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行人员常见睡眠障碍的类型、影响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迁,阮柏,王瀚,张旭涛,王小成[1](2021)在《飞行人员神经精神科教学的现状及思考》文中提出神经精神科教学是航空航天临床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神经精神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匹配新的疾病谱和部队战斗力生成的紧迫需求。笔者重点讨论了航空神经精神科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讨论了增加脑血管病、头痛、头晕与焦虑、抑郁状态,大龄飞行员的认知问题等讨论课,旨在增强航空军医解决部队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向新的时代、新的疾病谱,部队战斗力生成的新的需求,改进军医大学航空临床医学神经精神科教学工作,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紧贴部队需求,培养实用型、新型航空军医。
许毅[2](2021)在《针灸治疗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和选穴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搜集近年来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的文献,并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以及聚类分析进行整理、统计,分析针灸治疗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的文献计量学特征和穴位选取的规律,明确针灸治疗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的研究现状,为针灸治疗昼夜节律睡眠障碍更好的在临床应用及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分析方法:以“针灸”“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等为检索词,对2000年-2020年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英文数据库PubMed中针灸治疗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相关的文献进行检索。经过筛选后,将获得文献的发表年份、发表机构、第一作者相关情况、来源出版物、基金项目支持情况、基金项目类型、治疗手段和选用穴位名称等信息进行数据整理并录入到Excel 2016内,采用SPSS22.0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学分析,对选用的穴位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以及聚类分析,以明确选穴规律。结果:1.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文献57篇,分析结果显示,近20年来,针灸治疗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的文献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近10年增长更为明显;文献第一作者所属机构以高校和医院为主,发文量高校43篇(75.48%)居首位、医院14篇(24.52%)次之;作者所在省份中,发文数量前三位为四川省20篇(35.07%)、吉林省6篇(10.53%)、广东省6篇(10.53%);发表文献的期刊类型以针灸及中医专业期刊为主,发文量前三的杂志为《针刺研究》2篇(7.693%)、《中华中医药杂志》2篇(7.693%)和《辽宁中医杂志》2篇(7.693%),且前2本均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第3本为科技核心期刊,另外国外期刊《Medicine》有1篇(3.846%);近10年获得基金项目支持的情况明显优于10年前,且60.00%受到国家级基金项目支持,其次为省级基金项目支持,占比为28.00%;文献中使用的治疗手段以针刺(23篇,45.10%)和电针(19篇,37.26%)为主。2.选穴规律分析结果频数分析显示,文献中共出现46个穴位,包括40个十四经腧穴、5个经外奇穴及1个耳穴,穴位的总使用频次为195次,其中使用频次位于前三位的穴位为申脉穴14次(7.18%)、照海穴14次(7.18%)、三阴交穴13次(6.67%);使用频次大于等于8次的高频穴位有12个,在总频次中占比66.66%;文献中穴位使用频次最高的三个部位为下肢部(62次)、肩背腰部(54次)和头面颈部(43次),所属经脉前三位为足太阳膀胱经(66次)、督脉(28次)和足少阴肾经(18次);文献中共使用到38个特定穴(189次),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三位为背俞穴(48次)、八脉交会穴(40次)、五输穴(35次);10个五输穴(35次)按照使用频次从高到低依次输穴(16次)、合穴(15次)、荥穴(2次)、经穴(1次)、井穴(1次)。因子分析显示,12个频次大于等于8次的高频穴位中可提取5个公因子,能够解释83.100%的总方差,各因子对应的穴位分别是:因子F1-神门穴、四神聪穴、三阴交穴,因子F2-心俞穴、脾俞穴、肾俞穴,因子F3-申脉穴、照海穴,因子F4-足三里穴、内关穴,因子F5-肝俞穴、百会穴。聚类分析显示,12个频高频穴位可分为5类,对应的穴位分别是:类1包括申脉穴、照海穴,类2包括三阴交穴、神门穴、四神聪穴,类3包括肝俞穴,类4包括肾俞穴、心俞穴、脾俞穴,类5包括内关穴、足三里穴、百会穴;其中,类2的典型变量是三阴交穴、类4的典型变量是肾俞穴、类5的典型变量是内关穴。描述聚类分析描述的穴位聚集情况与因子分析的匹配率为60.000%。结论:1.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且多个省份均有分布,针灸治疗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相关研究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且近十年增长迅速,研究质量一般,但得到的关注度有所升高,且开始向国外发展。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尚可,针灸在治疗昼夜节律睡眠障碍方面有多种手段,常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2.针灸治疗昼夜节律睡眠障碍以循经为主,多以局部取穴对症治疗为主。①用穴主要集中在下肢部,频次最高前三个穴位为:申脉穴(14次)、照海穴(14次)、三阴交穴(13次),均属于交会穴;②循经取穴首选足太阳膀胱经;③特定穴多用背俞穴、五输穴,背俞穴中心俞穴-脾俞穴-肾俞穴这一穴对使用频率较高,五输穴中多使用输穴;④申脉穴-照海穴配合使用,体现了“远端取穴”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中医特点;神门穴-四神聪穴-三阴交穴配合使用,体现了针灸治疗失眠的精、气和神“三才”配穴方法。
吉晓雅[3](2020)在《关联理论视角下《理解睡眠与做梦》第12章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良好的睡眠对于任何人的健康都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如压力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进而影响到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生活。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睡眠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理解睡眠与做梦》(Understanding Sleep and Dreaming)是一本关于睡眠科学和临床睡眠医学的教科书,颇受欢迎。这本书系统地概述了睡眠与做梦的所有主要方面,总结了作者默克罗夫特25年的临床、研究和教学经验,对于想要形成健康睡眠习惯的人们很有帮助。该书共十三章,其中第十二章主要讲述人们在睡眠和做梦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息息相关。因此,本文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了第十二章的汉译实践过程。关联理论是语用学理论,被引入翻译研究领域,对翻译颇具解释力。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人类交际被视为一个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翻译时,译者不仅要理解句子的表层含义,还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推断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同时,译者需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使得译文具有充分语境效果,实现最佳关联。笔者发现,关联理论对于睡眠类主题的材料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词汇层面,译者需要不断联系上下文,运用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斟酌选词,让译词实现最佳关联。在句子层面,灵活运用增词法、减词法、长句拆译法、语态转换法等变通手段,可以帮助实现译文的最佳关联。笔者期望本文可以为翻译睡眠医学文本及其他类似文本提供一些参考。
崔丽,于东睿,涂艳,高和,孙娜,翟颖超,王建昌[4](2019)在《改装体检歼击机飞行员睡眠主观评估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研我军歼击机飞行员睡眠状况,为开展健康睡眠的航空医学管理、制定相关医学鉴定条例提供依据。方法对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进行高性能歼击机改装体检的飞行员开展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问卷调查,统计歼击机飞行员睡眠状况。依据年龄分为<30岁组、30~<40岁组、≥40岁组,比较不同年龄组的PSQI总分及各成份项分值,分析PSQI总分>7及各成份项分≥2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情况。结果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PSQI问卷493份,问卷回收有效率98.6%。本组歼击机飞行员平均睡眠时间为(7.41±0.70)h,PSQI总分平均为(3.260±2.385)分,24例(4.9%)PSQI总分>7。PSQI成分项分≥2的前4位依次为:日间功能障碍[56例(11.4%)]、入睡时间[53例(10.8%)]、睡眠效率[33例(6.7%)]、睡眠质量[30例(占6.1%)]。随着年龄的增长,PSQI总分有增长的趋势,不同年龄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4项PSQI成分项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PSQI总分>7的飞行员中,入睡时间延长及日间功能障碍项分≥2较为常见;其中有5例飞行员睡眠障碍单项分≥2,可能潜在睡眠疾病。结论歼击机飞行员群体整体睡眠状况较好,随年龄增长睡眠状况可能有下降趋势,有一定潜在睡眠问题,各级航卫保障部门应加强飞行员睡眠管理和日常宣教,并出台相应医学鉴定细则。
李苑[5](2019)在《军航飞行员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命质量问题无论对于个体的生活来说还是对于个体的工作来说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特别是对于军人群体来说,因为其自身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更加为个体生命质量的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难度。事实上,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国家都对于与军人群体生命质量有关的心理服务及保障工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投入。例如美国在近些年间逐渐提出了“人效能”计划及“全维能力”战略。而与个体生命质量有关的心理服务工作在其中就占据了相当大的地位和比重。同样,我国对于军人群体心理服务及保障方面的工作和研究也愈发蓬勃发展。目前,已经有大量学者对于与我国军人群体生命质量相关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而本研究的目的则是希望从工作因素层面、人格因素层面和社会因素层面对于军航飞行员群体生命质量受影响的因素和机制进行探讨,从而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更好的补充和更深入的发展。研究一从工作因素层面入手探讨了工作类型因素对于军航飞行员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工作类型因素能够显着影响军航飞行员个体的生命质量,并且疲劳在工作类型与生命质量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飞行经验则在工作类型与疲劳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研究二从人格因素层面入手探讨了自我效能感因素、人格外倾性因素、积极应对方式因素和成就动机因素这四种特质性人格因素对于军航飞行员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自我效能感因素可以显着影响军航飞行员个体的生命质量,并且自我和谐和疲劳在其中起到了链式中介的作用。人格外倾性也可以显着影响个体的生命质量。积极应对方式同样可以对于个体的生命质量产生影响,并且疲劳在其中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最后,成就动机也被发现能够显着影响个体的生命质量,并且自我和谐和疲劳,以及疲劳自身分别在个体成就动机和生命质量之间起到了多重中介的作用。研究三从社会因素层面入手探讨了社会支持对于军航飞行员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军航飞行员个体的生命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支持因素的影响,并且疲劳也在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和生命质量水平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而飞行经验在社会支持与疲劳之间则起到了调节作用。总而言之,当前研究从工作因素、人格因素以及社会因素这三个角度证明了工作类型、自我效能感、人格外倾性、积极应对方式、成就动机和社会支持都是影响军航飞行员群体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并且疲劳和自我和谐在上述因素对于军航飞行员个体生命质量的影响机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谓影响因素主要揭示的是“哪些变量”的问题,而影响机制主要揭示的是“怎么影响”的问题。因此,当前研究在各分讨论以及总讨论的部分通过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探讨为今后如何提升军航飞行员生命质量相关的心理服务、保障及研究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李康[6](2019)在《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特征及风险防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发展,民航运输量日益增多,飞行员疲劳成为威胁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跨时区飞行的特点,跨多时区飞行员更多地受到时差、生物节律的影响,导致其疲劳表现及疲劳影响因素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深入度量跨多时区飞行员疲劳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对降低跨多时区航线安全风险,提升飞行员疲劳管理效率具有一定现实意义。首先,本文综述跨多时区飞行员疲劳方面的文献,结合飞行员现场访谈,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跨多时区飞行员疲劳影响因素,选用MFI-16量表对飞行员自身疲劳感受进行评价;自编工作因素评价量表对工作因素进行评价;选取PSQI、BFI-16及GHQ-12分别对个人因素方面的睡眠因素、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自编个人基本信息量表对人员基本情况进行评价。105名非跨时区飞行员及23名跨多时区飞行员对问卷进行了有效填写。数据分析采用差异性分析及路径分析的方法,并通过与非跨时区飞行员对比,确定跨多时区飞行员的疲劳表现特征及疲劳影响因素种类、影响系数、作用路径方面的特征。分析发现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有着更为严重的疲劳感受及更差的睡眠质量,其疲劳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工作因素方面,且生物节律适应性对疲劳影响更为严重。然后,针对跨多时区飞行员的红眼班执勤因素,综述提出增大驾驶舱LED顶灯色温来维持夜间巡航阶段中飞行员警觉性的假设,并选择5名节律类型近似的被试,在模拟机驾驶舱困倦诱导环境下,进行不同LED灯光色温照射,同时实时测量警觉性状况,得出:高色温LED灯光下,人员的嗜睡感受及疲劳感受较低;经过高色温LED光源照射后,人员的警觉性下降程度较小。最后,根据跨时区飞行员疲劳特征分析结果,较为全面地提出了睡眠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时差效应缓解等方面的疲劳风险防范措施,以帮助航空公司有效进行跨多时区飞行员疲劳风险管理,进而提升安全运营水平。
于洮,刘德宝,孙梦婷,刘海莹[7](2018)在《陆军航空兵飞行员睡眠状况与疲劳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陆军航空兵飞行员睡眠状况与疲劳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多维疲劳量表20(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 20,MFI-2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陆军航空兵某旅142名飞行员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142名陆军飞行员MFI-20总分为(45.72±11.34)分,其中体力疲劳条目得分最高(22.19±8.25)分,PSQI总分为(5.03±2.48)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总分与体力疲劳呈负相关(P<0.05或0.01),睡眠效率与活动减少、动力下降、脑力疲劳及疲劳总分呈显着正相关(P<0.01),日间功能障碍与MFI-20各维度及疲劳总分呈正相关(P<0.05或0.01),催眠药物因子与MFI-20各维度及疲劳总分无相关性(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力下降、体力疲劳两个维度进入回归方程(P<0.05或0.01)。结论陆军航空兵飞行员睡眠状况与疲劳程度显着相关,飞行员的睡眠情况受疲劳累积所造成的动力下降影响最大,体力疲劳次之。
张娜娜[8](2018)在《住院空勤人员睡眠障碍的心理干预方法》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通过心理干预方法改善住院空勤人员睡眠质量。方法:将160例住院空勤人员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评价干预前后两组住院空勤人员的睡眠质量。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住院空勤人员睡眠质量。
皇甫光霞[9](2017)在《货航飞行员疲劳风险分析及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货运航空业的迅猛发展,运输量增加,飞行员的工作量加重。同时,货运航空为“全夜航”值勤模式,机组成员在人体生物钟周期中通常应该睡觉的时间值勤,在困倦的状态下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保持清醒状态。CCAR-121部对值勤时间、飞行时间和休息时间限制做了详细规定,但是,飞行和值勤时间限制无法控制所有的疲劳致因,不同的运行类型有不同的疲劳致因。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货机飞行员疲劳问题。基于飞行员的工作特点,通过文献分析、货运航空公司和民航局相关规定和行为事件访谈初步确定疲劳风险因素。结合疲劳监测方法的研究,编制《货航飞行员疲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量表》,疲劳量表经过了信效度分析。发放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货运飞行员的疲劳程度较高,比客运飞行员严重;(2)货运飞行员的睡眠情况差,与正常人和客运飞行员的睡眠指数相差较大等等。将个人信息、睡眠信息以及工作相关的主要疲劳风险因素和疲劳得分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并做了关联度排名,确定导致货航飞行员疲劳的关键因素,实现对疲劳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对关联度排名靠前的7个疲劳致因和疲劳程度建立疲劳-成因列联表。进行对应分析,绘制出的二维散点图可呈现各个因素和疲劳程度的分布关系,为疲劳风险管理奠定基础。综合调查量表的数据分析结果,建立货航飞行员疲劳危险源,结合睡眠科学以及货运航空公司的实际运行,提出货航飞行人员的疲劳管控措施。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货航飞行员的工作特征,以数据分析为依据,确定影响货航飞行员疲劳的关键因素。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辅以疲劳科学的研究,提出疲劳管理措施。
董燕,方玉婷,陈虹汝,冯小霞,张胜,马金鹏[10](2016)在《歼击机飞行员睡眠质量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索影响歼击机飞行员睡眠质量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改进飞行员睡眠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47名歼击机飞行员,采用自制问卷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相结合形式,对飞行员睡眠质量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以PSQI总分≥7分作为睡眠障碍组,PSQI总分<7分为对照组,对飞行员睡眠质量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得到有效样本330例,飞行员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9.4%,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睡眠不良家族史、躯体疾病、工作生活压力大(OR=4.060、4.007、2.868)是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睡眠障碍组的胃炎、颈椎病、腰椎病、头痛、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歼击机飞行员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高,与工作生活压力、躯体疾病、家族史等因素密切相关,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二、飞行人员常见睡眠障碍的类型、影响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飞行人员常见睡眠障碍的类型、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飞行人员神经精神科教学的现状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航空军医学习神经精神科的重要性 |
2 神经精神科教学在航空临床医学教学中的现状 |
3 航空神经精神科几个重点问题教学的思考与改革 |
3.1脑血管病 |
3.2 头痛、头晕与焦虑、抑郁状态 |
3.3 大龄飞行员认知问题 |
(2)针灸治疗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和选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分析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灸治疗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关联理论视角下《理解睡眠与做梦》第12章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Task Description |
1.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and Similar Texts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Report |
Chapter 2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1.1 Understanding source text |
2.1.2 Reading parallel texts |
2.1.3 Utilizing translating tools |
2.2 Translating Process |
2.3 Post-translation Revision and Proofreading |
2.3.1 Self-check |
2.3.2 Feedback from my supervisor |
Chapter 3 Cas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
3.1 Core Viewpoints of Relevance Theory |
3.1.1 Translation as an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
3.1.2 Context and cognitive environment |
3.1.3 Relevance and optimal relevance |
3.2 An Overview of the Studies on Relevance Theory and Translation Home and Abroad |
3.2.1 Studies on relevance theory and translation abroad |
3.2.2 Studies on relevance theory and translation in China |
3.3 Case Analysis |
3.3.1 Optimal relevance at lexical level |
3.3.1.1 Literal translation |
3.3.1.2 Free translation |
3.3.2 Optimal relevance at syntactic level |
3.3.2.1 Addition |
3.3.2.2 Omission |
3.3.2.3 Division |
3.3.2.4 Conversion of voice |
Chapter 4 Conclusion |
4.1 Major Findings |
4.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he Final Version of The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Ⅲ Glossary of Terms |
(5)军航飞行员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军航飞行员生命质量 |
1.2 军航飞行员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
1.2.1 工作类型因素与生命质量 |
1.2.2 人格因素与生命质量 |
1.2.3 社会支持因素(Social Support)和生命质量 |
1.2.4 生理、心理状态因素和生命质量 |
1.2.5 工作类型因素、疲劳和生命质量 |
1.2.6 人格因素、自我和谐、疲劳和生命质量 |
1.2.7 社会支持因素、疲劳和生命质量 |
1.2.8 飞行经验(Flight Experience) |
第2章 问题的提出 |
第3章 研究一 工作类型因素、疲劳和飞行经验对于军航飞行员生命质量的影响 |
3.1 研究方法 |
3.1.1 样本 |
3.1.2 工具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相关分析 |
3.2.2 测量模型 |
3.2.3 结构模型 |
3.2.4 中介效应检验 |
3.2.5 调节效应检验 |
3.3 讨论 |
第4章 研究二 人格因素、自我和谐和疲劳对于军航飞行员生命质量的影响 |
4.1 研究方法 |
4.1.1 样本 |
4.1.2 工具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相关分析 |
4.2.2 测量模型 |
4.2.3 结构模型 |
4.2.4 中介效应检验 |
4.3 讨论 |
第5章 研究三 社会支持因素、疲劳和飞行经验对于军航飞行员生命质量的影响 |
5.1 研究方法 |
5.1.1 样本 |
5.1.2 工具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 |
5.2.1 相关分析 |
5.2.2 测量模型 |
5.2.3 结构模型 |
5.2.4 中介效应检验 |
5.2.5 调节效应检验 |
5.3 讨论 |
第6章 总论 |
6.1 总讨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特征及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特征 |
1.2.2 疲劳风险防范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 |
2.1 疲劳概念 |
2.2 跨时区飞行人员疲劳影响因素概述 |
2.2.1 时差、时区与跨多时区飞行 |
2.2.2 生物节律与跨多时区飞行 |
2.2.3 睡眠状况与跨多时区飞行 |
2.2.4 工作因素与跨多时区飞行 |
2.2.5 个体因素与飞行疲劳 |
2.2.6 其他因素与飞行疲劳 |
2.3 疲劳测量方法 |
2.3.1 疲劳的主观测量法 |
2.3.2 疲劳的客观评定法 |
第三章 航线飞行员疲劳状况调查基本情况及检验 |
3.1 调查工具 |
3.1.1 疲劳表现状况调查 |
3.1.2 疲劳影响因素调查 |
3.2 数据来源及回收情况 |
3.3 相关指标的界定 |
3.4 数据分析方法 |
3.4.1 描述性统计 |
3.4.2 因子分析 |
3.4.3 单因素统计分析 |
3.4.4 路径分析 |
3.5 疲劳相关量表信效度检验 |
3.5.1 疲劳相关量表折半信度检验 |
3.5.2 疲劳相关各量表克朗巴哈 α 系数检验 |
3.5.3 疲劳相关各量表效度检验 |
3.6 疲劳相关量表数据分布状态检验 |
3.6.1 疲劳感受得分正态分布检验 |
3.6.2 睡眠质量得分正态分布检验 |
3.6.3 心理健康得分正态分布检验 |
第四章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特征综合比较分析 |
4.1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问卷调查结果分布 |
4.1.1 跨多时区飞行员个人基本信息分布情况 |
4.1.2 跨多时区飞行员MFI-16 量表得分情况 |
4.1.3 跨多时区飞行员工作相关因素分布情况 |
4.1.4 跨多时区飞行员PSQI量表得分情况 |
4.1.5 跨多时区飞行员BFI-30 量表得分情况 |
4.1.6 跨多时区飞行员GHQ-12 量表得分情况 |
4.2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表现特征比较分析 |
4.2.1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睡眠状况特征 |
4.2.2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表现特征 |
4.3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影响因素特征比较分析 |
4.3.1 非跨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影响因素分析 |
4.3.2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影响因素分析 |
4.3.3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影响因素特征探讨 |
第五章 基于驾驶舱顶灯色温对警觉度影响实验的疲劳风险防范探索研究 |
5.1 跨多时区飞行员夜间巡航中警觉度维持的意义 |
5.2 驾驶机舱LED顶灯色温与警觉度关系假设及研究现状 |
5.3 LED光源色温对人员警觉性影响实验 |
5.3.1 实验原理 |
5.3.2 实验设计 |
5.3.3 实验结果分析 |
5.3.4 实验结论及疲劳风险防范应用建议 |
第六章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风险防范对策 |
6.1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危险源概述 |
6.2 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风险防范措施 |
6.2.1 科学管理睡眠 |
6.2.2 飞行人员心理健康教育 |
6.2.3 降低时差效应的影响 |
6.2.4 飞行员身体健康管理 |
6.2.5 驾驶机舱人机工效学设计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作者简介 |
(7)陆军航空兵飞行员睡眠状况与疲劳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中文版多维疲劳量表20 (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 20, MFI-20) [5] |
1.2.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6]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疲劳情况及睡眠质量测评结果 |
2.2 睡眠质量与疲劳情况各维度的相关性 |
2.3 疲劳情况对睡眠质量影响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
3 讨论 |
(8)住院空勤人员睡眠障碍的心理干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1. 常用的心理干预方法 |
2. 评定与统计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9)货航飞行员疲劳风险分析及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飞行人员疲劳基础理论 |
1.2.1 疲劳的定义 |
1.2.2 疲劳的监测方法 |
1.2.3 飞行人员疲劳风险研究现状 |
1.2.4 飞行人员疲劳风险管理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货机飞行员疲劳风险分析及测量量表编制研究 |
2.1 货机飞行员疲劳风险因素分析 |
2.1.1 工作相关因素 |
2.1.2 睡眠质量 |
2.1.3 心理负荷 |
2.1.4 个人内部因素 |
2.2 货机飞行员疲劳测量量表的编制 |
2.2.1 个人信息调查 |
2.2.2 疲劳程度量表的编制 |
2.2.3 疲劳程度量表信度和效度验证 |
2.2.4 工作相关因素量表的编制及验证 |
2.2.5 睡眠质量调查 |
2.2.6 生活事件因素调查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货机飞行员疲劳及疲劳致因统计分析 |
3.1 数据分析方法 |
3.2 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结果 |
3.3 睡眠状况(PSQI)的数据分析 |
3.3.1 描述性统计 |
3.3.2 货机飞行员睡眠情况与客机飞行员以及正常人的比较 |
5 货机飞行员睡眠因子比较'>3.3.3 不同社会学特征PSQI>5 货机飞行员睡眠因子比较 |
3.4 工作因素的数据分析 |
3.4.1 描述性统计 |
5 工作相关因素对比'>3.4.2 PSQI≦5 与PSQI>5 工作相关因素对比 |
3.5 疲劳程度的数据分析 |
3.6 生活事件的数据分析 |
3.7 统计分析的结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货航飞行人员疲劳因素深入分析 |
4.1 货航飞行员疲劳影响因素分析 |
4.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4.2.1 灰色关联度分析理论 |
4.2.2 灰色关联度计算 |
4.2.3 疲劳致因灰色关联度分析 |
4.3 对应分析 |
4.3.1 对应分析理论 |
4.3.2 对应分析计算 |
4.3.3 货航飞行人员疲劳致因对应分析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据分析的货航飞行人员疲劳风险管理 |
5.1 货航飞行员疲劳危险源 |
5.2 疲劳风险管控措施 |
5.2.1 依据昼夜节律合理排班 |
5.2.2 基于统计数据排班 |
5.2.3 科学管理睡眠 |
5.2.4 改善睡眠环境与设施 |
5.2.5 加强身体锻炼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局限与展望 |
6.3.1 局限 |
6.3.2 建立货航飞行员FRMS是一种趋势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飞行人员常见睡眠障碍的类型、影响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飞行人员神经精神科教学的现状及思考[J]. 张迁,阮柏,王瀚,张旭涛,王小成. 空军医学杂志, 2021(03)
- [2]针灸治疗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和选穴规律研究[D]. 许毅.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关联理论视角下《理解睡眠与做梦》第12章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吉晓雅.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4]改装体检歼击机飞行员睡眠主观评估调查[J]. 崔丽,于东睿,涂艳,高和,孙娜,翟颖超,王建昌.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03)
- [5]军航飞行员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机制[D]. 李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跨多时区航线飞行员疲劳特征及风险防范研究[D]. 李康. 中国民航大学, 2019(02)
- [7]陆军航空兵飞行员睡眠状况与疲劳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 于洮,刘德宝,孙梦婷,刘海莹.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8(09)
- [8]住院空勤人员睡眠障碍的心理干预方法[J]. 张娜娜. 山西青年, 2018(09)
- [9]货航飞行员疲劳风险分析及管理[D]. 皇甫光霞. 中国民航大学, 2017(01)
- [10]歼击机飞行员睡眠质量危险因素分析[J]. 董燕,方玉婷,陈虹汝,冯小霞,张胜,马金鹏.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03)
标签:睡眠障碍论文; 睡眠论文; 飞行员论文;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论文; 睡眠的作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