点 |
1.3.1 主要拟定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3.2 研究重点 |
1.3.3 研究难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必然要求 |
2.1 大学生文化自信相关理论 |
2.1.1 文化自信 |
2.1.2 大学生文化自信 |
2.2 大学生文化自信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 |
2.2.1 维护文化安全服务“一带一路”总体倡议 |
2.2.2 彰显文化魅力塑造大国文化形象 |
2.2.3 进行文化交流共享人类文明成果 |
2.3 大学生文化自信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 |
2.3.1 利于建设“天下大同”的整体观念 |
2.3.2 促进“以和为贵”的和谐氛围 |
2.3.3 发扬“共享精神”的大国风范 |
2.4 大学生文化自信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手段 |
2.4.1 为推动倡议发展贡献精神力量 |
2.4.2 为推动倡议发展构建话语空间 |
2.4.3 为推动倡议实施拓展发展空间 |
第3章“一带一路”倡议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新机遇 |
3.1 拓宽了大学生的文化眼界 |
3.1.1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涵养 |
3.1.2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全面发展 |
3.2 搭建新的文化交流平台 |
3.2.1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信文化的传播 |
3.2.2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不同文明的交流 |
3.3 丰富文化自信的内容 |
3.3.1 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的顶层设计 |
3.3.2 有利于创新文化自信的新型理念 |
第4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调查 |
4.1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4.1.1 调查的目的 |
4.1.2 调查的方法 |
4.1.3 调查的内容 |
4.1.4 调查对象 |
4.2 调查的基本情况 |
4.2.1 有关传统文化方面 |
4.2.2 有关革命文化方面 |
4.2.3 有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 |
4.2.4 有关外来文化方面 |
4.3 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的调查分析 |
4.3.1 对“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使命感有待加强 |
4.3.2 对“一带一路”战略内容的认知有待提升 |
4.3.3 对“一带一路”战略手段的理性认识不足 |
第5章 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对策 |
5.1 加强顶层设计,保障文化交流合作 |
5.1.1 落实文化交流合作协定和平台 |
5.1.2 健全文化合作交流机制 |
5.1.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产生的影响 |
5.2 充分挖掘文化价值,实现创新发展 |
5.2.1 打造丝路文化产品,挖掘当代文化价值 |
5.2.2 创新文化产品,实现文化多元化发展 |
5.2.3 搭载互联网,创新文化交流合作 |
5.3 改进相关课程和活动的开展 |
5.3.1 开展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课程 |
5.3.2 积极开展“一带一路”校园文化活动实现文化自信知行合一 |
5.3.3 加强精神文化宣传工作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感 |
5.4 大学生自觉提升文化自信意识 |
5.4.1 培养文化责任担当意识 |
5.4.2 树立文化安全和践行意识 |
5.4.3 利用“互联网+”为提升自身文化自信提供广阔的平台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9)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进展 |
一、关于职业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研究 |
二、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结构研究 |
三、关于素质模型的理论及方法研究 |
四、关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及评价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内容 |
三、研究的方法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核心素养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关系探讨 |
第一节 职业发展变化中的素养考察 |
一、农业社会与操作技能 |
二、工业社会与职业能力 |
三、信息社会与核心素养 |
第二节 职业发展变化中人才素养的教育考察 |
一、职业人才素养教育的演进与发展 |
二、职业人才素养教育中的价值坚守 |
第三节 职业与教育互动中的职业核心素养及其价值 |
一、基于职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核心素养理解 |
二、基于职业核心素养的高职教育价值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学理基础 |
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内容与职业成长规律理论 |
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结构与多元智能理论 |
三、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要求与人职匹配理论 |
第二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维度考量 |
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价值维度 |
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结构维度 |
三、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层次维度 |
第三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模式选择 |
一、国外典型的核心素养模型 |
二、我国典型的核心素养模型 |
三、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可行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构建及结构分析 |
第一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流程 |
一、模型构建的思路与方法 |
二、问卷的编制与调查实施 |
三、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二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结构特征 |
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 |
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特征 |
第三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模型的要素描述 |
一、职业品格与修养:要素及其表现 |
二、生活与生涯素养:要素及其表现 |
三、学习与创新素养:要素及其表现 |
四、信息与技术素养:要素及其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分析 |
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情况调查 |
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情况调查 |
第二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重观念轻设计,素养培养存在目标割裂的问题 |
二、重传授轻应用,素养培养存在理实脱节的问题 |
三、重教育轻融入,素养培养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 |
第三节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诊断 |
一、理念的束缚:校企合作中冷热不均的“壁炉现象” |
二、制度的羁绊:组织管理中各行其是的“梗阻现象” |
三、条件的制约:资源配置中强弱分明的“失衡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优化及保障 |
第一节 指向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主体协同 |
一、多主体结合:明确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主体责任 |
二、多要素互动:加强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资源整合 |
第二节 指向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体系优化 |
一、培养目标“嵌”素养,优化目标体系 |
二、课程教学“练”素养,优化内容体系 |
三、实践活动“攒”素养,优化服务体系 |
四、质量监控“验”素养,优化评价体系 |
第三节 指向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机制革新 |
一、“柔性化”组织管理机制与素养培养活力 |
二、“系统化”课程管理机制与素养培养动力 |
三、“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与素养培养能力 |
四、“深层次”校企合作机制与素养培养合力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研究的结论及观点 |
二、研究的创新、反思及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相关问题的阐释 |
一、相关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
(一)高校辅导员概念内涵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价值功能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价值形态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主要功能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主要特征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政治性的本质特征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教育性的基本特征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实践性的职业特征 |
(四)高校辅导职业能力综合性的岗位特征 |
注释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指导意义 |
二、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涵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 |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意义 |
三、职业发展理论借鉴 |
(一)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二)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 |
(三)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 |
(四)职业发展理论的借鉴意义 |
四、国外激励理论的借鉴 |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
(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
(四)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
(五)国外激励理论的借鉴意义 |
注释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结构体系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的认知依据 |
(一)国家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相关要求 |
(二)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研究的学术启迪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的实践指向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的支撑要素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情意要素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知识要素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技能要素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的多维建构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平面样态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层级形态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基础能力的范围 |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的指向 |
(五)高校辅导员职业拓展能力的意义 |
注释 |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基本条件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思想条件 |
(一)高校辅导员应具有自主奉献精神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自我追求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群体的和谐共进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专业条件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化意蕴 |
(二)高校专业定向是辅导员职业能力形成的基本前提 |
(三)高校职业认同是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基因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知识条件 |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结构的主要特征 |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增长的充分条件 |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发展的自主建构 |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实践条件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使命的实践品性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实践磨练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实践反思 |
注释 |
第五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现状与时代挑战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已有成效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国家战略 |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有序行进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内容不断丰富 |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成绩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现存问题 |
(一)知识自我更新和建构能力不足 |
(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有欠缺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问题归因 |
(一)工作内容缺少具体的规定性 |
(二)提高职业能力的措施不完善 |
(三)能力提升的制度机制不健全 |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新挑战 |
(一)多元多样价值观的挑战 |
(二)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挑战 |
(三)素养和能力要求的挑战 |
五、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新机遇 |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崭新定位 |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快速运行 |
(三)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新支撑 |
注释 |
第六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
一、树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时代理念 |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三)塑造信息时代高校辅导员形象 |
二、确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宏观策略 |
(一)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工作体系 |
(二)开阔能力提升的战略视野 |
(三)筑牢能力发展的理论根基 |
三、拓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
(一)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体系 |
(二)提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优质服务 |
(三)引领高校辅导员大力提升学术研究素养 |
四、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支撑体系 |
(一)完善选聘机制保证辅导员的入口通畅 |
(二)优化激励机制激发高校辅导员的内在动力 |
(三)改革管理机制推进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培养 |
(四)加强保障机制支撑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建设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试论大学生科学素养及其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研究[D]. 梁晓祺.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大学生阅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刘思贤.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21(12)
- [3]新课标下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 姚冬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4]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现状研究 ——以广西为例[D]. 梁楚颖.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5]师范生教育科研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杜雨桐.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时代新人培养研究[D]. 徐瑞矫.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基于社会责任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以H市为例[D]. 徐昭东.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8]“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D]. 苏芯.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1)
- [9]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研究[D]. 桑雷.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10]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D]. 苏亚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