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方法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Goita Yacouba(高亚)[1](2021)在《马里基础教育的问题及改进思路之综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吴秉旭[2](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提倡在中小学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的实践。高中各学科己经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大主要维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与高中的课程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初中音乐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社会媒体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呈现出雅俗交织、美丑难辨的复杂情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困扰。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欣赏教学如果不密切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教育目的。有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能力去鉴别、选择、品味各种多元化的音乐,这是音乐教育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具体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如何?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哪些?3.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基于现有的研究,以及对音乐课程相关理论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理解,本研究结合《标准》关于音乐素养、学段目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构建了初中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框架。本研究将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为: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通过在初中这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取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及其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对有代表性的4节常规课和6节优质课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分析,对教师、学生和教研员的访谈,发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实践教学与《标准》和音乐核心素养要求的差距,面对现实应当解决哪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哪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深入探究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教研员和中学音乐教学名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认同度高。通过分析音乐教师常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优质录像课中运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发掘切实可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以解决初中音乐教师设计和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困扰。2.教师在优质课中运用音乐教学策略的特征:(1)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适合度高;(2)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3)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类型较丰富;(4)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较充分;(5)优质课中有效组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方式较多。3.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文化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游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感悟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类比学习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题发展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在对优质课的分析中,新发现了有效的、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组合作体验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信息延伸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问题引导聆听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联觉辅助聆听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4.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兴趣、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有所欠缺。5.影响初中教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核心素养及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教师的艺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态度与特质的了解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音乐课程改革;媒体文化;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等。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1.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3.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4.将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谢路[3](2021)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发展学习者思维能力的现状及归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绮桥[4](2021)在《基于BOPPPS的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研究与实施》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大力推进5G发展的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需要大量的基层技术操作人员进行相关项目的建设、管理和维护。而基层技术人员主要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单片机技术作为中职物联网人才培养的关键技术之一,对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中职的单片机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所需,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出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理实脱离、课程资源形式单一和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然后提出应用BOPPPS教学模式的单片机课程教学解决方案,并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对BOPPPS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设计,实现教学模式平台化、教学过程信息化、课堂教学高效化、教学平台标准化、教学反馈精准化和课程资源多样化。第二、首先分析了基于当前主流教学平台实现BOPPPS教学的可行性,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BOPPPS教学环节的功能性需求,然后采用Java、Html5、Java Script和Spring Boot、Bootstrap框架等技术设计了适用于BOPPPS教学模式的中职物联网单片机教学平台。最后经过系统功能与性能测试,验证了该教学平台的有效性。第三、首先基于设计的BOPPPS教学平台开展单片机课程教学实践,具体以“防盗报警器”项目为案例进行教学设计,并在广州市某中职学校进行“防盗报警器”、“音乐喷泉”和“8*8点阵”项目的案例教学实践。然后通过与传统的BOPPPS教学模式进行实验对比,分析了学生的态度评价、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现情况,得出信息化的BOPPPS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而且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软硬件设计能力以及调试维护能力,从而验证了本文设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平台的有效性。本文提出的基于BOPPPS的中职物联网单片机教学模式及优化设计的教学平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优化了单片机课程教学过程,丰富了BOPPPS教学模式,推动了信息化教学改革,实现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教师及时获取反馈信息的效果,不仅提高了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质量,还为中职学校今后开展物联网专业课程改革提供行之有效的借鉴。
赵若妍[5](2021)在《基于APT教学模型的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个性化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适合于满足个别学生需求的教学。由于中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暴露了中职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信息技术》是中职的公共基础课程,教育部于2020年1月发布了中职《信息技术》课程课标,新课标在教学要求中提出应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APT教学模型是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的基础上,将技术工具(Technology)、教学方法(Pedagogy)和教学评价(Assessment)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型,可以实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目的。因此本文选取《信息技术》的个性化教学作为研究目标,根据企业需求与学生需要,通过聚类分析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学生特征,融入APT教学模型,分析教学评价、教学方法和技术工具,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对比实验法,进行中职《信息技术》的个性化教学研究。首先,面向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从企业的就业需求出发,确定教学重点,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确定教学难点,通过因子分析得到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征,构建了中职学生个性化学习特征指标体系,通过聚类分析将中职《信息技术》课堂的学生分为优等稳定生、次优拓展生、中等潜力生以及普通提高生四种类别。其次,结合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在教学内容、学生差异性的需求,引入APT信息化教学模型,进行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前期分析,探究了基于APT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体现为课前自主探究、课中互动协作以及课后反思提升三位一体阶段。结合个性化教学设计与智慧职教云课堂平台,构建了基于APT的个性化教学设计框架,打造个性化的智慧教学课堂。最后,基于APT的个性化教学设计流程,选择中职《信息技术》图文编排模块,进行个性化教学案例的应用与实践,并通过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来体现个性化教学效果。在学生方面,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协作学习能力均得到了很大提升,在教师方面,学生对于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技术工具以及教学资源的设置均非常满意。通过数据分析和问卷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职《信息技术》的个性化教学研究可以提高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效实现了中职个性化教学。
柳楠[6](2021)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建构研究》文中认为“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各门课程任课教师的要求,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之中,推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成为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必须积极进行“专业+思政”的课程教学改革,将思政教育因子融入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原则之下,致力于实现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因此,构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爱国主义情怀、爱岗敬业精神和专业荣誉感等,最终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旅游人才。本研究在阐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相关概念,梳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潜在课程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教学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之上,以及采用质性研究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一线授课老师进行访谈,通过Nvivo11.0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定性分析,采用扎根理论层层编码,最终构建成以教学目标为引领、以教学程序为主体、以实现条件为支撑和以教学评价为结果于一体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理论模型,并且总结分析其具有理论性、实践性、独立性、生成性、综合性及操作性的基本特点,其应用框架是以思政元素及学习理论为指导,主体框架主要有资源应用、教学交互及教学检验这三个方面,其辅助系统则为教学管理与学习支持服务与技术支撑、平台和资源环境。根据这个教学模式,以《旅游学概论》课程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对于本门课课程思政的教学需求和偏好情况,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具体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设施这三个方面,发现这三者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并根据教学模式和问卷的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做出较为具体的《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并提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应用对策,期望该教学模式在应用时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本研究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的相关分析,努力建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旨在找到旅游管理专业进行“课程思政”的突破口,总结“课程思政”教学的一般规律,致力于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能力和价值观的双重培养。
彭倩梅[7](2021)在《指向小学数学关键能力的抛锚式教学策略研究 ——以“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为例》文中指出
谭少华[8](2021)在《基于PBL模式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信息检索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可惜没有被足够的重视。初中生信息检索教学并未作为一门课程,而与之最关联的是信息技术课程中网络获取和保存信息的内容。为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提升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师应利用现代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首先对信息检索教学相关文献和项目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掌握基于项目的信息检索教学的基本特点和理论基础,其次对调查问卷中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的教学现状和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基于PBL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的策略,在某初中选取两个班级开展教学实验。两个班级分别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和基于项目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后,对两个班级进行后测测试,结合三次项目教学法个人成绩的平均分和后测成绩计算出学生信息检索学习最终成绩,对比学习效果。对实验项目教学的班级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调查,分析制定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对比以及对实验班学生教学效果的调查,项目教学比传统教学在多方面具有优势,包括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信息检索能力、提升信息素养等。为了提高信息检索教学效果,教师结合自身教学情况,设计基于项目的信息检索教学案例。通过项目教学提高学生信息检索能力,发展学生信息素养。
马欣璇[9](2021)在《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乔治·凯兴斯泰纳(Georg Kerschensteiner,1854.7.29-1932.1.5)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着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改革家,他曾在德国多所中学任教,并且担任过德国慕尼黑市教育局局长、莱比锡大学教育学教授和慕尼黑大学名誉教授。他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公民教育理论。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理论内容丰富,主要由公民教育思想和劳作教育思想构成,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他的公民教育思想与劳作教育思想对于德国乃至世界公民教育的发展有着突出贡献。由于凯兴斯泰纳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他的公民教育理论受到裴斯泰洛齐与杜威的教育理念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凯兴斯泰纳并没有僵化地继承裴斯泰洛齐与杜威的理念,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德国社会的客观实际情况加以创新与超越。辩证客观地看待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理论,既要看到其理论的突出特点、进步意义,以及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也要看到其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包括因为受到时代条件的限制而带有明显的阶级性、过于理想化而脱离现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理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卿菁[10](2021)在《一位乡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基于反思性实践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教师专业发展满足新时代对教育改革的重要诉求,顺应新时代发展之需。反思性实践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已被普遍认可,然而在现实中,乡村小学青年教师在反思性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反思意识不足、反思的内容单薄等,总结为缺乏对实践的反思,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的弱化。乡村小学青年教师是乡村教育改革道路上的中坚力量,乡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关乎国民素质发展前景。因此,反思性实践在乡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笔者通过对反思性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决定采用个案研究法,对优秀的乡村小学青年M教师进行多次访谈,在此期间,笔者收集了M教师的教学日记、听课笔记、备课本等实物资料。基于反思性实践的视角,笔者分析了M教师的成长经历,对M教师专业发展机制进行探究,提出基于反思性实践的乡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建议。本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笔者通过对反思性实践进行理论分析,论证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二部分,笔者通过对M教师的相关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将M教师专业发展总结为初为人师、善为人师和乐为人师三个阶段;第三部分,本研究基于反思性实践的视角,对M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分析,发现M教师主要通过对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和学生情况三个方面的反思性实践,促进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感以及专业理念的提升,笔者还对基于反思性实践的M教师专业发展机制进行分析,其机制主要包括M教师基于个体经验的建构、M教师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以及M教师反思性实践的不断更新三个方面;第四部分,笔者通过对M教师成长经历的分析,提出基于反思性实践的乡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外部支持主要包括打造良好的校园反思文化、完善学校制度、建立保障机制;内部调试主要包括提高教师反思性实践意识、增强反思性实践能力、丰富自身理论知识、反思方法多样化。
二、教学方法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
二、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实践 |
三、工作经历的启发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一、关于核心素养及其与课程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音乐欣赏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
第三节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 |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解 |
二、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
一、教学策略的特征 |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 |
三、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四、国内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
第五节 简要述评 |
一、有关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
二、关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讨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质化研究取向 |
二、课堂观察 |
三、访谈 |
四、案例分析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计划 |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与研究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目标 |
第一节 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与目标 |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 |
二、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理解 |
第二节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思 |
一、音乐素养在《标准》中的体现 |
二、音乐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
三、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建 |
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核心素养 |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常规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非洲的灵感》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音乐欣赏常规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教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整体比较单一 |
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与教学内容适合度不高 |
三、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价值的认识不够 |
四、很少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分析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
一、《永远的莫扎特》一课的详细分析 |
二、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的综合分析 |
第三节 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
一、优质课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二、优质课中运用了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三、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
四、优质课中体现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
第六章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内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 |
二、教师素养 |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
四、对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了解 |
五、学校制度和教学环境 |
第二节 外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
一、音乐课程改革的影响 |
二、媒体文化的影响 |
三、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 |
第七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改进 |
第一节 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 |
一、依据《标准》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 |
二、根据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
第二节 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
一、针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二、针对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三、针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四、针对风格与流派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
五、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
第三节 将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 |
二、拓展教材资源,整合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
三、淡化经典与流行的界线,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存在一些问题 |
二、优质课与常规课中均有较丰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 |
三、优质课中发现一些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
五、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的因素 |
第二节 建议 |
一、教师要熟知“核心素养”和《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成败的关键 |
三、针对学生发展目标设计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
五、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6 节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
后记 |
(4)基于BOPPPS的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研究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概论和技术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中等职业教育 |
2.1.2 BOPPPS教学模式 |
2.1.3 理实一体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做中学”理论 |
2.3 相关技术 |
2.3.1 前端主要技术 |
2.3.2 后台主要技术 |
3 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的分析与研究 |
3.1 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定位分析 |
3.1.1 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
3.1.2 课程培养目标分析 |
3.2 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3 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
3.3.1 教学方法问题 |
3.3.2 教学资源问题 |
3.3.3 学生能力问题 |
3.4 解决方案 |
3.4.1 BOPPPS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3.4.2 基于BOPPPS的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的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BOPPPS的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平台研究与设计 |
4.1 教学环节优化的功能性需求分析 |
4.2 常用教学平台在BOPPPS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分析 |
4.3 基于BOPPPS的单片机课程教学平台设计 |
4.3.1 总体方案设计 |
4.3.2 系统详细设计 |
4.3.3 系统功能实现 |
4.3.4 系统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BOPPPS的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
5.1 基于BOPPPS模式的案例教学设计 |
5.2 基于BOPPPS模式的案例教学实施 |
5.2.1 教学实施对象 |
5.2.2 案例教学应用 |
5.3 教学效果反馈 |
5.3.1 教学评价实施 |
5.3.2 学生的态度评价反馈 |
5.3.3 学生的知识掌握反馈 |
5.3.4 学生的能力体现反馈 |
5.3.5 教学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B 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C 51单片机定时器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测成绩 |
附录D 基于BOPPPS的中职物联网单片机教学反馈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E |
附录F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测成绩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5)基于APT教学模型的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
1.2.1 个性化教学的研究现状 |
1.2.2 数据挖掘在个性化教学的研究现状 |
1.2.3 聚类分析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4 APT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5 文献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对比实验法 |
1.5 创新点 |
2 研究相关理论和技术应用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APT信息化教学模型 |
2.1.2 个性化教学 |
2.1.3 中职学生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2 人本主义理论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4 掌握学习理论 |
2.2.5 数据挖掘理论 |
2.3 技术应用 |
2.3.1 因子分析 |
2.3.2 聚类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需求分析 |
3.1 中职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1 问卷编制 |
3.1.2 信效度分析 |
3.1.3 相关分析 |
3.1.4 回归分析 |
3.1.5 现状分析 |
3.2 教学内容的需求分析 |
3.2.1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模块 |
3.2.2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重点的识别 |
3.2.3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难点的识别 |
3.2.4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重难点分析 |
3.3 学生差异性的需求分析 |
3.3.1 中职学生聚类分析的必要性 |
3.3.2 中职学生个性化学习特征分析 |
3.3.3 聚类分析在学生差异性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APT的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设计 |
4.1 基于APT的个性化教学前期设计 |
4.1.1 教学目标设计 |
4.1.2 教学资源设计 |
4.1.3 教学方法设计 |
4.1.4 教学评价设计 |
4.2 基于APT的个性化教学过程设计 |
4.2.1 课前自主探究阶段 |
4.2.2 课中互动协作阶段 |
4.2.3 课后反思提升阶段 |
4.3 中职个性化教学的教学平台选择 |
4.4 基于APT的个性化教学设计框架 |
4.5 本章小结 |
5 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
5.1 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案例的应用实践 |
5.1.1 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案例的应用 |
5.1.2 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案例的实践 |
5.2 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案例的效果分析 |
5.2.1 教学效果 |
5.2.2 教学满意度 |
5.3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性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个性化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企业需要员工掌握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调查表 |
附录C 学生差异性对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影响的调查研究 |
附录D 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6)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课程思政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教学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课程思政 |
(二)教学模式 |
二、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 |
(三)潜在课程理论 |
(四)建构主义理论 |
第四章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建构 |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现状 |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
三、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理论阐释 |
(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出发点 |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目的 |
(三)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
(四)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核心 |
(五)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作用 |
四、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调查研究 |
(一)数据收集阶段 |
(二)数据分析阶段 |
五、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学程序 |
(三)实现条件 |
(四)教学评价 |
六、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应用框架 |
七、理论性总结 |
第五章 教学模式具体应用之——《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的教学需求调查与教学设计 |
一、《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的教学需求调查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问卷调查实施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二、《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
(一)《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的背景 |
(二)《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
第六章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应用对策 |
一、强化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观念 |
(一)教师要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 |
(二)教师要强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
二、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
(一)促进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密切合作 |
(二)有机融合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学内容 |
(三)组织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研讨活动 |
三、以建立“大思政”格局为出发点 |
四、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组建“党建+课程思政”的教学团队 |
五、开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和资源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访谈提纲 |
附录2 《旅游学概论》课程思政需求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PBL模式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 |
2.1.2 教学策略 |
2.2 PBL教学模式 |
2.2.1 PBL概念 |
2.2.2 PBL基本特点和要素 |
2.2.3 PBL教学流程 |
2.3 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2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2.3.3 情境学习理论 |
3 初中生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先导性研究 |
3.1 初中信息检索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3.2 初中学生信息检索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4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的制定 |
4.1 初中信息检索教学原则 |
4.2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
4.2.1 初中信息检索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
4.2.2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
4.2.3 初中信息检索教学的实施条件 |
4.3 基于PBL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 |
4.3.1 选定项目任务的策略 |
4.3.2 项目规划和准备的策略 |
4.3.3 管理项目的策略 |
4.3.4 项目回顾及完善的策略 |
5 基于PBL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研究应用 |
5.1 实验内容 |
5.1.1 实验条件 |
5.1.2 选取实验对象 |
5.1.3 做出实验假设 |
5.1.4 选择实验材料 |
5.1.5 控制实验变量 |
5.2 实验过程 |
5.2.1 对照班的传统教学实施 |
5.2.2 实验班的采用基于PBL教学策略的应用设计 |
5.2.3 基于PBL《网上获取与保存信息》的教学案例 |
5.2.4 基于PBL《制定旅游计划书》的教学案例 |
5.2.5 基于PBL《网络信息辨真假》的教学案例 |
5.3 实验效果调查与分析 |
5.3.1 学生学习成绩数据分析 |
5.3.2 学生学习态度分析总结 |
5.3.3 基于PBL《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教学效果分析 |
5.3.4 学生项目教学评价访谈 |
5.3.5 教学总结与反思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9)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研究创新点 |
2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形成的背景 |
2.1 个人人生经历 |
2.1.1 求学任教时期(1866-1895) |
2.1.2 从政改革时期(1895-1932) |
2.2 社会时代环境 |
2.2.1 政治与经济环境 |
2.2.2 思想文化与教育环境 |
2.3 理论知识背景 |
2.3.1 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影响 |
2.3.2 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3.1 公民教育思想 |
3.1.1 公民教育的概念 |
3.1.2 公民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
3.1.3 公民教育的内容 |
3.2 劳作教育思想 |
3.2.1 劳作教育的含义 |
3.2.2 劳作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
3.2.3 劳作学校的组织与实施 |
3.3 公民教育思想与劳作教育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 |
3.3.1 公民教育是劳作教育的目的与归宿 |
3.3.2 劳作教育是实现公民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
3.4 本章小结 |
4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总体评析 |
4.1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对于裴斯泰洛齐与杜威公民教育思想的超越 |
4.1.1 对于裴斯泰洛齐公民教育思想的超越 |
4.1.2 对于杜威公民教育思想的超越 |
4.2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鲜明特点 |
4.2.1 以生为本 |
4.2.2 注重实践 |
4.2.3 国家至上 |
4.3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进步意义 |
4.3.1 集体主义精神的弘扬 |
4.3.2 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
4.3.3 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完善 |
4.3.4 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
4.4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
4.4.1 受到时代条件的限制 |
4.4.2 带有明显的阶级性 |
4.4.3 过于理想化而脱离现实 |
4.5 本章小结 |
5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
5.1 当前中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
5.1.1 教育模式僵硬化 |
5.1.2 教育覆盖面狭窄 |
5.1.3 少数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
5.2 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与我国思政教育价值追求的契合 |
5.2.1 与传统人格教育思想的价值追求相契合 |
5.2.2 与当代德育思想的价值追求相契合 |
5.3 破解当前中国思政教育困境的思路 |
5.3.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 |
5.3.2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 |
5.3.3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一位乡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基于反思性实践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诉求 |
1.1.2 反思性实践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1.3 乡村教师是乡村义务教育的中坚力量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反思性实践作用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1.2.2 有关教师反思性实践的研究 |
1.2.3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1.2.4 有关乡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师专业发展 |
1.3.2 反思性实践 |
1.3.3 乡村小学青年教师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思路 |
1.4.4 研究方法 |
1.4.5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 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
2.1 反思性实践的理论分析 |
2.1.1 反思性实践的内容 |
2.1.2 反思性实践的过程 |
2.1.3 反思性实践的层次 |
2.2 反思性实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分析 |
2.2.1 反思性实践促进教师专业知识 |
2.2.2 反思性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技能 |
2.2.3 反思性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情意 |
2.2.4 反思性实践促进教师专业理念 |
3 反思性实践中M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 |
3.1 初为人师:班级管理的初识 |
3.1.1 选择乡村的缘由 |
3.1.2 我所在的D小学 |
3.1.3 曲折的乡村教师道路 |
3.2 善为人师: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
3.2.1 新环境,新征途 |
3.2.2 关注小学生能力的培养 |
3.2.3 关注留守学生和学困生 |
3.3 乐为人师:专业意识的提升 |
3.3.1 专业意识的主动转型 |
3.3.2 教学道路的磨砺 |
3.3.3 学历的提升 |
4 基于反思性实践的M教师专业发展分析 |
4.1 反思性实践对M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4.2 基于反思性实践的M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分析 |
4.2.1 基于个体经验的建构 |
4.2.2 与环境的积极互动 |
4.2.3 反思性实践的不断更新 |
5 基于反思性实践对乡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
5.1 乡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支持 |
5.1.1 打造良好的校园反思文化 |
5.1.2 完善学校制度 |
5.1.3 建立保障机制 |
5.2 乡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调试 |
5.2.1 提高教师反思性实践意识 |
5.2.2 增强反思性实践能力 |
5.2.3 丰富自身理论知识 |
5.2.4 反思方法多元化 |
参考文献 |
1.着作 |
2.期刊类 |
3.学位论文 |
4.其他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M教师关于小学生阅读核心素养培养的论文(节选) |
附录三:M教师的部分听课笔记 |
附录四:M教师的部分课后反思及期末总结 |
致谢 |
四、教学方法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马里基础教育的问题及改进思路之综合性研究[D]. Goita Yacouba(高亚).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 吴秉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发展学习者思维能力的现状及归因研究[D]. 谢路. 石河子大学, 2021
- [4]基于BOPPPS的中职物联网单片机课程教学研究与实施[D]. 李绮桥.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5]基于APT教学模型的中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研究[D]. 赵若妍.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6]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 柳楠.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7]指向小学数学关键能力的抛锚式教学策略研究 ——以“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为例[D]. 彭倩梅. 西南大学, 2021
- [8]基于PBL模式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检索教学策略研究[D]. 谭少华.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9]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理论研究[D]. 马欣璇. 浙江大学, 2021(01)
- [10]一位乡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基于反思性实践的视角[D]. 卿菁.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