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与自然协调 科学与艺术交融——谈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论文文献综述)
郭靖[1](2021)在《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共生设计在风景园林设计与研究领域逐渐兴起,成为风景园林研究的热点。但是,共生设计在风景园林领域仍存在着如概念抽象、难以结合实践、研究不系统等自身困境。为此,本文进行共生设计理论研究,尝试初步建构起全面、系统的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本文结合共生来源梳理提出了共生设计的内涵:基于整体、适度的态度,以联系作为设计过程的对象,实现风景园林协调相容的再创造过程。强调以建构联系作为共生设计的核心要义。并分析总结出共生设计四大特性,即局部着手、注重整体;对话时间、注重发展;协调相容、适度设计;在地有据、意向开源。本文建构了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即系统性、凝练性、适应性的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策略集成。理论体系从七大维度展开论述,即自然维度——相融突显、在地原真;人本维度——普适无碍、顺应激发;空间维度——体宜离合、相连相适;时间维度——互适再生、循环叠演;文化维度——共生确正、映射凝魂;经济维度——统筹拓展、减本增益;管理维度——互渗协同、多元共生。七大维度共包含18个方面,41项要点策略。本文同时提出共生设计实践“二相性”概念,即基础相的普适性和核心相的特色性。将理论体系内容以二相性结构化思维来适应实践,衔接理论的内容策略来指导设计实践。综合而言,本文以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沿着共生来源-内涵定义-体系建构-内容阐述-设计实践的研究思路逐步深入,形成系统、全面、凝练的共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为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价值理念和实践指导。
杨丹[2](2021)在《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文中提出中国自然山水园是中华民族风景园林的代表,尤以文人山水园为特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然山水园滋养于“天人合一”思想,与山水文化相融共生,在政治、经济、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随着社会背景、使用需求、技术水平、审美情趣等发展而变化。传承中国特色的自然山水园具有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目前与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与实践相关的研究,多从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出发,对其特征进行描述与概括。本文从中国自然山水园动态发展的历程出发,归纳其演变的特点,并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探索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内涵与传创方法,丰富中国园林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理论内容,坚守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建设之道。本文阐述了传承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原因和动机,并基于对现有资料的梳理与总结,明确了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定义,探讨了其形成的渊源、脉络与演进特征,归纳出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价值、传承内核、传承原则与传承路径等四方面内涵,并提出了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的“四价值”、“五内核”、“六原则”、“五路径”与“三步法”。中国自然山水园具有社会、文化、生态、美学四个方面的传承价值;包括复合多元的功能定位、师法自然的山水间架、巧妙有机的要素因借、诗情画意的意境营建和美好人居的生态理念等五部分核心内容;并要遵循整体性、地域性、生态性、适用性、协调性、经济性六大传承原则;应通过从地域文脉的传续、功能空间的发展、形式符号的表现、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材料建构的更新等五条路径实现传承目标。最后,笔者结合子三园设计实践,探讨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相地明旨——立意构园——理微察毫”的创作三步法。研究进一步认识到“天人合一”是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宗旨,是其深层次的文化基因。中国自然山水园是具有多维度的传承综合体,其传承内涵具有多重性和复合性。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和创新无法割裂,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需要用整体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
熊倩[3](2021)在《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 ——以新宁县桂山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在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要继续推进乡村振兴,除了要守住最基本的脱贫成果外,持续推动农村居住条件和环境改善问题,保护好绿水青山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大多数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片面追求人工美,忽视乡村发展的本质,自然景观没有得以保护和尊重,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现代农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有必要在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过程中进行审美观念的革新,为此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运用策略。本文以美丽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读、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层次分析、实例研究等方法,利用yaahp、ArcGIS等软件,从生态美学和美丽乡村景观规划两方面出发,对生态美学进行基础性研究,分析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现状,整理乡村景观资源的特点,总结归纳出乡村发展的问题及其原因,构建美丽乡村的生态美学景观要素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规划要点和运用策略,从而对新宁县桂山村的美丽乡村景观进行规划实践。得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研究课题背景分析以及研读文献法对生态美学和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相关基础的梳理,分析出美丽乡村景观的相关生态美学特征体现在生态和谐美、生活诗意美、生产活力美和人文艺术美。基于我国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等相关政策背景下,结合相关理论基础为下文提出生态美学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运用策略提供理论依据。(2)通过归纳演绎法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优秀乡村景观规划案例的研究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美丽乡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的34项关联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其层次排序值:生态和谐美(0.4943)>生产活力美(0.2532)>生活诗意美(0.1804)>人文艺术美(0.0721)。在此基础上,以这四个方面为出发点,针对每个点提出对应的生态美学运用策略,分别为维护生态原真和谐美的乡村生态景观、构建生活诗意栖居美的乡村生活景观、推动农业生产活力美的乡村生产景观、来传承人文传统艺术美的乡村人文景观,从而指导下文桂山村景观规划实践。(3)基于上文将新宁县桂山村作为实践对象,调研分析乡村现状概况及其具有生态美学特征的景观资源,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桂山村乡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中生态和谐美和生产活力美占据重要优势地位。因此,建议将生态景观资源和生产景观资源作为规划部分,同时结合桂山村其他景观资源进行综合规划,提高美丽乡村的生态美学表达,并在最大程度上展现乡村生态美学优势。(4)基于上文对桂山村景观资源综合评价,并结合桂山村景观资源特色,将桂山村总体空间布局规划为“两带五区多环”形式,其中,“两带”即以十里大峡谷为核心的活力体验带和以万亩樱花园为核心的休闲观光带,“五区”为自然生态景观区、诗意生活休闲区、农业生产发展区、民俗风情游赏区、综合服务管理区,“多环”为以乡域东北部阡陌田园为主的农业生产景观,结合现有田埂打造成多条乡村慢行环线。分别从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人文美四个方面入手,将研究得出的四个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运用策略分别应用到不同的分区规划中。(5)基于对桂山村景观资源评价的结果,将自然山水景观作为重点规划对象,通过塑造生态和谐景观空间,营造出诗意生活氛围意境。同时打造特色农业景观,提升生产活力发展,提炼人文景观资源,传承凸显桂山村艺术文化。以此对提出的表达策略加以验证,理论结合实践,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王雨彤[4](2020)在《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文中研究说明在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城市化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然而,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城市、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和关注。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后现代、解构等多元建筑思潮大量涌入。引进建筑理论晦涩难懂,且快速的城市化建设借鉴更多的是各式符号拼贴,建筑理论与创作实践严重脱节。虽然建设数量与规模空前,但是原有的城市文脉与肌理遭到破坏,千城一面的问题突出。中国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危机,实际上是建筑文化的缺失。在此背景下,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通过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复归,凭借着丰富的理论内涵,给未来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带来启示。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梳理并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思想和多元实践的发展脉络。论文追溯了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山水画、山水园林、山水诗文的多元意蕴。在理论维度上,重点研究钱学森的山水城市理论,整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钱学森与建筑界学者的往来书信及相关期刊文献,梳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发展以及逐步深化的历程;20世纪90年代,现代建筑理论学者顾孟潮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引入建筑领域,本文梳理其与钱学森的往来书信以及观点论着,研究其理论成果。如今,面对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重建建筑文化的自信。中国很多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与实践也呈现出山水意象的发扬和传承。在实践维度上,论文选取王澍、马岩松、朱锫三位中国现代建筑师作为代表性研究案例,研究其受教育经历、从业经历以及山水意象下的建筑设计实践。论文经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的梳理提炼和总结研究后,最终提出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以期对当下的建筑实践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山水城市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深深影响着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兼顾了城市过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回归,对盲目照搬国外建筑符号的现象有批判意义。另一方面,随着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设计实践不断增多,从实践中归纳出的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又进一步丰富并完善山水城市理论。
牛慧[5](2020)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文中指出城市滨河公园是城市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最为丰富的场所,是最能体现城市风格的名片。但城市粗犷单一的发展模式导致城市滨水蓝绿空间结构破裂,城市生态系统遭受胁迫,引发生态水系统失衡、地域文化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城市河流廊道作为蓝绿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蓝绿空间的建设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城市河流廊道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是实现河流生态修复和指导城市滨水区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和分析现状问题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角度出发,以城市河流廊道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评价体系,并以怀柔科学城沙河河流廊道为例,通过建立以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的评价模型,对城市河流廊道进行评价,找寻场地痛点,挖掘场地空间价值,并进一步指导滨水公园的规划策略和设计方法。文章主要分为“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三个部分。本研究采用了“研究背景——基础研究与案例分析——评价体系构建——评价结果分析——设计策略与方法的制定——实例论证”的研究框架。在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视角下,通过场地现状资源条件的调查研究,在分析过程中对场地进行资源评价,得出空间适宜性布局,并对相关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一同对规划设计策略进行指导,构建合理的河流廊道系统,打造可持续性的生态景观。研究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目标,为城市滨水公园建设在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法方面提出建议和指导,并分别从生态系统安全保障、文化承载、物质供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主要包括优化生物栖息地,修复空间生态基底、整合周边多样空间、拓展游憩服务功能,保留场地历史遗迹,转译自然文化肌理的规划策略,并具体从生态修复、植物群落、功能服务、游憩设施、文化转译五方面论述具体的规划方法。论文在北京市积极建设蓝绿空间的背景驱动下,以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进行研究,验证研究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公园的选址、结构布局和规划策略等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持。
徐一丁[6](2020)在《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河北省涿鹿县黄羊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当前人居环境标准不断提升、山地生态环境胁迫严重等形式,位于城郊的山地郊野公园在调控山地生态环境、服务城市居民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对郊野公园、山地郊野公园、山体修复、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概念与当前研究进行总结;同时搜集国内外优秀案例总结借鉴策略。其次,以山地生态修复为导向,运用GIS软件选择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水体缓冲区土地利用类型、现状道路共7个因子,采用因子加权叠加法,构建山地郊野公园敏感性评价体系;按敏感度的高低将规划区划分为极生态敏感区、高生态敏感区、中生态敏感区、低生态敏感区和生态不敏感区5级,并提出不同分区山地保护与修复的原则,为山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利用提供重要支撑和依据。再次,结合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使用功能、视觉景观要求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考虑,进一步完善山地郊野公园山体、水体、植被、节点、铺装构筑、聚落规划方面策略。最后,选取华北地区典型的山地型郊野公园进行实例设计,基于山地生态修复以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为依据尝试性提出黄羊山郊野公园生态设计方案,并对其景区、节点进行细化。
马雨涵[7](2020)在《近自然理念下唐山青龙河绿廊景观规划设计》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了深化推进时期,河流逐渐沦为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牺牲品。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的扩张以及城市行洪安全等压力,河道渠化、蓝绿空间破碎、城河割裂等问题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碍。人们渴望摆脱钢筋水泥、回归自然生态的愿望日益迫切,河道在承载防洪要求的同时被赋予生态性与景观性。因此,城市河流的近自然化改造是缓解城市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关键点。本文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出发,对城市河流绿廊规划建设进行探讨。通过梳理城市河流由渠化向近自然化进行改造的规划策略与设计手法,将河流作为城市与自然连接的触媒点,使二者的关系达到平衡状态。论文通过对城市河流、河流绿色廊道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结合国内外典型城市河流绿廊规划案例,总结近自然理念下滨河绿廊规划设计的方法。最后,本文以唐山市青龙河绿廊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对青龙河周边地区的用地属性、道路交通、绿色空间以及河道本身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总结青龙河地区存在的问题与机遇,梳理规划理念与策略,划定绿廊规划红线,构建地区绿网,对青龙河及其沿岸绿色空间进行近自然恢复与详细设计。塑造一个能够激发城市潜力、带动城市发展的带状景观空间,打造一条低碳生态、充满活力的滨河绿廊。将前期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融合于实际项目之中,为我国其他城市河流的绿色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薛妍[8](2020)在《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快速城镇化为我国城市发展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态区域的破碎萎缩,进而引发了负面影响众多的“大城市病”,甚至导致了部分城市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在公园城市建设的火热趋势下,遂宁作为西南地区特色丘陵河谷型城市,面临着绿色发展的重要转型期,而遂宁城市新区作为遂宁老城的拓展与延续,决定着未来遂宁城市的发展方向与风貌格局,因此,为了实现遂宁的高品质环境营造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公园城市理念为支撑,寻求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的新方向。本文基于对公园城市理念的研究与对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优秀案例的分析,总结出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在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下的思路转变,并归纳与提炼出具备普适性的规划策略及方法,最后以遂宁雁栖湖片区为例探索了该规划方法的实践运用。具体研究了以下内容:一、解释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并对该选题的研究目的、内容、范围与概念进行了界定,详细展示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框架。二、对公园城市理念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探索,详细分析了该理论的核心内涵及主要特征,在总结了国内外公园城市优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析了绿色空间规划的发展方向。三、分析了遂宁城市新区在生态、生活、生产三个层面的开发现状条件,解读了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现有发展模式的局限性,总结了公园城市理念下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的未来发展方向。四、提出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生态、生活、生产三生维度叠合的规划框架,梳理了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的要素构成与规划原则,并进一步归纳了详细规划的方法步骤。五、以遂宁雁栖湖片区绿色空间规划为例,展示了本研究规划方法的实践运用,为未来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李琳[9](2020)在《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营造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景观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整个人地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阶段我国乡村景观的研究不局限于景观风貌的塑造,而是如何深入挖掘景观的生态价值、多元价值,将其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经济、社会等方面创造最大价值。伴随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水体景观由过往的生产、生活功能,向生态文明的方向转移,水体景观的生态化建设已逐步成为乡村景观建设研究重点。本文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探寻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人、社会以及自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深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内涵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合理规划和设计乡村水体景观建设的规划设计要点系,在景观与乡村发展之间建立可持续的空间规划和管理体系模式。首先通过对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的实地调研,总结目前水体景观建设的可取之处,将其分类为生产、生活、生态、聚落、社会五大形态,并剖析水体景观在保护与发展、生境塑造、景观外向组织性、自我修复能力记忆理论技术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AVC评价法,构建了乡村水体景观要素评价体系,比较分析乡村水体景观建设的侧重点。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乡村水体景观的总体设计原则和生态文明建设下的规划设计导向,并对其生产、生活、生态、聚落、社会5大形态提出设计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法。包括生态目标策略—构建乡村水体生态安全格局、生产目标策略—优化乡村水体生态网络结构、生活目标策略—制定乡村水体生态修复措施、聚落目标策略—打造乡村水体生态净化系统、社会目标策略—维护乡村水体流域历史人文资源5大策略和乡村景观营造与水体生态修复相结合、滨水地带栖息地重建、发掘乡村地域特色性设计、形成兼具生态、净化、景观和游憩价值的乡村水体景观系统的4大实施方法。最后根据前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将规划设计策略在杭州市双浦镇板桥村项目中进行试验,验证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以期为对未来乡村水体景观的设计提供研究思路和参考,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施贡献一份力量。
贺雨涵[10](2020)在《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新中式园林景观营造方法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文化传承数千年,源远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数十朝代的更迭中,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愈发彰显其魅力。于是在近些年各个领域都重新掀起了一股“国风热”。传统园林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是在世界园林领域享有盛名,自然也有相应的新中式园林景观诞生。不过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探索新中式园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无论是对苏州园林笼统的外形模仿还是传统元素空洞的堆砌,都使新中式园林失去了传统园林原有的韵味,更不用说体现现代园林所需要的理性和张扬。于是,在新中式园林看似取得了一些成果的情况下,这种不走心且流于表象模仿的设计模式也与此同时被大多数人所诟病,至此,新中式园林景观开始寻求传统园林与现代造园理念的最佳对接点。在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后我们发现,我国传统园林在景观和整体意境的营建中一个重要思想理念即模拟大自然真山水并竭力做到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造园思想正跟研究环境与人类行为和心理之间关系的环境心理学部分理论极为契合。于是本文会把论述重点放在环境心理学理论向设计理念的转化,并将这种设计理念应用于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营建中,目的是使整个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本文通过对新中式园林和环境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与阐述,并对新中式园林当下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总结,同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分析出其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潜在不合理之处,接着会从环境心理学角度结合一些新中式景观的实践案例进行深入探讨,挖掘优点找出问题并提出合理改进意见,最后总结出一套融入环境心理学理论的新中式景观设计新思路。总的来说,本文将以传统园林造园的精髓为出发点,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对园林的意境营造、空间布局、植物搭配和景观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探索不同地域的新中式园林景观建设,从而总结和梳理出适合不同地域的新中式园林设计风格,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重新定义新中式园林设计体系,以期为未来新中式园林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人与自然协调 科学与艺术交融——谈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与自然协调 科学与艺术交融——谈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论文提纲范文)
(1)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共生设计研究的兴起 |
1.1.2 共生设计研究的困境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2 风景园林共生设计内涵探究 |
2.1 风景园林共生来源梳理 |
2.1.1 思想层面 |
2.1.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生思想 |
2.1.1.2 西方哲学中的共生思想 |
2.1.2 学科层面 |
2.1.2.1 生物学的共生观 |
2.1.2.2 社会学的共生观 |
2.1.2.3 经济学的共生观 |
2.1.2.4 规划和建筑学的共生观 |
2.1.3 设计层面 |
2.1.3.1 中国传统造园理法 |
2.1.3.2 当代设计理论与思潮 |
2.1.4 共生设计来源总结 |
2.2 共生设计核心要义探究 |
2.2.1 共生设计释义 |
2.2.2 联系的哲学解析 |
2.2.2.1 普遍性和特殊性 |
2.2.2.2 逻辑先在性 |
2.3 共生设计主要特性分析 |
2.3.1 局部着手、注重整体 |
2.3.2 对话时间、注重发展 |
2.3.3 协调相容、适度设计 |
2.3.4 在地有据、意向开源 |
3 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建构 |
3.1 体系建构原则 |
3.1.1 系统性 |
3.1.2 凝练性 |
3.1.3 适应性 |
3.2 关联因素梳理与整合 |
3.2.1 关联因素 |
3.2.2 关联学科 |
3.2.3 共生体系三位合一 |
3.2.4 共生维度辨析提炼 |
3.3 抽象话题具体化 |
3.4 共生设计理论体系基本框架 |
4 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主要内容 |
4.1 自然维度——相融突显、在地原真 |
4.1.1 自然态度 |
4.1.1.1 相融合 |
4.1.1.2 再创造 |
4.1.2 自然要素 |
4.1.2.1 要素在地 |
4.1.2.2 要素适好 |
4.1.3 自然系统 |
4.1.3.1 生态有机 |
4.1.3.2 风貌原真 |
4.1.4 自然过程 |
4.1.4.1 作用显化 |
4.1.4.2 过程引导 |
4.2 人本维度——普适无碍、顺应激发 |
4.2.1 人本生理 |
4.2.1.1 生理普适 |
4.2.1.2 无障碍化 |
4.2.2 人本心理 |
4.2.2.1 心理顺应 |
4.2.2.2 活力激发 |
4.2.2.3 活动衍生 |
4.3 空间维度——体宜离合、相连相适 |
4.3.1 空间感知 |
4.3.1.1 静态体宜 |
4.3.1.2 动序离合 |
4.3.2 空间关系 |
4.3.2.1 内外相连 |
4.3.2.2 分全相适 |
4.4 时间维度——互适再生、循环叠演 |
4.4.1 时间序列 |
4.4.1.1 短长互适 |
4.4.1.2 往来再生 |
4.4.1.3 时间相随 |
4.4.2 时间节奏 |
4.4.2.1 四季交替 |
4.4.2.2 昼夜时晓 |
4.5 文化维度——共生确正、映射凝魂 |
4.5.1 文化态度 |
4.5.1.1 地域彰显 |
4.5.1.2 主体本位 |
4.5.1.3 守正创新 |
4.5.2 文化形态 |
4.5.2.1 形态并立 |
4.5.2.2 形式类化 |
4.5.3 文化精神 |
4.5.3.1 符号映射 |
4.5.3.2 意境凝魂 |
4.6 经济维度——统筹拓展、减本增益 |
4.6.1 宏观制度 |
4.6.1.1 指标实效化 |
4.6.1.2 供给闭环化 |
4.6.1.3 土地复合化 |
4.6.2 中观运营 |
4.6.2.1 商业支持运营 |
4.6.2.2 公益支持运营 |
4.6.3 微观设计 |
4.6.3.1 讲究低投入 |
4.6.3.2 追求高效益 |
4.7 管理维度——互渗协同、多元共生 |
4.7.1 关联环节 |
4.7.1.1 设计与规划决策 |
4.7.1.2 设计与建造 |
4.7.1.3 设计与使用 |
4.7.2 相关主体 |
4.7.2.1 公众参与 |
4.7.2.2 管理协调 |
4.8 本章小结 |
5 共生设计实践探讨 |
5.1 共生设计实践原则 |
5.2 共生设计实践二相性 |
5.2.1 核心相的特色性 |
5.2.2 基础相的普适性 |
5.3 共生设计实践基本思路 |
5.4 设计实践——以汨罗市屈原纪念公园为例 |
5.4.1 项目简介 |
5.4.2 设计实践思路 |
5.4.2.1 梳理关联因素 |
5.4.2.2 把握核心联系 |
5.4.2.3 设置合理目标 |
5.4.2.4 深化共生设计 |
5.4.3 项目成果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结论与成果 |
6.1.2 研究局限性 |
6.2 共生设计展望 |
6.2.1 客观化-定量化发展 |
6.2.2 适度化-去设计化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2)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的必要性 |
1.1.2 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的必然性 |
1.1.3 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的可能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中国传统园林与自然山水园 |
2.1.2 现代与现代化 |
2.1.3 传承及其与创新、传统之间的关系 |
2.1.4 文化、地域文化、园林文化与文化基因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山水城市理论 |
2.2.2 新地域文化理论 |
2.2.3 场所精神理论 |
2.2.4 本土设计理论 |
2.3 中国自然山水园研究进展 |
2.3.1 古代文献 |
2.3.2 近现代文献 |
2.4 本章小结 |
3 溯源:中国自然山水园要义 |
3.1 中国自然山水园之根源研究 |
3.1.1 自然条件 |
3.1.2 政治经济 |
3.1.3 哲学思想 |
3.1.4 文学艺术 |
3.2 中国自然山水园发展历程简述 |
3.2.1 远古至清初:从山水审美的起点到山水园林的大发展 |
3.2.2 清中叶至今:社会的剧变与山水文化的现代发展 |
3.2.3 小结 |
3.3 中国自然山水园发展与演变特征 |
3.3.1 滋养于“天人合一”的自然山水观 |
3.3.2 繁茂因相融共生的山水文化 |
3.3.3 异变由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求索: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 |
4.1 影响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差异性的时代背景因素 |
4.1.1 社会背景的差异 |
4.1.2 技术水平的差异 |
4.1.3 使用需求的差异 |
4.1.4 审美情趣的差异 |
4.2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价值 |
4.2.1 社会价值 |
4.2.2 文化价值 |
4.2.3 生态价值 |
4.2.4 美学价值 |
4.3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内核 |
4.3.1 复合多元的功能定位 |
4.3.2 师法自然的山水间架 |
4.3.3 巧妙有机的要素因借 |
4.3.4 诗情画意的意境营建 |
4.3.5 美好人居的生态理念 |
4.4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原则 |
4.4.1 整体性原则 |
4.4.2 地域性原则 |
4.4.3 生态性原则 |
4.4.4 适用性原则 |
4.4.5 协调性原则 |
4.4.6 经济性原则 |
4.5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路径 |
4.5.1 “脉”——地域文脉的传续 |
4.5.2 “场”——功能空间的发展 |
4.5.3 “形”——形式符号的表现 |
4.5.4 “术”——技术手段的运用 |
4.5.5 “材”——材料建构的更新 |
4.6 本章小结 |
5 实践:中国自然山水园实践探索 |
5.1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创作过程 |
5.1.1 相地明旨 |
5.1.2 立意构园 |
5.1.3 理微察毫 |
5.2 项目设计实践 |
5.2.1 相地明旨 |
5.2.2 立意构园 |
5.2.3 理微察毫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 ——以新宁县桂山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相关规划战略的支持 |
1.1.2 乡村景观发展的现状问题 |
1.1.3 人们对特色乡村景观发展的向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生态美学相关研究进展 |
1.3.2 乡村景观规划相关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生态美学与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概念辨析与相关理论 |
2.1 生态美学概念辨析与相关理论 |
2.1.1 生态美学相关概念 |
2.1.2 生态美学内涵 |
2.1.3 生态美学的表现形式与审美方式 |
2.1.4 生态美学的功能与价值 |
2.2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概念辨析与相关理论 |
2.2.1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概念界定 |
2.2.2 乡村景观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
2.2.3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
2.3 生态美学与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的关联性分析 |
2.3.1 生态美学与建设美丽乡村的契合 |
2.3.2 乡村景观资源与生态美学的契合 |
2.3.3 美丽乡村景观中生态美学特征 |
2.3.4 生态美学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的可行性 |
2.4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2.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4.2 景观美学理论 |
2.4.3 乡村美学理论 |
2.4.4 乡村景观规划AVC理论 |
2.4.5 人类聚居环境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相关案例分析 |
3.1 日本里山乡村: 维护生态自然和谐 |
3.1.1 案例概况 |
3.1.2 规划思路 |
3.1.3 经验借鉴 |
3.2 广东省莲塘村: 整治诗意乡村环境 |
3.2.1 案例概况 |
3.2.2 规划思路 |
3.2.3 经验借鉴 |
3.3 台湾台东县池上乡: 激活多感官参与体验 |
3.3.1 案例概况 |
3.3.2 规划思路 |
3.3.3 经验借鉴 |
3.4 江西省婺源县篁岭古村: 传承特色民俗风情 |
3.4.1 案例概况 |
3.4.2 规划思路 |
3.4.3 经验借鉴 |
3.5 浙江桐庐县环溪古村: 整体规划村落生态环境 |
3.5.1 案例概况 |
3.5.2 规划思路 |
3.5.3 经验借鉴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态美学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策略研究 |
4.1 美丽乡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研究 |
4.1.1 美丽乡村景观资源的内容 |
4.1.2 美丽乡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评价体系构建 |
4.1.3 美丽乡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评价结果分析 |
4.2 基于生态美学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要点 |
4.2.1 乡村生态景观规划要点 |
4.2.2 乡村生活景观规划要点 |
4.2.3 乡村生产景观规划要点 |
4.2.4 乡村人文景观规划要点 |
4.3 基于生态美学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原则 |
4.3.1 审美性原则 |
4.3.2 生态性原则 |
4.3.3 功能性原则 |
4.3.4 可持续性原则 |
4.4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的生态美学运用策略 |
4.4.1 维护生态原真和谐美的乡村生态景观 |
4.4.2 构建生活诗意栖居美的乡村生活景观 |
4.4.3 推动农业生产活力美的乡村生产景观 |
4.4.4 传承人文传统艺术美的乡村人文景观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新宁县桂山村景观规划案例实践 |
5.1 新宁县桂山村概况调研分析 |
5.1.1 新宁县桂山村规划背景 |
5.1.2 规划依据 |
5.1.3 区位交通分析 |
5.1.4 现状用地分析 |
5.1.5 景观资源分析 |
5.1.6 建设现状分析 |
5.1.7 SWOT分析 |
5.2 新宁县桂山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评价与分析 |
5.2.1 桂山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评价数据采集 |
5.2.2 桂山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评价结果及分析 |
5.2.3 基于桂山村景观资源的生态美学特征的规划建议 |
5.3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新宁县桂山村景观规划 |
5.3.1 规划性质 |
5.3.2 规划目标与定位 |
5.3.3 规划策略 |
5.3.4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新宁县桂山村景观总体规划 |
5.3.5 新宁县桂山村景观规划中生态美学的分区运用表达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宁县桂山村美丽乡村景观生态美学特征评价调查问卷 |
致谢 |
(4)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城市建设现状 |
1.1.2 山水意象与建筑的渊源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框架 |
第2章 山水意象的多元意蕴 |
2.1 山水意象的特质 |
2.1.1 “比德·畅神”的精神特质 |
2.1.2 情景交融的表现特质 |
2.2 山水画 |
2.2.1 拟形法 |
2.2.2 构图法 |
2.3 山水园林 |
2.3.1 因借法 |
2.3.2 造景法 |
2.3.3 时空融合法 |
2.3.4 园林与园林建筑 |
2.4 山水诗文 |
2.4.1 象征法 |
2.4.2 诗语结构法 |
第3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 |
3.1 山水意象思想概述 |
3.1.1 自然山水的复归(1980-1989) |
3.1.2 山水象征与隐喻(1990-1999) |
3.1.3 山水意象新模式的探索(2000-2009) |
3.1.4 山水意象结合高新科学技术(2010-2019) |
3.1.5 总结 |
3.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念 |
3.2.1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缘起 |
3.2.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1980-1989) |
3.2.3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1990-2019) |
3.2.4 总结 |
3.3 顾孟潮对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学转译 |
3.3.1 顾孟潮与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渊源 |
3.3.2 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科学研究体系 |
3.3.3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哲学概括 |
3.3.4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基础研究 |
第4章 三位建筑师的山水意象设计实践 |
4.1 马岩松 |
4.1.1 个人经历 |
4.1.2 设计策略 |
4.1.3 设计思想 |
4.2 王澍 |
4.2.1 个人经历 |
4.2.2 设计策略 |
4.2.3 设计思想 |
4.3 朱锫 |
4.3.1 个人经历 |
4.3.2 设计策略 |
4.3.3 设计思想 |
4.4 总结 |
第5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思想 |
5.1 现代山水意象的多元表达 |
5.2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 |
5.2.1 自然人文脉络的双重修补 |
5.2.2 人工模拟自然的空间操作 |
5.2.3 传统诗意人居环境的创造 |
5.2.4 因时立形的时空融合组织 |
5.2.5 高新与传统建筑技术并举 |
5.3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思想 |
5.3.1 自然和谐的生态哲学 |
5.3.2 传统山水的意境传承 |
5.3.3 天人相应的人本思想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钱学森 |
附录B 顾孟潮 |
附录C 王澍 |
附录D 马岩松 |
附录E 朱锫 |
附录F 1980年以来山水意象建筑设计思想与实践文献统计一览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生态系统危机 |
1.1.2 城市滨水区域亟需蓝绿空间的整合营造与功能提升 |
1.1.3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为风景园林的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5.1 国内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概况 |
1.5.2 国内外对河流廊道的研究概况 |
2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研究 |
2.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 |
2.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
2.2.1 供给服务 |
2.2.2 调节服务 |
2.2.3 支持服务 |
2.2.4 文化服务 |
2.3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联 |
2.4 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服务的关系 |
2.4.1 生态安全保障服务 |
2.4.2 物质供给支持服务 |
2.4.3 景观文化承载服务 |
2.5 小结 |
3 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3.1 河流廊道 |
3.2 城市河流廊道 |
3.3 河流廊道的特点 |
3.4 河流廊道的功能 |
3.4.1 自然功能 |
3.4.2 社会功能 |
3.5 案例分析 |
3.5.1 琴江·老河道滨河湿地文化公园 |
3.5.2 沣河(文教园段)滨河湿地生态公园 |
3.5.3 渭柳湿地公园 |
3.5.4 漳州碧湖市民生态公园 |
3.5.5 长沙巴溪洲中央公园 |
4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河流廊道评价及规划设计方法 |
4.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
4.1.1 理性的评价分析—为城市滨河公园的选址提供依据 |
4.1.2 科学的指导实践—为城市滨水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
4.1.3 合理的反馈优化—对河流廊道循证实践,再优化 |
4.2 研究框架 |
4.3 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河流廊道空间适宜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1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 |
4.3.2 评价指标因子的筛选 |
4.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4 河流廊道空间适宜性等级划分 |
4.4 规划设计原则 |
4.4.1 生态调节原则 |
4.4.2 空间开放性原则 |
4.4.3 地域文化延续性原则 |
4.4.4 景观融合性原则 |
4.5 规划设计策略 |
4.5.1 生态安全保障服务视角:修复自然生态本底,优化生物栖息环境 |
4.5.2 物质产品支撑服务视角:整合周边多样空间,拓展游憩服务功能 |
4.5.3 景观文化承载服务视角:保留场地历史遗迹,转译自然文化肌理 |
4.6 规划设计方法 |
4.6.1 生态修复——修复生态本底,构建多重生境 |
4.6.2 植物群落——优化植物群落,营造多样空间 |
4.6.3 功能服务——拓展服务功能,增添多重体验 |
4.6.4 游憩设施——完善路网体系,满足多种需求 |
4.6.5 文化转译——保留场地肌理,传承多元文化 |
5 实证案例—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5.1 项目背景 |
5.1.1 城市区位 |
5.1.2 政策解读 |
5.1.3 上位规划 |
5.1.4 自然气候 |
5.1.5 河流历史沿革 |
5.1.6 游憩资源分析 |
5.2 项目认知 |
5.2.1 研究范围 |
5.2.2 区域交通分析 |
5.2.3 区域用地分析 |
5.2.4 场地现状分析 |
5.2.5 场地功能需求分析 |
5.2.6 场地SWOT分析 |
5.3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指导下的空间适宜性评价 |
5.3.1 生态系统安全性评价 |
5.3.2 生物生境适宜性评价 |
5.3.3 景观游憩服务性评价 |
5.3.4 景观文化承载力评价 |
5.3.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空间适宜性评价 |
5.3.6 设计范围红线生成 |
5.4 目标与定位 |
5.4.1 设计原则 |
5.4.2 设计目标 |
5.4.3 设计定位 |
5.4.4 设计策略 |
5.5 总体规划设计 |
5.5.1 总平面图 |
5.5.2 鸟瞰图 |
5.5.3 布局理念—曲岸流芳 |
5.5.4 空间结构 |
5.5.5 功能分区 |
5.5.6 景观视线分析 |
5.6 分区详细设计 |
5.6.1 生态感知区——让宣教自然、让自然宣教 |
5.6.2 农林体验区——将生产作为景观体验 |
5.6.3 生态保育区——与自然本底共生 |
5.6.4 亲水游憩区——生机盎然的自然生态水岸 |
5.6.5 邻里休闲区——回归自然的城市滨水空间 |
5.7 专项设计 |
5.7.1 水文调节系统规划设计 |
5.7.2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5.7.3 竖向设计 |
5.7.4 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
5.7.5 服务设施专项 |
5.7.6 节约园林专项 |
5.7.7 智慧园林专项 |
5.7.8 乡土文化景观规划 |
5.7.9 游憩规划 |
5.8 技术指标 |
6 结语 |
6.1 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河北省涿鹿县黄羊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居环境标准提升 |
1.1.2 山地生态胁迫严峻 |
1.1.3 生态思想迭代嬗变 |
1.1.4 郊野公园涵盖山地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特色与创新点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郊野公园与山地保护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郊野公园 |
2.1.1 郊野公园的概念 |
2.1.2 郊野公园的国内外研究内容 |
2.2 山地郊野公园 |
2.2.1 山地郊野公园的概念 |
2.2.2 山地郊野公园的功能 |
2.2.3 山地郊野公园的特殊性 |
2.2.4 山地郊野公园最新研究进展 |
2.3 山地修复 |
2.3.1 相关概念 |
2.3.2 山地修复的研究进展 |
2.4 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 |
2.4.1 相关概念 |
2.4.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5 本章小结 |
3 相关案例分析 |
3.1 香港“香港仔”郊野公园规划设计 |
3.1.1 项目概况 |
3.1.2 规划分析 |
3.1.3 案例借鉴—郊野公园完备规划 |
3.2 美国劳伦斯.洛克菲勒自然保护区规划 |
3.2.1 项目概况 |
3.2.2 规划分析 |
3.2.3 案例借鉴—人与自然维持平衡 |
3.3 美国弗吉尼亚麦金太尔植物园设计 |
3.3.1 项目概况 |
3.3.2 规划分析 |
3.3.3 案例借鉴—基底条件详尽考虑 |
3.4 西班牙巴塞罗那瓦尔·德恩·琼垃圾填埋场景观恢复工程 |
3.4.1 项目概况 |
3.4.2 规划分析 |
3.4.3 案例借鉴—山地修复优先实施 |
3.5 美国科罗拉多山地景观恢复 |
3.5.1 项目概况 |
3.5.2 规划分析 |
3.5.3 案例借鉴—生态系统精心重构 |
3.6 案例启示 |
3.7 本章小结 |
4 山地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搭建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处理 |
4.2 评价因子选取 |
4.2.1 评价因子的选取原则 |
4.2.2 评价因子的确定 |
4.3 单因子等级评价 |
4.3.1 高程因子 |
4.3.2 坡度因子 |
4.3.3 坡向因子 |
4.3.4 水体缓冲区因子 |
4.3.5 植被覆盖度因子 |
4.3.6 土地利用因子 |
4.3.7 现状路网因子 |
4.4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
4.4.1 权重的确定 |
4.4.2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
4.5 生态敏感区划定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山地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
5.1 规划设计目标 |
5.2 规划设计原则 |
5.3 总体保护利用 |
5.3.1 划分生态保护分区 |
5.3.2 功能布局分区规划 |
5.3.3 因山就势塑造空间 |
5.3.4 组织山地道路系统 |
5.3.5 控制生态容量 |
5.3.6 保护现状植被农田 |
5.3.7 吸引保护野生动物 |
5.4 极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略 |
5.5 高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略 |
5.5.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
5.5.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
5.5.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
5.5.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
5.5.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
5.5.6 聚落规划建议 |
5.6 中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 |
5.6.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
5.6.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
5.6.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
5.6.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
5.6.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
5.6.6 聚落规划建议 |
5.7 低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 |
5.7.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
5.7.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
5.7.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
5.7.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
5.7.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
5.7.6 聚落规划建议 |
5.8 生态不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略 |
5.8.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
5.8.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
5.8.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
5.8.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
5.8.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
5.8.6 聚落规划建议 |
6 规划设计实践—黄羊山郊野公园设计 |
6.1 项目背景 |
6.1.1 区位关系 |
6.1.2 上位规划 |
6.1.3 参考规范 |
6.1.4 规划背景条件 |
6.2 场地分析 |
6.2.1 场地周边环境分析 |
6.2.2 场地内部环境分析 |
6.2.3 综合分析总结(SWOT分析) |
6.3 黄羊山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
6.3.1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 |
6.3.2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
6.3.4 不同生态敏感性区域策略规划制定 |
6.4 设计思路 |
6.4.1 规划愿景 |
6.4.2 规划目标与定位 |
6.4.3 特色解读 |
6.5 总体规划 |
6.5.1 规划原则 |
6.5.2 景观结构 |
6.5.3 总体方案 |
6.5.4 景观分区 |
6.6 分区设计 |
6.6.1 核心保育区 |
6.6.2 修复缓冲区 |
6.6.3 山谷科教区 |
6.6.4 亲子互动区 |
6.6.5 荒野体验区 |
6.6.6 乡野休闲区 |
6.7 专项规划 |
6.7.1 交通规划 |
6.7.2 游憩系统规划 |
6.7.3 竖向设计 |
6.7.4 植物规划设计 |
6.7.5 动物栖息地规划 |
6.7.6 建筑构筑与设施规划 |
6.7.7 科普展示规划 |
6.7.8 夜景照明规划 |
6.7.9 节约园林规划 |
6.8 分期实施计划 |
6.9 用地平衡及经济技术指标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植物材料表 |
图纸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7)近自然理念下唐山青龙河绿廊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滨水区与城市河道 |
1.1.2 城市化与城市河流的关系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河流近自然化 |
2.1.2 滨河绿廊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河流近自然化相关研究进展 |
2.2.2 滨河绿廊相关研究进展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近自然林业 |
2.3.2 生态工程学 |
2.3.3 景观生态学 |
2.3.4 生态水工学 |
2.3.5 游憩学 |
3.近自然理念下滨河绿廊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
3.1 近自然理念下滨河绿廊规划原则 |
3.1.1 以人为本原则 |
3.1.2 防洪安全原则 |
3.1.3 尊重生态原则 |
3.1.4 互动开放原则 |
3.1.5 美学价值原则 |
3.2 近自然理念下滨河绿廊规划策略 |
3.2.1 整体化策略——统筹规划空间整合 |
3.2.2 生态化策略——顺应自然生境再生 |
3.2.3 地域化策略——传承文化形象展示 |
3.2.4 多方介入策略——多方参与协同共治 |
3.3 近自然理念下滨河绿廊设计手法 |
3.3.1 河道设计 |
3.3.2 廊道设计 |
3.3.3 植物群落设计 |
3.3.4 绿地海绵设计 |
4.国内外案例分析 |
4.1 浙江宁波生态走廊规划 |
4.1.1 项目背景与场地概况 |
4.1.2 设计手法 |
4.1.3 借鉴意义 |
4.2 河北迁安三里河绿廊规划 |
4.2.1 项目背景与场地概况 |
4.2.2 设计手法 |
4.2.3 借鉴意义 |
4.3 日内瓦艾尔河复兴计划 |
4.3.1 项目背景与场地概况 |
4.3.2 设计手法 |
4.3.3 借鉴意义 |
4.4 墨尔本穆尼河沿岸区域规划 |
4.4.1 项目背景与场地概况 |
4.4.2 设计手法 |
4.4.3 借鉴意义 |
4.5 休斯顿河湾绿道公园系统规划 |
4.5.1 项目概述 |
4.5.2 设计手法 |
4.5.3 借鉴意义 |
4.6 案例总结及河道景观规划的思考 |
4.6.1 河道修复师法自然 |
4.6.2 绿色海绵雨洪利用 |
4.6.3 尊重历史重现风采 |
4.6.4 视角多元综合管理 |
5.唐山市青龙河绿廊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
5.1 项目背景 |
5.1.1 地理区位 |
5.1.2 唐山市城市建设背景 |
5.1.3 唐山市自然条件概况 |
5.1.4 城河关系 |
5.1.5 上位规划解读 |
5.2 现状解读 |
5.2.1 自然本底现状 |
5.2.2 土地利用现状 |
5.2.3 道路交通现状 |
5.2.4 绿色空间现状 |
5.2.5 周边建筑现状 |
5.2.6 河道空间现状 |
5.2.7 人群活动需求 |
5.2.8 前期研究总结 |
5.3 规划思路 |
5.3.1 规划理念与定位 |
5.3.2 规划策略 |
5.4 总体规划 |
5.4.1 青龙河地区绿色网络构建 |
5.4.2 青龙河绿色廊道总体规划 |
5.5 专项规划 |
5.5.1 近自然河道规划 |
5.5.2 游憩系统规划 |
5.5.3 自然教育与解说系统规划 |
5.6 分区设计 |
5.6.1 现代滨水游憩区 |
5.6.2 艺术文创交流区 |
5.6.3 城市客厅展示区 |
5.6.4 城市生活体验区 |
5.6.5 休闲运动娱乐区 |
5.6.6 生态教育科普区 |
5.6.7 自然保育疗养区 |
5.7 经济技术指标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设计方案 |
(8)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区建设量增多引发自然区域快速萎缩 |
1.1.2 “公园城市”理念为新区建设提供新模式 |
1.1.3 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的时代要求 |
1.2 研究界定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公园城市的研究 |
1.3.2 关于绿色空间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写作框架 |
第二章 公园城市的理念研究与实践探索 |
2.1 公园城市理念缘起与发展脉络 |
2.1.1 公园城市的定义解析 |
2.1.2 公园城市的理念缘起 |
2.1.3 公园城市的发展脉络 |
2.2 公园城市理念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公园城市的核心内涵 |
2.2.2 公园城市的理念特征 |
2.3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案例 |
2.3.1 新加坡 |
2.3.2 英国埃布斯弗利特 |
2.3.3 深圳光明新区 |
2.3.4 成都科学城 |
2.4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特征表现 |
2.4.1 注重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优先,网状联通 |
2.4.2 注重生活环境融合:公众参与,通用便利 |
2.4.3 注重生产环境叠合:营造场景,功能复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现状研究 |
3.1 遂宁市概况 |
3.2 遂宁市新区开发现状条件分析 |
3.2.1 生态环境现状特征分析 |
3.2.2 生活环境现状特征分析 |
3.2.3 生产环境现状特征分析 |
3.3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
3.3.1 绿色空间规划后置 |
3.3.2 缺乏三生维度联系 |
3.3.3 功能品质引导不足 |
3.4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方向 |
3.4.1 遂宁绿色空间总体发展结构规划 |
3.4.2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需求 |
3.4.3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愿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策略 |
4.1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框架 |
4.1.1 生态环境构建 |
4.1.2 生活环境融合 |
4.1.3 生产环境叠合 |
4.2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构成要素 |
4.2.1 绿色核心 |
4.2.2 绿色斑块 |
4.2.3 绿色廊道 |
4.2.4 绿色踏脚石 |
4.3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原则 |
4.3.1 生态整合原则 |
4.3.2 连通交融原则 |
4.3.3 平衡开发原则 |
4.3.4 功能复合原则 |
4.3.5 弹性发展原则 |
4.4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步骤 |
4.4.1 第一阶段:生态适宜性分析 |
4.4.2 第二阶段:上位规划分析 |
4.4.3 第三阶段:发展空间耦合 |
4.4.4 第四阶段:要素定位布局 |
4.4.5 第五阶段:生活生产叠合 |
4.4.6 第六阶段:分区控制指导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雁栖湖片区绿色空间规划 |
5.1 雁栖湖片区概况 |
5.1.1 区域现状 |
5.1.2 上位规划 |
5.2 绿色空间生态环境构建策略 |
5.2.1 注重联通交融 |
5.2.2 吻合生态肌理 |
5.2.3 构建多样空间 |
5.2.4 结合美丽乡村 |
5.3 绿色空间生活环境融合策略 |
5.3.1 面向多类人群 |
5.3.2 融合开放空间 |
5.3.3 契合历史文脉 |
5.3.4 策划多种活动 |
5.3.5 整合公共服务 |
5.4 绿色空间生产环境叠合策略 |
5.4.1 引入多元主体 |
5.4.2 关联产业功能 |
5.4.3 强化机制保障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营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 |
1.1.2 乡村生态景观的兴起 |
1.1.3 水体景观的重要地位 |
1.1.4 杭州地区乡村水环境特征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 |
2 研究概述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乡村景观 |
2.1.2 水体、水体周边环境 |
2.1.3 乡村水体景观 |
2.2 国内外乡村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
2.2.1 国外乡村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
2.2.2 国内乡村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
2.3 国内外乡村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
2.3.1 国外乡村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
2.3.2 国内乡村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
2.4 国内外水体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
2.4.1 国外水体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
2.4.2 国内乡村水体景观建设发展进程综述 |
2.5 水体景观设计理论基础 |
2.5.1 人居环境理论 |
2.5.2 乡村规划学 |
2.5.3 景观生态学 |
2.5.4 环境心理学 |
2.5.5 园林美学 |
2.6 本章小结 |
3 杭州乡村水体景观调查与分析 |
3.1 调研计划 |
3.1.1 地形地貌对水系特征的影响 |
3.1.2 调研乡村名单选取 |
3.1.3 调研要素确定 |
3.2 调研方法 |
3.2.1 资料收集法 |
3.2.2 实地调研法 |
3.2.3 访谈和问卷调查 |
3.2.4 综合归纳与分析 |
3.3 乡村基本概况 |
3.3.1 调研乡村区位 |
3.3.2 社会经济 |
3.3.3 历史沿革 |
3.4 乡村水体景观建设情况 |
3.4.1 调研乡村建设情况综述 |
3.4.2 调研乡村典型案例分析 |
3.5 杭州乡村水体景观形态分类 |
3.5.1 乡村水体生产景观 |
3.5.2 乡村水体生活景观 |
3.5.3 乡村水体生态景观 |
3.5.4 乡村水体聚落景观 |
3.5.5 乡村水体社会景观 |
3.6 乡村水体景观建设面临突出问题 |
3.6.1 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
3.6.2 乡村水体生境亚健康 |
3.6.3 乡村水体景观外向性组织欠缺 |
3.6.4 乡村水体自我修复能力匮乏 |
3.6.5 水体景观营造缺乏理论与技术指导 |
3.7 本章小结 |
4 乡村水体景观AVC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4.1 乡村水体景观AVC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 确定权重 |
4.3 综合评价 |
4.4 评价分析 |
4.4.1 乡村水体景观生命力分析 |
4.4.2 乡村水体景观吸引力分析 |
4.4.3 乡村水体景观承载力分析 |
5 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营造探索 |
5.1 乡村水体景观设计原则 |
5.1.1 整体连续性 |
5.1.2 维持生态优先 |
5.1.3 保持景观多样化 |
5.1.4 强调地域特色性 |
5.1.5 舒适度与可达性原则 |
5.2 基于农田-水网格局的新时期生态基底建设要求 |
5.2.1 传统“水—田—林—宅”生态基底的新时期要求 |
5.2.2 生态基底满足生物栖息需求 |
5.2.3 乡村水体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
5.3 乡村水体景观营建优化策略 |
5.3.1 生态目标策略:构建乡村水体生态安全格局 |
5.3.2 生产目标策略:优化乡村水体生态网络结构 |
5.3.3 生活目标策略:制定乡村水体生态修复措施 |
5.3.4 聚落目标策略:打造乡村水体生态净化系统 |
5.3.5 社会目标策略:维护乡村水体流域历史人文资源 |
5.4 乡村水体景观营建具体措施 |
5.4.1 乡村景观营造与水体生态修复相结合 |
5.4.2 滨水地带栖息地重建 |
5.4.3 发掘乡村地域特色性设计 |
5.5 兼具生态、净化、景观和游憩价值的乡村水体景观系统 |
5.5.1 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
5.5.2 乡村水体景观系统的塑造 |
5.6 本章小结 |
6.板桥水网乡村规划设计 |
6.1 区位分析 |
6.2 双浦镇板桥村景观AVC综合评价 |
6.3 双浦镇板桥村景观AVC评价分析 |
6.4 现状研判 |
6.5 奠定交融的生态网络基础 |
6.5.1 自然要素识别 |
6.5.2 基地生态敏感度分析 |
6.6 板桥水网乡村规划策略 |
6.6.1 统筹村域资源,定位江南水乡品牌形象 |
6.6.2 生态安全层面——中心控制区划定保障安全格局 |
6.6.3 景观复合机能——生态网络连接实施技术手段 |
6.6.4 社会综合职能——场地存量更新丰富乡村多元价值 |
6.6.5 时域动态特性——建立管控机制与弹性发展策略 |
6.6.6 小结 |
6.7 结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部分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图表目录 |
附录二:“乡村水体景观AVC综合评价指标评估”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三:乡村水体景观AVC综合评价因子重要性比较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10)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新中式园林景观营造方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新中式景观 |
1.2.2 环境心理学 |
1.2.3 环境心理学与园林景观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选题的创新点 |
1.5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新中式园林 |
2.1.1 概念 |
2.1.2 新中式园林的特点 |
2.2 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 |
2.2.1 概念 |
2.2.2 环境知觉 |
2.2.3 生态知觉理论 |
2.2.4 环境‐行为关系理论 |
2.2.5 空间行为 |
2.2.6 行为场景和场所依恋 |
2.2.7 城市环境认知 |
2.2.8 景观偏好 |
2.2.9 格式塔心理学 |
3 新中式园林发展现状研究 |
3.1 新中式园林的实践范围 |
3.1.1 居住环境 |
3.1.2 公共建筑室外空间 |
3.1.3 公园绿地 |
3.2 新中式园林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设计语言的表面化模仿 |
3.2.2 地域性文化的缺乏 |
3.2.3 功能性质的形式化 |
3.3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 中国传统园林的新生之路 |
4.1 传统园林从“私”到“公”的发展历程 |
4.2 从“感性的艺术”到“理性的实用” |
4.3 生态共生理念出现 |
5 新中式景观的新生之道 |
5.1 地域性特色 |
5.1.1 景观符号与地域特色 |
5.1.2 北方新中式园林的营造要点 |
5.1.3 江南新中式园林的营造要点 |
5.1.4 岭南新中式园林的营造要点 |
5.2 植物配置 |
5.2.1 配置原则 |
5.2.2 设计手法 |
5.3 掇山理水 |
5.3.1 感恩自然与山水文化 |
5.3.2 传统园林不同派别掇山理水技法的传承与发展 |
5.3.3 新中式山水景观 |
5.4 空间布局 |
5.4.1 空间拆分组合的方法 |
5.4.2 空间环境的属性界定 |
5.4.3 为空间组合增加趣味性的处理手法 |
5.5 意境的营造 |
5.5.1 意境中的“言”“象”“意” |
5.5.2 知觉创造意境 |
5.5.3 意境的营造手段 |
5.5.4 意境的雅俗共赏 |
5.5.5 经营自然 |
5.6 园林建筑 |
5.7 生态可持续与文化传承 |
5.7.1 生态优先 |
5.7.2 文化传承 |
5.8 景观安全性 |
5.8.1 一些相关理论 |
5.8.2 新中式园林中潜在的不安全空间探寻 |
6 反思与总结 |
6.1 用时代的语言,传古典的神魂 |
6.1.1 新材料 |
6.1.2 新技术 |
6.2 设计立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
6.3 设计原则——科学性、人文性、可持续性 |
6.3.1 科学性 |
6.3.2 人文性 |
6.3.3 可持续性 |
6.4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人与自然协调 科学与艺术交融——谈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论文参考文献)
- [1]风景园林共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D]. 郭靖. 浙江大学, 2021(01)
- [2]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D]. 杨丹. 浙江大学, 2021(01)
- [3]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美丽乡村景观规划 ——以新宁县桂山村为例[D]. 熊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D]. 王雨彤. 天津大学, 2020(02)
- [5]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D]. 牛慧.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河北省涿鹿县黄羊山郊野公园为例[D]. 徐一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近自然理念下唐山青龙河绿廊景观规划设计[D]. 马雨涵.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薛妍.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杭州地区乡村水体景观营造模式研究[D]. 李琳.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10]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新中式园林景观营造方法探究[D]. 贺雨涵. 海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