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对肥胖女性瘦素和性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东,蒋宛凌[1](2021)在《运动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其病因复杂, 临床表现多样, 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肥胖、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之间联系紧密, 互相作用, 是PCOS的主要的病理生理特点。运动作为一项重要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可对PCOS患者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内分泌及代谢、生殖、心肺、情绪、生活质量等方面阐述运动对肥胖型PCOS的影响, 以期为今后PCOS的运动治疗提供参考。
白蓉[2](2021)在《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与体质健康水平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及范围,明确各年龄段已初潮组与未初潮组女生各项体质健康指标的差异性,并探讨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与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的关联性。为丰富蒙古族体质人类学研究数据库,完善中小学体育课程及促进青春期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数据,以此次调研中进行月经初潮筛查的蒙古族女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城乡、年龄、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家庭情况因素;身体形态、运动能力、生理机能等各项指标;及体育锻炼、饮食、睡眠及久坐情况等问卷调查资料作为本研究变量。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蒙古族女生的月经初潮半数年龄及其范围,运用SPSS26.0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比较各年龄段已初潮组与未初潮组女生各项指标的差异,并通过卡方检验与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基本情况:本研究调查的2455名蒙古族女生中,1885名已发生月经初潮,初潮率为77.10%;其中,最小来潮年龄为9岁,最大为16岁;初潮率在12岁年龄段时已达到76.50%。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月经初潮的半数年龄为11.93岁,其95%的参考值范围为9.77-14.50岁,95%可信区间为11.77-12.09岁。(2)(1)身体形态指标:10-14岁已初潮组女生腰围、BMI指标较未初潮组高;10-13岁已初潮组女生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臀围指标较未初潮组高;14岁年龄段已初潮组女生腰臀比指标较未初潮组高;11、13、14岁已初潮组女生腰身比指标较未初潮组高。(2)运动能力指标:10-13岁已初潮组女生握力指标大于未初潮组;9岁年龄段已初潮组女生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指标比未初潮组高。(3)生理机能指标:12、14岁年龄段已初潮组女生收缩压指标比未初潮组高;12岁年龄段已初潮组女生舒张压指标较未初潮组女生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BMI指数分组:10-13岁各年龄段不同BMI组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10岁超重与肥胖组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率>正常组>消瘦组(P<0.05);13岁正常、超重与肥胖组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率>消瘦组(P<0.05)。(4)影响因素: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与家庭子女人数、父母文化程度以及居住地等因素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蒙古族女生上学日白天户外活动时间、每周上几节体育与健康课、父母是否支持在业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上学日平均每天在教室上几节课、上学日放学后静坐学习时间等5项变量各组间的月经初潮发生率均有差异(P<0.05)。午睡时长30-60分钟的女生发生月经初潮的概率是午睡时长30分钟以内女生的1.747倍(P<0.05);每周上5节及以上体育与健康课的女生发生月经初潮的概率是每周上0-2节体育与健康课女生的2.928倍(P<0.05);过去7天吃早餐天数为6-7天的女生发生月经初潮的概率是过去7天吃早餐天数为0-2天女生的0.414倍(P<0.05);父母不支持在业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的女生发生月经初潮的概率是父母支持在业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女生的1.734倍(P<0.05)。(5)心理健康状况:蒙古族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的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率存在差异,其中,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组的月经初潮发生率>心理健康状况差组>心理健康状况一般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组(P<0.05)。蒙古族已初潮组女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和差的检出率<心理健康状况一般的检出率<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检出率(P<0.05)。结论:(1)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半数年龄为11.93岁,其95%CI为11.77-12.09岁。(2)蒙古族已初潮女生的身高、体重、坐高、BMI、腰围、胸围、臀围、握力指标均高于同年龄未初潮女生。(3)蒙古族女生BMI指数与月经初潮发生率相关。(4)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的发生与家庭子女人数、父母文化程度无关,但与午睡时长、每周上体育与健康课频率、父母不支持在业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呈正相关,与过去7天吃早餐频率呈负相关。(5)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的发生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关联。
于冬妮[3](2021)在《利拉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和身体成分的影响》文中提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近几十年显着上升,中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已高达11.2%,且糖尿病患者常伴随着超重和肥胖。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症占45.8%,同期我国的流调数据也显示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超重者占41%,肥胖者占24.3%,腹型肥胖者占45.4%。目前肥胖的治疗模式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和代谢手术。但是,无论是饮食控制还是代谢手术治疗,在体重减少的同时,患者也会出现肌肉量的减少,严重者还会导致肌少症。肌肉量减少会对机体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包括静息代谢率下降、活动能力下降、乏力、受伤的风险增加等,并可对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重视减重过程中身体成分和肌肉功能的变化。异位脂肪沉积是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反应的重要原因,且腹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和肌少症等关系密切。因此,临床上需要能快速、简便的评估腹部脂肪分布的影像学方法研究。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在减重的同时,避免肌肉量的减少和功能下降,是临床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拟采用能谱CT的方法评估成人体成分和腹部脂肪的分布特点,并观察GLP-1(Glucagon like peptide-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身体成分和腹部脂肪分布的影响。第一部分应用能谱CT评估成人腹部脂肪分布的特点及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目的应用能谱CT的方法评估成人腹部脂肪分布的特点,并分析体重指数、年龄、性别和不同的糖代谢状态对腹部脂肪分布的影响。研究方法纳入105例18-65岁体重稳定(入组前3个月体重波动<5%)的成年人,空腹检测血常规、血生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由固定人员为受试者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测量腰围和臀围,计算腰臀比(WHR)。将所有受试者分别按体重指数(BMI<24 kg/m2为正常组,24≤BMI<28 kg/m2为超重组,28 kg/m2≤BMI为肥胖组)、年龄(青年组<40岁和中年组≥40岁组)、性别(男性组和女性组)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组和HbA1c≥6.5%组)分组。应用能谱CT的方法进行腹部扫描,选取L3椎体横突层面进行相关测量,测量的数据包括:腹腔面积、皮下脂肪面积、前腹壁、背部及双侧椎体后部肌肉旁皮下脂肪厚度、双侧椎体后部肌肉肌筋膜内的肌肉和脂肪的相对密度、肝脏CT值和脾脏CT值。比较身体测量指数和腹部脂肪分布的相关参数。研究结果1.肥胖症组和超重组的腰围、臀围、WHR、腹腔面积、皮下脂肪面积及厚度均高于正常组,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的肌肉含量和肌肉内脂肪含量(IMAT)并无统计学意义。2.青年组与中年组两组间的体重和BMI无统计学差异,中年组的腰围、WHR、腹腔面积和IMAT均较青年组高,且中年组的肌肉含量较青年组低,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男性和女性的BMI、腰围和WHR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能谱CT的结果显示,男性组的腹腔面积和肌肉含量高于女性组,而女性组的皮下脂肪面积、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和IMAT的含量高于男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糖尿病组的受试者的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腹腔面积、皮下脂肪面积、皮下脂肪厚度均高于非糖尿病组,而竖脊肌的肌肉含量和肝CT值/脾CT值低于非糖尿病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的IMAT无显着差异。研究结论能谱CT可用于体成分和腹部脂肪分布的检测。BMI、年龄、性别和糖代谢异常均是影响体成分和腹部脂肪分布的重要因素。体成分与异位脂肪分布的分析可为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提供依据。第二部分利拉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和身体成分的影响研究目的观察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身体成分和腹部脂肪分布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顺序纳入就诊于本院内分泌门诊的2型糖尿病受试者39例,纳入标准:年龄18-65岁,BMI≥28kg/m2,HbA1c≥6.5%。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个人史、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病史、基线用药情况的调查。在保持原降糖、降脂及降压治疗药物不变的基础上应用利拉鲁肽治疗12周。利拉鲁肽剂量由0.6mg/d起始,逐渐增加至最大耐受剂量,但不超过1.8mg/d。比较用药前后,受试者代谢指标(血糖、血脂、尿酸、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身体测量指标(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及握力)、电阻抗体成分检测结果和能谱CT腹部扫描得到的腹部脂肪分布相关参数。并记录用药过程中,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低血糖等),对药物肝肾安全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利拉鲁肽可降低受试者的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包括空腹血糖、HbA1c、血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利拉鲁肽可降低受试者体重、BMI、腰围,且用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握力在用药前后两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3.利拉鲁肽可减少受试者的人体脂肪含量、体脂比、内脏脂肪面积、腹腔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升高肝CT值/脾CT值,用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的肌肉含量和L3平面竖脊肌的肌肉含量用药后较用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4.肾小球肌酐清除率(eGFR)在用药后较用药前略下降,虽然有统计学差异,但两组的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并无临床意义。余肝肾功能指标在用药前后无显着差异。研究结论利拉鲁肽可显着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利拉鲁肽可在减轻体重,减少脂肪含量、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和腹腔脂肪面积的同时,不影响肌肉含量和肌肉力量。利拉鲁肽的耐受性好。
刘丽[4](2021)在《Leptin-Kisspeptin/α-MSH-GnRH在肥胖影响雄性小鼠青春期发育中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目前关于肥胖对雄性青春期影响的报道不一致,研究表明肥胖可能会导致男童青春期提前或推迟,同时相关的机制尚不清楚。本次实验通过选取新生C57BL/6J雄性小鼠于出生后立即给予高脂暴露,建立雄性青春期肥胖模型,探讨肥胖对雄性小鼠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及与Leptin-Kisspeptin/α-MSH-GnRH关系。方法:分别选取C57BL/6J雄性和雌性小鼠12只和24只,适应性喂养7天后1:2配对,选取雄性仔鼠24只,随机分为高脂组(HFD)和对照组(CON),每组12只,HFD组母鼠分娩后立即以高脂喂养,仔鼠断乳后继续给予高脂饲料,CON组母鼠和仔鼠都饲以普通饲料,共饲养45天。检测阴茎剥离时间;分离并称重小鼠脏器及脂肪组织;光镜和电镜观察睾丸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中瘦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水平;免疫组化病理检测下丘脑中GnRH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测定下丘脑Ob-R、Kisspeptin、GPR54、α-MSH和MC4R的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下丘脑Ob-R、Kiss-1、GPR54、POMC和MC4R、GnRH的基因表达。结果:1.从小鼠断乳后高脂喂养第1天开始,HFD组小鼠体重开始增加,实验45天时,HFD组小鼠体重明显高于CO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45天时,HFD组小鼠的体脂肪和瘦体重均显着高于CON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组相比,HFD组小鼠的肾周脂肪,肾周脂肪系数,睾周脂肪,睾周脂肪系数均明显增加(P<0.05);2.HFD组小鼠的阴茎剥离时间较CON组小鼠相比明显提前(P<0.05);与CON组相比,HFD组小鼠精子数量、精子活动度和精子畸形率均增加(P<0.05)。3.光镜下观察到HFD组小鼠睾丸组织部分生精小管内生精细胞排列紊乱;电镜下观察到HFD组小鼠睾丸间质细胞中线粒体较多,核仁较小,细胞核周围可见大量脂滴,与CON组相比显着增多。HFD组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核膜显示较CON组小鼠模糊,核内染色质丰富;4.HFD组小鼠血清瘦素、睾酮与CON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HFD组小鼠下丘脑Ob-R、Kisspeptin、GnRH、MC4R、GPR54蛋白水平显着低于CO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小鼠下丘脑Ob-R、Kiss-1、MC4R、GPR54,GnRH mRNA水平比CON组降低,而POMC mRNA水平升高(P<0.05)。结论:肥胖雄性小鼠青春期启动提前;肥胖雄性小鼠精子畸形率增加,睾丸间质细胞出现病理损伤,肥胖可引起雄性小鼠青春期发育损伤;肥胖雄性小鼠雄激素水平升高,可能是肥胖引起雄性小鼠青春期启动提前的重要原因;肥胖雄性小鼠Ob-R,Kisspeptin,GPR54,MC4R,GnRH表达降低可能是肥胖引起雄性青春期发育损伤的重要原因。
马秦[5](2020)在《有氧运动与TABATA训练对13-15岁肥胖少年运动能力和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干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随着我国肥胖人口快速增加,减肥方法也成为体育科研的热点之一,传统的减肥方法是以有氧运动为主要方式,近几年来,高强度运动减肥效果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本研究对肥胖青少年的身体形态、运动能力、心率变异性等指标分析,旨在揭示有氧运动和TABATA运动对肥胖青少年运动能力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度,为青少年减肥研究探索科学的方法及健身指导。研究对象及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测量法、数理统计法。首先分析、归纳、总结运动减肥、心率变异性等相关文献,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然后选择初一~初二45名13-15岁BMI值在26-28 kg/m2之间的肥胖男生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TABATA训练组、有氧运动组、对照组)、每组各15名,对其进行8周的训练干预。测试的指标有:身体形态如身高、体重、身体成分;运动能力有1000米跑、实心球、立定跳远;心率变异指标LF、HF、LF/HF、SDNN、RMSSD。研究结果:身体形态方面,有氧组实验后体重、BMI、脂肪量、体脂率显着下降(P<0.01,P<0.05,P<0.01,P<0.01);TABATA组实验后肌肉量、基础代谢率显着上升(P<0.05,P<0.01),脂肪量、体脂率显着下降(P<0.05,P<0.05)。TABATA组体重、BMI指数、脂肪量、体脂率、瘦体重、肌肉量、基础代谢率显着高于有氧组(P<0.01,P<0.05,P<0.05,P<0.05,P<0.05,P<0.05,P<0.01)。运动能力方面,有氧组实验后1000米跑成绩显着优于实验前(P<0.05),TABATA组受试者实验后投实心球、立定跳远成绩显着优于实验前(P<0.01),实验后TABATA组抛实心球、立定跳远显着优于有氧组实验后水平(P均<0.01)。心率变异方面,有氧组实验后RMSSD、LF指标显着高于实验前(P<0.01),TABATA组实验后SDNN、RMSSD、LF、HF水平显着高于实验前(P均<0.01),TABATA组实验后SDNN显着高于对照组和有氧组(P<0.01,P<0.05),实验后LF、HF指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P<0.05),显着高于有氧组(P<0.05,P<0.05)。研究结论:1、有氧运动和TABATA运动对于改善13-15岁肥胖少年身体形态均能起促进作用,有氧运动通过降低脂肪含量和体脂率改善身体形态,TABATA运动在减脂的同时能够增加肥胖少年的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率,更有助于减肥效果的保持。2、有氧运动和TABATA运动在促进13-15岁肥胖少年运动能力提升方面各有侧重,8周有氧运动对于肥胖少年1000米跑成绩的提升作用明显,提示其在促进有氧耐力提升方面有优势,TABATA运动对于肥胖少年投实心球、立定跳远的提升作用明显,提示其在促进上肢力量、下肢爆发力方面有优势。3、TABATA训练对于13-15岁肥胖少年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有氧运动,对于提升心率变异性、提升副交感神经敏感性、矫正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敏感性失衡的作用更加明显。
王会角[6](2020)在《青春早期超重、肥胖儿童脂肪发育状况与唾液性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青春早期超重、肥胖儿童脂肪发育及分布状况与唾液性激素关系的探讨,为青春期肥胖儿童性发育异常的原因提供线索,也为防治儿童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19年8-9月期间,随机选取延安市宝塔区3所小学青春早期10~13岁(10岁≤年龄<13岁)66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41例,女童25例。依据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诊断标准分为超重组(30例),男童16例,女童14例;肥胖组(36例),男童25例,女童11例。选取同期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30例),男童12例,女童18例。分别测量三组儿童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腹部皮褶厚度,并留取唾液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三组儿童唾液中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2)浓度。计算三组儿童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aist-hip ratio,WHR),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三组男童唾液性激素水平比较:三组间男童的唾液睾酮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SD多重比较,肥胖组、超重组唾液睾酮水平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唾液睾酮水平低于超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男童的唾液雌二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女童唾液性激素水平比较:三组间女童的唾液睾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女童的唾液雌二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SD多重比较,肥胖组唾液雌二醇水平高于正常组、超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唾液雌二醇水平虽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男童BMI、WHR、腰围、腹部皮褶厚度与唾液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r):男童BMI、WHR、腰围、腹部皮褶厚度与唾液睾酮水平呈负相关(P<0.05)。男童BMI、腹部皮褶厚度与唾液雌二醇水平呈正相关(P<0.05)。4.女童BMI、WHR、腰围、腹部皮褶厚度与唾液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r):女童WHR、腰围、腹部皮褶厚度与唾液睾酮水平呈负相关(P<0.05)。女童BMI、腰围与唾液雌二醇呈正相关(P<0.05)。结论:1.肥胖对青春早期儿童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超重、肥胖男童的唾液睾酮水平显着降低,而肥胖女童唾液雌二醇水平升高。2.青春早期儿童的BMI与唾液雌二醇水平呈正相关,而青春早期男童BMI与唾液睾酮水平呈负相关。3.腹部脂肪分布与唾液中性激素水平存在相关性,青春早期儿童腹部脂肪积累可能与青春期性激水平有关,需要引起临床关注。
苏杭[7](2020)在《我国运动减肥相关研究可视化分析及其高频关键词结果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研究目的:目前肥胖问题已发展成我国重要的健康问题,我国运动减肥开展的如火如荼,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产生了繁多的信息。本文旨在对我国运动减肥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根据其结果进一步进行Meta分析,揭示该领域发展演变过程、研究热点前沿和热点结果的有效性。这对已有研究信息的梳理总结、后续研究、建立运动处方和解决肥胖问题提供新的探索角度和证据支持是十分有参考意义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先利用知识图谱软件Cite Space5.0.R1对我国运动减肥领域1986—2019年的1452篇文献进行机构、作者和关键词的共现、聚类、时间线和突现词等相关分析并得出相应结果,后根据所得研究热点结果,使用Rev Man5.3软件进行研究热点的相关Meta分析,纳入文献13篇,研究实验组总样本量255例,对照组241例,文献偏移风险较低。对文献分析得出有氧运动对身体质量指数、体脂率、腰臀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研究结果:1)我国运动减肥研究发文量随时间呈波动上升趋势,按时间划分主要分为1986—2002年初步发展期、2003—2009年快速增长期和2010—2019年成熟推进期三个阶段。研究高频机构和高频作者主要由上海体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陈文鹤科研团队为代表,整体分布上较为分散,合作不紧密。研究核心重点是有氧运动减肥和运动处方,研究对象主要以大学生和青少年为主、测试指标以身体形态和脂肪代谢为主,总体演变遵循着由总体到具体的演变过程。2)研究效值均数差(MD)、95%效应置信区间(95%CL)和异质性检测指标I2总体结果为:身体质量指数MD=1.36,95%CL为[0.76,1.96],P=0.00002<0.01,I2=42%;体脂率MD=3.14,95%CL为[1.29,4.99],P=0.00009<0.01,I2=85%;腰臀比MD=0.01,95%CL为[0.00,0.03],P=0.05,I2=47%;总胆固醇MD=0.40,95%CL为[0.13,0.67],P=0.004<0.01,I2=37%;甘油三酯MD=0.16,95%CL为[0.01,0.31],P=0.04<0.05,I2=43%;高密度脂蛋白MD=-0.07,95%CL为[-0.16,0.03],P=0.17>0.05,I2=0%;低密度脂蛋白MD=0.21,95%CL为[0.09,0.33],P=0.0009<0.01,I2=28%。12周及以下有氧运动结果为:身体质量指数MD=1.09,95%CL为[0.34,1.84];体脂率MD=1.80,95%CL为[0.61,2.98];腰臀比MD=0.02,95%CL为[0.00,0.03];总胆固醇MD=0.04,95%CL为[-0.22,0.30];甘油三酯MD=-0.02,95%CL为[-0.17,0.13];高密度脂蛋白MD=0.00,95%CL为[-0.12,0.12];低密度脂蛋白MD=-0.02,95%CL为[-0.23,0.20]。12周以上有氧运动结果为:身体质量指数MD=1.67,95%CL为[0.70,2.64];体脂率MD=5.62,95%CL为[2.17,9.07];腰臀比=0.02,95%CL为[-0.05,0.08];总胆固醇MD=0.68,95%CL为[0.31,1.06];甘油三酯MD=0.31,95%CL为[0.10,0.52];高密度脂蛋白MD=-0.20,95%CL为[-0.36,-0.03];低密度脂蛋白MD=-0.30,95%CL为[-0.16,-0.43]。研究结论:1)我国运动减肥研究发文量随时间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机构和人员合作相对较不紧密,该领域研究核心重点内容是有氧运动减肥和运动处方,同时尤其关注大学生和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和脂肪代谢改变。2)总体上有氧运动对13-24岁肥胖人群在改善身体形态和脂肪代谢紊乱方面有积极影响。能显着降低13-24岁肥胖人群BMI、体脂率、总胆固醇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但对腰臀比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着影响。但不同训练周期结果有所区别,12周及以下有氧运动对身体形态的有显着性影响,对脂肪代谢无显着性影响。12周以上有氧运动不仅对身体形态有更显着效果,同时对脂肪代谢也有显着性影响。
赵伟[8](2020)在《超重和肥胖对9-14岁男性青春期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横断面研究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9-2020年小儿外科门诊就诊的9-14岁男性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超重肥胖对青春期前期及早期男性身高发育、代谢水平及性发育的影响。方法:1.通过门诊病历系统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门诊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期间就诊的9-14岁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病例,并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MI)高低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别从身高发育、代谢指标、性发育相关指标(性相关激素、睾丸体积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超重和肥胖对青春期前期及早期男性青春期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探讨超重和肥胖患儿饮食、运动、自我与家庭认知等方面的临床特点。2.应用EpiData 3.1进行临床资料统计处理,运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再使用GraphPad Prism 7作图。首先对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采用方差分析;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则以中位数(25百分位数-75百分位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组间青春期启动发生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青少年男性超重肥胖可能的影响因素。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最终纳入病例228例,其中正常体重组73例、超重组57例、肥胖组98例,超重及肥胖率分别为25.00%、42.98%,三组年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①身高发育:超重组及肥胖组均高于正常组(P<0.01),超重组与肥胖组间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生化代谢指标:尿酸(URIC):超重组和肥胖组均高于正常组(P<0.001),而超重组与肥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TG):超重组高于正常组(P<0.01),而肥胖组分别与正常组、超重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重组和肥胖组均低于正常组(P<0.001),而超重与肥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重组高于正常组(P<0.01),而肥胖组相较于正常组、超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葡萄糖(GLU)、胆固醇(CHOL)和肌酐(CR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性激素相关指标:黄体生成素(LH):肥胖组低于正常组(P<0.05),而超重组分别与正常组、肥胖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泌乳素(PRL):肥胖组高于正常组及超重组(P<0.05),而正常组与超重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E2):肥胖组高于正常组间(P<0.05),而超重组分别与正常组及肥胖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超重组、肥胖组均低于正常组(P<0.001);而肥胖组更低于超重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酮(P):肥胖组P相对于正常组及超重组均有升高(P<0.05),而超重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睾酮(FT):超重组、肥胖组均高于正常组(P<0.001),而超重组与肥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间卵泡刺激素(FSH)和脱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睾丸发育:在左、右侧睾丸体积及双侧睾丸平均体积的比较中发现,超重组大于正常组及肥胖组(P<0.05),而肥胖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青春期启动:各组内已进入青春期的人数情况为正常组27例、超重组28例和肥胖组29例,中位数年龄分别为12.0岁、12.0岁和12.5岁,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已发生青春期启动的人数占各组内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6.99%、49.12%和29.59%,其中超重组高于肥胖组(P<0.05)。2.共收集问卷调查表87份,剔除数据残缺不完整问卷3份,最终分析总结问卷数为84份。其中正常组26份,占比31%;超重组21份,占比25%;肥胖组37份,占比44%。其中平时偏好肉食是青少年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5.709,95%CI=1.179-27.633),而且母亲顺产是其青少年发生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086,95%CI=0.012-0.629)。结论:1.青春期前期及早期,超重肥胖男性相对于正常体重男性具有更高的身高发育优势,且超重组优于肥胖组。2.青春期前期及早期,超重肥胖会导致青少年男性的嘌呤和脂质代谢异常。3.肥胖能够从垂体水平和性腺水平两方面干扰男性青春期的性发育,而超重则主要干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游的睾酮的功能状态。4.超重肥胖所导致的内分泌系统紊乱,从青春期前期及早期就已开始对男性的睾丸发育产生影响。5.超重肥胖并不会导致男性青春期启动的提前,但超重组进入青春期的几率高于肥胖组。6.偏食肉类是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而顺产是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
谢璐遥[9](2020)在《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性早熟的预防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越来越多的儿童发生性早熟或青春期提前,女童发病率尤甚,这不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其成人时期的健康状况。目前,性早熟已成为继肥胖症之后的小儿内分泌第二大常见疾病,探究其防治的方式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之一。肥胖,尤其是女童的肥胖,与性早熟的发生密切相关。脂肪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瘦素,作为性发育启动的关键因子,是肥胖与性早熟发生机制中的重要桥梁。茶多酚作为茶叶中的主要功效成分,已有较多研究发现其对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病均有防治作用,且研究发现茶多酚可降低肥胖动物或人群的瘦素水平。据此,我们推断茶多酚很可能在预防肥胖女童性早熟或性发育提前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关于茶多酚的人群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年人,很少关于儿童饮茶的报道,可能因为茶叶中的咖啡因会影响儿童的睡眠及精神状态等。而专家认为,不考虑咖啡因的作用,饮茶对于儿童而言,是一种健康的饮食行为。据此,本研究使用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进行干预,来探索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肥胖及性早熟的改善作用,为安全有效防治女童性早熟提供新思路和依据。目的1、探究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体重的改善作用效果;2、探究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性早熟或性发育提前的预防改善作用;3、评估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的安全性。方法本临床研究为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招募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就诊的6-10岁的超重肥胖女童,随机进入茶多酚干预组或安慰剂对照组。茶多酚组女童每日给予400mg茶多酚胶囊,安慰剂组给予等剂量安慰剂,干预周期为12周。期间,两组均定期接受专业的饮食与运动健康指导,并要求每位研究对象在干预过程中饮食运动行为尽量保持一致。通过一般情况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干预前的基本情况及生活方式资料;通过体格检查,身体成分分析,B超检测子宫、卵巢、乳腺组织,骨龄检测,生化指标检测(包括性激素、微量元素、肝肾功能、炎症因子、性发育关键因子、血常规等)来收集研究对象干预前与12周干预后的肥胖相关指标、性发育指标和安全性指标;通过食物频率调查与24小时膳食回顾以及研究对象记录的饮食日记来了解研究对象的膳食情况。本研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卡方检验来比较干预前、后茶多酚组和安慰剂组肥胖相关指标、性发育指标和安全性指标之间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和配对卡方检验比较茶多酚组和安慰剂组肥胖指标、性发育指标及安全指标在干预前后自身的变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探究是否服用茶多酚对各项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截止至2020年1月,完成12周干预的肥胖女童共62名(茶多酚组和安慰剂组各31名),对其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显示:1、在肥胖指标方面,与干预前相比,12周干预后茶多酚组和安慰剂组女童身高、基础代谢率均显着增加,BMI、腰围、腰臀比、腰臀身高比均显着下降;茶多酚组女童的去脂体重显着增加,体脂百分比显着降低,而对照组这两项指标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生化指标方面,干预后茶多酚组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异常值人数均有下降,且血尿酸水平显着性下降,安慰剂组上述指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控制混杂因素后,茶多酚组干预前后的体脂百分比变化较安慰剂组显着降低2.932%[β=2.932,95%CI:(0.214,5.650),p=0.035];茶多酚组的平均白介素-6水平变化比安慰剂组降低13.295pg/ml[β=13.295,95%CI:(5.539,21.052),p=0.006];茶多酚组的平均血尿酸水平变化比安慰剂组降低52.601μmol/L[β=52.601,95%CI:(2.520,102.681),p=0.040]。2、在性发育指标方面,与干预前相比,茶多酚组和安慰剂组女童乳房Tanner II期以上人数百分比均有所增加,且子宫体积均显着性增大;茶多酚组女童的左、右卵巢体积均显着性减小,且左卵巢出现卵泡>4mm的卵泡女童人数也有所下降,安慰剂组左、右卵巢体积有所增大,但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干预后的性激素指标均有所变化,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控制混杂因素,干预后,茶多酚组的平均右卵巢体积变化比安慰剂组降低1880.5mm^3[β=1880.505,95%CI:(61.861,3699.149),p=0.044],左卵巢体积变化比安慰剂组降低971.0mm^3[β=971.027,95%CI:(19.028,1923.027),p=0.046],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依旧无统计学差异。3、安全性方面评估:茶多酚组和安慰剂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均无不良事件的报告和退出,血清的微量元素水平变化、肝肾功能指标及血常规指标在组间及自身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且无异常值。结论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肥胖指标和性发育指标均有改善作用,且女童补充12周400mg/d的DGTP安全且无不良反应。
刘思敏[10](2020)在《睾丸组织Leptin/Kisspeptin/GnRH在高脂诱导肥胖引起的雄性小鼠生殖功能下降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检测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雄性小鼠血清瘦素、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变化,以及睾丸中Ob-R,Kisspeptin/GPR-54,GnRH/GnRH-R表达的变化,探讨睾丸组织Leptin/Kisspeptin/GnRH在高脂诱导肥胖引起的雄性生殖功能下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C57BL/6J小鼠48只,称重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12只,高脂组36只,用基础饲料喂养对照组小鼠,用自配的高脂饲料喂养高脂组小鼠。小鼠喂养19周后,高脂组小鼠称重,根据体重从高到低标记排号,体重增长在上1/3的小鼠划分为肥胖倾向小鼠(Diet induced obesity,DIO),体重增长在下1/3的小鼠划分为肥胖抵抗小鼠(Diet induced obesity-resistance,DIO-R)。所有小鼠称量体重后,下腔静脉取血,迅速分离附睾和输精管进行精子计数和精子活动度检测;剥离小鼠睾丸、肾周脂肪、附睾周脂肪称重,并计算相对重量;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瘦素、睾酮、雌二醇水平;HE染色光镜下观察睾丸组织形态;提取睾丸组织总RNA和总蛋白,RT-PCR方法检测Ob-R,Kiss-1/GPR-54,GnRH/GnRH-R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Ob-R,Kisspeptin/GPR-54,GnRH/GnRH-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从高脂喂养第2周开始,DIO组小鼠体重开始增加,19周后,DIO组小鼠体重明显高于CON组和DIO-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4周时DIO组小鼠体脂肪和体脂百分比高于CON组和DIO-R组,与CON组相比,实验第8周、12周、16周时DIO-R组和DIO组小鼠体脂肪和体脂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周后,DIO组小鼠睾丸系数和附睾系数比CON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IO-R组和DIO组小鼠的睾周脂肪,睾周脂肪系数,肾周脂肪,肾周脂肪系数明显高于CON组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O组与DIO-R组相比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组相比,DIO组和DIO-R组小鼠精子活动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小鼠精子数量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HE染色光镜下观察睾丸组织形态,CON组小鼠睾丸组织生精小管间隙较窄,生精小管内各级生精细胞发育正常,排列整齐;DIO组和DIO-R组小鼠睾丸组织生精小管间隙变宽,DIO组小鼠睾丸组织部分生精小管内生精细胞排列紊乱;三组小鼠睾丸生精小管管腔中,均可见成熟精子。与CON组相比,DIO组和DIO-R组小鼠血清瘦素和雌二醇水平均明显升高,睾酮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组相比,DIO组和DIO-R组小鼠睾丸组织中Ob-R,Kiss-1,GPR-54,GnRH 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R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与CON组相比,DIO组和DIO-R组小鼠睾丸组织中Ob-R,Kisspeptin,GPR-54,GnRH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R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高脂饮食诱导肥胖雄性小鼠精子活动度降低,睾丸组织发生病理变化,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可引起雄性生殖功能下降;高脂饮食诱导肥胖雄性小鼠睾丸中Ob-R,Kisspeptin/GPR-54,GnRH表达降低,引起睾酮分泌减少,这可能是高脂诱导肥胖导致雄性生殖功能降低的重要原因。
二、运动对肥胖女性瘦素和性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动对肥胖女性瘦素和性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与体质健康水平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月经初潮概述 |
3.1.2 体质健康概述 |
3.1.3 青春期女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发展特征 |
3.2 青少年女生月经初潮的相关研究进展 |
3.2.1 月经初潮年龄的现状及趋势 |
3.2.2 青春期性发育的影响因素 |
3.3 小结 |
4 资料来源和方法 |
4.1 资料来源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相关筛查标准 |
4.2 研究方法 |
4.2.1 体质指标的选取 |
4.2.2 问卷调查内容 |
4.2.3 测试方法 |
4.2.4 技术路线图 |
4.2.5 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5 结果 |
5.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5.2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半数年龄及其范围 |
5.2.1 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及分布情况 |
5.2.2 月经初潮半数年龄的计算 |
5.2.3 月经初潮半数年龄的95%参考值范围 |
5.2.4 月经初潮半数年龄的95%可信区间 |
5.3 蒙古族已/未来潮两组女生体质指标比较 |
5.3.1 已初潮组与未初潮组女生身体形态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 |
5.3.2 已初潮组与未初潮组女生运动能力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 |
5.3.3 已初潮组与未初潮组女生生理机能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 |
5.4 蒙古族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女生月经初潮的差异 |
5.4.1 蒙古族10 岁年龄段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组女生月经初潮情况 |
5.4.2 蒙古族11 岁年龄段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组女生月经初潮情况 |
5.4.3 蒙古族12 岁年龄段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组女生月经初潮情况 |
5.4.4 蒙古族13 岁年龄段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组女生月经初潮情况 |
5.5 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影响因素的分析 |
5.5.1 蒙古族女生家庭情况与月经初潮的关联 |
5.5.2 体育锻炼、饮食、睡眠等因素对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的影响 |
5.5.3 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5.6 蒙古族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月经初潮的关联 |
6 分析与讨论 |
6.1 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 |
6.2 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对体质因素的影响 |
6.3 BMI指数与月经初潮的关联 |
6.4 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的影响因素 |
6.4.1 家庭情况与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的关联 |
6.4.2 体育锻炼、饮食习惯等情况对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的影响 |
6.5 心理健康状况与月经初潮的关联 |
7 结论 |
8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利拉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和身体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部分 应用能谱CT评估成人腹部脂肪分布的特点及分析其影响因素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部分 利拉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和身体成分的影响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三、讨论 |
研究结论 |
创新性自我评价 |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肌肉内脂肪对肌肉功能和代谢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本阶段已发表的论文 |
本阶段参与编写的书籍 |
致谢 |
附件1: 病例报告表1 |
附件2: 病例报告表2 |
(4)Leptin-Kisspeptin/α-MSH-GnRH在肥胖影响雄性小鼠青春期发育中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动物的分组与饲养 |
2.2.2 饲料的配置 |
2.2.3 HFD组造模成功判定 |
2.2.4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
2.2.5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两组小鼠体重比较 |
3.2 两组小鼠体脂肪、瘦体重比较 |
3.3 两组小鼠脂肪绝对和相对重量比较 |
3.4 两组小鼠脏器系数比较 |
3.5 两组小鼠阴茎剥离时间比较 |
3.6 两组小鼠精子数量、精子活动度和精子畸形率比较 |
3.7 两组小鼠睾丸组织形态比较 |
3.8 两组小鼠睾丸组织电镜结果比较 |
3.9 两组小鼠血清睾酮、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较 |
3.10 两组小鼠下丘脑GnRH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比较 |
3.11 两组小鼠血清瘦素水平比较 |
3.12 两组小鼠下丘脑Ob-R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比较 |
3.13 两组小鼠下丘脑Kisspeptin/GPR5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比较 |
3.14 两组小鼠下丘脑POMC(α-MSH)/MC4R 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比较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肥胖对雄性生殖影响及其内分泌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实践报告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有氧运动与TABATA训练对13-15岁肥胖少年运动能力和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自主神经系统 |
1.1.1 自主神经系统组成及功能 |
1.1.2 心率变异性(HRV)与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相关性 |
1.1.3 心率变异性(HRV)的评价指标 |
1.2 肥胖 |
1.2.1 肥胖的形成与诊断 |
1.2.2 青少年肥胖与疾病发病率 |
1.3 肥胖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
1.4 运动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
1.4.1 运动对健康人群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 |
1.4.2 运动对肥胖和疾病人群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 |
1.5 塔巴塔(TABATA)训练方法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
1.5.1 塔巴塔(TABATA)的概念及操作方法 |
1.5.2 TABATA训练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
1.5.3 TABATA训练方法对有氧和无氧的能力影响 |
1.5.4 TABATA训练方法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
2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验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不同运动形式对13-15岁肥胖少年减肥效果的影响 |
3.1.1 实验前后身体形态指标测试结果 |
3.1.2 实验后身体形态指标组间对比结果 |
3.2 不同运动形式对13-15岁肥胖少年运动能力的影响 |
3.2.1 实验前后运动能力指标测试结果 |
3.2.2 实验后运动能力指标组间对比结果 |
3.3 不同运动形式对13-15岁肥胖少年HRV影响结果比较 |
3.3.1 不同运动形式对13-15岁肥胖少年的HRV时域影响结果比较 |
3.3.2 不同运动形式对13-15岁肥胖少年的HRV频域影响结果比较 |
4 讨论与分析 |
4.1 不同运动形式对13-15岁肥胖少年减肥效果的影响分析 |
4.1.1 不同运动形式对13-15岁肥胖少年身体形态的影响分析 |
4.1.2 不同运动形式对肥胖青少年身体成分的影响分析 |
4.2 不同运动形式对13-15岁肥胖少年运动能力的影响分析 |
4.3 不同运动形式对13-15岁肥胖少年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
4.3.1 不同运动形式对13-15岁肥胖少年安静状态下时域指标的影响分析 |
4.3.2 不同运动形式对13-15岁肥胖少年安静状态下频域指标的影响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青春早期超重、肥胖儿童脂肪发育状况与唾液性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资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3.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1.关于青春早期肥胖与睾酮水平关系的探讨 |
2.关于青春早期肥胖与雌二醇水平关系的探讨 |
3.腹部脂肪分布与性激素关系的讨论 |
4.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我国运动减肥相关研究可视化分析及其高频关键词结果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肥胖的概述 |
2.1.1 肥胖的诊断标准及流行现状 |
2.1.2 肥胖的危害及治疗方法 |
2.2 运动减肥的研究现状 |
2.2.1 运动对肥胖患者身体形态和成分的影响 |
2.2.2 运动对肥胖患者血液指标的影响 |
2.2.3 运动对肥胖患者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影响 |
2.3 可视化知识图谱的概念及在我国体育领域的发展 |
2.3.1 可视化知识图谱的概念 |
2.3.2 可视化知识图谱在我国体育领域的发展 |
2.4 Meta分析的概念及在我国体育领域的发展 |
2.4.1 Meta分析的概念 |
2.4.2 Meta分析在我国体育领域的发展 |
3.研究1我国运动减肥研究的信息可视化分析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的获取与筛查 |
3.2.2 知识图谱绘制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我国运动减肥研究的发文量特征分析 |
3.3.2 我国运动减肥研究机构和人员的分布与合作特征分析 |
3.3.3 我国运动减肥研究的热点及前沿分析 |
3.4 讨论 |
3.4.1 关于我国运动减肥研究发文特征的讨论 |
3.4.2 关于我国运动减肥研究机构和作者合作的讨论 |
3.4.3 关于我国运动减肥研究热点的讨论 |
3.5 小结 |
4.研究2 有氧运动对13-24 岁肥胖人群身体形态和脂肪代谢影响的Meta分析 |
4.1 研究来源及对象 |
4.1.1 研究来源 |
4.1.2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检索策略 |
4.2.2 纳入标准 |
4.2.3 剔除标准 |
4.2.4 数据提取 |
4.2.5 质量评价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有氧运动对13-24 岁肥胖人群身体形态的影响 |
4.3.2 有氧运动对13-24 岁肥胖人群脂肪代谢的影响 |
4.3.3 不同有氧运动训练周期对13-24 岁肥胖人群身体形态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有氧运动对13-24 岁肥胖人群身体形态影响的讨论 |
4.4.2 有氧运动对13-24 岁肥胖人群脂肪代谢影响的讨论 |
4.5 研究的局限性 |
4.6 小结 |
5.全文结论与建议 |
5.1 全文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超重和肥胖对9-14岁男性青春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超重肥胖对男性青春期发育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性早熟的预防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缩略词 |
绪论 |
第一部分 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体重的改善作用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第二部分 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性早熟的预防作用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三部分 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的安全性评估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
(10)睾丸组织Leptin/Kisspeptin/GnRH在高脂诱导肥胖引起的雄性小鼠生殖功能下降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动物的分组与饲养 |
2.2.2 饲料的配置 |
2.2.3 DIO组与DIO-R组的判定 |
2.2.4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
2.2.5 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2.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CON,DIO,DIO-R组小鼠体重比较 |
3.2 CON,DIO,DIO-R组小鼠体脂肪、体脂肪百分比比较 |
3.3 CON,DIO,DIO-R组小鼠瘦体重、瘦体重百分比比较 |
3.4 CON,DIO,DIO-R组小鼠睾丸和附睾重量比较 |
3.5 CON,DIO,DIO-R组小鼠脂肪重量比较 |
3.6 CON,DIO,DIO-R组小鼠睾丸组织形态比较 |
3.7 CON,DIO,DIO-R组小鼠精子数量和精子活动度比较 |
3.8 CON,DIO,DIO-R组小鼠血清瘦素水平比较 |
3.9 CON,DIO,DIO-R组小鼠血清睾酮和雌激素水平比较 |
3.10 CON,DIO,DIO-R组小鼠睾丸Ob-R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 |
3.11 CON,DIO,DIO-R组小鼠睾丸kisspeptin/GPR-54 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 |
3.12 CON,DIO,DIO-R组小鼠睾丸Gn RH/Gn RH-R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 |
3.13 CON,DIO,DIO-R组小鼠睾丸Ob-R m RNA表达水平的比较 |
3.14 CON,DIO,DIO-R组小鼠睾丸Kiss-1/GPR-54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 |
3.15 CON,DIO,DIO-R组小鼠睾丸Gn RH/Gn RH-R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实践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运动对肥胖女性瘦素和性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运动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影响的研究进展[J]. 王晓东,蒋宛凌. 中国基层医药, 2021(11)
- [2]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与体质健康水平的关联性研究[D]. 白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利拉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和身体成分的影响[D]. 于冬妮.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Leptin-Kisspeptin/α-MSH-GnRH在肥胖影响雄性小鼠青春期发育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 刘丽.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5]有氧运动与TABATA训练对13-15岁肥胖少年运动能力和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干预研究[D]. 马秦.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5)
- [6]青春早期超重、肥胖儿童脂肪发育状况与唾液性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D]. 王会角. 延安大学, 2020(12)
- [7]我国运动减肥相关研究可视化分析及其高频关键词结果的Meta分析[D]. 苏杭.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8]超重和肥胖对9-14岁男性青春期的影响[D]. 赵伟.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9]不含咖啡因的绿茶多酚对肥胖女童性早熟的预防作用研究[D]. 谢璐遥.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睾丸组织Leptin/Kisspeptin/GnRH在高脂诱导肥胖引起的雄性小鼠生殖功能下降中的作用研究[D]. 刘思敏.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