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省雷暴的气候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周明薇,万协成,唐瑶,聂新宇[1](2018)在《近50年湖南省雷暴气候特征分析》文中提出根据湖南省74个地面气象站1961—2010年的雷暴日资料,利用数理统计、小波分析及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近50年雷暴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雷暴日数空间分布特征为南部多、北部少,最大值出现在南部山地(65.38 d/a),最小值出现在北部平原(21.92 d/a),月平均雷暴日呈单峰值分布,3—9月为雷暴高发期;2)湖南省年平均雷暴日数存在8、16、24和30 a的周期变化规律,其中8 a周期振荡最显着;3)多雷期和少雷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的位置以及青藏高原短波槽的位置和强弱上.
朱昌权[2](2018)在《河西走廊地区雷暴特征及预报指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西走廊地区在军事地理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如今国家提出“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构想的重要节点。从军事气象保障的工作实际来看,雷暴等强对流天气对于河西走廊地区的空军航空兵军事行动有重要影响。因此,从军事气象保障的业务需求出发,本文利用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军队观测资料、NCEP/NCAR和ECMWF再分析资料等,首先针对甘肃省全省1981-2013年雷暴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军队地面观测资料,对河西走廊三个军用机场(酒泉、张掖和武威)1981-2013年雷暴气候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对地方台站和军用机场的雷暴气候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地,对甘肃省全省雷暴年际变化和“东西反向”型主导的大气环流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河西走廊大范围雷暴进行了环流分型。最后,对1981-2013年河西走廊地区非雷暴降水和雷暴降水主要的物理量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甘肃省1981-2013年雷暴气候特征显示,年平均雷暴日数从东南至西北递减,年均雷暴日数整体呈现显着下降趋势;年内变化则呈现7月最多,6月和8月次之的特征。对甘肃省年均雷暴日做EOF分析,第一典型场为“全区一致型”,占69.5%,第二典型场为“东西反向型”,占11.6%。雷暴初、终日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年均雷暴日数的分布特征一致,甘南高原的初雷暴日出现最早,终雷暴日最迟;而河西走廊西北部地区初雷暴日出现最晚,终雷暴日最早。周期分析显示雷暴年际变化主要周期存在于1985-1990年间,为3a左右;而年内周期主要体现为3d和4-7d的“单周震荡”。(2)、对比分析1981-2013年地方和军队观测站点的雷暴气候特征发现,两类资料统计得到的雷暴日数,无论是在年代际、年际还是年内气候变化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酒泉地区,但雷暴日线性减少趋势在两类资料上都能体现。年内分布上,酒泉地区地方观测站点的雷暴日数在各个月份均多于军队观测站点,尤其在雷暴发生最多的7月份,地方观测结果是军队观测的2倍多;张掖地区,在雷暴发生较多的6-7月份地方观测结果较军队多,尤其是在6月份,地方观测是军队的1.6倍;武威地区各个月份差异均较小,地方观测与军队观测的差异少于20%。(3)、利用河西走廊三个军用机场代表站的雷暴观测资料,统计发现:河西走廊地区的雷暴在1990年代前较多,之后较少。年际变化特征上,河西走廊地区年雷暴日数随时间呈明显的线性减少趋势。年内变化上,雷暴出现在3-10月,夏季(6-8月)雷暴发生率最高,占年雷暴总数的81.0%,其中7月最多,占全年总数的29.6%。周期分析显示,三个机场仅酒泉在1995-2005年间有3a左右周期;年内周期均在6-8月存在3d和4-7d的单周震荡周期。日变化特征显示:13-24时为雷暴多发时段,约占全天发生频率的90.0%,其中又以17-19时发生频率最高,占31.5%。河西走廊地区74%以上的雷暴持续时间为1-2小时。平均初雷日出现在5月中下旬,终雷日在8月底至9月初。河西走廊雷暴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其他天气现象,包括阵雨、大风、扬沙、沙暴和冰雹等,最多伴随的天气现象为阵雨,概率超过55%,其次是大风和扬沙。(4)、甘肃省年均雷暴日数具有年际变化特征的环流成因主要为,在雷暴日高值年,中高纬度经向环流、西风带以及东亚夏季风较气候平均态均偏强,且甘肃大部分地区水汽辐合加强,使得冷暖空气在甘肃地区交绥,有利于雷暴的发生;而在低值年形势则相反。甘肃省年均雷暴日数呈“东西反相”空间分布特征的环流成因与影响西北地区降水的环流成因相似,即影响甘肃西部的大气环流系统与东部不同,因此具有相异的水汽输送条件,且由于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西北地区西部的水汽通量散度与东部地区变化相反。此外,青藏高原对西北地区动力、热力作用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5)、遴选了14次河西走廊地区大范围雷暴天气过程,对其进行环流分型,可以将河西走廊地区大范围雷暴环流形势分为:高空冷槽型、蒙古冷涡型、高空槽后西北气流型和横切变线型等4种类型。通过环流特征总结和个例分析发现,河西走廊地区发生大范围雷暴必须满足大气层结不稳定、较好的中低空水汽条件、较明显的冷空气入侵和适当的触发机制等条件。(6)、利用探空资料对河西走廊地区雷暴发生时的物理量特征进行诊断显示,沙氏指数SI和(35)?se。均能够较好表现雷暴过程相较于非雷暴降水对流不稳定较强的特征,大范围雷暴发生时武威地区的SI阈值为3.32K-5.73K,(35)?se阈值为4.21K-7.28K;酒泉地区SI阈值为0.45K-11.36K,(35)?se阈值为0.57K-14.04K。雷暴过程期间相对湿度较非雷暴降水要小,尤其在7月份,有明显的上干下湿的水汽分布特征。雷暴过程期间风场表现为在雷暴发生前中高层西北气流加强、低层西风显着减弱甚至转为东风的明显垂直风切变特征。
张文波[3](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古代社会遗存至今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这使得这类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尼泊尔大地震”、“日本熊本大地震”等骤发性自然灾害对各国建筑遗产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引起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重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遗产保护领域面对这种惨痛的灾害教训只能“被动应对”,这种“先破坏,后保护”的应对方式远无法恢复灾害造成的遗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全球范围内遗产普遍面对的灾害风险,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世界遗产防灾减灾策略”。由此可见,建筑遗产的防灾减灾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保护策略,也是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课题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并且成立了相应的国际遗产防灾减灾组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根据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易损性特征、环境特征、灾害危险特征以及遗产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发掘并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防灾减灾策略、措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围绕这一目的,本文从两大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确立了灾害学体系下的建筑遗产保护视角,建筑遗产既是研究保护的主体,同时更是灾害发生的构成要素,只有通过确立该研究视角,才能打破“传统”的“被动应对”的保护策略,进而将防灾减灾与遗产保护建立起密切联系。在将两大研究领域融合后,接下来,本文着手构建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框架结构,该部分内容主要从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这四个方面对应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共同构成这一框架之下的有机整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从宏观层面制定单灾种的建筑遗产灾害区划分析图,为我国遗产保护宏观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又针对具体建筑遗产面临的多种灾害风险构建出相应的评估体系,便于具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实施。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则是通过制定不同灾害发生阶段的防灾减灾规划,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以降低遗产的灾害损失。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以系统论和跨学科为主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明确了文中“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从论文基础逻辑层面进行系统性架构,明确系统的整体目标和研究的结构层级,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起将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研究的相关要素和各分支研究的功能进行整合、系统化。通过全文研究,以期完善和推进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拓展遗产保护领域应对自然灾害破坏的研究思路和应对途径。
姚静,屈丽玮,朱庆亮,黄少妮,井宇[4](2017)在《陕西省强对流天气气候特征分析与对流指标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取2007—2014年陕西省98个气象站降水和冰雹观测资料、1970—2013年数据完整的90个气象站的雷暴观测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陕西雷暴、冰雹、短时强降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陕西强对流天气多发生于10—20时,其他时间发生的概率比较低。冰雹多发生在5—8月;短时强降水大多出现在6—9月,雷暴主要出现在6—8月。2007—2014年,陕西降雹天气年际变化不明显,短时强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1970—2013年雷暴日整体呈减少的趋势,2007—2013年明显偏少。冰雹天气的高值中心集中在陕西北部,短时强降水呈北少南多的特点,雷暴为中部少、南北多。利用2007—2014年探空资料和MICAPS资料统计陕西省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天气的物理量指标,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王敏,孔尚成,戴升[5](2016)在《1961—2012年西宁地区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文中认为利用西宁地区4个测站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1961—2012年西宁地区初、终雷暴日及雷暴日数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宁地区为雷暴多发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1.6 d,进入1990年代雷暴日呈快速减少趋势;初雷暴日提前,终雷暴日明显推后;3—11月均有可能出现雷暴,主要出现在5—9月,占总雷暴日数的93.7%,6—8月为雷暴高发期,占总雷暴日数的67.5%,平均初雷暴日为4月25日,终雷暴日为10月3日;大通雷暴出现最早,西宁结束较晚。春季、秋季平均气温稳定通过45℃的时间大致与初雷暴日和终雷暴日的时间相一致;西宁地区年雷暴日数于1997年发生突变。
周明薇,周四清,唐瑶,谢露,张海波[6](2016)在《1961—2010年湖南省雷暴日气候特征分析》文中提出根据湖南省74个地面气象站1961—2010年的雷暴日资料,利用数理统计、小波分析及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近50 a雷暴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省雷暴日数空间分布特征为南部多、北部少,最大值出现在南部山地(65.38 d/a),最少值出现在北部平原(21.92 d/a);月平均雷暴日呈单峰值分布,3—9月为雷暴高发期。2)湖南省年平均雷暴日数存在8 a、16 a、24 a和30 a的周期变化规律,其中8 a周期振荡最显着。3)多雷期和少雷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的位置以及青藏高原短波槽的位置和强弱上。
陈圣劼,孙燕,韩桂荣[7](2016)在《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与江苏夏季雷暴日数年代际变化的联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1961年1月至2012年12月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Index,PDOI)、NCEP/NCAR再分析环流数据集和江苏13个市级观测站点的夏季雷暴日数观测资料,分析了PDO与江苏夏季雷暴日数年代际变化的联系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春季PDOI与江苏夏季雷暴日数均具有明显的年代际波动,两者年代际变化的趋势几乎相反: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和2006年以来,均对应PDO的冷位相和江苏夏季雷暴的多发时期,而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PDO处于暖位相期,江苏夏季雷暴频数明显偏少。PDO冷期,欧亚大陆和西太平洋地区夏季海平面气压和500 h Pa位势高度呈现大范围的负距平环流异常,近地面亚洲热低压显着增强,对流层中层极涡易于偏向亚洲区,青藏高原北部亚洲中部大槽加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偏东,印缅槽偏强。在此环流形势下,夏季江淮流域上空低层有较强的异常西南水汽输送,江苏上空低层偏湿、中层偏干,上干下湿的垂直分布有利于对流不稳定的产生。同时,PDO冷期,江苏上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并具有较强的低层垂直风切变,为夏季雷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PDO暖期,则情况相反。PDO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年代际尺度的气候变率强信号,其对应的环流异常为雷暴现象这类中小尺度天气现象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环境背景和气象条件。
程胡华,焦育忠,段龙飞,崔永生[8](2016)在《山西岢岚地区雷暴气候统计特征及其严重年大气环流背景》文中研究说明利用1970—2014年山西省岢岚地区地面雷暴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岢岚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并研究雷暴严重年6—8月平均大气环流和对流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1)1970—2014年山西岢岚地区雷暴活动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时间性特征,主要集中在6—8月(占总数的74.08%)、13:00—21:00(占总数的66.46%);年雷暴日数呈增多趋势,每10 a约增加1.8 d,雷暴初日最早出现于3月25日,终日最晚出现在11月3日,且初、终日的年际差异较大;(2)小波分析结果显示,近45 a岢岚地区年雷暴日数具有明显的2.457 a和4.1322 a周期变化特征;(3)多雷暴年,岢岚地区位于500 h Pa平均位势高度及距平场槽底,而少雷暴年则位于槽后脊前;(4)多雷暴年的CAPE值为229.70 J·kg-1,是少雷暴年的2.0191倍,多雷暴年的K指数值达31.6℃,比少雷暴年大2.83℃,表明多雷暴年大气的不稳定性程度更高。
孔德兵[9](2016)在《西北地区东部雷暴特征及24h预报研究》文中认为雷暴等强对流天气是西北地区东部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雷暴对航空运输、电力设施、通讯设备与建筑物等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时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西北地区东部地貌地形复杂多样,雷暴预报难度较大。因此,开展西北地区东部雷暴预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基于西北地区东部60个气象站1980—2013年常规观测资料和2008—2013年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利用气候统计方法对西北地区东部雷暴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划分了雷暴亚区;定义西北地区东部区域雷暴日概念,分析了区域雷暴日发生的天气形势,归纳出区域雷暴日的主要天气型;设计了各天气型自动识别及强度指标计算方法,实现了天气型自动分型;应用物理量诊断分析消去空样本,结合天气分型与诊断分析建立了西北地区东部区域雷暴24 h预报流程;应用线性逐步回归、Logistic回归与BP神经网络3种方法建立了西北地区东部单站雷暴24 h预报模型,检验并对比了各模型的预报效果,选择各站最优的预报模型。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地区东部60个测站平均年雷暴日数为15.6 d,区域年雷暴日数为70.7 d。雷暴空间分布特征为:甘南高原最多、秦岭以南和陕西北部次之;黄土高原又次之;戈壁荒漠与关中平原较少。按照下垫面特性的不同,雷暴可划分为戈壁沙漠区、黄土高原区、高原高山区、关中平原区和秦岭以南区等5个亚区。雷暴年际变化特征为:1980年代中期与2000年代前期为雷暴多发期;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初期与2004年之后为少发期。雷暴季节特征为:夏季最多(峰值出现在7月),站平均年雷暴日数与区域年雷暴日数分别占全年总数的67.3%和66.4%,春秋次之,冬季很少发生。雷暴日变化特征为:14:00至02:00雷暴最多,且下午雷暴多于前半夜雷暴,02:00至14:00雷暴较少。(2)西北地区东部雷暴的主要天气型可划分为4种:低涡型、低槽型、西北气流型和西南气流型。西北气流型和低槽型出现最多,西南气流型次之,低涡型出现最少。低涡型、低槽型和西北气流型大气温度配置为高层干冷低层暖湿型;西南气流型为整层增暖型。对4种天气型相应的定量判据进行归纳总结,利用这些判据对2008—2012年4—10月的雷暴天气型进行自动判别,共得到入型样本1030 d。自动分型临界成功指数CSI为33.6%,空报率FAR为66.3%。(3)对上一步得到的1030 d入型样本,进一步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回代检验结果表明:共消去433 d空样本,CSI上升为54.1%,FAR下降为45.5%。将天气型自动分型结合物理量诊断分析进行2013年4—10月雷暴试预报,结果表明:共预报雷暴日129 d,消空85 d,CSI为51.8%,FAR为44.2%。该结果与回代预报结果接近,说明天气分型结合物理量诊断分析的方法是稳定可用的。(4)对比线性逐步回归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平均预报效果得出:Logistic回归模型最为稳定,预报效果最好,线性逐步回归模型次之,BP神经网络模型较不稳定,预报效果一般。雷暴发生较多的站点,Logistic回归模型与线性逐步回归模型预报效果较好;雷暴发生较少的站点,BP神经网络模型预报效果较好。各模型平均CSI均最高的雷暴亚区为气候概率最高的高原高山区;气候概率最低的关中平原区各模型平均CSI均最低。集合各站最优试预报结果,站平均最优CSI达26.6%,FAR为49.6%。预报效果较为理想。综上所述,本文将天气分型与物理量诊断分析相结合,建立西北地区东部区域雷暴24 h预报流程,并采用线性逐步回归、Logistic回归和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西北地区东部单站雷暴24 h预报模型,可为该区域雷暴的预报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窦利军,吴占华,蔡霞[10](2015)在《山西省雷暴天气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掌握山西省雷暴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可以为该区域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更有利于科学地指导工农业生产,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基于1960—2010年山西省71个国家观测站的雷暴资料,通过求线性趋势、滑动t检验、小波分析等气候统计方法,对山西省雷暴天气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山西雷暴总日数分布呈东北多、西南少的格局;1960—2010年71站雷暴总日数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无明显的周期性和突变性。山西大部分站点年雷暴日数呈下降趋势,年雷暴日数呈增加趋势且通过显着性检验的站点仅有4个,主要分布在忻州市的西北部。夏季6—8月是雷暴的高发期,约占全年雷暴的76%;4—5月、9—10月出现的雷暴约占24%;11—3月雷暴发生率很小。各月雷暴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尽相同。3—4月雷暴日等值线由纬向转向径向,呈北少南多、西北少东南多的格局;5—6月雷暴日等值线主要以径向分布为主,呈东北多、西南少的格局;7—10月主要以纬向分布为主,呈北多南少的格局;11—2月雷暴日很少,空间分布特征不明显。雷暴过程的日变化显现80%以上的雷暴过程开始在12—20时,结束在13—21时。各时次结束的雷暴次数变化曲线呈现出副峰型,主峰点在16—17时,副峰点突增在20—21时,21—22时陡降。约60%的雷暴持续时长不超过1 h;约39%的雷暴持续时长在26 h;1%的雷暴会持续619 h;超过19 h的雷暴基本上没有。
二、陕西省雷暴的气候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省雷暴的气候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近50年湖南省雷暴气候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和方法 |
2 雷暴空间分布特征 |
3 年平均雷暴日数的时间变化特征 |
4 小波分析 |
5 Mann-Kendall突变分析及影响因素 |
5.1 Mann-Kendall突变分析 |
5.2 高度场特征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2)河西走廊地区雷暴特征及预报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 |
1.2.2 影响雷暴发生的因素 |
1.2.3 雷暴的预报研究 |
1.3 存在问题及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第三章 甘肃省雷暴的气候特征 |
3.1 甘肃省雷暴日的时空分布特征 |
3.2 甘肃省雷暴日的EOF分析 |
3.3 甘肃省雷暴初、终日分析 |
3.4 甘肃省雷暴日周期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河西走廊代表站雷暴特征 |
4.1 军队观测与地方观测的雷暴气候特征 |
4.2 河西走廊代表站雷暴变化 |
4.2.1 年代际变化 |
4.2.2 年际变化 |
4.2.3 年变化 |
4.2.4 周期特征 |
4.2.5 日变化 |
4.2.6 其他特征 |
4.3 小结 |
第五章 河西走廊雷暴发生的环流特征和天气系统 |
5.1 影响甘肃雷暴日主要模态的环流成因 |
5.2 影响河西走廊典型地区雷暴发生的主要天气系统 |
5.2.1 高空冷槽型 |
5.2.2 蒙古冷涡型 |
5.2.3 高空槽后西北气流型 |
5.2.4 横切变线型 |
5.3 小结 |
第六章 河西走廊雷暴发生的物理量诊断 |
6.1 沙氏指数 |
6.2 K指数 |
6.3 △θse |
6.4 垂直风切变 |
6.5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论和讨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3)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畴 |
1.2.1 研究视角与内容 |
1.2.2 建筑遗产范畴 |
1.2.3 灾害范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2.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建筑遗产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2.1.1 概念 |
2.1.2 构成要素 |
2.2 建筑遗产的物质构成要素 |
2.2.1 建筑遗产 |
2.2.2 相关环境 |
2.2.3 附属文化遗产 |
2.3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要素及特征 |
2.3.1 价值构成 |
2.3.2 特征 |
2.3.3 遗产价值与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关系 |
2.4 自然灾害相关内容 |
2.4.1 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
2.4.2 灾害的发生机制 |
2.4.3 灾害风险概念及构成要素 |
2.4.4 灾害对建筑遗产的破坏 |
2.5 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 |
2.5.1 防灾减灾(Disaster Risk Reduction) |
2.5.2 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 |
2.5.3 风险防范(Risk Preparedness) |
2.5.4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
2.5.5 比较分析 |
2.6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理论背景 |
2.6.1 风险文化理论 |
2.6.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 小结 |
3.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
3.1 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
3.2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
3.3 制定建筑遗产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图 |
3.3.1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和主要灾害概述 |
3.3.2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震区划分析 |
3.3.3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质灾害区划分析 |
3.3.4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洪涝灾害区划分析 |
3.3.5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雷电灾害区划分析 |
3.4 灾害风险识别 |
3.4.1 概念 |
3.4.2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内容 |
3.5 风险分析 |
3.5.1 建筑遗产地震灾害风险 |
3.5.2 建筑遗产洪涝灾害风险 |
3.5.3 建筑遗产滑坡灾害风险 |
3.5.4 建筑遗产泥石流灾害风险 |
3.5.5 建筑遗产雷击灾害风险 |
3.5.6 建筑遗产风灾风险 |
3.6 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
3.6.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现状 |
3.6.2 选择评估方法 |
3.6.3 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3.6.4 风险评估 |
3.7 具体建筑遗产的灾害风险评估应用示例 |
3.7.1 彬县大佛寺明镜台相关概况 |
3.7.2 明镜台的致灾因子分析 |
3.7.3 灾害风险因子评估 |
3.7.4 评估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
3.8 小结 |
4.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策略与措施 |
4.1 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综述 |
4.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 |
4.2.1 必要性 |
4.2.2 防灾减灾规划概念及要求 |
4.2.3 防灾减灾规划的目标 |
4.2.4 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框架 |
4.2.5 灾害预防规划的主要内容 |
4.3 建筑遗产的非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3.1 监测 |
4.3.2 保养维护 |
4.3.3 全面勘测 |
4.4 建筑遗产的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4.1 抗震工程 |
4.4.2 防洪工程 |
4.4.3 滑坡防治工程 |
4.4.4 泥石流防治工程 |
4.4.5 防雷工程 |
4.4.6 防风工程 |
4.5 其他问题的探讨 |
4.5.1 灾前预防与最小干预 |
4.5.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宣传与演练 |
4.5.3 物资保障 |
4.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4.6 小结 |
5.建筑遗产的灾中应急响应 |
5.1 建筑遗产灾中应急响应概述 |
5.1.1 概念 |
5.1.2 特征 |
5.1.3 原则 |
5.1.4 抢救内容 |
5.2 应急响应的基本程序 |
5.2.1 灾情预警 |
5.2.2 灾情判断 |
5.2.3 启动应急程序 |
5.2.4 应急响应的范畴 |
5.2.5 结束应急响应 |
5.3 建筑遗产灾前应急响应 |
5.3.1 灾前应急响应规划的制定 |
5.3.2 灾前应急响应的抢救策略与措施 |
5.4 建筑遗产灾灾后应急响应 |
5.4.1 灾后应急评估 |
5.4.2 制定抢救规划 |
5.5 应急响应中的其他问题 |
5.5.1 应急响应的宣传工作 |
5.5.2 国际合作 |
5.5.3 应急抢救技术、设备的研发 |
5.6 结论 |
6.建筑遗产的灾后恢复 |
6.1 建筑遗产灾后恢复的内容构成 |
6.1.1 概念 |
6.1.2 主要内容 |
6.2 灾后建筑遗产整体恢复规划 |
6.2.1 短期恢复 |
6.2.2 长期恢复 |
6.3 建筑遗产灾后评估与分析 |
6.3.1 评估类型 |
6.3.2 评估内容 |
6.3.3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3.4 木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4 恢复目标 |
6.5 小结 |
7.结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致谢 |
(4)陕西省强对流天气气候特征分析与对流指标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冰雹时空分布特征 |
2.1 时间变化特征 |
2.1.1 年际变化 |
2.1.2 日变化 |
2.1.3 月变化 |
2.2 空间分布特征 |
3 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
3.1 时间变化特征 |
3.2 空间分布特征 |
4 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 |
4.1 时间变化特征 |
4.2 空间分布特征 |
5 强对流天气的物理量指标探讨 |
5.1 冰雹天气各类指数 |
5.1.1 风暴强度指数 (SSI) |
5.1.2 强天气威胁指数 (SWEAT) |
5.1.3 抬升指数 (LI) |
5.1.4 K指数 |
5.1.5 0℃、-20℃层高度 |
5.2 短时强降水天气各类指数 |
6 结论与讨论 |
(5)1961—2012年西宁地区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2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雷暴日数的变化特征 |
2.1.1 雷暴日数的年代际变化。 |
2.1.2 雷暴日数的相关系数分析。 |
2.1.3 雷暴日数的年际变化。 |
2.1.4 雷暴日数的月际变化。 |
2.1.5 雷暴日数的季节变化。 |
2.2 雷暴初、终日气候特征 |
2.2.1 雷暴初、终日。 |
2.2.2 雷暴初、终日的气温特征。 |
2.3 突变检验 |
3 结论 |
(6)1961—2010年湖南省雷暴日气候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和方法 |
2 雷暴空间分布特征 |
3 年平均雷暴日数的时间变化特征 |
4 小波分析 |
5 Mann-Kendall突变分析及影响因素 |
5.1 Mann-Kendall突变分析 |
5.2 高度场特征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8)山西岢岚地区雷暴气候统计特征及其严重年大气环流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雷暴气候特征 |
2.1 年际变化 |
2.2 年内变化 |
2.3 日变化 |
3 年雷暴日数的周期分析 |
4 年雷暴日数的突变分析 |
5 大气环流背景和对流稳定性分析 |
5.1 多雷暴年及少暴雷年的确定 |
5.2 500 h Pa大气环流背景 |
5.3 对流稳定性 |
6 结论 |
(9)西北地区东部雷暴特征及24h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雷暴的成因研究 |
1.2.2 雷暴的气候特征研究 |
1.2.3 雷暴的预报技术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资料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天气型自动识别方法 |
2.3.2 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 |
2.3.3 归一化计算方法 |
2.3.4 线性逐步回归方法 |
2.3.5 Logistic回归方法 |
2.3.6 BP神经网络方法 |
2.3.7 预报效果检验标准 |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东部雷暴时空分布特征 |
3.1 雷暴空间分布特征 |
3.2 雷暴区划及气候概率 |
3.2.1 雷暴区划 |
3.2.2 雷暴气候概率 |
3.3 雷暴时间变化特征 |
3.3.1 雷暴年际变化特征 |
3.3.2 雷暴季节变化特征 |
3.3.3 雷暴年变化特征 |
3.3.4 雷暴日变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北地区东部雷暴天气分型及自动识别 |
4.1 雷暴天气分型 |
4.1.1 低涡型 |
4.1.2 低槽型 |
4.1.3 西北气流型 |
4.1.4 西南气流型 |
4.2 天气型自动识别及强度指标计算方法 |
4.2.1 低涡型 |
4.2.2 低槽型 |
4.2.3 西北气流型 |
4.2.4 西南气流型 |
4.3 天气型自动分型流程及分型结果 |
4.3.1 天气型自动分型流程 |
4.3.2 天气型强度指标阈值 |
4.3.3 天气型自动分型结果 |
4.3.4 天气型自动分型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东部区域雷暴 24 h预报 |
5.1 诊断分析物理量的选取 |
5.2 基于相关诊断物理量进一步消空 |
5.2.1 各天气型诊断物理量阈值 |
5.2.2 入型样本消空结果 |
5.2.3 入型样本消空效果分析 |
5.3 区域雷暴日试预报 |
5.3.1 区域雷暴日试预报结果 |
5.3.2 区域雷暴日试预报效果分析 |
5.3.3 试预报个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北地区东部单站雷暴 24 h预报 |
6.1 单站雷暴 24 h预报模型的建立 |
6.1.1 雷暴预报因子的选取 |
6.1.2 线性逐步回归模型的建立 |
6.1.3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
6.1.4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6.2 单站雷暴 24 h预报模型的检验 |
6.2.1 单站雷暴 24 h预报流程 |
6.2.2 线性逐步回归模型预报效果检验 |
6.2.3 Logistic回归模型预报效果检验 |
6.2.4 BP神经网络模型预报效果检验 |
6.3 单站雷暴 24 h预报模型的对比 |
6.3.1 回代预报与试预报平均预报效果对比 |
6.3.2 单个站点雷暴试预报效果对比 |
6.3.3 不同雷暴亚区平均试预报效果对比 |
6.3.4 各站最优预报模型平均试预报效果 |
6.3.5 试预报个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特色与创新点 |
7.3 问题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山西省雷暴天气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资料 |
1.2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雷暴总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
2.2年平均雷暴日 |
2.3月雷暴日 |
2.4雷暴的日变化特征 |
3结论与讨论 |
四、陕西省雷暴的气候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近50年湖南省雷暴气候特征分析[J]. 周明薇,万协成,唐瑶,聂新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河西走廊地区雷暴特征及预报指标研究[D]. 朱昌权. 兰州大学, 2018(11)
- [3]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D]. 张文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2)
- [4]陕西省强对流天气气候特征分析与对流指标探讨[J]. 姚静,屈丽玮,朱庆亮,黄少妮,井宇. 陕西气象, 2017(03)
- [5]1961—2012年西宁地区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王敏,孔尚成,戴升. 现代农业科技, 2016(24)
- [6]1961—2010年湖南省雷暴日气候特征分析[A]. 周明薇,周四清,唐瑶,谢露,张海波. 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9 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第十四届防雷减灾论坛, 2016
- [7]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与江苏夏季雷暴日数年代际变化的联系[J]. 陈圣劼,孙燕,韩桂荣. 高原气象, 2016(04)
- [8]山西岢岚地区雷暴气候统计特征及其严重年大气环流背景[J]. 程胡华,焦育忠,段龙飞,崔永生. 干旱气象, 2016(04)
- [9]西北地区东部雷暴特征及24h预报研究[D]. 孔德兵. 兰州大学, 2016(08)
- [10]山西省雷暴天气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J]. 窦利军,吴占华,蔡霞. 中国农学通报, 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