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公司制改造中的公证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宋明星[1](2016)在《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迄今为止,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其中同步进行了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保障性住房制度经历着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的过程。本论文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视角,对保障性住房的制度构建、城市空间分布、建筑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试图提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涵盖从体系建设到建筑细节全过程的策略。论文按“国内外保障房制度建设比较研究——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分析保障房城市空间形态——保障房体系制度、城市空间、保障房住区设计等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设计策略”路线开展研究。首先,梳理出保障性住房制度在住房制度改革五个阶段中扮演的角色和发展过程,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棚户区改造、城中村进行了专项研究。这部分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城市关联性视角下的保障房建设,与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构建、城市非平衡性、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等内容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是相比其他建筑学背景的研究者而言,本文花了更多笔墨于这个过程分析的原因。选取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境外地区和国家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的启示包括: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设计严密的保障性住房运行机制;准确把握市场与政府角色;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注重资金平衡;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体系;提供租用和购买的渠道;“体面住房”标准的全面性;更新计划的公众参与度、关键工作者的住房保障问题等。论文结论部分借鉴了他们的先进做法和理念。很多学者的研究都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显性问题,如边缘郊区化、大型化趋势、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给城市形象和社会治安带来负面影响等。传统研究方法是从城市选址和规划层面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往往失之于表面。本研究基于保障房与城市关联性视角,提出了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之间、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之间、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之间这三个彼此关联的本体间存在的问题,其关系对保障房在城市空间中规划、建设、分配、运转等会有深层次的影响,形成了保障性住房与相应城市空间的关联性,包含:城市非平衡性、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混合居住模式和空置房等方面。从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密切程度来看,保障性住房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三大类型和六种子型:自我完善型中的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城市叠加型中的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主城区叠合发展子型;斑块融入包含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论文对每个子型的存在基础、规模、与主城区距离、配套设施完善度、就业岗位特点和交通方式等方面都做了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保障性住房形态构成分析是本文主要创新点之一。通过前文的分析,研究尝试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层面的宏观策略,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营造与住宅设计微观策略。这几个方面同时也是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宏观策略。包含立法和制度两个方面。首先确定保障性住房体制社会公平性、保障适度性、长期动态性、地区非平衡性等基本属性,这些属性有的是各国之共性,有些则是我国特有的。从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保障方式等几个主要方面做出法律构建的建议,尤其针对农民工、新就业大学生、各类引进人才、老龄化人口等保障对象做了长期趋势的预判。制度建设主要是操作层面的构建,包括:资金筹集的方式、建设与管理的框架建设、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信息系统建设和公开等几个方面。2、中观策略。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提出: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公共交通导向;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复合界面等四大方面十三点针对性策略。针对这些通用性的策略在三种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中的具体应用,又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细则,例如自我完善型中提出了产业与生活安置的关系、相应的大运量交通体系、相对疏离与城市的邻里单元塑造、产业远景下的住区更新等策略。城市叠加型提出了快速聚集人气带动发展的方式、构建网络化交通、推动居住中复合化社区模式等策略。在斑块融入型中,棚户区改造等方式如何与保障对象和空间结合、当居民置换后,中心城区二次开发中保障性社区的社区活化方法和原则等策略。3、微观策略。保障房设计策略主要提出了小区总图层面的空间策略,户型和单元层面的类型和组合设计策略,单一空间内部的利用与改造策略,总体而言也是一步步将空间尺度由大及小,全方位对保障对象的居住条件进行研究。在小区整体空间层面重点在于提取了保障房与普通商品房不同的特点开展研究,这也是改变设计师只看到二者居住的共性,忽视了保障对象特殊性,从而提出的专门的设计策略。户型与单元策略上,收集了近百种近年来实施的保障性住房户型与商品房小户型,通过ldbk的功能体系分类法,对各种不同户型做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按多层与小高层、高层住宅研究了外廊式、内廊式、单元式、塔式、跃廊式等不同单元的组合特点。另外从人体行为需要的具体空间尺度、关联空间尺度、单一空间的综合利用方面,提出了套型间的空间置换、套型的合并与拆分、套型内部空间的局部重组、空壳支撑体等方式。
刘鑫[2](2014)在《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传承了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思路,继续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重要一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也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方式。我国的国有资产大致分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及经营性国有资产两大类。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主要是保证政府机构及事业单位的郑常运作所存在的国有资产。这部分资产主要的形成方式是政府采购,在使用中不断消耗折旧,不涉及资产保值和增值的要求。而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主要存在方式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涉及的国有资产就必须要求保值增值,为实现我国的整体战略经济目标服务,为国家积累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目的必须在市场的环境中依靠企业经营来达到。因此,采用何种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是否能够持续,进而影响到经营性国有资产能否实现保值和增值。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涉及到国有企业的存在状况,从宏观层面上来说,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问题,我国的经济理论界从未停止过研究。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主要分为前30年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和后30年的市场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1978年以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处于完全的计划经济管理时代,那时的国有企业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企业。由于不存在外部市场,所有企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营销活动,可以看做是国家企业集团这个大公司的一个加工车问。这种完全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在建国初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为建立新中国的第一批国有企业和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国有资产做出了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程度的加深,这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逐渐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转变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因此,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就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手段。1978至今,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随着我们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逐步加深而逐步演变,更加适应时代国有资产的发展规律。从最初的“政企分开”、“承包制”到十六大初次提出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构想,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这二十多年中经历的多次起伏变化。其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也出现了不少导致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混乱的问题。2003年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推进到新的阶段。结束了以往多头管理、责权不分的问题。从2003年至2013年的十年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外向型性经济形态不断出现,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也不短提高。这些就是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释放的红利。虽然1978年至2013年间我国的国有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一些造成国有资产管理混乱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十六大首次提出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战略构想,但落实中偏重于在国有企业的微观层面以民资入股、国企改制的方式进行。虽然起到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目的,但也造成了国有资产贱卖、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十八大提出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问题时,更加注重宏观层面进行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混合。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拥有者和管理者,必须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市场竞争和市场资源分配。从而消除“国进民退”,“国企吃掉民企”的争议。让民营企业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参与国家资源的分配与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监督。这就是本文提出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目的。“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管理模式设计上,强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不再是上级管理机关,而是代表国家进行出资的国家股东。而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不再是国资委的下属机构,完全听命于国资委,而是具有完整的现代企业治理机构,完善的现代公司制度的法人实体。这种设计从国有资产的根源上实现了混合所有制,让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从而整合公有制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的优势,共同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第一章本从发展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研究意义入手,主要涉及国内外的相关文件综述,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同时提出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不足。第二章涉及的问题是混合所有制发展中的相关基础概念,及国外相关的研究经验。主要涉及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和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企业管理及委托代理的相关理论,同时总结美国、法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的国有资产管理经验。为研究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提供借鉴。第三章主要谈论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剖析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分析现有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存在哪些优势与不足。从而明确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方向和目的。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背景与优势。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国际化、信息化等方面阐述为什么要对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及现在进行改革有哪些有利的条件。第五章是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组建方案的分析。主要从基本理论、组建原则、适用的行业范围、组建方式和股权结构的形成和组建中的主要问题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六章以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管理控股公司的内部管理模式为分析对象,从功能界定、决策管理机构的组成、内部监管模式和内部控制的其他问题入手,阐明如何进行混合所有制公司的内部管理。第七章是从混合所有制公司的外部监管的角度,分析针对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国家审计制度的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及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等问题。明确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哪些外部条件。第八章从行政体制配套的角度分析发展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需要进行的行政体制改革与法制配套措施,同时也从股权平等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之间的互信。第九章是结论和展望。对于本文提出的“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提出设想。
陈福廷[3](2013)在《论我国公司登记公证制度的完善》文中指出公司登记是公司登记机关公示信息,对公司进行宏观管理,保护市场主体交易安全的重要法律制度。在公司登记制度中,公司登记审查是公司登记的核心,我国公司法运行时间不长,公司登记审查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公证制度引入公司登记程序,试图解决公司登记审查存在的问题。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来源与意义、研究现状与综述以及研究思路方法及本文观点与创新点。第二部分是对公司登记公证制度的基本问题的探讨。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公司登记公证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述。一是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首先,在对学者关于公司登记含义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司登记的定义进行了修改与完善。紧接着,在对公证内涵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公司登记公证的内涵。二是对公司登记的性质及效力进行分析,赞同将公司登记的性质定位为行政确认,公司登记的效力主要是公信力。三是对公司登记公证制度的意义进行论述。笔者认为,公司登记公证制度有利于解决登记机关审查困境,有利于保障市场主体的交易安全,有利于建立公司信用,有利于预防各类纠纷。第三部分主要是国外公司登记公证制度立法分析。主要是对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意大利、法国等的公司登记公证的立法进行分析比较,包括公司登记公证的立法模式、法定范围等。从对国外的制度分析的基础上说明大陆法系国家通过将公司登记公证纳入立法,公证的实质审查配合公司登记机关的形式审查,二者共同完成了对公司登记文件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审查。第四部分主要是对我国的公司登记公证制度提出完善建议。由于我国的公司登记公证制度主要是缺乏立法上的支持,因此主要是在立法上进行完善。首先是对立法模式的选择,笔者认为应该坚持在公证法和公司法里规定公司登记公证事项。然后对强制公证的范围作出了具体安排,最后对管辖及责任与费用问题进行了分析。
古继洪[4](2011)在《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及处置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体制僵化、管理粗放、技术落后、人员雍肿等。特别是“企业办社会”,积累了大量的非经营性资产,导致企业资产质量下降,负担重,竞争力不强。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想在激励市场竞争中发展和壮大,提高核心竞争能力,迫切需要对体制进行改革。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改革。《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发[2010]27号),通过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支持国有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流安置富余人员;鼓励企业兼并重组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促进自主创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首先是解决政企分开,其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无论哪种形式的改革,都离不开对非经营性资产进行剥离。因此,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怎样剥离,剥离后的非经营性资产又如何处置是企业深化改革改制中急待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此课题不仅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即在国有企业层面上,通过合理规划非经营性资产剥离,有利于企业精干主业,增强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同时,研究剥离后非经营性资产处置,主要是防止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产生新的问题,让非经营性资产也能发挥其最佳最佳经济效益,在社会层面上有利于国家社会经济稳定发展,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可以丰富和深化对公司治理、改革改制和现代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本文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成果为基础,创新从国有大中型企业资产剥离和处置所带来的企业绩效的视角来研究企业改革改制问题,构建规范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和处置等理论和应用体系,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有针对性操作措施和建议,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改制中剥离和处置非经营性资产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全文研究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部分,本文选题是基于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改制中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和处置遇到的问题而提出。从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分析了论文理论研究意义和对企业层面上及社会层面上的现实意义;就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和处置的研究内容,以及定性分析、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概括;同时,对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是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通过国内外文献资料从剥离研究动因和资产剥离绩效两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对资产剥离理论研究成果;其次分别从核心能力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价值耗散理论五个重要的理论出发,较为深刻论述了资产剥离与绩效等相关问题,并就上述理论在企业资产剥离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为本文研究建立系统的理论依据。第三章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国有大中型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的四个动因,概括分析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对企业的作用。通过建立企业竞争能力模型,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改制中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后企业竞争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这一推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剥离企业非经营性资产,这样才能壮大主业,将企业做精做强,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一观点。第四章以资产剥离的基础——清产核资为切入点,研究了资产剥离中清产核资的范围、主要内容和资产损失的申报与取证等方面的内容,为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奠定价值基础。从合理性、保证稳定、国家补贴、逐步移交、区别对待和吸收合并六个方面分析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剥离非经营性资产的原则。从简化处理程序为出发点,提出了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方式,通过新设立的管理机构,统一对剥离后非经营性资产进行日常管理和处置这一设想,这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本文还对管理机构与原主体企业的财务关系和剥离后非经营性资产的处理也一并进行了研究。第五章简要分析了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后存在的现实问题,引出了本文另一研究重点——剥离出来的非经营性资产如何处置的问题。本文侧重从政府社会公共管理职能角度,通过对从非经营性资产处置原则的选择,系统研究了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剥离非经营性资产五种处置方式,并对每种处置方式的思路、应难点及注意问题等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案例证明这些非经营性资产处置方式的可操作性。同时揭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非经营性资产处置中存在的大集体改制、离退休统筹外费用等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处理建议。第六章从国有大中型企业剥离和处置非经营性资产取得成效的视角,来研究国有大中型企业所属单位剥离和处置非经营性资产操作流程。该章通过对A公司所属的医院采取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成功典型案例,研究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操作原则、财务审计、债权债务的处理、资产评估、产权转让及交易管理、改制成本的支付与预留、股权设置与权益核减等方面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辅业改制的实际工作就如何掌握政策、灵活运用好政策作了实证研究,进一步佐证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剥离和处置非经营性资产必要性。第七章系统归纳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研究不足之处,并从国务院国资委制定的“十二五”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和近期提出的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继续推进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厂办大集体改革等方针为指引;主动做好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尤其是剥离非主业和非战略性业务,使企业由做大向做强转变,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后本文还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可能创新与贡献之处在于:第一,本文以资产剥离为切入点,充分利用证据,大量实证材料,在论证国有大中型企业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必要性的同时,通过研究国有大中型企业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想做大做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剥离和处置非经营性资产这一观念,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理论和操作规范,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第二,本文通过建立竞争模型,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剥离非经营性资产与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剥离非经营性资产,这样才能精干主业,最终提升企业盈利水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第三,本文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和企业现状,提出了分离办社会职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产权转让、资产重组和托管经营这五种处置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方式,通过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共同努力,建立三位一体的非经营性资产的处置模式,使剥离后的资产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第四,本文将国有大中型企业剥离和处置非经营性资产结合在一起研究,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当前学术界主流只关注国有大中型企业剥离资产问题,缺乏对剥离后资产处置的深层次思考。本文试图在研究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剥离非经营性资产的同时又将如何处置这些资产,以克服剥离后只重视经营性资产效应而忽视对剥离后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的弊端,使各项资产都能发挥最佳效益。
陈显利[5](2011)在《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面临严重的水危机。水资源缺乏己成为影响国家或地区贫困、可持续发展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问题。由于城市人口密度大,用水量集中,联合国组织近两年来一再强调大城市水资源及其管理是水资源问题的核心。全球水资源危机已成不争事实,世界各国都在城市水务管理方面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许多经验与教训。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历来重视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但长期以来,水资源紧张状态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产生的污水却越来越多;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中国城市现行的“九龙治水”式的水务管理体系,越来越难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正在严重地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做好现代城市水务工作,为城市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供水保证、水环境和水资源保障,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现代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实现我国跨世纪的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水资源是有限的,又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因此,对现代城市水务的管理既要考虑满足当下发展的同时,又要考虑满足未来子孙后代的发展要求。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对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的研究探讨,既是城市水务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城市水务管理的研究与发展现状,本文借鉴先进可行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兼顾现实和长远的考虑,研究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设计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的框架,并明确相关的职能和具体的业务内容。(2)针对现代城市水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了如何确保现代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并提出相应的健全现代城市水资源安全保障与社会监督机制。(3)针对现代城市水务的投融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城市水务资金来源,然后给出适合我国的城市水务投资融资模式、选择方法及其注意事项。(4)针对现代城市水务的运营模式问题进行研究,给出适合我国的城市水务运营模式、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5)针对现代城市水务管理的评价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城市水务管理的竞优分析方法。(6)针对沈阳市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的改革实践,从体系结构、投资、运营、水安全保障、科技创新等方面,分析了沈阳市城市水务管理的经验与教训,指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顾汉勤[6](2011)在《外资并购中国有资产流失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不完善的问题也摆在眼前。经过数十年的积累,我国国有资产数量已十分巨大。但目前为止,却仅有一部《企业国有资产法》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调整。国有资产得不到良好的经营管理,便很容易发生流失。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执行,我国国内市场越来越吸引外国投资者。我国政府也欢迎外资参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而并购正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主流方式。外资并购在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也使得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更加严重。该结果的形成源于并购各方的因素。无论是并购流程不规范、资产评估不到位,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未能尽职履行其职责,或地方政府存在寻租行为,又或是对外资并购的风险控制不完善,这些都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要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就必须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机制、资产评估机制、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及外资并购的监管体制。本文着重从并购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参与并购的各主体角度思考,在当前国有资产相关法律规定之下,国有资产为何流失及法律上如何应对。在论文结构上,除引言及结语部分外,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外资并购中国有资产的流失,第二、三、四章则分析参与并购的主要三方主体与国有资产流失的关系及法律应对。
李霄[7](2010)在《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出版业是记录和传播民族文化的传统行业,又是国家经济发展推动下的新兴产业。出版业历来都处在文化和经济的交汇处,不断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出版产业化发展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同时也加剧了行业竞争,各种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出版市场的健康与发展,给出版行业管理带来了诸多难题。此外,随着国内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出版业内产生了大量的行业管理事务,给目前出版行政管理独大的行业管理模式提出改革的要求,除了法律规制和行政管制的宏观管理手段之外,出版业还需要建立相应的中观管理机制,即行业自律管理。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出版行业自律管理制度的概念和构成要素,通过运用公共管理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借鉴英美出版发达国家的自律管理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从制度建设视角出发,探讨了出版行业自律组织功能、出版行业自律监控机制、出版行业自律规范等问题,尝试为我国出版业行业管理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为出版行业自律管理建设提供理论性参考。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方法,分类评述了现有的出版行业自律研究领域相关文献,并提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主要侧重出版行业自律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界定了出版行业自律概念,从立法、自律组织、管理体制、自律规范四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的现状,论述了出版业建立行业自律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重点论述了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治理理论、规制多元论、行业自律组织功能理论,为本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探究了出版行业自律组织功能。从内涵、界定、配置方面对行业协会的职能进行一般性探讨,观察分析了美国出版商协会(AAP)和英国出版商协会(PA)的具体职能,审视了我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的职能,并对比分析这三个出版行业协会的具体职能,最后总结分析了我国出版行业协会的变革趋势。第五章探讨了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的控制与监督机制,提出分别从立法控制和行政管理控制,以及行业组织的内外监督机制来对行业自治权进行管控。第六章重点讨论了出版行业自律规范。首先概述了出版业的行业自律规范的基本情况,解释了出版行业规范的形式、性质和规范效力;然后重点讨论了我国出版行业自律规范的审查机制,强调指出我国应完善行政备案并建立有效的司法审查机制,探讨了加强我国出版行业自律从规范的执行机制,包括通过行业组织内部惩戒裁决,以及司法执行和社会救济的外部机制;最后指出我国出版行业应建立法律规范与自律规范分工协调的规范建构。第七章回归到建立我国出版行业自律管理制度的现实起点,首先提出了建立我国行业自律管理制度的理念,并阐述其内涵要素、建设原则,指出我国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出版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的权力分配。其次,针对我国出版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的问题提出若干改革建议,包括建立出版行政监管和自律管理的分权制度、制定出版行业协会发展的支持性政策,以及应对社会法团出版行业组织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应对措施。此外,建议通过行政放权和拓展行业协会服务职能来强化出版行业协会的职能建设。最后,从加强自律组织的管理职权、自律组织机构、自律管理机制,和自律组织经费以及人才供给方面论述了加强建设行业自律的治理机制。最后一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我国行业自律管理制度建设的具体内容,以及目前着力要解决的问题。
刘中平[8](2010)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职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国有企业改制是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也是推进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内容,改制中最敏感的问题当属职工安置、职工利益维护。从我国国企改制实践来看,职工权益虽然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由于现有职工权益保障法规的不足和种种历史原因,与职工权益密切相关的劳动合同常得不到规范的变更、解除,职工的社会保险费用往往得不到正常接续,因改制而退休、待岗、下岗职工处于弱势地位而无法维护自身权益,职工的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害。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改制中职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职工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对现有的职工权益保护制度和企业职工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如何保障改制职工的经济权益、劳动权益和政治权益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从完善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规范、加强失业保障和弱势群体保障着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我国劳动保障立法以健全劳动保障法规的建议。
胡誉耀[9](2010)在《我国出版集团公司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拉开了出版集团产权制度的改革序幕,同时也吹响了以建立现代出版企业制度为导向的公司经营模式建设的号角。公司治理体系作为现代出版企业制度的基石之一,是我国出版集团培育核心竞争力和增强科学决策机制运行效能,从而实现做大做强目标成为国际一流出版企业的重要前提。然而,虽然我国大多数出版集团通过转企改制获得了企业法人身份,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经营权,并以此为基础在公司治理体系建设上进行了富有特色的有益探索,例如在党委领导体制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及其机制的融合方面,不少出版集团取得了颇有效果的初步成就,但由于以党委领导为代表的“老三会”依然在出版集团公司治理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行政治理影响痕迹依然浓重,政企分开并得到没有真正和充分的实现,加上出资人缺位现象十分突出,以行政主导为主要特点的外部人控制问题对出版集团建设和发展形成较大的消极影响,同时由于国有出版产权代理机制设计的不科学,内部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性的博弈优势,形成对出版集团的把持和控制,在“双重控制”态势下出版集团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难以保证,由此带来许多治理问题。作为既具有一般企业经营属性又具有文化事业发展特性的企业单位,出版集团承担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任务,需要科学而有效地协调和处理产业经营管理和意识形态属性管理之间的关系,在当前外部治理体系及其功能依然不健全的情况下,出版集团公司治理问题的妥善解决迫切需要探寻新的对策思路。为此本论文通过借鉴一般公司治理理论,结合运用出版本身的专业理论,在对我国出版集团产权制度改革动因及其路径选择分析的基础之上,指出在产权制度变迁背景下我国出版集团公司治理的未来发展趋向,以此确立出版集团公司治理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所以,在公司内部治理方面,我国出版集团应当基于出版智力资本作为出版业发展主动力的认识,充分考虑普通职工群体的公司治理诉求,以SOE共治目标为导向,对以三会四权制为主体框架的内部治理结构实施规范性和有效性建设,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确立“新三会”的领导核心地位为目标,来科学处理“新三会”与“老三会”两者的关系,同时在规范和强化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的同时,还要努力改变“重结构轻机制”的现象,有机结合出版集团的特殊性,加大信息披露、激励、约束等治理机制的建设力度,并兼顾集团内部核心人才的治理机制建设。而在外部治理机制构建及其职能作用发挥方面,首先是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进行角色转换,从传统的直接控制者转变为间接督导与政策服务者,形成政府间接监管下对出版集团的治理机制,并以政府为主导积极构建弹性化的出版准入与退出机制;其次是围绕出版产权、产品及其服务、经理人等要素市场以及以书评为核心的内容评价体系,形成出版集团的市场经营压力机制;再者是着力培育满足出版行业协调监管机制、外部直接利益相关者机制和包括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竞争对手在内的其他社会性监督力量机制的治理有效性发挥的环境,其中作者治理机制的构建尤其要给予重视。而对于我国出版集团公司治理模式的构建,它应在综合内部和外部治理体系的基础之上,考虑国情特色和专业属性要求,立足于金股制来建立集团公司整体性治理模式、以经济绩效考核为导向来构建母子公司治理模式。为了保证出版集团公司治理建设有效性和执行力的充分实现,出版集团应采取多种灵活多样、科学高效的举措,构造公司治理人文性保障体系,同时适应数字化技术发展的时代需求,努力运用IT治理手段来加强公司治理建设与发展的保障。第一部分是论文的引言。此部分主要从分析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出发,指出本论文所能起到的实践参考作用和学科理论价值,进而对国内外一般性公司治理研究进了简要回顾,并以此为基础较为详细地概述了出版发行领域公司治理研究成果,之后扼要地描述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同时指出了本论文运用的四种研究方法,最后以论文框架形式简要说明了本论文的创作思路。第二部分侧重于论述我国公司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由于本论文强调借鉴经济管理学界的公司治理理论,所以论文的研究支撑先要介绍一般公司治理研究所运用到的理论基础,即包括不完全契约论、说明责任论在内的委托代理理论,和以股东利益最大化论、市场效益导向论为衍生理论的产权中心论,以及衍生出人力资本论和利益相关者论的超产权论,并着力论述它们在出版集团的实践应用。而在出版专业理论方面,主要侧重于双重效益兼顾理论、出版后发优势理论、出版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公司治理研究的支撑作用论述。第三部分研究我国出版集团产权制度改革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这部分先从论述我国出版集团产权管理制度现状、改革动因与路径入手,论述在大多数出版集团所运用的四种主要产权改革模式,指出三级代理型模式成为我国出版集团产权管理制度的优先选择。然后在阐述我国出版集团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公司治理建设的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产权制度改革背景下出版集团公司治理职能发挥的内涵,进而指出我国出版集团公司治理建设的指导原则与发展走向。第四部分主要是基于SOE共治框架及其目标来分析国内出版集团公司内部治理建设的有效性与发展的规范性。这一部分先是分析和阐述基于公司治理结构建设的出版集团公司治理现状,指出其内部治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SOE协同治理为目标的内部治理原则,接着论述了出版集团围绕着SOE共治目标进行三会四权制规范性和有效性建设的重点内容,其中指出了建立“新三会”与“老三会”关系处理的长效机制的方式方法,然后阐述了出版集团信息披露、激励与监督机制科学性构建的基本要求,并对出版集团核心人才治理特征及其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出版集团母子公司治理问题及其对策。第五部分是探讨以压力约束机制构建为导向的我国出版集团公司外部治理建设及其应用。此部分通过出版集团作为特殊国有法人的属性定位分析,指出“官本位”思想和外部人控制现象在出版集团存在的严重性,要求有关政府部门在新型管理体制下构建间接监管机制和出版准入与退出机制,接着对出版集团资本运营中的产权交易市场机制、出版产品及其服务市场机制、出版职业经理人市场机制以及以书评为主的独立性内容评价机制的治理效果进行了论述,然后分析了出版行业协调监管机制所发挥的中观治理作用,并在对供应商、债权人、机制投资者约束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治理的概念及其机制构建途径,最后对新闻媒体、社会大众、竞争对手等其它社会力量影响机制的治理功能了进行了剖析。第六部分是分析和研究如何适应国情特色和专业属性,推动我国出版集团公司实施治理模式创新。在这一部分首先回顾了出版集团公司治理模式发展历程,包括传统行政时期和转企改制时期的治理模式演变轨迹,指出在国情特点决定公司治理模式选择的情况下,基于出版集团独具特色的发展特点和经营特征阐述,提出我国出版集团以国情特点为导向的公司治理模式构建原则,主张围绕着国情特色来构建基于金股制的现代出版集团整体公司治理模式,和以经济绩效考核为核心导向的母子公司治理模式。第七部分是立足于人文和技术视角来探究我国出版集团公司治理保障性对策思路。这部分主要分为人文性和技术性两个方面的保障对策,在前者上主要阐述了我国出版集团围绕着出版法律法规与政策、公司章程与规章制度、组织文化和治理文化、治理评估指标与反馈机制等因素来构建人文性保障体系,对于后者则着重是基于数字技术环境提出出版集团公司治理的保障措施,先是介绍了IT治理内涵及其在出版集团的应用意义,进而论述了在数字化技术环境下我国出版集团可以利用网络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推理技术、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和联机知识挖掘技术等几种技术手段,分析了它们在强化公司治理保障的作用和效果。
周伟[10](2010)在《T公司管理层收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引进管理层收购的目的,是为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的退出和企业激励机制的创新寻找一条新的途径,国内管理层收购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在某个阶段或某个部分或某个步骤,导致了部分国有资产流失,但比起制度性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来说显得微不足道,所以中国的管理层收购应尽快由行政性、半行政性收购转变为市场性收购。本文通过对管理层收购相关理论以及T公司管理层收购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以寻求T公司实现管理层收购的最佳途径。T公司管理层围绕“股权奖励”这个管理层收购的关键因素做文章,为因应外部各项环境因素并根据T公司内部具体情况,确立了“股权奖励渐进式管理层收购”的实施策略,明确了“以增量资产解决存量问题,股权改制实现管理层收购,公司上市实现股权流通”的管理层收购战略路径。T公司管理层收购策略着重是在建立企业的长效激励机制以及相对科学而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使得管理层与国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大型国企的管理层收购已进入到以股权奖励和期权激励为主的新的阶段,为营造良好的管理层收购交易及融资环境、防止国企管理层收购中的投机以及寻租行为,终需有一个专门的法规用以规范大中型国企的管理层收购。
二、浅议公司制改造中的公证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公司制改造中的公证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
1.2.2 国内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思路、方法 |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视角与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在住房制度改革历程中的发展 |
2.1 我国住房制度发展及改革历程 |
2.1.1 第一阶段:单位大院全社会保障阶段(1950—1978年) |
2.1.2 第二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摸索阶段(1978-1994年) |
2.1.3 第三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推进阶段(1994-2002年) |
2.1.4 第四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深化阶段(2002-2007年) |
2.1.5 第五阶段:回归保障性住房民生的改革阶段(2007至今) |
2.2 保障性住房在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供应体系 |
2.2.1 经济适用住房 |
2.2.2 廉租住房:住房保障建设得到高度重视 |
2.2.3 公共租赁房:以扩大保障范围为目的的公租房的发展 |
2.2.4 棚户区改造:民生工程与城市综合环境提升 |
2.2.5 城中村改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境外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及案例 |
3.1 相关国家和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情况 |
3.1.1 香港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2 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3 美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4 英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2 境外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我国国情的比较分析 |
3.2.1 香港地区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2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3 美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4 英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影响因素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4.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
4.1.1 城市非平衡性 |
4.1.2 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 |
4.1.3 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 |
4.2 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的关系 |
4.2.1 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 |
4.2.2 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 |
4.2.3 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 |
4.3 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的分析 |
4.3.1 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 |
4.3.2 混合居住模式 |
4.3.3 空置房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度的形态构成分析 |
5.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形态构成:三大类型和六大子型 |
5.1.1 自我完善型: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 |
5.1.2 城市叠加型: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 |
5.1.3 斑块融入型: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 |
5.2 六大形态子型的特征分析 |
5.2.1 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
5.2.2 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
5.2.3 自身带动城市新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4 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5 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6 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的基本特点 |
5.3 影响三大形态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因素和潜在问题 |
5.3.1 自我完善型面临的问题 |
5.3.2 城市叠加型面临的问题 |
5.3.3 斑块融入型面临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构的宏观策略 |
6.1.住房保障法规和制度的属性 |
6.1.1 社会公平性 |
6.1.2 保障适度性 |
6.1.3 长期动态性 |
6.1.4 地区非平衡性 |
6.2 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和保障方式 |
6.2.1 保障主体 |
6.2.2 保障房类型 |
6.2.3 保障标准 |
6.2.4 保障方式 |
6.3 保障对象的变化与预判 |
6.3.1 保障对象 |
6.3.2 农民工市民化 |
6.3.3 新就业大学生及各类人才 |
6.3.4 老龄化人口 |
6.3.5 住房保障长期趋势预判 |
6.4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与逐步完善管理机制 |
6.4.1 保障房建设多渠道资金筹集 |
6.4.2 保障房建设与管理框架搭建 |
6.4.3 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 |
6.4.4 完善的个人信息系统与分配公开制度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 |
7.1 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非平衡性下的融合策略 |
7.1.1 空间布局的组团平衡 |
7.1.2 空间适配:降低居住与就业的分异现象 |
7.1.3 住区规模的组团平衡 |
7.1.4 混合居住的设计方式 |
7.2 公共交通导向 |
7.2.1 TOD模式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
7.2.2 公共交通相关设计要点 |
7.3 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空置房与城中村 |
7.3.1 企业提供的集体宿舍 |
7.3.2 城市中某些具备条件的空置房 |
7.3.3 小产权房和城中村改造 |
7.3.4 其他房源 |
7.4 复合界面:软化硬质边界 建立城市对话关系 |
7.4.1 社区功能构成的复合化 |
7.4.2 住区边界与城市的复合化 |
7.4.3 社区城市界面的复合化 |
7.5 三大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7.5.1 自我完善型保障房住区的设计策略 |
7.5.2 城市叠加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7.5.3 斑块融入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第8章 保障性住房小区及建筑的微观设计策略 |
8.1 保障性住房小区规划设计研究 |
8.1.1 布局方式与开发强度 |
8.1.2 交通组织与停车 |
8.1.3 缩小街区,功能混合 |
8.1.4 公共空间的营造 |
8.2 户型 |
8.2.1 保障性住房——小户型的基本特点 |
8.2.2 各面积区间的户型分类及其特点 |
8.2.3 单元组合 |
8.3 室内空间利用 |
8.3.1 人体行为与人体工学 |
8.3.2 单一空间尺度及综合利用 |
8.3.3 户型的改造与适应性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书籍、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附录C |
(2)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 |
1.4.1 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法 |
1.4.2 跨学科研究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的基础理论与国外经验 |
2.1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1 所有制及混合所有制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2 国有资产及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3 企业(公司)管理模式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4 委托代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2 发达国家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与经验借鉴 |
2.2.1 美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2 法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3 德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4 日本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5 新加坡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6 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共同特点及经验借鉴 |
3. 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演进历程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1949~1978) |
3.1.2 改革开放初期阶段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1979~1988) |
3.1.3 专业化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探索阶段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1988~2002) |
3.1.4 国资委成立后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2003年至今) |
3.2 “国资委”管理模式的特点分析 |
3.2.1 我国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3.2.2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的关系 |
3.2.3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中的层级关系 |
3.3 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3.3.1 深圳模式:三级授权 |
3.3.2 上海模式:三级架构、两级管理 |
3.3.3 辽宁模式:“两委合署” |
3.3.4 吉林模式:两级出资、三级架构 |
3.4 我国现有的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
3.4.1 我国现有的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组建方式 |
3.4.2 我国现有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功能定位 |
3.5 我国当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
3.5.1 国有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3.5.2 “国资委”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
3.5.3 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
4. 我国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4.1 组建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必要性 |
4.1.1 应对国内外经济巨大冲击挑战的需要 |
4.1.2 提高我国国有资产发展水平的需要 |
4.1.3 调整国有经济发展方向的需要 |
4.1.4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新定位的需要 |
4.2 组建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有利条件 |
4.2.1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理论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
4.2.2 重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
4.2.3 国有企业在国际化运营中培育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
4.2.4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促进我国国有企业进行了深层次变革 |
4.2.5 民营经济的规模化规范化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供客观条件 |
4.2.6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管理空间距离逐渐消失 |
5. 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组建方案设计 |
5.1 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控股公司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5.1.1 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指导思想 |
5.1.2 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基本原则 |
5.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模式设计方案及理论创新 |
5.2.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设计方案的理论创新 |
5.2.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基本治理结构 |
5.2.3 混合所有制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5.2.4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创新适用行业范围分析 |
5.3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组建方式 |
5.3.1 国资委发起组建成立 |
5.3.2 现有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母公司改造而成 |
5.4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组建过程中非公有制股东的选择 |
5.4.1 行业市场占有率高且管理规范的民营企业 |
5.4.2 管理规范且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的上市公司 |
5.4.3 拥有国际市场资源的跨国公司 |
5.5 组建过程中不同股权结构的优劣势比较及适用范围分析 |
5.5.1 国有绝对控股的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劣势比较及适用范围 |
5.5.2 国有相对控股的公司股权结构优劣势比较及适用范围 |
5.5.3 国有“黄金股”的股权结构优劣势比较及适用范围 |
5.6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股份形成方式 |
5.6.1 纯货币化的股份形成方式 |
5.6.2 货币加资产的混合股份形成方式 |
5.6.3 以股权出资的股份形成方式 |
5.7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组建中出现的问题 |
5.7.1 党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
5.7.2 资本属性多元化和市场化问题 |
5.7.3 收入分配的悬殊和社会矛盾的激化问题 |
6.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内部管理模式设计 |
6.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决策管理结构 |
6.1.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董事会的定位 |
6.1.2 混合所有制公司监事会的职能定位 |
6.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内部监管模式 |
6.2.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内部监机构设置 |
6.2.2 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
6.2.3 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审计规范化和内审人员素质提高 |
6.3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内部管控的其他问题 |
6.3.1 完善混合所有制公司章程实现有效的内部自治 |
6.3.2 完善国有出资人的代表制度 |
6.3.3 创新人力资源制度优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6.3.4 设计合理的股权退出机制 |
7.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外部监管模式设计 |
7.1 针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国家审计制度 |
7.1.1 国家审计制度的设计的特点 |
7.1.2 国家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相结合 |
7.1.3 对混合所有制企业进行审计的内容 |
7.1.4 针对当前审计制度需要做出的改进 |
7.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应用 |
7.2.1 明确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 |
7.2.2 完善独立董事的履职制度 |
7.2.3 独立董事制度应当注意的问题 |
7.3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中违规违法问题及其对策 |
7.3.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中内部人控制问题的防范措施 |
7.3.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中腐败现象的防范 |
7.3.3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中党纪与国法的关系处理问题 |
8.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创新所需的行政配套措施 |
8.1 针对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模式改革 |
8.1.1 政府从市场竞争的参与者转变为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者 |
8.1.2 政府从项目的审批者转变成项目依法依规运营的监督者 |
8.1.4 国企领导从影子行政体系长官转变成为职业经理人 |
8.2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所需的司法体制配套 |
8.2.1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需要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 |
8.2.2 从法制建设的角度保障混合所有制经济中股权平等 |
8.2.3 从法制建设角度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论我国公司登记公证制度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本文主要观点及创新点 |
第2章 公司登记公证制度的基本问题 |
2.1 公司登记的界定 |
2.1.1 公司登记的内涵 |
2.1.2 公司登记的性质及效力 |
2.2 公司登记公证的界定 |
2.2.1 公司登记公证的内涵 |
2.2.2 公司登记公证的性质及效力 |
2.3 公司登记公证制度的意义 |
2.3.1 有利于解决公司登记审查困境 |
2.3.2 有利于保障市场主体交易安全 |
2.3.3 有利于预防各类纠纷 |
2.3.4 有利于建立公司信用 |
第3章 国外公司登记公证制度立法分析 |
3.1 公司登记公证的立法模式 |
3.2 公司登记公证的法定范围 |
3.3 强制公证与自愿公证 |
3.4 公司登记机关与公证机关的关系 |
第4章 完善我国公司登记公证制度的建议 |
4.1 我国公司登记公证制度现状分析 |
4.1.1 公司登记公证制度的现状 |
4.1.2 公司登记公证制度的不足 |
4.2 公司登记公证制度的完善措施 |
4.2.1 明确公司登记公证的立法模式 |
4.2.2 明确公司登记公证的范围 |
4.2.3 明确公司登记公证的管辖 |
4.2.4 明确公司登记机关与公证机构的关系 |
4.2.5 明确公司登记公证的费用及责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及处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三、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 基本概念 |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的内容 |
(二) 研究的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理论基础 |
(一) 核心能力理论 |
(二) 竞争优势理论 |
(三)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四) 委托代理理论 |
(五) 价值耗散理论 |
第三章 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的必要性分析 |
一、制约国有大中型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一) 企业外部因素 |
(二) 企业内部因素 |
二、剥离非经营性资产的动因分析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
(二) 国有产权明晰的需要 |
(三)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
(四)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
三、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的作用 |
四、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后竞争力实证分析 |
(一) A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前的基本情况 |
(二) A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后发展状况 |
(三) A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后竞争能力分析 |
第四章 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原则与方式 |
一、资产剥离的基础:清产核资 |
(一) 清产核资的相关规定 |
(二) 清产核资的主要内容 |
(三) 企业清产核资的工作要求 |
(四) 资产损失的认定 |
二、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的原则 |
(一) 合理性原则 |
(二) 保证稳定原则 |
(三) 国家补贴原则 |
(四) 逐步移交原则 |
(五) 区别对待原则 |
(六) 吸收合并原则 |
三、非经营性资产剥离方式与具体操作 |
(一) 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方式 |
(二) 非经营性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立 |
(三) 存续企业与上市公司的财务关系 |
(四) 非经营性资产管理机构与原主体企业的财务关系 |
(五) 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的会计处理 |
第五章 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后资产处置 |
一、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后存在的问题 |
(一) 企业负担重 |
(二) 资产质量差 |
(三) 富余人员多 |
(四) 关联关系复杂 |
二、非经营性资产处置的选择原则 |
(一) 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的资产 |
(二) 承担服务社会职能的资产 |
(三) 为自身经营服务的资产 |
三、非经营性资产处置的方式 |
(一) 分离办社会职能 |
(二) 资产重组 |
(三)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 |
(四) 产权转让 |
(五) 托管经营 |
五、非经营性资产处置的难点、解决的措施及建议 |
(一) 非经营性资产处置的难点及措施 |
(二) 对非经营性资产处置政策支持的建议 |
第六章 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与处置案例研究 |
一、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后管理取得的成效 |
(一) 观念得到转变、管理得到加强 |
(二) 规范资产管理、防范资产流失 |
(三) 盘活存量资产、减轻企业包袱 |
(四) 面向社会、增加效益 |
二、非经营性资产处置典型案例:A公司下属职工医院 |
(一) 医院改制前的基本概况 |
(二) 医院改制的必要性 |
(三) 医院改制可供选择的方案 |
(四) 确定医院改制方案 |
(五) 正式签订协议 |
(六) 规范改制操作程序 |
(七) 改制后取得的成效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本文研究结论 |
二、本文研究不足 |
三、本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5)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城市水务管理与理论研究现状 |
2.1 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
2.1.1 水务管理理论 |
2.1.2 城市水务管理体系评价研究 |
2.2 国外城市水务管理实践 |
2.2.1 英国城市水务管理 |
2.2.2 法国城市水务管理 |
2.2.3 美国城市水务管理 |
2.2.4 日本城市水务管理 |
2.2.5 新加坡城市水务管理 |
2.3 国内城市水务管理实践 |
2.3.1 国内水务监管体制 |
2.3.2 国内水务运营体制 |
2.3.3 国内水价形成机制 |
2.3.4 国内城市水务安全保障与应急体系 |
2.4 中国城市水务管理的启示 |
第3章 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的框架设计 |
3.1 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的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 |
3.2 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 |
3.3 城市水务局的职责安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代城市水资源管理 |
4.1 现代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
4.1.1 需水管理 |
4.1.2 节水管理 |
4.1.3 循环用水 |
4.1.4 污水资源化进程 |
4.1.5 水循环的使用途径 |
4.1.6 替代水源开发 |
4.1.7 调整水资源空间利用结构 |
4.2 现代城市水资源安全保障与社会监督机制 |
4.2.1 法制、法规与舆论监督 |
4.2.2 水资源监管引入竞争机制 |
4.2.3 储备水源与供水安全 |
4.2.4 水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
4.2.5 技术进步与供水安全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代城市水务投融资管理 |
5.1 现代城市水务资金来源分析 |
5.1.1 水费 |
5.1.2 市场融资 |
5.1.3 政府拨款 |
5.2 现代城市水务投资管理 |
5.2.1 现代城市水务投资的整体性思维 |
5.2.2 城市水务项目建设分析 |
5.2.3 城市水务项目的风险处置 |
5.3 现代城市水务投融资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现代城市水务运营模式管理 |
6.1 现代城市水务运营模式分析 |
6.2 不同模式下的操作方法与程序 |
6.3 现代城市水务运营模式选择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现代城市水务管理竞优分析方法 |
7.1 现代城市水务管理评价的原则 |
7.2 现代城市水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7.2.2 指标体系 |
7.3 竞优分析方法 |
7.3.1 基于目标规划的个性优势识别模型 |
7.3.2 “偏好结局”的约定 |
7.3.3 模型的求解 |
7.3.4 竞优分析方法的使用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沈阳市水务管理体系实践及其分析 |
8.1 沈阳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结构的利弊分析 |
8.1.1 沈阳市现行水务管理体系结构 |
8.1.2 问题分析 |
8.2 沈阳水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实践分析 |
8.2.1 引进外资的尝试 |
8.2.2 沈发展上市的插曲 |
8.2.3 BOT建水厂的一波三折 |
8.2.4 经验与教训 |
8.3 沈阳城市水务运营管理一体化战略的探索与实践 |
8.3.1 成立沈阳水务集团的背景 |
8.3.2 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 |
8.3.3 实现供排污一体化经营 |
8.4 沈阳水务管理体系供水安全保障的实践分析 |
8.4.1 确保供水水质 |
8.4.2 确保供水水量 |
8.4.3 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 |
8.5 沈阳市水务体系科技创新管理实践分析 |
8.5.1 城市供水产销差率测评技术开发 |
8.5.2 基于超导磁分离的污水净化技术研发 |
8.5.3 沈阳市供水管网运行方式的优化 |
8.6 对沈阳市水务管理体系改革的简评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和科研情况 |
(6)外资并购中国有资产流失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外资并购中国有资产流失法律问题概述 |
第一节 外资并购中国有资产流失法律问题的界定 |
一、国有资产的定义及分类 |
二、外资并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
第二节 外资并购所涉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形 |
一、股权并购方式下国有资产的流失 |
二、资产并购方式下国有资产的流失 |
第二章 目标企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因素及法律应对 |
第一节 目标企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因素 |
一、目标企业未真正公开转让国有资产 |
二、目标企业对国有资产的评估不到位 |
第二节 目标企业转让资产对价无法最大化的原因 |
一、产权交易体系不完善 |
二、资产评估立法不完善 |
三、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不成熟 |
第三节 促使目标企业转让资产对价最大化的法律应对 |
一、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机制 |
二、完善国有资产评估立法 |
三、发展专业的资产评估中介机构 |
第三章 监管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因素及法律应对 |
第一节 国资委及地方政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因素 |
一、国资委身份混同而难以尽职 |
二、地方政府政企不分 |
第二节 国资委及地方政府行为不当的原因 |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对国资委身份的设置不合理 |
二、地方政府存有寻租心理及所执行政策倾向不当 |
第三节 国资委及地方政府不当行为的法律应对 |
一、调整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
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方式 |
第四章 外国投资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因素及法律应对 |
第一节 外国投资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因素 |
一、外国投资者非适格主体 |
二、外国投资者的出资不到位 |
三、外方资产被高估 |
四、并购手续不全及相关问题未事先确定 |
第二节 外国投资者能够影响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
一、外资并购监管机构不专一 |
二、外资并购监管立法不完善 |
三、目标企业应对外资并购的经验不足 |
第三节 外国投资者并购监管问题的法律应对 |
一、明确单一的外资并购监管机构 |
二、完善外资并购监管立法 |
三、立法指引转让主体掌握外资并购流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我国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的必要性研究 |
1.3.2 出版行业组织研究 |
1.3.3 中外出版行业自律管理对比研究 |
1.3.4 我国出版行业自律管理制度和体系研究 |
1.3.5 出版道德自律研究 |
1.4 研究创新和意义 |
1.4.1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意义 |
2 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1 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的概念界定 |
2.1.1 释义"自律" |
2.1.2 出版行业自律 |
2.2 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现状 |
2.2.1 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立法现状 |
2.2.2 出版行业自律组织现状 |
2.2.3 出版行业自律管理体制现状 |
2.2.4 出版行业自律规范现状 |
2.3 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的必要性 |
2.3.1 出版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
2.3.2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 |
2.3.3 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出版行业接轨的要求 |
2.4 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的可行性 |
2.4.1 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 |
2.4.2 政治民主化发展 |
2.4.3 民主社会的发展 |
2.4.4 行业自律管理立法保障 |
3 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的理论基础 |
3.1 治理理论(GOVERNANCE THEORY) |
3.2 规制多元论(REGULATORY PLURALISM) |
3.3 行业自律组织功能理论 |
3.3.1 行业协会功能理论一般分析 |
3.3.2 行业协会生发机制与行业协会功能 |
4 出版行业自律组织职能分析 |
4.1 行业协会职能一般分析 |
4.1.1 行业协会职能的内涵 |
4.1.2 行业协会职能政策性界定 |
4.1.3 行业协会职能配置 |
4.2 出版行业协会的具体职能 |
4.2.1 出版行业协会职能分析 |
4.2.2 美国出版商协会(AAP)职能具体分析 |
4.2.3 英国出版商协会(PA)职能具体分析 |
4.3 我国出版行业协会职能分析 |
4.3.1 我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基本职能概述 |
4.3.2 中英美出版行业协会职能配置对比分析 |
4.3.3 转型时期我国出版行业协会的职能转变 |
5 出版行业自律管理控制与监督 |
5.1 出版行业自律管理控制 |
5.1.1 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的立法控制 |
5.1.2 出版行业自律行政管理控制 |
5.2 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监督 |
5.2.1 内部监督(会员监督、监事会) |
5.2.2 外部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 |
6 出版行业自律规范 |
6.1 出版行业自律规范的一般分析 |
6.1.1 出版行业自律规范形式 |
6.1.2 出版行业自律规范的性质与效力 |
6.2 出版行业自律规范效力审查机制 |
6.2.1 出版行业自律规范审查意义 |
6.2.2 我国行业自律规范效力审查机制存在的问题 |
6.2.3 建立出版行业自律规范效力有效审查机制 |
6.3 出版行业自律规范的执行机制 |
6.3.1 行业内部执行机制 |
6.3.2 行业外部执行机制 |
6.4 出版行业自律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分工与协调 |
6.4.1 出版行业规范与出版法规的关系 |
6.4.2 出版行业规范性文件体系的结构 |
6.4.3 出版行业自律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协调 |
7 关于我国出版行业自律管理制度建设的建议 |
7.1 出版行业自律管理制度分析 |
7.1.1 出版行业自律管理制度化理念 |
7.1.2 出版行业自律管理制度要素 |
7.1.3 建立我国出版行业自律管理制度的原则 |
7.2 对我国出版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
7.2.1 建立出版行业行政监管与自律管理的分权制度 |
7.2.2 创造适宜于出版行业协会向前发展的制度环境 |
7.2.3 顺应社会法团型出版行业组织出现的措施 |
7.3 对强化我国出版行业协会职能的建议 |
7.3.1 行政管理部门适当放权,对行业协会职能建设给与支持 |
7.3.2 挖掘会员企业需求,努力拓展会员服务职能 |
7.4 对加强出版自律治理机制的建议 |
7.4.1 充实自律管理职权 |
7.4.2 加强自律组织机构建设 |
7.4.3 加强自律管理机制建设 |
7.4.4 加强自律组织经费和人才供给制度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一、图书 |
二、期刊 |
三、报纸与网站 |
四、法规 |
五、学位论文 |
外文参考文献 |
BOOK |
JOURNAL |
读博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职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国有企业改制与职工权益法律保护相关概念 |
1.1 国有企业的概念及其界定 |
1.2 国有企业改制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
1.3 职工权益的含义及其保护对国有企业改制的意义 |
第2章 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职工权益保护现状 |
2.1 国有企业改制中职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
2.1.1 职工的劳动权益难以保障 |
2.1.2 职工的经济权益难以保障 |
2.1.3 职工的民主权益难以保障 |
2.1.4 职工的政治权益没有保障 |
2.1.5 职工的人身等权益没有保障 |
2.2 改制企业职工权益受侵害的原因 |
2.2.1 部分管理者在改制的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 |
2.2.2 大量职工从公有制企业转移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结果 |
2.2.3 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权力寻租和监管不力的结果 |
2.2.4 劳动力供求矛盾的制约 |
2.2.5 工会组织的维权能力太低 |
2.2.6 职工自我维权意识淡薄 |
2.2.7 政府职能转换和定位偏差带来的结果 |
2.2.8 社会保障体系缺位的影响 |
2.2.9 企业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
第3章 在改制中强化职工权益法律保护 |
3.1 现有的职工权益保护制度 |
3.2 企业职工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 |
3.3 企业职工权益保护的具体内容 |
3.3.1 保障改制职工的经济权益 |
3.3.2 保障改制职工的劳动权益 |
3.3.3 保障改制职工的政治权益 |
3.4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3.4.1 完善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规范 |
3.4.2 要特别重视和全面加强失业保障 |
3.4.3 加强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 |
3.5 加强我国劳动保障立法 |
3.5.1 我国的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历程 |
3.5.2 现行法律法规在职工权益保障方面的不足 |
3.5.3 健全劳动保障法规 |
第4章 结论与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4.1 结论 |
4.2 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我国出版集团公司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之处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索引 |
表索引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及其价值 |
0.1.1 研究背景分析 |
0.1.2 研究意义探究 |
0.1.2.1 实践经验参考与思想指导性作用 |
0.1.2.2 学科建设改善和理论丰富性价值 |
0.2 文献研究综述 |
0.2.1 国内外一般性公司治理研究简述 |
0.2.2 出版发行领域公司治理研究概述 |
0.2.2.1 研究现状与主要内容 |
0.2.2.2 研究特点与不足之处 |
0.3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0.3.1 研究对象与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2.1 文献法 |
0.3.2.2 比较法 |
0.3.2.3 跨学科研究法 |
0.3.2.4 案例法 |
0.4 论文框架 |
1 我国出版集团公司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一般泛性理论 |
1.1.1 委托代理理论 |
1.1.1.1 不完全契约理论 |
1.1.1.2 说明责任理论 |
1.1.1.3 委托代理理论在出版集团里的应用及其认识 |
1.1.2 产权中心论与超产权理论 |
1.1.2.1 产权中心论的衍生——股东利益最大化论和市场效益导向论 |
1.1.2.2 超产权理论的衍生——人力资本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 |
1.1.2.3 产权中心论与超产权理论在出版集团里的应用及其认识 |
1.2 出版专业理论 |
1.2.1 双重效益兼顾理论 |
1.2.1.1 出版学界关于两种效益的争论 |
1.2.1.2 出版集团的双重绩效博弈分析 |
1.2.2 出版后发优势理论 |
1.2.2.1 出版领域后发优势的主要体现 |
1.2.2.2 出版集团特色与后发优势鉴别 |
1.2.3 出版智力资本理论 |
1.2.3.1 推动出版业发展的真正主动力 |
1.2.3.2 出版集团的知识智力资本优势 |
2 我国出版集团产权制度改革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2.1 我国出版集团产权管理制度现状、改革动因与路径 |
2.1.1 我国出版集团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动因分析 |
2.1.2 我国出版集团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路径探讨 |
2.1.2.1 基于员工持股计划的产权改革模式 |
2.1.2.2 基于国有资产授权计划的产权改革模式 |
2.1.2.3 基于三跨式重组的产权改革模式 |
2.1.2.4 基于上市融资的产权改革模式 |
2.1.3 以三级代理为主要特征的出版集团产权管理模式 |
2.1.3.1 从"两权分离"到"三级代理"的变迁轨迹回顾 |
2.1.3.2 "三级代理"授权经营的两种主要模式:内容、特点及其问题 |
2.2 产权制度变迁背景下我国出版集团公司治理趋向 |
2.2.1 出版集团产权制度改革与公司治理 |
2.2.1.1 我国出版集团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公司治理建设的意义 |
2.2.1.2 在产权制度改革背景下出版集团公司治理职能发挥的内涵 |
2.2.2 出版集团公司治理的将来走向 |
2.2.2.1 从政府主导到企业自主 |
2.2.2.2 从一股独大到协同治理 |
2.2.2.3 从结构建设到内外兼治 |
2.2.2.4 从国情特色到现代规范 |
3 基于SOE共治目标的国内出版集团公司内部治理建设与发展 |
3.1 出版集团公司治理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
3.1.1 基于公司治理结构建设的出版集团公司治理现状探究 |
3.1.2 我国出版集团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1.2.1 三会四权制构建形式化,廉价监督权泛滥化 |
3.1.2.2 党政领导色彩浓厚,"新老三会"冲突不断 |
3.1.2.3 经营问责制难以落实,"新三会"成员责任缺位严重 |
3.1.2.4 智力资本治理权利边缘化,协同型公司治理低效性 |
3.1.3 以SOE协同治理为目标的出版集团公司内部治理原则 |
3.2 SOE共治目标导向下的出版集团公司"三会四权"制建设重点 |
3.2.1 股东会:股权结构优化和投票制度创新 |
3.2.2 董事会:董事行为规范性和独立董事制度建设 |
3.2.3 监事会:外部监事的引入和职工监事的选入 |
3.2.4 经理层:职务去党政化和经济责任制人格化 |
3.2.5 "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处理 |
3.2.5.1 我国出版集团"新老三会"关系处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
3.2.5.2 建立长效的出版集团"新老三会"关系处理机制 |
3.3 出版集团信息披露、激励与监督机制的构建 |
3.3.1 内部信息披露机制:出版主业发展方向保障 |
3.3.2 多重对象激励机制:经营者股权激励优先模式 |
3.3.3 内部约束监督机制:廉价监督权的尽量减少 |
3.4 出版集团核心人才治理特征及其有效性分析 |
3.4.1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项目研发人才治理 |
3.4.2 基于治理权利实现机制的编辑出版人才治理 |
3.4.3 基于激励方式创新机制的业务经营人才治理 |
3.4.4 基于激励与约束结合机制的发行销售人才治理 |
3.5 出版集团母子公司治理问题与对策探析 |
3.5.1 目前我国出版集团母子公司治理的几大问题 |
3.5.2 科学构建出版集团母子公司治理体系 |
4 以压力约束机制构建为导向的我国出版集团公司外部治理建设及其应用 |
4.1 政府间接监控机制对于出版集团的治理职能及其建设路径 |
4.1.1 出版集团公司法人定位——特殊国有法人 |
4.1.2 我国出版集团的官本位与外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
4.1.3 新型管理体制下政府间接监管机制的职能发挥 |
4.1.4 政府监管下的出版弹性准入与退出机制的治理应用及其改进 |
4.2 市场经营压力机制对于出版集团的治理效应及其发挥条件 |
4.2.1 出版集团资本运营中的产权交易市场机制 |
4.2.2 出版物及其服务市场为主的产品市场机制 |
4.2.3 维系生涯声誉的出版职业经理人市场机制 |
4.2.4 以书评为核心的出版产品与服务独立性内容评价机制 |
4.3 出版行业协调监管机制的中观治理功能及其独立性 |
4.3.1 出版行业协会基于行规行约的治理功能分析 |
4.3.2 出版行业协会治理作用发挥的独立地位获取 |
4.4 外部直接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效用及其机制形成 |
4.4.1 债权人控制机制 |
4.4.2 机构投资者影响机制 |
4.4.3 供应商约束机制 |
4.4.4 作者治理概念提出及其机制构建 |
4.5 其它约束机制的构建及其应用 |
4.5.1 基于议程设置的新闻媒体监督机制独立性及其转型 |
4.5.2 舆论压力机制下的公众治理参与特征分析与运用 |
4.5.3 竞争对手情报机制的集成性治理职能表达 |
4.6 我国出版集团外部治理结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
5 适应国情特色和专业属性的出版集团公司治理模式创新 |
5.1 出版集团公司治理模式发展历程 |
5.1.1 传统行政时期企业治理模式变迁回顾 |
5.1.1.1 计划经济时代集权型行政治理模式历程回溯 |
5.1.1.2 市场经济初期放权式行政治理模式回顾分析 |
5.1.2 转企改制时期公司治理模式演变轨迹 |
5.1.2.1 第一阶段:总社和集团复合态势下的社长负责制的治理模式 |
5.1.2.2 第二阶段:党委会领导下的管委会负责制的治理模式 |
5.1.2.3 第三阶段:党委会领导下的董事会负责制的治理模式 |
5.1.2.4 第四阶段:初具现代意义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治理模式 |
5.2 我国出版集团的国情特点决定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 |
5.2.1 我国出版集团独具特色的发展特点和经营特征 |
5.2.1.1 我国出版集团的产业经营与发展特点分析 |
5.2.1.2 我国出版集团的企业属性与经营特征探讨 |
5.2.2 出版集团以国情特点为导向的公司治理模式构建原则 |
5.3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版集团公司治理模式 |
5.3.1 基于金股制的现代出版集团整体公司治理模式 |
5.3.1.1 金股制的内涵及由来 |
5.3.1.2 当前我国出版集团意识形态属性管理的主要创新模式 |
5.3.1.3 集三重治理于一体的整体公司治理模式 |
5.3.1.4 我国现代出版集团整体公司治理模式框架构建 |
5.3.2 以经济绩效考核为核心导向的母子公司治理模式 |
5.3.2.1 经济绩效作为母子公司治理结构有效性的基石 |
5.3.2.2 国外出版集团母子公司治理模式的借鉴 |
5.3.2.3 我国出版集团母子公司治理模式的科学性构建 |
5.3.2.4 现代出版集团母子公司治理模式框架设计 |
6 人文和技术视角下的出版集团公司治理保障性对策 |
6.1 出版集团公司治理的人文性保障体系构建 |
6.1.1 出版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 |
6.1.2 集团公司章程与规章制度 |
6.1.3 企业组织文化与治理文化 |
6.1.4 治理评估指标与反馈机制 |
6.2 基于数字技术环境的出版集团公司治理保障措施 |
6.2.1 IT治理内涵及其在出版集团的应用意义 |
6.2.2 数字化环境下我国出版集团公司治理运用的主要技术及其作用效果 |
6.2.2.1 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远程通讯技术及其治理价值 |
6.2.2.2 基于Agent机制的人工智能推理技术的治理功能 |
6.2.2.3 基于方法模型库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治理机理 |
6.2.2.4 基于海量数据库的联机知识挖掘技术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部分 |
英文文献部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T公司管理层收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管理层收购相关理论分析 |
2.1 管理层收购的内涵及特征 |
2.1.1 管理层收购的内涵及发展概况 |
2.1.2 管理层收购的主要特征 |
2.2 管理层收购的相关理论 |
2.2.1 代理人成本理论 |
2.2.2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 |
2.2.3 产权激励理论 |
2.2.4 激励机制理论 |
2.2.5 防御剥夺理论 |
2.2.6 产权理论和超产权理论 |
2.3 管理层收购的定价方式 |
2.3.1 每股净资产定价法 |
2.3.2 评估资产竞标定价法 |
2.3.3 自由现金流量折现定价法 |
2.3.4 经济利润折现定价法 |
2.4 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方式 |
2.4.1 通过民间借贷进行融资 |
2.4.2 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融资 |
2.4.3 通过信托方式进行融资 |
2.4.4 通过增量资产的契约分配进行融资 |
2.4.5 通过投资基金方式进行融资 |
2.5 股权奖励是特殊的管理层持股 |
2.5.1 股权奖励的实质是价值创造在前 |
2.5.2 股权奖励的衡量标准是净资产收益水平 |
2.5.3 股权奖励与管理层收购 |
第3章 T公司管理层收购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 |
3.1 T公司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T公司概况 |
3.1.2 T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T公司管理层收购外部环境分析 |
3.2.1 政策环境 |
3.2.2 法律环境 |
3.2.3 金融环境 |
3.2.4 人力资源环境 |
3.2.5 产权交易环境 |
3.2.6 中介市场环境 |
3.3 T公司管理层收购内部条件分析 |
3.3.1 建立了公司治理制度 |
3.3.2 符合国有股权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或减持的政策 |
3.3.3 管理层与当地政府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 |
3.3.4 管理层对企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3.3.5 公司具有提升经营管理效益的巨大潜力 |
3.3.6 股权奖励解决管理层收购融资难题 |
第4章 T公司管理层收购目标达成策略 |
4.1 操作策略 |
4.1.1 股权奖励达到多方共赢 |
4.1.2 管理层和员工渐进式持股 |
4.2 收购主体策略 |
4.2.1 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 |
4.2.2 员工与管理层共同持股 |
4.2.3 国有股逐步减持 |
4.3 以每股净资产值为基础的股权转让策略 |
4.4 采用增量资产契约分配的融资策略 |
4.5 执行上市公司标准的中介选择以及信息披露策略 |
第5章 保障措施及预期效果 |
5.1 保障措施 |
5.1.1 控制好渐进式持股的时间进度与持股比例 |
5.1.2 及时制订股权奖励分配的客观标准 |
5.1.3 同时引进多个外资战略投资者 |
5.1.4 提高财务数据的可信度 |
5.1.5 提防外部家电巨头插手 |
5.2 预期效果 |
5.2.1 建立多元股权的公司治理结构 |
5.2.2 搭建新的资本运营平台 |
5.2.3 形成新的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 |
5.2.4 预计效益大幅提高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议公司制改造中的公证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D]. 宋明星. 湖南大学, 2016(02)
- [2]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研究[D]. 刘鑫. 武汉大学, 2014(01)
- [3]论我国公司登记公证制度的完善[D]. 陈福廷.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1)
- [4]国有大中型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及处置研究[D]. 古继洪. 武汉大学, 2011(07)
- [5]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水务管理体系研究[D]. 陈显利. 东北大学, 2011(07)
- [6]外资并购中国有资产流失法律问题研究[D]. 顾汉勤.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7]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研究[D]. 李霄. 武汉大学, 2010(07)
- [8]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职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 刘中平. 南昌大学, 2010(04)
- [9]我国出版集团公司治理研究[D]. 胡誉耀. 武汉大学, 2010(10)
- [10]T公司管理层收购策略研究[D]. 周伟. 中南大学, 2010(02)
标签:非经营性资产论文; 混合所有制经济论文; 公司治理理论论文;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论文; 公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