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胞藻培养中的敌害生物防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笑月,谢玺,李大成,刘卫东,于佐安,李石磊[1](2017)在《几种饵料对分叉小猛水蚤生殖量的影响》文中指出在水温2326℃,盐度32‰条件下,研究了几种饵料单独投喂及混合投喂对分叉小猛水蚤(Tisbe furcata)生殖量的影响,以探索培育该蚤适合的饵料品种及投喂方式。结果表明,饵料品种中,两种金藻(球等鞭金藻3011和Sarcinochrysis marina Geitler)不适合作为分叉小猛水蚤的饵料;两种硅藻(小新月菱形藻和多枝舟形藻)及代用饵料可以作为分叉小猛水蚤的饵料,但需要与亚心形扁藻混合投喂才能取得理想效果;亚心形扁藻最适合作为分叉小猛水蚤的饵料,与硅藻、金藻或代用饵料混合投喂效果均非常理想。投喂方式总的来说是混合投喂优于单独投喂,各种饵料单独投喂时均不能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混合投喂时混有亚心形扁藻的任何组合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张海灵[2](2015)在《单细胞藻类饵料的关键培育技术》文中指出单细胞藻类作为活体饵料,具有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方便摄食、容易消化、改善水质等诸多优点,对海产经济动物的养殖,特别在育苗阶段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鱼、虾、蟹、贝类育苗中全部使用单细胞藻类及其他活体饵料,育苗成功率最高,其中贝类育苗尤其取决于营养全面、数量充足的藻类供应,成败将直接与藻类培养有关。单细胞藻类的培养过程环节多、操作繁琐,要想取得成效,
陈曦飞,林国清,林丹,黄健,刘燕飞,翁祖桐,张良松,许丽双,陈建业[3](2014)在《不同浓度漂白粉处理对水体中小球藻和原生动物的影响》文中认为以小球藻为研究对象,利用小球藻比原生动物耐受氧化剂能力强的特点,往被原生动物污染的藻液中添加7组不同浓度的漂白粉,探讨漂白粉处理小球藻液的最适浓度。结果显示:在温度为25℃、光照为2 500 lx、盐度为26的条件下,以均匀泼洒全池后水体漂白粉浓度为15 mg/L时最利于小球藻生长,且能够有效杀除小球藻中的原生动物,藻细胞在2 d内逐渐恢复,显微镜观察未发现原生动物,小球藻生长速度显着升高,达到了常规培养的藻细胞浓度。
刘海娟,陈瑞芳,曾梦清,游出超[4](2014)在《单胞藻扩大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对单胞藻的扩大培养技术进行综述,并对贝类育苗生产过程中的单胞藻培养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为大规模单胞藻培养提供参考。
黄园[5](2014)在《微藻培养过程中轮虫污染防治研究》文中认为微藻在食品、营养和保健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开发微藻资源可获得人类大量需求的高附加值生物活性物质,同时也是获得再生生物能源的理想途径。但随培养规模逐步扩大,敌害生物污染严重制约着微藻规模化培养过程,限制其生物资源开发。其中以浮游动物对藻类摄食危害最为严重,轻者影响微藻生长,重者则会在几天时间内将微藻食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目前在微藻工程化培养中尚缺乏有效的污染控制方法。本实验基于浮游动植物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差异,在筛选轮虫高毒性植物源杀虫剂的基础上,获得具有增效作用的植物源杀虫剂二元复配,研究了植物源杀虫剂单剂和增效二元复配对微藻培养中轮虫污染的控制效果,探讨其使用经济性和实用性,并初步了解植物源杀虫剂对轮虫毒性的作用机理,以期为微藻工程化培养中敌害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测定4种植物源杀虫剂(苦皮藤素、印楝素、苦参碱和川楝素)对褶皱臂尾轮虫的急性毒性,筛选出3种对轮虫高急性毒性的植物源杀虫剂—苦皮藤素、苦参碱和川楝素,并得到其24h内的有效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175mg/L、0.061mg/L和2.132×10-3mg/L;亚致死浓度苦皮藤素(≥0.110mg/L)、苦参碱(≥0.050mg/L)和川楝素(≥0.191×10-3mg/L)对轮虫个体繁殖和种群累积具强慢性毒性,可显着降低轮虫个体净生殖力、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并缩短其时代时间;种群抑制效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药物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对轮虫种群繁殖的抑制作用越强。2、研究植物源杀虫剂单剂对海水微藻培养中轮虫污染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全致死浓度(LC100)苦皮藤素(0.316mg/L)可在24h内快速杀灭微拟球藻中褶皱臂尾轮虫,同时对微拟球藻净光合放氧和呼吸速率均无显着影响,藻细胞保持正常生长分裂,但其色素含量有降低,微藻生物量可达到空白对照组84%;(2)相比苦皮藤素,川楝素对抑制褶皱臂尾轮虫种群繁殖慢性毒性更强,LC30LC50(1.7552.132×10-3mg/L)浓度川楝素在4872h内有效降低轮虫种群密度,并导致存活轮虫产生明显的拒食反应,轮虫怀卵率和种群密度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同时对小球藻和微拟球藻光化学效率无明显抑制作用,藻细胞平均比生长速率与空白对照无显着差异。苦皮藤素和川楝素对环境非靶标生物低毒或无毒,同时具有易降解、残留量低、价格低廉等优势,是微藻培养中控制轮虫污染的有效候选药物。3、苦皮藤素、苦参碱和川楝素二元复配对褶皱臂尾轮虫的联合毒性同时受复配药物种类和复配比例影响,苦参碱和川楝素均以神经系统为主要作用靶标,其二元复配对轮虫联合毒性以相加作用为主;苦皮藤素/苦参碱和苦皮藤素/川楝素复配中,随苦参碱或川楝素含量增加,二元复配联合毒性基本呈增强趋势;复配比例达到1:9时,苦参碱或川楝素含量可充分抑制轮虫体内对苦皮藤素的解毒酶系统,从而导致苦皮藤素对轮虫毒性增强,二元复配表现为增效作用,提示可通过应用苦皮藤素/苦参碱(1:9)或苦皮藤素/川楝素(1:9)提高轮虫防治效率,减少药剂使用量,进而降低防治成本。4、基于低剂量多次添加的防治策略,连续四次添加0.006mg/L苦皮藤素/川楝素(1:9)增效混剂,可破坏轮虫消化系统、麻痹神经系统,引起轮虫生理紊乱并最终抑制轮虫能量吸收,从而在四天内逐渐降低轮虫种群密度(至1尾/ml),有效控制种群繁殖;期间增效混剂对小球藻和微拟球藻细胞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光能利用效率(α)无抑制作用,细胞密度保持连续增长,其色素含量达到空白对照组7090%。增效复配药剂控制轮虫污染可明显减少单剂使用量3090%,降低对环境非靶标生物的潜在毒性,同时减少药剂经济成本29%以上,有效降低轮虫污染的防控成本。5、户外培养实验表明,两次添加0.0030.006mg/L苦皮藤素/川楝素(1:9)增效复配在3天内有效抑制了钝顶螺旋藻中的萼花臂尾轮虫种群繁殖,对螺旋藻生物量、叶绿素和藻蓝蛋白含量无显着抑制作用;与目前生产中常用的碳酸氢铵方法相比较,0.003mg/L增效复配通过抑制轮虫繁殖可长期控制轮虫污染;碳酸氢铵处理组中由于氨挥发,培养后期轮虫种群将有部分恢复;碳酸氢铵和增效复配对螺旋藻藻丝形态均无明显影响;但碳酸氢铵作用短期内对螺旋藻生长抑制作用较强,增效药剂控制轮虫污染后螺旋藻生物量可达更高水平;增效复配可增加螺旋藻培养经济收入,在螺旋藻户外大规模培养控制轮虫污染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经济可行性。6、以川楝素为例初步研究了植物源杀虫剂对轮虫毒性机理,表明LC30LC70(1.7552.59×10-3mg/L)浓度川楝素可改变轮虫体壁细胞膜的膜蛋白结构,引起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轮虫体壁出现明显褶皱;导致存活轮虫个体体长和体宽均明显缩小,体积迅速减小,并促使胃蛋白酶-底物中间体形成,但抑制酶-底物复合物进一步分解,从而降低胃蛋白酶酶促反应速度,同时抑制类胰蛋白酶-底物复合体形成,降低类胰蛋白酶酶促反应速度,从而引起轮虫明显的拒食反应,并随川楝素浓度升高,拒食反应越明显。
刘建国,龙元薷,黄园,庞通,林伟,李凌[6](2013)在《微藻生物柴油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文中研究指明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日渐突显,不仅制约着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时甚至危及国家能源安全[1-2]。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对缓解能源、经济和环境危机具有多重意义。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生物能源来源丰富,具有可储藏、可运输和可再生以及二次污染少等特点[3]。生物能源可粗分三代[1,4-5]:第一代主要以玉米、甘蔗和大豆等粮食作[1]
万晶晶[7](2013)在《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持微藻培养体系的长期稳定性是微藻培养的一个难题,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营养盐、自身生长抑制物、敌害生物等。微藻培养成本高是制约微藻产业发展的重要的因素,营养盐和水是影响培养成本的重要因素,所以传统培养中常常采用水循环培养的方式,但这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离子积累(如Na+)等,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各营养元素对二形栅藻生长的影响,发现,N、P是影响二形栅藻生长比较显着的因素,培养基中铵态氮浓度超过12mmo/L、磷源浓度大于65μmmol/L时,会对二形栅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氨氮浓度在48mmol/L时比较合适,磷浓度为16μmo/L时藻油脂产量达到最大值;Na不是藻生长的必需元素,但是在维持藻细胞渗透压方面起作用;二形栅藻能够耐受较高浓度的K、Ca、Fe,缺Mg的条件下,二形栅藻几乎不能生长,且高浓度的Mg,对二形栅藻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不明显。(2)对二形栅藻的细胞元素分析,并基于栅藻细胞中各元素的含量比例设计了一个新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新的培养基不仅节约培养成本,并且能够维持栅藻较好的生长。(3)对二形栅藻进行10批次的水循环培养,结果发现,栅藻的最终生物量随着培养批次的增加逐渐减低,表明栅藻生长的过程中产生了自身生长抑制物;对每批次结束时收获的藻液进行总有机碳的测定,并收集培养后期的藻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对抑制物进行成分的鉴定,确定藻液中主要含分子量为624、642、656和1247的这几种物质。(4)研究了碳酸氢铵和次氯酸钠的杀虫效果,采用分批补加碳铵模式,如每天补加2mmol/L或隔天补加3.33mmol/L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有效抑制虫子生长,且对二形栅藻生长不产生副作用。加入有效氯浓度大于等于8%的0.2mL/L NaClO,不仅能够有效杀虫,而且二形栅藻也能较快的恢复生长。
郭健,王伟鸿,赵满意[8](2013)在《单胞藻培养中原生动物的控制与清除》文中研究说明单胞藻类多数适应性强,生长繁殖迅速,易于培养,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脂肪酸,是虾、蟹、贝类及其他海产品动物早期幼体的开口饵料和饵料动物的饵料,但其在培养过程中常会被大量眼虫(Euglena)、草履虫(Paramoecium)、变形虫(Amoeba)等原生动物污染,轻则不利于进一步培养,重则培养失败,造成培养者精力的浪费,财力的损失。本文旨在通过观察分析藻类实验室培养中原生动物侵入的起因、过程,尝试利用物理、化学、生态等方法,尽可能降低原生动物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为藻类培养过程中原生动物清除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于建华,武迎红,孙俭,许鹏[9](2011)在《刺参育苗中微藻培养技术》文中研究表明主要介绍了刺参育苗过程中盐藻、牟氏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球等鞭金藻的培养方式、培养方法、日常管理及其关键技术,并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为广大刺参养殖者和饵料技术员提供参考.
洪一川,吕小梅,张跃平,方少华,陈栩,郭炳坚,涂锦城[10](2010)在《波纹巴非蛤人工育苗技术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2009年,对波纹巴非蛤人工繁殖、胚胎发育、幼体开口饵料、幼虫变态附着和稚贝培育技术等进行研究,人工育苗获得成功。结果表明,在自然水温29.6℃~23℃,盐度28~34,pH值7.8~8.4,溶解氧4~7mg/L的生境下,受精卵约17h发育成"D"形幼虫,第6~7d,幼虫个体大小180μm×165μm(壳长×壳高),开始变态附着。经约80d人工培育,共获得壳长3.4mm~15mm的波纹巴非蛤稚贝21.6万粒。
二、单胞藻培养中的敌害生物防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胞藻培养中的敌害生物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几种饵料对分叉小猛水蚤生殖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单胞藻培养及代用饵料来源 |
1.2 试验动物获取 |
1.3 试验设计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20d内投喂不同饵料时分叉小猛水蚤生殖量变化 |
2.2 试验结束时 (至20d时) 不同饵料对分叉小猛水蚤生殖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分叉小猛水蚤的发育繁殖特点 |
3.2 硅藻的抑制作用及分叉小猛水蚤开口饵料的粒径 |
3.3 分叉小猛水蚤适宜的饵料品种及投喂方式 |
3.4 代用饵料的开发利用 |
(2)单细胞藻类饵料的关键培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藻类选择及生态习性 |
二、营养液的配置 |
三、保种培养 |
四、中继培养 |
五、生产性培养 |
六、敌害生物的防治 |
(3)不同浓度漂白粉处理对水体中小球藻和原生动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藻种来源 |
1.1.2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
1.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1.2.1 培养液的配制 |
1.2.2 小球藻的培养 |
1.2.3 实验日常管理 |
1.2.4 漂白粉对藻液的处理 |
1.2.5 测定指标 |
1.2.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浓度漂白粉处理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浓度漂白粉处理对原生动物生长的影响 |
2.3 方差分析 |
3 讨论 |
3.1 漂白粉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
3.2 漂白粉对原生动物的杀灭效果 |
4 结论 |
(4)单胞藻扩大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扩大培养方法 |
1.1 培养用海水 |
1.2 培养设施 |
1.3 培养方法 |
1.4 培养管理措施 |
2 敌害生物防治方法 |
2.1 培养用车间内的清理消毒 |
2.2 培养用水的消毒 |
2.3 接种 |
2.4 培养管理 |
3 生产应用情况 |
4 生产实践总结 |
(5)微藻培养过程中轮虫污染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藻工程化培养系统 |
1.1.1 开放式培养系统 |
1.1.2 封闭式培养系统 |
1.2 微藻工程化培养中生物污染来源 |
1.2.1 水源污染 |
1.2.2 空气污染 |
1.3 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机制 |
1.3.1 溶藻细菌 |
1.3.2 杂藻 |
1.3.3 病毒 |
1.3.4 浮游动物 |
1.4 主要浮游动物污染—轮虫污染 |
1.4.1 轮虫概述 |
1.4.2 轮虫内部构造 |
1.4.3 轮虫繁殖与发育 |
1.4.4 轮虫在微藻培养中危害 |
1.5 轮虫污染防控方法 |
1.5.1 污染预防 |
1.5.2 过滤法 |
1.5.3 化学法防治 |
1.5.4 改变培养条件 |
1.5.5 生物控制 |
1.6 植物源杀虫剂简介 |
1.6.1 神经毒剂 |
1.6.2 呼吸毒剂 |
1.6.3 消化毒剂 |
1.6.4 生长抑制剂 |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褶皱臂尾轮虫对 pH、盐度骤变和碳酸氢铵的种群响应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轮虫孵化和培养 |
2.1.2 实验条件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pH 骤变对轮虫种群增长影响 |
2.2.2 盐度骤变对轮虫种群繁殖影响 |
2.2.3 碳酸氢铵对轮虫种群繁殖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植物源杀虫剂单剂对轮虫毒性及污染控制效果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轮虫、微藻培养和供试药剂 |
3.1.2 植物源杀虫剂单剂对轮虫急性毒性实验 |
3.1.3 植物源杀虫剂单剂对轮虫慢性毒性实验 |
3.1.4 植物源杀虫剂单剂控制海水微藻培养中轮虫污染 |
3.1.5 藻细胞密度、生物量和色素含量测定 |
3.1.6 藻细胞净光合放氧速率和呼吸速率测定 |
3.1.7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3.2 结果和讨论 |
3.2.1 植物源杀虫剂单剂对轮虫急性毒性 |
3.2.2 植物源杀虫剂单剂对轮虫慢性毒性 |
3.2.2.1 单剂对轮虫个体生活史参数影响 |
3.2.2.2 单剂对轮虫种群累积影响 |
3.2.3 全致死浓度苦皮藤素控制微拟球藻中的轮虫污染 |
3.2.3.1 苦皮藤素对微拟球藻培养中轮虫污染的控制 |
3.2.3.2 苦皮藤素对微拟球藻综合性能指数(PIABS)影响 |
3.2.3.3 苦皮藤素对微拟球藻净光合放氧/呼吸速率影响 |
3.2.3.4 苦皮藤素对微拟球藻细胞密度、色素和生物量影响 |
3.2.4 亚致死浓度川楝素控制绿藻培养中的轮虫污染 |
3.2.4.1 川楝素对小球藻和微拟球藻培养中轮虫污染的控制 |
3.2.4.2 川楝素对小球藻和微拟球藻光合效率和叶绿素含量影响 |
3.2.4.3 川楝素对小球藻和微拟球藻细胞密度和比生长速率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植物源杀虫剂混剂对轮虫联合毒性及增效混剂控制轮虫污染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轮虫、微藻培养和药剂 |
4.1.2 植物源杀虫剂二元复配对褶皱臂尾轮虫联合毒性实验 |
4.1.3 增效复配药剂对海洋微藻的毒性评价 |
4.1.4 增效复配药剂控制海水微藻培养中的轮虫污染 |
4.1.5 增效复配药剂控制轮虫污染后微藻平扩培养 |
4.1.6 轮虫密度和怀卵率测定 |
4.1.7 微藻细胞密度和色素含量测定 |
4.1.8 微藻光合参数测定 |
4.2 结果和讨论 |
4.2.1 植物源杀虫剂二元复配对褶皱臂尾轮虫的联合毒性 |
4.2.1.1 苦参碱和川楝素二元复配对褶皱臂尾轮虫联合毒性 |
4.2.1.2 苦皮藤素和苦参碱二元复配对褶皱臂尾轮虫联合毒性 |
4.2.1.3 苦皮藤素和川楝素二元复配对褶皱臂尾轮虫联合毒性 |
4.2.2 增效复配药剂对海洋微藻的毒性评价 |
4.2.2.1 增效复配药剂对海洋微藻细胞密度影响 |
4.2.2.2 增效复配药剂对海洋微藻细胞色素含量影响 |
4.2.3 增效苦皮藤素/川楝素(1:9)复配控制海水微藻中轮虫污染 |
4.2.3.1 苦皮藤素/川楝素(1:9)复配对绿藻培养中轮虫控制效果 |
4.2.3.2 苦皮藤素/川楝素(1:9)对绿藻细胞密度/色素含量影响 |
4.2.3.3 苦皮藤素/川楝素(1:9)复配对绿藻细胞光合效率影响 |
4.2.4 增效复配控制轮虫污染后对微藻平扩培养影响 |
4.2.4.1 增效复配控制轮虫污染后微藻平扩细胞生长和色素含量 |
4.2.4.2 增效复配控制轮虫污染后对微藻平扩细胞光合效率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微藻户外培养中增效复配药剂控制轮虫污染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微藻、轮虫来源及培养 |
5.1.2 药剂来源 |
5.1.3 苦皮藤素/川楝素(1:9)控制螺旋藻户外培养中的轮虫污染 |
5.1.3.1 增效复配对螺旋藻户外培养的安全性评估 |
5.1.3.2 增效复配和碳酸氢铵控制螺旋藻培养中轮虫污染的比较 |
5.1.4 苦皮藤素/川楝素(1:9)控制微拟球藻户外培养中的轮虫污染 |
5.1.5 轮虫密度和怀卵率测定 |
5.1.6 螺旋藻生长、藻丝形态观察 |
5.1.7 螺旋藻叶绿素和藻蓝蛋白含量测定 |
5.1.8 微拟球藻细胞密度和色素含量测定 |
5.2 结果和讨论 |
5.2.1 苦皮藤素/川楝素(1:9)控制螺旋藻户外培养中的轮虫污染 |
5.2.1.1 增效复配对螺旋藻户外培养的安全性评估 |
5.2.1.2 增效复配和碳酸氢铵控制螺旋藻培养中轮虫污染的比较 |
5.2.2 苦皮藤素/川楝素(1:9)控制微拟球藻户外培养中轮虫污染 |
5.2.2.1 增效复配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密度和怀卵率控制效果 |
5.2.2.2 增效复配对微拟球藻细胞密度和色素含量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川楝素对轮虫毒性作用的机理初探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轮虫来源和供试药剂 |
6.1.2 亚致死浓度川楝素处理 |
6.1.3 轮虫密度、怀卵率和微藻细胞密度测定 |
6.1.4 轮虫形态和摄食荧光观察与测定 |
6.1.5 轮虫消化酶活性测定 |
6.1.6 酶促反应动力学测定 |
6.2 结果和讨论 |
6.2.1 亚致死浓度川楝素对轮虫种群和个体形态影响 |
6.2.2 亚致死浓度川楝素对轮虫怀卵率和卵形态影响 |
6.2.3 亚致死浓度川楝素对轮虫摄食量影响 |
6.2.4 亚致死浓度川楝素对轮虫消化酶活性和酶促反应动力学影响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
(6)微藻生物柴油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微藻生物柴油开发的流程与环节 |
2 优质产油微藻的筛选与培育 |
2.1 富油藻株的筛选 |
2.2 富油微藻的工程培育 |
3 产油微藻培养与规模放大 |
3.1 微藻培养的优化 |
3.2 微藻培养模式 |
3.3 光生物反应器研制 |
3.4 细胞固定化培养 |
3.5 敌害生物防治 |
3.6 微藻营养方式 |
3.7 培养参数调控 |
4 微藻采收与油脂提炼 |
4.1 微藻分离采收 |
4.2 油脂提取与生物柴油制备 |
5 微藻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 |
5.1 微藻生物柴油开发与废水综合利用、CO2减排 |
5.2 高附加值微藻产品的开发 |
(7)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栅藻概述 |
1.1.1 栅藻的形态结构和繁殖 |
1.2 产油微藻的应用 |
1.2.1 保健和医疗功能 |
1.2.2 污水处理 |
1.2.3 CO2 减排 |
1.2.4 清洁能源 |
1.3 影响微藻培养的因素 |
1.3.1 光 |
1.3.2 温度 |
1.3.3 pH |
1.3.4 营养盐 |
1.3.5 机械搅动 |
1.3.6 生物因素 |
1.4 微藻的优化培养及局限性 |
1.5 微藻培养模式 |
1.6 微藻的大规模培养方式 |
1.6.1 开放式培养 |
1.6.2 密闭式培养 |
1.7 微藻的采收 |
1.8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营养元素对二形栅藻生长的影响 |
2.1 不同初始氮浓度下二形栅藻的生长特性 |
2.1.1 前言 |
2.1.2 实验部分 |
2.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 不同初始磷浓度下二形栅藻的生长特性 |
2.2.1 前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 钠对栅藻生长的影响 |
2.3.1 前言 |
2.3.2 实验部分 |
2.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 钾对二形栅藻生长的影响 |
2.4.1 前言 |
2.4.2 实验部分 |
2.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 钙对二形栅藻生长的影响 |
2.5.1 前言 |
2.5.2 实验部分 |
2.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6 铁对二形栅藻生长的影响 |
2.6.1 前言 |
2.6.2 实验部分 |
2.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7 镁对栅藻生长的影响 |
2.7.1 前言 |
2.7.2 实验部分 |
2.7.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形栅藻廉价培养基的改进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藻种与培养基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栅藻无机元素含量分析及培养基的设计 |
3.3.2 摇瓶培养 |
3.3.3 气升式反应器培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形栅藻的多批次水循环培养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藻种与培养基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3.1 多批次水水循环连续培养中二形栅藻的生长状况 |
4.3.2 每批次始末的例子浓度变化 |
4.3.3 10 批次收获的藻的无机元素含量 |
4.3.4 每批次收获时藻液中总有机碳的含量 |
4.3.5 藻液中主要有机物成分的鉴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敌害生物的治理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藻种与培养基 |
5.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碳酸氢铵对二形栅藻虫害的作用 |
5.3.2 次氯酸钠对二形栅藻虫害的抑制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附表 |
附件 |
(9)刺参育苗中微藻培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藻种选择 |
2 培养方式 |
2.1 一级培养一级培养即小型培养, 主要目的是为了保种, 并向二级培养提供藻种.培养容器采用1L和5L容量瓶进行培养, 培养液采用康威配方. |
2.2 二级培养二级培养即中继培养, 目的是扩种.以一级饵料为基础进行扩大培养.在玻璃钢瓦盖成的大棚内进行培养.培养容器为5L容量瓶、20L透明塑料桶和50L白色塑料桶.培养方法同一级培养. |
2.3 三级培养三级培养即生产性培养, 目的是直接为刺参提供饵料, 在饵料培养车间进行, 车间内有培养池, 培养池面积10m2, 池深1m. |
3 敌害生物防治 |
3.1 保证培养藻类的数量和生长优势 |
3.2 通过过滤方法滤除大型敌害生物如果出现轮虫等大型敌害生物, 通过选择一定孔径的筛绢过滤藻液, 可以清除敌害生物.为了清除彻底, 一般过滤2~3次. |
3.3 改变藻类环境条件 |
4 日常管理 |
4.1 藻类检查 |
4.2 摇瓶和搅池 |
4.3 光照调节光照是藻细胞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 光照过强过弱都会对藻类生产产生抑制作用.光照对于微藻的生长、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11], 在微藻的培养过程中, 存在着光衰减现象, 藻细胞的生长会出现光能限制[12]. |
4.4 温度调节 |
4.5 对饵料间进行检查检查饵料间有无破损现象, 防止大风、雨雪天气等其他外界因素对车间造成损害.例如在2007年 |
5 讨论 |
5.1 藻种质量对培养效果的影响 |
5.2 扩大培养时间 |
5.3 敌害生物处理方法 |
(10)波纹巴非蛤人工育苗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育苗设施 |
1.1.2 水质与底质 |
1.1.3 饵料 |
1.1.4 亲蛤来源 |
1.2 方法 |
1.2.1 单胞藻培养 |
1.2.2 亲蛤暂养促熟 |
1.2.3 人工催产和孵化 |
1.2.4 幼苗培育 |
2 试验结果 |
2.1 催产 |
2.2 胚胎发育 |
2.3 幼虫培育 |
3 讨论 |
3.1 亲蛤暂养促熟 |
3.2 繁殖季节 |
3.3 催产和孵化 |
3.4 影响育苗成活率因素 |
四、单胞藻培养中的敌害生物防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几种饵料对分叉小猛水蚤生殖量的影响[J]. 王笑月,谢玺,李大成,刘卫东,于佐安,李石磊. 河北渔业, 2017(06)
- [2]单细胞藻类饵料的关键培育技术[J]. 张海灵. 科学养鱼, 2015(09)
- [3]不同浓度漂白粉处理对水体中小球藻和原生动物的影响[J]. 陈曦飞,林国清,林丹,黄健,刘燕飞,翁祖桐,张良松,许丽双,陈建业. 福建水产, 2014(04)
- [4]单胞藻扩大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J]. 刘海娟,陈瑞芳,曾梦清,游出超. 科技创新导报, 2014(17)
- [5]微藻培养过程中轮虫污染防治研究[D]. 黄园.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4(10)
- [6]微藻生物柴油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J]. 刘建国,龙元薷,黄园,庞通,林伟,李凌. 海洋科学, 2013(10)
- [7]产油微藻的高密度培养工艺研究[D]. 万晶晶. 北京化工大学, 2013(S2)
- [8]单胞藻培养中原生动物的控制与清除[J]. 郭健,王伟鸿,赵满意. 河北渔业, 2013(04)
- [9]刺参育苗中微藻培养技术[J]. 于建华,武迎红,孙俭,许鹏.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10]波纹巴非蛤人工育苗技术初探[J]. 洪一川,吕小梅,张跃平,方少华,陈栩,郭炳坚,涂锦城. 福建水产, 2010(03)