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PTCA导丝引导左心室导联植入

使用PTCA导丝引导左心室导联植入

一、应用PTCA导引钢丝指引左心室电极导线的植入(论文文献综述)

秦朝彤,侯小锋[1](2021)在《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心脏起搏导线植入技术》文中提出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心脏起搏导线的植入是心脏起搏特别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难点,现主要针对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心脏起搏导线植入的策略,从入路选择、钢丝导引和外鞘管塑形,到希浦系统起搏技术的应用进行介绍,以期提高这类患者的起搏导线植入特别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成功率。

胡奕然[2](2020)在《改进希浦氏系统起搏植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传统希氏束起搏(HBP)植入离不开X线透视的指导。由于技术要求比传统右室心尖部位起搏方式复杂,通常需要很大的X射线透视剂量。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HB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与传统透视方法指导HBP进行对比。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有双腔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30例患者,15例患者接受三维电解剖标测(Ensite NavX系统)指导HBP(Enisite NavX组),另外15例接受传统透视HBP(传统透视组)。对比两组术中起搏参数、手术时间、总X透视剂量、希氏束导线植入透视剂量以及术后3月随访的起搏参数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三维电解剖标测方法组14例患者(93.3%)在Ensite NavX标测系统指导下成功植入HBP。相较于传统透视组,Ensite NavX组仅需要更低的总透视线量(1.4±0.5mGyvs.16.1 ± 2.2mGy;P<0.001)和希氏束植入透视线量(0.4±0.3mGyvs 12.5±2.2mGy;P<0.001)。此外,NavX组所需手术时间显着高于传统透视组(70.4±10.5 min vs.63.9±4.1 min,P=0.048),但两组在希氏束导线植入时间上(8.6±2.7 min vs.7.5±1.9 min,P=0.236)无显着性差异。两组在术中和随访3月起搏参数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Eniste NavX组无一例患者发生导线脱位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Ensite NavX系统指导HBP安全、可行且具有很高的手术成功率。相较于传统X线透视方法,Ensite NavX指导HBP方法所需要的X线透视剂量显着减少,且有着相同的手术时间和短期起搏参数。目的希氏束起搏(HBP)经实践发现在植入技术上仍然存在较大的难度。本研究主要探讨一种利用三尖瓣环右室造影方法指导HBP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纳入8例心动过缓有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通过希氏束专用鞘管在术中跨越三尖瓣环行右心室造影,从而显示三尖瓣环的具体形态和解剖位置以指导HBP。基于三尖瓣环解剖标志,希氏束导线分别植入心房侧(aHBP)和心室侧(vHBP)。结果8例患者中,2例导线植入心房侧,5例患者植入心室侧,另外1例患者导线先植入心房侧,因术中阈值不理想最终改植入心室侧。aHBP起搏图形均表现为选择性HBP。患者平均起搏阈值和R波感知分别为1.6±0.5V/1.0ms和1.2±0.4mV。而vHBP中表现为选择性HBP有4例,另外2例表现为非选择性HBP。患者平均起搏阈值和R波感知分别为0.8±0.4V/1.0ms和4.1 ±1.5mV(均显着优于aHBP,P<0.05)。术后心室输出程控为3.0V/1.0ms,vHBP均表现为非选择性HBP而aHBP均表现为选择性HBP。随访3月显示起搏参数稳定,未见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三尖瓣环右室造影方法指导HBP安全、可行,可以提供影像学解剖标志指导希氏束导线植入到预期的位置。目的根据植入位点分类,希氏束起搏(His-bundlepacing,HBP)可分为心房侧或心室侧。系统性地对比过心房侧HBP(a-HBP)和心室侧HBP(v-HBP)尚无报道。本研究旨在对比心动过缓患者植入a-HBP或v-HBP的起搏和电学参数。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行三尖瓣环造影方法指导HBP的50例心动过缓患者。根据术中三尖瓣环造影明确导线的植入位置分入a-HBP组和v-HBP组。收集手术成功率,术中和随访3月起搏参数、超声资料等并进行对比。结果三尖瓣环造影方法指导HBP成功植入45例患者(成功率为90.0%,a-HBP组占44.4%,v-HBP组占55.6%)。a-HBP组(70.0%)选择性希氏束起搏比例显着高于 v-HBP 组(40.0%,P=0.045)。另外,v-HBP 组术中(1.07±0.47vs.1.41 ± 0.38 V/1.0ms,P=0.014)和术后 3 月(0.82±0.42 vs.1.70±0.81 V/0.4ms,P<0.001)希氏束夺获阈值均显着低于a-HBP组。其次,v-HBP组术中(4.5±1.4vs.2.0 ±0.8mV,P<0.001)和随访 3 月(4.4±1.5vs.1.8±0.7mV,P<0.001)R 波感知同样均显着高于a-HBP组。短期3月随访绝大多数患者并未观察到三尖瓣反流的加重,心脏功能也保持正常。结论本研究证实,v-HBP有着更低的起搏阈值和更高的R波感知,未见心房远场感知情况的发生。这提示,HBP植入心室侧能够获得更好的起搏管理模式和电池使用寿命。目的尽管存在诸多优点,希氏束起搏(His-bundlepacing,HBP)植入技术仍然是有挑战性的,特别是对于心脏扩大和传导束远端存发生阻滞的患者。本研究旨在探讨借助三尖瓣环右室造影方法指导希氏束远端起搏(distal His-bundle pacing,DHBP)应用于传统HBP方法植入困难患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本前瞻性研究纳入30例传统HBP植入困难的患者(15例接受三尖瓣环造影指导DHBP,另外15例继续接受传统HBP植入)。传统HBP植入困难定义为:传统X线方法植入3830导线透视时间达到15分钟仍无法成功(起搏阈值≤2.5V/1.0ms且起搏图形符合指南要求)。收集手术成功率,术中和随访3月起搏参数、超声资料等并进行对比。结果对于传统组,仅5例患者(5/15)最终HBP植入成功,而DHBP组12例(12/15)患者成功,患者起搏图形均为非选择性(100%)。三尖瓣环造影指导希氏束远端组成功率显着高于传统组(80.0%vs.33.3%,P=0.025)。DHBP患者术中希氏束夺获阈值和R波感知分别为1.66±0.65V/1.0ms和5.5±1.3mV,随访3月显示起搏参数保持稳定(1.48±0.84V/0.4ms,P=0.362)(6.0±1.3mV,P=0.160)。此外,DHBP 未显示三尖瓣反流恶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患者左心功能(51.7±11.4 vs.54.7 ±8.3%,P=0.017)和左室同步性(83.9±20.8 vs.58.9±8.3 ms,P=0.002)均较术前显着得到改善。结论三尖瓣环右室造影方法指导DHBP安全、可行,相较于传统透视方法能够提高植入困难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这种方法指导的DHBP能够获得满意的起搏参数和左室同步性。本研究初步结果显示,三尖瓣环造影方法指导DHBP或许能够显着提高传统方法植入困难的成功率。目的希氏束起搏(His-bundlepacing,HBP)和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因能够夺获心脏固有传导系统是目前认为的生理性起搏方式,本研究旨在直接对比这两种起搏方式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对比HBP和LBBP应用于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block,AVB)患者的电学和机械同步性差异。方法连续入选有起搏器植入指征的50例AVB患者,25例实施HBP(HBP组),另外25例实施LBBP(LBBP组)。收集手术成功率,手术和X线透视时间,术中和随访3月起搏参数、超声资料等并进行对比。结果HBP的成功率为76.0%(19/25),而LBBP的成功率为88.0%(22/25)。两组在手术成功率上并无显着性差异(76.0%vs.88.0%,P=0.462)。相较于HBP组,LBBP组有着更低的术中(0.76±0.25V/0.4msvs.1.27±0.61V/1.0ms,P=0.003)和术后 3 月(0.65±0.20V/0.4ms vs.1.22±0.89V/0.4ms,P=0.015)起搏阈值。此外,LBBP 组术中(11.7±6.6 vs.4.9±2.4 mV,P<0.001)和术后 3 月(12.0±5.8 vs.5.0±2.2 mV,P<0.001)R波感知也显着高于HBP组。HBP组在手术时间(HBP:74.3±17.8 vs.LBBP:63.2±12.3 min,P=0.029)和导线植入透视时间上(HBP:10.3±4.5 vs.LBBP:6.8±2.2min,P=0.005)均显着高于LBBP组。此外,术后3月,两组患者在心脏同步性改善方面差异并无显着性(HBP:-7.4±11.9 vs.LBBP:-6.1±6.7 ms,P=0.699)。结论相较于HBP,LBBP应用于AVB患者在起搏QRS时限、手术成功率和左室同步性改善方面并无显着性差异,但LBBP着更低的起搏阈值和更高的R波感知。此外,LBBP需要的手术时间和导线植入透视时间更少。本研究初步显示LBBP可作为AVB患者接受生理性起搏不错的一种选择,但远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需进一步临床研究来佐证。

李晓飞[3](2020)在《左束支区域起搏新技术在心动过缓及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左束支区域起搏改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机械同步性的研究背景及目的:左束支区域起搏,作为一种新的传导束起搏模式,目前仍缺乏足够的临床评估。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房室传导阻滞需要接受心室起搏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索左束支区域起搏是否能维持甚至改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室收缩同步性。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3例因房室传导阻滞符合心室起搏适应证的患者。所有纳入的患者在术前基线状态以及术后3个月均接受术前心电图、起搏参数以及左心室同步性的评估,同时评估左束支区域起搏相关的围术期及术后可能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评价通过二维超声测量左心室收缩总体应变来实现。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定义为起搏达峰时间的骤然缩短以及起搏的QRS波宽度在130ms以内。研究结果:在本研究纳入的患者中,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率达90.0%(30/33),纳入患者的平均年龄55.1±18.5岁,其中66.7%为男性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的患者平均夺获阈值为0.76±0.26 V(输出脉宽0.4ms),经过3个月随访,患者的起搏输出阈值无明显升高(0.64±0.20 V,输出脉宽0.4ms)。起搏的QRS波宽度也在3个月随访期间变化不大(术后即刻:112.8±10.9 ms;术后3个月:116.8±10.4ms)。在纳入的患者中,有16例基线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右束支传导阻滞,这部分患者手术成功率为68.7%(11/16),起搏的QRS波宽度较基线水平有明显改善(基线自身QRS波宽度:153.3±27.8 ms,3个月随访起搏QRS波宽度:122.2±9.9 ms)。通过对比术前及术后3个月左心室收缩应变评估左室收缩机械同步性对比,术后左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有一定程度改善,尤其见于基线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结论:左束支区域起搏可以实现低阈值夺获、起搏窄QRS波宽度,并维持甚至改善左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且无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提示,左束支区域起搏可能成为房室传导阻滞这类心室起搏比例要求高的患者未来主要的生理性起搏模式之一。第二部分:左束支区域起搏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动过缓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脏电学同步性及心功能的研究背景及目的:左束支区域起搏已经成为目前重要的一种生理性起搏模式。前序研究探索了左束支区域起搏在缓慢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但目前仍缺乏其在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的应用的临床经验。研究方法: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们从169例连续尝试左束支区域起搏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其中基线合并束支传导阻滞(包括左束支传导阻滞和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定义为起搏的QRS波在V1导联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并记录到手术中刺激-达峰时间有骤减,且高低电压输出条件下达峰时间稳定。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均进行起搏相关参数、超声心动相关的参数测量。超声心动图通过测量左、右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同步性参数峰值应变离散度(peak strain dispersion,PSD)以及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sion,TAPSE)来评估左右心室功能及同步性变化。研究结果:缓慢型心律失常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总体成功率为83.6%,术中中位累计X线曝光量位100.5(60.0,179.3)uGym2。在基线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中,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率为73.1%(19/26),起搏的QRS波宽度较术前有明显缩短(术前:169.4±22.6ms,术后:119.6±9.5ms,P)。在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率为93.1%(27/29),起搏的QRS波宽度较基线QRS宽度有一定程度缩短(术前:143.1±16.6ms,术后:119.5±11.7 ms)。左束支区域起搏实现QRS波缩窄的阈值,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明显高于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右束支传导阻滞:1.74±0.36V/0.4ms,左束支传导阻滞:0.79±0.17 V/0.4ms,P<0.001)。截至6个月随访,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左右室同步性均有一定程度改善,起搏缩窄的QRS波在6个月时也得到保持。结论:对于多数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不仅可以纠正左束支传导阻滞,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纠正右束支传导阻滞。第三部分: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的应用以及与传统双室起搏的疗效对比研究背景及目的:左束支区域起搏可以纠正左束支传导阻滞改善左室心功能。但目前仍缺乏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效果的相关研究。作为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索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慢性心衰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的效果,并通过与传统双室起搏对比,探索左束支区域起搏和双室起搏的疗效差异。研究方法:从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连续纳入国内三个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并尝试左束支区域起搏患者(无论左束支区域起搏作为初始策略还是补救策略)。为了对比左束支起搏和双室起搏效果,研究通过倾向性评分(以1:2匹配性别、基线QRS波宽度、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室舒张末径)匹配2018年因慢性心衰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接受双室起搏的患者来减少研究偏倚。研究结果:本研究中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率81.1%(30/37),在左束支区域起搏成功的患者中,其中27例患者仅接受左束支区域起搏(10例患者为选择性左束支起搏,占比33.3%),25例患者左束支起搏QRS波宽度在130ms以内。其余3例患者最终接受左束支区域起搏联合左室心外膜起搏以实现更窄的QRS波。经过6个月随访,左束支起搏成功患者实现明显的QRS波宽度的缩窄(术前:178.2±18.8ms,术后6个月:121.8±10.8ms,P<0.001),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有明显改善(术前28.8±4.5%,术后6个月:44.3±8.7%,P<0.001)。选取其中仅接受左束支区域起搏患者(27例),以1:2匹配54例同期接受双室起搏患者,两组6个月随访结果比较发现,接受左束支区域起搏患者QRS波宽度缩窄更明显(QRS缩窄量:左束支区域起搏组:58.0ms,双室起搏组:12.5ms,P<0.001),中位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更明显(左束支区域起搏组:15.6%,双室起搏组:7.0%,P<0.00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超声反应率更高(左束支区域起搏组:88.9%,双室起搏组:66.7%,P=0.035),临床反应率也更高(左束支区域起搏组:96.3%,双室起搏组:75.9%,P=0.028)。结论:对于大多数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可以实现束支传导阻滞的纠正以及心功能的改善,未来可能会成为慢性心衰患者双室起搏的重要补充。

孙旭杜[4](2014)在《经冠状窦心室起搏替代传统右室起搏的方法学和安全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尝试经CS植入心室电极实现常规心脏起搏,克服传统经三尖瓣右室心内膜起搏潜在的风险,为改进心脏起搏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植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连续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收住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符合CSPE和ACC/AHA《指南》普通心脏起搏Ⅰ类适应证的患者61例,(男31例,女30例,平均年龄63.89±12.15岁),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7例,Ⅱ。房室传导阻滞14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2例,房颤伴长间歇8例。随机分为经CS心室起搏的研究组和传统右室起搏组。所有患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2.所有患者术前行心脏超声评价三尖瓣返流情况。研究组先行CS逆行灌注造影寻找起搏靶静脉或直接用标测电极、普通右室电极探查CS开口,然后将普通右室电极或经推送长鞘将专用左室电极送入靶静脉,经影像定位及电生理定位满意后固定电极,其余操作同传统起搏。传统右室起搏组采用跨三尖瓣植入右室电极的常规方法完成手术。3.采集基线资料,手术X线曝光时间。记录手术后即刻、出院后不同时段的起搏效果、起搏相关并发症、起搏系统参数以及三尖瓣返流情况等指标,分析经CS心室起搏的优劣及实施经CS心室起搏的方法学和安全性。4.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以P<0.05判为差异有显着性。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基础病种类等基线资料差异无显着性(性别:男51.72%,女48.28%与男50%,女50%;年龄:63.14±13.23岁与64.4±11.54岁;身高:161.95±9.27cm与163.19±9.48cm;体重:59.73±10.87kg与60.14±14.36kg;P均>0.05)。61例患者均成功植入起搏器实现心室起搏(成功率100%)。除研究组1例失访外,60例患者均完成随访(98.04%),最短随访3个月,最长随访12个月,平均随访3.86±1.88月。2.两组患者共选用VVI起搏器8例,DDD起搏器53例,起搏器类型无组间差异显着性(P=0.873)。研究组心室起搏成功率低于对照组(65.52与100%,P=0.001),研究组未能实现心室起搏的10例(34.48%)患者改行了传统右室起搏。研究组首先采用普通右室起搏电极经CS起搏的8例中失败的6例(75%)改行传统右室起搏且成功。参照CRT技术植入专用左室电极的21例患者中17例(80.95%)成功,4例(19.05%)失败并改行传统右室起搏且成功。研究组心室起搏成功的19例分别采用了心大静脉上游6例(31.57%)、左室高侧支静脉4例(21.05%)、左室侧静脉6例(31.57%)、心后静脉1例(5.3%)和心中静脉2例(10.52%);其中普通右室电极仅2例成功(成功率25%),采用CRT专用左室电极和专用输送鞘成功17例(成功率80.95%),采用CRT专用左室电极成功率高于普通右室电极(80.95%与25%,P=0.009)。对照组32例右室起搏的电极分别定位于右室尖13例(40.63%),右室间隔部19例(59.37%)。3.研究组3例(10.34%)不良事件分别为术中发生CS夹层1例和心包积液1例(共6.9%),术后膈肌刺激1例(3.4%)。对照组无不良事件(0%),61例患者均未死亡,给予相应处理后起搏器均运行正常。两组间起搏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无显着差异性(10.34%与0%,P=0.203)。4.研究组植入心室电极X线曝光时间长于对照组(7.43±5.56min与,3.85±2.21min P=0.01)。两组植入心室电极X线曝光时间均与性别、身高、体重无相关性(P均>0.05)。5.术中检测,研究组起搏阈值稍高于对照组(1.43±1.05v与0.79±0.69v,P=0.009),但两组的起搏阈值均在安全范围。两组心室电极的感知灵敏度相当(10.77±4.96mv与9.66±2.93mv,P=0.367);研究组心室起搏的阻抗稍高于对照组(884.35±476.52Ω与615.48±214.89Ω,P=0.010),但两组的起搏阻抗均在安全范围。6.术后1月及术后3月随访,研究组心室起搏阈值均稍高于对照组(1.16±0.76v与0.83±1.01v,P=0.024;1.12±0.76v与0.66±0.28v,P=0.004)。两组的心室感知灵敏度相当(12.85±6.41mv与11.21±7.10mv,P=0.449;13.67±6.25mv与12.74±7.73mv,P=0.684)。研究组心室起搏阻抗稍高于对照组(737.18±251.19Q与555.13±185.23Ω,P=0.006;758.18±217.22Ω与540.42±179.99Q,P=0.03)。两组的心室起搏阈值和起搏阻抗均有降低趋势且均在安全范围。两组的心室感知性能均有改善趋势,但以上动态变化差异无显着性(P均>0.05)。7.术前研究组与对照组三尖瓣返流发生率无明显差异(96.55%与100%,P=0.96)。术后1月研究组三尖瓣返流面积增加的例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41.18%与62.5%,P=0.260)。术后3月对照组三尖瓣返流面积增加的例数明显多于研究组(71.8%与29.4%,P=0.004)。术后研究组平均三尖瓣返流面积较术前无显着增加(P=0.158),传统右室起搏组平均三尖瓣返流面积较术前有所增加(P=0.004)。结论1.在常规心脏起搏患者中采用经CS心室起搏替代跨三尖瓣右室心内膜起搏经典术式,具有有效、可行、简便、可重复等特点。有可能避免跨三尖瓣右室起搏潜在的致三尖瓣返流、电极脱位、心内膜感染难治等诸多风险,值得进一步探索。2.采用普通心室电极尝试经CS心室起搏的成功率偏低,借助成熟的CRT技术采用特殊左室电极则成功率显着提升。经CS心室起搏和传统跨三尖瓣右室起搏的X线曝光时间均与患者性别、身高、体重无相关性,但经CS心室起搏X线曝光时间稍长于传统右室起搏。随着起搏系统软硬件和植入技术的改进,曝光时间可进一步缩短。已开展CRT应用并熟练掌握左室电极植入技术的团队,不存在常规心脏起搏术中实现经CS心室起搏的技术障碍。3.经CS心室起搏的术中和术后会发生CS夹层、心包积液、膈肌刺激等起搏相关并发症,但发生率并未高于传统右室起搏。经CS心室起搏的起搏参数并未劣于传统右室起搏。提示经CS心室起搏安全、可行。4.经CS心室起搏可获得更趋于中心型心室激动的QRS波形态与时限,可避免传统右室起搏极易导致的LBBB QRS图形,使起搏治疗更符合生理性,似可改善起搏患者的远期预后。5.对于禁忌跨三尖瓣起搏、未能实施CRT、已经存在LBBB的患者,经CS心室起搏似可作为传统右室起搏的替代。

宿燕岗,葛均波[5](2012)在《如何优化起搏植入术的流程》文中提出优化起搏植入术的流程很重要。对普通起搏器,先切开皮肤到筋膜层后再在有空隙的锁骨下间隙进行穿刺;鞘管在送入导线至静脉后应撤除;房、室导线均放置好后一并进行起搏测试;囊袋的制作应在导线到位前用双食指钝性分离完成;对已满足要求内的起搏参数不必反复过于"精确"的测试;应轻轻回拉电极导线感觉是否遇到阻力来判断其牢靠固定度;缝合囊袋前应常规透视导线位置;囊袋局部压迫对防止术后囊袋积血很有效。除颤阈值试验测试过程中要分工协作。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手术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应分别根据右房大小和靶静脉特点选择鞘管和左室导线;造影时可稀释造影剂并在远端静脉显影后松开造影球囊以利显示近端静脉;通常先放置左室导线;多可首先应用左室电极导线自带的钢丝直接尝试进入靶静脉;在保留左室鞘管时完成囊袋制作、右房室导线植入;撤鞘时应一气呵成。

吴隐雄,邓金龙,刘杰,伍广伟,王孟杰,赵毅兰,宋越红,黄宗燕,覃绍明,黄丹[6](2011)在《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起搏(CRT)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的患者12例,治疗前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及心电图检查,符合美国、中国心脏CRT指南的适应证,行CRT起搏器植入,术后第1周及第4周返院复查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及心电图检查,观察CRT起搏器植入术前后患者心功能及病情变化。结果 CRT起搏器植入术治疗后12例患者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充盈均增加,二尖瓣返流减少,NYHA心功能分级从Ⅲ~Ⅳ级提高到Ⅰ~Ⅱ级。结论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近期疗效明显。

宿燕岗,葛均波[7](2011)在《如何优化起搏植入术的流程》文中认为优化起搏植入术的流程很重要。对普通起搏器,先切开皮肤到筋膜层后再在有空隙的锁骨下间隙进行穿刺;鞘管在送入导线至静脉后应撤除;房、室导线均放置好后一并进行起搏测试;囊袋的制作应在导线到位前用双食指钝性分离完成;对已满足要求内的起搏参数不必反复过于"精确"的测试;应轻轻回拉电极导线感觉是否遇到阻力来判断其牢靠固定度;缝合囊袋前应常规透视导线位置;囊袋局部压迫对防止术后囊袋积血很有效。除颤阈值试验测试过程中要分工协作。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手术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应分别根据右房大小和靶静脉特点选择鞘管和左室导线;造影时可稀释造影剂并在远端静脉显影后松开造影球囊以利显示近端静脉;通常先放置左室导线;多可首先应用左室电极导线自带的钢丝直接尝试进入靶静脉;在保留左室鞘管时完成囊袋制作、右房室导线植入;撤鞘时应一气呵成。

林加锋,陈小锋,黄晓芳,季亢挺,李嘉,杨鹏麟[8](2011)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左心室导线的植入体会》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CRT-D)植入过程中左心室导线的植入体会。方法:对51例CRT或CRT-D植入患者左心室导线的植入方法进行分析,对导引鞘深插技术的影响因素、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初步探讨。结果:51例中经心内膜成功植入左心室导线48例(94.12%),采用常规方法(导引鞘引导下直接或单导丝引导下)植入37例(77.08%),导引鞘深插技术植入9例(18.75%),双导丝引导及保留导丝技术植入各1例;失败3例(5.88%),因冠状静脉窦开口异常、靶静脉分支呈锐角及靶血管纤细伴局部狭窄植入失败各1例。结论:在左心室导线植入过程中,充分利用导引鞘深插、双导丝等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等相关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

汪勇[9](2010)在《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心脏再同步治疗对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查阅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进行计算机检索2005年至2009年公开发表的文章,并辅以文献追溯及手工检索的方法,采用RevMan 4.2软件对纳入的试验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资料,Meta分析结果显示:CRT术前与术后1、3、6、12、24个月LVEDD比较:WMD的合并效应量分别为3.47,95%CI(-0.14,7.08),P=0.06;8.62,95%CI(5.18,12.05),P<0.00001;7.34,95%CI(2.54,12.14),P=0.003;12.80, 95%CI(3.83,21.77),P=0.005; 10.73, 95%CI(7.58,13.88),P<0.00001。CRT术前与术后1、3、6、12、24个月LVEF比较:SMD的合并效应量分别为-1.02,95%CI(-1.39,-0.65),P<0.00001;-3.06, 95%CI(-5.05,-1.07),P=0.003;-2.25, 95%CI(-4.05,-0.44),P=0.01;-2.91,95%CI(-5.25,-0.57),P=0.01; -3.19, 95%CI(-5.79,-0.60),P=0.02。CRT术前与术后3、6、12个月QRS时限比较:WMD的合并效应量分别为29.60,95%CI(22.87,36.33),P<0.00001;24.17, 95%CI(15.02,33.32),P<0.00001;23.59, 95%CI(15.40,31.78),P<0.00001。CRT术前与术后6、24个月6MWT比较:WMD的合并效应量分别为-97.47,95%CI(-140.51,-54.43),P<0.00001; -159.62, 95%CI(-254.74,-64.50),P=0.001。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再同步治疗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心功能,并使患者长期获益。

崔永亮[10](2009)在《左心室起搏电极导线植入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目前充血性心力衰竭仍然是心血管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心脏疾病尤其是心肌梗死治疗的改进,心力衰竭患者日趋增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心力衰竭患病人数高达2250万,我国35~74岁人群中约有心衰患者400万人。尽管近年来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相当数量患者疗效不佳。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或CRT联合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withdefibrillator,CRT-D)以其显着的疗效已成为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而CRT/CRT-D治疗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左心室电极导线的放置,只有将左心室电极导线放置到理想的起搏部位,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才能得到保证。目的:探讨经冠状静脉窦途径提高左心室起搏电极植入的成功率,降低相关并发症以及植入部位选择的方法学及技术细节。方法: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传导阻滞患者33例,男21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5±11.1(25~79)岁。其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9例,扩张型心肌病伴房颤2例,缺血性心肌病2例。患者在进行逆行冠状静脉窦造影后,于冠状静脉窦不同分支内插入左心室起搏电极,并测定平均左心室起搏阈值,采集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左心室电极导线植入部位,起搏阈值,成功率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例患者进行左心室起搏电极导线植入,最后30例成功植入双心室起搏系统,成功率为90.9%。左心室起搏电极导线植入不同的冠状静脉窦分支,其中,心大静脉4例,心侧静脉2例,心侧后静脉16例,心后静脉7例,心中静脉1例。术中测试的左心室起搏阈值为1.39V,术中1例患者发生冠状静脉夹层,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冠状静脉窦起搏左心室是安全、可行的,左室电极导线以植入侧后静脉和侧静脉为主,部分可经心大静脉进入理想的植入部位。多向可调弯温控消融导管的使用可减少手术时间,并可降低并发症。

二、应用PTCA导引钢丝指引左心室电极导线的植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PTCA导引钢丝指引左心室电极导线的植入(论文提纲范文)

(1)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心脏起搏导线植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PLSVC的解剖学特点
2 PLSVC对心脏介入治疗的影响
3 PLSVC患者右房右心室导线植入
4 PLSVC患者除颤导线植入
5 PLSVC患者左心室导线植入
6 PLSVC患者的希浦系统起搏治疗
7 总结与展望

(2)改进希浦氏系统起搏植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三维电解剖标测方法指导希氏束起搏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1.三尖瓣环右心室造影方法指导希氏束起搏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2. 三尖瓣环右心室造影下房室侧希氏束起搏电学特点及其起搏参数对比研究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3. 三尖瓣环右心室造影方法指导希氏束远端起搏应用于传统方法植入困难患者的研究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起搏应用于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电学和超声同步性对比研究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希氏束起搏植入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左束支区域起搏新技术在心动过缓及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关键词)
英文摘要(关键词)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左束支区域起搏改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机械同步性的研究
    背景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左束支区域起搏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动过缓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脏电学同步性及心功能的研究
    背景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左束支区域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的应用以及与传统双室起搏的疗效对比研究
    背景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左束支区域起搏在缓慢型心律失常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
个人简历
致谢

(4)经冠状窦心室起搏替代传统右室起搏的方法学和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术语对照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论着专着情况
致谢

(6)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分析
2 结 果
3 讨 论

(7)如何优化起搏植入术的流程(论文提纲范文)

1 普通起搏植入术
    1.1 手术部位的选择
    1.2 切口问题
        1.2.1 部位
        1.2.2 长度
        1.2.3 时机
    1.3 静脉的选择
    1.4 导线的植入
    1.5 囊袋的制作
        1.5.1 时机
        1.5.2 方法
    1.6 电极导线的放置
    1.7 参数的测试
    1.8 导线的固定和在囊袋内的放置
    1.9 导线在囊袋内的盘绕
    1.10 透视并观察监护导联心电图
    1.11 起搏器的固定
    1.12 止血问题
2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 植入术
    2.1 高度重视感知的测试
    2.2 术中诱颤的注意事项
3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 (CRT/CRTD) 植入术
    3.1 术前准备及术中观察
    3.2 植入部位
    3.3 切口
    3.4 静脉选择
    3.5 导引导管的选择
    3.6 冠状窦口的寻找
    3.7 静脉造影
    3.8 导线的植入顺序
    3.9 左室电极导线的植入技巧
    3.10 简化电极导线的参数测试
    3.11 囊袋的制作
    3.12 左室鞘管的撤出
    3.13 有关DFT的测试

(9)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参考文献
致谢

(10)左心室起搏电极导线植入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对象和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文章

四、应用PTCA导引钢丝指引左心室电极导线的植入(论文参考文献)

  • [1]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心脏起搏导线植入技术[J]. 秦朝彤,侯小锋.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1(12)
  • [2]改进希浦氏系统起搏植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胡奕然.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3]左束支区域起搏新技术在心动过缓及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李晓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4]经冠状窦心室起搏替代传统右室起搏的方法学和安全性研究[D]. 孙旭杜. 昆明医科大学, 2014(12)
  • [5]如何优化起搏植入术的流程[A]. 宿燕岗,葛均波. 全国心律失常的现代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2012)资料汇编, 2012
  • [6]心脏再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初探[J]. 吴隐雄,邓金龙,刘杰,伍广伟,王孟杰,赵毅兰,宋越红,黄宗燕,覃绍明,黄丹. 内科, 2011(06)
  • [7]如何优化起搏植入术的流程[J]. 宿燕岗,葛均波.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1(06)
  • [8]心脏再同步治疗中左心室导线的植入体会[J]. 林加锋,陈小锋,黄晓芳,季亢挺,李嘉,杨鹏麟. 温州医学院学报, 2011(04)
  • [9]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D]. 汪勇. 广西医科大学, 2010(08)
  • [10]左心室起搏电极导线植入的临床研究[D]. 崔永亮. 中南大学, 2009(04)

标签:;  ;  ;  ;  

使用PTCA导丝引导左心室导联植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