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及其在活血化瘀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子华[1](2021)在《徐旭英辨治半阴半阳证经验和紫色消肿膏治疗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一徐旭英教授治疗疮疡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经验总结研究目的:系统整理、总结徐旭英教授辨治疮疡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提供中医外科临床、科研工作者相关思路。研究方法:通过临床侍诊学习,记录典型临床病例,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徐旭英教授治疗疮疡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经验。研究结果:徐旭英教授疮疡辨证思路以阴阳为纲,同时注重整体观,强调分病情阶段进行治疗。认为疮疡半阴半阳证的病因病机在于:肺脾肾虚为发病之本;湿热瘀阻为发病之标;阴阳不调为病机所在。治疗方面,谨辨阴阳,以阳为贵;扶正祛邪,正邪兼顾;外科三法,贯穿始终,注重内外治法并用。结论:徐旭英教授以调和阴阳气血为大法,内外治法并行,治疗疮疡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疗效显着,值得中医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者学习探讨。研究二紫色消肿膏治疗疮疡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研究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应用紫色消肿膏治疗以脂膜炎为首的疮疡半阴半阳证,从疮疡大小、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体征缓解的程度及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超声、症状分级量化表、复发率等方面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旨在明确紫色消肿膏治疗疮疡半阴半阳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疮疡科门诊及特需门诊中,择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诊断属于疮疡半阴半阳证,西医诊断属于脂膜炎的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局部应用紫色消肿膏贴敷,每日1次,疗程为4周。对照组局部应用硫酸镁注射液湿敷,每日2次,疗程同试验组。采集患者疮疡大小、复发率、超声、激光多普勒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研究结果:本试验共计纳入60例中医诊断属疮疡半阴半阳证,西医诊断属脂膜炎的患者,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无脱落病例。在主要观测指标方面,治疗组随访一月复发率为0,对照组随访一月复发率为13.3%(4/30),治疗组在复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肿疡消散情况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流灌注量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温影响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疮疡相关症状、体征的疗效改善情况,治疗组有效率3.3%,显效率13.3%,临床痊愈率83.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10.0%,显效率20.0%,临床痊愈率60.0%,总有效率90.0%。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率均较对照组优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观测指标方面,治疗组在改善反复发热、异常汗出、乏力、纳差、眠差等中医全身症状方面均较对照组突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院内制剂紫色消肿膏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消肿等作用,针对疮疡半阴半阳证(脂膜炎)疗效确切,在改善局部症状及中医症状体征、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紫色消肿膏辨证贴敷具有中医药特色,成本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为疮疡半阴半阳证(脂膜炎)患者提供了较优选择。
姜思媛[2](2021)在《针刺抑制GFAP、AQP-4表达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溶栓后神经行为学、脑梗死体积、血脑屏障(BBB)通透性、脑含水量的影响,明确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效应;并从星形胶质细胞的途径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分为两部分。实验一: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效应研究。本研究采用改良的大鼠自体血栓栓塞法制备脑梗死模型,选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介入手段,尾静脉注射阿替普酶(rt-PA)为溶栓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4.5h溶栓组、6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针刺+6h溶栓组,造模24h后观察针刺对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脑梗死体积、BBB通透性、脑含水量的影响,明确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效应。实验二: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机制研究。模型制备、介入手段、溶栓方法同实验一。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6h溶栓组、针刺+6h溶栓组,造模24h后取材。运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中星形胶质细胞相关指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通道蛋白4AQP-4)的mRNA和蛋白表达,探讨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作用机制。结果:1.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造模后24h进行评分,模型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1)。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模型组(均P<0.01)。针刺+6h溶栓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低于模型组和6h溶栓组(P<0.05,P<0.01)。2.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比较:模型组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高于假手术组(P<0.01)。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模型组(均P<0.01)。针刺+6h溶栓组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均低于模型组和6h溶栓组(均P<0.05)。3.各组大鼠BBB通透性比较:模型组的EB含量高于假手术组(P<0.01)。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的E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模型组(均P<0.01)。6h溶栓组的EB含量高于模型组(P<0.01)。针刺+6h溶栓组的EB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和6h溶栓组(均P<0.01)。4.各组大鼠脑含水量百分比比较:模型组的脑含水量百分比高于假手术组(P<0.01)。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的脑含水量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模型组(均P<0.01)。6h溶栓组的脑含水量百分比高于模型组(P<0.01)。针刺+6h溶栓组的脑含水量百分比均低于模型组和6h溶栓组(P<0.05,P<0.01)。5.各组大鼠大脑皮层GFAP的mRNA表达比较:根据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模型组GFAP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1)。针刺+6h溶栓组GFAP的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和6h溶栓组(均P<0.01)。6.各组大鼠大脑皮层AQP-4的mRNA表达比较:根据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模型组AQP-4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1)。针刺+6h溶栓组AQP-4的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和6h溶栓组(均P<0.01)。7.各组大鼠大脑皮层GFAP的蛋白表达比较:根据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GFAP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1)。针刺+6h溶栓组GFAP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和6h溶栓组(P<0.05、P<0.01)。8.各组大鼠大脑皮层AQP-4的蛋白表达比较:根据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AQP-4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6h溶栓组AQP-4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和6h溶栓组(P<0.05、P<0.01)。结论:1.在急性脑梗死4.5h时间窗内进行单纯溶栓治疗或针刺配合溶栓治疗,均具有较理想的脑保护效应且作用相仿。2.4.5h时间窗外进行脑梗死溶栓治疗,更易产生出血性转化、脑水肿等溶栓副作用。本研究表明,针刺及时介入后,在脑梗死发病6h进行溶栓,能够减轻溶栓并发症,仍具有安全性的效应。3.针刺能够下调缺血脑组织中GFAP、AQP-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表明针刺可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来实现提高溶栓安全性的效应。
翟勇聪[3](2021)在《基于改善肠黏膜微循环障碍研究附子-干姜药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研究附子-干姜药对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相关免疫炎症因子的影响,阐明附子-干姜药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附子-干姜药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基础,为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思路。方法:取C57BL/6雄性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将小鼠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组、模型组、固本益肠片组、附子-干姜高、中、低剂量组。造模期间正常组给予饮用水,其余各组用2%DSS水溶液饮用5d,第6d改用自由饮用水5d。此为1个循环,如此反复进行3个循环,共30d。模型建立期间,DAI评分显着增加,表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建立成功。造模结束后,给予固本益肠片组1.16g/kg灌胃,附子-干姜高、中、低剂量组6.06、3.03、1.51g/kg灌胃,正常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给药体积均为0.2ml/10g,连续灌胃10天,每天1次,每天记录小鼠体重、大便性状及便血情况,进行DAI评分。末次给药结束后,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小鼠肠黏膜血流灌注量、血细胞移动速度、移动血细胞浓度;直尺测量各组结肠长度;肉眼评估各组小鼠结肠黏膜CMDI评分;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病理组织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1β、IL-6、IL-10、PAF、TF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NF-κB、CD31的表达,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1.从附子-干姜药对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一般症状的影响来看,与模型组比较,附子-干姜药对高、中、低剂量组的DAI评分明显降低(P<0.01);附子-干姜药对高、中剂量组小鼠结肠长度改善趋势明显(P<0.01),附子-干姜药对低剂量组小鼠结肠长度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附子-干姜药对高、中剂量组小鼠结肠CMDI评分均降低(P<0.01),附子-干姜药对低剂量组小鼠结肠CMDI评分改善无明显差异。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小鼠结肠黏膜结构完整,腺体排列整齐;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腺体排列损伤严重,层次不清,肠上皮细胞再生严重、淋巴组织异常增生,附子-干姜药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结肠黏膜杯状细胞明显增多,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腺体结构趋于完整,增生组织明显减少。2.从附子-干姜药对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微循环的影响来看,与模型组比较,附子-干姜药对高、中剂量组小鼠肠黏膜血流灌注量、血细胞移动速度升高(P<0.01或P<0.05),附子-干姜药对高剂量组小鼠肠黏膜移动血细胞浓度下降(P<0.01),附子-干姜药对中剂量组小鼠肠黏膜移动血细胞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附子-干姜药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PAF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或P<0.05),附子-干姜药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TF含量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附子-干姜药对高、中剂量组肠黏膜微血管密度明显升高(P<0.01或P<0.05),附子-干姜药对低剂量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模型组小鼠结肠结构及肠绒毛边缘缺损,CD31表达阳性的棕褐色颗粒在肠绒毛的中轴分布不均,颗粒数量较少。附子-干姜药对高、中剂量组小鼠结肠CD31表达可见较多的棕褐色颗粒,颗粒数量较多。3.从附子-干姜药对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炎症指标的影响来看,与模型组比较,附子-干姜药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IL-1β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附子-干姜药对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IL-6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附子-干姜药对低剂量组小鼠血清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附子-干姜药对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IL-10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1),附子-干姜药对低剂量组小鼠血清IL-10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附子-干姜药对高、中剂量组结肠组织NF-κB表达明显减少(P<0.01),附子-干姜药对低剂量组结肠组织NF-κB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细胞质胞核内棕褐色颗粒较多,附子-干姜药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结肠组织细胞质胞核内棕褐色颗粒明显减少。结论:1.附子-干姜药对能够改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一般症状,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损伤及病理组织变化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附子-干姜药对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微循环障碍具有改善作用。3.附子-干姜药对可减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炎症反应。
张帅[4](2021)在《丹参化瘀汤防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狭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比较丹参化瘀汤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狭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的治疗有效率比较,评估丹参化瘀汤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通过监测客观的生理、生化、临床症状等微观指标的改变,结合中医宏观辨证论治思维,探讨丹参化瘀汤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狭窄防治相应机制;为中医治疗血管疾病提供依据以及临床支撑。方法:从2019年06月到2020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乳腺外科门诊及病房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标准的4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狭窄患者。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每日1次,并控制其它危险因素。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我院名老中医周玉朱教授自拟方丹参化瘀汤加减方,每日2次,早、晚各一次。通过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BI、经皮氧分压、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等临床疗效指标,并与治疗前比较;以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为主要评价。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即年龄、性别、患肢以及ABI、经皮氧分压、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症状量化评分进行比较,经t检验、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分析:(1)实验组治疗后ABI较治疗前有明显提升,经两样本配对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后ABI较治疗前有提升,经两样本配对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ABI提升更加明显,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2)实验组治疗后经皮氧分压较治疗前有明显提升,经两样本配对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后经皮氧分压较治疗前有提升,经两样本配对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经皮氧分压提升明显,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3)实验组治疗后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较治疗前有明显提升,经两样本配对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后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较治疗前有明显提升,经两样本配对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经皮氧分压提升明显,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4)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量化评分对比中,疼痛、皮肤色泽、间跛、皮温、经皮氧分压、ABI、多普勒彩超等评分,经非参数检验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间跛、经皮氧分压、ABI等评分,经非参数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疼痛、皮肤色泽、皮温、多普勒彩超等评分,经非参数检验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两组治疗方式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狭窄中ABI、经皮氧分压、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等临床疗效指标方面均有改善好转的作用,丹参化瘀汤疗效更为显着。(2)两组治疗方式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狭窄症状量化评分各方面均有改善好转,其中丹参化瘀汤对于间歇跛行方面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明显。
方蕾[5](2020)在《含乳香没药挥发油九分散方经皮吸收行为研究》文中提出九分散出自清·费山寿《急救应验良方》,历版《中国药典》均有收载,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功效。可用于跌扑损伤,瘀血肿痛。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口服也可外用,其处方组成为马钱子、麻黄、乳香、没药。中药经皮给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常用芳香药味,这些药味多含挥发性成分,可“率领中药,直达病所”,推测乳香、没药在方中具有类似现代经皮给药中促透剂的作用。本论文选择马钱子中马钱子碱、士的宁生物碱与麻黄中盐酸麻黄碱生物碱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乳香没药挥发油对这3种生物碱的经皮吸收行为的影响,从而为九分散外用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同时对乳香没药挥发油的成分、促透机制进行了探讨,为乳香没药挥发油的使用提供依据。1.乳香没药挥发油GC-MS比较分析采用GC-MS技术分别对乳香、没药、药对、混合组的挥发油进行分析。乳香挥发油中鉴定出26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2.54%,其中相对含量较大且超过1%的有乙酸辛酯(27.91%)、反式-橙花叔醇(25.84%)、右旋萜二烯(4.48%)、正辛醇(2.70%)、芳樟醇(1.29%)、月桂酸(1.34%)、Neocembren A(4.31%)、D2-Carene(2.63%)等成分共8个,占挥发油总量的70.5%;没药挥发油中鉴定出2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9.28%,其中相对含量较大且超过1%的有4-ethenyl-4-methyl-1-(propan-2-yl)-3-(prop-1-en-2-yl)cyclohexene(14.45%)、大根香叶烯(20.01%)、α-蒎烯(6.40%)、α-波旁烯(2.76%)、β-依兰烯(2.03%)、(-)-g-榄香烯(1.53%)、β-桉叶烯(1.14%)、莪术烯(5.59%)、Naphthalene,1,2,4a,5,6,8a-hexahydro-4,7-dimethyl-1-(1-methylethyl)-(1.09%)、d-杜松烯(3.03%)、α-榄香醇(1.53%)、β-榄香烯(10.39%)、花柏烯(2.20%)、甘香烯(2.75%)等成分共14个,占挥发油总量的74.9%;药对挥发油中鉴定出2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3.36%,其中相对含量较大且超过1%的有乙酸辛酯(13.98%)、大根香叶烯(8.21%)、反式-橙花叔醇(10.96%)、β-榄香烯(7.89%)、α-蒎烯(3.29%)、α-波旁烯(2.53%)、4-ethenyl-4-methyl-1-(propan-2-yl)-3-(prop-1-en-2-yl)cyclohexene(5.54%)、β-依兰烯(1.43%)、(-)-g-榄香烯(2.54%)、β-桉叶烯(1.01%)、(-)-α-蛇床烯(2.96%)、d-杜松烯(2.64%)、α-榄香醇(1.05%)、D2-Carene(1.55%)等成分共14个,占挥发油总量的65.58%;混合挥发油中鉴定出36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6.59%,其中相对含量较大且超过1%的有乙酸辛酯(13.53%)、大根香叶烯(10.28%)、反式-橙花叔醇(12.46%)、右旋萜二烯(1.80%)、正辛醇(1.11%)、α-蒎烯(3.14%)、4-ethenyl-4-methyl-1-(propan-2-yl)-3-(prop-1-en-2-yl)cyclohexene(6.18%)、(-)-β-波旁烯(1.44%)、β-依兰烯(1.08%)、(-)-g-榄香烯(2.23%)、莪术烯(3.38%)、d-杜松烯(1.47%)、β-榄香烯(3.85%)、D2-Carene(1.08%)等成分共14个,占挥发油总量的63.03%。分析这4种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乳香中含量较高的乙酸辛酯、反式-橙花叔醇这2种化学成分在作为药对配伍的挥发油还是混合挥发油中,含量变化不大;没药中最高含量的是大根香叶烯,在药对中略有减少,在混合中几乎不变;其他成分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含量及种类变化。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乳香组、药对组、混合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发现乙酸辛酯、右旋萜二烯、正辛醇、芳樟醇、反式-橙花叔醇等5种化学成分为乳香在药对、混合组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成分;分析没药组、药对组、混合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发现大根香叶烯、α-荜澄茄油烯、β-依兰烯、opropa[1,2]benzene、Naphthalene,1,2,4a,5,6,8a-hexahydro-4,7-dimethyl-1-(1-methylethyl)-、α-石竹烯、β-桉叶烯、d-杜松烯、α-榄香醇、β-榄香烯、α-古芸烯、莪术烯等12种化学成分为没药在药对、混合组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成分。2.九分散中乳香没药挥发油对生物碱的体外经皮渗透影响研究建立马钱子碱、士的宁、盐酸麻黄碱的HPLC测定含量方法,设置不同挥发油组别、阴性对照溶剂组和阳性对照氮酮组,采用Franz扩散池法考察挥发油作用下单独给药(含单一生物碱)、共同给药(含3种生物碱)时马钱子碱、士的宁、盐酸麻黄碱的经皮吸收行为。实验结果显示单独给药时马钱子碱的经皮吸收符合Higuchi方程,溶剂组的马钱子碱12 h的累计透皮量为56.72±0.58μg/cm2,乳香组、没药组、药对组、混合组、氮酮组分别为114.85±7.19、113.40±27.58、120.69±21.44、97.71±6.98、135.06±4.39μg/cm2、各组挥发油的促透倍数为2.13、1.94、2.14、1.68,氮酮组为2.87,均大于1。表明乳香、没药挥发油单用、配伍及混合均对马钱子碱有一定促透作用,且无显着差异,与阳性对照氮酮组相似。单独给药时士的宁的经皮吸收符合Higuchi方程,溶剂组的士的宁12h的累计透皮量为186.88±19.82μg/cm2,乳香组、没药组、药对组、混合组、氮酮组分别为291.09±11.37、288.42±9.47、268.78±30.27、249.90±10.08、236.14±12.41μg/cm2、各组挥发油的促透倍数为1.58、1.61、1.55、1.51,氮酮组为1.34,均大于1。表明乳香、没药挥发油单用、配伍及混合均对士的宁有一定促透作用,且无显着差异,与阳性对照氮酮组相似。单独给药时盐酸麻黄碱的经皮吸收符合Higuchi方程,溶剂组的盐酸麻黄碱12h的累计透皮量为26.33±3.68μg/cm2,乳香组、没药组、药对组、混合组、氮酮组分别为114.22±7.99、105.49±12.02、112.55±4.86、96.18±5.18、110.80±1.70μg/cm2、各组挥发油的促透倍数为3.42、3.29、3.37、3.18,氮酮组为3.59,均大于1。表明乳香、没药挥发油单用、配伍及混合均对盐酸麻黄碱有一定促透作用,且无显着差异,与阳性对照氮酮组相似。实验结果显示共同给药时马钱子碱的经皮吸收符合Higuchi方程,溶剂组的马钱子碱12h的累计透皮量为48.75±14.63μg/cm2,乳香组、没药组、药对组、混合组、氮酮组分别为73.08±12.40、63.02±7.24、82.77±14.21、85.60±15.16、73.80±2.08μg/cm2、各组挥发油的促透倍数为1.44、1.29、1.57、1.71,氮酮组为1.63,均大于1。表明乳香、没药挥发油单用、配伍及混合均对马钱子碱有一定促透作用,且无显着差异,与阳性对照氮酮组相似。与单独给药时对比,乳香组促透倍数显着性下降,初步考虑为马钱子碱的经皮渗透受到其他两种生物碱的影响。共同给药时士的宁的经皮吸收符合Higuchi方程,溶剂组的士的宁12h的累计透皮量为137.71±20.71μg/cm2,乳香组、没药组、药对组、混合组、氮酮组分别为209.00±17.39、177.14±9.46、206.46±16.29、192.94±16.09、211.86±11.54μg/cm2、各组挥发油的促透倍数为1.46、1.28、1.37、1.39,氮酮组为1.61,均大于1。表明乳香、没药挥发油单用、配伍及混合均对士的宁有一定促透作用,且无显着差异,与阳性对照氮酮组相似。与单独给药时对比,没药组促透倍数显着性下降,初步考虑为士的宁的经皮渗透受到其他两种生物碱的影响。共同给药时盐酸麻黄碱的经皮吸收符合Higuchi方程,溶剂组的盐酸麻黄碱12h的累计透皮量为72.82±18.30μg/cm2,乳香组、没药组、药对组、混合组、氮酮组分别为114.40±15.54、88.68±10.34、96.64±15.71、111.22±16.73、98.82±5.5μg/cm2、各组挥发油的促透倍数为1.51、1.23、1.24、1.51,氮酮组为1.45,均大于1。表明乳香、没药挥发油单用、配伍及混合均对盐酸麻黄碱有一定促透作用,且无显着差异,与阳性对照氮酮组相似。与单独给药时对比,各挥发油组促透倍数显着性下降,初步考虑为盐酸麻黄碱的经皮渗透受到其他两种生物碱的影响。3.九分散中乳香、没药挥发油对生物碱的在体微透析经皮研究建立LC-MS/MS定量分析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利用在体微透析技术考察挥发油对马钱子碱、士的宁、盐酸麻黄碱在体经皮渗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LC-MS/MS定量分析法符合要求。以20%乙醇-生理盐水为灌流液,1μL/min的流速,0.5h的取样间隔时间取样,探针在体外的回收率和传递率几乎相等,故可用探针的传递率代替回收率对所得数据进行校正。结果显示,乳香、没药、药对、混合组对马钱子碱的促透倍数分别为35.86、77.59、56.98、41.79,均大于氮酮组的促透倍数3.34;乳香、没药、药对、混合组对士的宁的促透倍数分别为26.80、49.85、44.81、28.57,均大于氮酮组的促透倍数5.77;乳香、没药、药对、混合组对盐酸麻黄碱的促透倍数分别为88.83、111.50、86.25、63.33,均大于氮酮组的促透倍数19.75;且对于脂溶性生物碱马钱子碱、士的宁与水溶性生物碱盐酸麻黄碱,各挥发油组的累计透皮量与稳态流速均与阴性对照溶剂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这说明各挥发油组对马钱子碱、士的宁、盐酸麻黄碱的促透效果良好,乳香、没药挥发油为两亲性促透剂。4.九分散中乳香、没药挥发油对大鼠皮肤角质层及血流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TEM)直接观察乳香、没药挥发油对皮肤角质层表层结构的微观形态影响。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各挥发油组处理后的大鼠皮肤角质层层数减少,层间距离增大,表明乳香、没药挥发油可通过改变皮肤角质层微观结构的紧密程度和有序性来达到促透效果。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LDF),排除了麻醉对大鼠皮肤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考察挥发油对大鼠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从皮肤微循环血流的角度探讨中药挥发油在促进药物透皮吸收这一方面的机理。结果显示,在涂抹不含药溶剂基质、含药溶剂之后10、20、30、40、50、60min时,大鼠耳部皮肤血流量与基础血流值的比值在1左右,这说明无论是溶剂基质还是含药溶液,均对大鼠耳部皮肤血流量不产生影响。在给药含挥发油的药物溶液之后10、20、30、40、50、60min时,各挥发油组的大鼠耳部皮肤血流量有明显增加,大鼠耳部皮肤血流量与基础血流值的比值基本在2左右,氮酮组对加快皮肤血流作用较弱,皮肤血流变化值稳定在1.3左右。这说明加快皮肤血流或为中药挥发油促进经皮渗透的机制之一。
邹伟[6](2020)在《TanshinoneⅡA调控Ang-2/Tie2促进结肠癌和下肢缺血性疾病血管正常化》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与目的]传统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使用不尽如人意,原因可能是肿瘤血管结构和功能的高度异常。除肿瘤外,许多其他血管性疾病,如缺血组织治疗性血流重建过程中通常也会诱发血管异常。因此,血管正常化成为肿瘤和缺血性疾病治疗的关键。Ang/Tie2信号轴在血管重塑以及新生血管的成熟中发挥重要作用,且Ang-2是肿瘤以及缺血性疾病预后不良的重要生物标记物。肿瘤和缺血性疾病均存在血瘀的病机,活血化瘀是临床常用治法,而丹参在两种疾病中的应用频率很高。本研究选取丹参中脂溶性有效成分Tanshinone ⅡA(Tan ⅡA),探讨Tan ⅡA对肿瘤和缺血性疾病血管正常化的关键作用和调控方式,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研究内容与结果]本研究选择BALB/c Nude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左下肢股动脉结扎缺血合并结肠癌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评价Tan ⅡA对于下肢缺血组织以及肿瘤组织血管正常化的影响。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仪、下肢外观评分、H&E、免疫组化以及免疫荧光检测,发现TanⅡA可以显着促进下肢血流恢复比率,降低下肢外观评分,减轻腓肠肌组织缺氧程度,改善肌肉质量。通过瘤体积测量、质量分析、血管渗漏检测以及免疫荧光染色发现Tan ⅡA可以抑制肿瘤发展进程,减少血管渗漏,促进肿瘤血管结构的完整,缓解肿瘤组织内部缺氧。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以及结肠癌患者临床样本H&E、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确证了 ANGPT2与血管的调控密切相关。ELISA检测结果显示Tan ⅡA对合并模型小鼠血清以及HUVEC细胞上清中Ang-2的分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探讨Tan ⅡA作用于Ang-2后调控血管正常化的具体机制,体内实验结果表明,Tan ⅡA可以显着降低血管生成相关不稳定因子ANGPT2、VEGF、MMP-9的表达,增加血管生成相关稳定因子TEK、PDGFB的表达,通过“重新编程”基因表达模式,从支持血管生成的特征转变为血管稳定的特征。结合划痕、内皮细胞通透性实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等体外实验,发现Tan ⅡA可以显着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降低内皮细胞的通透性,改善由Ang-2引起的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破坏。Tan ⅡA通过抑制Ang-2,激活Tie2,进一步激活Akt,降低MLC磷酸化水平,减少内皮细胞收缩,从而改善血管渗漏。[结论与意义]本研究发现Tan ⅡA可以促进下肢缺血组织、结肠癌皮下移植瘤瘤组织血管正常化。Tan ⅡA可以显着抑制Ang-2的分泌,使得Tie2的磷酸化水平增加,进一步激活Akt,降低MLC磷酸化水平,从而改善血管渗漏。传统的治疗观念是促进或者抑制血管生成,而本研究借助活血化瘀理论,选取经临床充分验证的活血化瘀中药丹参,选取脂溶性成分Tan ⅡA,把肿瘤和缺血性疾病放在同一系统中来研究血管正常化是否为一种殊途同归的治疗模式,并阐明Tan ⅡA对缺血组织以及肿瘤组织血管正常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为中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雷梦南[7](2020)在《益气活血通络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CD133、Vav1蛋白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课题组前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以SCF/c-kit信号通路为切入点,通过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额顶叶皮质缺血半暗带区CD133、Vav1蛋白表达及缺血半暗带区局部脑组织血流量的变化,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法对脑缺血再灌注血管再生的影响,为临床该治法合理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4月龄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84只,体质量(300±20)g,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Group,SOG)、模型组(Model Group,MG)、通心络组(Tongxinluo Group,TXLG)和脑络欣通组(Naoluoxintong Group,NLXTG),每组21只,根据其治疗时间的不同,各组再分为3d、7d、14d三个亚型组,每个亚型组7只。SOG仅进行动脉分离术,剩余三组采用线拴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以Longa评分判断模型复制是否成功,神经缺损体征评分以2~3分者选为本次实验的动物。按照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折算系数进行计算药物的等效剂量,得出脑络欣通和通心络的给药剂量分别为5.04g/kg、0.50g/kg,于每日上午9:00时、下午4:00时各灌胃一次。进行不同时间的治疗后,4%多聚甲醛心脏灌流内固定,开颅取脑,以备检测。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右侧脑部缺血区插线后5min和治疗后的局部脑血流量(r CBF);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分别对不同组别不同治疗时间大鼠额顶叶皮质缺血半暗带区CD133、Vav1蛋白表达的阳性面积进行检测。所得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软件Graph Pad Prism 7.00进行统计数据的分析及图形的制作,统计表采用软件Word2016进行制作。结果1)CD133的变化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在400倍显微视野下,CD133主要表达在大脑缺血梗死灶周围中、小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中。与SOG比较,MG的额顶叶皮质缺血半暗带区CD133蛋白表达的阳性面积在3d、7d、14d均显着增高(P<0.01);与MG比较,TXLG及NLXTG的额顶叶皮质缺血半暗带区CD133蛋白表达的阳性面积3d、7d和14d均显着增加(P<0.01);与TXLG比较,NLXTG额顶叶皮质缺血半暗带区CD133蛋白表达的阳性面积在3d无统计学意义(P>0.05),7d和14d有所增加(P<0.01)。2)Vav1的变化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在400倍显微视野下,Vav1主要表达在神经元细胞核膜上。与SOG比较,MG的额顶叶皮质缺血半暗带区Vav1蛋白表达的阳性面积在3d、7d和14d均显着增加(P<0.01);与MG比较,TXLG及NLXTG的额顶叶皮质缺血半暗带区Vav1蛋白表达的阳性面积在3d、7d、14d均显着上升(P<0.01);与TXLG比较,NLXTG的Vav1蛋白表达阳性面积在3d、7d和14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局部脑血流量各组实验大鼠按操作复制模型,在插线后5min经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模型大鼠右侧缺血区局部脑血流量。与SOG比较,MG、TXLG、NLXTG的3d、7d、14d各组全部大鼠插线后5min的r CB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实验大鼠经过不同时间点采用不同药物灌胃治疗后,经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模型大鼠右侧缺血区局部脑血流量。与SOG比较,MG治疗后3d、7d、14d的r CBF显着下降(P<0.01);与MG比较,TXLG和NLXTG治疗后3d、7d、14d的r CBF显着上升(P<0.01);与TXLG比较,NLXTG治疗后3d、7d、14d的r CBF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益气活血通络法(脑络欣通)能上调额顶叶皮质缺血半暗带区CD133蛋白的表达,使脑缺血后血管再生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2)益气活血通络法(脑络欣通)通过上调Vav1蛋白的表达,激活造血细胞表达,使血管再生功能有所提高;3)益气活血通络法(脑络欣通)能改善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区脑部血流量的变化,促进半暗带区域血流的增加。因此,益气活血通络法(脑络欣通)能调节SCF/c-kit信号通路,促进缺血半暗带区血管再生,增加血流供应,抗脑缺血损伤,促进神经结构与功能恢复。
殷静[8](2019)在《基于COX-2/HIF-1α/VEGF通路探讨胃祺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MNNG联合饱和NaCl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确定最佳成模时间,并观察胃黏膜血液微循环和COX-2/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动态变化,探索CAG“气虚血瘀”可能的病理机制。并基于胃黏膜微循环和COX-2/HIF-1α/VEGF信号通路变化,探讨“益气活血”方胃祺饮治疗CAG的作用机制。方法:1.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35只。MNNG联合饱和NaCl灌胃建立CAG动物模型,模型组动物分别于第5周末、10周末、15周末、20周末、25周末、30周末、35周末各处理5只。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胃黏膜血流量。胃组织行HE和AB-PAS染色,以观察各时期胃黏膜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时期胃组织COX-2、HIF-1α、VEGFR1蛋白表达。QPCR检测各时期胃组织COX-2、HIF-1α、VEGF、VEGFR1基因表达。2.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胃祺饮高剂量组(4 g/kg)、胃祺饮中剂量组(2 g/kg)、胃祺饮低剂量组(1 g/kg)和叶酸组,每组8只。MNNG联合饱和NaCl建立CAG模型的同时自第16周起给予胃祺饮、叶酸治疗25周。造模给药结束后,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各组胃黏膜血流量。各组胃组织进行HE染色和AB-PAS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胃组织COX-2、HIF-1α、VEGFR1蛋白表达。QPCR检测各组胃组织COX-2、HIF-1α、VEGF、VEGFR1基因表达。结果:1.通过MNNG合并饱和NaCl制备CAG大鼠模型,造模15周,即出现胃黏膜局部血流速度下降,但是此时并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造模第25周,出现HIF-1 α、COX-2的蛋白表达增加,且胃组织病理出现轻度萎缩变化,HIF-1 α、COX-2、VEGF和VEGFR1的基因水平呈现高表达;至造模35周病理染色结果显示胃黏膜出现中重度萎缩及肠化生,且COX-2、HIF-1α和VEGFR1蛋白过表达,HIF-1α、COX-2、VEGF和VEGFR1通路相关基因均高表达。2.经胃祺饮给药后,与模型组相比,胃祺饮组和叶酸组均能够显着增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黏膜局部血流速度,有效改善胃黏膜的萎缩和肠化生情况,抑制 HIF-1α、COX-2、VEGFR1 的蛋白表达,降低 HIF-1α、COX-2、VEGF、VEGFR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论:MNNG联合饱和NaCl灌胃制备CAG动物模型的最佳造模时间是35周,胃黏膜血液微循环障碍和COX-2/HIF-1α/VEGF通路异常与“气虚血瘀”的发病机制有关。胃祺饮可改善胃黏膜微循环障碍并通过调控COX-2/HIF-1α/VEGF通路来达到治疗CAG的作用。
黄燕[9](2017)在《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中国健康人群的皮肤微循环》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皮肤被覆全身,是人体最外层的器官,也是人体中表面积最大的器官,具有屏障、分泌、吸收、代谢、免疫、体温调节及感觉等功能。同时又因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起着保护机体内部器官的作用,相当于人体的一个屏障,这个屏障作用对于机体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皮肤屏障也一直是被研究的重点,已深入到基因层面,有研究表明:角蛋白突变与遗传性皮肤病的关联是目前细胞骨架疾病的最好的例子之一。健康成人在室温25℃时,皮肤血流量约占全身血流量的8.5%,皮肤微循环是由两个平行的血管丛:深层和浅层组成,起着储存血液和营养皮肤、维持皮肤微循环稳定的作用。皮肤微循环是个复杂的系统,也是皮肤的重要结构,作为皮肤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皮肤的不同状态和局部外用药物都可以引起皮肤血流产生变化。皮肤血流量的变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的、病理的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们或单独作用于机体,亦或共同作用于机体,引起皮肤微循环的变化。因此对皮肤进行皮肤微循环检测对于各类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284例中国汉族健康成年人群的皮肤微循环进行检测,分析健康人群的个体间各个解剖部位的血流血流值的差异及其与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关系。实验材料与方法:将284名健康成人志愿者按年龄分成6组;按BMI值分成4组。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aser Doppler Flowmetry,LDF)对其面部、耳垂、颈部、前臂伸侧、前臂屈侧及指尖六大部位进行测量,并通过相应的图像处理软件来评价皮肤微循环的血流灌注值,并应用SPSS19.0数据统计软件对测试参数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指尖的血流值最高,面部次之,前臂伸侧的最低;健康男性的面部和颈部血流值均高于女性;不同BMI值分组在颈部、前臂伸侧及前臂屈侧的皮肤血流值具有组间差异;各个年龄组的面部、耳垂、颈部、前臂伸侧及前臂屈侧的血流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间各个解剖部位的血流值不同,且与年龄、性别、BMI值有关。
邱悦[10](2016)在《艾灸微循环效应及其TRPV1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国内外艾灸与TRPV1通道领域的研究热点,展示其研究概况,并实验研究不同时程艾灸对大鼠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观察不同艾灸方法对大鼠血管舒缩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瞬时受体电位香草亚型-1 (TRPV1) mRNA表达的关系,探讨艾灸微循环效应及其TRPV1机制。方法:理论研究:分别从CNKI与WOS数据库下载文献数据,利用CiteSpace进行数据转换与文献计量分析统计,找出国内外艾灸与TRPV1研究的热点。实验研究:实验一: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min艾灸组、10min艾灸组、15min艾灸组和5min物理加热组、l0min物理加热组、15min物理加热组,共6个观察组,每组10只,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各组不同时程(Omin、5min、10min、15min)穴区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实验二: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12只SD大鼠局部热刺激1小时过程中及停止加热30min内本侧及对侧穴区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又在此基础上观察了不同时程局部热刺激后各组(5min组、l0min组、15min组,每组10只)SD大鼠本侧(施加热刺激)足三里穴区局部及对侧(未施加热刺激)穴区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实验三: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瘢痕灸组(10只)、温和灸组(10只)、空白组(10只),按分组干预后,检测大鼠血清TXB2、e-NOS含量及胸主动脉、肠系膜动脉TRPV1 mRNA的表达量。结果:理论研究:1.2000-2016年间,国内艾灸机制研究使用最多的具体灸法为温和灸,最受关注的具体灸法为间接灸:选用最多的穴位为足三里,同时也是最受关注的;研究最多的疾病为高脂血症,中心性最高的则是痛风性关节炎;最常提到的艾灸机制为活血化瘀,最常涉及的相关因子为tnf-α;2.2000-2016年间,国内TRPV1研究领域使用最多的干预因子为辣椒素,涉及最多的神经机制相关为背根神经节,涉及最多的病理状态为疼痛,最常提及的相关因子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研究最多涉及的疗法是电针;3.2000-2016年间,国外艾灸研究涉及最多的疾病为疼痛,最常提及的机制为神经再生,使用最多的具体灸法为悬灸,选用最多的穴位为足三里;由关键词中心性分析,研究最热的病症仍为疼痛,但机制则考虑(神经的)皮肤节段;4.2000-2016年间,国外TRPV1研究领域主要关注的病理状态为疼痛,主要涉及的机制通路为感觉神经元和背根神经,最主要的机制相关因子为花生四烯乙醇胺,研究中主要使用的干预因子为辣椒素。在2001年左右,TRPV1研究出现较大进展,在机制通路研究上,背根神经、感觉神经元所受关注增长迅速,涉及的相关因子以花生四烯乙醇胺、缓激肽为多,而干预手段上,辣椒素受体拮抗剂、辣椒素使用多见,同时热刺激也迅速成为热点,近年来出现了机械性刺激这一新的研究热点。实验研究:实验一:艾灸组与探头加热组干预后足三里穴局部的血流灌注量均有提高,不同时程血流灌注量比较:5min>15min>10min,峰值比较则为:15min>5min>10min,峰值出现时间与效应持续时间均与干预时间存在相关性;实验二:不同时程干预后,本侧及对侧穴区局部血流灌注量提高,呈波动变化,且本侧血流灌注量高于对侧,停止干预后,两侧血流灌注量仍高于基线,本侧下降更快;实验三:血清TXB2:温和灸组>瘢痕灸组>空白组(P<0.05),e-NOS:空白组>瘢痕灸组>温和灸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瘢痕灸组胸主动脉组织TRPV1 mRNA的相对表达量降低,肠系膜动脉组织升高,温和灸组胸主动脉组织降低,肠系膜动脉组织降低,其中,温和灸胸主动脉与肠系膜动脉两处组织表达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肠系膜动脉处两种灸法间表达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国内外对艾灸的微循环效应及其TRPV1机制的研究尚不充分,有待进一步研究;2.艾灸与单纯局部热刺激均可以改善微循环状态,效应与干预时程有关,温热刺激是取效的主要因素;艾灸调控血管舒缩因子与血管内皮TRPV1的表达相关,这可能是其血管效应的机制。
二、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及其在活血化瘀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及其在活血化瘀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徐旭英辨治半阴半阳证经验和紫色消肿膏治疗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疮疡半阴半阳证研究现状 |
1 释名 |
2 病因病机 |
3 临床表现 |
3.1 全身情况 |
3.2 局部表现 |
4 治法 |
4.1 内治法 |
4.2 外治法 |
4.3 禁忌 |
5 结语 |
参考文献一 |
综述二 紫色消肿膏研究现状 |
1 紫色消肿膏源流 |
2 紫色消肿膏药理研究 |
3 紫色消肿膏临床应用 |
4 讨论 |
参考文献二 |
综述三 脂膜炎研究进展 |
1 临床表现 |
1.1 局部皮损表现 |
1.2 全身症状 |
2 发病机制 |
3 诊断 |
3.1 病理诊断及分型 |
3.2 超声诊断 |
3.3 CT诊断 |
4 治疗方法 |
5 讨论 |
参考文献三 |
第二部分 临床经验 徐旭英教授治疗疮疡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经验总结 |
1 徐旭英教授疮疡辨证思路探析 |
1.1 以阴阳为纲 |
1.2 注重整体观 |
1.3 明确病情阶段 |
2 疮疡半阴半阳证的病因病机 |
2.1 肺脾肾虚为发病之本 |
2.2 湿热瘀阻为发病之标 |
2.3 阴阳不调为病机所在 |
3 徐旭英教授治疗疮疡半阴半阳证的思路探析 |
3.1 谨辨阴阳,以阳为贵 |
3.2 扶正祛邪,正邪兼顾 |
3.3 外科三法,贯穿始终 |
4 徐旭英教授治疗疮疡半阴半阳证的遣方用药探析 |
4.1 内治法 |
4.2 外治法 |
5 肿疡半阴半阳证(结节性血管炎)治验举隅 |
5.1 病例资料 |
5.2 病例分析 |
6 溃疡半阴半阳证(2型糖尿病性下肢溃疡)治验举隅 |
6.1 病例资料 |
6.2 理论探析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紫色消肿裔治疗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脱落 |
1.6 病例剔除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样本量估算 |
2.3 随机分组方法 |
2.4 治疗方法 |
3 评价与观察指标 |
3.1 一般项目 |
3.2 疗效性观测指标及评价标准 |
3.3 安全性指标 |
3.4 疗效性评定标准 |
3.5 复发率 |
4 研究结果 |
4.1 病例纳入及数据集 |
4.2 基线汇总情况 |
4.3 疗效指标基线 |
4.4 疗效比较 |
4.5 治疗组与对照组安全性比较 |
讨论 |
1 研究结果分析 |
2 疮疡半阴半阳证的形成 |
3 脂膜炎与疮疡半阴半阳证之间的联系 |
4 紫色消肿膏的组方特色 |
5 疮疡半阴半阳证的治疗原则思考 |
6 问题与不足 |
7 本研究的特色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针刺抑制GFAP、AQP-4表达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1.1 中风病的病名沿革 |
1.2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
1.3 中风病的治疗方法 |
1.3.1 中药治疗 |
1.3.2 针灸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危险因素 |
2.3 发病机制 |
2.4 治疗方法 |
2.4.1 他汀类药物 |
2.4.2 神经保护剂 |
2.4.3 溶栓及血管内介入治疗 |
3. 本研究科学假说提出的理论依据 |
3.1 溶栓治疗的优势及时间窗的局限性 |
3.2 BBB损伤是脑梗死溶栓并发症的病理基础 |
3.2.1 BBB结构及功能 |
3.2.2 BBB损伤机制及溶栓并发症 |
3.3 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是减少脑梗死溶栓后BBB损伤的关键靶点 |
3.3.1 星形胶质细胞结构及功能 |
3.3.2 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BBB损伤 |
3.3.3 GFAP、AQP-4与星形胶质细胞密切相关 |
3.4 “针刺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科学假说的提出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效应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3 主要试剂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模型制备 |
2.3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脑血流量 |
2.4 神经行为学评分方法 |
2.5 溶栓及针刺干预方法 |
2.6 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的测定方法 |
2.7 BBB通透性的测定方法 |
2.8 脑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
2.9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模型制备过程中脑血流变化 |
3.2 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 |
3.3 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比较 |
3.4 各组大鼠BBB通透性比较 |
3.5 各组大鼠脑含水量比较 |
实验二 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3 主要试剂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模型制备 |
2.3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脑血流量 |
2.4 神经行为学评分方法 |
2.5 溶栓及针刺干预方法 |
2.6 样本的获取与保存 |
2.7 Real-time PCR检测mRNA表达 |
2.8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
2.9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各组大鼠GFAP的mRNA表达 |
3.2 各组大鼠AQP-4的mRNA表达 |
3.3 各组大鼠GFAP的蛋白表达 |
3.4 各组大鼠AQP-4的蛋白表达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自体血栓栓塞性模型的选择及评价 |
1.1 实验动物的选择 |
1.2 脑梗死模型的选择与评价 |
2. 干预方法的选择 |
2.1 针刺方法的选择 |
2.2 溶栓药物的选择 |
3. 星形胶质细胞相关指标的选择 |
4. 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效应分析 |
5. 针刺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机制探讨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改善肠黏膜微循环障碍研究附子-干姜药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附子-干姜药对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一般状态及病理组织变化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模型建立 |
2.3 药液制备 |
2.4 灌胃给药 |
2.5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6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
3.2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DAI评分的影响 |
3.3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CMDI评分的影响 |
3.4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长度的影响 |
3.5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病理组织变化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二章 附子-干姜药对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模型建立 |
2.3 药液制备 |
2.4 灌胃给药 |
2.5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6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影响 |
3.2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血清PAF、TF的影响 |
3.3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章 附子-干姜药对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抗炎作用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模型建立 |
2.3 药液制备 |
2.4 灌胃给药 |
2.5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6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血清IL-1β、IL-6、IL-10的影响 |
3.2 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结语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附子-干姜药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现状及其与肠黏膜微循环障碍的相关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4)丹参化瘀汤防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狭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ISR的认识 |
1.1 ISR的概念 |
1.2 ISR临床分型及分期 |
1.3 ISR病因病理 |
1.4 ISR危险因素 |
1.5 ISR西医治疗 |
2 传统医学对ISR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治法治则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病例来源 |
2.病例选择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辨证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病例终止 |
3.研究方案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材料 |
3.3 治疗方法 |
3.4 治疗疗程、随访及观察时点 |
3.5 临床疗效指标监测 |
3.6 症状量化评分标准 |
3.7 疗效参照标准 |
3.8 安全监测 |
3.9 统计学分析 |
第三部分:研究结果 |
1.一般资料 |
1.1 性别以及年龄比较 |
1.2 两组符合入组左右肢比较 |
2.临床疗效指标对比 |
2.1 踝肱指数 |
2.2 经皮氧分压 |
2.3 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 |
2.4 症状量化评分 |
3 疗效分析 |
3.1 踝肱指数 |
3.2 经皮氧分压 |
3.3 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 |
3.4 症状量化评分 |
3.5 治疗后有效率 |
3.6 安全监测 |
第四部分:讨论分析及研究 |
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狭窄的中医渊源 |
2.丹参化瘀汤单味药古籍记载及现代药理研究 |
3.丹参化瘀汤对于ISR临床疗效评价 |
3.1 一般资料评价 |
3.2 踝肱指数评价 |
3.3 经皮氧分压评价 |
3.4 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评价 |
3.5 症状量化评分评价 |
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狭窄中医防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含乳香没药挥发油九分散方经皮吸收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第一章 九分散方中乳香没药挥发油的GC-MS比较分析 |
1.仪器与试剂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GC-MS结果 |
3.2 主成分分析结果 |
4.分析与讨论 |
第二章 九分散方中乳香没药挥发油对生物碱的体外经皮渗透影响研究 |
1.仪器与试剂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单独生物碱给药实验结果 |
3.2 混合生物碱给药实验结果 |
3.3 单独给药及共同给药时不同挥发油促透效果比较 |
4.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九分散方中乳香没药挥发油对生物碱的在体微透析经皮研究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乳香、没药挥发油对马钱子碱的在体促透吸收情况 |
3.2 乳香、没药挥发油对士的宁的在体促透吸收情况 |
3.3 乳香、没药挥发油对盐酸麻黄碱的在体促透吸收情况 |
4.分析与讨论 |
第四章 九分散方中乳香没药挥发油对大鼠皮肤角质层及血流的影响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透射电镜实验结果 |
3.2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结果 |
4.分析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1.研究结论 |
2.创新点 |
3.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TanshinoneⅡA调控Ang-2/Tie2促进结肠癌和下肢缺血性疾病血管正常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血管正常化是肿瘤和缺血性疾病治疗的关键 |
2. 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广泛应用于肿瘤和缺血性疾病的治疗 |
3. Ang/Tie2在血管重塑和新生血管成熟中发挥重要作用 |
4. 科学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
5. 科学假说的提出 |
6. 课题意义 |
第二部分 Tan ⅡA对下肢缺血组织及结肠癌皮下移植瘤血管正常化的影响 |
1. Tan ⅡA对合并模型小鼠缺血下肢血管正常化的影响 |
2. Tan ⅡA对合并模型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血管正常化的影响 |
第三部分 Tan ⅡA促进血管正常化与Ang-2的关系 |
1.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ANGPT2与血管生成之间的相关性 |
2. ANGPT2在结肠癌临床样本中高表达 |
3. Tan ⅡA抑制Ang-2蛋白的分泌 |
第四部分 Tan ⅡA抑制Ang-2促肿瘤和下肢缺血血管正常化的体内机制研究 |
1. Tan ⅡA促进血管生成相关稳定因子的表达 |
2. Tan ⅡA抑制Ang-2影响下游蛋白的具体机制 |
第五部分 Tan ⅡA调控Ang-2/Tie2降低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内在机制研究 |
1. Tan ⅡA通过抑制Ang-2降低内皮细胞的通透性 |
2. Tan ⅡA抑制Ang-2调控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具体机制 |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论文的创新点 |
3. 展望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第四部分 |
第五部分 |
综述部分 |
附录 |
正文涉及常规试剂配置表 |
正文实验涉及引物表 |
正文实验涉及抗体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发表文章 |
参与课题 |
获得奖项 |
致谢 |
(7)益气活血通络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CD133、Vav1蛋白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试剂 |
1.5 实验用品及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 |
2.2 模型复制和评分 |
2.3 给药 |
2.4 取材 |
2.5 缺血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测定与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 |
2.5.1 rCBF的测定 |
2.5.2 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益气活血通络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影响 |
3.2 益气活血通络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D133蛋白表达阳性面积的影响 |
3.3 益气活血通络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av1蛋白表达阳性面积的影响 |
讨论 |
1 中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1.1 缺血性脑卒中与脑及五脏的关系 |
1.2 中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治则治法的认识 |
1.4 中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的认识 |
1.5 益气活血通络法的选择及其代表方 |
2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2.1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 |
2.2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3 模型复制的评价 |
3.1 动物的选择 |
3.2 模型的复制 |
4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管再生 |
5 SCF/c-kit信号通路与血管再生 |
6 实验结果分析 |
6.1 CD133与血管再生 |
6.2 Vav1与血管再生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子生物学机制及现代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基于COX-2/HIF-1α/VEGF通路探讨胃祺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造模 |
2.2 胃黏膜血流量测定 |
2.3 样本收集 |
2.4 胃组织病理检测 |
2.5 胃组织通路相关基因水平的表达 |
2.6 胃组织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的表达 |
2.7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模型大鼠胃黏膜血流量的动态变化 |
3.2 模型大鼠胃组织病理学检测 |
3.3 模型大鼠胃组织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 |
3.4 模型大鼠胃组织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胃祺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胃祺饮组方及药物制备 |
2.2 动物分组造模及给药 |
2.3 胃黏膜血流量测定 |
2.4 样本收集 |
2.5 胃组织病理检测 |
2.6 胃组织通路相关基因水平的检测 |
2.7 胃组织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的检测 |
2.8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胃祺饮对模型大鼠胃黏膜血流量的变化 |
3.2 胃祺饮对模型大鼠胃组织病理学的改变 |
3.3 胃祺饮对模型大鼠胃组织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5 胃祺饮对模型大鼠胃组织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小结 |
讨论与分析 |
1. CAG“气虚血瘀”的病理机制研究 |
1.1 中医理论对“气虚血瘀”在CAG病理机制中的认识 |
1.2 CAG“气虚血瘀”物质基础研究现状 |
1.3 CAG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
1.4 基于COX-2/HIF-1α/VEGF通路探究CAG“气虚血瘀”的发病机制 |
2. “益气活血”方胃祺饮治疗CAG的作用机制研究 |
2.1 “益气活血”在CAG治疗中的应用 |
2.2 “益气活血”方胃祺饮治疗CAG的研究现状 |
2.3 基于COX-2/HIF-1α/VEGF通路研究“益气活血”方胃祺饮治疗CAG的机制作用 |
3. 小结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文献综述 血瘀理论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 |
参考文献 |
附录Ⅱ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9)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中国健康人群的皮肤微循环(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收录 |
2.2 研究对象选取及分组 |
2.3 测试仪器及方法 |
2.4 测试部位 |
2.5 测试的条件和方法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不同部位皮肤血流灌注量的情况 |
3.2 性别对皮肤血流量的影响 |
3.3 身体质量指数(BMI)对皮肤血流值的影响 |
3.4 年龄对皮肤血流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课题综述 |
参考文献 |
(10)艾灸微循环效应及其TRPV1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国内艾灸机制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 |
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1.2 数据分析及结果 |
2. 国内TRPV1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 |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 数据分析及结果 |
3. 国外艾灸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 |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2 关键词分析及结果 |
3.3 引文分析及结果 |
4. 国外的TRPV1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 关键词分析及结果 |
4.3 引文分析及结果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艾灸不同时程对大鼠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实验二 长时程热刺激对大鼠足三里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实验三 艾灸对大鼠血管舒缩功能调节与TRPV1 mRNA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及其在活血化瘀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徐旭英辨治半阴半阳证经验和紫色消肿膏治疗半阴半阳证的临床研究[D]. 吴子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针刺抑制GFAP、AQP-4表达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实验研究[D]. 姜思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改善肠黏膜微循环障碍研究附子-干姜药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D]. 翟勇聪.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丹参化瘀汤防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再狭窄临床疗效研究[D]. 张帅.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含乳香没药挥发油九分散方经皮吸收行为研究[D]. 方蕾.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6]TanshinoneⅡA调控Ang-2/Tie2促进结肠癌和下肢缺血性疾病血管正常化[D]. 邹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益气活血通络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CD133、Vav1蛋白表达的影响[D]. 雷梦南.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8]基于COX-2/HIF-1α/VEGF通路探讨胃祺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D]. 殷静.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9]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中国健康人群的皮肤微循环[D]. 黄燕.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1)
- [10]艾灸微循环效应及其TRPV1机制[D]. 邱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