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东煤矿外水仓施工过程中的防治水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范天升[1](2021)在《义棠倡源煤矿110501综采工作面防治水技术要点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防治水工作是煤矿井下开采的重要工作内容,在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性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从当前煤矿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工作来看,在很多方面还有着较大的不足之处,影响到煤矿防治水效果。本文以义棠倡源煤矿110501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工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工程防治水工作要点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从工程防治水情况来看,整体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水效果,为类似工作面开展防治水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王峰[2](2018)在《渭北煤田澄合矿区东部K2灰岩水害探查及治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渭北煤田澄合矿区目前主采的5号煤层底板标高处于奥灰静水位标高以下,属带压开采的面积占比已达90%以上。近年来,随着澄合矿区采掘活动注浆由浅部向深部拓展,矿区东部水文地质条件与西部存在较大差异,除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以外,5号煤层底板浅部的K2灰岩含水层处于开采破坏范围以内且富水性相对较强,一旦与下部奥灰发生水力联系时对煤层开采威胁极大,在水文探查工作未开展的情况下单一利用矿区现有的传统注浆加固底板隔水层的方法并不适用,针对K2灰岩以及奥灰岩溶含水层的综合防治策略并不明确。本文在具有上述水文地质条件特征的渭北澄合矿区山阳、安阳井田开展了大量研究的探查工作,研究了煤层底板浅部的太原组K2灰岩含水层与下部奥灰岩溶含水层的含水特等,通过前期钻探、化探等手段,结合井下抽放水试验等进行了分析,并在安阳井田回采工作面布置了相应的水害治理工程,最终确定了利用单一利用传统底板注浆加固技术并不适合上述区域内的煤层水害治理,应当在开展K2灰岩与奥灰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探查工作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块,采取相应的超前疏水泄压,结合区域性封堵深部导水通道的方式进行治理,认为澄合矿区东部局部煤层底板K2灰岩含水层富水性较强,含水层与5煤间距大多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范围内,采取超前注浆封堵意义不大,其中查明K2灰岩含水层与下部奥灰岩溶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性是水害治理的关键。针对目前所取得研究成果,结合矿井未来的生产布局,对后期需要继续开展的工作也进行了阐述。
霍军鹏[3](2017)在《浅埋富水区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煤炭的安全开采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陕北浅埋煤层有地质条件简单、煤质优良、煤层埋藏浅、易于开采、生产成本低的特点,但极易发生突水溃砂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突水溃砂日益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焦点。突水溃砂是由浅埋深、薄基岩、富含潜水的厚松散覆盖层这种特殊的地质环境决定的,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煤层、覆岩等条件以及开采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具有薄基岩、浅埋煤层、富水松散层特点的韩家湾煤矿2-2煤开采入手,分析了突水溃砂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突水溃砂灾害的力学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突水溃砂灾害的防治技术。将该项防治技术应用于韩家湾煤矿开采过程中,成功预防了突水溃砂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研究主要获得以下成果:(1)根据韩家湾2-2煤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突水溃砂的影响因素及发生机理。总结出发生突水溃砂现象必须具备四方面条件:有充足的饱和含水砂层;有足够的过水砂通道;含水层潜伏的水头压力在扰动作用下形成的动水压力足以使砂颗粒移动;有足够的容水砂空间,在浅埋煤层地质环境下,当顶板薄基岩发生断裂,动水压力达到某一临界值后,就会造成大量的水砂混合流溃入巷道和采空区。(2)根据“两带”发育高度计算结果,2-2煤层采厚平均为4.4m,理论计算两带高度分别为:冒落带13.29m,导水裂隙带高度46.95m,预计2-2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将波及到上覆基岩含水层,其开采过程中会出现突水溃砂事故。(3)在支架后方,其上部老顶岩石由于挠曲形变产生的拉张力裂隙,总体沿垂向产生裂隙,裂隙呈上宽下窄的特点,在重力作用下,沿深度较大裂隙面形成滑动和错断离层,错断垂距一般在0.71.5m,该滑动直达上覆基岩含水层,必然导致含水层水溃入工作面,局部裂隙裂缝较宽区域,可能会导致突水溃砂。(4)提出突水溃砂的综合防治技术。综合分析突水溃砂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条件,根据韩家湾煤矿防治水要求,进行矿井富水区防治水工程方案设计,内容包括:工程布置、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等。在此基础上,设计矿井水综合利用方案、提出矿井水害防治措施、制定防水、防砂应急方案。
陈少帅[4](2016)在《峰峰矿区奥灰突水治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峰峰矿区是我国重要产煤基地之一,是我国典型的大水矿区,与其他矿区相比,无论是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底板水害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受底板水害威胁程度等都是最复杂和防治水形势最严峻的地区之一。特别是随着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大,矿井底板奥灰水害问题更加突出,底板奥灰水害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威胁也越来越大。近10年来,峰峰矿区先后发生过多次奥灰突水灾害,每次突水灾害都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论文通过分析矿区内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总结出矿区的主要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通过研究近年来矿区的奥灰通道突水灾害多发的原因和典型突水灾害,为研究矿区奥灰突水奠定基础;通过对不同堵水环境下发生的突水进行分析研究,分别提出了以“围点打援”为关键技术的动水环境下突水治理技术,以动水条件下正反骨料充填段建造技术、过水通道充填骨料技术、多孔并列式双液注浆工艺技术为关键技术的溃入式突水治理技术,以突水通道探查技术、四位一体导水陷落柱综合封堵技术、群孔联合间歇注浆人工预缷压技术为关键技术的大采深下隐伏导水陷落柱突水治理技术,并结合矿区具体实例加以验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整个矿区的奥灰突水治理技术集成,为矿井开展防治水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突水对生产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类似条件下矿井水害快速治理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彦康[5](2016)在《五沟煤矿1033综采工作面采前防治水安全性评价》文中指出我国受水害威胁煤层量大面广,且频发突水致灾淹井事故,不仅经济损失大,而且破坏了矿区生态水环境,同时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项目研究的五沟煤矿主采煤层上方直接覆盖有砂砾石含水层,底部有富水中等的灰岩含水层,且断层极为发育,属受新生界四含水、顶板砂岩裂隙水、底板灰岩水、断层水四种水体威胁煤层开采。矿井设计时留设的各种防水煤柱煤量高达3665万吨,为了安全高效回收煤炭资源,开展受水困煤层采前安全性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论文以五沟煤矿1033综采工作面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方法,综合分析了影响工作面安全开采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开采工程技术条件,针对第四系松散层底部孔隙含水层(四含)、煤层砂岩顶板充水含水层、底板灰岩承压含水层及断层破碎带四种水害影响因素,评估预测了1033综采工作面在多水源作用下的安全开采条件,对工作面采前防治水进行了安全性评价。首先通过地面三维地震勘探、地面钻探、井下瞬变电磁探测、无线电波坑透探测等物探方法对工作面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探查,根据工作面附近的钻孔揭露的地质资料表明了10煤顶底板的岩性特征,同时对10煤层顶、底岩石中采取试样分别进行了物理及力学性质试验,获得了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根据1033工作面水患因素的分析结果,依据测试报告及有关技术规程,对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进行探查,为降低底板突水系数,采取灰岩注浆改造结合疏水降压的方法进行底板太灰水的防治。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预测了太灰水及断层对工作面安全开采的影响。在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时充水因素的基础上,预测了矿井开采期间的涌水量,根据预测的最大涌水量,进行了工作面排水系统设计。论文分析评价了各种水体对工作面安全开采的影响,结果表明:(1)四含对工作面开采影响较小,10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在工作面范围内大部分区域富水性较弱,对煤层开采的充水作用不大;(2)1033工作面煤层底板粉砂岩与细砂岩互层或砂质泥岩为中等坚硬岩类,顶板覆岩类型属于软弱—中硬覆岩类型;(3)1033工作面上覆四含厚度为10.119.45m,单位涌水量q为0.00760.0339L/(s·m),渗透系数K为0.02710.104m/d,属弱含水层,水体采动等级为Ⅱ类水体,可以留设防砂煤岩柱开采;类比其他工作面得知1033综采工作面需留设的防砂煤岩柱高度为39.91m,小于实际留设煤岩柱47.78m;(4)1033工作面底板最大突水系数为0.0510.125MPa/m,局部地段大于临界突水系数,但通过注浆改造后,突水系数变为0.0330.059MPa/m,小于临界突水系数,因此在注浆加固改造后工作面开采存在突水危险性较小,具备安全开采条件。(5)以F1033-7断层为例,利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软件进行断层采动活化特征的研究。模拟结果表明:F1033-7断层在工作面推进的过程中未出现明显活化特征,当断层带含有少部分水时不会对工作面产生严重影响。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水措施,确保了1033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对类似工作面水害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靳月灿[6](2014)在《“融雪径流—古冲沟”型矿井突水致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受能源赋存特点和煤炭资源分布规律的限制,在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满足能源需求的增长。由于东西部地质背景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水文地质结构特征。西部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在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新的矿井水害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新疆俄霍布拉克煤矿主采侏罗系煤层,大气降雨极少,顶板主要充水含水层不富水,勘探阶段认为本矿区不会发生大的水害事故。但2009年1106工作面顶板突水,最大水量达到1335m3/h,工作面被淹,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针对新疆俄霍布拉克矿区所面临的矿井水害问题,研究其水文地质结构特征、特殊条件下的突水致灾机制、防治水关键技术等问题,实现了“融雪径流-古冲沟”型水害问题的有效防治。本研究首先在物探、钻探等手段的探查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该区域与我国东部矿区水文地质结构的差异性,认为天山雪融水为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古冲沟控制地下水的径流并导致局部富集为其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雪径流-古冲沟”水文地质结构概念模型和突水致灾模式,分析了突水成因机制,并对比常见突水类型总结出该突水类型的特征和控制性因素。然后,从切断水源和封堵通道两方面,运用地下水流场演化模拟不同的工程效果,提出“帷幕阻流,明渠引流”、“区域性高位垂直疏放截流”和“无动力坡降疏放水”等防治水关键技术措施。相应的工程实践有效地消除了俄霍布拉克煤矿开采侏罗系煤层时顶板突水的隐患,降低了矿井水量,最终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开采。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从水文地质结构、矿井突水类型、地下水文学、矿井水害防治等多角度形成了一整套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水理论与技术,为国内外类似水文地质结构条件下的矿井水害防治研究及应用实践提供了可行性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创新意义。
冯新顶,侯争,牛会娟[7](2013)在《浅谈焦煤集团赵固一矿的水害防治》文中提出根据矿井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或者突水量分布规律、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制定防治水措施,使煤矿领导防治水意识进一步加强,减少底板出水的机率,在生产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大的突水事故,从而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刘小娟[8](2012)在《峰峰矿区矿井防治水技术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峰峰矿区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历史上曾发生多次突水和淹井事故,是全国有名的大水矿区。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峰峰矿区内矿井受底板承压水的威胁程度加大,防治水形势严峻。近三年来,峰峰矿区内的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发生重特大煤层底板奥灰突水事故3起,直接和间接地造成经济损失巨大。因此,研究峰峰矿区矿井防治水技术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是在全面进行峰峰矿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峰峰矿区内充水因素和受水害威胁程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通过对峰峰矿区部分矿井突水情况的统计分析,归纳总结了突水特征,并依据突水通道从裂隙型突水、断层型突水和陷落柱型突水对峰峰矿区的突水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不同水害类型的防治措施,进而总结了适合峰峰矿区的综合防治水技术与对策。
杨腾飞[9](2012)在《赵家寨煤矿二1煤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消除煤层底板承压水的威胁,结合新密煤田赵家寨煤矿底板各含水层和隔水层情况、水文地质动态观测网台帐以及区域构造发育规律,分析了二1煤层底板各含水层水位及水压的变化规律,找出了底板承压水的补给来源和导水通道,确定了区域水源的补给规律,最终得出了赵家寨煤矿底板承压水水源补给呈现以“构造补给为主、灰岩隐伏露头补给为辅、多种补给方式并存”的规律。从而确定矿井防治水应采用“疏堵结合、以堵为主、综合防治”的总体策略。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及相关软件RFPA2D-Flow,分别分析了完整岩层下工作面开挖对底板破坏的影响,以及断层倾角对底板断层突水危险性的影响,得出三个主要结论:完整岩层情况下,不同采场推进长度,采动对底板破坏深度不同,工作面推进越长采动对底板破坏越深;由于断层带的存在,当采场离断层越近,采场附近应力集中区叠加,采动引起的应力集中也越明显;断层倾角的变化,对断层活化的影响是不同的,断层倾角较小时,断层面上的剪切应力呈正负交替变化,且峰值较大,使得断层带围岩内的原有裂隙进一步发育及新的裂隙不断萌生;小倾角正断层在采动影响下断层面上法向应力变化较大,法向应力峰值也较大,容易发生压剪破坏,易形成导水裂隙带。最后绘制了赵家寨矿区二1煤层底板L7-8灰岩含水层突水危险性分区图、赵家寨矿区二1煤层底板L1-4灰岩含水层突水危险性分区图。
郑建[10](2011)在《牛西矿水文地质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的需求量也日趋增大,煤炭产业也不断向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埋藏较深的井田开拓。各产煤地受水、火、瓦斯等因素的威胁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张家口矿业集团牛西矿+500m水平8、9号煤层已回采完毕,2008年在回采+420m水平南翼采区901和9370工作面时发生顶板透水事故,事故造成工作面被淹,回采工作被迫中断。为保障牛西矿下一步安全生产,制定防排水设计,深入分析研究+420m水平南翼采区顶板透水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采集牛西矿南翼地区透水点、其他巷道淋水点、桑干河等水样,测定其水化学成分和稳定同位素的含量组成。经过对水化学资料的灰色关联分析、派珀三线图解分析、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和矿井排水量的分析,判别了透水水源的可能情况。利用地面物探对南翼地区煤层顶板富水区、水力联系通道、冒裂带的发育高度进行探查。结果表明,之前分析的矿井透水水源是可靠的,探测冒裂带的发育高度已波及到煤层顶板含水层。顶板透水事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采动后,冒裂带的发育高度波及到顶板含水层,影响其稳定性,从而使水沿冒裂带溃入工作面。因此,根据+420m水平南翼采区的地层特征,选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顶板覆岩运动破坏规律,垂直地应力的分布变化,并得出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综合分析,研究+420m南翼采区顶板透水机理。同时根据牛西矿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建立含水层地下水运动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依据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通过对模型的识别分析,反演了矿井不同块段的水文地质参数,建立研究区涌水量的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模型运行,成功地预测了+288m水平南翼采区和+420m水平北翼采区顶板含水层的涌水量。根据研究成果,制定了矿井防治水措施,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刘东煤矿外水仓施工过程中的防治水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刘东煤矿外水仓施工过程中的防治水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义棠倡源煤矿110501综采工作面防治水技术要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110501综采工作面防治水技术要点 |
2.1 走向“波浪式”层位挡水技术应用要点 |
2.2 倾向倒“V”式层位分流技术要点 |
2.3 注浆加固措施 |
3 提升110501综采工作面防治水效果的相关措施 |
4 结语 |
(2)渭北煤田澄合矿区东部K2灰岩水害探查及治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区内水文地质情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范围和开采概况 |
2.1.2 自然条件概况 |
2.2 区内地层 |
2.3 区内水文地质及底板充水条件 |
2.3.1 含水层 |
2.3.2 隔水层 |
2.3.3 底板充水条件 |
2.3.4 井下实际底板突水情况 |
3 区内K_2灰岩与奥灰的水力联系探查研究 |
3.1 K_2灰岩水文地质特征 |
3.1.1 厚度变化规律 |
3.1.2 岩性变化规律 |
3.1.3 富水性特征 |
3.1.4 矿区东西部K_2灰岩赋存差异性 |
3.2 探查范围、手段 |
3.3 探查工程与成果 |
3.3.1 井下物探开展情况 |
3.3.2 井下钻探开展情况 |
3.3.3 水质化验对比情况 |
3.3.4 井下放水试验 |
3.4 探查技术与探查成果分析 |
4 工程治理实际应用情况 |
4.1 治理区域概况 |
4.2 工程布置 |
4.2.1 物探工作 |
4.2.2 工程实施 |
4.3 工作面实际推采验证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Ⅰ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Ⅱ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浅埋富水区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浅埋煤层富水区下煤炭开采及防治水研究 |
1.2.2 岩石渗流理论研究 |
1.2.3 水土耦合理论研究 |
1.2.4 水砂混合流运移通道及水动力学研究 |
1.3 论文拟采取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3.3 技术路线 |
2 突水溃砂机理及富水性勘探研究 |
2.1 地质概况 |
2.1.1 地层 |
2.1.2 构造及地震 |
2.1.3 煤层 |
2.2 邻近矿井的充水溃砂状况及原因分析 |
2.3 突水溃砂机理 |
2.3.1 饱和含水砂层 |
2.3.2 过水砂通道 |
2.3.3 动水压力 |
2.3.4 容水砂空间 |
2.4 研究区富水性勘探 |
2.4.1 地球物理特征及研究区域范围 |
2.4.2 勘探前试验分析 |
2.4.3 勘探工作布置及结果分析 |
2.4.4 异常区综合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浅埋煤层富水区下安全开采可行性分析 |
3.1 2~(-2) 煤顶板基岩柱的岩性特征分析 |
3.1.1 2~(-2) 煤顶板基岩柱的岩性结构和厚度 |
3.1.2 顶板稳定性评价 |
3.2 覆岩破坏规律及“两带”发育高度计算 |
3.2.1 覆岩破坏规律 |
3.2.2 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计算 |
3.2.3“两带”发育高度计算结果 |
3.3 工作面突水溃砂可能性分析 |
3.4 含水层潜伏的水头压力在扰动作用下形成的动水压力分析 |
3.4.1 突水溃砂临界水力坡度的确定 |
3.4.2 韩家湾煤矿预防突水溃砂的水头高度计算 |
3.4.3 过水通道分析 |
3.5 开采扰动的固液耦合数值模拟分析 |
3.5.1 模拟地质条件 |
3.5.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5.3 开采扰动模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防治水措施研究 |
4.1 井田及附近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 |
4.2 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
4.3 地下水动态变化 |
4.4 工作面涌水量预测 |
4.4.1 首采区最大涌水量预测 |
4.4.2 矿井开采条件下工作面正常涌水量预算 |
4.4.3 工作面涌水量预计评述 |
4.5 矿井水综合利用方案 |
4.5.1 煤矿水水质特点 |
4.5.2 矿井水综合利用 |
4.6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及防水、防砂应急方案 |
4.6.1 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
4.6.2 防水、防砂应急方案 |
4.6.3 具体要求 |
4.7 突水溃砂后的现场工作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峰峰矿区奥灰突水治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注浆堵水理论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 |
2.2 矿井概况 |
2.3 地质概况 |
2.3.1 地层 |
2.3.2 构造 |
2.4 水文地质概况 |
2.5 峰峰矿区水害概况 |
2.6 小结 |
第3章 峰峰矿区奥灰通道突水灾害多发原因分析 |
3.1 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
3.2 探测技术与手段不能完全满足安全生产的需求 |
3.3 回采过程中缺乏可行的技术手段 |
第4章 奥灰突水治理关键技术 |
4.1 动水环境下奥灰突水治理关键技术 |
4.2 溃入式奥灰突水治理关键技术 |
4.3 隐伏导水构造奥灰突水治理关键技术 |
第5章 奥灰突水治理 |
5.1 动水环境下奥灰突水治理 |
5.1.1 突水过程 |
5.1.2 突水因素分析 |
5.1.3 确定突水区域 |
5.1.4 施工中的技术难点 |
5.1.5 突水治理方案 |
5.1.6 突水治理过程 |
5.1.7 注浆效果评价 |
5.2 溃入式奥灰突水治理 |
5.2.1 突水过程 |
5.2.2 突水因素分析 |
5.2.3 施工中的技术难点 |
5.2.4 突水治理方案 |
5.2.5 突水治理过程 |
5.2.6 注浆堵水效果评价 |
5.3 隐伏导水构造突水治理 |
5.3.1 突水过程 |
5.3.2 突水因素分析 |
5.3.3 施工中的技术难点 |
5.3.4 突水治理方案 |
5.3.5 突水治理过程 |
5.3.6 注浆堵水效果评价 |
第6章 峰峰矿区奥灰突水治理技术集成 |
6.1 奥灰突水治理难点问题 |
6.2 奥灰突水快速治理原则 |
6.3 峰峰矿区奥灰突水快速治理技术集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五沟煤矿1033综采工作面采前防治水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底板突水研究现状 |
1.2.2 断层突水研究现状 |
1.2.3 防治水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1033工作面工程概况 |
2.1 1033工作面开采概况 |
2.2 1033工作面地质条件 |
2.3 1033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探查 |
2.3.1 地面探查 |
2.3.2 井下瞬变电磁探测 |
2.3.3 并行电法探测成果分析 |
2.3.4 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探测 |
2.4 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含水层 |
2.4.2 断层含、导水性 |
2.4.3 工作面充水特点 |
2.5 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 |
2.5.1 煤层顶底板岩性组成与厚度变化特征 |
2.5.2 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特征 |
2.5.3 工程地质岩组特征 |
2.5.4 顶底板岩体结构特征 |
第三章 1033工作面水患因素分析 |
3.1 含水层水 |
3.1.1 新生界四含水 |
3.1.2 10煤顶板砂岩裂隙水 |
3.1.3 10煤底板太灰水 |
3.2 工作面内断层对工作面开采影响 |
3.2.1 断层含导水性分析 |
3.2.2 工作面采动断层活化对煤层开采的影响 |
第四章 1033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评价 |
4.1 四含水害评价 |
4.1.1 水体采动等级 |
4.1.2 工作面两带高度预计及防砂安全煤岩柱高度计算 |
4.1.3 10煤开采四含突水危险性评价 |
4.2 1033工作面太灰突水危险性评价 |
4.2.1 突水危险性预测评价依据与技术标准 |
4.2.2 1033工作面开采太灰突水危险性评价 |
4.3 断层对工作面开采影响研究 |
4.3.1 工作面采动断层活化特征 |
4.3.2 断层对1033工作面开采的影响 |
第五章 1033工作面开采涌水量预计及排水系统设计 |
5.1 1033工作面开采涌水量预计 |
5.1.1 1033工作面涌水组成 |
5.1.2 涌水量计算方法 |
5.1.3 工作面回采涌水量预计 |
5.2 1033工作面排水系统设计 |
5.2.1 排水系统设计原则及设计依据 |
5.2.2 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
第六章 1033工作面开采防治水安全性评价及防治水对策研究 |
6.1 工作面开采安全性评价 |
6.1.1 工作面开采安全性评价依据 |
6.1.2 工作面开采安全条件评价 |
6.1.3 评价结果 |
6.2 1033工作面安全开采对策研究 |
6.2.1 验证1033工作面顶板异常区 |
6.2.2 回采期间工作面防治水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融雪径流—古冲沟”型矿井突水致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主要研究成果 |
2 水文地质结构的综合分析及概念模型的建立 |
2.1 水文地质结构特征对比分析 |
2.2 瞬变电磁法及高密度电法勘探 |
2.3 水文地质钻探探查 |
2.4 地下水动态监测 |
2.5 “融雪径流-古冲沟”结构的概念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融雪径流-古冲沟”型突水模式及致灾机制 |
3.1 水文地质结构对突水的影响 |
3.2 “融雪径流-古冲沟”型突水致灾机制 |
3.3 “融雪径流-古冲沟”型突水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区域性融雪径流场演化的数值模拟 |
4.1 数据统计分析 |
4.2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4.3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4.4 截流及疏放流场的演化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5 “融雪径流-古冲沟”型突水的综合防治技术 |
5.1 “帷幕阻流”与“明渠引流” |
5.2 区域性高位垂直疏放截流模式 |
5.3 无动力坡降疏放水技术 |
5.4 无动力疏放效果评价 |
5.5 工作面回采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浅谈焦煤集团赵固一矿的水害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矿井防治水管理及矿井排水系统 |
1.1 矿井技术管理状况 |
1.2 矿井排水系统; |
2 矿井防治水系统及水文监测系统 |
2.1 防治水系统 |
2.2 矿井水文监测系统 |
3 结语 |
(8)峰峰矿区矿井防治水技术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关键问题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3 本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交通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气象、水文 |
2.2 矿区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地质构造 |
2.3 可采煤层 |
2.4 生产矿井概况 |
2.5 小结 |
第3章 水文地质特征 |
3.1 矿区水文地质概况 |
3.1.1 含水层划分及特征 |
3.1.2 隔水层 |
3.1.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3.1.4 地下水的动态特征 |
3.2 矿区开采条件评价 |
3.2.1 充水水源 |
3.2.2 充水通道 |
3.3 矿井受水害威胁程度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峰峰矿区突水特征及因素分析 |
4.1 峰峰矿区突水资料统计分析 |
4.2 矿区突水特征 |
4.3 矿区突水因素分析 |
4.3.1 裂隙型突水因素分析 |
4.3.2 断层型突水因素分析 |
4.3.3 陷落柱型突水因素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峰峰矿区矿井水防治技术与对策研究 |
5.1 综述 |
5.2 老空水的防治措施 |
5.3 顶板水的防治措施 |
5.4 底板承压水的防治措施 |
5.5 峰峰矿区矿井防治水综合措施 |
5.5.1 矿井分区隔离 |
5.5.2 新区地质、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和试验 |
5.5.3 煤层底板和奥灰顶部局部注浆加固 |
5.5.4 矿井防治水安全保障系统 |
5.5.5 工作面防治水措施 |
5.5.6 矿井防治水技术路线 |
5.5.7 加强防治水专业队伍建设 |
5.6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项目 |
(9)赵家寨煤矿二1煤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我国煤矿水害事故现状 |
1.2.2 底板突水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煤矿防治水技术存在的新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2 赵家寨煤矿水文地质条件 |
2.1 矿井概况 |
2.2 赵家寨煤矿二1煤底板水害治理概况 |
2.2.1 疏水降压 |
2.2.2 带压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综合探查 |
2.2.3 建立水文地质动态观测系统 |
2.2.4 留设防水煤(岩)柱 |
2.2.5 预注浆 |
2.2.6 煤层底板注浆加固改造 |
2.2.7 超前探放水 |
2.2.8 注浆堵水 |
2.2.9 封闭不良钻孔 |
2.2.10 完善矿井排水系统 |
2.2.11 主动预防,完善并强化防治水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 |
2.3 矿井地质特征 |
2.3.1 自然地理 |
2.3.2 地层 |
2.3.3 构造 |
2.4 小结 |
3 赵家寨煤矿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综合分析 |
3.1 区域水源特征 |
3.2 区域水文地质动态观测网的建立与观测结果分析 |
3.2.1 区域水文动态观测网的建立 |
3.2.2 区域水位、水压变化的基本规律 |
3.3 地质构造对矿区水源补给的影响分析 |
3.3.1 区域地质构造对矿区水源补给的影响分析 |
3.3.2 矿井地质构造对矿区水源补给的影响分析 |
3.4 矿井水源补给规律 |
3.5 小结 |
4 煤层底板突水的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 |
4.1 真实破裂过程分析软件[渗流版]RFPA~(2D)-Flow 软件简介 |
4.2 完整岩层条件下底板破坏深度数值模拟 |
4.2.1 数值计算模型 |
4.2.2 数值模拟结果 |
4.3 含断层岩层条件下底板采动影响分析 |
4.3.1 断层活化机制的力学分析 |
4.3.2 断层倾角对底板隔水层承压能力的影响分析 |
4.3.3 断层力学性质对底板隔水层承压能力的影响 |
4.4 断层倾角对断层突水影响的数值模拟 |
4.4.1 数值计算模型 |
4.4.2 数值模拟结果 |
4.5 小结 |
5 赵家寨煤矿二1煤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 |
5.1 煤层底板突水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含水层水头压力 |
5.1.2 底板岩性及组其合特征 |
5.1.3 地质构造 |
5.1.4 矿山压力 |
5.1.5 含水层的富水性 |
5.1.6 地应力 |
5.2 煤层底板突水系数评定法 |
5.3 赵家寨煤矿二1煤底板临界突水系数的确定 |
5.3.1 华北型煤田典型突水实例“突水系数”分析 |
5.3.2 赵家寨矿区安全突水系数的确定 |
5.4 赵家寨煤矿二1煤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 |
5.4.1 赵家寨煤矿二1煤底板 L7-8灰岩突水危险性预测 |
5.4.2 赵家寨煤矿二1煤底板 L1-4灰岩突水危险性预测 |
5.5 赵家寨煤矿二1煤底板突水危险性分区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牛西矿水文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井水源判别方法研究现状 |
1.2.2 物探的研究现状 |
1.2.3 覆岩运动破坏规律的研究现状 |
1.2.4 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关键问题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3 本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交通及经济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交通 |
2.1.2 经济概况 |
2.2 自然地理 |
2.2.1 地形、地貌特征 |
2.2.2 气象、水文及地震 |
2.3 地质概况 |
2.3.1 地层 |
2.3.2 地质构造 |
2.4 含煤地层及主要可采煤层 |
2.4.1 含煤地层 |
2.4.2 主要可采煤层 |
2.5 矿井排水能力及现状 |
2.6 小结 |
第3章 水文地质特征 |
3.1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
3.2 井田水文地质 |
3.2.1 含水层划分及特征 |
3.2.2 隔水层 |
3.3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
3.4 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
3.4.1 邻近矿井的水文地质特征 |
3.4.2 矿井的充水因素 |
3.5 小结 |
第4章 矿井水源分析 |
4.1 灰色关联分析 |
4.1.1 灰色关联分析原理 |
4.1.2 灰色关联分析计算 |
4.1.3 水质数据的灰色关联分析 |
4.1.4 稳定同位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4.2 派珀三线图解分析 |
4.3 稳定同位素的分布特征 |
4.3.1 总体分布特征 |
4.3.2 氚含量的分布特征 |
4.4 小结 |
第5章 地面物探 |
5.1 电法勘探技术方法 |
5.2 物探目的及工程布置 |
5.2.1 物探的目的 |
5.2.2 物探探测工作布置 |
5.3 数据处理及解释 |
5.3.1 数据处理 |
5.3.2 资料解释 |
5.4 小结 |
第6章 相似材料模拟研究 |
6.1 理论概述 |
6.1.1 模拟试验相似性理论 |
6.1.2 “上三带”理论概述 |
6.2 模拟实验 |
6.2.1 实验的目的及意义 |
6.2.2 实验模拟原型 |
6.2.3 实验设计的一些参数 |
6.2.4 实验设计 |
6.3 采动过程底板应力分布规律及顶板位移变化情况 |
6.3.1 测试数据整理 |
6.3.2 采动过程中底板应力分布规律 |
6.3.3 顶板位移观测点的数据分析 |
6.4 煤层顶板采动破坏特征 |
6.5 冒裂带发育高度对比分析 |
第7章 矿井涌水量预测 |
7.1 涌水量预测概述 |
7.1.1 影响顶板涌水的基本因素 |
7.1.2 顶板涌水量主要预测方法 |
7.2 矿井充水特征分析 |
7.2.1 充水水源 |
7.2.2 充水通道 |
7.2.3 充水特征 |
7.3 数值模拟 |
7.3.1 数值模拟的步骤 |
7.3.2 概念模型 |
7.4 三维渗流数学模型及其模型求解 |
7.4.1 三维渗流数学模型 |
7.4.2 模型的求解 |
7.4.3 三维渗流可视化计算机模型 |
7.4.4 模型识别与校正 |
7.4.5 模型识别成果 |
7.5 涌水量预测 |
7.5.1 预测模型 |
7.5.2 预测方案及预测结果 |
7.6 小结 |
第8章 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 |
8.1 +420m 水平南翼采区工作面防治水技术措施 |
8.2 +420m 水平北翼采区工作面防治水技术措施 |
8.3 +288m 水平南翼采区工作面防治水技术措施 |
8.4 矿井软岩泥化问题处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项目 |
四、刘东煤矿外水仓施工过程中的防治水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义棠倡源煤矿110501综采工作面防治水技术要点分析[J]. 范天升. 矿业装备, 2021(02)
- [2]渭北煤田澄合矿区东部K2灰岩水害探查及治理技术研究[D]. 王峰. 西安科技大学, 2018(12)
- [3]浅埋富水区下安全开采技术研究[D]. 霍军鹏. 西安科技大学, 2017(02)
- [4]峰峰矿区奥灰突水治理技术研究[D]. 陈少帅. 河北工程大学, 2016(04)
- [5]五沟煤矿1033综采工作面采前防治水安全性评价[D]. 马彦康. 安徽建筑大学, 2016(04)
- [6]“融雪径流—古冲沟”型矿井突水致灾模式研究[D]. 靳月灿.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3)
- [7]浅谈焦煤集团赵固一矿的水害防治[J]. 冯新顶,侯争,牛会娟. 陕西煤炭, 2013(04)
- [8]峰峰矿区矿井防治水技术与对策研究[D]. 刘小娟. 河北工程大学, 2012(04)
- [9]赵家寨煤矿二1煤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研究[D]. 杨腾飞. 河南理工大学, 2012(01)
- [10]牛西矿水文地质研究[D]. 郑建. 河北工程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