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耕地动态平衡模型研究

区域耕地动态平衡模型研究

一、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模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范恺悦[1](2021)在《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特征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范恺悦,闫弘文,李申[2](2020)在《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时空特征及对策研究——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文中提出根据2011-2018年黄河三角洲19个县区的耕地数据,本文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分析了耕地变化,以及新增、减少耕地的数量、分布等方面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并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区域生态赤字/盈余现状进行评价;基于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的基础上,对黄河三角洲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耕地总体上实现了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动态平衡,但在县区尺度上仍为不平衡的状态;从生态角度看,黄河三角洲大部分县区均处于资源利用可持续状态;各县区耦合协调类型以中度耦合协调为主。针对目前研究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高质量促进耕地发展的对策。

向雁[3](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提出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姜莹莹[4](2020)在《黑龙江省黑土区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文中提出在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的“紧平衡”、粮食生产安全问题丞待改善的背景下,掌握耕地数量、质量及农田生产力变化情况,分析耕地利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对于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黑土区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土地整治、中低产农田改造项目的实施及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对区域耕地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的耕地大规模开发利用、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等利用问题凸显,粮食增产压力逐渐增大。对耕地利用及农田生产力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定量评估耕地利用动态变化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对黑土区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保障耕地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黑土区为研究区,基于多期耕地利用数据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采用相关研究方法分析黑土区耕地利用变化及农田生产力变化时空特征,进一步定量分析耕地内部利用结构转换、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导致的耕地增减变化对农田生产力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耕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2000-2015年研究区的耕地面积在整体上呈增加趋势,面积由1079.99万hm2增加至1142.69万hm2;耕地内部利用结构也在逐渐调整,主要以旱改水为主,转化面积为110.06万hm2。各县域耕地、旱地、水田面积变化也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三江平原黑土区以水田种植为主,水田扩张趋势明显,松嫩平原黑土区主要以旱地为主,五常市、宾县等县市局部有水田分布其呈小幅扩张趋势。新增耕地主要以林草地及未利用地的开垦为主,占比分别为45.11%、35.75%;减少耕地主要以生态退耕及城市扩张占用为主,占比分别为49.52%、27.02%。(2)农田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2000-2015年研究区耕地、旱地、水田NPP的最大值、标准差、平均值与变异系数均呈波动性增长,耕地、旱地、水田NPP均值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2000-2015年耕地NPP、旱地NPP的变化趋势以基本不变为主,轻度增加为辅;水田NPP的变化趋势以基本不变为主,轻度减少为辅。低产耕地及旱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中产耕地、旱地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高产耕地、旱地面积则一直呈增加趋势;水田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黑土区,通过土地整治、旱改水项目的实施,随着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发展,低产水田面积呈“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趋势,中产水田面积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高产水田面积呈一直增加趋势。总体来看,耕地、水田及旱地均由低产向中产、中产向高产变化,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3)耕地利用变化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水改旱及旱改水两种耕地内部结构转换区内的NPP平均值均呈增加趋势,且水改旱区域内NPP平均值高于旱改水区域内NPP平均值,两种转换区内NPP变化趋势大体相同;内部结构转化导致面积变化与NPP变化以显着正相关为主,旱改水变化面积对生产力变化的影响强于水改旱变化面积。耕地变化面积与NPP变化具有一定相关性,新增耕地、减少耕地面积与NPP主要存在正相关性;新增耕地的农田生产力平均值为2.36t/hm2,减少耕地的农田生产力平均值为3.24t/hm2,2000-2015年新增耕地的开垦导致农田生产力增加了309.94×104t,耕地转出导致农田生产力减少了223.56×104t,耕地动态变化导致研究区农田生产力净增加了86.38×104t;除耕地与建设用地转换使得农田生产力净减少外,耕地与草地等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均使得农田生产力净增加。农田生产力占补平衡指数为16.19%,多数县市呈占补正平衡,其中五大连池市、富锦市、桦南县占补平衡生产力指数均高于50%,呈占补失衡状态;桦川县、青冈县、集贤县、明水县、讷河市、拜泉县呈占补负平衡状态;阿城区、肇东市、望奎县、双城区、依安县及兰西县处于几近平衡状态。

杨国超[5](2019)在《青岛市土地整治效果综合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岛市城镇化发展快速,社会发展对土地需求不断增大,导致社会面临的土地资源可使用量不断减少,但全市常住人口不断增加,截至2017年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84亩;耕地占有总量仍然在持续增加,而且耕地补充的难度不断加大;从2016年开始,青岛市政府高度重视,投入更大力度,从未利用土地、低效用地、农村建设用地等方向出发执行土地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以本文将从多个方面研究青岛市土地整治效果,分析2017年底青岛市土地利用结构状况近三年青岛市各区的耕地动态变化状况、评价各区土地整治综合效益。本文先对2017年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整理分类,分析青岛市2017年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率等状况,并与2015年底土地利用结构状况进行比对,分析进入十三五规划两年后青岛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趋势以及改善效果。青岛城市化发展快速,大量耕地不断被占用,耕地资源持续减少,耕地减少变化是土地整治最为重要的一环;本文将从区尺度研究近四年的耕地动态变化状况,主要从耕地总量,耕地利用动态度及同年度区尺度耕地减少贡献率和不同年度的减少幅度方向分析各区状况,结合当下经济研究各区耕地动态变化的剧烈程度;最后以青岛市区尺度为出发点,对十三五前后青岛市各区对土地整治的贡献效果进行研究;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选取较好反映土地整治效果的9个指标,其中指标权重的计算将采取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综合方式确定。通过综合评价可以为青岛市土地整治提供一定参考价值,使得政府对各区土地整治将更加有针对性,侧重性和科学性。

张燊[6](2018)在《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评价》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加快,城市化的快速扩张意味着耕地将面临被占用的风险,而耕地的减少也将对国家粮食安全及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耕地资源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制定了耕地占补平衡相关政策,以期对保护耕地、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广东省在落实国家关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方面,经历了由坏到好的过程,通过不断总结政策实施初期的经验教训,并结合广东省实际逐步加大力度开展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最终连续17年完成国家下达的耕地占补平衡任务。因此,针对广东省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判断广东省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执行力以及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影响要素,以期对在全国范围内提高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绩效、提升耕地利用效率提出合理建议。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家制定的主要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以及广东省根据国家政策制定的若干实施政策及配套措施,并根据不同阶段政策目标的变化,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发展过程分为3个不同时期,且对每一时期的政策成效进行了分析,其中1997-2003年为数量政策平衡期、2004-2010年为数量-质量平衡期、2011至今为数量-质量-生态平衡期。其次,基于时间角度构建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评价体系,对广东省2000-2016年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绩效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2000-2016年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呈阶段性上升的特点,其中2016年上升为最大值,说明广东省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执行的越来越好。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知,有关农业方面的经济指数以及耕地的数量质量变化能够有效反映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实施绩效。再次,通过PSR模型构建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从空间角度上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11-2015年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绩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区域差异明显,广东省两翼地区在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方面取得较好的绩效成果,其中粤西沿海和粤西北山区实施绩效最好,而珠三角平原地区实施绩效较差,并且通过运用Moran指数发现广东省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绩效存在着较为显着的空间自相关关系。最后,在对广东省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绩效评价的基础上,从完善耕地保护对策以缓解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加大惠农支持力度以促进耕地占补平衡状态、实施耕地提质改造以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响应手段、积极引入社会资金以丰富耕地占补平衡响应机制四个方面给出了提高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绩效的建议。

邢丹凤[7](2017)在《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估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耕地是一种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1.4亩,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城市周边土地被转为建设用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质量降低,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影响了耕地生态价值功能的发挥。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一项强制性措施,它减少了对耕地的盲目占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耕地快速流失的势头,保证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为我国耕地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以占补平衡视角下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估为研究对象,从耕地占补平衡出发,首先采用定性分析方法研究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必要性、历史演变进程,重点分析近年来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关注。而后采用定量分析法,对区域耕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估,先从研究区域整体生态现状入手,以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生态安全整体性评价,而后构建区域耕地占补平衡评价体系,并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物元模型计算不同年份各评价指标关联度,分析各评价指标的安全等级及实证区域现阶段耕地生态安全现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对实证区域耕地生态安全等级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最后从占补平衡评价体系构成、生态安全维护、动态预警监测及加快耕地生态价值评估四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维护耕地生态安全的建议,在耕地占补平衡中注意生态安全因素的衡量。通过对实证区域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耕地占补平衡是一个时期问题,从近十年的工作来看,郑州市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开展基本顺利,2014年之前能够实现耕地数量动态平衡,2015年没有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从补充耕地质量及生产能力情况来看,在数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下,能够有效保证耕地质量、生产能力的动态平衡。(2)从生态足迹模型角度进行分析,郑州市耕地生态承载力目前处于生态盈余阶段,在当前阶段能够有效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3)在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上评估郑州市耕地生态安全等级,可以得出郑州市2005年2015年生态安全状况良好,在稳定中有所提升。

杨耀淇[8](2014)在《高潜水位地区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理论模型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众所周知在我国东部平原高潜水位地区的土地资源和煤炭资源都十分重要,在高潜水位地区的煤炭资源与地表耕地和村庄存有高度重合,这便形成了煤-粮复合区和压煤村庄区。在高潜水位的矿区,煤炭资源开采引起了地表的下沉导致潜水位出入地表,大量耕地积水,粮食减产甚至绝产,良田失去了粮食的生产能力,同时由于高潜水位地区的人口密度大,村庄密集,煤炭开采引起的压煤村庄搬迁的用地问题十分严重,因此压煤村庄搬迁是当前政府和煤炭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也是社会矛盾的集中点,是制约矿区和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本研究在借鉴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已有的成果基础上,根据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政策,设计出了围绕压煤村庄搬迁用地为中心的“占-补”平衡用地新理论模型。本研究根据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新理论,先对搬迁占地和补地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根据“占-补”用地新理论要求构建了基于PSO的压煤村庄搬迁用地调控模型,同时构建了基于AHP-CA的压煤村庄搬迁选址布局模型;最后本研究以山东某矿区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同时结合开发的压煤村庄搬迁辅助决策系统,设计出研究区的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最优方案。方案结果表明,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新理论不但能够满足压煤村庄搬迁用地指标需求,还能够保证区域空间内粮食产量不降低,最终实现能源安全、社会安全和粮食安全共赢的局面。

毋晓蕾[9](2014)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由于耕地保护的成本与收益不一致,导致耕地利用者和经营者对耕地的投资不断降低,耕地质量不断下降,耕地粗放型利用和撂荒现象比较严重,耕地非农化潜在驱动力也因此产生;与此同时,使得耕地保护重点区由于用途管制而丧失税收等收入,从而降低了当地政府、农户等对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在当前高速城镇化的背景下,以“公平”和“效率”为出发点,以“吃饭”、“建设”和“生态”相协调为目的,对耕地保护的理论和应用进行研究,对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进行构建,对提高耕地保护主体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河南省为例,逐步探讨了耕地保护执行情况、耕地保护补偿面积和受偿面积的测算、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协调、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的测算、耕地保护主体行为分析、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构建等内容,重点建立了耕地保护主体行为的博弈模型,初步形成了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路径。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界定了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内涵,从耕地保护的责任、权利、利益出发,由中央政府和未承担任耕地保护任务的地区及个人对因为承担耕地保护任务而造成损失的地区及个人进行补偿,补偿的方式是通过中央政府进行财政转移支付,通过经济补偿提高耕地保护地区耕地保护者的收益,进而达到激励耕地生产者保护耕地,校正耕地保护领域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的目标。(2)耕地保护面积的确定以供需平衡为依据,测算了耕地保护的赤字/盈余面积。以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的河南省为例,进行耕地保护补偿面积和受偿面积测算,根据河南省各地市耕地盈余/赤字状况的测算结果,河南省各地市可以分为两类地区:一类地区是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较高的经济不发达地区或粮食主产区,是耕地生态社会效益输出方,即为受偿区域,包括开封、焦作、鹤壁、漯河、安阳、许昌、商丘、濮阳、新乡、南阳、信阳、周口和驻马店等13个地市;另一类地区是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较低的经济发达地区,是耕地生态社会效益的输入方,即为补偿区域,包括郑州、三门峡、平顶山、洛阳和济源等5个地市。(3)基于外部性内部化原理及土地发展权原理对耕地保护补偿标准进行了研究,并以周口市为例,综合应用当量因子法、影子价格法、成本收益法、指标替代等多种方法测度耕地外部性价值,据此得到了耕地保护补偿理论标准,并通过社会可承受性修正得到了耕地保护补偿现实标准,将耕地的医疗保障价值、养老保障价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价值和生态价值纳入耕地补偿体系,周口市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为17959元/hm2a(1197元/亩a);应用建设用地价格剥离法,计算出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耕地价值,进而计算出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14716元/hm2(a981元/亩a)。(4)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为耕地保护的主体,运用博弈的方法对耕地保护主体的目标和行为方式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路径进行理论探讨,得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行动一致性的可能性和可以利用机制对农民消极保护耕地的行为进行纠正与规范的结论。为保护和提高作为耕地保护主体的地方政府及农户的积极性,应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对耕地外部性的直接产生者和过多承担耕地保护任务、提供外部效应的地区给予补偿。(5)采用参与式农户调查与评估方法(PRA)在周口市三县区调查了262个农户,了解主要受偿者(主要是农户)的意愿,分析了农户对耕地的多功能性认知、农户耕地保护受偿意愿、耕地保护补偿方式、农户对耕地保护政策的响应,为相应的激励性保护政策、耕地补偿机制的构建提供了依据。

柯新利[10](2014)在《我国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及区域补偿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文献研究,对我国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及区域补偿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存在以下趋势:耕地保护目标由区域内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逐渐转向区域间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由以数量保护为主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逐渐转向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对耕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耕地保护补偿研究由耕地征用补偿转向基于耕地保护外部性内在化的耕地补偿进而逐步开展耕地保护区际补偿机制研究。由此从3个方面提出了我国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及区域补偿未来的研究重点:从空间效率均衡的角度确定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研究;从生产力总量平衡的角度开展耕地区域协调保护研究;从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开展耕地区域保护目标责任研究以及从帕累托优化的角度研究耕地区域保护补偿价值标准,并据此开展耕地布局优化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

二、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模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时空特征及对策研究——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生态足迹模型构建
    2.3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2.3.1 综合评价指数对系统内各指标进行线性加权得到综合评价指数(F),用于衡量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2.3.2 耦合度
        2.3.3 耦合协调度耦合度虽能体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相互作用程度,但在反映三者协同发展水平方面仍有不足,故引入耦合协调度(D)以判定三者的协同发展效应[15]。其计算公式为:
3 结果与分析
    3.1 黄河三角洲耕地数量水平分析
    3.2 黄河三角洲耕地质量水平分析
    3.3 黄河三角洲耕地生态水平分析
    3.4 黄河三角洲各县区耦合协调度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3)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1.2 研究意义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区域
        1.3.2 研究目标
        1.3.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多源信息复合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2.4 总结评述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3.1 概念界定
    3.2 理论基础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3.3 分析模型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3.4 研究区概况
        3.4.1 地形地貌
        3.4.2 气候特征
        3.4.3 土壤条件
    3.5 数据来源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4.1 耕地变化特征
        4.1.1 耕地总量
        4.1.2 耕地利用结构
        4.1.3 耕地灌溉面积
        4.1.4 耕地质量等别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4.2.1 水资源总量
        4.2.2 供水能力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4.2.4 用水量变化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4.2.6 农田灌溉用水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4.3.1 粮食生产
        4.3.2 水稻生产
        4.3.3 玉米生产
        4.3.4 小麦生产
        4.3.5 大豆生产
        4.3.6 杂粮生产
    4.4 章节小结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5.4 章节小结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6.3 章节小结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7.3 章节小结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8.3 章节小结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9.1 预测模型构建
        9.1.1 LSTM模型构建
        9.1.2 对比模型构建
        9.1.3 模型评价指标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9.6.4 灌溉定额管理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之处
        10.2.1 方法创新
        10.2.2 内容创新
        10.2.3 实践创新
    10.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黑龙江省黑土区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
        1.2.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
        1.2.3 耕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1.2.4 当前研究特点及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黑土区
        2.1.2 耕地
        2.1.3 耕地利用
        2.1.4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
        2.2.2 土地生产潜力理论
        2.2.3 农业系统理论
        2.2.4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区位概况
        3.1.2 自然地理条件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1.4 土地利用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2.1 行政区划数据
        3.2.2 耕地利用数据
        3.2.3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
4 耕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4.1 分析方法
        4.1.1 耕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4.1.2 耕地利用转移矩阵
        4.1.3 耕地利用相对变化率
    4.2 耕地数量变化特征分析
        4.2.1 耕地总量变化特征
        4.2.2 耕地数量变化区域差异
    4.3 耕地变化空间差异分析
        4.3.1 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4.3.2 耕地变化区域差异
    4.4 耕地资源转化特征分析
        4.4.1 耕地内部利用结构转化特征
        4.4.2 耕地与其他地类转化特征
5 农田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
    5.1 分析方法
        5.1.1 变异系数
        5.1.2 平均值法
        5.1.3 简单差值法
        5.1.4 一元线性回归方法
        5.1.5 距平分析方法
    5.2 农田NPP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5.2.1 农田NPP年际变化特征
        5.2.2 农田NPP空间分布特征
    5.3 农田NPP变化程度及趋势分析
    5.4 农田NPP水平变化特征分析
6 耕地利用变化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
    6.1 分析方法
        6.1.1 基于像元的相关性分析
        6.1.2 耕地变化导致生产力的变化
        6.1.3 占补平衡生产力指数
    6.2 耕地内部利用结构转换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
        6.2.1 内部转换区内农田生产力变化趋势
        6.2.2 内部结构转换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
    6.3 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
        6.3.1 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对生产力的影响
        6.3.2 新增耕地导致的农田生产力变化
        6.3.3 减少耕地导致的农田生产力变化
        6.3.4 耕地变化导致的农田生产力净变化
    6.4 农田生产力占补平衡变化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青岛市土地整治效果综合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节
2 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
    2.1 土地动态变化研究
    2.2 土地整治效益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青岛市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统计与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土地利用现状对比分析
    3.3 区尺度耕地动态变化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青岛市土地整治效益综合评价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权重计算
    4.3 综合效益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区概况
    2.1 耕地占补平衡的相关理论
        2.1.1 土地资源稀缺理论
        2.1.2 土地生产力理论
        2.1.3 动态平衡理论
    2.2 政策绩效评价的方法
        2.2.1 系统分析方法
        2.2.2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2.3 研究区概况
        2.3.1 自然条件
        2.3.2 社会经济条件
        2.3.3 土地利用现状
        2.3.4 数据来源
3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发展分析
    3.1 数量平衡政策期(1997-2003年)
        3.1.1 数量平衡政策的发展
        3.1.2 数量平衡政策的成效
    3.2 数量-质量平衡政策期(2004-2010年)
        3.2.1 数量-质量平衡政策的发展
        3.2.2 数量-质量平衡政策的成效
    3.3 数量-质量-生态平衡政策期(2011年至今)
        3.3.1 数量-质量-生态平衡政策的发展
        3.3.2 数量-质量-生态平衡政策的成效
4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绩效评价
    4.1 基于时间角度的广东省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绩效评价
        4.1.1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2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评价指标测算
        4.1.3 耕地占补平衡绩效评价的时间差异分析
    4.2 基于空间角度的广东省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绩效评价
        4.2.1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评价的PSR模型
        4.2.2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3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评价指标测算
        4.2.4 耕地占补平衡绩效评价的空间差异分析
5 提高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耕地保护对策以缓解耕地占补平衡压力
    5.2 加大惠农支持力度以促进耕地占补平衡状态
    5.3 实施耕地提质改造以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响应手段
    5.4 积极引入社会资金以丰富耕地占补平衡响应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耕地占补平衡
        1.2.2 耕地生态安全
        1.2.3 生态足迹
        1.2.4 生态承载力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土地稀缺理论
        2.1.2 人地关系理论
        2.1.3 动态平衡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耕地占补平衡相关研究评述
        2.2.2 耕地生态安全相关研究评述
3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演变及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关注
    3.1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发展演变
        3.1.1 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发展
        3.1.2 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基本特征
        3.1.3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影响作用
    3.2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背景
        3.2.1“人多地少”刚性制约
        3.2.2 城镇化发展耕地保护难题
        3.2.3 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导向
    3.3 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倾斜
        3.3.1 耕地占补平衡中的耕地生态安全问题
        3.3.2 耕地占补平衡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关注
        3.3.3 保护耕地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
4 区域耕地占补平衡评价及生态安全评估模型构建
    4.1 耕地占补数量、质量平衡评价
        4.1.1 耕地占补数量动态平衡
        4.1.2 耕地占补质量动态平衡
    4.2 生态足迹模型原理
        4.2.1 生态足迹的计算
        4.2.2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4.2.3 区域生态赤字、生态盈余判定
    4.3 基于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的生态安全评估模型构建
        4.3.1 基于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4.3.2 基于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的生态安全模糊物元模型
        4.3.3 基于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的生态安全评价经典域、节域的确定
    4.4 本章小结
5 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估实证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5.1 研究区域概况
        5.1.1 郑州市概况
        5.1.2 郑州市土地利用情况
        5.1.3 郑州市耕地资源现状
    5.2 郑州市耕地占补动态平衡分析
        5.2.1 占补平衡数量动态评估
        5.2.2 占补平衡质量动态评估
    5.3 郑州市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估
        5.3.1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5.3.2 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估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提升策略
    6.1 构建“三位一体”的动态评价体系
    6.2 加强耕地生态恢复及生态环境治理
    6.3 建立动态预警监测及风险防控体系
    6.4 完善耕地生态价值评估及生态补偿制度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2006年--2015年区域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关联度计算结果
个人简历
致谢

(8)高潜水位地区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理论模型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为保障能源安全,煤炭开采具有必性重性
        1.1.2 我农用地刚性需上升,土地供需重紧张
        1.1.3 煤炭开采引发压煤庄的人地矛盾尖锐
    1.2 压煤村庄用地存在的问题
        1.2.1 用地粗放低效,庄面貌脏、乱、差
        1.2.2 用地标重紧缺
        1.2.3 搬迁选局困难
        1.2.4 搬迁新征地困难
        1.2.5 传统“占-补”用地有足
        1.2.6 缺乏用地理论体系支撑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究目标
        1.3.2 理论意
        1.3.3 现实意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外究现状
        1.4.2 内究现状
        1.4.3 内外究综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究内容
        1.5.2 究方法数据来源
        1.5.3 技路
    1.6 本章小结
2 压煤村庄搬迁用地理论研究
    2.1 压煤村庄用地基础理论
        2.1.1 土地稀缺理论
        2.1.2 土地供需理论
        2.1.3 人地矛盾理论
        2.1.4 土地控制理论
        2.1.5 系统工程理论
        2.1.6 土地约利用理论
        2.1.7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占补平衡理论研究
        2.2.1 “占-补”平衡本理论概念
        2.2.2 “占-补”用地的制度体系
    2.3 压煤村庄搬迁新“占-补”地用地理论模型构建
        2.3.1 搬迁建用地标获取方式
        2.3.2 压煤庄“占-补”用地新理论提出
    2.4 “先占后补”理念和“先补后占”理念的耦合关系
    2.5 压煤村庄的新“占-补”用地理论运行研究
        2.5.1 “RF-OL”理论运行
        2.5.2 “OF-RL”理论运行
        2.5.3 新“占-补”用地理论运行
    2.6 本章小结
3 搬迁占地和补地影响因素研究
    3.1 压煤村庄搬迁占地和补地内涵
        3.1.1 压煤庄搬迁占地内涵
        3.1.2 压煤庄搬迁补地内涵
    3.2 压煤村庄搬迁占地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3.2.1 压煤庄搬迁占地分析究
        3.2.2 压煤庄搬迁占地主影因素算
    3.3 压煤村庄搬迁补地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3.3.1 压煤庄搬迁补地分析究
        3.3.2 压煤庄搬迁补地主影因素算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理论的数量调控研究
    4.1 基于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数量调控的基本原则
        4.1.1 究目标
        4.1.2 本原则
    4.2 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理论数量调控的研究
        4.2.1 调控的内涵和功能
        4.2.2 调控的主内容
        4.2.3 “占-补”用地调控的必性
        4.2.4 面向生态文明的“占-补”用地数量调控配置
        4.2.5 压煤庄搬迁“占-补”用地新理论数量调控的效
    4.3 基于 PSO 算法的“占-补”用地调控应用模型构建
        4.3.1 算法的本原理
        4.3.2 算法的本流程
        4.3.3 算法的优势
        4.3.4 于算法的压煤庄搬迁数量调控优化应用模型建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 AHP-CA 的压煤村庄搬迁选址布局模型研究
    5.1 压煤村庄搬迁选址布局的发展需求及基本原则
        5.1.1 空间选局的发展需
        5.1.2 压煤庄选局的本原则
    5.2 层次分析法和元胞自动机的基本原理
        5.2.1 次分析法的本原理
        5.2.2 元胞动的本原理
    5.3 基于 AHP-CA 的压煤村庄搬迁选址布局研究
        5.3.1 压煤选搬迁局的本思
        5.3.2 于 AHP-CA 选局的思路与方法
        5.3.3 于 AHP-CA 压煤庄选局模型构建
    5.4 本章小结
6 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案例研究
    6.1 巨野县概况
    6.2 研究区概况
        6.2.1 交通地理位置
        6.2.2 地理情况
        6.2.3 会经济情况
        6.2.4 土地利用情况
        6.2.5 压煤庄普查情况
        6.2.6 压煤庄已开展情况
        6.2.7 究压煤庄建(构)筑物特征
    6.3 研究区的时空影响
        6.3.1 究时空塌陷预
        6.3.2 究压煤庄
    6.4 压煤村庄搬迁辅助决策系统设计与开发
        6.4.1 系统计
        6.4.2 系统主功能
    6.5 研究区“占-补”搬迁用地方案设计
        6.5.1 究内“占-补”用地数量调控优化
        6.5.2 究内“占-补”用地选局优化
        6.5.3 究内“占-补”新理论搬迁用地方案计与分析
    6.6 方案效益分析
        6.6.1 方案可行性分析
        6.6.2 经济效分析
        6.6.3 会效分析
        6.6.4 用地效分析
        6.6.5 生态效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获奖情况

(9)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2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研究基础及框架
    2.1 相关术语释义
    2.2 耕地保护补偿的理论基础
    2.3 耕地保护补偿的实证基础
    2.4 耕地保护补偿的基本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实证分析一——基于供需平衡视角的补偿面积测算
    3.1 测算思路
    3.2 耕地需求量测算
    3.3 耕地供给分析
    3.4 耕地赤字/盈余测算
    3.5 区域耕地补偿的标准面积
    3.6 本章小结
4 实证分析二——基于耕地价值视角的补偿标准测算
    4.1 补偿标准的测算思路
    4.2 基于外部性内部化的测算方法
    4.3 基于土地发展权的测算方法
    4.4 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的确定
    4.5 河南省耕地保护区域补偿额度测算
    4.6 本章小结
5 实证分析三——耕地保护主体行为及受偿意愿分析
    5.1 耕地保护主体行为方式分析
    5.2 耕地保护主体行为目标分析
    5.3 政府耕地保护行为分析
    5.4 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分析
    5.5 农户耕地保护受偿意愿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运行
    6.1 耕地保护目标优化——以土地利用结构低碳优化为例
    6.2 耕地保护机制构建的路径分析
    6.3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运行
    6.4 耕地保护补偿政策建议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我国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及区域补偿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与区域补偿的研究背景
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与区域补偿研究视角的变化趋势
    1. 由区域内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转向区域间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2. 由耕地数量保护转向耕地生产能力保护
    3. 由征地补偿转向耕地综合效益补偿和区际补偿
三、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与区域补偿研究展望
    1. 从空间效率均衡的角度研究耕地保护目标责任
    2. 从生产力总量平衡的角度开展耕地区域协调保护研究
    3. 从布局优化的角度开展耕地区域补偿机制研究
    4. 从数量、质量、生态多角度综合考虑确定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和补偿价值标准

四、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模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特征及对策研究[D]. 范恺悦.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时空特征及对策研究——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J]. 范恺悦,闫弘文,李申.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6)
  • [3]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黑龙江省黑土区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D]. 姜莹莹.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5]青岛市土地整治效果综合分析与评价研究[D]. 杨国超.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6]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绩效评价[D]. 张燊.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7]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估问题研究[D]. 邢丹凤. 郑州大学, 2017(11)
  • [8]高潜水位地区压煤村庄搬迁占补用地理论模型研究及应用[D]. 杨耀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12)
  • [9]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D]. 毋晓蕾.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4)
  • [10]我国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及区域补偿研究进展[J]. 柯新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标签:;  ;  ;  ;  ;  

区域耕地动态平衡模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